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师大附中2020

山东省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近视患者都应当接受专业医师的检查,选择合适的眼镜,切忌不要因为怕麻烦、爱漂亮而不戴眼镜。

B.本市国税局绘制出“税源分布示意略图”,解决了税源管理辖区划分不清、争议扯皮等问题的发生。

C.为加强国际交流,提高山东环保产业水平,省政府拟举办“生态山东建设高层论坛”暨第五届环保产业博览会。

D.日本在野党强烈指责财务大臣“口无遮拦”、公开谈及政府去年入市干预日元具体汇率的行为是极不负责任的。

2.下列各项中加点成语使用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①这本拼凑起来的“名家”短篇小说集,几乎没有精彩之作,顶多有一两篇基本上还差.

强人意

...。

②关于石钟山名字的由来,苏轼、郦道元等古人有不同的见解,不容置喙

....的是,石钟山因此更加有名了。

③从长远的写作能力的形成来看,这是避重就轻、图省力气的一种写法,不足为训

....。

④新课标标准要求我们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努力贯彻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坚决摒弃那种不

尊重学生的耳提面命

....式的教学方法。

⑤春秋战国时期,儒、道、墨、法诸家的思想观点既相互对立、展开激烈的辩论,又相

互影响、相互汲取营养,分庭抗礼

....,从而促进了我国古代学术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⑥金马奖最佳新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奖得主陈建斌感谢8年来爱人的鼎力

..

相助

..,不离不弃。

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经济学是历史使命,

西方经济学不可奉为圭臬

....。

A.①②⑤⑥B.①③⑥⑦C.③④⑤⑦D.②④⑤⑥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有相同的一组是()

A.①不以为然.② 使之然.也③凌万顷之茫然.

B.①圣人之所以

..传道受业解惑也

..兴隆也③师者,所以

..为圣②此先汉所以

C.①明.察秋毫②则知明.而行无过矣③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D.①彼童子之师.②吾师.道也③孔子师.苌弘、师襄、老聃

4.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解释有两处错误的一组是()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风尚) ②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岂,哪)

③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疑惑)④而闻者彰.(清楚)⑤凌.万顷之茫然(越过)⑥余嘉.其能行古道(嘉奖)⑦ 术业有专攻.(学习,研究)⑧ 纵一苇之所

如.(到、往)⑨ 弟子不必

..不如师(不一定)⑩ 崖限.当道者(界限,边界)A.①③④⑦⑩B.①②⑤⑧⑨C.②④⑥⑦⑨D.③⑤⑥⑧⑩5.下列选项中虚词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不知东方之.既白

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不拘于时,学于.余

D.其.皆出于此乎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且焉.置土石

B.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今其.智乃不能及

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7.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师说》中的“六艺经传皆通习之”的“六艺” 是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六艺”在其他文章中还会指六种技艺,分别是礼、乐、射、御、书、数。

B.中国农历将朔日定为每月的第一天,即初一。农历每月十五是望日,望日当天的月

亮称为望月,望月又称满月。

C.济阳县地处省会济南东北20公里,因其位于济水之北而得名,而蒙阴县因位于蒙山之南而得名。

D.古代男子20岁成人,举行“冠礼”,称为“弱冠”,女子则在15岁成人,举行“笄礼”,盘发插笄,表示成年,可以出嫁,称为“及笄”。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李子柒,“现象级”网红。这位美食博主,以中国传统美食文化为主线,用时间跨度极大的镜头记录了春耕夏种、秋收冬藏,三时三餐、四季流转的农家生活,创造了一幅田园牧歌的美好画卷。令人惊叹的是,她的视频在Youtube上备受追捧,收获735万粉丝,影响力堪比CNN,无数外国粉丝留言“她让我爱上中国文化”“求英文字幕跟进”。

不过,相较于外网的齐声点赞,国内网友则质疑颇多,很多人觉得她的视频总在中国农村的旧式耕作生活上打转转,是展示中国的“落后”,是负面文化输出。

落后还是先进,很多时候只是相对概念。持有这类看法的网友,其实是在潜意识中将叙事背景设定为超现代的工业社会,选择的参照系大概也是发达国家的大城市。礼赞工业成果无可厚非,可讴歌田园生活就是展示“落后”吗?事实上,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只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并无绝对意义上的先进与落后。至于有人质疑李子柒镜头下的农家生活不真实,其实更无必要。艺术源于生活必然高于生活,田园牧歌不一定要唯浑身污泥才是真实,美学大家朱光潜早就说过,完全依葫芦画瓢把现实复制到艺术作品里,难有关感。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草原,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城堡。”养蚕、缫丝、刺绣、竹艺、木工、做纸……李子柒的故事何以无障碍地跨越地理,让不同文明之间实现交融和对话?与其说是迎合了外国人对中国旧式田园生活的想象,不如说是戳中了在钢铁森林中栖居太久的人类对田园诗意的怀念与畅想。“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返璞归真,爱生活、爱家乡的朴素情感,往往具有穿透时空的力量,让不同肤色、语言、文化背景的人们心生共鸣、心有慰藉。

当然,李子柒的爆火并非偶然。在视频高点击量的背后,其实是西方世界对崛起的

中国之好奇。他们以这位网红博主的视频为窗口,探寻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奥秘与魅力。从这个角度来看,李子柒至少是丰富的中华文化对外传播中的一个剪影。崛起中的东方古国,不仅有高楼大厦、大国重器,还有“一箪食一瓢饮”的田园诗意。

与其纠结李子柒的视频算不算文化输出,或许我们更该思考的是:怎样才能更好地进行文化输出。任何一种文化,要想被理解,首先得动人。记得在李子柒做“古法长安纸”的视频下,很多外国人惊诧不已,然后有中国人用英语给他们科普这是中国古老的造纸术。文化输出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长期过程,仅凭一人之力肯定无法传递全部,还期待更多“李子柒”,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向全世界展示一个既富有独特的传统文化内涵,又不断向现代化前行,丰富、多样、精彩的中国。

(取材于《北京日报》2019年12月11日)材料二

毋庸置疑,李子柒的作品具有浓浓的中国风,三月桃花开,她采来酿成桃花酒;五月枇杷熟,她摘来制成枇杷酥,还有养蚕、缫丝、刺绣、竹艺、木工等,无不具有鲜明的中华传统文化意象,加之视频后期制作采用的低沉悠扬的传统曲风,成功塑造了一种诗意的山居生活情境。这些作品可以让人们回味中国古人的衣食寝居,畅想一种超脱于消费社会的亲近自然的生活方式,在全球化裹挟的现代性问题席卷世界之时,这种生活方式很容易引起各国网友的共鸣。(甲)

李子柒的海外走红,与其说是一种“文化输出”,不如说是一种文化现象。“文化输出”似乎带有一种预设的目的和动机,带有不同文明竞逐高下的“文明冲突论”意味。(乙)李子柒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女孩,她没有可能承担起“文化输出”的重任,事实上,她只是抓住了短视频发展历史机遇的一个创业者,用自己的勤奋和纤巧展示山村生活的美好部分,以期获得观众的认可和关注。(丙)当然,从结果上看,李子柒的作品

很好地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落地不同文化语境,传递出精致的、文明的、可亲的、具有烟火气和人情味的中国形象,这是一个全媒体时代传承与传播中华文化的生动案例,其中具有值得总结的文化传播规律。

文化的融合和文明的传播是一个奇妙的旅程,常常暗合“无心恰恰用,用心恰恰无”的规律。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内在的价值理念也具有很多面向,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和发展其中符合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需要的价值理念。(丁)李子柒的

作品不是宏大叙事,其记录的是一个普通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但却恰恰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而这正是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对话的重要价值共识。

(取材于《经济日报》2019年12月10日)材料三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文化输出”是文创领域高大上的、有着强烈使命感的一种行为,需要很强大的包装能力。所以当《功夫熊猫》这部充满中国元素但却是由外国人制作的电影火爆市场时,很多人为之遗憾——中国有许多很好的文化资源,但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并开始感叹,做文化输出是一件很讲究技术实力的工作。

套用上面这种逻辑,李子柒显然不算文化输出,她只是误打误撞,让很多外国人了解到中国的乡村生活和美食文化。而且,客观地说,外国网友关注她可能有着复杂的动机,文化好奇心只是其中一部分,更多的人是带着某种治愈的目的,尤其是那些在都市强压力之下生活的人们,需要在这样的童话世界里寻找慰藉。对于他们而言,李子柒来自哪不重要,重要的是看到她的视频能获得愉悦,得到放松,仅此而已。

那些认为李子柒不算文化输出的观点中,还有一种非常普遍的说法,即李子柒把中国落后的一面展示给了外国人,“中国人不是这样生活”,李子柒这样做其实是中国人的罪人。准确地说,这种观点并非否定李子柒是文化输出,而是认为李子柒不是我们所需要的文化输出。那么这里所要讨论的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也就是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文化输出?

