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必修1《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高考地理必修1《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高考地理必修1《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高考地理必修1《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考纲呈现]

1.地壳物质循环。

2.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力因素。

[考纲解读]

1.综合思维:以某地地形地貌形成的过程、变化、影

响为主线,考查地质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区域认知:结合具体的区域考查区域所处板块位置、

自然环境特征对地表形态形成和变化的影响。

[思维导图]

1.能量来源

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2.表现形式及其影响

表现形式: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1)地壳运动——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内力作用

运动类型水平运动垂直运动

岩层运动

方向

地壳运动方向平行于地表,使岩

层发生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

地壳运动方向垂直于地表,使岩

层发生大规模的隆起和凹陷

对地形的

影响

形成断裂带和褶皱山脉

常形成高原、断块山及盆地和平

原等地貌

举例东非大裂谷、喜马拉雅山脉

台湾海峡的形成、意大利那不勒

斯湾海岸的变迁

(2)其他内力作用

塑造地表形态的内力作用

对地表形

态的塑造

举例岩浆岩浆侵入岩石圈上部岩浆喷出、冷凝形火山地貌,如富士山、

活动或喷出地表成火山夏威夷群岛、黑龙江五

大连池

变质

作用

岩石在一定温度、压

力下发生变质

不能直接塑造地表

形态

地震

地表下岩层的断裂、

错动,引起震动

造成地壳的断裂和

错位,引起海陆变

迁和地势起伏

3.结果: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4.板块运动对地貌的影响

(1)板块的划分

全球岩石圈共分为六大板块,如下图。

(2)板块的分类

大陆板块: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大洋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

(3)板块的特点

板块内部比较稳定,边界比较活跃。

(4)板块运动与地貌

板块运动张裂

相撞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

相互挤压碰撞

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

相互挤压碰撞对地貌

的影响

形成裂谷或海洋

形成高峻山脉和巨大

高原

海沟、岛弧、海岸山

举例

东非大裂谷、红海、

大西洋

喜马拉雅山脉、青藏

高原

马里亚纳海沟、亚洲

东部岛弧、美洲西岸

山脉

边界类型

图示

拓展延伸主要板块边界及地貌

地震带板块位置边界

类型

形成的地貌

环太平洋地震带

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消亡

边界

千岛群岛、千岛

海沟、日本群岛、

日本海沟、台湾

海沟、菲律宾群

岛、马里亚纳海

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消亡

边界

阿留申群岛、海

岸山脉、落基山

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消亡

边界

新西兰南、北二

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

消亡

边界

地中海、阿尔卑

斯山脉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消亡

边界

喜马拉雅山脉

非洲断裂带

非洲板块内部小板块交界处东非大裂谷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

生长

边界

红海、死海

大西洋断裂带美洲板块与非洲板块、亚欧板块交界处

生长

边界

冰岛、大西洋、

中大西洋海岭

(2017·4月浙江选考)下图是“某地质学家绘制的板块碰撞及其影响示意图”。与图中板块A、B对应恰当的是()

A.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

B.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C.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

D.非洲板块与欧亚板块

答案 A

学科关键能力提升

(1)审题:你从上述材料中解读到哪些地理信息?依据是什么?

答案上图示意陆地板块之间的碰撞现象,且有大小之分,小板块在与大板块碰撞后,前端向下俯冲,后端随之隆起,大板块则呈现出一系列的隆起。

(2)破题:你在回答上述问题时调用了哪些地理知识?

答案六大板块及板块学说,板块边界类型,运用板块学说解释山地的成因。

(3)解题:解答上题从哪些方面分析?

