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知识点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知识点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知识点

初二物理

第一章---第五章基础知识题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吉他弦被弹拨发声时,用手按压住琴弦,声音就会消失,这是因为发声物体(鼓)停止了振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一切固体、液体和气体能传声,在真空中不能传声。钓鱼时,河岸上的脚步声会把鱼吓跑,这说明水也能够传声。

3.女高音和男低音的主要不同之处是音调。一个同学大声说话和小声说话主要是他的声音的响度不同。

4.乐音的三个特征是:

5.

超声波,频率低于听力下限的叫

6

在1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的温度是100℃。

13.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做液化。汽化时液体要吸热,液化时气体要放热。

液化是汽化的相反过程。

14.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钢水变成钢锭是凝固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放热,温度保持不变。

15.根据图表格可知,在—30℃时,水Array银为液态,氮为气态,萘

为固态。

16.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有

固定熔化温度的固体是晶体。

17.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做升华,升华过程要吸热,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凝华过程要放热。

18.严禁用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而且应该用外焰来加热。

19.人工降雨有三种常用方法:一是向云层中输送冷却剂,一般用飞机在适当的云中撒布干冰,靠干冰的升华吸收大量的热,使云中的冰晶增多,小水滴增大,从而形成降雨;另一种方法是向高空撒布与冰晶结构极为相似的碘化银、三氧化二铝、樟

冬天,玻璃窗上的冰花:凝华冰冻衣服的晾干:升华

(5)用旧的白炽灯灯壁变黑:先升华,后凝华

23.自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光源分人造光源和天然光源。舞台上的灯光和激光束、煤气的火焰都是人造光源。

24.太阳光是由各种色光组成的。它可使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太阳的热主要是以红

外线的形式传送到地球上。

25.我国唐朝的张志和在《玄贞子》中记载了著名的“人工虹”实验:“背日喷乎水,成虹霓之状。”这个实验说明光的色散现象。首先,用实验研究这种现象的是英国物理学家牛顿。

26.光使周围变得明亮,变得温暖,还能使胶卷感光等,这说明光具有能量,这种能叫光能。

27.验钞机是利用荧光物质在紫外线的照射下能够发光的原理制成的。

28.激光和红外线是两种特殊的光污染。我国青藏高原上的很多藏民患有一种叫做畏光眼炎的眼病,就是由于受太阳中紫外线侵袭的缘故。

29.我们在通常情况下,从各个方向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是因为发生了光的漫反射;

而黑板某一小部分“反光”是由于光线射到这一小部分时发生了镜面反射;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表面发生反射的缘故。

30.如图所示,M为平面镜,F为可绕ON转动的屏,入射光线AO

,这

的原理。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3×105千米/秒。

,从它们的成因来看原则不同,前者是由光的

毫米,则平面镜玻璃厚为 3 mm。

则混合颜料呈绿色。.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物理学领域中,战国初期的墨翟在力学、

36.当入射光线与镜面夹角由增大到时,则反射角增大05(填“增大”或“减小”),反射光线与人射光线的夹角改变10度。

37.要使人射光线经两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与人射光线平行,则这两个平面镜的夹角为90度。

38.一些同学到山区游玩时,可用平面镜改变太阳光的传播方向,使其射人岩洞的内部。

39.某人站在平面镜前的1.5米处,镜中的像离他本人3米远。如果他向镜子前进0 .5米,则像离镜子的距离为2米,像的大小不变。

40.太阳光通过一个很小的三角孔,在光屏上形成一个圆形(填形状)光斑,它是太阳的实填“实”或“虚”)像。

41.透镜可以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两种,对光有会聚作用的是凸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的是凹透镜。

42.平行光通过凸透镜后,将会聚于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称为凸透镜的实焦点,这是光实际会聚的点。

43.平行光通过凹透镜后发散,

一点,这点称为凹透镜的虚焦点,这不是光实际会聚的点。

44.幻灯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于一倍焦距,在光屏上可以看到倒立、

45

填“缩小倒立的实像”、“放大

则凸透镜

12 cm处,则物体的成像

物体离透镜越远,像越小;物体离透

蜡焰通过三个凸透镜成像情

的焦距最小,透镜丙的焦距最大。

镜。被拍摄的物体应在距镜头2倍焦距以外的位置上,在照片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

50.一束光线与水面成38度角,其入射角是52度,反射角是52度,若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互相垂直,折射角是38度。

