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活动概述

幼儿园教育活动概述
幼儿园教育活动概述

临沭县职业中专幼教专业教案

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第二章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第一、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目标结构。 2、理解、掌握《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的语言部分。 3、形成正确的语言教育观点,具有分析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语言部分。 【教学难点】 支持性语言教育环境的创设。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操作练习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进程】 复习旧课: 提问:幼儿语言教育的基本观念有哪些? 新授: 一、幼儿园语言教育目标制定的依据 幼儿园语言教育目标是幼儿园教育总目标在语言领域的具体化,它指出了通过幼儿园语言教育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作为幼儿园教师必须明确:通过幼儿园语言教育要使幼儿的语言获得什么样的发展,达到何种水平,实现什么目标。明确幼儿园语言教育目标,能更好地指导幼儿园教师确定幼儿园语言教育中的内容,以及所采取的方法和途径。同时它也是语言教育效果的评价标准。 1、社会的要求; 2、幼儿发展的规律; 3、语言的学科性质以及幼儿语言学习的特点。 二、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目标结构分 析. 提问:幼儿园语言教育目标有哪三个层次? 1、幼儿园语言教育的总目标 幼儿园语言教育总目标,是幼儿园语言教育任务要求的总和,即幼儿园三年语言教育所期望的最终结果,又叫终期目标。它是幼儿园教育总目标的一个组成部分。学生朗读总目标

分析总目标中包含的内容,包括:两种兴趣、两种能力、两种习惯,其实质是促进孩子语言素质的养成。 2、幼儿园语言教育的年龄阶段目标 幼儿园语言教育年龄阶段目标是语言教育目标的具体化。对幼儿所要达到的语言总目标需要一步一步地落实到不同年龄儿童身上,这样才能够循序渐进地促进儿童的语言发展。 小班 1、倾听部分 (1)乐意听听老师和同伴讲话。 (2)能听懂普通话。 (3)听别人说话时能保持安静,不打断别人扔说话。 2、表述部分 (1)愿意学说普通话,喜欢与老师、同伴及成人交谈。 (2)知道在集体面前要大声发言,在个别交谈时音量要适当。 (3)会用简单的语言回答问题,表达自己的请求、愿望、感情与需要等,能讲述图片内容和自己感兴趣的事。 3、欣赏文学作品部分 (1)愿意欣赏并初步感受和理解不同体裁的幼儿文学作品。 (2)能独立地念儿歌,讲述简短的句子。 (3)能仿编较简单的儿歌、散文和故事等。 4、早期阅读部分 (1)知道可以用一段话来讲述一幅图的含义。 )知道每个字发音不同,所代表的意思也不同。2 (. (3)喜欢听成人讲述图书的内容,并尝试自己阅读图书。 (4)学习正确的阅读方法,会按顺序翻阅图书,看出图书画面内容的主要变化。中班 1、倾听部分 (1)能有礼貌地、集中注意地倾听他人说话。 (2)能区分普通话和方言的发音。 (3)能理解多重指令。 2、表述部分 (1)积极学说普通话,发音清楚,积极有礼貌地参与交谈。不随便插话和打断别人的谈话。 (2)说话声音的音量和语速适当。 (3)能用完整句子较连贯地讲述个人经历以及图片内容。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请求、愿望、情感和需要等。 3、欣赏文学作品部分 (1)初步了解幼儿文学作品的不同体裁及其构成因素。 (2)在理解作品经验的基础上,会初步理解和归纳作品的主题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脉络。

幼儿园生活活动的组织与策略教学文案

幼儿园生活活动的组 织与策略

幼儿园生活活动的组织与策略 --陈文燕 一、幼儿园生活活动概述 (一)、生活活动的意义 对刚刚从家庭踏进幼儿园的幼儿来说,变化伴随在他们左右。幼儿园的一切都是陌生的,陌生的环境、陌生的老师和陌生的小朋友。他们的社会地位也悄然发生了变化,由家庭的“中心成员”变成了幼儿园里众多小朋友中的普通一员。在家中,祖辈、父辈几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对他们各方面的照顾是非常全面的。在幼儿园,一个老师要照顾几个孩子,就需要幼儿具有一定的独立生活能力。 生活活动在幼儿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幼儿身体各个器官的生理机能尚未发育成熟,各个组织都比较柔嫩,其身体素质还相当薄弱;同时,幼儿期又是生长发育十分迅速、新陈代谢极为旺盛的时期。但由于幼儿知识经验匮乏,缺乏独立生活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因此他们需要成人悉心地照顾,更需要成人反复地指导帮助、训练培养,才能独立自理,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建立良好的生活秩序。 一个成人在生活中不会因为无法完成基本的生活活动而影响学习、工作。因为各种生活活动的技能技巧,他们早已驾轻就熟,甚至达到自动化的程度了。因此,在幼儿期学习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自理能力,对他们今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他们自信心的树立也有一定的影响。(二)、生活活动的目标 幼儿园在生活活动方面,主要着力于培养幼儿良好的作息习惯;睡眠习惯、排泄习惯、盥洗习惯、整理习惯等卫生习惯;帮助幼儿了解初步的卫生常识和遵守有规律的生活秩序的重要意义;帮助幼儿学会多种讲究卫生的技能,逐步提高幼儿生活自理的能力;帮助幼儿学会用餐方法,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 不同的年龄班有不同的阶段目标。 A、小班 1、使幼儿了解盥洗的顺序,初步掌握刷牙、洗手等的基本方法;知道穿脱衣服的顺序;学习保持自身的清洁,会使用手帕;培养幼儿坐、站、行等正

