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访-第2讲__采访的基本任务和步骤

新闻采访-第2讲__采访的基本任务和步骤
新闻采访-第2讲__采访的基本任务和步骤

第二讲采访的基本任务和步骤

教学目的:1、理解新闻采访的基本任务;2、掌握新闻采访的基本步骤;

教学重点及难点:1、理解新闻采访的基本任务;2、掌握新闻采访的基本步骤;

三、采访任务的第三个要素——拿到有新闻价值的事实(新闻价值)

记者在采集事实之前和采集事实之中,始终要考虑的主要问题是:这个事实有没有新闻价值?有多大的新闻价值?事实的哪一部分具有新闻价值?这个事实还需要哪些材料才能衬托出它的新闻价值?

(一)新闻价值及其构成要素

新闻价值——新闻事实或相应作品满足传播主体或接受主体新闻需求的程度,是衡量事实能否构成新闻的客观标准,也是新闻事实或相应作品所含新闻构成要素的总和。目前学术界公认的新闻价值的构成要素主要有时新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趣味性。

(二)如何拿到有新闻价值的事实

要判断客观事实是否具有新闻价值及新闻价值的大小,新闻记者必须具备比较清晰的新闻价值观:熟悉受众共同的兴趣,熟悉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熟悉党和政府在某一阶段的中心工作。这些都是新闻记者判断新闻价值的一个坐标系,坐标系越清晰,新闻敏感就越强,就越具有新闻发现力。案例《海归硕士当选村委会主任》

四、采访任务的第四个要素——拿到典型的事实(典型性)

现实生活是复杂的,事实是大量存在的,选择什么样的事实才能表达记者的观点或倾向,对于新闻采访至关重要。一言蔽之,选择典型事实,应该选择具有较强接近性、针对性和重要性的新鲜事实,这样不仅可以使读者迅速得到一个深刻的印象,而且也可以准确地表达出记者的观点。

(一)什么是典型事实

典型事实,就是指具有较强接近性、针对性和重要性的新鲜事实。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1、典型事实必须是真实发生的,而不是虚构夸大生造出来的假事实。

2、典型事实一般都是感性的事实。它常常是一个故事、一个场面、一个活生生的人物,是最容易被受众注意到的事实。

3、典型事实是蕴含着理性的感性事实,是代表宏观的微观,是人们最有可能从中体味出道理的感性事实。

4、典型事实是具有代表性的事实,体现为典型的行为、典型的场景、典型的人物和典型的语言。

(二)如何选择典型事实

1、选择真实的事实。

2、选择蕴含着理性的感性事实。

3、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事实。

4、避免虚构和夸大。

从邮局看变化

新华社乌鲁木齐1980年1月17日电新华社记者顾月忠报道:春节将到,记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邮电管理局里,看到了跟一年前大不相同的情况:过去忙于分拣从内地寄来的大批副食品包裹,而今天却忙于收订大量报刊.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邮电管理局副局长张勇在他的办公室对记者说:"往年这个时候,你在这间屋子里准找不到我.机关的全部人马都帮助分拣包裹去了."

前几年,由于林彪、"四人帮"极左路线的干扰破坏,新疆副食品供应十分紧张.每年新年春节期间,人们只好把钱寄到关内,委托亲友帮助买吃的东西.于是,从关内邮寄香肠、猪肉、糖、花生米等的包裹猛增.单是花生米一项,最多的时候一天就寄来16吨.开往乌鲁木齐的列车不得不加挂车皮,邮局货场包裹堆积如山.邮局分拣的同志一天干十来个小时还分拣不完.邮电学校的100多名学生到邮局帮忙,还是忙不过来.这样,机关只好关门,从局领导到职工都去帮助分拣包裹.

今年,自治区邮电管理局接运包裹的"旺季"突然不旺了.据初步统计,去年12月和前年同期相比,寄往关内的汇款减少了64000多元,即减少了50%;从关内邮来的包裹减少了12000多件,即减少了1/3.原来新疆的市场上,香肠、大肉等都可以买到,核桃、瓜子很多,食品商店里的砂糖、糖果和糕点也很丰富.过节需要的副食品,这里大体都有了.人们把这一变化同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的两个农业文件联系起来,说:"政策开了花,经济结了果."

尽管邮包减少了,但邮局里的干部和职工还是够忙的.几十名机关干部又开赴第一线,帮助办理订阅报刊业务.因为在各个营业门市部,经常有许多人排队,渴望订到自己喜爱的报纸、杂志.据统计,去年年底与前年同期相比,全疆的报刊订户增加了20%以上.现在,新疆平均每47人就有一份报刊.邮电局的同志说:"现在党的工作着重点已经转移到四化建设上来,各族人民学科学、学文化的劲头越来越足了."

文章写在1980年1月,从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到作者撰写这

《任务二 新闻采访》教学设计1

活动·探究任务二 新闻采访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明确采访在采写中的地位。 2.通过课堂讲授,使学生牢固掌握关于新闻采访的基本理论知识。 3.通过实践训练,培养学生新闻采访的基本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本活动·探究的教学采用教师课堂讲授与学生课外练习相结合的方法。 教师在课堂讲授时,采用案例教学法,选取实际新闻作品进行介绍分析,对各部分内容从理论上进行准确、清晰、透彻的阐释,以加深学生对新闻采访基本原理的感性认识和理解。此外,还采用课堂讨论法、小组探究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探究,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 通过学生合作探究,让学生明白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及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明白采访的本质,牢固掌握关于新闻采访的基本理论知识,培养学生新闻采访的基本能力。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每个周末在家你们看新闻联播、新闻访谈吗?主持人沉稳大气,在主持人的引导下被采访对象侃侃而谈,令我们羡慕。你们中有长大后想当优秀主持人、优秀记者的吗?那优秀主持人、优秀记者的“优秀”是轻而易举得到的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下,这些令人羡慕的优秀主持人、优秀记者在光鲜亮丽的背后到底付出了怎样的努力。

【看视频】 播放央视“面对面”栏目中,著名主持人董倩采访周杰伦的“青春之歌”视频,学生观看视频。 【想一想、谈一谈】(让学生畅所欲言) 1.这位著名央视主持人董倩采访的对象是谁?(周杰伦) 2.采访的目的(主题)是什么?(周杰伦成名前后的经历) 3.你认为这位主持人的这次采访成功吗?(成功) 4.她成功的关键是什么?(采访前精心准备) 结论: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5.她成功只是她一个人的功劳吗?(所有幕后英雄共努力的结果) (学生思考、讨论、探究) 结论:一个好汉三个帮。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强调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试一试】 同学们,如果是你,正要负责一次现场新闻采访,你在正式采访前应该做些什么准备呢?(注: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讨论、交流) 归纳得出: 一、召开新闻采访选题会,制定小组采访方案。 1.确定采访主题(热点事件、大型活动等正能量事件) 2.制定小组采访方案,确定内容。 3.确定小组成员,明确组内分工,落实到人。

