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炭化验单

活性炭化验单

活性炭的使用办法和用量

活性炭 活性炭就是一种黑色粉状,粒状或丸状得无定形具有多孔得碳,主要成分为碳,还含少量氧.氢. 硫、氮、Mo也具有石墨那样得精细结构,只就是晶粒较小,层层间不规则堆积。具有较大得表面积(500-1000米2/克),有很强得吸附性能,能在它得表面上吸附气体■液体或胶态固体;对于气体、液体,吸附物质得质量可接近于活性炭本身得质量。其吸附作用具有选择性,非极性物质比极性物质更易于吸附。在同一系列物质中,沸点越高得物质越容易被吸附,压强越大温度越低浓度越大,吸附量越大。反之,减压,升温有利于气体得解吸。常用于气体得吸附、分离与提纯,溶剂得回收,糖液、油脂、甘油、药物得脱色剂,饮用水及冰箱得除臭剂,防毒面具中得滤毒剂,还可用作催化剂或金属赴催化剂得载体。 早期生产活性炭得原料为木材、硬果壳或兽骨,后来主要采用煤,经干憎、活化处理后得到活性碳。生产方法有:①蒸汽、气体活化法。利用水蒸气或二氧化碳在850一900C将碳活化。②化学活化法。利用活化剂放出得气体,或用活化剂浸渍原料,在高温处理后都可得到活性炭。活性炭具有微晶结构,微晶排列完全不规则,晶体中有微孔(半径小于20[埃]=10?10米)、过渡孔(半径20~1000). 大孔(半径1000_100000),使它具有很大得内表面,比表面积为500_1700米2/克。这决定了活性炭具有良好得吸附性,可以吸附废水与废气中得金属离子.有害气体、有机污染物、色素等。工业上应用活性炭还要求机械强度大、耐磨性能好,它得结构力求稳定,吸附所需能量小,以有利于再生。 活性炭用于油脂、饮料、食品.饮用水得脱色、脱味,气体分离、溶剂回收与空气调节,用作催化剂载体与防毒面具得吸附剂。活性炭脱色效果在水中最强,有机溶剂中较弱。一般加0、1-3%(W /V),搅拌30~60分钟,活性炭得粒度对脱色时间有影响,而且不同生产厂家,不同加工方法生产得活性炭,脱色效果相差很大。脱色温度与PH要根据您产物得性质,通过试验确定了。⑴活性碳一般使用温度就是75-80度比较好;(2)活性炭脱色效果在水中最强,在强极溶剂中使用效果也不错,在非极性溶剂中效果较差;(3)—般情况下,在pH3-6条件下使用较好;(4)—般情况下,加入量为千分之一至三(or5);(5)脱色时间一般为30-60min;(6)S性碳得种类型号很多,比如糖用碳,油用碳等,要选择一种适合您使用得活性碳。 注意事项:(i)切不可在沸腾得溶液中加入活性炭,那样会有暴沸得危险。(2)用活性炭脱色要待固体物质完全溶解后才加入,因为有色杂质虽可溶于沸腾得溶剂中,但当冷却析出结晶体时,部分杂质又会被结晶吸附,使得产物带色,所以用活性炭脱色要待固体物质完全溶解后才加入。 活性炭使用须知 一、吸附分离原理 在两相介面上,一相中得物质或溶解在其中得溶质向见一相转移与积聚,使两相中物质浓度发生变化得过程称为吸附过程,既可以发生在液固介面,也可以发生在气固介面上。能够将其她物相中得某一组分有选择性地富集到自身表面得物质称为吸附剂,被吸附得物质称为吸附质。所谓介面,通俗地讲也就就是表面,因此'吸附其实可以瞧成一种表面现象,吸附剂得吸附性能与其表面特性有密切得关系。例如比表面积。比表面积越大『吸附能力越强,通常比表面积随物质多孔性得增大而增大。 典型得吸附分离过程包含四个步骤:首先,将待分离得料液(或气体)通入吸附剂中;其次,吸附质被吸附到吸附剂表面,此时吸附就是有选择性得;第三,料液流出;第四,吸附质解吸回收后,将吸附剂再生。 根据吸附剂与吸附质之间存在得吸附力性质得不同,可将吸附分为成物理吸附、化学吸附与交换吸附三种类型。 二、活性炭得制造 活性炭作为一种价廉易得得固体吸附剂,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均得到广泛应用。 °活性炭就是用含碳为主得物质,如煤、木屑、果壳以及含碱得有机废渣等作 原料,经高温炭化与活化制得得疏水性吸附剂。其制造过程大致分为三步: 1.干燥:原料在120_130t:情况下脱水。 2?茨化:加热温度在170°C^上时原料中有机物开始分解倒400一600C时炭化分解完毕。 3、活化:原料中得有机物茨化后,残图在炭基本结构得微孔中,使微孔堵塞。在高 温条件下通入活化气,在缺氧情况下使残留炭发生水煤气反应丿吏微孔扩大,得到多孔结构得活性炭。

活性炭质量标准

1. 目的: 制定活性炭质量标准。 2. 范围: 化验室。 3. 职责: QA/QC 负责人、化验员。 4. 内容: 质量标准:(企业内控标准) 检测方法 1 性状: 1.1 仪器与用具:培养皿、玻璃试管、电子天平、量杯 1.2 操作方法:称取本品1~2g ,置培养皿内,观察为黑色粉末,无臭,无味;称取本品适量,置

