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粉色彩感觉能力的培养

水粉色彩感觉能力的培养
水粉色彩感觉能力的培养

要画好水粉静物写生,你首先应该注意的是培养自己的色彩感觉能力,因为只有感觉到的东西,才能被准确地表现出来,水粉静物写生也同样如此。

从美学角度来看,描绘静物是人们对日常生活物品审美需求的反映。静物画题材非常富于绘画性,有着独立的艺术欣赏价值。另一方面,它在绘画基础训练中又有十分独特的地位。如果说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础,那么色彩静物写生就可以被视为色彩训练最基本的手段,学生们可以在光色相对稳定的画室里,较长时间进行深入的写生练习,从容地观察各种光影现象和色彩关系,研究各种不同物体的固有色,在不同情况下的光源色、环境色中的变化。还可以根据绘画者自身的要求和需要,任意选择对象并随意组合相应的静物内容和主题,从而组织出一个从造型到色彩都符合练习要4求的画面。所以水粉静物写生常作为各类美术院校或专业入学考试(色彩科目)的主要内容,并被列为绘画基础课的主要训练内容之一。

既然是水粉静物写生,必不可少地还要结合技法的运用来谈。事实上,水粉静物写生的技法有着相对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如上篇所谈到的,它既可以借鉴油画的塑造手段,又可依据水彩画的表现技法,还可以将两种方法兼容并用,这就形成了水粉画在表现色彩时所具有的优势。它为人们理解和掌握色彩关系及其变化规律,提供了较为灵活和便利的条件。水粉画又有其特殊的问题,如容易出现的脏、灰、粉、生等毛病,对初学者,甚至对有了一些作画经验的人,都是很难

解决的。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有技法问题,同时也有观察方法的问题,然而主要问题多是由于作者对客观对象所产生的色彩现象缺乏一定的理解。比如,把一块很漂亮的颜色,放到一幅和谐的色彩画中去,也可能会显得脏。一块在这幅画中看起来似乎很暗很脏的颜色,放到另一幅画中却显得十分漂亮。这个例子,稍有绘画经验的人都能有所体会,关键问题就在于需要我们要用色彩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原理去理解、分析和表现客观对象的色彩。

那么,什么是色彩关系及其变化规律呢?我们都知道,自然界任何物体都存在于一定的空间之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色彩也是如此,任何有色物体也都存在于一定的空间之内,它们的色彩也必然与周围邻接的物体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从而形成一定的关系,这就是色彩关系。它的变化规律就是固有色与条件色的对立统一规律。

如在我们的静物写生中,常可看到这样的现象,被描绘出来的苹果,由于过多地注重条件色对其固有色的影响,使本来颜色很鲜艳的苹果,画出来后给人的感觉很脏很烂。还有在描绘物体时只注意了其固有色,忽视了条件色对它的影响,给人的感觉好像此物体不是放在这个特定环境中的物体。以上两例所描绘出来的物体都给人以不典型、不生动的感觉,原因多在于缺少用色彩关系及变化规律的原理去理解和分析对象的色彩。

因此,理解和掌握色彩关系及其变化规律是至关重要的。它能使我们观察色彩的能力得到提高,表现出来的色彩也就会真切,同时也会使我们在色彩写生和创作中占有主动权,免于被动地模仿对象的颜色,而是按照客观对象在一定的条件下所形成的色彩关系进行描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画画是画关系,而不是画东西。在静物写生中还应引起我们注意的是有些质感特殊的物体,如瓷器、金属制品,它们对光源色及环境色的反射能力很强,它们所反映出来的光源色和环境色有时与被反映的物体的颜色几乎没有什么差别。还有一些如陶制品、木制品类的物体,它们对光源色及环境色的反射敏感程度很弱,有时很难辨出其受光源色及环境色的影响。这就需要我们对反射能力极强的物体要找出其固有色的因素,反射光色能力弱的物体寻找出其光源色及环境色的成分。

总之,要求我们对待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避免只靠感觉作画。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只靠感觉作画有时也可能画得很好,但只限于写生,离开了具体对象你将束手无策。此外,单凭感觉作画常不能排除不必要的光源色及环境色对物体的影响,画面常出现色彩凌乱、光线不统一的感觉,因此,单靠感觉作画对我们来说是不可取的。

但是,感觉又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们看到的客观对象所反映出来的色彩是十分复杂的,我们不可能像计算机那样准确测算出其固有色与条件色之间相互影响的程度,只能靠我们的感觉去判断。因此,

这就需要我们努力锻炼并培养自己准确判断这种色彩相互影响程度的能力。需要说明的是,这种感觉是加进了理性的感觉,也是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的过程。

培养学生水粉画的色彩能力

培养学生水粉画的色彩能力 凤里中学 近年来,人们大力倡导艺术教育。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美术的核心在于创造。线、形、色、构图组成的美术的基本要素,是美术教育的核心。色是审美信息中之一。因此必须培养儿童对色彩性质的了解。在美术教育中,发展儿童认识颜色的能力,通过美术活动提示以颜色的规律性为基础的色彩学规律,有助于儿童审美趣味的培养。就培养孩子的色彩能力来说,我认为:在水粉画活动中,对孩子在色彩上的认知,感觉有较大的帮助。在我所在的班级里的孩子,经过两年的水粉画活动,孩子们对色彩的认识有了突飞猛进的飞跃,他们自信、轻松地运用个人的审美情感,创

造性地表现色彩,每个孩子都有各自的色彩风格。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如何培养幼儿在水粉画上的色彩能力。 首先,教师自身要有丰富的水粉色彩知识,让幼儿在水粉活动中产生对色彩的浓厚探索兴趣。 了解色彩的规律性对幼儿教师至关重要。教师本人要对色彩有深切的认知,具备一定的色彩素养。色彩就是具有鲜艳的颜色,这是盲目的色彩认知缺乏症。色彩有原色、间色、复色、明度、色相、饱和度等,明色、色相、饱和度是色彩的三要素。幼儿园里,幼儿主要学习分辨和使用基本色——原色和间色,也可以有几种复色,如棕色、紫红色及无彩色,进而学习分辨色彩的明度及饱和度。对色彩的辨别认识有助于儿童更有意识对色彩加以使用。当然,在幼儿美术活动中,更重要的是利用幼儿自发本能的感情冲动,让全心全意自选择色彩的使用。教师要按单元,有步骤地为幼儿设

计能打动他们心弦的有趣课题,使他们在早期就获得丰富的色彩经验和充分表现潜力的机会。 兴趣是入门的前提,是最好的教师,培养兴趣是幼儿接受教育的先导,而好奇又是兴趣的先导,没有好奇的心理活动,就不会产生兴趣。我是在孩子升上中班时才担任他们的绘画课程。对孩子当时的整个美术能力,我还是比较清楚的。大部分孩子对色彩没有什么喜好,个别孩子甚至抗拒美术活动,为了引导他们对色彩的追求,发展他们的色彩能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我从水粉画下手,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他们逐步提高。 一.从生活中引导幼儿追求颜色。 比如说:有些孩子的小被子色泽鲜艳,色彩和谐,甚是好看,在孩子们睡觉前或者拿小毛巾时,我有意识地叫嚷,让孩子们发现:“呀!这张被子真好看,有XX颜色和XXX颜色在一起好看极了,你们的妈妈真有眼光!”“哗!这张

