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专业基地培训细则

儿科专业基地培训细则
儿科专业基地培训细则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试行)

儿科培训细则

儿科学是一门研究小儿营养、生长发育规律、提高小儿身心健康水平和疾病防治的综合性医学学科.它的服务对象从胎儿到青少年,其生理、病理、疾病表现等方面与成人不同,具有动态生长和发育的特点. 学科范围包括:儿童保健、围生医学、新生儿、感染、消化、呼吸、心血管、泌尿、血液及肿瘤、神经、精神心理、内分泌、免疫、遗传代谢、重症、康复、营养等.

一、培训目标

能够掌握正确的临床工作方法,准确采集病史、规范体格检查、正确书写病历.对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与预防等有较详细的了解,并能独立处理;熟悉各轮转科室诊疗常规(包括诊疗技术)和临床路径.培训结束时,住院医师能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际沟通能力,具有独立从事儿科临床工作的能力.

二、培训方法

采取在儿科范围内各三级学科(专业)科室轮转的形式进行. 通过管理病人、参加门、急诊工作和各种教学活动,完成规定的病种和基本技能操作数量,学习儿科的专业理论知识,认真填写?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登记手册?,规范地书写病历,参加危重病人的抢救,低年资住院医师参与见习/实习医生的儿科临床教学工作,高年资医师指导低年资医师.

轮转科室及其时间安排:

轮转科室时间(月)

儿童保健2(其中1个月可在基层)

新生儿、心血管、肾脏、神经、血液及肿瘤、消化、呼吸、传染病、重症医学(ICU)、内分泌、风湿免疫、辅助科室(影像、心电图)等各2~3(共计28个月,根据培训基地的具体情况安排)

门诊、急诊3合计33

三、培训内容与要求

(一)儿童保健(2个月)

1.轮转目的

掌握:小儿生长发育规律、发育评价的方法;小儿营养的基本知识及正确的喂养方法;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程序以及预防接种的方法、注意事项、禁忌证常见的异常反应及处理等;疫苗针对传染病的报告、采样以及疫苗储运的基本要求;儿童佝偻病、贫血、肺炎、腹泻病的防治方案;小儿常见疾病(包括营养不良、锌缺乏症、肥胖症、注意力缺陷多动综合征、遗尿症等)的诊断及防治.

熟悉:各种心理行为测试的方法及其适应年龄,并对结果予以解释和评价;散居儿童及集体儿童的管理;身材矮小、厌食症、发育迟缓等症状的鉴别诊断;儿童早期发展的评价、咨询和干预;儿童保健的卫生宣教.

2基本要求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2)基本技能要求:

常用体格指标的测量(如体重、身高、头围、胸围、上臂围、皮下脂肪),儿童常用心理行为量表评定.

(二)重症监护室(ICU)(2~3个月)

1.轮转目的

掌握:病情评估、观察生命体征,危重病例评分法;能够对血气分析、电解质、肝、肾功能等的测定结果进行分析和初步处理,并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危重病人一般问题的处理;对循环、呼吸、泌尿、消化、中枢神经、代谢等系统监测参数的判读分析;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MODS)、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脓毒症(SEPSI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综合征的概念、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和治疗原则;各系统损伤的病理生理、评估、支持原理和方法;营养

支持治疗;感染的诊断和治疗原则;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水电、酸碱紊乱分

型和纠正原则;临床合理用血知识.

熟悉:急救常用药物及其剂量.

2.基本要求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2)基本技能要求:能操作监护仪;进行气管插管不少于3例;心肺复苏术

(三)新生儿(2~3个月)

1.轮转目的

掌握:新生儿的分类;足月儿、早产儿、小于胎龄儿、过期产儿、巨大儿等的解剖生理特点及护理特点;新生儿的病史询问及病历书写;新生儿常

见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

熟悉:新生儿、早产儿的喂养、用药(包括抗生素)和补液特点;新生儿输血适应证.

2.基本要求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2)基本技能要求:正确进行新生儿全面的体格检查不少于3例.

(四)传染性及寄生虫疾病(2-3个月)

1.轮转目的

掌握:儿童常见传染病的病原、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和预防熟悉:母婴传播性疾病(如艾滋病、淋病、梅毒等)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急性弛缓性麻痹的诊断和报告要点.

2.基本要求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2)基本技能要求:传染病的防护及处理措施.

(五)消化系统疾病(2~3个月)

1.轮转目的

掌握:小儿消化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小儿消化系统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防治;腹泻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治疗(包括液体疗法、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的处理).

2.基本要求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2)基本技能要求:插胃管1例.

(六)呼吸系统疾病(2~3个月)

1.轮转目的

掌握:小儿呼吸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小儿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并发症、诊断与鉴别诊断及防治.

2.基本要求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七)循环系统疾病(2~3个月)

1.轮转目的

掌握:小儿心血管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物理检查方法及意义;常见先心病的病史、体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和X线胸片的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常见心律失常的诊断和治疗;心肌炎的诊断和治疗;心导管造影前后的处理和输血适应证.

熟悉:心导管造影检查.

2.基本要求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2)基本技能要求:心电图操作及分析不少于5例;静脉穿刺不少于5例.

(八)泌尿系统疾病(2~3个月)

1.轮转目的

掌握:小儿泌尿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尿常规检查、肾功能检查的原理和报告的分析判断;肾小球疾病的临床和病理分型;急性肾炎(包括重症病例)的

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防治;泌尿系统感染及反流性肾病的临床特点、诊断及防治;肾病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包括肾上腺皮质激素

的短、中、长程疗法、免疫治疗、输血适应证等).

2.基本要求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2)基本技能要求:导尿1例.

(九)血液及肿瘤疾病(2~3个月)

1.轮转目的

掌握:小儿胚胎造血、生后造血及不同年龄血象的特点;止血及凝血机制小儿常见血液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分类、防治及输血适应证.

熟悉:出血性疾病、溶血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及处理原则;白血病及淋巴细胞瘤的诊断及治疗.

2.基本要求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十)神经系统疾病(2~3个月)

1.轮转目的

掌握:小儿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及检查方法;小儿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治疗.

熟悉:小儿神经遗传性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了解:脑电图结果与临床表现的关系.

2.基本要求

(2)基本技能要求:神经系统检查不少于5例;腰椎穿刺不少于3例;硬膜下穿刺1例.

(十一)内分泌及遗传代谢病、风湿免疫性疾病(2~3个月)

1.轮转目的

掌握:典型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遗传代谢病、风湿免疫性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及输血适应证.

