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同步课时作业本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同步课时作业本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同步课时作业本

(完整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同步练习题

一年级数学下册练习题1 班级姓名 一、看看谁能算得又对又快。 16+30= 15-8= 45+40= 50+6+3= 8+8+50= 23+6= 65+30= 23+5= 5+61+2= 40+20+32=37+50= 80-40= 5+32= 20+60+13= 63―3+26=56+23= 58+41= 19+66= 54+14+9= 51+31= 二、估计得数是几十多。 53+20(十多) 8+81(十多) 34+30(十多)45+2(十多) 40+34(十多) 3+73(十多)三、不计算,在○里填上“<”“>”或“=”。○ 4+24○40+24 30+45○30+25 34+2○2+34 67―7○67―60 56+1○56+2 43+4○45+4 四、在()里把正确的得数圈出来。 35+40(39 75) 8+40(48 84) 74+5(79 89)24+20(44 46) 52+3(82 55) 72+1(82 73) 56 94 91 82 47 39 83 +7= 44 -11= 29 61 34 73 64 62 五、走进生活。 1、2、 一共有多少件?柳树再种几棵就和松树同样多?□○□=□□○□=□

班级姓名 一、填一填。 1、65-20= 5 先算()减()得(), 再算()加()得()。 2、 78- 6= 70 先算()减()得(), 再算()加()得()。 3、 被减数49 39 75 80 67 93 55 99 77 63 87 减数 5 6 50 40 7 60 3 20 4 60 4 差 二、在○里填上“<”“>”或“=”。 8―3○80―30 69―5○69―50 48―20○38―10 78―20○68―20 35―2○35―5 64―30○23+10 三、解决问题。 1、学校图书室有76本故事书。 □○□=□()2、 还有几个空座位?□○□=□()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同步练习题及标准答案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同步练习题及答案两位数乘整十数的乘法 3. > > 4.0×40=1200 20×25=500 1200+500=1700 两位数乘整十数的乘法 3. 11×2=22 11+22=33 4.×40=120 40×20=800 120+800=920 900 乘法笔算 4.3×16=368 368-23=345 5. 12×4=48 13×12=156 乘法笔算 3. 500000 个1 十 1十 相加

四三 2000000500 400 练习一 4.00×20=16000 练习一 4.5×7=455 455×2=910 5.5×60=3900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5.2×23=736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3.9×32=1568 5. > > 连乘 4.×6=18 28×18=504 5. 12×6=72 72×4=288 练习二 5.8×20=1960 1960 6.×3=18 18×2=36

练习二 3. B B 4. 186÷2=62 62×12=744 复习 9.8×12=816张 10. 1小时=60分钟 21×60=1260 11.8×12=936 54×4=208 复习 7.5×30=1350 50×28=1400 8. 17×12=204 17+204=221 9.0×15=450 450÷9=50 第一单元自评 4. > > 8. 24×3=72 26×15=390 15×24=360

360 9.4×12=288 288 第二单元千米和吨 认识千米 5.00×4=2000=2 认识吨 2. B C D A 5.4÷5=12 (4) 至少要运13次 练习三 3.千克=2000克 2000÷10=200 200×500=100000=100 4.0+50=90 90×22=1980=1吨980千克练习三 3.÷3=3 27÷3=9 4.00×4=2000=2 第二单元自评 4.000+1000=4000=4 9. ÷8=4 10. 13时-8时=5时 240×5=1200 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解决问题的策略 1.800704011010001 1300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课时作业本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课时作业本答案 仔细做七年级数学作业本习题,学会洒脱;撒进奋斗的沃土,一滴汗珠就是一颗孕育希望的良种。小编整理了关于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课时作业本的答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课时作业本答案(一) 垂线(1) [知识梳理] 1、直角垂足 2、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课堂作业] 1、D 2、1+2=90 3、在同=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4、略 5、(1)因为OAOB,OCOD, 所以AOB=COD=90. 所以AOB - COB = COD -COB. 所以AOC= BOD (2)因为AOB=90,BOD- 32,AOE+AOB+BOD= 180, 所以AOE-=58 [课后作业] 6、D 7、B 8、C 9、OEAB

10、70 11、因为OE CD,OFAB, 所以DOE=BOF=90, 所以DOE+BOF= 180, 因为BOD与ACC是对顶角, 所以BOD= AOC= 30. 又因为DOE+BOF=EOF+BOD, 所以EOF=DOE+BOF-BOD= 180-30=150 12、存在OEAB. 理由:因为AOC= 45,所以AOD= 180- ACC=180-45=135. 因为AOD=3DOE,所以135=3DOE.所以DOE=45, 所以EOA=180=AOC-DOE= 90,所以OEAB. 13、由OE平分BOC,可知COE=BOE. 而BOD:BOE=2:3,可设BOD= 2x, 则BOE= COE=3x,由COE+ BOE+ BOD=180, 可得3x+3x+2x-=180.解得x= 22.5, 则BOD=45.所以AOC=BOD= 45.由OFCD,可得COF=90. 所以AOF=COF-AOC=90-45=45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课时作业本答案(二) 垂线(2) [知识梳理] 1、垂线段 2、垂线段 [课堂作业]1、C

