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tchup分析

latchup分析
latchup分析

闩锁效应(latch up)

闩锁效应(latch up)是CMOS必须注意的现象,latch我认为解释为回路更合适,大家以后看到latch up就联想到在NMOS与PMOS里面的回路,其实你就懂了一半了.

为什么它这么重要?因为它会导致整个芯片的失效,所以latch up是QUAL 测试的一种,并且与ESD(静电防护)紧密相关。

第一部分 latch up的原理

我用一句最简单的话来概括,大家只要记住这句话就行了:latch-up是PNPN的连接,本质是两个寄生双载子transisitor的连接,每一个transistor的基极(base)与集极(collector)相连,也可以反过来说,每一个transistor的集极(collector)与另一个transistor的基极(base)相连,形成positive feedback loop(正回馈回路),

下面我分别解释。

我们先复习什么是npn,如图1,在n端加正偏压,np之间的势垒就会降

低,n端电子为主要载流子,于是电子就很开心地跑到p,其中有一部分电

子跑得太开心了,中间的p又不够厚,于是就到pn的交界处,这时右边

的n端是逆偏压,于是就很容易就过去了。所以,左边的n为射极(emmiter,发射电子),中间P为基极(base),右边n为集极(collector,收集电子

嘛)

理解了npn,那么pnp就好办,如图2。

图2清楚的表示了latch up的回路。左边是npn,右边是pnp

图3是电路示意图。

大家可以看出,P-sub既是npn的基极,又是pnp的集极;n-well既是既是pnp的基极,又是npn的集极,所以说,每一个transistor的集极(collector)与另一个transistor的基极(base)相连。

那么电流怎么走呢?

比如在P+加5V-->电洞被从P+推到N well-->越过n well再到p sub-->这个时候,大家注意,电洞有两条路可走,一是跑到NMOS的N+,二是跑到旁边的Nwell,nwell比n+深,当然更好去,所以电洞又回去了。这样就形成回路,而且会循环下去,gate基本上就成了摆设,完全控制不了电子或电洞的走向,所以CMOS就失效了。

图4是一个公式,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反正2个β变小,latch up就不容易发生

图5是首位发现latch up的达人做出的解释:latch up是由于field inversion(反转电场),值得记住,但我不懂。

第二部分如何解决latch up?

大家只要记住一句话,电子和电洞,都是单纯的家伙,哪里容易去,他们就去哪里,就像他们本来想去看朋友,走到半路看到一个美女在对他们打招呼,于是就很自然的跑到美女那边去了,不去本来该去的地方。

所以,下面所有的解决方法,要么是阻止电子或电洞去看美女,或者找个

更漂亮的美女吸引他们过去。

解决方法目前为止,我总结出7个,如下:

1.加大N+,P+距离,这是最容易想到的办法,虽然前面有美女,但是

太远,所以还是不去了。电子或电洞也是这样。

但是,这样的,必然会导致芯片的集成度下降,所以这是很傻的办法,没人用。

2.加深isolation.就是在NMOS和PMOS之间加隔离,比如STI(0.25um

以下)和Field OX(0.35um以上)。但是,隔离深度总是有限的,电子或电洞总有办法绕过去。

3.SOI。Silicon on Insulator,在Si的表面加一层SiO2,使well或者

N+无法直接与P-sub连接,这样电子或电洞就到不了下面。

4.Retrograded well,倒阱,用高能离子注入将杂质打入阱底部,这种

阱不像常规的阱表面浓度最高,阱底部浓度最低,而是正相反,所以叫做倒阱。

这个概念极为重要!下面的浓度很大,那么电子或电洞到了基极以后,高浓深井可以有效的增加复合,就不想到集极去了,降低bipolar的放大系数,使没有backbias偏置的晶体管免于latch-up。

5.EPI wafer。这也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在heavy doped substrate上面,

加上一层轻微掺杂的EPI layer,这就是EPI wafer (即外延片,晶圆是wafer,在wafer基础上做EPI工艺出来的wafer就是EPI wafer)。

当这层EPI layer够薄的时候,pnp的载流子就不想去npn了,而是跑到更舒服的heavy doped substrate,因为heavy doped底材的浓度比

P-sub的掺杂浓度高多了。如图6很明显,EPI layer越薄越好,如图7,3um的EPI layer,trigger current(引发latch up的电流)最大,最不容易发生latch up但是不能太薄,不然底材的离子就扩散到EPI layer里面,造成离子浓度改变。这是用EPI wafer的原因,EPI wafer缺点只有一个:贵!

外延(Epitaxy, 简称Epi)工艺是指在单晶衬底上生长一层跟衬底具有相同晶格排列的单晶材料,外延层可以是同质外延层(Si/Si),也可以是异质外延层(SiGe/Si 或SiC/Si等);

6.Guard ring。在N+和P+的旁边加一个guard band,相当于保险,如

图8。大家看图9,应该会明白为什么Guard ring能防止latch up,与EPI是类似的道理。

7.Design rule。这个很简单,在design的时候,会规定P+,N+的距

离,guard ring离P+,N+的距离等等。

最后一个问题是,这么多解决方法,到底用哪一个?答案还是很简单,只要你有钱,能一起用就一起用。

latch up(闩锁反应)

我们无可逃避,只能坚强应对。首先来看一下latch up时拍到的照片

放大后的照片红点部分就是发生latch up的位置,latch up可谓芯片杀手,通过循环放大

最终将芯片烧毁。我不想告诉大家latch up有多可怕,但有一点是应该知道的

这种现象损害了芯片。

图片附件: latch01.jpg (2007-1-30 16:38, 11.73 K)

图片附件: latch02.jpg (2007-1-30 16:38, 10.62 K)

在CMOS制程里,这种情况就是由于npn或pnp结构形成的放大电路造成的。

所以要了解latch up现象,就必然首先了解放大电路是如何构成的,而最根本的就

归结到npn或pnp晶体管是如何工作的。了解晶体管的工作原理是研究latch up的重点。

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又在于了解放大电路是如何构成的,这是两个方面,以下着重讨论。

一、晶体管的工作原理

半导体工艺中,由高纯度的本征半导体进行掺杂,从而形成不同的形态。如果掺杂5价原子因电子数大于空穴

数即称为n型半导体,若掺杂3价原子因电子数小于空穴数即称为p型半导体。空穴和电子都能搬运电荷,因而称载流子。

将两种形态的半导体相邻结合到一起,由于彼此所含电子和空穴数浓度不同,因而相互扩散,由浓度高的向浓度低的地方移动,电子和空穴会在一定时间内相互结合而消失,以保持中性,这样形成一段没有载流子的空间,称为耗尽层。耗尽层存在电位差,有电场的存在,称之为内电场。在电场的作用下载流子发生

