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者的角色定位

学校管理者的角色定位
学校管理者的角色定位

学校中层管理者的角色定位

红窑实验学校小学部秦鹏飞

有人说“做一个好的管理者难,做一个受人尊敬、爱戴的管理者更难。做一个完美的、有效的管理者难上加难”,但我要说,只要你找准了自己的定位,把握住了做事的原则,能够最大限度地用人所长,应该来讲不太难。

因此,首先要找准自己的定位

管理者应该扮演的角色是什么?我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监督者。不错,这是管理者要扮演的许多角色中的一种,但绝对不是唯一的一种。

在一次培训课上,有人记录了学员建议的管理者角色:管理者是船长、家长、朋友、指挥家、将军、队长、教练……想想,这些都是对的,也都是很形象的比喻。在这些角色之外,我想特别提出我们作为管理者的另外一个角色:管理者应该是榜样。

许多时候要我们解决的问题是:下面的人不诚实,下面的人不听指挥,下面的人没有创新意识,下面的人素质太差。用心想想我们会发现,下面问题的根源在上面,在我们这些当领导的人没有扮演好应该扮演的角色——榜样。

在易中——西门子vdo流动大学的开学典礼上,的朋友——vdo 的老总阚雷博士在黑板上写下了ceo三个英文字母,然后问大家它的意义。所有的人都说:ceo等于首席执行官。阚博士说:“对,但首席执行官的e的意义是education,是教育,是培训!”

相信,他是对的,教育、培训职工、下属是我们作为管理者义不容辞的任务,我们也因此必须学会扮演首席教育官的角色。

在这么多的管理者可能扮演的角色里面,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呢?相信,我们扮演的角色并无对错之分,只有合适与否之分。当我们的学校出现质量问题的时候,我们必须是严格的监督者;当我们面临大风大浪时,我们必须是能给员工信心的船长、舵手;当我们面对激烈的竞争时,我们必须是英勇善战的将军;当我们面对需要我们扶持成长的下属时,我们必须是优秀的教练和导师。

但通常,许多的管理者只善于演好一个角色,不善于扮演其他的角色。例如一个人可能是很好的球星,但当你把他提拔起来做队长的

时候,他可能表现极差。作为管理者,我们必须学会转换自己的角色。今天就管理者的角色定位我谈三方面内容,和同志们一起学习共勉:

一、学校管理者的角色任务

在学校管理过程中,要通过学校管理者战略的思考与规划、资源的整合与运用、动态的组织与管理来实现学校的教育实践活动目标。不同角色的管理者应该有不同的角色任务,只有不同角色的管理者明确自己的任务,担当起自己的责任,学校各方面的工作才能得以顺利完成。主动担当、自觉担当,是学校各级领导必须具备的素质、作风和品质。担当是一种责任,一种魄力,一种境界,一种精神。有了这种责任,就能心怀使命,各司其职,锐意进取,有所作为;有了这种魄力,就能守住立场,真抓实干,处变不惊,从容应对;有了这种境界,就能顾全大局,抛却小我,凝心聚力,赢得尊严;有了这种精神,就能激发斗志、和衷共济,让校园“充满公平与正义、富有爱心与责任、拥有快乐与幸福”。

一、校长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今天,我们更深切地感到:教育要改革,校长是先锋;教育要发展,校长是脊梁;教育要振兴,校长是关键。“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的角色任务在于出思路、用干部、搞协调、担责任。

1.出思路

作为一位有担当的校长,在上任之初就应该提醒自己:当自己离任的时候,将给学校的历史留下什么?我想,一个对学校的历史与发展负责的校长留下的应该是思想、是文化。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作为一名校长,首要的职责就是为学校的发展定方向、出思路。首先要为学校的发展定调,即确立学校的办学思想体系(包括办学价值观、办学目标、培养目标、办学理念、教学理念、办学模式等)和学校文化体系(包括领导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课程文化等)。其次要为学校的发展定向,即制定学校的发展规划。校长既要善于从学校宏观可持续发展战略上做出合乎教育发展趋势的前瞻性决策(中长期规划,如学校的五年发展规划),又要求校长善于从学校内部的微观管理行为上做出合乎实际的科学安排(年度或学期工作思路)。那么,校长的教育思想从何而来呢?朱永新

教授说:“没有源头,走不了多远。”朱教授希望每一位校长能够启动读书工程,“老老实实、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一本一本去读”,教育的思想、办学的理想就在这香远益清的书香里头。

2.用干部

毛泽东说:“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作为校长而言,一是要选好干部。干部的选拔任用,必然在学校内产生强大的导向作用,选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人就会迅速多起来。因此要坚持正确用人导向,不唯资历看能力,不唯年龄看本领,不唯文凭看水平,把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能为学校造福、得到群众拥护的教师选拨到领导岗位上来。二是要用好干部。要识别和了解干部,要知人善用,将干部放在最合适的位置上;要尊重和信任干部,要大胆放权,让他们在管理实践中成长;要考核和鞭策干部,坚持优胜劣汰原则,真正做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

3.搞协调

协调包括对内和对外两个方面。作为校长,对内要做和谐体系的构建者,要协调好校级领导、中层干部和教师之间的关系,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努力营造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对外,要做游刃有余的公关者,一方面要积极争取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并协调和处理好与税务、环保、卫生、供水、供电等部门的关系;同时,学校必须走开放式办学道路,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社区教育资源,争取社会力量和友善人士的支持。

4.担责任

在校长负责制中,“校长是学校行政的最高负责人,是学校的法人代表,处于学校的中心地位,对外代表学校,对内全面领导和负责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行政管理工作。”因此,作为校长,不仅要做到有功劳不伸手,有苦劳不计较,有疲劳不抱怨,更要做到有责任敢于承担,有批评主动揽过,有过错敢于挑担。推功揽过,体现的是校长的一种胸襟,展现的是校长一种境界。敢于挑担,对下属不仅是一种呵护,更是一种无声的教育。敢于担责,不仅不会损害自己的威信,反而会赢得教师的拥戴。

二、副校长

在学校管理者中,副校长这个角色是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他应该是校长的助手。副校长要做好总体工作的参谋长、分管工作的指挥长、具体工作的战斗员。

1.总体工作的参谋长

副校长是学校集体决策的重要参与者,要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本着“到位而不越位”的原则,协助校长正确决策。树立“在大局下思考、为全局服务”的工作理念,以积极的态度、创新的思路、深入的调研、扎实的工作,为校长和集体决策分析时机,提供决策依据,拟定决策方案。在决策过程中,副校长要多出一些切实可行、具有创新的“金点子”,不出影响团结、损害全局利益的“鬼点子”;不出违背原则、打“擦边球”的“歪点子”;不出司空见惯、过时无用的“馊点子”。

2.分管工作的指挥长

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可纵向分德育、教学科研、总务后勤、党务群团等几条线,横向分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等几大块。每个副校长既可能分管其中一条线,又联系其中一大块的工作。作为副校长,应该“在其位,谋其政”,做好分管工作的指挥长,不仅要了解分管工作相关的政策法规,还要熟悉分管工作的实际状况。对分管工作做到心中有底,才能理清思路、确定方案、运用方法、抓好落实。

3.具体工作的战斗员

“学校无小事”,涉及到学生的都是大事。副校长不能将自己简单地定位在承上启下的位置上,一概置身事外,只管“动嘴”,不管“跑腿”;不能总认为“上有校长‘扛着’,下有主任‘垫着’”,不愿亲力亲为。其实,许多时候,副校长更应身先士卒,用自己的直接行动去推动决策的实施,做具体工作的战斗员。比如当学生出现重大违纪事件或一些突发事件需要处理时,这就要求德育副校长能够及时出现在现场,果断、正确地处置事件、处理问题。又如,学校一些重要基建或经费问题需要与有关部门进行沟通时,由后勤副校长直接出面可能比较合适,一方面不能事事指望校长亲自出面,而另一方面指派主任出面又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沟通效果。

三、处室主任

“赢在中层”已经成为企业管理中一条著名的法则。学校亦然。各处室主任是校长的得力助手和坚强臂膀,各处室主任的担当在于定计划、抓落实、做评价。

1.定计划

中国古语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西方管理学家德鲁克说:“计划是一个管理的首要职能。”作为处室主任,要善于制定本部门的工作计划(包括年度计划、学期计划、月计划、周计划等)。在制定工作计划的过程中,一是要坚持有所创新的原则。一些主任习惯于经验主义,既没有创新意识,也没有创新能力,特别是对一些先进的管理方式、工作方法不敢大胆地试,大胆地闯,结果只能“年年岁岁花相似”,使部门工作没有生机与活力。二是要坚持切实可行的原则。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定目标、定任务、定标准,既不要因循守旧,也不要盲目冒进。要做到目标明确,措施可行,要求可达。第三,要坚持集思广益的原则。要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教师意见、博采众长,反对主观主义。

