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萧峰命运的悲剧性

论萧峰命运的悲剧性
论萧峰命运的悲剧性

论萧峰命运的悲剧性

内容摘要:萧峰,金庸笔下最令人难以释怀的身影。英雄盖世却逃不开命运无常的折磨,寻寻觅觅却始终找不到一条后退的道路。萧峰的一生,浸染了宿命的阴影,冲不破现实的牢笼。种种指向,均预示着他无限悲苦而又不可逆转的一生命运。本文试从命运、性格、人性的弱点、文化冲撞下生存状态的迷失等角度出发,剖析造成萧峰悲剧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命运性格人性的弱点文化的冲撞生存状态的迷失

萧峰,金庸笔下最令人神往的名字,武侠世界中最具悲剧性的人物。无数人为之绝世风采倾倒,无数人为之悲惨命运扼腕叹息。英雄盖世却逃不开命运无常的折磨,寻寻觅觅却始终找不到一条后退的道路。萧峰的一生,浸染了宿命的阴影,冲不破现实的牢笼。种种指向,均预示着他无限悲苦而又不可逆转的一生命运。萧峰的悲剧,是命运的安排,是个性的必然,是人性弱点的无意促成,更是个体生命在文化夹缝间苦求生命道路而不得的无奈的显现。

一、短暂的生命轨迹划出一条悲剧的完美曲线

萧峰为什么能在众多的英雄大侠中更突出、更摄人心魄、更具英雄本色呢?我认为主要是悲剧性。这从他坎坷而短暂的一生就可以看出来:当萧峰刚出场时,借段誉的眼光,已给他打上了“英雄”的标记,“南慕容北乔峰”在江湖上赫赫有名。但是他在读者心中真正成为英雄,却是从他承受一连串命运的打击开始的。

杏子村中乔峰是契丹人的身世被揭穿,他被逐出丐帮。很快阴差阳错地背上冤案,身不由己地卷入到集贤庄的厮杀中,最惨的是为了访明身世真相中了马夫人的奸计,误杀了心上人阿朱。为了完成阿朱的嘱托照顾她的妹妹阿紫,两人一齐来到北方,无意中多次相救辽主,被封南院大王。可是辽王命令南院大王南征大宋,萧峰不从、苦苦劝谏,辽王反生疑后,用计使阿紫骗萧峰喝下毒酒,萧锋被辽王抓住。中原武林闻讯以为萧峰此举证实他绝不可能

是契丹人,便同段誉、虚竹一行带人攻打上京,救出萧峰至雁门关,雁门关宋国守军拒不开门,辽王率大军追至关外,虚竹、段誉在十万军马中将辽王擒获,萧峰逼他立誓赎身,辽王只得当众宣誓终其一生不许一兵一卒越过宋辽疆界。辽王讽刺他说可以去向大宋皇帝邀功,萧峰朗声说自己为契丹人,今日威逼陛下,成为契丹的大罪人,“今后有何面目立于天地之间?”于是“拾起地下的两截断剑,内功运时,双臂一回,噗的一声,插入了自己的心口。”萧峰的用意在今人看来十分简单,他只是想阻止宋辽双方开战,以免兵凶战危,生灵涂炭,他只是想提倡人道的和平,呼吁停战。

从身世之谜到误杀心上人,由劝阻辽王攻打大宋到自刎殉义,萧峰以悲剧的方式结束了悲剧的一生。

二、无法预知的命运的力量从未远离过他

叔本华把悲剧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一是由于“某一剧中人异乎寻常的、发挥尽致的恶毒”所造成的悲剧,如《威尼斯商人》;二是由于“盲目的命运,也即是偶然和错误”所造成的悲剧,例如《俄狄浦斯王》;三是由于剧中人彼此的地位和关系的不同所造成的悲剧,例如《哈姆莱特》,其中尤以第三种为烈。萧峰的生命轨迹显示,他是一个宿命式的悲剧人物,是真正完美的希腊式的悲剧英雄,一生未曾逃离过命运无常的缠绕,同时走上了似于第二、三类的悲剧人生。

杏子林中,萧峰与命运进行了第一轮的较量。虽然他的领袖才能在这一夜获得了最完美的释放,但却愈加显示出其无可抗拒的悲剧性。因为一场人为的叛乱,他完全可以不动声色的将其消弭于无形,面对险境,一句“萧某何惧?”甚至让敌人也热血沸腾。可是谁能改变自己的身世,这只是命运的安排,他纵有无限愤怒和委屈,又能向谁反抗?即使英雄如萧峰,可以凭借智慧冷静而漂亮的化解一场叛乱,也无法改变自己是契丹人的事实。叛乱化解的越是漂亮,在身世真相面前就越显现出他的悲剧性。

聚贤庄上,萧峰用卓绝的功夫作了一次全面的表演,他英勇而所向披靡,充满力量的神话让处在对立面的敌人也情不自禁的为之喝彩。这样一个人,本应该是多么完美的英雄和朋友,但却逃不掉被诛杀的命运。契丹血统让他的这一切成了空中楼阁,中原武林全然不顾他曾经崇高的威望和辉煌的功业,以莫须有的罪

名对他进行了残酷的定罪,没有一丝宽容,容不得任何解释。契丹,萧峰本能的抗拒这个身份,他多希望这一切只是一场阴谋,但一路探访,他却发现一切反对他的人竟然是对的,他真的是契丹人,这难道不是命运的捉弄?

在阿朱身上,命运更加强烈的表现出了它可怕的力量,它无情的让阿朱因一个无稽的谎言死在了至爱之人的掌下!如果萧峰的时间可以有一刻停顿,如果萧峰可以预见即将发生的事,那么他还会为遥远的仇恨而痛苦的失去阿朱吗?时间当然不会停顿,萧峰也不可能预见,他只能无可逃避的失去她。如果阿朱不是聪明机智且精通易容之术,又怎能被蛇蝎毒妇康敏诱骗,以至命丧情人之手?阿朱之死,看似漫漫人生里一次偶然,却染了几分必然的宿命。命运之神如同附骨之蛆,从未稍离过萧峰身旁,信阳马家康朱会面之后,一张天网就已悄悄张开,不可先知,无从躲避。可悲可叹,命运无常!

萧峰的生命似乎从一开始就不属于自己,而属于某种外在的意志,他带着原罪来到这个尘世,受尽命运无常的折磨,孤独而悲怆的走完一生。萧峰的悲剧类似于《俄狄浦斯王》的悲剧。俄狄浦斯王为了拯救忒拜百姓,千方百计查缉杀害先王的凶手,几经周折,却发现凶手就是他自己。最后他只能是悲壮地刺瞎自己的双眼去流浪。萧峰奔波半生,而最后追查到的“大恶人”,竟然就是他自己的亲生父亲。命运在俄狄浦斯王和萧峰之间成了悲剧的轮回。萧峰与俄狄浦斯王最为相似的一点,是他们都有着坚强的意志和忧国忧民的责任感,但他们都逃不脱命运的转轮。

开始就预示着结局,明知道这一路走过去,结果注定是悲剧,却非朝这条路走不可,这就是英雄悲剧的根源。萧峰之死,让人愤怒于命运的残酷,它让缠绕这个盖世英雄的结无一例外的都成了死结,萧峰只有一死。萧峰的这种完美实在是诗歌般的浪漫与悲壮,就像俄狄浦斯,唯有刺瞎双眼、自我放逐才能超脱。

三、不可改变的个性使得他的悲剧成为无可逃避的必然

悲剧人物大抵执着于自己的信仰、判断,而置环境于不顾,一任自己的性情,勇往直前。因此,萧峰的命运,也是他个性发展的必然结果。诚如沈君山说:“又有武功,有正直,天下无敌,必然到最后正因为他受人钦佩喜爱的个性走上悲剧的道路。”①

