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角和与差和二倍角公式、辅助角公式

两角和与差和二倍角公式、辅助角公式
两角和与差和二倍角公式、辅助角公式

两角和与差和二倍角公式、辅助角公式

上课时间:2013、

上课教师:

上课重点:两角和与差公式的正确运用,凑角方法的运用 上课规划:解题技巧以及凑角方法的灵活掌握 一 两角和与差公式 1、cos 79cos 34sin 79sin 34+=

( )

2、已知4cos 5

α

=-

,(

,)2

παπ∈,则cos(

)4

πα-=( )

3、已知α,β都是锐角,sin α=35

,cos β=

513

,求sin(α+β)

4、已知sin α=-1517

∈(32

π

π,

),求sin(α+3

π

)

5、已知cos θ=513

,θππ∈(,2),求sin(θ-6

π

)

6.若sin α=55,sin β=10

10,且α、β为锐角,则α+β的值为( )

基础提高 1、若3sin sin 12

αβ-=-

,1cos cos 2

α

β-=-

,则cos()αβ-=( )

2.已知2

122cos sin ,2

223cos sin --

=--

=

-αββα

则=-)sin(βα( ), )sin(βα+=( )

3.已知2

3)cos(,2

1)cos(=

+=

-βαβα,则βαtan tan =( )

4.已知2

1)sin(,2

3)sin(=

+-=-βαβα,则

β

αtan tan =( )

二 凑角方法的运用(针对高考) 1、若α,β为锐角,且满足4cos 5

α=

,3cos()5

α

β+=

,则s i

n β

的值是( )。

A 1725

B 35

C

725

D 15

2、已知2tan()5

α

β+=

,1tan()44

π

β

-

=

,那么tan()4

πα

+

=

( )

A 1318

B 1322

C

322

D 16

3、

sin 7cos15sin 8cos 7sin 15sin 8

+-

的值为 。

4.、

sin 47sin17cos 30

cos17

-

=( )

(A )32

- (B )12

- (C )1

2

(D )

32

三 能力提升(二倍角公式)

1、sin163sin 223sin 253sin 313+=

( )。

A 12

- B 12

C 32

-

D

32

2.、若3

1)6

sin(

=

-απ,则=

+)23

2cos(

απ ( )

9

7.-

A B 3

1

- C 3

1 D 9

7

3、sin163sin 223sin 253sin 313+= ( )。 A 12

- B 12

C 32

-

D

32

3、已知sin cos 2αα-=,α∈(0,π),则sin 2α=

1.-A 2

2.-

B 2

2.

C 1.D

4、若

sin cos 1sin cos 2

αααα

+=

-,则tan2α=

A. -34

B. 34

C. -43

D. 43

5.、已知1cos(

)cos(

)4

4

4

ππθθ+-=

,则44

sin cos θθ+的值等于_______。

7、函数)cos (sin sin 2x x x y +=的最大值为( )

A .21+

B .12-

C .

2

D .2

8、在A B C 中,sin cos A A +的取值范围是( ) A (1,

2]

- B 22(,

]

2

2

-

C 2(,2]

2

-

D (1,1]-

9、函数x x y cos 3sin

+=在区间]2

,0[π

上的最小值为 . 10、函数22cos sin 2y x x =+的最小值___________.

四 三角函数有关逻辑

1、在ΔABC 中,“A>30o”是“sinA>2

1”的 ( )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必要条件 2、“6

πα

=

”是“1cos 22

α

=

”的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2()6

k k Z πα

π=

+∈”是“1cos 22

α=

”的 ( )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sin α=2

1”是“2

12cos =

α

”的 (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能力提升

五 辅助角公式、二倍角公式的综合化简 1、x

x x y 2

2

cos sin

)3

2cos(-+-=π 2、2

cos

2

sin

2

cos

2

sin

22

2

x x x x y -+=

3、x

x y cos )tan 31(+

= 4、

2

2cos sin 2y x x

=+

5、cos cos()3

y x x π=++

6、)

cos (sin sin 2x x x y +=

二倍角公式的应用,推导万能公式

课题十:二倍角公式的应用,推导万能公式 教学第一环节:衔接阶段 回收上次课的教案,检查学生的作业,做判定。 了解家长的反馈意见 通过交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稳定学生的学习情绪 了解学生上次学习的情况,查漏补缺,为后面的备课方向提供依据 教学第二个环节:教学内容 一、解答本章开头的问题: 令AOB = , 则AB = a cos OA = a sin ∴S 矩形ABCD = a cos ×2a sin = a 2sin2 ≤a 2 当且仅当 sin2 = 1, 即2 = 90, = 45时, 等号成立。 此时,A,B 两点与O 点的距离都是a 2 2 二、半角公式:在倍角公式中,“倍角”与“半角”是相对的 例一、求证:α +α-=αα+=αα-=αcos 1cos 12tan ,2cos 12cos ,2cos 12sin 222 证:1在 α-=α2sin 212cos 中,以代2,2 α代 即得: 2sin 21cos 2α-=α ∴2 cos 12sin 2α-=α 2在 1cos 22cos 2-α=α 中,以代2,2 α代 即得: 12 cos 2cos 2-α=α ∴2cos 12cos 2α+=α 3以上结果相除得:α +α-=αcos 1cos 12tan 2 注意:1左边是平方形式,只要知道2 α角终边所在象限,就可以开平方。 2公式的“本质”是用角的余弦表示2 α角的正弦、余弦、正切 3上述公式称之谓半角公式(大纲规定这套公式不必记忆) α+α-±=αα+±=αα-±=αcos 1cos 12tan ,2cos 12cos ,2cos 12sin 4 还有一个有用的公式:α α-=α+α=αsin cos 1cos 1sin 2tan (课后自己证) 三、万能公式 B C a A O D

