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射台站防雷电路中的元器件分析

发射台站防雷电路中的元器件分析
发射台站防雷电路中的元器件分析

发射台站防雷电路中的元器件分析

文章阐述了发射台站防雷电路中各类防雷元器件的原理、特点以及应用情况,为更好地维护防雷系统提高一些技术层面的依据,从而使防雷系统发挥有效作用,保护发射系统设备,防止雷击对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造成危害。

标签:气体放电管;压敏电阻;TVS;TSS;Y电容

1 气体放电管

气体放电管是一种开关型保护器件(如图1所示),采用密闭封装,内部有两个或数个带间隙的金属电极,其间充满惰性气体(氩气或氖气)。当电极两端电压超过规定值时,气体放电管内的气体被击穿导电,气体放电管由绝缘状态转化为导电状态,进行过电流的泄放。同时使两极间电压维持在20~50V,以此来保护后级电路。

防雷设计中,气体放电管使用时主要考虑的参数有:直流击穿电压、通流容量、冲击击穿电压等。在普通交流线路上使用气体放电管防雷时,要求保证在正常工作波动范围内,放电管不能被击穿,即要求当Up为正常运行时线路电压峰值时,直流放电电压范围应为:min(Ufdc)≥1.8Up。其中Ufdc为直流击穿电压,min(Ufdc)为直流击穿电压最小值。

在发射机系统中,气体放电管常被用于以下几个地方:一是低压交流电源三相四线各路对地的保护;二是电子管各极偏压或功率模块整流输出的直流电压的接地保护;三是系统各控制信号和检测信号回路对地的保護;四是天馈线内层芯线对外层地线的保护。气体放电管大多数的失效情况为开路,极少数情况下会出现短路的失效模式。气体放电管主要短板在于使用寿命相对比较短,经多次冲击后性能下降明显。因此要在检修维护中定期对气体放电管进行检测,特别是经过雷雨天气后,长期使用的要更换。

2 压敏电阻

压敏电阻属于常用的限压型保护器件(如图2所示)。压敏电阻的电压与电阻成非线性关系,当压敏电阻的两端出现过电压时,它将接近短路并将两端电压钳位到一个相对较小的值,以此避免过电压对后级电路的破坏。在使用压敏电阻时,我们注意考虑的参数是:压敏电压、通流容量、响应时间、结电容等。

压敏电阻一般可用于电子电路中的过电压保护,其响应时间小于空气放电管,但大于TVS管,为ns级,满足电子线路响应速度快的要求。其结电容一般在几百到几千nF,漏电流较大,因此压敏电阻不能直接用于对高频信号线路的过电压保护。

我们在采用压敏电阻设计防雷电路时,应该重点考虑其压敏电压min

高频电路设计与制作

《高频电路设计与制作》[转] 第一章高频电路基本常识第一部分 为何要学习高频电路的知识 电子电路可以分为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而模拟电路又可以分类为低频率电路与高频电路。 一般的电子技术人员,首先尝试设计或制作的,大多以数位电路或低频率电路为主,此较少从高频电路开始的。其主要原因是,高频电路较难去理解,往往所制作出的电路无法如预期的设计目标动作。 但是,如果忽略了高频电路的基本常识,也可能使所设计出的数位电路或低频率电路不能成为最适当,甚至於可能会造成动作的不稳定。 相反地,如果能够熟悉高频电路,也可以提高数位电路或低频率电路的设计水准。近些年,无论是数位电路或以直流为主的测试仪器电路,对於处理系要求高速化,结果也使得高频电路的基本常识相当重要。 低频率电路与高频电路的区别 为了了解高频电路的特征,在此,对低频率电路与高频电路作一此较。如下图1所示的为低频率电路与高频电路的此较。图(a)为低频率电路,图(b)为高频电路。首先,说明信号的流通。由於在低频率电路的信号其波长较长,一般可以忽略时间因素。因此,振荡器的输出端舆放大器的输入端可视为同一信号。也即是,在低频率电路中的信号流通如箭头的方向所示,成为闭回路,此也称的为集中常数的考虑方法。而在高频电路中,由於波长较短,不可以忽略时间的要素。在同一时间的振荡器输出端,中途的电缆线上,放大器的输入端的信号就非同一信号,也就是说信号像电波一样传输着,这种考虑电路问题的方法称为分布常数。 一般地,在集中常数电路中的低频电路中,对於电缆线的限制较少,可以使用一般的隔离线,重视杂讯兴频率特性。而在分布常数电路中的高频电路中,为了不使信号发生传送路径上的失真,使用同轴电缆线,重视特性阻抗。 在放大器的输出端所连接的负载如下: 图1-(a)低频电路图1-(b)高频电路 图(a)低频率电路为定电压驱动……即图b高频电路为功率驱动……信号的单

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试题库

1、图1所示为一超外差式七管收音机电路,试简述其工作原理。(15分) 图1 解:如图所示,由B1及C1-A 组成的天线调谐回路感应出广播电台的调幅信号,选出我们所需的电台信号f1进入V1基极。本振信号调谐在高出f1一个中频(465k Hz )的f2进入V1发射极,由V1三极管进行变频(或称混频),在V1集电极回路通过B3选取出f2与f1的差频(465kHz 中频)信号。中频信号经V2和V3二级中频放大,进入V4检波管,检出音频信号经V5低频放大和由V6、V7组成变压器耦合功率放大器进行功率放大,推动扬声器发声。图中D1、D2组成1.3V±0.1V 稳压,提供变频、一中放、二中放、低放的基极电压,稳定各级工作电流,保证整机灵敏度。V4发射一基极结用作检波。R1、R4、R6、R 10分别为V1、V2、V3、V5的工作点调整电阻,R11为V6、V7功放级的工作点调整电阻,R8为中放的AGC 电阻,B3、B4、B5为中周(内置谐振电容),既是放大器的交流负载又是中频选频器,该机的灵敏度、选择性等指标靠中频放大器保证。B6、B7为音频变压器,起交流负载及阻抗匹配的作用。(“X”为各级IC 工作电流测试点). 15’ 2、 画出无线通信收发信机的原理框图,并说出各部分的功用。 答: 上图是一个语音无线电广播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框图,它由发射部分、接收部分以及无线信道三大部分组成。发射部分由话筒、音频放大器、调制器、变频

