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的临床研究与应用

积极心理学的临床研究与应用
积极心理学的临床研究与应用

266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8年5月第14卷第3期JClinPsychosomDis,May2008,Voll4,No.3

而安慰剂组则无1例改善。

3.3难治性强迫症Dengs等(2004)给至少2种SRIs治疗无效的患者添加奎硫平(300mg?d1)或安慰剂,结果发现,奎硫平组有效率(8/20)40.0%,而安慰剂组仅为(2/20)10.0%。

3.4阴性结果Fineberg等(2005)给21例服SRI无效的强迫症患者随机分配加服奎硫平(咒一II,215mg?d-1)或安慰剂(,2—10)16W,结果发现,奎硫平组有效率(4/11)36.4%,安慰剂组为(1/lO)lO.o%,两组无显著性差异。

总之,难治性强迫症患者在口服SRIs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利培酮、奥氮平或奎硫平,4w~6W可望30%的有效。撤退则复燃,再服又有效。

4其他

4.1老年性精神病在一项持续52W的研究中,给各种老年性精神病患者应用奎硫平治疗,结果显示,42%的阿尔采默病、22%的帕金森氏病、17%的精神分裂症相关联的精神病患者显著改善了敌意、攻击、阳性和阴性症状。

4.2伴帕金森氏病的精神病伴帕金森氏病的精神病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时要选用锥体外系反应较轻的药物,氯氮平、奥氮平和奎硫平的锥体外系反应轻,其中氯氮平不良反应较大,老年人不易耐受;奥氮平价格较高,一般人群不易承受;奎硫平无上述问题,是一种较理想的选择。Fernandez等报告对106例帕金森氏病患者应用奎硫平治疗,87例患者(82%)的精神病症状部分或全部消失,而奎硫平无效者则与

积极心理学的临床研究与应用运动恶化或痴呆相关联[3]。

4.3Levy体痴呆一个回顾性研究证明,应用奎硫平治疗后,90%的Levy体痴呆患者精神病症状有部分得到完全缓解。临床医生中有这样的概念,Levy体痴呆患者较帕金森氏病患者的精神病症状更难治,但调查者推断,这两组应用奎硫平治疗的长期功效和运动恶化无显著性差异[a3。

4.4可卡因滥用可卡因通过增加DA能引起快感,奎硫平通过阻断5一HT:“受体引起DA能脱抑制性释放,可能缓解患者的可卡因滥用。Brown等(2002)对17例有双相障碍和可卡因依赖患者添加奎硫平治疗,发现精神症状和可卡因嗜好显著改善,可卡因使用倾向减少[4]。

参考文献

[11SockalingamS,ShammiC,RemingtonG.Clozapine-in—ducedhypersalivation:areviewoftreatmentstrategies[J].CanJPsychiatry,2007,53(6):377

E2]FindlingRL,SteinerH,weIlerEB.Useofantipsychoticsinchildrenandadolescents[J].JClinPsychiatry,2005,66(Suppl,7):29

[3]AlexopaulosGS,StreimJ,CarpenterD,eta1.Theexpertconsensusguidelines

serisusingantipsychotic

agents

inolderpatients[J].JClinPsychiatry,2004,65(Suppl,2):11

[4]BrownES.Bipolardisorderandsubstanceabuse[J].PsychiatryClinNAm,2005,28(2):415

(收稿日期2007一08—29)

李小光徐娅霞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消极心理学;临床研究

【中图分类号】R3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1672—187X(2008)03--0266—03

积极心理学(PositivePsychology)是20世纪末在美国兴起的一个心理学思潮,由美国当代心理学家Seligman倡导,“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力量与美德的科学-[13,对积极的主观体验、积极的个体特征及促进它们发展的制度体系开展科学研究。Seligman认为积极心理学与传统临床心理学存在一种互补关系‘“。积极心理学的I临床研究受到众多心理学家的关注,基于积极心理学所建立的临床体系已得到广泛应用,并且建立了积极心理学取向的病因学、诊断系统和干预体系。本文从积极心理学的一般内容出发,对其临床体系及干预实践介绍如下。

1积极心理学的基本主张

积极心理学主张心理学应对普通人如何在良好的条件下更好地发展、生活,具有天赋的人如何使其潜能得到充分

作者单位:434023(湖北?荆州)长江大学教育科学系(李小光);湖南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徐娅霞)

作者简介:李小光,男,28岁,汉族,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心理测评的教学与研究。地发挥等方面进行研究。Seligman认为,心理科学本应具有三项使命:治疗精神疾病;使人类生活更加丰富充实、富有意义;鉴别并培养有天赋的人[3]。从二战以后,心理学放弃了它的后两项使命,成为一门治疗心理疾病的科学,其研究焦点包括各种心理疾病的成因、疗法以及有关婚姻危机、物质滥用、青少年犯罪等方面的主题,而对人类积极的发展因素未予重视,这致使传统主流心理学被认为是病理心理学、消极心理学(PathologyPsychology)。

消除心理疾病并不意味着个体就能获得幸福和快乐。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意识到,“消极心理学”模式不可能真实、全面的理解与解释人的本质,也不能给人们带来幸福和健康。即便那些患有最严重的心理疾病的人,也不只是要求减轻痛苦,他们需要更多的满意、愉悦与快乐,需要一种建构力量,需要一种有意义、有目的的生活,而这些并不会因为痛苦的减轻就会自动产生[2]。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不仅仅应对损伤、缺陷和伤害进行研究,也应对力量和优秀品质进行研究;治疗不仅仅是对损伤、缺陷的修复和弥补,也是对人类自身的潜能、力量的发掘;心理学不仅仅是关于疾病或健

 万方数据万方数据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8年5月第14卷第3期JClinPsychosomDis。May2008,Voll4,No.3267

康的科学,也是关于工作、教育、爱、成长和娱乐的科学[I]。积极心理学试图打破“消极心理学”模式在心理学领域的“大一统”局面,从而使心理学研究在各领域,尤其在临床领域达到某种平衡。

2积极心理学的临床体系

积极心理学利用心理学目前已经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进行了大量研究,建立了积极心理学取向的病因学、诊断系统和干预体系。

2.1病因学与诊断系统积极心理学对心理疾病的病因学提出如下假设:心理障碍的“真正”根源是某种性格力量或美德的缺失,而不是抑郁和物质滥用等症状的堆积Es]。性格力量与心理障碍的病因之间有可能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即一种特定的力量能减轻一组特定障碍的发展。

病因学的发展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诊断与评估标准,如果依旧使用以心理障碍为取向的诊断与评估体系,积极心理学在临床领域就难以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在2004年,《性格力量与美德?分类手册》(CharacterStrengthsandVir-tues:AHandbookandClassification,CSV)一书出版。与以I临床精神障碍为核心的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相对应,CSV以人类的力量为核心,制定了性格力量与美德的分类目录,建立了24种性格力量的10个标准,这些性格力量被归纳为六种美德:智慧与知识、勇气、爱、公正、节制与超越¨]。性格力量与美德的分类有可能带来心理障碍诊断模式的转变,可以补充或取代精神病理学模式下的诊断标准,为制定相应的治疗策略及预防措施提供依据[5]。在性格力量与美德分类目录的基础上,积极心理学研究者尝试制定对性格力量的有效、稳定而可靠的测量工具,目前使用的有力量行动价值量表(VIA-IS)和青少年力量行动价值量表(VIA_Youth),这两个量表都被用来测量被试24种性格力量的程度。虽然VIA—Is和VIA-Youth还没有在临床人群中广泛使用,但却具有作为诊断工具的潜在作用心],并且这两个量表以一般人群为样本(咒一20000)进行了信度与效度的验证。