高考数学压轴专题2020-2021备战高考《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技巧及练习题附答案

【高中数学】数学《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复习资料 一、选择题 1.函数()1sin cos 1sin cos 1tan 01sin cos 1sin cos 32x x x x f x x x x x x x π+-++? ?=++<< ?+++-? ?的最小值为 (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利用二倍角公式化简函数()f x ,求导数,利用导数求函数的最小值即可. 【详解】 2 2222sin 2sin cos 2cos 2sin cos 1sin cos 1sin cos 2222221sin cos 1sin cos 2cos 2sin cos 2sin 2sin cos 222222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 2sin sin cos 2cos sin cos sin cos 222222222sin cos sin 2cos sin cos 2sin sin cos 22222222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 ? ?????=+= +=???? ++ ? ? ???? , 则()21tan 0sin 32f x x x x π? ?= +<< ?? ?, 322222 21sin 2cos 16cos cos 1()sin 3cos sin 3cos 3sin cos x x x x f x x x x x x x ' ' ' --+????=+=-+= ? ????? . 令()cos 0,1t x =∈,() 32 61g t t t =--+为减函数,且102g ??= ??? , 所以当03 x π <<时, ()1 1,02 t g t <<<,从而()'0f x <; 当 3 2 x π π << 时,()1 0,02 t g t << >,从而()'0f x >. 故( )min 33f x f π??== ??? . 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函数的恒等变换,利用导数求函数的最小值,换元法,属于中档题. 2.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满足,222b c a bc +-=,

《二倍角的三角函数》教案(1)(1)

二倍角的三角函数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够由和角公式而导出倍角公式; (2)能较熟练地运用公式进行化简、求值、证明,增强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和逻辑推理能力; (3)能推导和理解半角公式; 4)揭示知识背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分析、探求的学习态度,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 并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自己由和角公式而导出倍角公式和半角公式,领会从一般化归为特殊的数学思想,体会公式所蕴涵的和谐美,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通过例题讲解,总结方法.通过做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同学们对三角函数各个公式之间有一个全新的认识;理解掌握三角函数各个公式的各种变形,增强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逻辑推理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提高逆用思维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倍角公式的应用. 难点:公式的推导. 三.学法与教法 教法与学法:(1)自主+探究性学习:让学生自己由和角公式导出倍角公式,领会从一般化归为特殊的数学思想,体会公式所蕴涵的和谐美,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2)反馈练习法:以练习来检验知识的应用情况,找出未掌握的内容及其存在的差距. 四.教学过程 (一)探究新知 1、复习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2、提出问题:公式中如果β=α,公式会变得如何? 3、让学生板演得下述二倍角公式:

α-=-α=α-α=ααα=α2222sin 211cos 2sin cos 2cos cos sin 22sin ααα2tan 1tan 22tan -= [展示投影]这组公式有何特点?应注意些什么? 注意:1.每个公式的特点,嘱记:尤其是“倍角”的意义是相对的,如:4α是8α的倍角. 2.熟悉“倍角”与“二次”的关系(升角——降次,降角——升次) 3.特别注意公式的三角表达形式,且要善于变形: 22cos 1sin ,22cos 1cos 22α-=αα+=α 这两个形式今后常用. (二)[展示投影]例题讲评(学生先做,学生讲,教师提示或适当补充) 例1.(公式巩固性练习)求值: ①.sin22?30’cos22?30’=4 245sin 21=ο ②.=-π18 cos 22224cos =π ③.=π-π8cos 8sin 22 224cos -=π- ④.=ππππ12cos 24cos 48cos 48sin 8216sin 12cos 12sin 212cos 24cos 24sin 4=π=ππ=πππ 例2.化简 ①.=π-ππ+π)12 5cos 125)(sin 125cos 125(sin 2365cos 125cos 125sin 22 =π-=π-π ②.=α-α2sin 2cos 44α=α-αα+αcos )2 sin 2)(cos 2sin 2(cos 2222 ③.=α+-α-tan 11tan 11α=α -α2tan tan 1tan 22 ④.=θ-θ+2cos cos 21221cos 2cos 2122=+θ-θ+ 例3、已知),2 (,135sin ππ∈α= α,求sin2α,cos2α,tan2α的值。 解:∵),2(,135sin ππ∈α=α ∴1312sin 1cos 2-=α--=α