器、功率放大器和发射天线组成。接收设备由接收天线、高频小信号放大器、混频器、中频放大器、解调器、音频放大器、扬声器等组成。 低频音频信号经放大后,首先进行调制后变成一个高频已调波,然后可通过上变频,达到所需的发射频率,经小信号放大、高频功率放大后,由天线发射出去。 由天线接收来的信号,经放大后,再经过混频器,变成一固定中频已调波,经放大与滤波的检波,恢复出原来的信息,经低频功放放大后,驱动扬声器。 3、对于收音机的中频放大器,其中心频率f0=465 kHz .B0.707=8kHz ,回路电容C=200 PF ,试计算回路电感和 QL 值。若电感线圈的 QO=100,问在回路上应并联多大的电阻才能满足要求。 答:回路电感为0.586mH,有载品质因数为58.125,这时需要并联236.66k Ω的电阻。 4、 图示为波段内调谐用的并联振荡回路,可变电容 C 的变化范围为 12~260 pF ,Ct 为微调电容,要求此回路的调谐范围为 535~1605 kHz ,求回路电感L 和Ct 的值,并要求C 的最大和最小值与波段的最低和最高频率对应。 解: 022 612 0622 11244651020010100.5864465200f L f C mH πππ-===????=≈??2由()03 03 4651058.125810 L L 0.707f Q f Q B =?===?0.707由B 得: 9 003120000 0000010010171.222465102001024652158.125 1171.22237.6610058.125 L L L L L L L Q R k C C C Q Q R g g g R Q Q R R R k Q Q Q ΩωππωωΩ∑ -===≈??????=== ++=-==?≈--因为:所以:( ),t C C C ∑ =+??=?????== 33根据已知条件,可以得出:回路总电容为因此可以得到以下方程组16051053510

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

. 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 期末复习资料 陈皓编 10级通信工程 2012年12月 1.

单调谐放大电路中,以LC并联谐振回路为负载,若谐振频率f0=10.7MH Z,C Σ = 50pF,BW0.7=150kH Z,求回路的电感L和Q e。如将通频带展宽为300kH Z,应在回路两端并接一个多大的电阻? 解:(1)求L和Q e (H)= 4.43μH (2)电阻并联前回路的总电导为 47.1(μS) 电阻并联后的总电导为 94.2(μS) 因 故并接的电阻为 2.图示为波段内调谐用的并联振荡回路,可变电容C的变化范围为12~260 pF,Ct为微调电容,要求此回路的调谐范围为535~1605 kHz,求回路电感L 和C t的值,并要求C的最大和最小值与波段的最低和最高频率对应。 12 min , 22(1210) 3 3 根据已知条件,可以得出: 回路总电容为因此可以得到以下方程组 160510 t t C C C LC L C ππ ∑ - =+ ? ?== ? ?+ ? ?

题2图 3.在三级相同的单调谐放大器中,中心频率为465kH Z ,每个回路的Q e =40,试 问总的通频带等于多少?如果要使总的通频带为10kH Z ,则允许最大的Q e 为多少? 解:(1 )总的通频带为 121212121232 260109 121082601091210260108 10198 1 253510260190.3175-12 6 1605 535 ()()10103149423435 t t t t C C C C pF L mH π-----?+==?+=?-??-= ?==??+?=≈

高频电路和射频电路有什么区别

高频电路和射频电路有什么区别 高频电路介绍高频电路说白了就是无线电电路,但是不涉及微波电路(微波用于处理一千兆赫兹以上电路,要从物理学的电磁场入手,跟我们常见的电路很不一样),用于无线电波发射、接收、调制、解调、放大等等。 数字电路处理数字信号,数字信号只有高低两种信号(比如,CMOS工艺的数字电路工作范围0-3.3伏,0-0.8伏认为是低电平,2.4-3.3伏认为是高电平,其他电压认为是无效,将所有电信号分成高低电平组成的序列),适于高速处理、高精度处理、和计算机接口,直接用计算机处理。 模拟电路不将电平区分,所有连续信号一起处理(自然界的宏观物理量都是连续的),用于电源、放大、滤波等等。 模拟电路和高频电路实际很接近,只是电路工作频率高了,许多元器件的物理特性发生改变,处理方法和所处理的问题就不同了。 高频电路性能指标 高频小信号放大有谐振放大和宽带放大两种电路形式,性能指标主要包括如下几项。 1、增益 高频电路与低频电路一样,有电压增益和功率增益的指标。对于谐振放大电路,是指在谐振频率f0处,对于宽带放大电路,是指在一段频率泡围。 2、通频带 与低频电路概念相似,对于谐振放大电路,通频带是指相对于谐振频率f0,归一化幅竟下降到0.707的两个对应频率之差;对于宽带放大电路,则是相对于一段频率的相应定义。 3、选择性 选择性主要针对谐振放大电路,表征电路选择有用信号抑制无用信号的能力,通常用矩形系数和抑制比来衡量,都是基于电路的谐振特性曲线。 4、噪声系数

