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性能学重点

材料性能学重点
材料性能学重点

第一章材料单向静拉伸的力学性能

1、名词解释:

银纹:银纹是高分子材料在变形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缺陷,由于它的密度低,对光线的反射能力很高,看起来呈银色,因而得名。银纹产生于高分子材料的弱结构或缺陷部位。

超塑性:材料在一定条件下呈现非常大的伸长率(约1000%)而不发生缩颈和断裂的现象,称为超塑性。晶界滑动产生的应变εg在总应变εt中所占比例一般在50%~70%之间,这表明晶界滑动在超塑性变形中起了主要作用。

脆性断裂:材料断裂前基本上不产生明显的宏观塑性变形,没有明显的预兆,往往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快速断裂过程,因而具有很大的危险性。

韧性断裂:材料断裂前及断裂过程中产生明显宏观塑性变形的断裂过程。韧性断裂时一般裂纹扩展过程较慢,而且消耗大量塑性变形能。

解理断裂:在正应力作用下,由于原子间结合键的破坏引起的沿特定晶面发生的脆性穿晶断裂称为解理断裂。(解理台阶、河流花样和舌状花样是解理断口的基本微观特征。) 剪切断裂:剪切断裂是材料在切应力作用下沿滑移面滑移分离而造成的断裂。(微孔聚集型断裂是材料韧性断裂的普通方式。其断口在宏观上常呈现暗灰色、纤维状,微观断口特征花样则是断口上分布大量“韧窝”。)

4、试述韧性断裂与脆性断裂的区别,为什么说脆性断裂最危险?

应力类型,塑性变形程度、有无预兆、裂纹扩展快慢。

5、断裂强度ζc与抗拉强度ζb有何区别?

若断裂前不发生塑性变形或塑性变形很小,没有缩颈产生,材料发生脆性断裂,则ζc=ζb。若断裂前产生缩颈现象,则ζc与ζb不相等。

6、格里菲斯公式适用哪些范围及在什么情况下需要修正?

格里菲斯公式只适用于含有微裂纹的脆性固体,如玻璃、无机晶体材料、超高强钢等。对于许多工程结构材料,如结构钢、高分子材料等,裂纹尖端会产生较大塑性变形,要消耗大量塑性变形功。因此,必须对格里菲斯公式进行修正。

第二章材料单向静拉伸的力学性能

1、应力状态软性系数;

ηmax和ζmax的比值称为,用α表示。α越大,最大切应力分量越大,表示应力状态越软,材料越易于产生塑性变形。反之,α越小,表示应力状态越硬,则材料越容易产生脆性断裂

2、如何理解塑性材料的“缺口强化”现象?

在有缺口条件下,由于出现了三向应力,试样的屈服应力比单向拉伸时要高,即产生了所谓缺口“强化”现象。我们不能把“缺口强化”看作是强化材料的一种手段,因缺口“强化”纯粹是由于三向应力约束了材料塑性变形所致。此时材料本身的ζs值并未发生变化。

3、试综合比较单向拉伸、压缩、弯曲及扭转试验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单向拉伸时,正应力分量较大,切应力分量较小,应力状态较硬,一般适用于塑性变形抗力与切断抗力较低的所谓塑性材料的试验。

压缩:单向压缩的应力状态软性系数a=2,压缩试验主要用于脆性材料。

弯曲:弯曲加载时不存在如拉伸时的所谓试样偏斜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弯曲试验时,截面上的应力分布也是表面上应力最大,故可灵敏地反映材料的表面缺陷。

扭转试验:扭转的应力状态软性系数较拉伸的应力状态软性系数高,故可用来测定那些在拉伸时呈现脆性的材料的强度和塑性。

扭转试验时试样截面的应力分布为表面最大,故对材料表面硬化及表面缺陷的反映十分敏感。

扭转试验时正应力与切应力大致相等;切断断口,断面和试样轴线垂直,塑性材料常为这种断口。正断断口,断面和试样轴线约成45°角,这是正应力作用的结果,脆性材料常为这种断口。

4、试比较布氏硬度与维氏硬度试验原理的异同,并比较布氏、洛氏和维氏硬度试验的优缺点和应用范围。

维氏硬度的试验原理与布氏硬度基本相似,也是根据压痕单位面积所承受的载荷来计算硬度值的。所不同的是维氏硬度试验所用的压头是两相对面夹角为136°的金刚石四棱锥体。布氏硬度采用的为淬火钢球或硬质合金球。

布氏硬度试验的优点:压痕面积较大,其硬度值能反映材料在较大区域内各组成相的平均性能,且试验数据稳定,重复性高。因此,布氏硬度检验最适合测定灰铸铁、轴承合金等材料的硬度。

布氏硬度试验的缺点:因压痕直径较大,一般不宜在成品件上直接进行检验;此外,对硬度不同的材料需要更换压头直径和载荷,同时压痕直径的测量也比较麻烦。

洛氏硬度试验的优点:操作简便迅速;压痕小,可对工件直接进行检验;缺点:因压痕较小,代表性差;用不同标尺测得的硬度值既不能直接进行比较,又不能彼此互换。

维氏硬度试验具有很多优点:测量精确可靠;可以任意选择载荷。此外,维氏硬度也不存在洛氏硬度那种不同标尺的硬度无法统一的问题,而且比洛氏硬度所测试件厚度更薄。维氏硬度试验的缺点:其测定方法较麻烦,工作效率低,压痕面积小,代表性差,所以不宜用于成批生产的常规检验。

第三章材料的冲击韧性及低温脆性

1、低温脆性;韧脆转变温度。

体心立方或某些密排六方的晶体金属及合金,尤其是工程上常用的中、低强度结构钢,当试验温度低于某一温度tk(韧脆转变温度)时,材料由韧性状态变为脆性状态,冲击吸收功明显下降,断裂机理由微孔聚集变为穿晶解理,断口特征由纤维状变为结晶状,这就是低温脆性。

2、试说明低温脆性的物理本质及其影响因素。

在韧脆转变温度以下,断裂强度低于屈服强度,材料在低温下处于脆性状态。

A.晶体结构的影响

体心立方金属及其合金存在低温脆性,面心立方金属及其合金一般不存在低温脆性。体心立方金属的低温脆性可能和迟屈服现象有密切关系。

B.化学成分的影响:间隙溶质元素含量增加,高阶能下降,韧脆转变温度提高。

C.显微组织的影响:细化晶粒和组织可使材料韧性增加。

D. 温度的影响:比较复杂,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出现脆性(蓝脆)

E.加载速率的影响:提高加载速率如同降低温度,使材料脆性增大,韧脆转变温度提高。

F.试样形状和尺寸的影响:缺口曲率半径越小,tk越高

3、细化晶粒提高韧性的原因?

晶界是裂纹扩展的阻力;晶界前塞积的位错数减少,有利于降低应力集中;晶界总面积增加,使晶界上杂质浓度减少,避免产生沿晶脆性断裂。

第四章材料的断裂韧性

1、低应力脆断;

大型机件常常在工作应力并不高,甚至远低于屈服极限的情况下,发生脆性断裂现象,这就是所谓的低应力脆断。

2、说明下列符号的名称和含义:

KIc;JIc;GIc;δc。

KⅠC(裂纹体中裂纹尖端的应力应变场强度因子)为平面应变断裂韧度,表示材料在平面应变状态下抵抗裂纹失稳扩展的能力。

JⅠc(裂纹尖端区的应变能)也称为断裂韧度,但它表示材料抵抗裂纹开始扩展的能力。

GIc表示材料阻止裂纹失稳扩展时单位面积所消耗的能量。

δc(裂纹张开位移)也称为材料的断裂韧度,表示材料阻止裂纹开始扩展的能力。

3、说明KI和KIc的异同。

KⅠ和KⅠC是两个不同的概念,KⅠ是一个力学参量,表示裂纹体中裂纹尖端的应力应变场强度的大小,它决定于外加应力、试样尺寸和裂纹类型,而和材料无关。但KⅠC是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它决定于材料的成分、组织结构等内在国素,而与外加应力及试样尺寸等外在因素无关。

KⅠ和KⅠC的关系与ζ和ζs的关系相同,KⅠ和ζ都是力学参量,而KⅠC和ζs都是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

第五章材料的疲劳性能

1、疲劳破坏的特点?