三角函数的二倍角公式及应用

三角函数的二倍角公式及应用 一. 考点要求 1、 熟记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并能灵活应用; 2、 领会从一般化归为特殊的数学思想,体会公式所蕴涵的和谐美 3、 公式应用的方法与技巧。 二、公式再现; 1、二倍角公式; sin2a= 2sinacosa 。 cos2a =22cos sin αα- = 22cos 1α-= 21sin α- tan2a= 22tan 1tan αα - 2、降幂公式;2 2cos 1sin ,2 2cos 1cos 22α αα α-= += 三;闯关训练 A 、类型一 公式逆用 逆用公式,换个角度豁然开朗,逆过来看茅塞顿开,这种在原有基础上的变通是创新意识的体现; 1、求下列各式的值 ();??cos15sin151 ()8 s i n 8 c o s 22 2 π π - () ? -?5.22tan 15.22tan 32 ; ()15.22cos 242 -? B 、、类型二----公式正用 从题设条件出发,顺着问题的线索,正用三角公式,通过对信息的感

知、加工、转换,运用已知条件和推算手段逐步达到目的。 2、已知(),5 3 sin -=-απ求α2cos 的值。 3、已知?? ? ??∈-=ππ ααα,2 ,sin 2sin ,求αtan 的值。 C 、、类型三----化简 ()()()2 4441sin cos ;2cos sin a a θθ +-、 四.能力提升; 1, 已知,128,5 4 8 cos παπα <<-=求4 tan ,4 cos ,4 sin α αα的值 2、已知,2 4,1352sin π απα<<=求ααα4tan ,4cos ,4sin 的值。 3、化简 ()() 11 1sin cos cos 2;2; 1tan 1tan x x x θθ--+ 4.x x - 5. 求值:(1)0000sin13cos17cos13sin17+ (2)0 1tan 751tan 75+- (3)2 2 cos sin 8 8 π π - 6.已知a ,β都是锐角,cosa=17 ,cos ()αβ+=11 14 -,求cos β的值。 7、 已知tan()3,tan()5αβαβ+=-=求tan2a 及tan 2β的值。 8、求值0000tan 70tan1070tan10- 9、.已知函数 2cos cos x x x +,求函数f(x)的最小正周期及单调递增区间。 五;高考链接

高三C专题(二倍角公式3星)

专题: 二倍角公式 ★★★ 教学目标 掌握二倍角公式。 【解读:利用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进行三角式的求值、化简、证明,特别是二倍角余弦公式的多种变形方式,在解题过程中应用非常广泛。】 知识梳理 3 min. 1. 试推导cos2α的公式: 解:利用两角和的余弦公式,将2α视为αα+,得 22cos 2cos()cos sin ααααα=+=- 由三角恒等式 2 2 sin cos 1αα+=,还可以推得 2 2 2 2 2 cos 2cos sin 1sin sin 12sin αααααα=-=--=- 22222cos 2cos sin cos (1cos )2cos 1αααααα=-=--=-。 【同理,可以利用两角和的正弦公式与正切公式,还可以推得sin 2α,tan 2α的公式。】 2. 二倍角公式: sin22sin cos ααα=; 2 2 2 2 cos2cos sin 2cos 112sin ααααα=-=-=-; 2 2tan tan 21tan α αα = -. 典例精讲 35 min. 例1.(★★★)113cos 22222πααπ???+∈ ?????, 分析:注意到化简式是开平方根,2α是α的两倍,根据其范围不难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解:因为 322 π απ<<21111cos 2(2cos 1)cos cos 2222αααα+=+-== 所以,原式=cos α。 【点评:(1)三角函数式的化简通常原则是:“变名、变角、变次数”,紧抓这个原则,仔细观察题目所给的条件,

找到解决题目的突破口; (2)公式变形21cos2cos 2αα+= ,21cos2sin 2 α α-=。】 例2. (★★★)函数2 ()sin 3sin cos f x x x x =+在区间,42ππ?? ? ??? 上的最大值是 . 解:由已知,1cos 23()sin 222x f x x -= +1 sin(2)62 x π=-+, 4 2 x π π ≤≤ ,2 x π π∴ ≤≤,则 5236 6 x π π π≤- ≤ ,所以1sin(2)126x π ≤-≤, 3 1()2 f x ∴≤≤ ,max 3()2 f x ∴=. 【点评:用二倍角公式降次变形后,转化为sin()(0)y A x A ω?=+>型后代入区间范围求最值.】 例3. (★★★)已知παπ β<<< <20,12 cos ,sin 2923 βααβ????-=--= ? ?????,求()cos αβ+的值。 解:02 π βαπ<< <

三角函数的二倍角公式.docx

三角函数的二倍角公式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数学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所以在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下,要充分揭示获取知识和方法的思维过程。因此本节课我以建构主义的"创设问题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尝试解决问题——验证解决方法"为主,主要采用观察、启发、类比、引导、探索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手段上,则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抽象问题形象化, 使教学目标体现的更加完美。 二、教材分析 三角函数的二倍角公式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A版)数学必修四,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其主要内容是三角函数二倍角公式。同时教材渗透了转化与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为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出了要求为此本节内容在三角函数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本校高一八班全体同学,本班学生水平处于中等偏下,但本班学生具有善于动手的良好学习习惯,所以采用发现的教学方法应该能轻松的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四、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理解公式的发现过程,掌握正弦、余弦、正切的二倍角公式; 2、能力训练目标:能正确运用公式; 3、创新素质目标:通过对公式的推导和运用,提高三角恒等变形的能力和渗透化归、