放大电路工作时,由于种种原因会产生载流子的不规则运动,在电路内部形成噪声,使信号质量受到影响。这种影响通常用信号功率Ps与噪声功率Pn之比(简称信噪比)来描述。噪声系数定义为输入信噪比与输出信噪比之比。 5、稳定性 高频放大电路的稳定性是指工作状态或条件发生变化时,其主要性能的稳定程度。例如,环境温度的改变或电源电压的波动,会影响放大电路的直流工作状态;电路元件参数也会改变,导致放大电路增益发生变化,中心频率偏移,谐振曲线畸变。甚至产生自激而完全不能工作。 高频电路接地原则 对于工作频率较高的电路和数字电路,由于各元器件的引线和电路的布局本身的电感都将增加接地线的阻抗,因而在低频电路中广泛采用的一点接地的方法。若用在高频电路容易增加接地线的阻抗,而且地线问的杂散电感和分布电容也会造成电路间的相互耦合,从而使电路工作不稳定。 为了降低接地线阻抗及其减少地线间的杂散电感和分布电容造成电路间的相互耦合。高频电路采用就近接地,即多点接地的原则,把各电路的系统地线就近接至低阻抗地线上,一般来说,当电路的工作频率高于10MHz时,应采用多点接地的方式。由于高频电路的接地关键是尽量减少接地线的杂散电感和分布电容,所以在接地的实施方法上与低频电路有很大的区别。 射频电路介绍射频简称RF射频就是射频电流,它是一种高频交流变化电磁波的简称。每秒变化小于1000次的交流电称为低频电流,大于1000次的称为高频电流,而射频就是这样一种高频电流。有线电视系统就是采用射频传输方式的 在电子学理论中,电流流过导体,导体周围会形成磁场;交变电流通过导体,导体周围会形成交变的电磁场,称为电磁波。 在电磁波频率低于100khz时,电磁波会被地表吸收,不能形成有效的传输,但电磁波频

高频电路考试要点

高频电路考试要点 第0章 绪论 1.高频电路的适用频率范围:300kHz~300MHz ,覆盖中频IF(300kHz~3MHz)、高频HF (3MHz~30MHz )和甚高频VHF (30MHz~300MHz ) 三个频段,对应的波段名称分别为:中波、短波和超短波。 2.高频概念的相对性意义 1? 相对于音频(低频);2? 相对于中频;3? l <<1。只要传输线的长度 l <<λ,即使工作频率工作到微波波段(300MHz )以上, 高频电路的理论分析方法仍然是适用的。 3.高频电路属于???? ?? ??)2) .1不在,且不可忽略 和电容器中,而且无处 不仅在电阻器、电感器 和、分布参数电路( 和电容器中集中在电阻器、电感器和、集总参数电路(C L R C L R 4.高频电路与低频电路的最大区别是什么? 1? 频率高;2? 频带宽;3? 。ωL, ωC 低频可忽略,在高频时作用明显,不可忽略。 5.高频电路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位置???????接收机框图。 发射机框图;2.1 第1章 LC 选频网络与阻抗变换电路 1.1 LC 谐振回路的选频特性 1.LC 串联谐振回路 1. 串联谐振回路的谐振条件 、品质因数 、通频带宽度 和矩形系数 ; 2. 设串联谐振回路的电压源是Vs,当回路谐振时,回路电流I= Vs /r ;串联回路中电阻r,电感L 和电容C 上的电压分别是:Vs,jQVs 和-jQVs 。 3. LC 串联谐振是电压谐振,可用在接收机的前端,利用电压谐振产生较强的接收信号。 2.LC 并联谐振回路 1.并联谐振回路的谐振条件 、品质因数 、通频带宽度 和矩形系数 ; 2.设并联谐振回路的电流源是Is,当回路谐振时,回路电压V=I sR Σ;并联回路中流过电阻R Σ,电感L 和电容C 的电流分别是:Is,-jQIs 和jQIs 。 3. LC 并联谐振是电流谐振,可用在发射机的末端,利用谐振电流产生较强的辐射磁场。 1.2 LC 阻抗变换和阻抗匹配网络 1. 阻抗变换和阻抗匹配意义 (b )(a ) rL g e0 1e0R g = s I s I L (b ) (a )

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

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期末复习资料 陈皓编 10级通信工程 2012年12月

1.单调谐放大电路中,以LC 并联谐振回路为负载,若谐振频率f 0 =10.7MH Z , C Σ= 50pF ,BW 0.7=150kH Z ,求回路的电感L 和Q e 。如将通频带展宽为300kH Z ,应在回路两端并接一个多大的电阻? 解:(1)求L 和Q e (H )= 4.43μH (2)电阻并联前回路的总电导为 47.1(μS) 电阻并联后的总电导为 94.2(μS) 因 故并接的电阻为 2.图示为波段内调谐用的并联振荡回路,可变电容 C 的变化范围为 12~260 pF ,Ct 为微调电容,要求此回路的调谐范围为 535~1605 kHz ,求回路电感L 和C t 的值,并要求C 的最大和最小值与波段的最低和最高频率对应。 题2图 12min 12max ,22(1210) 22(26010)3 3根据已知条件,可以得出: 回路总电容为因此可以得到以下方程组16051053510t t t C C C LC L C LC L C ππππ∑ --=+? ?== ??+?? ??== ??+?

3.在三级相同的单调谐放大器中,中心频率为465kH Z ,每个回路的Q e =40,试 问总的通频带等于多少?如果要使总的通频带为10kH Z ,则允许最大的Q e 为多少? 解:(1)总的通频带为 4650.51 5.928()40 e z e Q kH =≈?= (2)每个回路允许最大的Q e 为 4650.5123.710 e e Q =≈?= 4.图示为一电容抽头的并联振荡回路。谐振频率f 0 =1MHz ,C 1 =400 pf ,C 2= 100 pF 121212121232 260109 121082601091210260108 10198 1 253510260190.3175-12 6 1605 535 ()()10103149423435 t t t t C C C C pF L mH π-----?+==?+=?-??-= ?==??+?=≈