定向移动,称之为漂移。扩散使电场增加,空间电荷范围加大,而漂移则在减弱空间电荷范围。这种将pn 相邻结合到一起制成的晶体结构,称之为pn结。

pn结在没有外力的情况下,处于热平衡状态,这种平衡状态是处于动态之中的,即扩散运动与漂移运行达成的平衡状态。

pn结的外加电压,如果p端的电位高于n端的电位,这样的外电电场削弱了内电场,有利于多数载流子的扩散,形成从p流向n的电流,称为正向偏置,反之,载流子则几乎不发生移动,称为反向偏置。反向电压大于某一值时,会有导致pn结击穿,称为齐纳击穿或隧道击穿。另一种情况,是pn结两侧的杂质浓度过小,在高的反向电压作用下,引起价键的断裂,从而使电流成倍增加,称为电子雪崩现象或雪崩击穿。pn结制作成元器件使用就是二极管。

pn结,p区空穴向n区扩散,n区电子向p区扩散,在相遇处复合。p区空穴扩散后留下负离子,而n 区电子扩散后留下正离子,形成由n指向p的内电场。正向偏置时,p区不断提供复合留下的负离子,n 区则复合留下的正离子,使得内电场范围缩小,扩散运动大于漂移运动,平衡状态发生破坏,因而有电流的产生。反向偏置,少数载流子的漂移处于优势,但因少数载流子浓度太低,引起的反向电流远小于正向电流。所以问题关键在于扩散与漂移运动是否平衡。

图片附件: psbias.gif (2007-1-30 16:38, 2.26 K)

半导体三极管,存在两个pn结,了解半导体三极管的工作原理就是要了解这两个pn结的平衡状态,在发生什么变化。

这是三极管的符号,B(base)代表基电极,C(collector)代表集电极,E(emitter)代表发射极。

晶体管的制作要求,从浓度大小来看,发射区最大,集电区最小。从尺寸看,集电区最大,基区最小。如果条件

不能满足,晶体管将无法工作。

以下以基极接地(共基极)为例进行分析:

图片附件: pnpsymbl.gif (2007-1-30 16:38, 1.87 K)

如上图所示,在E-B之间加正向偏置,在B-C之间加反向偏置。

此时发射区的电子浓度上升,在正向偏置的情况下,大部分电子都扩散到基区

因为基区很薄,有少部分电子流出,但大部分在电场的作用下,漂移到集电区。

其中有些情况,比如基区向发射区的漂移(发射区很高的杂质浓度),集电区向基区的扩散等微乎其微(反向偏置),所以可以忽略。所示npn的能够工作,除了发射区浓度很高,基区很薄,还有保证E-B正向偏置,B-C反向偏置。

相应电流关系如下:

Ie=Ib+Ic 假设Ie占Ic的比例为a,即Ic=aIe,Ib=(1-a)Ie

称为电流传输率。

Ic/Ib=(Iea)/[(1-a)Ie]=a/(1-a)

设定a/(1-a)为?,称为电流放大倍数。

通过比例关系可知,如果电流传输率为90%,电流放大9倍

如果电流传输率为99%,电流将放大99倍。

90%到99%,放大倍数的骤增,可以想像Ib只要有小的变动,电流放大倍数就有大的变化。如此可见,晶体管是电流控制器件。

二、放大电路是如何构成及触发条件

现在进行实际操作,为了分析方便,以如图所示的电路具体进行分析。

对应CMOS的简单版图如下:

图片附件: latchupfg02.gif (2007-1-30 16:38, 12.4 K)

图画得不好,还请谅解。以下来看一下对应的剖面图。

图片附件: latchupfg03.gif (2007-1-30 16:38, 10.2 K)

任何相邻的pnp或npn都可以构成晶体管,所以考虑起来似乎比例麻烦!!

从晶体管偏置来看,npn的基区p+与p-sub成反向偏置,发射区为衬底上的

任一n+型区域,集电区为nwell及nwell上的n+。此时npn,基区接vss

发射区接vss/in/out,集电区接vdd。就正反偏的原则来看,只要发射区联接

电压小于vss,即npn可以触发。而另一边的pnp,基区接vdd,发射区接out/vdd/in,

集电区接vss,触发的可能就是发射区电位高于vdd。从浓度与尺寸来看,也就是发射区浓度最高,基区尺寸最小,集电区有足够的大。

基区的尺寸在npn管看来,似乎比较乐观,可惜npn的构成是横向的,也就是说如果把pmos与nmos 画得太近的话就有问题了。对nwell来说,如果nwell的厚度很薄,因为npn的形成是在衬底横向的,而pnp却是在nwell中的纵向。nwell厚度足够的薄,意味着势垒相对较低,实现触发的可能性很大。对于日新月异的现在科技来讲,尺寸

在不断的缩小,这也是在表明基区在逐渐的变小,触发的可能突显出来。

为了便于分析,将等效的电路提取出来

接上面讲到的提取电路,如图所示:

我们提到了正反偏的触发和浓度及尺寸的触发,现在我们不得不对

寄生电阻产生兴趣。对上述电路中,nwell和p-sub上形成的寄生电阻最有可能

影响到晶体管的触发。R1是nwell寄生于pnp基区与发射区的电阻。R2是p-sub寄生于npn的基区与发射区的电阻。在正常情况下,没有过高或过低电压出现,浓度与尺寸

不去考虑的情况下,R1拉低了pnp基区的电位,R2阻碍了npn基区电位的降低。B-C反偏,

B-E正偏的情况就会出现,触发的可能存在。上面我们只是单方面的对一个管子进行分析,既然是存在在两个三极管在电路中,就有可能

其中一个受另一个的影响。当其中一个触发时,另一个晶体管有可能被这个晶体管触发。三、一些解决办法的介绍

通常我们提到减少latch up的可能时,都会想到加guard ring。想法简单,而且我们

从来就没有怀疑过,也没有真正考虑过,加guard ring这么几个词的意义何在。

更可惜的是,这种想法并不是我们自己的,是别人跟你讲,你就认同了,是被别人迷惑了

还是被别人收买了呢?!!

而且,你有没有发现,增加guard ring时有附加了design rule吗?做layout的真是自由,爱

加多宽就加多宽,爱加几道就几道,孰不知,要是加出问题来,该归究谁的责任呢?!!如果

加得太宽,增加了面积,增加的成本,老板可不会对你客气。

遗憾的是计算这个rule,确实可以写成一篇论文,然后买个好价钱,也可以天天过上老婆

孩子热炕头的好日子。

回到正题,解决的方法多种多样,如果出发点不同,解决的方法也就各异。比如可以在工艺上

控制杂质浓度,基区尺寸,加外延层等。对layout来讲,比较简单的还是加guard ring,主要的作用会在下面详细分析。在电路上加钳位二极管控制电位,但对钳位二极管的开关速度等方面的参数需要

