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研活动设计方案

初中数学教研活动设计方案
初中数学教研活动设计方案

初中数学教研活动设计方案

一、活动主题的确定

随着课堂改革不断深入,课堂变活了,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和主动精神。学生非常活跃,教室里热闹非凡。但是,在学生活动中,存在好学生唱独角戏的局面。同时,由于学生的自控力较弱,好动爱玩,活动一展开,学生就纷纷动起来,表面看来轰轰烈烈,然而真正投入学习活动的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孩子,大部分的孩子借此玩上一阵,活动的实效性不大或根本没有实效性。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活动进而提高学习的实效性?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由此,我们确定《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教学与有效学习的研究》作为本学年度研究实施的课题,为此我们确定了本次教研活动的内容为“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有效教学与有效学习的研究”专题研讨活动。

二、教研活动目标

研讨的目标,以课堂教学作为实施课题的主渠道,组织进行集体讨论,交流提高学生活动有效性的策略;二是积累经验,就研究过程中成功与不足之处写好自评,由本课题研究负责人进行阶段性的总结,注意完善研究措施,提高研究成效;三是提升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和调控课堂教学的能力;四是拓展教研活动的新途径,为教师提供有效的教研平台;五是运用行动研究法,创新教研活动的实效性,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三、活动内容:

1.围绕主题展示课堂教学。

2.围绕活动主题,讲课教师进行说课,参会教师以“假如我上这节课”为话题进行研讨。

3.学科教研员归纳总结,提出今后学科教学的指导意见。

四、活动流程:

本次活动的思路是以课堂教学为载体,结合小专题“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活动有效性的研究”,进行教学实践,并通过“集体备课——上课实践——专题研讨——提升教师教研能力-专业化发展”的行动研究,相互研讨,相互评价,从而促进教研活动的有效性和专题研究的顺利开展。

1.深入调研、确立主题

通过调研获取第一手学科教学信息,广泛争取一线教师意见,倾听学科教师心声,确定教研主题。

2.确定讲课教师、指导备课

活动主题在认真听取教研组的意见后,再经过听课筛选确定研讨会上的讲课人员,明确本次研讨会的相关要求,着重落实课堂教学要突出训练的主题,确保本次研讨会主题鲜明,课堂教学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保证研讨会的质量。

3.突出主题、集中研讨

为了避免研讨流于形式,突出实效性,根据展示课,结合会议主题,反思学科教学,展示课结束后,先由讲课教师进行简单说课,参会教师再以“假如我上这节课”为话题,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互动研讨。

4.归纳总结、强化指导

学科教研员是研讨会的策划者、组织者、引导者。研讨课结束后,教研员要认真组织参会教师围绕活动主题,展开颇具实效性的研讨,最后教研员要归纳总结学科教师的意见。结合新课标倡导的理念以及学科教学特点,针对学校课堂教学实际,围绕会议主题,对今后的学科教学提出明确的指导意见,使参会教师带着问题来,载着收获归。

五、参加人员:

教研组成员必须参加,任课教师尽量参加。

六、具体要求:

1.教研组要高度重视,按要求提前选好听课教师,准时参会。

2.参会教师必须提前熟悉与主题有关的教材内容,保证带着问题听课、研讨。

3.听课教师要及时写出评课讲稿。

六、活动内容及时间安排

1.介绍本次数学教研活动的背景、目的

2.课堂教学(现场展示课)

3.教学设想、反思

4、结合展示课进行专题研究阶段性汇报,围绕专题议课

(1).如何设计活动化学习过程,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构建数学知识。

(2).如何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活动

(3).“如何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自觉性”探讨提炼出策略、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的改进措施

七、活动预计效果

通过本次教研活动“专题设置-设计教案-上课实践-反思总结-提升教师教研能力-专业化发展”,以这一系列的步骤进行教研活动,通过循环往复的螺旋式上升,提高教师的教研水平。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活动有效性的策略研究要关注学生的思维,关注学生的情感,使所有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教师要在理论指导下不断探索提高学生活动有效性的策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教师教研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拓展教研活动的新途径,为教师提供有效的教研平台。

初中数学微课教案

初中数学微课教案 科目数学年级七年级课题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教学目标借助“线段图”分析行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继续利用路程时间速度三个量之间的关系,列方程解应用题。 通过观察、类比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学情简析通过新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一元一次方程应用基本的解题思路、方法,会分析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但整个知识掌握不系统、不全面,解题正确率不高。 教法发现法、练习法、讨论法教具多媒体课件、彩色粉笔、小黑板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创设问题情境回顾旧知 例题赏析趣味数学: 小明和小刚从相距6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同向而行,小明 每小时走7千米,小刚每小时走5千米,小明带了一只小狗, 小狗每小时跑10千米,小狗随小明同时出发,向小刚跑去, 碰到小刚后就立即回头向小明跑去,碰到小明后再回头跑 向小刚……,直到小明追上小刚时才停住,求这条小狗一共 跑了多少路? 温故知新 1.路程问题中路程速度时间三者的关系: 2.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3.路程问题中的两种基本题型: 例1:一列慢车从某站开出,每小时行驶48千米,45分钟后, 一列快车也从该站出发,与慢车同向而行,如要1.5小时追 上慢车,快车每小时需行多少千米? 过程展示: 相等关 系:快车 路程=慢 车先行 路程+慢 车后行 路程 解:设快车每小时行x千米,由题意得 引导观察 提问 提出问题 讲解分析 思考回答 思考回答 计算

