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二章 第30讲 能源资源的开发—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二章 第30讲 能源资源的开发—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二章 第30讲 能源资源的开发—

第30讲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最新考纲]

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

持续发展的关系。

[考纲解读]

1.掌握山西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

2.理解能源基地的建设和能源综合利

用的措施。(重点)

3.学会对一个地区能源、矿产资源开

发条件进行评价。(重点)

[思维导图]

考点一能源的分类、开发与能源基地建设

1.能源结构与分类

中国与世界主要能源消费结构图(2007年)

(1)结构:我国能源以A煤炭、石油为主;世界能源以B石油、煤炭、天然气为主。

(2)分类

①可再生能源:包括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等。

②非可再生能源

a.类型:主要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

b.特点:数量有限,若开发利用不当,容易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

2.山西省资源开发的优越条件

(1)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2)市场广阔。

(3)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

3.山西省能源基地建设

(1)扩大煤炭开采量:形成了大同、平(鲁)朔(州)、西山、沁水、霍西、河东等大型煤炭生产基地。

(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逐步形成了以铁路运输为主、公路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

(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①建设坑口电站: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力。

②发展炼焦业:为冶金工业发展提供能源,并向外输出焦炭。

1.区域能源、矿产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内容

评价角度内容

资源条件可从储量大小、分布范围大小、种类多少、质量高低、与其他资源的匹配情况等方面评价

开采条件可从矿层厚度、埋藏深浅、矿区的地形地质条件、可否进行露天开采等方面评价

市场条件可从消费市场是否广阔、市场潜力大小、区位条件即矿区距市场远近等方面评价

交通运输

条件

可从交通位置、交通运输方式、交通便捷程度等方面分析

知识拓展新能源的开发,除了要考虑与矿物能源相似的条件,还要考虑以下两方面:(1)太阳能、风能的开发占地面积大,需要有广阔的土地条件;生物能的开发,需要考虑靠近原料地;水能的开发,需要考虑建坝条件(地质、地形、聚落分布等)。

(2)科技水平。科技水平往往决定着新能源开发的广度和深度。

2.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条件评价

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条件评价应从社会经济条件和自然条件两方面来分析。社会经济条件一般包括本地市场需求量、距外地市场的远近、经济发展水平、科技水平等;自然条件主要是分析影响储量的因素。主要可再生能源开发条件如下:

种类影响开发的自然因素我国分布密集区水能河流径流量、河流落差、地质条件、河流含沙量大小西南、中南和西北黄河上游

太阳能海拔高低、空气稀薄程度、天气状况、大气的洁净

程度

青藏高原、西北内陆

风能风源远近及稳定程度、周围地形对其影响程度我国西北内陆和(东部)沿海地区

地热能板块交界地带、断裂发育地带西藏地区

潮汐能海岸线轮廓、日潮汐次数、潮高大小东南沿海

沼气生物原料多少、温度高低、发酵时间长短南方地区

3.新能源开发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有利影响

①缓解能源资源短缺的状况。

②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③减轻大气污染状况,实现可持续发展。

(2)不利影响

①新能源往往开发难度较大,且不太稳定,易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

②生物能源的开发抢占了耕地,影响区域粮食安全。

山西省是我国煤炭大省,其所在的黄土高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输出地。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3题。

1.把能源工业作为黄土高原地区的主导产业的条件是( )

①丰富的能源资源②良好的开采条件③适中的地理位置④便利的水陆交通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黄土高原地区工业结构按其优先重点发展的顺序是( )

A.有色金属冶炼、煤化学工业、电力、煤炭

B.煤化学工业、煤炭、有色金属冶炼、电力

C.煤炭、煤化学工业、电力、有色金属冶炼

D.煤炭、电力、有色金属冶炼、煤化学工业

3.山西能源基地已建成我国最大的火电基地,其电力主要输往( )

A.西南、西北地区B.京津、华北地区

C.东北、华北地区D.华东、华南地区

答案 1.D 2.D 3.B

解析第1题,黄土高原上的陕西省、山西省和内蒙古自治区,都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有煤质好、埋藏浅等优点;距离煤炭消费地较近,现有专门的煤炭外运专线,但没有水运。第2题,这里的煤炭是优势资源和能源,有发展火电的基础,以此为前提可以发展能源需求

量大的有色金属冶炼,适度发展煤化学工业。第3题,山西火电主要输往我国北方用电量大的京津、华北地区。

4.读“山西省能源转换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图示,说明山西省能源加工转换的主要方式。

(2)从经济效益来看,山西省输______优于输________;从环境效益来看,山西省输________优于输________。

(3)根据能源转换率说明变化特点及其说明的问题。

答案(1)煤炭转换为电力;煤炭转换为焦炭。

(2)电煤煤电

(3)2000年前转换率呈上升趋势,2000年后开始下降。

2000年后原煤生产量的增长速度超过了能源转换发展的速度,反映出2000年后煤炭开采量增幅大。

考情速查命题揭秘

2016·全国文综Ⅲ,37 2014·四川文综,5~6 以区域图为主要的信息载体,对区域内资源的分布、开发条件、开发措施进行设问。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常见,难度中等。

1.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

北海是世界上重要的油气产地。简述北海油气田开采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答案有利条件:油气资源储量丰富;位于大陆架浅海,便于开采;接近能源消费市场;运输便利。(任答三点)不利条件:位于西风带,终年风浪大;多阴雨天气,不利于海上油气开采作业;开采成本高。(任答两点)

解析图中显示,北海海域油气资源丰富,从开采条件的角度看,浅海大陆架,开采难度小;周围大部分是能源需求量大的发达国家,市场广阔。但北海位于西风带内,风浪大,增大了海上油气开采的难度。

2.根据材料,回答下题。

材料胜利油田在渤海采取“海油陆采”的方式开采石油,即建设自海岸线向海中延伸的入海道路,在入海道路的末端建设人工岛,并在岛上钻井开采海底石油,这种开采方式可显著降低生产成本。

简析“海油陆采”一般在什么自然条件下进行。

答案石油资源靠近陆地;浅海;潮汐和波浪等影响较小。(可任答两点)

解析“海油陆采”解决了浅海地区建造海上钻井平台投入高、运行费用高、安全风险大等问题。

见题知本溯源归法

常见材料形式常见设问形式常用解题方法

区域矿产资源分布图描述能源资源的分布规律,评价

能源资源的开发条件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区域特征和

能源资源特点进行分析、回答

(2014·四川文综)风功率密度等级可以反映风能资源丰富程度,等级数越大风能资源越丰富。下图为“南海全年风功率密度等级图”。读图,回答3~4题。

3.结合南海风功率密度等级冬季高于夏季判断,对该海域风能资源总量形成作用最大的风是( )

A.东北风B.东南风

C.西南风D.西北风

4.从资源利用角度考虑,目前在下列四地建大型风力发电站最合理的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答案 3.A 4.B

解析第3题,题干材料中说明了风功率密度等级与风能资源的关系,且“冬季高于夏季”,我国南海地区冬季受东北风的影响较大。故选A。第4题,从资源利用角度考虑,建风力发电站既要考虑风能资源是否丰富,也要考虑市场因素,①地与②地接近市场,但是②地风能资源比①地丰富,③地与④地远离市场。故选B。