亚里士多德说,悲剧冲突的本质是好人犯了错误。那么萧峰的错误又是什么呢?我们可以看看与他经历相似却绝不相同的郭靖的命运。郭靖是汉人却在蒙古长大,可他不但成为宋朝人人钦仰的大侠,也赢得了成吉思汗的器重与众将士的尊重;萧峰是契丹人却长在南朝,但他不容于宋朝,也没法得到辽国人的理解,他虽然为宋辽的和平与两国的百姓付出了生命,可是对于宋人而言,他仍不过是个异族人;对辽人而言,他更是一个背叛者。

二人的不同首先在于对待仇恨的态度。郭靖性格温和,即使是为报父仇也不过是手刃段天德一人。萧峰对于复仇则更加执着,他很长一段时间只为仇恨而活,痴于报仇使他的理智和情感总显得那么单薄。他时时不忘仇恨和冤屈,才使得一路上的际遇得以在刚刚好的时间与他相遇,丝毫都未错过。以仇恨支撑起来的生命毕竟是脆弱的,当自己与仇人的生命已经完完全全的连在了一起时,大仇得报不会让自己得到任何解脱。复仇固然可以暂时支撑起萧峰孤独的生命,复仇固然可以让他暂时获得某种使命感。但是复仇之后呢?萧远山曾有过大仇得报的短暂经历,他得到的并不是梦想中的痛快与欣喜,而是无尽的空虚与凄凉:“数十年来恨之切齿的大仇人,一个个死在自己面前,按理说该当十分快意,但内心中却实是说不出的寂寞凄凉,只觉得这世间再也没什么事情可干,活着也是白活。”用一生的汲汲以求换来一身的迷惘,究竟值不值得?

事实上,萧峰为仇恨吃尽了苦果,错手打死阿朱的悔恨一直蚕食着他孤单的灵魂。复仇悄然无声地淡出了他的生命,阿朱却成了心口永远的伤疤,他无数次“念及阿朱,胸口一痛,伤心欲绝”。念之尚且如此,萧峰如何度过漫长的一生?他只能无奈的提前结束自己的生命。如果萧峰不是如此耿耿于怀,如此急切渴望复仇,也许结局不会是现在的样子。

如果说痴于复仇让萧峰活而饱受折磨,那么过分固守心中的道德准则最终断送了萧峰的生命。郭靖以汉人的身份深受成吉思汗的重恩,但在蒙汉之间,他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就作出了选择。同样面对民族矛盾,萧峰却无法舍弃心中的价值观念。命运将萧峰推到一个特殊的位置,让他有机会从宋辽两个民族的角度来考虑两国的世仇,因此他能作出对于那个时代的人们来说还有些遥远的思考:“若不是有人揭露我的身世之谜,我直至今日,还道自己是大宋百姓。我和这些人说一样的话,吃一样的饭,又有什么分别?为什么大家好好的都是人,却要强分为

契丹、大宋?女真、高丽?你到我境内来打草谷,我到你境内去杀人放火?你骂我辽狗?你我骂你宋猪?”

萧峰对天下百姓一视同仁,不是因为比别人先知或通达,也不是天生的菩萨心肠,只因这一切是他的亲身经历。在少林寺对抗慕容父子这样一对野心家,他说过一段掷地有声的话:“你可曾见过边关之上、宋辽相互仇杀的惨状?可曾见过宋人辽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情景?宋辽之间好容易罢兵数十年,倘若刀兵再起,契丹铁骑侵入南朝,你可知将有多少宋人惨遭横死?多少辽人死于非命?”这是萧峰以血泪经历为代价换来的结论,是他深受民族世仇折磨后灵魂深处发出的控诉!他因自己的苦难与民族世仇下最无辜最底层的民众有着深深的情感呼应,他用一生的惨痛经历换来这个结论,并用生命捍卫了它。

萧峰明白了那个时代的人们远远无法触及无法理解的东西,但富有悲剧意味的是,他仍然跳不出那个时代的价值原则,他虽然有功于两国百姓却无法在天地之间找到自己的位置。如果不是个性如此,即使处于矛盾的高峰,萧峰仍可以像金庸笔下的其他男主角一样选择离开,而不是自绝雁门关。

命运悲剧,往往就是人物的性格悲剧,萧峰的故事如能重演,他仍不会有第二种选择。

四、人性的弱点谋杀了他

萧峰的悲剧,抛却虚无的命运,也是一场人为的悲剧。萧峰死在人性的弱点之下,从一开始,他就一步步地掉进了一个又一个由别人的欲望编织的网里。

作为江湖上与之齐名的另一武林世家的慕容氏与萧峰有着割舍不断的联系,慕容博是萧峰一生悲苦命运的罪魁祸首。慕容氏的贪念可说达到了极致,他一心要将中原大好河山据为己有。为了一个近乎可笑的复国大梦,慕容博甚至希望“天下大乱,四下征战不休”,他处心积虑的策划了一场足以引起大宋与大辽之间战争的阴谋,正是这个匪夷所思的阴谋,将三十年前尚在襁褓之中的萧峰卷进了一场毫无理由的厮杀中,直接造成了他一生的悲剧。为了一个自私的家族事业,慕容氏不惜让全天下的百姓徒受生灵涂炭之苦。让人不禁深思:这样贪婪歹毒的人怎可君临天下;这样的人君临天下怎会成为福泽百姓的明君英主?

如果说三十年前慕容氏为了一己之私欲改变了襁褓之中的萧峰的命运,那么

三十年后,康敏的近乎变态的自恋与虚荣彻底地将萧峰推上了命运的绝路。这个疯狂的女人,只因萧峰一次无意间的视而不见就陡生杀心,杏子林煽动叛乱,让萧峰再也无法立足于中原武林;信阳城编织谎言,直接造成阿朱之死的悲惨结局,将萧峰往死亡的路上推出了一大步。

萧远山的痴于复仇让萧峰的人生散发出更加强烈的悲剧意味。萧氏经历了妻离子散的奇变,三十年躲在少林寺中,用仇恨堆积了自己后半生的生命。萧峰身世被宣告天下,被仇恨纠缠的萧远山非但未与之相认,反而对萧峰的一干恩仇人痛下杀手,将萧峰置于百口莫辩的境地,一步步的引诱他走上了疯狂的复仇之路。他的仇恨之心不仅让自己一生黯然失色,也让萧峰因承受莫名的冤屈而变的加倍盲目与偏执。

中原武林人士盲目而又疯狂的从众心理,是促成萧峰悲剧的另一个原因。萧峰的身世大白于天下之日,也是所有中原武林人士以他为敌之时。他们煞有介事的相聚在聚贤庄,兴大举讨伐萧峰之事,表面看来是为了维护民族大义和武林道义,实际上他们对于自己的行为,并未做出应有的考虑。他们没有足够的理由证明,急急以之为敌的萧峰是否就是他们口中指责的元凶,而他的契丹人身份能否成为他们围剿他的理由。所以,他们才会一边厮杀一边为时已晚的开始思量:“他连玄寂都不愿伤,又怎会去害死他的受业恩师玄苦大师?”才会一边盲目的以萧峰为敌一边暗自心想:“乔峰未必是非杀不可,咱们也未必是全然的理直气壮。”及至萧峰的威势无人能敌,众人生死关头的表现更加显示出这场聚集的无谓性。文中写到:“群雄均非胆怯怕死之人,然眼见敌人势若颠狂而武功又无人能挡,大厅中血肉横飞,人头乱滚,满耳只闻临死时的惨叫之声,倒有一大半人起了逃走之意,都想尽快离开,乔峰有罪也好,无罪也好,自己是不想管这件事了。”倘若这些人与萧峰为敌当真是为了捍卫民族尊严,那么萧峰的悲剧可说纯粹是时代的悲剧,可是又真正有几人是为了民族大义?

