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大纲

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大纲
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大纲

《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大纲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跨文化交际

学时总数:32学时

学分总数:2学分

适用专业:通识教育选修课

二、课程的性质与目的

《跨文化交际》课程是通识教育选修课,旨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增加他们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正确使用交际策略,增强他们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自信以及交际的准确性,帮助他们避免交际失误,能够适应不同文化,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所以,它不同于其它英语专业的课程,实践性较强。

三、主要教学内容

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五部分。第一部分为跨文化交际基础篇,包括跨文化交际国内外的发展概况,如何理解交际与文化的概念、特点及其相互关系。第二部分为跨文化交际的核心篇,主要阐述文化如何影响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和感知,特别是世界观与价值观如何因文化而异,并影响人们的日常行为和人际关系。第三部分为言语交际篇,包括文化因素对语言交际行为的影响,介绍中西方人对语言交际功能的不同认识和在交际中对环境因素的依赖程度,较为详细的说明中英语言存在的差异,探讨中国学生英语学习中和英语口、笔语交流中的语言迁移问题。第四部分为非语言交际篇,探讨非言语交际行为的跨文化差异。第五部分为跨文化交际的提高篇,重点探讨如何克服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与跨文化交际研究对人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

四、教学基本要求与教学建议

基本要求:要求学生注意有意识的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增加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正确使用交际策略,增强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自信以及交际的准确性,避免交际失误,能够适应不同文化,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教学建议:建议以教师讲课为主,学生讨论为辅;教材学习为主,影音材料视听为辅;教学中以个案分析为先导,知识讲解为主导,以增强学生基本技能。

五、主要实践环节与要求

本课程要求学生理解中文化差异,通过对跨文化交际案例进行讨论,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课程考核方式与要求

本课程考核由两部分构成:形成性考核(平时考核)和终结性考核(期末考试或者课程论文)。形成性考核占50%,终结性考核占50%。平时考核的内容包括平时作业、课堂表现、出勤等因素。

七、建议教材与参考资源

建议教材:

1. 《跨文化交际导论》,宋莉,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年。

参考资源:

1.《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Larry A. Samovar and others,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2. 《跨文化交际学基础》,Guo-Ming Chen,William J. Starosta,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年。

3. 《跨文化交际面面观》,胡文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年。

4. 《跨文化交际教程》,刘凤霞,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5. 《跨文化非语言交际》,毕继万,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

6. 《语言与文化》,邓炎昌、刘润清,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年。

7. 《跨文化交际学》,贾玉新,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年。

8. 《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平洪、张国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年。

9. 《跨文化传统》,王宏印,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6年。

10.《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胡文仲,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

11.《跨文化非语言交际》,毕继万,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

跨文化交际概论-课程各章节内容要点整理

第一章跨文化语言交际概述 第一节文化、语言和交际 一、关于文化的概念 (一)文化的内涵和特性 1、关于文化的内涵 概括地讲,文化即是人们所思、所言(言语和非言语)、所为、所觉的总和。在不同的生态或自然环境下,不同的民族创造了自己特有的文化,也被自己的文化所塑造。交际即文化,文化即交际,如果没有交际,文化是难以形成的。科学的提法是:“文化是冻结了的人际交流,而交际是流动着的文化。” 2、关于文化的特性 (1)文化由人们的内稳和外显的行为组成。 (2)文化是通过符号被人们习得和传授的知识。 (3)文化是群体行为规则的集合。 (4)文化与社会是潜在现实中两种类型或两个层面上的概念。 (5)文化是历史所衍生及选择的传统观念。 (6)文化和交际具有同一性。 (7)文化是动态多变的。 (8)文化具有选择性。 (9)文化是群体或民族中心主义的意识产物。 (10)文化是个非常复杂的系统。 (二)文化定势、群体文化、亚文化 1、文化定势和群体文化 世界上大多数社会中都可能存在着若干群体或社团,这些群体或社团对地域、历史、生活方式、世界观,以及价值观等方面的共享,使其成员形成并发展和强化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和与其相关的交际文化。存在两种不同类型的文化范畴:一是全民族的文化,即整体的文化形象,二是具体的个性文化,即是按个人的社会情况或个人所属文化群体为基础的文化,有的学者把这种文化称之为群体文化或副文化。 2、亚文化与亚群体 在跨文化交际研究中,对文化分类的一种较为传统的做法是把文化分成主流文化和亚文化。亚文化是指存在于某一主流文化之中的一种非主流文化,某一少数群体的文化,这一文化中的行为模式区别于主流文化的行为模式。 二、关于语言的概念 (一)语言是交际工具 1、交际媒介 言语交际是人类社会中必需的另一种交换活动,交换的是信息、思想、情感。语言就是一个符号系统,一个人脑子里贮存了符号和符号的组合规则,他就可以和别人交际,传情达意,沟通信息。 2、符号功能 符号是用某种能感知的形式来代表某种事物或现象的结合体。符号由两个要素构成:一个是形式,必须是人们可感知的途径,如听觉、视觉、嗅觉、触觉等等;另一个是意义,即这个形式所代表的事物或现象。形式和意义结合,就成了“符号”。人类语言是一种有声语言,用声音形式来表示意义,通过听觉途径来感知和理解话语。 (二)语言是思维工具 “思维”和“思想”不完全相同:思维是人们认识现实世界的过程;而思想是人们对现实世