巩固练习 走进生活巩固练习1.5x=48×3/4 +48×1.5 解得:x=72 答:快车每小时需行72千米 练习1:小红和小明家距离300米,两人沿同一条路线出发 去某地,小明每秒跑4米,小红骑自行车每秒行10米,若 小明在小红的前面,则小红多长时间可追上小明? 练习2:一队学生去校外进行军事野营训练,以5千米/时 的速度行进,走了12分钟的时候,学校要将一个紧急通知 传给队长,通讯员从学校出发骑自行车以14千米/时的速 度,按原路追上去,通讯员用多少时间可以追上学生队伍? 在一次环城自行车比赛中,已知最快的运动员每小时行30 千米,最慢运动员每小时行10千米,环城一周为60千米, 则速度最快的运动员第一次遇到速度最慢的运动员需用多 少小时? 1、和小明每天绕1个长为400米的环形跑道练习跑步,小彬 每秒跑6米,小明每秒跑4米,若二人同时同地同向跑步, 经几秒后首次相遇? 若二人同时同地反向跑步,经几秒后首次相遇? 2、两站间路程384千米,一列慢车从甲站开出,速度为48 千米/时,慢车开出30分钟后,一列快车从乙站开出,速 度为72千米/时,两车相遇需多长时间? 小明和小刚从相距6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同向而行,小明 个别指导 反馈纠正 引导分析 启发提问 计算 观察思考 计算

初中数学教研组教研活动记录

初中数学教研组教研活动记录 荩忱中学数学组教研活动记录 活动主题:做好中小学衔接,使学生尽快融入初中数学学习,每位教师思考反思自己在中小学衔接中的做法与经验 活动时间:2014年10月14日 活动地点:初中数学办公室 本次教研活动主题:做好中小学衔接,使学生尽快融入初中数学学习 任务布置:每位教师思考反思自己在中小学衔接中的做法与经验 活动时间:2014年10月 活动地点:初一年级办公室 参加人员:所有初中数学教师 一、教师们针对自己的做法与经验发言(简单记录整理如下) 张素青:尽快让学生适应中学的学习,摆脱依赖性,增强自觉性多指导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1、重视预习,指导学生自学,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让他们能提前进入初中的学习氛围,更好的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 2、严格要求专心听讲,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的习惯。 3、初一的老师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要经常针对学生熟悉的生活,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充分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让学生对数学有了更直观、更亲近的感觉,从而成为他们快乐学习数学的潜在动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积极性。 严雨远:专心听讲,勤于思考强化训练,规范作业及时复习,温故知新1、小学生听课或看书往往不注重思考,或者说是不会思考,不去想想为什么。因此,在进入初一后要注意在抓好学生专心听讲的同时,重视教会学生思考。无论是课前、课内还是课后,都要指导学生去研究课本,多问几个为什么,从而加深对定义、定理、法则的理解。 2、就书面练习来看,小学生往往重结果而轻过程,进入初一后,必须强化以下两点:一是要严格训练,即教师要在规范解题上为学生做好样子;二是要严格要求,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规范作业的重要性,对那些不规范的现象及时要求其纠正。 陈波:教学方式的衔接学习方式的衔接学习内容方面的衔接学生的心理变化的衔接学生适应能力的衔接学生接受能力以及学生的学习习惯 1、我们班主任要主动联系本班毕业生源所在的小学教师,向毕业班的班主任学习班级管理教学经验,了解初一学生的个性特点,而中学任课教师最好将小学毕业班的任课教师请进中学课堂,听取教学意见,学习学生适应的教学方法。 2、平常研究一下小学的教材特别是与初中知识有很大关联的知识与方法。 3、自己平常在有小学的听评课活动或教案、作业展示时尽量得参与进去。 4、上课采用引入时多展现一下小学的知识背景,借助小学知识的平台引申、拓展到初中的教学任务,并要揭示中学知识与小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二、就几个知识进行讨论: 1、在“有理数”这一章,由于数的扩充引入了负数、有理数、绝对值、相反数等新的概念,并要准确理解,就会使那些认为“数学就是计算的数”的学生望而生畏。因此应先复习小学学过的有关内容,尽可能用已有的知识引出新知识。例

数学教研活动记录18篇(优秀版)

《数学教研活动记录》 数学教研活动记录(一): 教研组活动记录 数学组 时间 11月2日 活动主题 如何系统地搞好期中复习 参加人员 全体数学教师 活动资料 1、期中考试将近,组织数学教师讨论如何系统的有计划的搞好复习工作; 2、有的教师认为能够把知识以填空、选取、计算、应用题的分类进行系统练习。组内教师一致同意。 3、有的教师认为,我校学生基础较差,我们应以课本为主线,以课本为阵地。 4、我们对于稍难的题,训练上应重视,但应注意量的掌握就应少。难度不能太大。 数学教研活动记录(二): 教研组活动记录 数学组

时间 10月18日 活动主题 提高学生对分数除法好处的理解 参加人员 全体数学教师 活动资料 1、学生对整数除法在一道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应用掌握较好。 2学生明白应用题中的单价、 数学教研活动记录(三): 小学教研组活动记录 数学组 时间 10月12日 活动主题 提高乘除法应用综合题的解题潜力 参加人员 全体数学教师 活动资料 1、讲完乘除法应用题后,学生和已有知识构成了混乱的状况。为了解决此问题,特召开此活动。 2、教师们自抒己见,发表看法; 数学教研活动记录(四):