慎重考虑。上图为加guard ring后的效果。

[1]中认为在nwell中扩散n+或在p-sub中扩散p+所做的guard ring为多数载流子保护环,

反之则为少数载流子保护环。

少数载流子保护环作用是先于寄生集电区,提前收集会引起触发的少数载流子。这种结构

对横向寄生晶体管有效,但对纵向晶体管几乎没有作用。而且这种保护环并不见得都要成封闭状态,

它应该包围在潜在的发射区。

多数载流子保护环,在局部位置减轻了寄生电阻,并且在对发射区的远近上,分别称为

弱势结构和强势结构。强势结构较为有效,因为它靠发射区较近,有电流导向的作用。

上图中所加的guard ring中,从左到右,依次为强弱弱强结构。

建议多打nwell contact和p-sub contact,以减轻连入的寄生电阻。

上述办法,完全是针对layout而言的。对其他的解决方法也只能靠关流程的

工程师做相应的对策了。

好,就暂时写这些了。其实要把latch up研究清楚还需要花很多的时间。

图片附件: latchupfg05.gif (2007-1-30 16:38, 12.02 K)

图片附件: latchupfg.gif (2007-1-30 16:38, 1.51 K)

图片附件: npnillu.gif (2007-1-30 16:38, 2.61 K)

水情水害月度预测预报

2012年月度水情水害预报

郑州登电阳城煤业有限公司 二O一二年元月 2012年元月份水情水害预测预报 一、矿井水文概况 根据我矿历年来采掘揭露情况和井田地质报告提供,我矿井下充水源以底板岩溶裂隙渗水为主,次为顶板淋水,大气降水。矿井在构造裂隙发育和二1煤层底板隔水层薄弱地段还可能发生底突水,建议在矿井生产中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以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二、回采工作面水情水害预报 我矿17011工作面地质条件简单,无涌水现象。但老窑尚存有积水,部分水会渗入采面巷道中去,巷道必须砌筑水沟,保持水沟畅通。 元月份已经过去,该回采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简单,主要出水的原因与老空水有关,其直接充水水源为二1煤层底板,间接含水层为太原群八层灰岩含

水层,这几个含水层的富水极不均衡,在断层,裂隙发育带附近富水较强,其余地方富水性较弱,预计该工作面最大涌水量为5m3/h,最小涌水量为3m3/h,与实际有较小的出入。但在回采过程中,仍应加强观测,同时做到防治水的准备工作,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探放水原则。 2012年三月份水情水害预测预报 一、矿井水文概况 根据我矿历年来采掘揭露情况和井田地质报告提供,我矿井下充水源以底板岩溶裂隙渗水为主,次为顶板淋水,大气降水。矿井在构造裂隙发育和二1煤层底板隔水层薄弱地段还可能发生底突水,建议在矿井生产中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以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二、回采工作面水情水害预报 我矿17011工作面地质条件简单,无涌水现象。但老窑尚存有积水,部分水会渗入采面巷道中去,巷道必须砌筑水沟,保持水沟畅通。 三月份已经过去,该回采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简单,主要出水的原因与老空水有关,其直接充水水源为二1煤层底板,间接含水层为太原群八层灰岩含水层,这几个含水层的富水极不均衡,在断层,裂隙发育带附近富水较强,其余地方富水性较弱,预计该工作面最大涌水量为4m3/h,最小涌水量为2m3/h,与实际有较小的出入。但在回采过程中,仍应加强观测,同时做到防治水的准备工作,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探放水原则。

煤矿水害预测预报制度(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煤矿水害预测预报制度 (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5834-39 煤矿水害预测预报制度(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每年初由防治水办公室根据年度采掘接续计划,结合矿井水文地质资料,全面分析采掘过程中存在的水灾隐患,编制年度水情水害分析预报和年度防治水计划,于元月上旬报公司;每月5日前及每季度末编制月度、季度水情水害分析预报并下发各生产单位及相关科室领导。同时,对于回采工作面和掘进巷道可能出现的矿井水害随时预测预报。 1、井下各采、掘头面施工前方地质条件较清楚时,根据生产施工进度,在过断层、构造带50m前下发地质预测预报。 2、井下各采、掘头面施工前方地质条件发生异常变化,或与已掌握的地质资料出现偏差、不符时,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地质情况立即补发地质预测预报。 3、井下各采、掘头面施工前方存在岩溶陷落柱、

甲型H1N1病毒HA、NA氨基酸序列比较及抗原性表位预测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945251899.html, 甲型H1N1病毒HA、NA氨基酸序列比较及抗原性表位预测 作者:邹泽红等 来源:《中国医学创新》2013年第19期 【摘要】目的:比较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分离株HA、NA氨基酸序列之间的差异,分析HA、NA蛋白可能的抗原性细胞表位。方法:从GenBank中选取28株世界各地的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分离株并下载各株HA、NA的氨基酸序列;使用Clustal X和MEGA 2.0软件对氨基酸序列的进行进化树分析;用Protean软件预测HA、NA蛋白的B细胞表位;用NetMHCⅡ 2.2预测T细胞抗原表位。结果:世界范围的毒株之间氨基酸序列相对保守,HA及NA均只有少数位点的变异,HA蛋白氨基酸序列之间较NA蛋白氨基酸序列之间变异较大; 预测HA蛋白具有8个B细胞表位和10个T细胞表位;NA蛋白有12个B细胞表位和7个T 细胞表位。结论:HA、NA蛋白的少数区域抗原性相对比较稳定,可以作为检测以及疫苗研究的靶区域。 【关键词】 H1N1流感病毒;抗原表位;血凝素;神经氨酸酶 2009年4月,在美国首次报道了两例感染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患者[1],同时在墨西 哥出现了呼吸道感染的流行[2]。美国爆发的甲型H1N1流感迅速在北美洲地区蔓延,并很快波及亚洲、欧洲。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由禽流感、猪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间的变异或重组产生的[3],已经引起世界性的大流行。 甲型H1N1流感能不断引起流行是由于其抗原性不断发生漂移所致[4],其中最重要是血凝素(hemagglutinin,HA)和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的变异[5]。血凝素是流感病毒最重要的蛋白,它的裂解性、受体特异性和糖基化是决定流感病毒感染性和致病性的重要因素。神经氨酸酶是病毒囊膜表面的另一种重要的糖蛋白,在决定病毒毒力和宿主特异性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与HA共为流感病毒亚型分型的主要依据,NA同时也是抗流感病毒的重要作用靶点[6]。目前,国内虽然已经开发了H1N1流感疫苗并接种了2000多万人,但是,接种所致的不良反应事例的出现同样给健康的人们带来了灾难。有针对性地改造毒素的相应蛋白、获得更为安全有效的疫苗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而解析甲型H1N1流感病毒HA、NA蛋白的抗 原性表位成为关键的突破口。 本研究分析了甲型H1N1流感病毒HA、NA蛋白抗原性变化的情况,并对其可能的抗原 性表位进行了分析预测,为新型甲型流感疫苗的制备提供依据,以便更有效及时地控制甲型流感的传播。 1 材料与方法