答案青藏高原及其北侧系列高大山脉形成过程与模拟图相似。

考向一结合湖泊等地理事物的形成和变化考查内力作用的结果

(2018·全国文综Ⅲ)贝加尔湖(下图)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监测表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可达8千米。据此完成1~2题。

1.贝加尔湖形成于()

A.地壳断陷集水B.火山口集水

C.河流改道D.滑坡阻断河流

2.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且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说明()

A.湖区降水量加大B.入湖径流增多

C.湖盆在加深D.入湖泥沙增多

答案 1.A 2.C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贝加尔湖比较狭长,而且与东部山地落差较大,结合题干信息“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可推断贝加尔湖是构造湖,是地壳断裂下陷集水形成的。故选A。第2题,由材料可知,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说明该地区地壳还在不断下沉,湖盆加深。C正确。贝加尔湖位于俄罗斯远东地区,处于内陆,降水稀少。A错误。入湖径流增多只会导致湖泊水量增多,与贝加尔湖湖水深度关系不大。B错误。入湖泥沙增多会导致湖水深度变浅。D错误。

考向二结合地貌分布图考查板块构造及其影响

3.(全国文综)下图中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据研究,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K岛处于()

A.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东侧

B.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西侧

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北侧

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南侧

答案 C

解析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线经过马来群岛南缘,K岛位于此线北侧。

1.褶皱山

(1)

褶皱:岩层在强大的挤压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

(2)基本形态——背斜和向斜:

地质构造

褶皱

背斜向斜

从形

态上

岩层一般向上拱起(A) 岩层一般向下弯曲(B)

从岩层的新老关系上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

层较新

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

较老

未侵蚀常形成山岭常形成谷地或盆地

地貌

侵蚀后

地貌

背斜顶部受张力,常被侵蚀

成谷地(A)

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

蚀,常形成山岭(B)

2.断块山

(1)断层: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和张力,超过了岩石的承受能力时,岩体就会破裂,并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

(2)断层的位移类型和地貌

位移类型地貌类型典例

水平方向

会错断原有的各种地貌,或在断层

附近派生出若干新地貌

垂直

方向

相对下降形成谷地或低地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相对上升发育成山岭或高地华山、庐山、泰山

3.火山

(1)成因:地下深处的岩浆在巨大压力作用下,沿地壳的中央喷出口或管道喷出而成。

(2)组成

甲为火山口,呈封闭或半封闭状,常形成湖泊。

乙为火山锥,上部坡度较大,下部坡度较缓。

地理实践力地质构造实践意义及规范表述

(1)利用地质构造找水——向斜槽部、断层处

向斜岩层向槽部倾斜,利于地下水向槽部汇集,故向斜是良好的储

水构造

断层

地下水出露成泉

(2)利用地质构造找矿——向斜槽部探矿、背斜处找油(煤、石油、天然气均在地质历史时期的沉积岩中形成)

煤矿向斜部分的地下。(背斜顶部易被侵蚀,背斜岩层中的矿石很可能被侵蚀掉)注意:背斜处开采煤炭,易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向斜处开采煤炭,易发生透水事故

油、气背斜岩层向上拱起,油、气质量轻,分布于背斜顶部,背斜是良好的储油、储气构造

(3)利用地质构造确定工程建设——避开断层带、在背斜处建隧道

避开断层易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造成建筑物坍塌

隧道避开向斜向斜是地下水汇集区,隧道可能会变成水道

隧道选在背斜背斜的岩层呈天然的拱形,结构稳固(北京文综)下图示意平顶海山的形成过程。平顶海山()

A.为褶皱山

B.由沉积岩构成

C.顶部形态由内力作用塑造

D.随着板块的移动没入水下

答案 D

学科关键能力提升

(1)审题:你从上述材料中获取和解读到哪些地理信息?

答案图名及主题:平顶海山的形成过程;阶段一,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火山,露出海面;阶段二,火山顶被外力削低,整座火山随底部岩层向海洋方向移动;阶段三,火山继续移动,顶部被夷平,并没入海面以下,成为平顶海山。

(2)破题:解答上题,你调用了哪些地理知识?

答案岩浆岩及火山的形成原理;地球的圈层结构;板块构造理论;外力作用;海底地形特征。

(3)解题:解答上题如何辨别选项?