幼儿英语教育综述

幼儿英语教育综述 幼儿英语教育在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的大背景下产生并蓬勃地发展起来,得到了教师、家长和幼儿园的广泛认同,是目前幼儿教育领域的新兴课题,也是幼教领域发展得最迅速、最流行的教育实践之一。全国各地兴起了一股英语热狂潮,双语幼儿园、国际幼儿园、英语课程、英语兴趣班、英语培训机以及各种英语教材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幼儿园在生源竞争中言必称英语,幼儿英语教育风靡一时,成为各个幼儿园竞相推崇的教育特色。英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英语教育从幼儿抓起已是大势所趋。 一、幼儿英语教育的意义(影响) 儿童越来越多地以不同的形式接触第二语言。从某种意义上讲,早期儿童是否有必要学习第二语 言似乎已不是人们的关心所在,大家更关心的是学习第二语言对儿童的心理发展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1、能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 第二语言学习向儿童展示了另一套与母语不同的语言符号系统,一方面可以促进儿童对语言多样性的理解,丰富儿童的多种语言经验,另一方面还可以促进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首先,第二语言学习可以使儿童对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产生敏感。对语言之间差异产生敏感的直接结果是儿童开始将语言看作他们头脑中已经拥有的诸多系统中的一个特殊系统,从而提高了他们的语言操作能力,也提高了他们的语言学习能力。其次,第二语言的学习和掌握有利于儿童言语交际能力的提高。学习并掌握第二语言使儿童获得更多的机会参与以语言为交际手段的交际活动,从而提高了他们对交往情景和交往对象的敏感性。最后,早期儿童学习第二语言,使他们更容易获得纯正、地道的第二语言发音。 2、能促进儿童认知水平的提高和思维的发展 儿童的思维更多地依赖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及其联系进行思维。语言是人思维的工具,在概念的形成、思维的发展等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儿童学习第二语言使同一形象与两种语言序列发生联系,加速了儿童对语言和语义的分离,对儿童概念的形成和思维能力特别是发散性思维能力的提高起促进作用。实验表明,学习双语的儿童,往往在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创造性和新颖性方面优于学习单语的儿童。 3、有利于儿童社会化的发展 影响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因素有社会环境、生物学因素和心理工具等,其中心理工具主要是指语言。学习并掌握第二语言使儿童有可能与不同语言群体的成员进行交往,可以在一个多文化环境中认识世界的同时,更好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从而提高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总之,幼儿英语学习是一种积极的智力活动,对幼儿的语言、认知发展、社会化发展无疑起到促进作用。同时在英语的学习中还能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与交往能力。另外,幼儿英语的学习不单纯是语言知识的获得,作为启蒙教育,它还有利于幼儿各种基本能力和良好个性、习惯的培养,通过英语的学习,可以在增长幼儿知识,开阔幼儿视野的同时,促进其个性的全面发展。

幼儿语言教育的基本内容

幼儿语言教育的基本内容 (一)目标 1.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 2.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 3.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 4.喜欢听故事、看图书; 5.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 (二)内容与要求 1.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学习使用适当的、礼貌的语言交往。 2.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语言理解能力。 3.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4.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 5.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 6.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 7.提供普通话的语言环境,帮助幼儿熟悉、听懂并学说普通话。少数民族地区还应帮助幼儿学习本民族语言。 (三)指导要点 1.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 2.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其它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是通过互相渗透的各领域的教育,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扩展幼儿的经验,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 3.幼儿的语言学习具有个别化的特点,教师与幼儿的个别交流、幼儿之间的自由交谈等,对幼儿语言发展具有特殊意义。

4.对有语言障碍的儿童要给予特别关注,要与家长和有关方面密切配合,积极地帮助他们提高语言能力。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们进行沟通交流的各种表达方式。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其它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是通过互相渗透的各领域的教育,为幼儿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

幼儿教育学:第五章-幼儿园环境概述

一、幼儿园环境的含义 (一)幼儿园环境的概忿 环境,泛指生物有机体生存空间内的各种条件的总和。 对于幼儿园教育而言,广义的幼儿园环境是指幼儿园教育赖以进行的一切条件的总和。它包括幼儿园内部小环境,又包括园外的家庭、社会、自然、文化等大环境,狭义的幼儿园环境是指在幼儿园中,对幼儿身心发展产生影响的物质与精神的要素的总和。 过去,幼儿园比较重视园内小环境的创设,而对大环境的影响重视不够。有一种看法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幼儿可以从许多媒体中获得各式各样的信息,接受正反两方面的影响,这些是教师难以控制的。因此,教育更要注意给幼儿提供一个理想的小环境,在这一方“净土”中使孩子受到良好的影响。对此人们不禁要问,脱离了社会大环境,是否真能创造出和谐的小环境?假如可以,在这种所谓“净土”中培养出来的幼儿能否很快地适应与幼儿园环境差异很大的社会生活?如果不能,那教育应当采取什么对策?进行怎样的改革?这一系列问题涉及到幼儿园小环境与外部大环境的关系,涉及到幼儿教育改革的一个根本观念——大教育观问题。 广义环境观的提出,是世界教育发展到终身教育阶段的结果。这就是说,教育已经不仅仅是学校的事了。从纵向来看,是从人一出生就开始,到生命结束为止;从横向来看,是从学校扩展到教育的一切方面和各个阶段。于是,幼儿园教育也就成为人的教育的一个阶段,成为社会一体化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封闭的、微型的幼儿园教育便由此获得了一个广阔的视野和思路。广义的幼儿园环境观正是从一个角度体现了终身教育的大教育观。 世界教育的发展已经证明,脱离社会大环境而独善其身的教育是不可能存在的。尤其在信息高度发达、变化快速的现代社会里,如果一味陶醉在封闭的学校小环境中,是难以使受教育者具备适应社会变化所需要的素质与能力的。从我国教育发展的情况来看,随着社会的急剧变革和幼儿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入,大教育观念也开始成为我国幼儿教育的指导思想。作为非义务的幼儿园教育,无论从事业发展的角度,还是从幼儿发展的角度,大教育观念的确立都将成为幼儿教育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只有把幼儿园小环境与社会大环境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反映社会的特点和要求,让幼儿园教育焕发出时代精神。 (二)幼儿园环境的分类 幼儿园环境按性质可分为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大类。 广义的物质环境指对幼儿园教育产生影响的一切天然环境与人工环境中物的要素的总和。包括自然风光、城市建筑、社区绿化,家庭物质条件、居室空间安排、室内装潢设计等。 狭义的物质环境是指幼儿园内对幼儿发展有影响作用的各种物质要素的总和。包括园舍建筑、园内装饰、场所布置、设备条件、物理空间的设计与利用及各种材料的选择与搭配等。 虽然物质环境对幼儿的影响很大,但如果教师不具有高尚的师德,正确的教育观、发展观、儿童观及必要的教育教学技能的话,再好的物质条件,其效益也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如果盲目地追求幼儿园物质条件的高标准、超豪华,而不注意提高教师的水平的话,是难以发挥物质环境的教育效益的。 幼儿园的物质设备中,幼儿操作的材料、玩具的质量如何是很重要的。好的材料、玩具除了安全、卫生、美观、耐用之外,应有变换性、多功能性,即一种材料或玩具可以用多种方式去摆弄它,去玩它,这对于保持材料、玩具的新鲜性,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是很有意义的。另外,材料、玩具应当是经济的,有的昂贵的玩具玩法固定,又容易损坏,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发展价值。而水、沙、粘土等自然材料以及各种废旧物资如果加以有效利用,是非常符合幼

