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何基础知识资料讲解

几何基础知识资料讲解
几何基础知识资料讲解

几何基础知识

教学目标:1、掌握线段、角、基本的几何图形;了解平行线、三角形、平面直角坐标系的

基本知识。

2、精讲多练,讲练结合

难点:相交线、平行线、三角形 重点:平行线及三角形的基本概念

★知识点讲解 要点一:图形认识初步。

★第一步:要点一知识规律或思维方法、解题方法梳理

知晓线段和角的基本知识,会识别图形。

★第二步:要点一经典例题讲解

1、如图,已知点A 、O 、B 在一条直线上,∠COD=90°,OE 平分∠AOC ,OF 平分∠BOD ,求∠EOF 的度数.

2、 如图,已知直线AB 和CD 相交于点O ,90COE ∠=?,OF 平分.AOE ∠

(1) 写出AOC ∠与BOD ∠的大小关系:__________, (2) 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 (3) 若35COF ∠=?,求BOD ∠的度数.

3、如图,有一底角为35°的等腰三角形纸片,现过底边上一点,沿与底边垂直的方向将其剪开,分成三角形和四边形两部分,则四边形中,最大角的度数是 ( 答案.125o

) .

4

D

C B

O E

F

A O

B D

F

C

E

35°

5

4D

3E

21

C B A

★第三步:要点一课堂巩固练习

1、 如图,已知1∠=2∠,311726'∠=?,求4∠的度数.

要点二:相交线与平行线。

★第一步:要点二知识规律或思维方法、解题方法梳理

三线八角及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会灵活运用。

★第二步:要点二经典例题讲解

1. 如图,已知AB ∥CD ,BE ∥CF 那么∠ABE=∠DCF 吗?请说明理由。

2. B. 如图,将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

∠1=300,∠2=500,则∠3等于 20 度.

3. 如右图,下列不能判定AB ∥CD 的条件有( )个.

A 、?=∠+∠180BCD

B B 、21∠=∠

C 、43∠=∠;

D 、 5∠=∠B .

4. B. 如图,已知AB ∥CD ,EF 与AB 、CD 分别相交

于点E 、F ,∠BEF 与∠EFD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P , 求证:EP ⊥FP 。

F

E

D

C B

A

A

P

B

E

l 1

5

2

1

3 l 2

l 3

l 4

F

★第三步:要点二课堂巩固练习

1. B. 如图,AB ∥CD ∥EF ,则下列各式中正确的

是( )

A 、∠1+∠3=180°

B 、∠1+∠2=∠3

C 、∠2+∠3+∠1=180°

D 、∠2+∠3-∠1=180°

2. 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其外角和的4倍,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 )

A 、12

B 、10

C 、8

D 、6

要点三:平面直角坐标系。

★第一步:要点三知识规律或思维方法、解题方法梳理 ★第二步:要点三经典例题讲解

1.如图,方格纸中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正方形,在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后,⊿ABC 的顶点在格点上。

且A (1,-4),B (5,-4),C (4,-1)

(1)画出⊿ABC ;

(2)求出⊿ABC 的面积;

(3)若把⊿ABC 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左平移4个单 位长度

得到⊿A '

B '

C '

,在图中画出⊿A '

B '

C '

,并写出B '

的坐标。

★第三步:要点三课堂巩固练习

1.如图,在象棋盘上,每个小方格均为正方形,某同学在棋盘上以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以正方形边所在的直线为坐标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若“帅”所在点的坐标为(2,

X

y 0 1 -1 1

-1

C

D

-1),则“炮”所在点的坐标为()

A、(-1,1)

B、(1,1)

C、(-1,3)

D、(-5,1)

要点四:三角形

要点四经典例题讲解

1.等腰三角形的两边分别长4cm和6cm,则它的周长是()

A.14cm

B.16cm

C.14cm或16cm

D.以上结论都不对

2.如果三条线段a、b、c可组成三角形,且a=3,b=5、c为偶数,则c的值

为.

3.已知多边形的各个内角都等于15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_____________.

4.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其中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5,8,3

B、5,3,2

C、8,1,8

D、6,10,3

5.如图,四边形ABCD中,若AB∥CD,下列结论正确的

是()

A、∠1=∠2

B、∠3=∠4

C、∠1=∠2, ∠3=∠4

D、∠1+∠4=180°

6. B. 三角形两边长分别是3和5,则其周长P的范围是()

A、P<16

B、10<P<16

C、10≤P≤16

D、8<P<16

7.如图,∠A=34°,∠B=45°,∠C=36°则∠DFE的度数为()

A、120°

B、115°

C、110°

D、105°

小学平面几何知识及习题

1、平面图形的分类及概念 2、

2、立体图形的分类及概念 平面图形的周长、面积计算公式表 3、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体积计算公式表

4、其它的几何概念 1、距离: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垂直线段的长度叫做距离。 2、三角形的角和等于180°。 3、周长:围成一个图形的所有边长的总和叫做这个图形的周长。 4、面积: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5、表面积:一个立体图形所有的面的面积总和,叫做它的表面积。 6、体积:一个立体图形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它的体积。 7、容积:一个容器所能容纳物体体积的多少叫做该容器的容积。 8、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 9、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叉开的大小,叉开的越大,角越大。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有

