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装置气密性检验

化学实验装置气密性检验
化学实验装置气密性检验

——检查装置气密性

1、某学生利用氯酸钾分解制氧气的反应,测定氧气的摩尔质量。实验步骤如下:

①把适量的氯酸钾粉末和少量二氧化锰粉末混合均

匀,放入干燥的试管中,准确称量,质量为a g。②装好

实验装置。③检查装置气密性。④加热,开始反应,直到

产生一定量的气体。⑤停止加热(如图44—1,导管出口高

于液面)。⑥测量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⑦准确称量试管和

残留物的质量为b g。⑧测量实验室的温度。⑨把残留物

倒入指定的容器中,洗净仪器,放回原处,把实验桌面收

拾干净。⑩处理实验数据,求出氧气的摩尔质量。回答下列问题:

(1)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以下是测量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必须包括的几个步骤:①调整量筒内外液面使之相同;②使试管和量筒内的气体都冷却至室温;③读取量筒内气体的体积。

这三步操作的正确顺序是:(请填写步骤代号)。

(3)测量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时,如何使量筒内外液面的高度相同?

(4)如果实验中得到的氧气体积是c L(25℃、101 kPa),水蒸气的影响忽略不计,氧气的摩尔质量的计算式为(含a、b、c,不必化简):。

2、用图44—2所示的装置制取氢气,在塑料隔板上放粗锌粒,漏斗和带支管

的试管中装有稀硫酸,若打开弹簧夹,则酸液由漏斗流下,试管中液面上升

与锌粒接触,发生反应,产生的氢气由支管导出,若关闭弹簧夹,则试管内

液面下降,漏斗内液面上升,酸液与锌粒脱离接触,反应自行停止。需要时

再打开弹簧夹,又可以使氢气产生。这是一种仅适用于室温下随制随停的气

体发生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关闭弹簧夹时试管中液面会下降?

(2)这种制气装置在加入反应物以前,怎样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从下面三个反应中选择一个可以用这种随制随停的制气装置制取的气体,填写表中空白:①大理石与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②硫铁矿与盐酸反应制取硫化氢;③用二氧化锰催化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气体名称收集方法检验方法

(4)食盐跟浓硫酸反应制取氯化氢不能用这种装置随制随停。试说明理由:

3、由图44—3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1)如何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2)若用手捂热现象不明显,该怎样检验该装置的气密性?

4、有下列实验装置:

实验前需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实验

开始时,先关闭活塞a,并取下烧瓶B;

向A中加入一定浓度的盐酸,产生氢气。

经必要的操作[见问题(2)]后,在导管的

出口处点燃氢气,然后如图44—5所示

套上烧瓶B,塞紧瓶塞,氢气在烧瓶中

继续燃烧。用酒精灯加热反应管D中的

还原铁粉,待B中氢气的火焰熄灭后,

打开活塞a,气体通过硬管D进入试管E中,使酚酞试液呈红色。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如何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2)点燃氢气前必须进行操作,进行该操作的方法是

5、二氧化硫是一种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为粗略测定周围环境中的二氧化硫含量,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如图44—6所示装置:

(1)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在试管中

装入适量水,并使玻璃导管的下端浸没在

水中,然后

(填写操

作方法),将会看到

(填写实验现象),可证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2)实验时向试管中加入0.00050 mol〃L-1的碘水1.0 mL,用适量的蒸馏水稀释后加入2~3滴

淀粉溶液,配制成溶液A。测定指定地点的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时,推拉注射器的活塞反复抽气,A溶液由色变为色时反应恰好进行完全,此刻,立即停止抽气,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6、下图是验证CO气体还原性的实验装置,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7、下图是制取氨气并进行喷泉实验的装置图,

⑴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⑵如何引发喷泉?

8、某课外兴趣小组为了探究铁与硫

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反应所得固体

M的成分,设计了下图所示装置。

打开分液漏斗D中活塞,缓慢加入

稀盐酸至过量,与固体M充分反应。

待反应停止后,B中有黑色沉淀析

出,C中量气管装置右边液面上升,

调节量气管装置使左右液面相平

后,测得进入C中的气体体积为

VmL(已换算成标准状况)。

⑴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⑵在读取气体体积时为什么要调节量气管装置使左右液面相平?

1.(1)将导管的出口放入水槽中,用手紧捂试管,水槽中有气泡产生,放开手冷却,有少量水进入导管,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表明装置不漏气 (2)②①③;

(3)慢慢将量筒上下移动; (4)

mol g c

b a /273)

(4.22298-??

2.(1) 刚刚关闭弹簧夹时,稀硫酸仍然和金属锌反应产生H 2,,装置内压强逐渐增大,具支试管里溶液进入长颈漏斗中,液面下降,直至固体和溶液脱离,反应停止。

(2)夹紧弹簧夹,通过长颈漏斗向具支试管中加水,若加水一定量后,长颈漏斗中液面高于试管中液面,且不再下降,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3)

(4)此反应需要加热,且食盐是粉末状。

3.(1)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将干燥管末端的管口放入水中,用手紧捂烧瓶,c 中有气泡产生,松开手冷却,有少量水进入干燥管并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表明装置不漏气。

(2)方法一: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将干燥管末端的管口放入水中,用酒精灯小心加热烧瓶B ,c 中有气泡产生,移开酒精灯冷却,有少量水进入干燥管并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表明装置不漏气。

方法二:在干燥管尾端接一小段橡皮管,用止水夹夹紧橡皮管,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通过分液漏斗向烧瓶加水,若加水一定量之后,分液漏斗中水不再滴下,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4.略

5.(1)关闭活塞a ,向长颈漏斗中加水,若加水一定量后,长颈漏斗中液面高于试管中液面,且不再下降,说明活塞左边的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在E 中加水至浸没导管口,用酒精灯加热玻璃管D ,E 中有气泡产生,移开酒精灯冷却,E 中形成一段稳定的水珠,证明右边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2)检验氢气的纯度;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移近酒精灯的火焰,松开拇指,点燃,没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已纯。(或听到“噗”的一声,表明氢气纯净)

6. (1)轻轻向外拉动注射器的活塞;浸没在水中的玻璃导管中液面下降,甚至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2)蓝、无、SO 2+I 2+2H 2O===H 2SO 4+2HI

7.方法一:关闭A 、B 之间的活塞,向启普发生器的长颈漏斗中加水,若加水一定量后,长颈漏斗中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说明启普发生器的气密性良好;另将F 中加水至浸没导管口,用酒精灯加热D 的玻璃管,F 中有气泡产生,移开酒精灯冷却,F 中玻璃导管形成一段稳定的气体名称 收集方法 检验方法

