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6[学士]西安十层高层宾馆钢混框架结构毕业设计(含计算书,建筑结构图)

建筑设计说明部分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经济型高层旅馆;

2、工程位置:西安市;

3、工程总面积:10326.24㎡,主楼十层,高30.0m,一层层高3.9m,标准层层高3.5m;

裙楼共一层,高4.2m;

4、结构形式:现浇整体框架。

二、建筑物功能与特点:

该拟建的建筑位于西安市市内,设计内容:主楼为旅馆,裙楼为旅馆餐厅。此建筑占地面积1918.35m2,总建筑面积为10326.24 m2

1、平面设计

建筑朝向为南北向,平面布置满足长宽比小于5,采用纵向7.2m、横向6.0m、

2.4m、6.0m的柱距,满足建筑开间模数和进深的要求。

2、立面设计

该建筑立面为了满足采光和美观需求,设置了大面积的玻璃窗。外墙面根据《98J1——工程做法》选用面砖饰面,不同分隔区采用不同的颜色区隔,以增强美感。

3、防火

防火等级为二级,安全疏散距离满足房门至外部出口或封闭楼梯间最大距离小于35m,大房间设前后两个门,小房间设一个门,满足防火要求;室内消火栓设在走廊两侧,每层两侧及中间设3个消火栓,最大间距25m,满足间距50m的要求。

4、抗震

建筑的平立面布置规则,建筑的质量分布和刚度变化均匀,楼层没有错层,满足抗震要求。

5、屋面

屋面形式为平屋顶;平屋顶排水坡度为2%,排水坡度的形式为垫置坡度,排水方式为内排水。屋面做法采用《98J1——工程做法》中柔性防水,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保温层屋面。

三、设计资料

(一)、自然条件

1、工程地质条件:详见地质勘查报告。

2、抗震设防:8度

3、防火等级:二级

4、建筑物类型:丙类

5、基本风压:W0= 0.35KN/m2,主导风向:西北风

6、基本雪压:S0= 0.25 KN/m2

7、冻土深度:-0.8 m

9、楼面活荷: 2.0 KN/m2;

(二)、工程做法

1、屋面做法——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防水

①4厚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防水层(带砂、小片石,作为保护层)

②20厚1:3水泥砂浆层找平层

③1:6水泥焦渣找2%坡,最薄处30厚

④50厚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保温层

⑤钢筋混凝土基层

2、楼面做法

(1)房间、走道楼面——现制水磨石

①12厚1:2.5水泥磨石楼面磨光打蜡

②素水泥浆结合层一道

③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上卧分隔条。

④40厚C20细石混凝土垫层(后浇层)

⑤钢筋混凝土楼板

(2)卫生间楼面——铺地砖

①8厚地砖楼面,干水泥擦缝

②撒素水泥面(洒适量清水)

③20厚1:4干硬性水泥砂浆结合层

④60厚C20细石混凝土向地漏找平,最薄处30厚

⑤聚氨酯三遍涂膜防水层厚1.5~1.8或用其他防水涂料防水层,防水层周边卷

起高150

⑥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四周抹小八字角

⑦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

(3)外墙面做法——面砖饰面

①1:1水泥砂浆(细砂)勾缝

②贴8厚面砖(在砖粘贴面上涂抹专用粘贴剂,然后粘贴)

③6厚1:0.2:2水泥石灰膏砂浆找平层

④6厚1:1:6水泥石膏砂浆刮平扫毛

⑤6厚1:0.5:4水泥石灰砂浆打底扫毛

⑥刷一道加气混凝土界面处理剂

(4)内墙面做法——纸筋(麻刀)灰墙面

①刷内墙涂料

②2厚纸筋(麻刀)灰抹面

③9厚1:3石灰膏砂浆

④5厚1:3:9水泥石膏砂浆打底划出纹理

⑤加气混凝土界面处理剂一道

(5)顶棚做法——铝合金条板吊顶

①0.6厚铝合金条板面层

②中龙骨U50×19×0.5中距为1000

③大龙骨[60×30×1.5(吊顶附吊挂)中距为1000

④Φ8螺栓吊杆,双向吊点(中距1000一个)

⑤钢筋混凝土板内预留Φ6铁环,双向中距1000

⑥现浇钢筋混凝土板(板底用水加10%火碱清洗油腻)

(6)散水做法:混凝土散水

①50厚C15混凝土撒1:1水泥砂子,压实赶光

②150厚3:7灰土垫层

③素土夯实向外坡4%

计算书配套CAD图纸在爱建筑网下载

全套毕业设计尽在爱建筑网https://www.360docs.net/doc/9315650638.html,

结构设计计算书

一、 结构布置及结构计算简图的确定

1、结构布置(主楼)

结构平面布置(局部)如图1所示。

2、确定梁柱截面尺寸:

主梁:h=(1/8~1/12)l=(1/8~1/12) ×7200=900mm~600mm

取h=700mm,b=300mm

连系梁:边跨(HG 、FE )梁 h=500mm,b=250mm 中跨(GF )梁 h=400mm,b=250mm 次梁: h=500mm,b=250mm 柱截面: 1~2层600mm ×600mm 3~8层500 mm ×500mm 现浇楼板厚100mm ,满足h/l 01≥ 1/50

3、计算简图的确定(见图2)

根据地质资料,确定基础顶面离室外地面为1100mm,由此求得底层层高为5.0m 。各梁柱构件的线刚度经计算后列于图2,其中在求梁截面惯性矩时考虑到现浇楼板的作用,

图1 结构平面布置图

300×700

2~10层500×500 1~2层600×600

边跨梁取I=1.5I 0,中跨梁取I=2I 0(I 0为不考虑楼板翼缘作用的梁截面惯性矩)。

HG 跨梁:3431055.115.4/50.025.0121

5.1Em E i -?=???

= GF 跨梁:3431011.114.2/4.025.0121

2Em E i -?=???=

FE 跨梁:3431067.80.6/50.025.0121

5.1Em E i -?=???=

3~8层柱:3431078.153.3/5.05.0121

Em E i -?=???=

2层柱: 3431071.252.4/6.06.0121

Em E i -?=???=

首层柱: 3431064.195.5/6.06.012

1

Em E i -?=???=

19.6425.71

15.78

15.78

15.78

15.78

15.78

15.78

15.7815.78

二、 荷载计算 1、 恒载计算

(1) 屋面框架梁线荷载标准值:

4厚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防水层(三毡四油上铺小石子) 0.4 KN/ m 2 20厚1:3水泥砂浆层找平层 0.02×20=0.4 KN/ m 2 1:6水泥焦渣找2%坡,最薄处30厚

365.1142

165

.003.0=?+ KN/ m 2 50厚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保温层 0.05×0.5=0.025 KN/ m 2 钢筋混凝土基层 0.1×25=2.5 KN/ m 2 铝合金条板吊顶 0.12 KN/ m 2

屋面恒载: 4.81 KN/m

2

边跨(HG 、FE 跨)框架梁自重 0.25×0.55×25=3.44 KN/ m 2 中跨框架梁自重 0.25×0.4×25=2.5KN/ m 2 粉刷 2×(0.4-0.1)×0.02×17=0.2 KN/ m 2 因此,作用在顶层框架梁上的线荷载为:(图3) g 8HG1= g 8FE1=3.44KN/ m g 8GF1= 2.5 KN/ m

g 8HG2= g 8FE2=4.81×3.3=15.87 KN/ m g 8FG2= 4.81×2.4=11.54KN/ m (2)楼面框架梁线荷载标准值

30厚水磨石地面(10mm 面层,20mm 水泥砂浆打底) 0.65KN/m 2 40厚C20细石混凝土垫层 0.04×25=1.0KN/ m 2 100厚钢筋混凝土楼板 0.1×25=2.5 KN/ m 2 铝合金条板吊顶 0.12 KN/ m 2 楼面恒载 4.27 KN/ m 2 3~7层框架梁