电影《推手》中的跨文化交际(英文)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Pushing Hands Pushing Hands is a maiden work of Ang Lee, one of the greatest Chinese directors. It is a film about culture shock and adaption. To some extent,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are presented from different angles in the movie. It’s the movie I have watched by chance that impressed me and inspired my interest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o I will show what I gained from my own perspective. The main plot of the film will be introduced as follow: Mr. Zhu, a retired Chinese Taichi professor went to America to live with his son, a computer doctor. Conflicts between the Chinese father and his American daughter-in-law, Marsha, a novelist, appeared and arose in their daily life. Finally, the two sides gradually understood each other’s culture after a painful process. Many comments and opinions about the film focus on culture shock and adaption that brings about the main contradiction in the movie. Nevertheless, I want to show the contrasts in family values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s and a new analogy for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f it was a movie that describes a Chinese student studying abroad, the contradiction couldn’t be the same. What matters is just the identity of Mr. Zhu. He is an old man rooted in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完整word版)跨文化交际教学大纲

《跨文化交际》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英语教学论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考核类别:考试 适用对象:本科 适用专业:英语 总学时、学分:36学时2学分 一、课程教学目的 该课程旨在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对西方文化的不同层面有所了解,以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在传统的外语教学中, 人们往往忽视文化的重要作用, 只注重语言能力的培养而未能顾及交际能力的提高。近年来国内学者认识到外语教学必须引进文化知识的对比,训练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知识, 更好地与外国人沟通, 减少和避免误解。 1

二、课程教学要求 该课程教学要求学生提高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更有效地与外国人进行交际,为英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翻译实践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 三、先修课程 跨文化交际是英语专业的必修课, 是在完成了精读、泛读、综合英语、写作等基本技能训练后开设的,旨在增强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有助于英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翻译实践能力的提高。因此,学生先期完成英语听说读写等技能训练基本课程,如《基础英语》、《英国文学选读》等课程。 四、课程教学重、难点 该课程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的 2

了解及跨文化交际意识, 提高驾驭英语语言的能力, 从而使其能得体地运用语言与操英语的外国人士进行交流。教师的讲授重点是帮助学生认识中西文化的异同,分析文化差异的根源, 帮助学生深化对西方文化的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在表层上很容易识别,但对造成差异的原因却需追根溯源。东西方在历史,思维方式以及哲学等方面的差异则是造成中国学生对西方文化不解的主要原因,也是该课程的难点。 五、课程教学方法(或手段) 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适当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课外资源进行探索性、研究性学习。 六、课程教学内容 Unit 1 Communication Across Cultures(4学时) 3