水粉画课程教学大纲

色彩基础(水粉)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序号: 课程名称:水粉画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 总学时:讲课学时:实践学时:实验学时: 学分: 适用对象:美术学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一)课程性质 色彩课主要以水粉画教学为主,所包含的内容有:静物写生、风景写生、人物及人体写生三个方面,其教学形式主要以写生为主,并以速写、临摹、默写等为辅助教学。 1.水粉画是一个非常有群众基础且应用十分广泛的画种,从六十年代起,这个画种被列为美 术院校色彩课教学的基础课程。水粉画历史悠久。从古代石窟壁画、工笔重彩到近现代的水粉画,虽然在工具材料、绘制方法和形式风格方面有所不同,但它们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到了二十世纪水粉画才以独立的画种出现。 2.水粉画的色彩效果以鲜艳、华丽、柔润、明亮、浑厚为特点。适宜表现简明概括、鲜明强 烈的画面效果。艺术家们多选用它绘制各种写实及装饰风格的绘画。 3.水粉画应用范围很广。可绘制年画、宣传画、图案设计、建筑效果图、装潢设计效果图、 舞台美术效果图等。并对画幅大小及各种形式的绘制任务都有较强实应性。它的工具材料简便,外出写生、收集生活素材十分便利。 (二)教学目的和任务 1.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能够较全面地掌握水粉的基本知识,水粉的表现方法及技能色彩的基本理论。 2.通过写生练习,使用权学生能较好地掌握水粉的材料,工具和艺术表达语言的能力,提高色彩修养,培养色彩的审美品味,熟练地掌握运用色彩语言表现情感的能力。 3.通过水粉的写生与训练,为以后的创作、写生、艺术设计等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应该结合色彩理论知识、分阶段、针对性的进行色彩配色练习、色彩写生练习、色彩构成练习、色彩归纳及色彩设计练习,使学生从理论到实践,逐渐认识、掌握色彩,并逐渐熟练运用色彩作为设计工具。因此在课程教学的方法上,授课教师应该多准备实例素材,通过幻灯、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讲解,并通过课堂示范教学,使学生更直观的学习写生技法及色彩设计的方法及步骤。从设计思路及设计表达能力两个方面引导学生,从而真正达到提高学生设计能力的目的。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黑体,小4号字)

色彩表现(水粉)

色彩表现(水粉) 动漫美术基础第十一节教案 色彩表现——水粉的特点和表现手法 1.:知识点回顾 (5) 钟]2 2.:本次课内容简介及作业点评 (5) 钟]2 3课程知识点讲解: (30) 钟]2 3.1:水粉画概论.................................... [2分钟]2 3.2:水粉画的特点.................................. [2分钟]3 3.3:水粉画的基本技法………………………………..[8分钟] 3.4:作画步骤与技法……………………………………[8分钟] 3.5:水粉色彩纯度与明度的局限性……………………...[3分钟] 3.7:作画工具的选择..........................................[7分钟] 4本章总结:................................................ [5分钟]7 5 考核点 (8) 6作业: (8) 授课教师:金静 课时:45分钟 ●本节主要目的 ?本节旨在通过学习,让同学们掌握水粉的特点和表现手法使学生对水粉的表现有一 个系统的了解。同时通过速写的学习和练习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 ●本章重难点 ?水粉画的基本技法 ?作画步骤与技法运用 1.知识点回顾[5分钟] ?色彩的形成规律 ?色觉心里 2.本次课内容简介及作业点评[5分钟] ?作业点评: 总结上次练习作业中的常见问题给与解决,同时提问个别学生上节课的重点?内容简介: 本次课所讲内容以及重难点的介绍 3课程知识点讲解:[30分钟]

3.1:水粉画概论[2分钟] 1、概念:水粉画指的是以水粉颜料绘制完成的绘画作品。水粉画是使用水调合粉质颜料绘制而成的一种 画。它的色彩可以在画面上产生艳丽、柔润、明亮、浑厚等艺术效果。在国外,并没有水粉 画这一独立的画种。一般都将其包括在水彩画的范畴之中,称为不透明的水彩画,或用水粉 颜料绘制的广告招贴画等统称为水粉画。 2、产生:现代水粉画实际上是英国18世纪水彩画发展中的一个分支,它的产生与发展与欧洲大陆水彩 画的产生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目前掌握的美术资料,可以认定欧洲大陆最早运用水 彩作画的是15至16世纪德国巨匠丢勒(1471-1528),他在学画时期就用水彩画风景和动物、植 物。他使用的水彩色常搀入不透明的白粉色,或用白粉色画出明亮部分,而这就是水粉画的 表现效果。丢勒时期的水彩画,只是处在水彩画的萌芽时期。作为绘画的品种与方法来说, 到18世纪,英国水彩画发展时才逐渐完善,成为独立的画种出现在画坛上。 3.2 水粉画的特点:[2分钟] 水粉画是以水作为媒介,覆盖能力强。这一点,它与水彩画是相同的。所以,水粉画也可以画出水彩画一样的酣畅淋漓的效果。但是,它没有水彩画透明。它和油画也有相同点,就是它也有一定的覆盖能力。由于水粉画是以水加粉的形式来出现的,干湿变化很大。所以,它的表现力介于油画和水彩画之间。水彩画的特点是颜色透明,通过深色对浅色的叠加来表现对象。而水粉画的表现特点是处在不透明和半透明之间。如果在有颜色的底子上覆盖或叠加,那么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加法,底层的色彩多少都会对表层的颜色产生影响,这也就是它较难掌握的地方。但是,有经验的画家往往就是利用它的这种特性来表达水粉色彩自身的和特有的艺术魅力。 3.3:水粉画的基本技法[8分钟] A、调色 调配色彩是建立在正确观察和理解对象的色彩关系的基础上。调配颜色要考虑整个的色调和色彩关系,从整体中去决定每一块颜色。水粉画写生色彩不易衔接,也应该在明确色彩的大关系的基础上,把几个大色块的颜色加以试调,准备好再往上画。切忌脱离整体,水粉画颜色湿时深,干后浅,干湿变化明显。造成色彩衔接、覆盖和修改上的困难。这是水粉画的一个明显特色和难点。初学时要特别注意这个问