注:图中数字为线刚度,单位:×10-4Em 3 E c =3.25×104N/mm 2 E b =3.00×104N/mm 2

图2:结构计算简图

边跨(HG 、FE 跨)框架梁自重 0.25×0.55×25=3.44 KN/ m 边跨填充墙自重 0.19×(3.3-0.65)×6.0=3.02 KN/ m 墙面粉刷 (3.3-0.65)×0.02×2×17=1.80 KN/ m 中跨框架梁自重 0.25×0.4×25=2.5KN/ m 梁侧粉刷 2×(0.4-0.1)×0.02×17=0.2 KN/ m 因此,作用在3~7层框架梁上的线荷载为(图3): g HG1= g FE1=3.44+3.02+1.80=8.26 KN/ m g GF1= 2.5 +0.2=2.7KN/ m

g HG2= g FE2=4.27×3.3=14.09KN/ m g FG2= 4.27×2.4=10.25KN/ m 2层框架梁

边跨填充墙自重 0.19×(4.2-0.65)×6.0=4.05 KN/ m 2 墙面粉刷 (4.2-0.65)×0.02×2×17=2.41KN/ m 2 因此,作用在2层框架梁上的线荷载为(图3): g HG1= g FE1=3.44+4.05+2.41=9.90 KN/ m g GF1 =2.7 KN/ m

g HG2= g FE2=14.09 KN/ m g GF1= 10.25 KN/ m

(3)、屋面框架节点集中荷载标准值

E 轴框架梁自重 0.30×0.65×6.6×25=32.18KN 粉刷 0.02×(0.65-0.10)×2×6.6×17=2.47KN 600高女儿墙自重 0.6×6.6×0.19×6.0=4.51KN 粉刷 0.6×0.02×2×6.6×17=2.69KN

框架梁传来屋面自重 19.2681.43.32

1

3.3212=?????KN

次梁自重 0.25×0.55×6.0×25=20.61KN

作用在次梁上的屋面自重

05.6981.4265.1)]3.30.6(0.6[2

1

=???-+KN 框架梁传来次梁自重 83.4422

1

)05.6961.20(21=??+?KN

顶层E 轴节点集中荷载 G 8E =32.18+2.47+4.51+2.69+26.19+44.83=112.87KN F 轴框架梁自重及粉刷 32.18+2.47=34.65KN 框架梁传来屋面自重

36.5781.42)]2.13.33.3(2

1

3.3213.321[=??-++???KN 框架梁传来次梁自重 4

4.83KN 顶层F 轴节点集中荷载 G 8F =34.65+57.36+44.83=136.84KN G 轴框架梁自重及粉刷 34.65KN 框架梁传来屋面自重 57.36KN 次梁自重 0.25×0.55×4.5×25=1

5.47KN

作用在次梁上的屋面自重

24.4581.4265.1)]3.35.4(5.4[2

1

=???-+KN 框架梁传来次梁自重 36.3022

1

)24.4547.15(21=??+?KN

顶层G 轴节点集中荷载 G 8G =34.65+57.36+30.36=122.37KN H 轴框架梁自重及粉刷 34.65KN 女儿墙自重及粉刷 7.20KN 框架梁传来屋面自重 26.19KN 框架梁传来次梁自重 30.36KN 顶层H 轴节点集中荷载 G 8H =34.65+7.2+26.19+30.36=98.40KN (4)3~8层楼面框架节点集中荷载标准值

E 轴框架梁自重及粉刷 34.65KN 塑钢窗自重 2×1.8×1.75×0.45=2.84KN 窗下墙自重 0.29×0.9×(6.6-0.5)×6=9.55KN 内粉刷 0.02×0.9×(6.6-0.5)×17=1.87 KN 外贴面砖 0.08×0.9×6.1×19.8=8.70 KN 窗边墙自重 0.29×(6.6-0.5-2×1.8)×(3.3-1.55)×6=7.61KN 内粉刷 0.02(6.6-0.5-2×1.8)×(3.3-1.55)×17=1.49 KN 外贴面砖 0.08×(3.3-1.55)×2.5×19.8=6.93 KN

框架梁传来楼面自重 25.2327.43.32

1

3.3212=?????KN

次梁自重 0.25×0.55×6.0×25=20.61KN 作用在次梁上的墙自重 0.19×(3.3-0.55)×5.5×6=17.24 KN 粉刷 2×0.02×(3.3-0.55)×5.5×17=10.29 KN 作用在次梁上的楼面自重 30.6127.4265.1)]3.30.6(0.6[2

1

=???-+KN 框架梁传来次梁自重

72.5422

1

)30.6129.1024.1761.20(21=??+++?KN 框架柱自重 0.5×0.5×3.3×25=20.63 KN 内粉刷 0.9×0.02×3.3×17=1.01 KN 外贴面砖 0.08×0.5×3.3×19.8=2.61KN 3~8层E 轴节点集中荷载

G E =34.65+2.84+9.55+1.87+8.70+7.61+1.49+6.93+23.25+54.72+20.63+1.01 +2.61=175.86KN

F 轴框架梁自重及粉刷 34.65KN 内纵墙自重 6.1×(3.3-0.65)×0.19×6.0=18.43 KN 粉刷 6.1×(3.3-0.65)×2×0.02×17=10.99KN 扣除门洞重 -2.1×0.9×(0.19×6.0+2×0.02×17)×2=-6.88 KN 门重 2.1×0.9×0.2×2=0.76 KN 框架梁传来屋面自重

92.5027.42)]2.13.33.3(2

1

3.3213.321[=??-++???KN 次梁自重 20.61 KN 作用在次梁上墙的自重及粉刷 17.24+10.29=27.53 KN 作用在次梁上的楼面自重 61.30 KN 框架梁传来次梁自重

72.5422

1

)30.6153.2761.20(21=??++?KN 框架柱自重 20.63 KN 粉刷 1.6×0.02×3.3×17=1.80 KN 3~8层F 轴节点集中荷载

G F =34.65+18.43+10.99-6.88+0.76+50.92+54.72+20.63+1.80=186.02 KN

G 轴框架梁自重及粉刷 34.65KN 内纵墙自重 18.43 KN

粉刷 10.99KN

扣除门洞重 -6.88 KN 门重 0.76 KN 框架梁传来屋面自重 50.92KN 次梁自重 15.47 KN 作用在次梁上墙的自重及粉刷 0.19×(3.3-0.55)×4.0×6.0=12.54 KN 2×0.02×(3.3-0.55)×4.0×17=7.48 KN 作用在次梁上的楼面自重 16.4027.4265.1)]3.35.4(5.4[2

1=???-+KN 框架梁传来次梁自重 83.3722

1)16.4048.754.1247.15(21=??+++?KN 框架柱自重 20.63KN 粉刷 1.80 KN 3~8层G 轴节点集中荷载

G G =34.65+18.43+10.99-6.88+0.76+50.92+37.83+20.63+1.80=169.13KN

H 轴框架梁自重及粉刷 34.65KN 墙体自重 38.99 KN 框架梁传来楼面自重 23.25KN 框架梁传来次梁自重 37.83KN 框架柱自重 20.63 KN 粉刷加面砖 1.01+2.61=3.62KN 3~8层H 轴节点集中荷载

G H =34.65+38.99+23.25+37.83+20.63+3.62=158.97KN

(5)2层楼面框架节点集中荷载标准值

E 轴框架梁自重及粉刷 34.65KN 塑钢窗自重 2×1.8×2.65×0.45=4.29KN 窗下墙自重 0.29×0.9×(6.6-0.6)×6=9.40KN 内粉刷 0.02×0.9×(6.6-0.6)×17=1.84 KN