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个性品质目标:通过公式的学习和应用,感受事物之间的普通联系规律,运用化 归等数学思想方法,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公式; 2、教学难点:正确运用公式,求三角函数值,化简三角函数式。 六、教法学法以及预期效果分析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鱼",作为一名老师,我们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数学知识,更重要 的是传授给学生数学思想方法,如何实现这一目的,要求我们每一位教者苦心钻研、认真探究. 下面我从教法、学法、预期效果等三个方面做如下分析。 (一)、教法 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而不仅仅是数学活动的结果,数学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获得数学知识,更主要作用是为了训练人的思维技能,提高人的思维品质。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本人以学生为主题,以发现为主线,尽力渗透类比、化归、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采用提出问题、启发引导、共同探究、综合应用等教学模式,还给学生"时间"、 "空间",由易到难,由特殊到一般,尽力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体味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二)、学法 〃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很多课堂教学常常以高起点、大容量、快推进的做法,以便教给学生更多的知识点,却忽略了学生接受知识需要时间消化,进而泯灭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如何能让学生最大程度的消化知识,提高学习热情

高中数学北师大版高一必修4试题 3.3.1二倍角公式及其应用

1.函数f (x )=sin x cos x 的最小值是( ) A .-1 B .-12 C.12 D .1 解析:f (x )=12sin 2x ∈ [-12,12 ]. 答案:B 2.已知sin ????π2+α=13 ,则cos(π+2α)的值为( ) A .-79 B.79 C.29 D .-23 解析:∵sin(π2+α)=13,∴cos α=13 . 则cos(π+2α)=-cos 2α=1-2cos 2α =1-29=79. 答案:B 3.已知等腰三角形底角的余弦值为23 ,则顶角的正弦值是( ) A.459 B.259 C .-459 D .-259 解析:令底角为α,顶角为β,则β=π-2α, ∵cos α=23 ,0<α<π, ∴sin α=53 . ∴sin β=sin(π-2α)=sin 2α=2sin αcos α =2×23×53=459 . 答案:A 4.已知θ是第三象限角,若sin 4θ+cos 4θ=59 ,则sin 2θ等于( ) A.223 B .-223 C.23 D .-23 解析:∵sin 4θ+cos 4θ=(sin 2θ+cos 2θ)2-2sin 2θcos 2θ=1-2 (sin θcos θ)2=59 , ∴(sin θcos θ)2=29 . ∵θ为第三象限角,∴sin θ<0,cos θ<0, ∴sin θcos θ>0,∴sin θcos θ=23 .

∴sin 2θ=2sin θcos θ=223 . 答案:A 5.已知α为第二象限角,sin α=35 ,则tan 2α=______. 解析:由于α为第二象限角,且sin α=35 , ∴cos α=-45.∴tan α=-34 , ∴tan 2α=2tan α1-tan 2α=2×(-34)1-(-34)2=-321-916 =-247. 答案:-247 6.已知0<α<π2,sin α=45,则sin 2α+sin 2αcos 2α+cos 2α =________. 解析:∵0<α<π2,sin α=45 , ∴cos α=35 . ∴sin 2α+sin 2αcos 2α+cos 2α=sin 2α+2sin αcos α3cos 2α-1 =(45)2+2×45×353×925 -1=20. 答案:20 7.已知sin α=cos 2α,α∈(0,π2 ),求sin 2α的值. 解:∵sin α=1-2sin 2α,即2sin 2α+sin α-1=0, ∴sin α=-1或sin α=12 . 又∵α∈(0,π2),∴sin α=12,α=π6. ∴cos α=32.∴sin 2α=2sin αcos α=2×12×32=32 . 8.在△ABC 中,若cos A =13,求sin 2B +C 2 +cos 2A 的值. 解:sin 2 B + C 2+cos 2A =1-cos (B +C )2+cos 2A =1+cos A 2+2cos 2A -1 =12+12×13+2×(13)2-1=-19.

二倍角公式教案

二倍角公式教案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

二 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一、教学目标: 1.学会利用S (α+β) C (α+β) T (α+β)推导出sin2α,cos2α,tan2α. 知道各公式 间的内在联系,认识整个公式体系的生成过程,从而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2、记住并能正确运用二倍角公式进行求值、化简、证明;通过综合运用 公式,掌握基本方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二倍角的公式的推导及灵活应用,倍角的相对性 三、教学方法: 讨论式教学+练习 五、教学过程 1 复习引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和(差)角公式,现在请一位同学们回答一下和角公式的内容: sin (α+β)= cos (α+β)= tan (α+β)= 计算三角函数值时,有些情况中,只用加或减不能满足要求,比如,角α,我们要求它的二倍,三倍,即2α,3α,等等,该如何求呢?今天我们就先来学习二倍角的相关公式。 2 公式推导 在上面的和角公式中,若令β=α,会得到怎样的结果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132页——133页,并填写课本中的空白框。(让学生做5分钟) (1)提问: sin2α=sin (α+α)= sin αcos α+cos αsin α= 2sin αcos α cos2α=cos (α+α)= cos αcos α-sin αsin α= cos 2α-sin 2α tan2α= tan (α+α)= tanα+ tanα1-tanαtanα =2tanα1-tan 2α 整理得: sin2α=2sin αcos α cos2α= cos 2α-sin 2α tan2α= 2tanα1-tan 2α (2)提问:对于cos2α= cos 2α- sin 2α,还有没有其他的形式? 利用公式sin 2α + cos 2α=1变形可得: cos2α = cos 2α-sin 2α=cos 2α-(1-cos 2α)=2cos 2α-1 cos2α = cos 2α-sin 2α=(1-sin 2α )-sin 2α =1-2sin 2α 因此:cos2α = cos 2α-sin 2α