性格力量的缺失导致个体精神症状的出现,Lubin和VanWhitlock认为使用症状进行评估的方法并不如期望的那样有效[7],而对主观幸福感、快乐等主观体验的评估有助于深刻理解心理障碍背后的心理过程。积极心理学研究者已经编制了一些关于主观体验的测量工具,其中对主观幸福感的测量是这一领域的热点。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有Diener编制的生活满意度量表,Lyubomirsky和Lepper编制的主观幸福感量表及Fordyce编制的幸福感测量表等。

2.2干预体系积极心理学认为目前的心理治疗存在三大问题:第一,在心理治疗是否具有效果的研究中,各种疗法整体效果的非实验研究结果远大于某一特定疗法效果的实验研究结果;第二,将两种疗法相比较时,各自的特点倾向于淡化,即几乎没有一种心理治疗技术在与另一种心理治疗技术相比较时能显示出显著的特定的效果,或显示的特定效果很小;第三,在几乎所有的心理治疗和药物的研究中几乎都可以发现明显的“安慰剂”效应[‘]。这说明,在有效的心理治疗中,治疗师都有意或无意地运用了“非特异性”的“技巧”和“深度策略”。在积极心理学看来,技巧是指:关注、权威形象、和睦关系、言语技巧、信任等;深度策略是指:灌注希望、塑造力量和叙述等,这些技巧与策略被称为“积极干预”,其内涵是增强被治疗者的力量而不仅仅是修正其缺陷口]。积极的心理干预将成为以缓解痛苦为取向的传统心理干预的有益补充,基于积极心理学的新治疗技术将促使人类力量最大化。

预防是积极心理学干预机制中最重要的环节。积极心理学关于预防的普遍观点是:在预防工作中所取得的巨大进步是来自于个体内部系统地塑造各项能力,积极的人类力量与美德是对抗心理疾病发生的缓冲器[5]。心理学家们已经发现许多的人类力量可以成为抵御和减轻精神疾病的缓冲器:包括勇气、未来意识、乐观主义、人际交往技能、信仰、工作伦理、希望、忠诚、毅力、适应潮流的能力、洞察力等Es]。总之,积极心理学认为通过识别、发掘、调动与建构处于困境中的人自身的力量,就可以做到有效的预防,而单纯地关注个体身上的弱点和缺陷不能产生有效的预防效果。

3积极心理学的临床实践

临床研究者在已经建立的积极心理学临床体系的基础上,针对非临床参与者开展了较多的积极干预实践,但最近也有研究者尝试对临床患者实施积极干预。

3.I非If舒床参与者Fordyce是最早通过实证研究验证积极干预的研究者之一。在一项研究中,Fordyce将参与者按班级随机分配到干预组和控制组,干预组接受增进幸福的策略的指导,而控制组不接受任何信息或者接受降低幸福的策略的指导,在学期末干预组成员比控制组成员感到更幸福以及更少的焦虑与抑郁。Burton和King采用随机分配和安慰剂控制的实验设计,检验书写干预对情绪和躯体健康的影响,干预组成员记录强烈的积极体验,控制组成员记录中性的主题,结果表明书写积极体验可以导致情绪的短期促进。在Emmons和McCullough的研究中,被试被随机分配到干预组和两个控制组,干预组成员记录他们觉得需要感恩的事情,两个控制组成员记录日常争吵或中性生活事件;与控制组相比,干预组成员对生活普遍感觉更良好,对未来的1W感觉更乐观,与他人的关系感觉更密切,有了更多的积极情感‘“。

Seligman领导的研究小组在一项随机分配、安慰剂控制的网络研究中,将471名被试随机分配到5个干预组和1个控制组,干预组分别接受如下5种干预:“你的最美好时光”、“3件好事”、“感恩拜访”、“认可你的力量”、“使用你的力量”。研究发现,“感恩拜访”、“使用你的力量”和“3件好事”3种干预能持久地提高幸福感而减轻抑郁症状[2]。

3.2临床参与者积极干预实践的中心问题是如何将那些基于非临床参与者所建立的干预方法应用于临床患者。Seligman认为积极干预对大多数心理障碍可能都有效[9],目前已有临床研究者对抑郁患者开展了积极干预的研究。

 万方数据万方数据

268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8年5月第14卷第3期.,ClinPsychosomDis,May2008,Voll4,No.3

Grant等人在一项未受控制的研究中,对16名抑郁症患者实施了积极干预,这些参与者阅读和讨论关于提高生活满意度的策略的材料,其中13名在完成干预后达到了减轻抑郁的效果。

Seligman等人通过实验研究检验了积极干预对抑郁的有效性[9]。在以轻度抑郁患者为被试的研究中,将40名被试者随机分为积极干预组与非治疗组,经过1a的追踪,结果表明积极干预组显著地降低了抑郁水平。在另一项对单相重度抑郁患者的研究中,将45名被试者随机分为积极干预组和常规组及常规药物组,常规组接受一般心理疗法,而常规药物组接受一般心理疗法与药物治疗,结果表明积极干预组效果优于常规组及常规药物组。

4不足与展望

4.1理论基础仍显薄弱积极心理学研究的现状是,研究主题较多,但缺乏成熟的理论基础。而传统心理学具备完整的理论框架,并且以其为基础的临床心理学建立了高度可传递的科学体系。积极心理学要使心理学在临床领域取得某种平衡,就必须发展与“消极心理学“相抗衡的理论基础。

4.2临床体系尚待完善积极心理学为发展新的临床体系提供了新的视角,但积极心理学目前所建立的诊断系统、干预体系仍缺乏有效性与操作性。力量与美德的分类目录并没有如DSM一样对每个分类都制定出明确的诊断标准,可能还只是具有“反-DSM(un-DSM)”的意义;积极干预仍需要认知疗法、行为疗法与药物治疗的配合,有人认为积极干预还只是一种先进的治疗理念。积极心理学要在临床中得到有效地应用,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进一步完善其临床体系。

4.3干预效果有待验证积极干预所指的某些“技巧”和“深度策略”并不属于特定的某种疗法,这致使干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依存于治疗情境与治疗师的主体性。从积极干预的实践来看,较多研究是以非临床参与者为被试的,而以临床

思想实验及其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林国耀

【关键词】思想实验;心理咨询;应用

【中图分类号】R3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爱因斯坦的火车实验、伽俐略的滑板实验是物理科学发展史上著名的思想实验。受其启发,本人认为,对思想实验这个概念值得进一步阐明,对其原理进行剖析,对其特征进行概括,对其应用进行展望。

1思想实验的概念

先对爱因斯坦的火车实验、伽俐略的滑板实验进行详细的介绍。例1:爱因斯坦的火车实验。爱因斯坦在向人们阐

作者单位:350007(福建?漳州)漳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系

作者简介:林国耀,男,28岁,助教。研究方向:教育心理学。

患者为被试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并且也没有预后效果的纵向研究。因此,积极干预的效果有待进一步的临床检验。

尽管积极心理学的I临床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但其有助于拓宽临床心理学的视野,打破仅仅关注于缺陷与痛苦的局限。建构积极心理学取向的临床体系必将成为传统l临床心理学的有益补充。在这样的愿景下,心理科学既可以满足干预心理问题的需要,也可以促进个体的发展及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3SheldonM,KingL.whyPositivePsychologyIsNeces—sary[J].AmericanPsychologist,2001,56(3):216