水粉画:水粉颜色调色大全

水粉画:水粉颜色调色大全朱红色 + 黑色少量 = 啡色 天蓝色 + 黄色 = 草绿、嫩绿 天蓝色 + 黑色 + 紫 = 浅蓝紫 草绿色 + 少量黑色 = 墨绿 天蓝色 + 黑色 = 浅灰蓝 天蓝色 + 草绿色 = 蓝绿 白色 + 红色 + 黑色少量 = 禇石红 天蓝色 + 黑色(少量) = 墨蓝 白色 + 黄色 + 黑色 = 熟褐 玫红色 + 黑色(少量) = 暗红 红色 + 黄 + 白 = 人物的皮肤颜色 玫红色 + 白色 = 粉玫红 蓝色 + 白色 = 粉蓝 黄色 + 白色 = 米黄 玫红色 + 黄色 = 大红 ( 朱红、桔黄、藤黄 )朱红色 + 黑色少量 = 啡色 天蓝色 + 黄色 = 草绿、嫩绿 天蓝色 + 黑色 + 紫 = 浅蓝紫 草绿色 + 少量黑色 = 墨绿

天蓝色 + 黑色 = 浅灰蓝 天蓝色 + 草绿色 = 蓝绿 白色 + 红色 + 黑色少量 = 禇石红 天蓝色 + 黑色(少量) = 墨蓝 白色 + 黄色 + 黑色 = 熟褐 玫红色 + 黑色(少量) = 暗红 红色 + 黄 + 白 = 人物的皮肤颜色 玫红色 + 白色 = 粉玫红 蓝色 + 白色 = 粉蓝 黄色 + 白色 = 米黄 粉柠檬黄 = 柠檬黄 + 纯白色 藤黄色 = 柠檬黄 + 玫瑰红 桔黄色 = 柠檬黄 + 玫瑰红 土黄色 = 柠檬黄 + 纯黑色 + 玫瑰红熟褐色 = 柠檬黄 + 纯黑色 + 玫瑰红粉玫瑰红 = 纯白色 + 玫瑰红 朱红色 = 柠檬黄 + 玫瑰红 暗红色 = 玫瑰红 + 纯黑色 紫红色 = 纯紫色 + 玫瑰红 褚石红 = 玫瑰红 + 柠檬黄 + 纯黑色粉蓝色 = 纯白色 + 天蓝色

浅谈小学美术水粉画教学

浅谈小学美术水粉画教学 玉溪市通海县秀山二小:苗青梅 一听说要画水粉画,学生的情绪是那么的兴奋。就是因为水粉画色泽鲜明、艳丽、覆盖力强、表现力强。色彩鲜艳的水粉最突出的特点是容易调和,学生能轻易地调和出千百种丰富的色彩,而且也比较容易表现,厚涂时具有油画一样的覆盖性及较强的附着性,薄铺时又似水彩般流畅与滋润,水粉画既能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同时更能满足他们创作、表达的快感。 因此水粉画是与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更为符合的画种,他们学习和创作的兴趣也更易于被激发出来。经过在小学水粉画教学实践中,我对小学水粉画教学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一、激发学生学习水粉的兴趣。 兴趣是入门的前提,是最好的教师,培养兴趣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先导,而好奇又是兴趣的先导,没有好奇的心理活动,就不会产生兴趣。激发学生不断去实践,去探索、去创造,唯有唤起了学生对水粉画活动的真正需要,才能真正产生以学生为本的艺术活动。教师必须让学生有愉快的心情、强烈的欲望、坚定的信心,自觉自愿地主动学习,然后引导学生进行美的体验、美的创造。如在写生课上,把一盆菊花放在讲台上,让孩子们走上来感受菊花清香的气味,让孩子们去触摸菊花的外形,让孩子们去观察菊花的色彩。这样一来,孩子们的学习兴趣高涨,画面上的菊花也鲜活起来,改变了那种由教师领画、千人一面的教学方法,使孩子们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得到了发展。这种身临其境的引导方式,远胜于教师的生硬说教和填鸭灌输。 二.学习色彩知识。 学生处于不定向、不规则的状态中,他们对颜色的偏爱,虽然和个性、气质及兴趣有关,特别是和年龄有关,但多数情况下,是下意识的选择,我们不能用衡量成人绘画作品的标准要求小学生。教师要从孩子的绘画心理着手,渗透理性的指导,让孩子在玩、涂中学习到色彩的知识。 1.原色练习。

水粉画入门色彩的基本知识

水粉画入门色彩的基本知识 色彩的基本知识 色彩是绘画的形式因素,是艺术表现的语言之一,且具有独立的 审美价值。怎样去理解和掌握色彩,怎样使色彩在绘画中发挥更好的 作用,这就需要在色彩写生中,训练直观的视觉水平和表现水平。同时,还要懂得色彩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色彩的使用方法和规律。理 论和实践相结合,两者才能相得益彰。 一色彩的性质 人们生活在色彩世界之中,所见到的任何景物,都具有自身不同 的色彩。色彩通过人们的感官,对人的心理和生理产生作用。在美学 领域,色彩已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1.色彩是什么 色彩是否是物体固有的一种特质?如人们理解概念中的红花、绿叶、青山、蓝天、绿树等。17世纪,英国物理学家牛顿通过科学实验,揭 开了色彩来源于光的奥秘,确立了光是色彩之母的理论。他的实验方 法是:在一暗室中,让太阳光束进入室内,透过三棱镜,分解出一条 按红、橙、黄、绿、青、蓝、紫循序排列的彩色光带,好似雨后彩虹。这在光学上称为光的色散,这就是我们现在所知道的太阳光谱(彩图5)。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因为光的波长不同,所以通过三棱镜后,便 产生不同水准的光的折射,一种光波就产生一种颜色。在没有光照的 夜晚,各种色彩现象就随之消失,只有光的来临,万物才重现色彩。 所以颜色是光赐予的,是光的一种特征,是眼睛看得见的各种不同波 长的光。 2.形成物体色彩的原因 不同的物体,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颜色?我们知道颜色是光的一种 特征的原理以后,这问题就比较容易得到解答。发光体发出的光,是

直接或通过物体的反射后间接进入人们视觉感官的,光的波长有长有短。红色类的光波长,蓝、紫色类的光波短。各种物体对不同波长的 光的反应是有选择的,同时具有吸收和反射的功能。有的物体受光后,会将不同波长的光全部反射出来,这个物体在视觉上表现为白色,相 反就成黑色;有的物体如只反射红色波长的光,而吸收了其他波长的光,那这物体就是红色的。依此类推,各种物体的色彩现象就是这样 显现出来的。由此可见,物体本身并不具有色彩,而是光投射到物体后,通过吸收和反射才产生色彩的。 3.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 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产生的色相是不同的。白色光是有色光的 混合,色光混合得愈多,愈显得明亮,也愈近于白光。光谱上的红和 蓝绿、紫和黄绿、蓝和黄等对比色光混合,都合成一种色光的色相。 而颜料的对比色混合则成为灰黑色。颜料混合多,纯度越差,色相倾 向越灰黑。在绘画调色中,如果能掌握色混合的规律,准确调配出各 种不同纯度的色相,是掌握色彩变化规律的一个重要的基本功。 4.原色、间色与复色 原色:根据太阳光谱绘成的颜料色环,其中红、黄、蓝称为三原色。原色是指这个颜料中的色彩,已不能再实行分解。也能够说,红、黄、蓝这三个基本色,不可能用其他颜色调配出来。三原色是色彩中 最纯正、鲜明、强烈的基本色,但三原色能够调配出其他各种色相的 色彩。

