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指导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指导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指导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指导

皖南医学院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教研室

2006年5月

微生物学实验的目的与要求

医学微生物学的实验课是本课程学习中的重要环节。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加深和巩固对讲课内容的明白得和体会,并在系统学习理论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习并把握微生物学的差不多操作技术,培养独立摸索的能力,为今后的临床实践及科学研究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为了提高实验课的成效,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每次实验前作好预习,明确实验目的,内容,操作中注意点及其理论依据,幸免或减少错误发生。

二、在实验过程中,应持严肃认确实科学态度,并要注意合理地分配和利用时刻。

三、在微生物学的整个实验过程中,应严格加强“无菌观念”的培养和训练。

四、实验结果须真实记录,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如实验结果与理论不符,应探讨缘故,训练科学思维的能力。实验完成后,要写出实验报告。

微生物学实验室规则

微生物学实验的对象大多是病原微生物,因此必须严格贯彻“无菌观念”,防止实验中自身感染和环境污染是微生物学实验室的最重要原则。

一、尽量不带个人一辈子活、学习用品入实验室,必要的用具带入后,应放在远离操作的位置。

二、进入实验室后穿上工作衣,离室时脱下反叠带走。在实验室内应保持安静、整洁、有秩序,不得高声谈笑,随便走动或拆卸仪器、搬弄标本。

三、实验室内严禁吸烟、进食、饮水,严禁用嘴吸移液及润湿标签,尽量不要用手触摸头面部及躯体其他暴露部位。

四、如遇不慎而打破菌种管或使有菌材料污染皮肤、衣物、桌面等情形,应赶忙报告指导教师,切勿隐瞒或自行处理。

五、被污染过且需要回收的吸管、滴管、试管、玻片等物应用完后赶忙投入已预备的消毒液中,不得放在桌面上或水槽内。

六、爱护公物,节约试剂材料,不得将实验室任何物品私自带走。如遇仪器、用品损坏,应报告指导教师并按规定予以赔偿。

七、实验完毕,整理桌面,值日生打扫室内卫生,最后离开的同学应注意关好水电、门窗,洗手后离室。

实验一自然界与人体的微生物检查

实验目的:

了解微生物在空气、物体表面及正常机体表面的分布,增强消毒及无菌操作的观念。

实验材料:

一般琼脂平板、无菌棉棒、无菌生理盐水、蜡笔、酒精灯。

实验内容:

一、空气中微生物的检查:

取无菌一般琼脂平板一只,打开后暴露在空气中,30分钟后盖好,置37℃温箱孵育24小时,观看各种菌落的特点。

二、皮肤、粘膜及其它物品表面微生物的检查:

取一般琼脂平板一只,用蜡笔在皿底玻璃上划分四区,将标签纸贴于正中,分别注明皮肤、粘膜、硬币或钢笔等字样。然后反转,打开平板:

1、用手指在注明“皮肤”处琼脂上轻轻擦拭。

2、把沾取了无菌生理盐水的湿棉棒在管壁上挤干水,擦拭咽部或鼻腔粘膜,然后轻轻抹在“粘膜”处琼脂上。

3、分别取硬币或钢笔等物在相应区域内抹擦。

盖好平板,置37℃温箱内孵育24小时后,观看菌落的生长情形。

实验报告:

观看与记录结果。

实验二油镜的使用

实验目的:

熟悉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实验材料:

标本片、显微镜、香柏油、擦镜纸、二甲苯。

实验原理:

使用油镜时,需在玻片上滴加香柏油。这是因为油镜的放大倍数较高,而透镜专门小,光线通过不同密度的介质物体(玻片→空气→透镜)时,部分光线会发生折射而散失,进入镜筒的光线少,视野较暗,物体观看不清。如在透镜与玻片之间滴加和玻璃折射率(n=1.52)相仿的香柏油(n=1.515),则使进入油镜的

D’

图1 油镜的原理示意图

实验方法:

1、用油镜时,勿将镜臂弯曲倾斜,以免油滴或菌液流淌外溢,阻碍观看造成污染。

2、用低倍镜对光,自然光线用平面镜(光源不宜采纳直射日光,因直射日光的强度太大容易刺激眼睛),人工光源用凹面镜,同时调剂集光器和光圈以获得最适亮度。染色标本油镜检查时,应将光圈完全打开,集光器上升至载物台相平,使光亮度专门强。

3、标本片放在载物台上,用标本推进器或压片夹固定。

4、低倍镜找出标本的范畴,然后在待检部位上加一滴香柏油,转动镜头转换器,将油镜头置于工作位置,从侧面观看并缓慢转动粗调剂器,使油镜头浸没在油滴内,当油镜头几乎接触玻片时停止转动,然后眼睛移至目镜,缓慢向上移动粗调剂器(只应上升,不能下降,以免压碎标本和损坏镜头),待看到模糊物象时,再用细调剂器转动至物象完全清晰为止。

5、观看完毕,取下标本片,赶忙用擦镜纸顺一个方向旋转擦拭镜头上的油。若油已干,应先用二甲苯滴在擦镜纸上擦净镜头,再用另一洁净擦镜纸拭去镜头上沾有的二甲苯。

6、显微镜擦净后,降低物镜并将其转成八字形,集光器下降,反光镜推平,光圈关上,归还显微镜室。

实验三细菌的差不多形状和专门结构

实验目的:

把握细菌的差不多形状和专门结构。

材料及方法:

一、细菌的差不多形状(示教)

1、球菌:葡萄球菌,革兰氏染色阳性。

2、杆菌:大肠杆菌,革兰氏染色阴性。

3、弧菌:霍乱弧菌,革兰氏染色阴性。

二、细菌的专门结构(示教)

1、荚膜:肺炎球菌,成双排列,菌体四周不着色的透亮圈即是荚膜所在处。经荚膜染色后,菌体与背景出现紫色,荚膜为无色。

2、鞭毛:伤寒杆菌,菌体四周有周鞭毛。经鞭毛染色后,菌体和周鞭毛均呈紫色。

3、芽胞:破伤风杆菌,菌体细长,顶端可见一正圆形芽胞。经芽胞染色后,菌体为蓝色,芽胞为红色。

实验报告:

1、绘图说明各种形状细菌的大小、形状、排列方式,并注明染色性及放大倍数。

2、绘图说明细菌的专门结构,并注明染色性及放大倍数。

实验四基础培养基的制备

培养基是依照微生物生长繁育时对营养物质的需要而配制的营养制品,含有营养物质及适宜的酸碱度,经灭菌后使用。

常用的培养基按用途分为:基础培养基、营养培养基、鉴别培养基、选择培养基及厌氧培养基。按物理性状分为固体、半固体和液体三种。

实验目的:

了解常用的液体、固体、半固体培养基的成分、制备方法和用途。

实验材料:

牛肉、蛋白胨、氯化钠、琼脂、0.1mol/lNaOH溶液、酚红指示剂、蒸馏水等。

实验方法:

一、肉汤培养基

1、将鲜牛肉除去筋膜和脂肪,切成小块后用绞肉机绞碎,以每500g碎牛肉加1000ml蒸馏水的比例混合后,置4℃冰箱过夜。

2、次日取出浸泡物倒入容器内煮沸半小时,使肉渣凝固,也可煮沸一小时不经冰箱过夜。

3、用纱布和脱脂棉过滤,除去肉渣,即成肉浸汁。加入1%蛋白胨及0.5%氯化钠,加热溶解并用蒸馏水补足蒸发失去的水分。

4、待冷至50℃左右时,调该溶液的pH至7.4~7.6。校正pH的方法为:①取三支与标准比色管(pH7.6)相同的空比色管,其中一管内盛放蒸馏水5ml;

另外两管各加入欲测的肉汤培养基5ml,其中一管内加0.02%酚红指示剂0.25ml (滴定管),摇匀。②按图2所示排列,举起比色架,对光观看。若滴定管色调较淡或为黄色,即表示培养基偏酸性,需滴加0.1mol/L NaOH矫正;若呈深红色,即表示偏碱性,应滴加0.1mol/L HCl矫正;使之与标准比色管色泽相同为止。通常未矫正前的肉汤均呈酸性。记下用去的NaOH(或HCl)溶液量,由此运算出矫正全量培养基时所需NaOH(或HCl)溶液量。

图2 pH比色架

5、酸碱度矫正后,加热煮沸10分钟,用滤纸过滤,补足水分,再调一次pH值。

6、分装肉汤于三角烧瓶或试管,瓶口、管口加棉塞并用纸包扎。

7、置高压灭菌器内103.43Kpa20分钟灭菌备用。

可用市售的牛肉膏代替牛肉,用量为0.3%,其余成分相同(如蛋白胨、氯化钠等)加热溶解,调剂pH至7.6左右,煮沸10分钟,补充失水、过滤、分装,灭菌后备用。

二、固体培养基

1、在上述制备的肉汤中加入2-3%的琼脂。琼脂为海藻中提取的一种多糖类物质,本身无营养作用,不能被细菌利用。因其加热到100℃后可溶化,冷却至40℃左右又可凝固,故可作为赋形剂。加热溶化,脱脂棉过滤,补足失水,分装三角烧瓶和试管。

2、置高压灭菌器内103.43Kpa灭菌20分钟,取出后趁热将试管倾斜一定角度放置,待琼脂凝固即成琼脂斜面培养基(图3)。三角烧瓶内培养基冷至50-60℃时在超净台或无菌室内将其倾注于灭菌平皿内(15-20ml),凝固后即成琼脂平板。

图3 琼脂斜面培养基

另外,实际工作中现多使用合成营养琼脂干燥粉末制剂。其方法为:称取41克营养琼脂干燥粉末加入1000ml冷蒸馏水中混合放置10分钟,隔石棉铁丝网微火煮沸使其完全溶解,分装于中试管中(约5~7ml)或三角烧瓶,103.43kPa (121℃)灭菌15分钟,即可备用。

三、半固体培养基

1、操作方法同固体培养基,但琼脂加入量较少,仅0.3-0.5%。

2、分装试管,灭菌后使试管直立,冷凝后即成半固体培养基。

实验五细菌的分离与培养

实验目的:

把握在各种培养基上的接种方法并观看生长现象。

实验材料:

菌种、一般琼脂平板、肉汤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斜面培养基、接种环、接种针、酒精灯。

实验内容:

一、平板划线接种法(分离培养法)