25ml洁净试管中,做溶解性试验,本品不溶于一般溶剂。 2 亚甲基蓝吸附量 2.1 仪器与用具:培养皿、玻璃试管、电子天平、量杯 2.2 操作方法:称取0.2g测定干燥失重后的样品,加入下列数量的1g/L亚甲基蓝溶液(分析纯30.0ml;化学纯24.0ml),用力振摇15min,放置20min,过滤,滤液颜色不得深于同体积标准对照溶液颜色(取1g/L亚甲基蓝溶液1ml,稀释至1000ml,取与滤液相同的体积比色)。 3 酸度 3.1 仪器与用具:电子天平、烧杯、酸度计、磁力搅拌器 3.2 试剂与试液:苯二甲酸盐标准缓冲液、磷酸盐标准缓冲液 3.3 操作方法:称取2.5g样品,加50ml水,煮沸5min,冷却,过滤,用水洗涤合并滤液及洗液,加水稀释至50ml。取30ml,照SOP?08?0015测定,pH值应为2.0~ 4.0。 4 干燥失重 4.1 仪器与用具:电子天平、称量瓶、真空泵、真空恒温干燥箱、干燥器 4.2 操作方法:称取本品1.0g,在105℃恒温干燥至恒重,减失重量不得过10.0% (照SOP?08?0011测定)。 5 灼烧残渣 5.1 仪器与用具:电子天平、坩埚、干燥器、电阻炉、电炉、通风柜、移液管 5.2 试剂与试液:硫酸 5.3 操作方法:精密称取本品0.5g,照SOP?08?0013测定,遗留残渣不得过7.0%。 6 氯化物 6.1 仪器与用具:纳氏比色管、量杯、移液管 6.2 试剂与试液:稀硝酸、硝酸银试液(具体配制分别见SOP?08?0041、SOP?08?0026) 6.3 操作方法:取酸度项下的滤液10ml,加水稀释成200ml,摇匀;分取20ml,再加稀硝酸10m1,再加水使成约40m1,摇匀,即得供试溶液;与标准氯化钠溶液10.0ml同法制成的对照液分别加入硝酸银试液1.0ml,用水稀释使成50m1,摇匀,在暗处放置5分钟,同置黑色背景上,从比色管上方向下观察,比较所产生的浑浊,不得更浓(0.2%)。 参考标准:GB/T 12496-1999

活性炭的性能检验

活性炭的性能检验x 活性炭的性能检验分为物理性能检验、吸附性能检验和化学性能检验 1、物理性能检验指标 活性炭的物理性能检验指标主要包括水分含量、灰分含量、强度、表现密度、粒度分布、着火点、漂浮率、挥发物含量等,其物理检验指标有强度、表观密度(装填密度)等。活性炭的应用目的不同,如对用于水处理的颗粒活性炭,一般要求测试其强度、灰分、水分、粒度分布等项目,而采用粉末活性炭时,一般可不测试强度和漂浮率;当活性炭用于溶剂回收用途时,需检测着火点、水分、强度、表观密度、粒度分布等。 ①强度:指活性炭的机械耐磨强度或抗碎裂强度,其测试方法为将活性炭放在一个装有一定数量不锈钢球的专用盘中,进行定时旋转和定时击打组合运动,运动中活性炭骨架和表层同时受到破坏,测定被破坏活性炭的粒度变化情况,用保留在强度试验筛上的颗粒部分所占活性炭样品的百分数作为活性炭的强度。活性炭强度指标是活性炭经常测试的重要物理指标,在活性炭的生产和应用中,是各种颗粒状活性炭产品必测的指标。 ②表观密度:是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所具有的质量,自然状态下的体积是指材料的实体积与材料内所含全部孔隙体积之和。测试方法是将活性炭震荡后落入量筒中,称取100ml活性炭的质量,计算表观密度。表观密度的高低与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强度等指标有密切的关系,一般对同一种原料和工艺生产的活性炭产品,其表观密度越高,吸附性能越差,强度越高,表观密度在活性炭生产和应用中是最常用的检测指标之一。 ③漂浮率:主要是测试活性炭在液相或水中的漂浮性能,其测试方法是将烘干的活性炭样品放在盛有一定水的容器内浸渍,经搅拌静置后,将漂浮在水面上的活性炭取出,烘干、称重,计算出漂浮率。漂浮率越低表示活性炭质量越好,为了降低漂浮率,需对活性炭进行风选或水洗处理,一般水净处理用活性炭均检测此指标。 2、吸附性能检验指标 活性炭的吸附性能检验指标主要包括水容量、碘值、亚甲基蓝吸附值、苯酚吸附值、四氯化碳吸附率、四氯化碳脱附率、饱和硫容量、穿透硫容量等。 ①碘值:碘值是指活性炭孔隙结构的相对指标值,主要反映微孔的总表面积。其测试方法是称取一定量的活性炭样与配制好已知浓度的碘溶液充分震荡混合吸附后,用滴定法测定溶液中残留的碘值,计算出每克活性炭样吸附碘的毫克数。本测试方法具有简单、快速、易操作等特点,所以活性炭的碘值指标是衡量和评价活性炭吸附能力的重要且常用指标。 ②亚甲基蓝吸附值:亚甲基蓝吸附值主要表征活性炭中直径1.6nm附近孔隙的发达程度,即中孔数量的多少,也可近似反映活性炭对大分子有机物的吸附能力。其测试方法是称取一定量的活性炭样与配制好的已知浓度亚甲基蓝溶液充分震荡混合吸附,利用分光光度计测试亚甲基蓝溶液浓度的变化,计算出每克活性炭样吸附亚甲基蓝的毫克数。亚甲基蓝吸附指标是测定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常用指标,我过水处理用活性炭一般均用此指标表征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在日本活性炭的检测方法中也有亚甲基蓝检测指标,但与我国的检测方法略有不同,而在美国活性炭的检测方法中没有亚甲基蓝检测指标。 ③四氯化碳吸附率:四氯化碳吸附指标是测定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常用指标,主要表示活性炭气相吸附的能力。其测试方法是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将含有一定浓度四氯化碳蒸汽的混合空气流连续不断地通过活性炭床层,通过60min后对活性炭进行称重,以后每隔15min称重一次,直至活性炭吸附饱和,活性炭吸附饱和时吸附的四氯化碳质量占活性炭样质量的百分数作为四氯化碳吸附率。 3、化学性能检验指标 活性炭的化学指标包括元素组成、表面氧化物(官能团)、Ze-ta电位的等电点、pH值等,元素组成包括元素分析、工业分析和有害杂质分析3个部分。

