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与气候部分习题及答案

气象与气候部分习题及答案
气象与气候部分习题及答案

自然地理学第二章气象与气候部分习题及答案

简答题:

1.绘图说明山谷风的形成

山谷风是由于山地热力因子形成的,白天因坡地上空气比同高度上的自由大气增热强烈,于是暖空气沿坡上升,成为谷风,谷地上面较冷的自由大气,由于补偿作用从相反方向流向谷地,称为反谷风。夜间由于山坡上辐射冷却,使邻近坡面的空气迅速变冷,密度增大,因而沿坡下滑,流入谷地,成为山风,谷底的空气因辐合而上升,并在谷地上面向山顶上空分流,称为反山风开民与白天相反的热力环流。

2.海洋性气候与大陆性气候有何异同?

3.为什么在晴朗无风的夜间往往比阴雨的夜间多霜雾?

(1)地面强烈辐射冷却,降温迅速;

(2)当近地面的薄层空气与冷地面接触后,空气将逐渐冷却并达到露点温度,空气中的水汽就凝结在所接触的地表面上或地表面的物体上;

(3)如果露点温度在00C以下,则水汽直接在接触面上凝华为白色的冰晶称为霜,

(4)当空气中水汽较多时,由于强烈辐射降温后空气中会形成许多悬浮在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这种现象便称为雾。

4.为何日出、日落时太阳呈红色??

答案要点:

(1)因为太阳高度不同,太阳光通过大气的厚度也不同;

(2)大气层愈厚则大气的吸收、散射、反射作用也愈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愈少;(3)太阳高度越小,日光垂直投射时穿过的大气质量就越大;

(4)日出、日落时,日光通过的大气质量数最大,短波光的散射增强,红色光在太阳光中的比例增加。故日出、日落时太阳呈红色。

5.绘图说明海陆风是如形成的?

参考:海陆风形成的原因如图:

6.青藏高原对气候有何影响?

答案要点:青藏高原的存在对对周围气候有巨大的影响,具体表现如下:

(1)青藏高原的冷热源作用:冬季,青藏高原相对周围大气而是一个冷源,使大陆上蒙古高压势力得于加强,夏季,青藏高原相对周围大气是热源,使得印度低压势力得于加强,即对西南季风有加强作用。

(2)青藏高原的动力作用:青藏高原对下部流场的机械屏障和分支作用十分明显。屏障作用:冬季,从西伯利亚入侵我国的寒潮,使我国热带、副热地区的

冬季气温远比受青藏高原屏障的印度半岛为低;夏季,阻挡西南气流北上,使

位于高原以北的我国新疆、青海气候干旱,而喜马拉雅山南坡的印度河流域湿

润多雨。分去作用:冬季,西风气流受到高原的阻挡被迫分去,分别沿高原绕行,于是,在高原西北侧为暖平流,而在西南侧为冷平流。绕过高原后气流辐

合东北侧为冷平流,东南侧为暖平流。

7.论述题气候变暖将对地球生态环境产生什么影响??

(1)全球气温长高使海水温度随之增加,这将使海水膨胀,导致海平面长高;

(2)由于极地增暖剧烈,造成极地冰川融化而融化的水量会造成海平面抬升;

(3)气温升高使高纬度降水增加而中纬度则因变暖后副热带干旱带北移而变干旱,副热带地区降水有所增加,低纬度因变暖而对流加强,因此降水增加;

(4)就生态系统而言由于高纬度冰冻的苔原部分解冻,磊大北界会更向极地方向发展,中纬度将由于变干,某些喜湿润温暖的森林和生物群落将逐渐被目前在副热带所见的生物群落所代替。

(5)全球沙漠化将扩大3%,林区将减少11%,草地扩大11%,

(6)全球的热带病将增多。

8.影响气候形成和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1)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分布的不均;

(2)地球自转的存在,形成三圈环流;

(3)海陆热力差异的存在使得,带状的气压带分隔成一个个孤立的高低气压中心;

(4)暖、寒洋流的作用使得气候更加复杂。

9.一天中,下午太阳辐射最强,为什么最高气温却出现在午后2点左右??

(1)大气的热量主要来源于地面的长波辐射;

(2)而地温的高低并不是直接决定于地面对当时吸收太阳辐射的多少,而是决定于地面储存热量的多少,

(3)正午,太阳辐射最强,地温不断升高,午后,尽管太阳的辐射开始减弱,但是地面得到的热量比失去的热量还是多些,地面长波辐射继续加强,气温也随着不断升高;

(4)到午后一定时间,地面得到的热量因为太阳辐射的进一步减弱,获得的热量少于失去的,这时地温开始下降,地温的最高值就出现在地面由储存转为损失,地温由上升转为下降的时刻,这个时刻通常在午后1点钟左右,

(5)由于地面的热量传递给空气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左右。

10.人类活动对气候有何影响??

(1)使气温升高,产生温室效应;

(2)导致空气污染;

(3)产生酸雨;

(4)人为地往大气中排放氟里昂,使空气中的臭氧层曹受破坏。

气象学习题(有答案)