水粉初学基础知识

水粉初学基础知识(总15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水粉作画工具以及画水粉用什么纸和笔 导读:通常大家认为只有水粉笔才能画水粉画,其实不然,可以用来水粉画的笔种类很多,水粉笔是其中的一种也是比较主要的,油画笔、水彩笔、底纹笔、化妆笔、毛笔、叶笔都是可以用来画水粉画的,笔分狼毫和羊毫,一般使用狼毫最佳,狼毫富有弹性,粗细适中,表现力最强。 画水粉画除了颜料还需要什么工具呢? 画笔 通常大家认为只有水粉笔才能画水粉画,其实不然,可以用来水粉画的笔种类很多,水粉笔是其中的一种也是比较主要的,油画笔、水彩笔、底纹笔、化妆笔、毛笔、叶笔都是可以用来画水粉画的,笔分狼毫和羊毫,一般使用狼毫最佳,狼毫富有弹性,粗细适中,表现力最强。 水粉笔:有弹性,容水量大,对湿画和干画的表现都比较适宜。 水彩笔:毛质较软,有弹性,容水量较大,表现湿画法最为适宜。 油画笔:毛质较硬,有弹性,干画法和涂较厚的颜色比较好, 底纹笔:笔头面积大,弹性好,容水量很大,用于涂抹大面积色彩。 化妆笔:毛质较细,用来表现光滑、细腻的地方比较适宜。 毛笔与叶笔:笔头尖细,用于勾线或表现细小精微的地方比较好。 画笔的保养方法: 当你画完之后,用水将笔洗净,并把水挤干放入笔架或笔筒,这样可以保持笔的弹性和毛质,同时也可以延长笔的寿命。

纸张 水粉画的用纸比较随便,没有固定的格式和过多的要求,一般较硬的纸或纸板都可以用来画水粉画。常用的纸有:水粉纸、水彩纸、白板纸、灰卡纸、铅画纸、油画纸等。 水粉纸:是水粉画的专用纸,纸质较粗较厚性能较好,容易擦洗,是较好的水粉画纸。 水彩纸:纸质坚韧,耐洗耐擦,易渲染,易厚拖,着色后色泽艳丽,颜色基本不变,是较理想的水粉画纸。 铅画纸:又称素描纸,表面较粗,性能一般,主要是水粉画基本训练时的用纸。比较容易表现,如果水分掌握不当,颜色会起变化,涂改次数不宜过多。油画纸:纸面较粗,有布纹感,较适合干画画法和涂较厚的颜色,色彩干湿变化不大,有如油画的感觉。 其它工具 除了颜料、毛笔、纸张以外,调色盒、调色板、画板、画架、画凳、水桶、毛巾等也是作画时不可缺少的工具。

水粉画技法:厚画法与薄画法

水粉画技法:厚画法与薄画法 水粉画制作过程中,绝绝大部分颜色都需要在调色板上调配,然 后进入画面。调配颜色,使用水分与白粉色的多少,是体现表现技法 和水粉画特色的问题。水彩画,单纯使用水分调色来控制颜料厚薄, 从而产生明度变化,并利用水色的干湿,通过颜色的渗化或重置,获 得水彩画的特殊表现效果。油画则是使用调色油(松节油或亚麻仁油) 与白色来调配,控制颜色的厚薄和明度变化。水粉画,介于这两者之间,能够用水使颜料稀薄,成为半透明,使白色画纸的明度也能透出 色层。水分使颜色产生厚薄,厚薄产生明度变化,那就会发挥似水彩 那样的湿画渗化效果,这就是水粉画中的薄画法。 如果用油画中的厚画法来制作水粉画,就得少用水分,使用较多 的颜料和白色来提升颜色的厚度和明度。但是,水粉的薄画法,虽使 用水分较多,也不可能达到水彩画那样的活泼、明快、流畅、水色淋 漓的艺术效果。厚画法也不可能像油画那样,能将很厚的色层牢固地 附着在画纸上。我们常看到一些水粉画,因为画得过厚,而使色层龟 裂剥落,发生画面受损的情况。 水粉画调色,使用水分有两个目的:一是调稀颜色,便于自如地 运笔着色;二是水分可使颜色稀薄到各种水准,使明亮的纸色能透出 色层,显出明度的变化。如果水分使用较多,让颜色在纸面上流淌, 也能够产生水色交融的效果。一般水粉画的第一次着色(或称铺底色),大多采用含水较多的薄画法,它可使色层柔和含蓄有远退的效果。画 景物阴影部分及远景常采用此法。薄画法因为水多色薄,粉质因素和 遮盖力会减弱,水粉画的艺术特性就不能充分发挥,所以薄画法常常 只应用在局部或画第一次色。 水粉的厚画法,容易产生水粉画的艺术特色。所以,调色盒中的 颜料量要多,必须保持湿润不干,保证画笔伸入颜料格子就能蘸出充 分的颜料,在调色时或画到纸面上去,能十分丰厚饱满,运笔也能随 意自如。有时能够蘸几种不同颜色,可在画上塑造对象的同时通过笔

2020年浅谈美术课水粉画的技法与教学论文

浅谈美术课水粉画的技法与教学论文 水粉画形成于英国,传入中国已经有数百年的悠久历史。建国 以来,水粉画与其它画种一样,也得到了很大发展和广泛应用,不仅被用作绘画的基本训练,而且也用于制作宣传画、年画、装饰画、连环画以及书刊插图等。水粉画在中学美术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中学美术课水粉画的教学目的之一是要求学生掌握好水粉画的 方法、步骤以及基本的技法处理。因此,在教学中,我首先是通过綦江版画讲解,让学生对色彩有初步的认识与了解,通过静物与版画的分科讲解,从而增强对水粉的特点以及色彩的认识。 整体着色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素描基础,有一定的整体绘画能力,实际上这一步就是素描关系。色彩和素描是既有联系又彼此不同的两种绘画形式。当我们能看出一定色彩关系后, __把一组静物的体积感、空间感塑造出来呢?如果没有一定的素描基础,色彩的塑造永远都可能无从谈起。所以,当我们面对一组静物时,除了努力观察,还要有理性的处理能力,这是形体塑造的基本依据。当然,我们不能为画素描而画素描,一味地强调明暗关系也许会失去色彩的意义。用颜色画素描是水粉的大忌,怎样塑造呢?可以用概括的方法对基本形体进行“三大面五大调子”的分析,强调笔触的独立性,把一个物体分为有限的几块颜色,即块面画法。这样,画面就会层次分明,色彩简洁明确,加上笔触的变化,作品就显得干净利落、形体结实,具有很