时间:2010年4月7号 地点:多媒体教室 活动主题:简约化数学课堂教学 参加人员:校长及全体数学教师 活动过程: 一、以年级为单位学习江苏省特级教师许卫兵老师的《简约:数学课堂的理性回归》,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讨论。 二、中心发言:(六年级组) 周利荣: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中,总感觉40分钟的教学时间不够用,有时安排的一节课资料甚至需要两节课才能上完。教师教得太辛苦了,学生学的也很累。在这样的状况下,如何实现低投入,高产出,建立出有效、高质的数学课堂?这天我们就来讨论这个问题。 三、交流分析: 环节简化自然(一、二年级组) 吴少华:我们组经过讨论认为,简约化的数学课堂就应是过程简洁、思路清晰的,扣紧主线展开,层层向前推进,清新,自然,有娓娓道来的感觉。 就以此次仙桃代表到武汉参加省第十届小学数学优质课竞赛的课题《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来说。我们认为以下的教学流程比较适宜。 1.复习铺垫(复习口算及说算法,引入加减法) 2.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研究算法、算理) 3.自学两位数加整十数(迁移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学习思路,自主探讨两位数加整十数) 4.巩固练习(注重趣味,综合应用,适度开放、拔高) 5.反思小结(关注体验,反思学法) 设计这样五步的教学流程,使得整个的教学思路简洁明朗,每一环节的教学任务精当明晰。 目标简洁明了(三年级组)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方案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方案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方案——小编整理了关于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方案,以供各位老师和同学们参考!希望对于各位老师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1.测试形式与工具(打√) (1)课堂提问√ (2)书面练习√ (3)达标测试√ (4)学生自主网上测试√ (5)合作完成作品 (6)其他 2.测试内容 一.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的应用 二. 全等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当相似比为1时的特殊情况,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3个定理和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的3个定理之间有内在的联系,不同之处仅在于前者是后者相似比为1的情况. 三.边边对应成比例到比求三角形的面积的比,周长比,高度的比 四.证明两个三角形相似 相似三角形复习题 一.填空题:(24分) 1.两个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为4∶25,则它们的周长比为。

2.顺次连结三角形三边中点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它们的面积比为。 3.如图,AB∥DC,AC交BD于点O.已知,BO=6,则DO=_________。 4.某校绘制的校园平面图的面积为2.5m2,比例尺为1:200,则该校占地面积 m2 。 5.如图,在△ABC中,点D在线段BC上,∠BAC=∠ADC,AC=8,BC=16,那么CD=__________。 6.如图,AD、BC交于点E,AC∥EF∥BD,EF交AB于F,设AC=p,BD=q,则EF=_____。 7.如图,已知△ABC的周长为30cm,D,E,F分别为AB,BC,CA的中点,则△DEF的周长等于 cm。 8.如图,△ABC中,D是AB上一点,AD:DB=3:4,E是BC上一点。如果DB=DC, ∠1=∠2,那么S△ADC:S△DEB= 。 二、选择题(24分) 1.DE是DABC的中位线,则DADE与DABC面积的比是( ) A. 1:1 B. 1:2 C. 1:3 D. 1:4 2.如图,已知△ADE∽△ABC,相似比为2:3,则 =( ) (A)3:2 (B)2:3 (C) 2:1 (D)不能确定 3.如图,已知△ACD∽△BCA,若CD=4,CB=9,则AC等于( ) (A) 3 (B) 4 (C) 5 (D) 6 4.△ADE∽△ABC,相似比为2:3,则△ADE与△ABC的面积比为( ) (A) 2:3 (B) 3:2 (C) 9:4 (D) 4:9 5.若DE是△ABC的中位线,△ABC的周长为6,则△ADE的周长为( ) (A)4 (B)3 (C)2 (D)1 6.如图,△ABC中,DE∥BC,AD=1,DB=2,AE=2,那么EC=( ) (A)1 (B)2 (C)3 (D)4

初中数学教研活动方案3篇

初中数学教研活动方案3篇 一、抓好教研组常规建设 1、加强业务学习 继续学习《新课标》中的教学理念,建立全新的教学观念,灵活的课程体系,多元、开放的课程评价标准,重视基础,适应个性需求,关注学生情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构建发展的平台。努力将新观念、新思路渗透到课堂教学之中,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加大研究的力度 3、落实集体备课制度 4、组织好公开课、研讨课、比武课 6、按时完成各项计划、总结的拟写,搞好各类资料的整理、归档工作 本学期,教研组的全体成员将继续努力,认真做好各项工作,力争创出自己的特色。 二、教研组活动安排 2、新进教师见面课(陈美良) 3、朱先良、胡建新公开课 2、教师学习培训、研读《课标》 3、区初中农村教师优质课 十一月份:1、“课题学习”研讨活动 2、徐美凤、吴星、徐增伟公开课 十二月份:1、课题结题

2、参加区“课题学习”研讨活动 3、宋伟芳、徐雄平、肖爱贞公开课 4、陈美良公开课 5、参加区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培训 一月份:1、学科竞赛(校级) 2、撰写论文或案例 3、期末教学常规检查 指导思想与目标: 坚持“常规教研课题化,课题研究常规化”的教育科研原则,重点突出新课程改革实验的校本研究,努力探索校本研究新模式,努力打造具有站前特色的教育科研品牌。 目标: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积极开展数学实践活动;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努力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设计能力。 具体工作内容: (1)通过学习《课程标准》,明确加强数学实践活动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大举措,不断更新数学观和教学观。 (2)每位数学教师都参与到实践活动的探索和研究中来。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将实践活动的课题列入学期教学计划,认真上好实践活动课。 (6)本期组织实践活动课的研究活动,交流经验体会;组织教师观看优秀实践活动课的录象;组织教师外出学习;组织教师上网学习交流等等活动。 (7)本学期每个备课组老师都要上一节实践活动课,并重视活动后的反思实践活动课的研究,要形成教案——说课——上课——评课一条龙的文字材料。