一年级下册数学同步试题(带解析)

一年级下册数学同步试题(带解析) 一、培优题易错题 1.我会涂出有规律的颜色。 【答案】 【解析】 2.找规律,数字游戏。 【答案】 【解析】 3.7个小朋友站成一排,从左往右数小华是第5个,从右往左数小华是()。 A. 第5个 B. 第2个 C. 第3个 【答案】 C 【解析】【解答】7-5+1=3 故答案为:C。 【分析】从右往左数小华第几=小华右边的人数+1(小华),即可解答。 4.数一数,哪只动物的脚多() A. B. C. 【答案】 B 【解析】【解答】因为蛇没有脚,蜘蛛有8只脚,小鸟有2只脚,8只>2只,所以脚多的动物是蜘蛛,选B. 5.下面哪一行的规律和其他几行不同,请你画“√"。

【答案】 【解析】 6.下面是1~100的百数表的一部分。 请根据百数表的顺序,填写空格里的数。 【答案】 【解析】【分析】百数表中,每一个数都比它上面一个数大10;每一个数都比前一个数大1。 7.将数学1,2,3,4,5,6,7,8,9分别填到图中的9个方格中,分别算一算每横行和每竖列的三个数字的和,再算一算斜对角三个数字的和。你发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 【解析】【分析】4在最后一行的右角。8在最后一行的左角。3在5的下面。5在中央。7在5的上面。1在6和8之间。9在2下面。

8.把下面各个图形的一半涂上颜色. 【答案】 【解析】 9.看算式涂色. 【答案】 【解析】 10.填一填,想一想

【答案】 【解析】 11.最重的是哪一个?画√。 【答案】解: 【解析】 12.请把轻的画√,重的画△.

2020-2021三年级下册数学同步试题(带解析)

2020-2021三年级下册数学同步试题(带解析) 一、培优题易错题 1.先找出这组图形的规律,再按规律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答案】 19 【解析】【分析】从图中的前两个图形中可以观察到:大三角形中最上面的两个小三角形中数字的和与大三角形中间的数字和最下面的小三角形中数字的和相等,据此作答即可。 2.明明为自己搭配早餐。饮料有2种:牛奶、果汁;点心有3种:蛋糕、油条、面包。饮料和点心各选一种。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答案】解:2×3=6(种) 答:一共有6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解析】【分析】饮料的种类数×点心的种类数=总的搭配方法,据此解答。 3.为捐助贫困山区的孩子上学,王冬决定利用假期中的6天为农场拔草。农场的工人叔叔说:“你将按劳取酬,我有两种方案:①每天30元钱;②第1天给3元,第二天给的是第一天的2倍,第三天给的是第二天的2倍……也就是每天给的是前一天的2倍。”请你帮王冬选择合算的取酬方案。 【答案】解:第一种方案是:6×30=180(元) 第二种方案是:3+3×2+3×2×2+3×2×2×2+3×2×2×2×2+3×2×2×2×2×2=189(元) 答:选第二种方案。 【解析】【分析】用每天给的钱数乘6求出第一种方案的总钱数;分别计算出每天给的钱数,然后把这些钱数相加,这样求出第二种方案给的钱数。比较后选择方案即可。 4.下面图中每个重100克。 一个磷比一个重多少克。 【答案】解:一个菠萝:100×12÷2=600(克);一个苹果:100×8÷4=200(克);