关系。 10、平行线间的距离都相等。 11、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 12、对称轴: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13、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5、关于几何的一些操作知识 1、画一个角的步骤如下: ⑴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零刻度线和射线重合; ⑵在量角器所取刻度线的地方点一个点; ⑶以画出的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 2、垂线的画法:1)过直线上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2)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 3、画平行线的步骤是: ⑴固定三角板,沿一条直角边先画一条直线; ⑵用直尺紧靠三角板的另一条直线边,固定直尺然后平移三角板; ⑶再沿一条直角边画出另一条直线 4、例:画一个长是2.5厘米,宽是2厘米的长方形。画的步骤如下: ⑴画一条2.5厘米长的线段; ⑵从画出的线段两端,在同侧画两条与这条线段垂直的线段,使它们分别长2厘米。 ⑶把这两条线段另外的端点连接起来。 5、圆的画法: ⑴分开圆规的两脚,在直线上确定半径:

(完整版)初中平面几何知识点汇总(一)

平面几何知识点汇总(一) 知识点一相交线和平行线 1.定理与性质 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 2.垂线的性质: 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3.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平行公理的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4.平行线的性质: 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性质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性质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5.平行线的判定: 判定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判定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判定3:同旁内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知识点二三角形 一、三角形相关概念 1.三角形的概念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连结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要点:①三条线段;②不在同一直线上;③首尾顺次相接. 2.三角形中的三种重要线段 (1)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角形一个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2)三角形的中线:在一个三角形中,连结一个顶点和它的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3)三角形的高线:从三角形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作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限度叫做三角形的高线,简称三角形的高.

二、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 ①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故同时满足△ABC三边长a、b、c的不等式有:a+b>c,b+c>a,c+a>b. ②三角形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故同时满足△ABC三边长a、b、c的不等式有:a>b-c,b>a-c, c>b-a. 注意:判定这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一个三角形,只需看两条较短的线段的长度之和是否大于第三条线段即可 三、三角形的稳定性 三角形的三边确定了,那么它的形状、大小都确定了,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就叫做三角形的稳定性.例如起重机的支架采用三角形结构就是这个道理. 四、三角形的内角 结论1: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表示:在△ABC中,∠A+∠B+∠C=180° 结论2:在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互余. 注意:①在三角形中,已知两个内角可以求出第三个内角 如:在△ABC中,∠C=180°-(∠A+∠B) ②在三角形中,已知三个内角和的比或它们之间的关系,求各内角. 如:△ABC中,已知∠A:∠B:∠C=2:3:4,求∠A、∠B、∠C的度数. 五、三角形的外角 1.意义:三角形一边与另一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 2.性质: ①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②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 ③三角形的一个外角与与之相邻的内角互补 六、多边形 ①多边形的对角线 2)3 ( n n条对角线;②n边形的内角和为(n-2)×180°;③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

高中复习数学竞赛基础平面几何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竞赛平面几何知识点基础 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1)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2)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和另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对应成比例,并且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简叙为: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个三角形相似.); (3)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简叙为: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个三角形相似.); (4)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分别对应相等(或三个角分别对应相等),则有两个三角形相似(简叙为两角对应相等,两个三角形相似.). 直角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 (1)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 (2)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常见模型: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1)相似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2)相似三角形对应边的比值相等,都等于相似比 (3)相似三角形对应边上的高、角平分线、中线的比值都等于相似比 (4)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等于相似比 (5)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2、内、外角平分线定理及其逆定理 内角平分线定理及其逆定理: 三角形一个角的平分线与其对边所成的两条线段与这个角的两边对应成比例。 如图所示,若AM平分∠BAC,则AB AC =BM MC 该命题有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某个点与这条边所成的两条线段与这条边的对角的两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该点与对角顶点的连

线是三角形的一条角平分线 外角平分线定理: 三角形任一外角平分线外分对边成两线段,这两条线段和夹相应的内角的两边成比例。 如图所示,AD平分△ABC的外角∠CAE,则BD DC =AB AC 其逆定理也成立:若D是△ABC的BC边延长线上的一点, 且满足BD DC =AB AC ,则AD是∠A的外角的平分线 内外角平分线定理相结合: 如图所示,AD平分∠BAC,AE平分∠BAC的外角 ∠CAE,则BD DC =AB AC =BE EC 3、射影定理 在Rt△ABC中,∠ABC=90°,BD是斜边AC上的高,则有射 影定理如下: BD2=AD·CD AB2=AC·AD BC2=CD·AC 对于一般三角形: 在△ABC中,设∠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则有 a=bcosC+ccosB b=ccosA+acosC c=acosB+bcosA 4、旋转相似 当一对相似三角形有公共定点且其边不重合时,则会产生另 一对相似三角形,寻找方法:连接对应点,找对应点连线和 一组对应边所成的三角形,可以得到一组角相等和一组对应 边成比例,如图中若△ABC∽△AED,则△ACD∽△ABE 5、张角定理 在△ABC中D为BC边上一点,则 sin∠BAD/AC+sin∠CAD/AB=sin∠BAC/AD 6、圆内有关角度的定理 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 (1)圆周角定理指的是一条弧所对圆周角等于它所对圆心角的一半(2)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 (3)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直角所对的弦是直径

《空间解析几何2》教学大纲.