51.在使用幻灯机、照相机、放大镜时,能成缩小的实像的是照相机,能成放大的虚像的是放大镜,能成放大实像的是幻灯机。

52.凹透镜、凸透镜、凹面镜、凸面镜和平面镜都是常见的光学器材。近视眼的镜片是凹透镜,老花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教学投影仪上的反射镜是平面镜,汽车观后镜是凸面镜。

53.如图所示,空杯底放一枚分币,移动杯子,使眼睛刚好看不到分币,

保持杯子和眼睛的位置不变,慢慢向杯子里倒水,随着水面的升高,

将会看到“分币”向上浮起,这是由于光的折射现象。

54.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景物,是因为经过调节晶状体的厚薄后,远处物体的像仍落在视网膜的前方。矫正近视眼需配戴的镜片是凹透镜。

55.1611年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用两个凸透镜组成望远镜,其中目镜焦距短,物镜焦距长,这种望远镜视野较广,特别适宜与观察行星和月球。不能用望远镜直接观察太阳或其它强光源,否则,会所伤眼睛,甚至会失明。

56.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时间的单位是秒;速度的单位是米/秒;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叫机械运动,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340 分米。

36 分米2。

.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使用刻度尺前,应注意观察量程、最小分度值和零刻度线。

61.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半分钟内通过120米的路程,则这个物体在前60米距离中的速度为4米/秒。

62.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看到图中的两个交通标志牌的

地方到达西大桥,匀速行驶的汽车最快需12分钟。

63.小船以5米/秒的速度向东行驶,相对于坐在船上的人来说.船的具体运动状态是静止,岸边树的具体运动状态是以5米/秒的速度向西运动。

64.用拉长的塑料软刻度尺量衣服的长度时,测量结果将比真实值小。

65.某同学用一把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值分别是462mm、464mm和463mm,此物体的长度是463mm。

66.上海即将建成我国第一条磁悬浮列车铁路线,列车运行时速可达500km/h,如果乘坐这一时速的磁悬浮列车从上海到杭州约200km的路程,需要24分钟。67.1990年4月7日我国长征3号火箭成功地发射了“亚洲一号”同步卫星。它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相对于太阳是运动的。

最新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声音 一.声音是什么 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震动产生的。 我们把正在发生的物体叫做声源。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发声。都可以作为声源。发声的物体一直在振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3.声音是一种波,声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我们把它叫做声波。 声波能使人耳鼓膜振动,让人觉察到声音的存在。它还能使其他物体振动,这表示声具有能量,这种能量叫做声能。 回声是声波遇到障碍物反射形成的。 4.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是不同的。 声音在气体中最慢,在液体中较快,在固体中最快。平常我们讲的声速是指,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340m/s,应记住。 二.声音的特性 1.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 振动的幅度称为振幅。声音响度与声源振动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响度是人耳感觉到的声音大小,增大响度的目的是使声音更响亮,听清来更清楚。2.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 声音音调的高低决定于声源振动的频率。声源振动的频率越高,声音的音调越高;声源振动的频率越低,声音的音调越低。(振动的快慢常用每秒振动的次数——频率表示,频率的单位为赫兹,Hz) 女子的音调比男子高。 3.音色:不同的发声器,由于它们的材料、结构不同,即使发生的响度和音调相同的声音,我们还是能分辨它们,这是因为声音的另一因素,音色不同。 三.噪声 1.噪声:难听的、令人厌烦的声音。噪声的波形是杂乱无章的。 2.乐音:动听的、令人愉快的声音。乐音的波形是有规律的。 3.噪声的危害 4.噪声的控制 减少噪声的主要途径: (1)控制噪声在声源。 (2)阻断噪声传播。 (3)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四.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人耳能听到声波的频率范围通常是20Hz-20000Hz之间,称为可听声。频率高于20000Hz 的称为超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称为次声波。 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还能成像等特点。