水害分析报告

水城县阿戛乡禹举明煤矿1426措施巷水害调查分析报告 矿长: 总工: 安全矿长: 生产矿长: 机电矿长: 编制人: 编制时间:2016年11月3日

一、概况 1426措施巷开门点位于1426西瓦斯抽放巷口(11号测点)位置,距离30101联络巷底30m,开门点标高为+1434.478m,巷道先沿层往东按114°方位水平掘进42.6m,拐向往南按187°方位水平掘进41m与1246西运输巷贯通,设计总长83.6m。 巷道断面形状为半圆拱,净断面积S=5.77m2,净宽2.6m,净高2.5m,永久水沟净断面为400×400mm,采用锚网喷支护。 该巷顶板为泥质粉砂岩。岩层产状为急倾斜。倾角75°。 该巷按要求编制有探放水设计和探放水安全措施,并按探放水设计进行了第一循环的探放水施工。 二、充水来源分析 1、1426措施巷上方无老窑采空区。在+1445m标高有1436专用回风石门。 2、1436专用回风石门内,经矿组织防治水领导小组成员现场勘察,有深100mm积水。由于该巷现无水沟,积水积于巷道地板。1426措施巷与1436专用回风巷净高差为11m岩层产状为急倾斜。倾角75°。顶板岩性透气性较好,含水性弱,因此,透水性较好,是1426措施巷掘进期间主要淋滴水来源。 3、根据地质资料,1426措施巷掘进范围在F12断层带,有断层裂隙,虽现阶段雨水较小,地表水通过裂隙渗入1426措施巷也是1426措施充水途径之一。 4、林滴水主要通过裂隙从1436专用回风巷渗入1426措施巷。

三、综上所述,根据对1426措施巷充水来源分析,1426措施巷在掘进施工期间,只有1436专用回风巷积水通过裂隙造成1426措施巷顶板淋滴水,1426运输巷无水患威胁。但必须加强防治水管理。严格执行“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严格按探放水设计和探放水措施执行。

抗原表位研究方法进展_宋帅

动物医学进展,2010,31(12):87-91Pr ogress in Veterinary Medicine 抗原表位研究方法进展 宋 帅,李春玲* ,贾爱卿,杨冬霞,李 淼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兽医研究所 广东省兽医公共卫生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0) 收稿日期:2010-05-18 基金项目:广东省农业攻关项目(2007A020300005-11) 作者简介:宋 帅(1982-),男,河南汝州人,研究实习员,硕士,主要从事动物疫病及综合防控技术研究。*通讯作者 摘 要:抗原表位是抗原分子中的主要功能单位,能有效刺激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随着免疫学和生物信息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用于研究T 细胞表位和B 细胞表位的方法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论文中概述了近几年用于研究T 细胞表位的预测方法和鉴定方法,以及在B 细胞表位研究中所用的表位肽扫描技术、蛋白质/切割0法、噬菌体展示技术、X -衍射与核磁共振、表位预测方法等技术,并对每种研究方法进行了比较,为从事抗原表位研究的人员提供参考,从而更有利于表位肽疫苗的研制和诊断方法的建立。 关键词:T 细胞表位;B 细胞表位;预测;鉴定 中图分类号:S8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038(2010)12-0087-05 抗原表位又称抗原决定簇,是指抗原分子表面具有特殊结构和免疫活性的化学基团,具有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能够被其识别的一个 免疫活性区。根据抗原表位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程度,可将抗原表位分为免疫优势表位、亚优势表位和隐性表位。根据与抗原受体结合细胞的不同,分为B 细胞抗原表位和T 细胞抗原表位;其中B 细胞抗原表位则往往为亲水性肽段,一般位于抗原三维大分子的氨基酸长链折叠处[1],而T 细胞抗原表位往往仅为埋藏在蛋白质空间结构内部的疏水性肽段[2]。根据表位对机体的影响,可分为保护性表位(免疫位)、致病性表位(变应位)和耐受性表位(耐受位)。按抗原表位结构的不同分为连续性抗原表位和非连续性抗原表位,前者又称线型表位,是由肽链上顺序连续的氨基酸组成,后者又称构象型表位,是由那些空间邻近但顺序上不连续的氨基酸组成。线型表位见于T 细胞表位和部分B 细胞表位,构象型表位只见于B 细胞表位[3]。在机体的免疫系统中,免疫细胞通常难以借助其表面受体识别整个蛋白质分子,仅识别抗原分子上的抗原决定簇,也就是说抗体的特异性是针对抗原表位而不是针对完整的抗原分子的[4]。表位一般只占5个~7个氨基酸或单糖残基的大小,最多不超过20个氨基酸残基。抗原表位是蛋白质抗原性的基础,所以深入研究蛋白质抗原表位对疾病的诊断及预后判定,定点改造蛋白质分子以降低蛋白质药物的免疫原性,设计无毒副作 用的人工疫苗以及免疫干预治疗等具有重要意义。 1 T 细胞表位的研究方法 T 细胞表位是抗原蛋白中经抗原递呈细胞(an -tig en presenting cell,APC)处理,由主要组织相溶性复合物(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 plex,MH C)分子递呈给T 淋巴细胞受体的多肽片段。主要涉及细胞毒性T 细胞(cytotox ic T cell,CT L )抗原表位和辅助性T 细胞(helper T cell,Th)抗原表位的研究,其中CT L 抗原表位与MH C ?类分子亲和肽相关,Th 抗原表位与M H C ò类分子的亲和肽相关。所以对T 细胞表位的筛选主要基于候选肽能否和MH C 分子结合。与M H C ?类分子结合的多肽长度通常为8个~11个氨基酸,一般为9个,在序列特定位置上有锚点存在。而MH C ò分子亲和肽长度可达30个氨基酸以上,其结合基序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5]。随着免疫学和生物信息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T 细胞表位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1 合成肽法 在机体的免疫系统中,T 细胞主要识别抗原分子上的线型表位。所以根据抗原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序列随机合成或连续合成一个或几个重叠氨基酸的一系列肽段,然后通过多肽活性的检测实验进一步确定T 细胞表位。此方法鉴定的T 细胞表位较可靠,且能发现一些不符合多肽结合基序(motif)的MH C 结合抗原肽。Gerner W 等[6]将口蹄疫病毒结

蛋白抗原表位预测及抗原多肽设计

蛋白抗原表位预测及抗原多肽设计 利用在线软件BepiPred Server()从蛋白序列直接预测抗原表位 还有其他在线预测网站 进Antigenic Peptide Prediction 用tools 把氨基酸序列粘贴进去,就可以直接得出预测结果 抗原多肽选择的基本原则 1、尽可能是在蛋白表面 2、保证该段序列不形成α-helix 3、N,C端的肽段比中间的肽段更好 4、避免蛋白内部重复或接近重复段的序列 5、避免同源性太强的肽段 6、交联可以交联在N,C两端,选择依据就是交联在对产生抗体不太重要的一端 7、序列中不能有太多的Pro,但有一两个Pro有好处,可以使肽链结构相对稳定一些,对产生特异性抗体有益。 抗原多肽设计的基本原则 ????? 为了使生产抗体获得最佳效果,仔细地设计抗原多肽是很有必要的,设计应满足一个基本条件:在免疫过程中,该抗原既不会产生过强的免疫反应,同时又能产生出对感兴趣的蛋白有结合能力的抗体。尽管抗原设计是一个很复杂的课题,有诸多需要注意的细节,已超过了我们所能提供的范围,根据我们所积累的经验,有几点关键的基本设计原则可以提供给大家参考:

1、确定抗体的用途(应用)新开展一个研究项目,弄清楚所感兴趣的蛋白的一些基本特性是很有必要的,特别是如果知道蛋白的结构会对选择抗体易于接触和识别的识别区域有很大的帮助。然而,在没有这样精确的结构信息(多数是这种情况)的情况下,了解研究的用途(应用)会影响多肽设计的策略。例如:如果研究重点是集中在蛋白的不同区域,如C端或N端,或在一种特定状态下的蛋白,如磷酸化等,那么按照所需序列设计的多肽和产生的相应的抗体在应用上应该没有太大的困难,然而,蛋白的构象将影响抗体与其识别区域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情况下可能存在的问题是如果在折叠的蛋白中,该识别区域被藏在蛋白的内部,抗体将无法接触到该区域。(无法产生相互作用)。 2、识别区域的选择原则一般说来最理想的抗原性识别区域应具备亲水、位于蛋白表面和结构上易变形性等特点。因为在大多数的天然(自然)环境中,亲水区域倾向于集中在蛋白表面,而疏水区域常常被包裹在蛋白内部,同样道理,抗体只能与在蛋白表面发现的识别区域相互作用,而当这些识别区域有足够的结构易变形性而转移到抗体可接触的位置时,将会与抗体间有很高的亲和性。 3、连续的与不连续的识别区域连续的区域是指由连续的氨基酸序列(残基)构成的识别区域。大多数抗体是针对连续识别区域的,抗体能与这类区域以很高的亲和力相结合表明这段序列不在蛋白内部。不连续的识别区域是代表有一定折叠的一段多肽序列,或是将两段分离开的多肽连在一起的抗体的识别区域。在某些情况下,针对这样不连续识别区域的抗体也能产生,只是用来免疫的抗原多肽必须具备与该不连续识别区域相似的二级结构,而序列的长度需要符合相关的要求。 4、基本建议为了避免识别区域隐藏在蛋白内部的风险,我们通常建议选择蛋白的N,C两端来产生的相应的抗体。因为在完整的蛋白中,N,C两端通常是暴露在蛋白表面的。然而,一定要注意膜蛋白的C端疏水性太强,不适合作为抗原。 5、序列的长度通常我们建议抗原多肽的序列长度在8-20个氨基酸残基之间,如果太短,就有多肽太特殊、所产生的抗体与天然蛋白之间的亲和力(结合能力)不够强的风险,同样,

水情水害分析预测

水情水害分析预测、预报 一、矿井充水状况 目前本矿为基建矿井,按照矿井设计推荐方案,主、副斜井利用原山西浮山昱洁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水地庄一号坑口)主、副斜井,另外在井田中东部的边界附近,新建一回风立井。 主斜担负矿井提煤任务,兼做进风井和安全出口。副斜井担负排矸、运送材料、下放设备、人员运输等任务,兼做进风井和安全出口。新建的回风立担负回风任务,井筒内安装有梯子间,兼做安全出口。 设计一个主水平(9+10#煤层)和一个辅助水平(2#煤层)进行开拓。矿井投产时在南九盘区9+10#煤层布置一个综采工作面,在北二盘区2#煤层布置一个分层综放工作面,北九盘区9+10#煤层为接续盘区,采用一井两面达到90万t/a的生产能力。 根据矿井调查资料,现阶段矿井涌水量168~264m3/d,充水水源为太原组灰岩岩溶裂隙水、砂岩裂隙水、上石盒子组风化壳裂隙水及2#、9+10#煤层采空区积水。充水主要以9+10#煤层巷道顶板淋头水及少量的渗水的方式流入矿井。 二、井田边界及水力性质 本井田地处太行山西南部,临汾盆地东缘。所属区域为高原地带的山丘地区,为低中山地貌,地势总体为东高西低,地表大部被黄土覆盖,基岩零星出露,植被少,树枝状“V”字形沟谷发育。井田是由六条人为划分的边界圈定,未以构造、河流等自然界线划分,属透

水边界。据《山西中强福山煤业有限公司矿井资源整合设计》资料,井口及工业场地周边最高洪水位线。 三、含水层的分布及特征 依据本区地表出露地层及补充勘探钻孔揭露的地层,自下而上可划分为下古生界奥陶系、上古生界石炭系、二叠系及新生界第四系。现按其岩性、岩石的孔隙和裂隙发育程度及含水层水理性质等特点,将其划分出以下含水层: 1、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裂隙含水岩组(O2) 奥陶系地层在本区地表未见出露,据补充勘探施工的10个钻孔,8个钻孔揭露了该地层,奥陶系灰岩顶界埋藏深度在336.68~546.45m 之间。其中补1号钻孔为探岩溶孔,终孔深度537.35m,揭露灰岩厚度200.67m。ZK5号钻孔为水文钻孔,终孔深度651.39m,揭露灰岩厚度207.89m,终孔层位均为上马家沟组。 钻探揭露奥陶系峰峰组灰岩厚度约75m,岩性以灰、深灰色石灰岩、泥灰岩及角砾状灰岩为主,岩溶裂隙不甚发育,局部地段岩芯破碎可见裂隙及小溶洞,均已被次生方解石晶体和泥质物充填。据钻孔简易水文观测,在钻进至该区段时,冲洗浆液消耗量均未发现明显增大现象,为一富水性极弱的含水层。 钻探揭露的上马家沟组,岩性以灰白、深灰色石灰岩、泥灰岩及薄层石膏组成,岩芯可见岩溶裂隙或小溶洞,溶洞直径在2~12mm之间。其中补1号钻孔在孔深443.9m处发现严重漏水,不返水。静止水位观测埋深303.53m,水位标高为601.98m。ZK5号钻孔在孔深