《空间解析几何2》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2307229 学时:22 学分:1.5 课程类别:限制性选修课 面向对象: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学生 课程英语译名:In terspace An alytic Geometry (2) 一、课程的任务和目的 任务:本课程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解析几何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正确地理解和使用向 量代数知识,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深刻理解坐标观念和曲线(面)与方程相对应的观念,熟练掌握讨论空间直线、平面、曲线、曲面的基本方法,训练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运算能力。 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空间解析几何》的基本知识、基本思想及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及空间想象力,培养学生用代数方法处理几何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从几何直观分析问题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习《高等代数》及《数学分析》及后继课程打下坚实基础,为日后胜任小学教学工作而作好准备。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 (一)平面与空间直线(14学时) 1.教学内容与要求:本章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平面与空间直线的各种形式的方程,能判别空间有关点、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能熟练计算它们之间的距离与交角。 2?教学重点:根据条件求解平面和空间直线的方程,及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3?教学难点:求解平面和空间直线的方程。 4.教学内容: (1)平面的方程(2课时):掌握空间平面的几种求法(点位式、三点式、点法式、一般式)。 (2)平面与点及两个平面的相关位置(2课时):掌握平面与点的位置关系及判定方法;掌握空间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及判定方法。 (3)空间直线的方程(2课时):掌握空间直线的几种求法(点向式、两点式、参数式、一般式、射影式)。 (5)直线与平面的相关位置(2课时):掌握空间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及判定方法。 (6)空间两直线的相关位置(2课时):掌握空间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及判定方法。 (7)空间直线与点的相关位置(2课时):掌握直线与点的位置关系及判定方法。 (8)平面束(2课时):掌握平面束的定义(有轴平面束和平行平面束),并能根据题意求平面束的方程。 (二)特殊曲面(8学时)

平面几何基础知识教程

平面几何基础知识教程(圆) 一、几个重要定义 外心:三角形三边中垂线恰好交于一点,此点称为外心 内心:三角形三内角平分线恰好交于一点,此点称为内心 垂心:三角形三边上的高所在直线恰好交于一点,此点称为垂心 凸四边形:四边形的所有对角线都在四边形ABCD内部的四边形称为凸四边形折四边形:有一双对边相交的四边形叫做折四边形(如下图) (折四边形) 二、圆内重要定理: 1.四点共圆 定义:若四边形ABCD的四点同时共于一圆上,则称A,B,C,D四点共圆基本性质:若凸四边形ABCD是圆内接四边形,则其对角互补 证明:略 判定方法: 1.定义法:若存在一点O使OA=OB=OC=OD,则A,B,C,D四点共圆2.定理1:若凸四边形ABCD的对角互补,则此凸四边形ABCD有一外接圆证明:略 特别地,当凸四边形ABCD中有一双对角都是90度时,此四边形有一外接圆3.视角定理:若折四边形ABCD中,∠=∠ ADB ACB,则A,B,C,D四点共圆

证明:如上图,连CD ,AB ,设AC 与BD 交于点P 因为∠=∠ADB ACB ,所以 180=∠=∠∠=∠∠+∠=∠+∠+∠= ∠+∠+∠=ΔCPB ∽ΔDPA 所以有 再注意到因此Δ∽Δ因此由此(ΔABD 的内角和) 因此A ,B,C,D四点共圆PC PB PD PA CPD BPA CPD BPA PCD PBA BCD BAD BCA PCD BAD BDA PBA BAD 特别地,当∠=∠ADB ACB =90时,四边形ABCD 有一外接圆 2.圆幂定理: 圆幂定理是圆的相交弦定理、切割线定理、割线定理、切线长定理的统一形式。 相交弦定理:P 是圆内任一点,过P 作圆的两弦AB ,CD ,则PA PB PC PD ?=? 证明:

解析几何学习知识重点情况总结复习资料

一、直线与方程基础: 1、直线的倾斜角α: [0,)απ∈ 2 、直线的斜率k : 21 21 tan y y k x x α-== -; 注意:倾斜角为90°的直线的斜率不存在。 3、直线方程的五种形式: ①点斜式:00()y y k x x -=-; ②斜截式:y kx b =+; ③一般式:0Ax By C ++=; ④截距式:1x y a b +=; ⑤两点式: 121 121 y y y y x x x x --=-- 注意:各种形式的直线方程所能表示和不能表示的直线。 4、两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充要条件: 1111:0l A x B y C ++=,2222:0l A x B y C ++=, 1l ∥2l 1221 1221 A B A B C B C B =???≠?; 1212120l l A A B B ⊥?+= . 5、相关公式: ①两点距离公式:11(,)M x y ,22(,)N x y ,

