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五位一体”营配调数据管理新模式

基于“五位一体”营配调数据管理新模式
基于“五位一体”营配调数据管理新模式

基于“五位一体”营配调数据管理新模式

发表时间:2018-01-22T16:47:42.310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28期作者:杨晓斌尹鹏曹燕

[导读] 摘要: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城西供电分公司(以下简称城西公司)以深化 “五位一体”协同机制为契机、以配网全过程管控平台为载体,运用信息化手段,实施数据关联分析并发掘其潜在价值,构建、应用基于“五位一体”的管理新模式,实现了配网管控的信息化功能,为配网低电压治理提供信息化技术支撑,显著提升抢修效率与服务水平,有效提升客户满意度。

(国网天津城西供电公司天津 300190)

摘要: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城西供电分公司(以下简称城西公司)以深化 “五位一体”协同机制为契机、以配网全过程管控平台为载体,运用信息化手段,实施数据关联分析并发掘其潜在价值,构建、应用基于“五位一体”的管理新模式,实现了配网管控的信息化功能,为配网低电压治理提供信息化技术支撑,显著提升抢修效率与服务水平,有效提升客户满意度。

关键词:“五位一体”协同机制;营配调贯通;数据管理;配网抢修

1 营配调融合问题分析

由于营配调贯通工作涉及营销、运检和调度三个专业,存在专业数据面广、信息量大、关注点差异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管理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1 专业协同较弱

在异动流转的传递过程中,由于各专业间的管理壁垒,导致同一任务在各专业间流转时无法监控具体的进程及所处环节,造成督促不到位,降低运转效率,制约营配调贯通的“及时性”。

1.2信息数据闭锁

在传统的专业管理模式中,各专业数据来源单一,且无法实现横向比对,降低了营配调贯通的“一致性”。

1.3管控手段落后

由于各专业管理中沿用传统的人工管理模式,降低了工作效率,无法满足信息化的需求,无法为其他专业的管理提供数据支持,阻碍了营配调贯通数据的“完整性”。

1.4状态监控滞后

由于传统管理模式无法实现在线监控,造成变电站、线路、公变台区、用户专变、低压用户接入点-表箱-表计的对应率较低,影响了营配调贯通差异数据的“在控性”。

因此,加快营配调贯通,推行统一的管理规范,打造“营配调一张图”已经成为地市公司配电网运营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

2 基于“五位一体”协同机制的主要改进方法

城西公司以深化应用“五位一体”协同机制为主线,以配网全过程管控平台为载体,着力打造营配调一体化在线管控新模式(见图1)。实现了基础数据“一个源头”业务流程“一套标准”。全面推行流程化管理和可视化监控,实现了由分散到集中、孤岛到共享的转变,积累生产运行和经营管理的海量数据,为数据的集中共享及分析利用、打破专业间管理壁垒提供有力支撑,实现业务流程的高效运转以及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的显著提升。

2.1 理清职责界面,促进营配调工作横向协同

按照“五位一体”流程规范,精确配置营配调贯通中关键角色的权限,明确岗位职责,以流程监控推动营配调贯通有序开展。在平台中精确匹配管控流程各环节的关键人员,共涉及营配调全业务流程中的9个岗位。其中,运检部负责制定分公司异动流程相关管理制度,并监督检查执行情况,PMS2.0系统中配电设备异动信息的审核等工作。营销部负责审核设备异动流程中用户相关信息、完成SG-186系统设备台账的变更,定期核对10KV线路图中设备与SG-186系统用户名全称及户号并及时完善。调控中心负责PMS2.0系统中10kV配电设备异动信息的审核及发布,设立专人负责调度图形系统维护工作,依据PMS2.0系统中的相关申请、销户及其他营销业务信息等资料调整调度方式图中的相关数据,为各专业提供准确、及时、完整的数据。

2.2构建异动流程,实现营配调数据纵向贯通

编制《城西公司营配调数据贯通工作方案》,构建了城西公司营配调数据异动流程,系统性开展营配调数据治理工作,将数据维护与业务流程进行实时交互。针对电网设备台账的新增、变更流程统一由生产PMS2.0系统发起,通过图数一体化维护模块将图形和设备台账数据异动信息维护到PMS/GIS数据库中,由GIS平台将电网设备异动情况更新到营销业务应用系统。针对营销客户台账的新增、变更流程统一由营销业务应用系统发起,通过营销GIS模块维护至数据库,生产系统获取营销用户异动信息。依靠数据挖掘结合平台数据分析规范,将差异数据问题明细以任务待办形式发送至相关负责人处理。通过异动流程关键环节的管控,极大地保证了数据信息与现场实际的一致性。

3 落实统一规范,推进营配调流程两端固化

3.1.1建立数据处理机制,加强数据质量监控校核

建立基于地理信息的营配调数据整合中心,以电网拓扑关系为纽带,实现向上可追溯220kV主网设备信息,向下可延伸至低压用户表的大数据平台。调取PMS2.0(电网GIS平台)系统中创建“变电站—馈线—专、配变-低压线路—用户接入点”的电网模型及相关数据信息,在营销业务应用系统中创建营销客户档案,实现“营配调数据一张图”。

3.2.2 完善贯通成果标准,实现管控规范全面覆盖

全面梳理营配调贯通的管理制度,通过组织宣贯及培训,明确相关制度标准及工作规范,实现工作要求全部落地,并延伸出三项具体工作管理办法,制定形成城西公司营配调贯通成果标准。

3.2.3加强风险预警,完善在线监测考核机制

针对变电站、线路和变压器的一致性问题,将数据归类为增、减和变(变内容不变数量)三类,依据发起源不同修正其他部门或专业数据项。严格把控设备异动、数据差异化分析等关键环节,实现差异最小化,提升流程运转效率。

从“及时性、一致性、完整性”维度提炼关键绩效指标,通过大数据集成分析加强指标的在线监控。在平台中进行实时预警提示,根据环节不同发送三级风险预警,延续至下步流程,直到流程全部结束预警解除。营配调三个专业部门可根据预警分析的结果及时采取措施改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