2.抓落实

有道是:千忙万忙,不抓落实就是瞎忙;千招万招,不能落实就是虚招;千条万条,不去落实就是“白条”。想不想抓落实、会不会抓落实、能不能抓落实,是对一个处室主任的政治品德、领导水平、工作能力的最实际检验。作为处室主任,一定狠抓落实、善抓落实。一是要主动抓。该管的事认真管,该干的工作主动干,该担的责任自觉担。二是要深入抓。要避免会上热、会下冷,虎头蛇尾、有始无终等现象的出现,一定要一抓到底,不达目的决不放手。三是要具体抓。可制定工作台账,将大事分解,一项一项抓落实,一件一件求突破。

3.做评价

教师评价是学校管理极为重要的一环,它不仅具有鉴定、奖惩的功能,更具有激励、导向和改进的功能。因此,作为处室主任很重要的职责之一就是公平公正地对教师的工作进行评价。作为德育主任,如何评价班主任,什么样的班主任可以评模范班主任和优秀班主任?作为教导主任,如何评价教师,什么样的教师可以评优秀教师,如何区别“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差不一样,贡献大小不一样”?等等,这些都是处室主任义不容辞的责任。培根说:“一次不公正的裁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因此作为处室主任,在教师评价方面一定要慎重,一是评价的标准一定要科学合理,二是评价的过程要公开透明,三是评价的结果要令人信服,千万不能主观随意,或以偏概全。因为评价不仅影响教师本人,更会如一根无形的指挥棒影响整个教师群体,进而可能会影响到一个学校的人际关系和文化生态。

做一名有担当的学校领导,最重要的是要树立角色意识,忠实履行职责,能够有所作为。唯有如此,才会不负组织上的期望与重托,才会赢得老师的拥护和信任,才会获得事业的发展与进步,才能真正成为一个领导放心、群众信任、同行折服、个人满意的领导。

二、中层领导的角色错位

内部牵制,抵触上级;

各司其职,互不相干;

讨好员工,牺牲领导;

地方诸侯,一亩三分地;

向上错位,指点江山;

民意代表,对抗学校;

业务骨干,亲历亲为;(年轻中层的并发症:惯性作用,埋头工作,忙于事务,忘记管理职责——计划、安排、督导等,仍定位于骨干)

做自由人,扮和事佬。(好好先生,怕得罪人,不敢管理)

……

中层管理者在学校的运营过程中,始终处在“兵头将尾”的位置。除了要履行上传下达的管理职能外,中层管理者还要不遗余力地宣传校长意图、落实组织计划、激励员工执行,并在不断“深化、优化、细化、序化”各项工作流程的基础上,对基层进行规范化、具体化管理。“领会上头,教会下头,摆平外头”,中层管理者是校长与教师之间的纽带和桥梁,是增强工作执行力的关键所在。如果中层管理者不

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则会对学校的管理和决策的执行带来很大的阻碍。

中层管理者大多数是来源于基层普通教师,这些教师往往是由于在工作中教学业务娴熟、技能超群、表现出色而由教学业务骨干提拔起来。加之这些教学业务骨干在学校工作时间长、环境熟、人缘好、业务精湛,因而也就成了学校内最合适的中层管理者人选。但由于教学业务骨干与学校管理者所扮演的角色及其规范就不一样,所以他们或多或少在角色认知上存在偏差,或者是管理角色的错位,从而在学校战略执行过程中会出现了人为地降低决策标准,或者与原标准偏离的现象。

“向下”错位。许多中层管理者常把自己仍然当成是教学骨干,忘了自己的最大职责是在于率领整个部门的人去完成工作。他们以教师的眼光看待问题,却常常对管理十分淡漠。许多中层管理者为了取得教师的拥戴和支持,时常把自己错位成“教师代表”,老想扮演“老好人”。当教师有什么抱怨的时候,这些中层管理者马上就站出来,抱打不平。或表示同情,或以某种方式沉默。他们往往说这是校长定的,校长就是这么要求的,或者说你去问校长,甚至说与教师的想法一样。然后与教师一起议论“校政”,指点“江山”。给教师造成的印象是:学校里中层都是好人,都是替教师说话的,都是代表教师利益的,“学校问题”之源就在校长。其实,教师有话愿意同中层管理者讲,并不是因为中层管理者能代表他们,而是中层管理者被任命在这个职位上,换成其他的中层管理者,教师也会抱怨。实际教师在向中层管理者抱怨的时候,教师本人是在向学校抱怨,而不是在向中层管理者这个人抱怨。中层管理者处在这个职位上,正确的角色不是表示你和他们是“一条战线上”的,而是不要急于表明自己的态度,不要急于评价,也不要急于和教师对抱怨的事情“划清界限”,而是要采取中性的立场,鼓励大家将自己的意见讲出来,然后再向教师作出正确解释和说明。在这种场合下,中层管理者的角色自然而然地就是代表学校听取大家的意见,而不是同情者。

“向上”错位。应该说,中层管理者在学生层面、家长层面、教师层面有着比学校校长更大的信息量和体验,为学校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给校长决策时参考,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有些中层管理者时常怀疑校长的能力,天天替校长操心,而忘记自己的一亩三分

应该怎么来种。当自己的建议没有被采纳时,感觉到校长的“昏庸”,甚至认为校长不对就不执行、打八折执行、拖延执行或者按自己的想法执行。其实,由于中层管理者与校长所处的位置不一样,工作的重点不一样,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也就不一样。如果把学校形象的比做一个人,校长犹如人的大脑,要把握方向、构筑愿景、策划战略;中层则就是脊梁,主要任务是要去协助大脑传达指命和完成操作,并指挥四肢既教师有目的地选择执行途径、优化工作流程,将校长意图和战略决策更好地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学校再好的战略和决策,如果没有一支执行能力很强的队伍去执行,最终的命运只能是“心比天高,命比纸簿”。ABB公司董事长巴巴维克说:任何组织的成功都是5%正确的战略决策加上95%高效的执行,没有执行,一切等于0。“没有执行力就没有竞争力”。中层管理者“ 向上”错位,弱化执行力是制约学校发展的最大瓶颈。

“垄断”错位。有些中层管理者当被任命分管学校某个部门或者年级的时候,往往把这一亩三分地看成是自己的了。这样的人往往是学校的元老级中层管理者,由于长期从事分管学校某个部门或者年级,掌握着该职位的全部资源和信息,无论是内部的组织还是外部的协调都由该中层管理者一个人负责,任何人包括校长都无法在他的工作上插手,就算插手也解决不了问题。有时,这些中层管理者为了个人和小团体的既得利益,工作中通常考虑的是以本部门利益为中心,而较少考虑学校的整体利益,不是部门支持流程,而是要求流程围绕部门转。这些现象都是“垄断”错位。通常,垄断一个职位的人也被称为学校的顶梁柱,这种人深受校长的赏识,被赋予很大的权限,承担较多的责任,获得比别人更为优厚的报酬。顶梁柱能干,办事让人放心,可以在一个领域独当一面。但是,当顶梁柱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很多麻烦的事情可能比工作本身还要多。职位是为工作流程服务的,不应成为某些人的私有,所以应该警惕中层管理者职位垄断的问题,对此做出深入思考并想办法加以解决,还学校一个流畅的工作的流程和舒心的工作氛围。

“官僚”错位。有些中层管理者受到中国几千年官本位文化的影响,当被学校任命分管某个部门或者年级之后,以为自己是“官”了,于是乎玩弄权术,刚愎自用,自以为是。这些中层管理者经常按着“官场”上的一些思维来对待校长、同事和教师:常常是不顾职责、权限、

程序,故意设置障碍,越俎代庖;往往是会上一套,会后一套;他们对上溜须拍马、吹捧逢迎,对下颐指气使、专横跋扈;当面一套、背后一套,阳奉阴违,两面三刀。按着“官场”上的一些逻辑来当中层管理者:十分看重自己的位子和自己在学校的排名,对排名比自己低的人应当按什么礼数接待,对排名比自己高的人应当按什么礼数接待,对别人按什么规格、什么排名对待自己都十分敏感;用排名看待遇,什么排名,应该享受什么工资、什么待遇,一点也不能马虎。其实,学校不是“官场”,学校的校长、同事与教师都是中层管理者的绩效伙伴。这就意味着:中层管理者与校长、同事与教师是绩效共同体,中层管理者的绩效有赖于他们,他们的绩效有赖于中层管理者;既然是伙伴,就是一种平等的、协商、合作的关系,而不是一种从属的发号施令或者溜须逢迎的关系。既然是伙伴,就大可不必把“官场”上的“潜规则”搬到学校。

角色认知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地位的个体对自己和他人所扮演的角色及其规范的认知,以及角色扮演是否适当的判断。一般来说,个体都是在角色认知的基础上,按社会对一定角色所特有的期望,表现出一系列的角色行为,使角色扮演合乎一定的角色规范以达到角色适称。因此,角色认知是否准确,决定了个体是否能达到良好的社会适应。如果中层管理者不能很好地对自己的角色进行认知,角色规范掌握不好,必然会表现出种种不符合其行为规范的行为。影响学校工作的开展,极易使学校管理陷入误区,而且也容易造成中层管理者强烈的心理冲突。“ 蝴蝶之所以能够飞舞,是因为它经历了由内到外的深刻转变。”要想成为一个成功的学校中层管理者,所要做的不仅仅是把那些属于管理者的头衔和荣耀扣到自己头上,而是要经历内心的深刻转变,惟有如此,才能够像毛毛虫一般蜕去束缚在身上的硬壳,展翅飞翔。所以校长应该帮助中层管理者,强化他们的角色意识、责任意识、效能意识、管理意识,使“错位”的“归位”,“缺位”的“补位”,从根本上解决思想道路障碍问题,提高学校执行力。