那么一个菠萝相当于3个苹果;一个菠萝和一个苹果是800克,相当于8个长方体的质量; 600-200=400(克) 答:一个菠萝比一个苹果重400克。 【解析】【分析】根据第一个天平计算出一个菠萝的质量,根据第二个天平计算出一个苹果的质量,然后确定一个菠萝相当于几个苹果的质量;再确定一个菠萝和一个苹果的质量和相当于几个长方体的质量;用减法计算一个菠萝比一个苹果重的质量。 5.小明和妈妈的年龄加在一起是40岁,妈妈今年的年龄是小明4倍,妈妈今年多少岁?小明今年几岁? 【答案】解:4+1=5 40÷5=8(岁) 8×4=32(岁) 答:小明今年8岁,妈妈今年32岁。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和倍应用题,和倍应用题的公式是:两数和÷两数的倍数和=小数,小数×倍数=大数,如果把妈妈的年龄和小明的年龄看成一个整体,则妈妈占其中的4份,小明占1份,则两人的年龄和刚好平均分成5份,用年龄和÷(4+1)=小明的年龄,然后用小明的年龄×4=妈妈的年龄,据此列式解答。 6.三(1)班共有40名同学,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4倍,男生有多少人?女生有多少人? 【答案】解:40÷(4+1)=8(人) 8×4=32(人) 答:男生有8人,女生有32人。 【解析】【分析】男生的人数=班级总人数÷(4+1) 女生人数=男生人数×4。 7.把边长分别是3厘米、4厘米、5厘米和6厘米的4个正方形按如下方式的顺序排成一行,排成的图形周长是多少厘米? 【答案】解:(3+4+5+6+6)×2=48(厘米) 答:排成的图形周长是48厘米。 【解析】【分析】将这个图形的部分边平移之后变成一个长方形,如图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课时作业题(29页)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课时作业题 第1单元 负 数 第1课时 认识负数 课时作业 一、用正、负数表示下面各题中的数量。 1. 某水果店本月盈利5000元,上月亏损2000元 2. 王阿姨收人300元,支出200元 二、读出下列各数,并指出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23 -34 4.12 -1 136 0 -248 第2课时 在直线上表示数 课时作业 一、填一填。 1. 用( )和( )可以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2. 直线上表示一7的点在0的( )边,在一12的( )边,在3的( )边。 3. 在直线上,从表示0的点出发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到A 点,A 点表示的数是( );从表示0的点出发向左移动6个单位长度到B 点,B 点表示的数是( )。 4. 以明明家为起点,向东走为正,向西走为负如果明明从家出发走了+30 m ,又走了-20 m ,这时明明离家的距离是( )m 。 二、写出A ,B ,C 所表示的数,并将2 5,-2,4表示在直线上。

课时作业 一、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 1. 如果-50元表示支出50元,那么+200元表示收入200元。() 2. 如果+10分表示提前10分钟到校,那么-5分表示晚5分钟到校。() 3. 在8.2,-4,0,6,-27中,负数有3个。() 二、选择。 1. 低于正常水位0.16 m记为一0.16 m,高于正常水位0.02 m记为(A )ma A. +0.02 B. -0.02 C. +0.18 D. -0.14 2. 以明明家为起点,向东走为正,向西走为负。如果明明从家走了+3m,又走了-3m,这时明明在直线上的()处。 A. 点A B. 点B C. 点C D. 点D 3. 在同一条直线上,-12在-18的()边。 A. 左 B. 右 C. 北 D.无法确定 三、在直线上表示下列各数。 第2单元百分数(二) 第1课时折扣 课时作业 解决问题。 1. 一件T恤衫原价80元,如果打八折出售是多少元? 2. 有一款手机,原价1000元,按九折出售的价格是多少元? 3. 一辆自行车原价1500元,如果七五折买下,比原价便宜了多少钱? 4. 小佳到超市购物,她看中了一个玩具,如果她用会员卡买,可以享受会员八折优惠,这样可以节约9.6元这个玩具的原价是多少?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同步试题及答案解析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同步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培优题易错题 1.照这样排下去,第8个应是什么图形?() A. B. C. 【答案】 B 【解析】【解答】8÷3=2……2,第8个应是. 故答案为:B。 【分析】观察图可知,这组图形是按“”三个图形为一组循环出现的,要求第8个 图形是什么,就是求8里面有几组“”,如果有余数,余数是几,从第一个图形向后数出余数,即可得到这个图形。 2.谁最高?() A. B. C. 【答案】 A 【解析】【解答】最高,所以选A。 3.下面是1~100的百数表的一部分。 请根据百数表的顺序,填写空格里的数。

【答案】 【解析】【分析】百数表中,每一个数都比它上面一个数大10;每一个数都比前一个数大1。 4.一个口袋里有红球、黄球、白球和花球四种颜色的球,小阳闭着眼睛,每次摸出一个球,他想摸出两个颜色相同的球,至少要摸多少次才能一定达到要求? 【答案】一共有四种颜色的球,当每次摸出的球颜色都互不相同时,摸到第5个时,一定会和前面摸出的四个球其中的一个颜色相同,这样就可以保证一定有两个颜色相同的球了. 答:至少要摸5次才能一定达到要求。 【解析】 5.下面6个图形分别代表4,5,6,7,8,9这六个数。请你想一想,应该怎样涂色?

【答案】 【解析】 6.下面三组图片,哪组里人最多() A. B. C. 【答案】C 【解析】【解答】第一幅图片中有四个人,第二幅图片中有两个人,第三幅图片中有八个人。所以,第二幅图片中人数最少。【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看图、数数和对数字的比较能力。 7.下列杯子中最矮的是( ) A. B. C.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同步试题及答案解析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同步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培优题易错题 1.▲、●、■、★代表四个不同的数,“→”表示“大于”.根据下图表示的意思,请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答案】解:▲都比其它三个大;★大于■,也大于●,而■大于●,所以▲>★>■>●.答:按从大到小排列是▲>★>■>●. 【解析】【分析】先理解箭头标示的意义,从左上角可以得到▲比其它三个都大,然后根据另外三个图形的大小关系从大到小排列即可. 2.王老师、李老师和张老师分别教足球、信息、美术中的一门学科。王老师不是美术老师,李老师从不在操场上课,张老师上课经常用电脑。他们分别是哪一学科老师?(画“√”)足球信息美术 王老师 李老师 张老师 足球信息美术 王老师√ 李老师√ 张老师√ 张老师上课经常用电脑,所以张老师为信息老师; 王老师不是美术老师,所以王老师是足球老师,李老师为美术老师。 3.有2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长是10厘米,宽是5厘米。 (1)把它们拼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2)把它们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答案】(1)10×4=40(厘米)