CO 2

向上排空气法

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气体为 CO 2 H 2S 向上排空气法

通入CuSO 4溶液中,产生黑色沉淀,说明气体为H 2S

或“闻到有臭鸡蛋气味”,也可证明生成了H 2S

方法二:在F的出气导管尾端接一小段橡皮管,用止水夹夹紧橡皮管,打开A、B之间的活塞,向启普发生器中加水,若加水一定量之后,启普发生器中液面不再下降,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8.⑴方法一: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夹紧止水夹②③④,打开止水夹①,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松开手,若活塞能慢慢回到原位置,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方法二:夹紧止水夹②③④,打开止水夹①,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通过分液漏斗向锥形瓶中加水,若加水一定量之后,分液漏斗中水不再滴下,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方法三: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夹紧止水夹②④,打开止水夹①③,向左边的烧杯中加水至浸没导管口,用手紧捂烧瓶,烧杯中有气泡产生,松开手冷却,玻璃导管中液面上升,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⑵方法一:夹紧止水夹①②④,打开止水夹③,向外拉注射器,即能引发喷泉;

方法二:在注射器中装入一定量水后,按图安装好装置,夹紧止水夹①②③④,推动注射器的活塞,将水注入烧瓶内,打开止水夹③,即能引发喷泉;

方法三:取下注射器,向外拉动活塞,在注射器中装入一定量的空气,按图安装好装置,夹紧止水夹①②④,打开止水夹③,推动注射器的活塞,将空气注入烧瓶内,即能引发喷泉;9.⑴方法一: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向量气管中加水至两管形成一段水柱,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向上提量气管至液面高于左边,一段时间后,若液面不变,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方法二: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向量气管中加水,一定量后,若量气管中液面高于左边,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⑵保证装置内气体压强与大气压相等

中学化学几种制气装置气密性的检验方法

中学化学几种常见制气装置气密性的检验方法 黄明建 1、实验室制氧或制氨装置的气密性检查,装置如图1所示。 【方法】先将导气管一端管口浸没在水槽中的水里,双手握住试管,当观察到 时,松开双手,又观察到,表明该装置不漏气。 注意事项:。 【参考答案】导管口有若干个气泡逸出,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注:这种方法可称作微热法。)注意事项:若气温高于体温时,应改用热毛巾或酒精灯微热试管。 2、实验室制氢气或CO2装置的气密性检查装置如图2所示(该装置设计应用了启普发生器原理) 【方法】先,再通过向试管中注水,若观察到 ,表明该装置不漏气。

【参考答案】关闭止水夹,长颈漏斗,漏斗与试管中的液面形成了稳定的水位差。 3、见图3,该装置适用于用液体和固体(或液体)反应制气体。例如,用于高锰酸钾和浓盐酸制氯气,或用浓氨水与碱石灰制氨气,或用饱和食盐水与电石制乙炔等。 你认为该装置还可用于制哪些气体?。 检验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参考答案】该装置还可用于制H2、CO2、SO2、O2、NO2等。 注水法:先用止水夹夹紧橡胶导管,再向分液漏斗中注入适量水,打开活塞后,若漏斗中的水不能滴入烧瓶,液面稳定在一定高度不变,表明该装置不漏气。 4、展台上图4所示装置已放置了一段时间,你认 为该装置气密性如何?理由是: 在实验室,该装置可用于制哪些气体? 【参考答案】该装置气密性良好,因为图中显示长 颈漏斗与广口瓶内液面已经形成了一个稳定的水位差。 该装置可用于制H2、CO2等气体。 不宜用于制SO2、H2S、NO2、Cl2等有毒有害气体。 图4 【观察提示】 图中分液漏斗的活塞 处于开启状态,漏斗中的水并没有流入烧瓶),证明该装置确实不漏气。 原理:向密闭装置内注水时,会使装置内气体压强大于外界大气压,阻止漏斗中的水继续进入烧瓶,因而形成水位差。

装置气密性检查方法汇总

装置气密性检查方法汇总 在高考及平时的化学测试中,装置气密性检查问题是考查热点,也是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现将其归纳如下: 一般说来,无论采用那种装置制取气体,在成套装置组装完毕装入反应物之前,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以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装置气密性检验采用的一般方法是:通过气体发生器与附设的液体构成封闭体系,依据改变体系内压强时产生的现象(如气泡的生成,水柱的形成,液面的升降等)来判断装置气密性的好坏。在实际检验过程中,由于气体发生器结构不同,因此检验方法也有一定的差异。现就一些常见装置的检验方法总结如下,以供同学们参考。 1.如右图,此装置为最简易的制取气体装置,对于该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主要是通过气 体受热后体积膨胀,压强增大。 把导管的一端插到水里,用手紧握(必要时可双手同时用)试管的外壁。如果水中的导管口处有气泡冒出,松开手,水在导管里形成了一段水柱,则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只有气密性良好的装置才能进行有关实验。 2. 对下图A所示的装置,要先向左边试管里加水封闭长颈漏斗的下口后再检查;对下图B 所示的装置,要先向漏斗里加水封闭漏斗颈后再检查;对下图C所示的装置,关闭导气管活塞,向长颈漏斗中加水后使之出现液面差,通过观察液面的变化,判断装置的气密性是否 良好。 A的具体方法为:通过漏斗加入一定量的水,使漏斗的下端管口浸没在液面以下,夹紧弹簧夹,再加入少量的水,停止加水后,漏斗中与试管中液面差(即水柱高度)保持不变,说明该装置不漏气。 3. 如图检查气密性方法:用止水夹夹住橡皮管,打开a,用酒精灯微热B,若导气管口有气泡产生,移开酒精灯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初中化学气密性检查聚焦

几种装置气密性的检查 在实验室里制取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时都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是否完好,只有装置不漏气时才能使用。 实验装置的不同,所采取的方法可能不同,现列举出一些不同装置,谈谈它们气密性检查的方法。 如图1所示装置,要检查装置是否漏气,应先把导气管的一端浸入烧杯或水槽的水中,用手紧握试管或用手掌紧贴烧瓶的外壁。如果装置不漏气,试管或烧瓶里的空气受热膨胀,导管口就有气泡冒出。然后把手移开,过一会儿,待试管或烧瓶冷却后,水就从烧杯或水槽中升到导气管里,形成一段水柱,则表明装置不漏气。 如果发现装置漏气,必须找出漏气的原因,并进行调整、修理或更换零件。再次检验,直至装置不漏气时才能进行实验。 怎样检查图2装置中启普发生器的气密性呢?启普发生器气密性的检查与制氧时试管气密性的检查方法不同,也不同于制备二氧化碳时烧瓶气密性的检查。因为启普发生器的玻璃很厚,体积又大,不能借助于手掌热量测出来。启普发生器还不能加热,即使用酒精灯微微加热也不行。启普发生器气密性的检查方法是,先将导气管上的活塞关闭,然后往球形漏斗内注入水,使水面不仅超过球形漏斗漏斗颈的下端,要使漏斗嘴全部浸没水中,而且要使球形漏斗内的液面高出球形漏斗外的液面,在球形漏斗内形成一个凸起的水柱。放置2min至3min,如果水柱不下降,则说明启普发生器不漏气。 图3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与图2中启普发生器的气密性检查类似。首先,夹紧弹簧夹,向长颈漏斗中加入一定量的水,一会儿,长颈漏斗中液面不下降,表明装置不漏气。因为只要装置不漏气,原来存在于锥形瓶中的空气就不可能消失,始终具有一定的气压,导致所加入的水不能不停地进入瓶中,所以,一会儿,长颈漏斗中的液面将不再下降。