外贴面砖 0.08×0.9×6.0×19.8=8.55 KN 窗边墙自重 0.29×(6.6-0.6-2×1.8)×(4.2-1.55) ×6=11.07KN 内粉刷 0.02×(6.6-0.6-2×1.8)×(4.2-1.55) ×17=2.16 KN 外贴面砖 0.08×(4.2-1.55)×2.3×19.8=9.65KN

框架梁传来楼面自重 25.2327.43.32

13.3212=?????KN 次梁自重 0.25×0.55×6.0×25=20.61KN 作用在次梁上的墙自重 0.19×(4.2-0.55)×5.5×6=22.89 KN

粉刷 2×0.02×(4.2-0.55)×5.5×17=13.65 KN

作用在次梁上的楼面自重 61.30 KN

框架梁传来次梁自重 23.5922

1)30.6165.1389.2261.20(21=??+++?KN 框架柱自重 0.6×0.6×4.2×25=37.80 KN 内粉刷 1.2×0.02×4.2×17=1.71 KN 外贴面砖 0.08×0.6×4.2×19.8=3.99KN 2层E 轴节点集中荷载

G E =34.65+4.29+9.40+1.84+8.55+11.07+2.16+9.65+23.25+59.23+37.80+1.71

+3.99=207.59KN

F 轴框架梁自重及粉刷 34.65KN

内纵墙自重 6.0×(4.2-0.65)×0.19×6.0=24.28 KN 粉刷 6.0×(4.2-0.65)×2×0.02×17=14.48KN 扣除门洞重 -6.88 KN

门重 0.76KN 框架梁传来屋面自重 50.92KN 框架梁传来次梁自重 59.23KN 框架柱自重 37.80KN

粉刷 2×0.02×4.2×17=2.86 KN

2层F 轴节点集中荷载

G F =34.65+24.28+14.48-6.88+0.76+50.92+59.23+37.80+2.86=218.10 KN

G 轴框架梁自重及粉刷 34.65KN

内纵墙自重 24.28KN

粉刷 14.48KN

扣除门洞重 -6.88 KN

门重 0.76 KN 框架梁传来屋面自重 50.92KN 次梁自重 15.47 KN 作用在次梁上墙的自重及粉刷 0.19×(4.2-0.55)×3.8×6.0=15.81KN 2×0.02×(4.2-0.55)×3.8×17=9.43KN

作用在次梁上的楼面自重

16.4027.4265.1)]3.35.4(5.4[2

1=???-+KN 框架梁传来次梁自重 44.40221)16.4043.981.1547.15(21=??+++?KN 框架柱自重 37.80KN 粉刷 2.86 KN 2层G 轴节点集中荷载

G G =34.65+24.28+14.48-6.88+0.76+50.92+40.44+37.80+2.86=199.31 KN

H 轴框架梁自重及粉刷 34.65KN 墙体自重 46.96 KN

框架梁传来楼面自重 23.25KN 框架梁传来次梁自重 40.44KN 框架柱自重 37.80 KN

粉刷及面砖 5.70 KN

3~8层H 轴节点集中荷载

G 8H =34.65+46.96+23.25+40.44+37.80+5.70=188.80KN

(6)恒载作用下结构计算简图(图3)

2、楼面活荷载计算

楼面活荷载作用下结构计算简图如图4所示。图中各荷载计算如下:

(1)、屋面框架梁线荷载标准值

p 8HG = p 8FE =0.5×3.3=1.65KN/ m

p 8GF =0.5×2.4=1.2 KN/ m

(2)、楼面框架梁线荷载标准值

p HG = p FE =2.0×3.3=6.6KN/ m

p GF =2.0×2.4=4.8 KN/ m

(3)、屋面框架节点集中荷载标准值

E 轴:

由框架梁传来的屋面荷载 KN 72.25.023.32

13.321=????? 由框架梁传来次梁荷载 KN 59.35.04

1465.1]3.36(6[21=????-+?) P 8E =2.72+3.59=6.31KN

F 轴:

由框架梁传来的屋面荷载 KN 98.65.022.1)2.13.33.3(2

198.8=???-+?+ 由框架梁传来次梁荷载 3.59KN

P 8F =6.98+3.59=10.57KN

G 轴:

由框架梁传来的屋面荷载 6.98KN 图3:恒载作用下结构计算简图 图4:活荷载作用下结构计算简图

由框架梁传来次梁荷载 KN 35.25.04

1465.1]3.35.4(5.4[21=????-+?) P 8G =6.98+2.35=9.33KN

H 轴:

由框架梁传来的屋面荷载 2.72KN 由框架梁传来次梁荷载 2.35KN

P 8H =2.72+2.35=5.07KN

(4)、楼面框架节点集中荷载标准值

E 轴:由框架梁传来的屋面荷载 KN 88.100.223.32

13.321=????? 由框架梁传来次梁荷载 KN 35.140.24

1465.1]3.36(6[21=????-+?) P E =10.88+14.35=25.23KN

F 轴:由框架梁传来的屋面荷载 KN 93.270.222.1)2.13.33.3(2192.35=???-+?+ 由框架梁传来次梁荷载 14.35KN

P F =27.93+14.35=42.28KN

G 轴:由框架梁传来的屋面荷载 27.93KN

由框架梁传来次梁荷载 KN 41.90.24

1465.1]3.35.4(5.4[21=????-+?) P G =27.93+9.41=37.34KN

H 轴:由框架梁传来的屋面荷载 10.88KN

由框架梁传来次梁荷载 9.41KN P H =10.88+9.41=20.29KN

3、风荷载计算

风压标准值计算公式为 w k =βz μs μz w 0

因结构高度H=29.3m,B=12.9,H/B=2.3>1.5,βz 应按下式计算

βz =z

i H H μξν?+1 对于框架结构T=(0.08~0.1)n, T=0.64~0.8,取T=0.7

则w 0T 2=0.40×0.72=0.2, 所以ξ=1.25

地面粗糙程度为C类 =0.63

各层标高处βz见表2

对于矩形平面μs=1.3;μz可查荷载规范,当查得的μz<1.0时,取μz=1.0。将风荷载换算成作用于框架每层节点上的集中荷载,计算过程如表2所示。表中A为一榀框架各层节点的受风面积,计算结果如图5所示。

横向风荷载计算表2

4、风载下的位移计算

(1)、计算简图,见图5。

(2)、柱K c 值

柱K c 值计算 表3

(3)、柱K b 值

边跨(HG 、FE )梁I b =1.54331020.555.025.012

1

m -?=??? 中跨(GF )梁 I b =24331067.24.025.012

1

m -?=???

4.5m 梁:KNm l EI K b b 33

71067.345.41020.51000.3?=???==- 2.4m 梁:KNm l EI K b b 33

71038.334.21067.21000.3?=???==- 6.0m 梁:KNm l EI K b b 33

7100.260

.61020.51000.3?=???==- 图5:风荷载作用下结构计算简图

(4)、-

K 及α的值 3~10层

H 轴柱:68.01035.5121067.3423

3

=????=

-

K 254.068

.0268

.02=+=

+=

-

-

K

K α

G 轴柱:33.11035.51210)38.3367.34(23

3

=???+?=

-

K 399.033

.1233

.12=+=

+=

-

-

K

K α

F 轴柱:16.11035.51210)0.2638.33(23

3

=???+?=

-

K 367.016

.1216

.12=+=

+=

-

-

K

K α

E 轴柱:51.01035.512100.2623

3

=????=

-

K 203.051

.0251

.02=+=

+=-

-

K

K α

2层

H 轴柱:41.01057.8321067.3423

3

=????=

-

K 170.041

.0241

.02=+=

+=

-

-

K

K α

G 轴柱:81.01057.83210)38.3367.34(23

3

=???+?=

-

K 288.081

.0281

.02=+=

+=

-

-

K

K α

F 轴柱:71.010

57.83210)0.2638.33(23

3

=???+?=-

K 262.071

.0271

.02=+=

+=

-

-

K

K α

E 轴柱:31.010

57.832100.2623

3

=????=-

K 134.031

.0231

.02=+=

+=-

-

K

K α

底层

H 轴柱:54.010

82.6321067.3423

3

=????=-

K 409

.054

.0254

.05.025.0=++=

++=

-

-

K

K α G 轴柱:07.110

82.63210)38.3367.34(23

3

=???+?=-

K 511.007

.1207

.15.025.0=++=

++=

-

-

K

K α

F 轴柱:93.010

82.63210)0.2638.33(23

3

=???+?=-

K 488

.093

.0293

.05.025.0=++=

++=

-

-

K

K α E 轴柱:41.010

82.632100.2623

3

=????=-

K 378

.041

.0241

.05.025.0=++=

++=

-

-

K

K α (5)j D 值(见表4,212h

K D c

j α=) 框架柱D 值计算 表4

(6)、侧移

①由弯曲和剪切变形产生的位移MV ?

