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陈的规律

点陈的规律
点陈的规律

《点阵中的规律》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

大家好!我是号,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版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五单元的最后一课《点阵中的规律》。今天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设计这三大板块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分析

尝试与猜测这部分内容是《标准》中的数形结合思想在教材中的具体体现,它从“中国古代名题”延伸到“普遍联系找规律”,其中内容广,想法深,理念新是教材的一大特色。《点阵中的规律》看起来似乎对学生很陌生,与其他知识没有必然的联系,是一节相对独立的数学活动课,其实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接触过一些活动课,都是逐步将数形结合在一起,将知识进行进一步提升。使学生通过观察、推理等活动,在生动的情景中找出图形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与归纳概括能力,提高学生合作交流与创新的意识。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并结合学生的认识结构特点,根据《标准》的“四基”目标,我确定了以下几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观察、寻找图形的特点,从而探索出点阵中的规律,并体会到图形与数的联系;

(2)、通过活动教学培养了学生归纳、概括和逻辑抽象思维的能力,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增强学生审美观念,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根据教材特点以教学目标为导向,我确定如下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和概括点阵中的规律。

2、教学难点: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图形与数的联系。

二、说教法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教学就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为此,本节活动课主要运用自主探究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合作交流法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学习,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引导学生运用归纳总结的方式探究新知,正真把数学课堂还给学生,老师只是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做好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

三:说教学程序

在分析教材、确定教学目标、合理选择教法学法的基础上,我设计的教学程序设计分四个层次进行: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二、主动参与,自主探究;

三、巩固内化,拓展创新;四、回顾总结,反思提升。下面我具体说这四个层次的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为了使学生产生探索的兴趣,激发学习动机,形成最佳的学习心理状态,这个环节我会利用PPT让学生欣赏“国庆大阅兵”的场景,让学生直观感知陈列,然后再用几组围棋的棋谱让学生欣赏,让他们直观地看到:象这样有规律排列的点子图在数学中可称之为“点阵”,从而引出课题:点阵中的规律。

二、主动参与,自主探究

这个环节是放手让学生大胆探究“点陈中的规律”,是本课的中心环节。为

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安排了这样几个环节的活动:

1、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师贴出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点阵图中的部分图形,将其余图形发给小组内的学生,请他们玩找朋友游戏,将手中的图形在黑板上对号入座。(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

2、汇报讨论,共同优化:请小组派代表按点阵中的规律贴图,并说一说想法。让学生进一步观察思考,通过互评将规律补充完整的同时,教师适时引导:“想计算每个点阵中有多少个点子该怎么办呢?”“如果每个点阵中点的个数再多一些,该怎样快速求出点阵中点的个数呢?”同是,我会以正方形点阵为例,鼓励他们用多种方法计算的同时,引导学生将总结的规律抽象成算式。

三、巩固内化,拓展创新

学生学习新的知识方法后,必须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加以巩固、提高、拓展、创新,形成技能,发展智力。为此本环我从下面几个练习进行巩固内化:

1、观察下列点阵,填写算式。

(请学生独立完成,,通过图中的划分可以轻松列出算式。)

2、观察下列图形的规律并填空。

(此题是让学生寻找规律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3、观察下图中已有的几个图形,按规律画出一个图形。

(为了使有困难的学生生动地理解图形变化的规律,我采用了不同颜色标出了每次的变化情况。)

四、回顾总结,反思提升

1、我提出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我会借助这个环节及时反馈本课的教学效果,引导学生在总结上有所提升,不论是知识方面,还是数学思想和方法方面都有所收获。

纵观整个课堂教学流程,体现了数学的教学目标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新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相信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