5.(2016·全国文综Ⅲ)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建设生态文明,我国大力开发风能等清洁能源。风电建设成本高于煤电、水电。2009年5月,甘肃酒泉有“陆上三峡”之称的1 000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项目获国家批准,其中的80%集中在被称为“世界风库”的瓜州县。下图示意瓜州等地年大风(≥8级)日数。

(1)分别与煤炭、水能相比,指出开发风能的优势。

(2)说明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有利的自然条件。

(3)分析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的不利区位条件。

(4)为保障电网的稳定性,还规划在瓜州建设规模较大的热电站作为调节电站。试解释为大型风电场配建调节电站的原因。

答案(1)与煤炭相比,风能为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与水能相比,开发风能不产生库区淹没等问题。

(2)有风:风能资源丰富(有“世界风库”之称),年大风日数多(近70天)。

有地:可供建设风电场的土地广阔(充足)或戈壁(难利用土地)广布,地形平坦。

(3)当地(经济落后,人口稀少)电能需求少;离东部(用户)较远(需长距离输电);当地基础设施(如电网等)不足;建设成本高(投资大),当地资金不足。

(4)风电极不稳定,配建热电站可以调节、控制,以使电网输电平稳(当风力减弱时以热电站补充电量,当风力强劲时减少热电站发电量)。

解析第(1)题,直接调取和运用所学知识,从资源储量、特点(可否再生)、开发后的影响(是否带来污染、是否移民占地)等方面选取具有针对性的要点,对比分析即可。第(2)题,影响工业区位的自然条件主要是资源、土地、地形等方面。但是,对于风电场来说,风力资源是主导因素,图中的经纬度信息提示学生应从地理位置、气候类型的角度说明风力资源的丰富度,其次,设问中的“大型”两字,以及图例中的沙漠和戈壁,提示学生应从地形和用地成本的角度分析其有利的方面。第(3)题,工业的区位条件包括自然和社会经济区位两个方面,自然条件应说明气候、地貌的恶劣性对于工程建设的不利影响,社会经济区位则需要从交通、市场需求和市场距离等角度展开分析。第(4)题,建调节电站,说明该地风能发电不稳定,从建设调节电站的积极意义方面分析。

见题知本溯源归法

常见材料形式常见设问形式常用解题方法

区域风能资源分布图描述风能资源的分布规律,评

价风能资源的开发条件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区域特征和风

能资源特点进行分析、回答

考点二 山西省能源的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

1.山西省能源的综合利用

2.山西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1)工矿区生态环境建设

①生态问题的成因????? 露天矿表土的剥离井矿巷道的建设矿区道路的铺设 ②措施:通过工程及生物措施,结合土地的复垦,建立蔬菜、水果及肉蛋奶生产基地。

(2)提高煤的利用技术

以技术创新为先导,改变传统的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模式,提高煤炭的综合利用技术和废弃物利用技术,推进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3)调整产业结构

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是山西省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

①对原有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其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②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等。

(4)治理“三废”,建设生态环境

①“三废”的产生:燃煤发电、洗煤、炼焦等重化工业的发展。

②治理措施????? 改变传统的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模式提高煤炭的综合利用技术和废弃物利用技术

推进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方法技巧 区域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分析方法

(1)分析区域能源或矿产资源类型、分布状况:主要是分析区域的背景条件,包括区位条件、能源或矿产资源的结构、地理环境状况等。

(2)评价区域能源或矿产资源开发条件:主要从地理位置、能源或矿产资源特点、交通、市场、技术、资金等方面分析其区域开发的条件,注意应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方面进行分析。

(3)分析区域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在区域能源、矿产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传统工业区,大多有过衰落经历,原因大体相同,即产业结构单一、传统产品成本上升或市场需求量下降,或技术落后、设备老化、环境污染严重加上新技术革命的冲击等。

(4)分析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上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主要有两大途径:①调整产业结构,对能源、矿产资源进行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②进行环境保护和治理。

读“山西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完成1~2题。

1.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其社会经济效益表现在( )

①减轻交通运输的压力②提高煤炭生产的产量③促进产业结构的转移④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该地生产结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①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②减缓当地气候变暖的趋势

③加剧了当地大气、水的污染④加剧当地水资源的短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1.D 2.C

解析第1题,煤炭的深加工,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煤炭的气化,减轻了交通运输的压力;焦炉气和二氧化硫等部分气体的回收,提高了煤炭的利用率;图中涉及的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并没有发生转移。第2题,生产结构的变化,只是改变了生产方式,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并没有做到零排放;由于煤炭的深加工,当地排放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气体增多,加快了当地气候变暖的趋势,加剧了当地大气、水的污染,加剧了当地水资源的短缺。

高考地理最新热点专题

2019年高考地理最新热点专题2009年高考地理最新热点专题:北方干旱 截至1月19日,河北、山西、安徽、河南、山东、陕西、甘肃等7省冬麦区受旱面积总计达1.04亿亩,其中重旱2428万亩,因旱饮水困难人口196万人、大牲畜67万头 一、基础知识归纳 仅仅从自然的角度来看,干旱和旱灾是两个不同的科学概念。 1、干旱干旱通常指因长期少雨而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气候现象。因淡水总量少,不足以满足人的生存和经济发展的气候现象。干旱一般是长期的现象, 2、旱灾只是属于偶发性的自然灾害,甚至在通常水量丰富的地区也会因一时的气候异常而导致旱灾。 3、北方此次干旱表现了哪些特点: 一是降水严重偏少、气温偏高。二是农作物受旱面积大、程度重。三是部分地区人畜饮水困难突出。四是江河来水持续偏枯,水利工程蓄水严重不足。 4、北方此次干旱产生的原因 一是今年空中气流以西北气流为主,也就是大气环流在中纬度地区盛行西北环流,西北气流为下沉气流不易形成雨雪天气。 二是暖湿气流偏弱能给北方带来降水的西南暖湿气流几

乎不存在 三是处于周期性的干旱期 四是气温显著偏高 五是随着人类的经济发展和人口膨胀,水资源短缺现象日趋严重,这也直接导致了干旱地区的扩大与干旱化程度的加重 5、干旱的危害及解决措施 危害:干旱对农业生产影响大,尤其是对冬小麦越冬极为不利。干旱易引发森林火情,冬春季节容易引发沙尘暴,而且直接影响社会经济发展 措施:要合理调配水源,加大灌溉力度。野外用火需加倍小心。实施人工增雨或者增雪的作业,利用秸秆覆盖等措施进行保墒抗旱。因地制宜实行农林牧相结合的农业结构,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营造防护林,发展节水灌溉,修建引水蓄水工程、选择耐旱作物等 6、沙尘暴: 沙尘暴(黑风暴)是大风扬起沙尘,水平能见度低于1000米的恶劣天气,属于沙尘天气(浮尘、扬沙、沙尘暴)中最强的一种。沙尘暴易发生于降水少而多大风的季节,多发生于沙漠及邻近的地区,中亚、北美、中非及澳大利亚是世界四大沙尘暴区,中国北方是中亚沙尘暴区的一部分。我国北方冬春季节,特别是春季,空气不稳定,多大风(冷锋活动),

各种能源与标准煤的折标系数汇总.