.学习帮手 . 第一章 大气 一、名词解释题: 1. 干洁大气:除去了水汽和各种悬浮的固体与液体微粒的纯净大气,称为干洁大气。 2. 下垫面:指与大气底部相接触的地球表面,或垫在空气层之下的界面。如地表面、海面及其它各种水面、植被表面等。 3. 气象要素:构成和反映大气状态的物理量和物理现象,称气象要素。主要包括气压、气温、湿度、风、云、能见度、降水、辐射、日照和各种天气现象等。 二、填空题: (说明:在有底线的数字处填上适当内容) 1. 干洁大气中,按容积计算含量最多的四种气体是: (1) 、 (2) 、氩和 (3) 。 2. 大气中臭氧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的 (4) 。 3. 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水汽主要吸收 (5) 辐射。 4. 近地气层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一般白天比晚上 (6) ,夏天比冬天 (7) 。 5. (8) 是大气中唯一能在自然条件下发生三相变化 的成分,是天气演变的重要角色。 6. 根据大气中 (9) 的铅直分布,可以把大气在铅直 方向上分为五个层次。 7. 在对流层中,温度一般随高度升高而 (10) 。 8. 大气中对流层之上的一层称为 (11) 层,这一层上部气温随高度增高而 (12) 。 9. 根据大气中极光出现的最大高度作为判断大气上界的标准,大气顶约高 (13) 千米。 答案: (1)氮 (2)氧 (3)二氧化碳 (4)紫外线 (5)长波 (6)低 (7)低 (8)水汽 (9)温度 (10)降低 (11)平流 (12)升高 (13)1200 三、判断题: (说明: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 臭氧主要集中在平流层及其以上的大气层中,它可以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2. 二氧化碳可以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使地面空气升温,产生“温室效应”。 3. 由于植物大量吸收二氧化碳用于光合作用,使地球上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减少。 4. 地球大气中水汽含量一般来说是低纬多于高纬,下层多于上层,夏季多于冬季。 5. 大气在铅直方向上按从下到上的顺序,分别为对流层、热成层、中间层、平流层和散逸层。 6. 平流层中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升高,没有强烈的对

气象学与气候学要点及试题-仅知识点

《气象学与气候学》要点及试题 *教学要点及试题: 绪论 重点: 1.气象学、气候学、天气学的概念及所研究对象 2.本学科与其他部门地理、区域地理学的关系 ●气象(meteor): ●气象学(meteorology)运用物理学原理和数学物理方法,研究发生于大气中一切物理性质、物理现 象和物理过程的大气学科。 ●气象学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1)大气一般的组成、范围、结构及各种要素等; ●(2)大气现象的发生、发展及能量来源; ●(3)探求大气现象的本质及其变化规律; ●(4)将大气现象中的规律应用于实践。 ● ●气候:某地气候—在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性质和人类活动长时间的相互作用下,某时段内(一 般指30年以上)大量天气过程的综合。 ●。 ●天气与气候简析。某一地区在某一瞬间或某一段时间内大气状况和大气现象的综合 ● 1.气候和天气关系密切,却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二个不同概念: ● a. 天气:一个地区短时间内大气的具体状态。 ●例如:三亚市某日的最高气温30°C,最低气温20°C ,午后有雷阵雨 ● ● b. 气候: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例如:在中国,东部地区7月较为闷热;北方地区1月和2月多严寒天气;某市年平均气温为25°C, 昆明四季如春,这些都属于气候现象。 ● ●气候学研究任务: ●气候系统及其组成: ●大气的物质组成:(1)干洁空气、(2)水汽、(3)固态、液态颗粒

●什么是气溶胶(Aerosols),其分布特征和作用是什么? ●大气的圈层组成及各圈层特点 ●饱和水汽压(E)与温度(t)按指数规律变化。 ●绝对湿度: ●相对湿度: ●比湿(q) ●混合比(γ) ●露点(T d)当 ●风(wind) ●云: ●降水变率 ●空气状态方程: ●虚温:T v, ●思考题: 1.某气象台站测得某日某时f=40%,t=15℃,p=1000hPa, 求该时段的e、d、a、q、γ值。 2.北纬30°处有一座海拔1000m高的山,试分析该山地坡麓与山顶在上、下午不同时间各气象要素(T、p、 e、E、 f、t d)的分布及山南与山北的差别。 3.简介大气主要成分在大气层中的作用及微量气体(CO2、O3)影响气温垂直分布的原因及机制。 4.人类用什么方法来限制大气系统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和 臭氧层遭到破坏? 5.对流层的三个基本特征是怎样形成的?对人类生存自然环 境有何影响? 6.对流层顶气温分布为何高纬高,低纬低? 7.说明状态方程物理意义. 8.说明各气象要素定义及单位. 9.干湿空气哪个重,为什么? 10.一块湿空气,P=1000hpa,e=23.4hpa,t=20°, 求该湿空气密度. 一、填空题: 1.气象学是研究发生于()中的一切()和()的科学,以()为研究对象。用()表示。 2.天气是指在某一地区,()或()内大气中的()和天气现象的综合。

天气与气候练习题(附答案)

地理周练卷(六)天气与气候 班级 姓名 小组 右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地一月等温线分布示意图。据图回答 1. 判断图中甲乙两地的气温 ①甲地气温大于 ③乙地气温小于 A. ①③ B. C.②③ D. 甲地是盆地 该区域主要粮食作物是谷子 该区域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图示地区植被若遭到破坏,易导致土地荒漠化 下图为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6. 图中箭头表示风向正确的是 ( A. ① B. ② C.③ D. °°C 4°C ①④ ②④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C. D. (单位: ) 1000 /咖亠 * ■ ■— 1 — 2 题。 () ②甲地气温小于0°C ④乙地气温大于4°C ( D hPa )。判断6— 7题。 () B 下图为中央气象台发布的某日我国地质灾害指数和限电指数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3— 4题。 3. 这种情形出现最有可能发生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4. 地质灾害指数和限电指数较高的地区, 天气分别可能是() A.沙尘暴?寒潮 B.暴雨.高温 C. 干旱.台风 D. 暴雨.低温 5. 下图反映全球一月份等温线分布规律的是 90"

7. 该气压中心形成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船只从大西洋进入地中海顺风顺水 B. 长江口盐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 C. 密西西比河进入枯水期

D. 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牧草枯萎 8. 假如一座高3000多米的高山,不受其他因素影响,下列哪幅图最能表示 下图是北半球某地区近地面天气模式示意 图。 9. n地的风向是() A. 西南风 B. 西北风 B. C.东南风D.东北风 10. 此时m.n两地的一般天气状况是() A.m.n两地都晴 B.m.n 两地都有雨 C. m地有雨,n地晴 D.m 地晴,n地有雨 11. 下图中,正确反映该天气系统过境期间,n 地温度变化过程的是() 读甲.乙两种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完成12— 13题。 12. 甲.乙气候类型的分布都() A.处于迎风坡 B. 向高纬延伸 C.随附近洋流流向延伸 D.向低纬延伸 13. 关于甲.乙气候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读图回答9—11题。