[2]DuckworthAL,SteenTA,SeligmanMEP.Positivepsy—chologyinclinicalpractice[J].AnnualReviewofClinicalPsychology,2005,(1):629

[3]SeligmanMEP.Buildinghumanstrength:psychology’Sforgotten

mission[J].APAmonitor,1998,29(1):

[4]张倩,郑涌.美国积极心理学介评[J].心理学探新,2003,23(3):6

E53AspinwallLG.StaudingerUM.APsychologyofHumanStrengths[M].AmericanPsychologicalAssociation,2002:305

[6]SeligmanMEP,SteenTA,ParkN.PositivePsychologyProgress[J].AmericanPsychologist,2005,60(5):410

[7]LubinB,VanWhitlockR.Psychometricpropertiesofbrieflifesatisfactionscales[J].JournalofClinicPsychology,2004,60(1):11

[8]江雪华,申荷永.美国积极临床心理学的研究现状[J].中国健康心理学志,2006,14(4):463

[93SeligmanMEP,RashidT,ParksAC.PositivePsycho—therapy[J].AmericanPsychologist,2006,61(8):774

(收稿日期2007一08—16)

187X(2008)03—0268—03

述相对论时是这样说明的:一个漆黑的夜晚,在笔直相连、中间没有障碍物的A、B两个车站的中点处,甲站立在轨道旁,乙在一火车上,该火车以光速向B车站行驶,就在这个时刻A车站的灯亮了。甲可以很快就觉察到亮灯事件,而乙却不能。因此亮灯事件发生的时间对于甲、乙来说是相对的:对于甲它发生在片刻之后,对于乙它却永不发生。于是得出了时间与空间运动是会相互作用的,而不是绝对时空观所设想的那样。就是这样一个思想实验启发爱因斯坦发现了相对论。例2:伽俐略的滑板实验。从一个表面光滑的凹槽的一端滚下一个圆球,这个圆球将会滚回圆槽另一端。但假如圆槽的底部一直水平地无限延长,那么这个圆球将永远保持匀

 万方数据万方数据

2017积极心理学测试答案解析

二生命的意义 1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将()阶段称为“自我同一性”阶段,此阶段是对生命意义困惑的最初阶段。 ?A、幼儿园到小学 ?B、小学到初中 ?C、初中到高中 ?D、高中到大学 正确答案: C 2健康是指()。 ?A、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 ?B、没有病痛。 ?C、没有心理疾病。 ?D、身心舒适。 正确答案: A 3西方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将生命意义的积极取向称之为()。 ?A、生的本能 ?B、爱的本能 ?C、性的本能 ?D、建设的本能 正确答案: B

?A、注重自我价值的社会实现 ?B、将自己完全融入社会 ?C、将社会价值作为终极目标 ?D、以生活质量提高为目标 正确答案: D 5顺境时觉得生命美好;蹉跎时觉得生命多难,逆境时觉得生命枉然,这说明人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受制于:()。 ?A、人的认识发展进程 ?B、人的追求目标 ?C、人的现实社会境遇 ?D、人的生命周期规律 正确答案: C 6以下选项中不属于消极、向外的社会倾向的是() ?A、侵犯行为 ?B、自杀 ?C、虐待 ?D、斗殴 正确答案: B

生殖本能的不朽之作。 正确答案: 第一空: 泉 8心理学和宗教的差异之一在于,所有宗教都试图回答“生与死”的终极问题,尤其是“死” 的归宿问题。心理学关注生死之间“”的问题。 正确答案: 第一空: 人如何更好活着;人如何更好地活着 9具备生命意义的消极取向的人具有两种生存倾向:________和向外的社会倾向。 正确答案: 第一空: 向内的消极倾向 10调查发现,世界上的长寿者都具备四个明显的特征:合理饮食、______、平和心态、生活环境。 正确答案: 第一空: 科学运动 三幸福与你同行 1提倡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人生,向内修身养性,形成仁、义、礼、智、信的良好道德品质是_________价值观。 ?A、儒家 ?B、道家 ?C、佛教 ?D、理性主义 正确答案: A 2认为人生目的和幸福在于按理性命令行事,而感官的享受和快乐只会玷污理性,荒废人生是_________价值观。 ?A、儒家 ?B、道家 ?C、感性主义 ?D、理性主义 正确答案: D

18.积极心理学及应用

第1题 幸福大厦的地基是: A.积极情绪 B.人际关系 C.成就 D.性格优势与美德 标准答案:D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5 此题得分:5.0 批注: 第2题 ()是通过个体的思想、感情和行为表现出来的一组积极的人格特质。 A.投入优势 B.幸福优势 C.性格优势 D.兴趣优势 标准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5 此题得分:5.0 批注: 第3题 以下四种回应方式哪一种可以建立积极的关系()。 A.积极主动 B.积极被动 C.消极主动 D.消极被动 标准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5 此题得分:5.0 批注: 第4题

积极心理学的“积极”为() A.快乐 B.幸福 C.选择 D.消极的反义词 标准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5 此题得分:5.0 批注: 第5题 2.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重点关注() A.人们的天赋和才华 B.精神疾病 C.减少痛苦 D.负面情绪 标准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5 此题得分:5.0 批注: 第6题 幸福2.0蓬勃人生的核心特征是。 A.积极情绪 B.投入 C.自尊 D.意义 E.积极关系 标准答案:A,B,D 您的答案:A,B,D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批注: 第7题 乐观型人会认为失败是:()。

A.暂时的 B.永久的 C.由外部引起 D.由内部引起 E.失败仅限于此时此地 标准答案:A,C,E 您的答案:A,C,E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批注: 第8题 心理学的四大任务()。 A.描述行为 B.规划行为 C.解释行为 D.预测行为 E.引导行为 标准答案:A,C,D,E 您的答案:A,C,D,E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批注: 第9题 积极心理学是一门研究()的科学研究 A.积极主观经验 B.积极人生态度 C.积极人格特质 D.积极外部环境 E.积极相关组织 标准答案:A,C,D,E 您的答案:A,C,D,E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批注: 第10题

积极心理学24项优势美德测试及分析

24项美德测试及分析 下面240项描述,根据与自身的相像程度,把最符合自己的选项号填入对应题号表格(选项号即为分值): 1、非常不像我 2、有点不像我 3、中立 4、有点像我 5、非常像我 1.我觉得这个世界很有趣。 2.我总是尽全力参加教育活动。 3.我总是为自己的行动找出理由。 4.不断产生新奇和不同的念头是我的一个长处。 5.我可以充分了解自己周围的环境。 6.我对正在发生的事情有全面的认识。 7.面对强烈的反对时,我经常捍卫自己的立场。 8.我从来不会在任务没有完成前就放弃。 9.我一向遵守承诺。 10.我从不会借故太忙而不去帮助朋友。 11.我总是乐于和别人建立关系,即使有风险存在。 12.我从不会错过小组会议或团队活动。 13.我总能承认自己的错误。 14.在团体里,我总是尽力确保每一个人都有在团体内的感觉。 15.对我来说,吃健康食品没有困难。 16.我从未故意伤害过任何人。 17.对我来说,生活在充满美的世界中是很重要的。