基于微课的初中数学智慧课堂设计分析

基于微课的初中数学智慧课堂设计分析 发表时间:2018-05-22T09:24:10.747Z 来源:《知识-力量》3月下作者:李凯 [导读] 微课教学模式,是以信息化网络为主要的现代化工具,通过教学视频的制作来实现的教学。随着微课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丰富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内容的同时,提升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六盘水市师范学院数学与信息工程学院,贵州省六盘水市 553000) 摘要:微课教学模式,是以信息化网络为主要的现代化工具,通过教学视频的制作来实现的教学。随着微课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丰富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内容的同时,提升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还在一定程度上构建了新型的初中数学智慧课堂。让初中数学教学的整体教学效果更加突出化,提升了初中数学教学的效率。为了能够更好的利用微课教学模式构建初中数学智慧课堂环境,需要我国的初中数学教学,善于把握微课教学模式功能的具体应用,不断的深入研究初中数学微课教学智慧课堂的构建与设计。从而促进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让学生能够在优质的初中数学智慧课堂教学环境中,实现数学综合能力的拓展与提升。 关键词:微课教学;初中数学;智慧课堂;设计 初中数学教学的最终教学目标,是促进学生逻辑思维与分散性思维的强化,实现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综合应用能力的提升。因而,教师就可以通过利用微课教学模式的功能优势,通过简短的教学视频,来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与掌握数学知识。让学生在教师所构建的数学课堂教学环境中,实现对数学知识的自主性探索与实践。 1、综合概述微课教学模式 微课教学模式,是当前较为先进的新型教学模式。它主要是以信息化网络为辅助性工具,通过相关的教学内容,来进行教学视频的设计与制作。微课教学模式,最早起源于美国的圣胡安学院。它包含着五个教学步骤,包括要求教师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要为学生罗列出相应的知识重点;将教学内容进行细致化的总结;完整的制作教学视频;适当的布置课后作业;最终将教学视频与教学任务,及时上传到教学管理系统内。微课教学模式传入我国后,胡铁生教授则提出了教授视频为微课教学模式的主要载体。它属于通过利用信息化多媒体,来详尽地讲解某一知识点的新型教学活动,能够成为教学的重要工具与手段。 2、微课的初中数学智慧课堂设计研究 2.1制作高质量的教学课件 初中数学教师在利用微课,进行教学课堂的设计与制作时。应当遵循微课教学流程的要求,注意时间的控制,一般控制在10分钟范围内。在教学课件内容的设计上,应当对本节课程整体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筛选,将重要的知识点进行罗列。同时,教师可以把相关的教学视频与讲座,适当的插入到教学课件中。最后,布置适当量的课后作业,把微课教学的内容进行有效的衔接,起到巩固知识点的作用。 2.2进行教学思路的创新 初中数学教师,要想进一步利用微课教学模式,实现智慧课堂的构建。就需要善于把握微课教学优势,进行教学思路的创新。让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被激发出来,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转换能力的逐渐强化。 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一次函数”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教学来布置适宜的课后作业。当y=kx+b时,函数图像的倾斜程度,会随着k值变化而产生相应的变化。而后,教师再向学生演示函数图像不同倾斜度的视频教学。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了解这一知识点。有效的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直觉转换与观察能力的提升。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微课教学平台的利用,引导学生自主对学习到的知识进行综合,同时掌握应用方法与技巧。从而让学生能够自主地进行数学思路的创新探索,寻找更加简化的解题思路与方法。促进学生在新型的数学智慧课堂环境中,实现数学综合应用与实践能力的提升。 2.3微视频设计 智慧型课堂设计中,微课教学离不开微视频的设计。微视频设计过程中,必须保证视频内容具有层次化,重视逻辑设计。从微视频任务布置、知识讲解,以及知识获取等方面全面布置,与此同时还要建立在智能化的提问与解决对策管理体系,不断拓展数学教学活动。当然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期间,必须对微视频进行深入感悟,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微视频中的知识。观察微视频过程中,学生需要深入体验与感悟微视频,教师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数学任务,规划好知识学习步骤与数学活动,帮助学生观察微视频,提升学生的个性化测试体验,解决数学学习中的问题,并且提升自身的数学学习能力。教师帮助学生对微视频进行解读,利用提前准备好的教学资源与工具,根据微视频教学原则对为微视频详细讲解。着重于一个知识点出发,不断延伸微视频内容,控制好微视频播放的时间,一节课程中微视频播放最佳时间为5-10min。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对微视频内容进行练习,复制微视频的知识点,将其融入到新知识中,尊重数学知识中的差异性特点。 微视频在数学智慧课堂中的应用,支撑智慧课堂教学发展。特别是微视频教学中对课堂教学流程的规划,首先是布置任务。明确课堂教学目标,让学生与数学学习产生共鸣,认同数学学习内容,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与知识水平,并且分层次布置数学任务。具体智慧型课堂中的教学应用,可以从支架式资源与教师讲解视频的录制方面出发,对具体的教学任务进行解读。其次是获得新知识。这期间教学任务是帮助学生寻找适当的学习方式,以探究的方式获得更多数学新知识。具体教学实施,主要也是结合支架式资源,对教学过程详细讲解,引导学生记录数学知识,及时将知识点进行统计分析。再次是个性化测试与提升环节。这一环节的任务主要是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测试,根据具体的测试结果选择适当的数学学习方式。具体实施步骤中,需要教师制作测试单,检测学生当前的数学学习水平,并且将学生学习的过程以及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制定科学的学习方案。不断通过微视频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最后是知识体系的个性化构建以及智慧型课堂的客观评价。期间教学任务是个性化构建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系,利用典型问题解答的方式完成数学学习。具体需要通过微课资源的个性化设置、问题案例的分析等实现。以动态测试的方式,对学生数学学习的个体化进行凸显,划分班级、学校以及区域等,全方面进行数学教学。 结束语: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下,我国的各个教学领域都在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而最为重要教学阶段的初中数学教学,更加应当迎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研究最适宜当前教学需求的教学模式。微课教学模式,是我国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最为先进的教学模式。它不仅具有着加强大的功能优势,还能够极大的拓展学生的数学思路。因而,我国的初中数学教学教师,应当深度的把握微课教学模式的优势,制作高质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案例大全