跨文化交际案例分析

跨文化交际案例分析 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

Case Study 1 Age and Status 两位同事的矛盾使一家数据处理公司的总经理遇到了麻烦。一方是一位踌躇满志的法裔加拿大小伙子,另一方是一位有特许签证的年长的中国女性,而此前两人确实很好的合作伙伴….. Case description: A manager in a data-processing company was having difficulty dealing with a conflict between a young, ambitious French Canadian male and his co-worker, an older Chinese woman who was on a special visa from China. She had recently become uncooperative and had made it clear to the manager that she would not be willing to travel to the capital with her co-worker to hold discussion with legislators about a new product with great enthusiasm. When the manager asked her what the problem was, he received no clear explanation. When he asked her co-worker, the young man had no insights to offer. The young French Canadian was clearly annoyed, however, that the Chinese woman was refusing to share her data with him. That meant he couldn’t make the presentation to the legislators because she had all the key data on her computer disks. The manager repeated questions to her but her “problem” got nowhere. So he changed his approach. He began explaining his concerns, as manger and as spokesperson for the company, about the upcoming meeting with legislators. His explanation about his position was unemotional. In that climate she then felt she could explain her position. She revealed she felt that that as an older, and to her mind, more senior person, she should not be sent to the capitol with a younger employee who would do the presentation of material she had worked hard to develop. That would diminish her status, she felt. The general manger knew the root of his headache. Questions: 1.What do you think caused the conflict? 2. What would you do to resolve the conflict if you were the general manager? 矛盾冲突 这位年长的中国女士投入极大的热情和精力开发产品.却在最后的关键时刻拒绝与年轻的同事一同去向议员做推介:当经理和同事问其原因.她并未做任何明确的回答:而当经理改变策略,不再直接询问原因,而是迂回地讲起自己的困境时,她才道出自己的顾虑。在这位资深年长的中国女士看来,同一位比她年轻的同事一同去国会,并且由对方来做推介会影响到她的地位和威信,因此她无法同意: 原因分析 造成这一矛盾的文化因素有两方面.对地位、年龄的不同态度以及这种不同的表达方式。人对权力的认识因文化背景的不同而不同。根据霍夫斯特的调查研

《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大纲

《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ENGL2046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程 授课对象:英语专业、俄英双语、法英双语学生 开课学期:英语第6学期、双语第8学期 学分:2 学分 主讲教师: 指定教材:《跨文化交流入门》,浙江大学出版社,许力生主编,2004年。《文化与交际》,暨南大学出版社,胡穗鄂编。 教学目的: 目前我国经济快速增长,文化交流、旅游业蓬勃发展。江、浙、沪地区外国独资、合资企业数量增多,与国际人员的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增多。跨文化交际现象已经成为苏州本地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在众多的跨文化交际中,一些人员出现文化误解,或者表现出不自信,降低了交际的效益,直接的后果往往导致经济效益的降低。苏州大学作为本地的人才高地,有责任、有条件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我们的毕业生主要从事文化、教育、经济活动,我们的课程也应适应这社会需要,帮助学生通过知识的获取、情感的开放和技能的培养形成以自我文化又和他国文化保持一定距离的跨文化意识,也就是说一种能以局外者的眼光看待自己文化的能力;局内者的眼光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文化意识;培养学生在交际中对他国文化和本土文化怀有好奇、开放和宽容的态度。从而在国际交往中提高交际的效益,提升个人的自信心。 本课程采用课堂教学、学期作业和网络平台相结合的教学形式。课堂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法综合进行教学。课堂语言为英语。采用理论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式,与学生互动探讨理论。参插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全班讨论的活动方式,进行情景模拟实验、引导学生发表观点。另外有录音、录像供学生观摩讨论。学期作业的形式是一篇千字以上的论文,内容是运用学到的某些跨文化交际的理论概念对现实生活案例、本土文化和外国文化进行阐释、分析、比较和反思。学生必须自己选题、规划。文章材料包括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教师的工作是建议、修改、监督和评估,创造机会,帮助学生完成学期论文。 该课程有两个网站:一个是在外国语学院服务器上的课程资源网站,网站上有该课程的教学大纲、进度表、备课教案,另设有通知板、网上跨文化交际咖啡俱乐部、学习工具等帮助学生完成科目的服务性网站。另一个网站是新浪博客上的学期作业网站。所有学生的学期作业从开题、大纲创建开始,就直接与课程教师、同班同学见面。所以,学生论文的完成过程,也是教师不断地修改、同学建议、学生本人反馈、修正的过程,直至最后作业完成。 此外,该课程联系了国外大学跨文化交际专业的师生,进行网络实时联合授课,每学期四次,让师生们有真实的跨文化交际体验。 此教学设计的目的是提高发挥教师的主动创造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发展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具有开阔视野的具有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外语专业人才。 考试方式: 学期论文(70%)(课本内容)+平时成绩(30%)(上课讨论发言、出勤率、网上参与率) 第一课Communication in Global Village 课时:第一周,共2课时 教学内容Introduction to Communication