呈现中国真实甚至落后的一面到底对不对,这个问题几十年前就有过讨论。1972年,享誉世界的电影大师安东尼奥尼曾受中国政府之邀来到中国,拍摄了一部名为《中国》的大型纪录片。但因为认为《中国》并没有展现中国最好的一面,国内并不欢迎此片。而按照安东尼奥尼的说法,“其实《中国》是一部关于中国人的电影”。并表示“我没有坚持去寻找一个想象中的中国,而是把自己交付给了能看到的现实,我觉得是做对了”。这部电影后来获得了很多大奖,一直被视为国外了解中国的窗口,即便到今天,它仍然是那个年代重要的影像资料,极具历史价值。

如今《中国》已经不再敏感,它成了怀旧的珍贵素材,很多人因此感激安东尼奥尼的工作。从对有关《中国》评价的变迁不难看出,一些陈旧过时的观点正逐渐被抛弃,只是时不时还会冒出来吓唬人。从《中国》到李子柒,这些成功的案例表明,表现普通人的生活也能打动人感染人,文化输出需要打破过去的条条框框。

李子柒用唯美的风格讲述乡村故事,她的拍摄讲究商业技巧,但这只是提升了消费体验,她所讲述的那些故事,其“剧本”来自真实的乡村生活,这才是很多人喜欢她的一个主要原因。澄清争议,走出误区,李子柒呈现给国外网友的东西,这种小而美的中国故事所获得的共鸣,相信会激励更多的李子柒,因为这是文化输出,而且是我们所需要的文化输出。

(取材于新媒网2019年12月07日)8.根据材料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子柒的作品在海外异常火爆,但在国内却受到冷落,不断遭到众多网友的质疑。B.国内网友质疑李子柒的原因是认为其作品展示了中国落后的一面,而且不够真实。C.作者认为李子柒作品是否是文化输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文化输出的深层思考。D.文章采用了驳立结合的论证结构,先反驳网友的观点,然后正面阐述自己的看法。9.下面一句话放回材料二中,最恰当的位置是

楼宇烈先生曾指出,“与西方文化相比,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是中国文化最根本的精神,也是一个最重要的特征”。

A.(甲)B.(乙)C.(丙)D.(丁)

10.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二认为李子柒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创业者,她的作品虽然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落地不同文化语境,但算不上真正的文化输出。

B.《功夫熊猫》的例子证明,中国有非常丰富的文化资源,只要充分开发和利用,便可以为世界各国文化的交融贡献中国智慧。

C.安东尼奥尼拍摄的《中国》最初并不受欢迎,但是因为它的真实性,最终获得了广泛认同,这种经历与李子柒的作品很相似。

D.材料三认为,李子柒的成功会激励更多的人主动承担文化输出的责任,真实记录日常生活,以小而美的中国故事让世界了解中国。

11.根据三则材料,概括李子柒的作品能够火爆的原因。

12.综观三则材料,李子柒的故事对中国文化输出有怎样的启示?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那一片幸存的原始林

梁衡

①像一场战争突然结束,2014年林区宣布了禁伐令,喧闹的伐木场顿时门前冷落

车马稀。在打扫“战场”时,人们意外地发现了一片原始林。2016年盛夏时分我有缘

造访了这最后的一片原始林。

②早晨8时,从黑龙江绥棱县出发,车行两个多小时来到一个叫“五一森林经营所”的地方。在这里换上迷彩服、长筒靴,每人一把伞。虽然天正降大雨,我们还是义无反顾地向林地进发,不一会儿就消失在茫茫林海中。

③正走着,忽然听见右边不远处有哗哗的流水声。踩着朽木、草墩,钻过横七竖八的灌木。忽然眼前一亮,一条溪流从山上奔腾而下。眼前这条溪流无法与我见过的任何一条流水相比较,因为它没有留下一丝人类活动的痕迹。仰望山顶只见远远近近的山、

层层叠叠的树、朦朦胧胧的雨,半山一道歪歪斜斜的激流,跌跌撞撞地碰着那些大大小小、圆圆滚滚的石头,或炸起雪白的浪花,或绕行成一条飘飘的哈达。

④我们退回老林,雨时停时下,云忽开忽合,大家就举着手机、相机抓紧时间照相采景。

⑤人类虽然早已进入现代文明,但是总忘不了找寻原始。这是因为它,一是大自然的原点,可由此研究自然界的进化,包括人类自己;二是人类走出蛮荒的出发的起点,是生命的源头,我们有必要回望一下走过的来路。判断一个地方是不是够原始,一个简单的办法就是看有没有人的痕迹。从纯自然的角度来说,人的创造是对自然的种种干扰和玷污。所以探险家总是去寻找那些还没有人文污染过的地方。没有人来过,无路;奇景第一次示人,无名;前人没有留下诗词,无文。今天我们进入的正是这种“三无”之境,只有你与自然在悄悄地私语。

⑥虽是来看原始森林,但先要说一说这里的石头。国内很有名的一处石景便是云南的石林,那是一片秀气的石柱。还有贵州天星桥,那是喀斯特地貌特有的精巧。而这里的石头一律是巨大坚硬的花岗岩,浑圆沉稳,高大挺拔,无不迸放着野性。石的分布无一定规则,或独立威坐,或双门对峙,或三五相聚,或隔岸呼唤,各具其态。

⑦现在要说一说在乱石间争荣竞秀的苔藓了。这是整个林区的大地毯,是森林里所有生命湿润的温床。它生在地上、树上、石上,绿染着整个世界,不留一点空白。最让人感动的是它的慈祥,它小心地包裹着每一根已失去生命的枯木。那些直立的、斜依的、平躺于地的大小树干,虽然内里已经空朽,你轻轻一碰就是一个洞,但经它一打扮,都仍保持着生命尊严。绿苔与枯树正在悄然作着生命的转换。

⑧老林子中最美的还是大树,特别是那些与石共生的大树。有一棵树,我叫它“一木穿石”,我们平常说“水滴石穿”,可是有谁真的见过一滴水穿透了一块石头?现在,我却见到了一棵树,一棵活着的树,硬是生插在一块整石之上,霸气十足。它的须根向四周摸索,拳握住一点点沙尘,然后蛰伏在石面的稍凹之处,聚积水分,酝酿能量。松树的根能分泌一种酸液,一点一点地润湿和软化石块。成语“相濡以沫”是说两条鱼,以沫相濡,求生命的延续。而这棵红松种子却是以它生命的的汁液,去濡润一块没有生命的石头,终于感动了顽石,让出了一个小小的空间。它赶紧扎下一条须根,然后继续濡石、挖洞、找缝,周而复始,终于在顽石上树起了一面生命的大纛。

⑨如果说刚才的那棵树有男性的阳刚之烈,下面这棵便有女性的阴柔之美。它生在一根窄长的条石上,两条主根只能紧抓着条石的边缘向左右延伸,然后托起中间的树身,全树就成了一个丁字形,一个标准的体操“一字马”。那两条主根是她修长的双腿,树干是她曼妙的身躯,挺胸拔背,平视前方。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一棵树的根与身子长得一

般的粗细,一样的匀称,一样的美丽。好一个“幽谷美人”!

⑩我们就这样在绿色的时间隧道里穿行,见证了大自然怎样在一片顽石上诞生了生命。它先以苔草、蕨类铺床,以灌木蓄水遮风,孵化出高大的乔木林,就成了动物直至我们人类的摇篮。这时再回看那艘石头巨舰,是泰坦尼克号?是哥伦布的船?是郑和下西洋时的遗物?都不是。它沉静地停在这里,是特别要告诉我们,假如没有人的干扰地球是什么样子,大自然是什么样子,我们曾经的家是什么样子。当年我们屈从了这片原始林,现在它给我们友好的回报,留下了一面大镜子,照出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史为镜,可知朝代之兴替;以这片原始林为镜,可知生命、人类和地球的兴替。

?我下山时,看见沿途正在修复早年林区运木材的小火车路,不为伐木,是准备开展原始森林游。

13.下列对本文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标题“那一片幸存的原始林”中,“原始林”点明了本文描写对象,而“幸存”一词表现了作者的思想情感。

B.作者一行不顾大雨换上迷彩服、长筒靴,带着雨伞,义无反顾地向林地进发,说明作者一行造访原始林兴致浓厚。

C.作者认为人的创造是对自然的干扰与玷污,所以喜欢原始林的三无境界,在这里可以与自然亲密接触。

D.结尾写作者一行下山时,看见沿途正在修复小火车轨道,不为伐木,而是准备开展原始森林游,作者为此感到欣喜。

14.下列对散文艺术特色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主体部分的顺序非常清晰,从发现原始林,到作者进入原始林,再到最后下山离开,有头有尾,脉络分明。

B.作者描写原始林里的石头,写云南石林、贯州天星桥是为了在对比中突出原始林里的石头野性十足的特点。

C.文章非常注意段落间的过渡,比如第九段开头运用过渡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使上下段落内容自然衔接。

D.文章依次写了原始林里的河流、石头、苔藓、大树,步步递进,层层深入,为我们塑造了一个立体的世界,让人如临其境。

15.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原始林,为什么从第⑥段开始花了很多笔墨写石头?

