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科学五上怎样听到声音教案及反思

青岛版科学五上怎样听到声音教案及反思
青岛版科学五上怎样听到声音教案及反思

9.怎样听到声音

【教学内容】: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9课

【教学目标】:

1.能对耳朵的内部构造作假设性解释;能用简单的实验器材验证假设。

2.知道耳朵的构造及各部分的作用;认识声音在耳朵中的传播途径。

3.意识到保护耳朵的重要性,了解耳朵的卫生保健知识;关爱听力有障碍的人。【教学重点】:耳的构造及声音在耳朵中的传播途径。

【教学难点】:实验探究耳廓、鼓膜的作用。

【教学准备】:

演示材料:耳朵剖面模型、课件。

分组实验材料:圆筒、橡皮膜、火柴棍、棉线、小镜子等。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游戏引入:

(1)指一名学生蒙住眼睛,班内其他同学说一句完整的话或唱一句歌,背一首诗等,蒙眼睛的学生猜猜是谁,并判断方位。

(2)询问蒙眼同学:你在游戏中能判断这么准确,哪个器官起了重要作用。(耳朵)

2.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我们的耳朵能让我们听到声音,功能这么强大的耳朵,值不值的我们去研究?你们想知道关于耳朵的什么秘密?对耳朵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提出问题)

预设:

(1)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2)耳朵的内部结构是什么样的?

……

3.明确探究主题: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都特别有价值,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究、评价质疑。

(一)认识耳朵的构造。

1.提出问题:要想知道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大家觉得我们先解决哪些问题比较合适呢?

预设:

(1)先研究耳朵的构造

(2)还要知道耳朵各部分的作用。

……

2.同学们的想法很有道理,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认识耳朵的构造。(1)提出探究指任务:耳朵,我每个人都有,就请同学们借助自己的耳朵摸一摸,也可以两个同学合作,相互摸摸、看看对方的耳朵,观察它的形状等。(2)学生相互观察。

(3)班内汇报交流。

学生通过观察,对耳朵可能有以下的感知:

①耳朵的形状好像一个大“C”。

②耳朵软软的有耳垂。

③耳朵往里有一条黑黑的洞。

……

3.同学摸到软软的,这个大“C”形状的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耳朵,它的科学名称叫做“耳廓”,那条黑黑的弯弯的洞叫“外耳道”。这只是我们能观察到的耳朵的外部形态,内部构造是什么样的呢?想不想知道?(想)(1)课件出示探究指导:

探究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老师为你们准备好的耳朵剖面立体模型和图文资料。让我们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同学认识的最快,合作的最好。同时提醒

同学们:

第一:观察、查资料时要做好记录,比一比哪一组记录的最仔细、最准确。

第二:爱护好模型,研究完之后,把模型整理好。

(2)学生分组查资料、观察。

(3)小组代表结合模型介绍耳朵内部构造。

(4)同学们介绍的非常好,现在老师考考大家的反应能力。(出示耳朵的构造课件)当我用鼠标指到耳的某一部分,知道的同学马上说出它的名称,看谁说的最准确。(教师操作,学生说出耳朵的各部分的名称。)

(5)小结: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人们根据各部分所处的位置把耳廓、外耳道归为外耳,鼓膜和听小骨归为中耳,耳蜗、听神经等归为内耳。

(二)探究耳朵的部分的作用。

1.耳廓的作用。

(1)小游戏:放一段音乐,学生先把手放在耳后,手掌围住耳朵。师喊口令“开”,学生把手掌向后打开,喊口令“收”,学生就把手掌围住耳朵,留一个小洞。(师边喊口令边示范)

(2)(2)说发现:把手掌张开,声音就小,手掌合拢就大。

(3)(3)质疑:手掌合拢时就像我们耳廓的延续,现在谁能告诉我,我们的耳廓有什么作用吗?(收集声音)

(4)(4)小结:耳廓具有收集声波的作用,同时还有保护耳朵内部构造的作用。

2.鼓膜的作用。

(1)耳朵内部的鼓膜在我们听到声音的过程中起到什么作用呢?我们可以通过模拟实验来进行探究。。

(2)师课件展示实验器材,及做好的鼓膜模拟装置使用方法示意图。

(3)质疑:鼓膜模拟装置中纸筒、橡皮膜及火柴棍相当于耳朵的那部分?(学生交流)