活性炭过滤器的滤料高度和整个罐体的高度如何计算

活性炭过滤器的滤料高度和整个罐体的高度如何计算? 活性炭过滤器的滤料层900~1200的甚至1600的都有,要看想去除什么及滤速。下布水孔板水帽布水的,罐体高就是直边高加上下封头高。直边高为滤料高乘2,活性炭在反洗时,反洗膨胀高度是100%。如果漏斗上布水,还要加漏斗、弯管高,这种结构采用的越来 越少了。下布水穹型板加级配石英砂垫层的,基本差不多,按垫层总高与下封头高之差调整 一下。整个罐体的高度就是罐高加支腿高。支腿三条的高些,四条的可矮些。 活性炭过滤器有什么作用?运行时要注意些什么? (1)利用活性炭的活性表面除去水中的游离氯,以避免化学水处理系统中的离子交换树 脂,特别是阳离子交换树脂受到游离氯的氧化作用。 (2)除去水中的有机物,如腐殖酸等,以减轻有机物对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的污染。据统计,通示活性炭过滤器,可以除去水中60%~80%的胶体物质:50%左右的铁和50%~60%的有机物等。 活性炭过滤器在实际运行中,主要考虑入床水浑浊度,反洗周期,反洗强度等关系。 (1)入床水浑浊度。入床水浑浊度高,会带给活性炭滤层过多的杂质,这些杂质被截留在 活性炭滤层中,并堵塞滤池间隙及活性炭表面,阻碍其吸附效果的发挥。长期运行下去,截 留物就停留在活性炭滤层间,形成冲不掉的泥膜,造成活性炭老化失效。所以进入活性炭过滤器的水,最好把浑浊度控制在5mg/L以下,以保证其正常的运行。 (2)反洗周期。反洗周期的长短是关系到滤池效果好坏的主要因素。反洗周期过短,浪费 反洗水;反洗周期过长则影响活性炭吸附效果:一般讲,当入床水浑浊度在5mg/L以下时,应4~5天反洗一次。

(3)反洗强度。活性炭过滤器在反洗中,滤层膨胀率对滤层冲洗是否彻底,影响较大。滤 层膨胀率过小,下层的活性炭悬浮不起来,其表面冲洗不干净;当膨胀率过大,容易跑“炭”。在运行中一般控制其膨胀率为40%~50%。(4)反洗时间。一般当滤层膨胀率为40%~50%,反洗强度为13~15L/(m2?s)时,活性炭过滤器的反洗时间为8~10min。 活性炭过滤器和多介质过滤器工作过程的区别? 多介质过滤器主要去除水中悬浮物和大颗粒物质,而活性炭具有吸附功能,主要吸附水中的 有机物等。活性炭的机械强度没有石英砂的高,当活性炭通入气后,容易使活性炭粉碎。活 性炭一般在多介质之后起吸附作用,活性炭不能用气洗,其实反洗也用处不大;再生才是办法。 活性碳过滤器一般放在多介质过滤器后面,主要降低水中有机物含量和氧化性物质。加气洗的意义不大,反而会造成活性炭破碎。因为多介质已经把大颗粒性物质截留了,所以,活性炭就不用气体擦洗了。活性炭要反洗,但不用气体擦洗。当活性炭吸附达到饱和状态,就 需要再生,但比较麻烦,成本较高,一般建议更换新的活性炭。在电力规范上说活性炭可以 加气反洗,但是在实际运行中,我没有见过一家用气的,因为两个原因:一、活性炭在多介 质后,进水水质相对较好,主要以过滤吸附胶体和细小的杂质。所以反洗起来相对容易,滤 料不易板结。二、活性炭机械强度低,反洗过强易碎。 多介质过滤器及活性炭过滤器设计探讨? 多介质过滤器7种滤料级配的计算是怎样的,还有炭滤又该如何计算? 有关各种滤料的级配问题,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 1 罐体直径大小;

活性炭技术参数定义说明

技术参数说明 一、活性炭吸附力的作用指标: 1.碘值(400~1300):是指活性炭在0.02N12/KL水溶液中吸附的碘的量。碘值 与直径大于10A的孔隙表面积相关联。 活性炭价格高低,碘值是判断的标准之一。 2.丁烷值:丁烷值是饱和空气与丁烷在特定温度和特定的压力下通过炭床后,每 单位重量的活性炭吸附的丁烷数量。 3.灰粉(6-16):活性炭的灰粉有两种,一种是表面灰粉,另外一种是内在灰粉, 平时说的活性炭的灰粉是指内在灰粉。 4.水分(<5):是测量碳所含水的多少,即活性炭中被吸附的水的重量的百分比。 5.硬度:硬度值是指颗粒活性炭在RO-TAP仪器中对钢球衰变运动的阻力。硬度 是测量活性炭机械强度的指标。 6.四氯化碳CTC(%):四氯化碳值是总孔容的指示器,是用饱和的零摄氏度的 CCI4气流通过25度的炭床来测量的。即活性炭吸附功能靠的是四氯化碳值,测定方法是用活性炭吸附四氯化碳,测量出来的结果就是活性炭的吸附率。一般活 性炭四氯化碳值最高是80.北京和河北的活性炭厂家有80%以上能够达到60%。 7.糖蜜值 糖蜜值是测量活性炭在沸腾糖蜜溶液的相对脱色能力的方法。糖蜜值被解读为孔 直径大于28A的表面积。因为糖蜜是多组分的混合物,必须严格按照说明测试 本参数。糖蜜值是用活性炭标样和要测试的活性炭的样品处理糖蜜液,通过计算过滤物的光学密度的比率而得。 8.堆积重(400-600):堆积重是测量特定量炭的质量的方法。通过逐渐把活性炭 添加一个有刻度圆桶内至100cc,并测量其质量。该值被用于计算填充特定吸附 装置所需活性炭数量。简单地说,堆积重是活性炭每单位体积的重量。 9.颗粒密度 颗粒密度是每单位体积颗粒炭的重量,不包括颗粒以及大于0.1mm裂隙间的空 间。 10.亚甲蓝(100-300) 亚甲蓝值是指 1.0克炭与1.0mg/升浓度的亚甲蓝溶液达到平衡状态时吸收的亚

影响活性炭吸附能力的三大主要因素

活性炭水处理所涉及的吸附过程和作用原理较为复杂,影响活性炭吸附能力的因素也较多。活性炭吸附能力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活性炭的性质 由于吸附现象发生在吸附剂表面上,所以吸附剂的比表面积是影响吸附的重要因素之一,比表面积越大,吸附性能越好;活性炭的微孔分布是影响吸附的另一重要因素;此外活性炭的表面化学性质、极性及所带电荷,也影响吸附的效果。 二、吸附质(溶质或污染物)的性质 同一种活性炭对于不同污染物的吸附能力有很大差别。 (一)溶解度 对同一族物质的溶解度随链的加长而降低,而吸附容量随同系物的系列上升或分子量的增大而增加。溶解度越小,越易吸附。 (三)极性 活性炭基本可以看成是一种非极性的吸附剂,对水中非极性物质的吸附能力大于极性物质。 (四)吸附物的浓度 吸附质的浓度在一定范围时,随着浓度增高,吸附容量增大。因此吸附质(溶质)的浓度变化,活性炭对该种吸附质(溶质)的吸附容量也变化。 三、溶液pH 由于活性炭能吸附水中氢、氧离子,因此影响对其他离子的吸附。活性炭从水中吸附有机污染物质的效果,一般随溶液pH值的增加而降低,pH值高于9.0时,不易吸附,pH值越低时效果越好。在实际应用中,通过试验确定最佳pH值范围。 水处理分为上水处理和下水处理:

上水通常指生活用水、工业用水、纯水等经过人工处理后使用的水;下水通常指生活污染水、工业污水等。1.上水的活性炭处理:20世纪末我国有些水厂开始应用臭氧与活性炭滤池联合使用的生物活性炭法。实践表明,有如下作用: 能去除水中容解的有机物;能降低UV的吸收值,降低水中总有机碳(total otganic carbon,TOC)、化学需氧量及氯的含量;能将低进水中三卤甲烷前体;对色度、铁、锰、酚有去除效果;能使致实验为阳 性的水分显阴性。韩研活性炭采用先进的水质深度处理技术,结合城市自来水使用分配的实际情况,将椰壳活性炭投入小型、高效,且能去除致癌、致突变、致畸等污染物的净化装置,以自来水为原料作更深度的加工,保证饮用水的高质量。这样既确保了居民的健康,又在居民经济承受范围之内。2.下水活性炭处理:1953年发生在日本的水俣病事件,就是含甲基汞工业废气污染水体,使水俣湾打批居民发生神经性中毒的公害大事。韩研活性炭上引入聚硫脲有利于提高对汞吸附能力。该活性炭对汞的吸附能力最佳。含二氯乙烷的废水可以用活性炭柱吸附,饱和后用蒸汽再生,蒸汽冷凝后分成去水,常可定量地回收二氯甲烷。 xx公司相关产品介绍: 水处理活性炭系列介绍 污水处理粉末活性炭http: 煤质污水处理活性炭http: 果壳净水活性炭http:

植物组织培养者加入墨汁或者活性炭的作用

在植物组织培养者加入墨汁或者活性炭的作用? 目前,活性炭已被广泛应用于植物组织培养中,在许多试验中效果良好,这已有不少报道,但有关活性炭作用机理的研究很少,对于某种植物的培养,加不加活性炭,以及加多少,仍处于摸索和积累经验的阶段。一般认为活性炭通过吸附而发生作用,它可以吸附培养基中的有害物质,包括琼脂中所含的杂质,外植体在培养过程中分泌的酚、醌类等对外植体自身有害的物质以及蔗糖在高压灭菌时产生的5-羟甲基糠醛。 在组织培养中活性炭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促进芽的增殖、茎和苗的生长 在茎尖培养和茎段培养时,为防止褐变和有害物质的积累, 常在培养基中加入适量活性炭。汤浩等研究表明,在植物组织培养时培养基中加入0.05% 的活性炭对防止培养基褐变有良好的效果,有利芽的诱导和增殖。在防止褐变方面,王敬驹等研究表明,活性炭的防褐效果优于Vc和半胱氨酸。 二、用于生根培养基 活性炭最广泛的应用是用于培养物的生根。一般认为活性炭创造的黑暗环境有利于根的诱导和根系的生长。 三、用于胚培养,促进成苗 在许多植物的胚培养时,也用到了活性炭。如果植物中含酚类物质较多,组培时褐变严重,从而增加了胚培养的难度,需添加抗氧化剂,艾鹏飞(2002 )等研究发现,活性炭抗褐化效果比柠檬酸、聚乙烯吡咯烷酮效果都好。 四、用于花药培养 花药培养的主要目的是诱导花粉发育成单倍体,可以快速地获得纯系,缩短育种周期。但实践表明,小孢子的启动发育对药壁组织有相当大的依赖关系。目前对小孢子启动和进一步发育的机理和条件了解不多,花粉培养难度较大。活性炭用于花药培养是Nakamura 等首先提出的。目前,已经在油菜、马铃薯、烟草、玉米、黑麦、小黑麦、龙眼、辣椒、甜椒和水稻的花药培养中得到应用。 参考文献:中国果蔬2009第2期42 . 《活性炭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的应用》

活性炭过滤器技术说明

活性炭过滤器技术说明 一、简介 一种罐体的过滤器械,外壳一般为不锈钢或者玻璃钢,内部填充活性炭,用来过滤水中的游离物、微生物、部分重金属离子,并能有效降低水的色度。 活性炭过滤器是一种较常用的水处理设备,作为水处理脱盐系统前处理能够吸附前级过滤中无法去除的余氯,可有效保证后级设备使用寿命,提高出水水质,防止污染,特别是防止后级反渗透膜,离子交换树脂等的游离态余氧中毒污染。同时还吸附从前级泄漏过来的小分子有机物等污染性物质,对水中异味、胶体及色素、重金属离子等有较明显的吸附去除作用,还具有降低COD的作用。可以进一步降低RO进水的SDI值,保证 SDI<5,TOC<2.0ppm。 二、应用范围 广泛适用于食品、医药、电子、化工、工业废水等行业。 1、能满足液压系统对过滤精度的要求,能够阻挡一定的杂质进入系统; 2、滤芯应该具备足够的强度,不会因压力而受到损坏; 3、通流的能力大,压力损失小; 4、易于清洗、更换。 三、特点 功能 1.活性炭吸附过滤器缸体采用水力模拟长径设计,并采用粒径合理,比表面积大于 1000m2/g 的高效活性炭,使其既有上层特效过滤又有下层高效吸附等功能,大大提高产水净化程度和碳的使用寿命。 2.经HG活性炭吸附过滤器处理后水质余氯含量:≤0.1PPM。 3.对水体中异味、有机物、胶体、铁及余氯等性能卓著; 4.对于降低水体的浊度、色度,净化水质,减少对后续系统(反渗透、超滤、离子交换器)的污染等也有很好的作用 产品 1、效率高:24小时连续工作,不需停机反冲洗。

