除颤仪的使用

除颤仪的使用
除颤仪的使用

1.AEDs

2008年03月05日星期三下午10:57

国际心肺复苏指南2000有关基本生命支持(BLS),对使用自动体外除颤(AED)做了重要的更改,其措施和要求:

A院前早期除颤(求救EMS后5分钟内完成电除颤)。

B参加急救人员应有计划接受急救培训,并有责任实施CPR,在有除颤器情况下,有权行电除颤治疗。

C院内除颤:

(1)早期除颤的能力被认为,在医院各科室及门诊都装备有除颤器,所有医务人员都受过急救技术培训。

(2)现场急救人员行早期电除颤的目标是,在医院任何地方或救护车内发生的心脏骤停,从发病至电除颤的时间限在3分钟内。

(3)院内复苏反应时间必须经纠正后记录的除颤时间才被认为是可靠的。

(4)普及公众除颤(PAD)的依据:

1)心脏骤停发生频率是以5年内可使用1次AED为合理依据(预计心脏骤停发生率为1人次/1000人/年)。

2)EMS急救人员在接到求救后5分钟内到达现场并行电除颤很难保证,如果在社区培训非专业人员,并配备一定的设备,

则可能实现这一目标。经培训的人员可具备以下能力:

担任社区的现场救助人员;

能够判断是否发生心脏骤停;

尽快求助EMS系统(如急救电话);

实施心肺复苏(CPR);

安全地连接和实施AED。

3)有责任开展BLS救助人员有:警察、消防队员、保安人员、运动员领队、船员以及客机乘务人员(称为第一级救助人员),

他们应该接受CPR和使用AED的培训;第二级救助人员是在工作现场或公共场所的公众,应学习掌握这2项技术;

第三级救助人员(高危人群的家人或朋友)也应学习掌握这2项技术。后两级救助人员掌握救生技术不作为责任要求。

(5)8岁或8岁以上儿童(体重超过25公斤),可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s),8岁以下儿童或婴幼儿不建议行AED。

心脏骤停时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心室颤动,而终止室颤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电除颤,成功除颤的机会转瞬即逝,不进行除颤数分钟后

就可能转为心脏停搏。如果能在发生心脏骤停后6~10分钟内行电除颤,许多成人患者可无神经系统损害,若同时进行CPR,

复苏成功率更高。及时的CPR虽可以维持脑和心脏功能,可延长室颤持续时间,但CPR却不能将室颤转为正常心律。

所以除颤的时机是治疗室颤的关键,每延迟除颤1分钟,复苏成功率下降7~10%。

(6)成功电除颤取决从室颤发生到行首次电除颤治疗的时间。除时间因素,仍需选择适当的能量。

传统推荐首次单相波除颤能量为200J,第二次和第三次除颤能量可仍是200J或者提高到360J,经过3次连续除颤后即可达到99%的除颤成功率。

经胸行心房颤动电转复时,应用低能量(120J)、直线形、首次脉冲双相波效果优于200J单相波。

一、自动体外除颤器(AEDs)

自动体外电除颤包括:自动心脏节律分析和电击咨询系统,可建议实施电击,而由操作者按下“SHOCK”按钮,即可行电除颤。

1.室性心动过速

AEDs只适用于无反应,无呼吸和无循环体征的患者。使用AEDs时,急救操作者作为第二除颤核实系统,

以确定患者是否真的发生心脏骤停。对于无循环体征的患者,无论是室上速,室速还是室颤都有除颤指征。

有少数报道,在患者仍有反应,心脏节律还是有效灌注的室性或室上性心律失常时,此时实施电除颤,多是急救者操作的失误。

如果救助者受过正规的培训,并具有较好的评估患者病情的技能,这类情况是可以避免的。

2.除颤波形和能量水平

除颤器释放的电流应是能够终止室颤的最低能量。能量和电流过低则无法终止心律失常,能量和电流过高则会导致心肌损害。

目前AEDs包括二类除颤波形:单相和双相波,不同的波形对能量的需求有所不同。

一般建议单相波形电除颤:

首次电击能量200J,第二次200-300J,第三次360J。早期临床试验表明,使用150J有阻抗补偿双相波除颤可有效终止院前

发生的室颤。低能量的双相波电除颤是有效的,而且终止室颤的效果与单相波除颤相似或更有效。

3.除颤效果的评价

近来的研究表明,电击后5秒钟心电显示心搏停止或无电活动均可视为电除颤成功。这一时间的规定是根据电生理研究结果而定的,成功除颤后一般心脏停止的时间应为5秒钟,临床比较易于检测。

第一次电除颤后,在给予药物和其它高级生命支持措施前,监测心律5秒钟,可对除颤效果提供最有价值的依据;

监测电击后第1分钟的心律可提供其它信息,如是否恢复规则的心律,包括室上性节律和室性自主节律,以及是否为再灌注心律。

二、AED的操作

使用AED前,须首先判断是否有特殊情况,包括:

患者在水中,为8岁以下或体重小于25Kg的儿童,敷有外用药,以及患者装有起搏器或ICDs。

1.AEDs的操作程序

患者仰卧,AED放在患者耳旁,在患者左侧进行除颤操作,这样方便安放电极,同时可另有人在患者右侧实施CPR。

AED的4步操作法:

*第一步接通电源:打开电源开关,方法是按下电源开关或掀开显示器的盖子,仪器发出语音提示,指导操作者进行以下步骤。

*第二步安放电极:迅速把电极片粘贴在患者的胸部,一个电极放在患者右上胸壁(锁骨下方),

另一个放在左乳头外侧,上缘距腋窝7cm左右,在粘贴电极片前停止CPR。若患者出汗较多,应事先用衣服或毛巾擦干皮肤。

若患者胸毛较多,会妨碍电极与皮肤的有效接触,可用力压紧电极,若无效,应剔除胸毛后

再粘贴电极。

*第三步分析心律:急救人员和旁观者应确保不与患者接触,避免影响仪器分析心律。

心律分析需要5~15秒。如果患者发生室颤,仪器会通过声音报警或图形报警提示。

*第四步电击除颤:按“电击”键前必须确定已无人接触病人,或大声宣布“离开”。

当分析有需除颤的心律时,电容器往往会自动充电,并有声音或指示灯提示。

电击时,患者会出现突然抽搐。第一次电击后,先不要重新开始CPR,AED会手动或自动重新开始心律分析。

若心律仍为室颤,AED仪会发出提示并自动充电,后进行第二次甚至第三次除颤。

以3次除颤为1组的目的是尽快判别,并治疗致死性心律失常。

完成1组3次的除颤后,仪器会自动停止1分钟,以便再进行CPR。

因此,3次除颤后,应检查患者的循环并进行1分钟的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2.“电击指征”

重新出现室颤,3次除颤后,患者的循环仍未恢复,复苏者应立即实施1分钟的CPR,若心律仍为室颤,则再行1组3次的电除颤,

然后再行1分钟的CPR,直至仪器出现“无电击指征”信息或行高级生命支持(ACLS)。

不要在一组3次除颤中检查循环情况,因为这会耽搁仪器的分析和电击,快速连续电击可部分减少胸部阻抗,提高除颤效果。

3.“无除颤指征”

(1)无循环体征:AED仪提示“无除颤指征”信息,检查患者的循环体征,如循环仍未恢复,继续行CPR。

3个“无除颤指征”信息提示成功除颤的可能性很小。因此,行1-2分钟的CPR后,需再次行心律分析。

心律分析时,停止CPR。

(2)循环体征恢复:如果循环体征恢复,检查患者呼吸,如无自主呼吸,即给予人工通气,10-12次/分;

若有呼吸,将患者置于恢复体位,除颤器应仍连接在患者身体上,如再出现室颤,AED仪会发出提示并自动充电,再行电除颤。

三、CPR和AED联合应用

患者发生心脏骤停,急救人员应立即联合实施CPR和AED。大部分情况下,心脏骤停复苏时常需要2名或更多的急救人员。

一般包括以下3项:

(1)启动EMS系统;

(2)实施CPR;

(3)实施AED操作。

电除颤成功使呼吸和循环恢复后,应将患者置于恢复体位,并继续连接AED行连续监测,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和循环体征。

四、心血管急救系统与AED

心血管急救(ECC)系统可用“生存链”概括,包括四个环节:

(1)早期启动EMS系统;

(2)早期CPR;

(3)早期电除颤;

(4)早期高级生命支持。

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证实,无论在院内还是院前,建立高效的心血管急救体系,要求每个环节间紧密相连,环环相扣。