强的表现性。关于块面的塑造方法,对于初学色彩的学生而言可以多练习一些从明到暗的色阶推移,来区分色彩层次。 所谓观察,不外乎就是整体的对比,也就是说彼此对照,区别不同。特别是用“同类对比法”最能观察到微妙的色彩变化,把相同或接近的色彩进行反复区别,找出色差,然后再分解调出。为了局部观察物体,最好侧身观察物体的色彩,从而避免“死盯”。要学会观察物体的上下、左右、前后关系,这样可以加强不同物体、不同方位的色彩。 作为水粉画的调和剂,水是水彩画、水粉画、水墨画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虽然水粉画可像油画那样采用干画法和厚涂法,但还是有许多限制,没有水就不能更淋漓尽制地发挥其水粉的特点,忽视了水的把握,也就忽视了水粉画的方法。画水粉时要准备好两块干湿毛巾,这样可使画面效果更为漂亮。恰如其分地掌握好水的分寸,对于一幅画是否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要画好水粉画,除了学会观察、锻炼一双敏锐的眼睛外,笔触的运用也是画好画的关键,如果忽略了用笔,使作品流于光滑匠气或用笔毫无章法,也缺少了绘画感。水粉画作为初学者锻炼色彩的主要表现形式,它的用笔及其颜料的性能、水粉画的特点、水分的运用和纸张有密切的联系。首先,水粉画的笔触变化:通过水粉笔特有的笔

高中美术公开课教案《色彩基础知识-水粉静物》

浙江省桐庐分水高级中学高中美术《色彩基础知识-水粉静物》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的:认识色彩规律,培养学生正确的色彩观察方法,和学生的色彩表现能力,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色彩的理论知识和色彩变化的规律。从而能较好的掌握水粉工具与颜料的性能,并掌握水粉画的方法与步骤。 教学重点:掌握正确的的观察方法和临摹的基本规律。 教学难点:水粉临摹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 教学要求:在教学中遵循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原则、因材施教的原则;启发学生的艺术感的同时注重学生的个性特点。 教学准备:在教学中根据需要准备好静物;范画3-4张;色彩幻灯(课件)资料等。 教学过程与主要内容: (一)色彩基础知识 1.色彩的基础理论知识有哪些内容? (1)色彩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 色相:色彩的相貌和名称。例如红、黄、蓝等颜色。 明度:色彩的明暗程度。例如淡黄、柠檬黄、中黄、土黄、深黄等颜色。 纯度:色彩的鲜明、饱和程度,又称饱和度。 (2)色彩的混合:一般绘画学习讲的是颜料的混合。要想调配、混合出丰富的色彩,就必须掌握色彩混合的规律与特点。 原色:任何颜料都无法调配和组合出来的色,又称一次色。例如大红、柠檬黄、湖蓝。 间色:用三原色中任何两种颜色相混合而成的颜色。例如红与黄、黄与蓝、蓝与红等混合而成的橙、绿、紫就是间色。 复色:任何两个间色或三个原色相混合而成的颜色就是复色。例如红与黄与蓝的混合所形成的黑浊色就是复色。 (3)色彩的冷暖:有些色彩会形成暖的感觉,例如红色、橙色、黄色等就会联想到火、太阳的炙热和温暖,也就会在心里产生暖的感觉。因此我们把红色、橙色、黄色称为暖色。当见到蓝色、绿色、紫色等则会联想到蔚蓝的大海、树荫的凉爽,就会在心里产生冰凉和寒冷的感觉。所以我们把蓝色、绿色、紫色称为冷色。 2.如何认识物体的固有色、光源色、环境色? 当光线照射到物体的表面时,由于物体不同,其吸收与反射的色光也不相同。根据不同的物体分析不同的色彩关系,就要重视和理解物体三大色彩的变化规律。 (1)固有色:指物体本身的色彩,例如黑头发、蓝天、白云、红苹果等,其中的黑、白、蓝、红就是固有色。 (2)光源色:指光的色彩,一般考场都是设在教室,光线是从室外射进来的太阳光,色调偏冷。另外其它有很多光源色,例如灯光。 (3)环境色:物体周围环境对物体反射的色彩以及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色彩。一般情况是物体越光滑,受环境色的影响就越大。 3.如何把握色彩画面的“素描”关系? 在认识和表现静物的色彩关系时,一定要用单色表现出物体的外形及明暗的变化,特别是考生一定要掌握用单色表现物体的明暗关系,在头脑里形成一种画面大的“黑”和“白”的素描关系,许多考生一开始就去分析和研究色彩关系,结果画面色彩和明暗关系越画越灰。要记住的是:只有当画面的“黑”、“白”、“灰”关系正确,这张色彩试卷才会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 4.水粉画的基本画法有哪些?

水粉画入门:水粉画的基本技法

水粉画入门:水粉画的基本技法 一厚画法与薄画法 水粉画制作过程中,绝绝大部分颜色都需要在调色板上调配,然 后进入画面。调配颜色,使用水分与颜色的多少,是体现表现技法和 水粉画特色的问题。水彩画,单纯使用水分调色来控制颜料厚薄,从 而产生明度变化,并利用水色的干湿,通过颜色的渗化或重置,获得 水彩画的特殊表现效果。油画则是使用调色油(松节油或亚麻仁油)与 白色来调配,控制颜色的厚薄和明度变化。水粉画,介于这两者之间,能够用水使颜料稀薄,成为半透明,使白色画纸的明度也能透出色层。水分使颜色产生厚薄,厚薄产生明度变化,那就会发挥似水彩那样的 湿画渗化效果,这就是水粉画中的薄画法。 如果用油画中的厚画法来制作水粉画,就得少用水分,使用较多 的颜料和白色来提升颜色的厚度和明度。但是,水粉的薄画法,虽使 用水分较多,也不可能达到水彩画那样的活泼、明快、流畅、水色淋 漓的艺术效果。厚画法也不可能像油画那样,能将很厚的色层牢固地 附着在画纸上。我们常看到一些水粉画,因为画得过厚,而使色层龟 裂剥落,发生画面受损的情况。 水粉画调色,使用水分有两个目的:一是调稀颜色,便于自如地 运笔着色;二是水分可使颜色稀薄到各种水准,使明亮的纸色能透出色层,显出明度的变化。如果水分使用较多,让颜色在纸面上流淌,也 能够产生水色交融的效果。一般水粉画的第一次着色(或称铺底色), 大多采用含水较多的薄画法,它可使色层柔和含蓄有远退的效果。画 景物阴影部分及远景常采用此法。薄画法因为水多色薄,粉质因素和 遮盖力会减弱,水粉画的艺术特性就不能充分发挥,所以薄画法常常 只应用在局部或画第一次色。 水粉的厚画法,容易产生水粉画的艺术特色。所以,调色盒中的 颜料量要多,必须保持湿润不干,保证画笔伸入颜料格子就能蘸出充 分的颜料,在调色时或画到纸面上去,能十分丰厚饱满,运笔也能随