《高频电路》概念复习

高频电子线路部分概念复习 1.将低频的有用信号(基带信号)加载到高频电流上去,这一过程称为调制。 2.用以发射电磁波的高频电流称为载波,含有有用信息的低频信号称为调制波,经过调制 的高频电流称为已调波。 3.连续波的调制方法有三种:调幅,调频,调相。调幅:通过调制使载波的振幅与调制波 幅度变化一致。调频:通过调制使载波的频率与调制波幅度变化一致。调相:通过调制使载波的初相位与调制波幅度变化一致。 4.无线电发射机通常有三部分组成:高频部分、低频部分和电源。高频部分通常包括:主 振、缓冲级、倍频、中间放大、末级功放和受调放大。低频部分通常包括:传感器、低频放大、低频功放和末级调制放大。 5.超外差式接收机通常组成如下:调谐放大、混频、中频放大、解调、低频放大、低频功 放及负载。 6.理想的LC元件串联谐振时,相当于短路;理想的LC元件并联谐振时,相当于开路。 7.RLC串联谐振时,且为电压源激励时,回路电流最大,L或C上的压降是电源电压的Q 倍,又称电压谐振。 8.RL和C并联谐振时,且为电流源激励时,端电压最大,回路电流是电源电流的Q倍, 又称电流谐振。 9.谐振电路的通频带带宽,在窄带的情况下,和谐振频率成正比,和Q值成反比。 10.双调谐耦合回路,在临界耦合的前提下,其频道选择性优于单调谐回路。 11.高频小信号放大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是:1.增益;2.通频带;3.选择性;4.稳定性;5.噪 声系数。 12.负载为谐振回路的放大器,称谐振放大器。 13.高频放大器的稳定性和BJT的反向传输能力有关。 14.谐振回路与放大器和负载间常采用抽头连接,其作用如下:1.在一定范围内,可调节谐 振频率点;2.在一定范围内可调节Q值得大小;3.在一定范围内可调节负载使其达到或接近功率匹配。 15.高频放大器常采用共射-共基组合电路提高放大器的稳定性。 16.非线性元件的特性:1.伏安特性的非线性;2.频率变换作用;3.不满足叠加原理。 17.线性时变参量电路主要有:时变跨导电路、模拟乘法器电路和开关函数(二极管)电路。 18.分析非线性电路的方法主要有:图解法、幂级数法和折线近似法等。 19.变频器的主要指标:1.变频增益;2.失真和干扰;3.选择性;4.噪声系数。 20.二极管混频器主要是:平衡混频器和环形(双平衡)混频器。优点是:组合频率较少、 动态范围大、噪声小、本振电压无反向辐射、无源等,缺点是增益较小。 21.高频功率放大器通常相对带宽较小,故通常工作在丙类放大状态下,其电流流通角小于 180°电角度,旨在获得较高的效率和提供较大的输出功率。 22.分析高频功率放大器通常采用近似的折线分析法,即将电子器件的特性理想化,用简单 解析式代替。优点是计算简单,概念清楚;缺点是准确度较低。 23.丙类谐振功放的集电极电流是余弦脉冲电流,其大小取决功放的工作状态,当工作在欠 压和临界状态时,大小基本不变;当工作于过压状态时,电流变小。对工作状态有影响的因素包括:负载、集电极偏置电压、基极偏置电压和输入电压。 24.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升高集电极电源电压,工作状态由过压向欠压变化;降低集 电极电源电压,工作状态由欠压向过压变化。

高频电路习题总结带答案

1、小信号谐振放大器的主要特点是以 谐振回路 作为放大器的交流负载,具有 选频 和 放大 滤波 功能。 2、通信系统由输入变换器、 发送设备 、 接收设备 、 信道 以及输出变换器组成。 3、一般采用 包络 检波器解调普通调幅波信号,而采用 同步 检波器解调抑制载波的双边带或单边带信号。 4、丙类功放按晶体管集电极电流脉冲形状可分为__ 过压 、_ 欠压 、_临界_ 三种工作状态,它一般工作在___临界 状态。 5、谐振功率放大电路中, LC 谐振回路既起到 阻抗匹配 又起到 选频滤波 作用。 6、.调幅的就是用(调制)信号去控制 高频载波 使载波的 振幅 随 调制信号 大小变化而变化。 7、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常采用的稳定措施有 中和法 和 失配法 。 8、谐振回路的品质因数Q 越大,通频带越 窄 ,选择性越 好 。 9、调幅波的几种调制方式是 普通条幅 、 双边带条幅 、 残留单边带条幅 和 单边带条幅 。 10、大信号包络检波器可能产生 负风切割失真 失真和 惰性 失真。 11、为了有效地实现基极调幅,调制器必须工作在 久压 状态,为了有效地实现集电极调幅,调制器必须工作在 过压 状态。 12、检波器按解调方法可分为 包络检波 和 同步检波 。 13、自动增益控制课简称为 AGC 。 14、根据干扰产生的原因,混频器的干扰主要有 组合频率干扰 、 副波道干扰 、交调干扰 和 互调干扰 _ 四种。 15、混频器的本振频率 f L =f C +f I ,若有干扰信号频率 f n = f L +f I ,则可能产生的干扰称为 镜像干扰 。 16、某PM 信号的表达式为V,则载波频率为 Hz ,调制信号频率为 Hz ,调相指数M p 为 rad ,最大频偏Δf m 为 Hz ,带宽BW 为 Hz 。 6()10cos(2*102cos 2000)u t t t ππ=+

手机电子元器件基础知识

手机电子元器件基础知识 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 一、电阻 电阻在电路中用“R”加数字表示,如:R15表示编号为15的电阻。电阻在电路中的主要作用为分流、限流、分压、偏置、滤波(与电容器组合使用)和阻抗匹配等。 参数识别:电阻的单位为欧姆(Ω),倍率单位有:千欧(KΩ),兆欧(MΩ)等。换算方法是:1兆欧=1000千欧=1000000欧 电阻的参数标注方法有3种,即直标法、色标法和数标法。 1.数标法主要用于贴片等小体积的电路,如:472 表示47×102Ω(即4.7K);104则表示100K色环标注法使用最多,现举例如下: 四色环电阻和五色环电阻(精密电阻)电阻的色标位置和倍率关系如下表所示: 颜色有效数字倍率允许偏差(%) 银色 / 10-2 ±10 金色 / 10-1 ±5 黑色 0 100 / 棕色 1 101 ±1 红色 2 102 ±2 橙色 3 103 / 黄色 4 104 / 绿色 5 105 ±0.5 蓝色 6 106 ±0.2 紫色 7 107 ±0.1 灰色 8 108 / 白色 9 109 +5至-20 无色 / / ±20 二、电容 1、电容在电路中一般用“C”加数字表示(如C25表示编号为25的电容)。电容是由两片金属膜紧靠,中间用绝缘材料隔开而组成的元件。电容的特性主要是隔直流通交流。 电容容量的大小就是表示能贮存电能的大小,电容对交流信号的阻碍作用称为容抗,它与交流信号的频率和电容量有关。容抗XC=1/2πf c (f表示交流信号的频率,C表示电容容量)