三、管理者的角色定位

中层管理者的角色关系定位

1、上司面前:服从者、执行者、受训者、协助者、领导替身、绩效伙伴(校长想不到听不到看不到做不到的,我们要替校长想到听到看到做到)

2、下属面前:代表学校、代表上级、代表制度和学校文化

计划者、指挥者、监督者、服务者、培育者、激励者

3、对同级:内部服务者、支持配合者

学校管理者的本身定位——“八种角色”

这“八种角色”是:管理者首先应是一名学习者、践行者、服务者和协调者,同时还应该是一名研究者、思想者、引领者和自律者。

一、学习者

“未来惟一持久的竞争优势是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在学习化社会里,任何人都需要不断学习,而管理者必须是先行者;同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对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学习要求。也就是说,管理者必须是先进教育思想、教育经验和方法的传递者,要比一般教师有更完善的知识结构,更全面的专业知识、文化知识和教育科学知识。学校管理者也只有不断更新知识、博学多才,才能成为行家里手,才能实现对教育教学的有效管理,才能适应课程改革和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管理者要寻求各种机会及时“充电”,使自己成为一盏“长明灯”,既提升自己,又影响教师、引领教师,积极打造书香校园。

好的书或文章常让我们感动,有时也使我们感到惭愧,常有“书到用时方恨少”之感。也正因为如此,才迫使我们要不断学习,做到“先学一步,多学一点;与时俱进,不甘人后”。通过自主看书学习、实践探索学习和与教师互帮互学,我们对教育教学会有许多新的认识,对实施素质教育和深化课程改革就能充满信心。同时也发现了许多深层次的问题,比如,如何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进行人性化管理?如何进行科学评价?怎样才能使我们的教师逐步建立新的课程观?等等。面对诸多困惑,也只有通过勤学习、多实践,才能进一步提升对这些问题的认识,才能摸索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与书为伴,以学为乐,加强自身修养,提高管理效能,是一名教育管理者应有的追求。

二、践行者

“身教重于言教”。管理者要深入教学,坚持听课,要多一点身体力行、以身示范,少一点指手画脚、空洞说教。也只有坚持上课、听课,躬身实践,深入课堂进行调查研究,才能洞察教育教学现状,掌握新情况,发现新问题,才能取得领导和指挥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的主动权。

1、上好一门课。教育管理者不同于其它行业,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首先,他(她)必须是某学科领域的带头人;同时,如果不深入课堂进行教育教学实践,不努力积累教育教学经验,就找不到教育学生的感觉,就没有了研究的灵感,学校管理也就缺少了底气。因此,管理者不仅要上课,而且要上示范课、优质课。。

2、深入课堂听课。要坚持深入课堂听课,平均每学期不少于40节。在听课之前,先要认真阅读教材,自主研究教学的方式方法,然后才进入课堂听课;听完课后,及时与教师交换意见,对课堂上出现的亮点或问题进行推心置腹的切磋,力求通过听课、评课,发现并指出不足,总结、推广好的做法和经验。实践出真知,实践锻炼人。我们要坚持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丰富、提升自己,在实践中指挥教育教学,努力成为一名“实践型”、“专家型”的管理者。

三、服务者

邓小平同志早就指出:“领导就是服务。”学校管理者的首要任务就是为学生、家长和教师搞好服务。管理者的服务意识、服务精神和切实的行为,一方面体现了对自己职权的正确认识——管理即服务;另一方面,也是管理者人本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是人文精神和思想内化吸收后转化成自觉行为的重要标志。

尊重人、理解人是服务的前提。管理者要真诚地关怀每一位师生,创建一个相互支撑、关系融洽的人际环境;确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服务理念;满足师生的心理需求,认同服务对象的合理要求;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个教师和学生,并以平和的心态与师生员工建立一种相互尊重、相互合作的人际关系。

管理者服务精神的核心是着眼于教师的精神提升和自我实现。这种服务所带来的效益是人的成长、提高和发展。一是为教师及时提供理论服务。当教师在研究过程中面临某些困惑时,管理者要及时给予理论指导,要让教师有柳暗花明、茅塞顿开之感,而不是误导。二是及时帮助教师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上的困难。在服务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说清楚是什么、为什么,而且还要具体解决“怎么办”的实际问题。三是要为教师提供展示的舞台,创设良好的发展环境。如定期举办优课展评活动,展现教师的教学风采;组织教师参与书籍(含教材)的编写,让他们参加各种研讨活动;加强校际间的合作交流,为教师搭建交往、表现的平台;做到让能者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为他们早日成才铺路搭桥。

四、协调者

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不是强调分工,而是强调合作;不是强调拥有,而是强调整合。学校管理的事实也告诉我们:一所兴旺发达学校,必定有一个同心协力、和衷共济的领导集体。学校领导班子是一个整体,整体的效能应当大于个体相加之和。但是,如果班子群体处于某种不协调的状态,甚至成员间相互摩擦扯皮,那就会产生能量内耗,就难以发挥积极的管理效应,乃至于对教师群体会产生消极的影响。

“谦受益,满招损”,这条至理名言在协调共进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重视群体的力量,乐意听取他人的意见,并能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别人,用挑剔的眼光审视自己;具有整体的观点,善于放弃局部利益而服从整体利益,具备整体协调能力,是搞好管理工作的前提,也是一名合格管理者最基本的素养。

在学校管理过程中,每个人的工作都有明确的分工,但作为一个团结高效的领导群体,更多的应是协同作战,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进行有机协调、合力推进。在实施管理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做到分工不分家,努力追求责任与义务、职责与良知、尽职与奉献的有机统一。

五、研究者

管理者既是学习者、实践者,更应是一名研究者。学校管理者要善于总结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的经验,并对自己的管理行为进行深刻的反思,通过具体分析研究,准确把握教育和管理的规律,不断提高管理效能,从而达到科学引领课程改革、深化素质教育、提升办学水平的目的。

首先,要注重对学校教学状况的调研。通过认真研究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管理策略,切实指导教育教学工作,真正做到管理出效益。

其次,要切实抓好专题研究。研究专题来源于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来源于教师的学习、交流活动,来源于对教育教学现实的密切关注和用心考察。发现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但对某些专题性问题的深入研究,亦是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措施,是提高管理效益的有力保障。

第三,要积极进行课题研究。管理者要带头进行课题研究,努力成为“科研型”的管理者。在自觉投身教育科研、注重科研成果的积累和运用的同时,还要注意引导广大教师参与课题研究,营造浓郁的科研氛围,让教师在科研实践中锻炼成长,努力实现科研兴校的目标。

六、思想者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早就明确指出:“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他“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用心灵去塑造心灵,让孩子个性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成就了帕夫雷什中学,使其闻名遐迩。

思想是才学和智慧的体现,是行为的导向和动力。没有思想,就没有灵魂;没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就不是一名合格的教育管理者。有思想才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管理才能有所突破,才能创造出特色。学校管理者要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要从实际出发,用先进的思想引领教师在改革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办让家长和社会满意的学校。

有人在社会上广泛征集“小学学生最满意的教师形象”,根据结果归纳整理成如下十条:①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充满活力;②诚实守信,以身作则,为人师表;③全面关心学生,给有困难的学生倍加关爱;④尊重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办事公正合理;⑤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既是生之师,更是生之友;⑥既严格要求,又有宽容心,对学生充满期待,给每个学生成长的信心;⑦给学生愉快的课堂、轻松的课间、多彩的活动,让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⑧淡泊名利,不计酬劳,乐于奉献;⑨与学生共同学习、生活,共同体验成长的快乐;⑩善待每位家长,热情谦虚、可亲可敬。以此来引导教师不断改造、锻炼、提升自己,真心实意为社会、为家长、为学生服务,真正做到让学生满意,让家长放心,让社会信任。

七、引领者

管理是一种社会行为,是管理者影响他人共同实现某种目标的行为过程。管理者的言行举止、对待工作的态度、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等等,都会对教师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管理者既要进行有效的管理,更要用自己的先进理念和模范行为引领教师,在管理中实施引领,在引领中强化管理,不断提高管理效益。

榜样的示范作用是巨大的,也是全方位的。管理者的优秀素质对于教师来说具有最现实的、最生动的直接影响力。管理者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努力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充分发挥自己的模范带头作用,引领教师成为会学习、会思考、会分析、会发现问题的研究者,人人争取成为“科研型”、“学者型”的教师,从而不断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是思想引领。一方面,管理者要成为师德规范的榜样和模范。也就是要在道德品行、人格和作风等方面取得教师的信任,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教师,成为教师的榜样。另一方面,要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引领教师,使他们彻底转变教育观念,积极投身于课程改革,与新课改同行,在课程改革中成长。二是用切实的教育教学行为引领教师,真正成为师者之师。①注重“言传身教”;②全面关注教师的成长,随机给予指导;③有计划地实施校本培训;④在教育教学研究中先行一步,做出榜样。三是目标引领。即通过强化品牌意识、质量意识,进行高标准、高品味引领,让教师在追求一个个新目标的过程中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八、自律者

