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测量学知识点总结

心理测量学知识点总结
心理测量学知识点总结

心理测量学知识点总结

1.测量:是依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事物加以确定。它包括事物、法则和数字(具有区分

性、序列性或等级性、可加性、逻辑性的特点)。

2.测量的要素有参照点和单位。

3.参照点:是要确定事物的量,必须有的计算的起点。参照点分为绝对参照点(代表“无”)

和相对参照点(不代表“无”)

4.好的单位必须具备两个条件:(1)有确定的意义;(2)有相同的价值。心理测量的单位

不够完善,既无统一的单位,也不符合等距的要求。

5.测量的本质是根据某一法则将事物数量化。即在一个定有单位和参照点的连续体上把事

物的属性表现出来,这个连续体称为量表。

6.命名量表。只是用数字来代表事物或把事物归类,数字只用来做标记和分类,不能做数

量化分析,即不能说A>B>C,也不能做加、减、乘、除的运算。

7.顺序量表。其中的数字不仅指明类别,同时指明类别的大小或含有某种属性的程度,这

里的数字包含数量关系,即可以说A>B>C。主要用于分等或排出顺序。心理测量一般是在顺序量表上进行的。

8.等距量表。不但有大小关系,还有相等的单位,但没有绝对零点,即可以说A>B>C,也

可以做加、减运算,但不能做乘、除运算。

9.等比量表。即有相等单位又有绝对零点,即可以说A>B>C,也能做加、减、乘、除的运

算。

1.心理测验:是依据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通过观察人的少数有代表性的行

为,对于贯穿在人的全部行为活动中的心理特点做出推论和数量化分析的一种科学手段。

2.心理测验的性质:①间接性;②相对性;③客观性(包括测验的刺激是客观的、反应的

量化是客观的和对结果的推论是客观的)。

3.按测验的功能分为:智力测验、特殊能力测验和人格测验。

4.按测验材料的性质分为:文字测验和操作测验。

5.按测验材料的严谨程度分为:客观测验和投射测验。

6.按测验的方式分为:个别测验和团体测验。

7.按测验的要求分为:最高作为测验和典型行为测验。

8.错误的测验观:①测验万能论;②测验无用论;③心理测验即智力测验。

9.正确的测验观:①心理测验是重要的心理学研究方法之一,是决策的辅助工具。

②心理测验作为研究方法和测量工具尚不完善。

10.我国目前心理门诊中较多的运用:智力测验、人格测验以及心理评定量表。

1.首先倡导科学心理测验的学者是英国生物学家和心理学家高尔顿,他的贡献主要有:

①提出人的不同气质特点和智能是按身体特点不同遗传的;

②设计了测量差异的方法,可以视为心理测验的开端。

③为心理测量学奠定了统计学基础。

④第一个提出了相关的概念,并由他的学生皮尔逊加以发展,创立了积差相关法。

2.卡特尔对促进心理测验发展得贡献有:

①1890年,发表了《心理测验与测量》一文,这是心理测验第一次出现于心理学文献中。

②主张测验手续和考试方法应有统一规定,并要有常模以便比较。

3.比内—西蒙在1905年发表了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心理测验。

4.20世纪以后心理测验主要的发展方面:①操作测验的发展;②团体智力测验的发展;

③能力倾向测验的发展;④人格测验的发展。

5.近年来我国的心理学家致力于测验的本土化,编制适合我们文化背景的智力测验、适应

行为量表等,并已取得了初步成果。

6.常模团体是由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人所组成的一个群体,或者是该群体的一个样本。

7.常模总体的选择包括:①确定一般总体;②确定目标总体;③确定样本。

8.常模团体的条件:

①群体的构成必须明确界定;

②常模团体必须是所测群体的代表性样本;

③标准化样本是一定时空的产物;

④样本大小要适当

(1)在实际工作中,应从经济、实用和减少误差等方面来考试样本的大小。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样本越大越好;样本大小适当的关键是样本要有代表性。

(2)总体数目小,只有几十个人,需要100%样本。总体数目大,相应的样本也大,一般最低不少于30或100个。全国常模一般有2000~3000人。

1.取样:从目标人群中选择有代表性的样本。方法有:简单随即抽样;系统抽样;分组抽

样;分层抽样。

2.系统抽样要求目标总体无序可排,可无等级结构存在。其关键是计算组距(K)

3.分组抽样用于总体数目较大,无法进行编号,而且群体又有多样性。

4.分层抽样时确定常模时最常用的方法。

5.常模分数就是施测常模样本被试后,将被试者的原始分数按一定规则转换出来就是导出

分数,所以常模分数又叫导出分数。导出分数的特点是:①与原始分等值;②具有意义;

③等单位;④具有参照点。

6.常模分数所构成的分布,就是通常所说的常模,它是解释心理测量分数的基础。

7.发展常模:也叫年龄量表,是根据平均表现所制成的量表。在这个量表中,个人分数指

出他的行为在按正常途径发展方面处于什么样的发展水平。最直观的发展常模是发展顺序量表。

8.发展顺序量表最早的一个范例是葛塞尔发展程序表,其中按月份显示儿童在运动水平、

适应性、语言、社会性四个方面的大致发展水平。婴儿的感觉运动发展是:

4周:能控制眼睛运动,去追随一个对象看。

16周:能使头保持平衡。

28周:能用手抓握东西并玩弄它。

40周:能控制躯干、坐立或爬行

52周:能控制腿脚运动、站立和行走。

1.皮亚杰的研究着重于从婴儿到十多岁儿童认知过程的发展,尤其注重某些特殊概念的形

成,其中最着名的工作就是对守恒的概念的研究。

2.守恒是指两种等量的物体只要无增无减,无论怎样改变组合,它们在质量、重量、长度、

数量及容量等方面仍然是相等的一种认知。

3.皮亚杰发现,儿童不同时期出现不同守恒概念,通常儿童到5岁时才会理解质量守恒;

6岁才会掌握重量守恒;7岁才能有容量守恒的概念。

4. 一个儿童在年龄量表上所得的分数,就是最能代表他的智力水平的年龄。这种分数叫做智力年龄,简称智龄。比内—西蒙量表中首先使用智力年龄的概念。

5. 智龄的算法:

①先算出基础年龄,即全部题目都通过的那组题目所代表的年龄。

②然后再所有个更高年龄水平上通过的题目,用月份计算,加在年龄上,儿童的智龄是基础年龄与较高年龄水平的题目上获得的附加月份之和。例如某个儿童6岁的题目全部通过,7岁组通过4题,8岁通过3题,9岁组通过2题,其智龄为:6(岁)+4×2(月)+3×2(月)+2×2(月)=6岁+18月=7岁6个月。

6. 年级当量实际就是年龄量表,例如常模中6年级的算术平均分为35,某儿童在算术测验中也得35分,那么就有“该儿童的算术水平是6年级水平”的表述。

7. 百分等级是指在常模样本中低于这个分数的人数百分比。

8. 未分组资料的百分等级计算公式:10050100R N -??- ???

,其中R 是原始分数排列顺序数,N 是指总人数(样本总人数)。例如小东在30名同学中语文成绩是80分,排列第五名,则其百分等级为:1005501008530?-??-= ???

9. 在分数量表上,相对于某一百分等级的分数点就叫百分点或百分位数。

10.高考的最高分时695,其中百分等级为100,最低分为103,百分等级是1,要求录取20%的学生进入大学,百分等级为80的百分位数(PP )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

10088801695103

PP PP --=--,得PP=≈575分 ★将103到695分成100份,其中第80分对应的分数。

1. 四分位数是将量表分成四等份,相当于百分等级25%、50%和75%对应的三个百分点分成的四段。十分位数也可以此类推。

2. 标准分数常模是将原始分数与平均数的距离以标准差为单位表示出来的量表。因为他的基本单位是标准差,所以叫标准分数。常见的标准分数有“z 分数、Z 分数、T 分数、标准九分数、离差智商(IQ )等。标准分数可以通过线性转换和非线性装换得到。

3. X X z SD

-=其中X 为任一原始分数,X 为样本平均数,SD 为样本标准差。由此可见, z 分数可以用来表示某一分数与平均数之差是标准差的基本。

4. Z A Bz =+式中Z 为转换后的标准分数,A 、B 为根据需要制定的常数。加上一个常数是为了去掉负值,乘以一个常数是为了使单位变小从而去掉小数点。

5. 当原始分数不是常态分布时,也可以使之常态化,这一转换过程就是非线性的。

6. 常态化过程主要是将原始分数转化为百分等级,再将百分等级转化为常态分布上相应的离均值,并可以表示为任何平均数和标准差。

1. 单纯用心理年龄来表示智力高低分方法缺乏不同年龄儿童间的可比性,因此,目前一般都用比率智商和离差智商来表示智力的高低。

2. 比率智商(IQ )被定义为心理年龄(MA )与实足年龄(CA )之比。为避免小说,将商

数乘以100:公式是:100MA IQ CA

=

? 3. 由于个体智力增长是一个由快到慢再到停止的过程,即心理年龄与实足年龄发展不同步增长,所以比率智商并不适合于年龄大的被试。

4. 离差智商的优点有:①离差智商是建立在统计学基础之上的。

②表示的是个体智力在年龄组所处的位置。

③表示智力高低的一种理想的指标 5. 计算离差智商的公式是:'10015IQ z =+

6. 不同的测验获得的离差智商只有当标准差同时或接近时才可以比较。

7. 转换表,也叫常模表。是一种最简单、最基本的且常用的呈现常模资料的方式。它构成的要素为原始分数、导出分数和对常模团体的有关具体描述。测验的使用者利用转换表可将原始分数转换为与其对应的导出分数,从而对测验的分数做出有意义的解释。

8. 剖面图是将测验分数的转换关系用图形表示出来。从剖面图上可以很直观地看出被试在各个分测验上的表现及其相对的位置。

9. 对某些特殊的群体来说,情况很具体而特殊,我们就需要制定特殊常模。

1. 信度是指同一被试者在不同时间内同一测验(或用另一套相等的测验)重复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程度。信度只受随即误差的影响。