⑴该破坏是一种潜藏的突发性破坏,在疲劳破坏前均不会发生明显的塑性变形,呈脆性断裂。

⑵疲劳破坏属低应力循环延时断裂。

⑶疲劳对缺陷(缺口、裂纹及组织)十分敏感,即对缺陷具有高度的选样性。

⑷可按不同方法对疲劳形式分类。按应力状态分,有弯曲疲劳、扭转疲劳、拉压疲劳、接触疲劳及复合疲劳;按应力高低和断裂寿命分,有高周疲劳和低周疲劳。

2、疲劳断口的几个特征区?

疲劳源、疲劳裂纹扩展区、瞬断区

3、试述ζ-1和ΔKth的异同。

ζ-1 (疲劳强度)代表的是光滑试样的无限寿命疲劳强度,适用于传统的疲劳强度设计和校核;△Kth (疲劳裂纹扩展门槛值)代表的是裂纹试样的无限寿命疲劳性能,适于裂纹件的设计和疲劳强度校核。

第六章材料的磨损性能

1、磨损有几种类型?说明它们的表面损伤形貌。

粘着磨损、磨料磨损、腐蚀磨损及麻点疲劳磨损(接触疲劳)

粘着磨损:磨损表面特征是机件表面有大小不等的结疤。

磨料磨损:摩擦面上有擦伤或因明显犁皱形成的沟槽。

接触疲劳:接触表面出现许多凹坑(麻坑),有的凹坑较深,底部有疲劳裂纹扩展线的痕迹

2、“材料愈硬,耐磨性愈高”的说法对吗?为什么?

正确。因为磨损量都与硬度成反比。

3、试从提高材料疲劳强度、接触疲劳强度、耐磨性的观点出发,分析化学热处理时应注意的事项。

增加表面强度和硬度的同时,提高表面表层残余压应力。

第七章材料的高温性能

1、解释下列名词:

约比温度:T/Tm

蠕变:就是材料在长时间的恒温、恒载荷作用下缓慢地产生塑性变形的现象。

持久强度:是材料在一定的温度下和规定的时间内,不发生蠕变断裂的最大应力。

蠕变极限:它表示材料对高温蠕变变形的抗力。

松弛稳定性:材料抵抗应力松弛的能力称为松弛稳定性。

2、总结材料的蠕变变形及断裂机理。

材料的蠕变变形机理主要有位错滑移、原子扩散和晶界滑动,对于高分子材料还有分子链段沿外力的舒展。

晶间断裂是蠕变断裂的普遍形式,高温低应力下情况更是如此,这是因为温度升高,多晶体晶内及晶界强度都随之降低,但后者降低速率更快,造成高温下晶界的相对强度较低的缘故。

晶界断裂有两种模型:一种是晶界滑动和应力集中模型;另一种是空位聚集模型。

3、试述高温下金属蠕变变形和塑性变形机理的差异。

金属的塑性变形机理为:滑移和孪生。

金属的蠕变变形机理为:位错滑移、扩散蠕变、晶界滑动。

在高温下,由于温度的升高,给原子和空位提供了热激活的可能,使得位错可以克服某些障碍得以运动,继续产生蠕变变形;在外力作用下,晶体内部产生不均匀应力场,原子和空位在不同的位置具有不同的势能,它们会由高势能位向低势能位进行定向扩散。

第八章材料的热学性能

1、试分析影响材料热容的因素?

对于固体材料,热容与材料的组织结构关系不大;一级相变,热容曲线发生不连续变化,热容为无限大。二级相变是在一定温度范围逐步完成,热容相应达有限极大值。

2、试解释为什么玻璃的热导率常常低于晶态固体几个数量级。

非晶态材料的热导率较小,这是因为非晶态为近程有序结构,可以近似地把它看成是晶粒很小的晶体来讨论。晶粒尺寸小、晶界多,声子更易受到散射,所以热导率就小得多。

第九章材料的磁学性能

1、物质中为什么会产生抗磁性?

在磁场作用下,物质内部电子的循轨运动产生抗磁性。

2、抗磁与顺磁磁化率在金属研究中有哪些主要应用?

确定合金相图中的最大溶解度曲线:根据单相固溶体的顺磁性比两相混合组织的顺磁性为高且混合物的顺磁性与合金成分之间呈直线关系的规律,便可以定出合金在某一温度下的最大溶解度及合金溶解度曲线。

研究铝合金的分解;研究材料的有序无序转变、同素异构转变与确定再结晶温度等。

3、试说明材料产生铁磁性的条件。

金属要具有铁磁性,它的原子只有未被抵消自旋磁矩还不够,还必须使自旋磁矩自发地同相排列,产生自发磁化。

4、试说明软磁材料、硬磁材料的主要性能标志。

软磁材料的磁滞回线瘦小,具有高导磁与低Hc等特性。硬磁材料的磁滞回线肥大,具有高的Hc、Br与(BH)m等特性。

第十章材料的电学性能

1、试说明量子自由电子导电理论与经典导电理论的异同。

金属中正离子形成的电场是均匀的,价电子与离子间没有相互作用,且为整个金属所有,可以在整个金属中自由运动。

量子自由电子理论认为金属中每个原子的内层电子基本保持着单个原子时的能量状态,而所有价电子却按量子化规律具有不同的能量状态,即具有不同的能级。

能带理论也认为金属中的价电子是公有化和能量是量子化的,所不同的是,它认为金属中由离子所造成的势场不是均匀的,而是呈周期变化的。

2、为什么金属的电阻因温度升高而增大,而半导体的电阻却因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温度升高会使离子振动加剧,热振动振幅加大,原子的无序度增加,使电子运动的自由程减小,散射几率增加而导致电阻率增大。

半导体的导电,主要是由电子和空穴造成的。温度增加,使电子动能增大,造成晶体中自由电子和空穴数目增加,因而使电导率升高,电阻下降。

3、表征超导体性能的3个主要指标是什么?

(1)临界转变温度Tc

(2)临界磁场Hc

(3) 临界电流密度Jc

4、简要论述电阻测量在金属研究中的应用。

测量电阻率的变化来研究金属与合金的组织结构变化

(1)测量固溶体的溶解度曲线

(2)测定形状记忆合金中的相变温度

5、半导体有哪些导电敏感效应?

热敏效应、光敏效应、压敏效应(电压敏感和压力敏感)、磁敏效应(霍尔效应和磁阻效应)等。

6、绝缘材料有哪些主要损坏形式?

电击穿、热击穿和化学击穿

第十一章材料的光学性能

1、简述线性光学性能的概念以及有哪些基本参量。

线性光学性能:单一频率的光入射到非吸收的透明介质中时,其频率不发生任何变化;不同频率的光同时入射到介质中时,各光波之间不发生相互耦合,也不产生新的频率;当两束光相遇时,如果是相干光,则产生干涉,如果是非相干光,则只有光强叠加,即服从线性叠加原理。

折射、色散、反射、吸收、散射等

2、试分析制备透明金属制品的可行性?