8层:m MV 3

3

10234.01021.6922.16-?=?=

? 7层:m MV 3

3

10540.01021.6940.37-?=?=? 6层:m MV 33

10830.01021.6946

.57-?=?=? 5层:m MV 3

3

10104.11021.6940.76-?=?=? 4层:m MV 3

3

10361.11021.6922.94-?=?=? 3层:m MV 33

10603.11021.6991

.110-?=?=? 2层:m MV 33

10650.21054.4861

.128-?=?=? 底层:m MV 3

3

10269.310

21.4581.147-?=?=? m MV

310591.11-?=?

②由轴向变形产生的位移N ?

N c c c N F B A E H V 2

3

底底=? 7.06

.06.01025.35.05.01025.34

4=??????==

顶顶底c c c N A Ec A E S 查表得2667.0=N F

故3

2

7310597.02667.09

.12)6.06.0(1025.35.2981.147-?=??????=?N 顶点位移m N MV 33310188.1210597.010591.11---?=?+?=?+?=?∑

结构毕业设计计算书

目录 第一部分设计原始资料 0 第二部分结构构件选型 0 一、梁柱截面的确定 0 二、横向框架的布置 (1) 三、横向框架的跨度和柱高 (2) 第三部分横向框架内力计算 (2) 一、风荷载作用下的横向框架(KJ-14)内力计算 (2) 三、竖向恒载作用下的横向框架(KJ-14)内力计算 (10) 四、竖向活载作用下的横向框架(KJ-14)内力计算 (21) 第四部分梁、柱的内力组合 (28) 一、梁的内力组合 (28) 二、柱的内力组合 (30) 第五部分梁、柱的截面设计 (34) 一、梁的配筋计算 (34) 二、柱的配筋计算 (35) 第六部分楼板计算 (38) 第七部分楼梯设计 (40) 第一节楼梯斜板设计 (40) 第二节平台板设计 (41) 第三节楼梯梁设计 (41) 第八部分基础设计 (43) 第一节地基承载力设计值和基础材料 (43) 第二节独立基础计算 (43) 参考文献 (48) 致谢 (49)

第一部分 设计原始资料 建筑设计图纸:共三套建筑图分别为:某办公楼全套建筑图:某五层框架结构。 1.规模:所选结构据为框架结构,建筑设计工作已完成。总楼层为地上3~5层。各层的层高及各层的建筑面积、门窗标高详见建筑施工图。 2.防火要求:建筑物属二级防火标准。 3.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填充墙厚度详分组名单。 4.气象、水文、地质资料: (1)主导风向:夏季东南风、冬秋季西北风。基本风压值W 0详分组名单。 (2)建筑物地处某市中心,不考虑雪荷载和灰荷载作用。 (3)自然地面-10m 以下可见地下水。 (4)地质资料:地质持力层为粘土,孔隙比为e=0.8,液性指数I 1=0.90,场地覆盖层为1.0 M ,场地土壤属Ⅱ类场地土。地基承载力详表一。 (5)抗震设防:该建筑物为一般建筑物,建设位置位于6度设防区,按构造进行抗震设防。 (6)建筑设计图纸附后,要求在已完成的建筑设计基础上进行结构设计。 第二部分 结构构件选型 一、梁柱截面的确定 1、横向框架梁 (1)、截面高度h 框架梁的高度可按照高跨比来确定,即梁高h=)8 1 ~121(L 。 h=)81~121( L 1=)8 1 ~121(×9200=767~1150mm 取h=750mm (2)、截面宽度 b=)2 1~3 1(h=)2 1~3 1(×750=250~375mm 取b=250mm 2、纵向连系梁 (1)、截面高度 h=11( ~)1218L 1=11 (~)1218×3600=300~200mm 取h=300mm (2)、截面宽度

交通工程毕业设计计算书

某省道兴化至泰州段建设工程设计 摘要:本设计为某省道兴化至泰州段建设工程设计,包括方案、路线、路基路面、排水系统以及沿线主要配套设施的设计。本工程设计速度为80km/h,本次设计包括道路平面设计, 道路纵断面设计, 道路横断面设计,路基设计,沥青路面设计,路基路面排水设计,桥涵及附属构造物设计等。 本设计的路线,纵断面设计共设3个边坡点,最大坡度为0.818%,最小坡度为0.33%。竖曲线半径分别有25000m,15000m,20000m(自己改)。路基宽度为26m,行车道宽度为3.75m,土路肩0.75m,硬路肩3m,中央分隔带3.5m。路面结构中,面层采用沥青混凝土(13cm),其中表面层采用细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土(厚度3cm),中面层采用中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厚度4cm),下面层采用粗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厚度6cm);基层采用石灰土(厚度为45cm);底基层采用碎石灰土(厚度为25cm)。本路段设计桥涵2座桥,结合桥头地质情况综合考虑灌溉、排涝及地方出行的要求进行桥跨布置。 关键词:工程设计纵断面横断面路基设计沥青路面设计桥涵及附属构造物设计

Abstract:The design, construction and engineering design, including the design of programs, routes, subgrade and pavement, drainage systems, as well as along the main supporting facilities of the province Road Xinghua, Taizhou segment. This engineering design speed of 80km / h, this design includes the road graphic design, road vertical alignment design, road cross-sectional design, the design of embankment, asphalt pavement design, subgrade and pavement drainage design, bridge and subsidiary structures design. This design, too, Profile Design, 3 slope, the maximum gradient of 0.818%, the minimum slope of 0.33%. V ertical curve radius of 25000m, 15000m, 20000m (change). Roadbed width of 26m, the carriageway width of 3.75m, 0.75m soil shoulder hard shoulder 3m, the central median of 3.5m. Pavement structure, the surface layer of asphalt concrete (13cm), the surface layer is fine-grained type dense-graded asphalt mix soil (thickness 3cm) in the surface layer in grain-type dense-graded asphalt concrete (thickness 4cm), the following layer of coarse grain type dense-graded asphalt concrete (thickness 6cm); primary calcareous soil (thickness 45cm); sub-base gravel dust (thickness 25cm). The design of the sections of bridges and culverts 2 bridge, combined with the the bridgehead geological conditions considering the travel requirements of irrigation, drainage and local bridge span arrangement. Keywords:engineering design longitudinal cross-sectional roadbed design asphalt pavement design bridges and culverts and ancillary structures design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最终计算书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最终 计算书 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前言 本毕业设计说明书是本科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毕业设计的说明书,本说明书全部内容共分十四章,这十四章里包含了荷载汇集、水平作用下框架内力分析、竖向作用下框架内力分析、以及框架中各个结构构件的设计等,这些内容容纳了本科生毕业设计要求的全部内容,其中的计算方法都来自于本科四年所学知识,可以说是大学四年所学知识的一个很好的复习总结,同时也是培养能力的过程。 本毕业设计说明书根据任务书要求以及最新相关规范编写,内容全面、明确,既给出了各类问题解决方法的指导思想,又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并且明确地给出了各类公式及符号的意义和必要的说明。本说明书概念清晰、语言流畅,每章都有大量的计算表格,并且对重点说明部分配置图解。应该说本说明书很好地完成了本次毕业设计的任务要求、达到了本次毕业设计的预定目标。 第一章方案论述 建筑方案论述 1.1.1设计依据 依据土木工程专业2009届毕业设计任务书。 遵照国家规定的现行相关设计规范。 1.1.2设计内容、建筑面积、标高 (1)本次设计的题目为“彩虹中学教学楼”。该工程位于沈阳市,为永久性建筑,建筑设计使用年限50年,防火等级二级。 (2)本建筑结构为五层,层高均为。建筑面积:5697 m2,占地面积:。 (3)室内外高差,室外地面标高为。 1.1.3房间构成和布置 (1)房间构成 本工程为一所中学教学楼,根据教学楼的功能要求,此次设计该教学楼共包括20个普通教室,8个120人合班教室,10个教师办公室,计算机室,语音室,