幼儿园生活活动概述

第六章幼儿园生活活动 第一节幼儿园生活活动概述(一)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幼儿园生活活动、生活活动含义 教学重点:理解幼儿园生活活动对幼儿身心发展的影响 教学难点:理解幼儿园生活活动的具体指导要求、指导原则 教学方法:多媒体展示 教学内容:幼儿园生活活动的含义、幼儿园生活活动的意义 导入:讲述“小花爱喝水”的故事,请同学分析幼儿园老师为了让文文小朋友主动喝水使用了哪些方法,取得了什么样的效果。 一、幼儿园生活活动的含义 幼儿园生活活动是指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生活环节,是满足幼儿基本生活需要的活动。它主要包括入园、离园、进餐、喝水、盥洗、如厕、睡眠等常规性生活活动。《规程》、《纲要》以及《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方法》等都对幼儿园生活活动有明确的要求。 二、幼儿园生活活动的意义 (一)促进幼儿的生长发育 幼儿身体各个器官的生理机能尚未发育成熟,对各种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差,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和对压力的承受能力较弱。幼儿园生活活动保证了幼儿有充足的睡眠、合理的营养,满足了幼儿上厕所、饮水等生活的需要,为其生长发育提供了保障。 (二)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和劳动观念 生活自理能力和劳动观念也可以在幼儿园生活活动中初步养成。 我国独生子女家庭对孩子在生活方面包办代替太多,以致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水平低下,劳动观念缺乏。而今天的幼儿是未来的建设者、劳动者,他们必须是全面发展的人,有开拓创新和顽强劳动精神的人。从小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以及热爱劳动的观念具有重要意义。在幼儿园生活活动中,可通过幼儿独立吃饭、如厕、穿脱衣服、午睡、卫生整理等生活活动,来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培养自我服务的劳动观念。 (三)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 学前期是形成学前儿童各种习惯的关键时期。学前儿童的可塑性大,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将使其一生受用无穷。当代中国独生子女多吗,家长非常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却往往容易忽略孩子生活习惯的养成,父母、祖父母包办代替多,孩子生活习惯和生活技能差。幼儿园生活活动为孩子提供了反复训练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的机会,如饭前便后洗手、定时定量进餐、不挑食、不随地吐痰,有助于幼儿生活、卫生习惯的养成。 (四)养成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 幼儿园合理有序的生活活动不仅能够保证对幼儿身体的照顾,还有利于幼儿健康心理素质的养成。老师精心照顾幼儿的每一个生活环节,能为幼儿创造良好的心理氛围,保持愉快的情绪;幼儿积极地参加各项活动,增加同伴和师幼间的交往和合作,使孩子在安全愉快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作业:简述幼儿园生活活动的意义。 简述幼儿园生活的基本目标。 课后反思

学前教育文献综述(1)

学前教育文献综述(1)

亲子绘本阅读中互动情况调查研究 一、前言 绘本是幼儿的主要阅读内容,亲子绘本阅读又是早期亲子阅读的主要内容。周芯(2011)指出:绘本既可以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也可以为孩子提供或营造一种专门的主题情景或氛围,从而培养幼儿早期阅读的能力。同时,绘本阅读又是强调亲子间互动的阅读,对于幼儿的身心成长具有特殊的意义。[6]就目前我们国内能收集到的研究来看,对亲子绘本阅读的研究很少,大多数关于绘本阅读方面的研究几乎都能达成一个共识:绘本的运用以及家长的参与。因为大量有关绘本阅读的研究反复地证明了绘本阅读可以促进儿童认知的发展、促进有关书面文字概念的发展、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以及促进儿童道德发展。鉴于绘本对幼儿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在不少研究支持了绘本对儿童发展的价值这一观点的的同时,也有不少学者对绘本的文学价值提出了质疑,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黄云生(1994)的观点:“以图画为特色的幼儿文学观念,把幼儿文学的初始形态以及它最基本的‘听赏’特点给掩盖起来了,幼儿文学作为文学,对幼儿来说,最基本的接收途径永远只是听赏!幼儿文学的本质始终是文学,是语言艺术。而图画、纸张、印刷等等永远只能是它的形式。当我们把幼儿文学依然当作文学来看待时,不能不从形式的关注回到对它自身本质的关注上来。”黄云生表达了对幼儿文学发展前景的担忧,也提出了中肯的建议。[12]这种不同声音的出现,无论是对幼儿文学研究还是对绘本的研究都有一定的启发作用。本研究针对当前绘本阅读中亲子互动的具体情况的调查研究较少,亲子互动还缺乏理论和实践基础的现状,对亲子绘本阅读的互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为亲子绘本阅读提供理论支持。 资料来源: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是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以及一些编著和网络资料中获得。其中期刊9篇、优秀硕士论文2篇、编著2本。 相关概念的界定:绘本亲子绘本阅读亲子互动