四个环节中早期电除颤是抢救患者生命的关键一环。早期电除颤的原则是要求第一个到达现场的急救人员应携带除颤器,

并有义务实施CPR,急救人员都应接受正规培训,在有除颤器时,有权义实施电除颤。1.院前急救人员实施AEDs

在急救人员行BLS同时应实施AED,心脏骤停患者复苏的存活率会较高,使用AED的优点,

包括:人员培训简单,培训费用较低,而且使用比传统除颤器快捷。

有研究证明,AED准确率较高,除颤所用时间短,与使用传统的除颤器相比,患者存活率可得以提高。

早期电除颤应做为标准EMS的急救内容,院前5分钟内完成电除颤作为努力的目标。

2.院内使用AED

回顾以往的抢救记录,发现在非监护病房、门诊等处,患者发生心脏骤停后,首次除颤时间往往在发病后5~10分钟。

患者发病后,需要等待医院中心急救组携除颤器赶到现场,连接仪器后再除颤,这一般需要数分钟或更长时间。

人们多强调复苏人员赶到现场的时间,而忽视了首次除颤的时间。与院前抢救相同,院内救治也必须把抢救的重点放在CPR上。

BLS应包括:CPR和电除颤二部分,但相当多的医院缺乏评估复苏操作的方法,也未在非监护区配备AEDs。

为使院内应用AEDs达到院前急救机构的水平,应有计划地在院内装备AEDs,培训并授权第一目击人员使用AEDs。

3.公众普及电除颤(PAD)

为了发展社区早期除颤项目,应在社区配备AEDs,并开展使用AEDs的培训,

ILCOR(1997年)和欧洲复苏学会(1998年)的建议报告均指出了早期除颤的重要性。

在指定地点安装AEDs,由受过培训的非专业人员使用,这是提高院前心脏骤停复苏成功率的关键。

实践证明,由受过培训的非专业人员操作AEDs是安全有效的,但操作AED的人还必须学习病情的评估(包括心脏骤停)和CPR。

4.PAD的复苏人员

AED操作者包括社区内的人员,PAD的快速反应人员可分为以下三类:

(1)非医务急救人员,如警察、消防员、保安、船员、以及飞机上的服务员等。他们有职责对急性事件做出反应,

只要求其掌握CPR技术。在PAD项目中,他们具有使用AEDs的能力。

(2)岗位急救人员,又称工作场所地救助人员或公众救助人员。其多为参加PAD项目的人员。

由于岗位急救人员每天都在固定场所工作,

所处的位置决定了他们是首先使用AED的人。这种部署可有效缩短社区或工作场所发生心脏骤停后的除颤时间,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

(3)高危人群的救护人员,是指与高危患者同住的家人或朋友。

他们参加早期除颤课程的学习,掌握在家人或朋友可能发生心脏性猝死时如何进行CPR并使用AED的方法。

5.PAD的发展战略

AEDs的合理放置非常重要。有认为,50岁以上人口较多的地区需备有AEDs,经常人数超过10,000人的地点也应安装AEDs,

较理想的方法是总结该区域心脏骤停发病资料,以发病率最高的地点作为放置点。在某一区域建立PAD项目的依据包括:

(1)心脏骤停事件的发生率水平(预计为1次/1000人/年);

(2)求救EMS后,急救人员5分钟内无法到达现场;

(3)社区EMS系统内经培训的非专业救护人员,能在收到呼救后5分钟内赶到现场,判断心脏骤停情况,拨打急救电话,

并能实施CPR和电除颤。有研究表明,与其他医疗急救措施相比,由现场急救人员使用AED,和开展PAD项目比较经济。

合理地设计和实行PAD项目,可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并可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6.急救人员的培训

(1)技术的巩固:社区调查结果显示,经培训的非专业急救人员,如果从未实践救治过脏骤停患者,几年后就会忘记所学的技术操作。

因此,必须采取合适的办法以保证现场急救人员掌握并牢记BLS和AED技术。建议要经常进行模拟练习,如在心脏骤停模型上使用AED。

(2)训练的次数:通常3~6个月训练1次,这样的时间安排效果比较令人满意。

保持长期不忘最成功的办法是让复苏人员定期经常性地快速检查仪器,具体内容包括:

检查除颤器的各个组成部分和开关,在心中回顾如有患者发生心脏骤停后应进行操作的步骤。

AHA和ECC委员会和国际专家小组提倡,每6个月进行1次技术回顾和演练,要求必须在预计时间内赶到现场并履行职责。

一般应在4~5分钟内赶到现场并完成除颤,取AED仪的时间不能超过1.5分钟。

(3)素质培养:培训指导除了急救操作内容,应包括责任心的培养,保证训练质量。还必须注意参加PAD急救人员的情绪,

这部分人员并不习惯于救治有生命危险的患者,与非专业人员逐例总结经验,详细询问急性事件时的紧张情绪,并给他们很大的支持。

五、电除颤的方法

对一个心室颤动患者来说,能否给予成功地电除颤,使被抢救者存活,决定从室颤发生到行首次电除颤治疗的时间。

除时间因素,标准除颤器的使用,需选择适当的能量,以能产生足够穿过心脏(心肌)的电流,而达到除颤的效果,

同时要尽量减少电流对心脏的损伤。如果电除颤时所给的能量或电流太小,而不能终止心律失常,能量或电流太大则会造成心脏损害。

由于成人体型与除颤所需能量间无明确关系,而经胸电阻抗的大小却起着重要作用。

1.双相波除颤

现代除颤器包括AED均以"除颤波"释放能量或电流,除颤器种类和波形不同,能量水平亦不相同。

多种除颤器使用的是单相波除颤,而双相波除颤是新近除颤器发展的主要趋势,并已显示了其市场前景和临床应用的价值。

1997年来应用固定低能量双相波除颤器,对院外心脏性猝死救治疗效的回顾性总结发现:低能量双相波除颤器虽释放的能量无法递增,却能达到与可递增能量单相波除颤器相同的临床效果。

单相波是以单方向释放电流,如果单相波逐渐降至0伏特点时,则称之为"正弦衰减",

如果单相波同时下降,则称之为"指数截断"。

相反,双相波电流在一个特定的时限是正向的,而在剩余的数毫秒内其电流方向改变为负向,

双相指数截断(BTE)波形并能够有阻抗补偿。

1996年FDA批准了第一台双相波AED,除颤能量固定在150J,有研究比较其与传统单相正弦衰减(MDS)波形200J和360J

能量水平的除颤效果。研究者发现,首次电除颤时150JBTE能达到与200JMDS相同的除颤成功率,

而前者造成ST段的改变则明显小于后者。

但双相波除颤最适当的能量尚未能确定,首次双相波电除颤在<200J的固定能量,再连续双相波电除颤均无效患者比率亦不清楚。

2.除颤能量

传统推荐首次单相波除颤能量为200J,第二次和第三次除颤能量可仍是200J或者提高到360J。

即使一种能量水平的除颤治疗暂时失败,仍可能通过简单的重复,在下一次电除颤时获得成功。

临床上并不能因为首次除颤失败,就马上提高电除颤的能量。相同能量水平的重复除颤,能增加成功除颤的可能性。

这个问题并非能够一目了然,但可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予以阐明,

假定一种波形在一次除颤时的成功率是80%,另20%不成功。对于100个人来说,首次除颤后,仍剩余20个室颤患者,

第二次除颤后仍可能剩余4个室颤患者(20人中20%);第三次除颤后还剩1名室颤患者(4人中20%)。

因此,这种一次除颤成功率为80%的波形,经过3次连续除颤后即可达到99%的除颤成功率,

固定能量的除颤器本身就是一种单独干预的手段。

应用相同的能量,在随后的除颤过程中将会形成更强的电流,因为在重复除颤中经胸电阻抗值下降,

这一结论也说明在前一次除颤后,室颤既使还持续,仍可以使用相同的能量再次行电除颤。当除颤能量增加时,电流增加更为显著,因此第二次除颤肯定比首次的能量更大。

如果两次单相波电除颤均不成功,则应增加电流/电压,并立即给予360J的能量,如果室颤终止后随后再出现,

则给予此前成功电除颤的能量水平。目前还不能明确推荐首次除颤或随后的非递增双相波除颤能量标准。

有研究已表明,≤200J的双相波除颤能量是安全和有效的。

尽管现在有能量递增型和固定能量型两种除颤器,但还没有充分的证据说明哪一个类型更好,

至今任何关于孰优孰劣的讨论都缺乏足够论据支持。

3.心律转复

(1)心房颤动转复的推荐能量为100~200J单相波除颤,房扑和阵发性室上速转复所需能量一般较低,

首次电转复能量通常为50~100J单相波已足够,如除颤不成功,再逐渐增加能量。

最近有对照试验显示,经胸行心房颤动电转复时,应用低能量(120J)、直线形、首次脉冲双相波效果优于200J单相波。

双相波已应用于心律转复,但对其疗效还需要更多的研究予以证实。

(2)室性心动过速转复的能量大小依赖于室速波形特征和心率快慢。

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其形态及节律规则)对首次100J单相波除颤治疗反应良好。