不可行,因为金属对可见光的吸收很强烈,这是因为金属的价电子处于未满带,吸收光子后即呈激发态,用不着跃迁到导带即能发生碰撞而发热。

3、简述产生非线性光学性能的条件。

入射光为强光

晶体的对称性要求

位相匹配

材料性能学习题试题集

《材料性能学》习题 一、名词术语阐释 在理解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阐释各章讲授涉及到的名词术语。 二、名词术语分类 对下列名词术语进行分类,并说明分类的依据(可用数字表示该名词术语): 1.屈服强度; 2.热膨胀; 3.载流子; 4.介电常数; 5.循环硬化; 6.矫顽力; 7.磁致伸缩;关系;9.热导率; 10.河流花样; 11.断面收缩率; 12.磁化曲线; 13.击穿; 14.光子; 15.塑性变形;16.断裂韧度; 17.蠕变; 18.磁导率; 19.持久强度; 20.吕德斯带;21.偶极子;关系式; 23.贝纹线; 24.加工硬化; 25.弹性极限;26.热传导; 27.原子固有磁矩; 28.电偶极矩;

39.循环软化; 30. 疲劳极限; 31.解理刻面;公式; 33.热膨胀系数; 34.解理台阶; 35.伸长率; 36.磁滞回线; 37.极化; 38.过载持久值; 39.玻尔磁子; 40.马基申定则; 41.驻留滑移带; 42.谐振子; 43.应力-应变曲线; 44.韧窝; 45.滞弹性; 46.格留乃森定律; 47.铁磁性; 48.声子; 49.磁矩; 50. 弹性变形; 51. 压电常数; 52. 最大磁能积 53.脆性疲劳条带; 54.磁致伸缩。 三、填空 请填写下列空白: 1.在材料力学性能中,涉及裂纹体的性能指标包括__________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______和__________断裂韧度___。 2.凡是影响___载流子浓度_____________和_____载流子迁移率___________的因素,都将影响材料的导电性能。 3.疲劳极限可以分为 ____________________对称应力循环下的疲劳极限___和

材料科学基础知识点

材料科学基础 第零章材料概论 该课程以金属材料、陶瓷材料、高分子材料及复合材料为对象,从材料的电子、原子尺度入手,介绍了材料科学理论及纳观、微观尺度组织、细观尺度断裂机制及宏观性能。核心是介绍材料的成分、微观结构、制备工艺及性能之间的关系。 主要内容包括:材料的原子排列、晶体结构与缺陷、相结构和相图、晶体及非晶体的凝固、扩散与固态相变、塑性变形及强韧化、材料概论、复合材料及界面,并简要介绍材料科学理论新发展及高性能材料研究新成果。 材料是指:能够满足指定工作条件下使用要求的,就有一定形态和物理化学性状的物质。 按基本组成分为:金属、陶瓷、高分子、复合材料 金属材料是由金属元素或以金属元素为主,通过冶炼方法制成的一类晶体材料,如Fe、

Cu、Ni等。原子之间的键合方式是金属键。陶瓷材料是由非金属元素或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经烧结或合成而制成的一类无机非金属材料。它可以是晶体、非晶体或混合晶体。原子之间的键合方式是离子键,共价键。 聚合物是用聚合工艺合成的、原子之间以共价键连接的、由长分子链组成的髙分子材料。它主要是非晶体或晶体与非晶体的混合物。原子的键合方式通常是共价键。 复合材料是由二种或二种以上不同的材料组成的、通过特殊加工工艺制成的一类面向应用的新材料。其原子间的键合方式是混合键。 材料选择: 密度 弹性模量:材料抵抗变形的能力 强度:是指零件承受载荷后抵抗发生破坏的能力。 韧性:表征材料阻止裂纹扩展的能力功能成本

结构(Structure) 性质(Properties) 加工(Processing) 使用性能(Performance) 在四要素中,基本的是结构和性能的关系,而“材料科学”这门课的主要任务就是研究材料的结构、性能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宏观结构←显微镜下的结构←晶体结构←原子、电子结构 重点讨论材料中原子的排列方式(晶体结构)和显微镜下的微观结构(显微组织)的关系。以及有哪些主要因素能够影响和改变结构,实现控制结构和性能的目的。 第一章材料结构的基本知识 1.引言 材料的组成不同,性质就不同。 同种材料因制备方法不同,其性能也不同。这是与材料的内部结构有关:原子结构、原子键合、原子排列、显微组织。 原子结构 主量子数n

(完整版)材料性能学历年真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低温脆性:材料随着温度下降,脆性增加,当其低于某一温度时,材料由韧性状态变为脆性状态,这种现象为低温脆性。 疲劳条带:每个应力周期内疲劳裂纹扩展过程中在疲劳断口上留下相互平行的沟槽状花样。 韧性:材料断裂前吸收塑性变形功和断裂功的能力。 缺口强化:缺口的存在使得其呈现屈服应力比单向拉伸时高的现象。 50%FATT:冲击试验中采用结晶区面积占整个断口面积 50%时所应的温度表征的韧脆转变温度。 破损安全:构件内部即使存在裂纹也不导致断裂的情况。 应力疲劳:疲劳寿命N>105 的高周疲劳称为低应力疲劳,又称应力疲劳。 韧脆转化温度:在一定的加载方式下,当温度冷却到某一温度或温度范围时,出现韧性断裂向脆性断裂的转变,该温度称为韧脆转化温度。 应力状态软性系数:在各种加载条件下最大切应力与最大当量正应力的比值,通常用α表示。 疲劳强度:通常指规定的应力循环周次下试件不发生疲劳破坏所承受的上限应力值。 内耗:材料在弹性范围内加载时由于一部分变形功被材料吸收,则这部份能量称为内耗。 滞弹性: 在快速加载、卸载后,随着时间的延长产生附加弹性应变的现象。 缺口敏感度:常用缺口试样的抗拉强度与等截面尺寸的光滑试样的抗拉强度的比值表征材料缺口敏感性的指标,往往又称为缺口强度比。 断裂功:裂纹产生、扩展所消耗的能量。 比强度::按单位质量计算的材料的强度,其值等于材料强度与其密度之比,是衡量材料轻质高强性能的重要指标。. 缺口效应:构件由于存在缺口(广义缺口)引起外形突变处应力急剧上升,应力分布和塑性变形行为出现变化的现象。 解理断裂:材料在拉应力的作用下原于间结合破坏,沿一定的结晶学平面(即所谓“解理面”)劈开的断裂过程。 应力集中系数:构件中最大应力与名义应力(或者平均应力)的比值,写为KT。 高周疲劳:在较低的应力水平下经过很高的循环次数后(通常N>105)试件发生的疲劳现象。 弹性比功:又称弹性应变能密度,指金属吸收变形功不发生永久变形的能力,是开始塑性变形前单位体积金属所能吸收的最大弹性变形功。 二、填空题

材料性能学重点(完整版)

第一章 1、 力—伸长曲线和应力—应变曲线,真应力—真应变曲线 在整个拉伸过程中的变形可分为弹性变形、屈服变形、均匀塑性变形及不均匀集中塑性变形4个阶段 将力—伸长曲线的纵,横坐标分别用拉伸试样的标距处的原始截面积Ao 和原始标距长度Lo 相除,则得到与力—伸长曲线形状相似的应力(σ=F/Ao )—应变(ε=ΔL/Lo )曲线 比例极限σp , 弹性极限σe , 屈服点σs , 抗拉强度σb 如果以瞬时截面积A 除其相应的拉伸力F ,则可得到瞬时的真应力S (S =F/A)。同样,当拉伸力F 有一增量dF 时,试样瞬时长度L 的基础上变为L +dL ,于是应变的微分增量应是de =dL / L ,则试棒自L 0伸长至L 后,总的应变量为: 式中的e 为真应变。于是,工程应变和真应变之间的关系为 2、 弹性模数 在应力应变关系的意义上,当应变为一个单位时,弹性模数在数值上等于弹性应力,即弹性模数是产生100%弹性变形所需的应力。在工程中弹性模数是表征材料对弹性变形的抗力,即材料的刚度,其值越大,则在相同应力下产生的弹性变形就越小。 比弹性模数是指材料的弹性模数与其单位体积质量(密度)的比值,也称为比模数或比刚度 3、 影响弹性模数的因素①键合方式和原子结构(不大)②晶体结构(较大)③ 化学成分 (间隙大于固溶)④微观组织(不大)⑤温度(很大)⑥加载条件和负荷持续时间(不大) 4、 比例极限和弹性极限 比例极限σp 是保证材料的弹性变形按正比关系变化的最大应力,即在拉伸应力-应变曲线上开始偏离直线时的应力值。 弹性极限σe 试样加载后再卸载,以不出现残留的永久变形为标准,材料能够完全弹性恢复的最高应力值 5、 弹性比功又称为弹性比能或应变比能,用a e 表示,是材料在弹性变形过程中吸收变形功 的能力。一般可用材料弹性变形达到弹性极限时单位体积吸收的弹性变形功表示。 6、 根据材料在弹性变形过程中应力和应变的响应特点,弹性可以分为理想弹性(完全弹 性)和非理想弹性(弹性不完整性)两类。 对于理想弹性材料,在外载荷作用下,应力和应变服从虎克定律σ=M ε,并同时满足3个条件,即:应变对于应力的响应是线性的;应力和应变同相位;应变是应力的单值函数。 材料的非理想弹性行为大致可以分为滞弹性、粘弹性、伪弹性及包申格效应等类型。 00ln 0L L L dL de e L e L ===??)1ln(ln 0ε+==L L e