2. 在测量理论中,信度被定义为:一组测量分数的真分数方差与总方差(实得分数的方差) 的比率:22T xx X S r S

= 3. 公式222

T

xx XT X S

r r S ==和公式T XT X S r S =表明信度指数的平方就是信度系数。

4. SE S =SE 为测量的标准误,S X 所得分数的标准差,r xx 为测验的信度系数。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测量的标准误与信度之间的关系是:信度越低,标准误越大;信度越高,标准误越小。

5. 信度的评估方法有:重测信度、复本信度、内部一致性信度和评分者信度。

6. 重测信度:又称稳定性系数,它的计算方法是采用重测法,即使用同一测验,在同样条件下同一组被试者前后施测两次测验,求两次得分间的相关系数。

7. 用重测法估计信度,最适宜的时距随测验的目的、性质和被试者的特点而异,一般是2~4周较宜,间隔时间最好不要超过6个月。

8.复本信度:又称等值性系数,它是以两个等值但题目不同的测验(复本)来测量同一群

体,然后求的被试者在两个测验上得分的相关系数,这个相关系数就代表了复本信度的高低。

9.复本信度的优点是:能够避免重测信度的一些问题,如记忆效果、学习效应等。

10.复本信度的局限性:

①复本信度只能减少练习的影响,而不能消除。

②由于第二个测验只改变题目的内容,已经掌握的解题原则,很容易就迁移到同类问题。

③建立复本对很多测验来说十分困难。

11.如果复本信度考虑到两个复本实施的时间间隔,并且两个复本的施测相隔一段时间,则

称重测复本信度,或稳定与等值系数。

1.内部一致性信度主要反映的是题目之间的关系,表示测验能够测量相同内容或特质的程

度。主要包括分半信度和同质性信度。

2.分办法通常是测验实施后将测验按奇、偶分为等值的两半,并分别计算每位被试在两半

测验上的得分,求出这两半的相关系数。这个相关系数就代表了两半测验内容取样的一致程度。

3.分半法经常会低估信度,必须修正。一般用斯皮尔曼—布朗公式:

2

1hh xx

hh

r r r

=

+

其中r hh为一半分数的相关系数,r xx为测验在原长度的信度估计值。

4.同质性信度主要代表测验内部所有题目的一致性。

5.计算同质性信度的公式有:

①库德—理查逊公式。在测验是二级评分(是非题、0~1计分)的情况下,常用K—R20

公式,在难度相同或相近的情况下,还可以用K—R21公式。

②和伦巴赫α系数。适合多重计分的测题。

6.为了衡量评分者之间信度高低,可随机抽取若干份测验卷,由两位评分者按评分标准分

分别给分,然后再根据每份测验卷的两个分数计算相关,既得评分者信度。一般要求在成对受过训练的评分者之间平均一致性达到以上,才认为评分时客观的。

7.不同的信度反映测验误差的不同来源。

1.信度系数可以解释为总的方差中有多少比例是由真实分数的方差决定的,也就是测验的

总变异种真分数造成的变异占百分之几。

2.一般能力测验和成就测验的信度系数都在以上,有的可以达;而人格测验、兴趣、态度、

价值观等测验的信度一般在~或更高些。

3.要确定信度可接受水平的一般原则是:

①当r xx<时,测验不能用于对个人作出评价或预测,而且不能做团体比较;

②当≤r xx<时,可用于团体比较;

③当r xx≥时,才能用来界别和预测个人成绩或作为。

4.新编的测验信度应高于原有的同类测验或相似测验。

5.信度系数在解释个人分数的意义时的作用:

①是估计真实分数的范围;②了解实得分数再测时可能的变化情形。

6.某个被试的IQ为100,该智力测验的标准差为15,信度系数为,则其IQ的测量标准误

和可能范围分别为:

SE S=

6.0

SE==

IQ=100±×6=100±≈88~112

我们说这个被试的真实IQ有95%的可能落在88到112之间。

7.若两个测验差异显着,那么两个测验的差异分数要比差异标准误(SEd)乘以大。

SEd=

其中,SEd为差异的标准误,S代表两个测验使用的标准差,这两个标准差必须相同。

8.影响信度的因素:

①样本特征。

(1)异质性(一般而言,若获得信度的取样团体较为异质的话,往往会高估测验的信度,相反则会低估测验的信度);

(2)平均能力水平(不同那水平的团体,题目具有不同的难度,每个题目在难度上微小差异累计起来便会影响信度)

②测验长度。

(1)测验越长,测验的测题取样或内容取样就越有代表性。

(2)测验越长,被试的猜测因素影响就越小。

增加测验长度的效果应遵循报酬递减率原则,测验过长是得不尝试的,有时反而会引起被试的疲劳和反感而降低可靠性。

③测验难度。

(1)理论上,只有平均难度为50%时,才能使测验分数分布范围最大,求得的信度也最高。事实上,难度为只适合于简答型题目。

(2)各类型选择题的理想平均难度为:五选一测题,;四选一测题,;三选一测题,;是非题,。

④时间间隔。

(1)时间间隔只对重测信度和重测复本信度有影响。

(2)以再测法或复本法求信度,两次测验相隔时间越短,其信度系数越大;间隔时间越久,其他变因介入的可能性越大,受外界影响也越大,信度系数便会低。

9.增加题目的数量与测验的信度之间的关系公式:

()

()

1

1

kk xx

xx kk

K

r r

r r

=

-

-,其中K为改变后

的长度与原来长度的比,r xx为原测验的信度,r kk为测验长度是原来K倍时的信度估计。

1.效度是指所测量的与所要测量的心理特点的符合程度,或者简单地说是指一个心理测验

的准确度。

2.在测验理论中,效度被定义为在一组测量中,与测量目标有关的真实方差(或称有效方

差)与总方差的比率,即:

2

2

V xy

X

S r

S

=

3.效度的性质:①效度具有相对性,在评鉴测验的效度时,必须考虑其目的与功能。

②效度具有连续性。

4.信度和效度的关系:①信度高是效度高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可信的测验未必有效,有

效的测验必然可信。即信度高,效度未必高;效度高,信度一定高。

②一个测验的效度总是受它的信度制约的。

5.美国心理学会在1974年发行的《教育与心理测量之标准中》一书将效度分为:内容效度、

构想效度和校标效度。

6.内容效度指的是测验题目对有关内容或行为取样的适用性,从而确定测验是否是所欲测

量的行为领域的代表性取样。

1.内容效度的评估方法有:专家判断法、统计分析法和经验推测法。

2.专家判断法:请有关专业对测验题目与原定内容的符合性作出判断,看测验的题目是否

代表规定内容。如果专家认为测验题目恰当地代表了所测内容,则测验具有内容效度。

由于这种估计效度的方法,是一个逻辑分析的过程,所以内容效度有时又称“逻辑效度”。

3.为了使内容效度的确定过程更为客观,弥补不同专家对同一测验判断的可能不一致,可

采用的步骤是:①定义好测验内容的总体范围;②编制双向细目表;③制定评定量表来测量测验的整体效度。

4.统计分析法包括:①计算两个评分者一致性;②复本相关;③再测法。

5.最高行为测验要求有较高的表面效度;典型行为测验却要求较低的表面效度。

6.构想效度:又叫构思效度或结构效度。主要涉及的是心理学的理论概念问题,是指测验

能够测量到理论上的构想或特质的程度,即测验的结构是否证实或解释某一理论的假设、术语或构想,解释的程度如何。

7.构想效度的评估方法有:①对测验本身的分析;②测验间的相互比较;③较标效度的研

究证明;④实验法和观察法证实。

8.对测验本身的分析主要有:

①测验的内容效度可以作为构思效度的证据;

②测验的内部不一致性可以推断测验是测量单一特质还是测量多种特质,从而为评估测验

构思效度提供证据;

③分析被试者对题目的反应特点也可以作为构思效度的证据。

9.测验间的相互比较:

①相容效度:是构思效度的一个证据,是指需判断内容效度的测验与某个和该测验测量

同一种心理特质,且已有测验效度的成熟测验的相关系数。

②区分效度:是构思效度的一个证据,是指需要判断内容效度的测验与某个和该测验测量

不同心理特质,且已有测验效度的成熟测验的相关系数。相关系数越高,区

分效度越低。若区分效度较低,则证明新测验的效度确实有问题。但若区分

效度较高,却不能说明新测验效度较高。

③因素分析法。

1.较标效度:又称实证效度,反应的是测验预测个体在某种情景下行为表现的有效性程度。

被预测的行为是检验标准的标准,简称较标。

2.在检验一个测验的较标效度时,难点在于确定合适的效标。因此较标的选择至关重要,

一个好的校标必须具备:

①效标必须能最有效地反映测验的目标,即效标测量本身必须有效。

②效标必须具有较高的信度,稳定可靠,不随时间等因素而变化。

③效标可以客观地加以测量,可用数据或等级来表示。

④效标测量的方法简单,省时省力,经济适用。

3.效标效度的评估方法有:①相关法;②区分法;③命中率法。

4.相关法:是求测验分数与效标资料间的相关,这一相关系数成为效度系数。常用的方法

有:①积差相关法;②点二列相关公式;③二列相关公式;④贾思朋多系列相关公式。

5.区分法:是检验测验分数能否有效地区分由效标所定义的团体的一种方法。

6.命中率法:是当测验用来做取舍的依据时,用其正确决定的比例作为效度指标的一种方

法。命中的情况是指:①预测成功而且实际也成功;②预测失败而且实际也失败

7.效度的功能有:①预测误差;②预测效度分数;③预测效度指数。

8.效度系数的实际意义常常以决定性系数来表示,就是相关系数的平方,它表示测验正确

预测或解释的效标的方差的总方差比例。例如测验的效度是,则测验的总方差中有64%的方差是测验分数的方差,即测验分数正确预测的比例64%,其余36%无法做出正确的预测。