原理:通过在平板上划线,将混杂的细菌在琼脂平板表面充分的分散开,使单个细菌能固定在一点上生长繁育,形成单个菌落,以达到分离纯种的目的。若需从平板上猎取纯种,则挑取一个单个菌落作纯培养。

用途:分离出纯种细菌,以利作纯培养。

操作方法(三区划线法):

1、右手拿接种环,烧灼冷却后,取菌液一环。

2、左手抓握琼脂平板(让皿盖留于桌上),在酒精灯火焰左前上方,使平板面向火焰,以免空中杂菌落入,右手将已沾菌的接种环在琼脂表面密集而不重叠的来回划线,面积约占整个平板的1/5-1/6,此为第一区。划线时接种环与琼脂呈30-40度角轻轻接触,利用腕力滑动,切忌划破琼脂。

3、接种环上余外的细菌可烧灼(每划完一个区域是否需要烧灼灭菌视标本中含菌量多少而定),待冷后,在划线末端重复2-3根线后,再划下一区域(约占1/4面积),此为第二区。

4、第二区划完后可不烧灼接种环,用同样方法划第三区,划满整个平皿。

5、划线完毕,将平板扣入皿盖并作好标记,置37℃温箱孵育18-24小时观看琼脂表面菌落分布情形,注意是否分离出单个菌落,并记录菌落特点(如大小、形状、透亮度、色素等)。

图4-1 平板分区划线法图4-2 培养后菌落分布情形

二、液体培养基接种法

用途:凡肉汤、蛋白胨水,各种单糖发酵均用此法接种。能够观看细菌不同的生长性状、生化特性以供鉴别之用。

操作方法:

右手执笔式握住接种环,灭菌冷却后取单个菌落。

1、左手拇指、食指、中指托住液体培养基之下端,右手小指和无名指(或手掌)拔取试管塞,将管口移至火焰上旋转烧灼。

2、将沾菌的接种环移入培养基管中,在液体偏少侧接近液面的管壁上轻轻研磨,沾取少许液体与之调和,使菌液混合于培养基中(图5)。

3、管口通过火焰,塞好试管塞,将接种环灭菌后放下,经37℃温箱孵育18-24小时,取出观看生长情形。

三、半固体穿刺接种法

用途:观看细菌动力,储存菌种。

方法:

1、以无菌操作用接种针挑取单个菌落,赶忙垂直插入培养基中心至接近管底处循原路退回。

2、管口通过火焰,塞上棉塞,接种针灭菌后放下。试管置37℃温箱孵育18-24小时,取出后对光观看穿刺线上细菌生长情形:细菌有无向周围扩散生长,穿刺线是否清晰等。

图5 液体(左)及半固体(右)培养基接种法

四、斜面培养基接种法

用途:常用于扩大纯种细菌及实验室储存菌种。

操作方法:

1、以无菌操作法用接种环挑取单个菌落,自斜面底向上划一直线,然后再从底向上轻轻来回作曲折划线。

2、管口通过火焰,塞上棉塞,接种环烧灼后方可放下。置37℃温箱孵育18-24小时,取出观看斜面上菌苔生长情形。

图6 斜面培养基接种法

实验报告:详细记录细菌在各种培养基中生长后的表现。

实验六病原性球菌的检查(一)

实验目的:

1.了解病原性球菌的检查程序。

2.把握细菌涂抹标本制备和革兰氏染色法。

3.把握病原性球菌的形状和分离培养法。

实验材料:

病原性球菌的形状、脓汁标本、革兰氏染色液、一般平板、血平板、玻片、接种环、酒精灯、光学显微镜、香柏油、吸水纸、擦镜纸、标记笔。

实验内容:

一、病原性球菌的检查程序

病原性球菌常引起化脓性疾病,分离用标本多采纳脓、痰液,但也可从分泌物、血液及穿刺液中取材。

1、标本采集

(1)脓液:用无菌棉拭挑取患部深处脓液或分泌物,放入无菌试管内。

(2)痰液:用消毒过的容器收集病人痰液,以无菌棉拭挑取浓稠痰块,放入无菌试管。

(3)咽部分泌物:嘱病人张开口,用压舌板轻压舌根部,以无菌棉拭从鼻咽部位擦拭取材,然后将其放入无菌试管。

(4)血液:高热、败血症患者作血液检样时,最好在发热时,抗菌药物治疗前采取,这时培养阳性率最高。取血3~5毫升,赶忙以无菌手续注入30~50毫升(使血与培养基之比约等于1∶10)的葡萄糖酚红肉汤增菌培养基中。

(5)脑脊液:对疑患流脑的患者作腰椎穿刺取脑脊液(CSF ),脑脊液取出后应盛于无菌容器内,赶忙送检。

(6)尿道、阴道分泌物:对淋病可疑患者,男性可从尿道取材,取材时应进入尿道1~2cm ,如刚排尿,应等待1小时左右。女性则可从宫颈口取分泌物,当插入宫颈口后应稍等片刻,再旋转1~2分钟拿出,取材应赶忙送检,不可放置冰箱。

2、分离与鉴定

待检标本可直截了当作涂片染色检查鉴定,必要时可作分离培养及生化反应,致病性鉴定。常见致病性球菌的检查程序如下。

直截了当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形状、排列、染色性)

观看菌落性状、溶血性、色素

脓、痰、分泌物 涂片、染色、镜检

穿刺液、脑脊液

血琼脂平板h

C 4824370 挑取可疑菌落— 纯分离— 致病性测定 ↑ 药敏试验血液、尿、胆汁→肉汤增菌培养37℃1~7天

培养液混浊或溶血时,涂片、染色、镜检

二、涂片染色镜检

(一)涂抹标本制备

方法:

1、涂片:取洁净的载玻片一张,用蜡笔标记,接种环灭菌后,以接种环取浓汁标本1-2环,置于玻片的中央,涂成直径约1cm 的平均薄膜涂片。如用固体培养物,须先加生理盐水,再将细菌少许与生理盐水混匀。

2、干燥:涂片最好在室温下自然干燥,必要时可将涂片膜面向上,小心间断地在弱火高处略烘,以助水分蒸发,但切勿紧靠火焰,以免涂膜烤枯,染色后难以检测。

3、固定:涂片干燥后,手持玻片一端(涂膜面向上)在酒精灯上快速地来

回通过三次,共约2~3秒钟,注意温度不可太高,以玻片涂膜的反面触及皮肤觉烫而尚能忍耐为度。固定的目的一是杀死细菌;二是使菌体与玻片粘附较牢,在染色时不致被染液和水冲掉;三是使菌体蛋白变性易着色(见图14~2)

(二)革兰氏染色法

革半氏染色法(Gramstain)是丹麦细菌学家革兰(Christain Gram)于1884年发明的,至今已逾百年,但仍在广泛使用,是细菌学中最为经典的染色法。其差不多过程是标本经固定后,先用结晶紫初染,再用革兰氏碘液媒染,然后用95%酒精脱色,最后用石炭酸复红稀释液复染。此法可将细菌染成两大类:不被酒精脱色仍保留紫色的为革兰氏阳性菌,被酒精脱色后复染成红色的为革兰氏阴性菌。

1、原理:革兰氏染色法的原理尚不完全清晰,要紧有三种学说:

等电学说:革兰氏阳性菌等电点(Ph2~3)比革兰氏阴性菌(Ph4~5)低,一样染色时染液的酸碱度在Ph7.0左右,电离后阳性菌带的负电荷比阴性菌多,因此与带正电荷的结晶紫染料结合牢固,不易脱色。

通透性学说: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结构比较致密,肽聚糖层厚,脂质含量少,乙醇不易透入,反而可使细胞壁脱水而形成一道屏障,阻止染料向细胞外渗。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疏松,肽聚糖层专门薄,而外膜、脂蛋白、脂多糖均含有大量脂质,易被乙醇溶解,致使细胞壁通透性增高,细胞内的结晶紫-碘复合物容

易被乙醇溶解而脱出。

化学学说: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内含有某种专门化学成分,一样认为是核糖核酸镁盐与多糖的复合物,它和染料-媒染剂复合物相互结合,使已着色的细菌不易脱色。

2、革兰氏染色液的配制:①结晶紫染液:结晶紫14.0g,溶于95%酒精100ml 中,制成结晶紫酒精饱和液。取出此饱和液20ml与1%草酸铵水溶液80ml混匀。

②碘液:先将碘化钾2.0溶于约2ml蒸馏水中,再加碘片1.0g,略加振摇,待碘片完全溶解后,再加蒸馏水至总量为300ml。

③稀释石炭酸复红染液:取碱性复红10.0g[或碱性复红(新)4.0g]溶于95%酒精100ml中,配成碱性复红酒精饱和液;取此饱和液10ml与5%石炭酸水溶液90ml混匀,配成石炭酸复红原液;取此原液10ml加入蒸馏水90ml中混匀,即成稀释石炭酸复红染液。

3方法:

①初染:在已固定的细菌涂片上滴加结晶紫染液数滴室温作用一分钟后,用细流水轻轻冲洗。

②媒染:滴加媒染剂碘液数滴,室温作用一分钟,用细流水冲洗。

③脱色:滴加95%酒精数滴,轻轻摇动玻片几秒钟,使平均脱色,然后斜持玻片,使脱掉的染料随酒精流去,再滴加酒精,直到流下的酒精无色或稍淡紫色为止(约需30s),赶忙用细流水将酒精冲掉。

④复染:滴加稀释石炭酸复红液复染约30秒钟后用细流水冲洗。

⑤镜检:标本染色后,凉干,滴香柏油,用油镜观看,革兰氏阳性菌染成紫色,革兰氏阴性菌染成红色。

三、平板划线接种法(分离培养法)见细菌分离与培养。

实验报告:记录革兰氏染色结果;记录三区划线结果。

实验七病原性球菌检查(二)

实验目的

1把握病原性球菌培养物性状。

2把握血浆凝固酶试验原理方法。

3把握密集接种法,熟悉药物(如抗生素)抑菌杀菌原理并了解纸片法、试管法的试验方法及应用。

实验材料

1、菌种: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6~8小时肉汤培养物。

2、培养基:一般琼脂平板、肉汤培养基。

3、药品:青霉素溶液(50u/ml)、抗生素滤纸片。

4、器具:恒温箱、接种环、酒精灯、试管、无菌棉拭、无菌小镊子、无菌吸管、玻片、血浆。

实验内容

一、病原性球菌的培养物观看

肉眼观看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在血琼脂平板上的生长情形及脑膜炎球菌在巧克力(色)琼脂平板上的生长情形,比较菌落的形状特点。