材料性能学教学大纲

《材料性能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码: 课程类别:必修课 适用专业:材料化学 总学时:48 学分:3 课程简介:本课程是材料化学专业主干课程之一,属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主要内容为材料物理性能,以材料通用性物理性能及共同性的内容为主。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获得关于材料物理性能包括材料力学性能(受力形变、断裂与强度)、热学、光学、导电、磁学等性能及其发展和应用,重点掌握各种重要性能的原理及微观机制,性能的测定方法以及控制和改善性能的措施,各种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各性能之间的相互制约与变化规律。 授课教材:《材料物理性能》,吴其胜、蔡安兰、杨亚群,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10。 2、参考书目: 1.《材料性能学》,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王从曾,2007. 1 2.《材料的物理性能》,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邱成军等,2009.1 二、课程教育目标 通过学习材料的各种物理性能,使学生掌握以下内容:各种材料性能的各类本征参数的物理意义和单位以及这些参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所处的地位;弄清各材料性能和材料的组成、结构和构造之间的关系;掌握这些性能参数的物质规律,从而为判断材料优劣、正确选择和使用材料、改变材料性能、探索新材料、新性能、新工艺打下理论基础;为全面掌握材料的结构,对材料的原料和工艺也应有所认识,以取得分析性能的正确依据。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材料的力学性能 重点与难点: 重点:应力、应变、弹性变形行为、Griffith微裂纹理论,应力场强度因子和平面应变断裂韧性,提高无机材料强度改进材料韧性的途径。 难点:位错运动理论、应力场强度因子和平面应变断裂韧性。

《材料力学性能》教学大纲

《材料力学性能》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材料力学性能(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Materials) 课程编号:012009 总学时数:48学时(其中含实验 8 学时) 学分:3学分 课程类别:专业方向指定必修课 先修课程:大学物理、工程化学、工程力学、材料科学基础 教材:《工程材料力学性能》(机械工业出版社、束德林主编,2005年)参考书目:[1] 王从曾编著,《材料性能学》,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1年 [2] Thomas H.Courtney(美)著,材料力学行为(英文版),机械工业 出版社,2004年 《课程内容简介》: 本课程主要讲授材料的力学性能与测试方法,主要内容有金属在静载荷(单向拉伸、压缩、扭转、弯曲)和冲击载荷下的力学性能、金属的断裂韧度、金属的疲劳、金属的应力腐蚀和氢脆断裂、金属的磨损和接触疲劳、金属的高温力学性能。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本科生金属材料工程方向指定必修课。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讨论工程材料的静载力学性能、冲击韧性及低温脆性、断裂韧性、疲劳性能、磨损性能以及高温力学性能的基本理论与性能测试方法,使学生掌握材料力学性能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测试材料力学性能的基本方法,探讨改善材料力学性能的基本途径,提高分析材料力学性能的思维能力与测试材料力学性能的能力,为研究开发和应用工程材料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要点和课时安排 《材料力学性能》授课课时分配表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共分八章。 第一章:金属在单项静拉伸载荷下的力学性能 6学时 主要内容:载荷—伸长曲线和应力—应变曲线;塑性变形及性能指标;断裂 重点、难点:塑性变形机理,应变硬化机理,裂纹形核的位错模型,断裂强度的裂纹理论,断口形貌。 第二章:金属在其它静载荷下的力学性能 6学时 主要内容是:缺口试样的静拉伸及静弯曲性能;材料缺口敏感度及其影响因素;扭转、弯曲与压缩的力学性能;硬度试验方法。 重点、难点:缺口处的应力分布特点及缺口效应 第三章:金属在冲击载荷下的力学性能 4学时 主要内容:冲击弯曲试验与冲击韧性;低温脆性;韧脆转化温度及其评价方法;影响材料低温脆性的因素。 重点、难点:韧脆转化 第四章:金属的断裂韧度 7学时 主要内容:裂纹扩展的基本方式;应力场强度因子;断裂韧性和断裂k判据;断裂韧度在工程上的应用;J积分的概念;影响材料断裂韧度的因素。 重点、难点:断裂韧性。 第五章:金属的疲劳 5学时 主要内容:疲劳破坏的一般规律;疲劳破坏的机理;疲劳抗力指标;影响材料及机件疲劳强度的因素。 重点、难点:疲劳破坏的机理。 第六章:金属的应力腐蚀和氢脆断裂 5学时 主要内容:应力腐蚀;氢脆 重点、难点:应力腐蚀和氢脆的机理 第七章:金属磨损和接触疲劳 6学时 主要内容:粘着磨损;磨粒磨损;接触疲劳;材料的耐磨性;减轻粘者磨损的主要措施;减轻磨粒磨损的主要措施;提高接触疲劳的措施。 重点、难点:磨损机理 第八章:金属高温力学性能 5学时

太原理工大学研究生复试笔试对应科目名称

太原理工大学研究生复试笔试对应科目名称

报考学院 报考业 代码报考专业名称 笔试 科目 编号 笔试科目名称备注 机械工程学院050404设计艺术学017设计艺术学试题学术型机械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001机械工程学科试题学术型机械工程学院080703动力机械及工程001机械工程学科试题学术型机械工程学院430102机械工程001机械工程学科试题 专业学 位 机械工程学院430107动力工程001机械工程学科试题 专业学 位 机械工程学院430135车辆工程001机械工程学科试题 专业学 位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表面 工程研究所080500材料科学与工程002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 试题 学术型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表面 工程研究所080602钢铁冶金002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 试题 学术型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表面 工程研究所080603有色金属冶金002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 试题 学术型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表面 工程研究所430105材料工程002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 试题 专业学 位 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080702热能工程020热能工程试题学术型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080800电气工程003电气工程学科试题学术型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430108电气工程003电气工程学科试题 专业学 位 信息工程学院080902电路与系统004通讯与信息工程试题学术型

信息工程学院081000通信与信息工程004通讯与信息工程试题学术型信息工程学院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005控制科学与工程试题学术型信息工程学院430109电子与通讯工程004通讯与信息工程试题 专业学 位 信息工程学院430110集成电路工程004通讯与信息工程试题 专业学 位 信息工程学院430111控制工程005控制科学与工程试题 专业学 位 计算机与软件学院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06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 科试题 学术型计算机与软件学院087100管理科学与工程015管理学学科试题学术型 计算机与软件学院430112计算机技术006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 科试题专业学位 计算机与软件学院430113软件工程006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 科试题专业学位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081301建筑历史与理论007建筑学学科试题学术型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081304建筑技术科学007建筑学学科试题学术型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081400土木工程008 土木工程(一)学科试 题 学术型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430114建筑与土木工程008 土木工程(一)学科试 题专业学位 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081500水利工程009水利工程学科试题学术型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082802农业水土工程009水利工程学科试题学术型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430115水利工程009水利工程学科试题 专业学 位

材料科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金属学与热处理总结 一、金属的晶体结构 重点内容:面心立方、体心立方金属晶体结构的配位数、致密度、原子半径,八面体、四面体间隙个数;晶向指数、晶面指数的标定;柏氏矢量具的特性、晶界具的特性。 基本内容:密排六方金属晶体结构的配位数、致密度、原子半径,密排面上原子的堆垛顺序、晶胞、晶格、金属键的概念。晶体的特征、晶体中的空间点阵。 晶胞:在晶格中选取一个能够完全反映晶格特征的最小的几何单元,用来分析原子排列的规律性,这个最小的几何单元称为晶胞。 金属键:失去外层价电子的正离子与弥漫其间的自由电子的静电作用而结合起来,这种结合方式称为金属键。 位错:晶体中原子的排列在一定范围内发生有规律错动的一种特殊结构组态。 位错的柏氏矢量具有的一些特性: ①用位错的柏氏矢量可以判断位错的类型;②柏氏矢量的守恒性,即柏氏矢量与回路起点及回路途径无关;③位错的柏氏矢量个部分均相同。 刃型位错的柏氏矢量与位错线垂直;螺型平行;混合型呈任意角度。 晶界具有的一些特性: ①晶界的能量较高,具有自发长大和使界面平直化,以减少晶界总面积的趋势;②原子在晶界上的扩散速度高于晶内,熔点较低;③相变时新相优先在晶界出形核;④晶界处易于发生杂质或溶质原子的富集或偏聚;⑤晶界易于腐蚀和氧化;⑥常温下晶界可以阻止位错的运动,提高材料的强度。 二、纯金属的结晶 重点内容:均匀形核时过冷度与临界晶核半径、临界形核功之间的关系;细化晶粒的方法,铸锭三晶区的形成机制。 基本内容:结晶过程、阻力、动力,过冷度、变质处理的概念。铸锭的缺陷;结晶的热力学条件和结构条件,非均匀形核的临界晶核半径、临界形核功。 相起伏:液态金属中,时聚时散,起伏不定,不断变化着的近程规则排列的原子集团。 过冷度: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的差称为过冷度。 变质处理:在浇铸前往液态金属中加入形核剂,促使形成大量的非均匀晶核,以细化晶粒的方法。 过冷度与液态金属结晶的关系:液态金属结晶的过程是形核与晶核的长大过程。从热力学的角度上看,