2.基本要求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十二)教学、科研能力培训

3年内应参加一定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写出具有一定水平的文献综述或读书报告1篇.

(完整版)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2018版)

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2018版) 一、首诊负责制度 二、三级查房制度 三、会诊制度 四、分级护理制度 五、值班和交接班制度 六、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七、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 八、术前讨论制度 九、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十、查对制度 十一、手术安全核查制度 十二、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十三、新技术和新项目准入制度 十四、危急值报告制度 十五、病历管理制度 十六、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十七、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十八、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关于印发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计生委: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医疗质量管理办法》,指导医疗机构加强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建设,保障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我委制定了《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可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下载)。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各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制订本辖区的具体细则和实施工作要求,加强解读和宣贯培训,夯实基础医疗质量,筑牢医疗安全底线。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当根据要点完善本机构核心制度、配套文件和工作流程,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教育和考核,确保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得到有效落实。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2018年4月18日 (信息公开形式:主动公开)

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 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是指在诊疗活动中对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发挥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的一系列制度。根据《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共18项。本要点是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实施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的基本要求。 一、首诊负责制度 (一)定义 指患者的首位接诊医师(首诊医师)在一次就诊过程结束前或由其他医师接诊前,负责该患者全程诊疗管理的制度。医疗机构和科室的首诊责任参照医师首诊责任执行。 (二)基本要求 1.明确患者在诊疗过程中不同阶段的责任主体。 2.保障患者诊疗过程中诊疗服务的连续性。 3.首诊医师应当作好医疗记录,保障医疗行为可追溯。 4.非本医疗机构诊疗科目范围内疾病,应告知患者或其法定代理人,并建议患者前往相应医疗机构就诊。

2021年儿外科住院医师培训细则

儿外科住院医师培训细则 儿外科是一门研究小儿营养、生长发育、身心健康、疾病防治综合性医学专 科,内容涉及畸形、肿瘤、感染和创伤,既涉及诊断学和治疗学,也涉及医学教 诲和科学研究。儿外科服务对象是从胎儿到青少年(0~18岁)。儿外科专业范 畴涉及:普外科、骨科、泌尿外科、新生儿外科、肿瘤外科、心胸外科、神经外 科等。我市按照儿外科医师3年培训模式进行,培训期间规定轮转儿外科各个亚 专业和小儿医学影像等专业。 一、培训目的 儿外科住院医师培训由两阶段构成。第一阶段为基本培训,熟悉培训基地环 境和医疗规范、轮转小儿普外科、骨科、泌尿外科和新生儿外科,涉及儿外科重 要专业常用病。第二阶段为初级专科培训,全面轮转儿外科各专业,涉及儿外科 各种疾病诊治。使受训者具备独立从事儿外科医疗活动能力,对儿外科常用疾病 诊断、治疗、防止、随访具备初步经验,初步掌握儿外科手术操作技能,可以独 立完毕常用儿外科手术,以及在上级医师指引下进行比较复杂儿外科手术。 二、培训办法 轮转亚专业及时间安排: 年度职位轮转亚专业名称时间(月) 第1年 (基本培训)24小时住院医师普外科 骨科、泌尿外科、新生儿外科、监护室(PICU) 4 各2 第2~3年(初级专科培训)住院医师普外科 4 肿瘤外科、心胸外科、骨科、泌尿外科、 新生儿外科、神经外科、普外门诊、普外急诊 各2 麻醉、放射、B超和心超、病理和核医学各1 轮转儿外科各亚专业期间规定管床8~10张,月平均收治病人和完毕手术

15~20例,病种涵盖亚专业病种70%以上,并参加该专业门急诊工作及危重症急救(在监护室进行)。 三、培训内容与规定 (一)普外科 1.培训规定 (1)担任普通外科专业住院医师6个月; (2)担任普通外科专业病房一线值班医生; (3)接受、管理普通外科专业病人,书写病历; (4)参加普通外科专业查房; (5)在上级医师指引下完毕小儿普外手术; (6)参加该专业门急诊工作。 2.小儿普通外科专业诊治病种 (1)甲状腺舌管囊肿与瘘; (2)鳃源性囊肿与瘘; (3)贲门失弛缓症; (4)胃食管反流病; (5)肠套叠; (6)肠梗阻:粘连性肠梗阻、各种先天畸形导致肠梗阻; (7)腹膜炎:原发性或继发性腹膜炎; (8)消化道穿孔:消化性溃疡穿孔、外伤性穿孔、炎症穿孔; (9)卵黄管发育异常引起各种并发症; (10)肠重复畸形引起各种并发症; (11)阑尾炎; (12)肠系膜囊肿和大网膜囊肿; (13)先天性巨结肠;

XX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全科培训细则

XX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 标准-全科培训细则 全科医学是一个面向社区与家庭,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人文社会学科相关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临床医学二级专业学科;其范围涵盖不同年龄和性别、各个器官与系统、各类疾病及健康问题。 一、培训目标 为基层培养具备高尚职业道德和良好职业素养,掌握全科专业知识、基本技能及沟通合作技巧,能够在基层独立开展全科医疗工作,以人为中心、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向个人、家庭与社区居民提供综合性、协调性、连续性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合格全科专业住院医师。 以独立承担全科医疗工作为主线,在不同阶段的培训目标如下:第一年,系统学习全科医学核心问题的诊疗技能,在上级医师指导下不断提高全科临床诊疗能力;参与指导医师在基层实践基地的全科医疗工作。第二年,横向拓展相关专业临床技能,奠定扎实的临床医疗工作基础;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完成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第三年,掌握全科临床思维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独立完成全科医疗相关工作;参与科研及低年资住院医师教学工作,培养基本带教及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科研素养和健康素养。 二、培训时间和方式 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包括全科医疗实践和其他临床科室轮转培训。 (一)全科医疗实践 全科医疗实践(以下简称“全科实践”)总计培训时间为 10 个月。轮转