(1)葡萄球菌:在血琼脂平板上培养18~24小时,形成圆表凸起,表面光滑、潮湿、边缘整齐,菌落不透亮。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可产生透亮溶血环;表皮葡萄球菌白色、无溶血环,腐生葡萄球菌白色或柠檬色,无溶血环。

(2)链球菌:在血琼脂平板上培养18~24小时,形成灰白色、圆形凸起、半透亮或不透亮的细小菌落。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不完全溶血,在菌落周围形成草绿色溶血环,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完全溶血、形成透亮溶血环,丙型链球菌不发生形成圆形、光滑隆起透亮似露珠的菌落。在血琼脂平板上不发生溶血溶血、无溶血环。

(3)肺炎球菌:血琼脂平板上培养18~24小时,形成细小、灰白色、扁平、半透亮的菌落,周围有草绿色溶血环,其与甲型溶血性链球菌相似,培养2~3天后,因菌体发生自溶,菌落中央下陷呈“脐状”。

(4)脑膜炎球菌:在巧克力(色)琼脂平板上加5%CO237℃培养24小时,形成圆形光滑隆起透亮似露珠的菌落,无溶血环。

二、血浆凝固酶试验

1、原理

致病性葡萄球菌能产生血浆凝固酶,使人或动物血浆发生凝固,因此,测定血浆凝固酶的有无是鉴定葡萄球菌致病性的重要依据。

2、方法及结果

(1)玻片法:

①取洁净玻片一块,用记号笔将玻片划成两格,其中一格加2接种环的生理

盐水,另一格加1:2人血浆(或免血浆)1接种环。

②用接种环取上次培养物葡萄球菌之菌落少许在生理盐水内研磨成细菌悬液,然后取此悬液1环与血浆混匀。

③5分钟以内观看结果,若有凝块显现,即为阳性;若无凝块显现,则为阴性。

(2)试管法:

①按表24-1加入1:4血浆及葡萄球菌肉汤培养液。

②将各管置37℃水浴中,每隔30分钟观看一次结果。

③在3小时内,若第一管及第二管显现凝固,而第三管不显现凝固则为阳性。表24-1 血浆凝固酶试验(试管法)

试管血浆(1:4)待检葡萄球菌

肉汤培养物

金黄色葡萄球

菌肉汤培养物

肉汤结果

1 0.5ml 0.5ml ——

2 0.5ml —0.5ml—

3 0.5ml ——0.5ml

三、药物敏锐性试验

[实验原理]

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如磺胺类、异烟肼、抗生素等杀菌具有抑菌和杀菌作用,其作用机制要紧是干扰细菌的代谢,阻碍和阻碍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膜的通透性及核酸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不同的细菌种类或菌株,对同一药物的敏锐性不同,因此测定病原菌对抗菌类药物的敏锐性,关于合理用药和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本实验通过两种方法测定细菌对抗生素的敏锐程序。

[内容与方法]

一、纸片法

1、密集接种法接种细菌:用无菌接种环挑取已培养好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物少许,先在平板琼脂表面中央划一条线,垂直该线作平行密集划线,划满平板。再将平板转动90度,作平行密集划线,划满平板。

2、用无菌注射针头挑取抗生素(青霉素、链霉素、红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滤纸片,贴在平板琼脂表面。滤纸片之间距离应差不多相等,一样每个平板贴四到五个滤纸片为宜。注意每次取滤纸片之前,针头须烧灼灭菌冷却。

3、将平板置37℃温箱培养24小时后取出观看滤纸片周围的抑菌圈(见图20~1),用尺子测量其直径并对比细菌对抗生素敏锐度判定表做出结果判定。

二、试管法

1、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液制备

取金黄色葡萄球菌6~8小时肉汤培养物0.1ml加于2ml肉汤培养基中,置37℃温箱培养6~8小时后备用。

2、方法

(1)取10支无菌小试管标号后,除第一管外其它每管加入肉汤培养基1ml。

(2)在第一、二管中各加入青霉素(50u/ml)溶液1ml,混匀。

(3)从第二管中吸取1ml加入第三管中,混匀,然后依此法加样稀释至第

九管,再从第九管中抽取1ml弃去。第十管不加青霉素作为对比管。

(4)于每管中加入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液各0.1ml,混匀。

(5)置37℃温箱培养24小时后观看结果,以培养基混浊程度来判定细菌对青霉素的敏锐程度,最高稀释度的抗菌药物仍能抑制细菌生长者为最低抑菌浓度(MIC)可用单位/ml表示之。

常用药敏试验纸片判定标准与其相应的MIC近似值

抗菌药物纸片抑菌圈直径(毫米)最低抑菌浓度(微克/毫升)含药量耐药中度敏锐敏锐耐药敏锐

青霉素葡萄球菌10单位≤20 21-28 ≥29 ≥0.2 ≤ 0.1 其它细菌10单位≤1112-21 ≥22≥32≤ 1.5

链霉素10 微克≤1112-14 ≥15≥15 ≤ 6

氯霉素30微克≤1213-17 ≥18≥25≤12.5

红霉素15 微克≤13 14-17 ≥18 ≥8 ≤ 2

庆大霉素10微克≤12 13-14 ≥15 ≥8 ≤ 4

卡那霉素30微克≤13 14-17 ≥18 ≥25 ≤ 6

四环素30微克≤14 15-18 ≥19 ≥12 ≤ 4

多粘菌素300单位≤8 9-11 ≥12 ≥50单位

磺胺300 微克≤12 13-16 ≥17 ≥350 ≤100

甲氧苯青霉素 5 微克≤9 10-13 ≥14 - ≤3

萘啶酸30 微克≤13 14-18 ≥19 ≥32 ≤12

实验报告:记录血浆凝固酶试验结果;记录药敏实验结果。

结合系列实验结果,对病原性球菌鉴定作出结论。

实验八肠道杆菌的鉴定(一)

肠道杆菌是一群寄居于人或动物的肠道内的细菌,多数为非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少数为致病菌。其生物学性状相似,但生化反应、抗原构造有差异,据此可将它们分类、鉴定。

实验目的:

1.熟悉肠道杆菌未知标本分离和鉴定方法;

2.把握肥达式反应的原理及结果分析,熟悉其操作过程;

3.了解大肠杆菌、痢疾杆菌及伤寒杆菌革兰氏染色形状示教片

4.了解肠道杆菌常见的一些生化反应及其在鉴定上意义、

实验材料:

1. 大肠杆菌或痢疾杆菌或伤寒杆菌革兰氏染色形状示教片

2.大肠杆菌、痢疾杆菌(或伤寒杆菌)在SS培养基上的培养物(示教);

3.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甲或乙等在双糖铁培养基上的培养物(示教);

4.大肠杆菌与痢疾杆菌(或伤寒杆菌)的混合菌液(模拟粪便标本);

5.痢疾杆菌及伤寒杆菌诊断血清,生理盐水,玻片;

6.诊断用肥达式菌液、肥达式平板、小试管、吸管、无菌滴管、伤寒患者血清(经56℃30分钟灭活)、水浴箱等;

7. 单糖发酵管、蛋白胨水培养基、醋酸铅培养基、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在一般琼脂平板上的培养物。

实验内容:

1.肥达氏反应

①原理:人体感染伤寒杆菌或副伤寒杆菌后,能产生与这些细菌起特异性反应的抗体,这种抗体及其量能够用已知的抗原先测得。本实验用已知的伤寒杆菌H、0抗原和甲型、乙型副伤寒杆菌的H抗原与可疑病人血清做定量凝集试验,可测定患者血清中相应抗体的含量及其增减情形,以协助伤寒或副伤寒病的诊断。

②方法:

ⅰ)取一有20(5*4)孔的有机反应板2块,连续标号,每行分别标号1~10。

ⅱ)取中试管1支,加入3.9ml生理盐水,再换一支吸管,吸取患者血清0.1ml (经56℃30分钟灭活)放入中试管内,吸打混匀;(现在血清稀释度为1:40)。

ⅲ)吸取1:40的血清2ml,在每列的第一孔中各加入0.5ml。

ⅳ)在中试管余下2ml血清中,再加入2ml生理盐水,混匀(血清稀释度为1:80)。然后吸取此1:80的血清2ml,在每列第2管中各加入0.5ml。

ⅴ)按上述倍比稀释,并依次加入各管,直至每行第9管(见表7-1)。

H

O

PA

PB

1∶40 1∶80 1∶160 1∶320 1∶640 1∶1280 1∶2560 1∶5120 1∶10240 (-)

表7-1 肥达氏反应的加样示意图

ⅵ)另取吸管1支,吸取生理盐水向每行第10管中各加入0.5ml(对比管)ⅶ)按10、9、8…1列的顺序,分别对第1行各孔加入0抗原1滴;第2行各孔加入H抗原1滴;同样对第3行各孔加甲型副伤寒(PA)H抗原1滴;第4行各孔加乙型副伤寒(PB)H抗原1滴。由于抗原(菌液)的加入量少,可忽略不计。

ⅷ)将各孔混匀,置37℃水浴箱中2小时,取出置室温过夜,次日观看,判定并分析结果。

③结果观看(见图7-1):

依照凝集反应的强弱,分别以“++++、+++、++、+”记录:

++++:液体清亮透亮,菌体全部被凝成块,沉于管底。

+++:液体较透亮,大部分菌体被凝集而沉于管底。

++:液体稍透亮,管底有少量凝集沉淀物。

+:液体较混浊,可见极少量凝集物。

-:液体混浊,细菌因重力下降于管底呈边缘光滑圆点(与对比管相似)。

管底现象

记录方式

图7-1 肥达氏反应的结果判定

血清效价(或滴度):能与一定量的抗原发生肉眼可见的明显凝集(即“++”凝集)的血清最高稀释倍数,称为血清的效价。血清的效价代表着血清中抗体的含量,其效价愈高,所含抗体的量愈多。如血清最低稀释倍数(1∶40)仍无凝集,则视为阴性或效价低于1∶40;如血清的最高稀释倍数(1∶1280)仍完全凝集,则示血清效价高于1∶1280。

④结果分析:

ⅰ)第一应考虑当地正常人效价(正常效价)。一样以单份血清凝集效价:0效价应达1:80以上、H效价应在1:160以上,PA和PB应达1:40以上方有诊断价值;若病程中第2次血清效价比第1次高4倍以上亦有诊断价值。