新闻采访方案简述

在写采访类文章之前,需要做好以下4点: 1、确定采访目的。没有采访目的的文章,就像在报流水账。使读者找不到一丝主线,感觉很空。故,在采访之前,首先要确定你本次采访的目的。你想让读者知道些什么?为什么要做这样的采访?你的采访能给大家带来些什么启示? 2、确定采访人选在确定好采访目的后,第二步便是寻找被采访人。要找的被采访人必须与采访目的息息相关,无关的人不要夹杂其中。 3、了解被采访人确定完采访人选后,你要了解他们,知道他们的经历等等。在不了解他人的情况下,对其进行采访,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更会影响到你提问的质量。 4、认真设计问题在写采访类文章中,问题是必不可少的,问题的好与坏,直接左右文章的质量。设计的问题要能体现采访目的,承上启下,相辅相成。 采访完毕后,需要做到以下2点: 1、整理采访稿,仔细阅读几遍,充分理解 2、组稿,完成采访好的采访稿,并不是你问我答的形式,要有导语、串词、结尾。因此,在整理好问题与回答后,还有进行组稿,根据对采访稿的理解及采访目的,合理的添加导语、串词及结尾,这样不仅使整篇采访结构饱满,更有助于读者的理解。 归根结底,一次采访无非是一场生动活泼而富于思想的交谈,具体的提问技巧包括: 1、抓住核心问题,开门见山,切中要害。这种方法是一开始就提出硬性的、紧扣主题的问题,然后扩展为比较笼统的问题。它适用于采访那些善于言辞、敏于思

考、感觉自信的对象。开门见山会让对方觉得你坦率有效率,切中要害可以使对方觉得你懂行,值得交谈。 2、由浅入深,追问问题,发掘未知的细节。深度报道的提问有许多尖锐的问题,有时难免让记者碰壁,采访对象要么拘谨不安,支支吾吾,谈不到要害,要么有心拒绝,闪烁其辞,加以敷衍。这就要求记者具备追问的毅力和技巧。可以先用一些宽泛的话题缓解气氛,逐渐引入正题;或旁敲侧击,追本溯源,引出未知的细节。 3、诱导性的提问,引出生动活泼、论点鲜明的谈话。在诱导性提问中,采访对象得有较好的敏感性,并肯于争辩,而记者则需要掌握好谈话的时机,运用语气、声调或措辞来引诱对方作肯定性回答。诱导性提问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取决于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建立融洽关系的程度。因为诱导性提问容易使谈话达到互不相让的地步,但只要融洽关系得以保持,便可能引出意想不到的真话。 4、适度的沉默。沉默也是深度报道采访提问中的一个重要的技巧,因为深度 报道的提问多是要点性、针对性、独家类的提问,需要给采访对象留出思考和阐述问题的时间。聪明的记者一般不会打断采访对象的话,这样可能得到直接询问得不到的情况。故意地不露声色,有时同样有效。美国著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迈克·华莱士说:“我发现,在电视采访中最有趣的做法就是问一个漂亮的问题,等对方回答完毕你再沉默三、四秒钟,仿佛你还在期待着他更多的回答。你知道 会怎样吗?对方会感到有点窘促而向你谈出更多的东西。”善于观察与倾听, 捕捉采访问答中所不能显现的事实。艾丰提醒所有的记者“在采访时别忘了带上眼睛和耳朵”。我们强调观察和倾听是因为深度报道采访需要记者全身心地投入,许多鲜为人知的原因和珍贵的新闻事实,都是记者调动所有感官包括心灵去感知到的。 (1)选择正确的视角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这个视角可能是指宏观的,把握事 物相互关联的全局视角;也可能是指记者个人情感、思想的视角;还可能是指在现场

小记者采访的常识和技巧

小记者采访的常识和技巧(一) 培训目标: 1.了解采访的基本要素。 2.掌握采访实际操作一:如何选择信源,善于获取采访机会。 3.了解提问的方式,学会如何提问。 培训过程: 一、采访的两大要素:好奇和怀疑 1.好奇是获取新闻线索的源泉,是收集更多新闻事实和深入事实本质的动力。 2.怀疑是获取新闻线索和深入报道的需要,更是保证新闻准确、客观的需要。 二、如何选择信源(采访对象) 1.根据主题确定信源 事实性采访 一级信源:当事人、目击者 二级信源:调查者、调查报告、权威机构、政府组织、官员 评论性采访 一级信源:官员 二级信源:专家、学者 三级信源:普通人 分析性信源信源:专家、学者、媒体界人士 2.信源和采访的陷阱: 不可靠的新闻源(信源见木不见林,或忽略了重要的细节;为了某种事业或利益而接受采访;为了个人出风头;一面之词) 三、说服与获得采访机会 1.什么样的人容易接受你的采访?——闲人 采访就象学开车,一开始有点害怕而且很难。但是经过联系,平顺地起动,打信号灯、换挡,控转方向盘,查看仪表器,变得自然。如果你会怕靠近陌生人,他们就很可能会拒绝回答。“你丢出去什么,你就得到什么响应”。 2.如何说服: 1、组织上的安排,最大!! 2、找中间人介绍 3、电话、写信或其他途径暗示他“你不接受我的采访是你的损失”(注意态度)做足功课,看看原来的采访记录,找找看还有没有他从来没有说过的话题;(他的兴趣是什么??)四、如何提问 ㈠提问的分类: 1.开放式提问——是指提出比较概括、广泛、范围较大的问题,对回答的内容限制不严格,给对方以充分自由发挥的余地。 这样的提问比较宽松,不唐突,也常得体。特点:常用于访谈的开头,可缩短双方心理、感情距离,但由于松散和自由,难以深挖。 2.闭合式提问——是指比较具体、明确、范围较窄的提问,要求对方回答只能限于提问的具体内容。 特点:闭合式提问易突破,常用于深入追问或查证、核实,以及转换话题,也往往比较敏感,要注意提问的角度和口气。

新闻采访的步骤

新闻采访的步骤 (一)获得新闻线索,明确采访目的。 (二)进行背景调查,做好采访提纲。 (三)采访预约。1、表明身份2、解释采访目的3、提出要求 4、安排时间 (四)与采访对象见面 (五)提出第一个问题 PS比较容易回答,符合采访目的、显示出记者做了大量准备工作。 (六)在和谐氛围中采访 1、认真倾听,适当回应。2、设法让对方举例,提供细节及总结性评论。3、适时调整采 访问题,即兴提问。 (七)提出敏感问题。在采访的后半部分。 (八)敏感问题之后的过度。 (九)结束采访。1、主动按时停止。2、表明终止意图,核实采访记录。3、询问有无补充或想法。4、所要材料。5、 留下名片。6、告别,感谢,留条后路。 (十)整理采访资料,撰稿成文。 采访中的难题及解决方法 (一)、拒绝采访的对象。1.记者和媒体的声誉 2.热情真诚 3. 借助采访中介安排采访 4.尽可能为 对方提供帮助 5.陈述利弊,晓之以 理.