多形性室速(形态及节律均不规则)类似于室颤,首次应选择200J单相波行转复,如果首次未成功,再逐渐增加能量。

4.经胸电阻抗

电除颤是要求有足量电流通过心脏。电能的选择取决于经胸电阻抗或电阻,而经胸电阻抗决定电流的大小。

决定经胸电阻抗的因素包括:能量选择、电极片大小、除颤器与皮肤接合物、除颤次数和时间间隔、呼吸时相、

电极之间的距离(由胸廓大小决定),以及除颤器置于皮肤上的压力。

成人平均电阻抗为70~80Ω。如果经胸电阻抗太大,不能产生足够的电流除颤。

为了减少经胸电阻抗,除颤时通常需用一定的压力将除颤电极紧贴皮肤,并在电极片与胸壁间使用导电胶或垫湿盐水纱布。

男性患者如胸毛太多会使电阻抗明显增加,快速剔除胸毛是必要的。

5.电流除颤

心室颤动和其它心律失常可通过电击产生足够的经心脏电流而终止。有前景的电除颤方法是用电流(安培)取代能量(焦耳),

这种方法能够避免不恰当的低能量对高电阻抗的患者电除颤治疗,电流除颤还能够避免用高能量对低阻抗的患者行电除颤治疗,

此时产生过强的电流造成心肌损害或除颤失败。应用单相波形电击的临床研究曾试图确定电除颤和电转复所需电流范围,

对室颤最佳电流为30~40A单相波。而双相波电除颤的效果尚在研究。

6.电极位置

电极放置位置应能产生最大的经心脏电流。标准的部位是一个电极置于胸骨右缘锁骨下方,另一个电极置于乳头的左侧,电极的中心在腋中线上。

另一种电极放置方法是将心尖电极放于心前区左侧,另一个电极(胸骨电极)放在心脏后面、右肩胛下角区。

必须注意电极应该很好地分隔开,其间的导电胶等物质不能在胸壁上流出接触,

因为这样可能会形成一个经胸壁的电流,而不流经心脏。

对安有永久性起搏器或ICDs的患者行电转复或除颤,电极勿靠近起搏器,因为除颤会造成其功能障碍。

起搏器或ICDs装置可以阻止除颤过程中一些电流到达心脏,使到达心脏的能量少于最佳数值。

最后,由于一些除颤电流流经起搏器导联,因此应在电治疗后重新评估起搏阈值,ICD功能也应评价。

7.同步与非同步电复律

电复律时电流应与QRS波群相同步,从而减少诱发室颤的可能性,如果电复律时正好处在心动周期的相对不应期,则可能形成室颤。

在转复一些血液动力学状态稳定的心动过速时,如室上性心动过速、房颤和房扑,同步除颤可避免这种并发症的发生。

室颤则应用非同步模式。值得注意,在室速时同步除颤非常困难,因为综合波的形态和心律失常的变化很大。

室速时患者如无脉搏、意识丧失、低血压或严重的肺水肿,则应立即行非同步电复律,应该避免因试图用同步方式而延误治疗。

发现室颤或无脉性室速应在数秒钟内给予电除颤。

8.盲目除颤

在无心电监护或心电图诊断的情况下,实施的除颤称为“盲目”除颤。目前盲目除颤的必要性已不大。

现用除颤器的手握式电极带有"quick-look"监护设备,并且被广泛应用。自动体外除颤器可依靠计算机程序来鉴别室颤。

9.“潜伏”室颤

对已经停跳的心脏行除颤并无好处,然而在少数患者,一些导联有粗大的室颤波形,而与其相对导联则仅有极微细的颤动,

称为“潜伏”室颤,可能会出现一条直线类似于心脏停搏,在2个导联上检查心律有助于鉴别这种现象。

更重要的是,有研究提出“误导”心脏停搏,由于技术错误出现心搏呈现直线

(如无电源、未接导联、参数设置错误、导联选择不正确),这种情况大大多于潜伏的室颤。为了应付随时可能发生的室颤,颤器应随时处于待机状态。建立使用检查记录能避免除颤设备性能障碍和不正确操作,

而不适当地维护或电源故障通常是除颤器性能障碍的主要原因

除颤仪使用的禁忌症

(1)缓慢心律失常,包括病态窦房结综合症。

(2)洋地黄过量引起的心律失常(除室颤外)。

(3)伴有高度或完全性传导阻滞的房颤、房扑、房速。

(4)严重的低血钾暂不宜作电复律。

(5)左房巨大,心房颤动持续一年以上,长期心室率不快者。

除颤仪使用的适应症

(1)心室颤动是电复律的绝对指证。

(2)慢性心房颤动(房颤史在1年~2年以内),持续心房扑动。

(3)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常规治疗无效而伴有明显血液动力学障碍者或

预激综合征并发室上性心动过速而用药困难者。

(4)呈1:1传导的心房扑动。

除颤仪的临床应用

1设备

电复律机也称除颤器,是实施电复律术的主体设备。配有电极板,大多有大小两对,大的适用于成人,小的适用儿童,使用前检查除颤器各项功能是否完好,电源有无故障,充电是否充足,各种导线有无断裂和接触不良,除颤器作为抢救设备,应始终保持良好性能,蓄电池充电充足,方能在紧急状态下随时能实施紧急电击除颤。

2电极

体外电复律时电极板安放的位置有两种。一种称为前后位,即一块电极板放在背部肩胛下区;另一块放在胸骨左缘3~4肋间水平。有人认为这种方式通过心脏电流较多,使所需用电能较少,潜在的并发症也可减少。选择性电复律术宜采用这种方式。另一种是一块电极板放在胸骨右缘2~3肋间(心底部)。另一块放在左腋前线内第5肋间(心尖部)。这种方式迅速便利,适用于紧急电击除颤。两块电极板之间的距离不应<l0cm。电极板应该紧贴病人皮肤并稍为加压,不能留有空隙,边缘不能翘起。安放电极处的皮肤应涂导电糊,也可用盐水纱布,紧急时甚至可用清水,但绝对禁用酒精,否则可引起皮肤灼伤。消瘦而肋间隙明显凹陷而致电极与皮肤接触不良者宜用盐水纱布,并可多用几层,可改善皮肤与电极的接触。两个电极板之间要保持干燥,避免因导电糊或盐水相连而造成短路。也应保持电极板把手的干

燥。不能被导电糊或盐水污染,以免伤及操作者。当心脏手术或开胸心脏按摩而需作心脏直接电击除颤时,所需专有小型电极板,一块置于右心室面;另一种置于心尖部,心脏表面洒上生理盐水,电极板紧贴心室壁。

3电能的选择

电复律所用电能用J表示。按需要量充电,心室颤动为250J~300J,非同步复律。室性心动过速为150J~200J,心房颤动为150J~200J,心房扑动为80J~100J,室上性心动过速100J,均为同步复律。

除颤仪的操作流程

除颤仪的操作程序 朱军2013-04-24 英文:Deliver shock 给予电击 Press buttons on both paddles simultaneously (on the device, when using adhesive or internal electrodes) 同时按下二个电极上的除颤按钮(Defib)(当使用胶粘剂或内电极时按压设备上的除颤按钮(Defib) Pacemaker Stimulator 心脏起搏刺激器 STERNUM (胸外起搏的)心底电极。右侧锁骨中线第2—4 肋间。 APEX (胸外起搏的)心尖电极。左乳头外侧第4—5肋间与腋中线的交点。 +P/min 增加心率/分;-P/min 减少心率/分 +mA 增加起搏刺激毫安;-mA 减少起搏刺激毫安 Check Electrode 检查电极;BPM 心率;cm/mV 厘米/毫伏;Alarm Limits 报警极限;High Alarm 高报警值;Low Alarm 低报警值;Auto Printout 自动打印输出;Return 返回;Freeze 冻结;Next Menu 下一菜单 在心肺复苏过程中,除了心脏按压、人工呼吸外,及时除颤相当关键,可以显著提高成活率,今天将除颤仪的使用给大家讲解一下,希望大家在抢救病人时都能熟练掌握。 1、将旋转钮转至监护:(一个心电波形)。 2、选择导联:按ECG选择Ⅰ、Ⅱ、Ⅲ、aVR 、aVL 、aVF、V.。 3、贴好电极贴:RL(右下)、RA(右上)、LA(左上)、LL(左下)、V(胸导联V1~V6),查看是否室颤。如病人为细颤,应用肾上腺素1mg静脉推注变为粗颤。再做下一步。 4、将电极板分别涂满导电糊。 5、将两电极板分别放置患者心底和心尖部。心底(STERNUM):患者右侧锁骨中线第2—4 肋间。心尖(APEX):患者左乳头外侧第4—5肋间与腋中线的交点。两个电极板之间距离不要小于10cm。 6、选择焦耳数(绿色):非同步除颤:适用于室颤患者单向波360焦耳(本除颤仪是GE 公司的单向波)。双向波200焦耳(不是本除颤仪)。同步除颤:适用于室上速、室速150焦耳以内。必要时200焦耳。 7、非同步除颤按下充电(Charge)开关。同步除颤按下(Sync)开关。 8、除颤:将两电极板贴紧压实患者皮肤,等充电结束后双手同时按下两电极板顶端的紫红色按钮(Defib)。 9、除颤完毕应将旋钮转至○键关闭除颤仪。 二、操作后处理 1、用后及时用75%酒精擦拭电极板和导联线,保证电极板和导联线清洁无污垢。 2、将导联线、备用的心电纸、导电糊、电极贴分别放在布袋兜内,注意不要混放,以免损坏导联线。 3、用后推至指定的位置,及时充电,保证除颤器电量充足。 三、注意事项 1、如遇小儿除颤时,可除去成人电极板,使用小儿电极板。 2、在除颤前,注意让医务人员及家属远离病人的床单位,不要碰到电极导电糊或盐水纱布。 3、除颤时,将两电极板贴紧压实患者皮肤,以免给病人造成烧伤。不要接触任何金属表面,以免造成导电。 4、贴电极处应清洁干燥,避开除颤及心电图导联位置。 5、搬运仪器动作一定要轻,以免损坏