ⅱ)由于H凝集素在血内保持时刻较久,0凝集素较短暂,因此曾接种过伤寒、副伤寒菌苗者,0凝集效价在诊断上较重要。

ⅲ)真正的伤寒病人,0凝集素常较H凝集素显现早、但坚持时刻较短;H 凝集素显现较晚、但效价较高且连续时刻较长。

ⅳ)回忆反应:过去曾接种过伤寒、副伤寒菌苗或患过伤寒、副伤寒病,近期又发生感染如流感、肝炎、结核病等,可非特异地产生较高的H凝集素和较低的0凝集素,此现象称为回忆反应。

ⅴ)若0效价高而H不高(对正常效价而言),则可能是感染早期或与伤寒杆菌0抗原有交叉反应的其他沙门菌感染。

ⅵ)确诊为伤寒的患者中,约有10%的患者该试验始终阴性或效价不高,故阴性结果不能排除伤寒的诊断。

ⅶ)采血时刻不同,肥达式反应的阳性率也不同。发病第1周约为50%;第2周80%;第4周90%以上。复原期效价最高,以后逐步下降,直至转阴。一样以双份血清(急性期和复原期)对比,效价有明显上升者作为新近感染的指征。

1.观看大肠杆菌(或痢疾杆菌/伤寒杆菌)革兰氏染色形状示教片

2.肠道致病菌的分离鉴定(一)

(1)介绍肠道致病菌的分离鉴定程序(图7-2)

(2)分离培养与鉴定具体方法

①取材:挑取黏液脓血样粪便置清洁容器内赶忙送检。若不能及时送检,应用甘油缓冲盐水储存。若无法猎取粪便时,用肛拭子检查(用无菌棉拭子经生理盐水潮湿后,插入肛门4~5cm处轻轻沿肛壁擦拭一圈后取出,放入含少量甘油缓冲盐水的无菌试管中送检。

②粪便标本或肛拭子可直截了当在SS琼脂平板上划线分离培养(常用三区划线法,详见实验五细菌的分离与培养)。

对血、骨髓、尿等标本可先做增菌培养,然后取增菌培养物在上述平板上划线分离,经37℃培养18~24小时。

2.SS平板分离培养(方法同前)

三区划线时注意:无菌操作; 划线角度准确,轻而快; 分区合理;接种环适时处理;培养基正确放置,作好标记.。

图7-2 肠道致病菌的分离鉴定程序

附. 有关培养基及试剂的配制:

(1)肉汤培养基:新奇肉浸液1000ml 、蛋白胨10mg 、氯化钠5g ,上述各成分混合后调PH7.2~7.4,分装于100ml 疫瓶中,每瓶50ml ,高压灭菌后备用。该培养基适合于各类细菌的增菌培养。

(2)SS 琼脂平板:牛肉膏5g 、蛋白胨5g 、乳糖10g 、胆盐8.5g 、枸橼酸钠8.5g 、硫代硫酸钠8.5g 、琼脂20g 、枸橼酸铁1g 、0.1%煌绿溶液0.33ml 、1%中性红溶液2.5ml 、蒸馏水1000ml 。除了煌绿、中性红以外,将其它各成分混合于蒸馏水中,加热溶化,调PH 至7.0,再加入煌绿和中性红,分装于三角烧瓶中,以68.95kPa 高压灭菌10分钟,待冷至50℃左右,倾注于无菌平板中,冷后备用。适合于粪便标本中肠道致病菌的分离。

实验报告:

1. 观看示教片并绘图。

2.记录肠道杆菌的分离鉴定程序。

3. 记录肥达氏反应的结果,并判定效价和作出分析。

实验九 肠道杆菌的鉴定(二)

实验内容:

1. 观看上次实验结果

在SS平板上的2~3区可看见散在的沿划线分布的大小不同、两种颜色的菌落。一种是较大的红色菌落,另一种是较小的半透亮的淡黄色或无色的菌落。较大的红色菌落是肠道致病菌,较小的半透亮的淡黄色或无色菌落是肠道致病菌。详见表8-1。

表8-1 大肠杆菌、痢疾杆菌和伤寒杆菌的生物学特点

注:㊣产酸产气,“+”产酸或阳性,“—”阴性

2.双糖铁培养基的接种

从SS培养基上挑取较小的无色或淡黄色菌落,可先做革兰氏染色镜检,然后再接种于双糖铁培养基中(为观看比较,同组四人应取大小或颜色不同的两个菌落分别接种于两支双糖铁,并作好标记)。

方法:(即实验五介绍的半固体接种法和斜面接种法的结合)

①用接种针以无菌操作技术挑取标本,赶忙垂直插入培养基中心至接近管底

处,再循原路退出到斜面上;

②接种针自斜面最低处向上划一直线(要求通过试管培养基的中心点),然

后再从斜面低处向上轻轻来回作曲折划线;

③接种完毕,盖好试管塞。贴上标签纸。

37℃培养18~24小时,取出观看结果并分析(参照表8-1)

附:双糖铁培养基:蛋白胨20g,牛肉膏3g,酵母膏3g,乳糖10g,葡萄糖1g,氯化钠5g,柠檬酸铁铵0.5g,硫代硫酸钠0.5g,琼脂12~15g,4g/L酚红水溶液6ml,蒸馏水1000ml。除糖类和酚红外,其他各成分均加热溶解,矫正

《医学微生物学》课程作业

延安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商洛函授站第三学期课程作业 课程名称医学微生物学 授课年级2014级 专业本护 班级 姓名

《医学微生物学》课程作业 一、选择题 1.靛基质.试验阳性说明细菌分解培养基中的() A靛基质B、色氨酸C、胱氨酸D、吲哚 2.手术敷料、手术衣和器械等灭菌,一般应采用(B) A干烤灭菌法B、高压蒸汽灭菌法C、煮沸D、紫外线 3.防止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D) A灭菌B、无菌C、防腐D、消毒 4.引起沙眼的病原体是(B) A.肺炎衣原体B.沙眼衣原体C.支原体D.立克次体 5.以内外毒素、菌毛致病的细菌是(B) A.大肠杆菌B.痢疾杆菌C.变形杆菌D.伤寒杆菌 6.肥达氏反应主要协助诊断(B) A.食物中毒B.伤寒与付伤寒C.败血症D.猩红热 7.结核杆菌的致病物质是(C) A.内毒素B.外毒素C.菌体本身成分D.侵袭性酶 8.病原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繁殖,造成机体严重损害出现全身中毒症状(B)A菌血症B、败血症C、脓毒血症D、毒血症 9.疑为肠热症病人常需抽血做细菌学检查,什么时期采血最好(A) A、发病第1周 B、发病第2周 C、发病第3周 D、发病第4周 10.下列哪种细菌在培养时能产生“汹涌发酵”现象(D) A、脆弱类杆菌 B、产黑色素类杆菌 C、破伤风杆菌 D、产气荚膜杆梭菌11.下列属于真核细胞型微生物是(A) A.真菌B.衣原体C.细菌D.病毒 12.最常用最有效的灭菌方法是(B) A、煮沸法 B、高压蒸气灭菌法 C、巴氏消毒法 D、流通蒸气法 13.紫外线杀菌最强波长为(C) A、200nm B、300nm C、265—266nm D、200---300nm 14.抵抗力最强的细菌结构是(B) A、菌毛 B、芽胞 C、鞭毛 D、荚膜 15在细菌群体生长繁殖中,研究细菌的最佳时期是在(B) A、迟缓期 B、对数增殖期 C、稳定期 D、衰退期 16.下列不属于细菌合成代谢产物的是(B) A、热原质B、靛基质C、细菌素D、抗生素

医学微生物学考试试卷(附答案)汇总

医学微生物学考试试卷(A) (临床医学本科、影像医学本科、中医药学本科、实验技术本科、预防医学本科) 班级学号姓名 注意事项: 1.在试卷上写上姓名、班级。在答题卡上填上学号,将相应的数字涂黑,并写上班级、姓名和试卷类型(A卷/B卷)。交卷时必须将答题卡与试卷一起上交,否则以零分计算! 2.本份试卷由基础知识题和病例分析题组成,共150个选择题,请按题目要求,在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的字母涂黑,做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时请严格遵守考场纪律,原则上不允许上厕所。 第一部分、A型选择题 (由一题干和5个备选答案组成,请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共90个选择题) 1.哪种疾病的病原体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 A.疯牛病 B.梅毒 C.结核病 D.沙眼 E.体癣 2.细菌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主要依据是: A.单细胞 B.二分裂方式繁殖 C.对抗生素敏感 D.有由肽聚糖组成的细胞壁 E.仅有原始核结构,无核膜 3.革兰阳性菌细胞壁: A.肽聚糖含量少 B.缺乏五肽交联桥 C.对溶菌酶敏感 D.所含脂多糖与致病性有关 E.有蛋白糖脂外膜 4.青霉素杀菌机制是: A.干扰细胞壁的合成 B.与核糖体50S亚基结合,干扰蛋白质合成 C.影响核酸复制 D.与核糖体30S亚基结合,干扰蛋白质合成 E.损伤细胞膜 5.有关“细菌鞭毛”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与细菌的运动能力有关 B.许多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均有鞭毛 C.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不能直接观察到 D.可用于细菌的鉴定 E.将细菌接种在固体培养中有助于鉴别细菌有无鞭毛(半固体) 6.有关“芽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均可产生(都是阳性) B.不直接引起疾病 C.对热有强大的抵抗力 D.代谢不活跃 E.通常在细菌处于不利环境下形成 7.用普通光学显微镜油镜观察细菌形态时,总放大倍数为: A.10倍 B.100倍 C.400倍 D.900~1000倍 E.10000倍 8.脑膜炎奈瑟菌和肺炎链球菌经结晶紫初染、碘液媒染、95%乙醇脱色后,菌体分别呈: A.红色和紫色 B.紫色和紫色 C.紫色和无色 D.无色和无色 E.无色和紫色 9.革兰染色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染色法,其实际意义不包括:

微生物学实验报告

2012级制药专业 工业微生物学实验报告 姓名: 刘甜甜学号: 2012304090 班级: 制药12-2班指导老师:王健 日期:2014.6.11

一、实验目的 1、抑制或杀死微生物的一些物理、化学及生物的因素抑菌、杀菌的原理。 2、掌握物理、化学及生物的因素抑菌、杀菌的试验方法。 3、了解细菌的形态特征、染色特点。 4、了解细菌在普通培养基、选择培养基、血平板上的菌落特征。 5、掌握细菌分离划线培养的方法。 6、掌握细菌的初步生化反应。 7、掌握细菌密集划线法,掌握细菌K-B药敏纸片法。 二、实验内容 1 细菌Gram’s stain染色,镜检,观察记录细菌形态和特色特征 1.1 实验原理:染色原理:G+菌与Gˉ菌细胞壁不同,G+菌比Gˉ菌细胞内核糖核酸镁盐含量高,G+菌比Gˉ等电点低。 1.2 实验步骤: 1.2.1.制片:○1涂片:取半滴生理盐水置一洁净玻片上,以无菌操作技术自平板上去菌落少许,与生理盐水混匀,均匀涂布约1cm2大小,自然干燥; ②固定:取含菌膜的玻片与酒精灯火焰上来回三次,使菌膜牢固附于玻片表面; 1.2.2染色:①初染:取结晶紫一到两滴覆盖于菌膜表面,轻微摇动,维持30〃~40〃,细流水冲洗,切勿直接冲洗涂片区域; ②媒染:取卢氏碘液1~2滴覆盖菌膜表面,轻微摇动,维持30〃~40〃,用上法细流水冲洗; ③脱色:取95%酒精2~3滴于菌膜表面,轻微摇动,局部接近无色即可, 用上法细流水冲洗; ④复染:取1:10稀释石炭酸复红覆盖涂片区域,轻微摇动,用上法细流水冲洗; ⑤吸水纸初步吸干玻片水分,然后自然干燥; 1.2.3 镜检:于涂片区域加半滴香波油,油镜(100倍目镜)下。 图1:Gram’s stain(1000×)图2:染色试验 三、分离培养 1实验原理:四区划线法是把混杂着在一起的微生物或同一微生物群体的不同细胞用接种环在平板培养基表面通过分区划线稀释而得到较多独立分布的单个细胞,经培养繁殖后生成个菌落。有时这些单菌落并非由单个细胞繁殖而来,故必须反复分离多次才能得到纯种。其原理是微生物样品在固体培养基表面多次作“由点到线”稀释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沉淀反应 [实验目的]:通过单向琼脂扩散测定待测血清Ig 含量 [实验材 料]: 打孔器 (1) 将溶解后的离子琼脂冷却到4 5 °C ,加入适 当浓度的抗原混 合均匀,吸取3—4毫升加在载玻片上,使其均匀布满载玻片 而又 不流失。 (2) 琼脂凝固后制成凝胶板,然后隔适当距离打孔。 (3) 在孔内滴加待测可溶性抗体。 (4) 将凝胶平板放入带盖瓷盘中,下面垫一湿纱布以保持湿度,置 于3 7 °0恒温箱中2 4小时,观察沉淀环。 单向琼脂扩散是一种定量试验,主要用来测定标本中各种免疫球 蛋白或补体成分的含量。 在孔中加入待测抗体使其向四周扩散,经一定时间后抗体与琼脂 中抗原相遇,在比例适宜处生成白色沉淀环。 沉淀环直径与抗体浓度成正比。根据测试样品沉淀环直径的大 小,可从已知的标准曲线中查出样品中抗体的含量。 实验二 [实验名称]:间接凝集抑制试验(妊娠试验) [实验目的]:测定待检尿液中是否含HCG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以诊断妊娠 [实验材料]:孕妇尿液、非孕妇尿液、HCG 致敏乳胶抗原、抗HCG 血清、载 实验一 1%离子琼脂、白喉类毒素、白喉抗毒素、载玻片、毛细吸管 [试验步骤]: [实验结果]: (沉淀环直径) 测量沉淀环直径: 毫米 [实验分析]

玻片等 [试验步骤]: (1)取一片载玻片,标记出左右。 (2)在载玻片左侧加一滴待检尿液,右侧加一滴非孕妇尿液。 (3)在两侧尿液中分别加一滴抗HCG血清,摇动混匀2 —3分钟。 (4)在两侧液滴中分别再加一滴HCG致敏乳胶抗原,摇动混匀2 — 3分钟。 (5)观察判定结果。 [实验结果]:(凝集和非凝集的描述) 左侧(待检尿液侧)呈现均匀的乳状液状态,无凝集颗粒。间接凝集抑制阳性。 右测(非孕妇尿液侧)出现明显的凝集颗粒。间接凝集抑制阴性。 [实验分析]:(结合实验原理) 孕妇尿液中的HCG含量显著增高。尿液中的HCG与加入的抗HCG结合, 抗HCG被消耗,使得加入的HCG乳胶抗原不能再与抗HCG结合,不出现乳胶抗原间接凝集反应(凝集被抑制),所以液滴呈现均匀乳状液,为乳胶间接凝集抑制阳性反应。 非孕妇尿液中HCG含量极少,不足以抑制抗HCG与HCG乳胶抗原发生间接凝集反应,所以出现乳胶颗粒的凝集,为乳胶间接凝集抑制阴性反应。

最新温医医学微生物学作业答案

条件致病菌:有些细菌在正常情况下并不致病,但当在某些条件改变的特殊情况下(寄居部位的改变、免疫功能低下、菌群失调等)可以致病,这类菌称为条件致病菌(机会致病菌)。细菌L型:是指在某情况下,(如受溶菌酶或青霉素作用),细菌细胞壁中肽聚糖结构可遭破坏,或其合成受到抑制,当菌细胞壁受损后细菌并不一定死亡而成为细胞壁缺陷的细菌,称L型细菌。 质粒:是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质中,为闭合的环状双股DNA,带有遗传信息,控制细菌的某些特定的遗传性状,可独立复制,不是细菌生长必不可少的,失去质粒的细菌仍然能正常生活。 前病毒:是一种细胞内病毒DNA,它可以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组,或已整合在宿主细胞基因组中,可随细胞的传代而垂直传播。 顿挫感染:是指有些宿主细胞不能全部提供病毒复制所需的必要因子,致使所复制的病毒为不完整的、无感染性的病毒颗粒或亚颗粒。这种感染过程称顿挫感染,又称流产性感染。干扰现象:两种病毒同时或短期内先后感染同一动物或组织细胞时,一种病毒抑制另一种病毒复制增殖现象,称为病毒的干扰现象。 垂直传播:病原体主要通过胎盘或产道从宿主的亲代传到子代的感染称垂直传播。 脓毒血症:化脓性细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大量繁殖,并通过血液扩散到机体其他组织器官,产生新的化脓性病灶。 败血症:病原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生长繁殖,同时产生毒素,引起严重中毒症状。 包涵体:是指某些病毒感染细胞后,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胞浆或胞核内嗜酸性或嗜碱性染色、大小不同的、圆形或卵圆形或不规则团块状结构。它属于细胞病变的范畴,并有助于病毒感染的辅助诊断。 转化:是指受体菌直接摄取供体菌的游离DNA片段,并正整合到自己的基因组中,从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叫转化。 接合:是指两个细菌直接接触,供体菌通过性菌毛将DNA转入受体菌内,使受体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称接合。如R质粒的转移。 转座子:是一类在细菌的染色体、质粒或噬菌体之间自行移动的遗传成分,是基因组中一段特异的具有转位特性的独立的DNA序列。 医院感染:只要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而在出院后发生的感染,或者在入院时已经发生的直接与前次住院有关的感染。 灭菌: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包括杀灭细菌芽胞在内的全部病原微生物和非病原微生物。 消毒:杀死物体上或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并不一定能杀死含芽胞的细菌或非病原微生物。中和试验:是指病毒在活体内或细胞培养中被特异性抗体中和而失去感染性的一种试验。可用来检查患病后或人工免疫后机体血清中抗体的增长情况,也可用来鉴定病毒或研究其抗原结构。中和抗体特异性高,维持时间较长,因此流行病学常用此法。 SPA:葡萄球菌A蛋白(SPA)是绝大多数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壁的一种表面蛋白。SPA可与除IgG3外的IgG分子的Fc段发生非特异性结合,二者结合后,IgG的Fab段仍然可以与特异性抗原结合,实验室常利用SPA这种特性进行协同凝集试验,广泛应用于多种微生物抗原的检测。 抗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简称抗O试验,常用于风湿热的辅助诊断。风湿热患者血清中抗O抗体比正常人显著增高,大多在250单位左右;活动性风湿热患者一般超过400单位。其原理为:用已知抗原(毒素)+未知血清(抗体)+红细胞。 破伤风抗毒素:目前所用的TA T是用破伤风类毒素多次免疫马所获得的马血清纯化制剂,可中和破伤风痉挛毒素,用于破伤风感染的治疗与紧急预防(注射前需皮试)。

医学微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A型题: 每一考题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填入题干后括号内。 1.细菌的革兰染色性主要决定于:( ) A.核质结构B.细胞壁结构C.细胞膜结构 D.磷壁酸的有无E.中介体的有无 2.溶原性细菌是指:( ) A.带有前噬菌体基因组的细菌B.带有毒性噬菌体的细菌 C.带有温和噬菌体的细菌D.带有R质粒的细菌 E.带有F质粒的细菌 3.能引起内毒素性休克的细菌成分是:( ) A.肽聚糖B.磷壁酸C.LPS D.菌体抗原E.荚膜多糖 4.关于顿挫感染,下列叙述中哪项正确?( ) A. 因宿主细胞内有相应抑制物 B. 因宿主细胞DNA有关基因激活 C. 因宿主细胞缺乏有关酶 D. 因感染病毒有核酸缺失 E. 因感染病毒抗原性转变 5.细菌芽胞特有的、并与其高度耐热性有关的成分是:( ) A.磷脂B.肽聚糖C.磷壁酸 D.二氨基庚二酸E.吡啶二羧酸 6.下列哪种实验可用来检测致癌物质?( ) A.Ames test B.transformation test C.fluctuation test D.replica plating test E.Widal test 7.杀灭包括芽胞的所有微生物的方法称作:( ) A.消毒B.无菌C.灭菌D.灭活E.防腐 8. 下列无芽胞的细菌中,抵抗力最强的是: ( ) A.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B. 金黄色葡萄球菌 C. 淋病奈瑟菌 D. 肺炎球菌 E. 脑膜炎奈瑟菌 9. 下列哪项不是病毒在细胞内增殖的指标?( ) A. 细胞病变效应 B. 红细胞吸附 C. 细胞代谢的改变 D. 干扰现象 E. 细胞培养液混浊 10.霍乱弧菌能粘附定植于小肠粘膜上皮细胞是因为具有:( ) A.鞭毛B.LTAC.菌毛D.K抗原E.Vi抗原11.对青霉素产生耐药性的最常见的细菌是:( ) A.Streptococcus B.Staphylococcus C.Meningococcus D.Gonococcus E.Pneumococcus 12.分枝杆菌属最突出的特点是:( ) A.胞壁含大量脂质B.无特殊结构C.呈分枝生长 D.一般不易着色E.抗盐酸乙醇脱色 13. 下列哪种物质与结核结节和干酪样坏死有关?( ) A.分枝菌酸B.蜡质DC.磷脂 D.索状因子E.硫酸脑苷脂