初中三角函数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初中三角函数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一)精心选一选 1、在直角三角形中,各边都扩大2倍,则锐角A 的正弦值与余弦值都( ) A 、缩小2倍 B 、扩大2倍 C 、不变 D 、不能确定 12、在Rt △ABC 中,∠C=90 ,BC=4,sinA=54 ,则 AC=( ) A 、3 B 、4 C 、5 D 、6 3、若∠A 是锐角,且 sinA=31 ,则( ) A 、00<∠A<300 B 、300<∠A<450 C 、450<∠A<600 D 、600<∠A<900 4、若cosA=31,则A A A A tan 2sin 4tan sin 3+-=( ) A 、74 B 、31 C 、21 D 、0 5、在△ABC 中,∠A :∠B :∠C=1:1:2,则a :b :c=( ) A 、1:1:2 B 、1:1:2 C 、1:1:3 D 、1: 1:22 6、在Rt △ABC 中,∠C=900,则下列式子成立的是( ) A 、sinA=sinB B 、sinA=cosB C 、tanA=tanB D 、cosA=tanB 7.已知Rt △ABC 中,∠C=90°,AC=2,BC=3,那么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A .sinB=23 B .cosB=23 C .tanB=2 3 D .tanB=3 2 8.点(-sin60°,cos60°)关于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 A .(32,12) B .(-32,12) C .(-3 2,-12) D .(-12,-3 2) 9.每周一学校都要举行庄严的升国旗仪式,让我们感受到了国旗的神圣.?某同学站在离旗杆12米远的地方,当国旗升起到旗杆顶时,他测得视线的仰角为30°,?若这位同学的目高1.6米,则旗杆的高度约为( ) A .6.9米 B .8.5米 C .10.3米 D .12.0米 10.王英同学从A 地沿北偏西60o方向走100m 到B 地,再从B 地向正南方向走200m 到C 地,此时王英同学离A 地 ( ) (A )350m (B )100 m (C )150m (D )3100m 11、如图1,在高楼前D 点测得楼顶的仰角为30?,向高楼前进60米到C 点,又测得仰角为 45?,则该高楼的高度大约为( ) A.82米 B.163米 C.52米 D.70米 12、一艘轮船由海平面上A 地出发向南偏西40o的方向行驶40海里到达B 地,再由B 地向北偏西10o的方向行驶40海里到达C 地,则A 、C 两地相距( ). 图1 45? 30? B A D C

三角函数诱导公式专项练习(含答案)

三角函数诱导公式专项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 A. B. C. D. 2.的值为() A. B. C. D. 3.已知,则cos(60°–α)的值为 A. B. C. D.– 4.已知,且,则()A. B. C. D. 5.已知sin(π-α)=-,且α∈(-,0),则tan(2π-α)的值为( ) A. B.- C.± D. 6.已知,则=( ) A. B. C. D. 7.已知,,则() A. B. C. D. 8.已知,则() A. B. - C. D. - 9.如果,那么 A. - B. C. 1 D. -1 10.已知,则() A. B. C. D. 11.化简的值是()

A. B. C. D. 12.的值是() A. B. C. D. 13.已知角的终边经过点,则的值等于 A. B. C. D. 14.已知,则() A. B. C. D. 15.已知的值为()A. B. C. D. 16.已知则() A. B. C. D. 17.已知,且是第四象限角,则的值是( ) A. B. C. D. 18.已知sin=,则cos=( ) A. B. C.- D.- 19.已知cos α=k,k∈R,α∈,则sin(π+α)=( ) A.- B. C.± D.-k 20.=( ) A. sin 2-cos 2 B. sin 2+cos 2 C.±(sin 2-cos 2) D. cos 2-sin 2 21.的值为 A. B. C. D. 22.() A. B. C. D.

高一数学三角函数二倍公式

黄冈中学高一数学三角函数二倍角公式 1、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 在和角公式S(α+β)、C(α+β)、T(α+β)中,令α=β就可以得出对应的二倍角的三角函数公式. 点拨:(1)倍角公式是和角公式的特例.(2)因为sin2α+cos2α=1所以公式C2α还可变形为:cos2α=2cos2α-1或 cos2α=1-2sin2α. (3)公式成立的条件:C2α中α∈R;S2α中α∈R;T2α中α≠(k∈Z)时,显然tanα的值不存在,但tan2α的值是存在的,这时求tan2α的值可利用诱导公式,即: . (4)理解二倍角的含义:二倍角公式不仅可运用于将2α作为α的2倍的情况,还可以运用于 诸于将4α作为2α的2倍,将α作为的2倍;将作为的2倍;将3α作为的2倍;将 的2倍等等情况. (5)注意公式的逆用:例如: 2、半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在倍角公式cos2α=1-2sin2α、cos2α=2cos2α-1中以α代替2α, 以代替α,即得:cosα=1-2sin2,cosα=2cos2-1,所以有 即得: 称之为半角公式