古人说得好:“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有令不行。”学校管理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秉公办事的原则、清正廉洁的作风,以此对师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获得良好的管理效应。

品质好、水平高,注重以自己无声的行为为师生树立学习的榜样,这是管理者最基本的素质要求。管理者要牢记一句话:“慎尔言,将有和之,慎尔行,将有随之。”因此,一名合格的教育管理者要坚持做到以下两点:第一,管理者要自觉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以律己、廉洁奉公、洁身自好,自觉增强法制意识,主动接受群众监督,积极参与廉政建设,不断增强自律效果。第二,要树立敬业、乐业思想,做到勤恳司职,勇挑重担,乐于奉献;要坚持深入教学第一线,处处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业务形象,真正成为教育教学的“内行”和专家。

管理要注意方式方法

管理的两难现象

严格管理还是亲情管理

有情的领导、无情的管理、绝情的制度

刚柔并济宽严适当

上严下宽

先严后宽

制严语宽

近严远宽

能严庸宽

浅谈学校管理制度

浅谈学校管理制度的人性化 “无规矩不能成方圆”,学校的各项管理活动的开展,一定要有必要的规章制度做保证,从我国目前学校管理的发展现状看,正经历着从经验型向科学性的转变。科学性管理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就是制定严格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把定性和定量两种评价方式结合起来,佐以经济的激励因素,在不少学校的使用中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但是笔者以为,这仅是管理科学发展到一定水平上的产物,用发展的眼光看有其不足,管理的核心是管“人”,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如果把具有思想、情趣、个性的人当作一般的“物”。“见物不见人”过分强调制度的严格,势必造成人的创造欲窒息,出现人际关系紧张,气氛压抑的局面.因此,教育管理应体现“管是为了不管”,管理制度要人格化、弹性化,充分尊重人,相信人,完成管理从“量化”向“能动”的转变。 学校管理制度的人格化、弹性化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制度的制定要充分考虑人的工作特点,二是指制度的实施要充分考虑人的个性倾向。学校管理制度的人格化、弹性化是有其存在的现实基础和科学依据的。 首先,学校管理不同于工厂、企业和机关,对教师的管理不能不考虑教师的心理和工作特点。作为知识分子的教师,看重人格的尊重,看重精神和价值的承认,鄙视粗野,乐于服理。教师常常是白天上课,晚上备课、改作业,其工作方式是个体的、分散的劳动,工作的社会效果不能完全立竿见影;同时,教师的工作又是一项艰苦、复杂的创造性脑力劳动。如果无视这些特点,把教师当作企业生产流水线上的工人一样管理,就势必引起反感、抵触,创造热情

丧失,因此,学校管理制度的人格化、弹性化,正是建立在对教师心理、工作特点的充分理解,对人尊重的现实基础上的。 其次,学校管理制度的人格化、弹性化体现了系统科学的原则。系统科学认为,开放和闭合是一对相互联系作用的范畴。应该在开放中求发展,在闭合中求实效。学校管理制度是一种“闭合”,而“人格化、弹性化”则是一种“开放”,有开无合,教育管理可能失控,偏离学校的总体目标;只闭不开,得不到外界能量、信息的补充支援,系统就会萎缩、退化,有脱离实际的危险,有压抑创造的倾向。管理制度的人格化、弹性化正是寻求一种开与放的动态平衡,创造一种和谐、稳定、有序的教育环境、工作环境。 再次,严格的制度要求是建立宽松的前提和基础,一个要求马虎的集体,必然纪律涣散,劳逸不均,赏罚不明,正气不扬;宽松的环境是实现严格要求的重要条件,一个气氛压抑,人际关系紧张的环境,只能是明严暗松,表严实松,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所以说,学校管理制度的人格化、弹性化很好地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即对立双方相互排斥,相互斗争,相互依存的对立统一规律。严格与宽松的和谐要通过学校管理制度的人格化、弹性化来实现。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学校管理制度的人格化、弹性化代表着管理科学的发展方向,它的具体实践要受到社会政治、经济以及人的思想觉悟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不考虑现实条件,企求学校管理制度人格化、弹性化一蹴而就,是不可能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的。

校长如何做好学校教学管理工作

校长如何做好学校教学管理工作 校长是“教师的教师”,“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有一位好校长,就有一所好学校”,这些话道出了校长在学校中举足轻重的作用。校长必须履行职责,尽最大的努力,团结教职工并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努力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配合,共同把学校办好。校长不光要有领导者的能力和实干的精神,还要具有较高的管理艺术。下面浅谈校长如何才能把学校管理好。 校长如何做好学校教学管理工作 一、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针对“以批代教,以罚代教,以管代教,以卡代教”的现象。我们要从“一切为了学生”的办学宗旨出发,就“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这一问题积极地探索。 一是把正确看待后进生作为转变观念的“钥匙”。后进生的形成是一个缺乏自我正确评价的过程,学生基础差,不等于智力差,反而他们的潜力大,我们教育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就是要充分发掘学生潜能,促其发展,使教师形成教学和教研绝不只是优等生的专利,而对后进生的教学和教研恰恰蕴藏着深刻的教育教学规律的共识。 二是把只关心学习成绩,转变为关心学生做人。使教育教学迂回到教学生做人这个教育的根本上来,实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是由“管人家”转变为“为人家好”。“为人家好”人家才能接受你以及你的教育,这是教育工作者的良知。要摒弃“恨铁不成钢”的旧观念,让教师从关心学生的小事中体会

“为人家好”的教育效果。 四是由批评指责学生转变为发现其自身“闪光点”。启动学生自信,从让每个学生自己能做一件事做起,让学生在某一点上取得成功,来实现持续的成功。五是转变全优才为优秀生的看法为单科优秀也是优秀生。在教学管理方面不仅要加大单科优秀生的成绩在教师业绩考评中的权重,而且将音体美这些学科的特长生也视为优秀生。观念的转变会使教师们认识到只有缺少方法的教师,没有不可改变的学生。与此同时要把教师观念的转变从“换语言”“改行为”做起落到实处。换语言,要求教师不能说“不”,不能说“你不行”,要说“你 行”“你一定行”等鼓励性语言。改行为,要善待学生做到“五个带入”进课堂,即把爱心、温暖,鼓励、微笑、信任带入课堂,使学生心中充满阳光。 二、组建精干有力的教学管理队伍,强化教学管理责任 要强化教学管理责任,完善教师岗位聘任,明确教学管理责任,细化教学管理制度。抓实、抓细、抓紧和抓好教学管理的每一个层级和每一个环节。 一要强化以校长为首的学校教学管理责任。校长是教学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校长是直接责任人,教务主任、教研组长是具体责任人。校长要真正把精力投入到教学管理和提高教学质量上来,组建精干有力的教学管理队伍,选调业务熟练、责任心强和有管理经验的人负责教学管理工作。教学管理队伍组成人员应该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较高的业务能力和丰富的教学管理经验,在师生中具有一定的威信,这样才能带动整个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要强化以班主任为核心的班级教学管理责任。班级是学校教学活动的基本组成单位,班主任是班级教学活动的组织者,

提升自己管理能力的50个方法

一)管理认知 1、经常自我反省,检视一下,在管辖范围内的人、时、地、物、有没有浪费资源,或无效运用的状况。 2、不要在下属面前抱怨工作,数落上司及公司的不对。 3、接受上司交待任务时,在没有尝试执行之前,绝不说“不可能”、“办不到”。 4、每天找出一件需要突破,创新的事物,并动脑筋想一想,有无改善创新的方法。 5、当工作未能顺利完成时,对上司要能一肩承担所有责任,不在上司面前数落部属的不是。 6、做任何事物以前,先花些时间思考一下目标与方向是否正确。 7、找出在个人管理范畴内,有哪些原理与原则是不可违背的。 二)组织管理的原则 8、除非特殊状况,交待事项只对下一级的直属部属,而不跨级指挥。 9、除非事先已协调有共识或遇紧急状况,否则不指挥其它平行单位的员工。 10、接受上级跨级指挥时,必定要及时回报直属上司,让其了解状况。 11、交办员工工作或任务分配时,能多花点时间沟通,了解他对工作的想法同时让他了解工作的重要性与意义,想办法唤起他内心执行的愿意。 12、交待部属工作时,尽量思考如何给予他更多的空间发挥。 13、下达指示时,着重要求目标的完成,对过程不需要太多的限制。 三)计划与执行 14、做事以前,一定要先想一想,做好应有的计划,绝不冒然行事。