答: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40厘米。 (2)10×2=20(厘米) (20+5)×2 =25×2 =50(厘米) 答: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50厘米。 【解析】【分析】(1)拼成一个正方形是将两个长方形的长拼合在一起,正方形的边长就是长方形的长。故,根据正方形周长公式: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计算; (2)拼成一个长方形是将两个长方形的宽拼合在一起,长方形的长就是原长方形长的2倍,宽不变。故,先求出大长方形的长(大长方形的长=原长方形的长×2);再根据长方形周长公式计算大长方形的周长(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4.为捐助贫困山区的孩子上学,王冬决定利用假期中的6天为农场拔草。农场的工人叔叔说:“你将按劳取酬,我有两种方案:①每天30元钱;②第1天给3元,第二天给的是第一天的2倍,第三天给的是第二天的2倍……也就是每天给的是前一天的2倍。”请你帮王冬选择合算的取酬方案。 【答案】解:第一种方案是:6×30=180(元) 第二种方案是:3+3×2+3×2×2+3×2×2×2+3×2×2×2×2+3×2×2×2×2×2=189(元) 答:选第二种方案。 【解析】【分析】用每天给的钱数乘6求出第一种方案的总钱数;分别计算出每天给的钱数,然后把这些钱数相加,这样求出第二种方案给的钱数。比较后选择方案即可。 5.奶奶家的台钟,1时敲1下,2时敲2下,10时敲10下,12时敲12下,每半时都敲1下。第一次红红听见台钟敲了1下,没多久又敲了1下,后来又听到敲了1下,想一想最后敲1下时是几时。 【答案】解:因为12时半敲1下,1时敲1下,1时半也敲1下,所以最后敲1下时是1时半。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连续的三次台钟都敲一下,这种情况下只可能是00:30、01:00、01:30 这三个时刻,所以最后敲的是凌晨1时半,据此解答。 6.小华、小光、小红、小军在儿童节互相问候,每两人通一次电话,一共通了几次电话?如果互相赠一张贺卡,需要几张贺卡? 【答案】解:4×(4﹣1)÷2 =4×3÷2 =6(次) 4×3=12(张) 答:每两人通一次电话,一共通了6次电话,如果互相赠一张贺卡,需要12张贺卡。【解析】【分析】做题时注意本题中每两人通一次电话和互相赠送一张卡片的区别,两人

课时作业本数学

勾股定理复习与交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直角三角形的边、角之间所存在的关系,熟练应用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和逆定理来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经历反思本单元知识结构的过程,理解和领会勾股定理和逆定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熟悉勾股定理的历史,进一步了解我国古代数学的伟大成就,激发爱国主义思想,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 重难点、关键 重点:掌握勾股定理以及逆定理的应用. 难点:应用勾股定理以及逆定理. 关键:在应用勾股定理以及逆定理中,应首先确定出一个三角形.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投影仪,制作投影片. 学生准备:做一份本单元的小结,完成课本P86“数学活动”. 学法解析 1.认知起点:在完成勾股定理、勾股逆定理学习,积累一定的基础上,?提升本单元知识. 2.知识线索: 3.学习方式:采用回顾交流、师生互动、研训结合的方式. 教学过程 一、回顾交流,合作学习 【活动方略】 活动设计:教师先将学生分成四人小组,交流各自的小结,并结合课本P87?的小结进行反思,教师巡视,并且不断引导学生进入复习轨道.然后进行小组汇报,汇报时可借助投影仪,要求学生上台汇报,最后教师归纳. 【问题探究1】(投影显示) 飞机在空中水平飞行,某一时刻刚好飞到小明头顶正上方4000米处,过了20秒,飞机距离小明头顶5000米,问:飞机飞行了多少千米? 思路点拨:根据题意,可以先画出符合题意的图形,如 右图,图中△ABC?中的∠C=90°,AC=4000米,AB=5000米, ?要求出飞机这时飞行多少千米,?就要知道飞机在20秒时 间里飞行的路程,也就是图中的BC长,在这个问题中,?斜 边和一直角边是已知的,这样,我们可以根据勾股定理来计 算出BC的长.(3000千米) 【活动方略】 教师活动:操作投影仪,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请两位学 生上台演示,然后讲评.