(完整版)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看英语影视字幕的翻译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玛丽巴顿》和《南方与北方》中的劳资冲突比较分析 2 理解美式幽默的初步分析 3 从《在路上》解读“垮掉的一代”时代背景与主题 4 [毕业论文](经贸英语系毕业论文)草根营销以及策略 5 论托尼莫里森《宠儿》的哥特式元素 6 试析《弗兰肯斯坦》中的哥特风格 7 英语商业广告以及公益广告的语言特点比较 8 《紫颜色》中爱丽斯沃克妇女主义解读 9 英法词汇的比较研究 10 论《最后的莫西干人》中的印第安情结 11 英汉谚语中“爱”的情感隐喻对比研究 12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原创Q 805 990 74 9 13 The Self-image of Charles Dickens in David Copperfield 14 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飘》中斯嘉丽?奥哈拉的性格特征 15 合作原则视角下的商务谈判委婉语研究 16 反复在格特鲁德斯泰因的作品《三个女人》中的运用 17 中西方社交礼仪差异研究——以商务礼仪为例 18 俄狄浦斯情结在劳伦斯及其作品《儿子与情人》中的体现 19 对外新闻的导语编译研究 20 从言语行为理论看商务沟通中的委婉语 21 《喜福会》中的文化身份分析 22 浅谈英语广告的特点及翻译 23 A Contrastive Study on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Wedding Customs 24 从文化差异的角度看习语的翻译 25 《芭芭拉少校》中的现实主义 26 英语词汇教学中联想记忆法之研究 27 论格列佛人物形象在《格列佛游记》中所起的讽刺效果 28 中西广告语言中的文化差异 29 情感因素对外语教学的影响 30 A Comparative Study of Politeness Expression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31 从中美文化差异看中国人创新能力的缺失与培养 32 模糊语言在商务英语沟通中的语用功能 33 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中凯蒂的悲剧成因分析 34 跨文化交际在宝洁公司营销战略中的应用 35 论基督教对信徒的影响分析 36 托马斯哈代与张爱玲作品中女性悲剧命运对比研究——以苔丝和顾曼桢为例 37 The Charm of Female Independence in Jane Eyre 38 英汉恐惧隐喻对比研究 39 心理因素对提高英语口语的影响 40 现代美式英语和英式英语的比较研究 41 梭罗《瓦尔登湖》中的“简单”原则

跨文化交际案例分析(共7个)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第七章社会交往五、宴请招待p132 Case One: Setting Rules for a Guest – American Hospitality 案例: When Zhang Tao traveled in America, he lived in the home of his American friend, Bill. Once after he had traveled back, he found Bill was in a bad mood. When he asked what the problem was, Bill told Zhang Tao that his son Adam got furious about the noise Zhang made when walking upstairs and also because he was using too much water in the solar powered shower and Adam had to have his shower in cold water. Bill told Zhang Tao that he should walk more softly in future, and have a fast shower to save water. Zhang Tao felt uneasy. How could the host set such rules for his guest! Question: Why did Zhang Tao feel uneasy? 分析: 1) In China, when people host someone, they put the guest in the place of honor to show hospitality. They try to take care of the guest,and try to make the guest feel comfortable and at ease. 2) In America, people tend to give the guest great freedom and treat a guest more casually, naturally and truthfully. 3) Zhang Tao knew he was a guest, and thought in terms of Chinese expectations of hospitality. He thought Bill should treat him courteously instead of setting rules for him. 4) Since Zhang Tao lived in American surroundings, he should have known about the customs there sooner. Case Two: 案例: Lin had traveled 20 hours from Beijing to New York. He needed a good meal. His American friend, Mike, met him. But Mike only offered him a plate of roasted chicken and a glass of orange juice. Lin was used to having a main course, and asked Mike if he had any rice. Mike said he only had fried noodles, and Lin had to make do with it. Though Lin knew Americans didn’t care very much about what food they ate, he still felt surprised because he had taken Mike to the most famous duck restaurant in Beijing -- Quanjude -- when he arrived in Beijing. Question: Why did Lin feel surprised? Offer some advice to him about adjusting to his new environment in America.