(二)、敏感话题。 1.姓名地址年龄称谓等细节要当场核实。 (三)、采访的精确性 2.适当重复自己对要点的理解 3.引语要保证十分的准确性 4.采访报道要有上下文语境 5.查证 (四)、采访对象是否歪曲事实。1.充分准备有备而来。2询问 消息来源。3 提问过渡性问题 4 其 他消息源查证。 (五)、悠远往事的采访 1认真准备资料,2相关提示 (六)、被访者回避新闻事实 1充分准备,有备而来2追问认真 倾听重复质问打断。 (七)、如何打无准备之战:随意谈谈,认真倾听,捕捉新闻线索, 准备深入提问。 GOSS公式:G oal目标目的 O bstacles障碍 S olve解决 S tart开始 五个问题万无一失 (1)如果你在医院里修养,除了亲戚外,你希望谁在身边 你的第一个职业是什么精品文档,你值得期待 (2) (3)你最近一次苦是为什么

新闻采访的方法与技巧

新闻采访的方法与技巧 主讲人:侯宇萍 开篇 一、采访前要做好准备工作 二、营造轻松和谐的采访氛围 三、新闻的采访方式: 采访除了面对面的采访外,还可以分为: 体验式采访书面采访电话采访网上采访隐身采访(暗访) 四、提问的技巧 A、提问在新闻采访中的重要作用 B、提问的要领: 1.提问要简洁通俗 2.提问宜具体 3.提问要把握主线,适时引导 4.提问一定要符合采访对象的学识范围。 5.提问要“口”“眼”并用 6.提问要有特色 7.提问时要具有受众意识 C、提问的类型 1.开放式提问 2.封闭式提问 3.见缝插针式提问 4.几类提问优劣互补 D、提问的方式 主要有4种方式:正面问、侧面问、反问和追问 五、采访提问应注意的问题 六、学会倾听(做一个合格的倾听者)

怎样成为一个好的倾听家 倾听的作用 成为一个好的倾听家,要注意几点 七、何做笔记和记录 记录的几种主要方式 做采访笔记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大家好!很高兴能与大家共同学习新闻学方面的知识。 前几节课,大家已经学习了新闻的基本常识以及消息写作、排版方面的知识。今天我们主要学习的是新闻采访的方法与技巧(其中也包括我的一些心得体会),希望能对大家今后的工作有一点帮助。 可能不需要采访的同事会认为,自己在工作中用不着写稿,今天讲的内容,听不听用处不大。但是我觉得,咱们坐在这里的每一位都属于新闻工作者,通过学习和了解新闻知识,至少能提高一点新闻的鉴赏能力,也算是达到了一个很好的目的。至少我们在看报纸或看电视新闻的时候,不是一个被动接受新闻事实的受众,我们也能评价这个新闻稿的质量怎么样,写稿的记者是否下了功夫,功力如何,我们是可以作为内行看看门道的。 在新闻报道工作中,采访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新闻采访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新闻报道的成败;反过来说, 新闻报道的成功与否,与记者的采访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新闻采访才成为业界和学界关注的对象。“不会采访就不会当记者”,这是中外新闻记者的一致看法。 采访同时又是一门艺术,是获得新闻的基本手段。新闻媒体的记者要想在采访时达到理想的效果,使写出的稿子在受众中引起反响,除了下足基本功外,还应该掌握一些采访的方法与技巧: 一、采访前要做好准备工作 访前的准备工作决定了采访的深度和广度,决定了你的采访能否成功,由此又决定了你的新闻稿件能否成功,这是一个连环的作用。在整项工作的链条中,它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有人可能会说,“我善于与人打交道,见到陌生人我很会沟通与说话”,但这只能说明这位记者能与受访人在一个和谐的氛围下展开采访,并不代表他的采访就一定能有深度、有成效。所以说访前功课这一部分非常重要。 杨澜是我非常佩服的一位知识女性和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她有很多成功的采访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曾经接受过杨澜采访的英特尔总裁安迪·鲁夫曾总结说,他来中国访问时有两件事出乎意料:一件是看到联想第100万台电脑下了生产线,第二就是没有想到中国竟然能有像杨澜这么出色的记者。 杨澜采访过很多国内外社会精英和名流。她是内地的记者中,第一个采访外交家、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第一个进入美国凤凰屋戒毒所深入采访的记者,她的工作很出色也很有成就,但杨澜并不认为自己就是一个聪明的人。她曾说:“我经常觉得自己不是一个有才华和充满灵感的

新闻采访与写作试题

题型:填空(9个范围)1x16=16分;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2x16=32分 填空: 1.P17通讯文体既要报道新闻事实,满足受众的知情欲望,又要以其由“事”、“情”、“理” 构成的感染力打动人。(常常使用抒情表达方式) 2.P17新闻评论通常是以议论为主的,它对语言更是有着准确性的要求: 一是对于论点的表述准确; 二是对于论据材料的概括准确; 三是对于人和事的评价准确; 四是对于事物的矛盾把握准确。 3.P18用生动的语言实现良好的新闻传播效果 新闻语言既应该是简洁的、准确的,同时又应该是生动的。语言生动的新闻作品才具有可读性。 4.P21消息文体在语言表达上由于受到篇幅等因素的制约,不如通讯文体来得自由洒脱。5.P21广播媒体的消息文本,是为“供人听”而写的(口语化),因而其语言的生动是与口语化特征(通俗、易懂)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6. P41记者的专业素养包括三个层次: 专业技能素养、专业理论素养、专业精神。 三者相辅相成,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7. P73“十比一”原则 “经验丰富的记者一致认为,每采访一分钟至少要准备十分钟。” 进行一小时,那么记者就要做十个小时的访前准备。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不应成为教条。 8. P45采访对象的分类: 当事人(最重要的采访对象,通常是新闻事件的主体) 知情人(通常不是新闻事件的行动者,但有了解,甚至策划) 目击者(亲眼目睹新闻事实发生的人,没参与,没直接联系,强烈现场感受) 有关人士(相关领域学者专家、百姓、社会各界) 名词解释: 1.P129什么是隐私? 所谓隐私,是指一种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 而当事人不愿他人知晓或者他人不便知晓的信息, 当事人不愿他人干涉或者他人不便干涉是个人私事, 以及当事人不愿他人介入或者他人不便介入的个人领域。 2.P129什么是隐私权? 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对其个人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信息、私人活动和私有领域进行支配的具体人格权。 3.P61什么是策划?