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练习题(含答案)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 1.如图是地中海气候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下列关于地中海气候特点正确的是() A.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B. 全年高温多雨 C. 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湿润 D. 全年炎热干燥 【答案】 C 【解析】【分析】地中海气候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影响,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暖湿润。 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地中海气候的特征,A属于季风气候特征,B属于热带雨林气候,D属于热带沙漠气候。 2.兰州市规划生态绿地以南北两山森林公园和郊野公园为主体,形成城市生态绿地系统。据次完成下列小题。 (1)夏季人们喜欢去兰山公园休闲度假的原因之一是() A. 气温比市区低 B. 物价比市区便宜 C. 交通比市区方便 D. 便于野炊 (2)下列行为符合兰州市生态绿地规划的是() A. 在林区开垦耕地,种植粮食 B. 在林区修建高档私家别墅 C. 保护林区植被 D. 在林区修建中央商务区 【答案】(1)A (2)C 【解析】【分析】(1)夏季城市因大量的人工发热、建筑物和道路等高蓄热体及绿地减少等因素,使得城市“高温化”。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和森林公园。因此夏季人们喜欢去兰山公园休闲度假的原因是公园的气温比市区低。故选A。(2)在林区开垦耕地,修建高档私家别墅和中央商务区会破坏林区的生态环境,都不符合兰州生态绿地规划;保护林区植被符合兰州市生态绿地规划,故选C。 【点评】(1)热岛效应是由于人为原因,改变了城市地表的局部温度、湿度、空气对流等因素,进而引起的城市小气候变化现象。该现象属于城市气候最明显的特征之一。由于城市人口工业集聚,交通工具及工业生产等释放大量人为热,使市区气温高于郊区,市区仿

气象学习题(有答案)

. 第一章 大气 一、名词解释题: 1. 干洁大气:除去了水汽和各种悬浮的固体与液体微粒的纯净大气,称为干洁大气。 2. 下垫面:指与大气底部相接触的地球表面,或垫在空气层之下的界面。如地表面、海面及其它各种水面、植被表面等。 3. 气象要素:构成和反映大气状态的物理量和物理现象,称气象要素。主要包括气压、气温、湿度、风、云、能见度、降水、辐射、日照和各种天气现象等。 二、填空题: (说明:在有底线的数字处填上适当内容) 1. 干洁大气中,按容积计算含量最多的四种气体是: (1) 、 (2) 、氩和 (3) 。 2. 大气中臭氧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的 (4) 。 3. 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水汽主要吸收 (5) 辐射。 4. 近地气层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一般白天比晚上 (6) ,夏天比冬天 (7) 。 5. (8) 是大气中唯一能在自然条件下发生三相变化的成分,是天气演变的重要角色。 6. 根据大气中 (9) 的铅直分布,可以把大气在铅直方向上分为五个层次。 7. 在对流层中,温度一般随高度升高而 (10) 。 8. 大气中对流层之上的一层称为 (11) 层,这一层上部气温随高度增高而 (12) 。 9. 根据大气中极光出现的最大高度作为判断大气上界的标准,大气顶约高 (13) 千米。 答案: (1)氮 (2)氧 (3)二氧化碳 (4)紫外线 (5)长波 (6)低 (7)低 (8)水汽 (9)温度 (10)降低 (11)平流 (12)升高 (13)1200 三、判断题: (说明: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 臭氧主要集中在平流层及其以上的大气层中,它可以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2. 二氧化碳可以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使地面空气升温,产生“温室效应”。 3. 由于植物大量吸收二氧化碳用于光合作用,使地球上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减少。 4. 地球大气中水汽含量一般来说是低纬多于高纬,下 层多于上层,夏季多于冬季。 5. 大气在铅直方向上按从下到上的顺序,分别为对流层、热成层、中间层、平流层和散逸层。 6. 平流层中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升高,没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7. 热成层中空气多被离解成离子,因此又称电离层。 答案:1.对,2.错,3.错,4.对,5.错,6.对,7.对。 四、问答题: 1. 为什么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有日变化和年变化? 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植物在太阳辐射的作用下,以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合成碳水化合物,因此全球的植物要消耗大量的二氧化碳;同时,由于生物的呼吸,有机物的分解以及燃烧化石燃料等人类活动,又要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这样就存在着消耗和产生二氧化碳的两种过程。一般来说,消耗二氧化碳的光合作用只在白天进行,其速度在大多数地区是夏半年大,冬半年小;而呼吸作用等产生二氧化碳的过程则每时每刻都在进行。所以这两种过程速度的差异在一天之内是不断变化的,在一年中也随季节变化,从而引起二氧化碳浓度的日变化和年变化。 在一天中,从日出开始,随着太阳辐射的增强,植物光合速率不断增大,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也随之不断降低,中午前后,植被上方的二氧化碳浓度达最低值;午后,随着空气温度下降,光合作用减慢,呼吸速率加快,使二氧化碳消耗减少;日落后,光合作用停止,而呼吸作用仍在进行,故近地气层中二氧化碳浓度逐渐增大,到第二天日出时达一天的最大值。 在一年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也主要受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一般来说,植物夏季生长最旺,光合作用最强,秋季最弱。因此二氧化碳浓度秋季最小,春季最大。 此外,由于人类燃烧大量的化石燃料,大量的二氧化碳释放到空气中,因而二氧化碳浓度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2. 对流层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对流层是大气中最低的一层,是对生物和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气层。对流层的主要特点有: (1)对流层集中了80%以上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是天气变化最复杂的层次,大气中的云、雾、雨、雪、雷电等天气现象,都集中在这一气层内; (2) 在对流层中, 气温一般随高度增高而下降, 平均每上升100米, 气温降低0.65℃,在对流层顶可降至-50℃至-85℃; (3) 具有强烈的对流运动和乱流运动,促进了气层内的能量和物质的交换; (4) 温度、湿度等气象要素在水平方向的分布很不均匀,这主要是由于太阳辐射随纬度变化和地表性质分布的