材料性能学预测终结版

有相关人士称本门课通过率20%,我就不信背完这些还会挂?请进行有选择有判断的阅读——★★为重点内容注:斜体为不确定答案 一.判断 1.一切物质都是磁质,都具有磁现象,只是对磁场的响应程度不同。(√) 2.材料热膨胀系数与其结构致密度有关,结构致密的固体材料具有较大的热膨胀系数。 (√) 3.热传导过程是基于声子和电子发生的。(×) 4.材料的折射率越大,其对光的反射系数越大。(√) 5.双电桥法测定材料的电阻的精度高的原因是这种方法可以用于消除接触电阻。(×) 6.光导纤维远距离传输信号的应用是基于全反射原理。(√) 7.材料低于居里温度时,自发极化为零。(×) 8.脆性断裂就是解理断裂。(×) 9.简谐振动模型适用于材料的热膨胀过程。(×) 10.材料离子的极化率越大,折射率也越大。(√) 11.材料高于居里温度时,自发极化为零。(√) 12.激光晶体是线性光学材料。(×) 13.断口有韧窝存在,那么一定是韧性断裂。(×) 14.通常磨损过程分为稳定磨损和剧烈磨损两个阶段。(×) 15.两接触物体受压力并作纯滚动时,接触应力的最大切应力产生于物体表面。(√) 16.固体材料的真线膨胀系数是一个常数。(×) 17.激光晶体可以用于改变任何强度光的频率。(×) 18.光的波长与材料散射质点的大小越接近,材料对光的散射越小。(×) 19.帕尔帖效应原理可以用于设计热电偶温度计。(×) 20.安培伏特计法测定电阻时,毫伏计的阻值与被测电阻的阻值差别越小,测定结果越准确。 (×) 21.裂纹扩展的基本形式可分为张开型、滑开型、撕开型,其中以撕开型最危险。(×) 22.通常磨损过程分为磨合、稳定磨损和剧烈磨损三个阶段。(√) 23.材料热膨胀系数与其键合状况有关,键强大的材料有较大的热膨胀系数。(×) 24.激光晶体可以用于产生新的激光频率。(√) 25.材料不均匀结构的折射率差异越大,对光的散射越弱。(×) 26.四探针法测定材料的电阻可以用于消除接触电阻。(√) 27.磁化强度是抵消被磁化铁磁物质剩磁所需的反向外磁场强度。(×) 28.应力状态软性系数越大,材料越容易产生塑性变形。(√) 29.材料的刚度是表征材料弹性变形的抗力。(√) 30.材料弹性是表征材料弹性变形的抗力。(×)

2020年智慧树知道网课《材料性能学(山东联盟)》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绪论单元测试 1 【单选题】(10分) 钢丝在室温下反复弯折,会越弯越硬,直到断裂,而铅丝在室温下反复弯折,则始终处于软态,其原因是() A. Fe发生加工硬化,发生再结晶,Pb发生加工硬化,不发生再结晶 B. Pb发生加工硬化,发生再结晶,Fe发生加工硬化,不发生再结晶 C. Fe不发生加工硬化,不发生再结晶,Pb发生加工硬化,不发生再结晶 D. Pb不发生加工硬化,不发生再结晶,Fe发生加工硬化,不发生再结晶 2 【单选题】(10分) 冷变形的金属,随着变形量的增加() A. 强度降低,塑性降低 B. 强度增加,韧性降低 C. 强度增加,塑性增加 D. 强度降低,塑性增加

3 【单选题】(10分) 金属的塑性变形主要是通过下列哪种方式进行的() A. 位错类型的改变 B. 晶粒的相对滑动 C. 位错的滑移 D. 晶格的扭折 4 【单选题】(10分) 在不考虑其他条件的影响下,面心立方晶体的滑移系个数为() A. 12 B. 8 C.

6 D. 16 5 【单选题】(10分) 下列对再结晶的描述的是() A. 再结晶后的晶粒大小主要决定于变形程度 B. 原始晶粒越细,再结晶温度越高 C. 发生再结晶需要一个最小变形量,称为临界变形度。低于此变形度,不能再结晶 D. 变形度越小,开始再结晶的温度就越高 6 【单选题】(10分) 冷加工金属经再结晶退火后,下列说法的是() A. 其机械性能会发生改变

B. 其晶粒大小会发生改变 C. 其晶粒形状会改变 D. 其晶格类型会发生改变 7 【单选题】(10分) 加工硬化使金属的() A. 强度减小、塑性增大 B. 强度增大、塑性增大 C. 强度减小、塑性降低 D. 强度增大、塑性降低 8

材料成型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焊接部分 1.焊接是通过局部加热或同时加压,并且利用或不用填充材料,使两个分离的焊件达到牢固结合的一种连接方法。实质——金属原子间的结合。 2.应用:制造金属结构件;2、生产机械零件;3、焊补和堆焊。 3.特点:与铆接相比1 . 节省金属;2 . 密封性好;3 . 施工简便,生产率高。与铸造相比 1 . 工序简单,生产周期短;2 . 节省金属; 3 . 较易保证质量 4.焊条电弧焊:焊条电弧焊(手工电弧焊)是用电弧作为热源,利用手工操作焊条进行焊接的熔焊方法,简称手弧焊,是应用最为广泛的焊接方法。 5.焊接电弧:焊接电弧是在电极与工件之间的气体介质中长时间稳定放电现象,即局部气体有大量电子流通过的导电现象。电极可以是焊条、钨极和碳棒。用直流电焊机时有正接法和反接法. 6.引弧方式接触短路引弧高频高压引弧 7.常见接头形式:对接搭接角接T型接头 8.保护焊缝质量的措施:1、对熔池进行有效的保护,限制空气进入焊接区(药皮、焊剂和气体等)。2、渗加有用合金元素,调整焊缝的化学成分(锰铁、硅铁等)。3、进行脱氧和脱磷。 9.牌号J×××J-结构钢焊条××-熔敷金属抗拉强度最低值×-药皮类型及焊接电源种类 10.焊缝由熔池金属结晶而成。冷却凝固后形成由铁素体和少量珠光体组成的柱状晶铸态组织。 11.热影响区的组织过热区正火区部分相变区熔合区 12.影响焊缝质量的因素影响焊缝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因素有焊接材料、焊接方法、焊接工艺参数、焊接操作方法、焊接接头形式、坡口和焊后热处理等。 13.改善焊接热影响区性能方法:1.用手工电弧焊或埋弧焊焊一般低碳钢结构时,热影响区较窄,焊后不处理即可保证使用。2.重要的钢结构或用电渣焊焊接构件,要用焊后热处理方法消除热影响区。3.碳素钢、低合金结构钢构件,用焊后正火消除。4.焊后不能接受热处理的金属材料或构件,要正确选择焊接方法与焊接工艺。 14.常见的焊接缺陷裂纹夹渣未焊透未熔合焊瘤气孔咬边 15.焊接应力的产生及变形的基本形式收缩变形弯曲变形波浪变形扭曲变形角变形 16.焊接应力与变形产生的原因焊接过程中,对焊件进行了局部不均匀的加热是产生焊接应力与变形。 17.防止和减少焊接变形的措施:可以从设计和工艺两方面综合考虑来降低焊接应力。在设计焊接结构时,应采用刚性较小的接头形式,尽量减少焊缝数量和截面尺寸,避免焊缝集中等。 18.矫正焊接变形的方法机械矫正法火焰加热矫正法 19.坡口:焊件较薄时,在焊件接头处只需留出一定的间隙,用单面焊或双面焊,就可以保证焊透。焊件较厚时,为保证焊透,需预先将接头处加工成一定几何形状的坡口。 20.焊缝位置:熔焊时,焊缝所处的空间位置称为焊接位置。它有平焊、立焊、横焊和仰焊等四种。 21.埋弧自动焊的焊接电弧是在熔剂下燃烧,其引弧,维持一定弧长和向前移动电弧等主要焊接动作都由机械设备自动完成,故称为埋弧自动焊。 22.埋弧自动焊特点:1.生产率高2.焊缝质量好3.节省焊接材料和电能4.改善了劳动条件5.焊件变形小6.设备费用一次性投资较大。但由于埋弧焊是利用焊剂堆积进行焊接的,故只适用于平焊和直焊缝,不能焊空间位置焊缝及不规则焊缝。 23.自动焊工艺:仔细下料、清洁表面、准备坡口和装配点固。 24.气体保护焊:用外加气体作为电弧介质并保护电弧和焊接区的电弧焊。按照保护气体的不同,气体保护焊分为两类:使用惰性气体作为保护的称惰性气体保护焊,包括氩弧焊、氦弧焊、混合气体保护焊等;使用CO2气体作为保护的气体保护焊,简称CO2焊。特点:保护气体廉价,成本低;热量集中,焊速快,不用清渣,生产率高;明弧操作,焊接方便;热影响区小,质量好,尤其适合焊接薄板。主要用于30mm 以下厚度的低碳钢和部分合金结构钢。缺点是熔滴飞溅较为严重,焊缝不光滑,弧光强烈操作不当,易产生气孔。焊接工艺规范:采用直流反接,低电压(小于36V)和大电流密度。