儿童怎样画水粉画颜色会均匀

儿童怎样画水粉画颜色会均匀 水粉画的衔接 水粉颜料要画得色块明确、轮廓清楚比较容易,但要画得衔接自然、柔和就比较难。在写实风格的绘画写生中,表现对象的虚实关系,往往成为一个难题。在写生习作中,物体轮廓线画得像剪贴一样清楚 的弊病是常见的。这弊病会使物体与周围环境脱离,削弱了对象的立 体感和空间感。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观察方法,从 局部出发,没有去比较物体轮廓线的虚实关系而形成的,属理解问题;二是虽在观察中理解这种虚实的关系,而缺乏表现这种关系的方法。 前者的解决办法在第三章第五节“色彩的观察与调配”中已有讲述, 后者的化解则需要了解水粉色衔接的一些基本规律。 水粉画通过衔接方法取得效果的关键是准确控制色彩明度的变化。 先在调色板中找到颜色衔接的准确关系,然后进入画面。这是靠 调色板来获得准确色彩衔接关系的好方法。 一些一气呵成的水粉画作品,是趁色彩未干时,使用湿画方法完 成的。颜色未干时,颜色比较容易衔接。 冷暖两个色块,也能够趁色未干时在连接两个色块的地方实行部 分重叠,混合后产生一个过渡的中间色,使衔接自然柔和,没有生硬 的痕迹。一个器物的背光面轮廓线,总是模糊不清与背景或投影融合 在一起的,属于虚实对比中的虚,强弱对比中的弱,这种比较虚的色 彩关系,最适宜使用湿画的方法来获得较理想的衔接效果。 不过,一幅作品在描绘过程中,较难保持画面色彩的长时间润湿 不干,而颜色干燥以后,就失去湿画时的效果。此时能够将需要衔接 的部位,用干净的画笔刷上一层清水,使已干的色相状况恢复到潮湿 时的状况,再根据这色相状况来调配衔接的颜色。这样画家就会方便 和有把握得多了。这种方法是水粉画中经常被采用的,因为水粉颜色 干与湿时的色相有明显的差异。如果不采用以上的办法,在已经干燥

浅谈幼儿水粉画教学活动

浅谈幼儿水粉画教学活动 摘要:水粉画是用粉质色彩与水调和进行绘画的一种活动,其表现手法较为夸张,易于激发出幼儿学习和创作的兴趣。因此我结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利用涂鸦活动,引发学画兴趣;并借助幼儿对游戏的喜爱来,通过游戏活动诱导他们,训练其正确地使用水粉画的工具;引领幼儿步入赋予幻想的童话世界,让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激发其创作欲望;与艺术大师接触、对话,欣赏经典名画,使幼儿的创作灵感得到启迪,从而激发幼儿对艺术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关键词:幼儿;水粉画;兴趣 水粉画是用粉质色彩与水调和进行绘 画的一种活动,它具有色彩丰富,赋予变换,鲜艳明快,覆盖力强,可层层相加,使用起来简单方便,画幅大小及画面的精细程度都可以自我调节的特点,因此具有较强的表现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

简称《纲要》)指出,幼儿艺术领域的教育 必须“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 求的倾向。”在水粉画学习过程中,对于生活中色彩浓郁、具有鲜明特征的事物幼儿往往容易产生深刻印象,他们喜欢用较为夸张的手法进行概括和表现,从而展现出一幅幅富有个性、思维奇特的作品。因此水粉画是与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更为符合的画种,他们学习和创作的兴趣也更易于被激发出来。经过多年的教育教学活动,我在水粉画教学实践探索中得到了一些体会和感悟。 一、利用涂鸦活动,引发学画兴趣 着名的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 育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的确,兴趣是一种能够促使人们积极地认识和探究某个事物的心理倾向,有了对事物追根问底的好奇心,就会形成人执着以求探究事物的内驱力。而好奇、好问、好表现是幼儿的天性,他们在学习中更多的就是凭借着对周围事物与生俱来的兴趣。因此,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该顺应幼儿的这一天性,对幼儿因势利导,引发并逐步提高其学

水粉色彩基础知识

水粉色彩基础知识 很多考生会问一些关于画水粉色彩的基础知识,根据自己画色彩的经验以及查阅的一些资料加以总结,希望会有一定帮助 一、认识色彩 1、色彩有三个基本属性:色相、明度、纯度 色相:其实也就是颜色的名字,比如普蓝、大红、淡黄...我们叫的的也就是它们的色相。色相是区别各种不同色彩最准确的标准 明度:也就是色彩的明亮程度,不同颜色有不同的明暗差别,同一颜色在不同光线环境下明度也会不同 纯度:及色彩的纯净程度和饱和程度,举例来说就是刚挤出来的一块大红色,纯度很高,当你往里加白或加其他颜色调和,纯度会越来越低。 2、三原色 按标准的美术色彩三原色来说,应该是黄、品红、青。平常老师教一般都说红黄蓝,这都不重要画画毕竟不是搞科学。所谓的三原色又称为基色,即用以调配其他色彩的基本色。原色的色纯度最高,最纯净、最鲜艳。可以调配出绝大多数色彩,而其他颜色不能调配出三原色。 3、间色 某两种原色相互混合的颜色。当我们把三原色中的红色与黄色等量调配就可以得出橙色,把红色与蓝色等量调配得出紫色,而黄色与蓝色等量调配则可以得出绿色。在调配时,由于原色在份量多少上有所不同,所以能产生丰富的间色变化。 4、互补色 红色与绿色互补﹑蓝色与橙色互补﹑紫色与黄色互补。色彩中的互补色相互调和会使色彩纯度降低,变成灰色。 5、色彩的冷暖 其实这个是跟感觉很密切的,比如让你想象暖的东西,大家脑子里会出现太阳,火焰等,想象冷的东西,就会出现冰川、海洋等等。自然地像红色黄色橙色等会给人暖的感觉,蓝色绿色就会相对给人冷的感觉。 二、初学者调色盒中应准备的颜色 普蓝群青青莲紫罗兰钴蓝湖蓝