七年级数学课时作业本答案

七年级数学课时作业本答案 [知识梳理] 1、平行 2、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课堂作业] 1、D 2、D 3、108° 4、∵AB⊥BC,EF⊥BC, ∴AB//EF(垂直于同=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又∵∠1=∠2,∴∠EF//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AB//CD(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这两条宜线也互相平行) 5、直线BF与DC平行理由: ∵ BF、DG分别平分∠ABD、∠CDE, ∴ ∠FBE=1/2∠ABD,∠GDE=1/2∠CDE. 又∵ ∠ABD=∠CDE,∴∠FBE=∠GDE. ∴BF//DG(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课后作业] 6、D 7、C 8、115° 9、68° 10、 AB与CD平行

∵ BE平分∠ABD,DE平分∠CDB, ∴∠ABD-=2∠1,∠CDB=2∠2、 ∴∠ABD+∠CDB=2∠1+2∠2=2(∠1+∠2) ∴∠1与∠2互余,∴∠1+∠2= 90°, ∴∠ABD+∠CDB=2×90°=180°, ∴AB//C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1、合理理由:过点E作∠AEC的平分线EF, 则∠AEF=∠CEF.又∵ ∠AEC=120°, ∴ ∠AEF=∠CEF= 60°∴∠BAE= 120° ∴∠AEF+ ∠BAE=60°+120°=180°. ∵ AB//EF(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同理可得EF//CD. ∴AB//CD(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 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12、(1)当a=15°时,图②中的AB'//CD理由: 因为∠B'AC'=45°,所以∠B'AC=∠B'AC' =∠α=30°.又因为∠C=30°,所以∠B'AC=∠C.所以AB' //CD. (2)当α=45°时,B'C'//AD 当α=150°时,AC'//CD

一年级数学下册同步作业

一年级数学下册同步作业(4.11) 班级 一、填一填。 1、()比81大1,59比()小1 。40比()大1 ,比()小1。 2、写出5个个位上是3的数:()、()、()、()、()。其中最大的是(),最小的是(),把它们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 3、十位上是6的双数有()。 4、在0到50中,个位和十位上数字相同的数有()。 5、一个数,它的个位上是6,十位上的数字比个位上的数字大2,这个数是()。 6、找规律,接着画图形。 (1)□○△□○△、、、、、。 (2)○☆○☆☆○☆☆☆、、、、、。(3)□□△▲□□△▲、、、、、。 7、 二、算一算。 24+30-2= 30+62-70= 45―22―3= 83―70―5=34+52+10= 56-14+6= 77-70+21= 90-50+24=30+4+15= 76―6―40= 36+2-20= 16-8+31=三、小月有42本书。 小红的书比小月少一些。小红可能有多少本书?在正确答案下打“√”。 小方的书比小月多得多。小方可能有多少本书?在正确答案下画“○”。

一年级数学下册同步作业 4、 (1)小明买一把伞和一个排球,大约要带( )十元。 (2)小红买了一艘玩具轮船,售货员找回了12元,她付了多少钱? (3)小芳带的钱正好够买一个把伞,他最多带了( )10元。 5、 小明要买一个书包和一辆玩具车,她最多要用多少钱?最少要用多少钱? 5、 6、 □○□=□( ) 3、 (1)小丽买了一个地球仪,营业员找给她10元,小丽付了多少元? □○□=□( ) = ( ) = ( ) 56元 38元 29元 25元 42元 = ( ) = ( ) □○□=□( ) □○□=□( )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课堂同步练习试题全册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课堂同步练习 试题全册

3.1.1认识东西南北 班级: 姓名: 【课堂达标】 一、填一填 1.地图上通常是按上( )、下( )、左( )、右( )绘制的。 2.太阳每天从( )面升起,从( )面落下。 3.指南针红色的针指向北面,白色的指针指向( )面。 4. 早晨当你面向太阳,你的背后边是( )面,你的右边是( )面,你的左边是( )面。 5. 一般树叶茂密的一侧是( )面,稀疏的一侧是( )面; 树的年轮比较密的一侧是( )面,比较宽的一侧是( )面。 二、选一选 1.王叔叔下班回家往北走,他的右边是( )面。 A 、西 B 、东 C 、南 D 、北 2.东与( )相对,南与( )相对。 A 、西 B 、东 C 、南 D 、北 【拓展练习】 1.下面是几个小动物的家的平面图。请你根据以下提示把它们送回家。 小鸭住在小熊的东面;住在小熊北面的是小猫;小猴住在小熊的西面;小兔住在小熊的南面。 【学习评价】 参考答案: 【课堂达标】 一、填一填 1 .地图上通常是按上( 北 )、下( 南 )、左( 西 )、右( 东 )绘制的。 2.太阳每天从( 东 )面升起,从( 西 )面落下。 3.指南针红色的针指向北面,白色的指针指向( 南 )面。

