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煤气的分类与特性正式版

工业煤气的分类与特性正式版
工业煤气的分类与特性正式版

Through the reasonable organization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effective u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to carry out production activities, to achieve the desired goal.

工业煤气的分类与特性正

式版

工业煤气的分类与特性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生产计划、生产组织以及生产控制环境中,通过合理组织生产过程,有效利用生产资源,经济合理地进行生产活动,以达到预期的生产目标和实现管理工作结果的把控。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一.工业煤气的分类

工业煤气按产生类别主要分为四种:即高炉煤气、焦炉煤气、转炉煤气、铁合金煤气。目前,我公司所使用的煤气主要有高炉煤气、转炉煤气。

二.工业煤气的产生与特性工业煤气的产生与特性

(一)高炉煤气(英文缩写为BFG)

1、高炉煤气的产生过程:高炉在炼铁过程中,燃烧焦碳、还原矿石,挥发出来的气体就是高炉煤气,高炉煤气经过洗涤、除尘后输送使用。

2、高炉煤气主要成份:CO:26~30%,CO2:15~18%,H2:1~4%,N2:54~57%。

3、高炉煤气特性:高炉煤气是无色、无味、有剧毒的可燃性气体。发热值为3344~ 4180KJ/Nm3 ,燃点在700℃左右。高炉煤气中含有近30%的一氧化碳,极易造成煤气中毒。因氮气和二氧化碳的含有量近70%,也会使人员因缺氧而窒息。高炉煤气与空气混合成一定比例后,遇明火或高温就会发生爆炸,其爆炸极限为

30.8%~89.5%。

(二)转炉煤气(英文缩写:LDG或CLD)

1、转炉煤气产生过程:转炉煤气是转

炉炼钢过程中,铁水中的碳被氧化所产生的气体,称为转炉煤气,转炉煤气经过降温、除尘、存储、加压后输送使用。

2、转炉煤气的成份:CO:50~80%,CO2:8~18%,H2:1.0~2.0%,O2:1~1.5%。

3、转炉煤气特性: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有剧毒气体,发热量为7117.56~8373.64KJ/m3,燃点为600~700℃,煤气中含有50%以上的一氧化碳,若发生泄漏极易造成人员中毒。转炉煤气与空气或氧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时,遇到明火或高温就会发生爆炸。其爆炸极限为12.5%~75%。

——此位置可填写公司或团队名字——

燃气的分类及基本性质.

第一部分燃气的分类及基本性质 一、燃气的分类 (一)天然气 1、常规天然气 (1)、气田气:是指产自天然气气藏的纯天然气,主要组分是甲烷。(2)、石油伴生气:是指与石油共生的、伴随石油一起开采出来的天然气,其主要组分是甲烷、乙烷、丙烷和丁烷。(3)、凝析气田气:是指从深层气田开采的含石油轻质馏分的天然气。主要组分是甲烷、2%-5%戊烷及戊烷以上的碳氢化合物。 2、非常规天然气:是指受目前技术经济条件的限制尚未投入工业开采及制取的天然气资源,包括天然气水合物、煤层气、页岩气、煤制天然气等。 (1)、天然气水合物俗称可燃冰:是天然气与水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类冰固态化合物。主要组分为甲烷。 (2)、煤层气:是煤层形成过程中经过生物化学和变质作用以吸附或游离状态存在于煤层及固岩中的自储式天然气。 (3)、页岩气:是以吸附或游离状态存在于暗色泥页岩或高碳泥页岩中的天然气。 (4)、煤制天然气:是指煤经过气化产生的合成气,再经过甲烷化处理,生产代用天然气(SNG)。 (二)、人工燃气 1、固体燃料干馏煤气:利用焦炉等对煤进行干馏所获得的煤气。

2、固体燃料气化煤气:是指以煤作为原料采用纯氧和水蒸气作为气化剂,获得的煤气。如:水煤气、发生炉煤气等。 2、油制气;是指利用重油(炼油厂提取汽油、煤油、柴油之后剩余的油品)制取城市燃气。 3、高炉煤气:是冶金工厂炼铁时的副产气,主要组分是一氧化碳和氮气。 (三)、液化石油气:是指在天然气及石油开采或炼制石油过程中,作为副产品而获得的。 (四)、生物气:各种有机物质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发酵,并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产生的可燃气体,也叫做沼气。 二、燃气的基本性质 1、热值:单位体积的燃气完全燃烧所产生的热量。 2、热值单位的换算关系:1千卡=4.187千焦;1千焦=0.239千卡:1千瓦小时=3600千焦=859.8千卡 3、常用燃气的热值:

2021版燃气事故的分类和级别的划分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2021版燃气事故的分类和级别 的划分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2021版燃气事故的分类和级别的划分 一、燃气事故分类和分级目的和指导思想 为加强我国对突发燃气事故的有效控制,快速、高效、科学处置可能发生的各类燃气事故,确保我国燃气企业将应急状态下应急措施落实到位,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二、燃气事故分类和级别划分的重要性 根据我国的国情,提出制定划定燃气事故的等级、及分类,对指导全国各地政府和燃气企业对燃气事故的应急抢修工作提供参照,明确燃气事故的分类和级别划分,对事故风险程度的判别,进行量化管理,使其更具有可操作性,对事故管理尤为重要。 做好分类和级别的判定,是突发事故应急预案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可以有效、合理地利用资源,便于及时对事故采取不同级别的应急响应,明确各级应急人员的职责范围及工作职责,发挥

各级组织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地做好应急处置,不扯皮、不推委,果断处理事故险情,防止事态扩大有着重要的意义。 其次,便于根据事故类别、等级,在规定的时间内向有关上级部门报告,使信息传递、发布能够及时、准确、客观、全面。 再者,便于及时对事故的统计与调查,及时进行归类归档,积累事故案例素材,对事故案例的剖析,找出主要事故频发、高发的原因,制定有效防范措施,警示和教育后者,保护燃气运行安全,有着积极的作用。 三、燃气事故的分类 按照事故的后果进行分类: 按程度分:轻微、一般、重大、特大。 按性质分:火灾、爆炸、爆燃、中毒、泄漏、停气、设备故障。 按企业管理分:场站(存在重大危险源,在企业圈定的围墙里,有较好的控制能力)、管网(遍布整个城市地下,不宜控制,可加强巡查进行弥补)、客户(在私人的私密空间,较难控制)。 l、由于非正常原因引致生产事故而造成停产或减产。

最新燃气输配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城镇燃气的分类及其性质 1.燃气的分类:天然气,人工燃气,液化石油气,生物气(即沼气)。(城镇燃气主要包括哪几种) 2.沼气的定义:各种有机物质,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发酵,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产生的可燃气体。沼气组成:60%的甲烷,35%的二氧化碳,少量氢和一氧化碳。 3.天然气的分类方法很多:按其勘探,开采技术可分为常规天然气和非常规天然气两大类。常规天然气按照其矿藏特点可分为:气田气,石油伴生气,凝析气田气。 4.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杂质:液化石油气得主要杂质有:硫分,水分,二烯烃,乙烷和乙烯,残液。液化石油气组成丙烷,丙烯,丁烷,丁烯。 5.人工煤气分为干馏煤气,气化煤气,油制气,高炉煤气。 6.生物气:各种有机物质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发酵,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产生的可燃气体。 7.临界温度:温度不超过某一数值,对气体加压,可以使气体液化,而在该温度以上,无论压力多大,都不能液化,该温度叫做该气体的临界温度,对应的压力叫临界压力。 8.相平衡常数:表示在一定温度下,一定组成的气液平衡系统中某一组分在该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与混合液体蒸气压的比值,是一常数。用k表示。 9.液体的饱和蒸汽压:在一定温度下密闭容中的纯液体及其蒸气处于动态平衡时蒸气所表示的绝对压力。温度升高,蒸汽压升高。 10露点:饱和蒸汽经冷却或加压,立即处于过饱和状态,当遇到接触面或凝结核便液化成露,这时的温度称为露点。 11.气化潜热:单位质量的液体变成与其处于平衡状态的蒸气所吸收的热量。 12.水化物及其生成条件:在湿气中形成水化物的主要条件是压力及温度。 13.防止水化物的形成或分解已形成的水化物的方法:1)采用降低压力、升高温度、加入可以使水化物分解的反应剂(防冻剂)。2)脱水,使气体中水分含量降低到不致形成水化物的程度。 14.爆炸极限:可燃气体和空气的混合物遇明火而引起爆炸时的可燃气体浓度范围。 15.人工燃气及天然气中的主要杂质:1、焦油与灰尘<10mg2、萘冬<50mg夏<100mg3、硫化物<20mg4、氨<50mg5、一氧化碳<10%6、氧化氮7、水 16.城市燃气加臭原因:城市燃气时具有一定毒性的爆炸性气体,又是在压力下输送和使用的。由于管道及设备材质和施工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使用不当,容易造成漏气,有引起爆炸、着火和人身中毒的危险。因此,当发生漏气时能及时被人们发觉继而消除漏气是很必要的。要求对没有臭味的燃气加臭。 第二章城镇燃气需用量及供需平衡 1.供气对象:居民生活用气,商业用气,工业企业生产用气,采暖制冷用气,燃气汽车用气 2.民用用气供气原则:1、优先满足城镇居民炊事和生活用热水的用气2、尽量满足托幼、医院、学校、旅馆、食堂和科研等公共建筑的用气3、人工煤气一般不供应采暖锅炉用气 3.月不均匀系数Km=该月平均日用气量/全年平均日用气量 日不均匀系数Km=该月中某日用气量/该月平均日用气量 小时不均匀系数Kh=该日某小时用气量/该日平均小时用气量 4.季节性供需平衡方法:地下储气(地下储气库储气量大,造价和运行费用省,可用来平衡季节不均匀用气);液态储存 5.日供需平衡方法:管道储气;储气罐储气(只能用来平衡日不均匀用气及小时不均匀用气,投资及运营费用较大)