(完整版)苏科版初二物理知识点

第一章 一.声音是什么 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震动产生的。 我们把正在发生的物体叫做声源。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发声。都可以作为声源。发声的物体一直在振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3.声音是一种波,声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我们把它叫做声波。 声波能使人耳鼓膜振动,让人觉察到声音的存在。它还能使其他物体振动,这表示声具有能量,这种能量叫做声能。 回声是声波遇到障碍物反射形成的。 4.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是不同的。 声音在气体中最慢,在液体中较快,在固体中最快。平常我们讲的声速是指,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340m/s,应记住。 二.声音的特性 1.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 振动的幅度称为振幅。声音响度与声源振动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响度是人耳感觉到的声音大小,增大响度的目的是使声音更响亮,听清来更清楚。2.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 声音音调的高低决定于声源振动的频率。声源振动的频率越高,声音的音调越高;声源振动的频率越低,声音的音调越低。(振动的快慢常用每秒振动的次数——频率表示,频率的单位为赫兹,Hz) 女子的音调比男子高。 3.音色:不同的发声器,由于它们的材料、结构不同,即使发生的响度和音调相同的声音,我们还是能分辨它们,这是因为声音的另一因素,音色不同。 三.噪声 1.噪声:难听的、令人厌烦的声音。噪声的波形是杂乱无章的。 2.乐音:动听的、令人愉快的声音。乐音的波形是有规律的。 3.噪声的危害 4.噪声的控制 减少噪声的主要途径: (1)控制噪声在声源。 (2)阻断噪声传播。 (3)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四.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人耳能听到声波的频率范围通常是20Hz-20000Hz之间,称为可听声。频率高于20000Hz 的称为超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称为次声波。 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还能成像等特点。

苏科版八年级(上)物理知识点归纳

苏科版八年级(上)物理知识点归纳引言:探索物理世界的奥秘 物理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环节): 1.发现并提出问题。 2.作出猜想和假设。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4.通过观察、实验等途径来收集证据。 5.评价证据是否支持猜想和假设。(相等/不相等) 6.得出结论/提出新的问题 7.交流与合作(评估) 第1章声现象 一、声音的产生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靠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靠钟振动发声等等; 2.振动停止,发生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 3.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4.声音的振动可记录下来,并且可重新还原(唱片的制作、播放)。 二、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时损耗最少(在固体中传的最远,铁轨传声),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软木除外); 2.真空不能传声,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 3.声音以波(声波)的形式传播(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 4.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三、声音的特性(声音的三要素) 音调响度音色(反应声音的三个物理量) 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振动物体越大音调越低;) 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强;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越弱; 3.音色: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尽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辨别是什么物体的声音靠音色) 注意:音调、响度、音色三者互不影响,彼此独立;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噪声: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声现象 一、声音的产生: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靠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靠钟振动发声,等等); 2、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注:发声的物体一定振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 3、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4、声音的振动可记录下来,并且可重新还原(唱片的制作、播放); 二、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 2、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 3、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4、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声速跟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声速的计算公式是v=s/t;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三、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如:高山的回声,北京的天坛的回音壁) 1、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教室里听不见老师说话的回声,狭小房间声音变大是因为原声与回声叠加重合); 2、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车到山的距离,海的深度,冰川到船的距离); 四、怎样听见声音 1、人耳的构成:人耳主要由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及听觉神经组成; 2、声音传到耳道中,引起鼓膜振动,再经听小骨、听觉神经传给大脑,形成听觉;

3、在声音传给大脑的过程中任何部位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鼓膜、听小骨处出现障碍是传导性耳聋;听觉神经处出障碍是神经性耳聋) 4、骨传导:不借助鼓膜、靠头骨、颌骨传给听觉神经,再传给大脑形成听觉(贝多芬耳聋后听音乐,我们说话时自己听见的自己的声音);骨传导的性能比空气传声的性能好; 5、双耳效应: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因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步调也不同,可由此判断声源方位的现象(我们听见立体声就属于双耳效应的应用); 五、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振动物体越大音调越低;) 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距离声源的距离有关,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越小; 3、音色:声音的品质特征;与发声体的结构和材料有关,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尽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辨别是什么物体发的声靠音色)注意:音调、响度、音色三者互不影响,彼此独立; 六、超声波和次声波 1、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有一个范围:20Hz~20000Hz,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低于20Hz叫次声波; 2、动物的听觉范围和人不同,大象靠次声波交流,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都要产生次声波; 七、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噪声:(1)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2)从环保的角度上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