电话机中常用电容的种类有电解电容、瓷片电容、贴片电容、独石电容、钽电容和涤纶电容等。 2、识别方法:电容的识别方法与电阻的识别方法基本相同,分直标法、色标法和数标法3种。电容的基本单位用法拉(F)表示,其它单位还有:毫法(mF)、微法(uF)、纳法(nF)、皮法(pF)。 其中:1法拉=103毫法=106微法=109纳法=1012皮法容量大的电容其容量值在电容上直接标明,如10 uF/16V 容量小的电容其容量值在电容上用字母表示或数字表示 字母表示法:1m=1000 uF 1P2=1.2PF 1n=1000PF 数字表示法:一般用三位数字表示容量大小,前两位表示有效数字,第三位数字是倍率。 如:102表示10×102PF=1000PF 224表示22×104PF=0.22 uF 3、电容容量误差表 符号FGJKLM 允许误差±1% ±2% ±5% ±10% ±15% ±20% 如:一瓷片电容为104J表示容量为0.1 uF、误差为±5%。 4、故障特点 在实际维修中,电容器的故障主要表现为: (1)引脚腐蚀致断的开路故障。 (2)脱焊和虚焊的开路故障。 (3)漏液后造成容量小或开路故障。 (4)漏电、严重漏电和击穿故障。 晶体二极管在电路中常用“D”加数字表示,如:D5表示编号为5的二极管。 1、作用:二极管的主要特性是单向导电性,也就是在正向电压的作用下,导通电阻很小;而在反向电压作用下导通电阻极大或无穷大。正因为二极管具有上述特性,无绳电话机中常把它用在整流、隔离、稳压、极性保护、编码控制、调频调制和静噪等电路中。 电话机里使用的晶体二极管按作用可分为:整流二极管(如1N4004)、隔离二极管(如1N4148)、肖特基二极管(如BAT85)、发光二极管、稳压二极管等。

器件在低频和高频特性有什么不同

器件在低频和高频特性有什么不同? 我们先来说说电容,都说大电容低频特性好,小电容高频特性好,那么根据容抗的大小与电容C及频率F成反比来说的话,是不是大电容不仅低频特性好,高频特性更好呢,因为频率越高,容量越大,容抗就越低,高频就是否越容易通过大电容呢,但从大电容充放电的速度慢来说的话,高频好象又不容易通过的,这不很矛盾吗? 首先,高频低频是相对的。如果频率太高,那么,电容的容量变得再大也没有意义,因为,大家知道,线圈是电感,是阻高频的,频率越高,阻碍作用越大。尽管电感量很小,但是,大容量电容一般都有较长的引脚和较大的极板圈在一起,这时,电容两脚的等效电感量已经对高频起了很大的阻碍作用了。 因此,高频不容易通过高频性能差的大容量电解电容,而片状的陶瓷电容则在价格性能上占尽优势。 同理,是不是电感越大对高频了阻碍作用越大呢?不是。为了得到较大的电感量,必须有尽可能多、尽可能大的线圈,而这些导体就向电容的无数个极板,如果碰巧这些极板间距又较近的话(这是追求多圈数无法避免的),分布电容会给高频信号提供通路。

所以,不同频段的信号要选用合适容量的电容和电感。 下面咱们一起把最常用的三个无源器件,电阻、电容、电感的高频等效电路分析一下: 1、高频电阻 低频电子学中最普通的电路元件就是电阻,它的作用是通过将一些电能装化成热能来达到电压降低的目的。电阻的高频等效电路如图所示,其中两个电感L模拟电阻两端的引线的寄生电感,同时还必须根据实际引线的结构考虑电容效应;用电容C模拟电荷分离效应。 图1:电阻等效电路表示法 根据电阻的等效电路图,可以方便的计算出整个电阻的阻抗: 下图描绘了电阻的阻抗绝对值与频率的关系,正像看到的那样,低频时电阻的阻抗是R,然而当频率升高并超过一定值时,寄生电容的影响成为主要的,它引起电阻阻抗的下降。当频率继续升高时,由于引线电感的影响,总的阻抗上升,引线电感在很高的频率下代表一个开路线或无限大阻抗。

常用电子元件的功能

常用电子元件的功能 电子元件(1)<电阻> 电阻在电路中用“R”加数字表示,如:R1表示编号为1的电阻。电阻在电路中的主要作用为:分流、限流、分压、偏置等。#1、参数识别:电阻的单位为欧姆(Ω),倍率单位有:千欧(KΩ),兆欧(MΩ)等。换算方法是:1兆欧=1000千欧=1000000欧电阻的参数标注方法有3种,即直标法、色标法和数标法。a、数标法主要用于贴片等小体积的电路,如:472 表示47×100Ω(即4.7K);104则表示100K b、色环标注法使用最多,现举例如下:四色环电阻五色环电阻(精密电阻)#2、电阻的色标位置和倍率关系如下表所示:颜色有效数字倍率允许偏差(%)银色/ x0.01 ±10 金色/ x0.1 ±5 黑色0 +0 / 棕色 1 x10 ±1 红色 2 x100 ±2 橙色 3 x1000 / 黄色4 x10000 / 绿色5 x100000 ±0.5 蓝色6 x1000000 ±0.2 紫色7 x10000000 ±0.1 灰色8 x100000000 / 白色9 x1000000000 / 电子元件(2)<电容> #1、电容在电路中一般用“C”加数字表示(如C13表示编号为13的电容)。电容是由两片金属膜紧靠,中间用绝缘材料隔开而组成的元件。电容的特性主要是隔直流通交流。电容容量的大小就是表示能