燃气事故的分类和级别的划分

编号:SY-AQ-06614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燃气事故的分类和级别的划分 Classific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gas accidents

燃气事故的分类和级别的划分 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在安全管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一、燃气事故分类和分级目的和指导思想 为加强我国对突发燃气事故的有效控制,快速、高效、科学处 置可能发生的各类燃气事故,确保我国燃气企业将应急状态下应急 措施落实到位,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确保 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二、燃气事故分类和级别划分的重要性 根据我国的国情,提出制定划定燃气事故的等级、及分类,对 指导全国各地政府和燃气企业对燃气事故的应急抢修工作提供参 照,明确燃气事故的分类和级别划分,对事故风险程度的判别,进 行量化管理,使其更具有可操作性,对事故管理尤为重要。 做好分类和级别的判定,是突发事故应急预案中的一个重要组 成部分,他可以有效、合理地利用资源,便于及时对事故采取不同 级别的应急响应,明确各级应急人员的职责范围及工作职责,发挥

各级组织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地做好应急处置,不扯皮、不推委,果断处理事故险情,防止事态扩大有着重要的意义。 其次,便于根据事故类别、等级,在规定的时间内向有关上级部门报告,使信息传递、发布能够及时、准确、客观、全面。 再者,便于及时对事故的统计与调查,及时进行归类归档,积累事故案例素材,对事故案例的剖析,找出主要事故频发、高发的原因,制定有效防范措施,警示和教育后者,保护燃气运行安全,有着积极的作用。 三、燃气事故的分类 按照事故的后果进行分类: 按程度分:轻微、一般、重大、特大。 按性质分:火灾、爆炸、爆燃、中毒、泄漏、停气、设备故障。 按企业管理分:场站(存在重大危险源,在企业圈定的围墙里,有较好的控制能力)、管网(遍布整个城市地下,不宜控制,可加强巡查进行弥补)、客户(在私人的私密空间,较难控制)。 l、由于非正常原因引致生产事故而造成停产或减产。

燃气基本性质计算公式

计算公式 ※公式分类→ 燃气基本性质| ·华白数计算来源:《燃气燃烧与应 用》 2003-11-12 公式说明: 公式: 参数说明:W——华白数,或称热负荷指数; H——燃气热值(KJ/Nm3),按照各国习惯,有些取用高热值,有些取用低热值;S——燃气相对密度(设空气的S=1)。 ·含有氧气的混合气体 爆炸极限 来源:《燃气输配》中 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6-30 公式说明:

公式: 参数说明:L T——包含有空气的混合气体的整体爆炸极限(体积%);L nA——该混合气体的无空气基爆炸极限(体积%); y AiR——空气在该混合气体中的容积成分(%)。 ·含有惰性气体的混合 气体的爆炸极限 来源:《燃气输配》中 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6-30 公式说明: 公式: 参数说明:L——含有惰性气体的可燃气体的爆炸极限(体积%); L c——该燃气的可燃基(扣除了惰性气体含量后、重新调整计算出的各燃气容积成分)的爆炸极限值(体 积%); y N——含有惰性气体的燃气中,惰性气体的容积成分(%)。