幼儿园语言教育的内容与策略提纲

幼儿园语言教育的内容与策略(提纲) [摘要] 学前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的核心是语言交往能力的成长,其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关键在于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的回应。在我国幼儿园语言教育实践中,教师已经开始关注幼儿不同的语言关键经验的发展,关注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如何为幼儿不同语言经验的获得创设不同类型的、真实的、有意义的情境,关注师幼互动以及教师的指导策略的有效性和适宜性。 [关键词] 幼儿园语言教育;教育内容;教学策略 语言在人类进化和个体发展里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功能,就个体而言,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认知能力的一种,也是社会交往的工具,是儿童社会化、个性发展的重要标志。严格意义上说,语言发展贯穿人的一生。儿童自出生后,就是一个社会的实体,社会交往是儿童生活活动的基本形式。语言是成人与儿童交往的工具,这种交往最初伴随着动作和实物,以后才获得概括意义。儿童心理的发展,往往是以成人的言语指导为开端,以儿童的实际动作为结尾的相互交往中进行的,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儿童的语言是在交流活动中学到的。因此,幼儿园语言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帮助幼儿成为积极的语言运用者,在交往中逐渐学习理解和表达不同的意图倾向。儿童通过语言理解他人的思想、情感,利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见解、愿望,倾诉自己的感情,参与社会交往活动,指导和评价自己的行为,可见,幼儿语言的发展与认知、个性和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幼儿园语言教育的基本理论 (一)幼儿语言的发展过程 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儿童对语言的获得包括对语言、语义和语法的理解和表达,语言还是一种交际工具,儿童语言获得还应包括对语言运用能力的获得。儿童语言的获得是对语言形式、语言内容和语言运用的综合习得。心理学的观察和研究表明,儿童语言获得的发展遵循一定的规律,具有阶段性。虽然不同的儿童达到某一阶段水平的时间有早晚,但发展的基本阶段和仙后顺序是一只的。一般以儿童说出第一批能被理解的词为界,将幼儿语言发展分为前语言和期和语言发展期两大阶段。 1、前语言发展:是一个在语言获得过程中的语音核心敏感期。围绕着语音,儿童发展了三方面的能力,即前语言感知能力、前语言发音能力和前语言交际能力。前语言阶段感知语音的能力是儿童获得语言的基础,正常儿童在这段时间内不仅能够听到声音,而且还以某种能帮助自己语言学习的方式去感知语言。正常儿童出生后不久就能把语音和其他声音区分开来,并能对其作出不同的反应。最近几年的一些研究,将出生后大约一年半的时间内儿童逐渐发展起来的语言感知能力分为三种水平层次:辨音-辨调-辨义;前语言发音指儿童正式说话之前的各种语音发声,类似于说话之前的语音操练。除了大量地获得感知语言的经验之外,在出生后的一年半时间里,儿童语言学习的另一种主要现象是前语言发音。尝试掌握语音的发音能力,是他们为正在使用语言与人交往所做的另一番准备。儿童自第一声啼哭到依依呀呀做好说话准备,经过了大量地发音练习过程,这个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单音发声、音节发声和前词语发声;前语言交际是儿童获得语言之前,用语音及伴随的表情或动作去代替语言进行交往的现象这种特定的交际能力与儿童的语言感知和发音经验有着密切的关系。 2、语言发展:经过一段时间的沉默之后从一岁半开始,儿童正式进入语言发展期。处于语言发展期的儿童其语言发展可以从语言形式、语言内容和语言运用技能三个方面进行考察。语言形式是指语言中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和系列规则。儿童对语言形式的获得包括对语音和语法的获得,语音的发展沿革的说是从牙牙学语阶段之后开始的,具有实际意义。语法则是

幼儿园生活活动计划

沙雅县第三双语幼儿园生活活动计划 幼儿园在生活活动方面,主要着力于培养幼儿良好的作息习惯;睡眠习惯、排泄习惯、盥洗习惯、整理习惯等卫生习惯;帮助幼儿了解初步的卫生常识和遵守有规律的生活秩序的重要意义;帮助幼儿学会多种讲究卫生的技能,逐步提高幼儿生活自理的能力;帮助幼儿学会用餐方法,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 不同的年龄班有不同的阶段目标。 (一)小班 1. 使幼儿了解盥洗的顺序,初步掌握刷牙、洗手等的基本方法;知道穿脱衣服的顺序;学习保持自身的清洁,会使用手帕;培养幼儿坐、站、行等正确姿势;培养幼儿良好的作息习惯。 2.让幼儿在轻松自然的气氛中进餐,保持情绪愉快;初步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懂得就餐卫生;初步培养幼儿爱吃各种食物和主动饮水的习惯。 (二)中班 1.学习穿脱衣服、整理衣服;学习整理玩具,能保持玩具清洁;有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 2.进一步培养幼儿爱吃各种食物。同时,教育幼儿喜欢吃的东西不宜吃得太多,身体超重也会影响健康;教育幼儿少吃冷饮,多喝水,进一步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 (三)大班 1.保持个人卫生,并能注意生活环境的卫生;进一步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 2.指导幼儿使用筷子就餐,进一步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让幼儿知道有些食品不能吃,有些食品不宜多吃,否则会有碍于身体健康。 晨间活动 对幼儿的要求: (一)衣着整洁,愉快入园,有礼貌地和老师、小朋友见面。 (二)有礼貌地和家长告别。 (三)学会告诉老师自己的身体有无不舒服的感觉。 (四)积极投入晨间活动。 对保教人员的要求: (一)幼儿入园前做好活动室内外清洁工作及开窗通气。 (二)以热情、亲切的态度接待幼儿,并向家长询问幼儿在家的情况,听取家长的意见和要求,做好个别幼儿的衣物、药物的交接工作。