装置气密性的检验方法

装置气密性的检验方法 首先需要大家明确气密性检验是在组装完仪器后,加入药品前进行的,整个装置是空的(装置图中的药品视而不见),需要加入什么试剂(主要就是水)一定用文字说明。 先来分析。如果装置漏气,则装置内外压强始终保持一样,因此检验气密性需要改变压强。外部气压不能被改变,只能改变内部气压。改变压强有两个手段:改变内部温度和改变内部气体体积。 改变内压必须有个前提,即装置必须密闭,也就是和外部隔离(注意装置两头都需要观察是否已密闭)。产生密闭空间有两种方式:刚性密闭和柔性密闭。刚性密闭即关闭止水夹,关闭活塞等,柔性密闭即水封,将导管伸入液面下等。都做好准备后,可以开始分析、操作了。 改变内部温度: 降温不太好实现,而且降温的空间也不大,因此一般是升高内部气体温度,可以有两个常用手段。 如果装置比较小,仪器底面积比较小,比如试管加带导管的单孔塞。首先形成密闭空间,一头已经形成刚性密闭,另一头伸入烧杯中水的液面以下,形成柔性密闭。因为空间小,底面积小,直接用手捂,内部温度升高,内压增大,导管一侧就会有气泡冒出,但是注意此时并不能说明气密性好,因为升温过程迅速,气压快速增大,若有很小地方漏气,也不能迅速泄压,也会有气泡冒出。停止手捂,降温过程缓慢,若漏气,漏气处会流入空气来平衡压强,导管末端内不会有液面上升现象。若不漏气,因为已经出去气泡,恢复室温后,内部气体体积缩小,导管末端内会有液面上升,形成一段水柱。因此在出气泡后,一定接着表达:停止加热,导管内液面上升形成水柱,才能说明气密性良好,这是大家最容易丢掉的文字。

如果装置比较大,仪器底面积比较大,比如用圆底烧瓶作为反应容器,那么手捂带来的内部气体体积膨胀不明显,很难看到气泡和倒吸现象,需要改用酒精灯给圆底烧瓶加热,内部温度上升较大,体积膨胀很明显,就有明显现象了。其他参照上述手捂实验的操作要求表达即可。 这是一种气密性检验的方法。适用于简易装置,一般装置中没有像漏斗这样的仪器,就是一个简单的发生装置加带导管的单孔塞。 深圳市富源达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总部设在龙岗区布吉深惠路134号五楼西座,是一家技术力量雄厚的专业的防水测试设备生产厂家,拥有多年的生产和技术开发经验,现主要产品是:试水机,试漏机,测漏机,检漏机,试漏仪,测漏仪,检漏仪,气密性检测设备,防水测试机,防水测试仪,防水测试设备,0-50度试水机,六头/十头真空试水机,水压真空两用试水机等。公司产品远销香港、台湾、日本、韩国、印度、马来西亚、新加坡、士耳其、新西兰、美国、德国等。

初三化学装置气密性检查大全

装置气密性的检查基本方法:1.热敷法2.注水法3.抽气法 装置气密性检查的基本步骤: 1.装置只剩一个气体出口。 2.采用热敷法、注水法、抽气法等进行检查 3.观察气泡、水柱等现象得出结论。 注:若连接的仪器很多,应分段检查。 在叙述上要注意细节描述的严密性。如: 1.将导管末端浸入水中(或是加水或是插入)O 2.要注意关闭或者开启某些气体通道的活塞或 弹簧夹。 3.关闭分液漏斗活塞,或加水至“将长颈漏斗下口浸没” 等 1. 具体方法为:把导管口的下端浸入水中,用双手 紧握试管。 如果观察到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证明装置不漏气。 2.具体方法为:从漏斗加入一定量的水,使漏斗的下端管口浸没在液面以下,夹紧弹簧夹,再加入少量的水,停止加水后,漏斗中与锥形瓶中液面差(即水柱高度)保持不变,说明该装置不漏气。

3 .具体方法为:关闭导气管上的活塞,从球形漏斗中加入足量的 水,使球形漏斗中出现水柱,水柱高度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不变,则说 明装置不漏气。 4 .具体方法是:关闭分液漏斗上的活塞,把导气管的 一端浸入 水中,用双手紧握试管底部。如果观察到导气管口有气 泡冒出,而且在松开手后,导管中形成一段水柱,则证明装置气 密性好,不会漏气。 5 .具体方法:当拉动注射器的活塞时,若气密性良好则可 他|||出?她|小 以看到长颈漏斗的下端会产生气泡;当推动注射器的活塞时,若 气密性好则会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 6 .具体方法:在试管中装入适量 的水,保证玻璃导管的下端浸没在水中, 缓 缓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若看到A 中有 气泡 冒出,则证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7 .具体方法:轻轻下推注射器 活塞一小段 距离后松手,若注射器能够 回到原来的刻度,则说明不漏气 100mL 锥形瓶 足量的石灰石 五「20mL 一次性注射器 适量的_ = 稀盐酸在 图4