苏科版初二物理上册教案全册

八年级上册物理授课计划进度安排表

教学工作计划 为适应本学期教学工作的要求,本人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为使今物理教学工作有续进行,现对本学期工作安排如下: 一、认真备课,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安排,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有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并认真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总结。 三、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多动手,从而加深理解掌握知识。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尤其在初三物理复习中注意精讲精练,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四、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做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点,我常常上网去搜集资料,对各种辅助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五、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拌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六、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目前的考试模式仍然比较传统,这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模式要停留在应试教育的层次上,为此,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传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以上就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安排。由于经验颇浅,许多地方存在不足,在教学中不段学习、总结,最大努力的提高自己教学能力。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全册全套试卷试卷(word版含答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全套试卷试卷(word版含答案) 一、初二物理声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探究声音的特征: (1)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图所示,你认为能够完成探究目的是_____,通过探究可知: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_____决定的. (2)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_____(选填“钢尺”或“桌面被拍打”)振动发出的声音,若改用更大的力拨动钢尺,则听到声音的_____(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变大;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仔细聆听钢尺振动发出声音后,发现音调逐渐变_____(选填“高”或“低”)了,观察发现此时钢尺振动慢了,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_____. 【答案】A、B、C 频率(快慢)钢尺响度低钢尺的振动频率低于20HZ 【解析】 (1)A、硬纸板接触齿数不同的齿轮,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符合题意;B. 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符合题意;C. 用塑料尺子在梳子齿上快慢不同的滑动时,梳子齿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符合题意;D. 改变吹笔帽的力度,振幅不同,响度不同,研究响度跟振幅的关系,不符合题意;故选D.通过探究可知: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2)将一把钢尺紧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若改用更大的力拨动钢尺,钢尺的振幅变大,响度变大;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其伸出桌面的一端,这样会导致钢尺振动的快慢不同,即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振动得很慢,即钢尺振动的频率小于20Hz,所以人耳听不到. 2.如图所示,某同学用尺子探究音调和响度分别与什么有关时,做了以下实验: (1)该同学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实验发现: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慢,发出声音的音调越________;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苏教版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知识点汇编(声、光、透镜、物态变化、电流和电路) 西充中学李树林第一章声现象 一、声音的产生: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考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考钟振动发声,等等); 2、振动停止,发生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 3、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4、声音的振动可记录下来,并且可重新还原(唱片的制作、播放); 二、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时损耗最少(在固体中传的最远,铁轨传声),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软木除外); 2、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 3、声音以波(声波)的形式传播; 注:由声音物体一定振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 s;声音在4、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声速的计算公式是v= t 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三、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如:高山的回声,夏天雷声轰鸣不绝,北京的天坛的回音壁) 1、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教师里听不见老师说话的回声,狭小房间声音变大是因为原声与回声重合); 2、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车到山,海深,冰川到船的距离); 四、怎样听见声音 1、人耳的构成:人耳主要由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及听觉神经组成; 2、声音传到耳道中,引起鼓膜振动,再经听小骨、听觉神经传给大脑,形成听觉; 3、在声音传给大脑的过程中任何部位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鼓膜、听小骨处出现障碍是传导性耳聋;听觉神经处出障碍是神经性耳聋); 4、骨传导:不借助鼓膜、靠头骨、颌骨传给听觉神经,再传给大脑形成听觉(贝多芬耳聋后听音乐,我们说话时自己听见的自己的声音);骨传导的性能比空气传声的性能好; 5、双耳效应:生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因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步调亦不同,可由此判断声源方位的现象(听见立体声); 五、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振动物体越大音调越低;) 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强;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越弱; 3、音色: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尽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辨别是什么物体法的声靠音色) 注意:音调、响度、音色三者互不影响,彼此独立; 六、超声波和次声波 1、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有一个范围:20H z~20000Hz,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低于20Hz 叫次声波;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全册全套试卷试卷(word版含答案)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全套试卷试卷(word版含答案) 一、初二物理声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同学们围绕着水瓶发声的有关问题进行了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敲瓶(瓶内含水)时发出的声音主要是由什么振动产生的? (猜想与假设)A.瓶子振动;B.瓶内水振动;C.瓶内空气柱振动 (进行实验) (1)将瓶子装满水后用筷子敲击瓶子,瓶子仍能发出声音,故可以将猜想________排除。(2)将瓶内水全部倒出后用筷子敲击瓶子,瓶子仍能发出声音,故可以将猜想________排除。 (得出结论)由上述实验分析可知,敲瓶发声,主要是由________振动产生的。 (提出新的问题) (1)瓶子发声的音调跟瓶内水的多少有什么关系? (2)随着瓶内水的增多,敲瓶发声的音调变化和吹瓶发声的音调变化又有何不同呢?(设计实验) (1)如图甲所示,先将8个空的玻璃瓶子放到桌子上一字摆开,再向瓶内注入不等量的水,从左到右,瓶内注入的水逐渐增多,最后用筷子从左到右依次敲击瓶口,同时用耳朵仔细听,辨别音调的高低。 (2)用嘴从左到右依次吹瓶口,同时用耳朵仔细听,辨别音调的高低。 (再得出结论) (1)敲瓶发声的音调随着瓶内水的增多而变______(选填高或低)。 (2)吹瓶发声的音调随着瓶内水的增多而变______(选填高或低)。 (拓展应用)如图乙所示. 用嘴分别对着5个高度不同的小瓶的瓶口吹气,发现瓶子越高,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 (1)用嘴对着5个小瓶的瓶口吹气,5个小瓶均发出声音,则发出的声音是由________的振动产生的。 (2)5个小瓶产生的声音音调不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C B瓶子低高瓶内空气柱空气柱的长短、粗细不同,导致空气柱振动的频率不同 【解析】 【分析】 【详解】 [1]将瓶子装满水后,瓶内没有空气,用筷子敲击瓶子,瓶子仍能发出声音,说明敲瓶时发出的声音不是由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所以可以将猜想C排除。 [2]将瓶内水全部倒出后,瓶内没有水,用筷子敲击瓶子,瓶子仍能发出声音,说明敲瓶时发出的声音不是由瓶内水振动产生的。所以可以将猜想B排除。 [3]由以上两个实验可知,敲瓶发声,排除由瓶内水振动和瓶内空气柱振动产生,则主要是