1kg 10.0MPa级蒸汽 = 0.131429 kg标煤 1kg 3.5MPa级蒸汽 = 0.125714 kg标煤 1kg 1.0MPa级蒸汽 = 0.108571 kg标煤 1kg 0.3MPa级蒸汽 = 0.094286 kg标煤 1kg 小于0.3MPa级蒸汽 = 0.078571 kg标煤 1 吨新鲜水 = 0.2429 kg标煤 1 吨循环水 = 0.1429 kg标煤 1 吨软化水 = 0.3571 kg标煤 1 吨除盐水 = 3.2857 kg标煤 1 吨除氧水 =13.1429 kg标煤 1 吨凝汽式蒸汽轮机凝结水 = 5.2143 kg标煤 1 吨加热设备凝结水 = 10.9286 kg标煤 说明:以上数据引自《国家统计局标准》和《炼油厂能量消耗计算方法》。 各种燃料的标煤折算表 燃料名称折成标煤变量 普通煤0.714 原油/重油 1.429 渣油 1.286 柴油 1.457 汽油 1.471 1000米3天然气 1.33 焦炭0.971 说明:标准煤是以一定的燃烧值为标准的当量概念。规定1千克标煤的低位热值为7000千卡或29274千焦。若未能取得燃料的低位热值,可参照上表的系数进行计算,若能取得燃料的低位热值为Q可按以下的公式进行计算。 标煤量=燃料的耗用量*Q/7000 (低位热值按千卡计) 标煤量=燃料的耗用量*Q/29274 (低位热值按千焦计) 1度电=1000瓦×3600焦=3600千焦=0.123kg标煤 1公斤煤或油约排放10标立方米烟气 折标系数 各种能源参考热值及折标准煤系数表 能源名称平均低位发热

量折标准煤系数 原煤 20908千焦(5000千卡)/千克0.7143千克标准煤/千克 洗精煤26344千焦(6300千卡)/千克0.9000千克标准煤/千克 其它洗煤 (1)洗中煤8363千焦(2000千卡)/千克 0.2857千克标准煤/千克 (2)煤泥 8363-12545千焦(2000-3000千卡)/千 克0.2857-0.4286千克标准煤/千克 焦炭 28435千焦(6800千卡)/千克 0.9714千克标准煤/千克 原油 41816千焦(10000千卡)/千克 1.4286千克标准煤/千克 燃料油41816千焦(10000千卡)/千克 1.4286千克标准煤/千克 汽油43070千焦(10300千卡)/千克 1.4714千克标准煤/千克 煤油43070千焦(10300千卡)/千克 1.4714千克标准煤/千克 柴油42652千焦(10200千卡)/千克 1.4571千克标准煤/千克 液化石油气50179千焦(12000千卡)/千克 1.7143千克标准煤/千克 炼厂干气45998千焦(11000千卡)/千克 1.5714千克标准煤/千克 天然气 38931千焦(9310千卡)/m3 1.3300千克标准煤/ m3 焦炉煤气16726-17981千焦(4000-4300千卡)/ m3 0.5714-0.6143千克标准煤/ m3 其它煤气 (1)发生炉煤气 5227千焦(1250千卡)/ m3 0.1786千克标准煤/ m3 (2)重油催化裂解煤气19235千焦(4600千卡)/ m3 0.6571千克标准煤/ m3 (3)重油热裂解煤气 35544千焦(8500千卡)/ m3 1.2143千克标准煤/ m3 (4)焦炭制气 16308千焦(3900千卡)/ m3 0.5571千克标准煤/ m3 (5)压力气化煤气 15054千焦(3600千卡)/ m3 0.5143千克标准煤/ m3 (6)水煤气 10454千焦(2500千卡)/ m3 0.3571千克标准煤/ m3 煤焦油 33453千焦(8000千卡)/千克 1.1429千克标准煤/千克

高考地理热点素材

2019高考地理热点素材 通过对地理的学习,我们能更清晰地了解这个世界。那么你知道2019高考地理热点素材有哪些吗?下面是由查字典地理网小编整理的2019高考地理热点素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19高考地理热点素材(一) (一)坎昆会议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墨西哥坎昆举行。在此之前,11月20日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发布,2019年可能是有记录以来全球最热一年。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全球地表气温为摄氏14.73度,是130年来地表气温的最高值。德国地球危机研究所也发布类似数据:2019年前9个月除创下130年来最高地表气温外,还在多个地区创下有记录以来的区域最高气温。俄罗斯创下摄氏37.8度的气温记录,巴基斯坦创下摄氏53.5度的气温记录,美国洛杉矶的气温一度达到摄氏45度。伴随全球气候变暖,人类会面临越来越多的自然灾害。 主要考点: 1:气候变暖的原因、影响、应对措施 2:极冰融化与西北航线、东北航线、对世界世界贸易,生态环境的影响(清华自主招生地理试题) (二) 中东、北非局势动荡

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利比亚、埃及、也门、约旦、沙特、巴林、伊朗等国也出现了程度不同的社会震荡,中东北非地区似乎进入了三十多年来罕见的政治动荡期。 中东、北非局势动荡内部原因: 1.高失业率,联合国最近发表一份阿拉伯国家发展报告称,2019年阿拉伯国家总体失业率高达14.4%,远高于同期全球6.3%的平均水平。特别是青壮年失业率居高不下,成为部分阿拉伯国家经济安全的最大威胁。 2.政治腐败,埃及腐败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政府行政缺乏透明度,以及某些政府工作人员个人丧失职业道德和操守。此外,政府部门在选拔干部时没有仔细甄别也是腐败现象滋生的原因之一。 3.贫困问题,阿拉伯国家的贫困率一直居高不下,黎巴嫩和叙利亚的贫困率为28.6%-30%之间,埃及为41%、也门高达59.9%。据此推算,大约有6500万阿拉伯人生活在贫穷中。另外,贫富分化现象也较严重。 4.经济衰退,一些阿拉伯国家拥有巨额石油收入,掩盖了其经济体本身存在的漏洞。这些收入大多投资于外币资产和境外以及国防和军队,真正用于实体经济的规模较小,这加剧了阿拉伯国家经济衰退。 主要考点 1:中东北非石油资源特点、战略位置

全国高考I卷地理试卷分析

2018年全国I卷高考地理试卷分析 2018年高考已经落下帷幕,笔者在第一时间对高考地理试卷进行了分析。总体来讲,2018年高考I卷地理试卷较2017年题目难度有所下降,尤其是选择题,整体难度不大。综合题37题也没有出现去年的图象分析,而是转向了区域探究。针对2018年全国高考I卷地理,笔者将从考点分布、能力考察以及命题方向三方面进行分析。 一、侧重课本知识,注重自然地理。 本次命题考点较为分散且所占比值相当。先看一下本次考试的考点分布吧。 8 7 6 5 4 3 2 1 从考点分布上可以看到,考点分散在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的各个单元,且每个考察点所占分值均在4~8分左右,相差不大。这样分散的考点考察就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复习中不能存在遗漏的考点,要做到面面俱到。而在知识模块上,还是一如既往的侧重自然地理,难点也都在自然地理(6~8题以及37题)。所以必修一的自然地理还是考试的重中之重。