墨绿深绿草绿翠绿粉绿淡绿 熟褐赭石/土红深红大红玫瑰红朱红桔红 橘黄土黄中黄淡黄柠檬黄 建议初学水粉的同学把上面这些颜色都备齐了,可能有些学哥学姐会说某某颜色根本没用不用买,那都是个人而言。当你画了一个阶段色彩对颜色以及调色有了基本认识以后,你会发现调色盒里的很多颜色你几乎用不着,那时再根据个人的习惯去有目的选择颜色。 调色 把颜色备齐然后在纸上尝试任意两种或三种颜色相调和所产生的变化,从而熟悉颜色。然后再尝试着去调书上某个水果或者某个罐子的颜色。注意要调某一块颜色时,首先分析用哪几种颜色有可能调出这块颜色。 以下面这组静物中的衬布为例来介绍下大体的调颜色思路: 其实想调一块漂亮的灰颜色或高级灰颜色方法很多,调颜色还是要考自己的色彩感觉和平常画画的积累。如果要靠去背颜色组合来调出好看的颜色太难了也太悲哀了...脑子中装的不应该全是哪块颜色+哪块颜色=哪块颜色。而是要做到看到一块颜色凭感觉从颜色盒中找几种颜色然后直接能调的很漂亮,可能每次调出来的方法都不一样。 水粉调颜色不需要调太匀,不能像搅拌机一样两块颜色拼命地搅,可以稍微生一点,哪怕最后画到纸上会带点生颜色都不要紧。 画水粉调色时用的颜色种类太多颜色容易脏掉。注意用色的比例。当你能比较准确的吧书上的任何一块颜色调出来时,那接下来就可以临摹整张的水粉静物画了。 三、工具的准备 想画好一张画,前期的准备工作是很重要的。 笔:谢德堂的黄杆水粉笔准备一套,绿杆油画笔准备几只7号、5号、三号、一号(双号也可以)小刷子、刮刀等。 其实,每个人到最后确立了自己的风格有了自己的方法以后工具是没有限制的,比如我现在画水粉就习惯用刷子和两三只小号油画笔,初学者还是尽量把这些备齐各种都尝试下等自己有了自己的方法再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像我都高三时老师还要求我们必须用谢德堂的黄杆水粉笔画,因为他只用那种。还必须我们用湿画法画...遇上这种老师太要命了,幸好我那时不怎么听话。 纸:用普通的素描纸就可以,尽量别用那种带点点的水粉纸吧,个人觉得超难用。如果联考或者某些学校有要求,那可以针对练练。

儿童水粉画基础教程:水粉画基础介绍

儿童水粉画基础教程:水粉画基础介绍 一、把握颜色根底常识 (一)、打听颜色三特点 颜色的三特点是指:色相、明度、纯度。色相是颜色的容颜,如 绿叶的色相是绿色;明度是指亮暗的比照度,即素描普通说的黑、白、灰比照联系;纯度亦称鲜度、彩度,是指颜色的饱和度,如没有调色 的赤色纯度,加了白色后纯度就下降而明度也就随之进步了。因而三 特点是互相彼此紧密联系,不行分割的 (二)、明晰根本性的分类 自然界中颜色可大致概括为红、黄、蓝、绿、紫五大根本性。各 因其纯度明度异样而表现出千万种颜色。全部灰色均能够分分出其间 所包括的根本性的构成成分,并能够找出其间占主导地位的根本性, 即根本性的颜色倾向性 (三)、室内自然光颜色改动的普通规则 颜色的冷暖改动规则:暖色物体亮部偏暖暗部偏冷,冷色物体则 相反。但一切颜色物体在高光附近的一个小亮面的颜色则简直都是冷 色倾向,这是因为 受偏冷的天光色所影响。物体亮部与暗部颜色普通呈互补色倾向。任何颜色在处置明度改动的还一定要统筹其冷暖的改动。如把根本性 加白颜色亮时一定要调入过量的同类色,方免削弱亮面色性。 详解水粉画知识,水粉画基础介绍 [二、用好颜色优化分配法 (一)、补色互调法:普通称为高档灰的常用调法是红、绿、黄、紫、互调。注重不能等量,不行过火调匀,不然容易变灰变脏

(二)、同类色相调法:既可改动明度,又可丰厚颜色,并且不容易脏。 (三)、灰色的分配法 1、直接用现成的灰色加倾向色 2、湖蓝(钴蓝)+土黄+紫罗兰+白色(灰色)+倾向色 3、草绿(或中绿、粉绿)+赭石(或熟褐)+白色+倾向色 4、土黄+青莲(或紫罗兰)+白色+倾向色 (四)、做好三面五调的颜颜色配 1、亮面颜色 根本性+明度较高的同类色或附近色+白色。如,一个红苹果的亮面分配办法为:赤色(根本性)+柠黄或中黄(附近色)+白色即可

水粉画入门:色彩的基本知识

水粉画入门:色彩的基本知识 一色彩的性质 人们生活在色彩世界之中,所见到的任何景物,都具有自身不同 的色彩。色彩通过人们的感官,对人的心理和生理产生作用。在美学 领域,色彩已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1.色彩是什么 色彩是否是物体固有的一种特质?如人们理解概念中的红花、绿叶、青山、蓝天、绿树等。17世纪,英国物理学家牛顿通过科学实验,揭 开了色彩来源于光的奥秘,确立了光是色彩之母的理论。他的实验方 法是:在一暗室中,让太阳光束进入室内,透过三棱镜,分解出一条 按红、橙、黄、绿、青、蓝、紫循序排列的彩色光带,好似雨后彩虹。这在光学上称为光的色散,这就是我们现在所知道的太阳光谱(彩图5)。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因为光的波长不同,所以通过三棱镜后,便 产生不同水准的光的折射,一种光波就产生一种颜色。在没有光照的 夜晚,各种色彩现象就随之消失,只有光的来临,万物才重现色彩。 所以颜色是光赐予的,是光的一种特征,是眼睛看得见的各种不同波 长的光。 2.形成物体色彩的原因 不同的物体,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颜色?我们知道颜色是光的一种 特征的原理以后,这问题就比较容易得到解答。发光体发出的光,是 直接或通过物体的反射后间接进入人们视觉感官的,光的波长有长有短。红色类的光波长,蓝、紫色类的光波短。各种物体对不同波长的 光的反应是有选择的,同时具有吸收和反射的功能。有的物体受光后,会将不同波长的光全部反射出来,这个物体在视觉上表现为白色,相 反就成黑色;有的物体如只反射红色波长的光,而吸收了其他波长的光,那这物体就是红色的。依此类推,各种物体的色彩现象就是这样