苏科版初二物理知识点复习

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 知识梳理 1.质量: ⑴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⑵单位:国际单位制单位kg ,常用单位:t g mg 转换关系:1t=1000kg 1kg=1000g 1g=1000mg 对质量的感性认识:一枚大头针约80mg 一个苹果约150g 一头大象约6t 一只鸡约2kg 一个鸡蛋约50g ⑶质量的理解:固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地理位置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固有的 一种属性。 ⑷测量: ①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案秤、台秤、杆秤,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也可用弹 簧测力计测出物重,再通过公式m=G/g计算出物体质量。 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二十四个字:水平台上, 游码归零, 横梁平衡,左物右砝,先大后小, 横梁 平衡。具体如下: A.“看”:观察天平的称量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分度值。 B.“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C.“调”:调节天平横梁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对准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这时横梁平衡。D.“称”: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移动游码,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 E.“记”: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总质量+ 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F.注意事项:A 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 B 保持天平干燥、清洁。 ③方法:A、直接测量:固体质量方法B、特殊测量:液体质量方法、微小质量方法。 例1 一物体在地球上的质量为20kg,把这个物体搬到月球上,那它的质量为() A.大于20kg B.小于20kg C.等于20kg D.无法确定 例2 在调节托盘天平时,游码置于零刻度线处,指针仍右偏,此时应将天平右端的螺母向边调。例3 用托盘天平测量一张邮票的质量的正确做法是() A.把一张邮票直接放在天平上,移动游码来测量 B.先测100张邮票的质量,再除以100,得一张邮票得质量。 C.将一张邮票与一物块一起称,再减去物块得质量 D.只能使用精确度更高得天平来测量 2.密度: ⑴定义:某种物质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⑵公式: m v ρ= m v ρ =m v ρ =g ⑶单位:国际单位制单位kg/m3,常用单位g/cm3。这两个单位比较:g/cm3单位大。单位换算关 系:1g/cm3=103kg/m31kg/m3=10-3g/cm3。纯水的密度为×103kg/m3,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的纯水的质量为×103kg。

苏科版八上物理知识点总结

苏科版八上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 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 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 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5. 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6.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要吸热。 7.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要放热. 8. 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固点。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苏科版初二物理上册期末试卷(答案)