二、侧重探究,注重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本次考试虽然试题难度上较去年有所下降,但今年的试题的一大特色就是及其注重学生的探究能力。试题中“推测”出现3次,“分析”出现“2次”,可见本次考试的难点就在于让学生通过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即调动所学知识的能力,这也是近年来高考地理的侧重点(最为典型的是2017年全国I 卷37题)。 本次考试结束后考生普遍反映“试题不难但不好拿分”、“综合题不好答”、“大题写起来像是在写政治”。参阅过答案后笔者也在感慨答案的言简意赅和一语中的。答案精炼又准确需要很强的综合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这也是笔者一直给学生强调的锤炼答题术语的能力。高考答题一定要观点鲜明,针对“高考阅卷”有的放矢,一下子抓住题目的要害,把“阅卷老师”最愿意看到的得分点写在最显眼的位置。这种语言表达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作业及考试中不断训练,要抓住高考地理的“命脉”——“因地制宜”和“整体性思维”。高考综合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解决区域问题,因而要高屋建瓴地考虑问题,发散思维,整合要点,最后用最精炼的语言表述出来。 44% 34% 12% 10% 自然地理 人文地理 区域地理 选修地理

高考地理复习指导从地理学角度分析社会热点

高考地理复习指导从地理学角度分析社会 热点 高考地理复习指导1.通读课本目录。从整体上调整知识结构,进一步清晰知识脉络。2.强化读图训练。每天浏览地理图册一至两页,加深对世界重要地区经纬度、地形的认识,联想该地发生的重要事件。3.每天做一套文综题,严格按照高考规定时间,连续用时,以保证思路连贯性,以便调整生物钟,培养考试习惯。4.归纳答题技巧,并坚持有意训练,争取做到少失多得。5.关注热点。从地理学原理的角度分析社会热点问题,如发生地点、人文规律性、发生事件的地理原因等。 问答实录 问:最后冲刺阶段如何复习区位地理? 答:在解答有关区位地理的题目时,考生往往会因在区位判断上出现偏差和对区位背景不熟悉而失分。最后阶段复习区位地理首先应通读教材,对书本中和老师上课所提及的重要区位进行全方位温习。熟悉区位的自然和人文背景,如农业、城市、交通、旅游等方面内容。同时,多看区位图,要能根据经纬网和区位地形判断出大致区位。在会认图的同时,也应学会对不同区位做对比,对其分布的重要的自然和人文地理事物进行分析。 问:复习自然地理时是不是应特别注意计算能力的训练?

答:很多考生因为计算不熟练而导致对自然地理的恐慌,这是不值得的。我们在复习自然地理的时候,不应只注重对计算能力的训练。考生在复习自然地理的相关知识时更应注重对这些方面的掌握,适当配以须计算的题加以训练。 问:对地理学科的知识掌握不太好的学生应怎样着手最后阶段的复习? 答:地理成绩历来是考生文科综合成绩的分水岭。对知识点掌握不太牢的考生来说,这段时间最重要的是做好查漏补缺的工作。从自己最薄弱的知识点入手,各个击破。如果各大知识块掌握程度相当,我建议从自然地理入手,逐个击破知识漏洞。同时,尽快把头脑中已储存的知识重新排序组合,使自己已有的知识系统化,优化知识结构,避免在知识调用时出现混乱。 问:复习中应如何把地理知识与社会热点问题相联系? 答:对于地理学科而言,应该学会把关注的热点话题放到所在的这个区域,分析这个地区相关的地理事物、地理特色,分析事件发生在这一区域的地理因素。同时注意区域的切换,除了关注热点的发生地,还要关注该区域在历史上发生的一些事情。中哈石油建设、目前全球的粮食安全问题、我国的自然灾害问题,都应成为我们关注和分析的热点。问:如何解答地理学科的主观题? 答:读图、读题干、读材料、读数据是关键。审题时应穷尽

(完整版)折标煤系数表

1、能源的实物量单位 表1 常见的能源实物量计量单位及采用情况 2、能量单位换算 表2 能量单位换算表

3、当量单位 不同能源的实物量是不能直接进行比较的。由于各种能源都有一种共同的属性,即含有能量,且在意定条件下都可以转化为热,为了便于对各种能源进行计算,对比和分析,我们可以首先选定某种统一的标准燃料作为计算依据,然后通过各种能源实际含热值与标准燃料热值之比,即能源折算系数,计算出各种能源折算成标准燃料的数量。所选标准燃料的计量单位即为当量单位。 国际上习惯采用的标准燃料有两种:标准煤(又称煤当量)和标准油(又称油当量)。 标准煤(煤当量):我国GB2589-1990《综合能耗计算通则》的规定,应用基低位发热量等于29.3076MJ的燃料,称为1kg标准煤。统计中可采用“吨标准煤”,用符号tce表示。 标准油(油当量):我国采用的油当量热值为41.87MJ。常用单位有油当量(符号toe)和桶油当量(符号boe)。 原国家经委、国家统计局在《1986年重点工业、交通运输企业能源统计报表制度》中规定了各类能源折算系数,详见表3-3。

表3 能源折算标准煤参考系数

应当说明的是: a)原则上煤炭类应采用企业实测单位质量的发热值。如不具备实测条件时,可采用煤矿发货单上的单位质量的发热值, 或参照原煤炭部1979年《煤炭质量规格及出厂价格》中的 发热量计算。 b)各种燃气及生物质能的发热量应采用实测值,再折算成标准煤当量,如无条件实测时可参照表4中的数值进行计算。 通常,燃气的统计单位取KJ/m3,生物质能取kJ/kg c)某些耗能工质的平均等价热值与折算系数见表5。 表4 各类燃气及生物质能折算系数

各种能源折算标准煤参考系数

附件11 各种能源折标准煤参考系数 能源名称平均低位发热量参考折标准煤系数 原煤-- 其中:1.无烟煤约6000千卡/千克以上0.9428千克标准煤/千克 2.炼焦烟煤约6000千卡/千克以上0.9千克标准煤/千克 3.一般烟煤约4500-5500千卡/千克0.7143千克标准煤/千克 4.褐煤约2500-3500千卡/千克0.4286千克标准煤/千克 洗精煤(用于炼焦)约6000千卡/千克以上0.9千克标准煤/千克 其他洗煤约2500-6000千卡/千克0.4643-0.9千克标准煤/千克 煤制品约3000-5000千卡/千克0.5286千克标准煤/千克 焦炭约6800千卡/千克0.9714千克标准煤/千克 焦炉煤气约4000-4300千卡/立方米0.5714-0.6143千克标准煤/立方米发生炉煤气约1250千卡/立方米0.1786千克标准煤/立方米 重油催化裂解煤气约4600千卡/立方米0.6571千克标准煤/立方米 重油热裂解煤气约8500千卡/立方米 1.2143千克标准煤/立方米 焦炭制气约3900千卡/立方米0.5571千克标准煤/立方米 压力气化煤气约3600千卡/立方米0.5143千克标准煤/立方米 水煤气约2500千卡/立方米0.3571千克标准煤/立方米 天然气约7700-9300千卡/立方米 1.10-1.33千克标准煤/立方米 液化天然气约12300千卡/千克 1.7572千克标准煤/千克 煤层气约7700千卡/立方米 1.11千克标准煤/立方米 原油约10000千卡/千克 1.4286千克标准煤/千克 汽油约10300千卡/千克 1.4714千克标准煤/千克 煤油约10300千卡/千克 1.4714千克标准煤/千克 柴油约10200千卡/千克 1.4571千克标准煤/千克 燃料油约10000千卡/千克 1.4286千克标准煤/千克 液化石油气约12000千卡/千克 1.7143千克标准煤/千克 炼厂干气约11000千卡/千克 1.5714千克标准煤/千克 石脑油约10500千卡/千克 1.5千克标准煤/千克 润滑油约9900千卡/千克 1.4143 千克标准煤/千克 石蜡约9550千卡/千克 1.3648千克标准煤/千克 溶剂油约10270千卡/千克 1.4672千克标准煤/千克 石油焦约7640千卡/千克 1.0918千克标准煤/千克 石油沥青约9310千卡/千克 1.3307千克标准煤/千克 其他石油制品约9800千卡/千克 1.4千克标准煤/千克 煤焦油约8000千卡/千克 1.1429千克标准煤/千克