除颤仪的操作使用

除颤仪的操作使用 一、目的:纠正患者的心律失常(电复律)、心脏骤停。 二、准备用物:除颤仪、盐量,成人开水纱布、导电糊,携至床旁。 三、接通电源、打开开关、调节所需能始以200J进行除颤两次,如 果没有成功则使用最大能量360J进行除颤。儿童能量少于成 人,婴儿及幼儿首次以2J/千克体重选择能量级别,以后可增强 至4J/千克体重。 四、确定正确的电击位置,即心尖部(左腋前线内第5肋间)及心 底部(右锁骨下2---3肋间)铺上盐水纱布。 五、两电击板均匀涂抹导电糊,充电、嘱周围人员远离床旁,确认 周围无人,操作者两臂固定按钮以5公斤左右力量同时放电。注意事项: 一、放置正确的位置。除颤部位无潮湿、无敷料、如有安装起搏器 应避开起搏器至少10cm,去除患者身上金属物。 二、除颤时两电击板与患者皮肤紧密接触,保证导电良好,增加除 颤效果。 三、导电糊均匀涂抹,防止皮肤灼伤。 四、两电击板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10cm,两电击板不得潮湿,尤其 手柄必须保持完全的干燥。 五、只能在病人身上或机子上放电,不能在空气中放电。 六、极度消瘦的病人多用几层纱布,紧急情况下可用清水纱布,但 不能用酒精,以免引起灼伤。

七、铁床应垫抢救板。 八、除颤前确定周围无人员直接或间接与患者接触,操作者身体不 能与患者接触。 九、动作迅速、准确。 清洁与维护: 一、清洁:1.清洁前关闭仪器电源,用纱布擦去电击板上的导电膏, 医用酒精擦净电击板及监护导联线;2.仪器表面用含氯消毒液 擦拭,再用清水抹布擦净、擦干,不让液体进入机壳。 二、维护保养:1.定位放置、保持干燥。2.每周至少检查一次,负责 仪器充电、清洁、用物准备,检查仪器是否完好,处于备用状 态。3.故障及时送修。4及时登记使用、检查、送修情况。.

除颤仪操作

适用证:适用于心脏骤停、心室颤动的抢救。 操作: 病人意识、颈动脉博动、心电图显示、病人心前区监测电极的连接 情况,解释 擦干除颤局部皮肤。 :除颤仪(带电极板)、导电糊、电插板、急救用物 ON键,打开电源开关,选择正确的除颤方式 ENERGY SELECT(能量选择)选择能量: 单相:200J—300J—360J 成人 双相:120J—150J—200J 小儿:2—5J/kg 50J开始 APEX电极板侧面手柄上的黄色按钮充电键(charge键),充电 时红色指示灯亮,充满电时仪器会发出声音 将电极板紧贴病人胸部,按Shock键,放电时,术者及其他人员切 勿碰到病床、病人或者任何连接到病人身上的设备(避开导电体) 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备注:1.操作时保持手干燥,可戴橡胶手套绝缘。忌空极板对空放电或单相放电。 2.患者皮肤保持清洁、干燥,电极板必须涂满导电糊(或垫盐水纱布)、电极板必须 紧贴病人皮肤,以免烫伤皮肤。 3.仪器默认状态,为非同步除颤;按SYNC(同步)选择同步除颤。 4.非同步除颤的指征:室颤、室扑。同步除颤指征:房颤、房扑、室速、室上速。 5.STERNUM电极板放置于右侧:心底部,即右侧锁骨中线2-3肋间;APEX电极板放置 于左侧:心尖部,即左侧腋中线第5肋间。 6.整理用物时应擦拭电极板并检查记录纸、导电糊、电极片是否清洁处理完备,仪器放回原处并充电,处于备用状态。

适用证:适用于心脏骤停、心室颤动的抢救。 操作: 病人意识、颈动脉博动、按ON键,打开电源开关,选择监护状态, 用APEX电极板紧贴心尖部,用STERNUM电极紧贴心底部观察 心电图,解释 擦干除颤局部皮肤。 :除颤仪(带电极板)、导电糊、电插板、急救用物 ON键,打开电源开关,选择正确的除颤方式 ENERGY SELECT(能量选择)选择能量: 单相:200J—300J—360J 成人 双相:120J—150J—200J 小儿:2—5J/kg 50J开始 APEX电极板侧面手柄上的黄色按钮充电键(charge键),充电 时红色指示灯亮,充满电时仪器会发出声音 将电极板紧贴病人胸部,按Shock键,放电时,术者及其他人员切 勿碰到病床、病人或者任何连接到病人身上的设备(避开导电体) 备注:1.操作时保持手干燥,可戴橡胶手套绝缘。忌空极板对空放电或单相放电。 2.患者皮肤保持清洁、干燥,电极板必须涂满导电糊(或垫盐水纱布)、电极板必须 紧贴病人皮肤,以免烫伤皮肤。 3.仪器默认状态,为非同步除颤;按SYNC(同步)选择同步除颤。 4.非同步除颤的指征:室颤、室扑。同步除颤指征:房颤、房扑、室速、室上速。 5.STERNUM电极板放置于右侧:心底部,即右侧锁骨中线2-3肋间;APEX电极板放置 于左侧:心尖部,即左侧腋中线第5肋间。 6.整理用物时应擦拭电极板并检查记录纸、导电糊、电极片是否清洁处理完备,仪器放 回原处并充电,处于备用状态。

除颤仪使用操作流程

黄陂区人民医院 心内科 1 除颤仪使用操作流程 (一) 操作流程 操作者准备:着装规范 评估:患者病情、意识、心电图波形、检测电极连接情况 患者准备:平卧,松解衣领,暴露胸部,取下义齿,去除金属饰物及导电物 用物准备:除颤仪(带电极板)、导电糊、心电监测导联线、接线板(必 要时)、急救药品 确认患者发生心律失常(心室颤动、心室扑动) 开机,选择非同步除颤方式 同时取下两个电极板,确认电极板与除颤仪连接 均匀涂擦导电糊 单相:200J → 300J → 360J 成人 选择能量 双相:150J → 150J → 200J 儿童: 2~4J/Kg 充电:按充电键或按电极板上的充电按钮,至屏幕显示充电完成 电极板正确安放位置:一个电极板置于心底部,即右锁骨中线第2肋间;另一 个电极板置于心尖部,即左腋中线第5肋间 除颤电击:胸骨电极板上的病人接触指示器显示接触良好,同时按下两个电极 板上的“除颤电击”按钮,进行除颤 操作完毕,关机 清洁皮肤,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监测心率、心律、血压 整理床单位 整理用物,清洁擦拭除颤仪 洗手,记录 (三)注意事项: 1. 必须在患者无知觉时进行除颤。 2. 涂擦导电糊时,避免两个电极板相互摩擦涂擦导电糊,涂擦应均匀,防止灼伤皮肤。 3.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在皮肤表面形成放电通路,防止灼伤皮肤。 4. 安有永久性起搏器或ICD 的患者,电极板放置位置应避开起搏器或ICD 植入部位至少10cm 。 5. 除颤时,操作者及周围人员不要接触患者或接触连接患者的物品,尤其金属物品。 6. 除颤仪默认的除颤方式为非同步除颤,需同步除颤时按SYNC ON/OFF 键,如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室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 7. 除颤仪用后应保持清洁,擦掉电极板上的导电湖,防止生锈影响除颤功能。 8. 保持除颤仪处于完好备用状态,定点放置,定期检查其性能,及时充电。