16.文章在细致写景的同时,还有一些恰到好处的议论。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田叔者,赵陉城人也。叔为人刻廉自喜,喜游诸公。赵人举之赵相赵午,午言之赵

王张敖所,赵王以为郎中。数岁,切直廉平,赵王贤之,未及迁.,会陈豨反代。汉七年,高祖往诛之,过赵,赵王张敖自持案进食,礼恭甚,高祖箕踞骂之。是时赵相赵午等数十人皆怒,谓张王曰:“王事上礼备矣,今遇王如是,臣等请为乱。”卒私相与谋弑上。会事发觉,汉下诏捕赵王及群臣反者。于是赵午等皆自杀。是时汉下诏书:“赵有敢随

王者罪三族。”唯孟舒、田叔等十余人赭衣

..自髡钳,称王家奴,随赵王敖至长安。赵王敖得出,乃进言田叔等十余人。上尽召见,与语,汉廷臣毋能出其右者,上说,尽拜为

郡守、诸侯相。叔为汉中守十余年。后数岁,梁孝王使人杀故吴相袁盎,景帝

..召田叔案梁,具得其事,还报。景帝曰:“梁有之乎?”叔对曰:“死罪!有之。”上曰:“其事安在?”田叔曰:“上毋以梁事为也。”上曰:“何也?”曰:“今梁王不伏诛,是汉法不行也;如其伏法,而太后食不甘味,卧不安席,此忧在陛下也。”景帝大贤之,以为鲁相。鲁相初到,民自言相,讼王取其财物百余人。田叔取其渠率二十人,各笞五十,余各搏二十,怒之曰:“王非若主邪?何自敢言若主!”鲁王闻之大惭,发中府钱,使相偿之。相曰:“王自夺之,使相偿之,是王为恶而相为善也。”于是王乃尽偿之。鲁王好猎相常从入苑中王辄休相就馆舍相出常暴坐待王苑外。王数使人请相休,终不休,曰:“我王暴露苑中,我独何为就舍!”鲁王以故不大出游。数年,叔以官卒.。太史公曰:孔子曰“居是国必闻其政”,田叔之谓乎!

(节选自《史记·田叔列传》) 1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鲁王好猎/相常从入苑中/王辄休相就馆舍/相出常/暴坐待王苑外/

B.鲁王好猎相常从/入苑中/王辄休相就馆舍/相出/常暴坐待王苑外/

C.鲁王好猎相常从/入苑中/王辄休相就馆舍/相出常/暴坐待王苑外/

D.鲁王好猎/相常从入苑中/王辄休相就馆舍/相出/常暴坐待王苑外/

18.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迁,指官职的调动或升官,本文取前者意。贵右贱左,故称贬官为“左迁”。B.赭衣,在古代是囚犯穿的衣服,用赤土染成赭色,后来借用为囚犯的代称。

C.景帝,这是用谥号来指称帝王,除此之外还可以用庙号、年号等来指称。

D.卒,古代是指大夫死亡,一般士的死叫“不禄”,地位不同,称呼也就不同。

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田叔为人率直,清廉公正。他以严谨廉洁为追求,喜欢与有名望的人交游,被层层推荐给赵王张敖,任职郎中,因德行突出而得到赵王看重。

B.田叔忠诚侠义,不惧死亡。高祖傲慢无礼,赵王臣属阴谋刺杀却被发觉,赵王被逮捕时,田叔甘冒罪及三族的威胁,装扮成家奴追随赵王。

C.田叔为官有才,善于理事。他被赵王张敖推荐给高祖时,才能胜过朝廷所有大臣,故而先后被任命为郡守和诸侯国相,施政才能被皇帝赞赏。

D.田叔处事圆通,柔中带刚。田叔刻意公开袒护鲁王,从而使鲁王羞愧而自愿偿还百姓;又故意不在馆舍休息,以此来讽劝鲁王不要大肆游猎。

2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王事上礼备矣,今遇王如是,臣等请为乱。

(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3)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21.田叔替景帝调查袁盎被刺杀的事情,景帝为什么称他“大贤”而任命他为国相?

四、情景默写

2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总结说:“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韩愈的《师说》是写给少年李蟠的。文末所说的“_____________”,点出李蟠的文章爱好,而“____________”,则说明了李蟠的儒学素养。

(3)苏轼在《赤壁赋》一文中,通过飞虫和米粒的比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短暂、个人渺小的感慨,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姚鼐的《登泰山记》中,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独特的喻体描写了在日观峰看到的日出前山峰耸立,云雾缭绕的景象。

(5)《静女》中男子“搔首踟蹰”,是因为女子“____________”。

(6)《涉江采芙蓉》中通过环境描写,营造出清幽、高洁美好的意境的一句诗是

“_____________”。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色彩,指颜色;不同的色彩常被赋予不同的意义。2020年,我们国家经历“新冠病毒”疫情,中美贸易战、芯片战;你经历居家学习、中考,迎来高中生活;附中经历70年校庆……此刻,回望过去,你会赋予2020年哪一种色彩,来形象地表达你的感受和认识?

请以“2020的色彩”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感情真挚,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C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

A项,不合逻辑,“切忌不要因为怕麻烦、爱漂亮而不戴眼镜”否定不当,可以改为“切记”。B项,结构混乱,“解决了税源管理辖区划分不清、争议扯皮等问题的发生”句式杂糅,可以改为“解决了税源管理辖区划分不清、争议扯皮等问题”。

D项,表意不明,有歧义,“极不负责任”的主语是“日本在野党”还是“政府”,有歧义。故选C。

2.B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运用成语的能力。

①“差强人意”,含褒义,形容尚能令人满意。语境说“名家”小说集几乎没有精彩之作,顶多有一两篇基本上还能让人满意,符合语境。成语使用正确,排除CD两项。

②“不容置喙”,形容没有说话的机会。语境说因古人对石钟山名字由来有不同见解而使其更加有名,所以应为“不容置疑”,望文生义。成语使用错误。

③“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依据语境“这是避重就轻、图省力气的一种写法”,不能效仿,符合语境。成语使用正确,排除A项。

④“耳提面命”,不仅是当面告诉他,而且是提着他的耳朵向他讲。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为褒义词。语境“摒弃那种不尊重学生的教学方法”为贬义,误用褒贬。成语使用错误。⑤“分庭抗礼”,比喻平起平坐,彼此对等的关系,用于双方。语境为“儒、道、墨、法诸家的思想观点”,误用对象。成语使用错误。

⑥“鼎力相助”,指大力支持帮助,一般用于请人帮助时的客气话。语境用于陈建斌感谢8年来爱人的帮助,符合语境。成语使用正确。

⑦“奉为圭臬”,比喻把某些言论或事当成自己的准则。语境说“建设中国特色经济学是历史使命”,西方经济学不会把它当作自己准则,符合语境。成语使用正确。

①③⑥⑦使用正确。

故选B。

3.B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

A项“然”,第一个,正确;第二个,这样;第三个,形容词词尾;B项“所以”,前两个,……的原因;第三个,用来……;

C项“明”,第一个,视力;第二个,明达;第三个,光亮;

D项“师”,第一个,老师;第二个,学习;第三个,以……为师。B项前两个相同,其他各项全都不相同。

故选B。

4.A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

③“惑,疑惑”错误,应为“糊涂”;

⑥“嘉,嘉奖”错误,应为“赞许”;

⑩“限,界限,边界”错误,应为“门槛”。

A项,③⑩两处错误;

B项,没有错误;

C项,⑥一处错误;

D项,③⑥⑩三项错误。

故选A。

5.B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项,第一个“而”,连词,表示递进关系;第二个“而”,连词,表转折关系。

B项,两个“之”都是助词,放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C项,第一个“于”,介词,比;第一个“于”,介词,向。

D项,第一个“其”,副词,表示估计、推测的语气,可译为“大概”;第二个“其”,语首助词,表感叹。

故选B。

6.D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常见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解答本题,一要积累、熟记常见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二要利用语法知识等帮助判断。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A项,“焉”的意义和用法分别是兼词,于此/代词,哪里。B项,“其”的意义和用法分别是指示代词,那些/代词,他们。C项,“之”的意义和用法分别是指示代词,这/定语后置标志。D项“而”的意义和用法都是表示修饰关系。故选D。

7.C

【解析】

【分析】

【详解】

此题考查识记理解古代文化文学常识的能力。

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的中外中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解答本题需要了解,山之南,水之北为阳;山之北,水之南为阴。题中C项,济阳在济水之北,蒙阴在蒙山之北。

故选C。

8.A

9.D

10.A

11.①创造了一幅田园牧歌的美好画卷,具有浓浓的中国风;②满足了西方世界对中国传统

文化的奥秘与魅力的好奇;③能够给那些在都市强大压力之下生活的人们带来慰藉。12.①文化输出要有独特的传统文化内涵,体现中华传统中的人文精神;②不一定是宏大叙事,普通人的故事同样感人;③要打破过去的条条框框,要敢于展示真实的文化现状;④在输出方式上首先要做到“动人”,要能引发不同国家人们的共鸣;⑤文化输出是个长期过程,需要更多人加入向世界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大军;⑥文化输出不要太过刻意,融合过程要符合“无心恰恰用,用心恰恰无”的规律。