新闻媒体采访管理办法

新闻媒体采访接待管理办法 为进一步规范对新闻单位采访接待的管理,建立健全新 闻宣传工作机制,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高度重视新闻媒体的采访接待工作,充分尊重 记者的合法采访权益,积极主动地提供服务,切实做到热情、礼貌、周到。 第二条学校对新闻采访接待工作实行统一管理。新闻 单位对我校的采访由党委办公室统一安排,各系部和职能部 门要积极配合与协助。 第三条校外新闻媒体工作人员来校采访,应持记者证 或单位介绍信到党委办公室申请采访许可,党委办公室负责 审验新闻记者身份,了解采访目的和内容,做好新闻采访的 登记备案手续,并联系相关部门落实采访事宜。 第四条在获得校内采访许可后,媒体记者方可在校内 进行采访活动。对于未经许可或没有党委办公室人员陪同的 媒体记者在校内采访时,校内各部门和个人可拒绝采访,学 校保卫部门也可予以制止。 第五条校内各部门遇有新闻媒体的主动采访,应及时将采 访媒体、采访意图等情况报告本部门负责人,并通报党委办 公室,同意后方可继续采访,否则,要及时终止采访。第六条校内各部门和个人邀请校外媒体来校采访,应

事先报告部门负责人,并向党委办公室申请批准;申请者要 明确告知采访意图,邀请的媒体及人员等内容,由党委办公 室在综合评估的基础上做出相应决定。 第七条除学术活动及个人事宜外,未经党委办公室同意,校内个人不得就涉及学校的相关问题接受校外记者的采访,不得以学校工作人员的身份接受采访。 第八条被采访部门、个人不得提供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严禁将内部刊物或标有国家秘级的文件、资料等内容编 入公开发表的新闻稿件中。涉密项目的研究工作及研究成果 不得进行宣传。 第九条如遇突发性危急事件,记者如已到达事发现场,现场负责人要礼貌接待,并确认身份,采访的目的内容,及时与党委办公室联系。党委办公室负责核实情况,及时掌握事件真相,把握信息发布主动权。 第十条接受采访的有关人员应明确要求记者在发稿前 必须将稿件返回给本人并送党委办公室审阅。 第十一条校内任何部门或个人不得私自接受国(境)外新闻媒体的采访(包括电话采访)。如确有采访必要,必须事先将预备采访的媒体、内容、时间、方式等有关情况报送外事办,经外事办审查同意后,报校党委办公室核准、备案,未尽事宜,由党委办公室依据本办法及有关规定视情作出安排。

小记者采访步骤[1]

小记者采访知识 一、报纸怎样制作? 1.记者采访、写稿—— 2.编辑改稿—— 3.总编签稿—— 4.编辑排稿—— 5.印刷发行 二、什么是记者?什么是小记者? 1、记者就是从事采访、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专业人员。——记录真实的事情。 2、小记者就是专门为市少儿报刊、少儿电台或电视台、校黑板报、校广播站、校电视台、小记者网等进行采访报道的学生记者。 三、小记者要具备哪些素质? 1、爱看报,勤思考,做好笔记; 2、交朋友,爱提问,善于倾听; 3、多练笔,勤写作,敢于发表; 4、爱学校,爱家人,乐于助人。 四、记者工作分几个步骤? 第一步:采访搜集与采访有关的事实材料。 ①查阅有关资料,了解采访对象是谁,与此人相关的事件,事件的前因后果,制定采访计划和采访提纲; ②准备采访工具,如:笔、采访本、照相机、摄像机、通讯器材、交通工具等。 第二步:采访,寻找问题的答案。 约定采访的时间和地点,当面采访或者电话采访,根据自己的采访提纲提问。 第三步:写稿,把采访到的材料,整理加工形成新闻报道。 有的可以写成短消息,有的可以写成通讯,有的可以写成特写等。

第四步:迅速向新闻机构发回稿件。 1、可以通过电话、传真、电报、电子邮件等方式传递,目前最快的要算现场直播了。 2、遇到一些重要的新闻,为了抢时间,记者边采访、边写、边发。 五、什么是采访? 新闻记者为了采集新闻素材(“找料”)所进行的工作。 六、采访的特点: 1.采访是写作的基础 2.采访有时间的限制 3.采访有明确的目的 七、采访的方式: 1.“一对一”式采访 2.“一对多”式采访 3.“多对一”式采访 4.“多对多”式采访 5.参加会议采访 6.现场观察 八、采访礼仪: 1.自我介绍、开场 2.电话礼仪 3.着装礼仪 4.采访时的礼仪 九、采访的开场白: 1.自我介绍、开场 来自哪个媒体,叫什么名字;

2019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任务二新闻采访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任务二 新闻采访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任务二·新闻采访”是统编本教材第一单元的活动探究单元的第二项任务,相较于任务一单纯的新闻阅读,活动性更强,同时更是任务三新闻写作的基础,可以说在本单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但是,带领学生进行大范围的现场采访有许多不可控因素存在,活动不易操作也较难取得良好效果。基于此,本节课主要是在具体活动中让学生明确新闻采访的相关知识,在小组合作中共同探讨如何在新闻采访中更好地提问问题,提问哪些问题并就此列出采访提纲。 【教学目标】 1.明确新闻采访的方式、意义和价值。 2.通过具体新闻选题,学会在新闻采访中如何提问问题,并列出采访提纲。 【预习提示】 小组合作,搜集新闻采访需要做的准备工作。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学校马上要开秋季运动会了,运动会时,如果让大家化身校园小记者,对运动会进行相应报道,你能胜任这份工作吗? 俗话说,十分的新闻,七分靠采访,三分靠写作,一则好的新闻“成在写作,功在采访”,采访是第一位的,是写作的基础。所以,想要当一名记者,首先要学会采访,然后才能写出真实的新闻报道。 今天,就让我们尝试做一名小记者,迈出第一步——学做新闻采访。 二、采访指导 (一)什么是新闻采访 记者为取得新闻材料而进行的观察、调查、访问、记录、摄影、录音、录像等活动。是一种媒体信息的采集和收集方式,通常通过记者和被获取信息的对象面对面交流。 (二)采访的手段 用眼睛观察 用嘴巴问 用耳朵听 用笔记录 借助音像设备 (三)采访前的准备和采访过程中应注意的细节 1. 明确采访目的。 在采访之前,先明确一下,自己采访的目的是什么,想要反映一个什么样的新闻事实。 举例:我们要写一篇“校园读书明星”的新闻,首先明确采访的目的是什么,即挖掘乐于读书的品质,给大家树立榜样。那么在采访的时候就要围绕她“读书”二字来问。 2. 搜集资料。 例子:中国进入太空第一人——杨利伟,曾写过《太空一日》,如果他到我们学校来讲课,你有机会采访他,首先你要对他及其经历有所了解,采访的时候才不会说外行话。 如果你只知道杨利伟是一位作者,一采访就提问:“你写过校园小说吗?”那么,你这个问题就很尴尬。 3. 列提纲。

