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总结-五好家庭事迹材料6篇

五好家庭事迹材料6篇

我叫XXX,今年74岁,与老伴李玉英结婚已有47年了。我们俩1966年分别毕业于北京航校和滨江航校。1967年为响应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三线建设伟大号召,分别从首都北京、哈尔滨来到贵州安顺贵飞公司云马飞机制造厂。至今已有50多年了,在平凡的岗位上艰苦创业,怀着对共和国的一腔赤诚,坚守一生,只做一件事,那就是将火热的青春献给了三线建设,至今我们无怨无悔,因为在我们奉献青春的同时,也实现了我们强军富民的梦想。爱国奉献的情怀已使我们血脉相连,扎根三线,献身航空的共同理想,让我们在建设三线这宏伟的事业中相识相知相恋组建了幸福的家庭。40余年来相濡以沫,伉俪情深,携手共进。共育有一双可爱的女儿,现均已成家。我家现已是两代三线人的家庭,薪火相传的家风是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爱国奉献的家风。

建厂初期,我俩夫妻亲身参加了第一架歼击机的研制。当时国际上乱云飞渡,群魔乱舞,帝修反亡我之心不死,苏修在我国边境陈兵百万。遵照党中央加快三线建设的英明决策,我们把忠诚熔化在血液中,落实在行动上。尽管当时物质条件十分艰苦,住的是简陋的临时房,吃的是缺肉少油的大锅菜,但我们热情高涨,干劲十足,在不同的岗位上废寝忘食,日夜奋战在生产一线,夫妻俩相互鼓励,共同奋进,比的是质量,抢的是进度,争的是奉献。经过数年的艰苦奋斗,于1 970年9月8日,第一架歼6歼击机终于在云贵高原诞生了,填补了云贵高原没有飞机制造的空白。我俩以此为起点与时俱进融入多型号,多批次歼击机,高教机的生产制造的奋战之中,让一架架钢铁雄鹰从云贵高原起飞,翱翔在祖国的蓝天,保卫着祖国的神圣的领空。

面对有人问我:“你们从繁华的大都市来到三线这偏僻的山沟里,并能扎根五十多年靠的是什么?”我俩不约而同的回答,除了有坚定信守爱国奉献的三线情怀,眷恋三线这片热土外,我们还有一个美满的家庭,这是我们不断前进的加油站,也是我们幸福的港湾。

我由于工作性质,经常出差,整个家庭的重担全部压在老伴的肩上,她除了每天上班完成本职工作外,还要抚育一双女儿和照料因母亲去世,房屋拆迁从北京来投奔我的父亲。因而她每天起的最早,睡的最晚,整日缝补浆洗忙个不停,因物质供应紧张缺油少肉,粗细粮搭配供应,她见缝插针,利用房前屋后开荒种菜,养鸡养鸭,千方百计为大家调剂生活,虽历尽艰辛,但她略显疲惫的脸上总挂着淡淡的微笑,整个家庭永远是和谐生春,其乐融融。由于她的无私奉献,使得我能安心的外出为筑建国防工业尽力。女儿们能茁壮成长,老父亲能有个幸福晚年,我的家庭被厂工会评为厂级五好家庭,我因多次获奖,并于2001年当选为中航一集团的优秀员工。

我到了退休年龄仍然退休不退岗,先后被返聘为云马职高的专业课教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外思想政治教育导师,被社区居民选进居委会工作。老伴也同时担任了社区图书室和棋牌室的管理工作。我们俩牵手近五十年,家庭和睦,不改初衷,继续在社区为人民服务,多次被邀请到社区宣讲弘扬和传承爱国奉献为核心的三线精神。

我经常对工厂的年轻人说:我的孩子们,如今尽管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艰苦奋斗、爱国奉献的精神决不能有丝毫改变,要树立把青春献给祖国航空事业的远大理想,继承以爱国奉献为核心的三线精神,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使实现强国富民的中国梦后继有人。

【篇二】

符伟年,海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名普通电工,她用其孱弱的身子撑起家庭的一片天。2007年,丈夫因工致残,生活不能自理,年仅34岁的她不仅不离不弃,还精心地照顾与护理好丈夫,赡养年迈的家婆,抚养女儿长大成人。符伟年一家多次被评为海南矿业公司

“文明和睦家庭”,2017年被评为海南省“最美家庭”。

符伟年于1995年5月参加工作,1997年结婚,育有一女,婚后一直与家婆住在一起,担负家庭主妇职责,也担负起照顾家婆的重任。多年来,她和家婆和睦相处,把她当作自己的母亲一样对待,结婚近二十年,从没有和家婆伴嘴或吵架,家婆也待她如女儿一般,在她上班时,帮着家里煮煮饭和扫扫地,让她可以安心地工作,一家人相处得很融洽。但由于家婆的膝关节一直都不好,经常会痛,所以在平常的生活中,家里的大多数家务活还都是落在她身上,但她无怨无悔,尽职尽责,努力做好一名媳妇、妻子、母亲应尽的责任。