南岗区2007—2008学年度八年级(上)期末调研测试 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6分.每 1.小明同学用刻度尺测出一个物体的长度为372.5cm,下面物体中最接近这个数值的是A.物理课本的厚度B.中学生步行时一步的间距( ) C.黑板的长度D.饮水杯的高度 2.感受身边的物理——质量为1.5×104mg的物体可能是( ) A.你的电脑B.你的课桌C.你的钢笔 D.你的质量 3.中国是掌握空中加油技术的少数国家之一.如图所示,加油过程中加油机、受油机沿同一方向以相同的速度水平飞行.你认为下列哪组物体是相对静止的( ) A.受油机和大地B.大地和加油机里的飞行员 C.加油机里的飞行员和受油机里的飞行员D.受油机里的飞行员和大地上树木4.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水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中a所示。 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量增加,则水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 像正确的是A.a B.b C.c D.d ( ) 5.人眼中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下面甲图为来自远方物体上的光经 某同学眼球折光系统折射后的情况示意图。则该同学矫正视力时 应配戴的眼镜是下面乙图中的( ) 6.流星落在地球上会产生巨大的声音,但它落在月球上,即使落在宇航员附近也听不到声音,这是因为( ) A.月球表面受到撞击时不发声 B.撞击声太小,人耳无法听到 C.月球表面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D.撞击月球产生的是超声波 7.测量视力时,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可以节省空间.如图所示,让 被测者面对镜子背对视力表,此人看到视力表的像离他的距离是 A.3m B.4m C.5m D.6m ( ) 8.小明两次煮鸡蛋,第一次在水沸腾后,继续用“急火”煮,第二次 在水沸腾后即将火焰调小用“文火”煮,但仍然保持锅中的水沸 腾,直到将鸡蛋煮熟,两次比较( ) A.第一次省时间B.第二次省时间 C.两次所用时间基本相同D.第一次省燃料 9.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几个实验。你认为不能够完成探究目的是( )

苏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 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有:声呐、B 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 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5. 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6.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要吸热。 7.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要放热. 8. 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固点。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9. 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 10. 熔化和凝固曲线图: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参考答案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考试 八年级物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B D B C B C B D A B D A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 13.__振动____,____音色____,___噪声_______。 14._____汽化____,____吸收_____,____液化_______。 15._____红外线_____,______紫外线_______,。 16.____热胀冷缩___,甲,____乙_____ ____酒精______,______酒精沸点低于100℃______。 17.____声源___、__次____。 18._____吸收__,____反射___。 19.__漫反射___,___镜面反射___,___光的反射__。 20.______变大__,___不变__ 。 21.______蒸发___。 22. _____压缩体积____,______升华__ ,______凝华__。 23. ____汽化_____,_____吸收______。 三、作图题(12分) 略28.(1) _____色散______;_______牛顿_____。(2) ______不是____。 (3) ___红外取暖器____。(4) _____100元纸币____。 29.(1) _____自下而上___。(2) ___甲___。(3) ______吸____;_____不变____。 (4) ___降低_____;_____液化__。 (5) ____相同_____;______不同______;___水的多少不同___。 30.(1) ___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______;___入射角和反射角_____。(2) ____不发生____。31.(1) ______左_______。(2) ______0℃_____;_____100℃___。 (3) _________ 增大瓶子的容积_______。 32.(1) __________ 确定像的位置________。 (2) ____末点燃_____;___________ 像与物大小相等_____。 (3) __________玻璃板放倾斜了_____。 (4) ____不能____。 (5) _______实验次数太少,结论具有偶然性_____。 33.(1) __________ 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________。 (2) _______错误的_____。 (3) _______略。 34.(1) ____液化_ __。(2) ___D___。(3) ____B_____。 (3) ________升高; 略_____。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汇总