气象学与气候学试题及答案

气象学与气候学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 1、大气污染:大气污染物在大气中达到一定的浓度,而对人类生产和健康造成直接或间接危害时,称为大气污染。 2、大气稳定度:是指气块受任意方向振动后,返回或远离原平衡位置的趋势和程度。 3、干洁空气:大气中除去水汽和固体杂质以外的整个混合气体称为干洁空气。 4、气团:一定范围内,水平方向上气象要素相对比较均一的大块空气。 5、气候:一个地区在太阳辐射,下垫面性质,大气环流和人类活动长时间作用下,在某一时段内大量天气过程的综合,是时间尺度较长的大气过程。 6、水汽压:大气中水汽所产生的那部分压力称为水汽压。 7、辐射能:辐射就是以各种各样电磁波的形式放射或输送能量,它们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它们透过空间并不需要媒介物质,由辐射传播的能量称为辐射能。 8、辐射地面有效辐射:指地面辐射E地和地面所吸收的大气辐射E气之差。 9、光谱:太阳辐射能按波长的分布。 10、气旋:是一个占有三度空间的大尺空气涡旋,在北半球,气旋范围内空气作逆时针旋转,在同一高度上气旋中心的气压比四周的低。 11、高气压;由闭合等压线构成的高气压,水平气压梯度自中心指向外圈。 12、低气压:由闭合等压构成的低气压区,水平气压梯度自外向中心递减。 13、反气旋:是一个占有三度空间的大尺度空气涡旋,在北半球,反气旋范围内空气作顺时针方向旋转,在同一高度上,反气旋中心的气压比四周的高。 14 锋面气旋——生成和活动在温带一区的气旋称为温带气旋,而具有锋面结构的低压,称锋面气旋。 15、锋:是冷暖气团之间狭窄的过渡带,是一个三度空间的天气系统。 16、暖锋:是暖气团起主导作用,推动锋线向冷气团一侧移动。 17、冷锋:指冷气团势力比较强,向暖气团方向移动而形成的锋。 18、海陆风:由于海陆热力差异而引起的以一日为周期变化的风,白天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海风);夜晚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陆风)。 19、山谷风:大山区,白天日出后山坡受热,其上的空气增温快,而同一高度的山谷上空的空气因距地面较远,增温慢,于是暖空气沿山坡上升,风由山谷吹向山坡,称谷风。夜间山坡,辐射冷却,气温迅速下降,而同一高度的山谷上空的空气冷却慢,于是山坡上的冷空气沿山坡下滑,形成与白天相反的热力环流。下层风由山坡吹向山谷,称为山风。这种以一日为周期而转换风向的风称为山谷风。 20、季风:以一年为周期,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有显着改变的现象,风向不仅有季节改变,且方向的变化在120°以上 21、气候资源:指能为人类合理利用的气候条件,如光能、热能、水分、风等。 22、地转风:是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相平衡时,空气作等速、直线水平运动的形式。 23、梯度风:自由大气中作曲线运动的空气,当G、A、C这个力达到平衡时形成的风称为梯度风 24、相对湿度:空气中实际具有的水汽压与同一温度下饱和水汽压的百分比。 25、雾:是悬浮于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水滴或冰晶,使水平能风度小于1KM的物理现象。如果能风度在1-10KM范围内,则称为轻雾。 26、台风:当地面中心附近最大风速大于或等于32.6m/s的热带气旋称为台风,热带气旋是形成于热带海

天气与气候练习题

天气与气候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表是某地气温和降水资料,请回答该种气候类型有可能在下列哪个地区分布:() A.南亚B.欧洲西部C.西亚D.南极地区2.号称“世界雨极”的是() A.乞拉朋齐B.火烧寮C.吐鲁番盆地D.阿塔卡马沙漠3.降水量测定通常使用的测量工具是() A.储水瓶B.储水筒C.雨量器D.盛水器 4.读等值线分布模式图(图中a > b > c),若图中等值线为等温线,则图示地区表示的是() A.南半球1月等温线B.南半球7月等温线 C.北半球1月等温线D.北半球7月等温线 5.在下图代表的四种气候类型中,表示地中海气候的是()

A.甲B.乙C.丙D.丁 6.江西庐山是夏季避暑胜地,其主要因素是:() A.海路位置 B.纬度位置 C.地形因素 D.人为因素 北京的小明暑假去五岳之首——泰山旅游,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7.小明看见泰山景区某宾馆大厅的四个时钟,同一时刻四个城市时间不同的原因是() A.地球绕地轴不停地自转 B.地球绕太阳不停地公转 C.泰安市纬度低 D.宾馆时钟损坏 8.泰山玉皇顶(海拔约1 524米)与山麓的宾馆(海拔200米)气温相差大约()A.4.5℃ B.6℃ C.8℃ D.12℃ 9.下列描述中,属于气候的是() A.狂风暴雨B.东边日出西边雨C.电闪雷鸣D.秋高气爽 10.一年当中,北半球陆地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出现在() A.1月、7月B.7月、1月C.6月、12月D.8月、2月读下图“北半球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1.北半球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是() 试卷第2页,总7页

A.由北向南气温逐渐降低B.由南向北气温逐渐降低 C.由东向西气温逐渐降低D.由西向东气温逐渐降低 12.上图中甲区域年平均气温较周边地区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高低B.地形地势C.海陆分布D.人类活动 13.在卫星云图中,某日上海为绿色时,上海的天气是( ) A.阴雨天气B.晴朗天气C.晴转阴天气D.阴转晴天气 14.唐代诗人白居易与友人游江西庐山,宿大林寺。当时为农历四月初九,山上梨桃始花,作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请你判断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地形因素对气候的影响B.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 C.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D.洋流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15.读降水柱状图和气温曲线图判断气候类型以该城市的气候类型() A.热带季风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 16.防止全球变暖的最好措施是() A.不使用煤、石油、天然气 B.减少人口数量 C.多种粮食作物 D.开发新型的、污染少的能源 17.世界上降水最多被称“世界的雨极”的地方() A.奥伊米亚康B.阿齐济耶 C.乞拉朋齐D.阿塔卡马沙漠 18.联合国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报告说,科学家可以95%地肯定,人类活动是加剧了自1950年代以来地球变暖。如果气温再升高2℃,地球的1/4变沙漠!为了明确二氧化碳增多的原因和全球变暖的不良后果,下列按因果关系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大量燃烧煤、石油、天然气②沿海低地被淹没③冰川融化 ④海平面上升⑤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⑥温室作用使气温升高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⑤③④②⑥C.①⑥⑤③④②D.①⑤⑥③④②19.世界雨极乞拉朋齐,年降水量曾达到26461毫米,影响其降水的主要因素是()