新闻采访技巧和注意事项

新闻采访培训 新闻采访,记者为获取新闻对客体所进行的观察、询问、倾听、思索和记录等活动。是新闻写作的前提,是一种特殊的调查研究。 采访前的准备 一、明确采访任务,获取采访对象的背景资料; →如何获取所需资料? 求助学校官网、百度、你认为可能对此有了解的同学、老师、还有你的师父。 二、紧扣采访目的,拟订一个全面的、深入的、思路清晰的采访提纲。 →如何列采访提纲? 采访提纲,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采访计划,二是调查纲目。所谓采访计划,是指大体的活动步骤、方式,确定要采访的部门、人员名单及其先后顺序,设想一下写什么体裁、多少字、采访时长等。所谓调查纲目,是指所要提问的大纲细目。一般来说,记者更多的是列出调查纲目,即在本子上列出自己所要提的问题,而采访计划心中是有数的,没必要一一写出来。 美国内华达新闻学教授拉鲁·吉尔兰德曾在拟定调查纲目方面推出了设计问题的辅助公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他提醒记者在设计提问时应该涉及到下列一些具体的问题:目标———你们(或组织)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 障碍———你们遇到过什么难题吗?目前的阻力是什么? 解决———你们是怎样对付这些难题的?是否有解决矛盾的计划? 开始———这一设想是什么时候开始的?是根据谁的意见提出的? 当然,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以上只是一些启发性、基础性的问题。 一个技巧: 将自己想象成受访者:如果我是他,我在做这件事的时候,可能会是一个怎样的过程?在想象的过程中,你就会发现自己需要了解哪些细节,将其转化为问题。 注意事项: 1. 问题的独特、准确、连贯、创意、引人入胜是更为重要的因素。 2. 注意问题提出的顺序,这与所提问题的形式有关系,在接下来我们会讲到。 3. 所提的问题和采访时间要相配,如果预计采访时间不够,就必须将精华问题留下,删去不那么重要的问题。 4. 问题要具体,越是经验不足的记者,提的问题越容易笼统,含糊不清,越是笼统的问题越难回答。最难回答的问题:你有什么感想?你当时是怎样想的?要提有特点的问题,既然泛泛的提问只能得到泛泛的回答,那么有特点的提问,才能得到充满个性的材料。 采访过程中的提问 提问的类型 正面提问:这是一种基本的提问类型,开门见山地提出问题,不拐弯抹角。问题一般分为“开放”型和“闭和”型两种。所谓“开放”型问题,是指不要求采访对象具体的回答,使

新闻采访要点重点及注意事项讲课教案

新闻采访的特点: 1.新采访的目的——公开报道 2.新闻采访的过程——广泛性、伸缩性与独立性 3.新闻采访的内容选择——新鲜性、新闻性、典型性、真实性 新闻采访决定新闻写作: 1.新闻写作依赖于采访获取的事实材料。 2.采访的深度和广度决定写作的深度和广度。 新闻写作多新闻采访的影响: 1.新闻主题影响采访方向。 2.新闻体裁影响采访的深度和广度。 记者的职责: 1.和生活在各个阶层的普通读者交朋友,从他们那里了解社会生活的原泰,获得丰富的新 闻线索。 2.主动为群众释疑解惑,排忧解难,通过自己的言行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从而在帮助 读者的过程中获得新闻线索。 3.给通讯员讲课,让生活和工作在各个领域的通讯员学会与记者一样发现和采访新闻变一 人采写新闻为众人帮自己采写新闻。 4.与通讯员合作采写新闻这是最经常联系方式。 5.做好来电,来信,来访工作,这是读者送上门来的新闻线索。 记者的角色失调主要表现在:1角色不当。2角色冲突。3角色不清。4角色中断 及角色失败。 采访权: 1把采访权解释为自由收集新闻信息源。2把采访权解释为自主调查权。3把采访权解释为知情权和出版自由。 采访权的内容: 1自由采访的权利。2人生财产安全的权利。3消息来源隐秘的权利。 记者的素质要求: 1政治素质。2理论素质。3知识素质。4道德素质。5意志品质。 新闻事实的类型: 1行为事实与观念事实。2单一事实与综合事实。3过去事实与现在事实未来事实。 行为事实:主要是指自然界,个人或群体施行的某种具体可感的行为的事实。 观念事实:主要是指某种具有特殊身份的人提出的观点。 新闻事实的特征: 1新闻事实是所有内容都客观发生的事实。

任务二-新闻采访

任务二新闻采访 【目标导航】 1.专心“听”,领会讲述的要点。 2.细心“辨”,训练参与者根据交际的需要捕捉事实得出观点的能力。 3.用心“讲”,能围绕中心话题进行讲述,努力提高说话水平。 【课时安排】 1课时。 自由分成学习小组,做好活动计划,分配小组成员活动任务,围绕“新闻采访”准备采访资料,拟定采访的内容和具体的问题等。 【新课导入】 新闻是我们每天获取外界信息的重要渠道,我们通过新闻足不出户就能感知天下事。那么现在,转换一下位置,让你充当新闻记者,做一次新闻采访,是不是很有趣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样做好新闻采访。 【重点解读】 讲述是根据交际的需要,对我们的已知所作的一种讲解。这里的已知可以是认识的人、一个故事、一段经历或一个道理。讲述是说话的一种技巧,有一定的方法。 1.注意讲述的对象和环境、氛围明确是讲给什么人听的,是一个人,几个人,还是不确定的听众。讲述的对象不同,讲述的内容和方式也就不同。也就是说,讲述要有针对性,有听众意识。此外,还要注意讲述时的环境氛围。要使自己的讲述适应所处的环境,注意季节、天气等自然环境,考虑讲话场合、热点事件、听者情绪等社会环境因素;讲述者可以利用一些辅助手段,制造有利于自己