毕业设计结构计算书(格式模板)

湖南科技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 作者 学院 专业 学号 指导教师 二〇〇年月日

湖南科技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院系(教研室) 系(教研室)主任:(签名)年月日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 1 设计(论文)题目及专题: 2 学生设计(论文)时间:自年月日开始至年月日止 3 设计(论文)所用资源和参考资料: 4 设计(论文)应完成的主要内容: 5 提交设计(论文)形式(设计说明与图纸或论文等)及要求: 6 发题时间:年月日 指导教师:(签名) 学生:(签名)

湖南科技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指导人评语 [主要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工作态度,研究内容与方法,工作量,文献应用,创新性,实用性,科学性,文本(图纸)规范程度,存在的不足等进行综合评价] 指导人:(签名) 年月日指导人评定成绩:

湖南科技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评阅人评语 [主要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文本格式、图纸规范程度,工作量,研究内容与方法,实用性与科学性,结论和存在的不足等进行综合评价] 评阅人:(签名) 年月日评阅人评定成绩:

湖南科技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记录 日期: 学生:学号:班级: 题目: 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下列材料: 1 设计(论文)说明书共页 2 设计(论文)图纸共页 3 指导人、评阅人评语共页 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评语: [主要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研究思路,设计(论文)质量,文本图纸规范程度和对设计(论文)的介绍,回答问题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价] 答辩委员会主任:(签名) 委员:(签名) (签名) (签名) (签名)答辩成绩: 总评成绩:

土木毕业设计计算书

理工大学 毕业设计 题目:泰达宾馆建筑与结构设计 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专业:土木工程 学生:戚乐乐 指导教师:高会贤 毕业设计时间:二О一一年二月二十四日~六月十五日共十六周页脚.

目录 一建筑部分 第一章建筑设计.......................................................... - 8 - 1.1设计基本资料 (8) 1.1.1工程概况....................................................... - 8 - 1.1.2设计资料....................................................... - 8 - 1.2建筑设计 (9) 1.2.1 建筑平面设计 .................................................. - 9 - 1.2.2 建筑立面剖面设计 ............................................. - 12 - 1.2.3抗震设计...................................................... - 12 - 1.2.4关于防火的设计................................................ - 13 - 1.2.5细部构造总说明................................................ - 13 -第1章结构设计........................................................ - 18 - 1.1结构布置 (18) 1.1.1 选择承重方案 ................................................. - 18 - 1.1.2 梁、柱截面尺寸估算 ........................................... - 18 - 1.2结构计算简图 (19) 第2章荷载计算......................................................... - 20 - 2.1屋面及楼面的永久荷载标准值 (20) 2.2屋面及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 (21) 2.3梁、柱、墙、窗、门重力荷载计算 (21) 2.3.1 梁自重计算 ................................................... - 21 - 2.3.2 柱自重计算 ................................................... - 22 - 2.4计算重力荷载代表值 (22) 2.4.1 第5层的重力荷载代表值 ....................................... - 22 - 2.4.2 2~4层的重力荷载代表值...................................... - 22 - 2.4.3 一层的重力荷载代表值 ........................................ - 23 -第3章横向框架侧移刚度计算............................................. - 23 - 3.1计算梁、柱的线刚度 (23)

建筑给排水毕业设计计算书

目录 第一章室内冷水系统 (3) 一竖向分区 (3) 二用水量标准及计算 (3) 三冷水管网计算 (4) 四引入管及水表选择 (9) 五屋顶水箱容积计算 (10) 六地下贮水池容积计算 (11) 七生活水泵的选择 (11) 第二章室内热水系统 (12) 一热水量及耗热量计算 (12) 二热水配水管网计算 (12) 三热水循环管网计算 (15) 四循环水泵的选择 (16) 五加热设备选型及热水箱计算 (17) 第三章建筑消火栓给水系统设计 (18) 一消火栓系统的设计计算 (18) 二消防水泵的选择 (20) 三消防水箱设置高度确定及校核 (20) 四消火栓减压 (20) 五消防立管与环管计算 (21) 六室外消火栓与水泵接合器的选定 (21)

第四章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 (22) 一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基本设计数据 (22) 二喷头的布置与选用 (22) 三水力计算 (22) 四水力计算 (23) 五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消防泵的选择 (26) 第五章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 (28) 第六章建筑排水系统设计 (29) 一排水管道设计秒流量 (29) 二排水管网水力计算 (29) 三化粪池设计计算 (33) 四户外排水管设计计算 (34) 第七章建筑雨水系统设计 (35) 一雨水量计算 (35) 二水力计算 (36)

第一章室内冷水系统 一.竖向分区 本工程是一栋十二层高的综合建筑,给水分两个区供给。一、二、三层商场和办公室作为低区,由市政管网直接供水;三至十二层客房作为高区,由屋顶水箱供水。 二.用水量标准及用水量计算 1.确定生活用水定额q d 及小时变化系数k h。 根据原始资料中建筑物性质及卫生设备完善程度,按《建筑给水排水规范》确定用水定额和小时变化系数见下,未预见用水量高区按以上各项之和的15%计,低区按10%计。列于用水量表中。 2.用水量公式: ①最高日用水量 Q d =Σmq d /1000 式中 Qd:最高日用水量,L/d; m:用水单位数,人或床位数; q d :最高日生活用水定额,L/人.d,L/床.d,或L/人.班。 ②最大小时生活用水量 Q h =Q d K h /T 式中 Q h :最大小时用水量,L/h; Q d :最高日用水量,L/d; T: 24h; K h :小时变化系数,按《规范》确定。⑴.高区用水量计算 客房:用水单位数:324床; 用水定额:400L/(床/d); 时变化系数Kh=2; 供水时间为24h 最高日用水量Qd=324×400=129600L/d 最高日最大时用水量Qh=Kh×Qd/24=10.8 m3/h 未预见水量:按15%计,时变化系数Kh=1. 最高日用水量Qd=129600×15%=19400L/d 最高日最大时用水量Qh=19400/24=0.81 m3/h ⑵.低区用水量计算 办公:用水单位数:442×2×60%/7=76人 用水定额50L/(人*班) 时变化系数Kh=1.5