课题:定义与命题(一) 授课教师:朱成敏教材:浙教版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让学生了解定义的含义并了解给一些名称下定义的常用方法; 2.让学生了解命题的含义; 3.让学生掌握命题的结构,能够区分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会把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4.让学生了解类比的思维方法; 过程性目标: 5.让学生经历术语定义产生的过程,在通过类比、完成填空的过程中培养自学的能力;6.让学生经历“命题”这个名词的定义产生过程,进一步了解命题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命题的含义,能够区分“命题”与“正确的命题(真命题)”; 2.理解命题的结构,把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3.学生活动的组织.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发现探究小组合作主体性讲解 教学过程: 一、组织活动、引入新课 创设“幸运52”的场景组织学生活动。 (第一关:幸运抢答) 在老师的描述中抢答出这是什么数学名词。 例如: 它是一种方程; 它是两边都是整式的方程; 它是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1且两边都是整式的方程。 (答案:一元一次方程) (引入定义) (设计说明:用“幸运52”这种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入,让学生及早融入课堂,积极思考,也作为本节课的一个贯穿的背景。更重要的是,希望学生初步经历给名词下定义时候逐步明确的过程,最终清楚的表述就是名词的定义。)

二、探究一些名词的定义产生过程 定义:一般地,能清楚地规定某一名称或术语意义的句子叫做该名称或术语的定义。 例如: (1)“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是“数轴”的定义; (2)“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叫做全等图形”是“全等图形”的定义。 学生活动一:(小组活动) 如何给术语下定义: 学生单独学习一段材料,小组共同作答。 阅读材料: 1.选出下列图形中与众不同的一个。 (A ) (B ) (C ) (D ) 选C ,原因如下: 共同点:都是三角形。 不同点:C 选项没有直角,而其余三角形有一个内角是直角。 由此把A 、B 、D 选项归为一类,叫做 “直角三角形”。 定义为:“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 填空作答: 2.选出下列式子中与众不同的一个。 (A )0122 =++x x (B )532=+ (C )a a a 2223 -=-+ (D )t t 53=- 选( ),原因如下: 共同点:都是 不同点: 由此把 选项归为一类,叫做“ ”。 定义为: 的 叫做 。 3.请设计一个类似的问题,要求能够得到“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小结:请同学谈体会,如何给名词下定义。 (设计说明:通过这个活动,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让学生经历给名词下定义的过程。为了真正做到有效的合作学习,在活动中考虑了以下问题:a.把活动的设计成左右的对比模式,让学生有意识地根据学习材料进行类比的思考;b.让学生在进行讨论之前先进行独立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然后再与别人交换意见,产生思维的碰撞,以真正达到讨论的目的。)

初中数学教研工作总结

初中数学教研工作总结 【一】数学教研工作 一个学期的工作又将悄然而过,本学期以来,我们数学教研组的全体教师在学校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学校教研工作的要求与目标,深入开展教学研究,以课堂教学改革为切入点,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现将已完成的一系列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建学习型、创新型的的教师队伍 1、切实加强教师师德建设。积极组织教师学习师德师风学习资料,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增强集体意识,更好的服务教学。 2、继续开展了《义务教育初中数学课程标准》的学习活动,更加深入的领会课标的精神,以基础教育改革的新理念为指导,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3、创设教师间互相关爱、互相帮助、互相切磋、交流的学习型校园文化。主要以探讨有效的集体备课为主题组织教师进行集体备课的研讨活动及进行集体听评课活动,使教研活动活跃在校园中。 二、加强常规管理,优化课堂教学 本学期以来,教研组加强了课堂教学常规管理,使备课、上课、

作业批改、辅导学生等各个环节都符合学校教学常规要求,积极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 1、严格执行课程计划,要求各教师从素质教育的高度把安排到的课上足、上好。 2、认真做好期中、期末考试成绩质量分析,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反思,深刻吸取教训。 3、开展教学常规检查,更好的督促教师的教学。每学期初、期末对教师教案、听课记录、学生作业情况等进行定期检查。教师们都能按要求备足备好课,青年教师大都能写好详案,对作业的布置和批改都能严格按要求进行。 4、互相听课,取长补短。每学期 三、立足校本,扎实开展教科研活动。 1、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积极探索新课程的教学规律,充分挖掘内部优势,继续开展好校本课程建设。 2、大力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充分发挥教研组的教研力量。努力探索集体备课,注重群策群力,弘扬集体智慧。本学期金丰、陈爱迪、孙彩丹、李春元、戴旭益、戴一仲、陈建明、金建琴、李舜、潘晓丰等老师分别上了公开课,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初中数学教研组教研活动记录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数学备课组活动记录 数学组教研活动记录 活动主题:做好中小学衔接,使学生尽快融入初中数学学习,每位教师思考反思自己在中小学衔接中的做法与经验 活动时间:2012年9月8日 活动地点:理科办公室 参加人员:暨小满王华良叶志锋冷希林李福亮 一、教师们针对自己的做法与经验发言(简单记录整理如下) 叶志锋:尽快让学生适应中学的学习,摆脱依赖性,增强自觉性多指导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1、重视预习,指导学生自学,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让他们能提前进入初中的学习氛围,更好的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 2、严格要求专心听讲,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的习惯。 3、初一的老师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要经常针对学生熟悉的生活,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充分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让学生对数学有了更直观、更亲近的感觉,从而成为他们快乐学习数学的潜在动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积极性。 暨小满:专心听讲,勤于思考强化训练,规范作业及时复习,温故知新 1、小学生听课或看书往往不注重思考,或者说是不会思考,不去想想为什么。因此,在进入初一后要注意在抓好学生专心听讲的同时,重视教会学生思考。无论是课前、课内还是课后,都要指导学生去研究课本,多问几个为什么,从而加深对定义、定理、法则的理解。 2、就书面练习来看,小学生往往重结果而轻过程,进入初一后,必须强化以下两点:一是要严格训练,即教师要在规范解题上为学生做好样子;二是要严格要求,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规范作业的重要性,对那些不规范的现象及时要求其纠正。 李福亮:教学方式的衔接学习方式的衔接学习内容方面的衔接学生的心理变化的衔接学生适应能力的衔接学生接受能力以及学生的学习习惯 1、我们班主任要主动联系本班毕业生源所在的小学教师,向毕业班的班主任学习班级管理教学经验,了解初一学生的个性特点,而中学任课教师最好将小学毕业班的任课教师请进中学课堂,听取教学意见,学习学生适应的教学方法。 2、平常研究一下小学的教材特别是与初中知识有很大关联的知识与方法。 3、自己平常在有小学的听评课活动或教案、作业展示时尽量得参与进去。 4、上课采用引入时多展现一下小学的知识背景,借助小学知识的平台引申、拓展到初中的教学任务,并要揭示中学知识与小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二、就几个知识进行讨论: 1、在“有理数”这一章,由于数的扩充引入了负数、有理数、绝对值、相反数等新的概念,并要准确理解,就会使那些认为“数学就是计算的数”的学生望而生畏。因此应先复习小学学过的有关内容,尽可能