1.估计的标准误计算公式为:Sest S=2xy s代表效度系数的平方,即决

定系数,S y为效标成绩的标准差。

2.最常用的Y对X的回归方程:

^

yx

a b

Y X

=+,其中^Y是预测的效标分数;a是纵轴

的截距,用来纠正平均数的差异;b yx是斜率,亦即Y向X回归的系数;X为测验分数。

3.E值大小表明使用测验比盲目猜测能减少多少误差。例如一个测验的效度系数为,那么

0.60

K==,E=100(1-)=40,这表明预测误差仅为随机猜测所产生误差的60%。换句话说,由于该测验的使用,使得我们在估计被试的效标分数时减少了40%的误差。

4.影响效度的因素:①测验本身的因素;②测验实施中的干扰因素;③样本团体的性质;

④效标的性质。

5.要保证测验具有较高的效度,测验本身要做到:

①测验材料必须对整个内容具有代表性;

②测题设计时应尽量避免容易引起误差的题型(如是非题);

③测题难度要适中,具有较高的区分度;

④测验长度要恰当,既要有一定的测题量;

⑤测题的排列按先易后难排序。

6.测验实施中的干扰因素

①主试的影响因素:(1)主试本身是否严格的按照测验对主试的要求进行测验的

(2)对于效标效度,测验与效标实施时间间隔越长,测验与效标越

容易受到很多机遇因素的影响,因那次所求的相关必然很低。

(3)测验情景(场地的布置、材料准备等等)也会影响测验的效度。

②被试的影响因素:被试的兴趣、动机、情绪、态度和身心状况、健康状态以及是否充

分合作与尽力而为等都会影响测验结果的效度。反应定式也会降低测

验的效度。

7.样本团体的性质包括:

①样本团体的异质性,如果其他条件相同,样本团体越同质,测验效度就会越低;样本

团体越异质,测验效度越高。

②干涉变量:是使得测验对于不同的团体具有不同的预测能力的特征,这些特征包括年龄、

性别、教育水平、智力、动机、兴趣、职业和任何有关的性质。

美国心理学家吉赛利提出了如何找出干涉变量的一套方法,他们是:

(1)获得差异分数D ,如果D 的绝对值很大,说明测验中可能存在干涉变量。

(2)找出对照组,分别计算效度,找出干涉变量。

(3)对于预测团体,根据某些易见的干涉因素分为预测性高和预测性低的两个亚团体。

预测性高的团体,获得的测验效度会有所提高。

8. 效标性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①效标本身的可靠性即效标测量的信度;

②效标与测验分 数之间的关系是否是线性的,皮尔逊积差

相关系数的前提就是两个变量的关系式现行的。

1. 测验的项目分析包括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的。定性分析包括考虑内容效度,题目编写的恰当性和有效性等;定量分析主要是指对题目难度和区分度等进行分析。

2. 难度:是指项目的难易程度。它一般用通过率来表示,即答对或通过该题的人数百分比 来表示:100%R P N =

?,其中P 代表项目的难度,N 为全体被试者人数,R 为答对或通过该项目的人数。

3. 通过人数越多(P 值越大),难度越低;P 值越小,难度越高。

4. 二分法积分的项目计算通过率,若人数较少可以直接采用上边的公式计算。若人数较多时。则可根据测验总成绩将被试分成三组:分数最高的27%被试为高分组,分数最低27%为低分组,中间46%的被试为中间组。分别计算高分组和低分组的通过率,以两组通过率的平均值作为每一题的难度。其公式为:2H L

P P P =+,其中P 代表难度,P H 和P L 分别

代表高分组和低分组通过率。

5. 由于选择题可以猜测,所以通过率可能因机遇作用变大。为了平衡机遇对难度的影响,吉尔福特提出了一个校正公式:11

P KP K C -=-,其中C P 为校正后的通过率,P 为实际得到的通过率,K 为备选答案的数目。

6. 非二分变量的项目计算通过率,一般用:max

100%X

P X =?,其中X 为全体被试在该题

上的平均分,X max 为该题的满分。

7. P 值越接近于0或接近1,越无法区分被试间能力的差异。相反P 值越接近,区别力越高。

8. 在实际选择题目时,最好使试题的平均难度接近,而各题难度在±之间。

9. 对于是非题而言,其难度值应该为最为合适;而对于四选一的题目,其难度值约为时最为合适。

10.分数的分布时正偏态分布时,题目较难;为负偏态分布时,题目较易。

1. 项目区分度,也叫鉴别力,是指测验项目队被试的心理特征的区分能力。

2. 区分度的计算方法主要是:①鉴别指数;②相关法。

3.鉴别指数法的主要步骤是:

①按测验总分高低排列答卷;

②确定高分组与低分组,每一组取答卷总数的27%;

③分别计算高分组与低分组在该项目上的通过率或得分率;

④按下列公式计算鉴别指数:D=P H-P L,其中,D为鉴别指数,P H为高分组在该项目上的

通过率或得分率,P L为低分组在该项目上的通过率或得分率。

4.若D>0,D越大,说明该项目区分两种不同水平的程度越高。若D<0,则反映高水平组

在该项目上的得分率反而低于低水平组,说明项目有问题。

5.相关法:以某一项目分数与效标成绩或测验总分的相关作为该项目区分度的指标。相关

越高,表明项目越具有区分的功能。

6.相关法主要包括:

①点二列相关:适用于一类变量为二分称名变量,另一类变量为连续变量。

②二列相关:适用于两个连续变量,但其中一个变量被人为分成两类。

③φ相关法:适用于两个变量均为二分称名变量时。

7.难度与区分度的关系,一般来说,较难的项目对高水平的被试者区分度高;较易的项目

队低水平的被试者区分度高,中等难度的项目对中等水平的被试者区分度高。

8.项目难度的分布一般以常态分布为好,这样不仅能保证多数项目具有较高的区分度,而

且可以保证整个测验对被试者具有较高的区分能力。

1.在编制测验前首先要明确测量的对象,也就是该测验编成后要用于那些团体。只有对受

测者的年龄、受教育程度、社会经济水平、阅读水平等心中有数,编制测验时才能有的放矢。

2.测验用途不同,编制测验时的取材范围以及试题难度等也不尽相同,在测验前就应明确

所编出的测验是要对被试者做描述、诊断、选拔还是预测。

3.测验的用途,一般分为:显示和预测,由此测验可以分成:显示性测验和预测性测验。

4.显示性测验:是测验题目和所要测量的心理特征相似的测验。古德纳夫曾经在显示测验

内部,又区分为样本测验和标记测验。

5.预测性测验:是预测一些没有被测量的行为的测验。

6.显示性测验和预测性测验区分不是绝对的,有时是统一的。

7.心理测验的目标:是编制测验是测什么的,即用来测量什么样的心理变量或行为特征。

8.目标分析以测验不同而异,一般可分为:

①工作分析;②对特定概念下定义;③确定测验的具体内容。

9.对于选拔和预测功用的预测性测验,它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对所预测的行为活动作具体分

析,我们称之为任务分析或工作分析。这种分析的步骤是:

①确定哪些心理特征和行为可以使要预测的活动达到成功。

②建立衡量被试是否成功的标准,这个标准我们称之为效标。

1.题目的来源有:①已出版的标准测验;②理论和专家的经验;③临床观察和记录。

2.心理测验命题的一般原则:

①内容方面:内容符合测验目的;避免贪多而乱出题目;内容取样要有代表性;题目间

内容相互独立,互不牵连。

②文字方面:使用准确的当代语言;语句简明扼要;排除与答案无关的因素;最好是一

句话说明一个概念;尽量少使用双重否定句。

③理解方面:题目应有确切的答案,除创造力测验和人格测验外不应具有引起争议的可

能;题目的内容不要超出受测团体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题目的格式要

不被人误解。

④社会敏感性方面

菲利普列举的策略:(1)命题时假定被试具有某种行为,使他不得不在确实没有该行

为时才否定,可避免否定答案过多的倾向;(2)命题时假定规范不

一致;(3)指出该行为是常见的,虽然是违规的。

3.编制选择题时,既要编好题干,也要编好选项,必须注意:

①题干所提的问题必须明确,尽量使用简单而且明晰的词语。

②选项切记沉长,要简明扼要

③每题只给一个正确答案,其他属诱答。

④各选项长度应相等,尽量不要有长有短。

⑤避免题干用词与选项用词一致,否则成了选择答案的线索。

⑥选项最好用同一形式。

4.编制是非题时应注意:

①内容应以有意义的概念、事实或基本原则为基础。

②每到题只能包含一个概念

③若是表达意见的题目,最好说明意见的来源和根据。

④尽量避免否定叙述,尤其是要避免用双重否定的叙述。

⑤“是”、“非”题的数目应有适应比例,基本相等,且要随机排列。

5.编制简答题有三个原则:

①宜用问句形式

②如果是填充形式,空格不宜太多,所空出的应该是关键词句。

③每题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而且答案要简短而具体。

6.编制操作题的四个原则:

①明确所要测验的目标,并将其操作化。

②尽量选择真实性程度较高的项目。

③指导语要简明扼要,主要让被试明白要他们做什么和在什么条件下做。

④制定评分标准,确定计分方法。

1.在选择题目形式时,需要考虑由以下几点:

①测验的目的和材料的性质

②接受测验的团体的特点

③各种实际因素

2.审定题目时要注意:

①题目的范围应与测验计划所列的内容技能双向细目表相一致。

②题目的数量要比最后所需的数目至少多一倍至几倍,以备筛选和编制复份。

③题目的难度必须符合测验目的的需要。

④题目的说明必须清楚明白。

3.测题编排的一般原则是:

①测题的难度排列宜逐步上升。

②尽可能将同类型的测题组合在一起。

③注意根据各种类型测题本身的特点排列题目

4.常见的测题排列方式是:并列直进式和混合螺旋式。

5.预测时应注意:

①预测对象应取自将来正式测验准备应用的群体。

②预测的实施过程与情景应力求与将来正式测验时的情况相近似。

③预测的时间可稍宽一些,最好使每个被试都能将题目做完。

④在预测过程中,应对被试的反映情形随时加以记录。

6.测验指导手册的内容:

①测验的目的和功用。

②测验编制的理论背景以及测验中的材料是根据什么原则、应用什么方法选择出来的,

许多手册还提供选择题目的统计指标。

③如何实施测验的说明。

④测验的标准答案和积分标准

⑤常模资料,包括常模表、常模适用的团体及对测验分数如何做解释。

⑥测验的基本特征,包括难度、鉴别力、信度、效度和因素分析的资料,以及这些资料

取得的条件和情景,包括调查的样本和时间。

1.主试资格主要包含技术和道德两方面的要求。技术方面主要是指一定的知识结构、心理

测验专业理论知识和相应的专业技能。道德方面要求主试恪守测验工作者的职业道德。

2.主试者的知识结构:是开展心理测验工作所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和与专业相关的知识。

3.主试者的专业理论知识具体的说是:

①主试者对心理测验的特点和性质、它的作用和局限性有清楚的认识;

②了解测验的基本特征,如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等心理测量学指标;

③熟悉保证心理标准化的必要性。

4.主试必须具有实际操作心理测验的专业技能和经验,接受严格、系统的心理测验专业训

练熟悉有关测验的内容、使用范围、测验程序和记分方法等。

5.主试者的职业道德包括:测验的保密和控制使用、测验中个人隐私的保护。

6.测验选择的要求是:(1)必须适合测量的目的;(2)必须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

7.测验前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

①预告测验;②准备测验材料;③熟悉测验指导语;④熟悉测验的具体程序。

8.测验中主试的职责:

①应按照指导语的要求实施测验

②测验前不讲太多无关的话

③不应对被试者的反映做出暗示性反应,应时刻保持和蔼、微笑的态度。

④对特殊问题要有心理准备

9.协调关系是主试和被试之间一种友好的、合作的、能促使被试最大限度地做好测验的一

种关系。

1.指导语一般由以下内容组成:①如何选择反应形式;②如何记录这些反应;③时间限制;

④如果不能确定反应时该如何操作;⑤例题;⑥有时告知被试测验目的。

2.除了典型行为测验,大多数测验都有时间限制。

3.对测验环境条件的要求有:①必须完全遵从测验手册的要求;②记录下任何意外的测验

环境因素;③在解释测验结果时也必须考虑这一因素

4.被试者对测验的经验或应试技巧会影响测验成绩,“测验油子“的表现有:①能觉察出正

确答案与错误答案的细小差别;②懂得合理分配测验时间;③常常是各种题型都见过;

④熟悉测验的程序。

5.练习效应的具体表现为:

①教育背景较差、经验较少或智力较高者,受练习效应的影响较大;

②着重速度的测验,练习效应较为明显;

③重复实施相同的测验,受练习效应影响程度大于复本的测验;

④两次测验之间的时距越大,练习效应越小,相距三个月以上练习效应可忽略不计;

⑤一般的平均练习效应,约在1/5个标准差以下,而且仅限于第一次及第二次重测,第

三次以后练习效应不明显。

6.投射测验受应试动机的影响不太大。

7.影响测验焦虑的因素有哪些?

①能力高的人,测验焦虑一般较低,而对自己能力没把握的人,测验焦虑较高;

②抱负水平过高,求胜心切的人,测验焦虑较高;

③具有某种人格特点,如缺乏自信、患得患失、情绪不稳定的人易产生测验焦虑;

④测验成绩与被试的关系重大,或被试受到的压力过大,容易使其产生测验焦虑;

⑤经常接受测验的人叫焦虑较低,而对测验程序不熟悉,尤其是测验中采取了新的题目形

式或实施程序会增加测验焦虑。

8.适度的焦虑会提高智力测验、成就测验和能力倾向测验的成绩。

1.反应定势:又叫反应风格,是独立于测验内容的反应倾向,即由于每个人回答问题的习

惯不同,而使能力相同的被试得到不同的测验分数。

2.除非“反应速度”本身即为重要的研究目标,否则应让被试有充分的时间反应,同时应

该注明每道题的答题时间,以减少求“快”与求“精确”定势的影响。

3.在编制是非题时,“是”“否”题大致相等或答“否”题略多,是控制喜好正面叙述的反

应定势(肯定定势)的有效方法。

4.在测验编制过程中,正确答案的位置在整个测验中出现在各位置的概率相等,就可以控

制喜好特殊位置定势。

5.在编制测验时,尽量使选项长度一致,就可以避免喜好较长选项的反应定势。

6.猜测的反应定势。敢于猜测的被试比谨慎的被试更容易得高分。

1.无论哪种测验,为使评分尽可能客观,有3点要求:

①及时而清晰地记录反应情况。

②要有一张标准或正确反映的表格,即记分键。

③将被试的反应和记分键比较,对反应进行分类。

2.解释分数的原则:

①永远把测验分数视为一个范围,而不是一个点。如在韦氏测验中,通常用测得的IQ加

减5(85%~90%的可信限水平)的方法来判断IQ值的波动范围。

②不能把分数绝对化,更不能仅仅根据一次测验的结果轻易下结论。要做到考虑个人的

测验前的经历和测验情景。

③为了对测验分数做出确切的解释,只有常模资料是不够的,还必须有测验的信度和效

度资料。在解释分数时,一定要依据从最相近的团体、最匹配的情景中获得的资料。

④对于来自不同测验的分数不能直接加以比较。

3.报告分数时要注意的问题:

①不应把测验的分数直接告诉被试本人或家长、学校班主任等任何有关人员,应告诉的

是测验分数的解释和建议。

②避免使用专业术语。

③要保证当事人知道这个测验测量或预测什么。

④要使当事人知道他是和什么团体在进行比较。

⑤要使当事人知道如何运用他的分数。

⑥要考虑测验分数将给当事人带来什么心理影响。

⑦要让当事人积极参与测验分数的解释。

(情绪管理)心理测量学复习知识点

心理咨询师考试心理测量学复习知识点 第1节:概述 第一单元心理测验的发展史(教程第215-216页) 要点:首先倡导科学心理测验的学者是英国生物学家和心理学家高尔登(F.Galton)。(识记)FrancisGalton(1822-1911)-英国生物学家和心理学家,达尔文的表弟。 名言:"Every long-established race has necessarily its peculiar fitness for the conditio ns under which it has lived,owing to the sure operation of Darwin’s law of natural selecti on."(1869) 要点:1890年,卡特尔在《心理》杂志上发表“心理测验与测量”一文,这是心理测验第一次出现于心理学文献中。(识记) James Mckeen Cattell(1860-1944)-美国心理学家 提出:“心理学若不立足于实验与测量上,决不能够有自然科学之准确性。”“心理测验”一词的提出者。 要点:比内(A.Binet)与其助手西蒙(T.Simon)研究制作了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心理测验。(识记)Alfred Binet(1857-1911)-法国心理学家。研究制作了比内-西蒙智力量表。 参考书:郑日昌等,《心聿饬垦А罚嗣窠逃霭嫔纾?999.9,P1-P5 心理测验的发展 1.操作测验的发展 2.团体智力测验的发展 3.能力倾向测验的发展 4.人格测验的发展

第四单元正确对待和使用测验(教程第220-221页)要点:正确对待和使用心理测验必须做到:(领会) 1、测验使用者必须具备一定的资格 2、慎重选择测验量表 3、与被试者建立良好的协调关系 4、正确解释测验结果 5、注意测验的保密 第五单元分数的解释与交流(教程第221-223页) 知识点:解释分数要注意的几个问题(领会)

计算机组成原理知识点总结——详细版

计算机组成原理2009年12月期末考试复习大纲 第一章 1.计算机软件的分类。 P11 计算机软件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叫系统程序,一类叫应用程序。 2.源程序转换到目标程序的方法。 P12 源程序是用算法语言编写的程序。 目标程序(目的程序)是用机器语言书写的程序。 源程序转换到目标程序的方法一种是通过编译程序把源程序翻译成目的程序,另一种是通过解释程序解释执行。 3.怎样理解软件和硬件的逻辑等价性。 P14 因为任何操作可以有软件来实现,也可以由硬件来实现;任何指令的执行可以由硬件完成,也可以由软件来完成。对于某一机器功能采用硬件方案还是软件方案,取决于器件价格,速度,可靠性,存储容量等因素。因此,软件和硬件之间具有逻辑等价性。 第二章 1.定点数和浮点数的表示方法。 P16 定点数通常为纯小数或纯整数。 X=XnXn-1…..X1X0 Xn为符号位,0表示正数,1表示负数。其余位数代表它的量值。 纯小数表示范围0≤|X|≤1-2-n 纯整数表示范围0≤|X|≤2n -1

浮点数:一个十进制浮点数N=10E.M。一个任意进制浮点数N=R E.M 其中M称为浮点数的尾数,是一个纯小数。E称为浮点数的指数,是一个整数。 比例因子的基数R=2对二进制计数的机器是一个常数。 做题时请注意题目的要求是否是采用IEEE754标准来表示的浮点数。 32位浮点数S(31)E(30-23)M(22-0) 64位浮点数S(63)E(62-52)M(51-0) S是浮点数的符号位0正1负。E是阶码,采用移码方法来表示正负指数。 M为尾数。P18 P18

2.数据的原码、反码和补码之间的转换。数据零的三种机器码的表示方法。 P21 一个正整数,当用原码、反码、补码表示时,符号位都固定为0,用二进制表示的数位值都相同,既三种表示方法完全一样。 一个负整数,当用原码、反码、补码表示时,符号位都固定为1,用二进制表示的数位值都不相同,表示方法。 1.原码符号位为1不变,整数的每一位二进制数位求反得到反码; 2.反码符号位为1不变,反码数值位最低位加1,得到补码。 例:x= (+122)10=(+1111010)2原码、反码、补码均为01111010 Y=(-122)10=(-1111010)2原码11111010、反码10000101、补码10000110 +0 原码00000000、反码00000000、补码00000000 -0 原码10000000、反码11111111、补码10000000 3.定点数和浮点数的加、减法运算:公式的运用、溢出的判断。 P63 已知x和y,用变形补码计算x+y,同时指出结果是否溢出。 (1)x=11011 y=00011 (2)x=11011 y=-10101 (3)x=-10110 y=-00001