地点包括临床基地的全科医学科和基层实践基地。培训建议由基层实践基地 全科医学科开始,最后在基层实践基地完成全部培训。 全科专业住院医师接受全科医疗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层医疗卫 生管理等技能训练。 临床基地全科医学科轮转时间为 3 个月(可分散或集中安排)。安排临床基地全科病房或全科门诊;病房轮转期间管理床位数 3~5 张,同时参与临床基地全科门诊工作。 基层实践基地轮转时间为 7 个月,其中全科医学科(含中医、康复)5 个月,预防保健科 2 个月,安排相关科室的门诊为主。基层实践基地因培训条件、师资及患者数量达不到培训要求时,可弹性安排在临床基地相应科室或由其 他相关专业机构共同完成,但基层实践基地总轮转时间不得少于 4 个月。第一年、第二年采取临床基地的科室轮转与基层实践基地的全科实践相互穿插 形式,第三年以在基层实践基地连续实践为主。 全科实践由临床基地的全科医学科和基层实践基地共同完成相关培训工作。培训期间,每周应安排不少于 4 学时开展全科相关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学习形式包括接诊示范、全科教学查房、小讲课、病例点评、案例讨论、专 题讲座、社区卫生调查及自学读书笔记等。 (二)其他临床科室轮转培训 其他临床科室轮转培训(以下简称“科室轮转”),总计培训时间为 23 个月。轮转地点为临床基地各相关科室。 全科专业住院医师参加临床基地主要临床科室的诊疗工作,接受临床基 本技能训练,学习相关专业理论知识。 内科轮转时间总计为 10 个月,病房轮转安排在心内科、内分泌科、呼吸科、消化科等与全科密切联系的三级学科病房,病房轮转时间不少于 8 个月,管理床位数 2~3 张;其余时间可选择内科其他三级学科门诊或病房;病房轮转期间可同时穿插安排专家门诊及普通门诊参与接诊。 儿科轮转时间为 2 个月,安排病房时间不少于 1 个月,管理床位数 2~3 张;病房轮转期间可同时穿插安排专家门诊及普通门诊参与接诊。 神经内科轮转时间为 2 个月,安排病房时间不少于 1 个月,管理床位数2~3 张;病房轮转期间可同时穿插安排专家门诊及普通门诊参与接诊。 其他科室轮转安排在门诊完成。同时,应保证全科住院医师在门诊轮转 期间一定的接诊量(建议平均每个工作日接诊不少于 5 人次)。 科室轮转期间,每月应安排不少于 2 天时间参与基层实践基地全科医学科实践。每周应安排不少于 4 学时学习相关学科知识,学习形式包括教学查房、小讲课、病例点评、案例讨论、专题讲座、相关学术会议、自

儿科培训内容

儿科培训内容 (一)培训内容 相关知识:熟悉科室情况、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应急预案、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等。 (1)专业知识 1)掌握儿童生长发育及儿童保健方面的知识。 2)掌握早产儿、正常新生儿的护理。 3)掌握新生儿常见疾病,如早产、新生儿黄疸、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肺炎、脐炎等的病因、症状、体征、处理原则。 4)掌握儿科常见疾病(儿科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免疫系统等疾病,如小儿支气管肺炎、小儿支气管哮喘、小儿高热惊厥、小儿脑炎、儿童心脏病、小儿心力衰竭、川崎病、小儿腹泻、小儿贫血、小儿肾病、肠套叠、先天性巨结肠、小儿麻疹、水痘、猩红热等)的病因、症状、体征、处理原则。 5)掌握儿科常见疾病的护理评估、病情观察、治疗要点、护理措施。 6)熟悉儿科常用药物(如祛痰药物、镇静药物、抗感染药物、解痉药物、急救药物等)的相关知识及药物剂量换算。 7)熟悉儿科常用化验检查(如血常规、尿便常规、血生化、血培养、血胆红素等)结果的临床意义。 8)熟悉儿科常见急危重症患儿的急救配合要点。 (2)专业技术

1)掌握小儿静脉输液、静脉采血、雾化吸入、氧疗、吸痰、灌肠、新生儿及小儿心肺复苏等操作。 2)掌握更换尿布法、人工喂养法、新生儿沐浴法、新生儿气道护理、脐部护理、臀部护理等。 3)掌握暖箱、辐射抢救台、蓝光治疗仪、经皮黄疸仪的使用及消毒方法。 (3)健康指导 1)掌握与患儿及家属的沟通技巧。 2)掌握早产儿、支气管肺炎、腹泻、意外伤害等患儿的健康教育。 (二)培训要求 轮转新生儿病房和儿童病房期间,在上级护士的指导下,能够参与并负责护理新生儿和儿童疾病患者,规范提供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等。

外科住院医师培训细则

外科住院医师培训细则 外科学是一门涉及面广、整体性强的临床医学,它与临床各科关系密切,更是临床各外科系统的基础。通过外科住院医师培训,能够对外科常见疾病进行诊断、治疗、预防及随访,对外科少见或疑难病症的诊断与治疗、急症和危重病症的急救与抢救具备初步认识和经验。外科系统包括普通外科、骨科、心血管外科、泌尿外科、烧伤科、胸外科、整形外科、神经外科等八个亚专科。 一、培训目标 本阶段为二级专科基础培训,目的是通过为期3年的规范化培训,使住院医师打好外科临床工作基础;能够学会正确的临床工作方法,准确采集病史、规范体格检查、正确书写病历,熟悉各轮转科室诊疗常规(包括诊疗技术),基本掌握门、急诊常见疾病的诊断和处理;能够比较熟悉外科手术操作技能,对外科常见疾病进行诊断和处理,以及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完成比较复杂的外科手术,达到具有独立从事外科临床工作的能力。 同时具有基本的临床科研和论文撰写能力、专业外语阅读能力、指导见习/实习医生和低年资住院医师的临床教学工作能力、对患者和健康人群进行医学科普教育的能力。 二、培训方法 按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总则规定,将学习本专科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培养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综合临床思维能力,规范临床诊疗技术和临床路径的要求贯穿培训全过程。完成其科室轮转、学习病种、病例(在必选轮转科室时必须手写大病历)和技能操作要求,认真填写《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登记手册》。 第一年为综合能力培训 在与外科相关的临床科室轮转,要求在麻醉科、影像学、外科重症监护治疗室(SICU),急诊外科共计8个月,在普外科轮转4个月。使住院医师掌握外科学相关的重要三基知识,培养外科思维分析能力。 第二年为外科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培训

小儿外科培训细则(附件)