18.我总是向关心我的人表达感谢。 19.我总是对事物抱着乐观的态度。 20.我注重精神生活。 21.我以谦逊的态度对待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好事。 22.当我的朋友心情不好时,我努力逗他们开心。 23.我想要全身心投入到生活中,而不是像个局外人那样旁观。 24.对我来说,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了。 25.我从不感到无聊。 26.我愿意学习新事物。 27.我总是会从事物的正反两面去考虑问题。 28.当别人告诉我应该怎么做一件事时,我会主动想出可以取得相同结果的其他方法。 29.我知道如何在不同的社交场合下扮演适合自己的角色。 30.不管发生什么,我都清楚地知道什么是最重要的。 31.我曾经因为能够直面问题,而摆脱了情绪困扰。 32.我做事从不虎头蛇尾。 33.我的朋友认为我能够保持事情的真实性。 34.能为朋友做些小事让我感到很享受。 35.我身边有人像关心自己一样关心我,在乎我的感受。 36.我非常喜欢成为团体中的一份子。 37.能够妥协是我性格里的一个重要部分。

积极心理学在生活中的应用2

积极心理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一种关心人的优秀品质和美好心灵的心理学,叫做积极心理学,它正是由故事的主人公、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塞里格曼提出并倡导的。积极的心理学从关注人类的疾病和弱点转向关注人类的优秀品质,它有三个层面的含义:第一,从主观体验上看它关心人的积极的主观体验,主要探讨人类的幸福感,满意感,快乐感,建构未来的乐观主义态度和对生活的忠诚;第二,对个人成长而言,积极的心理学主要提供积极的心理特征,如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积极地看待世界的方法,创造的勇气,积极的人际关系,审美体验,宽容和智慧灵性等等;第三,积极的心理品质包括一个人的社会性,作为公民的美德,利他行为,对待别人的宽容和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成为一个健康的家庭成员。幸福与财富无关。幸福的人不一定是富人,一个穷人也可以是很快乐的。积极状态的人不一定富有,但一定是幸福、快乐和乐观的。 1.快乐人生的证明 有人调查了一些中过巨额彩票的人,如果这个人是具有抑郁情绪的不快乐的人,一生的绝大部分时间都不快乐,那么中奖后会快乐半年左右,但半年后他们又陷入了不快乐之中,重新变得抑郁。也就是说金钱只能使一个原本不快乐的人获得暂时快乐与幸福。但从一生的角度看,金钱导致的快乐是很短的。 一个心理学研究表明,具有积极情绪的人比一般人更能忍受痛苦。一个将手伸进冰冷的凉水的实验是这样的。在冰水中普通人伸手,只能忍受60到90秒,但在积极情绪测量中最出色的人,得分最高的人,或者一个具有积极的情绪的人,往往能忍受的时间要长一些。 快乐的人更喜欢与别人交朋友,而不是独处。他们愿意主动接触生人,愿意为他人捐钱,更具有利他主义精神,更关心周围的人,而很少考虑自己的利益。 富有与幸福低相关,研究表明,富有人只比普通人稍有一点幸福。而亲人离去,配偶的死亡,对人幸福影响长达7至8年。 2.你知道乐观的奇妙吗? 世界上大多数人都是悲观的,但他们倾向于认为别人比自己乐观。乐观的人寿命更长,赛利格曼测试了70个心脏病人,17个被测试为最悲观的病人中,有16个没有经受住第二次心脏病发作而去世了,而19个被测试为最乐观的人中,只有一个人被第二次心脏病的发作夺去了生命。乐观是抵抗疾病的第一道防线。研究表明,具

积极心理学简介

一、什么是积极心理学 积极一词源出于拉丁语positum,含有实际的和潜在的意义。在心理学中,是指每个人实际的和潜在的能力,积极心理学0(positive psycholo-gy)是宾西法尼亚大学教授Martin E1 Seligman于1998年出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时倡议及定位的,是Seligman和Csik-szentmihalyi于2000年在美国心理学家6(American Psychologist)上刊登的积极心理学导论一文中正式提出来的。 积极心理学(positivepsychology)是20世纪末西方心理学界兴起的一股新的研究思潮。这股思潮的创始人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马丁·塞里格曼(MartinE.P.Seligman,美国心理学家,主要从事习得性无助、抑郁、乐观主义、悲观主义等方面的研究。曾获美国应用与预防心理学会的荣誉奖章,并由于他在精神病理学方面的研究而获得该学会的终身成就奖。 1、定义 狭义:积极心理学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和测量手段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的科学。积极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平均水平的普通人,它是用一种更加开放、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和理解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 广义:谢尔顿(KennonM.Sheldon)和劳拉·金(LauraKing)他们的定义道出了积极心理学的本质特点“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与美德的科学”。“积极心理学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使

人类走向幸福,其矛头直指过去传统的“消极心理学”。它是利用心理学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 这个概念很快受到了中国的心理学家孟万金、崔丽娟、任俊等人的引用。对于sheldon和king关于积极心理学的这一定义,其他的心理学家也有着自己的观点。先后给出了“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和美德的科学”和“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潜力和美德的科学”等不同译本。他们还将积极心理学定义为“以人的积极力量、善端和美德为研究对象”,随着积极心理学的不断发展,其概念也会得到更加全面,准确的诠释 中国大陆将其翻译为“积极心理学”,中国台湾翻译为“正向心理学”,中国香港翻译为“正面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主张心理学应对普通人如何在良好的条件下更好地发展、生活,具有天赋的人如何使其潜能得到充分地发挥等方面进行大量的研究。 Seligman博士认为积极心理学的力量,是帮助人们发现并利用自己的内在资源,进而提升个人的素质和生活的品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自我实现的需要。这种需要会激发人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积极心理学利用这些内在资源来帮助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以此获得美好的生活。人类的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要素。

2019积极心理学考试复习题

1、“美”指能够引起我们____的事物和属性。(填空题) 第一空:感官快乐 2、希腊神话中______被认为是女性美的最高象征。(填空题) 第一空:美神维纳斯 3、________开辟了由素瓷向彩瓷过渡的新时代。(填空题) 第一空:元青花瓷 4、审美的关键在于“审”,而“审”对人来说,最重要的是透过外在的美达到_______,这才是“审美”的本质。(填空题) 第一空:身心的愉悦 5、_________指在仔细思考,反复分析、推究事物时获得的愉悦情感和精神享受。(填空题) 第一空:审美心理 6、根据()可以将对言语美的表达分为浅入浅出型、浅入深出型、深入深出型和深入浅出型四类。(单选题) A、言语和思维的同步性 B、言语的内涵 C、思维的质量 D、话题的深入 正确答案:B 7、巴黎卢浮宫镇馆三宝不包括()。(单选题) A、达芬奇的《蒙娜丽莎》 B、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 C、米洛的维纳斯 D、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像 正确答案:D 8、三希堂,是乾隆皇帝的书房,原名温室,后改为三希堂。原因是阁中藏有三位著名书法家的稀世珍品,以下不属于“三希堂”由来的作品是()。(单选题) A、王殉的《伯远帖》

B、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 C、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D、王献之的《中秋帖》 正确答案:C 9、“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体现了下列哪一种行为逻辑?()。(单选题) A、选择逻辑 B、人格逻辑 C、行为方式逻辑 D、时间逻辑 正确答案:D 10、下列哪一种人的幸福感体验与其他三种人不同?()(单选题) A、善于捕捉生活美的人 B、追求理想主义和完美主义的人 C、具有乐观人格的人 D、合理运用情绪记忆、善待自己智力的人 正确答案:B 11、根据帕森斯的特质因素理论Trait-Factor Theory,好工作就是适合自己的、人职匹配的工作。(判断题)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12、职业规划建立在认识自己、了解职业基础之上,为我们指明方向。(判断题)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13、找到职业的标志性优势(signature strength),选择一份可以实践个人标志性优势的工作,增强工作中的幸福感,能够让你工作的更快乐。(判断题)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14、生涯选择的好与坏,没有绝对的评价标准,最终还是要看是否能让自己的内心和生活获得满足,是否能让自己幸福。(判断题)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优课联盟_积极心理学测试答案