浅谈初中数学微课程设计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933541667.html, 浅谈初中数学微课程设计 作者:彭正茂 来源:《新课程·教师》2017年第02期 (甘肃省兰州市第四十三中学) 摘要:从微课程的特点、微课程设计原则阐述了微课程设计中应该注意的方法,同时以 数学为例提出了三个适合数学不同类型的微课程设计,并给出设计者需注意的问题,抛砖引玉,深入研究微课程设计。 关键词:初中数学;微课程;设计 社会发展和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更乐于接受简单、有趣、高效的学习方式,随着计算机和手机通讯系统的发展,通过移动互联网终端学习已不再是什么新鲜事。微课程也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应运而生。 一、微课程的特点 所谓微课程,就是要包含“微”与“课程”两个部分,其中“微”更体现了学习方式,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减少学习时间,一般控制在10分钟以内。另外还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课程”所要求的目标和内容,并以学习者能够接受的方式。这不是将原本一堂课分解成若干个10分钟,而是要设计一节10分钟的课。 其实微课程并不算是新鲜事物,但是随着移动终端和智能手机的发展,微课程由于其灵活性、片段化、突出重点的教学内容,迅速被社会认可和接受。所以,灵活、便携、内容精练是其又一特点。 从课程的角度看,微课程不是以章节的方式呈现,而是以点的方式存在。各知识点之间相对独立,关联性要有但不能强。虽然课程肯定要有基础作为铺垫,但课程的独立性决定了微课程的完整性。如果微课程只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存在,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便很容易失去其独立性,将会失去微课程的生命力,从而成为某一课程的附属品。 微课程作为课程单独存在,其独立性是微课程能够风靡世界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如果学习者遇到某个知识点不明白,可以直接进入某个知识点内容的微课程,不牵扯前因后果,这极大地节约了学习者的时间。 二、微课程设计原则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优秀案例(一)汇编

《二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二元一次方程》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四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第一节。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这为本节的学习起了铺垫的作用。本节内容是二元一次方程的起始部分,因此,在本章的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二元一次方程概念; 2.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和解的不唯一性; 3.会将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变形成用关于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形式。 (二)数学思考: 体会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的必要性,学会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转化思想和主元思想。 (三)问题解决: 初步学会利用二元一次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感受二元一次方程解的不唯一性。获得求二元一次方程解的思路方法。 (四)情感态度: 培养学生发现意识和能力,使其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二元一次方程及其解的概念。 教学难点: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里“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的理解;把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变形成用关于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形式。 四、教法与学法分析 教法:情境教学法、比较教学法、阅读教学法。 学法:阅读、比较、探究的学习方式。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从学生熟悉的姚明受伤事件引入。 师:火箭队最近取得了20连胜,姚明参加了前面的12场比赛,是球队的顶梁柱。(1)连胜的第12场,火箭对公牛,在这场比赛中,姚明得了12分,其中罚球得了2分,你知道姚明投中了几个两分球?(本场比赛姚明没投中三分球) 师:能用方程解决吗?列出来的方程是什么方程? (2)连胜的第1场,火箭对勇士,在这场比赛中,姚明得了36分,你知道姚明投中了几个两分球,罚进了几个球吗?(罚进1球得1分,本场比赛姚明没投中三分球) 师:这个问题能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吗?,你能列出方程吗? 设姚明投进了x个两分球,罚进了y个球,可列出方程______。 (3)在雄鹿队与火箭队的比赛中易建联全场总共得了19分,其中罚球得了3分。你知道他分别投进几个两分球、几个三分球吗? 设易建联投进了x个两分球,y个三分球,可列出方程______。 师:对于所列出来的三个方程,后面两个你觉的是一元一次方程吗?那这两个方程有什么相同点吗?你能给它们命一个名称吗? 从而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第一个问题主要是让学生体会一元一次方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从而回顾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第二、三问题设置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到当实际问题不能用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决的时候,我们可以试着列出二元一次方程,渗透方程模型的通用性。另外,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通过创设轻松的问题情境,点燃学习新知识的“导火索”,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我要学”的主人翁姿态投入学习,而且“会学”“乐学”。) 2.探索交流,汲取新知 概念思辨,归纳二元一次方程的特征 师:那到底什么叫二元一次方程?(学生思考后回答) 师:翻开书本,请同学们把这个概念划起来,想一想,你觉得和我们自己归纳出来的概念有什么区别吗?(同学们思考后回答) 师:根据概念,你觉得二元一次方程应具备哪几个特征? 活动:你自己构造一个二元一次方程。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定义与命题的知识在贯穿于整个初中数学知识体系,但作为单独的章节进行学习,还是首次,在设计上体现了对数学本原的思考,关注的是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目的就是为了通过本节课以及后续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感受整个数学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的过程,是由实验几何向推理几何过渡的重要章节。而作为本章节的第一课时,为学生在本章节中更好的开展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学情分析:本节课针对的是八年级下学期的学生,他们在数学学习上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但从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角度来学习和理解数学中最基本的概念,对学生来说也是第一次,在教学设计上要考虑学生对知识的可接受程度。另外,上课学校是一所知名学校,学生在学习上,应该具备一定的能力和水平,通过努力应该可以达到相应的教学要求。 二、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了解定义的含义,了解命题的含义,掌握区分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会将一些命题改写为“如果…,那么…”的形式。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通过本节课内容的学习,使学生经历定义的产生过程,感受定义的必要性。同时对命题的含义有初步的体验。体验区分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互动,营造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和活动,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积极态度。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命题的概念。 2.教学难点:命题的结构认识和改写。 四、教法与教具选择 1.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 2.教具选择:多媒体、其他教具。