小儿外科住院医师培训细则 小儿外科是一门研究小儿营养、生长发育、身心健康、疾病防治的综合性医学专科,内容涉及畸形、肿瘤、感染和创伤,既包括诊断学和治疗学,也包括医学教育和科学研究。小儿外科服务对象从新生儿到青少年(出生?18岁)。小儿外科专业范围包括:普通外科、急症外科、骨科、泌尿外科、烧伤整形外科、新生儿外科、肿瘤外科、心胸外科、神经外科等。 一、培训目标 本阶段为二级专科科基础培训,目的是通过为期3年的规范化培训,使住院医师打好小儿外科科临床工作基础。能够学会正确的临床工作方法,准确采集病史、规范体格检查、正确书写病历,了解各轮转科室诊疗常规(包括诊疗技术),基本掌握门、急诊常见疾病的诊断和处理。对小儿外科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随访具备初步的经验,初步掌握小儿外科手术操作技能,能够独立完成常见小儿外科手术,以及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完成比较复杂的小儿外科手术,达到具有独立从事小儿外科临床工作的能力。 同时具有基本的临床科研和论文撰写能力、专业外语阅读能力、指导见习/实习医生和低年资住院医师的临床教学工作能力、对患者和健康人群进行医学科普教育的能力。 二、培训方法 按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总则规定,将学习本专科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培养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综合临床思维能力,规范临床诊疗技术和临床路径的要求贯穿培训全过程。完成其科室轮转、学习病种、病例(在必选轮转科室时必须手写大病历)和技能操作要求,认真填写《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登记手册》。 小儿外科住院医师培训由两阶段组成。第一阶段为基础培训,轮转小儿急症专业、普外专业和骨科专业,涉及病种主要是创伤、感染、急腹症和普外常见病。第二阶段为初级专科培训,轮转小儿外科其他各个亚专业,涉及小儿外科各种疾病的诊治。 采取在小儿外科范围内各亚专业及其他相关科室轮转的形式进行。轮转期间参加一线值班,要求在各亚专业轮转时管理床位数8?10张,月收治病人和完成手术15?20例,病种涵盖各亚专业病种的70%以上。 轮转科室与时间安排:

外科住院医师培训计划

2013年住院医师培训外科阶段工作计划 为加强我院住院医生在外科培训阶段的规范化管理,加强实用人才培养,提高临床住院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特制定该计划: 一、培训原则 理论学习与实践,以实践为主;实践与能力培养,以能力培养为主;理论学习方式,以业务自学为主;培养全过程,重视医德医风培养。 二、培训方式 在住院医师培训工作方面,对于培训医师专门安排相关课程,由各科室住院总医师负责讲解各科基本工作内容,包括:科室布局及职能,器材设备使用,常见病种的救治及临床技术操作的规范应用等基本内容。随后分配一线带教医生,指导培训医师尽快适应科室工作节奏。授课方面,各科每月进行一次大讲座,每周针对住院医师安排一次常见病种小讲课,使规范化培训医师能进一步了解所在科室的常见病种的诊断与治疗特点,以利于临床工作的顺利进行;临床工作方面,规定培训医师需随其带教老师参与基本的临床工作,包括病人管理、常见临床技术操作、病历书写、夜班值班等,使其能在出科时掌握所在科室常见病、危重症病的基本处理原则及方法。 三、规范化培养考核内容

1.政治思想、医疗道德考核:每年下半年度12月份考评一次,从两个方面进行考核:(1)病人满意调查5分/次;(2)科室医务人员满意度调查5分/次。考核分数在80分以上均结合,未达到不给分。 2.临床专业技能 (1)医疗文书书写质量 ①病历检查:在住院医生进入外科1年内,不定期抽查每位10份病历,每份病历6分,达甲级病历者得分,未达到不得分。 ②医疗文书其他记录书写质量:住院医生进入外科第一轮科时间内,完成主任医师查房记录5份,每份记录授予2分,书写内容合格者得分;住院医生进行外科第二轮轮科时间内,需完成临床病例讨论记录、会诊讨论记录各5份,每份记录授予2分,书写内容合格者得分;会诊讨论记录各5分,每份记录授予2分,书写内容合格者得分;住院医生进入临床科室,抢救记录、死亡抢救记录、死亡讨论记录5份,每份记录授予2分,书写内容合格者得分。以上各种记录由医政科组织住院医生考评小组考核。 ③基本常规医疗操作:住院医生的在进入临床科室轮科期间内,需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胸穿、腹穿、腰穿等。基本常规医疗操作,并将胸穿、腹穿、腰穿、导尿等4项基本操作、对每项操作5例病人的操作过程进行书面描述,每例病人操作描述授予1.2分,

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细则21472

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细则 儿科学是一门研究小儿营养、生长发育规律、提高小儿身心健康水平和疾病防治的综合性医学学科。它的服务对象从胎儿到青少年,因此其生理、病理、疾病表现等方面与成人不同,具有动态生长和发育的特点。学科范围包括:儿童保健、围生医学、新生儿、感染、消化、呼吸、心血管、泌尿、血液及肿瘤、神经、精神心理、内分泌、免疫、遗传代谢、急救、康复、营养等。 一、培训目标 通过3年的规范化培训,使住院医师打下扎实的儿科临床工作基础,能够掌握正确的临床工作方法,准确采集病史、规范体格检查、正确书写病历,对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与预防等有较详细的了解,并能独立处理;熟悉各轮转科室诊疗常规(包括诊疗技术)和临床路径。培训结束时,住院医师能够具有良好的执业道德和人际沟通能力,具有独立从事儿科临床工作的能力。 二、培训方法 采取在儿科范围内各三级学科(专业)科室轮转的形式进行。通过管理病人、参加门、急诊工作和各种教学活动,完成规定的病种和基本技能操作数量,学习内科的专业理论知识;认真填写《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登记手册》;规范地书写病历,参加危重病人的抢救,参与见习/实习医生和住院医师的儿科临床教学工作。 轮转科室及其时间安排: 轮转科室时间(月) 儿童保健3(其中 1 个月在基层) 新生儿、神经消化、呼吸、传染病、重症监护(PICU)各2~3(共计27个月,根据培训基 地的具体情况安排)门诊、急诊3 合计33