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 1、什么叫做质量? 答: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质量的物理量符号是m. 2、质量的国际单位和常用单位是什么?如何换算? 答: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千克的单位符号是kg。常用的质量单位还有克(g)、毫克(mg)和吨(t)。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t=1000kg, 1kg=1000g, 1g=1000mg。 3、实验室常用什么器材测量物体的质量? 答:实验室里常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4、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是什么? 答:1、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2、然后,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线处,再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3、测量物体质量时,应将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移动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使指针对准分度盘的中线;此时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与标尺示数值之和,即为所测物体的质量。使用托盘天平时注意事项:1、首先要认真观察天平的最大测量值(称量)和标尺上的分度值(感量),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量程,往右盘里加减砝码时应轻拿轻放;2、天平与砝码应保持干燥、清洁,不要把潮湿的物品和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左盘里,不要用手直接拿砝码。 5、为什么说质量是物体的物理属性? 答: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物质状态和地理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的物理属性。 6、若被测物体的质量小于标尺上的分度值(即天平的感量),该如何测量? 答:可采测多算少法(累积法)进行测量。(如邮票、大头针等m= m总/n) 7、常见物体质量的大约数值是什么? 答:一张邮票:50mg;一个成人:50kg;一只苹果:140g; 一元硬币:10g;一只鸡:1.5kg;一只鸡蛋:50g;一头大象:6t 8、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与物质的种类有什么关系? 答:同种物质的不同实心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 不同物质的不同实心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是不同的。 9、什么叫物质的密度?计算式及单位是什么? 答: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质量/体积。 ρ=m/V 式中: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密度的国际单位是:千克/米3,单位符号是:kg/m3 其它单位有:克/厘米3(g/cm3)、千克/分米3

(完整版)苏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详细全面精华)

初中物理知识点复习(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声现象 一、声音的产生: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靠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靠钟振动发声,等等); 2、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注:发声的物体一定振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 3、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4、声音的振动可记录下来,并且可重新还原(唱片的制作、播放); 二、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 2、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 3、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4、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声速跟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声速的计算公式是v=s/t;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三、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如:高山的回声,北京的天坛的回音壁) 1、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教室里听不见老师说话的回声,狭小房间声音变大是因为原声与回声叠加重合); 2、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车到山的距离,海的深度,冰川到船的距离); 四、怎样听见声音 1、人耳的构成:人耳主要由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及听觉神经组成; 2、声音传到耳道中,引起鼓膜振动,再经听小骨、听觉神经传给大脑,形成听觉; 3、在声音传给大脑的过程中任何部位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鼓膜、听小骨处出现障碍是传导性耳聋;听觉神经处出障碍是神经性耳聋) 4、骨传导:不借助鼓膜、靠头骨、颌骨传给听觉神经,再传给大脑形成听觉(贝多芬耳聋后听音乐,我们说话时自己听见的自己的声音);骨传导的性能比空气传声的性能好; 5、双耳效应: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因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初二物理试卷.docx

初中物理学习材料 江苏省江阴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初二物理试卷 命题人:谢银杰复核人:庄益君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 1.将敲响的鼓面用手一按,响声立即就停止了。以下原因正确的是 A.声波传到鼓内去了B.鼓面停止了振动 C.鼓的振动变快了D.没有传播介质 2.如图中的四幅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可以减小噪声污染 B.乙图中,敲鼓时用力越大,所发声音的音调越高 C.丙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正在发声的手机铃声越来越大 D.丁图中,卡片在梳子上滑动得越快,听到的声音就越响 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C.我们能区别不同人说话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 D.地震产生的声波属于超声波,所以人类听不见 4.家用煤气罐中的“煤气”其实是石油气液化形成的液态物质,在下列现象中,和液态“煤气”生成原理相同的是 A.用蒸馏的方法制取纯净水B.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饮料瓶外壁“出汗” C.常见塑料打火机里面的液体D.冬天窗户内侧出现的水珠