4. 早晨当你面向太阳,你的背后边是(西)面,你的右边是 (南)面,你的左边是(北)面。 5.一般树叶茂密的一侧是(南)面,稀疏的一侧是(北)面;树的年轮比较密的一侧是(北)面,比较宽的一侧是(南)面。 二、选一选 1.王叔叔下班回家面对夕阳,他的左边是( C )面。 A、西 B、东 C、南 D、北 2.东与( A )相对,南与( D )相对。 A、西 B、东 C、南 D、北 【拓展练习】 1.下面是几个小动物的家的平面图。请你根据以下提示把它们送回家。 小鸭住在小熊的东面;住在小熊北面的是小猫;小猴住在小熊的西面;小兔住在小熊的南面。 3.1.2 认识地图上的方向 班级:姓名: 【课堂达标】 1.先观察再填空。 北 (1)小猫住在小猴家的()面,在小鸟家的()面。 (2)小猴家的()面是小鹿家,()面是小狗家。 【拓展练习】 小熊 小猫 小猴小鸭 小兔

六年级数学下册课时作业题全套

第1单元 负 数 第1课时 认识负数 课时作业 一、用正、负数表示下面各题中的数量。 1. 某水果店本月盈利5000元,上月亏损2000元 2. 王阿姨收人300元,支出200元 二、读出下列各数,并指出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23 -34 4.12 -1 136 0 -248 第2课时 在直线上表示数 课时作业 一、填一填。 1. 用( )和( )可以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2. 直线上表示一7的点在0的( )边,在一12的( )边,在3的( )边。 3. 在直线上,从表示0的点出发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到A 点,A 点表示的数是( );从表示0的点出发向左移动6个单位长度到B 点,B 点表示的数是( )。 4. 以明明家为起点,向东走为正,向西走为负如果明明从家出发走了+30 m ,又走了-20 m ,这时明明离家的距离是( )m 。 二、写出A ,B ,C 所表示的数,并将2 5,-2,4表示在直线上。

第3课时练习课 课时作业 一、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 1. 如果-50元表示支出50元,那么+200元表示收入200元。() 2. 如果+10分表示提前10分钟到校,那么-5分表示晚5分钟到校。() 3. 在8.2,-4,0,6,-27中,负数有3个。() 二、选择。 1. 低于正常水位0.16 m记为一0.16 m,高于正常水位0.02 m记为(A )ma A. +0.02 B. -0.02 C. +0.18 D. -0.14 2. 以明明家为起点,向东走为正,向西走为负。如果明明从家走了+3m,又走了-3m,这时明明在直线上的()处。 A. 点A B. 点B C. 点C D. 点D 3. 在同一条直线上,-12在-18的()边。 A. 左 B. 右 C. 北 D.无法确定 三、在直线上表示下列各数。

五年级下册数学课时作业答案

一、学海探秘。(20分。每小题2分。) 1、一个小数,百位和百分位上都是5,其他各位都是0,这个小数写作(),读作()。 2、9.9549精确到十分位约是(),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3、根据500÷125=4,4+404=408,804-408=396组成一个综合算式是 () 4、已知小明在小红东偏北30度的方向上,那么小红在小明()偏()()度的方向上。 5、在下面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6千米30米=()千米10元3角4分=()元 3500千克=()吨8.04吨=( )吨( )千克 6、在〇里填上“>”、“<”或“=”。 5.072 〇5.27 5.8 〇5.800 2.06米○3.1米 6.007○6.07 7、把下面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重新排列: 5.301 5.103 5.3 5.13 ( ) <( ) <( ) <( ) 。 8、在一个三角形中,∠1=72°,∠2=48°,∠3=();在一个等腰三角 形中,一个底角是36°,顶角是()。 9、游行队伍中的红旗方阵,横、竖每行都是10个旗手,它的最外围有()个旗手。 10把一根钢条锯成两段要用3分钟,如果锯成10段需要()分钟。 二、火眼金睛。对的在()里打“√”,错的打“ ×”。(5分) 1、小数点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2、0.73和0.730的计数单位不同。() 3、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内角是锐角,它就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4、小数都小于整数。()

5、零除以任何数都得零。() 三、慧眼识珠。把答案的番号填在()里。(5分) 1、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三位,再向左移动二位,这个小数()。 ①大小不变②扩大10倍③缩小10倍④扩大1000倍 2、98×101=98×100+98×1=9898,这是根据乘法()进行简便运算的。 ①分配律②交换律③结合律 3、下图中最有稳定性的图形是( )。 ①②③4、 4、下面每组三条线段,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是()。 ①2厘米、16厘米、17厘米②3厘米、8厘米、5厘米 ③5米、7米、9米 5、0.1和0.9之间有()个小数。 ①. 7 ②8 . ③9 ④.无数 四、神机妙算(36分) 1.直接写出得数:(8分) 0.35+0.45= 150×6= 0.72-0.28= 0.57+0.9= 3.8+0.12= 0.6-0.37= 10-0.09= 5÷1000= 0.5×100= 322-99 = 101×87= 1-0.01= 36×25= 10-6.5+3.5= 0′735?735= 15′3?15′3= 2.用竖式计算并验算:(5分) 3.906+0.66 28.56-1 4.76 3、用简便方法计算:(8分) 1.29+3.7+0.71+6.3 528×78+472×78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同步练习题