高考考点细目表及试卷分析(2016年整理版)

近四年高考全国卷地理试题分析及四川卷与全国卷的差异 1.下面是近四年五套高考全国新课标卷地理试题的知识点在考纲中的分布比较表

2.近几年全国卷的试题分析 从知识点考查对比看,四年的常考点主要侧重于对大气、水、地壳地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工业、区域可持续发展等知识点的考查,几年来,难度较小、易得分的知识点集中在工业、农业、人口、城市等方面,难度很大的地球运动部分五套题中只出现两组选择题,值得注意。四年的考试对自然地理的大气、水、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人文地理的农业、工业、区域经济发展等知识点的考查占的分值很大,年年高考都有涉及,充分体现了重基础、重主干知识的考试要求。 试题的情境素材均来源于现实的社会和生活。如2016年全国三卷考查上海市及周边的人口问题,给学生一种十分接近、现实的感觉。不仅为问题设计搭建了良好的平台,而且能引导考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目前发展速度较快的快递业也出现在高考试卷,让学生感觉地理学习终身有益、终身有用。 试题命题素材科学严谨,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注重反映社会发展,凸显学科特色。如体现当今科技进步与发展的2013年4-6题“地膜覆盖”材料;通过文字表述形式呈现,让考生极大丰富了想象,走出教材,增强了试卷的可读性、趣味性,充分、准确凸显了地理学科特色。 3.2015年四川卷地理和2016年全国卷地理的区别 试卷结构差异:2015年四川文综卷地理部分试题,选择题共12个,每个4分,总分达到48分。主观题2道,52分的分值。一个中

国区域,一个世界区域。评分细则每点两分,学生可以看分答点,比较好把握。选修内容没有单独命题,融合在选择题和主观题中。2016年全国卷,选择题11个,每个4分,总分是44分。主观题必做题2道,考查必修1、2、3的知识。选做题3选1,考查选修的知识,每题10分。评分细则中,每点分值不一样,1分2分3分不等,学生做题时比较难把握。 知识侧重点考查差异: 2016年地理高考选择题侧重考查人文地理知识考查,不居于教材,命题灵活,材料多来源于生活,试题难度较大。2015年四川卷考查自然地理知识为重,但侧重于地理原理的考查,试题难度较小。

2018年高考地理学科试卷分析

2018年高考地理学科试卷分析 高三地理组教师袁会彩 一、试卷的总体评价 今年全国1卷的地理试题整体延续了近几年来高考地理试卷的特色,选取了新颖的材料和设问角度,注重培养和考查考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实践,体现了全国1卷稳中求新、综合全面的特色,突出了高考育人和选拔的功能。2018年高考地 理试题以考试大纲为依据,以能力考查为重点,将推进素质教育、提升学科素养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试题情境设计联系实际,贴近考生认知水平,反映时代主旋律,弘扬社会正能量。具体来说,今年全国1卷地理试题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是立足学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思维。本次地理试题题型和结构稳定,考题基于高考地理大纲,注重考查学生的图像判读能力和对题目关键信息的提取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和综合思维。如,第4题、第5题通过近十年来我国某直辖市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数量变化图”,引导学生将人口和城市地理的知识点有机结合,快速从题目中提取关键信息,进行综合加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要求考生根据人口数量变化趋势,结合四大直辖市的人口数量变化和迁移规律和现实情况,由表及里地引导学生深化对于人口和城市的认识。 二是创设新颖的材料情境和设问角度,启发思考。本次地理试卷材料来源稳定多变,材料内容丰富新颖,在延续上年整体出题风格的同时,也对试题的设问思路和设问方式有所设计和创新,启发学生开放性思考。如试卷第37题以嫩江支流乌裕尔河下游扎龙湿地”为切入点,将堰塞湖和沼泽湿地进行比较,鼓励学生思考不同区域的自然地理情况及其影响,体现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其中第(4)问提问学生是否同意通过工程措施恢复乌裕尔河为外流河”。考生若能结合地理认知给出相应的证据,同意和反对皆可,将考生从标准化作答模式中解放出来,鼓励考生独立思考、畅所欲言,从新颖的角度去看待地理问题,充分体现了创新思维。 三是内容选取富含生活气息,注重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全国1卷的地理试题一直以来强 调关注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和地理问题,鼓励学生结合地理原理和学科思想方法进行思考,解答日常实践中的问题。如第10题从乘长途客车从重庆经遵义至毕节旅游”出发,展现了形象生动的地理情景,通过长途客车选座”来讨论日出方位问题,引导考生运用地理知识和原理来分析和解释现实问题,体现了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学科理念。 四是坚持改革方向,弘扬核心价值观。十九大召开以来,全国卷I地理命题紧跟改革脚步,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突出体现了全球化的地理格局,注重考查学生整合地理知识、探求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要求考生扩展视野、放眼世界,具有鲜明的学科特色,体现了

各种能源(含耗能工质)折标系数

各种能源(含耗能工质)折标系数 一、烧碱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折标系数 名称折标系数 电力 0.1229 kg标准煤/ kW.h 蒸汽根据实测值 工业水 0.056 kg标准煤/t 软水 0.486 kg标准煤/t 原油 1.4286 kg标准煤/kg 燃料油 1.4286 kg标准煤/kg 汽油 1.4714 kg标准煤/kg 煤油 1.4714 kg标准煤/kg 柴油 1.4571 kg标准煤/kg 压缩空气 0.04 kg标准煤/ Nm3 氧气 0.4 kg标准煤/ Nm3 氮气 0.671 kg标准煤/ Nm3 氢气 0.3686 kg标准煤/ Nm3 二、炼油综合能耗折标系数 序号类别单位换算系数(kg标煤) 1 电 1 kWh 0.37 2 新鲜水 1 t 0.24 3 循环水 1 t 0.14 4 软化水 1 t 0.36 5 除盐水 1 t 3.29 6 除氧水 1 t 13.14 7 凝汽式蒸汽轮机凝结水 1 t 5.21 8 加热设备凝结水 1 t 10.92 9 燃料油 1 t 1428.57 10 燃料气 1 t 1357.14 11 催化烧焦 1 t 1357.14 12 工业焦炭 1 t 1142.86 13 10.0MPa级蒸汽 1 t 131.43 14 3.5MPa级蒸汽 1 t 125.71 15 1.0MPa级蒸汽 1 t 108.57 16 0.3MPa级蒸汽 1 t 94.29 17 <0.3MPa级蒸汽 1 t 78.57