气象学与气候学复习题

气象学与气候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重要说明:复习应该扎实全面进行,此复习题只作为复习的重要线索和提示,并非考试的范围。 一、名词解释 1.天气:某地短时间气象要素和大气现象的综合表现。 2.风压定律:风与等压线平行,在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右,低压在左。南半球相反。 3.小气候:在一个大范围的气候区域内,由于局部地区地形、植被、土壤性质、建筑群等以及人或生物活动的特殊性而形成的小范围的特殊气候。如农田、城市、住宅区的气候。 4.对流层:大气垂直分层的最下层,平均厚度13-14千米左右。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5.水平气压梯度力:气压梯度力的水平分量。是一个向量,其方向与等压面垂直,由高压指向低压,大小等于作用于单位质量空气上的力。 6.地转风:自由大气中运动的空气,当G、A这两力达到平衡时形成的风称为地转风。 7.气团:在水平方向上物理属性相对比较均匀的大块空气。 8.气候分类:在对全球气候形成因素综合分析的前提下,求同存异,对全球气候进行类型划分,使全球复杂的气候简单化和系统化的过程。分类的结果是把全球气候划为若干气候带和气候型,目的是便于气候研究和气候应用。 9.热成风原理:热成风与等温线平行,在北半球背热成风方向而立,高温在右,低温在左。南半球相反。10.高地气候:高原山地的气候,由于随着高度的变化水热组合发生相应变化,形成具有明显垂直带性的气候,叫高地气候。 11.气象学:研究大气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并用于指导生产实践为人类服务的科学。 12.露点(温度):是当时条件下,使空气达到饱和时应有的界限温度。 13.寒潮:强冷空气活动所产生的大范围的剧烈大风、降温、霜冻和降雪等灾害性天气。 14.天气:某地短时间气象要素和大气现象的综合表现。 15.风压定律:风与等压线平行,在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右,低压在左。南半球相反。 16.小气候:在一个大范围的气候区域内,由于局部地区地形、植被、土壤性质、建筑群等以及人或生物活动的特殊性而形成的小范围的特殊气候。如农田、城市、住宅区的气候。 17、饱和水汽压:一定温度下空气中水汽含达到最大值时的水汽压,称为饱和水汽压,也叫最大水汽压。 18、温室效应:大气逆辐射使地面实际损失的热量比它以长波辐射放出的热量少一些,大气的这种作用称为温室效应。 二、填空题 1、大气中除去水汽和固体杂质以外的整个混合气体称为干洁空气-。 2、由太阳喷焰中发射的高能粒子与高层大气中的空气分子相撞,使之电离,并在地球磁场作下偏于两极上空形成,这种现象称为极光-。 3、太阳辐射能按波长的分布称为太阳光谱。 4、暖气团温度高于所经过地区温度,暖气团使所经过地区变暖,气团底部失热、冷却、气温直减率减小,气层趋于稳定。 5、气团形成的条件是(1、大范围性质比较均一的下垫面,(2、有利于空气停滞和缓行的环流条件。 6、锋两侧的温度、湿度、稳定度以及云、风、气压等气象要素有明显的差异。

《气象学与气候学》习题集及答案解析

《气象学与气候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天气:指某一地区在某一瞬间或某一短时间内大气状态(如气温、湿度、压强等)和大气现象(如风、云、雾、降水等)的综合。 2、干洁大气:除去水汽及其他悬浮在大气中的固、液体质粒以外的整个混合气体。 3、气候:一个地区在太阳辐射,下垫面性质,大气环流和人类活动长时间作用下,在某一时段内大量天气过程的综合,是时间尺度较长的大气过程。 4、气候系统: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冰雪圈和生物圈组成的整个系统,以及系统内各子系统间一系列复杂的相互作用过程统称为气候系统。 5、辐射地面有效辐射:指地面辐射E地和地面所吸收的大气辐射E气之差。 6、黑体:对于投射到该物体上所有波长的辐射都能全部吸收的物体称为绝对黑体。 7、深厚系统:温压场对称的天气系统,如暖高压和冷低压。。 8、大气窗:大气中对地面长波辐射在8-12微米的吸收几乎为零,地面辐射直接透过大气层进入宇宙中。 9、温室效应: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吸收很少,能让大量的太阳短波辐射穿过大气到达地面,但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水汽、氧化亚氮、氯氟烃等温室气体成分的存在,使大气能强烈地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而增热,并又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返回给地面一部分,对地表有保温效应,称为大气的温室效应,亦称花房效应。 10、大气污染:大气污染物在大气中达到一定的浓度,而对人类生产和健康造成直接或间接危害时。 11、暖锋:是暖气团起主导作用,推动锋线向冷气团一侧移动。 12、辐射:物体以电磁波或粒子流形式向周围传递或交换能量的方式。 13、辐射能:辐射就是以各种各样电磁波的形式放射或输送能量,它们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它们透过空间并不需要媒介物质,由辐射传播的能量称为辐射能。 14、大气逆辐射:指向地面的那部分大气辐射称为大气逆辐射。 15、地面有效辐射:地面辐射与被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 16、地面辐射差额:在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地面所吸收的辐射与放出的辐射之差,称为地面辐射差额。 17、大气稳定度:处在静力平衡状态中的空气块因受外力因子的扰动后,大气层结(温度和湿度的垂直分布)有使其返回或远离原来平衡位置的趋势或程度,称之为大气稳定度。 18、干绝热过程:干空气或未饱和的湿空气作垂直升降运动时,既没有与外界交换热量,又没有发生水相变化的过程。 19、干绝热直减率:干空气或未饱和湿空气绝热上升单位距离时的温度降低值。 20、逆温:对流层中出现的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递增的反常现象。 21、辐射逆温:在晴朗无风或微风的夜晚,因地面、雪面或冰面、云层顶部等的强烈辐射冷却,使紧贴其上的气层比上层空气有较大的降温而形成的的逆温。 22、阳伞效应:大气中云和气溶胶对太阳辐射的强烈散射和反射作用,减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对地面有降温作用。 23、温室效应: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吸收很少,能让大量的太阳短波辐射穿过大气到达地面,但大气能强烈地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而增热,并又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返回给地面一部分,对地表有保温效应。 24、气温年较差:一年中的最冷月的平均温度与最热月的平均温度之差。 25、虚温:在同一压强下,干空气密度等于湿空气密度时,干空气应有的温度。 26、露点:湿空气在水汽含量不变条件下,等压降温达到饱和时的温度。 27、位温:气块循着干绝热过程移动到同一个标准高度1000hPa 处,所具有的温度。 28、相对湿度:空气的实际水汽压与同一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之比。 29、饱和水汽压:在一定温度下,从水面或冰面进入空气中的水分子数与从空气中进入水面或冰面的水分子数相等时的水汽压。 30、位势高度:是指单位质量的物体从海平面抬升到某一高度克服重力所作的功。 31、高气压;由闭合等压线构成的高气压,水平气压梯度自中心指向外圈。