讲述的氛围,如播放音乐、制作课件、准备简单的道具等。 2.讲述时要重点突出,条理清楚讲述之前通常会有准备的时间,哪怕时间很短,也要利用好。先想好你讲述的中心话题是什么,讲述的重点是什么。确立中心话题,让人明白你讲的是什么,就不会散乱;讲述条理清楚,容易让人明白事情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先讲什么,后讲什么,要有一个基本的“序”。同时,注意讲述不要太繁复。 3.注意口语表达的特点多用短句,少用长句;多用单句,少用复句。有时为了强调,提醒听者注意,可以适当重复说一些话。尽量不用生僻词语和专门术语,以免造成不解和引来误解。还可以借助说话的停顿、语速的快慢、语气语调的变化和动作、表情,增强讲述的感染力。 【研讨练习】 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段意花是益阳水文局的临时工,丈夫李国庆在益阳水文站工作。他们在一条趸船上住了14年,经常勇赴江流,拯救了一个又一个溺水的生命。保守估计,他们先后救了50人,年龄最大的83岁,最小的7岁。和许多普通家庭一样,他们靠着自己微薄的收入过着非常清贫的生活,以至于6万多元债务整整还了17年。5月15日是国际家庭日,段意花的家庭在这一天被全国妇联评为“全国最美家庭”。 (1)你们班想请段意花来做一次报告,如果你代表班委会去请她,你会怎么说? (2)近年来出现了某些扶人者被敲诈的事件,致使一些人不敢去救人,你对此有什么建议?请结合段意花的事迹谈谈。

新闻访谈答题方法

新闻访谈 一、新闻的基本知识 (一)、新闻分类: 狭义: 广义:消息、通讯、访谈 (二)、新闻的特点:及时、真实、准确 (三)、新闻结构要素: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 1、标题:引标(引题)——交代背景、烘托气氛、揭示意义、提出问题、说明原因(目的)、说明背景等。 主标(正题)——高度概括消息内容 副题(副标)——往往是重要事实、结果的提要。交代事情结果,补充次要事实,解释主题等作用。 2、导语:一句话或者一段话,概述新闻的主要内容,鲜明的揭示新闻中心。 直接性导语——概括新闻事实核心。

延缓性导语——吸引读者。通常用来设置一种现场或者创设某种气氛,多是解释性、说明性的。 3、新闻背景:新闻发生的时代背景;与新闻事件和人物直接相关的的背景材料;向记着提供消息、介绍情况的人的背景情况。 也可以分为:社会背景、历史背景、人物背景、时间背景、技术专业背景、材料背景 (四)结构——标题、导语、背景的作用题: 从结构、内容、主题、手法、读者几个方面考虑。 1、标题的作用: ①标题本身的特点(见上面) ②手法方面:侧重于修辞 ③对内容主题的作用:高度概括新闻……内容;揭示………的主题

④对记着观点情感的作用:倾注作者的心血,凝聚其鲜明的观点态度,如鲜明的表达记着………的态度。 ⑤标题对群众获取信息的作用和对吸引读者的作用;a新颖的标题,能制造悬念,吸引读者;b概括的新闻的主要内容,是读者获取新闻信息的第一印象。 2、导语的作用: ①从内容角度:导语写出了……事实,为全文奠定了……的基调等 ②从结构角度:导语概括了新闻事实,是总写,引出了下文……展开 ③从社会读者的角度:导语突出了新闻价值、吸引了读者等 3、新闻背景的作用: ①从内容角度:a说明解释新闻的内容,b诠释说明新闻发生的原因,令新闻通俗易懂 ②从主旨角度:背景揭示新闻的意义,唤起社会关注,体现新闻价值,强化主题。

新闻采访方案简述

在写采访类文章之前,需要做好以下4点: 1、确定采访目的。没有采访目的的文章,就像在报流水账。使读者找不到一丝主线,感觉很空。故,在采访之前,首先要确定你本次采访的目的。你想让读者知道些什么?为什么要做这样的采访?你的采访能给大家带来些什么启示? 2、确定采访人选在确定好采访目的后,第二步便是寻找被采访人。要找的被采访人必须与采访目的息息相关,无关的人不要夹杂其中。 3、了解被采访人确定完采访人选后,你要了解他们,知道他们的经历等等。在不了解他人的情况下,对其进行采访,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更会影响到你提问的质量。 4、认真设计问题在写采访类文章中,问题是必不可少的,问题的好与坏,直接左右文章的质量。设计的问题要能体现采访目的,承上启下,相辅相成。 采访完毕后,需要做到以下2点: 1、整理采访稿,仔细阅读几遍,充分理解 2、组稿,完成采访好的采访稿,并不是你问我答的形式,要有导语、串词、结尾。因此,在整理好问题与回答后,还有进行组稿,根据对采访稿的理解及采访目的,合理的添加导语、串词及结尾,这样不仅使整篇采访结构饱满,更有助于读者的理解。 归根结底,一次采访无非是一场生动活泼而富于思想的交谈,具体的提问技巧包括:

1、抓住核心问题,开门见山,切中要害。这种方法是一开始就提出硬性的、紧扣主题的问题,然后扩展为比较笼统的问题。它适用于采访那些善于言辞、敏于思考、感觉自信的对象。开门见山会让对方觉得你坦率有效率,切中要害可以使对方觉得你懂行,值得交谈。 2、由浅入深,追问问题,发掘未知的细节。深度报道的提问有许多尖锐的问题,有时难免让记者碰壁,采访对象要么拘谨不安,支支吾吾,谈不到要害,要么有心拒绝,闪烁其辞,加以敷衍。这就要求记者具备追问的毅力和技巧。可以先用一些宽泛的话题缓解气氛,逐渐引入正题;或旁敲侧击,追本溯源,引出未知的细节。 3、诱导性的提问,引出生动活泼、论点鲜明的谈话。在诱导性提问中,采访对象得有较好的敏感性,并肯于争辩,而记者则需要掌握好谈话的时机,运用语气、声调或措辞来引诱对方作肯定性回答。诱导性提问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取决于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建立融洽关系的程度。因为诱导性提问容易使谈话达到互不相让的地步,但只要融洽关系得以保持,便可能引出意想不到的真话。 4、适度的沉默。沉默也是深度报道采访提问中的一个重要的技巧,因为深度报道的提问多是要点性、针对性、独家类的提问,需要给采访对象留出思考和阐述问题的时间。聪明的记者一般不会打断采访对象的话,这样可能得到直接询问得不到的情况。故意地不露声色,有时同样有效。美国著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迈克·华莱士说:“我发现,在电视采访中最有趣的做法就是问一个漂亮的问题,等对方回答完毕你再沉默三、四秒钟,仿佛你还在期待着他更多的回答。你知道