答案平顶海山为火山,A项错误;由岩浆岩构成,B项错误;顶部平顶形态由海浪侵蚀造成,C项错误;随着板块向海洋方向移动,平顶海山没入水下,D项正确。

考向一结合地质地貌景观图或剖面图考查地质构造的判断

(2017·天津文综)读下图,回答第1题。

1.上图地貌景观显示的岩石类型和主要的地质构造最可能是()

A.岩浆岩、褶皱B.沉积岩、褶皱

C.岩浆岩、断层D.沉积岩、断层

答案 B

解析由图可知,该地岩层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应该属于沉积岩。图中岩层向某一个方向倾斜,应该是岩层受力挤压所致,而且岩层没有明显的断裂,呈现出明显的弯曲变形,因此,其地质构造应该为褶皱。故本题选B。

(2018·江苏地理)下图为“某区域地质简图”。该区沉积地层有Q、P、C、D、S2、S1,其年代依次变老。读图,回答2~3题。

2.从甲地到乙地的地形地质剖面示意图是()

3.为揭示深部地质状况,在丙处垂直钻探取芯,可能发现的地层是()

A.志留系B.石炭系

C.二叠系D.第四系

答案 2.A 3.A

解析第2题,首先,确定甲、乙一线的海拔变化,根据等高线的变化可知,由甲到乙,海拔先升高,再下降,排除C、D项。其次,判断地质构造,甲、乙沿线地层变化为C—P—C,新老变化为老—新—老,即岩层中间新、两侧老,为向斜构造,岩层向下弯曲。故A项正确,B、C、D项错误。第3题,一般情况下,岩层由地表向下的新老关系是不断变老,丙所在地层为D地层。在丙处垂直钻探取芯可以依次发现D地层、S2地层、S1地层,即泥盆系、志留系上段、志留系下段三个地层。故A项正确,B、C、D项错误。

考向二结合地质地貌剖面图分析地质构造和地貌的成因

(浙江文综)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图中①~⑧为岩层编号,其年代由老到新。完成第4题。

4.图中甲、乙两地有关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背斜岩层受到水平挤压成山

B.甲-向斜槽部岩层向下弯曲成谷

C.乙-背斜顶部受张力被侵蚀成谷

D.乙-向斜上覆岩层差别侵蚀成谷

答案 C

解析甲处岩层中间新、两翼老,应为向斜,A选项错误;向斜槽部受挤压比较坚实,不易被外力侵蚀,甲处形成山地,B选项错误;乙处岩层中间老、两翼新,为背斜,D选项错误;背斜顶部受到张力的影响比较容易被外力侵蚀掉,形成谷地,故C选项正确。

1.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

(1)岩石类型:

A沉积岩、B变质岩、C岩浆、D侵入型岩浆岩、E喷出型岩浆岩

易错易混喷出岩与侵入岩的区别

侵入岩结晶充分,结构坚硬。喷出岩结晶不好,常有气孔和流纹构造。

(2)地质作用:属于内力作用的是①和变质作用,属于外力作用的是②。(填序号)

综合思维沉积岩的特征:①层理构造;②有时含有化石。

2.岩石圈物质循环原理

代码地质作用原物质生成

物质

常见岩石

①冷却凝固作用岩浆岩浆岩花岗岩、玄武岩

外力作用(风化、侵

蚀、搬运、堆积、固

结成岩)

岩浆岩、变质岩和已

生成的沉积岩

沉积岩

石灰岩、砂岩、页岩、

砾岩

③变质作用(温度、压力)

岩浆岩、沉积岩和已

生成的变质岩

变质岩

大理岩、板岩、石英

岩、片麻岩

④重熔再生作用各类岩石岩浆

技巧方法三个关系判断岩层新老关系

(1)岩层上下关系。沉积岩岩层年龄越老,位置越靠下;岩层年龄越新,位置越靠上(接近地表)。

(2)岩浆岩与沉积岩的关系。喷出岩的形成晚于所覆盖的岩层,侵入岩的形成晚于所侵入的岩层。

(3)变质岩与周围岩石的关系。变质岩的形成晚于相邻的岩层。

(2018·天津文综)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题。

依据图中信息判断,造成甲、乙、丙三地地貌类型不同的最主要原因是()

A.年降水量的差异B.地质构造部位不同

C.植被覆盖率不同D.地表岩石种类不同

答案 D

学科关键能力提升

(1)审题:你从上述材料和设问中获取和解读到哪些地理信息?