“悲剧就是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萧峰的悲剧追根寻源并不是他自己造成的,而外界的合力毁灭了萧峰的人生。那就是慕容博、康敏、萧远山为了各自的利益和欲望而扭曲人性,致使萧峰被一步步逼上绝路。社会之与人是一个庞大而严密的网,每个人都镶缀其间,一个人的行为会造成和影响其他人的生存状态。或是偶然,或是必然。命运的轨迹被不可知的因素所干扰而改道,这或许就是命运的无常。萧峰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走向命运的悲剧性。

五、汉夷纠纷下两种价值取向间的徘徊与挣扎让他迷失了生存的方向

萧峰的悲剧从更深的文化层次来看,不是纯粹的命运捉弄,也不能简单的归咎于他本人或是别人性格的影响,而是产生于他所信奉的属于那个时代的价值原则。如果萧峰生在唐朝,他会活得自由自在;如果萧峰生在元朝,他可以叱吒风云。可是,他生在宋朝,一个讲究儒家礼法的年代。在他出生时,孔夫子就已诅咒他悲苦的一生,只因萧峰是孔夫子口中的“夷狄”之邦的人士。千百年来的中原人就拿着这只鸡毛当令箭,萧峰不过是这个传统观念下的千万牺牲者之一。他的死不仅是个人悲剧,而且是我们整个民族的大悲剧。

身负北辽血缘和中原恩情的萧峰不能算是完全意义上的辽人,他的生命价值观是在两种文化背景下浸染形成的。汉文化自然是从小耳濡目染,奉为正经,辽文化却是在他不太情愿的情况下,硬生生的挤进了他的生命。一方面,大宋人阵垒分明,毫不留情的将萧峰连根拔起,立场坚定的把他推到了整个中原的对立面,让他没有任何后退的余地;另一方面,辽人的血缘并没有消除他对生身之地三十年深深的陌生感,即使口称“契丹人萧峰”,他的心也无法真正融入这个民族。他身负双方恩仇,父母之仇,固然不共戴天;养育之恩,更要涌泉相报。在恩仇之间,他一直不知该如何选择。在胡汉民族文化的夹缝之间,萧峰不断的徘徊、迷失、苦求生命道路而不得,渐渐地失去了生存的方向。

在中原群雄救他出辽国的途中,萧峰的这种迷失达到了极致。如果说阻止辽主攻宋是因他不忍见生灵涂炭,但是以萧峰的个性,辽国攻宋决不只至于使他走上自杀的道路。书中说到:“他虽不愿督军南征,却也不是以天下之忧而忧的仁人志士,想到耶律洪基既已发兵,大劫无可挽回,除了长叹一声,痛饮十碗之外,也就不去多想了。”在归宋途中,萧峰更多思虑的是自己在宋辽之间的取舍问题。阻止辽军攻宋,他虽然这样做了,但并不知道这样做对不对,甚至心中隐隐感到了不安。所以他才突然向少林寺玄渡问起自己父亲的情况,并说到:“我真想见见爹爹,问他一句话。……我想请问他老人家,倘若辽兵前来攻打少林寺,他却怎生处置?”这正是他在辽宋间苦寻出路却始终不得,内心极度苦闷的形象表露。

一代英雄,几乎从不需要别人的救助。在那个特定的条件下,他以契丹人的身份,却在汉人的掩护下逃离辽国,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一路上,他又不得不面对一个自己初为契丹人时面对的问题,在中原汉文化与边陲辽文化处在强烈

碰撞又极度不融合的状态下时,他该如何在北辽血缘与中原恩情之间取舍?带着一身迷惘,他竟又重回到了雁门关,对于尘世中的他来说,这无疑是个伤心地,他生母死于此处,他一生的命运也在此处改变,更重要的是,这里会让他不由自主的想起自己的至爱阿朱,书中写到:

“萧峰缓缓回头,见到石壁旁一株花树,耳中似乎听到了阿朱当年躲在身后的声音:‘乔大爷,你再打下去,这座山峰也要给你击倒了。’

他一呆,阿朱情致殷殷的几句话,清清楚楚的在他脑海呼响起:‘我在这里已等了你五日五夜,我只怕你不能来。你……你果然来了,谢谢老天爷保佑,你终于安好无恙。’

萧峰热泪盈眶,走到树旁,伸手摩挲树干,见那树比之当日与阿朱相会时已高了不少。一时间伤心欲绝,浑忘了身外之事。”

一旦想起阿朱,萧峰怎能再有活下去的勇气,尤其是以这种在胡汉夹缝间苦苦挣扎的状态。从这个意义来说,阿朱不仅仅是作为萧峰深爱一生的情人的形象存在的,她更是萧峰出世与入世之间唯一的路,阿朱死了,这条路断的彻彻底底。当萧峰彻底迷失在两种价值原则之间,迷失在生命状态的方向上时,他没有任何后路可退。

萧峰的自杀正是生存状态迷失下所采取的一种逃避,这种逃避在于胡汉对立间的无从选择,在于儒家与道家间的举棋不定。萧峰一直生活在离去与归来之间,面对最后的抉择,徘徊不定的萧峰作出了自杀的抉择。

萧峰死了,将自己的一生书写成一段完美的英雄神话。他的悲剧,是一种史诗性的英雄悲剧,是一种民族的悲剧、历史的悲剧,更是一种文化的悲剧。我们永远不可能走进他的内心,只能怀着不同的感情凭空遥想。

注①:钟晓毅费勇:《金庸传奇》,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0年版,第135页。

参考资料:

1、《天龙八部》金庸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0年版

2、《金庸小说赏析》陈墨著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1999年版

3、《金庸传奇》钟晓毅费勇著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0年版

4、《英雄本色-评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中的萧峰》,陈尚荣,《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12月;

5、.《商业化写作的神话-论天龙八部中的萧峰》,姚晓雷,《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年2月;

6、《金庸小说的叙事模式》,魏仪,2003年8月第4期;

7、《金庸小说研究史略》,丁进,《南京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六种职业性格类型与职业选择

传统型。 现实型的人喜欢从事需要力量、协调的操作性工作,她们害羞、坦诚、稳定、实际与顺从; 研究型的人喜欢思考、观察、学习与分析,乐意从事评估、解决问题的工作,如经济学家、记者等; 传统型的人喜欢规范、有序与清楚明了的工作,能够听从指令、善于完成琐碎的工作; 企业型的人喜欢影响、管理或指挥别人,乐于从事实现公司或机构目标的工作,特点就是自信、精力充沛、盛气凌人;与之个性相适应的职业有律师、小企业主、经纪人等; 艺术型的人喜欢模糊不清、非系统化的活动,善于创造性地表达;特征就是行为浪漫、情绪化、不切实际与无次序;适合从事设计师、作家、画家等。 研究结果显示,当员工的个性与工作内容相匹配时,员工的工作状态就是积极、快乐的,她们的满意度最高,离职率最低。例如,社会型的人从事门诊医生工作,她们会感到满足;而让研究型的医学院学生坐堂问诊,她们会感到这就是一种折磨。 您清楚自己的职业定位不? 与人格六角型对应的就是五种职业定位法,它就是由麻省理工学院人才学的教授们研究开发的。这五种定位就是:专业技术人员,如律师、医生、会计师等;企业管理人员;创业者;自由职业者;公务员。 专业技术人员,这些人不喜欢从事管理工作,讨厌干涉她人事物,希望每一个人都像她(她)一样自治,更愿意在专业技术领域成为行家里手。如原央视主持人方宏进,她为职业化而放弃“官本位”。 企业管理人员,也称职业经理人。这类人的职业目标就是追求更大职责的管理岗位,希望拥有权力与地位。 创业者,这类人需要建立属于自己的东西,如公司、作品或其它;当某份工作能以实实在在的东西来体现她们的才干,她们非常乐意从事。 自由职业者,这些人喜欢独来独往,不愿意依赖于公司;她们中的很多人或许拥有相当高水