各种能源与标准煤的参考折标系数 说明:1、以上除电力项目外,其余能源项目均为按燃料自身当量热值折算标准量。 2、标准煤的低位发热量为29271kJ(千焦)/kg(即7000千卡/公斤)。

各种能源与标准煤的折标系数汇总

淄博华洋标线漆料有限公司 能源管理文件 各种能源转换为标准煤折算系数 2016年

1kg 10.0MPa级蒸汽 = 0.131429 kg标煤 1kg 3.5MPa级蒸汽 = 0.125714 kg标煤 1kg 1.0MPa级蒸汽 = 0.108571 kg标煤 1kg 0.3MPa级蒸汽 = 0.094286 kg标煤 1kg 小于0.3MPa级蒸汽 = 0.078571 kg标煤 1 吨新鲜水 = 0.2429 kg标煤 1 吨循环水 = 0.1429 kg标煤 1 吨软化水 = 0.3571 kg标煤 1 吨除盐水 = 3.2857 kg标煤 1 吨除氧水 =13.1429 kg标煤 1 吨凝汽式蒸汽轮机凝结水 = 5.2143 kg标煤 1 吨加热设备凝结水 = 10.9286 kg标煤 说明:以上数据引自《国家统计局标准》和《炼油厂能量消耗计算方法》。 各种燃料的标煤折算表 燃料名称折成标煤变量 普通煤0.714 原油/重油 1.429 渣油 1.286 柴油 1.457 汽油 1.471 1000米3天然气 1.33 焦炭0.971 说明:标准煤是以一定的燃烧值为标准的当量概念。规定1千克标煤的低位热值为7000千卡或29274千焦。若未能取得燃料的低位热值,可参照上表的系数进行计算,若能取得燃料的低位热值为Q可按以下的公式进行计算。 标煤量=燃料的耗用量*Q/7000 (低位热值按千卡计) 标煤量=燃料的耗用量*Q/29274 (低位热值按千焦计) 1度电=1000瓦×3600焦=3600千焦=0.123kg标煤 1公斤煤或油约排放10标立方米烟气

高考地理试卷分析

中山外国语学校 2013年重庆地理高考试卷分析 杨玉龙 一、考点(双向细目表)

二、试题评价 2013年重庆市地理新课程高考试卷符合《重庆卷考试说明》地理学科的考查要求,实现了向新课程标准下的平稳过渡,试卷具有以下特点: 1、注重对考生地理知识运用能力的考查 地理试题不仅要求考生能够理解地理知识、规律和原理,还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倡导要“学以致用”,要求考生能够运用相关地理知识、原理和规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如对修建拦河坝提出合理建议、对打大量发展种植业可能造成对地下水的负面影响提出防范措施等)。 2、尽力做到对每位考生公平公正的考查 虽然重庆市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地理学科存在三个教材版本混用的情况,但可以看到,本套地理试题是以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为依据,知识考查与情景设置都兼顾了不同教材版本的差别,让每一位考生都可以放心、公平地参加考试。 3、着力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理念 (1)突显“现代公民必备地理素养”、“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试题所选用的素材,大多源于现实的地理问题,具有较强的时代性。首先,情景设置紧跟国际国内现实问题,如“美国巴西城市资源产出效益比较”、“粮食生产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等问题,体现出人类对环境、资源开发方式的关注。其次,情景设置贴近考生日常生活,如“在城市中最短行车路线选择”、“地下水资源开发与保护”等问题都选自考生熟悉的、生活中的地理事象。引导考生关注国际国内热点事件及发生在身边的地理现象,并善于运用地理学相关知识来认识和分析这些地理现象。 (2)重视对“地理问题探究能力”的考查。比如“小流域水土流失地理调查”这一问题,是以地理实践活动为载体,通过层层深入的问题设置,展示了从收集地理信息开始、设计调查方法、最后分析调查结果的主要探究过程。试题的设置要求考生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和探究,对新课程地理教学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 (3)关注了新课程地理学科新增的教学内容。地理信息技术知识是地理学科新课程新增的教学内容,本套试题关注了“地理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加了对考生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知识(GIS)的考查,有利于促进考生对地理信息获

高考地理 热点考点集锦 农业(教师版)

高考地理热点考点集锦农业(教师版)【高考命题剖析】 本专题从考查内容上看,农业区位因素是区位分析的核心内容之一,是高考的重要考点,侧重于对农业区位因素、农业地域类型、农作物分布、粮食问题等的考查。具体以中国或世界某一地区为载体,或者以某一地区的农业生产作为切入点,考查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及对农业布局的影响;结合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特点和生产经验,理解对我国相同或相似农业区的借鉴意义;能分析和评价某地农业的发展前景或提出治理措施。从考查形式上看,命题方式灵活,选择题、综合题都有,综合题出现频率较高,信息多以文字材料、区域图等方式呈现。从能力上看,侧重于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和分析论证能力,考查运用图表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高考冲刺策略】 农业活动与人类社会关系十分密切,我国的农业生产一直受到国家的重视。“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决不放松粮食生产”,强调了粮食生产在我国的重要地位;“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体现了国家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因此,在最后冲刺阶段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结合中国区域地理,利用农业区位知识分析中国粮、棉、油等基地建设的优势与劣势,并能指出区域农业发展方向; 2.掌握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主导因素与限制因素)分析方法,结合各地气候、地形、社会经济等条件,阐释某地的农业区位因子; 3.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日益严重,粮食生产仍需要重点关注。 4.结合“三农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热点问题,分析掌握我国主要粮食问题和农业生产状况以及主要的农林牧基地发展现状、问题及解决的措施。 【核心考点整合拓展】 核心考点一、农业的区位选择 掌握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理解并能分析某区域农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主导区位因素或限制性区位因素。 1.农业的区位因素

2017年高考文综试卷分析

文综试卷分析 思想政治试题评析(一) 合肥七中程静 2017年高考文综全国I卷政治试题注重基础、导向明确,很好地发挥了高考选拔人才和促进高中政治课教学质量提高的功能和作用。整份试卷命题取材丰富,考查有新意,时代特征鲜明,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要,试题考点分布均衡,有一定的难度和区分度,能够客观、公平、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学科素养。具体来说试卷有如下特点: 一、试题结构稳中有变,突出主干知识考查。 今年文综全国I卷的政治选择题仍然是12题至23题,共12道。非选择题结构有所变动,题号由以往38题2小题和39题3小题调整为:38题考查经济生活(14分);39题考查政治生活(12分);40题第1小题考查文化生活(10分),第2小题考查生活与哲学(12分),第3小题开放性试题“就学校如何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提两条建议”(4分)。试题结构编排有所更新,但考查范围和分值依然保持原有模式。 试卷回避“偏”“繁”“旧”知识点,坚持考试内容的基础性与考试范围的规范性相结合。突出主干知识考查,但又不失考查深度。试卷集中考查了学生对所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观点的掌握程度,体现对基础知识学习的高度关注。例如,没有出现令大多考生焦虑的计算题,考查了曲线题,但要求学生对互补品和需求曲线的相关知识综合掌握。