蛋白抗原表位预测算法及多肽抗原设计原则

https://www.360docs.net/doc/945251899.html, 蛋白抗原表位预测算法 及多肽抗原设计原则 概述 为了获取识别天然蛋白的抗体,有两种方式可以选择。一种是利用重组蛋白的方式获取尽可能接近天然条件下的重组蛋白,然后刺激试验动物免疫系统,进而获取相应抗体。这种方式获取抗体的成功率较高且效价较好;另一种是预测天然蛋白的抗原决定簇,这种抗原决定簇最终体现为多肽形式,将其与相应的载体偶联后刺激试验动物免疫系统,也可以获取相应的抗体。这种方式的选择有其特殊需要。我们德泰生物科技南京有限公司提供这两种类型的抗体定制服务。 什么是抗原决定簇 蛋白质表面部分可以使免疫系统产生抗体的区域叫抗原决定簇。一般抗原决定簇是由6-12氨基酸或碳水基团组成,它可以是由连续序列(蛋白质一级结构)组成或由不连续的蛋白质三维结构组成。 蛋白抗原表位预测方法 目前蛋白质抗原表位预测的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蛋白质高级结构预测,像beta-转角、膜蛋白跨膜区预测等;一种是基于氨基酸的统计学倾向性,像亲水性(hydrophilicity)、弹性(flexibility)、表面可接触性(surface accessibility)、抗原倾向性(antigenic propensity)。具体算法请参考相关文献,部分文献如下: 1)Chou,Fasman Adv Enzymol Relat Areas Mol Biol.1978;47:45-148. 2)Hopp,T.P.and Woods,K.R.(1981)https://www.360docs.net/doc/945251899.html,A78,3824-3828. 3)Welling,G.W.,Weijer,W.J.,van der Zee,R.and Welling-Wester,S.(1985)FEBS Lett.188,215-218. 4)Karplus PA,Schulz GE.Naturwissenschafren1985;72:212-3. 5)Emini EA,Hughes JV,J Virol.1985Sep;55(3):836-9. 6)Parker,J.M.R.,Guo,D.and Hodges,R.S.(1986)Biochemistry25,5425-5432. 7)Schmidt,A.M.(1989)Biotect.Adv.7,187-213. 8) A.S.Kolaskar and Prasad C.Tongaonkar(1990)FEBS09210 9)K.Hofmann&W.Stoffel(1993) 10)Paul Horton,Keun-Joon Park,Takeshi Obayashi&Kenta Nakai,Proceedings of the4th Annual Asia Pacific Bioinformatics Conference,Taiwan.pp.39-48,2006. 11)Jens Erik Pontoppidan Larsen,Ole Lund and Morten Nielsen.Immunome Res.2006

水害预测预报制度

煤矿水害预测预报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水害预测预报是煤矿生产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基础工作,也是提高地测防治水保障能力的重要手段。为了进一步加强矿井防治水工作,充分发挥地质“尖兵”作用,超前、准确地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结合矿井生产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职责划分 第二条地质测量组职责 1、负责水害预测预报日常管理工作,制定落实《水害预测预报管理办法》。 2、编制矿井年度、季度、月度、每周《水害预测预报》及临时预报,并跟踪验证分析和总结。 3、负责督促施采掘技术员按照水害预测预报或临时地质预报编制作业规程或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4、负责施工队组超前探放水、地质钻探、物探等指令性工作任务的安排及报工工作。 第三条调度室职责 1、负责井下开掘及回采过程中出现地质条件变化时信息的传递。 2、负责地质构造、探放水、物探施工的有关协调工作。 第四条通风管理部职责 负责提供各采掘开头面实测瓦斯和二氧化碳涌出量数据、分析预测结果,用来作为水文地质预测预报资料。 第五条施工队组职责 1、根据职能部门的指令安排,负责(配合)本单位作业头面超前探放水、地质构造的钻探施工。 2、负责在掘进或回采过程中水文发生异常时,及时向矿调度室和地质测量部汇报。 第三章预测预报的主要依据 第六条水害预测预报的依据 1、根据《地质报告》中已经查明的地质构造包括断层、陷落柱、冲刷带、褶曲、薄煤区,查明的水文地质情况等进行预测预报。 2、根据现有勘探查明的地质构造,主要是落差≥3m的断层、直径≥25m的陷落柱、褶曲、冲刷带、薄煤区和积水区等进行预测预报。

3、根据巷道在掘进、回采过程中实际揭露水文地质情况,利用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的规律,对相邻巷道或工作面进行预测预报。 4、利用现有的物探设备,如坑透仪、直流电法仪在井下巷道进行超前物探,结合井田地质构造发育规律对富水等物探异常区进行预测预报。 5、根据超前钻探探查结果,发现地质构造或富水区,进行补充临时水文地质预报。 6、根据精查地质勘探查明井田水文地质情况进行预测预报。 7、根据井巷施工过程中实际揭露巷道顶板淋水情况进行预测预报。 8、探查井田地质构造的导水性,总结地质构造的导水规律,预测预报矿井涌水情况。 第四章预测预报工作及程序要求 第七条预测预报工作要求 1、地质测量组按《矿井地质规程》(试行)、《煤矿防治水规定》及《地测防治水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的要求,收集当月矿井地质、水文地质等原始资料,作为开展预测预报的基本工作内容。 2、地质测量组在年、季、月初根据矿生产衔接安排,编制年度、季度、月度《水害预测预报》,部门审核后经总工程师签字,于下一年度、季度、月度的第一个月3日前报送有关职能部门及矿领导。 3、地质测量组对上年度、季度、月度《水害预测预报》进行总结,评价预报准确率,分析预测预报不准确的原因,于下一年度、季度、月度的第一个月3日前报送有关职能部门。 4、根据施工单位及调度室的反馈信息,施工现场出现地质构造时,地质测量部地质工程技术人员应及时深入现场观测,编写临时地质预报并发放施工队组及相关职能部室。 5、各施工单位分管技术员要认真参照水害预测预报,并纳入到作业规程或安全技术措施中,及时向职工学习贯彻,使生产作业人员了解工作面的水文地质情况。学习要有记录、签字。 6、相关施工队组在预报下发后要严格按水害预报执行,当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发生异常变化时,必须及时向地质测量部反馈现场情况。 7、地质人员必须跟踪收集水文地质资料,现场情况变化较大时,及时跟踪补充预报。 8、地质测量部要严格按地测防治水安全质量标准化要求,及时收集编录原始地质资料、涌水资料,并分析总结规律,做好预测预报工作。预报的结果应能保证煤矿正常生产,不因预报错误造成工程事故。 9、《水害预测预报》必须在综合分析各种资料的基础上提出,要做到及时、准确,能够