2-4 生命的意义 生命的意义 1、具备生命意义的消极取向的人具有两种生存倾向:________和向外的社会倾向。(填空题) 我的答案: 第一空: 向内的消极倾向 2、心理学和宗教的差异之一在于,所有宗教都试图回答“生与死”的终极问题,尤其是“死”的归宿问题。心理学关注生死之间________的问题。(填空题) 我的答案: 第一空: “人如何更好活着” 3、意大利画家安格尔的代表作_______用裸体少女和泉水暗示着人类的生殖本能,是歌颂人类生殖本能的不朽之作。(填空题) 我的答案: 第一空: 《泉》 4、调查发现,世界上的长寿者都具备四个明显的特征:合理饮食、______、平和心态、生活环境。(填空题) 我的答案: 第一空: 科学运动 5、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将()阶段称为“自我同一性”阶段,此阶段是对生命意义困惑的最初阶段。(单选题) A、 幼儿园到小学 B、 小学到初中 C、 初中到高中 D、 高中到大学 我的答案:C

6、西方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将生命意义的积极取向称之为()。(单选题) A、 生的本能 B、 爱的本能 C、 性的本能 D、 建设的本能 我的答案:B 7、健康是指()。(单选题) A、 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 B、 没有病痛。 C、 没有心理疾病。 D、 身心舒适。 我的答案:A 8、顺境时觉得生命美好;蹉跎时觉得生命多难,逆境时觉得生命枉然,这说明人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受制于:()。(单选题) A、 人的认识发展进程 B、 人的追求目标 C、 人的现实社会境遇 D、 人的生命周期规律 我的答案:C 9、下列不属于生命意义的社会取向的是:()。(单选题) A、

积极心理学运用案例

案例1:请你直接对我讲(写于2007年1月5日) 那天是星期一, 又该换位置了。中午习字课一结束,大家乒乒乓乓地收拾完毕,我也准备去办公室。坐在讲台边儿的“小不点”快步走到我面前,气呼呼地说了句“不公平!”——原来没有人与他互换位置。刚走到办公室。后排的一个高个儿女生也是一脸气愤地冲我发脾气:“凭什么我们最后一排不换?” “今天怎么了?一连俩孩子朝我‘进攻’?”究竟为什么呢?静下心来一想:“孩子们并没有错呀!难道我这个班主任可以漠视他们要求公平的权利吗?孩子有什么想法能直接地大胆地说出来,这是多么可贵的交流态度呀!这不正是我平时着意浇灌‘民主、平等、自由’结出的果实吗?难道让孩子回家向家长诉说委屈,再由家长转达于我的不满才值得重视吗?” 再回到教室上课,我郑重其事地对大家说:“今天,老师发现了两个最优秀的同学,那就是潘鹏和郭欣露,他们大胆、直率,能够当面指出老师的过错,表达不满情绪。我先向他们表示感谢,因为他们相信我能做得更好;我还要向他们表示歉意,因为我确实不够公平;我还要祝贺他们从小就敢于讲理,能够自己解决难题,有自信,不依赖家长。相信他们将来一定能有大的成就!我为有这样的同学而骄傲!” 刚才还一脸怒气的两个孩子,脸上出现了红晕,接着是满脸的自信与知足。有两个同学主动与他们换了位置。以后的一段时间,向我开炮的两个小家伙上课认真多了,下课时还常常拽着我的衣角说些什么。 思考:学生朝我发脾气,本来是消极事件,可是我从积极的角度反思自己,从人格发展的角度看到了孩子们的优点,成功地化解了矛盾,也激励孩子健康成长。假如我单从师道尊严角度思考,就会觉得很没面子,行动也必然是压制孩子的民主意识,效果是表面上有了尊严,似乎胜利了,而实际上却大错特错。 案例2:请给自己加红星(写于2007年6月1日) “六一”前一天。一上课,我指着墙上的红星榜说:”“同学们来回走过这里,总忘不了看它一眼,或者叹叹气走了,或者恨恨地捶打两下。我知道大家的心思,你盼望着上面闪闪发亮的红星多一些呢。你可能为班级做了很多贡献,可由于班长和老师的疏忽,红星没有及时的亮起来;你可能还不够优秀,正暗暗下决心呢。”我竖起自己改作业的红笔对大家说,“现在,老师将把红笔送到每个同学的手中,我们来做个游戏,给自己加上红星,想加多少颗就加多少颗。”孩子们那个乐呀,真是没法说。个个小脸上带着笑,又兴奋又激动,或者有几分疑惑:咱几曾有过这样的好事?老沈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呀?我接着解释道:“这是一个严肃的游戏。你上来加过红星之后,得向我解释那些红星的意义。其实就是找到自信,规划自己的下一阶段学习生活。你能够想出自己有多么优秀,你也许就能做到那么优秀。不怕做不到,就怕不敢想啊!不只是学习上,得考虑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哟!” 孩子们一个个从我手中接过红笔,或急或缓地在红星榜上涂画了起来。涂最多的是小s,他一口气涂了16颗,乐滋滋地冲大家傻笑。他平时太活跃了,时常没规矩,不知被批评了多少次,但愿红星能够唤醒他的自尊心和上进心。小J上次考了第二名,上来只加了两颗星。坐第一排的小周低声嘀咕:“学习这样好的怎么才加两颗呀!”看来是谦虚啊。小春上来了。他接过我的笔,却没有用,而是用自己写作业的蓝笔画了颗星(那是不良表现的标志),我拍拍他的肩膀,鼓励他自信些。他又加了一个红星。这孩子,最近有些散漫,作业都叫我认

积极心理学述评

积极心理学述评及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一、积极心理学的定义和主要观点 1.1积极心理学的定义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20世纪末兴起的一大心理学发展趋向,它最大的特点是旨在强调心理学要恢复研究人类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什么是积极心理学?谢尔顿(Kennon M. Sheldon)和劳拉·金(Laura King)的定义道出了积极心理学概念的本质特点,“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积极心理学把自己的研究重点放在人自身的积极因素方面,主张心理学要以人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端为出发点,提倡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包括心理问题)做出新的解读,从而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并利用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来帮助有问题的人、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良好的生活。 积极心理学研究人的优点和存在价值,关注正常人的心理机能,重视人性中的积极方面,提倡对个体实施更有效、更积极的干预,并以此促进个人、家庭与社会的良性发展。事实已经证明,只有人的发展才是社会发展的最根本动力,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并不必然就会使全体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对社会发展的最终检验,不仅仅是物质的增长速度,还应参照人的发展程度。积极心理学的这种积极转向意味着心理学开始重建人类的新人文精神,体现了心理学的人文关怀,这实际上是积极心理学发展的本质目标所在。积极心理学不是一个冷冰冰的技术领域,而是既体现对人类命运深切关怀而又不失理性严谨的一种新型心理学运动。 从积极心理学的性质意义上来说,积极心理学是在过去消极心理学(Pathology Psychology)(意指主要以心理疾病的矫正和治疗为核心、具有病理性倾向的心理学)思想体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和过去的消极心理学没有截然的分界线。比如在研究方法上,积极心理学基本上沿用了过去消极心理学的实证和实验方法,如量表、问卷、访谈、实验等研究方法。既然积极心理学是对消极心理学的扬弃,那它必然还将继续继承、借鉴那些已经成熟的分类标准、标准化测量工具、严密的实验设计技术、心理干预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积极心理学特有的一些研究技术、手段,以服务于积极心理学自身独特的研究目的。 1.2积极心理学主要观点 积极心理学是在人类快要进入21世纪时而兴起的一场心理学运动,但它在短短的几年间就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而且似乎在不经意间已发展成为了一场世界性的心理学运动。这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有一个原因也许是最重要的:那就是积极心理学所提倡的独特的心理学观点。概括起来说,积极心理学的观点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首先,实现平衡的心理学价值观。积极心理学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提倡积极人性论,它消除了消极心理学过于偏重问题的片面性,真正恢复了心理学本来应有的功能和使命——使所有人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并生活幸福,这体现了一种社会意义上的博爱和人性。如果心理学能集中力量于利用人积极的本性来使人更像个人,而人又能在个人和集体的解放中表现出充分的积极,那么,心理学在使社会更具有人性方面就能做出巨大的贡献。积极心理学则由于其工作目标与人性目标高度一致,因此,它能使人与社会和睦相处。不仅如此,积极心理学还有助于培养社会成员的一种积极的归属感:使他感到他是属于一个国家和一个社会,从而使个人都能很好地同化于他自己所在的环境和社会。积极心理学是当今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代表了未来心理学研究发展的方向。至少对于一个民主社会和一个公平社会来说,积极心理学的观点应该是受欢迎的,因为它与社会的本质、人性的本质有着太多的一致性。 第二,强调研究每个人的积极力量(positive strengths)。积极力量从字面上看就是指正向