贮存电能的大小,电容对交流信号的阻碍作用称为容抗,它与交流信号的频率和电容量有关。容抗XC=1/2πf c (f表示交流信号的频率,C表示电容容量)电话机中常用电容的种类有电解电容、瓷片电容、贴片电容、独石电容、钽电容和涤纶电容等。#2、识别方法:电容的识别方法与电阻的识别方法基本相同,分直标法、色标法和数标法3种。电容的基本单位用法拉(F)表示,其它单位还有:毫法(mF)、微法(uF)、纳法(nF)、皮法(pF)。其中:1法拉=103毫法=106微法=109纳法=1012皮法容量大的电容其容量值在电容上直接标明,如10 uF/16V 容量小的电容其容量值在电容上用字母表示或数字表示字母表示法:1m=1000 uF 1P2=1.2PF 1n=1000PF 数字表示法:一般用三位数字表示容量大小,前两位表示有效数字,第三位数字是倍率。如:102表示10×102PF=1000PF 224表示 22×104PF=0.22 uF #3、电容容量误差表符号F G J K L M 允许误差±1% ±2% ±5% ±10% ±15% ±20% 如:一瓷片电容为104J 表示容量为0. 1 uF、误差为±5%。 电子元件(3)<晶体二极管> 晶体二极管在电路中常用“D”加数字表示,如:D5表示编号为5的二极管。#1、作用:二极管的主要特性是单向导电性,也就是在正向电压的作用下,导通电阻很小;而在反向电压作用下导通电阻极大或无穷大。正因为二极管具有上述特性,无绳电话机中常把它用在整流、隔离、稳压、极性保护、编码控制、调频调制和静噪等电路中。

10种常见元器件

一、电阻 电阻器(Resistor)在日常生活中一般直接称为电阻。是一个限流元件,将电阻接在电路中后,电阻器的阻值是固定的一般是两个引脚,它可限制通过它所连支路的电流大小。阻值不能改变的称为固定电阻器。阻值可变的称为电位器或可变电阻器。理想的电阻器是线性的,即通过电阻器的瞬时电流与外加瞬时电压成正比。用于分压的可变电阻器。在裸露的电阻体上,紧压着一至两个可移金属触点。触点位置确定电阻体任一端与触点间的阻值。 端电压与电流有确定函数关系,体现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力的二端器件,用字母R 来表示,单位为欧姆Ω。实际器件如灯泡,电热丝,电阻器等均可表示为电阻器元件。 电阻元件的电阻值大小一般与温度,材料,长度,还有横截面积有关,衡量电阻受温度影响大小的物理量是温度系数,其定义为温度每升高1℃时电阻值发生变化的百分数。电阻的主要物理特征是变电能为热能,也可说它是一个耗能元件,电流经过它就产生内能。电阻在电路中通常起分压、分流的作用。对信号来说,交流与直流信号都可以通过电阻 电阻的型号命名方法: 国产电阻器的型号由四部分组成(不适用敏感电阻)第一部分:主称,用字母表示,表示产品的名字。如R表示电阻,W表示电位器。第二部分:材料,用字母表示,表示电阻体用什么材料组成,T-碳膜、H-合成碳膜、S-有机实心、N-无机实心、J-金属膜、Y-氮化膜、C-沉积膜、I-玻璃釉膜、X-线绕。第三部分:分类,一般用数字表示,个别类型用字母表示,表示产品属于什么类型。1-普通、2-普通、3-超高频、4-高阻、5-高温、6-精密、7-精密、8-高压、9-特殊、G-高功率、T-可调。第四部分:序号,用数字表示,表示同类产品中不同品种,以区分产品的外型尺寸和性能指标等例如:R T 1 1 型普通碳膜电阻a1} 国际电阻都是以R开头,前面2个字母表示电阻的系列名称。RC表示一般厚膜电阻,例如: RC0402JR-07100KL;RL表示低阻值电阻,如RL0603JR-070R12L;RT表示高精密厚膜电阻;RJ表示薄膜电阻;RV表示高压电阻。 系列名称(RC/RT/RJ/RV等)后面的4位数表示尺寸,如0100,0201,0402,0603,0805,1206,1210,1218,2010,2512等等。 尺寸后面的字母表示误差。W=±0.05%,B=±0.1%,C=±0.25%,D=±0.5%,F=±1%,G=±2%,J=±5%,K=±10%,M=±20%误差后面的字母表示封装形式,如R表示纸带,K表示塑料编带。 封装形式后面2位数表示封装尺寸,07表示7寸盘;10表示10寸盘;13表示13寸盘。封装后面的数值表示阻值,如0R表示0欧;1K=1000欧,1M=1000 000欧。最后的L表示无铅。 主要参数: 基本规定 1、标称阻值:标称在电阻器上的电阻值称为标称值。单位:Ω、kΩ、MΩ。标称值是根据国家制定的标准系列标注的,不是生产者任意标定的。不是所有阻值的电阻器都存在。 2、允许误差:电阻器的实际阻值对于标称值的最大允许偏差范围称为允许误差。误差代码:F 、G 、J、K… (常见的误差范围是:0.01%,0.05%,0.1%,0.5%,0.25%,1%,2%,5% 等)。 3、额定功率:指在规定的环境温度下,假设周围空气不流通,在长期连续工作而不损坏或基本不改变电阻器性能的情况下,电阻器上允许的消耗功率。常见的有1/16W 、1/8W 、

高频电路和低频电路的频率划分

自查知识 一:高频电路和低频电路的频率划分 高低频划分: 极低频ELF3KHZ以下 甚低频VLF3-30KHZ 低频LF30-300KHZ 中频MF300-3MHZ 高频HF3-30MHZ 甚高频VHF30-300MHZ(电视1---12频道) 特高频UHF300-3GHZ(电视13频道以上) 超高频SHF 3G-30GHZ 也有这样划分: 频率按照规定划分,以便有专业的交流语言: 超低频:0.03-300Hz 极低频:300-3000Hz(音频) 甚低频:3-300KHz 长波:30-300KHz 中波:300-3000KHz 短波:3-30兆 甚高频:30-300兆 超高频:300-3000兆 特高频:3-30G 极高频:30-300G 远红外:300-3000G 二:常用的电子元器件的性能单位换算 1MHZ=106HZ 1GHZ=109HZ 电容符号F(法拉) 1法=1000毫法(HF) 1毫法=1000微法(UF)=10-3F 1微法=1000纳法(NF)=10-6F 1纳法=1000皮法(PF)=10-9F 三:移动\联通\电信三家移动通信运营商的网络制式各不相同: 中国移动:GSM(2G)、TD-SCDMA(3G); 中国联通:GSM(2G)、WCDMA(3G); 中国移动:CDMA1X(2G)、CDMA2000(3G) 联通号段:130、131、132、155、156、185、186、145(上网卡) 移动号段:134、135、136、137、138、139、147、150、151、152、157、158、159、