MAGE_A家族抗原共同B细胞表位预测分析

?论 著? MAGE-A家族抗原共同B细胞表位预测分析 金劲激1,丁玉杰1,王冰冰2,侯柏龙2,张丽芳2,朱冠保1 (1.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胃肠外科,浙江 温州 325000;2.温州医科大学 分子病毒与免疫研究所,浙江 温州 325035) 收稿日期:基金项目:作者简介:通信作者:2013-05-17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Y2100660)。金劲激(1988-),男,浙江瑞安人,硕士生。朱冠保,教授,硕士生导师,Email:zgbwmc@yahoo.com.cn。 黑色素瘤抗原A(MAGE-A)家族是一组在许多恶性肿瘤细胞如黑色素瘤、肺癌、胃癌等中高表达的 肿瘤抗原,而正常人体中仅在睾丸的生殖细胞、卵子和胎盘的滋养层细胞中表达。有研究表明,MAGE-A家族即MAGE-A1至MAGE-A12,其基因序列具有一定的同源性[1],在一种肿瘤组织或细胞中,可同时存在多种MAGE-A家族基因的表达[2]。因此,MAGE-A家族蛋白已成为肿瘤特异性抗原检测及免疫治疗的理想靶抗原[3-4]。而抗原表位,即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 [摘 要]目的:预测和筛选黑色素瘤抗原A(MAGE-A)家族抗原的共同B细胞表位。方法:以MAGE-A1的全长氨基酸序列为基础,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采用Hopp&Woods的亲水性方案、Zimmerman极性参数和Jameson-Wolf抗原指数方案和Emini表面可及性方案等,结合MAGE-A1的二级结构与其柔性区域及跨膜区域对MAGE-A1的优势B表位区段进行综合分析,进一步运用抗原指数分析预测MAGE-A1的B细胞表位,并将其与MAGE-A家族中其他成员(MAGE-A2至A12)进行比对,以预测MAGE-A家族抗原的共同B细胞表位。结果:MAGE-A1的全长为309个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为46 kDa,为可溶性蛋白。经综合分析,其B细胞优势表位可能存在于氨基酸序列N端的9~14,84~88,118~124,160~165,208~214,233~240区段;经与MAGE-A家族中其他成员的氨基酸序列比对,MAGE-A1的9~14,84~88,118~124及233~240区段,即HCKPEE,EEEGP,RAREPVTK,GEPRKLLT肽段可能为MAGE-A家族抗原共同B细胞优势表位。结论:利用生物信息学预测发现MAGE-A1的优势B细胞表位中,9~14,84~88,118~124及233~240区段可能为MAGE-A家族抗原的共同B细胞表位,可为表位疫苗的研制等提供理论依据。[关键词] 黑色素瘤抗原A家族;黑色素瘤抗原A1; B细胞表位;共同表位 [中图分类号] R730.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0-2138(2013)11-0706-05 Comprehensive mapping of common immunodominant B-cell epitopes of MAGE-A subfamily JIN Jinji 1, DING Yujie 1, WANG Bingbing 2, HOU Bolong 2, ZHANG Lifang 2, ZHU Guanbao 1. 1.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ical Surger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We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Wenzhou, 325000;2.Institute of Molecular Virology and Immunology, We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Wenzhou, 325035 Abstract: Objective: To predict and screen the common B-cell epitopes of the melanoma antigen A (MAGE-A) subfamily. Methods: Base on the full-length amino acid sequence of the MAGE-A1, the B-cell epitopes of the MAGE-A1 protein was predicted by bioinformatics software, including the hydrophilic plot technique, polarity parameters, surface probability, antigenic index, and the secondary structure, along with its flexible regions and transmembrane region analysis, then antigenic index calculation was further taken as a standard to determine target epitopes. The amino acid sequence alignment of the predicting B epitopes of MAGE-A1 was blasted with the remain members of MAGE-A family (MAGE-A2 to A12) to predict the common B-cell epitope of MAGE-A subfamily.Results: The MAGE-A1 gene codes for a 46 kDa soluble protein consisted of 309 AA. The predicted B-cell epitopes of the MAGE-A1 might exist N-terminal of amino acid sequence: 9~14, 84~88, 118~124, 160~165, 208~214,233~240. Four of them, that is, the peptides about 9~14 (HCKPEE), 84~88 (EEEGP), 118~124(RAREPVTK)and 233~240 (GEPRKLLT) might be the common B cell epitopes of MAGE-A subfamily. Conclusion:Bioinformatics prediction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common B cell epitopes of MAGE-A subfamily. Key words: melanoma antigen A (MAGE-A) subfamily; melanoma antigen A1; B-cell epitope; common epitope

用Excel进行统计趋势预测分析

用Excel进行统计趋势预测分析 在统计工作中运用电脑技术,不仅仅需要使用专门的统计软件,还应当使用一些其他软件为我们的统计工作服务,excel以强大的处理表格、图表和数据的功能被广泛地应用于统计领域。预测分析是统计数据分析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Excel中不仅可以用函数,也可以用“趋势线”来进行趋势预测分析。下面介绍一下具体使用方法。 一、函数法 1、简单平均法 简单平均法非常简单,以往若干时期的简单平均数就是对未来的预测数。 例如,某企业今年1-6月份的各月实际销售额资料如图1。在c9中输入公式average(b3:b8)即可预测出7月份的销售额。 图1 2、简单移动平均法 简单移动平均法预测所用的历史资料要随预测期的推移而顺延。仍用上例,我们假设预测时用前面3个月的资料,我们可以用两种方法实现用该法预测销售额: 一是在d6输入公式average(b3:b5),拖曳d6到d9,这样就可以预测出4-7月的销售额;二是运用excel的数据分析功能,选取工具菜单中的数据分析项(如没有此项,则选择加载宏来加载此项),然后选择移动平均,在输入区域输入b3:b8,输出区域输入d4:d9,也可以得到相同的结果。 3、加权移动平均法 加权移动平均法在简单移动平均法的基础上对所用的资料分别确定一定的权数,算出加权平均数即为预测数。还是用上例,在e6输入公式sum(b3*1+b4*2+b5*3)/6,把e6拖曳到e9即可预测出4-7月的销售额。 4、指数平滑法

指数平滑法是通过导入平滑系数对本期的实际数和本期的预测数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后作为下期预测数的一种方法。仍用上例(b2,f3的数据都为1月份的预测销售额),假设平滑系数为 0.3,我们也可以用两种方法实现。用该法预测销售额: 一是在f4输入公式 0.3*b3+ 0.7*f3,把f4拖曳到f9即可;二是运用数据分析功能,在工具菜单中选取数据分析项后,选择指数平滑,在输入区域输入b2:b9,阻尼系数输入 0.7,输出区域输入f2:f11,也可得到2-7月份的预测销售额。 5、直线回归分析法 直线回归分析法就是运用直线回归方程来进行预测。手工情况下进行直线回归分析需要进行大量的计算,而利用excel中的forecast函数能很快地计算出预测数。我们还是用上面的例子,在g9输入公式forecast(a9,b3:b8,a3:a8),就可得到7月份的预测销售额。 6、曲线回归分析法 曲线回归分析法就是运用二次或二次以上的回归方程所进行的预测,如抛物线、指数曲线、双曲线等曲线形式。本文仅以指数曲线为例来说明预测的过程。例如,某企业近5年的销售额资料如图2所示。我们首先可用折线图反映实际值如图2,从折线图中可看出,该企业的销售额呈现超常规的指数增长,可以选用指数模型来拟合该增长类型。在c7中输入公式growth(b2:b6,a2:a6,a7),即可得到第6年的预测销售额。 图2 二、“趋势线”法 Excel图表中的“趋势线”是一种直观的预测分析工具,通过这个工具,用户可以很方便地直接从图表中获取预测数据信息。

煤矿水害预测预报制度通用版

管理制度编号:YTO-FS-PD299 煤矿水害预测预报制度通用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煤矿水害预测预报制度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管理制度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每年初由防治水办公室根据年度采掘接续计划,结合矿井水文地质资料,全面分析采掘过程中存在的水灾隐患,编制年度水情水害分析预报和年度防治水计划,于元月上旬报公司;每月5日前及每季度末编制月度、季度水情水害分析预报并下发各生产单位及相关科室领导。同时,对于回采工作面和掘进巷道可能出现的矿井水害随时预测预报。 1、井下各采、掘头面施工前方地质条件较清楚时,根据生产施工进度,在过断层、构造带50m前下发地质预测预报。 2、井下各采、掘头面施工前方地质条件发生异常变化,或与已掌握的地质资料出现偏差、不符时,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地质情况立即补发地质预测预报。 3、井下各采、掘头面施工前方存在岩溶陷落柱、老巷道、采空区、老钻孔等水害隐患时,要提前60m下发水情、水害隐患通知书。 4、井下采煤工作面及煤(岩)巷掘进头在施工过程中