某淀粉厂废水处理毕业设计-说明书计算书

某淀粉厂废水处理毕业设计-说明书计算书

一、前言 (一)设计任务来源 学院下达设计任务。 (二)原始资料 原始资料见设计任务书。 (三)设计要求 设计要求按扩大初步设计要求完成设计文件。 (四)设计指导思想 毕业设计的目的是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根据“环境保护法”和设计规范以及党和政府颁布的各项政策和法令,依据原始资料,设计一座城市或工业企业的污水处理厂,具体指导思想如下: 1.总结、巩固所学知识,通过具体设计,扩大和深化专业知识,提高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 2.熟悉建造一座现代化污水处理厂的设计程序,掌握各类处理构筑物的工艺计算,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3.广泛阅读各类参考文献及科技资料,正确使用设计规范,熟练应用各种设计手册,标准设计图集以及产品目录等高等工具书,进一步提高计算、绘图的技能和编写好设计说明书,完成工程师的基本训练。 (五)设计原则 “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使用、确保质量”。 二、概述 淀粉属多羟基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广泛地存在于植物的根、茎和果实中。淀粉是食物的重要成分,是食品、化工、造纸、纺织等工业部门的主要原料。 目前,我国淀粉行业有600多家企业,其中年产万吨以上的淀粉企业仅60多家。该行业1979—1992年的13年中,年产量从28万t增加到149万t,平均年递增率14%。1998年淀粉产量为300多万t。每生产13 m废水,在淀粉、酒 m淀粉就要产生10—203

精、味精、柠檬酸等几个较大的生物化工行业中,淀粉废水的总排放量占首位。淀粉废水中的主要成分为淀粉、蛋白质和糖类,随生产工艺的不同,废水中的Cr COD 浓度在2 000—20 000mg/L 之间。这些淀粉废水若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其中所含的有机物进入水体后会迅速消耗水中的溶解氧,造成水体因缺氧而影响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生存,同时还会促使水底的有机物质在厌氧条件下分解而产生臭味,恶化水体,污染环境,损害人体健康。因此废水必须进行处理。 淀粉生产的主要原料作物有甘薯类、玉米和小麦。 (一)以甘薯类为原料的淀粉生产工艺是根据淀粉不溶于冷水和其密度大于水的性质,采用专用机械设备,将淀粉从水中的悬浮液中分离出来,从而达到生产淀粉的目的。作为原料的马铃薯等都是通过流水输送到生产线的,在流送过程中,马铃薯等同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洗净。除此之外,淀粉厂内还设有专门清除马铃薯等表皮所沾染的污物和砂土的洗净工序。这两工段(洗净和流送工段)流出的废水含有大量的砂土、马铃薯碎皮碎片以及由原料溶出的有机物质。因而这种废水悬浮物含量多,Cr COD 和5BOD 值都不高。 原料马铃薯经洗净后,磨碎形成淀粉乳液。乳液中含有大量的渣滓,需使淀粉乳与渣滓分离,淀粉乳进入精制、浓缩工段。这时,分离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水溶性物质,如糖、蛋白质、树脂等,此外还含有少量的微细纤维和淀粉。Cr COD 和5BOD 值很高,并且水量较大,因而这一工段是马铃薯原料淀粉厂主要污染废水。 在精制淀粉乳脱水工序产生的废水水质与分离废水相同。 淀粉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渣滓,长期积存在贮槽内,会产生一定量酸度较高的废水。另外,还有蛋白分离废水、生产设备洗刷废水、厂区生活废水等。 (二)以玉米为原料的生产工艺其废水主要来源于浸泡、胚芽分离、纤维洗涤和脱水等工序。此工艺主要表现为耗水量大和淀粉提取率低,这就造成了玉米淀粉废水量大,且污染物浓度高。工艺用水量一般为5—123m /t 玉米。玉米淀粉废水中的主要成分为淀粉、糖类、蛋白质、纤维素等有机物质,Cr COD 值为8 000—30 000mg/L ,5BOD 值为5 000—20 000mg/L ,SS 值为3 000—5 000mg/L 。 (三)以小麦为原料的生产工艺其废水由两部分组成:沉降池里的上清液和离心后产生的黄浆水。前者的有机物含量较低,后者的含量较高。生产中,通常将两部分的废水混合后称为淀粉废水。

公路工程毕业设计计算书

公路工程毕业设计计算书 第一章路线设计 路线设计就是根据道路的性质,任务,等级和标准,结合地形,地质及其沿线条件来进行线性设计。其设计内容主要包括道路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以及横断面设计。 1.1 道路等级确定 公路设计等级为高速公路,设计行车速度为120km/h;设计使用年限为15年。公路竣工后日交通量约为25350标准轴载(BZZ-100),交通量年增长率为8%,15年内累积交通量约为2.799×107标准轴载。 1.2 选线 1.2.1 高速公路几何指标的汇总 汇总见表1-1。 1.2.2 地形综述 地形条件:本路段有农田分布,渠道纵横交错,丘陵区地势较低。天然建筑材料基本为零,需要全部外运。 地质条件:该地区地势平坦,地下水埋深平均约-3.5m,地下水位以下土体饱和度大于90%。 气候条件:该地区属中纬度北亚热带气候、气候湿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按公路自然区划,属东南湿热区。沿线水网密布、地质复杂、有软土分布的路段较长达92KM。年平均降雨量约为1013.4mm,降雨以梅雨、秋雨为主,全年平均气温(七日平均气温)约为26.4℃,最高月平均地表温度T≥35℃。春夏季为东南季风,不利季节时阴雨连绵。 1.2.3 选线原则 平原区地势平坦,选线以两点之内的直线为主导方向,既要力争路线顺直,又要节省工程投资,合理解决对障碍物的穿越或绕避。 1.正确处理道路与农业的关系

(1)新建道路要占用一些农田,不可避免,但要尽量做到少占农田和不占高产田。布线从路线对国民经济的作用、支农运输的效果、地形条件、工程数量、交通运输费用等方面全面分析比较,既不能片面求直占用大片良田,也不能片面强调不占某块田而使路线弯弯曲曲,造成行车条件恶化。 表1-1 高速公路几何指标汇总表 (2)路线应与农田水利建设相结合,有利于农田灌溉,尽可能少与灌溉渠道相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完整计算书

该工程为某大学实验楼,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层数为8层,总建筑面积11305.82m2,宽度为39.95m,长度为60.56m ;底层层高4.2m ,其它层层高3.6m ,室内外高差0.6m 。 该工程的梁、柱、板、楼梯、基础均采用现浇,因考虑抗震的要求,需要设置变形缝,宽度为130mm 。 1.1.1设计资料 (1)气象条件 该地区年平均气温为20 C o . 冻土深度25cm ,基本风压m2,基本雪压 kN/m2,以西北风为主导方向,年降水量1000mm 。 (2)地质条件 该工程场区地势平坦,土层分布比较规律。地基承载力特征值240a f kPa 。 (3)地震烈度 7度。 (4)抗震设防 7度近震。 1.1.2材料 梁、柱、基础均采用C30;纵筋采用HRB335,箍筋采用HPB235;单向板和双向板均采用C30,受力筋和分布筋均为HPB235;楼梯采用C20,除平台梁中纵筋采用HRB335外,其余均采用HPB235。 工程特点 本工程为8层,主体高度为29m 左右,为高层建筑。其特点在于:建造高层建筑可以获得更多的建筑面积,缩小城市的平面规模,缩短城市道路和各种管线的长度,从而节省城市建设于管理的投资;其竖向交通一般由电梯来完成,这样就回增加建筑物的造价;从建筑防火的角度来看,高层建筑的防火要求要高于中低层建筑;以结构受力特性来看,侧向荷载(风荷载和地震作用)在高层建筑分析和设计中将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无论从结构分析,还是结构设计来说,其过程都比较复杂。

在框架结构体系中,高层建筑的结构平面布置应力求简单,结构的主要抗侧力构件应对称均匀布置,尽量使结构的刚心与质心重合,避免地震时引起结构扭转及局部突变,并尽可能降低建筑物的重心,以利于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合理地设置变形缝,其缝的宽度视建筑物的高度和抗震设防而定。 该工程的设计,根据工程地震勘探和所属地区的条件,要求有灵活的空间布置和较大的跨度,故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论述了本次设计的工程简况和工程特点,特别对于高层建筑的优点和框架结构中高层建筑的布置原则作了详细阐述。 2 结构设计 框架设计 2.1.1 工程简况 该实验楼为八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建筑面积11305.82m2,建筑平面