新闻采访提纲要领、格式及 范文

【新闻采访提纲】【格式】【要领】【范文】 2010-05-08 17:41 一。新闻采访提纲的格式其实是不受拘泥的,只要具备一下几点即可: 1.采访目的 2.采访方式 3.采访对象 4.提问提纲:(1)(2)... 5.采访步骤 6.可能碰到的问题 7.设想解决的方法 8.采访前要携带的器材备注。。。【各方面备注均可,重要是自己需要的~】 二。新闻采访提纲的要领 1、写作时应多使用动词,少使用形容词,使文章生动起来。 2、写作应先起标题后写文,增强文章逻辑性。 3、交稿时必须有三重标题,以题代文。 4、消息类稿件每个自然段字数不得超过100字,两个句号,给读者阅读喘息的机会。 5、文章应多用动宾词组,少用偏正词组。 6、多用祈使句,少用叙述性语句。 7、消息以细节数量取胜,不追求细节的扩展,增强消息的信息量。 8、消息的结构是——标题、导语、第一新闻事实、背景补充、第二新闻事实、事件后续事实。 9、消息应具有细节的动感,具有事实的简洁清晰,具有信息的全面。 10、信息的筛选对于消息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筛选的关键是在写作之前;起好标题,标题是筛选信息的最好尺度。 11、标题是一个记者最高文字水平的体现。记者应多加强标题制作的能力。 12、标题是文章的广告,要使文章引起读者的阅读欲。 13、采访是全身心的采访,而不仅仅是用嘴,视觉是消息动词的来源,眼睛采访是文章生动的重要手段。 14、多提封闭性问题能最大限度地提高采访效率,节省采访时间。 15、重要采访前必须有提问大纲,一次采访的成功取决于采访前的准备是否充分。

16、记者的基本功之一是“找人”,记者手里必须有一批人名单,要保证能在最短的时间、最迅速地找到最佳的采访人选。 17、不要过分使用录音机,录音机应与笔记本一起使用,录音机记录关键的话语数据观点,笔记本记录被访者的表述逻辑和被访者的表情。分工协作才可能提高采访效率。 18、采访前记者必须心中有数,将最重要的问题放在最前面。争取最大限度地缩短采访时间,避免与被采访者畅谈。 19、让文章生动起来的诀窍是多向被访者提这样的问题:“比如——”;“您能举个例子吗——”;“这是不是像——”;将文章的内容引向自己相对熟悉领域。 20、要学会将复杂的问题分解成简单的提问,不要期待被访者会完整地理解你提出的问题。 21、学会滚动式采访,第一个被访者所谈到的内容,要成为下一个被访者的提问,滚动式采访将使你成为一个受到别人尊敬的采访者。 22、在专家面前不要装行家,虚心是赢得专家尊敬的唯一途径。 23、多做深度报道,每一篇报道都将使你向专家型记者迈进一步。 24、采访批评性报道、争议性报道,必须采访当事人双方,以示客观公正。 25、电话采访目前被大量运用,但是此种采访方式也有弊病,电话采访不能视觉参与,不能确定被访者的确切身份。因此,在使用时必须慎重。电话反打是确定被访者身份的方法;通过电话让被访者描述现场细节是获得现场感的途径。作为记者,现场仍是追求的第一原则。 三。新闻采访提纲范文 采访提纲范例《07年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的采访提纲》 采访目的: 1、了解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 2、了解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的作用 3、了解哪些人参加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为什么参加? 4、参加考试者复习的情况。 采访要求: 1、言简意赅。 2、用词适当。 采访步骤: 1、采访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相关专业人士 2、采访参加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的人员

记者在新闻采访工作中的提问方法与技巧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918648942.html, 记者在新闻采访工作中的提问方法与技巧 作者:羽焕新 来源:《环球首映》2019年第05期 摘要:在媒体的新闻报道中,人们对新闻采访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记者的提问方法与技巧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记者在新闻采访过程中,作为唯一与受访者直接沟通接触的人员,需要熟练地掌握提问的方法与技巧,获取更多有价值的新闻信息,这样才能确保新闻的质量。为此,本文通过对记者在新闻采访过程中提问的方法与技巧进行分析研究,希望借此能够对新闻采访工作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记者;新闻采访;提问方法;提问技巧 新闻采访是记者通过对被采访人进行详细的观察,从而对其进行询问、倾听以及记录来获取新闻信息的活动。根据我国新闻采访的形式来看,新闻采访与实地调研有许多相同的地方。但从其本质来看,新闻采访是新闻报道的开始,也是记者挖掘新闻价值的有效渠道,需要记者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与受访者进行交流。因此,对记者在新闻采访工作中提问的方法与技巧加以灵活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新闻采访提问方式分类 由于每一位被采访者都是不同的个体,都存在着独特的脾气个性,有人善于表达,有人个性十足,有人会因为各种原因回避问题。针对不同的采访对象,记者要在了解基本情况的基础上,灵活运用不同的提问方式,以求达到被采访者与记者“对脾气、想说话”的理想效果。 (一)开放式提问 开放式提问没有统一的固定答案,一般在采访过程中需要记者临场反应来组织语言得到受访者的答案。这种提问方式,可以让记者获得更加完整全面的新闻信息,并且具有一定的针对性,这种采访方式最常见的问句就是“您对这件事有怎样的看法?”“您有什么好意见或建议?”等,这些都是典型的开放式提问。 (二)封闭式提问 封闭式提问使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一直处于主动地位。封闭式提问通常在一定范围内提问或者在题目中有预设答案,这种封闭式提问所提出的问题经常使用“是不是”、“对不对”、“要不要”、“有没有”的语句,而回答也只能回答“是”、“否”,“有”、“没有”等答案。例如“你读了多少年硕士研究生?”“你每月偿还银行的住房贷款是多少?”答案只能是一个具体的数字。“你小孩上初中了没有?”答案只能是“已经上了”或者是“还没有上”。这种方式表明,受访者对一个 问题要明确给出肯定态度或者否定态度。这种类型的提问方式不仅可以提高采访的效率,而且可以更加有效地判断新闻的价值。

第一单元 任务二 新闻采访 任务三 新闻写作

第一单元任务二新闻采访任务三新闻写作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什么是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采访与写作的关系,采访前的准备和采访过程中应注意的细节。 过程与方法:通过模拟采访,了解采访技巧和注意事项,通过范文学习,掌握新闻写作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新闻采访与写作活动,培养学生关心国家时事,明辨是非,爱憎分明的世界观。 教学重点:通过模拟采访,了解采访技巧和注意事项,通过范文学习,掌握新闻写作的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新闻采访与写作活动,培养学生关心国家时事,明辨是非,爱憎分明的世界观。 教法学法:活动法,采访法,读写结合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任务二新闻采访 一、什么是新闻采访 记者为取得新闻材料而进行的观察、调查、访问、记录、摄影、录音、录像等活动。是一种媒体信息的采集和收集方式,通常通过记者和被获取信息的对象面对面交流。 采访的手段: 用眼睛观察用嘴巴问 用耳朵听用笔记录 借助音像设备 二、什么是新闻写作 新闻写作,就是对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写作。 用文字或者声音、影像纪录资讯、表达意向 真实的新鲜的有价值的 三、采访与写作的关系 (1)、只有采访没有报道,新闻活动就没有意义。 (2)、只有写作没有采访就是杜撰。 (3)、十份的新闻,七份靠采访,三份靠写作。新闻采写,有句行话叫“成在写作,功在采访”。即采访是第一位的,写作是第二位的。