幼儿语言教育研究的文献综述

关于幼儿语言教育研究的文献综述 摘要: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是研究儿童语言发生发展的现象、规律及其训练和教育的一门科学。[1]通过对幼儿语言教育的回顾、发展状况和趋势、影响因素、意义、策略和方法、感悟与启示等相关文献的查阅,希望能够对教师进行语言教育活动和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幼儿语言教育 一、幼儿语言教育的发展状况和趋势 (一)幼儿语言教育的回顾 1. 我国幼教中的语言教育可以追溯到1903年在武昌创办的第一所幼稚园中。当时课程内容很简单,在语言教育内容方面,主要是歌谣——浅显的小诗;组织谈话——保教人员与幼儿谈话。[2] 2.幼儿语言教育在上世纪30年代——50年代进入单元教学阶段。它以陈鹤琴先生主持制定的《幼稚园课程标准》中关于语言教育目标为标志。语言教育的课程实施采用“整个教学法”,即把各科内容打成一片,从幼儿的认知水平、能力、经验、兴趣出发,在他们所接触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选取中心,各科(常识、音乐、故事、图画、手工等)围绕中心选取教材,把各科内容自然的结合起来。[2] 3.从50年代初到50年代末进入学习苏联阶段。废除单元教学,全面学习苏联分科教学。这一阶段语言教育比较重视上课,对日常生活和游戏中的语言培养不够。[2] 4.从80年代以来开始建立中国自己的语言教育体系。随着幼教改革的深入发展,幼儿语言教育在总结历史的经验与问题的基础上,在语言教育目标的分类、层次、内容、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幼儿园日常生活和游戏中的语言培养等方面的改革与研究,取得一定进展。[2] 由此可知:我国幼儿语言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既漫长又短暂的时间。而且还在继续发展中,但相关的理论还没有太多,大多是具体的实施建议等。 (二) 幼儿语言教育的发展状况 1.随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颁布,“早期阅读教育热”随之兴

幼儿园语言教育的内容与策略

幼儿园语言教育的内容 与策略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幼儿园语言教育的内容与策略 [摘要] 学前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的核心是语言交往能力的成长,其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关键在于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的回应。在我国幼儿园语言教育实践中,教师已经开始关注幼儿不同的语言关键经验的发展,关注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如何为幼儿不同语言经验的获得创设不同类型的、真实的、有意义的情境,关注师幼互动以及教师的指导策略的有效性和适宜性。 [关键词] 幼儿园语言教育;教育内容;教学策略 语言在人类进化和个体发展里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功能,就个体而言,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认知能力的一种,也是社会交往的工具,是儿童社会化、个性发展的重要标志。严格意义上说,语言发展贯穿人的一生。儿童自出生后,就是一个社会的实体,社会交往是儿童生活活动的基本形式。语言是成人与儿童交往的工具,这种交往最初伴随着动作和实物,以后才获得概括意义。儿童心理的发展,往往是以成人的言语指导为开端,以儿童的实际动作为结尾的相互交往中进行的,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儿童的语言是在交流活动中学到的。因此,幼儿园语言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帮助幼儿成为积极的语言运用者,在交往中逐渐学习理解和表达不同的意图倾向。儿童通过语言理解他人的思想、情感,利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见解、愿望,倾诉自己的感情,参与社会交往

活动,指导和评价自己的行为,可见,幼儿语言的发展与认知、个性和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第六届全国幼儿语言教育研讨会中提到,从《纲要》到《指南》,在学前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方面都坚持这样一些核心观念:语言学习与发展的核心是语言交往能力的成长;儿童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幼儿园语言加油的关键在于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幼儿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报告还指出,在我国幼儿园语言教育实践中,教师已经开始关注幼儿不同的语言关键经验的获得,并能组织不同类型的活动以促进幼儿语言关键经验的发展;关注如何为幼儿不同语言经验的获得创设不同类型的、真实的、有意义的情境;关注师幼互动以及教师的指导策略的有效性和适宜性。 因此,首先需要明确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目标,有了明确的教育目标,才能更好的规划教育教学内容,掌握教育教学策略,接下来就将针对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教学策略三方面进行概述。 一、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目标 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教育对象施加影响,使他们在思想、感情、行为等方面发生变化的过程。对幼儿进行语言教育,要通过语言教育活动达到什么样的目的,获得什么样的效果,促使幼儿的语言产生什么样的变化,是每一位学前教育工作者所必须了解的问题。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目标,就是对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目的和要求的归纳,是我们实施语言教育的方向和准则。有了明确的目标,我们才能在语言教学过程中