【解析】

【分析】

8.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根据材料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

A项,“但在国内却受到冷落,不断遭到众多网友的质疑”错误。原文“不过,相较于外网的齐声点赞,国内网友则质疑颇多”文中没有说在国内受到冷落,仅仅是质疑颇多。

故选A。

9.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逻辑意脉一致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需要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

楼宇烈先生说的话是主要表达的人文精神是中国文化最根本的精神,也是一个最重要的特征。甲处的段落大意主要是谈生活方式;乙处主要是谈文化输出;丙处主要是在讲李子柒的作品是传播中国文化的优秀案例;根据丁处的后一句“李子柒的作品不是宏大叙事,其记录的是

一个普通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但却恰恰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提到了人文精神,与楼宇烈先生说的话相衔接。

故选D。

10.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分析概括内容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

B项,《功夫熊猫》的例子证明,中国有非常丰富的文化资源,只要充分开发和利用,便可

以为世界各国文化的交融贡献中国智慧。这句话错误。举例《功夫熊猫》是想证明做文化输出是一件很讲究技术实力的工作。

C项,“这种经历与李子柒的作品很相似”错误。李子柒的作品在最初就很受欢迎以至于成为中外网红,所以他俩的经历不相似。

D项,李子柒的成功会激励更多的人主动承担文化输出的责任,真实记录日常生活,以小而美的中国故事让世界了解中国,错误。原文是说“这种小而美的中国故事所获得的共鸣”会激励人。而不是李子柒的成功。

故选A。

1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分析概括内容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例如本题“根据三则材料,概括李子柒的作品能够火爆的原因”然后回归文本,找寻相关语句,用自己的话进行分析概括。

根据材料二第一段“毋庸置疑,李子柒的作品具有浓浓的中国风,三月桃花开,她采来酿成桃花酒;五月枇杷熟,她摘来制成枇杷酥,还有养蚕、缫丝、刺绣、竹艺、木工等,无不具有鲜明的中华传统文化意象”可以总结为“创造了一幅田园牧歌的美好画卷,具有浓浓的中国风”

根据材料一第四五自然段,李子柒的爆火并非偶然。在视频高点击量的背后,其实是西方世界对崛起的中国之好奇。他们以这位网红博主的视频为窗口,探寻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奥秘与魅力。可以概括为“满足了西方世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奥秘与魅力的好奇”。

根据材料三第二自然段“外国网友关注她可能有着复杂的动机,文化好奇心只是其中一部分,更多的人是带着某种治愈的目的,尤其是那些在都市强压力之下生活的人们,需要在这样的童话世界里寻找慰藉。”可概括为,能够给那些在都市强大压力之下生活的人们带来慰藉。12.本题考查对文本的分析综合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需要仔细阅读三则材料,针对题目中的“文化输出”找寻相关语句。

根据材料二,李子柒的作品不是宏大叙事,其记录的是一个普通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但却恰恰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而这正是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对话的重要价值共识。总结为,文化输出要有独特的传统文化内涵,体现中华传统中的人文精神;②不一定是宏大叙事,普通人的故事同样感人;根据材料三,从《中国》到李子柒,这些成功的案例表明,表现普通人的生活也能打动人感染人,文化输出需要打破过去的条条框框。李子柒用唯美的风格讲述乡村故事,她的拍摄讲究商业技巧,但这只是提升了消费体验,她所讲述的那些故事,其“剧本”来自真实的乡村生活。可总结为,要打破过去的条条框框,要敢于展示真实的文化现状,在输出方式上首先要做到“动人”,要能引发不同国家人们的共鸣;根据,文化的融合和文明的传播是一个奇妙的旅程,常常暗合“无心恰恰用,用心恰恰无”的规律。可总结为,文化输出不要太过刻意,融合过程要符合“无心恰恰用,用心恰恰无”的规律。根据材料一,文化输出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长期过程,仅凭一人之力肯定无法传递全部,还期待更多

“李子柒”,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向全世界展示一个既富有独特的传统文化内涵,又不断向现代化前行,丰富、多样、精彩的中国。可概括为,文化输出是个长期过程,需要更多人加入向世界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大军

13.D

14.D

15.①表明石头也是原始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正是这些石头保住了原始林。(分析本身的作用)②为了引出下文乱石间争荣竞秀、生机勃勃的蕨类、苔藓、树木。(分析和上下文的关系)③为了更好地阐释这片原始林顽强的生命力与来之不易,深化文章主旨。16.①使文章形成描写、议论相结合的表达特色,形式更加丰富多样。(表达方式)②形象生动地展现原始林特点的同时,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更能突出保护生态、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旨。(内容主题)③发人深省,引人深思,使文章容量更大,更有深度,更具艺术性。【解析】

【分析】

13.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D项,“作者为此感到欣喜”错误,结合结尾和全文来看,如“从纯自然的角度来说,人的创造是对自然的种种干扰和玷污”“今天我们进入的正是这种‘三无’之境,只有你与自然在悄悄地私语”,可见作者对开展原始森林游是忧虑的。

故选D。

14.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鉴赏文章艺术特色的能力。

D项,“层层深入”错误,从文中来看,河流、石头、苔藓、大树是原始林的构成,作者借助这些展现原始林的特色,这些景物之间并没有层层深入的关系。

故选D。

15.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物象作用,把握作者创作意图的能力。

首先要找到作者写石头的文字,分析这些石头的特点,然后分析这些石头与原始林之间的关系。文章从第⑥段开始花了很多笔墨写石头,特别是第⑥段既写到云南的石林,也写到贵州天星桥,都是为了突出这里的石头的特点,因为石头也是原始林的重要组成部分。第⑦段又

写到在乱石间争荣竞秀的苔藓,第⑧段又写到特别是那些与石共生的大树,正是因为石头的存在才保住了原始林。同时从结构上来说,对石头的描写也是为了引出后文对苔藓、树木等的描写,所以又有引出下文的作用。写到这里的石头无不迸放着野性,写到在乱石间争荣竞秀的苔藓、那些与石共生的大树,这些都能更好地阐释这片原始林顽强的生命力与来之不易,深化文章主旨。

16.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艺术技巧的能力,具体考查表达方式。

首先到文中找到议论性的文字,如文章第⑤段有关于“人的创造是对自然的一种干扰和玷污”的议论,第⑩段有关于以原始林为镜的议论。然后分析这些议论的好处,分析议论和描写之间的关系。从文中来看,这些在写景的同时加入适当的议论,使表达方式更加的多样化。并且这些议论是作者在游览原始森林时发出的,直接表明了作者当时的感受,是作者观点、态度的体现,这些观点、态度是文章主旨的外化;另外,这些议论使文章不单单是一篇游记,增加了文章的思想魅力,促人思考。

17.D

18.A

19.C

20.(1)您侍奉皇上礼节完备周全,现在竟是如此对待您,请求您准许我们造反。

(2)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善于奔走(脚走得快),却可以达到千里之外。

(3)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21.因为田叔查清了案件的事实,认定了梁王有罪责;又给皇帝处理此案提供了周全妥当的建议,使皇帝不会陷入维护国法和不使太后悲戚的两难境地。

【解析】

【分析】

17.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

“鲁王好猎”从结构上看主谓宾成分都全,后面应当断开;“相常从入苑中”意思是“田叔经常跟随进入狩猎的苑囿”,不能将“入苑中”与前面断开,排除B、C两项;“相出”是主谓结构,“常”,副词,常常,放在下一句句首,“相出”与“常暴坐待王苑外”之间应当断开,排除A项。

划线句的意思是鲁王喜欢打猎,田叔经常跟随进入狩猎的苑囿,鲁王总是要他到馆舍中休息,田叔就走出苑囿,常常坐在露天地里等待鲁王。

故选D。

18.

本题考查理解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A项,“迁,指官职的调动或升官,本文取前者意”错误,文中“未及迁”意思是却没有来得及提升他,所以此文中是“升官”,不是“调动”。

故选A。

19.

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和概括的能力。

C项,“才能胜过朝廷所有大臣,故而先后被任命为郡守和诸侯国相”错误,根据原文“上尽召见,与语,汉廷臣毋能出其右者,上说,尽拜为郡守、诸侯相”可知,原文为他的才能胜过汉朝所有大臣,而不是“所有大臣”,且“先后”在原句中并未体现。

故选C。

20.

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

得分点:

(1)“事”,侍奉;“备”完备,周全;“遇”,对待;“请”,请允许我……。

(2)“假”,借助;“舆马”,车马;“利”,使动用法,使……快;“致”,到达。(3)“是故”,因此;“无”,无论;“所存”,存在的地方;“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判断句。

21.