中学化学实验:装置气密性检查方法

气密性检查方法 气密性检查是制取气体实验的前奏。气密性检查的方法是,在使所要检查的实验系统密封的条件下,通过一定方法,如加热法(改变温度),加水法(往系统内加水),或通入气体等,改变系统内的压强,导致系统内外压强不同,然后观察现象。若是用手捂或用酒精灯稍稍加热,主要观察导管末端是否有气泡产生;若是注入水,则观察是否形成水柱且不下降;若是通入气体,则看另一端是否有连续均匀的气泡产生。下面,通过一些典型装置加以说明。 1.加热法: 例1.如何检查下列装置的气密性 答:①把导管的一端插到水里,②用手紧握(必要时可双手同时用)试管(烧瓶)的外壁。 如果水中的导管口处有气泡冒出,松开手,水在导管里形成了一段稳定的水柱,则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例2,如何检查图2装置的气密性? 检查方法是:关上活塞,用另一根导管连接导管,然后将导 管末端浸入水中,再用手握住试管外壁,若导管末端有气泡 产生,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例3:实验前如何检查下列装置的气密性? 答:①在A(及E)中加入少量水,使水面刚刚没过A的漏斗颈(及E的导管口)的下端,②打开活塞a,③在烧瓶B(或玻璃管D)的底部加热,若A中漏斗颈内水面上升,且E中导管口有气泡逸出,说明装置不漏气。(若关闭活塞a,用同样的方法分别在烧瓶B底部和玻璃管D下部加热,分别检查活塞前后两部分是否漏气也可)。2.加水法 例1,如何检查图3装置的气密性? 答:①打开止水夹,往长颈漏斗中加 水使下端液封,②关闭止水夹继续 向长颈漏斗中加水至长颈漏斗与 试管中形成液面差,静至一段时间 液面差不变化说明装置气密性良 好 例2,如何检查图4装置的气密性? 答:打开止水夹,往长颈漏斗中加水使下端液封,然后从量气管处加水,使两端形成液面差,若一段时间液面差不下降,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3综合法 例1如何检查图5装置的气密性? 方法1:分别加水浸没锥形瓶中长颈漏斗的末端和集气瓶 中导管的末端,然后用热毛巾捂住洗气瓶,若 锥形瓶内液面长颈漏斗管内水柱上升(或长颈 漏斗管内液面与锥形瓶中液面形成液面差)和 集气瓶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说明该装置的气 密性良好。 方法2:先往长颈漏斗中加水使其形成液封,然后用止水夹夹住洗气瓶和集气瓶的橡皮导管处,再用手捂住洗气瓶。若长颈漏斗管中形成一段液柱且不下降,则说明气密性良好。 例2如何检查图6装置的气密性? 答①在试管A中加水浸没玻璃管口, ②轻轻向外拉动注射器的活塞,若浸没在 水中的玻璃导管口就有气泡冒出,则该装 置气密性完好.(需要指出的是,推动注射 器时通向试管的单向阀被关闭,水中不会 有任何现象。)

检查装置气密性方法小结

一般来说,无论采用那种装置制取气体,在成套装置组装完毕装入反应物之前,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以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装置气密性检验采用的一般方法是:通过气体发生器与附设的液体构成封闭体系,依据改变体系内压强时产生的现象(如气泡的生成,水柱的形成,液面的升降等)来判断装置气密性的好坏。 1.如图1,此装置为最简易的制取气体装置,对于该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主要是通过气体受热后体积膨胀,压强增大。 具体方法为:把导管口的下端浸入水中,用双手紧握试管。如果观察到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证明装置 不漏气。 注意:若外部气温较高,实验现象不明显,我们可以使用酒精灯对试管底部微微加热,但现象一定要注意撤走酒精灯后,导管中能形成一段水柱,并且一段时间不下降,才能说明气密性好。 2.如图2所示,此装置漏斗与大气相通,无法如上例那样进行检查。要进行其气密性检查,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使锥形瓶不直接 通过漏斗与大气相通。要解决这一问题,显而易见的用水(或液体) 做液封,从而实现这一目的。 具体方法为:从漏斗加入一定量的水,使漏斗的下端管口浸没在液面以下,夹紧弹簧夹,再加入少量的水,停止加水后,漏斗中与锥形瓶中液面差(即水柱高度)保持不变,说明该装置不漏气。 3.图3为启普发生器。该装置的原理与上图2的原理是一样的,但主要是该装置中弹簧夹被活塞代替。

具体方法为:关闭导气管上的活塞,从球形漏斗中 加入足量的水,使球形漏斗中出现水柱,水柱高度 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不变,则说明装置不漏气。 4.图4为利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实验室装置,利用分液漏斗等仪器。这套装置与图2或图3不同,主要的原理与图1一样。 具体方法是:关闭分液漏斗上的活塞,把导气 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双手紧握试管底部。如果观 察到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而且在松开手后,导管 中形成一段水柱,则证明装置气密性好,不会漏气。 一、使装置密封 密封是使装置与环境不再有气体交换。密封的方式有多种,可用胶塞、弹簧夹、水封等。 二、增大或减小装置内气体的体积 这步的实验原理为物理学的克拉柏龙方程。首先我们要考虑体积与温度、压强、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改变体积可以有不同的方式;其次还要考虑实验条件发生变化后这种方法的可行性,从而思维方式做及时的转变。 三、观察气液交界处的变化,然后作出气密性好坏的判断 例1.检验如图1所示装置的气密性。 按检验装置气密性的步骤,首先将该装置的管口用水封;第二,对于类似于大试管的体积比较小、器壁比较薄的仪器(如圆底烧瓶、锥型瓶等),都可采

初中化学气密性检查(总4页)

初中化学气密性检查-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气密性检查方法1 一、基本方法: ①受热法:将装置只留下1个出口,并先将该出口的导管插入水中,后采用微热(手捂、热毛巾捂、酒精灯微热等),使装置内的气体膨胀。观察插入水中的导管是否有气泡。停止微热后,导管是否出现水柱。②压水法:如启普发生器③吹气法 二、基本步骤: ①形成封闭出口 ②采用加热法、水压法、吹气法等进行检查 ③观察气泡、水柱等现象得出结论。 三、实例 【例1】检查图A装置的气密性 图A图B 【例2】 【例3】启普发生器气密性检查的方法 图A 图B 方法:如图所示。关闭导气管活塞,从球形漏斗上口注入水,待球形漏斗下口完全浸没于水中后,继续加入适量水到球形漏斗球体高度约1/2处,做好水位记号静置几分钟,水位下降的说明漏气,不下降的说明不漏气。 【例4】检查下面有长颈漏斗的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 方法1:同启普发生器。若颈中形成水柱,静置数分钟颈中液柱不下降,说明气密性良好,否则说明有漏气现象。 方法2:向导管口吹气,漏斗颈端是否有水柱上升用橡皮管夹夹紧橡皮管,静置片刻,观察长颈漏斗颈端的水柱是否下落若吹气时有水柱上升,夹紧橡皮管后水柱不下落,说明气密性良好。 【例5】检查图A所示简易气体发生器的气密性。 图A 图B 方法:关闭K,把干燥管下端深度 ..浸入水中(图B所示),使干燥管内液体面低于烧杯中水的液面,静置一段时间,若液面差不变小,表明气密性良好。 【例6】 图A 图B 方法:如图所示。关闭导气管活塞,从U型管的一侧注入水,待U型管两侧出现较大的高度差为止,静置几分钟,两侧高度差缩小的说明漏气,不缩小的说明不漏气。 【例】如下图所示为制取氯气的实验装置:盛放药品前,怎样检验此装置的气密性方法:向B、D中加水使导管口浸没在水面下,关闭分液漏斗活塞,打开活塞K,微热A 中的圆底烧瓶,D中导管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关闭活塞K片刻后,D中导管倒吸