2、运行费用低:不需高扬程大流量的反冲洗泵。 3、维护费用低:其在运行过程中除石英砂滤料外没有任何转动部件,故障率低,维护费用省。 4、一次性投资低:不需单设混凝池、澄清池等设施,不需反冲洗泵和电动、气动阀门等设备,工程量小,一次性投资省。 5、水头损失小:单一滤料且滤料清洁及时,水头损失小,总水头损失≤0.5m。 6、进水水质要求宽松:可长期承受150mg/L浓度SS进水水质,短时承受300mg/L浓度SS冲击而出水水质不变。 7、出水水质稳定、过滤效果好。滤料清洁及时,可保证高质、稳定的出水效果,无周期性水质波动现象。 8、易于改扩建:所采用的单元操作方式可根据水量变化灵活增加或删减过滤器数量,易于改扩建。 9、占地面积小,外形美观:其将传统的三段式再生水处理工艺为一体,节省用地约70-80%;外观更美观、紧凑。 四、原理 1、工作原理 活性炭的吸附原理是:在其颗粒表面形成一层平衡的表面浓度。活性炭颗粒的大小对吸附能力也有影响。一般来说,活性炭颗粒越小,过滤面积就越大。所以,粉末状的活性炭总面积最大,吸附效果最佳,但粉末状的活性炭很容易随水流入水箱中,难以控制,很少采用。颗粒状的活性炭因颗粒成形不易流动,水中有机物等杂质在活性炭过滤层中也不易阻塞,其吸附能力强,携带更换方便。 活性炭的吸附能力和与水接触的时间成正比,接触时间越长,过滤后的水质越佳。注意:过滤的水应缓慢地流出过滤层。新的活性炭在第一次使用前应洗涤洁净,否则有墨黑色水流出。活性炭在装入过滤器前,应在底部和顶部加铺2~3厘米厚的海绵,作用是阻止藻类等大颗粒杂质渗透进去,活性炭使用2~3个月后,如果过滤效果下降就应调换新的活性炭,海绵层也要定期更换。 活性炭过滤器压力容器是一种内装填粗石英砂垫层及优质活性炭的压力容器。 在活性炭颗粒表面形成一层平衡的表面浓度,再把有机物质杂质吸附到活性

活性炭使用须知

活性炭使用须知 一、吸附分离原理 在两相介面上,一相中的物质或溶解在其中的溶质向另一相转移和积聚,使两相中物质浓度发生变化的过程称为吸附过程,既可以发生在液固介面,也可以发生在气固介面上。能够将其他物相中的某一组分有选择性地富集到自身表面的物质称为吸附剂,被吸附的物质称为吸附质。所谓介面,通俗地讲也就是表面,因此,吸附其实可以看成一种表面现象,吸附剂的吸附性能与其表面特性有密切的关系。例如比表面积。比表面积越大,吸附能力越强,通常比表面积随物质多孔性的增大而增大。 典型的吸附分离过程包含四个步骤:首先,将待分离的料液(或气体)通入吸附剂中;其次,吸附质被吸附到吸附剂表面,此时吸附是有选择性的;第 三,料液流出;第四,吸附质解吸回收后,将吸附剂再生。 根据吸附剂与吸附质之间存在的吸附力性质的不同,可将吸附分为成物理吸附、化学吸附和交换吸附三种类型。 二、活性炭的制造 活性炭作为一种价廉易得的固体吸附剂,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均得到广泛应用。 活性炭是用含碳为主的物质,如煤、木屑、果壳以及含碱的有机废渣等作原料,经高温炭化和活化制得的疏水性吸附剂。其制造过程大致分为三步: 1、干燥:原料在120~130℃情况下脱水。 2.炭化:加热温度在170℃以上时,原料中有机物开始分解,到400~600℃时炭化分解完毕。 3、活化:原料中的有机物炭化后,残图在炭基本结构的微孔中,使微孔堵塞。在高温条件下通入活化气,在缺氧情况下使残留炭发生水煤气反应,使微孔扩大,得到多孔结构的活性炭。 三、活性炭的分类 由于原料来源、制造方法、外观形状和应用场合不同,活性炭的种

类(品种)很多,到目前为止尚无精确的统计材料,估计世界上活性炭品种不下千种。 1.按原料来源分 1.1木质活性炭 木质活性炭是指由木材、农作物秸杆、竹材及其加工废弃物和果壳为原料制造的活性炭产品。 1.2 兽骨、血炭 利用兽骨、血为原料,按照一定方法制成的炭(有的含碳量只有百分之十几)也具有不差的吸附性能,严格意义上来说这种产品不能算作活性炭。但人们往往也习惯把它称作活性炭。 1.3 矿物质原料活性炭 这一类活性炭主要是指由各种煤和石油及其加工产物(包括煤焦油、煤沥青、煤半焦、石油烃类、石油渣油、石油沥表、石油焦等)为原料制成的活性炭。 1.4 其它原料的活性炭 为了科学研究和特殊用途的需要以及扩大活性炭原料来源,也可以用合成树酯、废橡胶、废塑料、生活和工业垃圾中的有机物等为原料制造活性炭。 现在还有用金属碳化物为原料,将金属除去而制造中孔特别发达的活性炭。 为了充分利用资源,许多在不同场合对已经使用过且已失去吸附活性炭经过不同方法的加工又恢复了全部或部分吸附性能,进行重复使用。使失去吸附性能的活性炭复吸附活性的过程叫活性炭再生,经过再生过程加工的活性炭叫再生活性炭。再生方法有热再生、化学洗脱、溶剂萃取再生、生物再生等。Hx: 2.按活化控制方法分 2.1 化学法活性炭(化学炭) 将含碳原料与某些化学药品混合后进行热处理,制取活性炭的方法叫化学法。用化学法生产的活性炭又称为化学法活性炭或化学炭。 可以作为化学法的化学药品又称作活化剂,活化剂有氯化锌、氯化钙、碳酸钾、磷酸、磷酸二氢钾、硫化钾、硫酸、氢氧化钾、氢氧化钠、硼酸等,总之许多酸、碱、盐都可以用作活化剂,主要从活性炭的