(完整版)新编跨文化交际英语教程翻译1-10单元

1 Translation 纵观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人们由于彼此所处地域、意识形态、容貌服饰和行为举止上存在的差异,而长久无法互相理解、无法和睦相处。在这种情况下,跨文化交际作为一个特定的研究领域得以形成和发展。值得注意的是,人类文明在发展过程中所遭受的许多挫折,既是个人的,又是全球性的;人类历史进程总是充满了个人间的直接冲突和民族间的误解——从骂骂咧咧到孤立主义直至到武装冲突,大大小小争端不绝。 很显然,文化间以及亚文化间的交往比以前多了,这迫切要求我们共同努力,去理解有着不同信仰和文化背景的人们,并与之和睦相处。通过加深认识和理解,我们能够与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不同的人们和平共处;这不但有益于我们周遭环境的安定,也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定性因素。 2 Translation 文化有时候被称为我们的心智程序,我们“头脑的软件”。但是,我们可以进一步引申这个用电脑所做的类比,把文化看作是支持运行的操作环境。文化就像电脑使用的DOS或者Unix或者“视窗”(Windows)等操作系统一样,使我们能在各种各样的实际应用中处理信息。用“视窗”这个比喻来描述文化似乎也很有吸引力。文化就是我们心灵的视窗,透过它我们审视生活的方方面面。一个社会中不同个体的视窗是不大一样的,但都有着一些重要的共同特征。 文化就好像是鱼畅游于其中的水一般,人们想当然地把文化看成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因而很少去研究它。文化存在于我们所呼吸的空气之中,文化对于我们了解我们自身之为何物是必不可少的,就正如生命离不开空气一样。文化是特定群体的共有财产,而不单是个体的特征。社会按照文化设定的程序运作,这种程序来自于相似的生活体验以及对这种生活体验之含义的相似阐释。 如果文化是一种心智程序,那么它也是现实的心灵地图。从我们很小的时候开始,文化就告诉我们应该看重什么、偏好什么、规避什么和做些什么,文化还告诉我们事物应该是什么样。文化为我们提供超越个体经验可能的理想典范,帮助我们决定应该优先考虑的人或事。文化为我们建立起行为准则,并视遵守这些准则的行为为正当、合法。 3 Translation 43

英语跨文化交际小论文——电影《撞车》

Racial Discrimination from the Crash 【Abstract】As we all know that there are many differences between two different cultures. Through the film Crash, we can see the conflicts between blacks and whites. This paper will centers on the ethnic conflict in this movie. 【摘要】众所周知,不同的文化之间有许多差异。从电影《撞车》,我们可以看到白人与黑人之间发生的冲突。本文将以电影中的种族冲突为中心点展开论述。 【Key Words】culture; difference; crash; discrimination; race 【关键词】文化;差异;撞车; 歧视; 种族 1.Introduction The movie Crash mainly tells us several stories occurred in Los Angeles among some leading roles participating in a car crash about the topic of racial discrimination. It is a film linked with the backgrounds of the Los Angeles’s culture closely. As we all know, Los Angeles is covered with immigrants from various countries. Different cultures bump into each other and this may make big influence on our daily life. There are many conflicts between the blacks and whites, or even the Asian people. 2.Body The racial discrimination in this film is obvious. Crash is a film linked with the background of the Los Angeles’ culture. As we all know that Los