中考化学实验装置的气密性

初中化学气体实验装置气密性检验 装置气密性的检验难在以下两点,一是方法,二是文字表述。 ●难点磁场:请试做下列题目,然后自我界定学习本篇是否需要。 某学生利用氯酸钾分解制氧气的反应,测定氧气的摩尔质量。实验步骤如下: ①把适量的氯酸钾粉末和少量二氧化锰粉末混合均匀,放入干燥的试管中,准确称量,质量为a g 。②装好实验装置。③检查装置气密性。④加热,开始反应,直到产生一定量的气体。⑤停止加热(如图44—1,导管出口高于液面)。⑥测量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⑦准确称量试管和残留物的质量为b g 。⑧测量实验室的温度。⑨把残留物倒入指定的容器中,洗净仪器,放回原处,把实验桌面收拾干净。⑩处理实验数据,求出氧气的摩尔质量。 回答下列问题: (1)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 (2)以下是测量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必须包括的几个步骤:①调整量筒内外液面使之相同;②使试管和量筒内的气体都冷却至室温;③读取量筒内气体的体积。这三步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请填写步骤代号)。 (3)测量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时,如何使量筒内外液面的高度相同?________。 (4)如果实验中得到的氧气体积是c L(25℃、101 kPa),水蒸气的影响忽略不计,氧气的摩尔质量的计算式为(含a 、b 、c ,不必化简): 。 ●案例探究 [例题]用图44—2所示的装置制取氢气,在塑料隔板上放粗锌粒,漏

斗和带支管的试管中装有稀硫酸,若打开弹簧夹,则酸液由漏斗流下,试管中液面上升与锌粒接触,发生反应,产生的氢气由支管导出,若关闭弹簧夹,则试管内液面下降,漏斗内液面上升,酸液与锌粒脱离接触,反应自行停止。需要时再打开弹簧夹,又可以使氢气产生。这是一种仅适用于室温下随制随停的气体发生装置。 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关闭弹簧夹时试管中液面会下降?_____________。 (2)这种制气装置在加入反应物以前,怎样检查装置的气密性?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下面三个反应中选择一个可以用这种随制随停的制气装置制取的气体,填写表中空白:①大理石与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②硫铁矿与盐酸反应制取硫化氢;③用二氧化锰催化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4)食盐跟浓硫酸反应制取氯化氢不能用这种装置随制随停。试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 命题意图:有关制H2装置的考查。 知识依托: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及固液不加热制气等有关知识。 错解分析:不知道简易制H2装置气密性的检验方法,不了解用题给装置制气对反应物特别是固体反应物的条件限制,都会造成错解。 解题思路:(1)刚刚关闭弹簧夹时,试管内的反应仍在进行,这时产生的气体,使试管内气压增大,只要试管内的压强大于外面的大气压,试管内的液面就会下降,直至固体和液体脱离接触,反应停止,内外气压平衡为止。 (2)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首先要夹紧弹簧夹,然后由长颈漏斗加水,水面没过长颈漏斗下端的管口后,由于重力的作用,漏斗中的水仍要流入试管中,但试管中的气体却跑不出来,这样,若装置的气密性完好,则试管中的气体因体积减小而压强增大,从而可支持长颈漏斗内的液面高于试管内的液面。若装置气密性不好,则漏斗内的液面与试管内的液面最终保持水平。 同样,回答本题,只需说明装置不漏气即可,可不对装置漏气的现象和结论予以回答。 (3)只要是块状固体和液体发生反应制取气体,且反应不需要加热,就可使用此气体发

常见实验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

常见实验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 在化学实验中涉及气体的反应,实验时必须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检查装置气密性的原理是利用装置内外气体压强的存在,借助特殊现象来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如使装置留一个与外界相通的导管口,并把它浸入水中,然后使实验装置受热或者冷却,使密闭系统内部与外界的大气压强产生压强差,通过表现出来的现象(产生气泡、形成液柱)来检查装置气密性。或者使实验装置形成一个液封的密闭体系,利用内部气压的稳定性保持液面高度不变来检查装置气密性。下面以例题来归纳常见几种实验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 例1:现有两套如下图所示的气体发生装置,实验前应如何检查装置气密性? 酒精灯微热试管等)若导管口产生气泡,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操作如下图所示 补充说明:用此方法检查装置气密性,观察到管口产生气泡后松开双手,一段时间后,若水沿导管上升形成一段水柱,也同样能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方法二:将导管一端浸入水中,用冰毛巾捂住试管外壁,(或将试管放入冰水中)若水 沿导管上升形成一段水柱,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例2:下图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取CO2气体,实验前应如何检查装置气密性? 方法:先往长颈漏斗中加水至长颈漏斗下端液封,再用弹簧夹夹住橡皮管,继续加入适量水,若一段时间后,长颈漏斗内液面高度保持不变,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反之则 装置漏气。

例3:下图装置制取气体时能够通过调节分液漏斗旋塞控制液体流速,从而达到控制反应速率的目的,实验前应如何检查装置气密性? 方法一:先将导管一端浸入水中,往分液漏斗中加入适量水,然后打开分液漏斗的旋塞,往锥形瓶中加入水,若导管口产生气泡,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方法二:关闭分液漏斗,将导管一端浸入水中,用双手(或热毛巾)捂住锥形瓶外壁,若导管口产生气泡,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例4:下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量生成气体的体积,实验前应如何检查装置气密性? 方法:先往量气管中加入适量水,关闭弹簧夹,向上移动量气管,(或继续加入适量水)若一段时间后,量气管内液面不下降,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例5:利用如下装置(部分固定装置已略去)制备氮化钙,并探究其化学式(实验式)。实验前应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方法:关闭活塞k,将 末端导管插入试管A的水中,用酒精灯微热硬玻璃管,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撤去酒精灯冷却后,在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则证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补充说明: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装置,检查时为说明整套装置气密性良好,应微热左端玻璃管,不应该选择干燥管或U形管。另外,由于装置系统容积较大,为避免由于装置内外压强差小,观察不到明显现象,不能用手握硬质玻璃管,而应该用热毛巾或酒精灯微热。

装置气密性检验的常用方法

装置气密性检验的常用方法 河南宏力学校高中部胡乔木 在化学实验中,对于气体的化学实验, 特别是有毒、有污染的气体的化学实验,它 们的实验装置在发生反应之前必须要经过气 密性检验这一步。装置的气密性检验是气体 的实验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操作环节,它 有时候往往影响着整个实验的成与败。在很多的实验题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单独对有关实验装置的气密性检验的方法的考查,其实,在实验题中考查装置气密性的检验方法是对学生动手实验操作能力进行检验的重要考查形式。所以说,对于实验装置的气密性检验,我们应当引以足够的重视。同时,我们还应当重点掌握常见的几种重要的装置气密性检验的方法,以及这些检验方法的操作原 理。 现将中学化学常见的几种检验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归纳如下。 1、微热法 这是中学化学检验装置气密性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也是最基本的装置气密性检验方法。这种检验方法的原理是利用气体受热膨胀之后从装置中逸出来,看到气泡冒出。具体的操作方法是这样的:将导气管b的末端插入水槽中,用手握住试管a或用酒精灯对其进行微热,这样试管a中的气体受热膨胀,在导气管末端会有气泡产生。在松开手或撤离酒精灯以后,导气管末端有一段水柱上升,则证明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不漏气。 详见下图示。