一路走向凄凉

一路走向凄凉 --简析冷清秋、凤喜、月容的命运 文学艺术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2009级4班曾娴静学号:07 内容摘要:《金粉世家》中的冷清秋、《啼笑因缘》中的沈凤喜、《夜深沉》中的月容,是张恨水笔下三个典型的人物形象。她们的命运都非常凄凉,让人感叹不已。造成她们悲剧的原因,有社会大背景,也有她们生活圈的小背景。同时他们的悲剧,还与其自身的性格有着密切的关系。在金钱与感情中,她们没有把握好其中的平衡度,最终陷入魔窟而不能自拔,使自己的一生一路走向凄凉。 关键词:凄凉;清高;情深意志薄;夜深沉;幸福 正文: 张恨水先生的三部传世精品《金粉世家》《啼笑因缘》《夜深沉》为我们塑造了冷清秋、沈凤喜、月容这三个典型的女性形象,她们三个身上背负着一个共同的字眼——凄凉。清秋命薄,始嫁薄情郎,终是分离,带着孤儿清苦一生;凤喜命凄,始弃有情人,终是受虐,被逼成疯,红颜薄命;月容命凉,始跟负心汉,终是被骗,回不来原来的安定平和生活,逃不出虎狼之口。三人的命运,使读者暗生爱怜之心,催人泪下! 清秋:清高女士凄凉命 冷清秋是张恨水笔下一个典型的女学生形象,她的命运主线是恋爱-仓促结婚-逃离。她之悲哀,集中体现在与金燕西的婚姻中。冷清秋与金燕西结合,一方面是金燕西对冷清秋的热烈追求,另一方面却是冷清秋性格中尚未根除的一点虚荣心。清秋依恋于金燕西的甜言蜜语以及金家之财势。但是,清秋性格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清高,而金燕西纨绔子弟的本性,花钱如流水的习惯等使冷清秋在婚后生活中倍受委屈。 金家是有人喜欢清秋的,比如金铨、道之三姐妹。然而,金铨一语道破其命运主线。初见清秋照片,即曰:“可惜命薄了些。”仅是面相,就已被认为福浅。果不其然,豪门深似海,清秋在金家如屡薄冰。她在金家的小心翼翼,低调行事却换不来妯娌之间的和睦相处,反而不经意间成为别人的眼中钉、肉中刺;对丈夫的宽容与谅解,却换不回夫妻之间的相敬如宾,反而纵容了金燕西的花天酒地、胡作非为。婚姻前期的容忍,让清秋身心疲惫,在后期,更是倍受煎熬。 夫妻间性格的迥异,是悲剧产生的重要原因。金燕西从小生活在一个纸醉金迷的世界,本无珍惜生活之心,更无为生活奔波之志,更倚仗其家庭背景,伙同胞兄,结交一群狐朋狗友,置新娶之妻清秋于不顾。金燕西的花费,自是极度奢侈,玩票、捧角等世家子弟该沾染的恶习,无一不精通。清秋之清高,却也是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她不愿被人怜惜,她“觉得一个人生存现在的时代,只应该受人家的钦仰,不应该受人家的怜惜。人家怜惜我,就是说我无用”。【1】当纨绔子弟与清高女士相撞,清高女士自是伤痕累累。金燕西自是欣赏冷清秋的清纯,但他性喜热闹,又怎会放弃那灯红酒绿的场所,陪着冷清秋吟诗作对呢?因此,婚后不久,金燕西常深夜不归,冷清秋只能独守空房。偏又是满腹诗书的才女,因此那些个断肠诗词在此时就回荡于脑海中,更感自己命运的凄楚,只能独自垂泪,思索以后的生活道路。 金铨在世时,夫妻感情已是逐渐冷淡,金铨死后,金家破败,树倒猢狲散,一家人分崩离析。金燕西分得一笔财产,却不会算计过活,纨绔子弟的本性毫无收敛。而清秋,问不了管不着,只能眼睁睁看他把家财一点点散尽。在这样的环

论张爱玲笔下女性悲剧命运

前言 张爱玲是“一个对人生充满悲剧感的的人”。她的小说主要以婚姻和爱情为主题,几乎都揭示女性的悲剧命运。张爱玲以一种女性的细腻的观察角度,去洞察世间男女在现实生活中的挣扎、妥协与堕落,她善于把时代、国家等一些大事情都淡化在日常的生活琐事中,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就在这平凡而又琐碎的生活中演绎着自己的悲剧,她们的悲剧不能归责于具体的人或事,似乎是是一种命运自然而然地就发生了,甚至于她们在承受自己悲剧的同时,也在缔造着别人的悲剧,周而复始,延续不断。 一、张爱玲笔下女性悲剧命运 (一)女性的生存悲剧 张爱玲笔下女性的悲剧寄托了作为一个敏感自省的现代人,对个体生命中的生存寂寞与生存痛苦以及恐怖的深刻感悟,也是她对生命悲剧性的理性认知。她不动声色地讲述着现代人一个又一个在黑暗中坠落毁灭的凄凉故事,还这个无聊又无奈的世界以无奈而又无聊的本来面目,渲染着不安与恐惧、凄惶与悲伤的气氛,悲从中来。这种生存悲剧的实质便是个人欲望与他人存在利益的冲突。她于是用瑰丽的文字精雕细琢女人生命和生活中的种种烦恼、压抑、伤痛、畸形和无聊。 在《倾城之恋》中,张爱玲借范柳原之口道出了“根本你以为婚姻就是长期的卖淫”。[1]白流苏一上场就展示了自己冷酷自私的婚姻观,为了逃离寄食娘家,遭人白眼的处境,为了求得经济上的依附,她抛弃了诗礼人家的矜持含蓄的姿态,以“快、准、狠”的方式从妹妹手中抢走了范柳原,她非常清醒的看到了自己已站在青春的尾巴上,再不搏一把将永无出头之日时,于是大胆的决定用残余的青春做最后一次的赌注。在白流苏那里,爱情早已扭曲,成为她获得赖以生存的婚姻工具,然而,面对最终成就的婚姻,白流苏心中反而升起了弥漫难散的惆怅与凄凉。一场倾城之恋,就这样向白流苏和人们昭示了更广泛更普遍的人生命运的不可靠。 即使像葛薇龙这样的比一般“女结婚员”更独立的精神,受过新思想教育,对她所出身的家庭更有叛逆性,她甚至希望寻找到浪漫的爱的女性最终是同样的命运,没落世家的经济的贫穷,迫使她走进了她反感的姑妈的府邸,她之后的堕落,每一步都与虚荣心与贪图物欲密切相关,对优裕的物质生活的眷恋,对纨绔子弟的爱慕,使她完全成为了梁太太和乔琪乔的俘虏,灵魂已不再是自己的主人,她那一点点单纯,脆弱的理想已经完全被强大的物质欲所征服。她的希望、幻想只能像起泡一样一个个无情的破灭,挣扎纯属徒劳就死了心,退缩在命运永恒的框子里,丰满鲜活的生命被扭曲为干瘪,苍白,平庸的服服帖帖的工具,成了现实命运的牺牲品。 在物化爱情和男性传统樊笼中女性的生存是以压抑为前提的。张爱玲的小说中,女性的性压抑的描写,在父权文化下的窒息和女性在社会环境的压抑下种种世相的描写,显示出了相当的深度。