182、187、188 电信号段:189、133、180、153等

高频电路(仿真)实验讲义

高频电路(仿真)实验讲义 光电学院 电子科学与技术系 2011年2月

实验一、共射级单级交流放大器性能分析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单级共射电压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设置与调试方法。 2、学习放大器的放大倍数(A u)、输入电阻(R i)、输出电阻(R o)的测试方法。 3、观察基本放大电路参数对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电压放大倍数及输出波形的影响。 4、熟悉函数信号发生器、示波器、数字万用表和直流稳压电源等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如图所示的电路是一个分压式单级放大电路。该电路设计时需保证U B>5~10U BE, I1≈I2>5~10I B,则该电路能够稳定静态工作点,即当温度变化时或三级管的参数变化时,电路的静态工作点不会发生变化。 U B=V CC I C I E 由上式可知,静态工作时,U B是由R1和R2共同决定的,而U BE一般是恒定的,在0.6到0.7之间,所以I C、I E只和有关。 当温度变化时或管子的参数改变时(深究来看,三极管的特性并非是完全线性的,在很多的情况下,必须计入考虑),例如,管子的受到激发而I C欲要变大时,由于R E的反馈作用,使得U BE节压降减小,从而I B减小,I C减小,电路自动回到原来的静态工作点附近。所以该电路不仅有较好的温度稳定性,还可以适应一定非线性的三极管,前提是只要电路设计的得当。 调整电阻R1、R2,可以调节静态工作点高低。若工作点过高,使三极管进入饱和区,则会引起饱和失真;反之,三极管进入截止区,引起截止失真。 图1-1 分压式单级放大电路 如图1-1,C1、C2为耦合电容,将使电路只将交流信号传输到负载端,而略去不必要的直流信号。发射极旁路电容C E一般选用较大的电容,以保证对于交流信号完全是短路的,即相当于交流接地。也是防止交流反馈对电路的放大性能造成影响。电路的放大倍数 A U=,输入电阻R i=R1∥R2∥r be,输出电阻R O=R L’,空载时R O=R C。 当发射极电容断开时,在发射极电容上产生交流负反馈,电压的放大倍数为

电子元器件在电路中的作用

电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 电阻器在电路中用作分压器、分流器和负载电阻;它与电容器—起可以组成滤波器及延时电路、在电源电路或控制电路中用作取样电阻;在半导体管电路中用偏置电阻确定工作点;用电阻进行电路的阻抗匹配;用电阻进行降压或限流;在电源电路中作为去耦电阻使用,等等。总之,电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很多,电路无处不用电阻:下面介绍一些电阻器的基本电路。 一. 限流 为使通过用电器的电流不超过额定值或实际工作需要的规定值,以保证用电器的正常工作,通常可在电路中串联一个可变电阻。当改变这个电阻的大小时,电流的大小也随之改变。我们把这种可以限制电流大小的电阻叫做限流电阻。如图1所示,在给蓄电池充电的电路中,为了使充电电流不超过规定值,可在电路中接入限流电阻。在充电过程中,适当调节接入电阻的大小,可使电流的大小保持稳定。再如在可调光台灯的电路中,为了控制灯泡的亮度,也可在电路中接入一个限流电阻,通过调节接入电阻的大小,来控制电路中电流的大小,从而控制灯泡的亮度。 二. 分流 当在电路的干路上需同时接入几个额定电流不同的用电器时,可以在额定电流较小的用电器两端并联接入一个电阻,这个电阻的作用是“分流”。例如:有甲、乙两个灯泡,额定电流分别是0.2A和0.4A,显然两灯泡不能直接串联接入同一电路。但若我们在甲灯两端并联一个合适的分流电阻则当开关S闭合时,甲、乙两灯便都能正常工作了。 再如,在缺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设计中,可设计如图3所示的实验电路,利用分流电阻R与待测电阻并联,借助于电流表测干路电流和分流电阻R中的电流,利用并联分流公式,可求出待测电阻的阻值。如果只有一个电流表,可将电流表先后接在干路或不同的支路中测出I和(或和或和),也可求出。 分流电路 分流电路实际上是电阻器的并联电路,如图2-2所示。它有以下几点特点: ①各支路的电压等于总电压; ②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即I = I1 + I2 + I3; ③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倒数之和,即1/R =1/R1 + 1/R2 + 1/R3 在实践中经常利用电阻器的并联电路组成分流电路,以对电路中的电流进行分配; 图2-3是用于扩大电流表量程的分流电路。电流表的满度电流为50uA.现需将它改成一个最大量程为 500uA的电流表,此时只需要在电流表两端并上一只电阻器R1即可。 根据图2-3(b)并联电路可知 I= I1 +I0 若I = 500uA,则 I1 =I - I0 = 500-50 =450uA 由于I0 * R0 =I1* R1(式中R0为电流表内阻) 求得R1= (I0* R0)/I1= 200Ω上述的分流电路计算结果表明,只要在50uA表头上并联一个200Ω的电阻,即可使表头的量程由50uA扩大到500uA。

高频电路课程设计

湖南工程学院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高频电子电路 课题名称调相(PM)放大器设计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 班级 1101班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2014年3月4日

湖南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名称高频电子线路 题目调相(PM)放大器设计 专业班级电子科学技术1101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老师 审批 任务书下达日期 2014年2月24日 设计完成日期 2014年3月 4日