2、液差法 液差法是利用装置内外的压强差产生的“托力”将一段水柱托起,不再下降。对于不同的实验装置,利用液差法进行气密性检验的时候,所采取的实验操作方法是有所不同的。下面介绍两种常见的液差法检验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方法。 (1)启普发生器的气密性检验:关闭导气管活塞,向球形漏斗中加水,使得漏斗中的液面高于容器的液面,静置片刻后液面不再改变的时候即可证明启普发生器的气密性良 好。详见下图示。 (2)另一种气密性检验的方法,如下图所示。具体操作是这样的:连好仪器,向乙管中注入适量的水,,使得乙管的液面高于甲管的液面。静置片刻后,若液面保持不变则 证明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3、液封法 如下图所示,该装置的气密性检验的方法是这样的:关闭活塞K,向其中加入水至浸没长颈漏斗下端管口,若漏斗颈出现一段稳定的水柱,证明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各种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方法及答案

班级姓名 一、装置气密性的检查原则: 1、检验时利用装置自身的仪器,在没有特殊需要的情况下,往往是不可以随意添加其它仪器来检验装置气密性的。 2、在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时操作往往是使装置中的气体体积发生变化,但变化的程度要小,大幅度的变化是不能看出装置是否漏气的。 二、装置气密性的检查原理:一般说来,无论采用那种装置制取气体,在成套装置组装完毕装入反应物之前,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以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装置气密性的检验,原理:通常是想办法造成装置不同部位气体有压强差,并产生某种明显的现象。装置气密性检验采用的一般方法是:通过气体发生器与附设的液体构成封闭体系,依据改变体系内压强时产生的现象(如气泡的生成,水柱的形成,液面的升降等)来判断装置气密性的好使气压增大的常见方法有:①对容积较大的容器加热(用手、热毛巾、或微火)容器内受热气体膨胀,压强变大,现象是从导管出口(应浸没在水下)排出气泡,冷却时气体收缩,液体回流填补被排出的气体原来的位置,从而形成一段液柱;②通过漏斗向密闭容器内加水,水占领一定空间使容器内气体压强变大。现象是使加水的漏斗颈中的水被下方的气体“托住”,形成一段稳定的液柱。 在叙述上要注意细节描述的严密性。如: 1.将导管末端浸入水中(或是加水或是插入)。 2.要注意关闭或者开启某些气体通道的活塞或弹簧夹。 3.关闭分液漏斗活塞,或加水至“将长颈漏斗下口浸没”等。 三、装置气密性的检查基本方法: 1.受热法:将装置只留下1个出口,并先将该出口的导管插入水中,后采用微热(手捂、热毛巾捂、酒精灯微热等),使装置内的气体膨胀。观察插入水中的导管是否有气泡。停止微热后,导管是否出现水柱。 2.压水法:如启普发生器气密性检查 四、装置气密性检查的基本步骤: 1.压水法,只装置只剩一个气体出口。 2.采用加热法、水压法等进行检查 3.观察气泡、水柱等现象得出结论。注:若连接的仪器很多,应分段检查。

实验装置气密性检查(原理、题型及方法)

实验装置气密性检查(原理、题型及方法)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先导的学科,往往试验装置的安装及错误检查也是各种化学试题的一个重点内容,实验是考查学生动手能力及思维能力比较好的题型。其中一大类型题目就是 当实验对象中有气体时试验装置气密性的检查。试验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时往往需要遵循以下 原则。1、检验时利用装置自身的仪器,在没有特殊需要的情况下,往往是不可以随意添加其它仪器来检验装置气密性的。2、在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时操作往往是使装置中的气体体积 发生变化,但变化的程度要小,大幅度的变化是不能看出装置是否漏气的。 、检验装置气密性基本原理 [原理1]:在常压下,改变温度T,利用气体热胀冷缩的性质进行气密性的检验。 [原理2]:在恒压下,利用产生液面差维持体系内外压强相等,即外界大气压+液柱压强 =体系内部的气体压强。 检验装置的气密性许多同学知道怎样做却不善于用文字表达,回答时应注意既要答出操 作方法,又要答出观察到的现象,还要答出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的标准,三者缺一不可。 二、检验装置气密性基本方法: 1、微热法: 手捂法:适于单孔发生器气密性的检查;热源辅助法:对容积较大的容器加热(热毛巾、或微火)容器内受热气体膨胀,压强变大,现象是从导管出口(应浸没在水下)排出气泡,冷却时气体收缩,液体回流填补被排出的气体原来的位置,从而形成一段液柱。 2、堵孔法 3、液封法 4、水压法 5、吹气法 6、抽气法 堵孔、液封、水压法等适于双孔发生器气密性检查,对启普发生器气密性的检查用水压 法更加方便; 三、基本步骤: 1、观察气体出口数目,若有多个出口,则通过关闭止水夹、分液漏斗活塞或用水封等方法,让装置只剩一个气体出口。 2、采用加热法、水压法、吹气法等进行检查 3、观察气泡、水柱等现象得出结论。 注:若连接的仪器很多,可在不拆卸整套仪器的前提下分段检查。同时考虑检查方法的 综合应用。 四、实例: 方法:如图B将导管出口埋入水中,用手掌或热毛巾捂住容积大的部位,看水中的管口是否有气泡逸出,过一会儿移开手掌或毛巾,观察浸入水中的导管末端有无水上升形成水柱。若捂住时有气泡溢出,移开手掌或毛巾,有水柱形成,说明装置不漏气。 【例2】请检查下面装置的气密性