复习加减混合(1) 一、算一算。 3+2= 2+7= 10+9= 6+3= 7-4= 8-4= 6+4= 10-7= 6+3= 6+5= 1+8= 8+2= 9-4= 7+3= 9-8= 5-5= 二、算一算。 4+3-2= 4-2+3= 2+3+4= 9-6+3= 8-2-2= 9+1-5= 4+5-7= 3+7-2= 1+4+5= 10-4-4= 2+7+0= 7-6+5= 8-1-3= 2+6-7= 3+3+3= 7+2-5= 10-6+5= 9-2-2= 9-8+5= 10-4+5= 三、在□填数。 6+□=10□+7=99+□=10 8+□=10 5+□=7 10+□=10 □+5=9 □+7=10 □+3=8 2+□= □+3=7 5+□=10 四、填空后写出四个算式。 10 □○□ =□□○□=□□○□=□□○□=□ 复习加减混合(2)一、算一算。 6

9-4= 7-7= 10-5= 6+3= 8+2= 10+0= 10-0= 0+9= 5+5= 10-6= 9-9= 0+0= 0-0= 9+1= 10-1= 二、算一算。 3+7-5= 8-6+2= 10-7+0= 9-6+5= 10-6+0= 8-7+1= 3+2+4= 10-3-7= 10-6+2= 8-8+8= 10-9+7= 9+3-8= 8+2-7= 4+5+1= 7-7+6= 2+3-5= 三、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3+()=10 ()+2=8 ()+()=10 9+()=10 8+()=9 4+()=9 ()+6=8 ()+2=7 ()+7=8 4+()=10 认识图形(1) 一、填空。 (1)长方形有()条边,正方形有()条边,三角形有()条边。(2)用()根小棒可以摆一个长方形。 (3)用()根小棒可以摆一个正方形。 (4)用()根小棒可以摆一个三角形。 (5)硬币是()的。 二、有()有()

-最新-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同步练习题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同步练习题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同步练习题篇三 一、填空。 1、今年是2011年,共有()天,本月是6月,有()天。 2、早晨,面对太阳时,你的左面是()方,你的后面是()方。 3、□59÷4,如果商是三位数,□里最小可以填(),如果商是两位数,□里可以填()。 4、一列火车上午7:30从温州出发,当天下午3:30到达杭州,途中用去()小时。 5、一台彩电售价2018元,买4台大约要花()元。 6、有两个长方形,长都是2厘米,宽都是1厘米,如果把它们拼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周长是()厘米。如果把它拼成一个大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周长是()厘米。 7、把下面的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起来。 5.4、5.04、5.54、5.4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学校操场面积为800()小明的身高132() 课桌面的面积为20()黑板的周长为9() 小青每天练字1()20()汽车每小时行60() 9、△=○+○+○,△+○=40,则○=(),△=()。

10、5公顷=()平方米3天=()小时 5月份有()个星期零()天六月最多有()个星期 3平方米=()平方分米 二、判断。 1、单月是大月,双月是小月。() 2、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相等。() 3、小明家客厅面积是10公顷。() 4、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这一年不一定是闰年。() 5、三(7)班同学的平均体重是35千克,三(7)班不可能有体重低于35千克的同学。() 6、小林的妈妈9月31日从北京回来了。() 三、选一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里。 1、125×8的积的末尾有()个0 A、1 B、2B、3D、4 2、相邻两个常用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A、10 B、100 C、1000 3、方城县县城的面积大约是20()。 A、平方千米 B、公顷 C、平方米 D、千米 4、学校开设两个兴趣小组,三(3)班42人都报名参加了活动,其中27人参加书画小组,24人参加棋艺小组,两个小组都参加的有() A、7人 B、8人 C、9人 D、10人

人教版初一数学下册课时作业

9.2一元一次不等式综合训练 一、选择题 1.不等式1342->+x x 的解集是( ) A .5>x B .3>x C .5-x 的解集是3->x D .不等式10,d c =,则bd ac >;②若bc ac >,则b a >;③若b a >, 则22bc ac >;④若22bc ac >,则b a >.正确的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4.如果不等式1)4(>-x a 的解集为41-a C .4+y x ,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 .4->m B .4-≥m C .4-

七年级数学下课时作业本答案

七年级数学下课时作业本答案有序数对 知识梳理] 1、顺序 a,b 2、不同 [课堂作业] 1、A 2、B 3、A 4、5,6 10排 12号 5、-5,3 向西走2米,再向南走6米 6、图略得到的图形像一面旗 [课后作业] 7、C 8、B 9、2,1 4,2体育图书馆 10、-201,1/100 11、共有6种走法,分别是2,4→2,2→4,2; 2,4→2,3→3,3→3,2→4,2; 2,4→2,3→4,3→4,2; 2,4→3,4→3,2→4,2; 2,4→3,4→3,3→4,3→4,2; 2,4→4,4→4,2 平面直角坐标系