医学微生物学重点

《医学微生物学》重点内容总结 细菌学总论 1、微生物的六大特点:体积微小、结构简单、种类繁多、分布广泛、繁殖迅速、容易变异。 2、微生物的种类与分布: ①非细胞型微生物最小,无典型的细胞结构,无产生能量的酶系统,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核酸类型为DNA或RNA,两者不同时存在,病毒属之。 ②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原始核呈dsDNA结构,无核膜、核仁,细胞器很不完善,只有核糖体,DNA和RNA同时存在,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放线菌属之。 ③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核分化程度高,有核膜和核仁,细胞器完整,真菌属之。 3、细菌的细胞壁: ①G+和G-细菌细胞壁的共有组分为肽聚糖,G+细菌的肽聚糖由聚糖骨架、四肽侧链和五肽交联桥三部分组成,G-细菌的肽聚糖由聚糖骨架和四肽侧链两部分组成。 ②G+细菌细胞壁的特殊组分为磷壁酸。 ③G-细菌细胞壁的特殊组分为外膜,外膜由脂蛋白、脂质双层和脂多糖三部分组成,脂多糖由脂质A、核心多糖、特异多糖三部分组成,即G-细菌的内毒素。脂质A是内毒素的毒性和生物学活性的主要组分。 ④细菌L型:细胞壁受损的细菌能够生长和分裂者叫细菌L型。细菌L型的四大特点:高度多形性、高渗、对作用于细胞壁的抗生素不敏感、可恢复到有细胞壁的状态。 4、质粒:18页整个一段 5、异染颗粒:胞质颗粒中有一种主要成分是RNA和多偏磷酸盐的颗粒,嗜碱性强,用亚甲蓝染色时着色较深呈紫色,叫异染颗粒或纡回体,常见于白喉棒状杆菌。 6、核质:细菌的遗传物质叫核质或拟核。 7、细菌的特殊结构:(掌握各自的概念及功能,一道10分的论述题) 8、微生物学两大经典染色:(一道5分的简答题) ①Gram染色:标本固定后,先用碱性染料结晶紫初染,再加碘液媒染,使之生成结晶紫-碘复合物,此时不同细菌均被染成深紫色。然后用95%乙醇处理,有些细菌被脱色,有些不能。最后用稀释复红或沙黄复染。此法可将细菌分为两大类:不被乙醇脱色仍保留紫色者为G+细菌,被乙醇脱色后复染成红色者为G-细菌。 ②抗酸染色:分枝杆菌一般用抗酸染色,以5%石炭酸复红加温初染后可以染上,但用3%盐酸乙醇不易脱色,若再加美兰复染,则分枝杆菌呈红色,其他细菌和背景中的物质呈蓝色。 9、细菌的营养物质:水、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 10、细菌生长繁殖的必备条件:营养物质、能量、适宜的环境。 11、耐酸之王-结核分枝杆菌;耐碱之王-霍乱弧菌 12、专性厌氧菌在有氧环境中不能生长的原因: ①缺乏氧化还原电势高的呼吸酶 ②缺乏分解有毒氧基团的酶 13、细菌群体的生长繁殖可分为四期:迟缓期、对数期、稳定期、衰亡期。 14、吲哚I、甲基红M、V、枸橼酸盐利用C四种试验常用于鉴定肠道杆菌,合称IMViC试验。大肠埃希菌对这四种试验的结果是++--,产气肠杆菌则为--++。 15、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致热源、毒素与侵袭性酶、色素、抗生素、细菌素、维生素。 16、培养基按其营养组成和用途不同,分为以下几类:基础培养基、增菌培养基、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厌氧培养基。 17、菌落:经过一定时间的培养后,单个细菌分裂繁殖成一堆肉眼可见的细菌集团,叫菌落。菌落分三型:光滑型菌落S、粗糙型菌落R、粘液型菌落M。

医学微生物学笔记重点!

医学微生物学 绪论 1. 微生物: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群体形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直接看不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数千倍。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 、病原微生物:少数具有致病性,能引起人类、植物病害的微生物。 机会致病性微生物:在正常情况下不致病,只有在特定情况下导致疾病的微生物。 4,郭霍法则:①特殊的病原菌应在同一种疾病中查见,在健康人中不存在;②该特殊病原菌能被分离培养得纯种;③该纯培养物接种至易感动物,能产生同样病症;④自人工感染的实验动物体内能重新分离得到该病原菌纯培养。 5、免疫学:㈠主动免疫;㈡被动免疫。 第一篇 细菌学 第一章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第一节 细菌的大小与形态 1、观察细菌常采用光学显微镜,一般以微米为单位。 2、按细菌外形可分为: ①球菌(双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 ②杆菌(链杆菌、棒状杆菌、球杆菌、分枝杆菌、双歧杆菌) ③螺形菌(弧菌、螺菌、螺杆菌) 第二节 细菌的结构 1、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 特殊结构:荚膜、鞭毛、菌毛、芽胞 2、革兰阳性菌(G+):显紫色;革兰阴性菌(G-):显红色。 3、 细胞壁结构 革兰阳性菌 G+ 革兰阴性菌 G- 肽聚糖组成 由聚糖骨架、四肽侧链、五肽交联桥构成坚韧三维立体结构 由聚糖骨架、四肽侧链构成疏松二维平面网络结构 肽聚糖厚度 20~80nm 10~15nm 肽聚糖层数 可达50层 仅1~2层 肽聚糖含量 占胞壁干重50~80% 仅占胞壁干重5~20% 磷壁酸 有 无 外膜 无 有 4、G-菌的外膜 {脂蛋白、脂多糖(LPS )→【脂质A ,核心多糖,特异多糖】、脂质双层、} 脂多糖(LPS ):即G-菌的内毒素。LPS 是G-菌的重要致病物质,使白细胞增多,直至休克死亡;另一方面,LPS 也可增强机体非特异性抵抗力,并有抗肿瘤等有益作用。

医学微生物学考试试卷(A)(附答案)

医学微生物学考试试卷(A)(附答案) (临床医学本科、影像医学本科、中医药学本科、实验技术本科、预防医学本科)班级学号姓名 注意事项: 1.在试卷上写上姓名、班级。在答题卡上填上学号,将相应的数字涂黑,并写上班级、姓名和试卷类型(A卷/B卷)。交卷时必须将答题卡与试卷一起上交,否则以零分计算! 2.本份试卷由基础知识题和病例分析题组成,共150个选择题,请按题目要求,在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的字母涂黑,做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时请严格遵守考场纪律,原则上不允许上厕所。 第一部分、A型选择题 (由一题干和5个备选答案组成,请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共90个选择题) 1.哪种疾病的病原体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 A.疯牛病 B.梅毒 C.结核病 D.沙眼 E.体癣 2.细菌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主要依据是: A.单细胞 B.二分裂方式繁殖

C.对抗生素敏感 D.有由肽聚糖组成的细胞壁 E.仅有原始核结构,无核膜 3.革兰阳性菌细胞壁: A.肽聚糖含量少 B.缺乏五肽交联桥 C.对溶菌酶敏感 D.所含脂多糖与致病性有关 E.有蛋白糖脂外膜 4.青霉素杀菌机制是: A.干扰细胞壁的合成 B.与核糖体50S 亚基结合,干扰蛋白质合成 C.影响核酸复制 D.与核糖体30S亚基结合,干扰蛋白质合成 E.损伤细胞膜 5.有关“细菌鞭毛”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与细菌的运动能力有关 B.许多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均有鞭毛 C.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不能直接观察到 D.可用于细菌的鉴定

E.将细菌接种在固体培养中有助于鉴别细菌有无鞭毛 6.有关“芽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均可产生 B.不直接引起疾病 C.对热有强大的抵抗力 D.代谢不活跃 E.通常在细菌处于不利环境下形成 7.用普通光学显微镜油镜观察细菌形态时,总放大倍数为: 倍倍 倍~1000倍 倍 8.脑膜炎奈瑟菌和肺炎链球菌经结晶紫初染、碘液媒染、95%乙醇脱色后,菌体分别呈: A.红色和紫色 B.紫色和紫色 C.紫色和无色 D.无色和无色 E.无色和紫色 9.革兰染色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染色法,其实际意义不包括: A.鉴别细菌 B.初选抗菌药物 C.了解细菌致病性 D.了解细菌的染色性

环境微生物学实验报告.doc

环境微生物学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及原理,掌握显微镜的操作及保养方法。(2)观察、识别几种原核微生物。真核微生物的个体形态,学会生物图的绘制。 二、实验器皿与材料 (1)器皿:显微镜、擦镜纸、二甲苯。 (2)材料:示范片:细菌三形(球状、杆状、螺旋状)、弧状(硫酸盐还原菌)、丝状(浮游球衣菌等)、细菌鞭毛及细菌荚膜。放线菌、颤蓝细菌、微囊蓝细菌或念珠蓝细菌等。 三、实验步骤 (1)将标本片放在载物台上,使观察的目的物置于圆孔正中央。(2)将镜头换成低倍镜,将粗调节器向下旋转(或载物台向上旋转),眼睛注视物镜。当物镜的尖端距离载玻片约0.5cm 处时停止旋转。 (3)左眼对着目镜观察,将粗调节器向上旋转,如果见到目的物,但不十分清楚,可用细调节器调节,直至目的物清晰。此时找到目的物并移至中央。(4)换成高倍镜,观察目的物,旋转细调节钮,直至视野清晰。(5)观察示范片,绘出其形态图。 四、思考题 (1)使用油镜时,为什么要先用低倍镜观察?答:为了