三、培训内容与要求 (一)儿童保健(3个月) 1. 轮转目的 掌握:小儿生长发育规律、发育评价的方法;小儿营养的基本知识及正确的喂养方法;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程序和预防接种的方法、注意事项及其禁忌证、常见的异常反应及处理;疫苗针对传染病的报告、采样以及疫苗储运的基本要求;儿童佝偻病、贫血、肺炎、腹泻病的防治方案。小儿常见疾病的诊断及防治:营养不良、锌缺乏症、肥胖症、注意力缺陷多动综合征、遗尿症等。 熟悉:各种心理行为测试的方法及其适应年龄,并对结果予以解释、评价;散居儿童及集体儿童的管理;身材矮小、厌食症、发育迟缓等症状的鉴别诊断;儿童早期发展的评价、咨询和干预,儿童保健的卫生宣教。 2. 基本要求 (2)基本技能要求: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规定及管理办法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规定及管理办法(试行) 各科室、部门: 为加快医院医师队伍的建设,加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管理,使住院医师尽快掌握临床知识和技能,保障医院医疗技术长足发展,根据我院医疗专业特点特制定此规定,从2012年7月开始试行,望各科严格遵照执行。 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分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为期三年,科室轮转及出科考核。轮转医师参加科室的临床医疗工作,进行全面系统的临床工作技能基本训练。 1、轮转: (1)、内科系统的医师需轮转的科室有: PICU、神经内科、新生儿科、风湿免疫科、心肾科、呼吸科、消化科。 (2)、外科系统的住院医师需轮转的科室有: 儿外科、新生儿外科 (3)、轮转时间:PICU、神经内科、新生儿科、每个科室轮转期为半年,儿外科、新生儿外科、风湿免疫科、心肾科、呼吸科、消化科科室轮转期为三个月。轮转期指在科室参加正常工作的有效时间,由于其它原因包括病假、婚假、产假、事假而致使在科室参加值班的有效时间未满的,假满后要后续补上,否则不给予出科鉴定(因工作需要由医院主管部门安排调出科室的除外)。 (4)、科室质量管理组要全面负责住院医师在本科室的轮转及培训工作,认真制定培训计划,为 页脚内容1

出科前的理论及技能考核打好基础。 2、出科考核:临床能力考核、出科鉴定、院内学分累计。 (1)、临床能力考核(临床能力平时考核):包括医疗法律、法规知识、核心制度、常见病诊疗常规及诊疗技能考核,包括所在专业的专科基本辅助检查知识。 (2)、出科鉴定:出科前由轮转医师按照《医院轮转医师出科考核表》的要求先做自我鉴定,由科主任组织全科医护人员对住院医师在本科室轮转期间的表现、职业道德水平包括是否具有救死扶伤、以病人为中心的职业责任感,以及医德医风、医患关系、团结合作等情况,给于公平的评价及鉴定。 (3)、院内学分累计:住院医师在轮转期间每年必须完成院内学分总分的85%。累分方式如下:第二阶段:定科后在所在科室进行专科培训,为期两年。 1、完成3年轮转,科室轮转期满、出科考核达标、完成院内学分的住院医师定科后方可进入第二阶段的培训。 2、第二阶段培训前,由医务办组织医师考核组对其临床能力进行总体考核,合格者进入第二阶段培训。考核不合格的医师将后延轮转时间和后延晋升主治医师的申报。 3、第二阶段的培训内容: (1)按医院医疗工作的需求和本人的意向,对三年培训结束的住院医师进行定专业、定科室的定向培训。 (2)专科理论、技能。 (3)第二阶段的培训结束前,由医务办组织相关专家进行住院医临床能力终末考核、职业道德、工作作风进行考核,合格者签发培训合格证,作为晋升职称的重要条件之一。 页脚内容2

XX儿童医院外出进修学习制度及实施细则

新生儿病区 外出进修学习制度及实施细则 根据XX市儿童医院文件徐儿医【2009】37号指导思想,为进一步提高我科医生业务能力,加快科室人才培养,科室根据需要选送科室业务骨干和业务能力突出的专业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提高理论知识和技术水平,通过科务会成立新生儿内科外出进修学习小组,制定新生儿病区来科进修管理制度及具体实施细则。 成立新生儿病区医师外出进修管理小组: 组长: 副组长: 联络员: 组员: 一:我科外出进修人员需符合以下资质: 1:需为我院正式职工,具有执业医师资质者。 2:工作三年以上或具有中级职称的医师,外出学习前一年有论文发表的,或连续2年完成综述的每年可参加一次省内学习活动 2.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及副高以上职称医技人员,在学习前一年有论文发表或者连续2年完成综述的,每年可参加省内省外学术活动各一次。 3.年终考核定为基本合格者,次年不准外出进修学习,定为不合格者2年内不准外出进修学习。 4:参加继续教育的在职人员,在学习期间不准外出进修学习。

5:重点支持国家级、省级继续教育项目的学习,支持各级医学会的学术会议。 二:外出学习时间、地点要求及待遇 1、1:外出进修学习时间最长不超过1年,外出参加学术会议的每人每年累计小于21天。(有科研课题的医技人员除外) 2:外出参加同一个学术活动或学习班,原则上省外只允许一人参加,省内一至两人参加,市内可酌情增加参加人数。 2、外出学习活动原则上不报销飞机票。 3、外出学习期间的薪酬待遇,按徐儿医《XX市儿童医院科教研管理方法》文件规定执行。 三:外出进修学习管理程序 1、我科医师外出进修学习需要本人提出申请,由新生儿内科外出学习审核小组科室主任同意,根据科室工作需要签署同意意见、有计划的安排外出进修。护理人员还要护理部签署同意意见;科主任外出参加学术活动报科教科,经科教科审查登记。省内的学习由分管副院长批准,省外的学习由院长批准,方能外出进修、学习。 2、外出进修学习后,医技人员必须将新的信息和学习的内容以书面形式及开展讲座形式向所在科室组织学习。并将学分证书复印件留科教科存档,同时主持院内业务讲座一次以上。否则不予报销进修学习费用,并取消下次外出学习机会。 3、外出进修学习人员要按期完成学习任务。外出进修半年以上(含半年)者需要与医院签合同,不得提前返回(医院、科室有特殊情况