张恨水笔下女性形象分析

张恨水笔下女性形象分析 引言 张恨水,原名张心远。“恨水”这一笔名取自南唐后主李煜的“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一句。张恨水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一个通俗文学大师,是二三十年代国内最走红的作家之一,“他是国内唯一的妇孺皆知的老作家”。《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和《啼笑因缘》这些在当时风靡全国的小说皆是张恨水的代表作品。他五十几年的写作生涯中,创造了一百多部通俗小说,以作品多产出名,总字数近三千万言的数字,堪称著作等身。在他大量的小说创作中,各式各样的女性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在众多女性当中,有《金粉世家》中的白秀珠及《啼笑因缘》中的何丽娜这样出身于富贵之家的时尚小姐,也有《金粉世家》中冷清秋这样饱读诗书的平民女性,有《啼笑因缘》中关秀姑这样充满侠气的传奇女子,也有《金粉世家》中白莲花姐妹这样出身低微的风月场女子。并且张恨水笔下的女性往往和婚恋联系在一起,或是婚恋的当事人,或是婚恋的旁观者。爱情与婚姻是张恨水作品的重要主题之一。在张恨水的长篇小说中,他着力塑造各种阶层各种类型各种年龄的女性形象,关注她们的日常生活、婚姻和恋爱,从各个方面或直白或隐晦的描述她们的社会境遇。“张恨水的小说向读者展示了一幅独特的男权社会的女性命运图。”我们知道,作家的作品与作家本身是有着密切联系的。张恨水笔下的女性形象,或多或少带着作家自身对女性的认知、期待以及作家自身的婚姻观念、作家身处时代的社会影响。在这里,我以《金粉世家》和《啼笑因缘》为例,浅析张恨水笔下的女性形象,以了解女性的生存状态。 一、张恨水笔下的“红颜”形象 张恨水少年时便熟读《红楼梦》,《红楼梦》对张恨水的创作影响不可谓不深刻。早在40年代,有人就称誉《金粉世家》是“民国红楼梦”。如同《红楼梦》中出场的众多女性人物一样,张恨水很擅长女性的刻画,在《金粉世家》和《啼笑因缘》中塑造了大量身份性格各异的“红颜”。如同曹雪芹借贾宝玉之口说出的年轻女孩儿是珍珠,光滑美丽惹人喜爱。张恨水笔下的女子,不论身份背景,不论社会地位,不论性格特征大都是青春的,美丽的,富有生命力的。我称这些美丽的女子为张恨水笔下的“红颜”。 (一)“不新不旧”的雅致女子冷清秋 《金粉世家》中的冷清秋就是一个集古典淑雅和现代清新于一身的美丽女性。“不新不旧的女性”这是文中金燕西追求冷清秋时对她的一段评价。冷清秋无疑是小说中美丽的女性之一。首先,她的名字就颇具古典诗词美,冷清秋是取自柳永的《雨霖铃》中“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还是李煜的《相见欢》中“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呢?我个人偏向后者,清秋婚后并不幸福,她的人和幸福都被锁在了金家的深宅大院里,或者说是锁在了当时那个男权社会的牢笼里。无论是取自那种解释,冷清秋在名字上就被预示了其悲剧的命运。其次,我们再来看她的外貌。人如其名,冷清秋的出场和她的名字一样典雅清致。“只见那女子挽

生肖属牛的几月出生最不好

生肖属牛的几月出生最不好 四月立春,牛牛们出生在这个月份往往一生就会辛劳终生,做任何事也多受到他人的一切阻拦,十分不顺利。 家里同时也没有较强的根基,这时候的牛牛们难以有美满的家庭。 五月份是芒种节气,这些牛牛通常都是无依无靠的,完全就要靠自己打拼,但仍然是赚不到大把的银子,命里也没有贵人,做事欠考虑,所以也同样是惨淡经营一生。 十一月正值大雪,这时候的牛牛可以说非常的命薄,他们命运艰苦,并且一路波折非常多,命里又却贵人,家庭上也不和睦,老来也没有儿女孝敬,是最坏的一个月份。 十二月是小寒,这时候的牛牛们出生于贫寒人家,他们奋发向上十分努力,但是往往就与成功擦肩而过,与成功无缘,所以一辈子贫穷。 但这些牛牛们家庭较为和睦。 属牛的几月出生最好属牛的人:农历(阴历)三、七、八、九月出生好【仅供参考,还是要综合看八字相对比较准确。 如果是选择生小孩的月份,顺其自然为上策。 平常要多行善事,自然多子多福。 】1、三月出生属牛的人,一生逍遥快乐,自由自在,终生不愁吃穿,出外有人敬重,常作富贵人家的座上宾;2、七月出生属牛的人,自主力极其旺盛,聪明智慧,气质不俗,祖业丰隆六亲相助;3、八月出生

属牛的人,此月生的牛人身体健康,福气大于晦气,一生少险恶风波;4、九月出生属牛的人,此月生的牛人学习勤奋,成绩优秀,聪明过人,有胆有识。 在事业上称心如意,有贵人扶持。 农历二月生属牛人:惊蛰之时,这月生的牛人,自我意识强,一生胆子特别大,别人畏惧的事,他却一点不怕,一生想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但是,往往是撞的头破血流,一事无成,这月生的牛人,一切行动欠缺周密仔细的思考,爱凭借着自己的勇气行事,又不听别人的劝告,因而一生都在辛苦劳碌中挣扎。 应多加修身养性,做事要审时度势,多做周密思考,决不能一意孤行,单独行事,只有这样,才能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创出一番事业来。 农历三月生属牛人:清明之时,一生逍遥快乐,自由自在,终生不愁吃穿,出外有人敬重。 三月生的牛人,聪明过人,潇洒风流,知识面广,不用太辛苦就能愉快地生活。 虽然一生隐伏着不少风险,但处处有贵人帮助,逢凶化吉。 农历四月生属牛人:立夏之时,一生辛苦,劳碌奔波。 这月生人运气一般,常受别人支派,别人管束,行动也受到限制,在财利上也很一般。 生于四月的牛人,应不卑不亢,多读书学习,充实自己的知识,

从葛薇龙形象看女人心

从葛薇龙形象看女人心 从葛薇龙形象看女人心 四川省泸洲市况场小学杜娟 [提纲]毕业论文 通过对葛薇龙人物的理解,提出对女人心——脆弱,虚荣,也多情,坚强。话题的讨论。 第一部分是引言,以散文的抒情形式道出女人心的范畴。 第二部分进入正文,首先阐述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形象的总体特征,给葛薇龙下 一个凄婉的定义,给女人心一个初步的背景。接下来从虚荣,嫉妒,脆弱,多情,坚强这几个方面分别阐述葛薇龙这一人物形象映射的女人心。 第三部分结尾,点明女性在时代中的弱势群体的地位, 中心思想: 本论文通过从葛薇龙身上抓捕的女人心来揭示女人的内心世界。并说明女性话题是一个永久的话题,女性的弱势与女性的可贵并存。其目的亦是为自古的女性个体在生存中谋取一席之地。同时也展现张爱玲对女性角色的透彻剖析。 从葛薇龙形象看女人心