五、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学程序师生互动设计意图创设 情境“硬广告”的问题 引导学生参与 课堂交流 使学生感受到为了 进行有效的交流必 须引入定义。 新课 定义 1.定义的含义 一般地,能清楚地规定某一名称 或术语的意义的句子叫做该名称或术 语的定义。 定义的核心功能是能清楚地规定 名称和术语的意义。 2.对定义的强化巩固 (1)举出几个数学中的定义; (2)举出其他学科名称的定义。 3.如何定义 观察下列多项式的特征.给以名称,并 作出定义: x2–2x–1 2x2+3x+1 x2–2xy+2y2 4a2–4ab+b2 4.定义的价值 例题:校园中,并不令人在意的教室墙 角,却让我产生了兴趣。 问题1:按我们的生活经验,墙角的线 AO与BO 问题2:如何判断(验证)垂直? 强调定义 的功能。 学生自由发言, 组织学生评价, 捕捉学生反馈 的信息,适时地 引导学生感受 数学定义的严 密性和简洁性 等。 师生交流,老师 引导,强调“次、 项”。 与学生交流,教 师归纳。 教给学生获取知识 的方法和途径,让学 生的学习可持续发 展。 从定义出发来判断, 解决问题.既体现定 义的价值,有可作为 定义到命题的情境 过渡。 从定义出发思考问 题的解决。 引例:比较下列句子在表述形式上,哪 些对事情作了判断?哪些没有对事情 作出判断? (1)鸟是动物。学生自主完成。 突出语句的判断功 能。 针对学生在命题理A

初中数学教研活动设计方案[1]

初中数学教研活动设计方案 一、研修主题 1、提高自己的思想素养,做一个幸福的教师。 2、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提问效果。 4、科学运用测评手段,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水平。 5、课堂教学中互动交流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二、教研活动目标 以课堂教学作为实施课题的主渠道,组织进行集体讨论,交流提高学生活动有效性的策略;二是积累经验,就研究过程中成功与不足之处写好自评,由本课题研究负责人进行阶段性的总结,注意完善研究措施,提高研究成效;三是提升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和调控课堂教学的能力;四是拓展教研活动的新途径,为教师提供有效的教研平台;五是运用行动研究法,创新教研活动的实效性,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三、活动内容: 1、围绕主题展示课堂教学。 2、围绕活动主题,讲课教师进行说课,参会教师以“假如我上这节课”为话题进行研讨。 3、学科教研员归纳总结,提出今后学科教学的指导意见。 四、活动流程: 本次活动的思路是以课堂教学为载体,结合小专题“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活动有效性的研究”,进行教学实践,并通过“集体备课——上课实践——专题研讨——后续网络教研提升教师教研能力-专业化发展”的行动研究,相互研讨,相互评价,从而促进教研活动的有效性和专题研究的顺利开展。 1、深入调研确立主题 通过调研获取第一手学科教学信息,广泛争取一线教师意见,倾听学科教师心声,确定教研主题。 2、确定讲课教师指导备课 活动主题在认真听取教研组的意见后,再经过听课筛选确定研讨会上的讲课人员,明确本次研讨会的相关要求,着重落实课堂教学要突出训练的主题,确保本次研讨会主题鲜明,课堂教学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保证研讨会的质量。 3、突出主题集中研讨 为了避免研讨流于形式,突出实效性,根据展示课,结合会议主题,反思学科教学,展示课结束后,先由讲课教师进行简单说课,参会教师再以“假如我上这节课”为话题,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互动研讨。 4、归纳总结强化指导 学科教研员是研讨会的策划者、组织者、引导者。研讨课结束后,教研员要认真组织参会教师围绕活动主题,展开颇具实效性的研讨,最后教研员要归纳总结学科教师的意见。结合新课标倡导的理念以及学科教学特点,针对学校课堂教学实际,围绕会议主题,对今后的学科教学提出明确的指导意见,使参会教师带着问题来,载着收获归。

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1)

初三下册第五章第2节《平行四边形的判定1》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的探索与证明》“微课堂”教学设计 一、目标设计 1.经历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的探索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2.探索并证明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发展演绎推理能力. 3.体会归纳、类比、转化等数学思想,感悟数学的严谨性,培养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的精神. 二、过程设计 板块一:引入 1.同学们,在整个平行四边形这一章中,前几节我们已经研究了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请同学们类比平行线的学习过程思考,紧接着我们会研究平行四边形的哪些知识呢? 【问题应对】教师根据情况可作适当提示----与前面学过的平行线的性质及判定上面引. 2.由前面学过的平行线的性质及判定的关系,请同学们猜想,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会有哪些呢? 【问题应对】教师根据情况可作适当提示----往边、角、对角线方面想? 3.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深入研究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板书课题)请同学们思考,现在我们要判定一个四边形为平行四边的唯一依据是什么? 【问题应对】在知识链接中,教师已点明了定义既是性质又是判定,学生基本会说出是定义,教师紧接着引导学生明确定义是平行四边形的第一个判定方法,生口述它的几何符号表示教师板书.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是想采用“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引领学生对学过的知识及时进行比较联系,锻炼学生的思维方向,同时让学生能及时触摸感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有