活性炭性能指标

1、活性炭的孔隙按孔径的大小可分為三类。 大孔:半径 1000 – 1000000 A。 过渡孔:半径 20 - 1000 A。 微孔:半径 20 A。以下 (1nm=10A。1纳米=10埃) 由椰壳制的活性炭具有最小的孔隙半径。(微孔) 木质活性炭一般具有最大的孔隙半径(大孔),它们用於吸附较大的分子,並且几乎专用于液相中,如水处理用柱状木质活性炭。 煤质活性炭的孔隙大小介於两者之间(过渡孔)。 2、二噁英是类固态物质,分子约长1.8nm,宽1.0nm,厚0.4nm 汞原子的直径大约是320pm=0.3nm(这个"pm"就是皮米了,1pm=10-12米) 活性炭空隙大小要比被吸附的物体的尺寸大一个数量级。 因此对吸附二噁英要选择过渡孔的煤质活性炭。如果吸附重金属则选用微孔椰壳活性炭。 3、性能检验 1、煤质柱状活性炭的物理性能检验一般将煤质柱状活性炭的水分含量、灰分含量、 强度(有时指机械耐磨强度,有时指抗碎裂强度)、粒度分布、表观密度(或称装填密度)、漂浮率、着火点、挥发物含量等项目归于物理性能检验范畴。 有时将其中的灰分含量和挥发物含量归属于煤质柱状活性炭的化学性质检测范畴。 煤质柱状活性炭的应用目的的不同,对物理性能的要求会有所不同(这种不同不仅指性能指标,还包括项目的数量),例如用于水处理的颗粒煤质柱状活性炭一般要求测试漂浮率、水分、强度、灰分、装填密度、粒度分布等项目,当用户指定采用粉状煤质柱状活性炭时,一般不测试强度和漂浮率;当煤质柱状活性炭用于溶剂回收用途时,一般需检测着火点、水分,强度、装填密度和粒度分布。 (1)、强度:强度是煤质柱状活性炭重要的物理性能测试指标,其测试原理是将煤质柱状活性炭样放在一个装有一定数量不锈钢球的专业盘中,进行时旋转和击打组合运动,运动中煤质柱状活性炭骨架和表层同时受到破坏,测定被破坏煤质柱状活性炭粒度变化情况,用保留在强度试验筛上的颗粒部分所占煤质柱状活性炭样品的百分数作为煤质柱状活性炭的强度,一般煤质柱状活性炭强度测试有专用设备,各种标准中都有专门的规定。煤质柱状活性炭强度指标是煤质柱状活性炭经常测试的物理指

活性炭设计参数.

活性炭过滤器技术选型表: 活性炭过滤器型 号规格 (mm ) 处理 水量 (M3 / h) 工作 温度 (℃ ) 工作压 力 (Mpa ) 过滤 面积 (m2 ) 工 作 滤 速 ( m / h ) 滤料 高度 (mm ) 罐体尺寸 D×H (mm) 活性 炭 (kg ) SJL- 0.3 B 0.6 HGL /B 150 0.3 5~60 ≤0.60.013 8 ~ 10 600 150×1220 5 SJL- 0.6 B 0.6 HGL /B 200 0.6 5~60 ≤0.60.059 8 ~ 10 600 200×122010 SJL- 0.7 B 0.6 HGL /B 230 0.7 5~60 ≤0.60.076 8 ~ 10 600 230×122015 SJL- 0.9 B 0.6 HGL /B 250 0.9 5~60 ≤0.60.092 8 ~ 10 600 255×137020 SJL- 1.3 B 0.6 HGL 300 1.3 5~60 ≤0.60.131 8 ~ 600 305×122025

/B 10 SJL- 1.5 B 0.6 HGL /B 330 1.5 5~60 ≤0.60.157 8 ~ 10 600 330×137030 SJL- 1.8 B 0.6 HGL /B 350 1.8 5~60 ≤0.60.183 8 ~ 10 700 355×165045 SJL- 2.3 B 0.6 HGL /B 400 2.3 5~60 ≤0.60.229 8 ~ 10 700 405×165050 SJL- 4.0 B 0.6 HGL /B 500 4.0 5~60 ≤0.60.410 8 ~ 10 700 530×157075 SJL- 5.0 B 0.6 HGL /B 600 5.0 5~60 ≤0.60.541 8 ~ 10 1000 610×1830100 SJL- 8.0 B 0.6 HGL /B 700 8.0 5~60 ≤0.60.821 8 ~ 10 1000 760×1830175 SJL- 12.0 B 0.6 HG L/B 900 12.0 5~60 ≤0.6 1.233 8 ~ 10 1000 915×1830250

活性炭的选择和使用

接触的生产中大部分产品脱色用活性炭都是一个牌号的针用活性炭。活性炭脱色一般使用极性溶剂,可以吸附分子而不吸附离子。在有机化学论坛看到一篇关于选择和使用的文献,还有不少学问。摘录如下: 影响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因素 1.选择的活性炭质量达不到要求标准 1.1 当前社会,只有不合适的活性炭,已经很少有不合格的活性炭的!主要责任还在使用者,没有选择合适的活性炭。如果你要是说别人的活性炭不合格,你拿着活性炭去仲裁,胜的几率非常少!因为所谓的合格肯定有标准,当前的标准多如牛毛,有在具体行业有国标,有行标,还有企业标准,在fda,jfc(过年中,有点模糊)等等国家还有不同的标准。因此我不打算就活性炭不合格专门说明:一般来说,活性炭不合适会造成一下集中影响,首先是杂质不合适,你是制药,偏偏选择化工用炭,或者食品用炭,结果是颜色也许可以合格,但是杂质含量较高,叫做指标差,也是为什么有针剂用炭等等国标的原因,不是说他们的吸附能力多强,主要是杂质少,纯度高。如果是粉炭,当然是粒度越细越好,因为单纯看,表面积越大,吸附能力越强,而且吸附速度越快,因为根据活性炭吸附时间段进行分析,关键吸附时间是杂质从活性炭表面到内部的时间,也就是穿刺时间,当然粒度越小越好了。在这里要求的是活性炭的均匀度,也就是活性炭的粒度越匀越好。而且活性炭的过滤主要靠自身来过滤(滤饼),而且无论多好的活性炭,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碎炭。 单纯就活性炭的漏炭,我可以就个例进行大概的分析,这里暂不进行详述。需要的话,可以提醒我。 1.2 活性炭中锌盐、铁盐不合格,如铁盐含量较高,可使输液中某些药物如维生素c、对氨基水杨酸钠等变色。(但就上面几种药物,我无话可说,因为我不知道,可能会出现络合的情况出现。大多情况下,还是增加杂质,要是产色,也可能是活性炭的大比表面积配上一定的金属杂质或者重金属杂质,会形成活性炭担载催化剂的出现,在一定的脱色温度下,会产生反应,好多时候,脱色后会出现莫名的杂质,据估计可能就是这中情况(业界内没见到准确的说法)。当然杂