[知识梳理] 1、垂直重合 x轴横轴向右 y轴纵轴向上原点 2、横坐标纵坐标 横坐标纵坐标 a,b 3、1纵横 0,0 2-,+ -,- +,- [课堂作业] 1、B 2、D 3、 B 4、 D B E、F 5、A3,2 B-3,-2 C0,2 D-3,0 E2,-1 F-2, 1 O0, 0 6、描点略 1A-3,0 2B0,-2 3C4,-4 4D2,3或D2,-3 [课后作业] 7、B 8、C 9、B 10、二一 11、1,0或5,0

12、1A2,1、B-1,-1、C5,-1 2略 3雨伞 13、图略 C-5,-1、D-5,-5或C3,-1、D3,-5 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 [知识梳理] 1、坐标系原点 x轴、y轴 2、单位长度 3、坐标名称 [课堂作业] 1、D 2、C 3、2,1 4、0,200 0,-200 5、答案不唯一,如以学校大门为原点, 正东、正北方向分别为x轴、y轴的正方向, 则可得学校大门0,0,办公楼0,-2,教学楼0,4,操场3,3,生物园-4,4,实验楼-3,7,宿舍3,7 [课后作业] 6、D 7、兽药厂 8 、400,400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同步练习题(全册)

班级姓名 一、看看谁能算得又对又快。 16+30= 15-8= 45+40= 50+6+3= 8+8+50= 23+6= 65+30= 23+5= 5+61+2= 40+20+32=37+50= 80-40= 5+32= 20+60+13= 63―3+26=二、估计得数是几十多。 53+20(十多) 8+81(十多) 34+30(十多)45+2(十多) 40+34(十多) 3+73(十多)三、不计算,在○里填上“<”“>”或“=”。○ 4+24○40+24 30+45○30+25 34+2○2+34 67―7○67―60 56+1○56+2 43+4○45+4 四、在()里把正确的得数圈出来。 35+40(39 75) 8+40(48 84) 74+5(79 89)24+20(44 46) 52+3(82 55) 72+1(82 73)四、在方框里填数。 = 30+= 2、 一共有多少件?柳树再种几棵就和松树同样多?□○□=□□○□=□

班级 姓名 一、填一填。 1、 65-20= 先算( )减( )得( ) , 再算( )加( )得( )。 2、 先算( )减( )得( ), 再算( )加( )得( )。 3、 二、在○里填上“<”“>”或“=”。 8―3○80―30 69―5○69―50 48―20○38―10 78―20○68―20 35―2○35―5 64―30○23+10 三、解决问题。 1、学校图书室有76本故事书。 □○□=□( ) 2、 还有几个空座位?□○□=□( )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同步练习题3 班级 姓名

三年级下册数学同步试题(带解析)

三年级下册数学同步试题(带解析) 一、培优题易错题 1.第30个小朋友的手势是怎样的? 【答案】解:30÷3=10 答:第30个小朋友的手势是. 【解析】【分析】3个小朋友的手势为一组,用30除以3,因为没有余数,所以第30个小朋友的手势就与每组中的最后一个小朋友手势相同。 2.三个小朋友比赛,看谁写出带“春”字的成语多。小明写出了12个,小可写出了8个,小红也写出了8个。小可写出的8个成语小明都写出来了,小红写出的成语中有6个小明和小可也写出来了。 (1)将小明,小可以及小红写出成语的个数画图表示出来。 (2)他们三人一共写出了多少个成语? 【答案】(1) (2)12+8+8-8-6=14(个) 答:他们三人一共写出了14个成语。 【解析】【分析】(1)画一个大圆表示小明写的,在大圆内画一个小圆表示小可写的,然后画一个小圆与原来的两个圆部分重叠,表示小可写的; (2)三人中小可写的8个和小明的都重复,6个成语三人都重复,用每人写的个数和减去重复的个数即可求出一共写出成语的个数。 3.参观书画展的一共有453人,其中成人数是儿童数的2倍,参观书画展的儿童有多少人?

【答案】解:453÷(2+1) =453÷3 =151(人)答:参观书画展的儿童有151人。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和倍应用题,计算公式是:小数=和÷(倍数+1)(一般用小数作标准量),据此列式解答. 4. 2 2 7 7 【答案】解:7+7=14 14-2=12 12×2=24 【解析】【分析】“算24点”作为一种扑克牌智力游戏,应注意计算中的技巧问题,计算时,我们不可能把牌面上的3个数或4个数的不同组合形式一一去试,更不能瞎碰乱凑,可以利用3×8=24、4×6=24求解:把牌面上的三个数或四个数想办法凑成3和8、4和6,再相乘求解,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利用率最大、命中率最高的一种方法. 5.请你把1~9每个数字填入下列方格中,使每3个数横、竖或者斜着相加得数都是15,你行吗? 【答案】解: 【解析】【解答】解:根据九宫格填法,中格先填5,再根据15-5=10,找出组成10的4组数,尝试填进格内,填写如下: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