急救过程中除颤仪的使用方法

除颤仪的使用方法 先判断是否属于需要使用除颤器的情况除颤本身也有危险适应征(1)心室颤动是电复律的绝对指证。(2)慢性心房颤动(房颤史在1年~2年以内),持续心房扑动。(3)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常规治疗无效而伴有明显血液动力学障碍者或预激综合征并发室上性心动过速而用药困难者。(4)呈1:1传导的心房扑动。禁忌症(1)缓慢心律失常,包括病态窦房结综合症。 (2)洋地黄过量引起的心律失常(除室颤外)。(3)伴有高度或完全性传导阻滞的房颤、房扑、房速。(4)严重的低血钾暂不宜作电复律。(重点!!)(5)左房巨大,心房颤动持续一年以上,长期心室率不快者。一般除颤仪自动检测心电患者平卧于硬板床将电极板涂好导电膏或将盐水纱布(绝对不能用酒精)放于患者胸壁上电极板应该紧贴病人皮肤并稍为加压(5 kg)不能留有空隙边缘不能翘起(保持电极板把手的干燥,不能被导电糊或盐水污染,以免伤及操作者。)离开患者身体方法一:一块电极板放在背部肩胛下区,另一块放在胸骨左缘3~4肋间水平。方法二:一块电极板放在胸骨右缘2~3肋间(心底部),另一块放在左腋前线内第5肋间(心尖部)。这种方式迅速便利,适用于紧急电击除颤。两块电极板之间的距离不应<10cm。 电除颤操作流程 (一)评估 了解患者病情状况、评估患者意识、心电图状态以及是否有室颤波。(二)操作前准备1.除颤机处于完好备用状态,准备抢救物品、导电糊、电极片、治疗碗内放纱布5块、摆放有序。 2.暴露胸部,清洁监护导联部位皮肤,按电极片,连接导联线。 3.正确开启除颤仪,调至监护位置;观察显示仪上心电波形;检查除颤仪后向考官报告“设备完好,电量充足,连线正常;电极板完好”。 4.报告心律“病人出现室颤,需紧急除颤”;(准备时间不超过30秒钟)。(三)操作 1.将病人摆放为复苏体位,迅速擦干患者皮肤。 2.选择除颤能量,单相波除颤用360J,直线双相波用120J,双相指数截断(BTE)波用150~200J。若操作者对除颤仪不熟悉,除颤能量选择200J。确认电复律状态为非同步方式。 3. 迅速擦干患者胸部皮肤,手持电极板时不能面向自己,将手控除颤电极板涂以专用导电糊,并均匀分布于两块电极板上。 4.电极板位置安放正确;(“STERNVM”电极板上缘放于胸骨右侧第二肋间。“APEX”电极板上缘置于左腋中线第四肋间)电极板与皮肤紧密接触。 5.充电、口述“请旁人离开”。 6.电极板压力适当;再次观察心电示波(报告仍为室颤)。 7.环顾病人四周,确定周围人员无直接或间接与患者接触;(操作者身体后退一小步,不能与患者接触)。 8.双手拇指同时按压放电按钮电击除颤;(从启用手控除颤电极板至第一次除颤完毕,全过程不超过20秒钟)。 9.除颤结束,报告“除颤成功,恢复窦性心律”。 10.移开电极板。 11.旋钮回位至监护;清洁除颤电极板。 12.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报告: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继续做好后续治疗;病人病情稳定,遵医嘱停用心电监护。取下电极片,擦净皮肤。 13.电极板正确回位;关机。(四)操作后 1. 擦干胸壁皮肤,整理病人衣物,协助舒适卧位,密切观察并及时记录生命体征变化。 2.整理用物。

除颤仪的使用操作程序及评分标准

除颤仪的使用操作程序及评分标准 项目技术标准要求评价标准分 值扣分 理由 扣 分 实得 分 仪表仪表端庄,服装整洁一项不符合扣0.5分5分 操作前准备用物:治疗车上放除颤器,抽屉内备导电 糊、纱布,另备抢救用物、听诊器。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0.5分。 缺一件扣1分,一件不符合要求扣 0.5分。 10 分 评估患者了解患者病情状况,评估患者意识,心电 图状况以及是否有室颤波。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5分 操作步骤1.简单向病人家属说明病情及除颤事宜,征 得家属同意。 未向病人解释扣2分,未征得病人 同意扣3分 5分2.迅速检查除颤仪,开机—连线正确—电极 板完好—电量充足。 未检查病人扣2分。5分3.使病人去枕平卧木板床,检查并去除金属 及导电物质,暴露胸部。 患者放置不当扣2分;5分 4.迅速定位,擦干除颤部位皮肤。一项不符合要求扣0.5分。3分 5.时间不超过30秒。超过30秒不得分2分 6.电极板涂导电胶,涂匀。未涂导电糊扣2分,2分 7.选择非同步除颤模式。模式选择不正确扣2分。3分 8.选择除颤能量,双相波200J能量设置不符合要求扣55分 9.将电极板安放于除颤位置,与皮肤紧密接 触(两电极板不得歪斜)。 电极板位置放置不正确扣3分。5分10.充电,显示屏显示充电完成,并发出蜂 鸣声,左手柄指示灯亮。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 手法不正确扣5分。 5分11.嘱周围人员离开床周,再次观察心电示 波,确定除颤。 未嘱咐周围人离开此项不得分,为 观察扣2分 5分12.两手紧压电极板于胸部,双手拇指同时 按压放电按钮电击除颤,立即观察心电示 波。 电极板离开胸壁扣2分,未观察扣2 分,每次不符合要求扣2分。 10 分 13.除颤成功,恢复自主心律,移开电极板, 连续监护(除颤不成功可再次除颤)。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5分14.擦净病人皮肤,整理衣被。未擦净病人皮肤扣2分,动作不轻 柔扣2分。 5分15.关机,清洁电极板,电极板正确回位, 整理用物。 未擦净电极板扣1分,未置除颤器 于备用状态扣5分 5分 整体 评价 1.全程操作熟练,动作规范。操作不流畅,动作不轻柔各扣1分5分

除颤仪操作流程

除颤仪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100分) 科室姓名日期时间分操作分

考核者 除颤仪使用操作流程 (一)目的纠正心律失常,恢复窦性心律。 (二)操作流程 操作者准备:着装规范 评估:患者病情、意识、心电图波形、检测电极连接情况 患者准备:平卧,松解衣领,暴露胸部,取下义齿,去除金属饰物及导 电物 用物准备:除颤仪(带电极板)、导电糊、心电监测导联线、接线板(必

要时)、急救药品 确认患者发生心律失常(心室颤动、心室扑动) 开机,选择非同步除颤方式 同时取下两个电极板,确认电极板与除颤仪连接 均匀涂擦导电糊 单相:200J → 300J → 360J 成人 选择能量双相:150J → 150J → 200J 儿童: 2~4J/Kg 充电:按充电键或按电极板上的充电按钮,至屏幕显示充电完成 电极板正确安放位置:一个电极板置于心底部,即右锁骨中线第2肋间; 另一个电极板置于心尖部,即左腋中线第5肋间除颤电击:胸骨电极板上的病人接触指示器显示接触良好,同时按下两个电极板上的“除颤电击”按钮,进行除颤 心电图变化,如原有心律失常持续出现,立即重复上述步骤,再次除颤。呼吸、心律、血压 电极板接触部位的皮肤情况 操作完毕,关机 清洁皮肤,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监测心率、心律、血压 整理床单位 整理用物,清洁擦拭除颤仪 洗手,记录

(三)注意事项: 1. 必须在患者无知觉时进行除颤。 2. 涂擦导电糊时,避免两个电极板相互摩擦涂擦导电糊,涂擦应均匀,防止灼伤皮肤。 3.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在皮肤表面形成放电通路,防止灼伤皮肤。 4. 安有永久性起搏器或ICD的患者,电极板放置位置应避开起搏器或ICD植入部位至 少10cm。 5. 除颤时,操作者及周围人员不要接触患者或接触连接患者的物品,尤其金属物品。 6. 除颤仪默认的除颤方式为非同步除颤,需同步除颤时按SYNC ON/OFF键,如心房颤 动、心房扑动 室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 7. 除颤仪用后应保持清洁,擦掉电极板上的导电湖,防止生锈影响除颤功能。 8. 保持除颤仪处于完好备用状态,定点放置,定期检查其性能,及时充电。

除颤仪操作流程及考核标准

除颤仪使用操作流程 (一)目的纠正心律失常,恢复窦性心律。 (二)操作流程 操作者准备:着装规范 评估:患者病情、意识、心电图波形、检测电极连接情况 患者准备:平卧,松解衣领,暴露胸部,取下义齿,去除金属饰物及导 电物 用物准备:除颤仪(带电极板)、导电糊、心电监测导联线、接线板(必 要时)、急救药品 确认患者发生心律失常(心室颤动、心室扑动) 开机,选择非同步除颤方式 同时取下两个电极板,确认电极板与除颤仪连接 均匀涂擦导电糊 单相:200J →300J →360J 成人 选择能量双相:150J →150J →200J 儿童:2~4J/Kg 充电:按充电键或按电极板上的充电按钮,至屏幕显示充电完成 电极板正确安放位置:一个电极板置于心底部,即右锁骨中线第2肋间; 另一个电极板置于心尖部,即左腋中线第5肋间除颤电击:胸骨电极板上的病人接触指示器显示接触良好,同时按下两 个电极板上的“除颤电击”按钮,进行除颤 心电图变化,如原有心律失常持续出现,立即重复上述步骤,再次除颤。 呼吸、心律、血压 电极板接触部位的皮肤情况 操作完毕,关机 清洁皮肤,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监测心率、心律、血压 整理床单位 整理用物,清洁擦拭除颤仪 洗手,记录 (三)注意事项: 1. 必须在患者无知觉时进行除颤。

2. 涂擦导电糊时,避免两个电极板相互摩擦涂擦导电糊,涂擦应均匀,防止灼伤皮肤。 3.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在皮肤表面形成放电通路,防止灼伤皮肤。 4. 安有永久性起搏器或ICD的患者,电极板放置位置应避开起搏器或ICD植入部位至 少10cm。 5. 除颤时,操作者及周围人员不要接触患者或接触连接患者的物品,尤其金属物品。 6. 除颤仪默认的除颤方式为非同步除颤,需同步除颤时按SYNC ON/OFF键,如心房颤 动、心房扑动 室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 7. 除颤仪用后应保持清洁,擦掉电极板上的导电湖,防止生锈影响除颤功能。 8. 保持除颤仪处于完好备用状态,定点放置,定期检查其性能,及时充电。