显现出来的。由此可见,物体本身并不具有色彩,而是光投射到物体后,通过吸收和反射才产生色彩的。 3.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 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产生的色相是不同的。白色光是有色光的 混合,色光混合得愈多,愈显得明亮,也愈近于白光。光谱上的红和 蓝绿、紫和黄绿、蓝和黄等对比色光混合,都合成一种色光的色相。 而颜料的对比色混合则成为灰黑色。颜料混合多,纯度越差,色相倾 向越灰黑。在绘画调色中,如果能掌握色混合的规律,准确调配出各 种不同纯度的色相,是掌握色彩变化规律的一个重要的基本功。 4.原色、间色与复色 原色:根据太阳光谱绘成的颜料色环,其中红、黄、蓝称为三原色。原色是指这个颜料中的色彩,已不能再实行分解。也能够说,红、黄、蓝这三个基本色,不可能用其他颜色调配出来。三原色是色彩中 最纯正、鲜明、强烈的基本色,但三原色能够调配出其他各种色相的 色彩。 间色:由两个原色相混合的色彩称为间色,即红调黄得橙、黄调 青得绿、红调青得紫。由此,可产生红、橙、黄、绿、青、紫六色色环。如将六种色与相邻色相再调合,就能够再得六个间色,即红橙、 黄橙、黄绿、青绿、青紫、红紫。这样可绘制成12色色环(彩图6)。 复色:如果将两个间色(橙与绿或绿与紫,紫与橙相混合)或一个 原色和相对应的间色(如红与绿、黄与紫、青与橙)混合都可得复色。 由此可见,复色包含了三原色的成分,成为色纯度较低的含灰色彩。 5.补色 在色环中,一个原色与相对应的间色(如红与绿、黄与紫、蓝与橙)互称为补色。补色对比,是烈鲜明的对比。在对色彩观察与感受中, 补色对比的情况是普遍存有的,每一个颜色都有其相对应的补色。如 一座白色房屋,夕阳光线投射在受光面,白墙呈明亮的红橙色。未受

浅谈“色调”在水粉画中的重要性

浅谈“色调”在水粉画中的重要性 在美术高考的各项考试科目中,色彩考试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尤其是近年来,随着考试形式的不断改革和变化,很多高校简化了考试形式,但是作为绘画基础的素描和色彩的考试却始终是必不可少的。近几年,色彩考试的形式主要是写生和默写,内容也大都是静物,有极少的色彩风景内容。无论是什么样的形式和内容,其目的就是考查考生对色彩的感受,以及理解和表现色彩的能力,这就需要考生在绘画训练的过程中掌握最基本的色彩知识和表现的能力。不然的话,仅凭自发的直观感受和概念表现都是无法达到美术院校对考生的能力要求。 近几年,由于工作的原因有机会进入许多美术高校的考场,较多地接触各高校的考题,也亲眼目睹了考生们在考场上的表现。对于考生在色彩考试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自己有一些浅显的看法。色彩考试是绘画综合素质的考验,这里面有对绘画各方面素质的体现,有构图的、造型的、画面节奏的、技术技巧的等等。但是色彩考试首先应当是注重色彩本身的表现,而色彩的主题就是色调,色调不是指颜色的性质,而是对一幅绘画作品的整体颜色的概括评价。色调是指一幅作品色彩外观的基本倾向。在明度、纯度、色相这三个要素中,某种因素起主导作用,我们就称之为某种色调。一幅绘画作品虽然用了多种颜色,但总体有一种倾向,是偏蓝或偏红,是偏暖或偏冷等等。这种颜色上的倾向就是一副绘画的色调。通常可以从色相、明度、冷暖、纯度四个方面来定义一幅作品的色调。 色调是形成画面的主要魅力,是一幅画的灵魂。清楚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这会让你在色彩的绘画中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把握表现的主要方向,对于最后效果的成与败起着决定作用。如果能在考试中明确自己所要表现的色调,那么色彩考试就成功了一半。因此,在色彩考试中把握考题所规定的色调十分重要,无论是写生还是默写。我曾在考场中见过许多考生没能把握好色彩的色调,或对色彩的色调缺乏起码的理解和重视,非但没有表现出色彩应有的色调魅力,相反把自己的考卷画得难看而不和谐。例如考题的内容是默写“土红色陶罐、白盘、水果、灰衬布的组合”,在要求中色彩倾向最明确的是“土红色陶罐”。试想一下,土红色相对是偏暖的颜色。水果的颜色也多以黄色、橙色、红色、黄绿色为主,这些颜色也是暖色或是偏暖的颜色。由此可以判定这幅画适宜处理成偏暖的色调,因此那块灰布应该处理成偏暖的灰色,从而组成一幅非常漂亮的色彩静物画。可是许多考生不理解色调的意义,简单依照所给的条件生硬组合色彩,有的仅仅注重单一物体的塑造,有的只是注重固有色的表现,大多数考生能表现出土红色陶罐的色彩,可是背景却是一块不深不浅、不浓不淡的兰灰色衬布。这样的颜色搭配使画面的表现怎么能不沉闷?这样的两种色彩在一起怎么能和谐?他们没有从色彩因素的各方面统一考虑色调的表现,最后的画面效果当然是不好看的。 色彩写生形式的考试同样如此,不同的是色彩有了更具体的限定,考试所摆放的静物同样是考查考生能力的试金石。例如有的考试的静物是在白色衬布上的西红柿,西红柿的红颜色应该怎样处理更和谐,是灰还是纯、是冷还是暖,是怎样的色彩倾向?还有的高校色彩考试的静物全是白色或透明的物体,怎样处理好这些色彩考题的色调是摆在考生面前需要解决的问题。简单照搬固有色,或概念

水粉画的注意事项及色彩知识

水粉画的注意事项及色彩知识 水粉画的注意事项及色彩知识 当然水粉画也和其他画种一样有着自身的弱点和局限,例如由于水粉颜料是粉质材料,以及纸张的吸水、吸色性能不同,使颜色在 画面上“干”、“湿”变化较大,即干后的颜色往往比未干时的颜 色浅,尤其是深颜色部分,而对于亮颜色又必须在涂第二遍颜色时 色彩才会最艳丽。另外水粉色彩的衔接较为困难,不宜画得遍数过 多和反复涂改,否则容易产生“脏”、“灰”、“粉”的毛病。 水粉画也不容易长期保存,尤其画得过厚的部分,时间久了容易脱落。对于初学者来说,必须经过一段实践,才能逐渐掌握水粉颜 色变化的特性,只有越过了这道门槛儿,才能运用水粉画这一画种 充分展示自己的艺术构想与才华。 1、颜色共分冷色、暖色和中间色三类:要使一幅画的色彩看起来和谐统一或对比强烈,在用色之前就要对色彩知识有个基本了解, 否则乱涂乱抹,往往显得非乱即脏,或是效果平平,不能给人以美 的享受。 冷色是指能引起冷的`感觉的色彩,如普蓝、群青、翠绿、中绿、湖蓝、紫、黑,其中含蓝色成分较多。深红、红紫、大红、朱红、 枯红、攻瑰红、埔石是暖色,其中含红色素较多。中黄、柠檬黄是 中间色,中间色靠近红色的多有暖和的感觉,靠近蓝色的多有冷色 感觉。 2、色调:许多成功的画都十分讲究色调,色调就是由一种主要色彩占据画面的大多部分所产生的主导效果。颜色还讲究对比和谐调。有的画大部分用蓝色,在蓝色的海上飘浮着一艘红色的船,对比的 效果就非常明显,这种以少胜多的方法在作画时常会用到。冷色、 暖色分量相等地并列在一起即为对比,如红色和蓝色,但这两色之 间好象打架一样,容易给人刺眼的感觉,如果把其中一种色调变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