答案地点:该区域位于广西;岩石类型:甲为砂岩,乙处表层为古河床沉积物,底层为页

岩,丙为石灰岩;地貌类型:甲为较高的山体,乙为流水侵蚀而成河流阶地,丙为石灰岩峰林,低于甲,高于乙。地质构造类型:由岩层弯曲形态知,该地为向斜;求问三处地貌不同的成因。

(2)破题:解答上题,你调用了哪些地理知识?

答案广西的气候类型及特点、植被类型及分布;广西地势特点及地质地貌分布;向斜构造的岩层形态和岩性特点;各类岩石的特征;外力作用的分类和分布。

(3)解题:解答上题如何辨别选项?

答案该区域降水差异不大,A错;甲、乙、丙三地地质构造都为向斜部位,B错;岩石侵蚀程度由地质地貌主导,图中缺少植被信息,且植被非主导因素,C错;不同岩石形成不同地貌,可见与岩性密切相关,D正确。

考向一地质循环过程判断

(2018·北京文综)下图为“某地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1.图中()

A.甲处的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壳

B.断层发生在花岗岩形成之后

C.岩浆侵入可能导致乙处岩石变质

D.丙处的溶洞景观由岩浆活动造成

答案 C

解析乙位于花岗岩与石灰岩的交界处,受岩浆高温影响可能导致该处的岩石发生变质作用。C正确。甲处为花岗岩,属于岩浆侵入地壳冷却凝固形成的,岩浆来自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A错误。图中地质作用发生的顺序:断层—上覆沉积物—岩浆侵入—变质作用,因此,断层发生在花岗岩形成之前。B错误。石灰岩中的溶洞是受流水的溶蚀作用形成的。D错误。

(天津文综)某矿物形成于上地幔软流层,后随岩浆活动到达地表。人们在下图所示古火山的岩浆岩及河滩泥沙中均发现了该矿物。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题。

2.使该矿物从上地幔软流层到达河滩泥沙中的地质作用,依次应为()

A.岩浆喷发岩层断裂风化、侵蚀搬运、沉积

B.岩浆喷发岩层断裂搬运、沉积风化、侵蚀

C.岩层断裂岩浆喷发风化、侵蚀搬运、沉积

D.岩层断裂岩浆喷发搬运、沉积风化、侵蚀

答案 C

解析该矿物形成于上地幔软流层,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岩层断裂,岩浆沿裂隙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使该矿物存在于岩浆岩中。岩浆岩经风化、侵蚀、搬运、沉积作用,使该矿物到达河滩泥沙中,故C项正确。

考向二以地貌特点推断岩石特点

(浙江文综)下图为“某地形剖面图”,图中①~⑧为岩层编号,其年代由老到新。完成下题。

3.有人称丙处山峰为“飞来峰”,其岩石可能是()

A.石灰岩砂岩B.花岗岩流纹岩

C.大理岩石英岩D.安山岩玄武岩

答案 A

解析图示地质构造剖面图中,岩层层次结构明显,虽然地壳水平运动产生了断裂带,但没有岩浆出露,故没有岩浆岩,而流纹岩、花岗岩、安山岩和玄武岩均属于岩浆岩,故B、D 选项错误;石英岩是一种主要由石英组成的变质岩,大理岩也是变质岩,而此处没有发生变质作用的高温高压条件,也就不能形成变质岩,故C选项错误。“飞来峰”是沉积作用形成的,故岩石是沉积岩,石灰岩、砂岩均属于沉积岩,故A选项正确。

(2020·台州模拟)浙江台州市分布着国内罕见的珊瑚岩景观,是典型的火山熔岩地貌(下面左图)。下面右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1~2题。