材料性能学

1、低碳钢在拉伸过程中的变形阶段? 答:变形阶段:弹性变形→屈服变形→均匀塑性变形→不均匀集中塑性变形 2、高分子材料塑性变形的机理是什么? 答:高分子材料的塑性变形机理因其状态的不同而异,结晶态高分子材料的塑性变形由薄晶转变为沿应力方向排列的微纤维束的过程;非晶态高分子材料的塑性变形有两种方式,即在正应力作用下形成银纹或在切应力作用下无取向分子链局部转变为排列的纤维束3、高分子材料屈服与金属材料屈服有何不同? 答:高分子材料的屈服与金属屈服的不同:①高分子材料与金属材料有着不同的屈服现象;②高分子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不仅依赖于时间和温度,海依赖于其他因素;③高分子的屈服点很难给以确切的定义,通常把拉伸曲线上出现的最大应力点定义为屈服点,其对应的应变约为5%-10%,如无极大值的出现,则其应变2%处的应力为屈服点。 4、试述韧性断裂与脆性断裂的区别,为什么说脆性断裂最危险? 答:韧性断裂是材料断裂前及断裂过程中产生明显宏观的断裂过程,韧性断裂时一般裂纹扩展过程较慢,且其断口能用肉眼或放大镜观察。脆性断裂是材料断裂前基本不产生明显的宏观塑性变形,没有明显预兆,往往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快速断裂过程。因而脆性断裂具有很大的危险性。 5、缺口试样的三个效应 答:①缺口能造成应力应变集中;②缺口改变了缺口前方的应力状态,使平板中材料所受的应力由原来的单向拉伸变为两向或三向拉伸;③在有缺口的条件下,由于出现了三向应力,试样的屈服应力比单向拉伸时要高,即产生了缺口强化现象,使材料的塑性得到强化。 6、如何理解塑性材料“缺口强化”现象? 答:缺口强化纯粹是由于三向应力约束了材料塑性变形所致,材料本身的δs值并未发生变化,我们不能把缺口强化看做是强化材料的一种手段。 7、试比较布氏硬度与维氏硬度试验原理的异同? 答:维氏硬度的试验原理与布氏硬度基本相似,都是根据压痕单位面积所承受的载荷来计算硬度值的。所不同的是维氏硬度试验所用的压头是两相对面夹角α为136°的金刚石四棱锥体,而布氏硬度的压头是直径为D的淬火钢球或硬质合金钢球。 8、试说明低温脆性的物理本质? 答:低温脆性的物理本质:当实验温度t

西工大——材料性能学期末考试总结

材料性能学 第一章材料单向静拉伸的力学性能 一、名词解释。 1.工程应力:载荷除以试件的原始截面积即得工程应力σ,σ=F/A0。 2.工程应变:伸长量除以原始标距长度即得工程应变ε,ε=Δl/l0。 3.弹性模数:产生100%弹性变形所需的应力。 4.比弹性模数(比模数、比刚度):指材料的弹性模数与其单位体积质量的比值。(一般适用于航空业) 5.比例极限σp:保证材料的弹性变形按正比关系变化的最大应力,即在拉伸应力—应变曲线上开始偏离直线时的应力值。 6.弹性极限σe:弹性变形过渡到弹-塑性变形(屈服变形)时的应力。 7.规定非比例伸长应力σp:即试验时非比例伸长达到原始标距长度(L0)规定的百分比时的应力。 8.弹性比功(弹性比能或应变比能) a e: 弹性变形过程中吸收变形功的能力,一般用材料弹性变形达到弹性极限时单位体积吸收的弹性变形功来表示。 9.滞弹性:是指材料在快速加载或卸载后,随时间的延长而产生的附加弹性应变的性能。 10.粘弹性: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弹性和粘性两种变形机理同时存在的力学行为。 11.伪弹性:是指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当应力达到一定水平后,金属或合金将产生应力诱发马氏体相变,伴随应力诱发相变产生大幅的弹性变形的现象。 12.包申格效应:金属材料经预先加载产生少量塑性变形(1-4%),然后再同向加载,规定残余伸长应力增加,反向加载,规定残余伸长应力降低的现象。 13.内耗:弹性滞后使加载时材料吸收的弹性变形能大于卸载时所释放的弹性变形能,即部分能量被材料吸收。(弹性滞后环的面积) 14.滑移:金属材料在切应力作用下,正应力在某面上的切应力达到临界切应力产生的塑变,即沿一定的晶面和晶向进行的切变。 15.孪生:晶体受切应力作用后,沿一定的晶面(孪生面)和晶向(孪生方向)在一个区域内连续性的顺序切变,使晶体仿佛产生扭折现象。 16.塑性:是指材料断裂前产生塑性变形的能力。 17.超塑性:在一定条件下,呈现非常大的伸长率(约1000%),而不发生缩颈和断裂的现象。 18.韧性断裂:材料断裂前及断裂过程中产生明显的塑性变形的断裂过程。 19.脆性断裂:材料断裂前基本上不产生明显的宏观塑性变形,没有明显预兆,往往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快速断裂过程。 20.剪切断裂:材料在切应力的作用下沿滑移面滑移分离而造成的断裂。 21.解理断裂:在正应力的作用下,由于原子间结合键的破坏引起的沿特定晶面发生的脆性穿晶断裂。 22.韧性:是材料断裂前吸收塑性变形功和断裂功的能力。 23.银纹:聚合物材料在张应力作用下表面或内部出现的垂直于应力方向的裂隙。当光线照射到裂隙面的入射角超过临界角时,裂隙因全反射而呈银色。 24.河流花样:在电子显微镜中解理台阶呈现出形似地球上的河流状形貌,故名河流状花样。 25.解理台阶:解理断裂断口形貌中不同高度的解理面之间存在台阶称为解理台阶。 26.韧窝:微孔聚集形断裂后的微观断口。 27.理论断裂强度:在外加正应力作用下,将晶体中的两个原子面沿着垂直于外力方向拉断所需的应力称为理论断裂强度。 28.真实断裂强度:用单向静拉伸时的实际断裂拉伸力Fk除以试样最终断裂截面积Ak所得应力值。 29.静力韧度:通常将静拉伸的σ——ε曲线下所包围的面积减去试样断裂前吸收的弹性能。 二、填空题。 1. 整个拉伸过程的变形可分为弹性变形,屈服变形,均匀塑性变形,不均匀集中塑性变形四个阶段。 2. 材料产生弹性变形的本质是由于构成材料原子(离子)或分子自平衡位置产生可逆位移的反应。 3. 在工程中弹性模数是表征材料对弹性变形的抗力,即材料的刚度,其值越大,则在相同应力下产生的弹性变形就越小。