MN = ②中点坐标公式:11(,)M x y ,22(,)N x y , 则线段MN 的中点1122 ( ,)22 x y x y P ++; ③点到直线距离公式: 00(,)P x y ,:0l Ax By C ++=, 则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d = ; ④两平行直线间的距离公式:11:0l Ax By C ++=,22:0l Ax By C ++=, 则平行直线1l 与2l 之间的距离d = ⑤到角公式:(补充)直线1111:0l A x B y C ++=到直线2222:0l A x B y C ++=的角为 θ,(0,)(,)22 ππ θπ∈U ,则2112 tan 1k k k k θ-=+? .(两倾斜角差的正切) 二、直线与圆,圆与圆基础: 1、圆的标准方程:222()()x a y b r -+-=; 确定圆的两个要素:圆心(,)C a b ,半径r ; 2、圆的一般方程:220x y Dx Ey F ++++=,(22 40D E F +->); 3、点00(,)P x y 与圆222:()()C x a y b r -+-=的位置关系: 点00(,)P x y 在圆内? 22200()()x a y b r -+-<; 点00(,)P x y 在圆上? 22200()()x a y b r -+-=; 点00(,)P x y 在圆外? 222 00()()x a y b r -+->; 4、直线:0l Ax By C ++=与圆222:()()C x a y b r -+-=的位置关系: 从几何角度看: 令圆心(,)C a b 到直线:0l Ax By C ++=的距离为d , 相离?d r >;

必修二平面解析几何初步知识点及练习带答案

1.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1)直线的倾斜角: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一条与x 轴相交的直线,如果把x 轴绕着 交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到和直线重合时所转的最小正角记为α叫做直线的倾斜角. 倾斜角)180,0[?∈α,?=90α斜率不存在. (2)直线的斜率:αtan ),(211 21 2=≠--= k x x x x y y k .(111(,)P x y 、222(,)P x y ). 2.直线方程的五种形式: (1)点斜式:)(11x x k y y -=- (直线l 过点),(111y x P ,且斜率为k ). 注:当直线斜率不存在时,不能用点斜式表示,此时方程为0x x =. (2)斜截式:b kx y += (b 为直线l 在y 轴上的截距). (3)两点式: 1 21 121x x x x y y y y --= -- (12y y ≠,12x x ≠). 注:① 不能表示与x 轴和y 轴垂直的直线; ② 方程形式为:0))(())((112112=-----x x y y y y x x 时,方程可以表示 任意直线. (4)截距式: 1=+b y a x ( b a ,分别为x 轴y 轴上的截距,且0,0≠≠b a ). 注:不能表示与x 轴垂直的直线,也不能表示与y 轴垂直的直线,特别是不能表示 过原点的直线. (5)一般式:0=++C By Ax (其中A 、B 不同时为0). 一般式化为斜截式:B C x B A y -- =,即,直线的斜率:B A k -=. 注:(1)已知直线纵截距b ,常设其方程为y kx b =+或0x =. 已知直线横截距0x ,常设其方程为0x my x =+(直线斜率k 存在时,m 为k 的 倒数)或0y =. 已知直线过点00(,)x y ,常设其方程为00()y k x x y =-+或0x x =. (2)解析几何中研究两条直线位置关系时,两条直线有可能重合;立体几何中两条直线一般不重合. 3.直线在坐标轴上的截矩可正,可负,也可为0. (1)直线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直线的斜率为1-或直线过原点. (2)直线两截距互为相反数.......?直线的斜率为1或直线过原点. (3)直线两截距绝对值相等.......?直线的斜率为1±或直线过原点. 4.两条直线的平行和垂直: (1)若111:l y k x b =+,222:l y k x b =+ ① 212121,//b b k k l l ≠=?; ② 12121l l k k ⊥?=-. (2)若0:1111=++C y B x A l ,0:2222=++C y B x A l ,有 ① 1221122121//C A C A B A B A l l ≠=?且.② 0212121=+?⊥B B A A l l . 5.平面两点距离公式: (111(,)P x y 、222(,)P x y ),2212212 1)()(y y x x P P -+-=.x 轴上两点间距离:

初中平面几何知识点汇总一

初中平面几何知识点汇 总一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平面几何知识点汇总(一)知识点一相交线和平行线 1.定理与性质 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 2.垂线的性质: 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3.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平行公理的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4.平行线的性质: 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性质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性质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5.平行线的判定: 判定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判定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判定3:同旁内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知识点二三角形 一、三角形相关概念 1.三角形的概念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连结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要点:①三条线段;②不在同一直线上;③首尾顺次相接. 2.三角形中的三种重要线段

(1)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角形一个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2)三角形的中线:在一个三角形中,连结一个顶点和它的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3)三角形的高线:从三角形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作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限度叫做三角形的高线,简称三角形的高. 二、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 ①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故同时满足△ABC三边长a、b、c的不等式有:a+b>c,b+c>a,c+a>b. ②三角形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故同时满足△ABC三边长a、b、c的不等式有:a>b-c,b>a-c, c>b-a. 注意:判定这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一个三角形,只需看两条较短的线段的长度之和是否大于第三条线段即可 三、三角形的稳定性 三角形的三边确定了,那么它的形状、大小都确定了,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就叫做三角形的稳定性.例如起重机的支架采用三角形结构就是这个道理. 四、三角形的内角 结论1: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表示:在△ABC中,∠A+∠B+∠C=180° 结论2:在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互余. 注意:①在三角形中,已知两个内角可以求出第三个内角 如:在△ABC中,∠C=180°-(∠A+∠B) ②在三角形中,已知三个内角和的比或它们之间的关系,求各内角. 如:△ABC中,已知∠A:∠B:∠C=2:3:4,求∠A、∠B、∠C的度数. 五、三角形的外角 1.意义:三角形一边与另一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 2.性质: ①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②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 ③三角形的一个外角与与之相邻的内角互补 六、多边形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之平面向量与空间解析几何(经典必看)