1.形成珊瑚岩的物质来自于()

A.地壳B.地幔

C.地核D.岩石圈

2.该珊瑚岩形成的主要过程与右图中序号直接相关的是()

A.①B.②C.③D.④

答案 1.B 2.A

解析第1题,珊瑚岩是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形成的,而岩浆来自上地幔的软流层,故B正确。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所有岩石都可以转化为丙,因此丙为重熔再生作用(④)形成的岩浆,甲为冷却凝固(①)形成的岩浆岩;乙为经过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及固结成岩过程(②)形成的沉积岩,变质岩为在高温、高压等变质作用(③)下形成的。故A正确。

(2019·赤峰模拟)冰岛被称为“冰火之国”。完成第3题。

3.冰岛位于()

①消亡边界②生长边界③海岭附近④海沟附近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答案 B

解析冰岛位于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的生长边界,海岭附近,B正确;海沟形成于大陆板块和大洋板块的消亡边界。

(2019·山东济宁一中月考)读“宁夏平原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4~5题。

4.下列能正确表示宁夏平原形成过程的是()

A.地壳运动→断裂陷落→流水侵蚀

B.地壳运动→褶皱凹陷→流水侵蚀

C.地壳运动→断裂陷落→流水沉积

D.地壳运动→褶皱凹陷→流水沉积

5.与宁夏平原地质构造相同的地区是()

A.渭河平原B.华北平原

C.长江三角洲D.台湾山脉

答案 4.C 5.A

解析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宁夏平原两侧地壳抬升,中间岩层断裂陷落,形成低地,在黄河及其支流影响下,受流水沉积作用形成平原。第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宁夏平原地质构造为断层中的地堑,与其地质构造相同的地区是渭河平原。

(2019·北京丰台期末)下图为“某地区地质剖面手绘图”。读图,完成6~7题。

6.岩浆岩形成年代的先后顺序是()

A.①②③B.②③①

C.③①②D.③②①

7.图中()

A.甲处的断层由内外力共同作用而形成

B.乙处是因地壳水平运动而形成的向斜

C.丙处可能有化石且可能存在变质作用

D.丁处地表形态是由火山灰堆积而形成

答案 6.B7.C

解析第6题,根据岩浆通道状态来判断岩浆岩形成年代的先后顺序:②所在岩浆通道末端被侵蚀并最早被上层沉积岩层覆盖,故形成最早;③所在岩浆通道也上覆沉积岩层且底部不完整;①所在岩浆通道没有受到影响,故①形成最晚,则其先后顺序是②③①。故选B。第7题,甲处的断层是岩层挤压断裂后形成,是内力作用的结果,A错误;乙处岩层向上拱起,是因地壳水平运动而形成的背斜,B错误;丙位于沉积岩层,可能有化石存在,又在岩浆通道附近,故可能存在变质作用,C正确;丁处地表形态是火山活动岩浆喷出后冷却凝固的结果,火山灰堆积作用影响很小,D错误。

(2020·大连模拟)下图为“我国境内某低山丘陵的地质剖面示意图”(图中不同时期形成的同类型岩层采用同一图例表达)。据图回答8~9题。

8.上图中甲、乙、丙、丁四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

A.背斜、向斜、地堑、断层B.向斜、向斜、地垒、断层

C.背斜、向斜、背斜、断层D.向斜、向斜、背斜、断层

9.M附近的岩层接近垂直状态,并与两侧的岩石存在明显的不连续性,原因可能是() A.外力侵蚀B.外力沉积

C.岩浆活动D.地壳运动

答案8.C9.D

解析第8题,甲处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构造;乙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构造;丙处岩层中心老,两侧新,可知为背斜构造;丁处岩层出现错动位移,为断层构造。第9题,图中M处岩层接近垂直状态,且左侧有断层分布,可能是由于地壳水平挤压强度大而使岩层发生变形。

福建南碇岛是“中国十大最美海岛”之一,面积0.07平方千米,海拔51.5米。岛上上百万根玄武岩石柱排列有序,被称为“海上兵马俑”。图a是“南碇岛景观图”,图b是“地