修订版《跨文化交际》 教学大纲

《跨文化交际》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503G0303 课程类型:公共基础课 课程名称:跨文化交际英文名称: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学分:2 适用专业:各学院拓展课程学生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跨文化交际》是徐州工程学院为非英语专业学生第三学期开设的一门大学英语拓展课程,是一门专业性、功能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本课程旨在满足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的需要,包括从如何与西方人打交道入手,以东西方文化差异产生碰撞的案例为轴线,简略地介绍跨文化交际的基本知识和西方文化的一些基本特征。 本课程的教学目是以东西方文化差异产生碰撞的案例为轴线,通过阅读与课堂讨论,使学生较为系统、全面地了解跨文化交际的主要内容,并对跨文化交际活动中的一些重要问题有相对深入的掌握和探讨,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帮助学生培养跨文化意识,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进一步增强他们运用英语获取知识信息、表达意见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技能,最终对学生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有所贡献。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认识语言、文化和交际三者之间的关系;学会如何更细腻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会如何在讨论中有效地传达自己的思想;了解西方文化的一些基本特征及跨文化交际的基本概念;同时对西方文化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增加跨文化交际的有效性。 二、课程教学目标 课程教学目标体现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三方面的目标。 1.专业知识目标 1.1掌握文化,跨文化,交际以及跨文化交际等领域的核心术语以及一般学术词汇。 1.2理解有关文化的相关定义、功能;西方文化的一些基本特征;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等; 1.3了解语言、文化和交际三者之间的关系。 2.专业技能目标 2.1运用国内外一些著名的跨文化交际理论,能够有效分析跨文化交际案例; 2.2运用所学的阅读技巧,能够看懂相关学术文章; 2.3运用所学的核心术语及学术词汇,能够有效参与相关研讨; 2.4运用所学的跨文化交际的技巧,能够更加准确细腻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跨文化交际案例

跨文化交际案例题(1,2) Case Studies Case One Phil is my foreign teacher. He is very nice and friendly to me and he often asks us to have free talk in his apartment. One day, I decided to give Phil a gift to express my appreciation of his help in my oral English. I called him but the line was busy. So I went to Phil’s apartment directly. He opened the door looking surprised, but didn’t let me in. I stood in the corridor and said a few words of thanks, and gave my gift to him and left quietly with great disappointment and puzzlement.. How could he be so cold to me? All my gratitude and fondness of Phil seemed to have gone. .. Case Two I could never forget my experience of an oral exam with our American teacher Mary. After reading the passage I

《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大纲

《跨文化交际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课程代码课程名称:跨文化交际学课程属性:公共必修课 学时:36 学分:2 课程内容: 《跨文化交际学》的主要内容是对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进行介绍并作对比研究, 授课内容主要涉及语言,文化和跨文化交际的话题。该课程有助于增强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有助于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 二、课程教学大纲 《跨文化交际学》课程教学大纲 1、课程说明 该课程旨在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对西方文化的不同层面有所了解,以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在传统的教学中, 人们往往忽视文化的重要作用, 只注重语言能力的培养而未能顾及交际能力的提高。近年来国内学者认识到外语教学必须引进文化知识的对比,训练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知识, 更好地与外国人沟通, 减少和避免误解。该课程教学要求学生提高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更有效地与外国人进行交际,为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 2、教学对象 全校本科学生 3、教学目的 该课程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的了解及跨文化交际意识, 提高驾驭英语语言的能力, 从而使其能得体地运用语言与操英语的外国人士进行交流。该课程授课形式以讲解为主,课堂讨论为辅。教师的讲授重点是帮助学生认识中西文化的异同,分析文化差异的根源, 帮助学生深化对西方文化的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在表层上很容易识别,但对造成差异的原因却需追根溯源。东西方在历史,思维方式以及哲学等方面的差异则是造成中国学生对西方文化不解的主要原因,也是该课程的难点。 4、教学要求: 该课程要求学生全面掌握涉及跨文化交际中的问题,关于文化的定义和模式,基础理论,

比如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该课程还讨论语言交际中的具体问题,比如介绍与问候,词语的使用,非言语交际,价值观念,对时间,空间的看法,对教育,工作的态度, 人际间的关系, 家庭观念,以及文化冲突,文化休克等问题。最后能考试合格。 5、教学基本内容及学时安排(总学时:36) 6、各章节教学要求及教学重点 第一章跨文化交际中的问题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 举例说明中国人与英美人士交际中存在的误解或问题。 本章教学目的及要求: 要求学生认识到跨文化交际中文化意识的重要性。 本章教学重点及难点: 交际失败的深层原因不只是语言问题,而是价值观念,经济基础,道德观念等因素在起作用。