56. 你对向量的有关概念清楚吗? (1)向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 ()向量的模——有向线段的长度,2||a → ()单位向量,3100|||| a a a a →→ → → == ()零向量,4000→ → =|| ()相等的向量长度相等方向相同5???? =→→ a b 在此规定下向量可以在平面(或空间)平行移动而不改变。 (6)并线向量(平行向量)——方向相同或相反的向量。 规定零向量与任意向量平行。 b a b b a → → → → → → ≠?=∥存在唯一实数,使()0λλ (7)向量的加、减法如图: OA OB OC →+→=→ OA OB BA →-→=→ (8)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向量的分解定理) e e a → → → 12,是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为该平面任一向量,则存在唯一

实数对、,使得,、叫做表示这一平面内所有向量λλλλ12112212a e e e e →→→→→ =+ 的一组基底。 (9)向量的坐标表示 i j x y →→ ,是一对互相垂直的单位向量,则有且只有一对实数,,使得 ()a x i y j x y a a x y → →→→→ =+=,称,为向量的坐标,记作:,,即为向量的坐标() 表示。 ()()设,,,a x y b x y → → ==1122 ()()()则,,,a b x y y y x y x y → →±=±=±±11121122 ()()λλλλa x y x y →==1111,, ()()若,,,A x y B x y 1122 ()则,AB x x y y → =--2121 ()()||AB x x y y A B →= -+-212212,、两点间距离公式 57.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叫做向量与的数量积(或内积)。1a b a b a b →→→→→→ =||||cos θ []θθπ为向量与的夹角,,a b → → ∈0

解析几何知识点总结

解析几何知识点总结-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解析几何知识点总结 第一部分:直线 一、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1.倾斜角α (1)定义:直线l 向上的方向与x 轴正向所成的角叫做直线的倾斜角。 (2)范围:(0,180) 2.斜率:直线倾斜角α的正切值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 k=tan α (1).倾斜角为90°的直线没有斜率。 (2).每一条直线都有唯一的倾斜角,但并不是每一条直线都存在斜率(直线垂直于x 轴时,其斜率不存在),这就决定了我们在研究直线的有关问题时,应考虑到斜率的存在与不存在这两种情况,否则会产生漏解。 (3)设经过A (x1,y1)和B (x2,y2)两点的直线的斜率为K , 则当X1≠X2时,k=tan α=Y1-Y2/X1-X2;当X1=X2时,α=90°;斜率不存在; 二、直线的方程 1.点斜式:已知直线上一点P (x 0,y 0)及直线的斜率k (倾斜角α)求直线的方程用点斜式:y-y 0=k(x-x 0) 注意:当直线斜率不存在时,不能用点斜式表示,此时方程为x=x0; 2.斜截式:若已知直线在y 轴上的截距(直线与y 轴焦点的纵坐标)为b ,斜率为k ,则直线方程:y=kx+b ;特别地,斜率存在且经过坐标原点的直线方程为:y=kx 注意:正确理解“截距”这一概念,它具有方向性,有正负之分,与“距离”有区别。 3.两点式:若已知直线经过(x1,y1)和(x2,y2)两点,且(X1≠X2,y1≠y2)则直线的方 程:1 21 121x x x x y y y y --=--; 注意:①不能表示与x 轴和y 轴垂直的直线; ②当两点式方程写成如下形式0))(())((112112=-----x x y y y y x x 时,方程可以适应在于任何一条直线。 4截距式:若已知直线在x 轴,y 轴上的截距分别是a ,b (a ≠0,b ≠0)则直线方程: 1=+b y a x ; 注意:1).截距式方程表不能表示经过原点的直线,也不能表示垂直于坐标轴的直线。 2).横截距与纵截距相等的直线方程可设为x+y=a;横截距与纵截距互为相反数的直线方程可设为x-y=a 5一般式:任何一条直线方程均可写成一般式:Ax+By+C=0;(A,B 不同时为零);反之,任何一个二元一次方程都表示一条直线。 位置关系 2 22111::b x k y l b x k y l +=+= 0 :0:22221111=++=++C y B x A l C y B x A l

平面几何基础知识

平面几何基础知识(基本定理、基本性质) ?? ?????? ???? ? ? ????? ?????? ? ????????余弦定理正弦定理三角定理外接圆线的交点外心:三角形的三条中内接圆线的交点内心:三角形的角平分 线的交点垂心:三角形的三条高 线的交点重心:三角形的三条中四心角平分线定理垂线定理中线定理 三线定理三角形 1.中线定理:设△ABC 的边BC 的中点为P,则有 : ()BP AP AC AB 2 2 2 2 2+++,中线长: 2 222 22a c b -+ 2.垂线定理:AB ⊥CD ? BD BC AD AC 2 2 2 2 -=-, 高线长:C b B c A a bc sin sin sin == 3.角平分线定理:三角形的一个角的平分线对边所成的两条线段与这个角的两边对应成比例。 4.重心性质:设G 为△ABC 的重心, (1)连结AG ,并延长交BC 于D,则AG:GB=2:1 (2)ABC ACG S S S S △△BCG 31 △ABG === (3)GC AB GB CA GB BC 3332 22222+=+=+