太原理工大学研究生复试参考书

笔试科目对应的考试专业 试题编号: 001 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 试题编号: 002 固体物理化学、材料科学概论、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材料性能学、材料现代分析方法 试题编号: 003 数字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电力电子技术、电机学、单片机原理试题编号: 004 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线路、微机原理、数字信号处理、电路分析基础 试题编号: 005 模拟电子技术、电路、C语言程序设计、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计算机文化基础 试题编号: 006 软件工程、数据库原理、离散数学、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编译原理试题编号: 007 公共建筑技术原理、城市规划原理、室内空间设计方法、中国古代建筑装饰、建筑节能 试题编号: 008. 混泥土结构基本原理、结构基本原理、土木工程施工、建筑结构抗震土力学

土力学、水利工程测量、水利工程概论、 试题编号: 010 有机合成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综合化学实验、无机化学 试题编号: 011 矿业基础 试题编号: 012 地质基础 试题编号: 013 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水处理工程 试题编号: 014 供热工程、暖通空调 试题编号: 015 财政学、市场营销学、金融学、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 试题编号: 016 教育学、体育心理学、体育概论、体育保健学、运动生理学 试题编号: 017 中国美术史、构成基础、装饰基础、解剖、透视原理、艺术概论、外国美术史 试题编号: 018 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线性代数、生理学

量子力学、电路分析基础、电动力学、光电技术、原子物理

材料性能学期末考试历年真题及答案.doc

第一套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2分) 低温脆性疲劳条带韧性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按照两接触面运动方式的不同,可以将摩擦分为和,按照摩擦表面的接触状态分为摩擦、摩擦、摩擦、摩擦、其中摩擦通常严禁出现。 2、材料的韧性温度储备通常用符号表示,取值在温度范围,对于相同的材料而言,韧性温度储备越大,材料的工作温度就越(高、低),材料就越(安全,不安全)。对于承受冲击载荷作用的重要机件,韧性温度储备取(上限,下限)。 3、材料的缺口越深、越尖锐,材料的缺口敏感性就越(大、小),材料的缺口敏感度就越(大、小),材料的对缺口就越(敏感、不敏感)。 低碳钢的拉伸断口由、、三个区域组成,该宏观断口通常被称为状断口。 5、按照应力高低和断裂寿命对疲劳分类,则N>105,称为周疲劳,又称为疲劳;N为102~105,称为周疲劳,又称为疲劳。我们通常所称的疲劳指疲劳。 6、温度升高使铁磁性的饱和磁化强度,使剩余磁感应强度,使矫顽力。 7、根据材料被磁化后对磁场所产生的影响,可将材料分为、、 3类。 三、问答题(共20分) 1、衡量弹性的高低用什么指标,为什么提高材料的弹性极限能够改善弹性。 2、某种断裂的微观断口上观察到河流装花样,能否认定该断裂一定属于脆性断裂,为什么?如何根据河流状花样寻找裂纹的源头。(4分) 3、说明K I 和K IC 的异同。对比K IC 和K C 的区别,说明K I 和K IC 中的I的含义。 4、简述影响金属导电性的因素。(6分) 四、分析题(共30分) 1、比较布氏硬度、洛氏硬度、维氏硬度测试原理及压痕特征。并在以上方法中

选择适合测量下列材料硬度的方法和标尺:渗碳层的硬度分布,淬火钢,灰口铸铁,氮化层的硬度,高速钢刀具,退火的20钢。(12分) 2、什么是金属材料的塑性?对于下列材材料的塑性: (1)40CrNiMo调质钢试样,(2)20Cr渗碳淬火钢试样,(3)W18Cr4v钢淬火回火试样,(4)灰铸铁试样,分别选用哪种试险机(液压万能材料试验机、扭转试验机),采用何种试验方法测量。 3、奥氏体不锈钢从1000℃急冷淬火是顺磁性的,但缓冷则表现出铁磁性,试解释之。(8分) 五、证明题(共8分) 一入射光以较小的入射角内i和折射角r穿过一透明玻璃板。证明透过后的光强系数为(1-R)2。设玻璃对光的衰减不变。 第二套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2分) 缺口强化 50%FATT 破损安全应力疲劳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 1.材料的摩擦形式主要分为、。环块摩擦磨损实验测量条件下的磨损;M-2000型为磨损实验机,可以测量、等多种摩擦形式下的磨损。滑动轴承的磨损形式以居多。 2.低碳钢拉伸曲线上反映出其变形由、、和几个部分组成,断后断口呈现出断口特征,具有、和三个区域,属于断裂。 3.缺口静弯曲实验得到的曲线包围的面结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代表三种能量Ⅰ、Ⅱ、Ⅲ。若只有Ⅰ而没有Ⅱ、Ⅲ,则对缺口,若只有Ⅰ、Ⅱ,表明对缺口哪;Ⅲ越大,则对缺口越。 4.根据材料被磁化后对磁场产生的影响,可以把材料分为3类:、、。 5.超导电性的3个重要性能指标为、、。 三、简答题(共25分) 1.简述韧性断裂的微观过程及韧性断口的微观形貌特征。(4分)

材料科学基础知识点大全

点缺陷1范围分类1点缺陷.在三维空间各方向上尺寸都很小,在原子尺寸大小的晶体缺陷.2线缺陷在三维空间的一个方向上的尺寸很大(晶粒数量级),另外两个方向上的尺寸很小(原子尺寸大小)的晶体缺陷.其具体形式就是晶体中的位错3面缺陷在三维空间的两个方向上的尺寸很大,另外一个方向上的尺寸很小的晶体缺陷 2点缺陷的类型1空位.在晶格结点位置应有原子的地方空缺,这种缺陷称为“空位”2.间隙原子.在晶格非结点位置,往往是晶格的间隙,出现了多余的原子.它们可能是同类原子,也可能是异类原子3.异类原子.在一种类型的原子组成的晶格中,不同种类的原子替换原有的原子占有其应有的位置3点缺陷的形成弗仑克耳缺陷:原子离开平衡位置进入间隙,形成等量的空位和间隙原子.肖特基缺陷:只形成空位不形成间隙原子.(构成新的晶面)金属:离子晶体:1 负离子不能到间隙2 局部电中性要求 4点缺陷的方程缺陷方程三原则: 质量守恒, 电荷平衡, 正负离子格点成比例增减. 肖特基缺陷生成:0=V M,,+ V O··弗仑克尔缺陷生成: M M=V M,,+ M i ·· 非计量氧化物:1/2O2(g)=V M,,+ 2h·+ O O不等价参杂:Li2O=2Li M,+ O O + V O··Li2O+ 1/2O2 (g) =2Li M, + 2O O + 2h· .Nb2O5=2Nb Ti ·+ 2 e, + 4O O + 1/2O2 (g) 5过饱和空位.晶体中含点缺陷的数目明显超过平衡值.如高温下停留平衡时晶体中存在一平衡空位,快速冷却到一较低的温度,晶体中的空位来不及移出晶体,就会造成晶体中的空位浓度超过这时的平衡值.过饱和空位的存在是一非平衡状态,有恢复到平衡态的热力学趋势,在动力学上要到达平衡态还要一时间过程. 6点缺陷对材料的影响.原因无论那种点缺陷的存在,都会使其附近的原子稍微偏离原结点位置才能平衡即造成小区域的晶格畸变.效果1提高材料的电阻定向流动的电子在点缺陷处受到非平衡力(陷阱),增加了阻力,加速运动提高局部温度(发热)2加快原子的扩散迁移空位可作为原子运动的周转站3形成其他晶体缺陷过饱和的空位可集中形成内部的空洞,集中一片的塌陷形成位错4改变材料的力学性能.空位移动到位错处可造成刃位错的攀移,间隙原子和异类原子的存在会增加位错的运动阻力.会使强度提高,塑性下降. 位错 7刃型位错若将上半部分向上移动一个原子间距,之间插入半个原子面,再按原子的结合方式连接起来,得到和(b)类似排列方式(转90度),这也是刃型位错. 8螺型位错若将晶体的上半部分向后移动一个原子间距,再按原子的结合方式连接起来(c),同样除分界线附近的一管形区域例外,其他部分基本也都是完好的晶体.而在分界线的区域形成一螺旋面,这就是螺型位错 9柏氏矢量.确定方法,首先在原子排列基本正常区域作一个包含位错的回路,也称为柏氏回路,这个回路包含了位错发生的畸变.然后将同样大小的回路置于理想晶体中,回路当然不可能封闭,需要一个额外的矢量连接才能封闭,这个矢量就称为该位错的柏氏矢10柏氏矢量与位错类型的关系刃型位错,柏氏矢量与位错线相互垂直.(依方向关系可分正刃和负刃型位错).螺型位错,柏氏矢量与位错线相互平行.(依方向关系可分左螺和右螺型位错).混合位错,柏氏矢量与位错线的夹角非0或90度. 柏氏矢量守恒1同一位错的柏氏矢量与柏氏回路的大小和走向无关.2位错不可能终止于晶体的内部,只能到表面,晶界和其他位错,在位错网的交汇点, 11滑移运动--刃型位错的滑移运动在晶体上施加一切应力,当应力足够大时,有使晶体上部向有发生移动的趋势.假如晶体中有一刃型位错,显然位错在晶体中发生移动比整个晶体移动要容易.因此,①位错的运动在外加切应力的作用下发生;②位错移动的方向和位错线垂直;③运动位错扫过的区域晶体的两部分发生了柏氏矢量大小的相对运动(滑移);④位错移出晶体表面将在晶体的表面上产生柏氏矢量大小的台阶.螺型位错的滑移在晶体上施加一切应力,当应力足够大时,有使晶体的左右部分发生上下移动的趋势.假如晶体中有一螺型位错,显然位错在晶体中向后发生移动,移动过的区间右边晶体