预设:纸筒----外耳道

橡皮膜--鼓膜

火柴棍---听小骨

(4)学生领取材料进行模拟实验。

(5)交流实验现象。

预设:通过模拟实验发现,鼓膜、听小骨都会在声波的作用下产生振动。

三、总结概括,抽象提升。

(一)总结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1.提出问题:同学们认识了耳朵的构造,知道了耳朵各部分的作用,请同学们根据耳朵的各个组成部分大胆进行推想,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学生地结合模型、剖面图,去想象、推想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2.班内汇报交流。

预设:外耳道把耳廓收集来声波传给鼓膜,引起鼓膜振动,鼓膜振动带动听小骨振动,听小骨又把振动传递给耳蜗,然后通过听神经报告给大脑

3.播放课件“声音的传递路径”,验证学生猜想。

4.师总结:耳廓将声音收集起来,声波通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鼓膜的振动又通过听小骨传递到耳蜗,连接耳蜗的听神经把声音信号报告给大脑,我们就听到声音了。

(二)耳朵的卫生保健

1.播放优美景片伴音乐(30秒左右)。这么美妙的声音,让我们听着,简直是一种享受呀,但是如果耳朵的某一部分受到伤害,都会造成听力下降,甚至失聪,我们该怎样保护我们听力不受伤害呢?

2.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3.师课件展示:

资料卡:

保护听力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尽量避开噪声;二是不要用尖锐的工具掏耳朵,以免戳伤外耳或鼓膜;三是听到巨大声响时要张开口,以免震破鼓膜;四是鼻、咽发生炎症时,要及时治疗避免引起中耳炎。

五是不让污水进入外耳道,避免外耳道感染。

四.巩固应用,拓展延伸。

1.基础练习:科学体验与探究的相关练习,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答案。

2.科学素养训练:(可课后探究完成)

(1)哪些动物的耳廓很大很长?这对动物有什么作用?

(2)“千手观音”中的舞蹈演员都是聋哑人,她们是通过什么途径感知声音?(教育学生关爱听力有障碍的人)

(3)

3.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学到了科学知识,同时我们还应用了查资料、实验、推理等学习方法,提高了我们的学习能力。请同学们课后对耳朵的奥秘继续进行研究。

【教学反思】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多数学生认为人的耳朵就是露在外面的耳廓,虽然知道耳朵具有听到声音的作用,但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学生充满着好奇。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对“耳朵”提出要探究的问题,然后从耳朵的结构入手,先探究耳朵各部分的功能,然后再探究声音在耳朵内是怎样传播的。

(1)在认识耳朵构造的教学过程中,生动直观是一个基本要求,有了幻灯片展现耳朵的构造还不够,为了增强真实性和直观性,还增设了耳朵模具的展示,用意在于加深和巩固学生对于耳朵构造的印象,在该环节的教学过程中,线索清晰,层层递进,由浅入深,在很好地帮助学生完成了对于耳朵结构和功能的认识。(2)鼓膜振动是耳朵听到声音的关键,在此处重点引导学生用纸筒、、橡皮膜等来进行探究实验,帮助学生深入细致地探究并理解外界声音引起鼓膜振动的整个过程,为学生进一步探究、认识和理解“我们是怎么听到声音的”做好了全面的铺垫。

(3)在介绍耳廓的作用,我自认为我的处理比到位,借让学生听一段音乐休息,并动手玩游戏,让学生在玩中意识到,手会影响听到的音乐,意识到耳廓具有收集声音的作用。

【使用建议】

(1)情境的创设可结合学生的喜好灵活进行创设,如卡通人物大耳朵图图、听音乐进行引入。

(2)城里孩子有一定查阅资料的能力,可提前布置学生查阅本课的相关资料,

学生能独立解决的问题,课堂上教师不要多讲。

(3)耳朵是人类的听觉器官,但在动物身上也有例外,课堂时间充足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这方面的拓展。

【需要破解的问题】通过幻灯片、模型等直观教学,学生可以知道声音的传播路径,但是对声音转化为耳膜的振动,学生比较困惑,怎样给学生搭建这之间的认知桥梁?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