跨文化交际的电影

《跨文化交际》的电影 *《喜宴》本片是李安扬威国际影坛之作,曾获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及金马奖最佳影片,其特色是以中国人特有的伦理观点来处理同性恋问题,令同志与非同志都能接受编导的说法,将一椿可能的悲剧变成喜剧,世故得来皆大欢喜。故事描述伟同远在美国跟男朋友赛门同居,但却不断受到台湾的父母亲在电话中催促他结婚,更想不到的是父母竟突然亲临美国逼婚,伟同只好跟租住他房子的大陆女画家崴崴协定假结婚。在大伙闹洞房的情况下,伟同跟崴崴发生了关系,而且令她怀了孕。而本来观念传统的父母后来也接受了儿子是同性恋的事实,赛门也同意当崴崴孩子的干爸爸。 本片是李安首次扬威国际影坛之作,曾获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及金马奖最佳影片。影片的最大特色是以中国人特有的家庭伦理观点和中庸观念来处理同性恋问题,使这个几乎令所有家庭困扰的社会问题在影片中得以用一种喜剧的方式解决。这种处理方式和看待同性恋的理念,是东方式的,甚至可以在中国古典小说中找到类似的观点。但这个故事却又是在最繁华最现代的都市——纽约发生的,古典和现代在这里交汇,新旧观念在这里冲突后又包容。李安在娓娓道来的故事中,把一个传统中国家庭面对现代社会现代观念的困惑、无奈以及宽容传递出来。 当伟同的父母刚刚来到美国见到薇薇时,伟同母给了她以个红包,这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礼节。红包里的美金,又包含着冲突的象征。后来,桥边伟同的爸爸告诉赛门他已知道真相的时候,又送给赛门一个红包,里面装着依旧是美金。两个送红包的情景和人物各不相同,而第一次是一种暗含着的冲突,后一个则表示爸爸已经对儿子和赛门的恋情表示了认同。红包里的美金也不再显得突兀,与这个传统中国家庭格格不入。此时中西文化碰撞在这个家庭取得理解,认同,甚至达到一种共融。一切都变得合情合理。 《喜宴》将中西方文化差异融入到“喜宴”办理的前前后后,慢慢给观众呈现出中西方文化相识、冲击、及理解共融的过程。 这部影片反映了中西文化差异的几个突出方面,在此我想谈谈中西文化关于人与人的关系特别是家庭问题。综上所述,在对待中西文化差异上,我们要始终站在多元文化的立场,无论对待中国的儒家传统,还是看待西方的开放个体主义,均要采用一种“双焦透视”的视角,形成一种“文化和合主义”的中西文化观。正如赛珍珠预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前途应是由东西方文化共融而致的‘文化和合’”①。‘和’并不意味着将一种文化强加于另一种文化, 而是在相互尊重的理解基础上的求同 存异,如中国先哲所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同裨同,尽乃弃矣”②。因此求同存异并不意味着用中国文化取代西方文化。 &《推手》《推手》围绕一个移民美国家庭发生的一系列故事,表现了传统的中国文化与美国的风土人情之间的冲突。中西文化的背景是不同的,美国是青年人的天堂,老年人是坟墓,富裕的物质能够保障老年人的生活,然而,儿女的温情却不像中国人,美国人很难接受,上一代人与自己同住。在美国的法律中,儿女是自系亲属,生儿育女