积极心理学培训测试题答案

积极心理学与教师心理调适培训 模块一测试题答案 通过感恩量表,人们可以了解感恩的()。 选择一项: a. 难度 b. 维度 c. 题目 d. 内容 反馈 正确答案是:维度 题干 感恩测验是测量人们对自己过去生活是否()的量表。 选择一项: a. 感激 b. 感谢 c. 满意 d. 幸福 反馈 正确答案是:满意 积极心理学是在()出现的心理学研究取向。 选择一项: a. 二十世纪初 b. 二十一世纪 c. 二十世纪末 d. 二十世纪中期 反馈 正确答案是:二十世纪末 "我的生活很好”这道题测的是()。 选择一项: a. 感激别人 b. 幸福感 c. 普通感恩 d. 富足感 反馈 正确答案是:富足感 有些人的生活满意基准线很高,这样的人对自己的大部分生活都感到()。选择一项: a. 幸福 b. 不满意 c. 满意 d. 快乐 反馈 正确答案是:不满意积极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方面。 选择一项: a. 三个 b. 四个 c. 两个 d. 五个 反馈 正确答案是:三个 积极心理学是“关于人类()和力量的科学”。 选择一项: a. 乐观 b. 美德 c. 幸福 d. 快乐 反馈 正确答案是:幸福 感恩行为策略要求列举的()是小事。 选择一项: a. 可以 b. 应该 c. 必须 d. 可能

反馈 正确答案是:可以 ()和敌意等情绪是A型人格的人易得心脏病的原因。 选择一项: a. 忙碌 b. 急躁 c. 好胜 d. 愤怒 反馈 正确答案是:愤怒 当破碎了一只杯子,你用“多了一只碟子”来进行描述时,你的心态是一种()心态。 选择一项: a. 平和的 b. 乐观的 c. 有意义的 d. 积极的 反馈 正确答案是:积极的 全民培训积极心理学模块二测试 1.幸福感有两个维度,一个维度是积极情感体验,另一个维度是( )体验. 选择一项: a. 积极情感 b. 消极情感 c. 职业幸福感 d. 主观幸福感 正确答案是: 消极情感 2. 好奇心的反面是( ) 选择一项: a. 厌倦 b. 倦怠 c. 厌烦 d. 无聊 正确答案是: 厌倦 3.主观幸福感是积极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指人们对其生活质量所做的()的整体评价 选择一项: a. 情感性和判断性 b. 认知性和概括性 c. 情感性和认知性 d. 认知性和评价性 正确答案是: 情感性和认知性 4.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工作幸福感主要与人( )有关.

积极心理学课程心得体会

积极心理学课程心得体会 积极心理学课程心得体会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社会压力也越来越大,也导致了更多心理问题的产生。这使很多生理性疾病和心理性疾病综合在一起,这更加突出了医学心理学的重要性。 人对某种目标的渴求和欲望是人们的需要,动机则激励人们去行动。然而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人们总会遇到一些挫折,它可能引导我们积极的面对问题,也可能导致心身及精神疾病。这就需要我们积极的面对,如在日常生活中,学生的学习压力很大,特别是高三的学生在经历了12年的学习努力后,迎来了高考。然而一些人的高考成绩并不理想,面对这样的挫折,很多学子因无法面对而选择了自杀来结束这样的问题。 生活中我们还会因各种各样的关系而遇到一些困扰我们的问题,在如今的社会很多人开始选择心理咨询来解决这些问题。如广场恐怖症,密闭空间恐怖症,强迫症等都可以通过心理学的方法来治疗。还有很多人是因为恋爱问题,如那位高尔夫球场的球童,她因为对自己未来的不确定性而感到非常苦恼,老师采用了让她拥有企业竞争实力的方法让她对自己的未来有了安全感,从而解除她的困惑。作为一名非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我将来可能不是一名职业的心理咨询师,但周围的朋友常常也会因一些问题而把自己当做倾诉的对象,这就需要我们做一名很好的倾听者。例如认真地听朋友的讲述,或许她们在哭泣时需要的只是我们默默地递过去的纸巾,静静的聆听。 不同的气质类型也会造成人们在面对问题时的态度不同。我是一个多血质和粘液质混合的人,这使我面对问题时比较乐观而有时候做事不能够做到面面俱到。学医的我,在不久的将来会走向临床。在面对病人时,我就需要建立一个良好的医患关系,以便获得更加全面的资料和病人的积极配合来达到一个更好的治疗效果。这也就体现了医学心理学对每一位医生的必要性。 因为医生与病人之间关系越来越紧张,医疗纠纷也越来越多,很多是因为医生与病人的沟通不够而致。一位优秀的医生不仅要有医技更要有医德,正如古人云大医精诚。 12周的医学心理学学习,只是我对我对心理学的一个简单入门,在以后的学

《积极心理学》模拟测试3

模拟考试-3 一、单选题 (共30.00分) 1. A的上个月收入为5000元,这个月变为5500元;B的的上个月收入为10000元,这个月变为8000元。有人认为A的幸福感更高,他可能是从()的角度进行解释的。 A. 易得性启发式 B. 框架效应 C. 参照点效应 D. 再认启发式 满分:1.00 分 得分:1.00分 你的答案: C 正确答案: C 教师评语: 暂无 2. 系列位置效应告诉我们,对一个记忆系列进行回忆时,对()内容回忆效果最差。 A. 前段 B. 中间段 C. 后段 D. 以上均不正确 满分:1.00 分 得分:1.00分 你的答案: B 正确答案: B 教师评语: 暂无 3. 个体认为好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概率更高,而坏的事情发生在他人身上的概率更高,这种现象被称为()。

风险的悲观偏差 B. 从众心理 C. 概率估计 D. 风险的乐观偏差 满分:1.00 分 得分:1.00分 你的答案: D 正确答案: D 教师评语: 暂无 4. 著名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_____提出环境决定论的观点。他曾提出:给我一打健康的、没有缺陷的婴儿,在我设定的环境里教养,我保证随机选出任何一个婴儿,无论他的能力、嗜好、倾向、活动、职业、种族等种种因素如何,我都能够把他训练成为我所选定的任何一种类型的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 A. 多拉德 B. 詹姆士 C. 弗洛姆 D. 华生 满分:1.00 分 得分:1.00分 你的答案: D 正确答案: D 教师评语: 暂无 5. 提倡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人生,向内修身养性,形成仁、义、礼、智、信的良好道德品质是()价值观。 A. 儒家 B. 道家