15、在计划阶段,要多参考别人的意见,借用别人的经验与智慧,做好必要的协调工作,绝不可以闭门造车。 16、工作之前,一定要先明确的订定或确认目标,把握正确的方向。 17、做计划时,要从人、事、时、物、地各方面来收集相关事实、信息、详细分析研判,作为计划的参考。 18、不单凭直觉判断事情,凡事要以科学的精神实事求是。 19、要尽力让部属了解状况,与大家信息共享,不要存在“反正叫你去做就对了”的观念。 四)控制与问题掌握 20、在工作计划阶段,就要先想好可能的状况,事先拟订对应措施。 21、当提出问题时,一定要能明确指出它的“目标”、“现状”以及差距所带来的影响。 22、解决问题时,一定要客观的找出原因,不可凭主观的直觉来判断。 23、每天发现一项需要改善的事项,并思考应该如何做会更好。 24、在部属进行工作的时候,从旁予以观察,当有偏差时给予必要的指导纠正。 25、鼓励员工培养观察力,提出问题,并引导出具体的建设性意见。 五)部属培育与教导 26、所属员工接受Off.J.T(off job time)训练时,要能够全力支持,协助他排除时间与工作的障碍,使他专心接受训练。 27、要充分了解部门内各项职位应具备的知识,技巧与态度条件,并设置《岗位说明书》。 28、新员工报到前一定要做好他的《新员工训练计划表》。 29、一般性的工作,当部属做得没有我好时,先不要急着自己去做,仍能让他有一定的学习机会。

试谈小学学校教学管理之我见

试谈小学学校教学管理之我见 【摘要】小学管理在教育教学的全部管理中正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在教育改革中,如何与时俱进、全方位的实施对学校的管理,也正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如今,在一些人的脑海里,“管理”一词既熟悉又神秘,虽然知其含义,却难抓住本质。有人说:管理是一门神奇的综合 艺术,管理就是生产力,就是效益。管理就是做人做事的道理,就是如何搞好人际关系。还 有人说:管理就是不断改进工作,发挥大家的能力和思想,创造价值等等。那么,如何落实 学校的管理?怎样进行管理?对于广大学校管理者来说,似乎还是说不清道不明,或理解过 于简单。本文就这一内容提出一点粗浅的思考。 【关键词】小学教育学校管理方法研究 学校管理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在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下,校长要团结领导班子 成员,规划学校发展大计,认真研究提高办学质量的方法和措施,不断优化学校管理。运用 科学发展观的管理手段,对学校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组织和协调。通 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就如何搞好学校教学管理工作和大家进行探讨。管理从思想上来 说是哲学的,从理论上来说是科学的,从操作上来说是艺术的。现如今,学校管理活动已经 从经验走向科学继而走向科学与人文的整合。这就要求现代学校管理者要有一个进步的管理 思想氛围,如民主、人本、效率等富含现代管理意蕴的思想,这与现代教育的使命是密切相 关的。教育管理的发展轨迹,是从以“事”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从经验 主义走向科学主义、人文主义继而走向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整合的发展过程。因此,小学校 长应当顺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有效地实施学校管理工作。 1 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干部是人民的公仆”,领导的工作就是服务的工作。要真 心实意地把教职工当做学校的主人,有事要多与教师商量,听取民意,以便正确决策。充分 发挥教代会参与民主管理的权利。依法行使审议建设权、审议通过权、审议决定权和对领导 干部的评议监督权。凡是学校内与教职工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改革方案,规章制度,教职工 奖惩办法等,都经教代会审议并通过。发扬民主,激发教职工主人翁意识,有利于校长将学 校的良好意图转化为教职工的意愿,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协同力。以人为本,师资是教育的脊梁,师资队伍建设是办学永恒的主题。学校应该成为师资队伍成长提高 的基地,校长最大的贡献就是带出一支好的教师队伍。对此,针对不同年龄,提出分层要求。如备课,对新参加工作的教师,要求备课重在规范,对中年教师则要求有新意,在教学改革 上下功夫,对有经验的教师则重在总结经验,整理形成教学理论。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风气,合适的校园土壤,丰富的校园养分,让青年教师在优化的环境里迅速成长。 2 校长要以身作则模范管理当一个好校长,必须先当好一个好老师。校长必须言传身教,率先垂范,其言行和举止直接影响着一所学校的教风与学风,其信心和干劲是推动学校各项 工作前进的原动力。 校长身体力行,教师才会与你同心同德,共同战斗,出色地完成任务。作为小学校长而言,提高教学质量,增加学校教学水平是学校发展的必然选择。只有校长将学校教育的发展 作为学校综合实力提升的前提工作来做,在教学上应紧跟时代步伐,通过对新课程改革的学 习与实践,在教师队伍结构上的优化,最终规范完善学校的教育体系。通过这些教学改革步 骤来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发展。 3 抓好教师基本功训练3.1 建立教师培训制。利用学校的校本研修时间,定期组织教师 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管理教育方法,以此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不断提高教育 教学质量。二是完善全员听课制度。校长、中层干部深入课堂,采取听、说、评、研等方法,促进教师教学技艺的提高。开展新教师上见面课,全校教师上转转课,骨干教师上优质课, 青年教师上合格课,以此提升教师备课和上课的质量。三是积极主动申请教学研讨课。以此 开阔教师视野,达到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四是要采取请专家进来讲学,走出去参观、学习、培训的方法,努力提高教师的素质。

校长如何有效地抓好学校管理 (2)

校长该怎样管理教师 教师管理就是一个老话题,但今天瞧来,它面临很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校长做出审慎的思考。 一、要求教师以学生为本,校长首先要以教师为本 不止一次听到有校长说:“没有学生要老师干什么?”言下之意,教师要善待学生,没有学生,教师就没有存在的必要。这个话虽然不错,但它让教师听起来不舒服。反过来说,没有教师特别就是没有一批名师,学生又从何而来?10多年前,某中学在当地算得上就是一所小有名气的学校,每年都有大批学生考上大学,所以家长都愿意把孩子送到这所学校就读。可后来由于大批优秀教师外流,办学质量严重下降,甚至连续几年没有一名学生考上大学,于就是到该校就读的学生越来越少。无奈之下,当地教育部门只好将该校合并到另外一所学校。 所以,校长一定要善待教师,什么就是校长的“大事”“要事”?这就就是校长的“大事”“要事”!现在一讲到“以人为本”,首先想到的就是以学生为本。我绝无意于说这有什么不对的地方,问题就是,以教师为本呢?我们关注了多少?一些学校提出“学生就是上帝”,“家长就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为了学生的一切”(教育能否做到“为了学生的一切”?近代以来,一直争论“教育万能论”与“教育无能论”,其实,教育既不就是无能的,但也绝不就是万能的),我以为,这些口号少喊点也罢,喊多了会养成学生及家长的“骄娇二气”。即使就是上体育课摔了一个包块,或者破点皮、出点血,家长都会不依不饶地闹到学校---您摔到谁也不能把我“上帝”摔到了! 现在一些企业不再提“顾客第一,员工第二”。道理很简单,因为“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只有当员工受到尊重,她们面对顾客的时候,才有可能心平气与地尊重顾客。很难想象,一个不受尊重、灰头土脸的员工,她能真情地“视顾客为上帝”。同理,要求教师“以生为本”,校长首先就要“以师为本”,否则,您口口声声提倡、要求的教师以生为本就只能就是一句空话而已。 二、要大力倡导并恢复“师道尊严” 走进新课改之后,我们提倡建立“民主、平等、新型的师生关系”。就课堂教学而言,这就是应该的,因为长期以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集权”“主宰”,从“教室”这个名称就可见一斑---这就是教师施教、学生静听的地方!从课堂活动的时间构成上瞧,它主要甚至一直就是在教师的直接控制之下;从空间构成上瞧,课堂活动的场所基本上处于教师的全方位控制之下(伞状空间),学生一个个端坐在自己的不到一平方米的“私有化小空间”中,她们既就是自己“私有化小空间”的主人,又就是其“奴隶”。所以,变革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师生关系势在必行。 但就是,在师生一般的交往关系上,我们应该有一点师道尊严的东西。师道没有尊严,那不只就是教师的悲哀,而就是一个教育体系的悲哀,就是一种文化的悲

人文素养的重要性人文素养的作用以及重要内容

人文素养的重要性人文素养的作用以及重要内容 人文素养是企业管理者综合素质的基础。下面是给大家搜集的人文素养的作用以及重要内容文章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当今社会,一些国家因为过于重视经济的发展,仅仅将科技视为第一生产力,造成各种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当中很多的专业课程“重理工,轻人文”,也就是过于重视专业技能,而忽视了综合素质。这些现象会导致理工科出身的企业管理者急需要将自身的人文素养加以提高。作为管理阶层,如果不能充分具备这方面的修养,只是在其他方面具有较强的素质和能力,就会造成适应社会活动与处理社会问题以及整体的素养等综合能力不健全或比较缺乏。人文素养对于企业管理者具有如下作用。 (一)利于人生价值的实现 1、使适应组织发展所需的知识结构更加完善 宽广的人文知识包含历史、政治、哲学、经济、法律、文学、艺术、体育、语言等诸多学科领域。人文知识实际上就是产生与形成思维理论的有效前提。领导者知识面越广泛,实际工作当中就会更有思路和魄力。尤其是知识经济时代,对领导者知识素养方面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对企业管理者来说,具备渊博的知和合理化的知识