·只含有可燃气体的混 合气体的爆炸极限 来源:《燃气输配》中 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6-30 公式说明: 公式: 参数说明:L——混合气体的爆炸(下上)限(体积%); L1、L2……L n——混合气体中各可燃气体的爆炸下(上)限(体积%); y1、y2……y n——混合气体中各可燃气体的容积成分(%)。 ·液态碳氢化合物的容 积膨胀 来源:《燃气输配》中 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6-30 公式说明: 公式:

参数说明:(1)、对于单一液体v1——温度为t1(℃)的液体体积; v2——温度为t2(℃)的液体体积; β——t1至t2温度范围内的容积膨胀系数平均值。(2)、对于混合液体v’11、v’2——温度为t1、t2时混合液体的体积; k1、k2……k n——温度为t1时混合液体各组分的容积成分; β1、β2……βn——各组分由t1至t2温度范围内容积膨胀系数平均值。 ·液化石油气的气相和 液相组成之间的换算 来源:《燃气输配》中 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6-30 公式说明: 公式:

燃气的分类和基本性质

燃气的分类和基本性质 概述:燃气的种类主要有人工煤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和沼气。目前,我国城市燃气的气源类型主要有焦炉煤气、直立炉煤气、重油裂解气、水煤气、天然气、油田伴生气、矿井气及液化石油气等;也有一些城镇采用化肥厂合成系统放空气、驰放气掺混半水煤气以供民用;还有用酒糟发酵生产沼气供给民用的燃气。 (一)人工煤气: 主要分为固体燃料干馏煤气、固体燃料气化煤气、油制气和高炉煤气四种。 1、固体燃料干馏煤气:就是利用焦炉、连续式直立炭化炉和立箱炉等对煤进行干馏所获得的煤气,这是最早开始的城市燃气气源,也是我国目前城市燃气的重要气源之一。 它在标准状态(即在T=273K,P=101325Pa时气体的状态)下的参数如下:热值在16.7MJ/Nm3左右,密度约为0.5Kg/Nm3,相对密度(又叫比重)为0.4,爆炸极限一般在4.5%~36%之间,容易形成爆炸气体,临界温度为-168℃,临界压力2.6Mpa。 这里解释一下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的概念。临界温度:当温度不超过某一数值时,对气体进行加压,可以使气体液化,而在该温度以上,无论加多大的压力都不能使气体液化,这个温度就叫做临界温度。在临界温度下使气体液化所必须的压力叫做临界压力。 2、固体燃料气化煤气:就是一般说的水煤气、发生炉煤气,它的热值低(在5.4MJ/Nm3~10.5MJ/Nm3左右),毒性大,即CO含量高,一般不作为城市燃气的气源,主要用的工业上和工业区的居民用户。 3、油制气:利用重油裂解制取燃气,它分为热裂解和催化裂解两种方法,热裂解就是用加热的办法让重油裂解产生可燃气体,而催化裂解就是用催化剂让重油裂解产生燃气。热裂解的热值在41.9MJ/Nm3左右,催化裂解的热值在20MJ/Nm3左右。重油裂解制取燃气具有设备简单、投资省、占地少、建设速度快、管理人员少、启动停炉灵活等优点,缺点是原材料紧张,价格较贵,因为重油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材料。很多城市将其作为城市燃气的调峰气源。 4、高炉煤气:是炼铁时的副产品,热值低(在4MJ/Nm3左右),毒性大,主要用在工业上。 (二)液化石油气(LPG): 液化石油气是在开采和炼制石油过程中,作为副产品而获得的一部分碳氢化