2007年12月,丈夫因工伤导致高位截瘫,生活不能自理,家庭的重担全都压到了符伟年的肩上,其苦不可言,可生活还得继续,她只能咬牙硬撑着,既要照顾年迈的婆婆、年幼的孩子,还要做好丈夫的吃喝拉撒睡及康复护理,可即使背负这么沉重的家庭负担,她也从来没有因此耽误工作,在工作中始终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生活尽管艰难,一家子依然相处得很和睦。

丈夫病后,女儿不仅是符伟年的希望,更是这个家庭的希望,正应了那名话:“苦难是最好的老师”,家庭的变故让女儿从小就懂事乖巧,从上小学一年级起就担任班长,小学、初中、高中,这一当就当了12年,每年都被评为三好学生

或县级和省级的优秀学生干部,学习成绩一直都很优秀,并于2016年7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湘潭大学。在家里,女儿是个孝顺孩子,知道父亲病重,知道奶奶年事已高,知道母亲工作辛苦,放学回家都会帮着做家务,帮着照顾爸爸和奶奶,知道家里经济不宽裕,从来不乱花钱买东西,生活很节俭,女儿用她出色的成长回报母亲辛勤的付出,也给这个家庭带来希望与阳光。

转眼十年过去了,她用真心和亲情悉心维系着这个家,在她精心护理下丈夫病情没有恶化,从最初的瘫痪卧床到现在已经能够搀扶着到阳台坐到椅子上。婆婆逢人便讲:“难为了媳妇,媳妇很辛苦。”

【篇三】

冯秀琴家庭,三代同堂6口之家,一家人互敬互爱、相敬如宾;与邻和亲、待人和善,弘扬时代新风树立了榜样。

夫妻俩都是共产党员,认真钻研业务、勤奋工作,用实际行动贯彻十九大会议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践行“两学一做”合格党员的标准。2010年-2017年被评公司先进女职工、工会活动积极先进分子,荣获2015年粤海公司最美家庭、2016年广铁集团最美家庭一等奖,2017年省最美家庭。

婚后双方与父母同住,家公患脑血栓偏瘫、后患老年痴呆症及胃癌等,起居生活不能自理,夫妻俩不离不弃照顾长达7年之久。老人胃癌病情恶化,夫妻俩既照顾好年幼的女儿,又照顾好病重老人;老人大小便失禁,经常换洗床褥及衣物;老人进食困难,每天熬粥喂饭。2010年,丈夫患脑膜瘤需开颅手术,风险极高,她坚信一切困难都能够战胜,精心照顾两次手术的丈夫并坚持康复训练。

多年来,夫妻俩竭尽所能去帮助亲人们。2008年农村的家姐住院,她俩立即为家姐支付2万元住院费用,后来家姐突发脑溢血过世,夫妻俩抚养4个未成年外甥(女),全家省吃俭用,资助孩子们学费及生活费。多年来他俩不断接济亲朋好友各项费用10万多元。

一家人有良好的阅读习惯,一双儿女知书达礼,品学兼优,积极向上。大女儿2015-2017年荣获学校“文明标兵”、“进步学生”,小儿子2014-2017年荣获学校“总分年级优胜奖”、“智多星”、“跳绳能手”、“暑假实践活动比赛二等奖”。外甥女在大学期间多次荣获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校奖学金。

她俩经常携带孩子参与公益活动;尽管家庭有实际困难,生活清淡,却积极向善,热心参与慈善捐赠和社区义务活动等,共参加各类公益活动数十场次,捐赠钱物价值数万元。

夫妻俩生活勤俭节约,注重科学理财,生活精打细算,倡导理性消费,不攀比,不奢侈。每样东西都修复利用,洗衣水用来拖地或冲刷厕所,吃饭实行光盘行动,节约水电,垃圾分类回收等。在她们的言传身教下,儿女衣着朴实大方,不追求名牌,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篇四】

陈海玲的家庭是一个崇尚文明,积极进取,和睦和谐,相敬相爱的家庭。夫妻结婚11年以来相敬如宾,非常恩爱,分担责任,共同进步;孝敬老人,老人安享幸福晚年,善待邻里;敬业爱岗事业有成,热心公益,诚信有礼。深受单位,邻里和社会的好评,赢得了周围人的赞美,2017年度被评为海南“最美家庭”。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