除颤仪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除颤仪的使用方法及注 意事项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除颤仪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方法/步骤 1.做好心电监护,明确除颤指征。 2.患者平卧于硬板床。 3.能量选择。 4.将电极板涂好导电膏或将盐水纱布放于患者胸壁上。 5.按下充电按钮,此时会听到连续的充电声而不是蜂鸣声。 6.将电极板放于患者的胸壁上,优化与病人的接触。 7.清楚响亮的喊一声“离床”。术者两臂伸直固定电极板,使自己的身体离开床缘,然后,双手同时按下放电按钮,进行除颤。 8.评价除颤效果:电除颤后立即继续CPR经过5组CPR后,检查心律,有指征时再次给予电除颤。 9.解除除颤时,按解除按钮。如秒未执行除颤电击,除颤器将自动解除。 10.操作完毕,关闭电源,复原按钮,清理电极板,按规定位置准确摆好。 二、电除颤的并发症 心律失常:早搏、室颤、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等。低血压、肺水肿、栓塞。心肌损伤。皮肤灼伤等。除颤器的维护与保养,保证仪器整洁、干燥、完整,用物齐全。仪器上不得放置其他物品,检查仪器性能导联线无划伤、磨损、打死折。使用后清洁导

联线、电极板,注意保护屏幕严禁用粗糙的布擦拭屏幕。每次用后及时充电超过一周未用重新充电。每日应开机测试仪器的性能,保持备用状态。 三、注意事项 1.保证操作中的安全,患者去除假牙。 2.导电物质不得连接,涂抹均匀,避免局部皮肤灼伤。 3.掌握好手柄压力。 4.保持电极板的清洁、间隔10cm。 5.为了能够准确计时,记录应以一个钟表为准。 6.避开溃烂或伤口部位。 7.避开内置式起搏器部位。 8.误充电须在除颤器上放电。 9.尽量避免高氧环境。 过程中除颤时,应在病人呼气终时放电除颤,以减少跨胸动电阻抗。

除颤仪操作流程

除颤仪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100分)科室姓名日期时间分操作分

考核者 除颤仪使用操作流程 目的纠正心律失常,恢复窦性心律。 操作流程 操作者准备:着装规范 评估:患者病情、意识、心电图波形、检测电极连接情况 患者准备:平卧,松解衣领,暴露胸部,取下义齿,去除金属饰物及导电物用物准备:除颤仪(带电极板)、导电糊、心电监测导联线、接线板(必要时)、急救药品 确认患者发生心律失常(心室颤动、心室扑动) 开机,选择非同步除颤方式 同时取下两个电极板,确认电极板与除颤仪连接 均匀涂擦导电糊 200J →300J →360J 成人 双相:150J →150J →200J ~4J/Kg 充电:按充电键或按电极板上的充电按钮,至屏幕显示充电完成 电极板正确安放位置:一个电极板置于心底部,即右锁骨中线第2肋间;另一个电极板置于心尖部,即左腋中线第5肋间 除颤电击:胸骨电极板上的病人接触指示器显示接触良好,同时按下两个电极板上的“除颤电击”按钮,进行除颤 操作完毕,关机 清洁皮肤,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监测心率、心律、血压 整理床单位 整理用物,清洁擦拭除颤仪 洗手,记录 (三)注意事项:

1. 必须在患者无知觉时进行除颤。 2. 涂擦导电糊时,避免两个电极板相互摩擦涂擦导电糊,涂擦应均匀,防止灼伤皮肤。 3.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在皮肤表面形成放电通路,防止灼伤皮肤。 4. 安有永久性起搏器或ICD的患者,电极板放置位置应避开起搏器或ICD植入部位至少10cm。 5. 除颤时,操作者及周围人员不要接触患者或接触连接患者的物品,尤其金属物品。 6. 除颤仪默认的除颤方式为非同步除颤,需同步除颤时按SYNC ON/OFF键,如心房颤动、心房扑动 室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 7. 除颤仪用后应保持清洁,擦掉电极板上的导电湖,防止生锈影响除颤功能。 8. 保持除颤仪处于完好备用状态,定点放置,定期检查其性能,及时充电。

除颤仪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除颤仪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心脏电复律:指在严重快速型心律失常时外加的高能量脉冲电流通过心脏,使全部或大部分心肌细胞在瞬间同时除极,造成心脏短暂的电活动停止,然后由最高自律性的起搏点,通常为窦房结重新主导心脏节律的治疗过程。在心室颤动时的电复律治疗也常被称为电击除颤。 心脏电复律的目的:强迫心脏在瞬间几乎全部处于除极状态,造成瞬间停搏,使心肌各部分的活动相位一致,这样就可能让自律性最高的窦房结重新起搏心脏,控制心搏转复为窦性心律。 除颤用物准备:除颤器、导电膏、盐水纱布,电除颤时尚需配备各种抢救和心肺复苏所需要的器械和药品,如氧气、吸引器、气管插管用品、血压和心电监测设备及配有常规抢救药品的抢救车等以备急需。 除颤前准备:患者体位,置患者复苏体位,暴露胸壁,左臂外展,检查皮肤有无异常,保持除颤部位干燥,电极板均匀涂抹导电糊。(手持电极板时不能面向自己 ) ○1.开机,为非同步状态。选择能量,双相除颤仪150J,儿童2-4J/KG; ○2.充电,按Charge钮,“嘀”的声音,充电完毕。 ○3.选择部位,APEX电极板中心放在腋中线第五肋间Sternum电极放在右锁骨中线第二肋间,双手10kg压力压紧电极板,请周围人员离开病床,(操作者身体后退一小步)。 同时按压电钮放电。立即给CPR2min观察除颤效果,决定是否再次除颤. ○4.清洁皮肤,75%酒精擦拭电极板,仪器清洁消毒充电备用。 注意事项 ?为保证操作中的安全患者去除假牙; ?导电物质不得连接,涂抹均匀,避免局部皮肤灼伤; ?超声藕合剂与导电膏性状相近,但性质不同,所以不能用超声藕合剂代替导电膏,以免造成接触不良; ?如果使用盐水,应在除颤位置垫上纱布,并注意防止盐水过多在体表短路; ?除颤操作时严禁使用酒精,以免造成患者灼伤或发生火灾; ?掌握好手柄压力; ?为了能够准确计时,记录应以一个钟表为准; ?避开溃烂或伤口部位; ?避开内置式起搏器部位; ?尽量避免高氧环境;

电除颤仪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电除颤仪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心脏电复律的定义 心脏电复律指在严重快速型心律失常时,外加的高能量脉冲电流通过心脏,使全部或大部分心肌细胞在瞬间同时除极,造成心脏短暂的电活动停止,然后由最高自律性的起搏点(通常为窦房结)重新主导心脏节律的治疗过程。在心室颤动时的电复律治疗也常被称为电击除颤。 心脏电复律的目的 强迫心脏在瞬间几乎全部处于除极状态,造成瞬间停搏,使心肌各部分的活动相位一致,这样就可能让自律性最高的窦房结重新起搏心脏,控制心搏转复为窦性心律。 早期电除颤理由 心脏骤停时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心室颤动; 治疗室颤最有效的方法是电除颤; 未行转复室颤数分钟内就可能转为心脏停搏; 成功除颤的机会转瞬即逝; 基本CPR技术并不能将室颤转为正常心律。 除颤电极板位置 前尖位: 胸骨右缘锁骨下方,乳头的左侧电极板的中心在腋中线上。

前后位:右前壁锁骨下,背部左肩胛下。 尖后位:心尖部,背后右肩胛角 除颤波形和能量水平 单相波形电除颤:360J 双相波形电除颤:150-200J 除颤效果的评价 电击后5秒钟心电显示心搏停止或无电活动均可视为电除颤成功 恢复有效心律 除颤用物准备 除颤器、导电膏/盐水纱布 电除颤时尚需配备各种抢救和心肺复苏所需要的器械和药品,如氧气、吸引器、气管插管用品、血压和心电监测设备,及配有常规抢救药品的抢救车等,以备急需。 除颤器的使用 电除颤的方法 1.做好心电监护,明确除颤指征。 ⒉患者平卧于硬板床。 ⒊能量选择。 ⒋将电极板涂好导电膏或将盐水纱布放于患者胸壁上。 ⒌按下充电按钮,此时会听到连续的充电声而不是蜂鸣声。

⒍将电极板放于患者的胸壁上,优化与病人的接触。 ⒎清楚响亮的喊一声“离床”。术者两臂伸直固定电极板,使自己的身体离开床缘,然后 双手同时按下放电按钮,进行除颤。 ⒏评价除颤效果:电除颤后立即继续CPR,经过5组CPR后,检查心律,有指征时再次给予 电除颤。 ⒐解除除颤时,按解除按钮。如30秒未执行除颤电击,除颤器将自动解除。 ⒑操作完毕,关闭电源,复原按钮,清理电极板,按规定位置准确摆好。 电除颤的注意事项 保证操作中的安全,患者去除假牙; 导电物质不得连接,涂抹均匀,避免局部皮肤灼伤; 掌握好手柄压力; 保持电极板的清洁、间隔>10cm; 为了能够准确计时,记录应以一个钟表为准; 避开溃烂或伤口部位; 避开内置式起搏器部位; 误充电须在除颤器上放电; 尽量避免高氧环境