(情绪管理方法)心理测量学复习知识点

(情绪管理方法)心理测量学复习知识点

心理咨询师考试心理测量学复习知识点 第1节:概述 第一单元心理测验的发展史(教程第215-216页) 要点:首先倡导科学心理测验的学者是英国生物学家和心理学家高尔登(F.Galton)。(识记)FrancisGalton(1822-1911)-英国生物学家和心理学家,达尔文的表弟。 名言:"Every long-established race has necessarily its peculiar fitness for the conditio ns under which it has lived,owing to the sure operation of Darwin’s law of natural selecti on."(1869) 要点:1890年,卡特尔在《心理》杂志上发表“心理测验与测量”一文,这是心理测验第一次出现于心理学文献中。(识记) James Mckeen Cattell(1860-1944)-美国心理学家 提出:“心理学若不立足于实验与测量上,决不能够有自然科学之准确性。”“心理测验”一词的提出者。 要点:比内(A.Binet)与其助手西蒙(T.Simon)研究制作了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心理测验。(识记)Alfred Binet(1857-1911)-法国心理学家。研究制作了比内-西蒙智力量表。 参考书:郑日昌等,《心聿饬垦А罚嗣窠逃霭嫔纾?999.9,P1-P5 心理测验的发展 1.操作测验的发展 2.团体智力测验的发展 3.能力倾向测验的发展 4.人格测验的发展 第二单元心理测验的基本概念(教程第217-219页)

计算机操作系统知识点总结一

第一章 ★1.操作系统的概念:通常把操作系统定义为用以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系统资源方便用户使用的程序和数据结构的集合。★2.操作系统的基本类型: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分布式操作系统。 ①批处理操作系统 特点: 用户脱机使用计算机 成批处理 多道程序运行 优点: 由于系统资源为多个作业所共享,其工作方式是作业之间自动调度执行。并在运行过程中用户不干预自己的作业,从而大大提高了系统资源的利用率和作业吞吐量。 缺点: 无交互性,用户一旦提交作业就失去了对其运行的控制能力;而且是批处理的,作业周转时间长,用户使用不方便。 批处理系统中作业处理及状态 ②分时操作系统(Time Sharing OS) 分时操作系统是一个联机的多用户交互式的操作系统,如UNIX是多用户分时操作系统。 分时计算机系统:由于中断技术的使用,使得一台计算机能连接多个用户终端,用户可通过各自的终端使用和控制计算机,我们把一台计算机连接多个终端的计算机系统称为分时计算机系统,或称分时系统。 分时技术:把处理机的响应时间分成若于个大小相等(或不相等)的时间单位,称为时间片(如100毫秒),每个终端用户获得CPU,就等于获得一个时间片,该用户程序开始运行,当时间片到(用完),用户程序暂停运行,等待下一次运行。 特点: 人机交互性好:在调试和运行程序时由用户自己操作。 共享主机:多个用户同时使用。 用户独立性:对每个用户而言好象独占主机。 ③实时操作系统(real-time OS) 实时操作系统是一种联机的操作系统,对外部的请求,实时操作系统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处理完毕。 特点: 有限等待时间 有限响应时间 用户控制 可靠性高 系统出错处理能力强 设计实时操作系统要考虑的一些因素: (1)实时时钟管理 (2)连续的人—机对话 (3)过载 (4) 高度可靠性和安全性需要采取冗余措施。 ④通用操作系统 同时兼有多道批处理、分时、实时处理的功能,或其中两种以上的功能。 ⑤个人计算机上的操作系统

沉积相知识点复习 (5)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系试卷 一、填空题( 每空0.5 分,共10 分) 3 、一般说来,层状叠层石生成环境的水动力条件①__________ ,多属②__________ 的产物;柱状叠层石生成环境的水动条件③__________ ,多为④__________ 的产物。①较弱,②潮间带上部,③较强,④潮间带下部至潮下带上部。 6 、Young et al.(1972) 以潮汐作用带为形式的相带模式包括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 ③__ ________ 和④__________ 四个相带。①潮上带,②潮间带,③局限潮下带,④开阔潮下带。 7 、第一部系统论述我国各地质时代的沉积岩层的古地理轮廓的专著是①__________ 编著的② __________ 。①刘鸿允,②《中国古地理图》。 1 、相标志是相分析及岩相古地理研究的基础,可归纳为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和③ __________ 三类。①岩性标志,②古生物标志,③地球化学标志。 6 、Laporate(1969) 以潮汐作用划分的相带模式包括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 和④__________ 四个相带。①潮上带,②潮间带,③潮下带上部,④潮下带下部。 7 、米德尔顿和汉普顿按支撑机理把沉积物重力流划分为四种类型,即①__________ 、②______ ____ 、③__________ 和④__________ 。①碎屑流,②颗粒流,③液化沉积物流,④浊流。 5、按照地貌特点、水动力状况和沉积物特征,可将砂质高能滨岸相划分为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和④___________四个亚相。①海岸沙丘、②后滨、③前滨、④近滨。 6、欧文(Irwin,1965)根据潮汐和波浪作用的能量,将陆表海碳酸盐沉积作用环境划分出了三个能量带,即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和③____________。①远离海岸的X带(低能带)、②稍近海岸的Y带(高能带)、③靠近海岸的Z带(低能带)。 三、比较下列每对术语的异同点( 每小题 4 分,共32 分) 4 、泥岩与页岩——均为粘土岩,前者无页理,后者有页理。 5 、沉积相与岩相——岩相与沉积相是从属关系。沉积相是沉积环境及在该环境中形成的沉积岩(物)特征的综合,而岩相是一定沉积环境中形成的岩石或岩石组合,是沉积相的主要组成部分。 6 、河控三角洲与浪控三角洲——为不同作用所控制形成的三角洲。河控三角洲是以河流作用为主形成的三角洲,是高建设性的三角洲,形态上呈鸟足状或朵状。浪控三角洲是以波浪作用为主形成的三角洲,是破坏性的三角洲,形态上呈鸟嘴状。 7 、内波与内潮汐——内潮汐是内波的一种特殊类型。内波是指存在于两个不同密度的水层界面上或具有密度梯度的水体之内的水下波(LaFond,1966 ),内波的振幅、周期、传播速度、深度的变化范围都很大。其中周期与半日潮或日潮相同的内波叫做内潮汐。

事业单位计算机专业技术知识点归纳

中央处理器(运算器、控制器、寄存器) 存储器(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储器、匀速缓冲存储器) 主机总线 输入/输出接口 硬件系统外存储器 1、计算机系统外部设备输入设备 输出设备 软件系统系统软件 应用软件 2、OSI参考模型: 应用层为应用程序提供网络服务。 表示层处理在两个通信系统换信息的表达方式。 会话层负责维护两个节点之间会话连接的建立、管理和终止,以及数据的交换。 传输层向用户提供可靠的端对端服务。 网络层通过路由选择算法为分组通过通信子网选择最适当的路径,以及实现拥塞控制、网络互连等功能。 数据链路层在通信的实体间建立数据链路连接,传输以帧为单位的数据包,并采用差错控制与流量控制方法,使有差错的物理线路变成无差错的数据链路。 物理层利用传输介质为通信的网络结点之间的建立、管理和释放物理连接,实现比特流的透明传输,为数据链路层提供数据传输服务。 3、TCP/IP参考模型: 应用层负责处理特定的应用程序细节,专门为用户提高应用服务。 传输层负责在应用进程之间建立端到端通信。 互联层负责将源主机的报文分组发送到目的主机。 主机—网络层负责通过网络发送和接收IP数据报。 4、网络拓扑结构分为星状拓扑结构、环状拓扑结构、树状拓扑结构、网状拓扑结构和总线形拓扑结构。 5、IP地址分类:A类地址:0.0.0.0~127.255.255.255 B类地址:128.0.0.0~191.255.255.255 C类地址:192.0.0.0~223.255.255.255 D类地址:用于组播。 E类地址:暂时保留。 6、计算机的发展史。

7、简述计算机硬件系统组成的5大部分及其功能。 答:计算机硬件系统由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5大部分组成。 运算器:用来完成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并将运算的中间结果暂时存储在运算存储器。 存储器:用来存放数据和程序。 控制器:用来控制、指挥程序和数据的输入,运算以及处理运算结果。 输入设备:将人们熟悉的信息形式转化为机器能识别的信息形式。 输出设备:将运算结果转换为人们熟悉的信息形式。 8、简述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及特点。 答:按通信围和距离可分为: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和广域网(WAN)。 LAN:最常见、应用最广。连接围窄、用户数少、配置容易、连接速率高。 MAN:可看成是一种大型的LAN。 WAN:传输速率比较低,网络结构复杂,传输线路种类比较少。 1、计算机网络分为: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 2、分组交换技术分为:数据报与虚电路。 3、网络协议3要素:语义、语法、时序。 4、通信服务分为:面向连接服务和无连接服务。 5、面向连接服务与无连接服务对数据传输的可靠性有影响,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一般通过确认和重传机制保 证。 6、物理连接分为:点对点连接与多点。 按信道数分:串行通信和并行通信。 7、点对点连接的通信方式按数据传送方向和时间分:全双工、半双工与单工。 按同步类型分位同步(外同步法、同步法) 字符同步(同步式、异步式) 8、网络中常用的传输介质: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电缆、无线与卫星通信。 双绞线(STP:屏蔽双绞线,UTP:非屏蔽双绞线) 同轴电缆(基带同轴电缆,宽带同轴电缆) 9、数据编码方法模拟数据编码(振幅键控ASK,移频键控FSK,移相键控PSK) 数字数据编码(非归零编码NRZ,曼彻斯特编码,差分曼彻斯特编码)