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专题练习(附答案)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 1.全球气接变暖已引起人们广泛关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全球气温升高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 修建水库和灌溉工程 B. 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大量的化学肥料 C. 大量人工造林 D. 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 (2)作为一名中学生,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时,下列哪个做法不可取() A. 随手关灯,节约用电 B. 使用一次性木筷,既方便又卫生 C. 超市购物使用环保购物袋 D. 上学步行或乘坐公交车 【答案】(1)D (2)B 【解析】【分析】(1)人类活动可以对气候产生影响,主要表现在:通过改变地面状况,影响局部地区气候。如人工造林、修建水库和灌溉工程,可以使当地气温的变化趋于缓和。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大里的化学肥料会污染土壤,对气候影响小;近50年来,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旱涝灾害频繁。D符合题意。 (2)节能减排,绿色出行,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大量使用一次性木筷,是对森林(森林可以吸收二氧化碳)的破坏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时,是错误做法;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D;(2)B; 【点评】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和自然现象。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即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即温室效应。全球变暖会使全球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仅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威胁人类的生存。因此每个人都应具备环保意识,保护我们的环境,保护我们的地球。 2.读某地气温和降水图(下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该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大陆西岸 B. 该地区河流有结冰现象

【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试题(附答案)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 1.全年温和多雨的气候类型是() A. 地中海气候 B. 温带海洋性气候 C. 温带季风气候 D. 温带大陆性气候 【答案】 B 【解析】【分析】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大要素,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冬季温和多雨;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少雨,冬季寒冷干燥。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是常考的重要考点,有一定难度,要求学生牢记每一种气候类型在世界上的地区分布及气候特征。 2.宜宾某学校学生在地理特长课活动中收集了欧洲西部甲乙丙三地的气象资料,并绘制成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右图中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与左图中甲乙丙三地气候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 ①-甲② -乙③ -丙 B. ①-甲② -丙③ -乙 C. ①-乙② -甲③ -丙 D. ①-丙 ② -乙③ -甲 (2)左图中箭头所示风向及其性质是() A. 西南风,寒冷干燥 B. 西南风,温暖湿润 C. 东北风,寒冷干燥 D. 东北风,温暖湿润 (3)欧洲旅游业发达,下列有关左图中三地旅游资源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甲地有巴黎圣母院 B. 乙地有阳光沙滩 C. 丙地有阿尔卑斯山滑雪场 D. 甲乙丙均有峡湾风光 【答案】(1)B (2)B (3)B 【解析】【分析】(1)左图中的甲、乙、丙分别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右图中的①、②、③分别代表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地中海气候,故B符合题意。 (2)读图可得,左图中箭头所示的风向是西南风,其特点是温暖湿润,该地区位于欧洲

气象气候1至8章复习题

气象学与气候学复习题 第一、二章 一、选择题 1、300千米以上大气层气温达1000℃以上,其中运行的人造卫星不会烧毁,原因() a 卫星与大气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 b 卫星在大气中高速运动,能很好地散热c该层大气稀薄,卫星从中吸收的及与之摩擦产生的热量有限 d该层大气密度很大,有利于卫星散热 2、关于大气层中的臭氧,正确的说法是() a 只有臭氧层有臭氧 b 臭氧在大气层中均匀分布 c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d臭氧层分布在对流层中,所以与人类关系很密切 3、当地面热量由盈余转为亏损时() a 太阳辐射最强 b 地面辐射最强 c 大气辐射最强 d 气温最高 4、层具有无线电波的反射能力。() a 中间层 b平流层c暖层 d散逸层 5、关于等温线与等高线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等高线数值越大,等温线数值越大 b 等高线数值越大,等温线数值越小 c等高线数值越大,等温线越稀疏 d同一海拔高度上,气温相等 7、当天空出现青蓝色时,说明大气中的微粒直径是() a大于入射波的波长 b小于入射波的波长 c等于入射波的波长 d与入射波的波长无关 8、“大气保温效应”中起作用的是() a水b大气逆辐射c二氧化碳d尘埃 9、关于气温空间分布,正确的说法是() a 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 b 气温从山麓向山顶降 c 夏季大陆气温比同纬度海洋低 d 冬季大陆气温比同纬度的海洋高 10、夏半年,北半球的太阳辐射量最多的地区是()。 a.赤道 b.20°----25°N c.30°N----25°N d.副热带 11、在干洁空气中能够强烈吸收和放射长波辐射的气体成分是:() A、氮气; B、氧气; C、臭氧; D、二氧化碳。 12、在低纬度对流层顶的高度是:() A、8-9公里; B、10-11公里; C、11-12公里; D、17-18公里。 13、一天中大气逆辐射最强的时刻在:() A、太阳高度最大时; B、12-13时; C、气温最高时; D、云量最多时。 14、我国年总辐射量最大的地区在:() A、新疆; B、西藏; C、长江中下游 D、海南岛。 15、空气与地面交换热量的主要方式是:() A、辐射交换; B、传导; C、对流运动; D、潜热交换。 16、有关空气温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一定温度下,空气中水汽含量越多,饱和差越小;