找到目的物并移动到中央。 (2)要使视野明亮,除采用光源外,还可采取哪些措施? 答:调大孔径光阑,调整光源。如果是用反光镜的显微镜,用凹面镜可使视野明亮。 五、生物图 实验二、微生物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玻璃器皿的洗涤和灭菌前的准备工作。 (2)了解配置微生物培养基的基本原理,掌握配置、分装培养基的方法。(3)学会各类物品的包装、配置(稀释水等)和灭菌技术。 二、实验器皿与材料 (1)实验器皿:高压蒸汽灭菌器、干燥箱、煤气灯、培养皿、试管、刻度移液管、锥形瓶、烧杯、两桶、药物天平、玻璃棒、玻璃珠、石棉网、药匙、铁架、表面皿、pH试纸和棉花等。 (2)材料:牛肉膏、蛋白胨、NaCl、NaOH和琼脂等。 三、实验原理 培养基是微生物生长的基质,是按照微生物营养、生长繁殖的需要,由碳、氢、氧、氮、磷、硫、钾、钠、钙、镁、铁及微量元素和水,按一定的体积分数配置而成。调整合适的pH,经高温灭菌后以备培养微生物之用。由于微生物种类及代谢类型

(完整版)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复旦大学课程教学大纲

教学内容及要求: 绪论 教学内容 1. 微生物的定义和分类 2. 原核细胞型、真核细胞型和非细胞型微生物的种类及区别 3. 微生物的发展史 4. 医学微生物学概况 教学要求 1. 熟悉微生物的主要特性,原核细胞型和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区别 2. 了解微生物的发展史及医学微生物的概况 第一篇细菌学 第 1 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教学内容 6. 细菌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产物及其意义

3. 熟悉紫外线和滤过除菌法的原理及应用 4. 了解化学消毒剂的杀菌原理及其种类、

第 4 章噬菌体 教学内容 1. 噬菌体的生物学性状 2. 毒性噬菌体和温和噬菌体教学要求 1. 掌握毒性噬菌体、温和噬菌体、溶原性转换的概念 2. 熟悉噬菌体的形态与基本结构及复制过程第 5 章细菌的遗传与变异教学内容1.细菌遗传变异的概念 2.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包括细菌染色体、质粒和转位因子、整合子及噬菌体基因组等3.自发突变和诱发突变、点突变和染色体畸变、突变的后果及实际意义 4.细菌转化、转导、接合、溶原性转换所致的基因转移与重组 5.细菌遗传变异在诊断、预防、治疗等方面的应用,Ames 试验、遗传工程等教学要求 1.掌握基因转移与重组,包括转化、转导及溶原性转换的概念、转移方式及后果;掌握 F 质粒、Hfr 、R 质粒的特性、转移方式及后果 2.熟悉质粒、转位因子等遗传物质的特性及功能 3.熟悉Ames 试验的原理、方法及意义 4.了解突变的类型、突变鉴定的经典实验及突变的实际意义 5.了解细菌遗传变异的实际应用 第 6 章细菌的耐药性 1. 抗菌药物的概念及种类 2. 抗菌药物的抗菌机制 3. 细菌耐药的遗传、生化机制及预防耐药的方法

医学微生物学与寄生虫学作业

医学微生物学与寄生虫学作业

<医学微生物学与寄生虫学>作业 专业、班级学号姓名 一、名词解释 1、脓毒血症: 2、衣原体: 3、抗原漂移: 4、医院感染: 5、机会致病寄生虫: 6、菌血症: 7、巴氏消毒法: 8、抗原转换: 、立克次体: 10、保虫宿主: 11、菌群失调: 12、灭菌: 13、干扰素: 14、性传播细菌: 15、带虫免疫: 二、填空题 1、与细菌致病性有关的合成性代谢产物有、、。 2、经过灭菌的物品称无菌物品。需进入人体内部的医用器材要求绝对无菌操作。 3、病原菌的致病机制与病原菌本身的毒力、侵入的和密切相关。 4、寄生虫病的主要感染途径除了经口和皮肤外,还有: 、、和自身感染。 5、细菌的毒力由和组成。 6、病毒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必须在内生存,对抗生素。 7、真菌所致疾病主要有、、、和几种

形式。 8、能诱导干扰素产生的物质主要是和。 9、对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入院小时后发生的感染属于医院感染。医院下呼吸道感染以最为常见,泌尿道感染多数与的使用有关。 10、链球菌引起猩红热的主要毒性物质是;与葡萄球菌感染易于局限化有关物质是。 11、革兰染色步骤包括:、、、四个步骤。 12、细菌毒素分为与两大类。其中外毒素对机体的毒害作用强,有性。 13、HBV抗原抗体检测“小三阳”的三个阳性指标是、和。 14、、、。 15、结核分枝杆菌侵入机体的途径有、、等。 16、病毒体的基本特征包括、,必须在内生存,以方式增殖、对不敏感,可抑制其增殖。 17、皮肤癣菌主要侵犯角化组织,如、和,引起癣病。 18、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可发生感染,而亚急性硬化性全脑膜炎则属于感染。 19、泌尿道感染多数与的使用有关,最常见的症状是。 20、用TAT特异治疗破伤风患者,应做到、。 21、革兰染色过程:初染所用染料是、媒染所用染料是、脱色所用试剂是、复染所用染料是四种。 22、绝大多数微生物在正常情况下对人体是有益无害的,称为,但在特定条件下如 条件下,可导致疾病的产生,这类微生物称为。 23、结核分枝杆菌对干燥、和的抵抗力较强。 24、真菌所致疾病主要有、、、几种形式。 25、寄生虫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 沙门菌引起人类的疾病类型有、和。 27、病毒的复制周期包括、、、、。 28、杀细胞性感染多见于病毒的感染,稳定状态的感染多见于病毒的感染。 29、由刺激而产生的炎症不属于医院感染。对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入院 小时后发生的感染属于医院感染。 30、预防破伤风,通过接种进行人工主动免疫,接种进行紧急预防和治疗。 31、革兰染色步骤包括:用结晶紫染色称为,用碘液染色称为,用95%酒精进行,用蕃红(或石炭酸复红)染色液进行。 三、是非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

医学微生物学模拟试题(一)

医学微生物学模拟试题(一) [A1型题] 以下每一考题下面有A、 B、 C、 D、 E 5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方框涂黑。 1.用来测量细菌大小的单位是 A. cm B.mm C. um D.nm E.Pm 2.细菌缺乏下列哪一种结构仍可存活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核质 E.以上均可

3.下列有鉴别意义的细菌代谢产物是:A.靛基质 B. 色素 C.H2S D.酸性气体 E.以上均是 4.H—O变异属于 A.毒力变异 B.菌落变异 C.鞭毛变异 D.形态变异 E.耐药性变异 5. 是已知毒物中毒性最强者 A.肉毒毒素 B.破伤风痉挛毒素 C.白喉外毒素 D.霍乱肠毒素 E.金葡萄肠毒素 6.抗毒素 A.为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后获得 B.可中和游离外毒素的毒性作用。

C.可中和与易感细胞结合的外毒素的毒性作用D.由细菌内毒素刺激机体产生 E.B十C 7.湿热灭菌法中效果最好的是 A.高压蒸气灭菌法 B.流通蒸气法 C.间歇灭菌法 D.巴氏消毒法 E.煮沸法 8.哪种实验不属于细菌的生化反应 A.糖发酵试验 B.外斐试验 C.VP试验 D. 靛基质生化试验 E. 甲基红试验 9.链球菌感染后引起的变态反应性疾病 A.产褥热 B. 风疹 C.风湿热 D.波状热 E.以上均不是

10.关于淋球菌 A.女性感染者比男性更严重 B.G+肾形双球菌 C.空气传播 D.无垂直传染 E.人是惟一宿主 11.关于痢疾杆菌 A.易入血引起败血症 B.菌毛是致病的重要因素 C.不能引起休克 D.福氏痢疾杆菌因能产生外毒素,故引起的痢疾比较严重E.我国以志贺氏痢疾感菌感染多见。 12.肠道致病菌特征 A.抗原结构复杂,均有H、 O抗原 B.在SS琼脂上为无色不透明菌落 C.多数分解乳糖 D.可用免疫血清鉴定分型 E.革兰阴性杆菌 13.霍乱弧菌 A.有周鞭毛,运动十分活泼

微生物生理生化反应实验报告

山东大学实验报告2012年 12 月 4日 姓名系年级 2011级生科2班组别四 科目微生物学实验题目微生物的生理生化反应 微生物的生理生化反应 一、【实验目的】 1. 证明不同微生物对各种有机大分子物质的水解能力不同,从而说明不同微生物有着不同的酶系统。 2.掌握进行微生物大分子物质水解试验的原理和方法。 3.了解糖发酵的原理和在肠细菌坚定中的重要作用。 4.掌握通过糖发酵鉴别不同微生物的方法。 5. 了解吲哚和甲基红试验的原理以及其在肠道细菌鉴定中的意义和方法。 二、【实验仪器与试剂】 菌种: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普通变形杆菌、产气肠杆菌培养基:培养基:固体淀粉培养基、固体油脂培养基(大分子水解试验);葡萄糖发酵培养基、乳糖发酵培养基(内装有倒置的德汉氏小管)(糖发酵试验);蛋白胨水培养基(吲哚试验);葡萄 糖蛋白胨水培养基; 试剂:卢戈氏碘液、乙醚、吲哚试剂、甲基红试剂、蒸馏水、 仪器:酒精灯、接种针、培养皿、试管、试管架、烧杯、量筒、德汉氏小管 三、【实验原理】 1.在所有生活细胞中存在的全部生物化学反应称之为代谢,代谢过程主要是酶促反应过程,由于各种 微生物具有不同的酶系统,所以他们能利用的底物不同,或虽利用相同的底物但产生的代谢产物却不同,因此可以利用各种生理生化反应来鉴别不同的细菌,尤其是在肠杆菌科细菌的鉴定中,生理生化试验占有重要的地位。 2.淀粉的水解:由于微生物对淀粉这种大分子物质不能直接利用,必须靠产生的胞外酶将大分子物质 分解才能被微生物吸收利用.胞外酶主要为水解酶,通过加水裂解大的物质为较小的化合物,使其能被运输至细胞内.如淀粉酶水解淀粉为小分子的糊精,双糖和单糖;而淀粉遇碘液会产生蓝色,因此能分泌胞外淀粉酶的微生物,则能利用其周围的淀粉,在淀粉培养基上培养用碘处理其菌落周围不呈蓝色,而是无色透明圈,据此可分辨微生物能否产生淀粉酶。 3.油脂的水解:在油脂培养基上接种细菌,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菌苔的颜色,若出现红色斑点,则说 明此中菌可产生分解油脂的酶。 4.糖发酵试验:糖发酵试验是常用的鉴别微生物的生化反应,在肠道细菌的鉴定上尤为重要.绝大多数 细菌都能利用糖类作为碳源和能源,但是它们在分解糖类物质的能力上有很大的差异.有些细菌能分解某种糖产生有机酸(如乳酸,醋酸,丙酸等)和气体(如氢气,甲烷,二氧化碳等);有些细菌只产酸不产气. 例如大肠杆菌能分解乳糖和葡萄糖产酸并产气。产酸后再加入溴甲酚指示剂后会使溶液呈黄色,且德汉氏小管中会收集到一部分气体。若细菌不能使糖产酸产气,则最后溶液为指示剂的紫色,且德汉氏小管中无气体。 5.IMVC实验主要用于快速鉴别大肠杆菌和产气肠杆菌。 (1)吲哚试验:是用来检测吲哚的产生,在蛋白胨培养基中,若细菌能产生色氨酸酶,则可将蛋白胨中的色氨酸分解为丙酮酸和吲哚,吲哚与对二甲基苯甲醛反应生成玫瑰色的玫瑰吲哚。但并 非所有的微生物都具有分解色氨酸产生吲哚的能力,所以吲哚实验可以作为一个生物化学检测