()CA BC AB GC GB GA 2 22 2 22 3 1++= ++ PG GC GB GA PC PB PA 32 2 2 2 2 2 2 +++=++(P 为△ABC 内任意一点) (4)三角形内到三顶点距离的平方和最小的点是重心,即 GC GB GA 2 22 ++最小 (5)三角形内到三边距离之积最大的点是重心。 5.垂心性质: (1)三角形任一顶点的距离等于外心到对边距离的两倍 (2)垂心关于△ABC 的三边的对称点均在△ABC 的外接圆上。 (3)△ABC 的垂心为H,则△ABC,△ABH,△BCH,△ACH 的外接圆是等圆。 6.内心的性质:设I 为△ABC 的内心,则: (1)I 到△ABC 三边的距离相等 (2)∠BIC=90°+2 1 ∠A,∠AIC=90°+2 1∠B,∠AIB=90°+2 1∠C (3)∠A 平分线交BC 于D,交△ABC 外接圆于点K,则 a c b KD IK KI AK ID AI +=== 7.外心性质: (1)外心到三角形各顶点距离相等 (2)锐角三角形的外心到三边的距离之和等于其内切圆与外切圆半径之和。 8.梅涅劳斯定理

【奥数】复习:平面图形与几何基础知识

平面图形与几何知识汇总 1.四边形: (1)四边形的特征:有4条直的边,有4个角,是封闭图形。 (2)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长方形特征:4个角都是直角,对边相等,较长的边叫做长,较短的边叫做宽。正方形的特征:4个角都是直角,每条边都相等,每条边的长叫做边长。 图形的周长: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2.周长的求法: (1)测直边物体和图形的周长:用直尺分别测量出每条边的长度,再计算长度之和。 (2)测量圆形物体的周长: ①绕绳法:用一根绳绕圆的边缘一周,剪去多余的部分,再拉直,量出它的长度即得到圆的周长。 ②滚动法:把圆放在直尺上滚动一周,直接量出圆的周长。 (3)测量不规则物体的周长:用细线绕树叶周围一圈,拉直后测量细线的长度。 3.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长+宽 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长方形的周长=长×2+宽×2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正方形的周长=边长+边长+边长+边长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4.用相同的小正方形拼长方形和正方形,拼成正方形时周长最短,摆成一排拼成长方形时周长最长。 5.面积: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周长与面积的区别:周长是指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面积是指物体所占平面大小。 6.常用面积单位: (1)平方厘米(cm2):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2)平方分米(dm2):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3)平方米(m2):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7.面积公式:长方形面积 = 长×宽 正方形面积 = 边长×边长

8.平行与垂直: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不相交——平行 相交垂直 不垂直平行: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垂直: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拓展:①“在同一个平面内”是确定两条直线是不是平行关系的前提。如果不在同一个平面内,有些直线虽然不相交,但也不能称为互相平行。 ②在同一个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如果a∥b,b∥c,那么a∥c。 ③在同一个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垂直,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如果a⊥b,b⊥c,那么a∥c。 9.垂直的画法: (1)在画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时,可以借助三角尺或量角器来画。 (2)过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的方法: ①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 ②沿着直线移动三角尺,使三角尺的直角顶点和直线上的已知点重合。 ③沿着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直线(三角尺的直角顶点是垂足),这条直线就是已知直线的垂线。 ④标出直角符号。 (3)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的方法: ①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 ②沿着直线移动三角尺,使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过直线外的一点。 ③沿着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直线(三角尺的直角顶点是垂足),这条直线就是已知直线的垂线。 ④标出直角符号。 10.点到直线的距离: (1)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

高中数学解析几何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中数学解析几何知识点大总结 第一部分:直线 一、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1.倾斜角α (1)定义:直线l 向上的方向与x 轴正向所成的角叫做直线的倾斜角。 (2)范围:?<≤?1800α 2.斜率:直线倾斜角α的正切值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 αtan =k (1).倾斜角为?90的直线没有斜率。 (2).每一条直线都有唯一的倾斜角,但并不是每一条直线都存在斜率(直线垂直于x 轴时,其斜率不存在),这就决定了我们在研究直线的有关问题时,应考虑到斜率的存在与不存在这两种情况,否则会产生漏解。 (3)设经过),(11y x A 和),(22y x B 两点的直线的斜率为k , 则当21x x ≠时,2 121tan x x y y k --= =α;当21x x =时,o 90=α;斜率不存在; 二、直线的方程 1.点斜式:已知直线上一点P (x 0,y 0)及直线的斜率k (倾斜角α)求直线的方程用点斜式:y-y 0=k(x-x 0) 注意:当直线斜率不存在时,不能用点斜式表示,此时方程为0x x =; 2.斜截式:若已知直线在y 轴上的截距(直线与y 轴焦点的纵坐标)为b ,斜率为k ,则直线方程:b kx y +=;特别地,斜率存在且经过坐标原点的直线方程为:kx y = 注意:正确理解“截距”这一概念,它具有方向性,有正负之分,与“距离”有区别。 3.两点式:若已知直线经过),(11y x 和),(22y x 两点,且(2121,y y x x ≠≠则直线的方程: 1 21 121x x x x y y y y --=--; 注意:①不能表示与x 轴和y 轴垂直的直线; ②当两点式方程写成如下形式0))(())((112112=-----x x y y y y x x 时,方程可以适应在于任何一条直线。 4截距式:若已知直线在x 轴,y 轴上的截距分别是a ,b (0,0≠≠b a )则直线方程: 1=+b y a x ; 注意:1).截距式方程表不能表示经过原点的直线,也不能表示垂直于坐标轴的直线。 2).横截距与纵截距相等的直线方程可设为x+y=a;横截距与纵截距互为相反数的直