(完整版)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计算书范文

摘要 本设计主要进行了结构方案中框架5轴框架的抗震设计。在确定框架布局之后,先进行了层间荷载代表值的计算,接着利用顶点位移法求出自振周期,进而按底部剪力法计算水平地震荷载作用下大小,进而求出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内力(弯矩、剪力、轴力)。接着计算竖向荷载(恒载及活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内力,找出最不利的一组或几组内力组合。选取最安全的结果计算配筋并绘图。此外还进行了结构方案中的室内楼梯的设计并完成了平台板,梯段板,平台梁等构件的内力和配筋计算及施工图绘制。 关键词:框架,结构设计,抗震设计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e design is to do the anti-seismic design in the longitudinal frames of axis5. When the directions of the frames is determined, firstly the weight of each floor is calculated .Then the vibrate cycle is calculated by utilizing the peak-displacement method, then making the amount of the be got by way of the bottom-shear

force method. The seismic force can be assigned according to the shearing stiffness of the frames of the different axis. Then the internal force (bending moment, shearing force and axial force ) in the structure under the be easily calculated. Afte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internal force under the dead and live loads, the combination of internal force can be made by using the Excel software, whose purpose is to find one or several sets of the most adverse internal force of the wall limbs and the coterminous girders, which will be the basis of protracting the reinforcing drawings of the components. The design of the stairs is also be approached by calculating the internal force and reinforcing such components as landing slab, step board and landing girder whose shop drawings are completed in the end. Keywords : frames,structural design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范文,图纸计算书、建筑说明书外文翻译、开题报告书

- - -. 毕业设计(论文) 开题报告 题目XX雅筑地产中天锦庭6号住宅楼设计 专业土木工程 班级 学生 指导教师教授 讲师

一、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来源、类型 本论文课题来源于XX雅筑地产中天锦庭6号住宅楼设计,本设计来自工程实际,结构类型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该建筑分十三层,耐火等级为一级,主体结构为二级耐久年限,抗震设防为八级。二、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人们对住宅的需求量逐渐增多,住宅物业管理日益为人们所关注。住宅小区已经成为人们安家置业的首选,几十万到几百万的小区住宅比比皆是。尤其近几年,高层小高层已然成为现代开发商与消费者选择的主流。这是由高层和小高层的特点所决定的,高层建筑可节约城市用地,缩短公用设施和市政管网的开发周期。人们花的钱越多,不但对住宅的本身的美观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对物业小区的服务和管理也要求越来越高,比如对小区的绿化,保安,停车场,维修甚至对各项投诉的要求小区管理者做的好。信息时代的今天,住宅小区的硬件设施也必须跟得上时代的步伐,对现代化住宅小区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小区楼的艺术美更要符合现代人的需求,此外还必须有较高的实用性、经济性。住宅小区的居住环境安全与否,是小区居民极其关心的问题,要创建一个安全的居住环境不仅要有科学的小区管理制度,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小区规划的安全性,这其中涉及到居民的生理、心理安全和社会安全等因素。在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居民的有效防X行为,通过控制小区和组团入口、明确划分空间领域等措施来提高小区的安全防卫能力。一是在小区和组团的入口处设置明显标志,使住宅小区具有较强的领域性和归属性。二是注重院落空间的强化,使居民之间既有充分了解和相互熟悉的机会,又可以使住户视线能够触及到住宅入口,便于对陌生人进行观察、监视。三是注重小区交通网络的合理组织。在小区主干道的规划设计上要做到“顺而不穿,通而不畅”,减少交通环境的混乱交杂,提高安全系数,在小区级道路的规划上尽量作曲形设计,限制车辆穿行的速度,达到安全与降低噪音的目的。同时,规划时应尽量减少组团的出入口,一般设置两个即可,以便有效控制外来行人任意穿行,从而起到安全防卫的作用。我这次选择的是高层住宅楼的设计,目的就是为了设计一栋满足居住需求和美观要求的住宅楼。并且也可以通过这次的毕业设计,把以前学习的专业课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以及对它们更加深入的学习和系统化的总结。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查阅、搜集许多的资料,将提高我运用图书馆的资料文献和互联网上大量信息的能力。office办公软件的综合运用使我的电脑基本功有了很大的提高。从建筑设计到结构的计算设计都是由自己单独完成,这就培养了我们独立解决设计中的问题以及娴熟使用auto CAD和PKPM系列软件的能力。综合性地运用几年内所学知识去分析、解决一个问题,在作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所学知识得到疏理和运用,它既是一次检阅,又是一次锻炼。

某二级公路设计计算书

重庆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某新建二级公路设计 学生所在校外学习中心重庆学习中心 批次层次专业201302批次、专科起点本科、土木工程(道路与桥梁方向) 学号W12114232 学生周峰 指导教师 起止日期

摘要 该路段所在地区处属于东部温润季冻区,气候寒冷,主要的病害有冻胀、翻浆、水毁和积雪等。冬季气温很低,路面结冰会严重影响行车安全。 本设计是某新建二级公路路基路面综合设计K0+000~K1+932.615段,全长1.932km,双向二车道,路基宽17m,行车道宽6m,人行道宽2.5m,设计行车速度为40km/h。 本设计进行了线路设计、平纵横立体设计、路基设计、路基路面排水设施设计。路线设计中,从经济实用,安全美观的角度,对沿溪线和山腰线进行了了比较,最终选择了山腰线。 关键词:二级公路路基路面山腰线路线选择

目录 1.引言 (4) 1.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 (4) 1.2沿线地形地质及自然环境 (4) 1.2.1地形地貌及水文地质 (4) 1.2.2 交通量资料 (5) 2.公路等级及其主要技术标准 (6) 2.1 主要技术标准 (6) 2.2 设计规范 (6) 2.3 设计车辆 (6) 2.4 确定道路等级 (7) 2.5 设计速度 (7) 3.平面设计 (7) 3.1 方案比选 (7) 3.2 平曲线要素,逐桩坐标计算 (9) 4.纵断面设计 (9) 4.1纵坡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9) 4.2竖曲线设计要求: (11) 4.4 竖曲线要素计算 (12) 5.横断面设计 (14) 5.1各项技术指标的确定 (14) 5.1.1 路基宽度 (14) 5.1.2 路拱坡度 (14) 5.1.3 路基边坡坡度 (15) 5.1.4边沟设计 (15) 5.2 横断面设计步骤 (15) 5.3 超高设计 (15) 5.4 土石方调配计算 (16) 5.4.1调配要求 (16) 5.5 横断面高程计算 (18) 结论 (19)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计算书

1 工程概况 1、1 建设项目名称:龙岩第一技校学生宿舍 1、2 建设地点:龙岩市某地 1、3 建筑类型:八层宿舍楼,框架填充墙结构,基础为柱下独立基础,混凝土C30。 1、4 设计资料: 1.4.1 地质水文资料:由地质勘察报告知,该场地由上而下可分为三层: 杂填土:主要为煤渣、石灰渣、混凝土块等,本层分布稳定,厚0-0.5米; 粘土: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ak=210Kpa, 土层厚0、5-1.5米 亚粘土: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ak=300Kpa, 土层厚1、5-5.6米 1.4.2 气象资料: 全年主导风向:偏南风夏季主导风向:东南风冬季主导风向:西北风 基本风压为:0、35kN/m2(c类场地) 1.4.3 抗震设防要求:七度三级设防 1.4.4 建设规模以及标准: 1 建筑规模:占地面积约为1200平方米,为8层框架结构。 2建筑防火等级:二级 3建筑防水等级:三级 4 建筑装修等级:中级 2 结构布置方案及结构选型 2、1 结构承重方案选择 根据建筑功能要求以及建筑施工的布置图,本工程确定采用横向框架承重方案,框架梁、柱布置参见结构平面图,如图2、1所示。 2、2 主要构件选型及尺寸初步估算 2.2.1 主要构件选型 (1)梁﹑板﹑柱结构形式: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