医学微生物学练习题全解

医学微生物学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微生物:是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群体积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看不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 病原微生物:(能引起人类、动物和植物病害的微生物只是少数)具有致病性的微生物。 消毒:指杀死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并不一定能杀灭芽胞或某些非病原微生物。 灭菌:指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包括杀灭细菌芽胞在内的全部病原微生物和非病原微生物。) 无菌:不存在活菌的意思。 无菌操作:防止细菌进入人体或其他物品的操作。 正常菌群:存在于正常人体,但对人体无害的微生物。 菌群失调症:由菌群失调产生大的疾病。菌群失调是指机体某部位正常菌群中各菌群间的比例发生较大幅度变化而超出正常范围的状态。 菌血症:病原菌由局部侵入血流,但未在血流中生长繁殖,只是一过性的经血流到达适宜部位后繁殖致病。 毒血症:病原菌侵入机体后只在局部生长繁殖,不进入血循环,但其产生的外毒素入血,经血液扩散并侵害易感的组织细胞,引起特殊的中毒症状。 败血症:病原菌侵入血流,在其中大量繁殖并产生毒性产物,引起全身严重症状。 脓毒血症:指化脓性病菌在引起败血症的同时,又在其他组织或器官中产生新的化脓性病灶。病毒:是一种体积微小、结构简单、只含有一种类核酸(或),严重活细胞内寄生,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 干扰素:()是机体受病毒及其他干扰素诱生剂作用后,由感染细胞等多种细胞所产生的能抑制病毒复制的小分子蛋白。 院内感染: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人工自动免疫:是将疫苗等免疫原接种于人体,使之产生特异性免疫力的预防方法 垂直传播:通过胎盘或产道直接将病毒由亲代传播给子代的方法。 二选择题(单选) 1 下述有关微生物的描述正确的是:E A 体形小于1的生物 B 单细胞生物 C 不具备细胞结构的微生物 D 体形小于1的生物 E 以上均是错误的 2 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的是:D A 衣原体 B 支原体 C 放线菌 D 病毒 E 真菌 3 细菌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主要依据是 A 单细胞,结构简单 B 二分裂方式繁殖 C 有细胞壁 D 对抗生素敏感 E 原始核,细胞器不完善 4 下列不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E A 细菌 B 衣原体 C 支原体 D 放线菌 E 病毒 5 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E A 磷壁酸 B 外膜 C 脂多糖 D 蛋白质 E 粘肽 6 细菌细胞膜的功能不包括:E A 物质交换 B 呼吸作用 C 合成和分泌作用 D 物质转运 E 维持细菌的外形 7 菌细胞壁的特点是:C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考试word精品

1 测量细菌大小用以表示的单位是_________ 。_ 2. 在消毒灭菌时应以杀死 ________ 作_ 为判断灭菌效果的指标。 3. 细菌的形态鉴别染色法最常用的是 _________ ,_ 其次是______ 。 4. 根据细菌的外形,可分为 _________ 、_ ______ 、_________ 。_ 5. 细菌群体生长繁殖分为 、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工培养基按功能或用途分为、_ _______ 、_ 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类培 养基。 7. 根据细菌代谢时对氧气的需求与否分为 _____ 、_________ 、_ _______ 、 ________。_ 8. 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是 ________ 、 _______ 、_ ______ 、 _________ 。_ 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工培养基按物理性状分为、_ 、_ 3类培养基。 10. 高压蒸汽灭菌的温度是 _______ ,压力是_________ ,时间持续 ________ 。 11. 半固体培养基主要用于 _______ ,斜面培养基________,_ 平板培养基主要用于________ 。_ 1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菌应用 _ 镜观察,它的放大倍率是倍。 1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抗酸染色把细菌分成两类,阳性菌呈___色,阴性菌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色。 14. 细菌的色素分为 ________ 和_ __________ 2种 15.SS培养基多用于____________ 的分离培养。 16. 热力灭菌分为__________ 和_ ___________ 灭_ 菌。 17. 湿热灭菌分为___________ 、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 、 ______ 。 18. 紫外线杀菌的机理主要是破坏细菌__________ 。_ 19. 对于毒素、血清、抗生素不耐高温灭菌的制物制品应采用的灭菌方法是____________ 。_ 20. 化学消毒剂杀菌的机理是 ____________ 、 ________ 、_ ____________ 。_ 21. 致病菌的检验程序主要有 _________ 、_ ______ 、_________ 、_ _______ 等_ 。 22. 根据葡萄球菌在血琼脂平板培养基中产生的色素不同,将葡萄球菌分为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三种。其中致病力最强的葡萄球菌为_________ ,产生的色素为 ___________ 。 23. 根据链球菌在血琼脂平板培养基中生长后菌落周围溶血现象的不同,可将链球菌分为 _______ 、_ _______ 、_ __________ 三大类。 24. 鉴别肺炎链球菌与甲型溶血性链球菌实验是 ________ 、 _______ 。_ 25. 人工培养脑膜炎双球菌、淋球菌常用的培养基是 ________ 或 ______ 。 26. 伤寒杆菌分离培养,在病程早期第一周应取 _______ 标本;发病第2、3 周应取_________ 标本,其阳性率高。 27. 大多数志贺菌不分解乳糖,只有 ________ 志贺菌能 _______ 分解乳糖。 28. 霍乱弧菌耐 ________不耐酸,常用的人工培养基是 _____ 或_ _________ 。 29. 白喉棒状杆菌在亚碲酸钾血平板生长时,其菌落呈 ______ 。 30. 培养白喉棒状杆菌常选用的培养基是 ______ 。 31. 毒力鉴定是鉴别白喉棒状杆菌与其他棒状杆菌的重要试验。体外法可用 ______ ,体内法可用 ________ 。 32. 结核分枝杆菌常用 _____ 染色,呈现_________ 色。 33. 结核分枝杆菌对湿热敏感,经 _____ C ________ m ir即可被杀死。 34. 结核菌素试验所用的试剂有 ___ 、_________ 两种。 35. 幽门螺杆菌形态呈 ______ 、_______ 或______ 状。目前认为与人类的 _______ 、 ________ 疾病有关。 36. 绿脓杆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能产 ______ 色素。

南方医科大学微生物实验报告全解

2016年南方医科大学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报告 日期 2016年5月22号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培养基制备的原则和一般方法。 2、掌握病原菌的分离与培养方法。 3、掌握油镜的正确使用、细菌涂片标本的制备、革兰氏染色法,熟悉细菌基本形态。 4、熟悉几种常用的细菌生化反应的名称、原理、方法、结果分析及用途。 5、掌握血浆凝固酶试验的原理、方法及用途。 6、熟悉药物敏感性试验方法的种类、原理及应用,掌握纸片扩散法。 7、掌握玻片凝集试验的原理、方法、结果观察与判断。 二、实验器材 1、天平、称量纸、干粉培养基、锥形瓶、量筒、15支试管、试管架、试管筐、5ml 刻 度吸管、平皿、洗耳球、酒精灯 2、脓汁标本1支,粪便标本1支;伊红美兰平板2个,营养琼脂平板2个,伊红美蓝 平板2个,接种环,酒精灯 3、斜面4支、细菌分离培养物(上次实验平板) 题目 脓汁和粪便标本中病原菌的检测 成绩 实验者 作者:马浩楠 3140020007 参与者名字:马浩楠 丁超 王尧鑫 桂文茁 年级专业 2014级医学影像专业 指导老师 罗军

4、斜面培养物4支,营养肉汤4支,生理盐水2支,镜油瓶、拭镜纸1套,吸水纸1 本,载玻片4张,染色瓶,染色架 5、斜面培养物4支,营养肉汤培养物(菌液)4支,半固体琼脂4支,营养琼脂平板4 个,糖发酵管1套,抗菌素纸片1套,眼科镊子2把 6、半固体培养物4支,药敏试验培养物4个,微量发酵管培养物1套。 三、方法与步骤 1、培养基的制备: 培养基称量干粉培 养基(g) 水量(ml) 煮沸(次)分装(ml) 备注 营养琼脂11.4 300 3瓶,500ml 瓶,平板 营养琼脂 2.7 70 3 5 14支×3,中试管,斜面 营养肉汤 1.3 60 1 3 20支×2,小试管,肉汤 半固体琼脂 1.7 60 3 4 14支×3,小试管,高层 (1)营养琼脂培养基的制备:称量11.4g琼脂,置于三角烧瓶中,加入300ml蒸馏水,分2瓶装,用于倒平板。 (2)营养琼脂培养基的制备(用于制作斜面):称量2.9g琼脂,置于三角烧瓶中,加入75ml蒸馏水,放在电炉上,先后煮沸3次,分15支中试管装,每支试管5ml。 (3)肉汤培养基的制备(用于制作液体培养基):称量1.1g琼脂,置于三角烧瓶中,加入50ml蒸馏水,放在电炉上,煮沸1次,分15支小试管装,每支试管5ml。 (4)半固体琼脂培养基的制备:称量1.7g琼脂,置于三角烧瓶中,加入60ml蒸馏水,放在电炉上,先后煮沸3次,分15支中试管装,每支试管4ml。 2、细菌的分离培养 平板划线分离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