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10~12题。

10.福建南碇岛的主要岩石类型是图b中的()

A.甲B.乙C.丙D.丁

11.形成福建南碇岛主要岩石的直接地质作用是()

A.内外力共同作用B.外力作用

C.重力作用D.内力作用

12.在岛上旅游还可能看到()

A.古生物化石B.古火山口

C.喀斯特地貌D.“U”形谷、角峰

答案10.A11.D12.B

解析第10题,根据材料可知,福建南碇岛的主要岩石类型是玄武岩,属于岩浆岩(喷出岩)。根据箭头方向可知,图b中甲由软流层中的岩浆喷出地表冷凝形成,是岩浆岩(喷出岩),A 正确。乙是岩浆岩(侵入岩),丙是变质岩,丁是沉积岩,B、C、D错误。第11题,福建南碇岛主要岩石是玄武岩,其形成的直接地质作用是内力作用,D正确。第12题,在岛上旅游还可能看到古火山口——岩浆喷出的通道,B正确。岩浆岩中不可能有古生物化石,A错误。喀斯特地貌大多是由石灰岩等沉积岩发育而成的,C错误。“U”形谷、角峰是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D错误。

(2019·江苏南通海安高中检测)下图为“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数字序号代表不同岩层。读图,完成13~14题。

13.下列有关图中地质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断层E形成时间早于④地

B.形成②③的内力作用相同

C.①受外力作用堆积形成山

D.岩层⑤断裂发生明显位移

14.研究地质构造对生产实践的意义是()

A.a地地质构造具有良好储水条件

B.b地的花岗岩可用作优质石材

C.c地适宜建坝蓄水开发河流水能

D.d地的地貌景观可发展旅游业

答案13.D14.D

解析第13题,由图可知,地层④形成之后才出现了断层E,A项错误;③为变质岩,是变质作用形成的,②为岩浆岩,是岩浆活动形成的,B项错误;①为岩浆喷发形成的山地,C 项错误;由图可知,岩层⑤断裂之后相对下降发生明显位移,D项正确。故选D。第14题,a处岩层向上弯曲,为背斜,背斜是天然的储油、储气构造,A项错误;b处岩浆喷出地表,为玄武岩,B项错误;c处岩层断裂发生位移,为断层,地质不稳,不适合建坝,C项错误;d处地下有大面积钟乳石分布,说明当地形成了喀斯特地貌,可发展旅游业,D项正确。故选D。

(2020·大同月考)同一时期,海洋中形成的砂岩、页岩、石灰岩在水平方向上是从浅海到深海依次排列的。砂砾岩则是陆相碎屑沉积岩。在地质学中,海退是指海岸线向海洋推进,海进是指海岸线向陆地推进。下图是“某海域地质剖面图”,①~④为不同地质时期的岩层。据此完成15~16题。

15.图中岩层的更替与该地海岸线的变化对应正确的是()

A.①→②海退③→④海进

B.①→②海进③→④海退

C.①→②海进③→④海进

D.①→②海退③→④海退

16.与③→④时期海岸线变化一致的现象是()

A.河口三角洲面积扩大

B.沿海陆地被淹没

C.河口区土地盐碱化减轻

D.咸潮危害减轻

答案15.A16.B

解析第15题,①→②为石灰岩→页岩,反映当地的地质环境是从深海过渡到浅海,为海退;

③→④为砂砾岩→砂岩,是从陆地过渡到浅海,为海进。第16题,③→④时期是海进,海岸线移向陆地,与海岸线变化一致的现象是沿海陆地被淹没,B正确。河口三角洲面积扩大、河口区土地盐碱化减轻、咸潮危害减轻均是海退时的现象,A、C、D错误。17.(2019·晋中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科学家惊奇地发现青藏高原以每年7~30毫米的速度整体向北和向东移动。下图示意青藏高原移动的主要原因。

材料二下图为青藏高原地形与地壳厚度示意图。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