精神科住院医师培训基地细则

精神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细则 精神病学是研究精神疾病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疾病的发展规律,以及治疗和预防的二级医学学科。精神病学与神经病学有着传统的紧密联系,而且与其他临床学科如心血管科、急诊医学科等,也有广泛的联系。精神科医师的培养还涉及心理学、人文医学、伦理和法律等有关知识。 一、培训目标 通过3年的规范化培训,使住院医师打下扎实的精神科临床工作基础。以培养普通精神科临床诊治能力为首要任务,并具备一定的处理与精神疾病关系密切的其他疾病的能力。住院医师能够掌握正确的临床工作方法,准确采集病史、规范体格检查、正确书写病历,熟悉各轮转科室诊疗常规(包括诊疗技术)和临床路径,正确地对精神科常见疾病进行诊断和处理。培训结束时,住院医师能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际沟通能力,具有独立从事精神科临床工作的能力。 二、培训方法 采取在精神科和相关科室轮转的方式进行,通过管理病人、参加门、急诊工作和各种教学活动,完成规定的临床技能量化指标和指定的自学内容。认真填写《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登记手册》;规范书写病历;参与见习/实习医生和住院医师的精神科临床教学工作。相关轮转科室主要包括:心血管内科、急诊科或ICU、神经内科等。精神科轮转包括:重症病房(以重性精神病性障碍为主、轻症病房或临床心理科(神经症性障碍为主)、其他精神科病房(社区/康复科,老年科,儿童科等)、精神科门诊或急诊等。总轮转时间为33个月。轮转科室及时间安排如下: 阶段轮转科室时间(月) 第1阶段(共9个月)神经内科(有条件可包括神经内科重症监护) 4 急诊科和(或)重症监护病房 3 心血管内科 2 第2~3阶段(共24个月)精神科重症病房12 精神科轻症病房或临床心理科 6 其他(社区/康复科,老年科,儿科等) 3 精神科门(急)诊 3 合计33

2017年度新生儿科医生三基培训计划及实施细则

2017年度新生儿科医生三基培训计划及实施细则 为更好地抓好基础医疗质量,规范医疗操作程序,加大轮转住院医师及本科医务人员“三基”(“三基”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理论和操作考核力度,以考促学,狠练基本功;以培养一支基本功扎实、操作规范的医疗队伍的目的,特制定2017年我科三基培训及考核计划。 一、培训组织与管理 本科成立考核小组,其具体工作是负责本科培训和考核。 考核小组成员:新生儿科主任(组长)、医生组长、总住院医师 二、培训目标与对象 医学临床“三基”培训及考核是提高医务人员整体业务素质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是提高医院医疗水平的重要保证,反映了为医之道的根本,也是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主要内涵。使医疗工作达到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做到“三基”培训人人参加,“三基”考核人人达标。 三、培训计划: 进一步提高我科医务人员“三基”培训的认识,经常利用科室会议,晨会交班时间对全科人员进行三基培训意义、目的、重要性的宣讲教育,提高对培训考核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和自觉性。 培训内容分共同科目和专业科目两个部分。 1.共同科目 包括学习相关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如《执业医师法》、《输血法》、《传染病防治法》、《医疗事故防范及处理条例》及《病历管理规定》等,定期进行合理应用抗生素、传染病报卡、人文交流沟通、医疗文书书写、院内感染等知识讲座。 2.专业科目 (1)专业知识 1)儿童常见感染性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的常用药物及其使用; 2)胃镜、肠镜、肝组织活检的适应症及术前准备;

3)常见危重症的抢救(水电解质紊乱、感染性休克、消化道出血、肝衰竭、颅内高压); 4)抗生素及抗病毒药物在儿科临床的合理应用; 5)出疹性疾病(麻疹、猩红热、水痘、手足口病、幼儿急疹等)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 6)儿童结核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 7)发热待查、肝脾肿大待查、多浆膜腔积液原因待查、婴儿肝炎综合征等疑难病例的诊断思路及流程; 8)传染病诊疗指南 (2)基本技能:手卫生、隔离衣的穿脱、腰椎穿刺术、骨髓穿刺术、胸膜腔穿刺术、腹膜腔穿刺术、鞘内注射技术 ( 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电子胃镜及电子肠镜(包括介入治疗)(适应症、禁忌症及并发症的处理)、肝功能报告结果分析及临床意义。 四、培训内容及方法: 1.采用职工自学与科室、医院集中学习、训练两结合的方式方法。要求本科人员利用一切时间(晨会交班、公体、班余及空闲时间)学习基础医学和本专业、急救知识及技术和理论知识。 2.定期参加医院每月一次的进修医生讲座和疑难病例讨论,扩展视野,熟悉各专业基础知识及非典型病例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3.科室每周一次教学查房,通过对典型病例的系统讲解,示范操作,分析总结,促进轮转医师及实习医生对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病情演变与实验结果分析,疾病诊治等临床基本诊疗技能的掌握,培养轮转及实习医师临床诊疗思维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 4.总住院医师每两周一次小讲座,针对住院医生和实习医师,结合实际诊疗过程训练操作,使轮转及实习医生,掌握新生儿科基本知识及技能; 5.科室每月组织1次疑难病例讨论,有死亡病例时组织全科人员死亡讨论; 6.结合传染病流行动态,根据医院制定的传染病培训计划,进行相关的传染病诊断、治疗、消毒隔离、职业暴露防护等方面知识的培训; 五、考核方式

2017年度新生儿科医生三基培训计划及实施细则

2017年度新生儿科医生三基培训计划及实施细 则 为更好地抓好基础医疗质量,规范医疗操作程序,加大轮转住院医师及本科医务人员“三基”(“三基”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理论和操作考核力度,以考促学,狠练基本功;以培养一支基本功扎实、操作规范的医疗队伍的目的,特制定2017年我科三基培训及考核计划。 一、培训组织与管理 本科成立考核小组,其具体工作是负责本科培训和考核。 考核小组成员:新生儿科主任(组长)、医生组长、总住院医师二、培训目标与对象 医学临床“三基”培训及考核是提高医务人员整体业务素质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是提高医院医疗水平的重要保证,反映了为医之道的根本,也是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主要内涵。使医疗工作达到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做到“三基”培训人人参加,“三基”考核人人达标。三、培训计划: 进一步提高我科医务人员“三基”培训的认识,经常利用科室会议,晨会交班时间对全科人员进行三基培训意义、目的、重要性的宣讲教育,提高对培训考核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和自觉性。 培训内容分共同科目和专业科目两个部分。