(完整版)《心理咨询师理论知识》第五章心理测量学知识(精华版)

第一节概述 第一单元测量与测量量表(P348-350) 一、测量的定义:测量就是依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事物加以确定。该定义包括三个主要的元素:事物(指的是我们要测量的对象,更准确地说,就是引起我们兴趣的事物的属性或特征)、数字(是代表某一事物或事物某一属性的量)、法则(代表的是测量所依据的规则和方法)。 二、测量要素:参照点、单位 参照点:要确定事物的量,必须有一个计算的起点,这个起点叫做参照点。1绝对零点(全无)2相对零点(人为); 单位:是测量的基本要求,没有单位就无法进行测量;好的单位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有确定的意义、相同的价值。 第二单元心理测量的基本概念(P350-352) 一、心理测量的定义:心理测验的定义:依据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通过观察人的少数有代表性行为,对于贯穿在人的全部行为活动中的心理特点作出推论和数量化分析的一种科学手段。 1、心理测验测量的是人的行为。 2、心理测验在测量个别差异的时候,往往只是对少数经过慎重选择的行为样本进行观察,来间接推知被试者的心理特征。 3、为了使不同的被试者所获得的分数有比较的可能性,测验的条件对所有的被试者都必须是相同的。 4、个人在测验中所得到的原始分数并不具有什么意义,只有将它与其他人的分数或常模相比较才有意义。 二、心理测验的性质:间接性(心理测量的间接性迄今为止,我们还无法直接测量人的心理,只能通过测量人的外显行为,即通过测量人们对测验题目的反应来推论出他的心理特质);相对性(心理测量的相对性我们在比较不同人之间的行为或心理特征时,没有绝对的标准,也没有绝对的零点,我们有的只是一个连续的行为序列);客观性(1、测验的刺激是客观的2、对反应的量化是客观的3、对结果的推论是客观的) 错误的测验观:万能论、无用论、心理测验即智力测验 正确的测验观:重要的心理学研究方法之一;是决策的辅助工具;作为研究方法和测量工具尚不完善 第五单元心理测验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P355-356) 在我国的心理门诊中应用较多的三类心理测验:智力测验(可在求助者有特殊要求时及对方有可疑智力障碍的情况下应用);人格测验(有助于治疗者对求助者人格特征的了解,以便于对其问题有更深入的理解,并可针对性地开展咨询与心理治疗工作);心理评定量表(用于检查求助者某方面心理障碍的存在与否或其程度如何)。 第六单元心理测量的发展史(P356-359) 1、世界上最早的心理测量的实践:我国的科举取士制度(始于汉代、兴于隋唐); 2、★高尔登十年(19世纪80年代):【英国】生物学家和心理学家高尔登为首先倡导科学心理测验的学者(①倡导科学心理测验;②遗传决定论的代表;③设计了测量差异的方法;④奠定了统计学基础;⑤提出了相关的概念。皮尔逊创立了积差相关法。)★卡特尔十年(90年代):1890年,【美国】卡特尔在《心理》杂志上发表“心理测验与测量”一文,这是心理测验第一次出现于心理学文献中。并认为心理测验的结果应与常模进行比较; ★比内的智力测验十年(20世纪头10年):1905年,【法国】比内与其助手西蒙研究制作了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心理测验。 3、此后心理测验的发展:操作测验、团体智力测验、能力倾向测验、人格测验的发展(人格测验的先驱是克雷佩林,最早将自由联想测验施测于精神病人)。

地史学复习重点汇总+中国地质大学.doc

沉积环境: 一个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征的自然地理单元 沉积相——反映沉积记录成因(环境、条件和沉积作用)的岩石特征和生物特征的综合。即沉积记录成因的物质表现。生物相岩相 相变——地层的岩石特征和生物特征及其所反映的沉积环境和沉积作用在空间(横向)上的变化。 相分析——综合地层的岩石特征和生物特征,推断其成因(沉积环境和沉积作用)瓦尔特相(定)律亦称相对比原理 :只有那些目前可以观察到是相互毗邻的相和相区,才能原生地重叠在一起; 即在垂向上整合叠置的相是在侧向上相邻的沉积环境中形成的。 “The past history of our globe must be explained by what can be seen to be happening now” (James Hutton). It was named Uniformitarianism by Charles Lyell (1830; Hutton, 1795) Sed. Facies indicators——the physic, chemic and biologic characteristics which indicate sedimentary environments, processes and conditions. 。。。。。。 地层:各种层状岩石的统称.包括所有的沉积岩,部分火成岩和变质岩. 地层学:研究层状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地质年代、时空分布规律(狭义)和形成环境条件及其物理、化学性质的地质学分支学科.她的核心目标就是建立地球科学的时间坐标。 地层叠覆律: 原始地层自下而上是从老到新的(上新下老) 原始水平律: 地层沉积时是近于水平的,而且所有的地层都是平行于这个水平面的(水平摆放). 原始侧向连续律: 地层在大区域甚至全球范围内是连续的,或者延伸到一定的距离逐渐尖灭(侧向连续)。 化石层序律:不同时代的地层含有不同的化石,含相同化石的地层其时代相同。

戴海琦版心理测量学重难点考点归纳整理1

心理测量学重难点考点归纳整理 一.心理测量的基本理论 (一)心理测量的基本理论 1)心理测量的基本概念 (1)心理测量的特点 ①间接性——心理属性是内在的不可直接测量到的特质,但可表现为一系列具有内在联系的外显行为,测量者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测量这些外显行为,并由这些行为判别特质的性质。 ②相对性——对人的行为进行比较,没有绝对的标准,亦即没有绝对零点,我们有的只是一个连续的行为序列。所有的心理测量都是看每个人处在这个序列的什么位置上,也就是只有顺序量表的特征。 ③客观性——实际上就是测验的标准化问题。测验用的项目,说明、言语、态度、评分、分数转换、解释都需要标准化。 2)心理测量的特征与分类: 按所测量的心理特征分类:①能力测验②成就测验③人格测验 按接受测量的人数分类:①个别测验②团体测验 按测验目的分类①描述性测验②诊断性测验③预示性测验 按测验要求分类①最高作为测验②典型作为测验 按评价所参照的标准分类①常模参照测验②目标参照测验③潜力参照测验 3)经典测量理论及其模型 (1)基本定义 真分数:反映被试某种心理特质真正水平的数值; 其是一个在理论上构想出来的抽象概念,在实际测量中很难得到 观察分数:实测到的分数; 我们希望通过改进和完善测量工具及方法的方式来使得观察分数尽量接近真分数。 CTT 数学模型:观察分数与真分数之间是一种线形关系,并只相差一个随机误差 X T E =+其中X 表示观察分数;T 表示真分数;E 表示随机误差(不包含系统误差) (2)CTT 模型的三个假设公理 ①若一个人的某种心理特质可以用平行的测验反复测量足够多次,则观察分数的平均值会接近真分数;即E(X)=T 或E(E)=0 ; ②真分数和误差分数之间的相关为零,即ρ(T,E)=0 ; ③平行测验上的误差分数之间相关为零,即ρ(E1,E2)=0; 平行测验:题目不同的测验测的是同一特质,且题目形式、数量、难度、区分度以及测查等值团体后所得分数的分布一致 (3)CTT 模型的方差关系 ①在一次测量中,被试观察分数的方差等于其真分数方差与误差分数方差之和 222X T E S S S =+ ②真分数变异还可以分成与测量目的有关的变异和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变异 222T V I S S S =+ (二)测量的信度与效度 1)测量的信度 (1)信度的定义:信度是指测量结果的稳定性程度;

计算机导论知识点总结

计算机导论知识点总结 指令系统:一台计算机中所有指令的的集合,它是表征一台计算机性能的重要指标。 微型计算机中,控制器的基本功能是指令的操作数。 USB总线是以串行方式传输数据。 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是利用通信线路连接起来相互独立的计算机的集合,其主要目的是实现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 计算机病毒:破坏计算机功能或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程序。 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由程序和数据结构组成的大型系统软件,它负责计算机的全部软硬件的资源分配,调度和管理,控制各类程序的正常执行,并为用户使用计算机提供良好的环境。 高速缓冲储存器(Cache):位于cpu和内存之间的储存器,其 特点是速度快,目的是是储存器的速度与cpu的速度相匹配。 总线:若干信号线的集合,是计算机各部分之间实现信息传递的通道。 数据结构:数据结构是指具有一定的结构(关系)的数据元素的集合,主要研究数据的各种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以及对数据的各种操作。 进程:一个程序(或者程序段)在给定的工作空间和数据集合上的一次执行过程,它是操作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独立单位。 程序计数器:由若干位触发器和逻辑电路组成,用来存放将要执

行的指令在储存器中存放地址。 机器指令:计算机执行某种操作的命令,可由cpu直接执行。 cpu主要的技术指标: 1.字长:cpu一次处理的二进制数的位数。 2.主频:cpu内部工作的时钟频率,是cpu运算时的工作频率。 3.地址总线宽度:决定了cpu可以访问储存器的容量,不同型号cpu的总线宽度不同,因而可使用的内存的最大容量也不同。 4.数据总线宽度:决定了cpu与内存,I/0设备之间一次数据传输的信息量。 5.高度缓冲:可以进行高速数据交换的存储器,它先于内存,与cpu交换数据。 6.指令系统:指令的寻址方式越灵活,计算机的处理能越强。 7.机器可靠性:平均无故障时间越短,机器性能月好。 计算机硬件主要由运算器,控制器,储存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总线)组成 1.运算器:主要完成算数运算和逻辑运算。 2.控制器:实现取指令,分析指令和执行指令操作的控制,实现对整个运算过程的有规律的控制。 3.储存器:是用来存放数据和程序的部件,可以分为主存储器(也称内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 4.输入设备,输出设备:是实现计算机系统与人(或者其他系统)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设备。输入设备将外界信息转化为