采访是写作的基础。记者就好比是工厂的采购员,要到社会上去“采购”大量优质的“原材料”——新闻素材,经过“加工”——写作,才能制造出“产品——新闻稿。 可见,采访的重要性。所以说:想当好一名小记者,首先就要学会采访,然后写出真实的新闻报道。 四、采访前的准备和采访过程中应注意的细节 1、采访前要精心准备: (1)明确报道思想 正如我们学习语文课,每篇课文都有明确的中心思想一样,每篇新闻报道也都有自己的“中心思想”,新闻学里就称为“报道思想”。简单说,“报道思想”就是新闻报道的目的。 在采访之前,先明确一下,自己采访的目的是什么?反映一个什么样的新闻事实。 比如,我们要写一篇“四好少年”的新闻,首先确立的报道思想。 采访“四好少年”的目的是什么,即挖掘“四好少年”身上的闪光点,给大家树立榜样。那么在采访的时候就要围绕她“好”来问,挖掘什么样的事情才能体现她乐于助人的性格,学习踏实等等品质。 (2)、搜集好资料了再去采访 首先,平时注重点滴积累。其次,建立自己的资料库。第三,到网上去“打捞”资料。 比如采访一个活动,反映一个事实。 采访少代会 少代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会,谁来参加,议论什么事。 百度百科:少先队代表大会,简称少代会,是少先队大队或大队以上组织和机构召开,由队员代表为主体参加的会议,是同级队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它有商讨、决定一个时期队的重大事务,选举产生队工作领导委员会的权力。 中国进入太空第一人——杨利伟的《太空一日》被入选为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2课课文。 他到我们学校来讲课,你有机会采访他,首先你要对他的作品或者经历有所了解,采访的时候才不会说外行话。 如果有的小记者只知道杨利伟是一位作者,一采访就提问:“你写过校园小说吗?”,那么,你这个问题就很尴尬。 如果你了解杨利伟的一些背景,那么你就会问出像:“您为什么要写《太空一日》?”这样就很容易打开有关太空探险的话匣子。 (3)、拟好了提纲再去采访 采访提纲,是对将要进行的采访活动的一个大致规划。它可以规划我们的采访程序,让我们保持思路清晰,做到按计划进行采访、写稿,快捷地完成任务。 比如,我校的小记者采访清洁工阿姨。 采访目的,报道清洁工作的辛苦,呼吁人们不要乱扔垃圾。

新闻采访方法总结

用较多的时间寻找线索、收集资料,并拟订一个完善的采访提纲 一般的新闻报道也很重视采访的前期工作,记者应该善于研究分析资料,并以此为据写出采访提纲。但这种资料分析是有限的,采访提纲也是粗略的。因为一般新闻采访最主要的目的是得到一个相对独立的事实。所以,只要记者精于提问,往往就会有收获。然而,单个的、相对独立事实的深度对于深度报道是不够的。在Why(原因)和How(怎么样)上的探究,使背景资料的收集和研究成为深度报道采访前期工作中新闻工作者耗费大量精力的地方。 首先,通过对社会现实状态和发展变化的研究分析,找准受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能否准确、敏锐、富有远见地选择报道题材直接关系到深度报道的成功与否。这就要求记者对现实生活要有敏锐的嗅觉,对社会动态有明智的把握。《中国青年报》的“冰点”是以深度报道见长的专栏,那些看似冷点的新闻事件,却正是一段时间内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冰山一角”,新闻记者通过艰苦的调查研究在凌乱琐碎的线索中找到适宜的报道题材。 其次,作好背景资料的收集和分析。新闻事件的背景大致包括:补充性的历史资料、展示事物间相互关系的资料、提供人物必要经历的资料、数据性的事实等,收集并分析这些背景材料对深度报道采访的前期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对报道的全过程也有深远的推动作用,包括帮助记者获得采访机会、迅速进入采访角色和取得采访对象的信任。中央电视台记者水均益为了能独家采访基辛格博士,就在准备了大量相关背景材料的基础上,分析了基辛格博士的性格特点,然后直接打电话同基辛格的办公室联系采访事宜,还当面向办公室工作人员阐述了基辛格接受采访的种种好处,最终使基辛格接受了独家访问。 最后,拟订一个全面的、深入的、思路清晰的采访提纲。采访提纲是记者逻辑思维和思考问题层次的体现,一个好的采访提纲,能够帮助记者坚定信心,临阵不乱、掌握采访的主动权,使采访得到完善的结果。杜骏飞在《深度报道原理》一书中提到,美国内华达新闻学教授拉鲁·吉尔兰德曾在拟定采访提纲方面推出了设计问题的辅助公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他提醒记者在设计提问时应该涉及到下列一些具体的问题: 目标———你们(或组织)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 障碍———你们遇到过什么难题吗?目前的阻力是什么? 解决———你们是怎样对付这些难题的?是否有解决矛盾的计划? 开始———这一设想是什么时候开始的?是根据谁的意见提出的? 当然,采访提纲的拟订还和记者本人的采访习惯、交流方式有很大的关系,但确保问题的独特、准确、连贯、创意、引人入胜是更为重要的因素。 归根结底,一次采访无非是一场生动活泼而富于思想的交谈,具体的提问技巧包括: 1、抓住核心问题,开门见山,切中要害。这种方法是一开始就提出硬性的、紧扣主题的问题,然后扩展为比较笼统的问题。它适用于采访那些善于言辞、敏于思考、感觉自信的对象。开门见山会让对方觉得你坦率有效率,切中要害可以使对方觉得你懂行,值得交谈。 2、由浅入深,追问问题,发掘未知的细节。深度报道的提问有许多尖锐的问题,有时难免让记者碰壁,采访对象要么拘谨不安,支支吾吾,谈不到要害,要么有心拒绝,闪烁其辞,加以敷衍。这就要求记者具备追问的毅力和技巧。可以先用一些宽泛的话题缓解气氛,逐渐引入正题;或旁敲侧击,追本溯源,引出未知的细节。 3、诱导性的提问,引出生动活泼、论点鲜明的谈话。在诱导性提问中,采访对象得有较好的敏感性,并肯于争辩,而记者则需要掌握好谈话的时机,运用语气、声调或措辞来引诱对方作肯定性回答。诱导性提问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取决于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建立融洽关系的程度。因为诱导性提问容易使谈话达到互不相让的地步,但只要融洽关系得以保持,便可能引出意想不到的真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