1.共同科目 包括学习相关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如《执业医师法》、《输血法》、《传染病防治法》、《医疗事故防范及处理条例》及《病历管理规定》等,定期进行合理应用抗生素、传染病报卡、人文交流沟通、医疗文书书写、院内感染等知识讲座。 2.专业科目 (1)专业知识 1)儿童常见感染性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的常用药物及其使用; 2)胃镜、肠镜、肝组织活检的适应症及术前准备; 3)常见危重症的抢救(水电解质紊乱、感染性休克、消化道出血、肝衰竭、颅内高压); 4)抗生素及抗病毒药物在儿科临床的合理应用; 5)出疹性疾病(麻疹、猩红热、水痘、手足口病、幼儿急疹等)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 6)儿童结核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 7)发热待查、肝脾肿大待查、多浆膜腔积液原因待查、婴儿肝炎综合征等疑难病例的诊断思路及流程; 8)传染病诊疗指南 (2)基本技能:手卫生、隔离衣的穿脱、腰椎穿刺术、骨髓穿刺术、胸膜腔穿刺术、腹膜腔穿刺术、鞘内注射技术 ( 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电子胃镜及电子肠镜(包括介入治疗)(适应症、禁忌症及并发症的处理)、肝功能报告结果分析及临床意义。

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细则

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细则

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细则 麻醉学是一门涉及面广、整体性强的临床医学,它与临床各学科关系密切,更是临床各学科特别是外科手术医疗的基础。麻醉学科根据医疗技术特点分为:普通外科麻醉、心胸外科麻醉、神经外科麻醉、小儿麻醉、妇产科麻醉、口腔麻醉、眼耳鼻咽喉科麻醉、骨科麻醉、手术室外麻醉、重症监测治疗、疼痛诊疗和体外循环等亚专业。麻醉科住院医师不但要掌握麻醉科医师必须具备的监测、调控和支持人体基本生命功能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需要了解相关学科的基本医疗知识。 一、培训目标 经过3年的规范化培训,使住院医师打下扎实的麻醉科临床工作基础,能够掌握正确的临床工作方法,准确采集病情、正确书写麻醉记录;系统掌握麻醉学相关的基本理论,了解本专业国内外新进展,熟练掌握麻醉科常见的临床技能;能基本正确和独立地实施常规临床麻醉。培训结束时,能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际沟通能力,具有独立从事麻醉科临床工作的能力。 二、培训方法 采取在麻醉科各亚专业和非麻醉科室轮转的方式进行。经过管理病人、参加门、急诊工作和各种教学活动,完成规定的病种和基本技能操作数量,学习麻醉科的专业理论知识,认真填写《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登记手册》,规范书写病历,参与见习/实习医生和住院医师的麻醉科临床教学工作。 麻醉科轮转应包括麻醉科所有亚专业的基本训练。非麻醉科室轮转由各基地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在普通外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胸心外科、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小儿内科、急诊科、心电图室、影像科等科室中任选2~3个科室,各轮转2~3个月,合计不能少于6个月。轮转科室及时间安排见表1。 轮转时间和顺序由各培训基地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但不能缺项。33个月的基本培训后能够有3个月的机动培训时间,建议安排非临床麻醉科室的轮转。

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细则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儿科细则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细则儿科学是一门研究小儿营养、生长发育规律、提高小儿身心健康水平和疾病防治的综合性医学学科。它的服务对象从胎儿到青少年,因此其生理、病理、疾病表现等方面与成人不同,具有动态生长和发育的特点。学科范围包括:儿童保健、围生医学、新生儿、感染、消化、呼吸、心血管、泌尿、血液及肿瘤、神经、精神心理、内分泌、免疫、遗传代谢、急救、康复、营养等。一、培训目标通过3年的规范化培训,使住院医师打下扎实的儿科临床工作基础,能够掌握正确的临床工作方法,准确采集病史、规范体格检查、正确书写病历,对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与预防等有较详细的了解,并能独立处理;熟悉各轮转科室诊疗常规(包括诊疗技术)和临床路径。培训结束时,住院医师能够具有良好的执业道德和人际沟通能力,具有独立从事儿科临床工作的能力。二、培训方法采取在儿科范围内各三级学科(专业)科室轮转的形式进行。通过管理病人、参加门、急诊工作和各种教学活动,完成规定的病种和基本技能操作数量,学习内科的专业理论知识;认真填写《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登记手册》;规范地书写病历,参加危重病人的抢救,参与见习/实习医生和住院医师的儿科临床教学工作。轮转科室及其时间安排:轮转科室时间(月)儿童保健 3(其中1 个月在基层)新生儿、产婴室、心血管、肾脏、神经、血液及肿瘤、各2~3(共计27个月,根据培训基消化、呼吸、传染病、重症监护(ICU)、内分泌等地的具体情况安排)门诊、急诊 3 合计33

34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 儿科细则三、培训内容与要求(一)儿童保健(3个月)1. 轮转目的掌握:小儿生长发育规律、发育评价的方法;小儿营养的基 本知识及正确的喂养方法;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程序和预防接种的方法、注意事项及其禁忌证、常见的异常反应及处理;疫苗针对传染病的报告、采样以及疫苗储运的基本要求;儿童佝偻病、贫血、肺炎、腹泻病的防治方案。小儿常见疾病的诊断及防治:营养不良、锌缺乏症、肥胖症、注意力缺陷多动综合征、遗尿症等。熟悉:各种心理行为测试的方法及其适应年龄,并对结果予以解释、评价;散居儿童及集体儿童的管理;身材矮小、厌食症、发育迟缓等症状的鉴别诊断;儿童早期发展的评价、咨询和干预,儿童保健的卫生宣教。 2. 基本要求(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病种最低例数病种最低例数营养不良 3 贫血 3 锌缺乏症 3 遗尿病 3 注意力缺陷多动综合征 3 肥胖病 3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3 儿童疾病综合管理 3 (2)基本技能要求:常用体格指标的测量(如体重、身高、头围、胸围、上臂围、皮下脂肪)。(二)重症监护(ICU 2~3个月) 1. 轮转目的掌握:病情评估、观察生命体征,危重病例评分法。能够分析血气分析、电解质、肝、肾功能等测定结果并进行初步处理,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危重病人一般问题的处理。掌握循环、呼吸、肾脏、消化道、中枢神经、代谢等系统监测参数的判读分析;掌握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脓毒症(SEPSI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休克、弥散

最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试行)

康复医学科培训细则 学科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医疗、康复评定和治疗;熟悉常用的物理治疗、作业治疗、 言语治疗和吞咽障碍治疗、假肢和矫形器装配的特点、适应证和注意事项;初步掌握康 复医学临床研究和教学的方法;了解康复医疗团队的工作特点. 2基本要求 掌握: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和吞咽障碍治疗、假肢矫形器等康复治疗基 本技能训练;掌握神经系统疾病、骨关节系统疾病、内科常见疾病和儿童发育障碍等的 临床医疗、康复评定基本原则和方法、康复治疗的手段和方法;能够制订完整的康复医 疗计划、目标及方法. 熟悉:患者的预后,熟悉至少两项康复医学专科诊断、评定和治疗技术,包括神经电生 理、心肺运动试验、肌骨超声、尿动力学、诊断性和治疗性注射技术等. 具体要求见表6. 表6完成康复诊疗全过程的病种及例数要求病种最低例数病种最低例数 220 脑卒中周围神经疾患 58 颅脑外伤脊髓损伤 1010 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 86 关节置换术骨折 4高血压病4冠心病(不同类型)