《心理测量学》复习思考题答案

(0076)《心理测量学》复习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心理测量概述 一、解释 1.测量:按照一定法则给事物指派数字。 2.心理测验:实质上是行为样本的客观的和标准化的测量。 3.量表:具有参照点和单位的用以测量某种事物以确定其数量的连续体。 二、填空 1.无论是物理特性的测量,还是精神特性的测量,都必须具有(参照点)和(单位)两个要素。 2.量表可以分为(类别量表)、(等级量表)、(等距量表)和(比率量表)四级水平。 3.要求被试按平时的习惯作出反应而无正确答案的测验称为(典型行为测验)。 4.以预先确定的教学内容为标准,考查被试对于指定的教学目标中的内容或技能掌握程度的测验称为(目标参照测验)。 三、单项选择 1.心理测量的参照点是(①)。 ①人定零点②绝对零点③人定零点和绝对零点④不能确定 2. 一般而言,心理测验的分数属于(②)。 ①类别量表②等级量表③等距量表④比率量表 3.狭义的心理测量是指以(②)为工具的测量。 ①调查②测验③实验④口试 四、判断分析 1.心理测量主要用于对人的精神特性的直接测量。(×) 分析:人的心理行为变化无法直接测出,只能通过个人在活动中(具体讲就是对测验题目)的反应来间接推断人的某种精神特性的状况。 2.由于心理测量属于等级量表,因而在应用中只能使用等级量表适用的统计方法。(×) 分析:虽然心理测量属于等级量表,但在应用时可以采取变通的方式:①假设量表上的单位是相等或近似相等,其前提是常态分布的假设;②把测验分数转换到一个有相等单位的量表上,即把原始分数转换成标准分数。这样就可以使用等距量表的统计方法。 3,在对心理测验进行区分时,应主要看编制者的目的和测验的实际内容。(√)

岩石学期末考试重点整理

火成岩 岩石:是天然产出的,由一种或多种矿物、或类似矿物的物质(如有机质、玻璃、非晶质)和生物遗骸等构成的固态集合体。 岩石的成因分类:按岩石的形成作用过程划分为:岩浆岩:是由地幔或地壳的岩石经熔融或部分熔融形成岩浆继而冷却固结的产物。沉积岩:是由地表风化产物、火山碎屑物等,在外力作用下搬运、沉积、固结而成的。变质岩:是由先已存在的岩石(岩浆岩及沉积岩)在温度、压力及应力条件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为适应新的环境而形成的岩石。 三大岩类之间的循环转换关系:已经存在的沉积岩、变质岩、火成岩抬升到地表以后,经风化剥蚀、机械破碎、搬运、沉积等作用可以形成沉积岩;已经存在的沉积岩、火成岩或变质岩,因温压条件的变化或流体的作用等可形成变质岩;温压条件的进一步变化,可使原来的沉积岩。变质岩或火成岩发生熔融形成岩浆,岩浆在固结形成新的火成岩。 岩石学:是专门研究地壳、地幔及其它星体产出的岩石的分布、产状、成分、结构、构造、分类、命名、成因、演化等方面的科学。 岩浆:是天然形成于上地幔或地壳深部,含有部分挥发分和固态物质、粘稠的、以硅酸盐为主要成分的高温熔融体。自然界中硅酸盐岩浆占绝大多数,极少量是金属硫化物岩浆和金属氧化物岩浆(矿浆)及碳酸岩浆。 岩浆的主要化学成分: (1) 常量元素: O、Si、Al、Fe、Mg、Ca、Na、K、Mn、Ti、P、H、C等,其中O最多。在岩浆结晶过程中这些元素相互结合,组成各种矿物。通常以氧化物形式来表示:如SiO2 、Al2O3 、Fe2O3 、 FeO 、MgO、CaO、Na2O、K2O、MnO、TiO2、P2O5、H2O、CO2 等。但实际上在岩浆中这些元素并非以氧化物形式存在,而多是呈离子、原子或离子团的形式存在,如: Mg2+、 Na +、[SiO4]4-。 另外还有挥发份:CO2、SO2、CO、N2、H2 NH3、NH4、HCl、HF、KCl、NaCl等等。硅酸盐岩浆化学成分以SiO2含量最多,根据SiO2含量将硅酸盐岩浆分成4种类型:1) 酸性岩浆SiO2 > 63%(wt%) 2) 中性岩浆SiO2 52~63%(wt%) 3) 基性岩浆SiO2 45~52%(wt%)

心理测量学重点知识整理

1、著名美国学者波林指出;在测验领域中.“19世纪80年代是高尔顿的10年,90年代是卡特尔的10年,20世纪头10年则是比奈的10年。 2、比奈与其助手西蒙发表《诊断异常儿童智力的新方法》,在这篇文章中介绍的就是第一个智力量表——比西量表。 3、心理测量的性质:(1)心理测量的间接性(2)心理测量的相对性(3)心理测量的客观性 4、心理测验的种类:(一)按测验的功能分类1.能力测验 2.学绩测验 3.人格测验 (二)按测验的对象分类 1.个别测验 2.团体测验 (三)按测验材料分类 1.文字测验 2.非文字测验 (四),按测验的目的分类 1.描述性测验 2.诊断性测验 3.预示性测验(五)按测验的难度和时限分类1.速度测验2.难度测验(六)按测验的要求分类 1.最高作为测验2.典型作为测验 (七)按测验的性质分类 1.构造性测 2.投射性测验(八)按测验的应用分类1.教育测验 2.职业测验 3.临床测验 5、下面是两种常见的排列方式: 1.并列直进式 2.混合螺旋式 6、对测验项目的分析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个方面。 7、误差的种类:一种是随机误差,又叫可变误差,这是由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偶然因素引起而又不易控制的误差,它使多次测量产生了不一致的结果。此种误差的方向和大小的变化完全是随机的,无规律可循。另一种是系统误差,又叫常定误差,这是由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变因引起的一种恒定而有规律的效应,稳定地存在于每一次测量中,此时测值虽然一致,但不正确。8、经典测量理论的基本思想:把任何一个测验成绩都看做是真分数和测量误差的和,即:X=T+E (这里X为实得分数或观测分数,T是假设的真分数,E是测量误差) 9、估计信度的方法:①再测信度②复本信度③分半信度④同质性信度⑤评分者信度 10、信度系数有两个实际用处:一是用来评价测验,二是用来对分数作解释。 11、效度分为内容效度、构想效度和校标效度。 12、测验间法:①相容效度②区分效度③因素效度 13、分数的合成类型:①项目的组合②分测验或量表的组合③测验或预测源的组合 14、根据测量对象的性质和特点,不同形式的测量可分为:物理测量、胜利测量、社会测量(对社会现象的测量)、心理测量。 15、测量的参照点:a) 绝对参照点:以绝对的零点作为测量的起点b) 相对参照点:以人为确定的零点为测量的起点 16、Stevens将量表从低到高分为4个等级:a)命名量表:用数字来代表事物或对事物进行分类b)顺序量表:给个体赋值,使数值的大小次序与个体在所测量的心理特性上的多少、大小、高低等的次序相符合c)等距量表:给个体赋值,使数值间的差不仅能够反映出对应个体在所测量心理特性上的排序,而且能够反映出对应个体在该特性上的差异程度d)比率量表:给个体赋值,使数值间的比率能够反映对应个体在测量心理特性上比率 17、心理与教育测量的理论基础:1918年,桑代克曾提出:“凡客观存在的事物都具有其数量”。1939年,麦柯尔进一步指出:“凡是有其数量的事物都可以测量。” 1、心理测验:通过观察人的少数有代表性的行为,对于贯穿在人的全部行为活动中的心理特点作出推论和数量化分析一种科学手段 2、难度:测验项目的难易程度 3、区分度:指测验项目对被试的心理特性的区分能力 4、误差:是在测量中与目的无关的变因所产生的不准确或不一致的效应。 5、真分数:就是在测量没有误差时所得到的真值。 6、信度:人们通常把测量结果的可靠性称之为信度。 7、效度:指的是测量的有效性,即一个测验对它所要测量的特质准确测量的程度。 8、内容效度:是指项目对欲测的内容或行为范围取样的适当程度。

全国一级计算机知识点总结

第一部分计算机基础知识 一、硬件 1、世界上第一台公认的电子计算机ENIAC:产生年代(1946年)、诞生的国家,冯·诺依曼存储程序控制思想。 2、计算机发展历史中,每一代电子计算机采用的元器件,电子计算机最早的应用领域。 3、计算机的物理组成,主机与外设的构成。 4、CPU的组成、功能,控制器、运算器的功能,CPU的性能指标。 CPU时钟频率的单位MHz(GHZ)。 5、指令的功能、组成(操作码+地址码)。 6、计算机的性能指标。 度量计算机运算速度常用的单位是MIPS。 在微机的配置中常看到"P42.4G"字样,其中数字"2.4G"表示处理器的时钟频率是2.4GHz。 7、存储器:内存的功能、分类,常见的外存,内存与外存的特点对比,存储单位,存储速度排序。 CPU与内存直接进行数据的交换。 RAM和ROM的特点。 优盘的特点。 磁道的概念。 磁盘读写操作的含义,操作系统对磁盘进行读/写操作的单位 8、CD光盘和DVD光盘的分类。 9、地址的概念。 10、常见的输入设备及性能指标,常见的输出设备及性能指标。 11、常见的接口。 二、软件 1、计算机软件的概念(程序+数据+文档)、分类。 2、系统软件有哪些? 3、应用软件有哪些? 4、操作系统的地位、作用,操作系统的功能有哪些?