第四章习题-气象学与气候学

第四章大气的运动 [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研究大气运动产生的原因,大气运动的形式、状况和大气环流。大气运动是气压分布的不均匀所造成的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惯性离心力、重力以及摩擦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大范围的大气运动就是大气环流,气压带、全球的行星风带、平均经圈环流、平均纬向环流、平均水平环流、大气活动中心构成了大气环流的平均状况。 [名词解释] 静力方程:gdZ dP ρ=- 气压场:气压的空间分布称为气压场 等压线:等压线是同一水平面上各气压相等点的连线 等压面:指单位质量的物体从海平面(位势取为零)抬升到 Z 高度时,克服重力所作的功,又称重力位势,单位是位势米位势高度 位势米:重力位势的单位,是表示能量的单位,1 位势米定义为1 kg 空气上升1 m 时,克服重力作了9.8 J 的功,也就是获得9.8 J/kg 的位势能,即1位势米= 9.8J/kg 低压槽:是低压向外伸出的狭长部分,或一组未闭合的等压线向气压较高的方突出的部分 高压脊:是高压向外伸出的狭长部分,或一组未闭合的等压线向气压较低的方突出的部分 气压系统:在天气图上,用等压线表示的高、低气压或槽、脊系统 气压梯度力:气压梯度是一个向量,它垂直于等压面,由高压指向低压,数值等于两等压面间的气压差△P 除以其间的垂直距离△N 地转偏向力:空气是在转动着的地球上运动着,当运动的空气质点依其惯性沿着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运动时,对于站在地球表面的观察者看来,空气质点却受着一个使其偏离气压梯度力方向的力的作用,这种因地球绕自身轴转动而产生的非惯性力称为水平地转偏向力或科里奥利力 惯性离心力:是物体在作曲线运动时所产生的,由运动轨迹的曲率中心沿曲率半径向外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地转风:地转风是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相平衡时,空气作等速、直线的水平运动 梯度风:当空气质点作曲线运动时,除受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外,还受惯性离心力的作用,当这三个力达到平衡时的风,称为梯度风 旋衡风:在低纬度地区或小尺度低压中,如果气压梯度力和惯性离心力都很大,而地转偏向力很小时,则可出现旋衡风 大气活动中心:冬、夏季在平均气压图上出现的大型高、低压系统,称为大气活动中心。 哈德莱环流圈:低纬环流圈,直接热力环流圈(正环流圈),又称哈得莱环流圈 费雷尔环流圈:中纬环流圈,是间接热力环流圈(逆环流圈),又称费雷尔环流圈 极地环流圈:高纬环流圈,又称极地环流圈,也是一个直接热力环流圈,是三个环流圈中环流强度最弱的一个 沃克环流圈:由于赤道地区存在着大尺度的东西向热力差异引起的 急流:急流是指风速30 m/s 以上的狭窄强风带 环流指数:经向环流型,即500hPa 西风带上发展出深槽大脊,能引起强烈的冷、暖空气活动。纬向型和经向型环流经常交替出现,其交替周期大约2—6周。这种交替演变规律一般用环流指数来表示。环流指数分纬向环流指数(IZ )和经向环流指数(IM )两种

【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练习题(及答案)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 1.一年中最冷月和最热月的平均气温之差为气温年较差。下图是欧洲部分城市一月和七月气温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城市气温的描述,正确的是() A. 越往东,气温越高 B. 越往东,气温越低 C. 越往东,气温年较差越大 D. 越往东,气温年较差越小 (2)影响图中城市气温分布特点的主要因素是() A. 纬度位置 B. 太阳辐射 C. 海陆位置 D. 地形地势【答案】(1)C (2)C 【解析】【分析】气温的变化受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和地形因素的影响,在全球大致呈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的分布规律,欧洲西部受大西洋西风的影响明显,海洋性特征显著。(1)由图可知,图示气温数据既有最高气温也有最低气温,二者变化情况需分开来看,故AB两项错误;越往东气温的年较差越大,这是由于越往东离海洋越远,温差越大,故选C。(2)由图可知,图中城市气温分布是越往东气温年较差越大,这是由于受海陆位置的影响而形成的,故选C。 故答案为:(1)C;(2)C。 【点评】(1)该小题考查气温的变化特征,侧面考查学生的读图提取信息的能力,难度不大,要求学生仔细读图逐项解答。 (2)该小题考查影响气温的因素,是常考的重要考点,有一定难度,需结合所给城市位置分析。 2.某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是名副其实的“绿色王国”。下图示意该国地形,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关于该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位于低纬度②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③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④A 地降水比 B 地多⑤1月份气温最低 A. ①②③ B. ①②⑤ C. ②③④ D. ③④⑤ (2)下列最适宜该国发展的农业是() A. 畜牧业 B. 橡胶种植 C. 水稻种植 D. 棉花种植【答案】(1)C (2)A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该国全部位于中纬度地区,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大部分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降水均匀,河流的水位季节变化小,A 地处于迎风坡,降水比B地多,该国属于南半球,1月份时气温最高,故选C。(2)由图可知,该国大部分是位于40-60度之间的大陆西岸,以全年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这种气候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有利于发展畜牧业,不利于发展种植业,故选A。 【点评】(1)新西兰位于太平洋西南部,领土由南岛、北岛及一些小岛组成,以库克海峡分隔,南岛邻近南极洲,北岛与斐济及汤加相望,首都惠灵顿以及最大城市奥克兰均位于北岛。新西兰常年受盛行西风的影响,形成了终年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四季温差不大,植物生长十分茂盛,森林覆盖率高。 (2)新西兰天然牧场或农场占国土面积的一半,广袤的森林和牧场使新西兰成为名副其实的绿色王国。当地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多雨,使得作物光照不足,谷物生长条件较差。但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于是新西兰发展了举世闻名的乳畜业,主要生产乳制品。 3.某校地理兴趣小组观测本校某月全部四次降水。统计出当月的降水量是() A. 6mm B. 9mm C. 12mm D. 36mm 【答案】 D 【解析】【分析】解:每个月的降水量是这个月每一天降水量的总和;题干中当月降水量=6mm+10mm+8mm+12mm=36mm。 故答案为:D。