【内容提要】葛薇龙是一个处于没落时代的没落淑女,她的虚荣,她的嫉妒,她的脆弱,她的多情,如此种种无不演绎了她的悲剧命运。也正是这样的她映射了多少时代的女人心。 【关键词】葛薇龙女人心虚荣多情脆弱坚强 女人心,最是难懂,虚荣、脆弱,也多情、坚强。它是璀璨的钻石,坚硬无比,发着冷冷的光。它是飘渺的云,变幻莫测,却又高不可攀。它纯洁刚烈,既能默默相守也会永不回头,既能生死相随也能宁为玉碎!沉浸在爱恋中的女人心,最是柔肠百转,透着一种淡淡的幽怨和凄婉。 张爱玲出生于一个封建落寞的家庭,父母离异,与胡兰成的“荒凉”,造就了“她以女奴时代谢幕后女性角色的方式,表达了她深深的渴望,渴望女性能挣脱历史的、文化的、生理的、心理的、诸般枷锁的桎梏,成为自在的女性优美地生存”。①张爱玲笔下的女性,除曹七巧外,大多是生活在新旧时代夹缝里的没落淑女。无论是《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还是《留情》中的敦凤、无论是《茉莉香片》中的冯碧落,还是《沉香屑——第一炉香》中的葛薇龙。这些没落的淑女,大多都有美丽的外表,文化层次也很高,但是她们没有自立于现代社会的求生的本领,只能把嫁人当作自己一生的救命稻草……然而,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她们身上都或多或少的映射了恒久不变的女人心。

萧峰形象论

萧峰形象论 阿拉尔中学胡小波 摘要:萧峰是中国武侠小说史上一个伟大的英雄形象。他武功盖世,才略非凡,人格高尚,情感美好。然而,他流着契丹人的血,却喝着汉人的奶水长大,这就造就了他的悲剧命运。萧峰虽是小说中虚构的形象,但这种形象却活生生的展现在我们眼前。作者所宣扬的思想和内涵永远值得我们深思:萧峰的美是一种绝世的、悲戚的、悲情的、悲壮的美。 关键词:萧峰武功智慧情感悲剧 金庸是武侠小说界公认的大师。他的武侠小说既是地摊上受读者青睐的读物,又是文学殿堂供人研究的经典文本。金庸的武侠小说之所以有广泛的读者群,主要是因为它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并能使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获益匪浅。我读过他的几部作品,觉得最有韵味的就是《天龙八部》。它是部小说,更似一部禅书,如露如电,一切如梦幻泡影。 金庸的小说中有各种性格鲜明的人物,如忠厚老实的郭靖,嗜酒如命的令狐冲,处处留情却最是痴心不悔的杨过等。他们都是我心目中的英雄。我曾无数次在这些英雄中筛选最令人心折的英雄,筛选出来的结果就是最具魅力的萧峰。本文就从武功和智慧、情感世界以及悲剧命运三个方面来分析独具魅力的萧峰形象。 1、萧峰的武功和智慧 萧峰自幼拜师于玄苦大师,修炼少林武功。那少林武功乃天下武学正宗,少林派为武林泰山北斗,以此雄厚资本,配以萧峰天生异禀,他的武功高深我们可以想象。后来他拜中原第一大帮丐帮帮主汪剑通为师,又得“降龙十八掌”等高深武功,再加上常年奔波劳碌实战的历练,其武功可以数一数二了。当然,在书中,我们可以这说:萧峰的内力肯定不是第一,比他内力高深的不下五人,如扫地僧等。萧峰的武功招数精妙也不是第一,也有不少人的招数比他更为繁复和精妙,比如逍遥派的天山折梅手和天山六阳掌等。可他的武功却为天下第一。武功天下第一,非以内力而论,非以招数而论,是以其运用之妙,以其神乎其技而论。萧峰对武功的运用之妙,肯定地说:天下第一。 萧峰的武功几乎没有痕迹可见,似乎完全是萧峰自己的威力,什么招数到了他手中都变得厉害无比。作者描写萧峰出招情况,也往往不提招式名称,总之这个人一举手、一投足,皆是无不如意、无不别具威力,能人所不能。金庸在书中这样说的:“他天生异禀,实是学武的奇才,授业师父玄苦大师和汪帮主武功已然甚高,萧峰却青出于蓝,更远远胜过了两位师父,任何一招平平无奇的招数到了他手中,自然而然发出巨大无比的威力。熟识他的人都说这等武学天赋实是与生俱来,非靠传授与苦学所能获致。萧峰自己也说不出所以然来,只觉什么招数一学即会,一会即精,临敌之际,自然而然有诸般巧妙变化。他生平罕逢敌手,许多强敌内力比他深厚,招数比他巧妙,但一到交手,总是在最要紧的关头,以一招半式之差而败了下来,而且输得心服口服,自知终究无可匹敌,从来没人再去找他寻仇雪耻。” 我们可以看出,上文说的并不是萧峰的内力如何登峰造极,而是讲他对武功的运用之妙,当真是匪夷所思。若把《射雕英雄传》中的郭靖请出,他的武功也断难达到萧峰的地步。从上述描写完全可以看出,萧峰虽然内力不是最深,招数亦不是最精,但他对武功的领悟力与运用之妙是任何人都无可匹敌的。他的这一个特点,在金庸全部的作品中只其一人而已。如此的武功,这样的英雄,实在令人心折神往。 当然,萧峰不仅武功高强,智慧也非同凡响。首先,看他在平息丐帮叛乱中的体现。叛首叫全冠清,外号“十方秀才”,为人足智多谋,武功高强,可他面对萧峰时,智谋、武功毫无用处。书中描写道:“全冠清武功之强,殊不输于四大长老,岂不知一招也无法还手,便被扣住。乔峰手上运气,内力从全冠清两处穴道中透将进去,循着经脉,直奔他膝关节的‘中委’、‘阳台’两穴。他膝间酸软,不由自主的跪倒在地。诸帮众无不失色,人人骇惶,不知如何是好。”

浅析《金粉世家》中冷清秋形象

浅析《金粉世家》中冷清秋形象 内容摘要:冷清秋是张恨水推崇的一个典型完美的中国传统女性形象。她是《金粉世家》中的女主人公,在她身上既具有中国传统女性的优秀的道德品格,又有强烈的现代女性意识,其身上有着知识分子常见的宁折不弯的精神,她还追求独立的人格尊严,体现了不同于旧式妇女的新思想。本文主要从几个方面浅析了冷清秋的人物形象。 关键词:《金粉世家》冷清秋现代女性气质反抗意识悲剧色彩 张恨水先生是中国现代通俗小说史上的集大成的作家,他寄身翰墨50年,笔耕不辍,创作了100多部长、中篇小说;不仅数量众多,而且作品富有传奇性而十分畅销,深受读者喜爱。著名的作家老舍曾发自内心地称誉张恨水是“国内唯一的妇孺皆知的老作家”。在《张爱玲传》一书中不难发现,张恨水是张爱玲最喜欢的作家之一。他十分熟悉旧中国的市民生活,对底层社会小人物的举手抬足、情趣追求描写的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呼之欲出,成功塑造了很多形象,给读者留下难忘的印象。其《金粉世家》是他早期新闻生涯积累的生活素材的一次集中,是其社会言情小说的代表作之一。作品创作于1926—1932年间,作品一经刊出,就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自1927年2月中旬至1932年5月连载于《世界日报》副刊,这也是张恨水小说在报刊上连载时间最长、最为轰动的作品之一、更是一部以新闻学的写法精心构思的具有现代意义的通俗巨制。上自官僚政客,下至妇媪百姓,都觉得一睹而后快。特别深受有文化素养的家庭妇女的喜爱。 《金粉世家》以北洋军阀时期的国务总理金铨一家的兴盛衰败史为经,以平民女子冷清秋和金家七少爷金燕西的恋爱、结婚、反目、离散故事为纬,还描写了金铨及其妻妾、四子四女和儿媳女婿的精神面貌和寄生虫似的生活。通过家庭折射社会,又通过社会反映世态炎凉、人情冷暖。作品成功地把爱情悲剧与声名显赫的贵族大家不可避免的衰败融合在一起表现,用全新的视角和手法,描绘了一幅封建大家族摧残爱情、毁灭人性的生活画卷,塑造了一批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鞭挞了腐朽的封建意识,讴歌了人性中的真善美思想,具有厚重的历史感和鲜明的时代气息。小说中的冷清秋是张恨水笔下的经典女性,在她身上聚集着传统女性的优良道德,也有现代女性自尊、自信的意识,追求自由、爱情平等,冷清秋的命运不仅揭露了北洋政府统治时期豪门之家金玉其外、