2014高考化学实验复习三--各种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方法归纳三

专题复习三各种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方法归纳一般说来,无论采用那种装置制取气体,在成套装置组装完毕装入反应物之前,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以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装置气密性的检查这类题目变化很多,很多同学经常出错,因此,无论是从实验还是从理论、应试诸方面,都需要我们掌握好装置气密性检查的原理、方法及解题思路 气密性检查思路: 使要检查气密性装置(及附加的装置)构成一个封闭体系,其系统内有一部分气体,设法改变体系内气体压强(改变温度、鼓气),观察产生的现象(水柱、水面升降、气泡等),以判断装置气密性的好坏。写方案时既要说明操作方法,又要说明观察到的现象,还要说明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的标准,三者缺一不可。 考核的问题有二:一是怎样增大体系内气体的压强;二是能否正确地描述实验现象。通过对问题的回答,考核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具体步骤: 观察装置出口数目,若有多个出口,则通过关闭止水夹、分液漏斗活塞或用水封等方法,使装置构成封闭体系。 采用改变温度、加水增压法、鼓气法等改变封闭体系内气体压强。 观察水柱、水面升降、气泡等现象得出结论。 注:若连接的仪器很多,应分段检查。 气密性检查的三种基本方法.改变气体温度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加水加压法检查装置气密性.鼓气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鼓气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例如: 方 案 操作现象结论 1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淹没长颈 漏斗下端管口;用嘴对着导管口 吹气。 试管中的水沿 长颈漏斗向上 移动 实验装 置不漏 气 2 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淹没长颈 漏斗下端管口;用嘴对着导管口 吸气。 长颈漏斗下端 口有大量气泡 冒出 实验装 置不漏 气 装置气密性的检验, 原理通常是想办法造成装置不同部位气体有 压强差,并产生某种明显的现象。使气压增大的常见方法有:①对容积较大的容器加热(用手、热毛巾、或微火)容器内受热气体膨胀,压强变大,现象是从导管出口(应浸没在水下)排出气泡,冷却时气体收缩,液体回流填补被排出的气体原来的位置,从而形成一段液柱;②通过漏斗向密闭容器内加水,水占领一定空间使容器内气体压强变大。现象是使加水的漏斗颈中的水被下方的气体“托住”,形成一段稳定的液柱。叙述上要注意细节描述的严密如: 1.将导管末端浸入水中(或是加水或是插入)。 2.要注意关闭或者开启某些气体通道的活塞或弹簧夹。 3.关闭分液漏斗活塞,或加水至“将长颈漏斗下口浸没”等。 一、基本方法:①受热法:将装置只留下1个出口,并先将该出口的导管插入水中,后采用微热(手捂、热毛巾捂、酒精灯微热等),使装置内的气体膨胀。观察插入水中的导管是否有气泡。停止微热后,导管是否出现水柱。②压水法:如启普发生器气密性检查③吹气法(不常用,略)二、基本步骤:①观察气体出口数目,若有多个出口,则通过关闭止水夹、分液漏斗活塞或用水封等方法,只装置只剩一个气体出口。②采用加热法、水压法、吹气法等进行检查 ③观察气泡、水柱等现象得出结论。注:若连接的仪器很多,应分段检查。 三、实例 【例1】如何检查图A装置的气密性方法:如图B将导管出口埋入水中,用手掌或热毛巾焐 容积大的部位,看水中的管口是否有气泡逸出,过一 会儿移开焐的手掌或毛巾,观察浸入水中的导管末端有 无水上升形成水柱。若焐时有气泡溢出,移开焐的手掌 或毛巾,有水柱形成,说明装置不漏气。 【例2】请检查下面装置的气密性

各种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方法归纳21467

各种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方法归纳 一、基本方法: ①受热法:将装置只留下1个出口,并先将该出口的导管插入水中,后采用微热(手捂、热毛巾捂、酒精灯微热等),使装置内的气体膨胀。观察插入水中的导管是否有气泡。停止微热后,导管是否出现水柱。 ②压水法:如启普发生器气密性检查 ③吹气法 二、基本步骤: ①形成封闭出口 ②采用加热法、水压法、吹气法等进行检查 ③观察气泡、水柱等现象得出结论。 注:若连接的仪器很多,应分段检查。 三、实例 【例1】如何检查图A装置的气密性 方法:如图B将导管出口埋入水中,用手掌或热毛巾焐容积大 的部位,看水中的管口是否有气泡逸出,过一会儿移开焐的手 掌或毛巾,观察浸入水中的导管末端有无水上升形成水柱。若 焐时有气泡溢出,移开焐的手掌或毛巾,有水柱形成,说明装 置不漏气。 图A 图B 【例2】请检查下面装置的气密性 方法: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将将导气管插入烧杯中水中,用酒精灯微热 园底烧瓶,若导管末端产生气泡,停止微热,有水柱形成,说明装置不漏气。【例3】启普发生器气密性检查的方法,

方法:如图所示。关闭导气管活塞,从球形漏斗上口注入水,待球形漏斗下口完全浸没于水中后,继续加入适量水到球形漏斗球体高度约1/2处,做好水位记号静置几分钟,水位下降的说明漏气,不下降的说明不漏气。 图A 图B 【例4】检查下面有长颈漏斗的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 方法1:同启普发生器。…若颈中形成水柱,静置数分钟颈中液柱不下降,说明气密性良好,否则说明有漏气现象。 方法2:向导管口吹气,漏斗颈端是否有水柱上升用橡皮管夹夹紧橡皮管,静置片刻,观察长颈漏斗颈端的水柱是否下落若吹气时有水柱上升,夹紧橡皮管后水柱不下落,说明气密性良好。 【例5】检查图A所示简易气体发生器的气密性。 方法:关闭K,把干燥管下端深度 ..浸入水中(图B所示),使干燥 管内液体面低于烧杯中水的液面,静置一段时间,若液面差不变小, 表明气密性良好。 图A 图B 【例6】 方法:如图所示。关闭导气管活塞,从U型管的一侧注入水,待U型管两侧出 现较大的高度差为止,静置几分钟,两侧高度差缩小的说明漏气,不缩小的说 明不漏气。 图A 图B 【例】如下图所示为制取氯气的实验装置:盛放药品前,怎样检验此装置的气密性?

初中化学气密性检查

气密性检查方法1 一、基本方法: ①受热法:将装置只留下1个出口,并先将该出口的导管插入水中,后采用微热(手捂、热毛巾捂、酒精灯微热等),使装置内的气体膨胀。观察插入水中的导管是否有气泡。停止微热后,导管是否出现水柱。②压水法:如启普发生器③吹气法 二、基本步骤: ①形成封闭出口 ②采用加热法、水压法、吹气法等进行检查 ③观察气泡、水柱等现象得出结论。 三、实例 【例1】检查图A装置的气密性 图A图B 【例2】 【例3】启普发生器气密性检查的方法 图A 图B 方法:如图所示。关闭导气管活塞,从球形漏斗上口注入水,待球形漏斗下口完全浸没于水中后,继续加入适量水到球形漏斗球体高度约1/2处,做好水位记号静置几分钟,水位下降的说明漏气,不下降的说明不漏气。 【例4】检查下面有长颈漏斗的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 方法1:同启普发生器。若颈中形成水柱,静置数分钟颈中液柱不下降,说明气密性良好,否则说明有漏气现象。 方法2:向导管口吹气,漏斗颈端是否有水柱上升用橡皮管夹夹紧橡皮管,静置片刻,观察长颈漏斗颈端的水柱是否下落若吹气时有水柱上升,夹紧橡皮管后水柱不下落,说明气密性良好。 【例5】检查图A所示简易气体发生器的气密性。 图A 图B 方法:关闭K,把干燥管下端深度 ..浸入水中(图B所示),使干燥管内液体面低于烧杯中水的液面,静置一段时间,若液面差不变小,表明气密性良好。 【例6】 图A 图B 方法:如图所示。关闭导气管活塞,从U型管的一侧注入水,待U型管两侧出现较大的高度差为止,静置几分钟,两侧高度差缩小的说明漏气,不缩小的说明不漏气。 【例】如下图所示为制取氯气的实验装置:盛放药品前,怎样检验此装置的气密性?方法:向B、D中加水使导管口浸没在水面下,关闭分液漏斗活塞,打开活塞K,微热A中的圆底烧瓶,D中导管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关闭活塞K片刻后,D中导管倒吸入一段水柱,B中没入液面的导管口会产生气泡。有这些现象说明气密性良好。储气作用、防堵塞防倒吸安全瓶作用 【例7】如何检查下面装置的气密性? 分析:用止水夹夹住b、C装置间的导管的橡皮管,关闭分液漏用酒精灯在a装置下微热,若b装置中的导管产生一段水柱,止水夹前面的装置气密性良好。在C处的锥形瓶中用酒精灯微热,若e处出现气泡,停止微热,插在e处液面下的导管产生一段液柱,表明这部分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气密性检查方法2 若是用手捂或用酒精灯稍稍加热,主要观察导管末端是否有气泡产生; 若是注入水,则观察是否形成水柱且不下降;