文献综述——学前儿童英语教育研究综述

文献综述范文1——学前儿童英语教育研究综述 [摘要]学前儿童英语教育研究的现状,主要包括可行性的探讨、实践性的研究和理论性研究等三方面。在可行性方面的探讨中,赞成派与反对派各抒见己,但目前已趋于达成一定的共识,即有条件的地方应该开展教育与研究。在实践性研究方面的初获成果,主要体现在学前儿童英语教育教材建设和教学模式的建构上,已有相关的文献报告,但同时也存在不少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关于学前儿童英语教育的理论性研究方面尚属较薄弱。 [关键词]学前英语教育;可行性研究;实践性研究;理论性研究 对于学前儿童英语教育这一新时期出现的新事物,众专家们对此的态度与看法,可谓是见仁见智,莫衷一是。现将见诸文献的观点综述如下。 一、关于可行性方面的探讨 (一)主要的观点 对学前儿童英语教育可行性问题的探讨的主要观点,可以综述为两大阵营,一是赞成者的观点,一是反对者的观点。 1、赞成者的观点 (1)外语学习对幼儿语言、认知和社会性发展具有正向功能 余珍有在其所撰的《试论幼儿园双语教育》(载唐淑主编《幼儿园语言和科学教育》,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3页)一文中,列举了国内外许多例证说明了外语学习对幼儿语言、认知和社会性方面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外语学习对幼儿语言方面发展的促进作用,具体表现在:一是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提高。有研究表明,早期获得双语能够使儿童对各种语言之间的差别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语言学习能力更强,学习其他语言更容易、更有效。Anastasi和Dc Jesus(1953)还发现,双语儿童的语言表达中无论句子平均长度,还是句子结构的完整性都优于单语儿童。Imedadze(1960)等人认为,早期获取双语可以加速他们对语音符号序列与语义的分离,使儿童的注意更加集中于语言的某些方面。Vygotsky(1962)也认为,儿童能够用两种语言表达同一思想可使儿童“将语言看作他的头脑中已经拥有的诸多系统中的一个特殊系统,看作众多语言中的一种,从而提高了他们的语言操作能力。”加拿大的兰伯特(https://www.360docs.net/doc/9212402776.html,mbert)教授常年比较了双语儿童和单语儿童外语习得的差异发现:双语儿童容易习得其他外语,尤其是语音语调。二是增强言语交往的敏感性。由于双语儿童在交往中必须根据不同的交往的情景、不同的交往对象,使用不同的语言,所以对社会情景的敏感和语言的交际能力较单语儿童强。 外语学习对幼儿认识方面的发展表现在:一是促进对事物的概括化、概念化能力的发展。Pear和Lambert(1962)研究认为,双语者的言语的和非言语的认知水平均高于单语者,特别表现在双语儿童对事物的概括能力和概念化能力比单语儿童强。二是提高发散性思维水平。Colin Baker(1988)研究发现,双语儿童在思维的流畅性、创造性和灵活性方面优于单语儿童,因为同一思想与两种语言中的词汇相连接给儿童提供了更多联想的机会。日本心理学家米治角田通过统计资料的分析表明,掌握双语的儿童比单纯会讲本族语的儿童头脑更趋灵活,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也更强。三是从生理学的角度观察,掌握双语的儿童大脑两半球对于言语刺激均产生诱发电位,从而促进大脑两半球之间的协调,加强了神经细胞之间的联系,从而加速了儿童的智力向深层次发展。 外语学习对幼儿社会性方面发展的促进作用,Lambert(1974)研究认为,拥有双语并且能与不同语言群体的成员进行交往,可以改变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标准,他们可以在一个多文化环境中认识世界的同时,更好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从而提高自我认知、自我评价的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我国学者强海燕在其所主持的“加拿大第二语言浸入式教学创举及其在我国的尝试——双语人才早期培养研究”,也曾于2000年报告说,实验班的儿童性格活泼、开朗、

幼儿园的生活活动

幼儿园的生活活动 幼儿园在生活活动方面,主要着力于培养幼儿良好的作息习惯;睡眠习惯、排泄习惯、盥洗习惯、整理习惯等卫生习惯;帮助幼儿了解初步的卫生常识和遵守有规律的生活秩序的重要意义;帮助幼儿学会多种讲究卫生的技能,逐步提高幼儿生活自理的能力;帮助幼儿学会用餐方法,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 不同的年龄班有不同的阶段目标。 (一)小班 1. 使幼儿了解盥洗的顺序,初步掌握刷牙、洗手等的基本方法;知道穿脱衣服的顺序;学习保持自身的清洁,会使用手帕;培养幼儿坐、站、行等正确姿势;培养幼儿良好的作息习惯。 2.让幼儿在轻松自然的气氛中进餐,保持情绪愉快;初步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懂得就餐卫生;初步培养幼儿爱吃各种食物和主动饮水的习惯。 (二)中班 1.学习穿脱衣服、整理衣服;学习整理玩具,能保持玩具清洁;有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 2.进一步培养幼儿爱吃各种食物。同时,教育幼儿喜欢吃的东西不宜吃得太多,身体超重也会影响健康;教育幼儿少吃冷饮,多喝水,进一步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 (三)大班 1.保持个人卫生,并能注意生活环境的卫生;进一步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 2.指导幼儿使用筷子就餐,进一步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让幼儿知道有些食品不能吃,有些食品不宜多吃,否则会有碍于身体健康。 晨间活动 对幼儿的要求: (一)衣着整洁,愉快入园,有礼貌地和老师、小朋友见面。(二)有礼貌地和家长告别。 (三)学会告诉老师自己的身体有无不舒服的感觉。 (四)积极投入晨间活动。 对保教人员的要求:

(一)幼儿入园前做好活动室内外清洁工作及开窗通气。(二) 以热情、亲切的态度接待幼儿,并向家长询问幼儿在家的情况,听取家长的意见和要求,做好个别幼儿的衣物、药物的交接工作。 (三)晨间检查:按晨检常规规定项目进行。 一般要求:对幼儿的脸色、皮肤、眼神、咽喉、精神逐个观察,并询问家长。认真做好一摸:是否发烧;二看:喉部、皮肤和精神;三问:饮食、睡眠、大小便情况;四查:仔细观察幼儿有无携带不安全物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四)值日生工作的组织与指导(中大班设值日生),前一天做好值日生的交接工作(值日生要有标记),叮嘱其第二天提前到园。工作内容有: 1.收拾整理室内环境(中班老师要作指导)如擦桌椅。整理图书(大班增加修补图书);整理玩具柜及活动角等。 2.更换日历牌(大班);记录气象志(中大班);报告本班缺席小朋友(中大班)。 3.自然角工作:给自然角的动植物浇水、喂食及清洁工作。大班还应记观察日记。