燃气事故的分类和级别的划分

燃气事故的分类和级别的划 一、燃气事故分类和分级目的和指导思想 为加强我国对突发燃气事故的有效控制,快速、高效、科学处置可能发生的各类燃气事故,确保我国燃气企业将应急状态下应急措施落实到位,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燃气事故分类和级别划分的重要性 根据我国的国情,提岀制定划定燃气事故的等级、及分类,对指导全国各地政府和燃气企业对燃气事故的应急抢修工作提供参照,明确燃气事故的分类和级别划分,对事故风险程度的判别,进行量化管理,使其更具有可操作性,对事故管理尤为重要。 做好分类和级别的判定,是突发事故应急预案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可以有效、合理地利用资源,便于及时对事故采取不同级别的应急响应,明确各级应急人员的职责范围及工作职责,发挥各级组织的主观能动性, 积极地做好应急处置,不扯皮、不推委,果断处理事故险情,防止事态扩大有着重要的意义。 其次,便于根据事故类别、等级,在规定的时间内向有关上级部门报告,使信息传递、发布能够及时、准确、客观、全面。 再者,便于及时对事故的统计与调查,及时进行归类归档,积累事故案例素材,对事故案例的剖析,找岀主要事故频发、高发的原因,制定有效防范措施,警示和教育后者,保护燃气运行安全,有着积极的作用。 三、燃气事故的分类 按照事故的后果进行分类: 按程度分:轻微、一般、重大、特大。 按性质分:火灾、爆炸、爆燃、中毒、泄漏、停气、设备故障。

按企业管理分:场站(存在重大危险源,在企业圈定的围墙里,有较好的控制能力)、管网(遍布整个城市地下,不宜控制,可加强巡查进行弥补)、客户(在私人的私密空间,较难控制)。 I、由于非正常原因引致生产事故而造成停产或减产。 2、职工在劳动过程中发生与工作有关的人身伤亡。 3、燃气客户或其他人员因燃气公司突发事故引致的人身伤亡。 4、在生产、输气、运输及供气过程中引起的燃气泄漏、火灾或爆炸 5、由于非正常原因引致供气事故而造成大面积客户燃气供应中断。 6、化学品泄漏,危及员工及周围群众生命安全 7、引致公众恐慌的事故。 8 、炸弹恐吓、恐怖袭击 9 、其他 在做好分类工作的同时,应对相关名词定义进行解释

推荐-燃气事故的分类和级别的划分

燃气事故的分类和级别的划分 一、燃气事故分类和分级目的和指导思想 为加强我国对突发燃气事故的有效控制,快速、高效、科学处置可能发生的各类燃气事故,确保我国燃气企业将应急状态下应急措施落实到位,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二、燃气事故分类和级别划分的重要性 根据我国的国情,提出制定划定燃气事故的等级、及分类,对指导全国各地政府和燃气企业对燃气事故的应急抢修工作提供参照,明确燃气事故的分类和级别划分,对事故风险程度的判别,进行量化管理,使其更具有可操作性,对事故管理尤为重要。 做好分类和级别的判定,是突发事故应急预案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可以有效、合理地利用资源,便于及时对事故采取不同级别的应急响应,明确各级应急人员的职责范围及工作职责,发挥各级组织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地做好应急处置,不扯皮、不推委,果断处理事故险情,防止事态扩大有着重要的意义。 其次,便于根据事故类别、等级,在规定的时间内向有关上级部门报告,使信息传递、发布能够及时、准确、客观、全面。 再者,便于及时对事故的统计与调查,及时进行归类归档,积累事故案例素材,对事故案例的剖析,找出主要事故频发、高发的原因,制定有效防范措施,警示和教育后者,保护燃气运行安全,有着积极的作用。

三、燃气事故的分类 按照事故的后果进行分类: 按程度分:轻微、一般、重大、特大。 按性质分:火灾、爆炸、爆燃、中毒、泄漏、停气、设备故障。 按企业管理分:场站(存在重大危险源,在企业圈定的围墙里,有较好的控制能力)、管网(遍布整个城市地下,不宜控制,可加强巡查进行弥补)、客户(在私人的私密空间,较难控制)。 l、由于非正常原因引致生产事故而造成停产或减产。 2、职工在劳动过程中发生与工作有关的人身伤亡。 3、燃气客户或其他人员因燃气公司突发事故引致的人身伤亡。 4、在生产、输气、运输及供气过程中引起的燃气泄漏、火灾或爆炸。 5、由于非正常原因引致供气事故而造成大面积客户燃气供应中断。 6、化学品泄漏,危及员工及周围群众生命安全。 7、引致公众恐慌的事故。 8、炸弹恐吓、恐怖袭击。 9、其他 在做好分类工作的同时,应对相关名词定义进行解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