二、坚持立德树人,充分发挥学科的德育优势。 试卷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现“育德”和“增智”的彼此交融,塑造知行合一,具有社会责任感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如:39题以全国人大常委会对香港特别行政区相关公职人员“就职时必须依法宣誓”作出解释为背景,请学生分析人大常委会对香港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条作出解释的原因及其意义。本题通过突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理念的考查,对学生进行基本国情教育,注重培养学生法制观念和国家意识,学科特色得到鲜明体现。 试卷还注重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功能,通过生动的案例把传统文化具体化,引导考生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华历史传统和文化积淀。如:19题以量子通讯卫星“墨子号”设置情境考查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的文化意义;40题以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为背景,让考生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其成功的原因。这些题目重在引导学生思考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感受我国科技进步的成果,增强文化自信,提高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性。 试题中还隐含众多的公平意识、创新意识、环保意识等主流价值理念,具有较强的时代性,有利于学生感受知识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三、贯彻高考改革理念,深化学科能力考查。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精选题材构建问题情境,强化学科基本能力的考查,对学科素养的

主要能源折标系数

省发展改革委关于明确能源消耗折标系数参照标准的通知苏发改 工业发〔2008〕404号 发布时间: 2008-04-30 14:55:00 来源:工业处 223 各市发展改革委: 为全面推进节能减排工作,近两年来,全省各级发展改革委主管工业类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部门,在有关咨询研究机构和企业的协助下,认真贯彻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政策规定,切实加强工业类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能源消耗准入管理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也存在少数项目对能源消耗系数理解、执行不一的现象,对客观评价能源消耗产生了不利影响。 为把节能工作进一步引向深入,客观准确地反映项目能耗总量、每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水平,科学规范地开展能源消耗评估审查工作,根据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标准、制度,经研究,目前对报送省、市、县发展改革委核准、备案的工业类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参照本通知附件列示的能源消耗折算标准煤系数。今后,如国家颁布新的标准,应按新标准执行。 附件: 1.主要能源折标系数表 2.主要耗能工质折标系数表 二○○八年四月二十五日

附件一: 主要能源折标系数表 注:1.备注“A”指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国统字(2006)185号《能源统计报表制度》列示的参考折标系数。2.备注“B”指来源于国家发展改革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2007年2月2日《关于报送2006年千家企业节能量的函》的附表备注。3.电的折标系数征求了省统计部门的意见。

附件二: 主要耗能工质折标系数表 注:1.耗能工质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不作原料使用、也不进入产品,制取时又需要消耗能源的工作物质。2.本表来源于国家技术监督局1990年7月24日发布的GD2589-9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综合能耗计算通则》的附录A《耗能工质能源等价值》。

高一地理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高一地理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卷特点分析 本试卷分二部分:第一部分是选择题(70'),第二部分是综合题(30')。 1.注重基础 试题的考点覆盖了本学期所学的重要知识点,对重点章节有所倾斜,重要图表都有所涉猎。重点强调基础,考查基本能力,会运用所学知识简单分析问题。目的是引导学生掌握必须的地理知识,重视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 2.结合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前教育教学实践探究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在整套试卷中,不少题目体现了课改的意识,考查了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地理知识简单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反映学科特色,突出地图的重要性 地图、地理图表是地理教学中最常用的工具,是知识量最丰富的载体。地理图表的阅读、分析、归纳、概括是培养和发展地理形象思维的重要途径,试卷中有19道题是直接利用图来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4.转换提问的角度,考查学生的反应能力和理解能力 教学中强调尽量避免机械地记忆知识,这就要求试题应引导学生灵活地理解、领悟和掌握运用知识。这些试题的呈现方式新颖、灵活,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生产生活实际。这些均不能直接在书上找到答案,而需要学生多思考。 二、学生考试失分情况分析 学生答题情况: 对部分学生(普通班)试卷进行抽样分析,选择题60分以上占15.25%, 40--50分以上占43.7%,30分以下占23.56%,综合题得分较低,反映出学生对区域地理的知识都掌握的比较薄弱。总平均分为57.435,高分学生比较少,这也是由于试题主面题考部分是区域地理知识,学生仍未学到。低分学生较多,反映出学生的理解能力有一定差别。 三、学生考试存在的主要问题 1、从学生考试结果分析,与预期值有一定差距,从全年级来看,重点班80分以

各类能源参考折标系数表

各类能源参考折标系数表(主要耗能设备调查用) 能源名称计量单位当量参考折标系数(吨 标煤) 等价参考折标系数 (吨标煤) 原煤吨 洗精煤吨 其它洗煤吨 煤制品吨 型煤吨 水煤浆吨 煤粉吨 焦炭吨 其他焦化产品吨 焦炉煤气万立方米 高炉煤气万立方米 其他煤气万立方米 天然气万立方米 原油吨 汽油吨 煤油吨 柴油吨 燃料油吨 液化石油气吨 炼厂干气吨 其他石油制品吨 热力百万千焦 电力万千瓦时 煤矸石吨 自来水万立方米 饱和蒸汽: 压力1—2.5千克/平方厘米,温度127℃以下,每千克蒸汽的热焓按620千卡计算,1吨蒸汽折吨标煤; 压力3—7千克/平方厘米,温度135—165℃,每千克蒸汽的热焓按630千卡计算,1吨蒸汽折吨标煤 压力8千克/平方厘米,温度170℃以下,每千克蒸汽的热焓按640千卡计算,1吨蒸汽折吨标煤 过热蒸汽(压力150千克/平方厘米):

200℃以下,每千克蒸汽的热焓按650千卡计算,1吨蒸汽折吨标煤220—260℃,每千克蒸汽的热焓按680千卡计算,1吨蒸汽折吨标煤280—320℃,每千克蒸汽的热焓按700千卡计算,1吨蒸汽折吨标煤350—500℃,每千克蒸汽的热焓按750千卡计算,1吨蒸汽折吨标煤 折标系数 其他产品折标准煤系数 1kg 级蒸汽 = 0.131429 kg标煤 1kg 级蒸汽 = 0.125714 kg标煤 1kg 级蒸汽 = 0.108571 kg标煤 1kg 级蒸汽 = 0.094286 kg标煤 1kg 小于级蒸汽 = 0.078571 kg标煤 1 吨新鲜水 = 0.2429 kg标煤 1 吨循环水 = 0.1429 kg标煤 1 吨软化水 = 0.3571 kg标煤 1 吨除盐水 = 3.2857 kg标煤 1 吨除氧水 =13.1429 kg标煤 1 吨凝汽式蒸汽轮机凝结水 = 5.2143 kg标煤 1 吨加热设备凝结水 = 10.9286 kg标煤 说明:以上数据引自《国家统计局标准》和《炼油厂能量消耗计算方