幼儿园中班下语言教学内容

1、红灯笼【故事】 元宵节快到了,老奶奶扎了一盏漂亮的红灯笼。 外面真热闹啊!调皮的红灯笼一蹦一跳的,来到了大街上。哇!小汽车、小轿车看见了红灯笼,都“嘎”的一声停下来!警察叔叔急得吹起哨子:“快抓住红灯笼!”红灯笼赶紧逃呀逃,它感到很委屈:为什么他们不喜欢我? 红灯笼走呀走,来到了树林里,咦,身后跟着一只小白兔,小白兔后面又来了一只小胖猪,嘿,小胖猪后面又来了一只小黄狗!喵喵喵!小黄狗后面又跟着一只小花猫。原来,小动物们正在准备过节,联欢会上正好少了一只红灯笼,大家一起说:“红灯笼!我们都喜欢你。” 老奶奶半夜醒来了,不见了红灯笼,老奶奶真着急呀!她出门去找红灯笼,一边找一边喊:“红灯笼,你在哪里?” 小花猫听见了,告诉了小黄狗,小花狗告诉了小胖猪,小胖猪告诉了小白兔,小白兔告诉了红灯笼。 老奶奶终于找到了红灯笼。在元宵节的晚上,老奶奶带着红灯笼,还参加了灯会呢! 红灯笼又回到了老奶奶的家,老奶奶把红灯笼高高地挂在大门上,红灯笼真高兴呀! 2、狐假虎威【故事】

在茂密的森林里,有一只老虎正在寻找食物。忽然老虎看到前面有只狐狸正在散步。它觉得这正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于是,便一跃身扑过去,毫不费力的抓住了狐狸。 老虎张开大嘴就要吃掉狐狸。狡猾的狐狸眼珠子骨碌一转,扯着嗓子对老虎说:“你敢吃我?”“为什么不敢?”老虎一愣。“我是天帝派来管理你们百兽的,你要吃了我,会受到天帝的惩罚……不信,我带你转一圈。” 老虎被蒙住了,松开了爪子。狐狸摇了摇尾巴,说:“我带着你到百兽面前走一趟,让你看看我的威风。” 狐狸和老虎一前一后朝森林深处走去,狐狸神气活现,摇头摆尾,老虎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森林里的野猪啦、小鹿啦、黄羊啦、兔子啦,看着狐狸大摇大摆地走过来,和往常很不一样,都很纳闷,再往狐狸身后一看,呀,一只大老虎,大大小小的动物们吓得四处逃窜。 小朋友,你们知道吗?凶恶的老虎受骗了,狡猾的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3、小花鼓【绕口令】 一面小花鼓, 鼓上画老虎。 宝宝敲破鼓,

幼儿园教育基础自学考试试卷精选 幼儿园教育概述

第一章幼儿园教育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从教育的起源看,教育是一种。( ) A.个体现象 B.群体现象 C.社会现象 D.心理现象 2、教育区别于其它社会活动的本质特征是。( ) A.生产产品的活动B.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C.商品交换的活动D.传递知识的活动 3、幼儿教育只是对岁幼儿的教育。() A.0-3 B.3-6 C.0-6 D.3-8 4、第一个提出较为系统的学前教育思想的人是。() 5、第一个对学前教育提出了深刻认识并有系统论述的是。() 6、继承和发扬了“教育必须顺应自然”的思想,强调“爱”的教育的是() A.夸美纽斯B.柏拉图C.卢梭D.裴斯泰洛齐 7、卢梭的教育思想集中在其教育着作。() 8、夸美纽斯的着作是。() A.《爱弥儿》B.《母育学校》C.《幼儿园教育学》D.《情感智力》 9、创立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的是。() 10、被世人誉为“幼儿园改革家”的是。() A.蒙台梭利B.福禄贝尔C.卢梭D.陈鹤琴 11、杜威的名字是和“”联系在一起的。() 12、皮亚杰的理论核心“”。() A.儿童中心论B.发生认识论C.五指课程D.感觉教育 13、下列哪一个不属于幼儿园教育的性质。() A.公益性B.启蒙性C.营利性D.基础性 14、我国第一所幼儿园湖北幼稚园创办的时间是。() A.1840年B.1903年C.1911年D.1919年 15、“幼儿园教育内容的选择都是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经过严格筛选,制定出来的最符合我国幼儿发展的。”这体现了幼儿园教育的什么特点。() A.专业性B.群体性C.组织性D.计划性 16、是幼儿教育的核心。() A.幼儿机构教育B.幼儿家庭教育C.幼儿社区教育D.幼儿园教育 17、《幼儿园管理条例》颁布的时间是。() 18、《幼儿园工作规程》颁布的时间是。() A.1979 B.1989 C.1996 D.2012 19、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现象,是因为忽视了幼儿园教育的。() 20、使初学者得到基本的、入门的知识,体现了幼儿园教育的。() 21、任何组织和俱举办幼儿园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体现了幼儿园教育的() A.公益性B.基础性C.启蒙性D.营利性 二、名词解释题 1、幼儿园教育 2、恩物 3、正规性幼儿教育机构 4、非正规性幼儿教育机构 5、关键期 三、简答题 1、我国幼儿园教育的发展经历了哪些历史时期? 2、福禄贝尔的幼儿园有哪些创举?有何意义?