煤矿水害预测预报制度-最新范文

煤矿水害预测预报制度 每年初由防治水办公室根据年度采掘接续计划,结合矿井水文地质资料,全面分析采掘过程中存在的水灾隐患,编制年度水情水害分析预报和年度防治水计划,于元月上旬报公司;每月5日前及每季度末编制月度、季度水情水害分析预报并下发各生产单位及相关科室领导。同时,对于回采工作面和掘进巷道可能出现的矿井水害随时预测预报。 1、井下各采、掘头面施工前方地质条件较清楚时,根据生产施工进度,在过断层、构造带50m前下发地质预测预报。 2、井下各采、掘头面施工前方地质条件发生异常变化,或与已掌握的地质资料出现偏差、不符时,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地质情况立即补发地质预测预报。 3、井下各采、掘头面施工前方存在岩溶陷落柱、老巷道、采空区、老钻孔等水害隐患时,要提前60m下发水情、水害隐患通知书。 4、井下采煤工作面及煤(岩)巷掘进头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煤层厚度变化较大时,要立即下发地质预测预报。 5、井下揭煤巷道、井筒在距被揭突出煤层距20m前下发地质预测预报通知书,距10m前根据钻探资料发现地质情况变化较大时,及时下发揭煤预报。距小于10m时要组织相关单位进行边探边掘。 6、井下需要进行探、放水的采掘头面,探、放水钻

孔施工设计编制后,根据生产施工进度,在距探放水钻孔设计施工位置60m前下发水情、水害隐患通知书。 7、地测防治水临时预测预报要具有时效性、准确性、针对性,并由矿总工程师及副总工程师、相关领导签字后生效,下发至矿各相关单位。 8、地测防治水临时预测预报内容完整,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各类地质问题描述准确,具有可执行性。各单位在接到地测防治水预测预报通知书后,根据通知书内容编制具有针对性的专项技术措施,防止各类地测防治水事故的发生。 9、每年初,根据年度采、掘接替计划,结合水文地质资料,全面分析水害因素,编制水害分析预测年度报表。 10、根据采、掘工程的月度计划,编制月度水情水害预测预报表,同时对已编制的年度报表进行修改、补充和修订。 11、根据采、掘施工进度,每周提前编制矿井水害周分析,对本周内存在的水害隐患进行排查,并配发水情、水害隐患通知书。 12、各采掘工作面每年的全部水害预测资料要装订成册,并纳入矿井灾害预防计划,所有水文预测预报资料必须由矿总工程师及相关部门领导签字后及时报送至相关部门。 13、每年初,根据年度采、掘接替计划,煤(岩)巷掘进地质、采煤地质综合地测资料,分析在掘进及回采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地质异常情况,编制地测回采及掘进年度报表。

矿井水害预测预报制度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4099 (管理制度范本系列) 矿井水害预测预报制度详 细版 The Daily Operation Mode, It Includes All Implementation Items, And Acts To Regulate Individual Actions, Regulate Or Limit All Their Behaviors, And Finally Simplify The Management Process.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矿井水害预测预报制度详细版 提示语:本管理制度文件适合使用于日常的规则或运作模式中,包含所有的执行事项,并作用于规范个体行动,规范或限制其所有行为,最终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第一章总则 第1条水害预测预报是煤矿生产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基础工作,也是提高地测防治水保障能力的重要手段。为了进一步加强矿井防治水工作,充分发挥地质“尖兵”作用,超前、准确地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结合矿井生产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职责划分 第2条地质部门职责 1、负责水害预测预报日常管理工作,制定落实《水害预测预报管理办法》。 2、编制矿井年度、季度、月度、每周《水害预

测预报》及临时预报,并跟踪验证分析和总结。 3、负责《水害预测预报》的审批及向集团公司上报(传)工作。 4、负责督促施工队组按照水害预测预报或临时地质预报编制作业规程或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5、负责施工队组超前探放水、地质钻探、物探等指令性工作任务的安排及报工工作。 第3条调度指挥中心职责 1、负责井下开掘及回采过程中出现地质条件变化时信息的传递。 2、负责地质构造、探放水、物探施工的有关协调工作。 第4条通防事业部职责 负责提供各采掘开头面实测瓦斯和二氧化碳涌出量数据、分析预测结果,用来作为水文地质预测预报

水害预测预报制度

水害预测预报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水害预测预报是煤矿生产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基础工作,也是提高地测防治水保障能力的重要手段。为了进一步加强矿井防治水工作,充分发挥地质“尖兵”作用,超前、准确地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结合矿井生产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职责划分 第二条技术部职责 1、负责水害预测预报日常管理工作,制定落实《水害预测预报管理办法》。 2、编制矿井年度、季度、月度《水害预测预报》及临时预报,并跟踪验证分析和总结。 3、负责《水害预测预报》的审批及向上级部门的上报(传)工作。 4、负责督促施工队组按照水害预测预报或临时地质预报编制作业规程或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5、负责施工队组超前探放水、地质钻探、物探等指令性工作任务的安排及报工工作。 第三条调度室职责 1、负责井下开掘及回采过程中出现地质条件变化时信息的传递。 2、负责地质构造、探放水、物探施工的有关协调工作

第四条通防部职责负责提供各采掘开头面实测瓦斯和二氧化碳涌出量数据、分析预测结果,用来作为水文地质预测预报资料。 第五条施工队组职责 1、根据水害预测预报编制作业规程或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2、根据职能部门的指令安排,负责(配合)本单位作业头面超前探放水、地质构造的钻探施工。 3、负责在掘进或回采过程中水文发生异常时,及时向矿调度室和技术部汇报。 第三章预测预报的主要依据 第六条水害预测预报的依据 1、根据《地质报告》中已经查明的地质构造包括断层、陷落柱、冲刷带、褶曲、薄煤区,查明的水文地质情况等进行预测预报。 2、根据现有三维地震勘探查明的地质构造,主要是落差>3m的断层、直径》25m的陷落柱、褶曲、冲刷带、薄煤区和积水区等进行预测预报。 3、根据巷道在掘进、回采过程中实际揭露水文地质情况,利用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的规律,对相邻巷道或工作面进行预测预报。 4、利用现有的物探设备,YCS(A)40 瞬变电磁仪在井下巷道进行超前物探,结合井田地质构造发育规律对富水等物探异常区进行预测预报。 5、根据超前钻探探查结果,发现地质构造或富水区,进行补充临时 水文地质预报 6、根据精查地质勘探查明井田水文地质情况进行预测预报。 7、根据井巷施工过程中实际揭露巷道顶板淋水情况进行预测预报。 8、利用有关水文地质科研成果进行预测预报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