高考地理热点问题总结

高考地理热点问题总结 高考地理热点问题总结 考点一世界热点区域的判定 区域热点主要涉及区域内发生的、在国际国内有重大影响的、或对社会经济产生重大作用的事件。从高考复习要关注的热点问题来看,值得关注的区域热点主要有以下一些区域类型: (1)地缘政治敏感区:中东、中亚、印度半岛、巴尔干半岛、朝鲜半岛、中美与加勒比海地区等。(2)民族矛盾尖锐区:印巴矛盾、阿以争端、车臣问题、巴尔干半岛、北爱尔兰等。 (3)自然灾害多发区:地质灾害如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日本地震、海啸等)、地中海一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气象灾害如洪水(南亚孟加拉)、台风和飓风(东南亚、美国、孟加拉国等)、干旱(非洲)等。 (4)生态环境破坏区:亚马孙平原的热带雨林急剧减少、极地的臭氧空洞、非洲与中亚草原的土地沙漠化、海上航线的石油泄漏、核电站的核泄漏、沿海赤潮等。 (5)重要资源分布与出口区:中东石油的运输路线、澳大利亚、巴西铁矿石的运输路线、中缅、中哈、中俄输油管线的建设等。 (6)区域政治经济军事合作: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欧盟、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上海合作组织等。

(7)探险旅游活动区:伦敦奥运会等重大国际活动的举办地,自然与文化遗产分布地区,极地探险、海洋科考所到之处等。 考点二中国热点问题和热点地区 1.目前我国能源紧张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1)原因: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快,能源需求量增长迅速;我国高耗能的工业发展快,加速了能源紧张;能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能源勘探、开采跟不上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国际油价上涨;缺少石油储备体系。 (2)解决措施:采取多元化进口石油战略;建立石油储备体系;加大石油勘探、开发力度,特别是西北、沿海等重点地区的勘探力度,提高能源产量;加快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川气东输等工程建设;稳妥发展核电(我国已在常规能源资源少、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且能源需求量大的东部沿海地区,建设了大亚湾、岭澳、秦山、田湾和阳江等核电站。);因地制宜发展太阳能、沼气、水能、风能、海洋能等新能源;加大技术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加强宣传,提高公民的节能意识;实现产业升级,适当限制耗能大的工业发展。 2.中国热点地区 (1)长株潭经济区 包括长沙、株洲、湘潭三个大城市。有高速公铁路和水运联通,经济联系紧密,产业各具优势。是湖南经济最发达的

国家统计局标准折标煤系数计算方法

国家统计局标准折标煤系数计算方法 蒸汽折标媒系数并不是确定的值,一般按经验111kg/t~170kg/t都不会错 你说的情况可能前者是饱和蒸汽,后者是过热蒸汽吧,不过2674.5千焦/千克还是有点低 同时要注意蒸汽折标煤量应减去回收余热蒸汽的折标量 近年来,全球变暖已成为全世界最关心的环保问题,造成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大量的温室气体产生,而温室气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就是二氧化碳(CO2),而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是现代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的,归根到底是大量使用各种化石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造成的,根据《京都议定书》的规定,各国纷纷制定了减排二氧化碳的计划。 通过节约化石能源和使用可再生能源,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两个关键。在节能工作中,经常需要统计分析二氧化碳减排量的问题,现将网络收集的相关统计方法做一个简单整理,仅供参考。 1、二氧化碳和碳有什么不同? 二氧化碳(CO2)包含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分子量为44(C-12、O-16)。二氧化碳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空气中含有约1%二氧化碳。液碳和固碳是生物体(动物植物的组成物质)和矿物燃料(天然气,石油和煤)的主要组成部分。一吨碳在氧气中燃烧后能产生大约3.67吨二氧化碳(C的分子量为12,CO2的分子量为44,44/12=3.67)。 我们在查看减排二氧化碳的相关计算资料时,有些提到的是“减排二氧化碳量”(即CO2),有些提到的是“碳排放减少量”(以碳计,即C),因此,减排CO2与减排C,其结果是相差很大的。因此要分清楚作者对减排量的具体含义,它们之间是可以转换的,即减排1吨碳(液碳或固碳)就相当于减排3.67吨二氧化碳。 2、节约1度电或1公斤煤到底减排了多少“二氧化碳”或“碳”? 发电厂按使用能源划分有几种类型:一是火力发电厂,利用燃烧燃料(煤、石油及其制品、天然气等)所得到的热能发电;二是水力发电厂,是将高处的河水通过导流引到下游形成落差推动水轮机旋转带动发电机发电;三是核能发电厂,利用原子反应堆中核燃料慢慢裂变所放出的热能产生蒸汽(代替了火力发电厂中的锅炉)驱动汽轮机再带动发电机旋转发电;四是风力发电场,利用风力吹动建造在塔顶上的大型桨叶旋转带动发电机发电称为风力发电,由数座、十数座甚至数十座风力发电机组成的发电场地称为风力发电场。

高一地理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高一地理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地理试卷的命题范围主要考查了人教版必修1的相关知识,试卷从面向学生的测试角度命题,覆盖的知识面较为合理,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总体难度不大,但是比较灵活多变,区分度较好。充满新课程的气息。减少对死记硬背知识的考查比例、突出能力学习要求;培养学生的观察理解能力,应为一份令人较为满意的试题。一、试卷特点分析 本次地理试题总分为100分,其中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非选择题为25、26、27、28四大题共50分。1.注重基础试题的考点覆盖了半期所学的重要知识点,对重点章节有所倾斜,重要图表都有所涉猎。重点强调基础,考查基本能力,会运用所学知识简单分析问题。目的是引导学生掌握必须的地理知识,重视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 2.结合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前教育教学实践探究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在整套试卷中,不少题目体现了课改的意识,考查了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地理知识简单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反映学科特色,突出地图的重要性地图、地理图表是地理教学中最常用的工具,是知识量最丰富的载体。地理图表的阅读、分析、归纳、概括是培养和发展地理形象思维的重要途径,试卷中有19道题是直接利用图来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4.转换提问的角度,考查学生的反应能力和理解能力教学中强调尽量避免机

械地记忆知识,这就要求试题应引导学生灵活地理解、领悟和掌握运用知识。这些试题的呈现方式新颖、灵活,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生产生活实际。这些均不能直接在书上找到答案,而需要学生多思考。二、学生考试失分情况分析 综合来看,不及格人数较少,但90分以上的优秀学生也不多,多说学生处于70-80分数段,这一分数段的学生是很有潜力培养成优秀生的,所以今后的工作要在稳定及格率的同时,提高优秀率。表一: 题型 选择题(1--25题)50分 非选择题(26--29题)50分 平均得分 得分率 平均得分 得分率 41.5 83% 28.64 71.59% 根据表一情况分析说明:由于本试卷的选择题比较容易,以书中的重点知识和基础知识为主,所以得分率高于非选择题,由此看出,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较薄弱,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还需培养。通过学生的试卷我们可以看出,得分率高的试题绝大多数是设问较简单,牵涉知识点少的问题,属于常规性的试题。而得分率很低的试题大都属于理解、运用性的知识,或是选项具有一定的迷惑性,或是属于阅读分析的试题,要求学生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