本题考查筛选并概括重要信息的能力。

由原文“景帝曰:‘梁有之乎?’叔对曰:‘死罪!有之’”可知,首先,他完成了景帝交给的任务,查清了案件的事实,认定了梁王有罪责;

由原文“田叔曰:‘上毋以梁事为也。’上曰:‘何也?’曰:‘今梁王不伏诛,是汉法不行也;如其伏法,而太后食不甘味,卧不安席,此忧在陛下也’”可知,田叔让景帝不要管这件事,又替景帝分析了原因,使皇帝不会陷入维护国法和不使太后悲戚的两难境地。因此景帝称赞他“大贤”,任命他为国相。

【点睛】

2020届山东省师大附中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高中化学

2020届山东省师大附中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高中化 学 化学试卷 第I卷〔共59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27 一、选择题(共23个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0每题2分,11~23每题3分,共59分) 1. 判定以下有关化学差不多概念的依据正确的选项是 A.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是否变化B.共价化合物:是否含有共价键 C.强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大小D.纯洁物:是否只有一种元素组成 2.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与反应后相比较,确信不变的是 ①元素的种类②原子的种类③分子数目④原子数目 ⑤反应前物质的质量总和与反应后物质的质量总和 ⑥假如在水溶液中反应,那么反应前与反应后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 A.①②③④B.①②⑤⑥C.①②④⑤D.②③⑤⑥ 3. 目前,关于二氧化碳是否为大气污染物有不同的观点。认为〝二氧化碳不是大气污染物〞的理由是 ①二氧化碳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②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必需原料 ③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 ④除二氧化碳外,甲烷、一氧化二氮也是温室气体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4. 某气体在近地面空气中浓度稍大时是一种污染物,而在高空却对人类有爱护作用,该气体是 A.NO B.O3C.NH3 D.CCl2F2(氟利昂—12) 5. 以下物质的储存方法正确的选项是 A.氯水应盛在棕色细口玻璃塞的玻璃瓶中 B.液溴应盛放在橡胶塞的细口瓶中,且用水封 C.AgBr应盛放在棕色细口瓶中 D.氢氟酸应放在塑料盖的玻璃瓶中 6. 用经C12消毒的自来水配制以下溶液:①Na2SO3、②KI、③AlCl3、④FeCl2、⑤AgNO3、 ⑥稀盐酸,发觉部分药品变质,它们是

浙江省宁波市某师大附中招生数学真卷_201808131257211

)) (时间:分钟 总分: 分) 一、填空题。(第小题每空分,其余每空分,共分) (∶===(=() () 在○里填上“ ”“ ” 或“=”。 (≠ )一辆小汽车的牌照是○□△(一个四位数),已知○+○=□,○+□+□+=, △+△=○,那么它的牌照号码是()。 在比例尺为∶的地图上量得温州至杭州的距离是厘米,两地实际相距()千米,如果一辆汽车以每小时千米的速度于上午时分从温州开出,那么将在下午()时()分到达杭州。 央视二套“购物街”栏目有一个价格游戏,一个口袋里装颗白球,颗彩色球,任意摸一颗,摸到白球算“爆”。那第一次摸“爆”的可能性是()。 一个圆柱和圆锥的底面半径和高分别相等,已知圆柱的体积比圆锥的体积多,圆柱的体积是(),圆锥的体积是()。 对于非零自然数和,规定符号的含义是=(是一个确定的整数)。 如果=,那么是()。 观察右边的扇形统计图,并填空。 ()如果用这个圆代表总体,那么扇形()表示总体的。 ()如果用整个圆代表公顷的稻田,那扇形大约代表()公顷。 ()如果用整个圆代表某校全体学生的人数,已知扇形比扇形多,且多 人,全校有()人。 王宏买了年期的国家建设债券元,如果年利率为,到期时他可获本金和利息共()元。 一种练习本,提价后,又降价,现价与原价的比是()。 一个比例的两个内项都是,其中一个外项是,另外一个外项是()。

梯形上底与下底的比是∶,阴影三角形的面积为平方厘米,空白三角 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二、判断题。(分) 一个自然数,不是奇数就是偶数。() 一根绳子长米,也可以写成米。() 圆有无数条对称轴。()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相等,体积也相等,则圆锥的高是圆柱的高的3倍。 ()甲数的与乙数的相等,则甲数一定比乙数大。() 三、选择题。(分) 一个零件的实际长度是毫米,但在图上量得长是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 ∶∶∶1 ∶ 下列分数中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是()。 某人从甲地到乙地需要小时,他走了小时,还有米没有走,他已经走了多少米?正确的算式是()。 (-)(-) ( -)(-) 一段质量为1 千克的圆柱形钢柱,锻压成等底的圆锥,这个圆锥的高和圆柱的高 相比()。 圆锥的高是圆柱的倍相等 圆锥的高是圆柱的圆锥的高是圆柱的 绘制统计图时,要能清楚地表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应选用()。 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 四、计算题。(分) ++-+

山东师大附中2017级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英 语

山东师大附中2017级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英语 (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第Ⅰ卷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s John doing now? A. Playing football. B. Watching TV. C. Studying. 2. What can the man do? A. Swim. B. Play soccer. C. Play basketball. 3. When will the meeting be over? A. At 11:00. B. At 10:00. C. At 9:30. 4. What does the woman think of the play? A. Terrible. B. Just so-so. C. Great. 5. What’s the weather like now?

A. Snowy. B. Rainy. C. Sunny.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6和第7两个小题。 6. Where does the man want to go? A. The library. B. The lab. C. The café. 7. What’s the man’s major? A. Psychology. B. Physics. C. Chemistry.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8至第10三个小题。 8. Where is the woman going first? A. The classroom. B. The library. C. The gym. 9. What will the woman do in the library? A. Borrow some books. B. Return some books. C. Study for the exam.

2018-2019学年北京市海淀区某师大附中六年级(下)招生数学试卷

2018-2019 学年北京市海淀区某师大附中六年级(下)招生数学 试卷 、填空(每题 3 分,共 30 分) 1.(3 分)一种商品打八折后的利润率为 20%,原来定价时的利润率是 %. 2.( 3分)某班要至少有 5 人是出生在同一个月里,这个班至少有 人. 4.(3 分)一个正方形的边长增加了 10%,它的面积增加 %. 5.( 3分)有 13 个不同的自然数,它们的和是 100,其中偶数最多有 个. 6.(3 分)一项工作, 甲单独干 小时完成, 乙单独干 小时完成, 若甲、乙合干, 小 时完成. 7.( 3 分)小军计算一道求 13 个自然数的平均数的题目,要求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小军计 算的 结果是 21.81,老师说:“你算的结果百分位上的数字错了, 其他数位上的数都正确. ” 那么这道题正确的结果是 . 8.( 3分)甲、乙、丙三人参加百米比赛,当甲到达终点时,乙离终点 20 米,丙离终点 40 米.求当乙到达终点时,丙离终点 米. 9.(3 分)三个质数的倒数之和是 ,这三个质数之和是 . 10.(3 分)如图所示,有大小两个圆,阴影部分占大圆的 ,占小圆的 ,若小圆半径是 4 厘米,则大圆的半径是 厘米. 6 分,共 30 分) 13.(6 分)2001+1999﹣1997﹣1995+1993+1991﹣1989﹣1987+?﹣ 5﹣3+1 3.(3 分)小红今年的年龄是爸的 ,爸爸今年 岁. 11. 12. 6 分) 6 分) 、计算(每 14.(6 分)计算: 1

15.(6 分)如图所示,平行四边形ABDC 的面积为112平方厘米,又知AB=4CF,求三角

202004山东师大附中线上测试政治答案

2020年山东师大附中线上测试 思想政治试题参考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1.D 2. A 3. A 4. B 5.C 6. B 7. A 8. C 9. D 10. A 11. D 12. B 13 .D 14. B 15. B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 16(1)①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无农不稳,有粮不慌,种粮食特别是优质粮食,同样可以获得增收,实现发家致富;②“种风景”是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使之生态宜居,发展观光农业,带来旅游收入,是农民增收的途径之一;③不能简单比较认为“种粮食”不如“种风景”,发展农业,要宜粮则粮,宜林则林,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实现发展现代农业,通过多种途径发家致富。(每要点2分)(2)该县通过“三权”分置改革,放活土地经营权,促进土地资源优化配置。(2分)鼓励土地经营权流转,实现集约经营,产生规模效益。(2分)整治土地、实行机械化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2分)推动物联网等新技术与粮食产业融合,实现管理现代化,提高生产管理水平。(2分)提高粮食品质,树立农业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2分)对小麦进行加工、销售,延长了产业链,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2分)发展观光农业,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粮食产业综合经济效益提升。(2分) 17. ①中国共产党对抗击疫情立法工作的领导,坚持依法执政、民主执政,体现社会主义法治根本要求。 ②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为抗击疫情提供法律依据和保障。 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应对疫情时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首位,发挥人民主体作用,实行群防群控。④相关部门和社会各方要依法有序参与,确保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精神,同时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⑤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每要点2分,共10分) 18(1)联合国是政府间的、综合性的、世界性的国际组织。(2分) (2)①世界卫生组织作为联合国下属的一个专门机构,在保障全球卫生安全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分)②中国本着自身肩负的重大国际责任,尊重联合国的权威,维护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积极合作,