4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 6类风湿关节炎2小儿脑瘫(不同类型) 3教学、科研能力培养 3年内应参加一定的临床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撰写文献综述或者病例分析 1篇,并在公开专业期刊发表. —103—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试行) 外科培训细则 外科学是一门涉及面广、整体性强的临床医学,它与临床各科关系密切,更是临床各 外科系统的基础.通过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能够对外科常见疾病进行诊断、治疗、 预防及随访,对外科少见或疑难病症的诊断与治疗、急症和危重病症的急救与抢救具备 初步认识和经验. 一、培训目标 通过3年的规范化培训,使住院医师打下扎实的外科临床工作基础,能够掌握正确的

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培训试题及答案

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试题 科室: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5题,共70分) 1、关于首诊负责制,哪项是正确的( ) A.首诊医师诊治困难,请上级医师指导 B.因存在他科疾病,在未请求会诊的情况下转入他科C.经会诊明确为他科疾病,首诊医生不予处理病人D.家属强烈要求转院,未派医护人员护送 2、关于“三级查房”,正确的是( ) A.副主任以上医师每周查房1次 B.主治医师每天查房两次C.主治医师遇有疑难、危急病例,及时向上级医师或科主任报告D.主治医师无需检查住院医师、进修医师的医嘱 3、关于“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哪一项是错误的( ) A.必要时请相关科室的专家、医护职能部门、院领导参加或全院讨论B.参加讨论的人员应对该病例充分发表意见和建议C.讨论最后由主持人进行归纳总结,并明确下一步治疗方案D.讨论由副主任以上医师记录 4、关于会诊不正确的是( ) A.会诊科室必须认真填写病史概要、初步诊断、会诊目的和要求,由主治医师签字后送往被邀科室。B.急会诊、抢救会诊等特殊情况下,可不受级别对等限制C.会诊医师应将会诊意见详细记录在会诊单上D.紧急会诊时也必须填写会诊申请单,电话直接通知邀请,被邀医师可以拒绝 5、临床查对完全正确的是( ) A.护士执行医嘱时,一定要做到“十对” B.医师开具各种医疗文件时,对病员的姓名、年龄加以核实C.抢救病人执行口头医嘱时,执行者必须口头复诵一遍,核对无误方可执行,并将使用的空安瓿、药瓶、相关包装等物品保留备查D.采集标本时应查患者姓名、性别、床号、标签、标本质量 6、不符合一级护理要求的是( ) A.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病情变化B.每2-3小时巡视患者,观察病情变化C.每日测量患者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D.对患者提供适宜的照顾和康复健康指导7、因抢救未能及时记录时,应在抢救结束后哪个时间段内据实补记:( ) A.2小时内 B.4小时内 C.6小时内 D.12小时内小时内 8、死亡病例讨论必须在病人死亡后内完成() A、24小时 B、48小时 C、一周 D、二周 9、下列关于首诊负责制,理解正确的是:() A、谁首诊,谁负责;首诊医生应仔细询问病史,进行体格检查,认真进行诊治,做好病历记录 B、首诊医生发现患者所患疾病不属于本专业范畴,可以建议转相关科室,无需做病历记录。 C、对诊断尚未明确的患者应在对症治疗的同时,直接建议转院治疗10、入院8天未确诊,治疗效果不佳,病情严重的患者应:() A、转入上级医院诊疗 B、组织疑难病例讨论 C、上报院领导处理 D、继续保守治疗 11、按手术分级管理制度,高年资住院医师可单独完成的手术是() A、一级手术 B、二级手术 C、三级手术 D、四级手术 12、疑难病例是指住院患者入院()日未确定诊断者。 A. 7 B. 5 C. 13 D. 4 13、三级手术指( ) A、技术难度较低、手术过程简单、风险度较小的各种手术 B、技术难度一般、手术过程不复杂、风险度中等的各种手术 C、技术难度较大、手术过程较复杂、风险度较大的各种手术 D、技术难度大、手术过程复杂、风险度大的各种手术 14、医师值班、交接班正确的是( ) A、接班人员未及时到岗,交班人员到时间后可以下班 B、值班医师因急会诊离开岗位未告知护士去向 C、医技科室值班人员应将设备运行情况记录签字后交班 15、关于“疑难危重病例讨论”说法错误的有( ) A、虽然住院检查有重要异常发现,但病人无明显相关临床表现,可以不作讨论 B、病情危重或需要多科协作抢救的病例 C、讨论由主持人归纳总结,确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16、危重病人抢救时正确的做法有( ) A、相关科室的最高职称医师在家中电话指挥抢救 B、医技科室因工作忙,拒绝相关床边检查 C、护士害怕走夜路,拒绝到院参加抢救 D、值班医师先行到场,边参加抢救,边向上级医师汇报 17、不是“术前讨论制度”的内容是( ) A、术前应对诊断、治疗、检查结果分析、术前准备、手术适应症、禁忌症进行梳理讨论 B、是防止疏漏,预防差错发生,保证手术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C、除手术及麻醉相关人员参加外,必要时可请其他科室、外院专家参加,特殊病例,院领导参加 D、讨论时由经治医师脱稿简明介绍病史及诊疗经过 18、关于死亡病例讨论正确的是( ) A、病人死亡后两周内完成死亡讨论 B、讨论由护士长主持,医疗组全体人员参加 C、讨论时应重点总结经验,无需提及不足 D、必要时由医务科组织,科室相关人员或医疗组全体医师、护士长、责任护士参加 19、关于各级医师的手术范围及审批权限不正确的是( ) A、主治医师熟练掌握一、二类手术,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开展三类手术 B、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逐步开展并熟练掌握一类手术 C、低年资副主任医师熟练掌握一、二、三类手术,在上级医师参与指导下开展四类手术 D、高年资副主任医师熟练完成一、二、三类手术,在主任医师指导下开展四类手术 20、危重病人抢救时正确的做法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