除颤仪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除颤仪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方法/步骤 1.做好心电监护,明确除颤指征。 2.患者平卧于硬板床。 3.能量选择。 4.将电极板涂好导电膏或将盐水纱布放于患者胸壁上。 5.按下充电按钮,此时会听到连续的充电声而不是蜂鸣声。 6.将电极板放于患者的胸壁上,优化与病人的接触。 7.清楚响亮的喊一声“离床”。术者两臂伸直固定电极板,使自己的身体离开床缘,然后,双手同时按下放电按钮,进行除颤。 8.评价除颤效果:电除颤后立即继续CPR5组CPR后,检查心律,有指征时再次给予电除颤。 9.解除除颤时,,除颤器将自动解除。 10.操作完毕,关闭电源,复原按钮,清理电极板,按规定位置准确摆好。 二、电除颤的并发症 心律失常: 早搏、室颤、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等。低血压、肺水肿、栓塞。心肌损伤。皮肤灼伤等。除颤器的维护与保养,保证仪器整洁、干燥、完整,用物齐全。仪器上不得放置其他物品,检查仪器性能导联线无划伤、磨损、打死折。使用后清洁导联线、电

极板,注意保护屏幕严禁用粗糙的布擦拭屏幕。每次用后及时充电超过一周未用重新充电。每日应开机测试仪器的性能,保持备用状态。 三、注意事项 1.保证操作中的安全,患者去除假牙。 2.导电物质不得连接,涂抹均匀,避免局部皮肤灼伤。 3.掌握好手柄压力。 4.保持电极板的清洁、间隔10cm。 5.为了能够准确计时,记录应以一个钟表为准。 6.避开溃烂或伤口部位。 7.避开内置式起搏器部位。 8.误充电须在除颤器上放电。 9.尽量避免高氧环境。 10.CPR过程中除颤时,应在病人呼气终时放电除颤,以减少跨胸动电阻抗。

简易呼吸机的使用 一、使用简易呼吸器的目的 1.维持和增加机体通气量; 2.纠正威胁生命的低氧血症。 二、简易呼吸器的适应症 1.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停止或呼吸衰竭的抢救及麻醉期间的呼 吸管理。 2.运送病员:适用于机械通气患者作特殊检查,进出手术室等情况。 3.临时替代呼吸机:遇到呼吸机因故障、停电等特殊情况时,可临时应用简易呼吸器替代。 三、使用简易呼吸器的要准备的物品 简易呼吸器。 四、使用简易呼吸器的操作步骤 抢救者站于病人右侧头顶处,去其枕头,将简易呼吸器连接氧气,氧流量8L-10L/min,嘱病人头后仰,托起病人下颌,扣紧面罩;一手以“EC”手法固定面罩,另一手有规律地挤压呼吸囊,使气体通过吸气活瓣进入病人肺部,放松时,肺部气体随呼气活瓣排出;每次送气500-600ml,挤压频率为每分钟成人12-20次,小儿酌情增加。 五、简易呼吸器使用的注意事项 1.面罩要紧扣鼻部,否则易发生漏气。 2.若病人有自主呼吸,应与之同步,即病人吸气初顺势挤压呼吸

除颤仪的使用方法最新版本

1、除颤器的构成 心脏除颤器又称电复律机,主要由除颤充/放电电路、心电信号放大/显示电路、控制电路、心电图记录器、电源以及除颤电极板等组成,是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抢救设备之一。 2、除颤器的临床分类 ⑴按是否与R波同步来分 可分为非同步型和同步型除颤器两种。非同步型除颤器在除颤时与患者自身的R 波不同步, 可用于心室颤动或扑动。而同步型除颤器在除颤时与患者自身的R 波同步, 它利用人体心电信号R 波控制电流脉冲的发放, 使电击脉冲刚好落在R 波下降支, 而不是易激期, 从而避免心室纤颤的发生, 主要用于除心室颤动和扑动以外的所有快速性心律失常, 如室上性及室性心动过速等。 ⑵按电极板放置的位置来分 包括体内除颤器和体外除颤器。体内除颤器是将电极放置在胸内直接接触心肌进行除颤, 早期体内除颤器结构简单, 主要用于开胸心脏手术时直接对心肌电击, 现代的体内除颤器是埋藏式的, 其结构和功能与早期除颤器大不相同, 它除了能够自动除颤外, 还能自动进行监护、判断心律失常、选择疗法进行治疗。体外除颤器是将电极放在胸壁处间接进行除颤, 目前临床使用的除颤器大都属于这一类型。 3、除颤的适应症 非同步体外除颤仪适用于心室颤动及扑动。 4、除颤与CPR ⑴院外目击心跳骤停且现场有除颤仪时,应立即除颤。 ⑵院内心跳骤停,应立即进行CPR,一旦除颤仪准备就绪,应立即除颤。 ⑶心跳骤停>4-5min或无目击者的心跳骤停,应立即给予5个周期的CPR后再除颤。 5、除颤方案的选择 推荐1次(而非3次)除颤方案。原因如下:1)动物实验表明,单次电击与3次电击相比,CPR中断时间减少,存活率增加;2)如果一次电击未能终止心室颤动,则再次电击增加的益处也很少,此时重新CPR或许比再次电击更有价值。 6、除颤器的临床应用 1、迅速熟悉、检查电除颤仪,各部位按键、旋钮、电极板完好,电能充足。 2、患者取仰平卧位,操作者位于患者右侧位。 3、迅速开启除颤仪,调试除颤仪,并同时心电监护,显示患者心律。 4、10kg以下的小儿用小儿电极板,10kg以上的小儿及成人用成人电极板。 5、用干布迅速擦干患者胸部皮肤,将手控除颤电极板涂以专用导电胶,也可用盐水纱布,紧急时甚

除颤仪的操作规范

除颤仪操作规程 适用证:适用于心脏骤停、心室颤动的抢救治疗。 操作步骤: 1.患者平卧位。 2.迅速开放气道,放置口咽管或气管插管,人工呼吸。 3.在准备除颤仪的同时,给予持续胸外心脏按压。 4.将两个电极板涂以导电膏,并分别放置于患者右锁骨中线第二肋下方及心尖部,紧贴皮肤。 5.将除颤仪设置为非同步状态。 6.首次充电能量200瓦秒。 7.充电完毕时,检查术者及他人确无与患者身体接触后开始放电。 8.首次除颤后观察并记录即刻心电图。如室颤持续存在,可连续电击,能量递增(200、200~300、360瓦秒),直至转复成功或停止抢救。 9.如心电监测显示为心电静止,立即给予肾上腺素静脉注射。 10.转复过程中与转复成功后,均须严密监测并记录心律/心率、呼吸、血压、神志等病情变化。 除颤仪的操作程序 一、操作程序 1、将旋转钮转至MONITOR(监护)。 2、选择导联,按LEAD(导联).。 3、贴好电极贴。 4、将电极板分别涂满导电糊。

5、将两电极板分别放置患者心底和心尖部。心底(STERNUM):患者右侧锁骨中线第2—4 肋间。心尖(APEX):患者左乳头外侧第4—5肋间与腋中线的交点。两个电极板之间距离不要小于10cm。 6、选择焦耳数: 非同步除颤:适用于室颤患者200焦耳—360焦耳,双向波150-200焦耳。 同步除颤:适用于室上速、室速150焦耳以内。必要时200焦耳。 7、非同步除颤按下充电(Charge)开关。同步除颤按下(Sync)开关。 8、除颤:将两电极板贴紧压实患者皮肤,等充电结束后双手同时按下两电极板顶端的桔黄色按钮。 9、除颤完毕应将旋钮转至OFF键。 二、操作后处理 1、用后及时用75%酒精擦拭电极板和导联线,保证电极板和导联线清洁无污垢。 2、将导联线、备用的心电纸、导电糊、电极贴分别放在布袋兜内,注意不要混放,以免损坏导联线。 3、用后推至指定的位置,及时充电,保证除颤器电量充足。 三、注意事项 1、如遇小儿除颤时,可除去成人电极板,使用小儿电极板。 2、在除颤前,注意让医务人员及家属远离病人的床单位,不要碰到电极导电糊或盐水纱布。 3、除颤时,将两电极板贴紧压实患者皮肤,以免给病人造成烧伤。不要接触任何金属表面,以免造成导电。 4、如病人为细颤,应用肾上腺素1mg静脉推注变为粗颤,再除颤。

除颤仪的使用

除颤仪的使用 电除颤:是以一适当电流在2-3毫秒内经胸壁或直接经心脏使75%-100%的心肌细胞在瞬间同时处于除极化处于不应期,打断 导致心律失常折返环或消除异位兴奋灶,从而使自律性最 高的窦房结控制心脏搏动,达到重建窦性心律的方法。 除颤仪分类:1、按电流:直流和交流。 2、按波形:单相和双相。 3、按放置位置:体内和体外。 4、按操作方式:手动 除颤和自动体外除颤 功能:1、除颤 2、复律 3、起搏 4、监护 适应症: 1、非同步电除颤主要用于心室颤动和扑动。 2、同步电复律主要用于心房颤动、扑动,室上性及室性心动过速的 复律。 禁忌症:心脏明显肥大,高度或完全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洋地黄中毒史,低钾血症应症和禁忌症。 电极板放置的位置:一个电极板放在心底部(右锁骨第二肋间)一个电极板放在心尖部(左腋前线第五肋间)。 操作流程: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心电图波形是否室颤波。 2、操作前准备:除颤仪处于备用状态,准备抢救物品, 导电糊,电极片等。暴露胸部,清洁皮肤。 操作:1、正确开启除颤仪,选择非同步除颤方式。2、取电极板,均匀涂导电糊。3、选择能量,一般单相首次能量给予200 焦耳,最大可增至360焦耳,双相200焦耳,首次从最小开