图2、1 结构平面布置图 (2)墙体采用:粉煤灰轻质砌块 (3)墙体厚度:外墙:250mm,内墙:200mm (4)基础采用:柱下独立基础 2.2.2 梁﹑柱截面尺寸估算 (1)横向框架梁: 中跨梁(BC跨): 因为梁的跨度为7500mm,则、 取L=7500mm h=(1/8~1/12)L=937、5mm~625mm 取h=750mm、 4 7.9 750 7250 > = = h l n= =h b) 3 1 ~ 2 1 (375mm~250mm 取b=400mm 满足b>200mm且b 750/2=375mm 故主要框架梁初选截面尺寸为:b×h=400mm×750mm 同理,边跨梁(AB、CD跨)可取:b×h=300mm×500mm (2)其她梁: 连系梁: 取L=7800mm h=(1/12~1/18)L=650mm~433mm 取h=600mm = =h b) 3 1 ~ 2 1 (300mm~200mm 取b=300mm 故连系梁初选截面尺寸为:b×h=300mm×600mm 由于跨度一样,为了方便起见,纵向次梁截面尺寸也初选为: b×h=300mm×600mm

钢框架结构计算书-毕业设计

摘要 该计算书为滨岛医疗中心门诊楼建筑方案及钢框架结构设计计算书,本设计依据建筑方案及给出的结构类型。参照规范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建筑抗震规范》(GB 50011-2010)、《混凝土结构规范》(GB 50010-2010)、《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等。完成设计内容有:建筑方案、结构平面布置、结构计算简图确定、荷载统计、内力计算、内力组合、主、次梁、柱选取及布置连接截面验算以及节点设计、楼梯设计、基础设计、工程概预算。结构类型为钢框架结构,梁、柱为钢梁、钢柱,板为组合楼板,柱脚采用埋入式,楼梯为板式钢筋混凝土楼梯、基础采用锥形独立基础。本计算书中列出了框架在恒荷载、活荷载、地震荷载、风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剪力、轴力图以及内力组合表。 关键词结构设计;钢框架;独立基础;医用建筑

Abstract The calculations for the BinDao medical center clinic building steel frame building solutions and design calculations, based on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program structure given type. Design process based on structural loads standard (GB50009-2012) determine the structure of the loa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eismic Design of Buildings (GB50011-2010), design of steel structures (GB50017-2003) and the relevant requirements for structural design and calculation. The main work to complete the structure diagram layout and calculation of the identification, load statistics, internal force calculation and combination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beams and floor cross-section design and checking, node connection design, staircase design, basic design as well as project budget.Type of structure is steel frame structure, beams, columns of steel beams, steel columns, plates of composite slabs, column foot buried, reinforced concrete slab staircase stairs, independent foundation with a tapered base. Meanwhile, The calculations in the framework of the book lists the dead load, live load, seismic loads, wind loads bending moment, shear, axial force, and force combination table. Keywords Structural Design; Steel Frame;single footing medical building;

毕业设计计算书教材

1.工程概况与设计资料 1.1结构形式 采用二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1.2水文地质 地基土层自上而下为:人工填土,层厚0.6~1.0m;褐黄色粘土,层厚4.0~4.5m,f a k= 80 kN / m2,γ = 19 kN / m3;灰色淤泥质粉土,层厚20~22m,f ak= 70 kN / m2,γ = 18kN / m3;暗绿色粉质粘土,未穿,f ak= 160 kN / m2,γ = 20 kN / m3。 地下水位在自然地表以下0.8m,水质对结构无侵蚀作用。 基础持力层为褐黄色粘土层。 1.3设计荷载 基本风压及基本雪压按上海地区采用。 常用建筑材料和构件自重参照荷载规范确定。 屋面使用荷载按上人屋面设计;楼面使用荷载值根据荷载规范确定。 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1.4楼屋面做法 屋面:防水层(防水卷材八层做法,三毡四油上铺小石子,0.35 kN / m2),40厚C20细石混凝土找平层(双向配筋φ4 @200),保温层(膨胀水泥珍珠岩,平均高度h = 100mm, 4 kN / m3),油膏胶泥一度隔气层,现浇钢筋混凝土屋面板,板下20厚纸筋灰粉底。 楼面:30厚水泥砂浆找平,现浇钢筋混凝土板,板下20厚纸筋灰粉底。 1.5材料 混凝土:基础用C20;上部结构用C25。 墙体:±0.000以下采用MU10标准砖,M5水泥砂浆;±0.000以上采用MU10多孔砖,M5混合砂浆。 1.6建筑平面尺寸、使用荷载 平面尺寸:纵向跨数×纵向跨度(m)—横向跨数×横向跨度(m)= 7×5.7m—2×6.3m 楼面活荷载:4.4 kN / m2 屋面活荷载:2.0 kN / m2 1.7主要参考资料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9-2001 <<混凝土及砌体结构>>教材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 <<混凝土结构设计>>教材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 <<结构力学>>教材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 <<房屋建筑学>>教材 29

某高层建筑毕业设计计算书

一、设计资料 (1)设计标高:室内设计标高±0.000,室内外高差450mm. (2)墙身做法:采用加气混凝土块,用M5混合砂浆砌筑,内粉刷为混合砂浆底,纸筋灰面,厚20mm,“803”内涂料两度。外墙采用贴面砖,1:3水泥砂浆底厚20mm。 (3)楼面作法:楼板顶面为水磨石地面,楼板底面为15mm厚白灰砂浆天花抹面,外加V型轻钢龙骨吊顶。 (4)屋面作法:现浇楼板上依次铺20mm厚水泥砂浆找平层、300mm厚水泥珍珠制品隔热找平层、20mm厚水泥砂浆找平层和SDC120复合卷材,下面依次为15mm厚白灰砂浆天花抹面和V型轻钢骨龙吊顶。 (5)基本风压:ωo=0.3KN/m2(地面粗糙度属C类)。 (6)基本雪压:S0=0.3KN/m2。 (7)抗震设防烈度:八度(0.2g)第二组,框架抗震等级为二级。 (8)地质条件: 由上至下: 人工添土:厚度为1m 粉质粘土:厚度为7m,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500KPa 中风化基岩: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为3.6MPa 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无地下水及不良地质现象。 活荷载:上人屋面活荷载2.0KN/m2,办公室楼面活荷载2.0KN/m2,走廊楼面活荷载2.5KN/m2,档案室楼面活荷载2.5KN/m2。 二、结构布置及结构计算简图的确定 结构平面布置如图1所示。各梁柱截面尺寸确定如下: 主梁:取h=1/9l=1/9×7200=800mm,取h=800mm,取b=350mm, 次梁:取h=1 /16l=1/16×7200=450mm,取h=500mm,取b=250mm, 柱子:取柱截面均为b×h=600×600mm,现浇板厚为100mm。 取③轴线为计算单元,结构计算简图如图2所示,根据地质资料,确定基础顶面离室外地面为500mm,由此求得底层层高为4.7m。各梁柱构件的线刚度经计算后列于图2中,其中在求梁截面惯性矩时考虑到现浇楼板的作用,取I=2I0(I0为不考虑楼板翼缘作用的梁截面惯性矩)。梁柱均采用C30混凝土。由于后面梁的组合弯矩过大,相对受压区高度超过了界限受压区高度,所以改用C40混凝土,因为梁柱刚度成比例增加,不会引起后面分配系数的改变。地震作用下的弹性侧移将更小,一定符合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