三、多媒体技术 1、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的算术运算规则,基数、权值的含义。 2、二、八、十、十六进制之间的转换方法及其相关计算。 3、无符号二进制数的表示范围。 例如5位无符号二进制数可表示的范围:00000~11111B,十进制数值范围是0~31。 4、西文字符编码ASCII码:个数(128个),表示位数(7位),学会推算字母的ASCII 码值。 相同字母ASCII码值(十进制):小写-大写=32。 5、GB2312:汉字总数,一级、二级汉字分类依据和字数。 6、区位码、国标码、机内码之间的转换方法。 任意一个汉字的机内码均>A0A0H 7、点阵字形存储空间的计算。 存储一个24×24点的汉字字形码需要72字节。 四、网络 1、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分类,通信协议,组网的目的或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2、常见的局域网有哪些?Novell网等 3、网卡的作用,调制解调器的作用。 4、IP地址(IPV4)的正确表示形式。 5、域名的概念,域名系统的作用。 识别域名中各个子域的含义。 6、E-mail地址的格式,收发邮件的注意事项。 7、计算机病毒的概念、特点、防范方法,感染计算机病毒的途径,常用的杀毒软件。 8、通信系统的技术指标。 9、能保存网页地址的文件夹是收藏夹。 五、程序设计 1、程序设计语言分类 2、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的概念。 3、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有哪些? 4、什么是可移植性? 5、编译,解释,链接。

沉积岩与沉积相考试题

沉积岩与沉积相 请注意: 1、本考试科目提供一套试题参考答案,进入本门课程点在线考试,随机抽题,如果考试题不是其中试题,千万别点最下面的“完成考试”按钮,立即关闭窗口,重新进入抽题,直到抽到所给这套题为止 2、在线考试只有一次机会,成绩为最终考试成绩,抄袭、雷同作业一律按零分处理。没给答案的可自行发挥,别空题,做完后一定点完成考试显示“答卷结果保存成功”表示提交成功,否则考试结果将无分值

1.成岩作用 广义的成岩作用是指从沉积物到沉积岩,以及在沉积岩形成以后再到它遭受风化作用或变质作用即到其被破坏或发生质的变化以前,发生的一系列的变化或作用,是沉积岩的形成和演化的重要阶段。 2.沉积相 沉积环境和该环境中所形成的沉积物(岩)特征的总和(综合)。 3.河流的“二元结构” 河流沉积的下段是由河床亚相的滞留沉积和边滩沉积组成,是由于河道迁移而引起的沉积物侧向加积的结果,构成了河流沉积的底层沉积。上段由堤岸亚相和河漫亚相组成,属泛滥平原沉积,主要是大量细粒悬浮物质在洪泛期垂向加积的结果,构成了河流沉积剖面的顶层沉积。底层沉积和顶层沉积的垂向叠置,构成了河流沉积的“二元结构”。 4.在海里或江里的岩石或珊瑚虫遗骸堆积成的岩状物 5.海洋或湖泊中,在重力的作用下,沿水下斜坡或峡谷流动的,含大量泥沙并呈悬浮状态搬运的高密度底流 6.如波状层理:纹层呈对称或不对称的波状,但其总的方向平行于层面。 7.又称毛细管浓缩作用或蒸发泵作用。 一般认为在潮上带,早先沉积的碳酸钙沉积物饱含孔隙水,在强烈蒸发时孔隙水沿毛细管上升,并使沉积物下部与海水沟通的孔隙不断获取海洋中正常海水的供给,就像泵汲一样。蒸发泵汲作用进行,使潮上带沉积物上部孔隙水的盐度大大提高,出现文石、高镁方解石及石膏沉淀,特别是石膏的沉淀增高了卤水中Mg/Ca比值,这些卤水就成为一种交代溶液,逐渐交代碳酸钙沉积物而形成白云岩。 8. 三角洲,即河口冲积平原,是一种常见的地表形貌。江河奔流中所裹挟的泥沙等杂质,在入海口处遇到含盐量较淡水高得多的海水,凝絮淤积,逐渐成为河口岸边新的湿地,继而

《心理测量学》(郑日昌版)超详细知识点笔记

第 1 章概论 1 、中国古代心理测量简述: ( 1 )公元六世纪初,南朝人刘勰的著作《新论· 专学》中提到了类似现代“ 分心测验” 的思想。 ( 2 )在中国古代,“ 七巧板” 是很常见的一种儿童玩具,其实它可以作为创造力测量的工具。 ( 3 )中国古代心理测量的思想中包含着典型的东方文化特点:定性描述及带有道德判断色彩。 2 、中国近代心理测量的出现: ( 1 ) 1916 年,樊炳清先生首先介绍了比内 - 西蒙智力量表。 ( 2 ) 1920 年,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和南京师范学校建立了我国最早的两个心理学实验室,廖世承和陈鹤琴先生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开设心理测验课。 1921 年,他俩正式出版《心理测验法》一书。 ( 3 ) 1922 年夏天,中华教育改进社聘请美国教育心理测验专家麦考尔来华讲学。 ( 4 ) 1924 年,陆志韦先生发表了《订正比内西蒙智力测验说明书》, 30 年代又与吴天敏再次做了修订。 ( 5 ) 1931 年由艾伟、陆志韦、陈鹤琴、萧孝嵘等倡议,组织并成立了中国测验学会。( 6 ) 1932 年《测验》杂志创刊。 ( 7 )至抗战前夕,由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制定或编制出的合乎标准的智力测验和人格测验约 20 种,教育测验 50 多种。 3 、中国现代心理测量的发展: ( 1 ) 1936 年,苏联在批判“ 儿童学” 时扩大化,心理测验也被一概禁止。 ( 2 )从 1978 年北京大学首建心理系开始,心理测验才重新得到恢复。 ( 3 ) 1979 年,林传鼎、张厚等以国外资料为参考,编制了少年儿童学习能力测验。( 4 ) 1980 年初,北师大心理系开设了心理测量课。 1984 年,在北京召开的第五届全国心理学年会上,成立了心理测验工作委员会,加强了测验工作的指导和监督。 4 、科学心理测验的产生:心理测验的产生,是出于实际需要。最初,人们用测验,是因为要治疗智力落后者和精神病病人。 ( 1 )法国的医生艾斯奎罗第一个把智力落后与精神病分开。他认为,精神病以情绪障碍为标志,不一定伴随智力落后,而智力落后则是以出生时或婴儿期表现出来的智力缺陷为主

大学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复习总结

大学计算机基础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计算机及信息技术概述(了解) 1、计算机发展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和思想 1、法国物理学家帕斯卡(1623-1662):在1642年发明了第一台机械式加法机。该机由齿轮组成,靠发条驱动,用专用的铁笔来拨动转轮以输入数字。 2、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在1673年发明了机械式乘除法器。基本原理继承于帕斯卡的加法机,也是由一系列齿轮组成,但它能够连续重复地做加减法,从而实现了乘除运算。 3、英国数学家巴贝奇:1822年,在历经10年努力终于发明了“差分机”。它有3个齿轮式寄存器,可以保存3个5位数字,计算精度可以达到6位小数。巴贝奇是现代计算机设计思想的奠基人。 英国科学家阿兰 图灵(理论计算机的奠基人) 图灵机:这个在当时看来是纸上谈兵的简单机器,隐含了现代计算机中“存储程序”的基本思想。半个世纪以来,数学家们提出的各种各样的计算模型都被证明是和图灵机等价的。 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冯 诺依曼(计算机鼻祖) 计算机应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 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部件组成; 应采用二进制简化机器的电路设计; 采用“存储程序”技术,以便计算机能保存和自动依次执行指令。 七十多年来,现代计算机基本结构仍然是“冯·诺依曼计算机”。 2、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1、1946年2月由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成功的ENIAC是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诞生了一个电子的大脑”致命缺陷:没有存储程序。 2、电子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电子计算机的更新换代: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3、计算机的类型 按计算机用途分类:通用计算机和专用计算机 按计算机规模分类:巨型机、大型机、小型机、微型机、工作站、服务器、嵌入式计算机 按计算机处理的数据分类:数字计算机、模拟计算机、数字模拟混合计算机 1.1.4 计算机的特点及应用领域 计算机是一种能按照事先存储的程序,自动、高速地进行大量数值计算和各种信息处理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含义) 1、运算速度快 2、计算精度高 3、存储容量大 4、具有逻辑判断能力 5、按照程序自动运行 应用领域: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过程与实时控制、人工智能、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远程通讯与网络应用、多媒体与虚拟现实 1.1.5 计算机发展趋势: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智能化

沉积岩与沉积相在线考试题目与答案

《沉积岩与沉积相》在线考试(开卷)试题—16秋 注意事项: 1、通过在线考试模块完成该课程考核; 2、抄袭、雷同作业一律按零分处理; 3、请务必于20XX年1月6日前完成。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叠层石:主要是由蓝绿藻的生长活动所形成的亮暗基本层在垂向上有规律交替的一类构造。暗层:富藻纹层,富有机质;亮层:富碳酸盐矿物层,富碳酸盐碎屑。 2、相律:只有在横向上成因相近并且紧密相邻而发育着的相,才能在垂向上依次出现而没有间断。 3、浪基面:又称波浪基准面、波基面或浪底,是指相当于1/2波长的水深界面。波基面以下湖水不受波浪的干扰,是静水环境。 4、陆表海::是位于大陆内部或陆棚内部的,低海底坡度(30m,多为几百米),太暗.底部水体停滞缺氧:来自周围陆棚的底流可为超盐度,较大密度,不易上流所致 5、浊积岩:是浊流沉积形成的各类沉积岩的统称。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简单描述5种不同类型的沉积构造。 1.水平层理:例如:硅藻土,纹层互相平行,并且平行于层面。代表静水环境中的缓慢沉降。 2.平行层理:纹层亦呈直线状互相平行,在剥开面上可见剥离线理构造。主要产于砂岩中。一般出现在急流和能量高的环境中,常与大型交错层理共生。 3.楔状交错层理:层系界面呈平面状,厚度变化大且呈楔状。层系界面不互相平行,纹层倾角变化较大,方向变化也大,常见于海、湖浅水地带。 4.透镜状层理:潮汐层理的一种,砂质沉积以透镜状被保存在泥质中(灰岩)。泥质纹层呈波状,占主体,砂质沉积可见斜纹层。主要形成于潮汐环境中。 5.粒序层理:亦称递变层理——正粒序、逆粒序。层理底部常有一冲刷面。只有粒度的渐变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