小升初语文师大附中招生真题卷

一、基础知识。(共31分) (一)读拼音写词语。(5分) 错误!chén jìn,( 沉浸)),在书的海洋里,)shǔn xī,( 吮吸)),着知识的)ɡān l ù ,( 甘露)),,感受着人类文化的)bó dà jīnɡ shēn ,( 博大精深))),\s\do5(。)) 【点拨】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 (二)选词填空。(2分) 激动激情激励激烈 王爷爷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雄。他满怀( 激情)地讲述了一次与美国侵略者进行的( 激烈)战斗和全歼敌人的经过。听完以后,我们的心情非常( 激动)。英雄的事迹将永远( 激励)着我们前进。 【点拨】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三)在错别字下面画上横线(每组一个),并在括号里改正。(4分) A.金壁辉煌奇珍异宝气宇轩昂饥寒交迫( 碧) B.巍然屹立顶礼膜拜余音绕梁生蛋净丑( 旦) C.芳草如茵众寡悬殊卒不及防脱颖而出( 猝) D.逝者如斯心悦诚服老马识图面面相觑( 途) 【点拨】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成语的积累和运用。 (四)成语填空。(5分) A.( 蛛 )丝马迹心( 猿 )意马( 鼠 )目寸光( 鹤 )立鸡群B.弄( 巧 )成( 拙 ) ( 天 )罗( 地 )网 ( 异 )口( 同 )声 【点拨】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成语的积累。 (五)按要求写句子。(12分) 1.东辰国际学校风景优美,教学质量一流,是学生快乐成长的摇篮。 改为反问句:__东辰国际学校风景优美,教学质量一流,怎能不是学生快乐成长的摇篮?__ 2.喂!走开点,我要过去! 改为礼貌用语:__你好!麻烦让开一下好吗?我要过去。__ 3.请用“你真了不起!”开头,接下去写两句意思完全不同的话: (1)含有赞扬的意思: 你真了不起!__你真了不起!跳绳比赛你得了第一。__ (2)含有批评的意思: 你真了不起!__你真了不起!让大家等你这么久。__ 4.书是钥匙,开启智慧之门,请你写出一个有关“书”的比喻句: __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__ 5.秋天的田野,稻花飘香。(改病句,在原句上用修改符号修改) 【点拨】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句式的转换、礼貌用语、造句、比喻句、修改病句的掌握和运用。 (六)我会背。(3分) 印第安人喜爱雨后( 清风的气息),喜爱它( 拂过水面的声音)的声音,喜爱风中飘来的松脂的( 幽香)。空气对我们来说也是宝贵的,因为一切生命( 都需要它)。(此

山东师大附中2018届高三一模理科数学试卷及答案

山东师大附中2015级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数学试题(理科)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且仅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 已知集合}5,4,3,1{=A ,集合}054{2<--∈=x x Z x B ,则B A 的子集个数为( ) A .2 B .4 C .8 D .16 2. 计算: =--+i i i 21)1)(2(2 ( ) A .2 B .2- C .i 2 D .i 2- 3. 下列区间中函数x x x f 2 )1ln()(-+=有零点的是( ) A .)1,0( B .)2,1( C .)3,2( D .)4,3( 4. 设随机变量X 服从正态分布)1,0(N ,p x P =>)1(,则=->)1(x P ( ) A .p B .p -1 C .p 21- D .p 2 5. 调查表明,酒后驾驶是导致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交通法规规定:驾驶员在驾驶机动车时血液中酒精含量不得超过ml mg /2.0.如果某人喝了少量酒后,血液中酒精含量将迅速 上升到ml mg /8.0,在停止喝酒后,血液中酒精含量就以每小时50%的速度减少,则他至少要经过( )小时后才可以驾驶机动车. A .1 B .2 C .3 D .4 6. 如图中的三个直角三角形是一个体积为320cm 的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 体外接球的面积(单位:2cm )等于( ) A .π55 B .π75 C .π77 D .π65 7. 某一算法程序框图如图所示,则输出的S 的值为( ) A .2 3 B .2 3 - C .3 D .0

8. 设不等式组??? ? ???≤-≥+≤-022y y x y x 所表示的区域为M ,函数21x y --=的图象与x 轴所围成 的区域为N ,向M 内随机投一个点,则该点落在N 内的概率为( ) A . π2 B .4π C .8π D .16 π 9.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1 21 31211*>∈<-+?+++n N n n n 时, 由)1(>=k k n 不等式成立,推证1+=k n 时,左边应增加的项数是( ) A .1 2 -k B .12-k C .k 2 D .12+k 10. 已知函数)4 2cos()(π + =x x f ,将)(x f y =的图象上所有的点的横坐标缩短为原来的 2 1 倍,纵坐标不变;再把所得的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所得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则?的一个值是( ). A. 43π B. 83π C. 165π D. 163π 11. “4a >”是“方程20x ax a ++=有两个负实数根”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12. 抛物线)0(22 >=p px y 的焦点为F ,准线为l ,B A ,是抛物线上的两个动点,且满足 60=∠AFB .设线段AB 的中点M 在l 上的投影为N ,则 AB MN 的最大值是( ). A. 32 B. 23 C. 61 D. 1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 已知两个单位向量b a , 3=+,则b a ,的夹角为 . 14. 若a dx x e =?21,则6)(x a x +展开式中的常数项为 . 15. 已知31cos )6sin( =--ααπ ,则=+)3 2cos(π α . 16. 已知函数x e b ax x x f )()(2 ++=,当1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专项复习:第46天 师大附中招生真题卷

………………线………………封……………密…………… :号考:级班:名姓(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一、基础知识。(共31分) (一)读拼音写词语。(5分) 错误!chén jìn,(沉浸)),在书的海洋里,)shǔn xī,(吮吸)),着知识的)ɡān lù,(甘露)),,感受着人类文化的)bódàjīnɡshēn ,(博大精深))),\s\do5(。)) 【点拨】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 (二)选词填空。(2分) 激动激情激励激烈 王爷爷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雄。他满怀(激情)地讲述了一次与美国侵略者进行的(激烈)战斗和全歼敌人的经过。听完以后,我们的心情非常(激动)。英雄的事迹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 【点拨】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三)在错别字下面画上横线(每组一个),并在括号里改正。(4分) A.金壁辉煌奇珍异宝气宇轩昂饥寒交迫(碧) B.巍然屹立顶礼膜拜余音绕梁生蛋净丑(旦) C.芳草如茵众寡悬殊卒不及防脱颖而出(猝) D.逝者如斯心悦诚服老马识图面面相觑(途) 【点拨】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成语的积累和运用。 (四)成语填空。(5分) A.( 蛛)丝马迹心( 猿)意马( 鼠)目寸光( 鹤)立鸡群B.弄( 巧)成( 拙) ( 天)罗( 地)网( 异)口( 同)声 【点拨】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成语的积累。 (五)按要求写句子。(12分) 1.东辰国际学校风景优美,教学质量一流,是学生快乐成长的摇篮。 改为反问句:__东辰国际学校风景优美,教学质量一流,怎能不是学生快乐成长的摇篮?__ 2.喂!走开点,我要过去! 改为礼貌用语:__你好!麻烦让开一下好吗?我要过去。__ 3.请用“你真了不起!”开头,接下去写两句意思完全不同的话: (1)含有赞扬的意思: 你真了不起!__你真了不起!跳绳比赛你得了第一。__ (2)含有批评的意思: 你真了不起!__你真了不起!让大家等你这么久。__ 4.书是钥匙,开启智慧之门,请你写出一个有关“书”的比喻句: __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__ 5.秋天的田野,稻花飘香。(改病句,在原句上用修改符号修改) 【点拨】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句式的转换、礼貌用语、造句、比喻句、修改病句的掌握

山东省山师大附中2020┄2021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试题 化学试题

山师附中2022级高三第二次阶段测试 化学试题 考试范围:必修(Ⅰ、Ⅱ)、热化学、电化学考试时间:90分钟(2021年11月)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S:32 CI:35.5 第Ⅰ卷(60分) 一、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25个小题,1~15题,每题2分,16~25题,每题3分,共60分)将答案涂到答题卡上) 1.我国稀土资源丰富。下列有关稀土元素14462Sm与15062Sm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14462Sm与15062Sm的化学性质相同 B. 14462Sm与15062Sm互为同位素 C. 14462Sm与15062Sm的质量数不同,但属同一种元素 D. 14462Sm与15062Sm的核外电子数和中子数均为62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多电子原子中,在离核较近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较低 B.16O18O核外电子排布方式相同 C.原子核相对于原子,体积小、质量大 D.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原子,化学性质一定相同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形成离子键的阴阳离子间只存在静电吸引力 B.PH3、H2S、HCl的热稳定性和还原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 C.元素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D.第三周期金属元素的氧化物、氯化物都含有离子键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I A族中的碱金属元素的金属性一定比ⅡA族元素的金属性强 B.第ⅦA族元素从上到下,其氢化物的还原性依次减弱 C.P、S、Cl得电子能力和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均依次增强 D.第三周期元素的离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 5.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A2+、bB—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离子半径 B—A2+B.原子序数 b>a C.原子半径 B>A D.A单质具有强氧化性 6.X、Y、Z、W为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X、Z同族,Y、Z同周期,W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层数的3倍,Y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Y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化学式H2YO4 B.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W<Z<Y