解析几何基础知识汇总(推荐文档)

1i : y = k i x + b i , I 2: y = k 2X + b 2, 则: (x — a)2+ (y — b)2 = r 2,方程表示圆心为(a , b),半径为r 的圆. 圆的一般方程 对于方程 Z+y 2+ Dx + Ey + F = 0 r 为半径,则有r 2= d 2+g),即I = M 2-d 2,求弦长或 已知弦长求解问题,一般用此公式. 5、两圆位置关系的判断 两圆(X — a 1)2 + (y — b 1)2= r 2(r > 0), (x — a 2)2 + (y — b ?)2 = r 2(r 2> 0)的圆心距为 d ,则 1. d >「1+「2?两圆外离; 2. d =「1+「2?两圆外切; 3. |r 1 — r 2|< d < r 1 + 「2(「1工 r 2)?两圆相交 4. d = |r 1— 「2|(「1工 r 2)?两圆内切; 解析几何基础知识 1.平行与垂直 (1)直线11 // 12的充要条件是: ⑵直线11丄12的充要条件是: k 1 = k 2 且 b 仟 b 2 k 1 k 2=— 1 2.三种距离 (1)两点间的距离平面上的两点 y)的距离|OP| =7x 耳亍. 点(0,0)与任意一点P(x , (2)点到直线的距离:点 (3)两条平行线的距离 两条平行线 Ax +By + C 1 3 、 ①. P 1(x 1, y 1), P 2(x 2, y 2)间的距离公式 |P 1P 2|=寸(X 1— xz j +(y 1 — y 2 j .特别地,原 IAX 0+ By 0+C| P 0(X 0, y 0)到直线 I : Ax +By + C = 0 的距离 d = ■ 2 ^2 7 A + B =0 与 Ax + By + C 2 = 0间的距离 d =昙眉2 圆的方程的两种形式 圆的标准方程 若直线l i 和12有斜截式方程 ②. (1)当 D 2+ E 2— 4 F >0时,表示圆心为③ 卜2 — E ) 2丿,半径为 貝D 2+ E 2— 4F 的圆; ⑵当 D 2+ E 2— 4 F = 0时,表示一个点 卜2, - I 〕; ⑶当 D 2+ E 2 — 4F <0时,它不表示任何图形. 4、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①.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有三种:相离、相切、相交. 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常见的有: 几何法:禾U 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 d 和圆半径 r 的大小关系d < r?相交;d = r?相切;d >r?相离 ②. 直线与圆相交 直线与圆相交时,若I 为弦长,d 为弦心距,

中考数学之平面几何总结经典习题

平面几何知识要点(一) 【线段、角、直线】 1.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4.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直线段最短。 垂直平分线,简称“中垂线”。 定义:经过某一条线段的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 垂直平分线(中垂线)。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

集合。 中垂线性质:垂直平分线垂直且平分其所在线段。 垂直平分线定理: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一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逆定理:到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 线上。 .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该点叫外心,并且这一点到三个顶 点的距离相等。 角 1.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2.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3.对顶角相等。 角的平分线性质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定理1: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定理2:到一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三角形各内角平分线的交点,该点叫内心,它到三角形三边距离相等。 【平行线】 平行线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平行线性质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平行线性质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平行线判定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平行线判定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平行线判定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平行线判定4: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 成比例。

《空间解析几何》学习指导

《空间解析几何》学习指导 一、教学目的与课程性质、任务。 《空间解析几何》是数学教育专业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基础数学课,它具有逻辑推理的严密性和实际应用的广泛性。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理论是学习后继课程所必备的数学基础,同时本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抽象的思维表达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课程使学生切实体会“代数”与“几何”的密切关系,学会并掌握以代数为工具研究几何问题以及为代数问题寻找直观的几何背景。 二、教学要求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比较系统地掌握几何向量,n维向量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运算技巧。逐步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运算技能,并且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体要求如下: 第一章向量与坐标 1 使掌握矢量的概念和记法,矢量相等和反矢量的概念 2 了解共线矢量及共面矢量等有关概念 3 掌握矢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和平行四边形法则 4理解矢量加法的运算律,矢量减法的定义 5理解数乘矢量的概念,掌握数乘矢量含义及运算律 6理解线性相关和线性无关的含义 7根据矢量的线性组合、线性相关判断矢量的几何关系. 8掌握空间标架的构成及坐标系的概念,掌握空间点和矢量坐标的定义,坐标与矢量的关系 9掌握投影与矢量模及夹角的关系. 10利用数积判断两矢量是否垂直;掌握矢量模的计算和两矢量夹角的计算11了解矢量的矢性积的概念,掌握矢积的计算;矢积坐标的公式;能利用矢积判断两矢量是否共线 12了解矢量的混合积的概念,掌握混合积与矢量坐标的关系 第二章轨迹与方程 1系统地理解曲面方程的概念,掌握矢量方程和参数方程的求法及关系 2系统地理解母线平行于坐标轴的柱面方程的概念,掌握其方程的特征 3掌握空间曲线的一般方程和参数方程的概念及求法,空间曲线在坐标面上的投影及求法 4 了解螺旋线的方程. 第三章平面与空间曲线 1 认识平面方程的几种形式:(1)点法式方程,(2)一般式方程,(3)参数式方程,(4)法式化方程 2 熟练掌握平面方程几种形式的求法 3 熟练掌握点到平面的距离公式 4 熟练掌握平面与平面的夹角公式