利于本节课知识的顺利进行. 板块二:探索与证明 (一)操作猜想,探索定理 1.(1)出示问题 请同学们利用手中的学具(两组长度分别相等的细木条),你能尝试着在平面内将这四根细木条首尾顺次相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说说你的理由,并与同伴交流. (2)动手操作,感知探索 ①自主探索 ②合作探索 ③班内展示交流 2.回思操作,表述猜想. 3.教师板书猜想的命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让学生置身于问题情景里,通过动手操作感知探索,让学生从真实的生活中发现数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二)自主探究,证明定理 1.设疑 前面我们的操作猜想一定成立吗?(让学生明确还需进行验证) 2.自主探究 (1)学生独立画出图形,写出已知、求证并证明 (2)交流证明思路. 3.得出判定定理1 师板书,引领学生用几何符号表示. 4.反思总结提升 【设计意图】本环节让学生通过严谨的推理证明,论证发现的正确性,从而得出判定定理1,发展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通过总结,让学生感知如下问题: 1.数学问题必须言必有据,证必有理. 2.研究这类问题通常需要将四边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的有关问题(感知辅助线的作用). 3.性质与定理的互逆关系. 4.引领学生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 5.引领学生掌握解决一类问题的规律及方法.

初中数学优秀教案案例

课题:二元一次方程 一、教学目标: 1.理解二元一次方程及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 2.学会求出某二元一次方程的几个解和检验某对数值是否为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3.学会把二元一次方程中的一个未知数用另一个未知数的一次式来表示;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渗透类比的思想方法,并渗透德育教育.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二元一次方程的意义及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 难点:把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变形成用关于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形式,其实质是解一个含有字母系数的方程.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通过与一元一次方程的比较,加强学生的类比的思想方法; 通过“合作学习”,使学生认识数学是根据实际的需要而产生发展的观点. 四、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新闻链接:桐乡70岁以上老人可领取生活补助, 得到方程:80a+150b=902 880. 2.新课教学: 引导学生观察方程80a+150b=902 880与一元一次方程有异同? 得出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所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次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做一做: (1)根据题意列出方程: ①小明去看望奶奶,买了5 kg苹果和3 kg梨共花去23元,分别求苹果和梨的单价.设苹果的单价x元/kg , 梨的单价y元/kg ; ②在高速公路上,一辆轿车行驶2时的路程比一辆卡车行驶3时的路程还多20千米,如果设轿车的速度是a千米/小时,卡车的速度是b千米/小时,可得方程:. (2)课本P80练习2. 判定哪些式子是二元一次方程方程. 合作学习: 活动背景爱心满人间——记求是中学“学雷锋、关爱老人”志愿者活动. 问题:参加活动的36名志愿者,分为劳动组和文艺组,其中劳动组每组3人,文艺组每组6人. 团支书拟安排8个劳动组,2个文艺组,单从人数上考虑,此方案是否可行? 为什么? 把x=8,y=2代入二元一次方程3x+6y=36,看看左右两边有没有相等? 由学生检验得出代入方程后,能使方程两边相等. 得出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使二元一次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一对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一个解. 并提出注意二元一次方程解的书写方法.

初中数学教研活动总结

初中数学教研活动总结 初中数学教研活动总结(一) xx中学是省教育厅直属重点中学,20xx年被评为省完全中学一级(甲等)学校,是一所完全中学,目前初中每个年级只有4个教学班,初中数学教师共有6位。学生来自全省各市县,民族学生占一定的比例,与教学活动相关的学生的学习基储智力、能力方面等差别很大,对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带来一定的难度。由于每个年级只有四个教学班,配备两位数学教师担任数学科教学任务,本校学生全部在校住宿,教师日常工作量相对很大,这对开展教学研究存在一定的影响。 针对本校具体特点,我校数学教研组结合省教育研究培训院、学校教研室相关指示精神制定各学期的教研计划,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以下侧重四个方面对我校初中数学教研组进行简单的总结。 一、重视课题实验研究 课题实验研究不仅能提高教师教学业务水平,而且能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与教学经验,课题实验研究对课堂教学活动和提高教学有效性起着重要的作用。我校从领导到教师都非常关注课题实验研究,特别是数学教研学科组,我们数学教研组先后参加了全国现代教育技术课

题实验研究、参加海南省开展的数学创新思维实践与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研究、全国课题基于网络环 境教学模式实验与研究、全国基础教育数学新课程改革 的Z+Z智能教育平台课题实验研究、学生数学学习评价 课题实验研究、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实验研究等。 通过课题实验,我们老师学会现代教育技术与数学 课堂教学活动的整合,学会了网络教研及网络对数学课 堂教学的辅助经验,学会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方法与 评价理念。通过课题实验,我们让更多的老师更早接触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让老师更快地学会教育教学新理念,更有效地实践有效性教学与客观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 二、中考备考工作 其它兄弟学校每个年级配备教师人数较多,安排中 考备考工作的人员充足,力量充沛。针对我校班级少、 人员少的特点,我校初中数学备考方面只能采取纵向合 作优势弥补横向合作缺陷,每届中考备考工作就只有两 位教师,势单力薄,就应对日常备课、讲课、辅导、月 考等都忙得不可开交,备考工作也只能放在加班加点的 毕业班教学业务上。专门组队应对中考备考的队伍 是没有,因而只靠纵向团结全体初中六位数学教师。主 要的作法是每一届毕业班教师对自己的备考资料都要保 管好并按时交给下一届教师,由下一届教师对上一届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