积极心理学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心理健康教育初级认证资格培训积极心理学原理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章节内容提要 1,积极心理学的理念 2,运用积极心理学原理解决学生心理问题 3,运用积极心理学原理,提高班级管理效能 一、积极心理学的理念 1,积极心理学的理念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领域的一场革命,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中的一个新里程碑,是一门从积极角度研究传统心理学研究的东西的新兴科学。积极心理学作为一个研究领域的形成,以Seligman(马丁·塞里格曼)和Csikzentmihalyi的2000年1月发表的论文《积极心理学导论》为标志。它采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来研究,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以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 起源: 积极”一词来自拉丁语positism,具有“实际”或“潜在”的意思,这既包括内心冲突,也包括潜在的内在能力。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 世纪30 年代Terman 关于天才和婚姻幸福感的探讨,以及关于生活意义的研究。20 世纪60 年代,和由此产生的人类潜能研究奠定了积极心理学发展的基础。但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几乎中断,战争及战后心理学的主要任务变成了治愈战争创伤和治疗精神疾患,研究心理或行为紊乱以找到治疗和缓解的方法,心理学对人的积极性研究似乎被遗

忘了。消极心理学模式在整个20世纪占据了心理学发展的主导地位。20 世纪末西方心理学界兴起的一股新的研究思潮—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这股思潮的创始人是当代着名的心理学家马丁·塞里格曼(Martin . Seligman),谢尔顿(Kennon M. Sheldon)和劳拉·金(Laura King)他们的定义道出了积极心理学的本质特点“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与美德的 科学。”积极心理学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促进个人和的发展,使人类走向幸福,其矛头直指过去传统的“消极心理学”。它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 研究内容: 积极主观体验研究 积极情绪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一个主要方面,它主张研究个体对待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积极体验。在对待过去方面,主要研究满足、满意等积极体验;在对待当前方面,主要研究幸福、快乐等积极体验;在对待将来方面,主要研究乐观和希望等积极体验。 积极人格特质的研究 积极人格特质是积极心理学得以建立的基础,因为积极心理学是以人类的、导向和有适应性的整体为前提理论假设的。积极心理学家认为,积极人格特质主要是通过对个体各种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加以激发和强化,当激发和强化使某种现实能力或潜在能力变成一种习惯性的工作方式时,积极人格特质也就形成了。积极人格有助于个体采取更有效的应对策略,这方面具体研究了24种积极人格特质,包括自我决定性(self- determination)、乐观、

2015年公需科目: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心理健康的培养与训练考试试卷2套.

正确错误 正确错误 正确错误 正确错误 正确错误

6.现实疗法主要有三个特点 正确 错误 7.一般认为,直觉属于无意识心理。 正确 错误 8.积极心理治疗关注个人的积极人格特质,期望通过培养积极人格特质来增强、巩固个体内在、持久的积极力量。 正确 错误 9.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 正确 错误 10.个人需求的层次内容是由个人自己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决定的。 正确 错误 11.传统心理治疗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病人自身的各种能力上而不是集中在病人的疾病上。 正确 错误 12.积极心理治疗在个体水平上主要不关注个体的积极人格特质.期望通过培养积极人格特质来使病人激发起自身的力量而改变对问题的片

面看法 正确 错误 13.病态心理疾病是很不普遍的 正确 错误 14.认为幸福是依据行动者自己界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一种整体评价以个体自我评价界定的幸福 正确 错误 15.主观幸福感的评定主要依赖行动者本人的标准,而不是他人或外界的标准。因此,测量主要采用自我报告的方法。指的是主观幸福中的主要特点中的相对稳定性 正确 错误 16.内控者倾向于把行为后果看作是由行为本身决定的 正确 错误 17.心理控制源的概念反映人们对行为与后来事件之间关系的期望,并反映人们内部控制和外部控制的倾向性。 正确 错误

18.情感平衡包含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两个维度,但这两个维度并不具有必然的相关性,是两个相对独立的变量。 正确 错误 19.观察人们走路实在是一种乐趣。这比看电影便宜得多,也更有启发性。 正确 错误 20.希望要具有可行性。这里的可行性是指符合行为主体的主客观条件,即具有实现的可能性。 正确 错误 二、单项选择(每题2分) 21.华生主张心理学应该屏弃意识、意象等太多主观的东西,只研究所观察到的并能客观地加以测量的刺激和反应。毋须理会其中的中间环节,华生称之为( ) A.暗箱作业 B.暗箱操作 C.黑箱作业 22.日内瓦学派又称( ),是瑞士日内瓦大学教授、杰出的心理学家、哲学家皮亚杰创建和领导的。 A. 格式塔心理学派