结构,也就表明具有了在现代社会中有效生存下来的知识技能和文化底蕴,可以快速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并履行管理职能。 2、使适应组织文化理念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 企业管理人员都是希望自己的人生可以寓工作于快乐、幸福和 健康。将人文知识作为前提的人文素养,培养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体验社会生活和组织活动、追求精神世界的过程,它在个人的生活层面与幸福的程度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更加影响着个人的气象与人格。人自身就是文化场,其中涵盖有不同的文化景深与文化魅力,人文的意义不但是要多学一些人文历史知识,还要从中品味人生,陶冶情趣。例如,获得诺贝尔奖的李政道教授一直以来都将杜甫的“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当成是其做事做人的必要准则,他将人文知识作为人文素养的培养,同时再以人文素养为基础,树立正确的态度和目标,不但提高了自己的科学素养,更是摘得了科学的桂冠,使自己的精神世界更为饱满。 (二)利于开展组织工作 1、使组织管理工作有所加强

学校管理之我见 张小伟

学校管理之我见张小伟 发表时间:2012-07-26T16:11:24.547Z 来源:《素质教育》2012年8月总第91期供稿作者:张小伟 [导读] 社会在不断地进步,新的教育理念在不断地产生。 张小伟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窑街回民小学730080 教育界有句名言:“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这就是说,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学校管理的重心人物,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职业。而学校管理又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想把一所学校管理好,校长的责任非常之重大。作为一名校长,如何才能把一所学校管理好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校长要有自己的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是学校的灵魂。纵观近代教育史,许多教育家和成功的校长都有他们自己独特的办学理念,这是他们成功的根本标志。如:苏霍姆林斯基以“相信孩子”的思想缔造了国际著名的帕夫雷什中学;陶行知以“生活即教育”、“民主教育”、“创造教育”的教育思想创立了具有“开明、平等、实干”风格的晓庄师范。作为校长,应该经常思考:一定时期内的办学目标是什么?用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办学理念去实现办学目标?校长有了这种思考,就有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动力;而有了这样自觉思考的校长,就可以办出一所好学校,校长个人也可能在办学实践中成长为教育家。 二、建立完善的约束、激励制度。 建立和制定规章制度,使学校管理有序、科学,让管理有章可循、有制度可查,规范办学行为,是学校管理应该追求的境界之一。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教师对民主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迫切,他们既不喜欢领导盛气凌人的训斥和简单粗暴的管理,也不喜欢领导不负责,让教师我行我素、放任自流的管理;他们希望和欢迎领导能以民主的作风为学校创设一种民主、和谐、宽松的环境,使大家心情舒畅、和睦共处、自我约束而又自我完善。对教师的管理,实行过分严厉的控制固然不行,但也不能没有一定的控制措施,正确运用控制手段也是确有成效地实行对教师管理的不可缺少的方法。 因此,学校管理工作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各种奖励机制,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一方面要建立完善的业绩考核办法,使工作量化、细化、目标化;另一方面要将考核内容全面化、办法科学化、过程公开化,把考核结果作为评优、评先的主要依据;三是建立合理的内部分配机制,加大奖惩力度,真正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激励有效劳动。 三、要具有团结协作精神。 “敬业乐群,踏实奉献”是做好小学校长的根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持原则,保持科学严谨的头脑,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积极性和热情,用人所长,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团结合作,发挥群体智慧,这样才能共同做好工作。可见,具有团结协作的作风是担任校长工作的必备条件,这也是最重要的思想修养。另外校长还应具有理论联系实际、批评与自我批评、密切联系群众、发扬民主、勤俭办学的作风,只有这样才能凝聚起教职工的工作热情。校长要为教师开辟参与管理、施展才干的舞台,要善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听取他们的意见,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 四、创造美好的教学环境。 美好的教学环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教学环境包括教师的工作条件、教学设备、班级风貌等因素。要使上述各因素都处于良好状态,根据现代外国一些比较成熟的做法,针对我国的实际,作为学校的教学管理人员,首先,应集中精力,吸收多方面的力量,争取资金,为教学人员整建一个舒适的环境,使从教人员不致受外界的干扰而影响教学水平的发挥;其次,教学设备是增强教学效果不可缺少的条件,应不失时机地根据学科的教学需要,增设教学设施,改善设备条件,充分发挥其教学的辅助作用;第三,班级环境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有很大影响,学校领导、教师应注意教室的布置、课堂纪律的保持、班级优良风气的形成等方面的管理,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创造一个良好的气氛和环境。 五、校长要不断完善学校管理制度。 古人言:“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就是规矩,制度就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准绳。科学的管理制度有利于促进学校的发展,因此,作为校长,应该高瞻远瞩、统筹全局,不断完善学校的管理制度。制定学校管理制度必须集思广益,立足本校实际,要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尽量避免伸缩性和徇私倾向性,做到合理化、科学化。完善学校管理制度其重要含义在于“完善”,也就是说,应根据时代的发展、实际的需要,不断充实、不断修正管理制度。有了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更重要的是执行、实施,执行必须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使全体教职工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心服口服。 六、校长自身素质的提高。 社会在不断地进步,新的教育理念在不断地产生。作为新时期的校长,要成为自觉的学习者,要有强烈的自觉意识,能随时调整自己,对自己的角色定位要恰当,自觉运用所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指导行动,把义务、权利、规范、情感、态度等内化为支配行为的观念。校长要始终有对自己所扮演的职业角色的自觉性,明确职业身份和专业发展要求,强化职业认同感,具有明确的自觉意识,安其位,行其职。只有加强学习,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适应新时期教育的需要。面对新的素质教育观,要通过各种途径理解其内涵与实质,认真学习别人有关素质教育的科研成果,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改革之中;积极参加各种学术教研活动,汲取先进的教育思想;加强自身业务进修培训,认真参加教师继续教育的同时积极进行学历提高培训。作为一名教育工作管理者,我还通过订阅如《中小学管理》、人民教育》、《中小学校长》等杂志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根据实际,学习区内兄弟学校先进的管理办法,努力提高自身的教育管理水平。 学校管理任重道远,而我也将不懈地追求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努力使我校师生在舒心的环境中愉悦地工作、学习。

学校常规管理制度

学校常规管理制度 一、校园管理 1(坚持安全适用、勤俭办校的原则,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对校园建设作好整体规划,有计划地组织实施,并制订落实各项管理措施,创设符合学校特点的净化、绿化和美化的文明校园。 2(立卫生包干和检查评比制度,配备必要的卫生设施,抓好环境卫生,做到校内无杂草,墙壁无污迹、灰尘,地面无果皮、纸屑、烟蒂、痰迹,垃圾入箱,厕所每天打扫。 3(搞好校园绿化,种好管好花草树木,无随意攀摘、践踏现象。 4(环境布置朴实美观,体现教育性,黑板报、宣传橱窗。 3(教室、实验室、办公室及会议室等门窗玻璃齐全,桌椅排列整齐,窗明儿净,各类物件安置有序。图书馆(阅览室)、实验室安静整洁,图书资料、报刊杂志、实验用品摆放整齐、方便使用。各类用房定期作安全检查,粉刷油漆,并及时进行维修。 6(加强教师宿舍管理,评选文明宿舍。房间及洗室清洁卫生,床铺整齐,物品安放有序。 7(强食堂管理,制订并执行卫生制度和采购验收制度,严格就餐纪律,桌椅擦净,排列整齐,地面、洗碗池及其它地方无乱倒的饭菜。注意饮水卫生。 8(强安全保卫工作。防火、防盗、防滋扰,确保校园安全。 二、教师管理 9(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定期组织教职工政治学习,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教育,全体教师热爱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扬奉献精神。

10(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耐心细致地做好后进学生的转化工作,不得歧视、讽刺、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不得随意停学生的课。 11(严肃工作纪律,教职工遵守规章制度,按时上下班,按时并认真参加会议和活动。衣着整洁,仪态端庄,说普通话,谈吐文明,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12(严格执行岗位规范,每个教师自觉做到: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布置与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考核和认真组织课外活动,每学期认真制订工作计划,每周有安排,并有记录。 13(有计划地组织教师进行文化、业务学习和基本功训练,不断提高教育素 养。 14(建立健全教代会制度,实行民主管理,组织教职工开展各项文体活动,主动关心教工生活,形成良好的教丄集体。 三、学生管理 13(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切实有效地贯彻《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使学生逐步达到行动规范的要求。 16(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班、团、队活动,学生课余时间丰富,切实开展书评、影评活动,抵制不健康的书刊、录像和歌曲的影响。每学期按规定安排学生参加劳动和社会实践教育活动。认真上好晨、周会。 17(建立与社会和学生家长联系制度,聘请校外辅导员。邀请当地有关方面人员研究、开展学校教育工作。定期家访或召开家长座谈会,对后进学生不得借故他们退学,严格控制流生。 18(认真落实“两课(体育课)两操(广播操、眼保健操)两活动(课外体育活动)”,学生平均每天有