读冯友兰《人生的境界》

读冯友兰《人生的境界》 第一次接触冯友兰先生,就是从他的这篇文章开始的。记得高一的时候有一个语文读本,在阅读的时候就接触到了《人生的境界》这篇文章,当时对冯友兰及其儒家传统思想都很模糊,只知道冯先生在这篇文章中提出了关于人生的四个境界,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连这四个境界具体是什么都忘了。 说来也巧,大学读的第一本书就是冯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由于这篇文章是在这本书的最后一章中附录的,当时这本书已经看了两个多月了,心情比较急躁,也就没怎么注意,草草了之,又一次与之错过。 最近又重温《中国哲学简史》,在翻的时候才真正注意到这篇文章中所蕴含的的深厚的传统文化的底蕴。 在这篇文章中,冯先生把人生分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这四个境界,关于具体的解释,作者说的很清楚:“这四种人生境界之中,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现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前两者是自然的产物,后两者是精神的创造。自然境界最低,往上是功利境界,再往上是道德境界,最后是天地境界。它们之所以如此,是由于自然境界,几乎不需要觉解;功利境界、道德境界,需要较多的觉解;天地境界则需要最多的觉解。道德境界有道德价值,天地境界有超道德价值。” 需要注意的是,这四个境界之间不是并列的关系,而是逐次递进的,由最低的自然境界到最高的天地境界,就涵盖了世间所有形形色色的人,任何人都可以包含进这个体系中。 这本是一个哲学家所提出来的哲学命题,但为什么我说其中蕴含了深厚的传统文化的底蕴呢? 问题的症结就在于冯先生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命题,并且他想通过这个命题表达什么?

关于第一个问题,很好理解,这是儒家的传统,从孔子那里就已经开始了。孔子就有小人、君子、贤人、圣人的划分吗,最典型的就是宋明理学的创始者周敦颐提出的“三希”教育理念。 说起“三希”,我们马上想到的就是“三希堂”或者《三希堂法帖》。清朝乾隆皇帝一生酷爱古玩书画,当年,乾隆获得晋代书圣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乐不可支,藏于一室,命名为“三希堂”,从此,“三希堂”就成了乾隆皇帝的书房,之后把收藏的历代书法作品选择其中精良的令人镌刻成碑,镶嵌在北海公园的墙间,就成了后来的《三希堂法帖》,而乾隆皇帝为什么称为“三希”呢?“希”,有两方面的解释,一个是同“稀”,即稀少的意思,《快雪时晴帖》、《中秋帖》、《伯远帖》都是稀世珍宝,自然要称为“三希”,这是一个原因,但这其中更包含着深厚的儒家文化传统,这就是周敦颐提出的“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的人生目标。这里的“希”就是希望的意思,“士希贤”即读书人都希望成为有道德的贤德之人,“贤希圣”即贤德之人都希望成为立德、立功、立言的圣贤之人,“圣希天”即圣贤之人都希望成为通晓天、地、人的知天之人。 和冯先生的人生四境界一样,周敦颐所说的“三希”亦是一种层层递进的关系,那么,这种传统是基于什么样的文化心理呢? 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我突然想起了之前看过的《中西文化比较》这本书,其中在谈论中西文化差异的时候,就引用了梁漱溟先生对中国文化的评价。梁漱溟先生在《中国文化要义》里把中国文化总结为两点:“一为向上之心强,一为相与之情厚”,当时在看的时候,对于“相与之情厚”,马上就理解了,因为之前看过费孝通的《乡土中国》,里边就对人与人之间关系说的很清楚,但对于“向上之心强”,一直没有理解,直到近来看冯友兰先生的《人生的境界》以及由此而联想到的“三希”命题,才豁然开朗,冯友兰和周敦颐的这种对于人生境界的架构不正是对“向上之心强”的具体体现吗? 而乾隆皇帝之所以将其书房名改为“三希堂”,就是以此来勉励自

论张爱玲小说悲剧、孤独意识

论张爱玲小说悲剧、孤独意识 摘要:张爱玲的小说有一种孤独意识。这种孤独表现在人物灵魂的无所依托,他们寻求不到和谐与爱。张爱玲也是一个具有强烈悲剧意识的作家,她直面残酷的生活,将目光投注于在痛苦和困难中挣扎的人们,讲述这些苦难灵魂的悲剧生活,展示出一幕幕震撼的人生悲剧。通过对张爱玲作品人物的分析得出,形成她的这种文学个性的原因有两点:一是童年的独特经历,未曾得到充分的父母的爱,二是特定时期上海的独特文化,从而形成她对时代、文明、人生的悲观认识,使她的作品具有一种荒凉感和虚无感,散发出浓厚的悲剧、孤独意识,呈现出一种苍凉的美学风格。 关键词:悲剧孤独意识张爱玲 一、张爱玲小说的悲剧意识 1.苍凉悲怆的悲剧意识 张爱玲笔下的人生,始终衬着一种凄怆悲凉底色——尘世的喧嚣烦人生命的 琐屑卑微、存在的惨伤沉落、命运的不可理喻,凝聚生成层层叠叠的挫败感、失 落感、荒诞感、苍凉感,无所不在地笼罩着她的每一个故事和每一个人物,这是 张爱玲作为一个敏感自省的现代人,对个体生命历程中的生存寂寞和生存痛苦以 及生存恐怖的深刻感悟,也是她对生命悲剧性的理性认知。她不动声色地讲述着 现代人一个又一个在黑暗中坠落毁灭的凄凉故事,还这个无聊而又无奈的世界以 无奈而又无聊的本来面目,渲染着不安与恐惧、凄惶与惨伤的气氛,悲从中来。 其小说由此标示出一种以苍凉悲怆为特征的悲剧美。 2.鲜明的悲剧个体 在《沉香屑:第一炉香》中初次出场的葛薇龙,是一个纯洁浪漫积极向上的 女学生。父母因经济困顿要离港回大陆,她为了完成学业,决定向富有的孀居姑 母梁太太请求资助,却不料自投罗网被姑母拉下 了水,成为替姑母引钓男性的诱饵,从此开始一步步坠入幻灭和堕落,在现实面 前步步退后,最后到彻底死了心。这其中的每一步退让,都是原来愿望缩小之后 的再缩小,但不幸的是,这一再缩小的愿望,却每一次都被证实依然属于过分的 奢求。 《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她第一次离婚后也还是有爱情向往的,但面对严