解析几何基础知识100题

解析几何基础100题 一、选择题: 1. 若双曲线22 221x y a b -=-的离心率为54 ,则两条渐近线的方程为 A 0916X Y ±= B 0169X Y ±= C 034X Y ±= D 043 X Y ±= 解 答:C 易错原因:审题不认真,混淆双曲线标准方程中的a 和题目中方程的a 的意义。 2. 椭圆的短轴长为2,长轴是短轴的2倍,则椭圆的中心到其准线的距离是 解 答:D 易错原因:短轴长误认为是b 3.过定点(1,2)作两直线与圆2222150x y kx y k ++++-=相切,则k 的取值范围是 A k>2 B -32 D 以上皆不对 解 答:D 易错原因:忽略题中方程必须是圆的方程,有些学生不考虑 2240D E F +-> 4.设双曲线22 221(0)x y a b a b -=>>的半焦距为C ,直线L 过(,0),(0,)a b 两点, 已知原点到直线L 的距离为 4 ,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A 2 B 2或 3 解答:D 易错原因:忽略条件0 a b >>对离心率范围的限制。 5.已知二面角β α- -l的平面角为θ,PAα ⊥,PBβ ⊥,A,B为垂足,且PA=4,PB=5,设A、B到二面角的棱l的距离为别为y x,,当θ变化时,点) , (y x的轨迹是下列图形中的 A B C D 解答: D 易错原因:只注意寻找,x y的关系式,而未考虑实际问题中,x y的范围。 6.若曲线y=(2) y k x =-+3有两个不同的公共点,则实数 k 的取值范围是 A 01 k ≤≤ B 3 4 k ≤≤ C 3 1 4 k -<≤ D10 k -<≤ 解答:C 易错原因:将曲线y=转化为224 x y -=时不考虑纵坐标的范围;另外没有看清过点(2,-3)且与渐近线y x =平行的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 7.P(-2,-2)、Q(0,-1)取一点R(2,m)使︱PR︱+︱RQ︱最小,则m=()

(精心整理)空间解析几何例题

第4章 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习题解答 习题4.1 一、计算题与证明题 1.已知1||=a , 4||=b , 5||=c , 并且0=++c b a . 计算a c c b b a ?+?+?. 解:因为1||=a , 4||=b , 5||=c , 并且0=++c b a 所以a 与b 同向,且b a +与c 反向 因此0=?b a ,0=?c b ,0=?a c 所以0=?+?+?a c c b b a 2.已知3||=?b a , 4||=?b a , 求||||b a ?. 解:3cos ||=?=?θb a b a (1) 4sin ||=?=?θb a b a (2) ()2 22)1(+得()252 =?b a 所以 5=?b a 3.设力k j i F 532++-=作用在点)1,6,3(A , 求力F 对点)2,7,1(,-B 的力矩的大小. 解:因为()1,6,3A ,()2,7,1-B 所以()31,2--= 力矩()()k j i k j i F AB M 53232++-?-+-=?= k j i k j i k j i 41614321 2523253315 32312-+=--+-----=---= 所以,力矩的大小为 ()136416142 22=-++=M 4.已知向量x 与)2,5,1(,-a 共线, 且满足3=?x a , 求向量x 的坐标. 解:设x 的坐标为()z y x ,,,又()2,5,1-=a 则325=-+=?z y x x a (1)

又x 与a 共线,则0=?a x 即 ()()()0 52525121252 51=-+++--=+---=-k y x j x z i z y k y x j y x i z y z y x k j i 所以 ()()()052522 22=-+++--y x x z z y 即010********* 2 2 =-++++xy xz yz z y x (2) 又x 与a 共线,x 与a 夹角为0或π () 30 3 25110cos 2 2 2 2 2 2 2 2 2 ?++= -++?++?= =z y x z y x a x 整理得 10 3 2 2 2 = ++z y x (3) 联立()()()321、、 解出向量x 的坐标为?? ? ??-51,21,101 5.用向量方法证明, 若一个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 分, 则该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证明:如图所示,因为平行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 互相平分,则有 MA CN ND BM ==, 由矢量合成的三角形法则有MA BM BA += MA BM BM MA MD CM CD +=+=+= 所以CD BA = 即BA 平行且等于CD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6.已知点)7,8,3(A , )3,2,1(--B 求线段AB 的中垂面的方程. 解:因为()7,8,3A ,)3,2,1(--B AB 中垂面上的点到B A 、的距离相等,设动点坐标为()z y x M ,,,则由MB MA =得 ()()()()()()2 222 22321783++-++= -+-+-z y x z y 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