浙师大附中直升班招生考试——数学(含参考答案)

2014年浙师大附中直升班招生考试——数学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2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如图,在数轴上点A 和点B 之间表示整数的点的个数是( ) A .2 B .3 C .4 D .5 2、若0622=++-y x ,则x -y 的值为( ) A .-5 B .-1 C .1 D .5 3、因式分解3 2a ab -,结果正确的是( ) A .)(2 2 a b a - B .2 )(a b a - C .))((a b a b a -+ D .))((b a b a a +- 4、已知点A (2,0)、点B (2 1 - ,0)、点C (0,1),以点A 、B 、C 三点为顶点画平行四边形,则第四个顶点不可能在(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项目 跳绳 羽毛球 篮球 乒乓球 踢毽子 其他 人数 8 6 20 12 2 2 A .120° B .144° C .180° D .72° 6、如图,小明从A 处出发沿北偏东60°方向行走至B 处,又沿北偏西20°方向行走至C 处,此时需把方向调整到与出发时一致,则方向的调整应是( ) A .右转80° B .左转80° C .右转100° D .左转100° 7、若对于所有的实数x ,a ax x ++2 恒为正,则( ) A .a <0 B .a >4 C .a <0或a >4 D .0<a <4 8、函数y =ax +1与12 ++=bx ax y (a ≠0)的图像可能是( ) A . B . C . D . 9、如图,无盖无底的正方形纸盒ABCD -EFGH ,P ,Q 分别为棱FB ,GC 上的点,且FP =2PB , QC GQ 2 1 = ,若将这个正方形纸盒沿折线AP -PQ -QH 裁剪并展开,得到的平面图形是( ) A .一个六边形 B .一个平行四边形 C .两个直角三角形 D .一个直角三角形和一个直角梯形 第1题 第6题

山东师大附中2019级高三第五次模拟考 数学文

山东师大附中2019级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 数学(理科)试卷 本试卷分第I 卷和第II 卷两部分,共5页,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写在规定的位置上。 2.第I 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第II 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和其他笔。 4.不按以上要求作答以及将答案写在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 第I 卷(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把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1.若复数z 满足45iz i =-(i 为虚数单位),则z 的共轭复数z 为 A. 54i - B. 54i -+ C. 54i + D. 54i -- 2.已知集合203x M x x -?? =,则“a b >”是“a c b d +>+” 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某工厂对一批产品进行了抽样检测,右图是根据抽样检测后的产品净重(单位:克)数据绘制的频率分散直方图,其中产品净重的范围 是[]96,106,样本数据分组为[)[)[)[)[)96,98,98,100,100,102,102,104104,106.已知样本中产品净重小于100克的个数是36,则样本中净重大于或等于98克并且小于102克的产品的个数是 A.90 B.75 C.60 D.45 5.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 中,AC 为一条对角线,若()()2,4,1,3,AB AC AD BD ==?=则 A. 8- B. 6- C.6 D.8

山东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山东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美和伦理、经济等概念不一样,美更多涉及人对事物的情感评价,而且这种评价均趋于正面。以此为背景,审美的超功利性促进人追求雅化生活并对生活抱理想态度,这些都天然地通向一种健康、乐观、高尚的道德情操。也就是说,审美不是道德,但它却天然孕育并涵养着道德。 中国传统文明萌芽于上古时期的巫史传统,但与西方不同的是,中国上古的“巫”并没有发展出对后世文明产生强大统摄作用的宗教,而是显现出更理智清明的特点。这一特点的表现就是以美善相济作为社会的核心价值观。这一价值观念的确立始于西周时期周公的制礼作乐。礼主要涉及道德伦理问题,但由其昭示的人的行为的雅化和群体活动的仪式化,则是审美的;乐是中国社会早期对诗、乐、舞等艺术形式的统称,它预示的心性、社会乃至天地人神的整体和谐,却指向伦理性的至善理想。虽然按照现代学科划分,美与善之间存在分界,但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论述中,两者却是混融的。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美与善之间仍然存在差异。比如在《论语·八佾》中,孔子评价上古乐舞《武》“尽美矣,未尽善也”,《韶》则“尽美矣,又尽善也”。这一方面说明美的未必就是善的,另一方面则说明善必然是从美出发的善,美对于道德之善而言具有奠基性和先发性。正是因此,自孔子以降,中国儒家主张以审美教育涵养道德教育,即以美储善。 中国传统儒家强调美对善的生成和涵养作用,同时也强调善向美的二次生成。人们相信,人的内在道德品质与外在形貌具有一体关系,良善的本性总会以美的形象向外显现。基于这种看法,孟子认为涵养内在的“浩然之气”是培育君子之德的要务,被这种道德化的浩然之气充盈的状态就是美的状态。 当代的儒家伦理学研究中,人们习惯于将中国儒家关于美、德关系的看法限定在个体化的人性养成方面,但事实上,它却具有家国天下的广远视野。按《诗经·泮水》等文献,起码在春秋时期,中国即存在完整的国家礼乐教育体系,天子有辟雍,诸侯有泮宫,民间有痒序。宋元以降,借助话本和曲艺等民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礼乐精神更在民间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弘扬。 要而言之,在中国古代,美一方面涵养道德,另一方面引领道德;它在个体层面涉及“以美立人”问题,在国家层面涉及“以美立国”问题。从中国历史看,由儒家确立的社会道德原则和伦理秩序之所以具有纵贯数千年的生命力,关键在于它借助美和艺术深化了道德的人性基础,活化了社会伦理秩序,软化了诸多人伦规则的机械和僵硬,使其更合乎人性和人情。认清这一点,有助于更深刻地体认美育之于中国当代学校乃至国民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也有助于为国家道德建设开启出一条更趋行稳致远的道路。 (摘编自刘成纪《中国古典美学中的“美”与“德”》)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美就是人对事物的正面情感评价,促进人对生活抱理想态度,拥有健康、高尚情操。 B.以美善相济作为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传统文明优于西方文明的典型表现。 C.孔子指出美善差异及美对善的生成与涵养,孟子则正好相反,强调善向美的生成。 D.美介入道德教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既立于个体又面向群体和国家。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首先从概念入手阐释了美与德的基本关系,再放入中国文化的语境中具体分析。 B.文章引用《论语》《诗经》等文献来论证中国传统文化中美与善之间是具有差异性的。 C.文章分析美与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既相融又有差异的特点时,层次清晰且具辩证性。 D.文章认为审美不是道德,却能孕育并涵养道德,这是论述美与善关系的前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中国传统儒家看来,美是源发意义上人性向善的内部动因,也是道德外化的形式。 B.所谓以美储善,是基于美与善的差异而提出,指通过美来生发、涵养人性中的善。 C.中国传统儒家推行礼乐教育,就是利用了美对人性之善的滋养和化育作用。 D.通过美育达成由美向德的生成,革除国民教育弊端,国家道德建设将行稳致远。

2019年江西师大附中招生-推荐word版 (11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江西师大附中招生 篇一:江西师大附中招生简章(简版) 江西师大附中中美国际高中双文凭实验班201X年招生简章 篇二:江西师大附中201X老师安排表 201X—201X学年度各学科老师任课安排(上学期) 201X-8-14 注:因初一、高一两校区的班额还未最后确定,故此安排只是初步的,有些老师的工作安排可能还会根据实际情况作些调整! 篇三:201X江西师大附中(文科)解析版 201X届高三●江西师大附中、鹰潭一中联考试卷 数学(文)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复数z?i,则z的虚部为() A.?iB.iC.?1 D.1 【答案】D 【解析】z?i201X?i201X?i?(i4)504?i?i,故其虚部为1. 2.设集合A?{x?N| 201X 1 ?2x?16},B?{x|y?ln(x2?3x)},则A?B中元素的个数是() 4 A.1 B.2C.3 D.4 【答案】A 【解析】A?{x?N|?2?x?4}?{0,1,2,3,4},

B?{x|x2?3x?0}?{x?0或x?3},∴A?B?{4},元素个数为1. 3.设{an}为等差数列,公差d??2,Sn为其前n项和,若S10?S11,则a1?()A.18 B.20 C.22D.24 【答案】B 【解析】∵S10?S11?S10?a11,∴a11?0.∴a1?10d?a1?20?0, ∴a1?20. 4.若a ?1,b? ? ,且a?(a?b),则向量a,b的夹角为() A. 45 B.60°C.120° D.135° 【答案】A 【解析】∵a?(a?b),∴a?(a?b)?0,∴a?a?b ?0,∴12?1?a,b>?0, ∴cos?a,b>? 2 ? ,∵?a,b>?[0,?],∴?a,b>=45. 2 ??a中的 5.某产品的广告费用x与销售额y的统计数据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数据可得 回归方程?y?bx D.113.9万元【答案】C 【解析】由表中数据得:x?3.5,y?43. ??a 过点(x,y),且b?10.6,解得a?5.9. 由于直线?y?bx ??5.9,于是当x?5.9时,得y?111.9.从而线性回归方程为?y?10.6x 6.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A.8?B.4?