气象学与气候学题库

答案:1、简述干洁空气的概念及其主要成分。(答案) 1、干洁空气是指大气中除去水汽、液体和固体微粒以外的整个混合气体,简称干空气。它的主要成分是氮、氧、氩、二氧化碳等,其容积含量占全部干洁空气的99.99%以上。其余还有少量的氢、氖、氪、氙、臭氧等。 2、虚温含义,它可直接测量吗? (答案) 2、在等压条件下,当干空气具湿空气密度时之温度即称为虚温,由此可知其代表干空气的温度,一般由Tv表示。定义虚温的用意在于,湿空气的分子量会随环境水气量改变而改变,使气体常数(R)成为变数,而较难正确计算出来。为使计算方便,所以利用干空气的气体常数来计算,因此定义虚温来代替湿空气的温度,如此就不用考虑变动的气体常数了,亦即可以处理掉复杂的水气效应,由此可知,虚温为水气的函数。因为实际观测环境大气所得的温度为湿空气温度,而所使用的气体常数为干空气气体常数(R),所以实际上状态方程(P=ρRT)(其中R=R*/md) 并不成立(因为其使用干空气气体常数(R),而温度却用湿空气的),所以为使其成立需使用虚温(即干空气之温度),如此才可使R与T均为干空气之值。由于虚温与实际观测之温度误差不算大(仍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因此目前大多数的人仍直接利用实际观测之温度来代替虚温。 Tv=T+W/6。其中T为实际大气温度,W为饱和混合比值。表示虚温与实际温度之差距,等于露点温度所在的饱和混合比数值的六分之一。 6、当气温为25 ℃,气压为 1080hPa,相对湿度f=65%时,求e(水汽压)、E(饱和水汽压)、d (饱和差)、a(绝对湿度)、q(比湿)。 (答案) 6、25℃时,饱和水汽压E=31.668,f=e/E,则e=fE=65%*31.668=20.5842 d=E-e=31.668-20.5834=11.0838, a=289*e/T=289*20.5834/(25+273)=19.9625 q=0.622*e/P=0.0119 7、若相对湿度f,气压p不变,增温时,绝对湿度a和比湿q前后是否相同? (答案) 7、当温度升高时,饱和水汽压E要增大,而f不变,所以水汽压e也要增大,q是比湿,q=0.622e\P,P不变,e增大,所以q要增大。a是绝对湿度。即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的水汽量,也是增大的。 8、对流层的特征如何,为什么? (答案) 8、对流层有三个基本特征: (1)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由于对流层主要是从地面得到热量,因此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高山常年积雪,高空的云多为冰晶组成,就是这一特征的明显表现。 (2)垂直对流运动:由于地表面的不均匀加热,产生垂直对流运动。对流运动的强度主要随纬度和季节的变化而不同。一般情况是:低纬较强,高纬较弱:夏季较强,冬季较弱。因此对流层的厚度从赤道向两极减小。 (3)气象要素水平分布不均匀:由于对流层受地表的影响很大,而地表面有海陆分异,地形起伏等差异,因此在对流层中,温度、湿度等的水平分布是不均匀的。 9、臭氧层形成过程及其作用怎样? (答案) 9、臭氧层的形成:臭氧层(ozone layer)是指大气中臭氧浓度较高的层次。一般指高度在 10-50km之间的大气层,也有指20-30km之间臭氧浓度最大的大气层。即使在浓度最大处,臭氧对空气的体积比也只有百万分之几,因此它在大气中是痕量成分。将它折算到标准状态(气压为

最新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试题(含答案)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 1.樱花是日本的国花,当第一朵樱花在九州南部绽放后,媒体就开始向人们播报樱花开放时间。在樱花开放的日子里,人们常在樱花树下野餐聚会。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日本樱花多开放在()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2)小明一家利用五一假期到日本欣赏樱花,适宜选择去() A. 九州 B. 四国 C. 本州 D. 北海道(3)导致日本樱花开放时间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 气温差异 B. 地形差异 C. 海陆差异 D. 河流差异【答案】(1)A (2)D (3)A 【解析】【分析】日本是位于西北太平洋上的岛国,以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樱花是日本的国花,每年春季樱花盛开时,是一道亮丽的风景。(1)由图可知,日本樱花开放时间自南向北是从3月20日至5月10日,这是北半球的春季,故选A。(2)如小明一家利用五一假期到日本欣赏樱花,适宜选择去北海道,这里的樱花在5月份开放,是日本开放时间最晚的,故选D。(3)导致日本樱花开放时间不同的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的不同导致南北各地气温差异大,故选A。 【点评】(1)温带地区四季变化较为显著。在北半球的温带地区,一般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月至次年2月为冬季。南半球温带地区,则9~11月为春季,12月至次年2月为夏季,3~5月为秋季,6~8月为冬季。 (2)日本以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四季分明。全国南北气温差异十分显著,绝大部分地区属于四季分明的温带气候,位于南部的冲绳则属于亚热带,而北部的北海道却属于亚寒带。 (3)影响气候的自然因素有地形地势、纬度、海陆位置、洋流等。具体表现为:随纬度升高,气温逐渐降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沿海地区温差小,内陆地区温差大;暖流流经地区气温高,降水多,寒流流经地区气温低,降水少;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2.读不同日期的天气预报图,完成下面小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