点拨:(1)半角公式中正、负号的选取由所在象限确定. (2)称公式为降幂公式. (3)可看做的半角;可看做3α的半角;可看做α的半角;2α可看做4α的半角等等. (4)公式成立的条件为:α≠2kπ+π(k∈Z). (5)k∈Z. 说明:半角公式不要求记忆. 3、积化和差与和差化积公式:将公式S(α+β)加上S(α-β)即可得: ,另外将公式S(α+β)减去S(α-β)、C(α+β)加上C(α-β)、C(α+β)减去C(α-β)可得出另三个公式,即得积化和差公式如下: 在上述公式中令α+β=θ,α-β=φ可得以下和差化积公式: 点拨:(1)积化和差公式的推导,用了“解方程组”的思想,和差化积公式的推导用了“换元”的

倍角公式与半角公式-常考题型专题练习(机构专用)

启迪思维 点拨方法 开发潜能 直线提分 倍角公式与半角公式 考向一 直接求值 1、若sin α=1 3 ,则cos2α=( ) A.89 B.79 C .-79 D.-89 答案:B 2、若sin α-cos α=2,则sin 2α等于( ) A .2 B.12 C .1 D .-1 所以(sin α-cos α)2=1-sin 2α=2,所以sin 2α=-1. 3、 2sin 2α1+cos 2α ·cos 2α cos 2α等于( ) A .tan α B .tan 2α C .1 D.1 2

4、已知角α的终边经过点(2,4),则cos2(α= ) A .35- B .35 C .35 ± D . 45 【解答】解:角α的终边经过点(2,4), 故选:A . 5、已知θ为第二象限角,且1sin 4θ= ,则3cos(2)(2 π θ+= ) A . 78 B .78 - C D . 故选:D . 6、若3cos22sin()4παα=+,3(,)2 π απ∈,则sin 2α的值为( ) A . B . C .79 - D . 79

故选:D . 7、已知1 cos 3α=-,则cos2(α= ) A .79 - B .89 - C . 79 D .89 故选:A . 考向二 公式逆用 1、设α是第二象限角,4tan 3α=- ,且sin cos 22αα <,则cos 2 α=( ) A .5 - B C . 35 D . 35

【答案】A 2、已知7cos 25θ=- ,(),2θ∈ππ,则sin cos 22 θθ +=( ) A .75 - B .7 5 C .15 - D . 15 【答案】D 【解析】 (,2θ∈π1cos 2θ+- 3、若θ∈????π4,π2,sin 2θ=37 8 ,则sin θ等于( ) A.3 5 B.45 C.74 D.34 4、已知(,0)2απ∈- ,4cos 5 α=,则tan 2α =( )

三角函数公式大全2

三角函数公式大全 一谜槢痌激乼2014-11-28 优质解答 倒数关系: tanα·cotα=1 sinα·cscα=1 cosα·secα=1 商的关系: sinα/cosα=tanα=secα/cscα cosα/sinα=cotα=cscα/secα 平方关系: sin^2(α)+cos^2(α)=1 1+tan^2(α)=sec^2(α) 1+cot^2(α)=csc^2(α) 平常针对不同条件的常用的两个公式 sin^2(α)+cos^2(α)=1 tan α *cot α=1 一个特殊公式 (sina+sinθ)*(sina-sinθ)=sin(a+θ)*sin(a-θ) 证明:(sina+sinθ)*(sina-sinθ)=2 sin[(θ+a)/2] cos[(a-θ)/2] *2 cos[(θ+a)/2] sin[(a-θ)/2] =sin(a+θ)*sin(a-θ) 坡度公式 我们通常半坡面的铅直高度h与水平高度l的比叫做坡度(也叫坡比), 用字母i表示, 即 i=h / l, 坡度的一般形式写成 l : m 形式,如i=1:5.如果把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记作 a(叫做坡角),那么 i=h/l=tan a. 锐角三角函数公式 正弦: sin α=∠α的对边/∠α的斜边 余弦:cos α=∠α的邻边/∠α的斜边 正切:tan α=∠α的对边/∠α的邻边 余切:cot α=∠α的邻边/∠α的对边 二倍角公式 正弦 sin2A=2sinA·cosA 余弦 1.Cos2a=Cos^2(a)-Sin^2(a) 2.Cos2a=1-2Sin^2(a) 3.Cos2a=2Cos^2(a)-1 即Cos2a=Cos^2(a)-Sin^2(a)=2Cos^2(a)-1=1-2Sin^2(a) 正切

二倍角公式的应用推导万能公式

教材:续二倍角公式的应用,推导万能公式 目的:要求学生能推导和理解半角公式和万能公式,并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过程: 一、解答本章开头的问题:(课本 P3) 令∠AOB = θ , 则AB = a cos θ OA = a sin θ ∴S 矩形ABCD = a cos θ×2a sin θ = a 2sin2θ≤a 2 当且仅当 sin2θ = 1, 即2θ = 90?,θ = 45?时, 等号成立。 此时,A,B 两点与O 点的距离都是a 2 2 二、半角公式 在倍角公式中,“倍角”与“半角”是相对的 例一、求证:α +α -= αα+=αα-=αcos 1cos 12tan ,2cos 12cos ,2cos 12sin 222 证:1?在 α-=α2sin 212cos 中,以α代2α,2 α 代α 即得: 2s i n 21c o s 2α-=α ∴2 cos 12sin 2α-=α 2?在 1cos 22cos 2-α=α 中,以α代2α,2 α 代α 即得: 12 c o s 2c o s 2-α=α ∴2cos 12cos 2α+= α 3?以上结果相除得:α +α -=αcos 1cos 12tan 2 注意:1?左边是平方形式,只要知道2 α 角终边所在象限,就可以开平方。 2?公式的“本质”是用α角的余弦表示2 α 角的正弦、余弦、正切 3?上述公式称之谓半角公式(大纲规定这套公式不必记忆) 4?还有一个有用的公式:α α -= α+α=αsin cos 1cos 1sin 2tan (课后自己证) B C a θ A O D

