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智慧城市建设风险分析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风险分析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风险分析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风险分析

发表时间:2018-12-28T11:24:51.82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8期作者:蒋海波

[导读] 智慧城市建设,是人类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再到后工业化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南京城开集团(淮安)投资有限公司江苏淮安 223001

摘要:智慧城市是将信息技术与先进的城市经营服务理念进行有效融合,通过对城市的地理、资源、环境、经济等进行数字网络化管理,为城市提供更便捷、高效、灵活的公共管理的创新服务模式。如何应对这一规模空前的城市人口的膨胀,是摆在城市建设和决策者面前的一道难题。基于城市化的诸多问题,建设智慧城市得到越来越多人的支持。但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的不同阶段,存在各种风险,本文对智慧城市建设阶段风险分析,提出了智慧城市建设风险的措施。

关键词:智慧城市;风险;措施

智慧城市建设,是人类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再到后工业化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建设智慧城市不仅是治理城市问题和城市病的内在需求,也是主动实现城市创新式发展和跨越式发展的难得机遇。它可以激发科技创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转变政府行为方式,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从而使我们的城市运行更高效。基于此,本文介绍了智慧城市的概念及建设智慧城市的意义的基础上,探讨和分析了智慧城市建设不同阶段的风险提出了应对措施,以加快和促进我国智慧城市的建设。

一、智慧城市概念

随着世界各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的发展面临着各种挑战,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恶化、公共安全、交通拥堵等问题日益凸现,城市发展未成为自我调节并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智慧城市建设能够推动城市范围内生产、生活、管理方式和经济社会发展观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减少和节约城市中各种物质和能源的投入,减少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减少城市环境污染,使市场配置资源的效果进一步改善,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高,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全新发展形态的城市化道路。在我国,建设智慧城市是大势所趋,提出了智慧城市规划和构想的城市中,已经覆盖全部的一线城市和一部分二线城市,就连基础薄弱的三线城市,也在筹划智慧城市建设。但是,建设智慧城市是涉及众多领域和环节的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风险巨大,需要政府各部门相互配合,在组织领导、资金保障、平台建设等方面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来引导和推动,若有不当,产生的损失也是巨大的。

二、智慧城市建设阶段风险分析

智慧城市开发建设阶段的风险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不恰当的管理引致的风险,不当的管理行为将使得各要素无法依照既定方案进行有机组合,从而无法实现预期目标;二是不恰当的要素投入引致的风险,即某种要素投入的不足可能使城市建设出现短板效应。

1、技术风险。新一代信息技术水平不足是智慧城市建设最突出的技术风险。智慧城市技术体系庞大、范围广、涉及的环节多,包括感知技术、传输技术、应用技术等。这些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不断研发推广应用之中,可能还不是很成熟,而且很多城市管理者对这些技术的掌握并没有达到普遍推广和熟练应用的程度,这将可能使得智慧城市建设因无法获取有效技术支持而被延误。

2、人员风险。智慧城市建设必须依靠大量高素质的技术人才、管理人才以及跨学科跨领域的复合人才,而这些人员的技术水平、健康状况、职业道德等都可能成为城市建设的潜在风险,主要包括以下方面:核心人才的流失,疾病、自然灾害对人员生命健康的威胁;智慧城市建设的管理人员的决策管理能力不足引致的风险;建设智慧城市的技术骨干泄漏核心技术的不道德行为导致的风险等。

3、经济风险。建设智慧城市要投入以下要素:人才、设备、技术及产业等,这些要素中任何一环出现问题都会引致经济风险,产业风险是最主要的经济风险。智慧城市需要以信息产业为核心建立一套完整的产业体系,如单是RFID 环节就需要一条包括RFID 芯片设计与开发、读写器研发与制造、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应用软件开发、电子标签制造、标签封装设备制造、系统集成及咨询在内的产业生态链,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缺失都可能使智慧城市建设无法持续推进[3]。

4、管理风险。对充满未知和机遇的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具备系统性、相关性管理能力的人员,由于管理活动的复杂性可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风险。首先表现在管理者知识和经验的丰富程度,然后是管理者决策的合理化水平,还有信息的流畅程度以及管理机制的成熟程度等,这些都会产生管理风险。当然管理思路和政策的不协调也会对智慧城市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三、智慧城市建设风险的措施

对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和风险,我们在对智慧城市内涵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也对城市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风险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以下对策。

1、明确智慧城市建设的目标和需求。首先,规划者应该以城市整体效益作为智慧城市设计的出发点,择优遴选智慧城市建设项目,科学评测智慧城市建设的成本和效益,实现投资效益最大化。其次,智慧城市规划设计应对城市主体进行需求分析,科学论证智慧城市建设是否满足市民提升生活质量的需求,能否为企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能否为政府的行政体制改革提供新的路径。规划者应立足于城市的自身特点,寻找一条适合城市自身发展条件的智慧城市建设道路。最后,城市管理者应构建一个可持续改进智慧城市规划方案的机制。

2、保证充足的要素投入。首先,建设智慧城市要构建优良的人才架构,保障丰足的人力资源供给,应该以职业纪律、职业道德等为主要内容开展职业教育,使现有人才培养体系得到优化。其次,要高度整合高校和企业中的研发资源,建立一个可持续创新的智慧平台。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目标建立一个产学研相结合的机制,实现智慧城市建设的重点项目和关键技术的突破,形成企业和政府的良性互助机制。再次,必须明确政府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坚持统一的标准,正确执行政府职能,推动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提升公共服务质量,为智慧产业的发展和智慧城市建设铺平道路。最后,以市民和企业参与为核心,在政府的主导下,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保障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协调一致,调动城市主体的积极性,发挥城市居民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监督作用,形成良好的反馈机制,确保智慧城市建设按照既定方案实施。

3、保障智慧城市信息系统安全。第一,必须依靠自主创新能力进行信息安全技术体系建设,从而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达到自主、可信、可控的信息安全标准。第二,强化物联网立法、执法工作,健全和完善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强化物联网的安全管理,规范物联网运营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