语文-高一-山东省师大附中2017至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学分认定考试期中语文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 山东师大附中2017级第三次学分认定考试 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写在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和其他笔。 第Ⅰ卷(共44 分) 一、(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A.①乘彼垝.垣(墙)②思厥先祖父 ..(祖辈父辈) B.①如弃草芥.(小草)②弃捐.勿复道(捐献) C.①强弱胜负已判.矣(区分)②封.天下之谋臣(封赏) D.①多于在庾.之粟粒(谷仓)②修短随化.(变化)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A.①临.文嗟道(面对着)②暴秦之欲无厌.(厌恶) B.①列坐其次.(次序)②喻.之于怀(明白) C.①四海一.(统一) ②体无咎.言(责怪) D.①将.子无怒(请)②暴.霜露(冒着)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A.①女也不爽.(过错)②士也罔.极(欺骗) B.①趣舍万殊.(不同)②亦已.焉哉(已经) C.①所以游目骋.怀(奔驰)②信.誓旦旦(诚信) D.①直栏横槛.(栏杆)②怏然 ..自足(高兴的样子)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①无与士耽.(耽搁)②始速.祸焉(加速)③与.赢而不助五国也(结交,亲附) ④总角之宴.(聚会)⑤感慨系.之(随着,附着)⑥率.赂秦耶(率领)

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一11月学分认定考试(期中)历史试题

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一11月学分认 定考试(期中)历史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中华文明的起源如满天星斗,八方雄起,但其核心地区位于如图 A.A B.B C.C D.D 2.西周在延续前代制度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的完善与创新,以便达到“天下归周”、“天下归宗”和“天下归心”的目的。下列与“天下归心”相对应的是 A.世袭制B.分封制 C.宗法制D.礼乐制 3.《国语晋语》记载:“宗庙之牲为畎亩之勤。”通过这则材料,我们能够获得的直接信息是 A.春秋时铁犁牛耕为宗庙供奉之物B.战国时期宗法制盛行 C.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广泛使用D.春秋时期牛耕出现 4.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 A.公田制度逐渐完善B.铁制生产工具普及 C.交通运输网络通畅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 5.《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秦为解决这一问题进行的制度设计是 A.皇帝制度B.三公九卿制度C.郡县制度D.郡国并行制6.过去人们认为,春秋战国异体杂出、一字多形的局面削弱了文字的交流功能。印象

一旦形成,往往根深蒂固。然而有学者翻检史书注意到,战国时纵横家们到处上书,谋求列国君主信用,却没有出现任何文字障碍的例子。研究战国七雄的文字,发现90%以上是一样的,秦统一文字的工作只是“罢其不与秦文合者”。这说明 A.治史之难,难在问题的发现与提出,难在观点的梳理与解读 B.认识事物有一个摸索的过程,但材料无疑是历史研究的出发点 C.对人们视为定论的说法,不可盲从,应当搜集原始材料去检验 D.处理问题与史料的关系时,须杜绝先树观点,再找材料的做法 7.先秦至西汉前期,山东东部地区得“鱼盐之利”,总体上是商业活跃的地方。西汉中期以后,这一地区的商人活动开始步入低谷。这是由于西汉政府 A.重视关中地区经济发展B.强化了经济控制 C.开通了丝路贸易D.以儒家义利观教化百姓 8.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为爱惜原料,将剩下的恶茧、病茧用漂絮法制取丝绵。漂絮完毕后,篾席上会遗留一些残絮。当漂絮的次数多了,蔑席上的残絮便积成一层纤维薄片,经晾干之后剥离下来,可用于书写。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A.茧丝成为造纸的重要原料 B.造纸术未能满足大众消费 C.造纸术与丝絮有一定渊源 D.制丝术与造纸术相得益彰 9.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的经济重心,但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经济区独占鳌头的局面不复存在了,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区获得了显著发展,使长期以来的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与悬殊性缩小了。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A.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迅速超过北方B.江南经济开发的新格局初步形成C.中原经济区的优势地位不复存在D.全国的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10.下列材料或史实与结论之间对应正确的是( )

小升初语文 师大附中招生真题卷含答案

( __ 一、基础知识。(共 31 分) (一)读拼音写词语。(5 分) 错误!ch én j ìn,( 沉浸 )),在书的海洋里,)sh ǔn x ī,( 吮吸 )),着知识的)ɡān l ù ,( 甘 露 )),,感受着人类文化的)b ó d à j īn ɡ sh ēn ,( 博大精深 ))),\s\do5(。)) 【点拨】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 (二)选词填空。(2 分) 激动 激情 激励 激烈 王爷爷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雄。他满怀 激情 )地讲述了一次与美国侵略者进行的 ( 激烈 )战斗和全歼敌人的经过。听完以后,我们的心情非常( 激动 )。英雄的事迹将 永远( 激励 )着我们前进。 【点拨】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三)在错别字下面画上横线(每组一个),并在括号里改正。(4 分) A .金壁辉煌 奇珍异宝 气宇轩昂 饥寒交迫( 碧 ) B .巍然屹立 顶礼膜拜 余音绕梁 生蛋净丑( 旦 ) C .芳草如茵 众寡悬殊 卒不及防 脱颖而出( 猝 ) D .逝者如斯 心悦诚服 老马识图 面面相觑( 途 ) 【点拨】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成语的积累和运用。 (四)成语填空。(5 分) A .( 蛛 )丝马迹 心( 猿 )意马 ( 鼠 )目寸光 ( 鹤 )立鸡群 B .弄( 巧 )成( 拙 ) ( 天 )罗( 地 )网 ( 异 )口( 同 )声 【点拨】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成语的积累。 (五)按要求写句子。(12 分) 1.东辰国际学校风景优美,教学质量一流,是学生快乐成长的摇篮。 改为反问句: 东辰国际学校风景优美,教学质量一流,怎能不是学生快乐成长的摇篮? __

山东师大附中2018级英语2020年10月学业质量检测题答案

高三英语月考2答案解析 第一部分听力 1-5 BACAA6-10 BAACC11-15 CAABB16-20 BCBAA 第二部分阅读 21-25 DABCB26-30 ACACB31-35 DABBC36-40 EBADG 第三部分语言运用 第一节 41-45 BCDAC 46-50 BADDB 51-55 ADBAB 第二节 56. fitness57. what 58. out59. or/otherwise60. a 61. followed62. to play63. enthusiastic 64. returning65. brighten 第四部分写作 第一节(One possible version) Dear Sir/Madam, I'm more than excited to volunteer to serve the 70th anniversary celebration of our school. As a grade 3 student, I know our school better than the younger schoolmates. Thus, there's no problem for me to communicate the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of our school to the visitors. Also I have the ability to work individually or as a part of the team. In addition, I have ever acted as a receptionist in the Xinhua Bookstore, making myself more competitive and qualified for this position. Looking forward to your early reply. 第二节(One possible version) Paragraph1:At first,Kayla felt disappointed at her parents' plan for the holiday. How eagerly she wanted to go to out to play with her friends!She was against the annoying plan from the bottom of her heart,but she had no choice. First,Kayla was arranged to wash the breakfast dishes. After that, she was asked to give their puppy a bath. She knew it was a hard task, which needed a lot of tiring, careful and patient work. Nevertheless, she had to begin the work with great unwillingness. Paragraph 2:But things began to change as she was doing the chores. While brushing the puppy, she found it was a lot of fun with so many soap bubbles. Then followed the yard work where Kayla helped to pick up sticks. She pretended the small sticks were basketballs, and shot them into a large trash can. Soon the work was done with great pleasure. Kayla felt proud to see how much better the yard looked. When she finished her meaningful chores, Kayla enjoyed relaxing in her tree house. The lemonade tasted sweet after a hard day of work. 【分析】这是一篇读后续写作文。 【详解】通过阅读所给文章可知, 文章主要记叙了本来以为劳工节放假可以休息的Kayla,早上被爸爸吵醒,告诉她为了庆祝劳工节,全家会打扫屋子内外。Kayla不明白,父亲告诉她这么做是为了让她明白劳工节的由来。 续写部分分为两段,第一段开头是:一开始,Kayla对父母的假期计划感到失望。所以后文应该是讲述Kayla内心对这个计划的看法,她虽然反对,但是也别无选择只能硬着头皮开始干活。第二段随着她开始做家务,情况开始发生变化。她发现了做家务的乐趣,觉得做家务有意义。本段应该着重写Kayla在做家务过程中的感受,范文描写详略得当,使用了高级词汇和高级句子。如:play with,be against,have no choice,pick up等高级词汇;How eagerly she wanted to go to out to play with her friends!运用了感叹句;When she finished her meaningful chores,Kayla enjoyed relaxing in her tree house. 运用了时间状语从句等高级句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