三、万能公式 例二、求证:2tan 12tan 2tan ,2tan 12tan 1cos ,2tan 12tan 2sin 2 222α -α =αα+α-=αα+α= α 证:1?2tan 12tan 22cos 2sin 2cos 2sin 21 sin sin 2 22α+α=α+ααα= α=α 2?2tan 12tan 12cos 2sin 2sin 2cos 1 cos cos 2 2 2222α+α-=α+αα-α= α=α 3?2 tan 12tan 22sin 2cos 2cos 2sin 2cos sin tan 2 22α-α=α-ααα= α α=α 注意:1?上述三个公式统称为万能公式。(不用记忆) 2?这个公式的本质是用半角的正切表示正弦、余弦、正切 即:)2(tan α f 所以利用它对三角式进行化简、求值、证明, 可以使解题过程简洁 3?上述公式左右两边定义域发生了变化,由左向右定义域缩小 例三、已知 5cos 3sin cos sin 2-=θ-θθ +θ,求3cos 2θ + 4sin 2θ 的值。 解:∵5cos 3sin cos sin 2-=θ-θθ +θ ∴cos θ ≠ 0 (否则 2 = - 5 ) ∴53tan 1 tan 2-=-θ+θ 解之得:tan θ = 2 ∴原式57 2 122421)21(3tan 1tan 24tan 1)tan 1(32 22222=+??++-=θ+θ?+θ+θ-= 四、小结:两套公式,尤其是揭示其本质和应用(以万能公式为主) 五、作业:《精编》P73 16 补充: 1.已知sin α + sin β = 1,cos α + cos β = 0,试求cos2α + cos2β的值。(1)

运用二倍角公式解题的六技巧

运用二倍角公式解题的五技巧 二倍角公式变化多姿,在求值以及恒等变换中应用很广。若熟练掌握二倍角公式以及变通公式并能灵活运用,则往往能出奇制胜,获得新颖别致的解法。 一、二倍角公式的直接运用 例1 若1 sin cos 3 αα+=,0απ<<,求sin 2cos 2αα+的值。 分析:由条件式两边平方,可求得sin 2α的值。注意到22 cos 2cos sin ααα=- (cos sin )(cos sin )αααα=+-,还需求c o s s i n α α-的值,于是先求22(cos sin )(sin cos )4sin cos αααααα-=+-的值, 然后开方,从而要进一步界定α的范围。 解:由1 sin cos 3 αα+= 两边平方得112sin cos 9αα+=,所以4sin cos 9αα=-。又 0απ<<,所以sin 0α>,cos 0α<,所以α为钝角。所以8 sin 22sin cos 9 ααα==-, cos sin αα-= 3 ==- ,所以22cos 2cos sin ααα=-(cos sin )(cos sin )αααα=+ -1(3=?=,从 而sin 2cos 2αα+=。 点评:挖掘隐含得到α 为钝角是解题的一个重要环节。注意导出公式 21sin 2(sin cos )ααα±=±。 二、二倍角公式的逆用 例2 求tan cot 8 8 π π -的值。 解:tan cot 8 8 π π -sin cos 88cos sin 8 8 πππ π =-2 2sin cos 8 8cos sin 88 π π ππ -= cos 41sin 24 π π-= 2cot 24π=-=-。 点评:本题通分后逆用正弦与余弦的二倍角公式,从而转化为特殊角函数的求值问题。 三、二倍角公式的连用 例3 求cos12cos 24cos 48cos96 的值. 分析:242 12=? ,48224=? ,96248=? ,联想二倍角的正弦公式αααcos sin 22sin =,若逐步逆用将是一条通途. 解:cos12cos 24cos 48cos96 sin12cos12cos 24cos 48cos96sin12 = sin19216sin12= sin12116sin1216 -==- 。 点评:对形如αααα1 2cos 4cos 2cos cos -n 的求值问题可考虑此法.若逆用诱导公式ααπcos )2sin(=±可知74cos 72cos 7cos πππ14 5sin 143sin 14sin π ππ-=,即对于正弦之 积或正弦余弦混合积的求值问题先利用诱导公式转化为余弦之积的形式利用此法求解. 四、整体配对使用二倍角公式 例4.求值: 78sin 66sin 42sin 6sin 分析:本题可按例2的点评部分所说的方法处理,这里介绍整体构造法.

解三角形大题专项训练

标准文档 1.在△ABC中,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 (Ⅰ)求cosA的值; (Ⅱ)的值. 2.在△ABC中,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1)求的值; (2)若cosB=,△ABC的周长为5,求b的长. 3.△ABC的三个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asinAsinB+bcos2A=a.(Ⅰ)求; (Ⅱ)若C2=b2+a2,求B.