积极心理学的意义及发展趋势

积极心理学的意义及发展趋势 发表时间:2017-10-27T14:23:30.150Z 来源:《心理医生》2017年25期作者:吴卿妍[导读] 在现代化社会发展过程中,积极心理学的诞生是社会与人们真实需求的产生,也是实现人文关怀与终极关怀的必由之路。 (江西宜春职业技术学院江西宜春 336000)【摘要】积极心理学在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与传统的心理学研究有所不同,其要求心理学家以更加积极、开放、欣赏的眼光来看待人的能力与动机。积极心理学的核心思想是人本身具有的积极因素,重点关注人文关怀、人的价值,致力于人的潜力与美的的研究,从而达到帮助人们获得幸福为目的。积极心理学是当代心理学的重要部分,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就积极心理学的意义进行分析,并探 究其发展趋势,以便促进积极心理学的应用。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意义;发展趋势【中图分类号】R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5-0351-02 积极心理学主要是研究人美德与力量积极方面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其主要是借助完善有效的心理学实验方法与测量方式,对人的潜能进行研究,从而确保人们获取幸福。在以往心理学研究中,通常会忽视积极心理,大多数对消极心理进行大量研究。实际上,在心理学研究中,不仅需要对消极心理进行研究,还应对人们自身的优秀品质与潜能进行研究,以便探究人类积极一面,从而获取健康、美好的生活。随着社会在不断发展,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对人性积极方面的探究,可以帮助人们不断的完善自己,并获取更多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可以促使人们更加健康、快乐的生活,其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1.积极心理学的意义 1.1 有利于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扩展 在以往的心理学研究中,消极、悲观心理学研究占主导地位,消极心理学的研究使得人们过分关注自身存在的缺陷与问题,从而忽视了自身积极品质与潜能,与心理学研究的本质相违背。而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具有积极的价值取向,主要是对人的积极认知过程、人才培养、积极情绪体验等方面进行研究,以便探索人类幸福生活的途径与方法。通过对积极心理学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了解到以往的心理学研究不够全面、真实的了解人的本质。积极心理学研究可以扩展心理学研究对象,为心理学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1]。 1.2 有利于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 积极心理学研究沿用了西方主流心理学中实证主义的方法,并借助主流心理学促使其发展。例如借助问卷法、量表法、实验法等进行研究。同时,也借鉴人文心理学的相关研究方法,吸收了质化研究的优势与经验,并不断创新出新的研究方法。重视人文与科学的统一,表明积极心理学更加宽容、灵活。在心理学研究方法中,积极心理学进行创新与拓展,使得心理学的发展越来越繁荣。 1.3 有利于心理学研究目标的转变 在转筒的西方主流心理学中,通常将普通人作为标准常模,主要目的是对心理疾病进行测评与治疗,容易出现消极心理。导致心理学研究的核心任务变成对问题的修复,在消极心理学中通过对人类存在的问题部分进行修复来达到心理健康的效果,使得心理学研究比较片面。在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其研究目标不仅需要消除人们心理问题,还需要帮助人们形成良好的心理与行为模式,激发人的潜能,获取幸福。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可以促使研究目标更加全面、完善[2]。 2.积极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2.1 深化积极心理学研究领域 目前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通常集中在情绪体验方面,以主观幸福体验为主,针对满足、希望、乐观主义等方面的积极心理研究还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目前而言,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比较有限,在众多领域中还有待创新与开拓。积极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重点为积极人格特征,其是基础,培养与造就健康的人格,需要对个体人格优势进行深入了解,这种研究需要创造能力、洞察力、自我决定、智慧、自我组织等能力,在对其进行研究的时候,需要将积极心理学的视野导向更加广阔与深刻的领域中。另外,积极心理学对主流心理学研究中过分重视个体层面的研究进行批判,更加重视人的体验与积极品质,并注重人与文化、社会背景、群体等外部环境之间的联系,了解到外部环境如社会背景、社会文化等对个人人格的形成、情绪与心理等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在未来的积极心理学研究中,还需要不断深化与扩展研究领域,以便更好的为积极心理学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与条件[3]。 2.2 促使积极心理学研究技术的提高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不仅需要对传统心理学客观方法进行继承,还需要完成自身的任务,因此,需要对传统方法进行超越与创新。同时,积极心理学研究更加重视文化学、现象学、解释学与哲学思辨等研究方法,其研究方法更加全面与完善,并且需要采用更加灵活、宽容的态度对待心理学研究,从而可以构建出更加具有价值与效率的积极心理学研究体系。在积极心理学研究与发展中,还需要不断的提高研究技术,以便为积极心理学深入的研究与发展提供条件。 2.3 加强积极心理学的应用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要是为人提供服务,其为了达到自身的研究目的,就需要将人类的生活实践与心理学理论研究相互结合起来,以便确保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更加贴近现实,促使积极心理学能够为人们服务,从而发挥出更大的应用价值与作用。在未来积极心理学研究与发展中,还需要扩大积极心理学的应用范围与价值,以便让人们了解到积极心理学的作用。首先,需要从人们的日常生活实践入手,需要对普通人的生活、情绪、心理变化等进行了解,从而获得普通大众的心理活动与行为活动意义,确保人们对积极心理学具有基础了解,并明确人、家庭与社会良性发展的关系基础。其次,需要借助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对现实中人性的发展进行合理设计,并对其进行有效的干预,从而激发出人的优秀品质与潜能,以便探索幸福生活的途径与方法。在不断的实践与应用中,促使积极心理学研究更加深入与完善,从而达到其研究目的,并赋予其生命力与创造力,更好的造福人类,借助积极心理学解决人类的心理问题。 3.总结 在现代化社会发展过程中,积极心理学的诞生是社会与人们真实需求的产生,也是实现人文关怀与终极关怀的必由之路。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为社会与人类的发展做出贡献。在积极心理学发展过程中,还需要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解,从而更加深入的研究,更好的造福人类。

积极心理学在教学中的运用

积极心理学在教学中的运用 积极心理学比较注重人类的价值观,用于激发积极潜能、发现美德等方法来处理目前高校教育中出现的不足。积极心理学注重体现人文关怀、重视个体发展、关注人性等多元素,重视发挥积极心理学本身特有的优势,对提高高校教育水平有着显著的可行性。下文对于积极心理学的主要内容与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开展路径。 一、积极心理学的主要内容 积极心理学的内容大致可以概括为三点:首先,对个人而言,其重点研究分析人们的特点、特征和道德品质,分别对创造力、工作能力、人际交往技巧、爱的能力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并且关注人们的幸福感和成就感。其次,对于主观意志层面来说,积极心理学以研究主观心理体验为主,重视保持主观情感的满足和乐观,提高幸福感。最后,在对群体层面来说,积极心理学关注公民的美德研究、注重提高社区融洽程度、注重发挥高校教学能效。整体来说,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与运用,可以对于当前高校教育工作中的不足进行弥补,培养学生更加完善、健全的人格,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二、积极心理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的必要性 1.积极心理学对于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进行 了拓展。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对教育目标进行深刻的解读,并且与学生维持良好的平等关系,避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过于被动。不同的学生的内心需求、自我发展需求与个性都不尽相同,并且都有发展的愿望。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用积极心理的理论实践,可以更好地对教学方法进行拓展和延伸,为促进多元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积极心理学对于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进行 了拓展。积极心理学的运用,丰富了以往传统的教育内容,并且凸显了理念教育的核心地位。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高校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心态特点来开展相关教育工作,避免政治性过浓对于学生的学习需求造成影响,凸显学生的自我特色化发展需求,有助于更好地实现对学生自身潜能的开发和多方面素质的提升。 3.积极心理学凸显了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化。当代教育对于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进行了强调,并且突出了人性化教学的需求。积极心理学视角下,人性化教学得到了强调与重视,并且强调以人为本地开展相关教学工作,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幸福感、自由感、尊严,让学生的心态和心理素质得到健康发展。

积极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马新武前一段时间,有幸聆听了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博士关梅林关于在教育中积极心理学应用的讲座,受益匪浅。关博士利用心理学知识结合当今的教育形式,驾轻就熟,娓娓道来,使听者在寒冬中如沐春风,神清气爽。现谈一下自己对积极心理学在教育中应用的浅显认识。 积极心理学是研究人的潜力、力量和优秀品质的心理学。相关用语有:幸福、快乐、乐观、爱、道德、勇敢、坚强、无畏、韧性、……积极正是一种爱,积极不是一个固定结果和最后结局,积极是一个行为过程,包括过程的体验。积极与个人处境有关,是指个人选择一个最能适应的环境和发挥了最高潜能的行为,是一个人把所有力量都运用到了极限而问心无悔的人生态度。积极并不指外在指标,而是人的一种出色的心理素质和生活态度。积极也不总是指一个人征服外部世界,积极有为地把每一个事情都去办好。你可以帮助一个人走出抑郁,却没有帮助他快乐起来;可以治好一个人的焦虑,却没有教会他乐观;你可以让一个人重返工作,却无法提高其工作绩效。如果致力于减少不好的方面,你就只能达到平均水平,并彻底失去超越平庸的机会。快乐(幸福)与成功之间的关系是?积极心理学的科学研究告诉我们:成功和快乐之间的关系恰与我们常识相反,快乐是成功的先锋,而不仅仅是结果。快乐和乐观能够提高绩效、激发成就,让我们获得竞争优势,所以快乐被称为“快乐优势”,它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快乐竞争力。 曾几何时,生命的意义似乎是距离我们很遥远的事情。至于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也是无法言说的。有人说生命的意义就是快乐的生活;也有人说生命的意义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为着短暂的快乐与享受,终究要付出沉痛的代价。这绝非有意义之事,就连那片刻的快乐也如昙花一现,不值一提。但我们又能悲哀地发现,有更多的人,为着物质上的满足,牺牲了精神的愉悦。我们从小到大灌输着出人头地的思想,以为站在权力、金钱的顶端便可达到幸福的彼岸,于是勉强自己做不愿做或无法做的事。我们习惯性地加入到滚滚人流,拥挤着向前,至于方向,已无几人认真探究。纵使他日衣锦还乡,光耀门楣,也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