如何做好一名学校管理者

如何做好一名学校管理者的 心得体会 金洞中心校罗登恒 如何作为一个优秀的学校管理者?首先应该认识什么叫管理和学校管理,知道学校管理的要素,以及如何选择正确的理论的基础和制定合理的管理目标,同时在目标实施过程中,应运用正确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实现管理目标。 一、认识什么叫管理和学校管理 传统意义上的管理就是指管理人、财、物,是对人、财、物、信息、时间等资源进行系统整合,充分挖掘其中潜力,以达到利润最大化的所有活动的总和。管理就是有管,有理,在一起才能叫管理。那什么叫学校管理呢?简单的说就是在学校中实施的管理,已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或完成教育部门规定的教学任务。即学校管理是学校管理者通过一定的机构和制度,采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资源和条件,有效实现学校工作目标的组织活动。同时,学校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前瞻,它强调的是人的发展和价值的实现。同时也强调实践性。它的前瞻是立足在实践层面,不是好高骛远的理想主义,也不是抽象的观念。它强调远景规划和现实操作的统一,强调远期目标与近期目标的结合。所以,要真正做好一名

学校管理者,就必须清楚的认识什么是学校管理以及管理的目的和任务,在实际中才能实现有管有理也有果。 二、作为学校管理者,知道学校管理可分为哪些基本的要素。 1、学校管理主体是一个开放的体系,最初一般指导领导、教师、职员,后来随着教育观念的发展,出现了家校合作的教育观念,家长和社区成员也可算做管理的主体。在学校,我个人认为学生也应算做学校管理的主体,学生作为学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二者是相互影响和作用的,共同完成学校的管理的实施。 2 学校管理的客体通常指学校的人、财、物及物化了的人的因素,如成果、信息等。 3 学校的管理目的是为了实现学生主体的价值创新和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同时完成教师主体的价值提升,以及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 4 学校的管理环境应该包括四个层面:(1)、指由学校的主体要素形成的文化场,如校园文化、学校传统、学校精神、学校习惯等人文环境;(2)、指学校客体所形成的物质环境,如绿化、硬件建设等;(3)、指学校在社会上的被认可程度,即品牌、效应等 5 学校管理的方法与艺术,它应是学校多元管理主体间的一种成功、平等相互尊重的对话和约束的经验。 三作为学校管理者(校长),如何做好管理工作?

学校管理的50个典型案例之我见

《学校管理的50个典型案例》之我见 主要内容介绍: 《学校管理的50个典型案例》,由程春教授编写,其中精选了50个有关学校管理的典型案例,涉及学校发展、用权与用干部、人事管理、德育管理和教学管理等五个方面。书中的每一篇章,先描述案例内容,再提出思考问题,最后对案例进行分析并给出参考答案。每个案例都设有思考题、问题解答与案例分析,读者不论在初读时还是读完以后,不免会有这种感受:本书真是一本关于学校管理的实例研究的精粹,尤其对于从事过学校管理的人来讲,会发现以往曾遇到过的管理问题,出现过的疑惑,都能从本书中肯、专业的分析中发现问题根源,问题的理论依据和相关的解决方案。 读书感悟: 50个案例讲的是关于学校内部,学校与外界之间常发生的问题,矛盾,或是头疼的事、难办的事。其中,涉及到学校最高管理层——校长篇章让我感受到当好一个校长的不易。作为一校之长,学校的发展,内部的矛盾关系的妥善处理,学校的集资,建设与发展,上级部门政策的落实,与外部各种冲突的缓和,与学校内部各层级职工关系的妥善处理,与学校利益相关的各种公共关系,公共资源的争取,都是作为一个务实,做事高效的校长必须考虑的,必须在脑海里有个规划,在心里有个谱的。 在《学校的店面该不该出售》篇章中,面对店面该不该出售这个问题,校长选择了召开行政会议倾听大家的意见,会议上引起了两种截然相反的建议主张,这位校长没有马上做出决策,而是采取了缓冲处理的方式。这里,可以窥见这位校长决策的艺术。首先,我们知道,学校出售店面其实并不属于像教学工作一样的学校内部与教职工利益紧密相关的常规事务,如果这位校长属于命令型的校长,很可能不会召开这种会议,让这么多人参与决策,以引起不必要的分歧。但是,这位校长很谨慎,很民主,没有采取专断式的决策方式,没有在意见出现分歧时勃然大怒,按照自己的想法或意志一拍板来休止不和谐的争论。这位校长在会议后找到意见欠妥的反对派,谈了自己的看法,

学校管理制度大全格式

目录 一、德育管理制度 1、德育工作条例 2、学校德育工作检查评估指标体系 3、班级集体建设工作条例 4、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5、中学生守则 6、金盟中学学生一日常规 7、学生考试守则 8、寄宿生管理制度 9、优秀学生评选的办法 10、文明班级评选的办法 11、金盟中学“育青”学生奖励基金暂行条例 12、家长教育行为规范 13、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二、教学管理制度 1、物理实验室规则 2、化学实验室规则 3、生物实验室规则 4、音乐室规则 5、美术室规则 6、语言实验室规则 7、计算机房规则 8、物理实验室管理制度 9、生物实验室管理制度 10、化学实验室管理制度 11、音乐专用室管理制度 12、美术专用室管理制度 13、电教专用管理制度 14、出借制度 15、赔偿制度 16、报损报废制度 17、申购制度 上海市民办金盟中学德育工作条例 一、学校德育工作目标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三个面 向”,坚持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推进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开展“五自”“五会”教育工程,把学校办成孕育英才的校园、熔铸特长的乐园、营造温馨的家园。 依据德育目标的层次性和递进性原则,预备年级为过渡期教育,以纪律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为主;初一年级为基础期教育,以心理品质教育和养成教育为主;初二年级为成长期教育,以法制教育、人生

观教育为主;初三年级为发展期教育,以理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为主,四个时期的教育目标是一致的、渐进的。 二、学校德育工作内容 学校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德育总体目标和学生 成长规律,以“五爱”教育为主线,以日常行为规范为基础,进行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教育;学校确立以现代化的教育理念拓宽德育内容,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健康心理、完善人格为重点内容的德育教育体系。学校德育教育具体内容为“五自”、“五会”。 “五自”:自学、自理、自强、自律、自尊。 自学:即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合理分配时间,掌握科学的自主学习的方法。 自理:即自行料理自己的生活,勇于克服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自强:即培养顽强奋进的向上精神,培养意志力和竞争力。 自律:即自觉要求、自我约束、自我完善,这是养成教育的必然要求。 自尊:即要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尊重自己、建立自信,这是完善人格的迫 切需要。 “五自”: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彼此相辅相成。 “五会”:即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创造。 学会做人:鼓励学生做一个理念高尚、习惯文明、遵纪守法、身心健康、善待他 人、爱国爱民的现代人、文明人。 学会学习:鼓励学生发挥其主体地位及主体作用,重视学习策略、学习方法的研 究,重视学习潜能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 学会生活:鼓励学生学会安排生活、调节生活节奏、丰富生活内容、提高生活质 量,营造生动、和谐、自在、有序的生活环境。 学会劳动:鼓励学生树立劳动观念、培养劳动习惯、遵守劳动纪律、掌握劳动技 能、珍惜劳动成果。 学会创造:鼓励学生具有创造志向、创新意识、开拓精神。 “五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其中,“学会做人”是五会的核心,是最根本的。 三、学校德育工作的途径与方法 学校德育工作坚持大教育观、大德育观,建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位 一体的网络体系,形成教育的整体合力,发挥其1+1+1>3的效应。

校长学校管理措施

小学校长学校管理措施 一、小学校长在学校管理中的问题 (一)教师教学水平和自身素质滞后 目前,有很多教师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没有很好地承担起教师的神圣使命,认为教师只要有编制就是铁饭碗,因此,在学校组织的各种教师培训活动中态度消极。此外,校长在教师队伍管理方面的任其发展,对教师的培训活动只当其是形式主义的错误认知,就更使得教师自身的素质和教学的水平难以提高,从而与时代的发展脱钩,影响到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及其发展。 (二)校园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失衡 近年来,国家在教育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财力,但事实上,一部分小学的校长往往只是重视对校园硬件设施的建设,而忽视了校园的精神文明建设。这样一来,学校教学的硬件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学生的行为举止却每况愈下,教师的办公环境日益舒适,而传统的优良文化意识却日益淡薄。 (三)学校教学评估不合理,缺乏民主意识 小学校长作为学校的最高领导者和管理者,往往乾坤独断,这样容易打击教职工的积极性,导致教职工对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消极处理。此外,有些学校在教学的评估活动中只看重教学的结果而忽视了教学的过程,不符合教育的规律,导致评估不合理、不科学。 二、小学校长学校管理的策略 (一)用先进理念促进学校发展,与时俱进 小学校长肩负着教务和教学两个重大责任,为管理好一所学校,校长在管理理念上就要做到与时俱进,顺应当今时代教育发展潮流,一切以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未来为落脚点,及时地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思路。校长只有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才能在学校的行政工作上有更好的部署安排,同时,有了科学的教学理念和管理理念,才能建立更加科学规范的教学体系,从而更好地促进学校管理工作。 (二)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培养优良师资队伍 学校的教学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学校办学质量的好坏。作为小学校长,如何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以促进学校的长远发展是其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在教师。小学校长应当多组织教师教学方面的培训活动,从师德和教学能力上提高教师的综合水平,不断地对教师队伍进行优化,为教师创造好的学习和彼此交流的环境,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做到以学校的长远发展和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使命,因材施教,为国家建设培养出更多的人才。 (三)坚持以人为本,营造和谐校园文化