4.在△ABC中,角A,B,C的对边是a,b,c,已知3acosA=ccosB+bcosC (1)求cosA的值 (2)若a=1,,求边c的值. 5.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 (1)若,求A的值; (2)若,求sinC的值. 6.△ABC的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已知a=1,b=2,cosC= (I)求△ABC的周长; (II)求cos(A﹣C)的值.

7.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已知cos2C=. (I)求sinC的值; (Ⅱ)当a=2,2sinA=sinC时,求b及c的长. 8.设△ABC的内角A、B、C的对边长分别为a、b、c,且3b2+3c2﹣3a2=4bc. (Ⅰ)求sinA的值; (Ⅱ)求的值. 9.在△ABC中,a,b,c分别为内角A,B,C的对边,且2asinA=(2b+c)sinB+(2c+b)sinC.(Ⅰ)求A的大小; (Ⅱ)求sinB+sinC的最大值.

10.在锐角△ABC中,a,b,c分别为角A,B,C所对的边,且.(1)确定角C的大小; (2)若,且△ABC的面积为,求a+b的值. 11.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 (Ⅰ)求sinC的值; (Ⅱ)求△ABC的面积. 12.设△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且A=60°,c=3b.求:(Ⅰ)的值; (Ⅱ)cotB+cot C的值.

三角函数公式大全

三角函数公式大全 三角函数定义 锐角三角函数任意角三角函数 图形 直 任 角三角形 意角三角函数 正弦(sin) 余弦(cos) 正切(tan 或tg) 余切(cot 或ctg) 正割(sec) 余割(csc) 函数关系 倒数关系: 商数关系: 平方关系: . 诱导公式 公式一:设为任意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的值相等:

公式二:设为任意角,与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公式三:任意角与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公式四:与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公式五:与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公式六:及与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记背诀窍: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即形如(2k+1)90°±α,则函数名称变为余名函数,正弦变余弦,余弦变正弦,正切变余切,余切变正切。形如2k×90°±α,则函数名称不变。 诱导公式口诀“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意义: k×π/2±a(k∈z)的三角函数值.(1)当k为偶数时,等于α的同名三角函数值,前面加上一个把α看作锐角时原三角函数值的符号; (2)当k为奇数时,等于α的异名三角函数值,前面加上一个把α看作锐角时原三角函数值的符号。 记忆方法一: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其中的奇偶是指的奇偶倍数,变余不变试制三角函数的名称变化若变,则是正弦变余弦,正切变余切------------------奇变偶不变 根据教的围以及三角函数在哪个象限的争锋,来判断三角函数的符号-------------符号看象限 记忆方法二:无论α是多大的角,都将α看成锐角. 以诱导公式二为例: 若将α看成锐角(终边在第一象限),则π十α是第三象限的角(终 边在第三象限),正弦函数的函数值在第三象限是负值,余弦函数的函数 值在第三象限是负值,正切函数的函数值在第三象限是正值.这样,就得 到了诱导公式二. 以诱导公式四为例: 若将α看成锐角(终边在第一象限),则π-α是第二象限的角(终 边在第二象限),正弦函数的三角函数值在第二象限是正值,余弦函数的 三角函数值在第二象限是负值,正切函数的三角函数值在第二象限是负 值.这样,就得到了诱导公式四. 诱导公式的应用:运用诱导公式转化三角函数的一般步骤: 特别提醒:三角函数化简与求值时需要的知识储备:①熟记特殊角 的三角函数值;②注意诱导公式的灵活运用;③三角函数化简的要项数要 最少,次数要最低,函数名最少,分母能最简,易求值最好。

二倍角公式的两个特殊变式及应用

高考数学复习点拨:二倍角公式的两个 特殊变式及应用 二倍角公式的两个特殊变式及应用 浙江周宇美 一、变式 变式1:sin2=sin2(+)-cos2(+) =2sin2(+)-1 =1-2cos2(+). 变式2:cos2=2sin(+) cos(+)=2sin(+) sin(-). 以上两个变式的形式与二倍角正、余弦形式恰相反,角度变为(+).其实证明只需运用诱导公式再结合倍角公式即可解决.由sin2=-cos(2+)=-cos2(+),及cos2= sin2(+),再用倍角公式即可. 二、应用 变式1、2主要用于题中含有2与±问题的转化. 例1 已知cos(+)=,求. 分析:本题只需将sin2及sin(-),运用变式及诱导公式转化成cos(+)形式即可解决问题. 解:∵cos(+)=,由变式1,得 sin2=1-2cos2(+)=. sin(-)=cos(+)=.

∴ 原式=. 例2 已知sin(+x)sin(-x)=,x∈(,),求sin4x的值. 分析:本题只需求cos2x即可,又由变式2并结合题意即可 解决. 解:由变式2,得 cos2x=2sin(+x)sin(-x)=,又2x∈(,2), ∴ sin2x=-=-. ∴ sin4x=2sin2xcos2x=-. 例3 已知x∈(-,),且sin2x=2sin(x-),求x的值. 分析:将角2x与x-统一即可,又运用变式1即可达到目的.解:由变式1,原方程可化为 1-2cos2(x+)=-cos(x+). 解得cos(x+)=1或cos(x+)=-. 又x∈(-,), ∴x+=0或x+=, ∴ x=-或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