初中化学几种装置气密性的检查

初中化学几种装置气密性的检查 如图1所示装置,要检查装置是否漏气,应先把导气管的一端浸入烧杯或水槽的水中,用手紧握试管或用手掌紧贴烧瓶的外壁。如果装置不漏气,试管或烧瓶里的空气受热膨胀,导管口就有气泡冒出。然后把手移开,过一会儿,待试管或烧瓶冷却后,水就从烧杯或水槽中升到导气管里,形成一段水柱,则表明装置不漏气。 如果发现装置漏气,必须找出漏气的原因,并进行调整、修理或更换零件。再次检验,直至装置不漏气时才能进行实验 怎样检查图2装置中启普发生器的气密性呢?启普发生器气密性的检查与制氧时试管气密性的检 查方法不同,也不同于制备二氧化碳时烧瓶气密性的检查。因为启普发生器的玻璃很厚,体积又 大,不能借助于手掌热量测出来。启普发生器还不能加热,即使用酒精灯微微加热也不行。启普 发生器气密性的检查方法是,先将导气管上的活塞关闭,然后往球形漏斗内注入水,使水面不仅 超过球形漏斗漏斗颈的下端,要使漏斗嘴全部浸没水中,而且要使球形漏斗内的液面高出球形漏 斗外的液面,在球形漏斗内形成一个凸起的水柱。放置2min至3min,如果水柱不下降,则说明启 普发生器不漏气。 方法一:首先,夹紧弹簧夹,向长颈漏斗中加入一定量的水,一会儿,长颈漏斗中液面不下降, 表明装置不漏气。(因为只要装置不漏气,原来存在于锥形瓶中的空气就不可能消失,始终具有 一定的气压,导致所加入的水不能不停地进入瓶中,所以,一会儿,长颈漏斗中的液面将不再下 降。) 方法二:首先由长颈漏斗向瓶中注水至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于液面以下,然后加紧弹簧夹,再向长 颈漏斗中注水使漏斗中形成一段水柱,如果水柱稳定则气密性良好,否则反之。 方法三:首先由长颈漏斗向瓶中注水至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于液面以下,然后将玻璃导管放入水中, 双手握住玻璃瓶,如果有气泡冒出则气密性良好,否则反之。

检验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检验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一、有的采用微热(手捂或热毛巾捂)法。 其操作程序:将导气管末端插入水中――用手握住或利用热毛巾捂容器对该仪器装置微热——观察导管末端是否有气泡逸出——松开手后—-观察导管末端是否形成一段水柱,若是,则气密性好。如图一、二装置气密性的检查。 二、有的采用直接加热法。 当装置构成的密封体系较大时,用手捂或热毛巾捂不易引起空气体积的变化时,采用酒精灯直接对装置加热,若观察到导管末端有气泡逸出——松开手或移走热源后—-导管末端形成一段水柱,则装置的气密性好。 例1、有下列实验装置:如下图中A是简易的氢气发生器,B是大小适宜的圆底烧瓶,C是装有干燥剂的U形管,a是旋转活塞,D是装有还原铁粉的反应管,E 是装有酚酞试液的试管。 实验前先检查实验装置的气密性。实验开始时,先关闭活塞a,并取下烧瓶B;向A中加入一定量浓度适当的盐酸,发生氢气,经必要的“操作”[见问题(2)]后,在导管的出口处点燃氢气,然后如图所示套上烧瓶B,塞紧瓶塞,氢气在烧瓶中继续燃烧。用酒精灯加热反应管D中的还原铁粉,待B中氢气的火焰熄灭后,打开活塞a,气体通过反应管D进入试管E中,使酚酞试液呈红色。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前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三、有的采用液差法——启普发生器或其简易装置气密性的检查 操作程序:关闭导气管上的活塞――往体系即球形漏斗中注入水——使漏斗中的水面高于容器中的水面――静置片刻水面位置不变即形成稳定的液差,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如图四装置气密性的检查。 例2、用图三所示的装置制取氢气,在塑料隔板上放粗锌粒,漏斗和带支管的试管中装有稀硫酸,若打开弹簧夹,则酸液由漏斗流下,试管中液面上升与锌粒

检查装置气密性完整归纳

检查装置气密性 一般方法是:通过气体发生器与附设的液体构成封闭体系,依据改变体系内压强时产生的现象(如气泡的生成,水柱的形成,液面的升降等)来判断装置气密性的好坏。在实际检验过程中,由于气体发生器结构不同,因此检验方法也有一定的差异。 1、微热法 方法:如图将导管口浸入水中,用手掌或热毛巾捂容积大的部位,若导管口有气泡产生,过一会儿移开捂的手掌或毛巾,导管末端形成一段水柱,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方法: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往烧杯中加水至没过导管口,用酒精灯微热圆底烧瓶,若导管末端产生气泡,停止微热,有水柱形成,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启普发生器的气密性检查 方法:关闭导气管活塞,从球形漏斗上口注入水,待球形漏斗下口完全浸没于水中后,继续加入适量水到球形漏斗球体高度约1/2处,做好水位记号,静置几分钟,水位下降的说明漏气,不下降的说明不漏气。 3、液封法

方法:关闭橡皮管夹,从长颈漏斗上口注入水至下口完全浸没于水中,若颈中形成水柱,静置数分钟颈中液柱不下降,说明气密性良好,否则说明有漏气现象。 方法:向导管口吹气,漏斗颈端是否有水柱上升,夹紧橡皮管,静置片刻,观察长颈漏斗 颈端的水柱是否下落若吹气时有水柱上升,夹紧橡皮管后水柱不下落,说明气密性良好。4、 液差法 方法:关闭K,把干燥管下端浸入水中,使干燥管内液体面低于烧杯中水的液面,静置一段时间,若液面差不变,表明气密性良好。 方法:关闭K,从U型管的一侧注入水,待U型管两侧出现较大的液面差为止,静置几分钟,液面差不变说明不漏气。 5、压强差法 方法:先关闭活塞K1,打开分液漏斗的盖,向分液漏斗中注入适量水,关闭K2,打开K1(分液漏斗不加盖),如果水很快就不能流出,则气密性良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