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上游金融中心建设视野中金融人才培养

浅析长江上游金融中心建设视野中的金融人才培养

【摘要】重庆长江上游金融中心的建设需要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高校不仅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要改变,还要整合校内外的金融资源,为金融业输送各种类型的高级金融人才。同时建议由政府部门牵头成立金融人才数据库,运用市场机制调节金融人才供求关系。

【关键词】金融中心高校市场机制

1 长江上游金融中心建设中的金融人才需求

2006年,重庆市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在2020年将重庆建设成长江上游金融中心;2009年国发3号文件在国家层面提出将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2012年重庆市第四次党代会强调要加快建设长江上游金融中心,重庆金融业面临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纵观全球主要国际金融中心,金融人才的聚集程度、金融人才队伍水平,是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支撑和保证。重庆打造“长江上游金融中心”,恰恰最缺的是人才。目前重庆市金融系统从业人员规模6.73万人,与建设长江上游金融中心对人才发展的新要求极不适应。根据重庆市金融办制定的《重庆市金融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拟通过“金融高端人才培养工程”、“金融人才国际化提升工程”、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工程、县域金融人才支持工程、金融后备人才储备工程、金融骨干人才培养工程等等,力争到2020年,使金融从业人员增加到15.97万人,从而建设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