活性炭的制备及吸附性能表征

实验三 活性炭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的表征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活性炭比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 学会用朗格缪尔吸附方程求解活性炭的饱和吸附量 二、实验原理 活性炭是一种具有高度发达的孔隙结构和极大的内表面积的人工碳材料制品。它主要由碳元素(87—97%)组成,也含有氢、氧、硫和氮等元素以及一些无机矿物质。活性炭最显著特征是吸附作用,它可以从气相或液相中吸附各种物质,并且吸附能力很强 活性炭的制备: 材料:几乎任何一种天然或合成的含碳物质,如木质原料(木材、果壳、果核)、煤化植物(泥炭、褐煤)、所有不同变质程度的煤和酚醛树脂等合成物质,都可以生产活性炭。 干燥-粉碎-碳化(马弗炉)-活化 碳化,也称热解,是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对原材料加热,一般在600度。经碳化后会分解放出水气、CO 、CO2、H2等。原料分解成碎片后,并重新结合成稳定结构,这些碎片可能有一些微晶体组成。 活化,是在氧化剂的作用下,对碳化后的材料加热,以生产活性炭产品。活化过程中,烧掉了碳化时吸附的碳氢化合物,把原有空隙之间烧穿活化使活性炭变成一种良好的多孔结构。 活性炭的表征:比表面积测定仪测定比表面积和孔径的分布;扫描电镜表面性质分析和孔径微观结构分析;IR 进行表面官能团的分析。 吸附性能表征:碘值,表征活性炭吸附性能的一个指标,一般认为其数值高低与活性炭中微孔的多少有关联。亚甲基兰吸附,也是表征活性炭吸附性能的一个指标,由于分子直径大,数值主要表征中孔数量。 本实验以活性炭为原料,通过在醋酸水溶液中对醋酸的吸附作用,计算活性炭的比表面积。通过朗格缪尔吸附方程求饱和吸附量。 活性炭的吸附性能表征: 1.弗朗特里希经验方程: 1n x kc m τ== τ表示吸附能力(每克吸附剂上吸附溶质的量),x 为吸附溶质的量(mol ),m 为吸附剂的量(g ),c 为吸附平衡时溶液的浓度(mol/L ),n 和k 为经验常数,由温度、溶剂、吸附质与吸附剂性质决定。对上式取对数: 1l g l g l g c k n τ= +,以lg τ对lgc 做图,可得一条直线,由斜率和截距可得n 和k 。 2.朗格缪尔吸附方程 1ck kc ττ∞ =+ τ∞为饱和吸附量,即表面被吸附质铺满单分子层时的吸附量 上式整理 1c c k τ ττ∞∞= +,c τ 对c 做图,得到一直线,由直线的斜率可求得τ∞,截距求常数k 。 3. 吸附剂比表面积 23020 6.021024.3 10m S A ττδ∞∞???== (m2/g )由Langmuir 单分子层吸附模型,假定吸附

酒用活性炭用法用量

酒用活性炭专家经验之谈 国外酿造行业像威士忌、白兰地、伏特加、啤酒、葡萄酒、清酒及酒精饮料厂家常用活性炭来提高品质、改善风味;而我国酒业对此应用尚少,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和重庆白市驿酒专用炭厂研制专用活性炭,并可应用于酒类后处理,例如: (1)去除白酒及酒精的异味,加速白酒的陈化。 异味由于酿制过程控制不当,或对粮食代用品为原料操作不妥,或来自采用液态发酵,或存在于刚蒸出的白酒。通常经过长期贮放陈化,有所改善,有的也难以克服。如果加入0.1%~0.2%的专用活性炭,搅拌30min,静置48h,过滤上层清液,便无异味。 (2)去除苦味。 白酒生产中由于发酵、蒸馏等操作不慎,使白酒带有苦味,有市售苦味掩盖剂不能很好地解决,日本专利(特公昭60~17504)称,2碱性含氮活性炭可有效地去除苦味,用量为0.1%~0.4%。 (3)去除低度白酒中沉淀物。 在低度白酒生产中,因其中的高级脂肪酸乙酯、高级脂肪酸醇的溶解度降低,导致呈乳状浑浊。过去对付方法有冷冻过滤法,有投资大、运行费高德缺点;也有淀粉吸附法,有酸味和0℃时复浑的缺点;也有树脂法,有成本高、渗出树脂增加酒的总固物的缺点;也有用普通活性炭吸附法,有带走香味的缺点。 而使用专用活性炭去除低度白酒的沉淀,投资少,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效果好,在-20℃不产生浑浊沉淀。 降度后的白酒中加入专用活性炭0.2%~0.4%,搅拌10min,静置48h,将上层清液过滤,即得清澈透明的低度白酒。 (4)去除果酒中的果胶、啤酒中的沉淀物。 果汁或啤酒发酵后,有大量果胶等悬浮物,用专用活性炭吸附法很易去除。

此外,药酒、补酒等产生的沉淀都可用此法去除。 鑫利达活性炭:https://www.360docs.net/doc/943045060.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943045060.html, 归纳用活性炭处理酒类的有利之点有: 脱除不良色泽(例如去褐变色泽); 脱除不良气味(例如去羰基化合物和杂醇油); 脱除不良苦味(例如去酚类收敛性化合物); 脱除造成混浊杂质(例如去麦芽油和单宁酸); 促进增添风味的熟化(例如使醛氧化变酸和醇或有香味的酯); 帮助制饮料用的二氧化碳和水的净化。 但也要注意其不利之点。使用过量的活性炭,不仅脱除饮料中不良的色和味,而且吸附了某些特色的风味和色泽。一般活性炭用量约为0.025%,也有100L饮料用5~25g活性炭不等。我国白酒制调和酒之前用活性炭高达5%(CN86,107,485)。因此,对某一具体酒精饮料需用哪种活性炭,用多少量,接触多少时间,应进行试验来确定。 使用过量的活性炭有时反而增加臭味,因为活性炭的参与会形成有臭味的醛缩醇。不过此反应加维生素C可减少。