新时期小学学校管理之我见

新时期小学学校管理之我见 ————改变管理观念重视引导工作 淳化县城关镇南村小学李东武 学校教育工作是培养人的工作,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因而,其具体的管理工作也有诸多困难。一些负责教育管理工作的领导干部总欲在辖区内,从宏观到微观,作统一要求,统一管理,这是不太科学的。教育工作属于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它虽有规律可循,然而,教育思想应因人而宜,教育之法也大有殊异。因施教者与受教者之不同而有别,各地各校也有自身的特点,教育的规律也有待进一步探索。在现代学校管理中,最重要的管理理念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的辩证统一,这是学校领导从事学校管理工作时,应当树立的一种教育管理哲学。在学校管理的所有要素中,教师管理是第一要素,因此,学校管理应该“教师第一”,在“以人为本”中树立“以教师为本”的管理思想。作为管理工作者,是学校管理者队伍中的重要角色。加强学校管理,是我们顺应时代潮流,迎接新的挑战的必然趋势,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现实基础, 本人就新时期如何加强小学学校管理提出浅显的见解,。 一、坚持依法治校和民主管理,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1、坚持依法治校,让管理有章可循,有制度可查,规范办学行为。另外,“干部是人民的公仆”,领导的工作就是服务的工作。要真心实意地把教职工当做学校的主人,有事要多与教师商量,

听取民意,以便正确决策。充分发挥教代会参与民主管理的权利。发扬民主,激发教职工主人翁意识,有利于校长将学校的良好意图转化为教职工的意愿,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协同力。 2、以人为本,师资是教育的脊梁,师资队伍建设是办学永恒的主题。学校应该成为师资队伍成长提高的基地,校长最大的贡献就是带出一支好的教师队伍。对此,针对不同年龄,提出分层要求。如备课,对新参加工作的教师,要求备课重在规范,对中年教师则要求有新意,在教学改革上下功夫,对有经验的教师则重在总结经验,整理形成教学理论。 抓住青年教师的培养,实际上就是抓住了学校的未来,抓住了教育的未来,为使青年教师尽快成熟起来,成为学校的青年骨干教师,以致成为名师,必须通过三条渠道,落实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 一是名师出高徒。通过建立全方位的带教网络,层层带教,使青年教师干有方向、学有榜样。 二是舞台出英雄。千方百计创造机会,让青年教师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 三是氛围出人才。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风气,合适的校园土壤,丰富的校园养分,让青年教师在优化的环境里迅速成长。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的素质是

小学学校管理制度

小学学校管理制度 灞桥镇小学 小学学校管理制度

行政例会制度 学校行政例会定期按时召开 一、行政例会每周召开一次,是周一上午8:00,由学校领导及各主管主任参加。 二、行政例会要设专人负责记录。 三、行政例会主要总结上周工作并研究步署本周的具体工作。 值日行政制度 一、学校日常检查实行值日行政制度。 二、学校每周依次安排领导干部进行日常检查。 三、检查内容为卫生、眼操、课间操、课间纪律、静校五方面,每项基础为分5分。 四、学校领导检查结果,与值日教师、学生检查结果相加得分,做为月发放流动红旗的依据。 五、每周小结由值日行政负责。 教师考勤制度 一、教师请假一天,由主任批准。一天以上三天以内均由校长批准,五天以上由教育办批准。

二、凡请假,不论时间长、短,均要写好请假条上报教导处,以便调课。 三、不论请假时间长短,不得私自换课,一经发现按教学事故处理。 四、对旷会、旷课、旷工的老师要视情节轻重,给予不同的处分。 五、各年组,部门要严格执行考勤制度。 职工请假管理暂行办法 为鼓励我校教职工多出勤、出满勤,加强对教职工因私请假的管理,结合学校人员和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暂行办法。 一、教职工因私请假半天以上,需主动填写《灞桥镇小学教职工请假条》,由校长审批,教导处备存,并由教导处负责考勤。 二、凡请假半天以上者,扣除当月全勤奖。 三、婚假、产假、丧假等国家法定假期,只扣除全勤奖,不扣工资。 四、禁止私自代课、调课,一经发现加倍处罚。 班主任工作研究制度 为提高班主任素质,把班主任工作推向深入,特制定如下班主任工作研究制度。 一、学校成立以教导主任为组长、教研组长为副组长的学校班主任工作研究小组。

校长如何有效地抓好学校管理

校长如何有效地抓好学 校管理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校长该怎样管理教师 东莞市光明小学陈曦 教师管理是一个老话题,但今天看来,它面临很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校长做出审慎的思考。 一、要求教师以学生为本,校长首先要以教师为本 不止一次听到有校长说:“没有学生要老师干什么”言下之意,教师要善待学生,没有学生,教师就没有存在的必要。这个话虽然不错,但它让教师听起来不舒服。反过来说,没有教师特别是没有一批名师,学生又从何而来10 多年前,某中学在当地算得上是一所小有名气的学校,每年都有大批学生考上大学,所以家长都愿意把孩子送到这所学校就读。可后来由于大批优秀教师外流,办学质量严重下降,甚至连续几年没有一名学生考上大学,于是到该校就读的学生越来越少。无奈之下,当地教育部门只好将该校合并到另外一所学校。 所以,校长一定要善待教师,什么是校长的“大事”“要事”这就是校长的“大事”“要事”!现在一讲到“以人为本”,首先想到的是以学生为本。我绝无意于说这有什么不对的地方,问题是,以教师为本呢我们关注了多少一些学校提出“学生是上帝”,“家长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为了学生的一切”(教育能否做到“为了学生的一切”近代以来,一直争论“教育万能论”与“教育无能论”,其实,教育既不是无能的,但也绝不是万能的),我以为,这些口号少喊点也罢,喊多了会养成学生及家长的“骄娇二气”。即使是上体育课摔了一个包块,或者破点皮、出点血,家长都会不依不饶地闹到学校---你摔到谁也不能把我“上帝”摔到了! 现在一些企业不再提“顾客第一,员工第二”。道理很简单,因为“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只有当员工受到尊重,他们面对顾客的时候,才有可能心平

学校管理论文:学校管理之我见

学校管理论文: 学校管理之我见 创新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它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是一种不竭的动力;它对于一所学校来说,也是如此。学校要发展,需要管理创新;只有不断开拓创新,学校才能更快的、更好的、更有效的发展。 一、传统学校管理的四大弊端 审视与检讨学校管理工作中的优缺点具有重大价值。这不仅可以继承和发展学校管理中合理、有益的经验,而且可以发现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因此,抱有直面而不是回避各种问题和困难的态度和意识,可以为我们解决问题和克服困难找到许多有效且有益的办法。目前,我们的学校管理存在以下四大弊端: 1、封闭性。按照现代组织学的观点,学校管理的结构应是开放的。随着人们教育观念变化和参与学校管理意识的增强,学校组织的边际不断扩大,原来狭隘封闭的学校藩篱正在打破。“破墙办学”不仅仅是推倒了物理意义上的围墙,还要推倒办学者心理上和学校管理制度上的围墙,建立一种开放办学的有效机制。 2、单主体。学校管理只看重校长与主要行政人员的作用,忽视或无视学生、教师、家长的主体作用,造成“目中无人”的现象。这是因为许多校长只是将学校仅仅看作是自己和部分行政人员的私人领地,神圣不可侵犯。因此,需要建立一种有效机制,将教师、学生、家长和社区成员纳入学校管理的大框架之中。 3、单向度。目前的管理模式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单向度管理,这有很大的弊端。学校民主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方式。它应体现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在师生交往中,体现在有组织的师生活动中,体现在学校管理决策的过程中,凡是与学生、教师有关的事情应交由他们自己去决定。在这些方面,校长要大胆放权,要充分相信教师和学生在大多数情况下会负起完全责任。 4、低效能。许多学校注重硬件的高投入,忽视软件建设,致使投入与产出比例失调,教育浪费现象严重。如何提高学校管理的效率和社会效益是一个重大课题。经合组织的研究结论是:一所学校是否具有高效能,取决于教学的组织性、有效的学习时间、学校氛围、评估、激励、学校领导能力、家长的参与等十多个因素,而不仅仅是学校物质特征或硬件设施。这个结论与我们日常的判断基本一致。 二、学校管理创新的基本理念 面对学校管理中的四大弊端,我们不能诚惶诚恐,举步不前,坐以待毙,而是以一种积极有益的态度来投入工作。就是要按照学习型组织的观点,努力改善心智模式。这需要确定三种改革观念和六种教育意识。三种改革观念是: 1、整合观。目前的教育改革应是一场“绿色”教育革命。它与以往改革的关系是继承与扬弃的关系,而不是简单的否定与抛弃关系。因此,目前的改革必须是在以往改革基础之上的一种升华、提高和发展,它是一种生态的表现。并且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如何建立新旧改革的有机联系,实现跨越式发展。 2、融合观。学校管理改革与创新是基础教育改革不可或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应将学校管理创新放在基础教育改革的整体背景中来进行,其直接结果是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的特色发展和社区的文化发展,最终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