第四部分-幼儿园各环节生活活动目标教案资料

生活活动目标 (一)入园目标 (1)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情和需要. (2)有良好生活常规和秩序,保持愉快的情绪,喜欢幼儿园有规律的集体生活. (3)能接受和配合体检及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4)初步了解身体特征、保健常识及保护方法. (5)能与他人谈论个人的经验,描述自己经历或熟悉的物体和事件. (6)积极主动与同伴交往,学习分享、谦让与合作. (7)尝试学习解决与他人交往中的问题. (8)能对身边的事物、现象大胆猜想和主动探究,并从中体验快乐. (二)中班幼儿入园特点及表现 (1)有关心他人的表现. (2)能够主动和熟悉的人打招呼,愿意和教师交谈. (3)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4)渴望自己的行动被认可,希望得到教师的关注和表扬. (5)愿意参加集体活动,为班级体做力所能级的事情. (6)喜欢从家中带东西来幼儿园. (7)\愿意与小朋友结伴进幼儿园. (三)策略 (1)主动热情的与幼儿家长问好. (2)并及时调整幼儿情绪细心观察幼儿行为表现. (3)抓住幼儿的一个特点,真诚的赞美幼儿. (4)有针对的与幼儿进行简短对话,注意倾听幼儿的表达. (5)给幼儿提供交流与分享的机会. (6)发挥幼儿容易受同伴间影响的作用. (7)提供新鲜得手头玩具. (8)引导幼儿寻找班中的新变化. (9)验证与幼儿事先的的约定. (10)主动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的情绪、生活习惯等方面的特点. (11)播放音乐,创设宽松、愉快、和谐、自由的精神环境. (12)注意自身的感染力,创设快乐的环境. 劳动 (一)劳动目标 (1)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 (2)学会收拾整理玩具物品,能保持环境整洁. (3)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有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 (4)在生活中学会保护自己不受伤害,也注意不伤害他人. (5)积极主动与同伴交往,学习分享、谦让与合作.

《幼儿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学习指南

《幼儿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学习指南 一、课程简介 《幼儿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该课程是在《学前卫生学》、《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的基础上开设的,是研究在幼儿园如何根据3—6岁幼儿语言发展的规律、特点有效地开展语言教育活动,发展幼儿语言的一门学科。本课程适用于适用三年制、五年制专科学前教育专业。 二、学习课程的目的 具备坚定的幼儿语言教育信念与责任,了解与掌握科学的幼儿语言发展与教育理念、方法,掌握各类语言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指导方法,能对幼儿语言教育进行科学评价,拥有丰富的幼儿语言教育实践与体验,能胜任幼儿语言教育工作。 三、学习课程的基本要求 1. 掌握先修知识。学习前应先修完《学前卫生学》、《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等专业基础课程。 2. 应重视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相结合。在理解与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将所学理论运用于幼儿语言教育的实践,通过见习、模拟教学与教研、实验、实习等多种途径训练并提高幼儿语言教育的实践教学能力。 3. 制订学习计划。可以拟订课程学习计划、学期学习计划、月计划、周计划以及日计划,安理安排好学习时间并按照计划进行学习。 4.收集幼儿语言教育优秀案例。收集幼儿园各类语言教育活动的优秀案例(每种类型不少于10个),进行案例分析,理论归纳。 5. 形成学习研究小组。每班学生2-3人一组,分成若干学习研究小组,每次上课、模拟教学、下园调查研究小组的学生必须集中在一起;每次的课堂讨论、模拟教学和研究汇报,均由研究小组讨论后派代表展示,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6. 充分利用图书馆、网络,查阅学习资料,分享学习资源,了解学科前沿

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包括生活

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包括生活、学习、游戏、运动等环节。在这些环节与环节之间存在着过渡的时间,这一时间被称之为过渡环节。过渡环节由于是连接两个活动的中介,有时也被看成是自由活动或休息的时间,因此常常被人们所忽视。《纲要》中明确指出:“寓教育于一日生活中”。过渡环节从表面看是细小的,但是它同样存在着非常重要的教育价值,我们必须意识到过渡环节已成为幼儿园一日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中蕴涵着无数的教育契机。 过去在组织幼儿一日活动中,为环节过渡,我园的教师们一直费心不少,但还是发现了很多弊端: (一)早饭的过渡环节。 “一组小朋友去喝水,二组小朋友去尿尿,三组四组小朋友趴下来等……”我们常常会这样组织孩子。而且这样的效果也很明显,孩子们的确井然有序,教室里会安静得一点声音也没有。可是,当我们温柔地向孩子发出这样的指令时,我们有没有意识到我们已经违背了纲要的精神,浪费了孩子的时间?在这样的情况下,孩子们除了消极等待,什么也做不了。 (二)外出活动时去厕所的过渡环节 “豆豆,快点啊!”“洋洋,你进去多长时间了,还不出来!”“天泽,不能在厕所里玩!”“我数到三,再出不来的小朋友不要玩玩具了!”听吧,过渡环节中,老师完全被孩子牵着鼻子走,有时不得不歇斯底里地吼一嗓子。完全没有了平时的从容。而孩子呢?这样的情况下,无论老师还是孩子都处于被动状态。不用说,这样的教育一样是不成功的。 (三)进区活动时。 “先吃完饭的小朋友可以玩积木,”“先喝完水的小朋友可以先去看书,”“先画完画儿的小朋友可以去玩海洋球……”为了尊重孩子们的个体差异我有时采取这样的方法来减少孩子们的消极等待现象。事实也证明,这种方法的确有效地避免了消极等待的情况,从表面上看,秩序井然,时间隐性浪费的情况大大减少。 我们看到,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玩到积木,孩子们狼吞虎咽,本来能喝两碗粥,偏偏一口没喝就说自己吃不下了。为了看到心爱的图书,孩子咕咚咕咚一口气喝下一大杯水,飞快地跑过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