活性炭碘吸附值的检测方法及要点

活性炭碘吸附值的检测方法及要点原理 一定量的试样与碘液充分振荡吸附后,经过滤,取滤液,用L硫代硫酸钠滴定滤液中残留的碘量。 以剩余碘浓度L时每克炭吸附的碘量(以毫克计)定为碘值。 仪器 天平,感量; 电热恒温箱,115±5℃; 搅拌式粉碎机; 振荡器,频率240 ~ 275次/min; 标准筛,筛孔<71微米(250目,筛孔66微米)。 试剂 1) 1mol/L碘标准溶液(GB 601),浓度控制±L,用硫代硫酸钠比较法标定。 2) 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GB 601)。 3) 100mL淀粉指示剂:称可溶性淀粉,加水10mL,在搅拌下加人90mL 沸水中,再微沸2min,冷却后取上清液使用,此溶液当天配制。 4) (1 + 9)盐酸溶液。 样品预处理 1)除湿:对于湿活性炭,用150±5℃干燥1小时再粉碎;

2)粉碎:取10~15g样品粉碎1min(粉碎时用毛巾或塑料袋罩住粉碎机,3min后飞扬粉尘较少时再开盖); 3)过筛:用250目标准筛,筛粉碎的样品,充分摇动; 4)干燥:取5~10g≤71微米的粉碎样品于干燥称量皿中,于150±5℃电热恒温箱中干燥至恒重(一般3h足够),取出放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备用。检测步骤 1)用减量法称取经粉碎至≤71微米且干燥的试样约(称准至于干燥 的250mL碘量瓶中,记录称取的试样量; 2)准确加入盐酸,轻微摇动,使试样湿润,放在电炉上加热至沸,提离电炉,保持微沸30±2S,放入自来水浴中冷却至室温; 3)加L的碘标准溶液,塞好瓶盖,立即在振荡机上以240~275次/min 的振频振荡15min; 4)用直径15cm的单层快速滤纸迅速过滤,用玻璃片盖住过滤漏斗,前10~15mL弃去不要,收集后面的滤液; 5)吸取滤液放人已加100ML蒸馏水的碘量瓶中,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在溶液呈淡黄色时,加2mL淀粉指示剂,继续滴定至溶液变成无色,记录消耗的硫代硫酸钠体积(mL)。 结果计算 1)计算剩余滤液浓度=C2* V2/10 2)据剩余浓度査附表得出校正系数D 3)计算碘值,mg/g 5((C2V2)*127

活性炭的使用方法和用量

活性炭 活性炭是一种黑色粉状,粒状或丸状的无定形具有多孔的碳,主要成分为碳,还含少量氧、氢、硫、氮、氯。也具有石墨那样的精细结构,只是晶粒较小,层层间不规则堆积。具有较大的表面积(500~1000米2/克),有很强的吸附性能,能在它的表面上吸附气体、液体或胶态固体;对于气体、液体,吸附物质的质量可接近于活性炭本身的质量。其吸附作用具有选择性,非极性物质比极性物质更易于吸附。在同一系列物质中,沸点越高的物质越容易被吸附,压强越大温度越低浓度越大,吸附量越大。反之,减压,升温有利于气体的解吸。常用于气体的吸附、分离和提纯,溶剂的回收,糖液、油脂、甘油、药物的脱色剂,饮用水及冰箱的除臭剂,防毒面具中的滤毒剂,还可用作催化剂或金属盐催化剂的载体。 早期生产活性炭的原料为木材、硬果壳或兽骨,后来主要采用煤,经干馏、活化处理后得到活性碳。生产方法有:①蒸汽、气体活化法。利用水蒸气或二氧化碳在850~900℃将碳活化。②化学活化法。利用活化剂放出的气体,或用活化剂浸渍原料,在高温处理后都可得到活性炭。活性炭具有微晶结构,微晶排列完全不规则,晶体中有微孔(半径小于20[埃]=10-10米)、过渡孔(半径20~1000)、大孔(半径1000~100000),使它具有很大的内表面,比表面积为500~1700米2/克。这决定了活性炭具有良好的吸附性,可以吸附废水和废气中的金属离子、有害气体、有机污染物、色素等。工业上应用活性炭还要求机械强度大、耐磨性能好,它的结构力求稳定,吸附所需能量小,以有利于再生。 活性炭用于油脂、饮料、食品、饮用水的脱色、脱味,气体分离、溶剂回收和空气调节,用作催化剂载体和防毒面具的吸附剂。活性炭脱色效果在水中最强,有机溶剂中较弱。一般加0.1—3%(W/V),搅拌30~60分钟,活性炭的粒度对脱色时间有影响,而且不同生产厂家,不同加工方法生产的活性炭,脱色效果相差很大。脱色温度和PH要根据你产物的性质,通过试验确定了。(1)活性碳一般使用温度是75-80度比较好;(2)活性炭脱色效果在水中最强,在强极溶剂中使用效果也不错,在非极性溶剂中效果较差;(3)一般情况下,在pH3-6条件下使用较好;(4)一般情况下,加入量为千分之一至三(or5);(5)脱色时间一般为30-60min;(6)活性碳的种类型号很多,比如糖用碳,油用碳等,要选择一种适合你使用的活性碳。 注意事项:(1)切不可在沸腾的溶液中加入活性炭,那样会有暴沸的危险。(2)用活性炭脱色要待固体物质完全溶解后才加入,因为有色杂质虽可溶于沸腾的溶剂中,但当冷却析出结晶体时,部分杂质又会被结晶吸附,使得产物带色,所以用活性炭脱色要待固体物质完全溶解后才加入。 活性炭使用须知 一、吸附分离原理 在两相介面上,一相中的物质或溶解在其中的溶质向另一相转移和积聚,使两相中物质浓度发生变化的过程称为吸附过程,既可以发生在液固介面,也可以发生在气固介面上。能够将其他物相中的某一组分有选择性地富集到自身表面的物质称为吸附剂,被吸附的物质称为吸附质。所谓介面,通俗地讲也就是表面,因此,吸附其实可以看成一种表面现象,吸附剂的吸附性能与其表面特性有密切的关系。例如比表面积。比表面积越大,吸附能力越强,通常比表面积随物质多孔性的增大而增大。 典型的吸附分离过程包含四个步骤:首先,将待分离的料液(或气体)通入吸附剂中;其次,吸附质被吸附到吸附剂表面,此时吸附是有选择性的;第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