跨文化交际案例分析答题技巧

汉硕案例分析答题技巧 最近很多人问关于汉语国际教育考试中的案例分析题该怎样答,我根据自己的粗浅经验,现总结如下: 1.答题思路:按照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思路。具体如下:(1)发现问题:也就是提出问题。在所给的案例中,某个出国教汉语的志愿者教师或来中国教外语的外教等,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遇到的困难可能是课堂教学时的,比如学生上课都不积极回答问题,不愿意参与老师精心设计的课堂活动,或者问老师一些可能涉及到“隐私”的问题;也可以是这位老师在生活上遇到的问题,比如无法与当地人沟通或交流(语言障碍,文化障碍),无法适应当地人的生活,或不理解当地人做某事时为什么会采取那样的方式,等等。注意:遇到的问题可能是多方面的,要从多角度分析,一般情况下,也不只是一个问题,所以,要按条来答。 (2)分析问题:要求你具体分析一下这位老师或某人遇到这种困难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主要是文化方面的原因,可能还涉及到一些他所采用的文化策略等。比如,他由于对对方国家文化不了解,对方国家可能很注重“隐私”,而在我们国家这不被看做是“隐私”。同时要求你分析出我们的母语文化具有什么样的特点,最主要的是和对方国家有什么不一样,哪里不一样,因此造成了他在文化方面的不适应,以至于教学和生活中都出现了问题或遇到了困难。关于他所使用的文化策略,主要就是他自身有没有做到尊重当地的文化,有没有试着去融入这种文化,接受这种文化,还是一味的采取排斥策略,认为自己的一切都好,别人的一切都不好。这就是分析问题了。 (3)解决问题:这是最关键的部分了。怎么解决他遇到的问题或困难?你自己提出个对策就行了,当然,要根据一些你所知道的文化常识和应对策略。比如首先尊重当地文化,多和当地人交流,努力让自己适应当地人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做到求同存异,等等。这里需要注意的就是,有些文化的知识是很灵活的,比如中国人的谦虚、中庸的思想等等,都是我们日常生活就知道的,就是稍微总结一下,理顺一下,就能答题了。关于这个,如果时间还来得及,就看一下程裕祯的《中国文化要略》,看一下中国文化的特点等,很多东西是很细致的,自己要稍加总结。如果时间不是很充分了,就把刘珣的《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上的关于“跨文化交际”的那个章节仔细看一下,我觉得应对这道题应该够用了。 2.答题方法:其实思路清晰了就很好弄了,老师会看你的逻辑分析能力。强烈建议大家一定要分条论述,千万别想到哪说到哪,写出一大片,阅卷老师还得自己去给你找点,这样,老师会很疲劳的,老师最不喜欢的就是这种思维混乱的。所以说,大家答题时我觉得可以按两种方法来写: 第一种: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来写,一共三条,然后在每条的下边分几个小点,因为发现的问题肯定不止一个,相应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也会不止一条。 第二种:按一共出现了几个问题分条,第一条,问题1: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问题2: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问题3--以此类推。 总结一下,以上两种方法都各有利弊,因为有时不同的问题是由同一个原因产生的,或者需要同一种解决策略。所以,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其中一种。按以上的问题全部分析完以后,最好再来个综述,大致总结一下,字数不用太多,就是有个小结尾。 最后,要跟大家说的是,字数和字迹的问题。这个案例分析要求是1000字以上

从跨文化交际角度分析电影《推手》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9211255038.html, 从跨文化交际角度分析电影《推手》 作者:刘玉菡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2年第11期 摘要:本文运用跨文化交际的适应理论对电影《推手》中主人公所经历的文化震荡和跨文化适应过程进行了分析和解读。通过对电影中典型场景的分析,指出电影不仅深刻描写了跨文化适应过程中人们要经历的情感痛苦和迷茫,而且客观呈现了人们在跨文化适应过程中从深感 疏离到渴望融合的心理过程,能为即将体验跨文化适应过程的人们提供情感和心理准备。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文化休克;文化适应;交际技巧 作者简介:刘玉菡(1989-),女,汉族,河南商丘人,为郑州大学外语学院在读研究生,主攻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英美文学方向。 [中图分类号]:I23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11-0239-01 Directed by Ang Lee, the movie Pushing Hands tells a story goes around a family immigrated from China to America. The drama conflict was launched from describing the unharmonious between the Chinese father-in-law and a American daughter-in-law. From the movie, we could se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modern American conditions and customs, and the confutation and frustration people feel in the adaptation process. In the movie, the director mainly uses some macro level signs to compare those two cultures, for instance, Chinese Taichi versus American jogging; Chinese penmanship versus American computer typing; Chinese food culture which stresses on the balance of Yin and Yang versus American snack culture which values much on saving time and efforts, to list just a few aspects. There is a big distinguish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due to the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 In America, adults prefer to live away from their parents, especially after they get married, and the elder citizens want to live alone likewise. However, this kind of lifestyle can not be accepted by Chinese, let alone the aged. To an American, according to the law, immediate relatives include his children, but not his parents, though he himself as the immediate relative of his parents. And this also seems unreasonable and unacceptable to we Chinese. On the viewpoint of family, Mr. Zhu succeeded the traditional conception of forming a big family. In Chinese culture, the role of father occupies an important place in a family. Patriarchal first is a main principle in Chinese traditional life and philosophy. While as the cross-sectional of American mainstream culture, Marsha holds that everyone gets along with others equally and there is no need to have an authority at all. Taking care of aged parents is often viewed as a tremendous burden in America, which is not honored highly (Xu Lisheng, 2004: 94). Americans don’t feel oblig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