始(儿童2~4焦耳/千克,成人4~8焦耳/千克)。4、充电: 按充电键显示充电完成 5、放电:同时按下两个电极板上的 放电按键进行除颤。 6、移开电极板。 注意事项:1、定期检查除颤仪的性能,及时充电。2、如患者带有置入起搏器应避开起搏器至少10厘米。3、导电糊涂抹 均匀,电极板位置要准确,并应于患者皮肤密切接触, 保证导电良好。4、使用除颤仪时任何人不得接触患者 及病床,以免触电。5、两个电极板之间保持干燥,避免 短路,切忌两个电极板相互摩擦。6、点击部位可能有轻 度红肿,3-5天可自行缓解。 操作步骤总结:打开开关→选好能量、同步方式→涂导电糊→放好 电极板→充电→提醒周围人离开床旁→放电

除颤仪的使用标准操作规程

除颤仪的使用标准操作规程(SOP) 一、实施目标 (一)尽早正确使用除颤仪; (二)患者无心律失常、低血压、急性肺水肿、肺栓塞、心肌损伤等并发症。 二、实施条件 (一)心搏骤停、室颤、室扑 非同步电复律(电除颤) (二)室性心动过速 (三)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同步电复律 (四)房扑 (五)某些房颤 三、定义 (一)电除颤:以一定量的电流冲击心脏使心肌细胞除极化并终止室颤的过程,其目的在于纠正心律失常,恢复窦性心律。 (二)胸外除颤:将电极板置于胸壁进行电击者为胸外除颤。 (三)双向波:完全正弦波,其优点是在单向波结束心脏干扰杂波后再给一个反方向的引导性电波,从而有效激发心脏的正常工作。 (四)同步电复律:脉冲电流应落在R波的下降支上;如落在T波顶峰前20-30ms以内的易损期上,易诱发心室颤动。 (五)非同步电复律(电除颤):任何时间放电,消除心室颤动。 四、警示 (一)洋地黄中毒、低钾血症患者暂不宜行电除颤。 (二)室上性+完全房室传导阻带(即己知伴有窦房结功能不良的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和伴高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房颤/房扑不使用电除颤。 五、实施步骤及流程图 (一)实施步骤 1、呼救: (1)巡视病房,患者心电示波为室颤,询问患者无反应,立即呼救。 (2)患者去枕平卧,位于硬板床,记时,立即CPR。 (3)推除颤仪(导电膏、纱布、弯盘)于床旁,备抢救车。 2、连接除颤仪: 开机。 3、除颤前准备:

(1)充分暴露患者胸部,除颤部位皮肤完好无破损、无敷料、无起搏器植入; (2)清洁皮肤(用盐水纱布,禁用酒精、止汗剂及含苯的酊剂); (3)去除患者身上所有金属物品; (4)左手外展; (5)放置湿盐水纱布,纱布不滴水为宜。 4、选择能量:双向波200J。 5、充电:按充电键或电极板上的充电按钮,至屏幕显示充电完成。 6、放电: (1)正确放置电极板:胸骨:胸骨右缘第二肋间隙;心尖:左腋中线第四、五肋间隙; (2)再次确认为室颤; (3)请其他人员离开床旁,双手以十公斤的重量垂直下压放电。 7、确认恢复窦律:如未恢复,继续CPR,必要时3~5分钟遵医嘱再次电除颤。记录出现室颤的时间、进行除颤的时间、恢复窦律的时间,关闭除颤仪。 8、整理、宣教: (1)整理病人处于舒适体位。 (2)清醒患者做好沟通解释工作,告知除颤部位可出现红肿、疼痛、肌肉痛,属正常现象,三到五天会自行消退。 (3)垃圾分类处理; (4)整理仪器:主机面板可用不滴水湿软布擦拭,除颤板可用生理盐水或温肥皂水擦拭。(充电完全的新电池大约可提供90次360焦耳的放电,70分钟起搏,或大约120分钟连续监护的电力,如低电量讯息经常出现,就表示可能需要更换电池了。每次使用完除颤仪后,请将除颤仪连接到交流电源,才能为电池重新充足电量,电量完全用尽的新电池若要重新充电至满电量,通常需要两个小时,电力未耗尽的电池,所需充电时间等于之前使用除颤仪的时间,不论电池保养再怎么良好,出于维护预防方面的考量,内部可充电的镍氢电池仍应每年更换一次) (5)洗手。 9、记录 (1)室颤、除颤时间及除颤的能量,恢复窦律的时间。 (2)除颤部位有无皮肤损伤。 (二)实施流程图

除颤仪的使用说明

除颤仪的相关知识培训 概念 心脏电复律指在严重快速型心律失常时,用外加的高能量脉冲电流通过心脏,使全部或大部分心肌细胞在瞬间同时除极,造成心脏短暂的电活动停止,然后由最高自律性的起搏点(通常为窦房结)重新主导心脏节律的治疗过程。在心室颤动时的电复律治疗也常被称为电击除颤。 电复律的一般原则 凡快速型心律失常导致血流动力学障碍或诱发和加重心绞痛而对抗心律失常药物无效者均宜考虑电复律。若为威胁生命的严重心律失常,如心室颤动应立即电击除颤,称为紧急电复律。慢性快速型心律失常则应在作好术前准备的基础上择期进行电复律,称为选择性电复律。 室颤为最严重的致命性心律失常,室扑和室颤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基本相同。室颤时,由于丧失了心脏的有效收缩,临床表现为心脏停搏,应按心肺复苏进行紧急抢救。最关键的抢救措施之一就是除颤,首选方法就是电击除颤,而且刻不容缓。室颤是电击除颤的绝对指征。 适应症 (1)心室颤动是电复律的绝对指证。 (2)慢性心房颤动(房颤史在1年~2年以内),持续心房扑动。 (3)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常规治疗无效而伴有明显血液动力学障碍者或预激综合征并发室上性心动过速而用药困难者。 (4)呈1:1传导的心房扑动。 禁忌症 (1)缓慢心律失常,包括病态窦房结综合症。 (2)洋地黄过量引起的心律失常(除室颤外)。 (3)伴有高度或完全性传导阻滞的房颤、房扑、房速。 (4)严重的低血钾暂不宜作电复律。(重点!!) (5)左房巨大,心房颤动持续一年以上,长期心室率不快者。 位置 体外电复律时电极板安放的位置有两种。一种称为前后位,即一块电极板放在背部肩胛下区,另一块放在胸骨左缘3~4肋间水平。有人认为这种方式通过心脏电流较多,使所需用电能较少,潜在的并发症也可减少。选择性电复律术宜采用这种方式。

除颤仪操作流程

除颤仪操作流程 一操作前准备 1、将电源接好。 2、准备导电糊一支或生理盐水棉纱垫两块。 3、电极贴三个。 4、医务人员及家属远离病人床单元。 5、将病人胸部皮肤露出。 二操作程序 1、将旋转钮转至MONITOR(监护)。 2、选择导联,按LEAD(导联)、。 3、贴好电极贴。 4、将电极板分别涂满导电糊。 5、将两电极板分别放置患者心底与心尖部。心底(STERNUM):患者右侧锁骨中线第2—4 肋间。心尖(APEX):患者左乳头外侧第4—5肋间与腋中线的交点。两个电极板之间距离不要小于10cm。 6、选择焦耳数: 非同步除颤:适用于室颤患者200焦耳—360焦耳,双向波150-200焦耳。 同步除颤:适用于室上速、室速150焦耳以内。必要时200焦耳。 7、非同步除颤按下充电(Charge)开关。同步除颤按下(Sync)开关。 8、除颤:将两电极板贴紧压实患者皮肤,等充电结束后双手同时按下两电极板顶端的桔黄色按钮。 9、除颤完毕应将旋钮转至OFF键。 操作后处理 1、用后及时用75%酒精擦拭电极板与导联线,保证电极板与导联线清洁无污垢。 2、将导联线、备用的心电纸、导电糊、电极贴分别放在布袋兜内,注意不要混放,以免损坏导联线。 3、用后推至指定的位置,及时充电,保证除颤器电量充足。 三常见故障及排除 1、设置丢失:应立即通知维修人员。 2、记录仪不出纸:应检查记录仪内就是否有纸,记录仪门就是否关好,并及时找出原因,将记录仪门关好或安装新的记录仪纸。 3、除颤仪无法开启或非正常关机: 检查电池安装情况;确认仪器交流电就是否插好; 4、“X FAULT XX”信息: 仪器发现故障; 先将以其关闭,然后再开启到原来的故障模式,观察屏幕“X FAULT XX”信息就是否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