设计内容与设计要求 一、设计内容 1、单频调相放大器设计 2、以多级变容二极管调相模块为核心,完成调制信号产生、放大、调相和功率放大器电路的设计 3、相关元件参数及元件选择要求。 二、总体要求 1、给出具体设计思路和系统实现的框图。 2、给出调制信号产生、放大,调相和功率真放大器电路的具体实现电路,说明其工作原理;对选择回路或滤波器给出元件参数要求。 3、编写设计说明书,所有图纸和说明书均用16K纸打印。 三、电路指标要求 1、调制信号频率1000HZ 2、载波频率为10MHZ 3、最大相偏: 2 =100 4、回路空载品质因素Q 四、给定条件 =8~12V、 1、+V CC 2、主要器件: 变容二极管、三极管、电阻、电容、电感若干。

主要设计条件 1、提供直流电源一台; 2、其它必要的仪器和连接导线等; 3、计算机。 说明书格式 1、课程设计封面; 2、任务书; 3、说明书目录; 4、设计总体思路及系统框图; 5、电路设计; 6、总结与体会; 7、附录; 10、参考文献; 8、电路器件连接总图。 进度安排 一周星期一上午:下达设计任务书,介绍课题内容与要求; 一周星期一下午至星期三上午:查找资料,确定总体设计方案,画出整机原理图草图; 一周星期三下午至星期五:具体电路设计;

常用电子元器件的图解和作用

常用电子元器件的图解和作用 在电子制作中,要使用到许多不同的电子元件。在这一节中,将简单地介绍常用的电子元件。同学们应认识它们,了解它们的作用,记住它们的符号,以便于今后应用这些元件组装出各种实用的、有趣的电子制品。 一、电阻器和电容器 (一)电阻器 我们将电池、开关和灯泡用导线连接成图3-1电路。开关闭合后,电流由电池正极流出,经开关和小灯泡流入电池负极,小灯泡发光。导线和小灯泡都能导电,它们称为导体。在一般情况下金属都是导体。导体在电流通过时,对电流有一定的阻碍作用,这种阻碍作用称为电阻。电阻的文字符号是R。电阻大小的基本单位是欧姆(符号Ω),还有较大的单位千欧(KΩ),和兆欧(MΩ)。它们的换算关系是: 1MΩ=103KΩ1KΩ=103Ω 图3-1照明灯电路 常用的电阻分两大类。阻值固定的电阻器称为固定电阻器。阻值连续可变的电阻器称为可变电阻器(包括徽调电阻器和电位器)。它们的外形和图形符号见表一。 由于制作的材料不同,电阻器也可分为碳膜电阻、金属膜电阻或线绕电阻等等。电阻器在电路中起什么作用呢? 表一常用电阻器

我们将图3-1电路中的开关换为1个470欧姆的电位器(如图3一2(A))。旋转电位器的转柄,小灯泡的亮度要随着电阻值的大小而改变。电阻值越大,小灯泡越暗。这说明电阻器在电路中可以控制电流的强弱。我们可以参考这个电路制成一个可以调光的玩具小台灯。 电阻器的主要参数有两个: 1.标称阻值和允许误差。 在电阻上标注的电阻数值叫作标称阻值。如1.5K,5.1Ω……。它的实际阻值允许有一定的误差,叫允许误差,分为Ⅰ级(±5%),Ⅱ级(±10%),Ⅲ级(±20%)。如电阻器上标“3KΩⅠ”,则表示这个电阻的阻值是3KΩ,误差为士5%。 电阻的标称值和误差也可以用色环来表示。在电阻上印有四条色彩鲜艳的园环,紧靠电阻左端的三条色环表示电阻值,最后一条色环表示允许误差。识别方法见表二 表二色环表示法: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大纲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大纲 一、《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说明 (一)课程代码:11133010 (二)课程英文名称:Radio-frequency Electronic Circuits (三)开课对象: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本科 (四)课程性质: 《高频电子线路》是电子信息工程本科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核心基础课程,也是有关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的必修课程,它是研究无线电通信系统中的关于信号的产生、发射、传输和接收即信号传输与处理的一门科学。其先修课程有:《高等数学》、《电路分析》、《模拟电子线路》和《信号与系统》。 (五)教学内容 《高频电子线路》主要介绍无线电信号传输与处理的具体基本单元电路的基本原理以及应用于通信系统、高频设备中的高频电子线路的组成、原理、分析、设计方法, 为进一步学习通信原理、电视原理等课程奠定理论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高频电子线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以非线性电路为主,学习谐振动率放大电路、正弦波振荡电路、振幅调制、解调与混频电路、角度调制与解调电路和反馈控制电路原理、分析方法及其应用,具有一定的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时数 教学时数:80学时 学分数:4 学分 教学时数具体分配:

(七)教学方式 以多媒体教学手段为主要形式的课堂教学。 (八)考核方式和成绩记载说明 考核方式为考试。严格考核学生出勤情况,达到学籍管理规定的旷课量取消考试资格。综合成绩根据平时成绩、实验成绩和期末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占20% ,实验成绩占20%,期末成绩占60% 。 二、讲授大纲与各章的基本要求 绪论 教学要点: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无线电通信发展简史;掌握无线电通信系统基本组成及相关概念,信号的频谱与调制等特性,了解学习的对象及任务。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1、通信系统组成 2、信号、频谱与调制及发射机和接收机的组成 3、课程特点、本书的研究对象及任务 考核要求: 1、通信系统组成(识记) 2、信号、频谱与调制及发射机和接收机的组成(领会) 3、课程特点、本书的研究对象及任务(识记) 第一章高频谐振放大器 教学要点: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高频电路中的元件(电容、电阻、电感等)的特性;熟练掌握LC回路的选频特性与阻抗变换电路、抽头并联振荡回路、石英晶体谐振器的特性;掌握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的工作原理、性能分析、稳定性;了解多级谐振放大器;了解集中选频滤波器等;掌握电子噪声的来源与特性。 教学时数:12学时 教学内容: 1、LC选频网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