5.将不一样多的两份冰装在容器中,将较少的一份放在太阳下晒使之熔化,较多的一份放在室内让它慢慢熔化,当室内冰开始熔化时室外的冰还有部分剩余,此时 A.室内冰水的温度高B.室外的冰水温度高 C.室内室外冰水温度一样高D.不能确定哪边温度高 6.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标志性场馆之一的“水立方”,其建筑设计充分体现了“绿色奥 的是 运”的理念。下列对其屋顶设计的解释不正确 ... A.屋顶上设计临时悬挂的隔噪网,能减弱降雨时雨滴声造成的噪音 B.屋顶上设立多个自然排风机,能让室内的热量尽快散发出去 C.屋顶上采用透光性良好的特殊膜,能确保场馆白天尽可能采用自然光照明 D.游泳池消耗的水大部分能从屋顶收集并反复使用,这是利用水的升华和液化形成的水循环 7.在同一环境中对温度计进行了如下操作,温度计的示数下降最快的是 A.B.C.D. 8.关于雪、露、霜、雹、雾这五种自然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前三种是凝华现象,后两种是液化现象B.前三种是凝固现象,后两种是熔化现象C.生成过程中都要吸热D.生成过程中都要放热 的是 9.下面所做的探究性活动与结论不匹配 ... A.活动:说话声把要将上钩的鱼吓跑;探究结论: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 B.活动:手影游戏;探究结论:光沿直线传播 C.活动:击鼓时用力越大,鼓面上的纸屑跳得越高;探究结论:响度与振幅有关D.活动:将黄色和蓝色颜料在调色板上配出绿色;探究结论:绿光是黄光和蓝光组成10.下面方框中的四个图像,其中一个是福娃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中看到的自己的像,你 认为应当是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试题

八年级物理试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 口技是民间表演技艺,演员表演时主要模仿声音的() A.响度B.音调C.音色D.振幅 2. 用木槌敲击同一个音叉,第一次轻敲,第二次重敲。两次比较 A.重敲,音叉振动频率高,音调高 B.重敲,音叉振幅大,响度大 C.轻敲,音叉振动频率高,音调高 D.轻敲,音叉振幅大,响度大 3 .生活处处皆物理,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的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 A.严冬,堆成的雪人变小——熔化 B.水烧开时,壶嘴出现“白气” ——液化 C.用吹风机将头发吹干——汽化 D.放在衣柜的樟脑丸变小了——升华 4 .用一支示数为39℃的体温计,没有甩就去测量一个38℃的发烧病人的体温,当时的气温为36℃,则体 温计的示数是() A.36℃B.38℃C.39℃D.以上都有可能 5.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立竿见影”说明光沿直线传播 B.通过潜望镜看到的是物体本身 C.我们可以从各个方向看到物体是物体发生了镜面反射 D.平面镜成像是光的色散现象 6. 阳春三月,公园各种郁金香竞相开放,争妍斗艳,喜迎各地的游客.在太阳光的照耀下,游客看到的鲜 艳的红郁金香是因为() A.红郁金香能发出红色的光 B.红郁金香能反射太阳光中的红色光 C.红郁金香能发出白色的光 D.红郁金香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红色光 7. 在暗室里,将一个小平面镜放在一张白纸上,用手电筒正对着镜面照射,从侧面看去() A.镜子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B.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C.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D.白纸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8.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20°角射到镜面,当入射角减少10°后() A.反射角是10°B.反射角是30° C.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120°D.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160° 9. 如图所示为海波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像,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A.海波的沸点是48℃ B.海波在BC段仍吸热 C.海波在CD段是气态 D.6min时海波已全部熔化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知识点(通用)

初二物理 第一章---第五章基础知识题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吉他弦被弹拨发声时,用手按压住琴弦,声音就会消失,这是因为发声物体(鼓)停止了振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一切固体、液体和气体能传声,在真空中不能传声。钓鱼时,河岸上的脚步声会把鱼吓跑,这说明水也能够传声。3.女高音和男低音的主要不同之处是音调。一个同学大声说话和小声说话主要是他的声音的响度不同。 4.乐音的三个特征是:(1) 音调;(2) 响度;(3) 音色。 5.人耳所能听到的声波范围通常在 20 Hz到 20000 Hz之间。频率高于听力上限的叫超声波,频率低于听力下限的叫次声波。 6.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噪声是由于发声体的杂乱无章的振动而发出的声音;从环境保护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到的声音干扰的都属于噪声。 7.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是指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固体废物污染.8.通常情况下,人们把水的固态、液态、气态称为水的三态。其它物质一般也有三态。例如,铁水是液态,干冰是固态,色拉油是液态。9.物体的冷热程度是用温度来表示的。测量温度的仪器叫温度计。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水银、酒精、或煤油等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10.温度计上的字母C表示使用的温标是摄氏温标。它是以通常情况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作为零度,以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作为一百度。该温标的三十度记录为30℃。体温计中的液体是水银,它的最小分度值为 0.1℃,它的测量范围为 35-42℃。 11.水变为水蒸气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两种方式是:蒸发和沸腾。12.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的温度叫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