《工程材料基础》知识点汇总

1.工程材料按属性分为:金属材料、陶瓷材料、碳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半导体材料、生物材料。 2.零维材料:是指亚微米级和纳米级(1—100nm)的金属或陶瓷粉末材料,如原子团簇和纳米微粒材料; 一维材料:线性纤维材料,如光导纤维; 二维材料:就是二维薄膜状材料,如金刚石薄膜、高分子分离膜; 三维材料:常见材料绝大多数都是三位材料,如一般的金属材料、陶瓷材料等; 3.工程材料的使用性能就是在服役条件下表现出的性能,包括:强度、塑性、韧性、耐磨性、耐疲劳性等力学性能,耐蚀性、耐热性等化学性能,及声、光、电、磁等功能性能;工程材料按使用性能分为: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 4.金属材料中原子之间主要是金属键,其特点是无方向性、无饱和性; 陶瓷材料中的结合键主要是离子键和共价键,大多数是离子键,离子键赋予陶瓷材料相当高的稳定性; 高分子材料的结合键是共价键、氢键和分子键,其中,组成分子的结合键是共价键和氢键,而分子间的结合键是范德瓦尔斯键。尽管范德瓦尔斯键较弱,但由于高分子材料的分子很大,所以分子间的作用力也相应较大,这使得高分子材料具有很好的力学性能; 半导体材料中主要是共价键和离子键,其中,离子键是无方向性的,而共价键则具有高度的方向性。 5.晶胞:是指从晶格中取出的具有整个晶体全部几何特征的最小几何单元;在三维空间中,用晶胞的三条棱边长a、b、c(晶格常数)和三条棱边的夹角α、β、γ这六个参数来描述晶胞的几何形状和大小。 6.晶体结构主要分为7个晶系、14种晶格; 7.晶向是指晶格中各种原子列的位向,用晶向指数来表示,形式为[uvw]; 晶面是指晶格中不同方位上的原子面,用晶面指数来表示,形式为(hkl)。 8.实际晶体的缺陷包括点缺陷、线缺陷、面缺陷、体缺陷,其中体缺陷有气孔、裂纹、杂质和其他相。 9.实际金属结晶温度Tn总要偏低理论结晶温度T0一定的温度,结晶方可进行,该温差ΔT=T0—Tn即称为过冷度;过冷度越大,形核速度越快,形成的晶粒就越细。 10.通过向液态金属中添加某些符合非自发成核条件的元素或它们的化合物作为变质剂来细化晶粒,就叫变质处理;如钢水中常添加Ti、V、Al等来细化晶粒。 11.加工硬化是指随着塑性变形增加,金属晶格的位错密度不断增加,位错间的相互作用增强,提高了金属的塑性变形抗力,使金属的强度和硬度明显提高,塑性和韧性明显降低,也即形变强化;加工硬化是一种重要的强化手段,可以提高金属的强度并使金属在冷加工中均匀变形;但金属强度的提高往往给进一步的冷加工带来困难,必须进行退火处理,增加了成本。 12.金属学以再结晶温度区分冷加工和热加工:在再结晶温度以下进行的塑性变形加工是冷加工,在再结晶温度以上进行的塑性变形加工即热加工;热加工可以使金属中的气孔、裂纹、疏松焊合,使金属更加致密,减轻偏析,改善杂质分布,明显提高金属的力学性能。 13.再结晶是指随加热温度的提高,加工硬化现象逐渐消除的阶段;再结晶的晶粒度受加热温度和变形度的影响。 14.相:是指合金中具有相同化学成分、相同晶体结构并由界面与其他部分隔开的均匀组成部分; 合金相图是用图解的方法表示合金在极其缓慢的冷却速度下,合金状态随温度和化学成分的变化关系; 固溶体:是指在固态下,合金组元相互溶解而形成的均匀固相; 金属间化合物:是指俩组元组成合金时,产生的晶格类型和特性完全不同于任一组元的新固相。 15.固溶强化:是指固溶体的晶格畸变增加了位错运动的阻力,使金属的塑性和韧性略有下降,强度和硬度随溶质原子浓度增加而略有提高的现象; 弥散强化:是指以固溶体为主的合金辅以金属间化合物弥散分布,以提高合金整体的强度、硬度和耐磨性的强化方式。 16.匀晶反应:是指两组元在液态和固态都能无限互溶,随温度的变化,形成成分均匀的液相、固相或满足杠杆定律的中间相的固溶体的反应; 共晶反应:是指由一种液态在恒温下同时结晶析出两种固相的反应; 包晶反应:是指在结晶过程先析出相进行到一定温度后,新产生的固相大多包围在已有的固相周围生成的的反应; 共析反应:一定温度下,由一定成分的固相同时结晶出一定成分的另外两种固相的反应。 17.铁素体(F):碳溶于α-Fe中形成的体心立方晶格的间隙固溶体;金相在显微镜下为多边形晶粒;铁素体强度和硬度低、塑性好,力学性能与纯铁相似,770℃以下有磁性; 奥氏体(A):碳溶于γ-Fe中形成的面心立方晶格的间隙固溶体;金相显微镜下为规则的多边形晶粒;奥氏体强度和硬度不高,塑性好,容易压力加工,没有磁性; 渗碳体(Fe3C):含碳量为6.69%的复杂铁碳间隙化合物;渗碳体硬度很高、强度极低、脆性非常大; 珠光体(P):铁素体和渗碳体的共析混合物;珠光体强度较高,韧性和塑性在渗碳体和铁素体之间; 莱氏体(Ld):奥氏体和渗碳体的共晶混合物;莱氏体中渗碳体较多,脆性大、硬度高、塑性很差。 18.包晶反应:1495℃时发生,有δ-Fe(C=0.10%)、γ-Fe(C=0.17%或0.18%,图中J点)、液相(C=0.53%或0.51%,图中B点)三相共存;δ-Fe(固体)+L(液体)=γ-Fe(固体) 共晶反应:1148℃时发生,有A(C=2.11%)、Fe3C(C=6.69%)、液相L(C=4.3%)三相共存;Ld→Ae+Fe3Cf(恒温1148℃) 共析反应:727℃时发生,有A(C=0.77%)、F(C=0.0218%)、Fe3C(C=6.69%)三相共存;As→Fp+Fe3Ck(恒温72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