论金庸武侠剧中悲剧英雄人物萧峰

论金庸武侠剧中悲剧英雄人物萧峰 我非常喜欢金庸先生的作品,认为它厚重,历史感、社会性强,人物性情真实、鲜明,情节波澜壮阔、出人意表,再加上优美的语言,读到精彩处,令人荡气回肠、如遇电击,实是为武侠作品中的珍品。 在金庸先生塑造了众多的武侠英雄人物,如仁厚善良、抵抗外辱的郭靖,为了爱情而冲破礼教的种种束缚的杨过,重情重义的张无忌,惩恶扬善的洪七公等等,但使我震撼最深的却是《天龙八部》中的萧峰。 为英雄者,其一必有浩然正气,其次有救危扶弱、不畏强权之心,并能付诸于行动,再次还要功力超凡、能量惊人。《天龙八部》中的主人翁萧峰,便是其典型的代表,但不同于其他英雄人物的是他是一个悲剧英雄人物形象。 萧峰,原名乔峰,原丐帮帮主,武功盖世,在武林中具有极高的社会声望。江湖人称:“北乔峰、南慕容”,如果把以前的武林比作现在的娱乐界,就相当于现在的大哥成龙,但他却没有成龙那样的好运气。萧峰刚一开始,就被陷害为弑师杀父母的凶残之徒。为丐帮作出了巨大贡献却被丐帮帮众所仇视、遗弃,称之为野蛮、凶残的“契丹人”。(我国民族史上一直有“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思想,加之宋朝时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时地对宋民进行掠夺和杀戮,所以汉人对契丹人恨意极深,认为是野蛮和凶残的一类人。客观上讲,食肉的游牧民族确实比食草的耕种民族更富有暴力倾向。)就这样的一个人,在层层的误会、冤屈和寻找自己仇人的过程中进行着他的人生历程。 为什么说他是个悲剧人物呢?纵观人生轨迹,亲情、爱情、事业这三大项几乎把人生涵盖,暂且从这几点上分析一下。 一、亲情。萧峰自幼母亲被杀,被乔氏夫妇收养,拜少林高僧玄苦为师,后乔氏夫妇被杀,玄苦被害,世人皆认为是萧峰所为,就连玄苦临终时也认为是萧峰杀了自己。由此背上了弑师杀父母的罪行。他为了洗清冤屈,苦苦寻找这个陷害他的大仇人,终于黄天不负有心人,仇人终于被找到,原来这个人就是他的亲生父亲。 二、爱情。萧峰大战聚贤庄,用他的…蛮劲?,即本性中的坚毅、刚强、扶助弱小,虽万千人吾往矣的英雄气概,保护和救助着一个柔弱的女子—阿朱,因此也获得了阿朱爱。以后,爱情愈加浓密,就是现在说的热恋进行时,刚强的汉子在阿朱水般的柔情和细腻的关怀与理解中尝到了另一种温暖。在此时,正当他们在甜蜜中规划美好未来生活的时候,命运和他开了个巨大的玩笑,,由于误会。他用他生平的绝技——降龙十八掌,打死了他深爱的、深爱他的唯一的女人,雷声轰鸣,雨声大作。在黑夜的呜咽中,英雄的心被他自己撕成了碎片。曾几何时,在他受尽冤屈、耻为契丹人、被世人遗弃的时候,阿朱给了他心灵温暖的港湾,引导他走出困境。他们彼此深深相爱。但他却打死了自己最深爱的人,永远毁灭了自己情感的归宿。 三、在事业上。萧峰身为丐帮帮主,武功盖世,地位崇高。但被丐帮帮众所驱逐,成了众矢之的。从个人的角度上,他从高高在上的伟岸英雄变成了弑师杀父的无耻小人。在民族利益上,萧峰生于契丹,养于北宋,在汉人和契丹人的交战中,他将如何自处?萧峰重情重义、血性男儿、正气浩然,他若帮契丹打宋朝,就是无情无义,非英雄所为,他若帮宋打契丹,则是数典忘祖,这也正是他所不耻的,正是这种两难的处境,决定他的死亡。在雁门关外,强迫契丹皇帝在有生之年永不侵宋的情况下,两军之前,他用箭穿透了自己的心脏,飘飘然寻阿朱而

析冷清秋人物形象

析冷清秋人物形象 冷清秋理性出走原因 作者:王小西准考证号:040912100012 摘要:冷清秋人如其名,端庄娴静、知书达理,同时也如秋月般皓洁冰冷,这样一个出生于没落书香世家的清贫女子。她在嫁入豪门之后开始了她坎坷的一生,而她后来又为何出走。关键词:张恨水冷清秋理性出走 引言:冷清秋是张恨水笔下最具认识价值和美学意义的一个典型形象.既具有中国传统女性的优秀的道德品格,又有强烈的现代女性意识,以及卓越的知识才华.三者的完美结合,构成了冷清秋人物形象独特的认识价值和美学意义.冷清秋,人如其名,清丽秀雅、端庄娴静、知书达理,同时也如秋月般皓洁冰冷,这样一个出生于没落书香世家的清贫女子,生于书香门第的她,给人一种素雅的美,也许正如她喜欢的百合花一样,给人以纯洁、自然。但是这样一位可亲的女子却没有好的宿命。 正文:《金粉世家》是张恨水先生小说代表作之一。女主人公冷清秋是作品鼎力塑造的一个人物形象,融古典与现代于一体的女性,她不同于传统的女性形象,她有自主的现代意识并符合现代的审美意蕴,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冷清秋人如其名,端庄娴静、知书达理,同时也如秋月般皓洁冰冷,这样一个出生于没落书香世家的清贫女子,看中了一个富家公子金燕西,嫁入豪门,从此开始了她坎坷的一生。冷清秋这个角色不同于传统的悲剧人物形象,她的身上既有现代女性追求自由平等婚姻的理想,又有传统女性渴望嫁入豪门的庸俗愿望。既有自觉的反抗意识,又有梦醒后的无路可走的迷惘与无奈。冷清秋的命运不仅揭露了北洋政府统治时期豪门之家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奥秘,而且也传达出了作者对当时社会和人生的酸楚与无奈。 一、冷清秋是现代知识女性的典范 冷清秋可以说是20世纪初现代知识女性的代表人物。也许以当代人的眼光看来,冷清秋的人物形象还存在着很多缺陷和不足,人物的性格命运以及人物间的相互关系的描写还不够深刻,她和金燕西的爱情经历也是通俗小说常见的一见钟情的模式,但是小说的重点脱离了在经历磨难上挖掘它的悲剧意蕴,而是把重点放在大团圆后如何能够通过内在感情的冲突显现人生的无常上。在冷清秋身上,凝聚了传统女子的诸多美德,有人把《金粉世家》比作民国的《红楼梦》,同时把冷清秋比作薛宝钗,又把冷清秋与林黛玉相比。作为一个传统女子,冷清秋具有与林黛玉一样的聪慧,喜静,好读书,多愁善感,忍辱落泪;同时冷清秋又具有薛宝钗的宽厚、大度和较强的处事能力。事实上,冷清秋不仅融合了二者的性格特

浅谈张爱玲小说女主人公悲剧的原因

悲情人生,炼成千古绝唱 ——浅谈xx 小说女主人公悲剧的原因 xx121xx 三四十年代的中国是一片动荡不安的土地,上海,在这一时期沦陷成为了日占区。而张爱玲在也就是在这一时期,凭借处女小说集《传奇》成为当时上海滩最走红的女作家。她用自己传奇的一生,谱写了一段难以逾越的神话。 爱情是文学永远的主题,恋爱和婚姻始终也是张爱玲逃不出的题材。只是,张爱玲演绎的一个个故事,往往都是充满悲剧色彩。她用犀利的笔触和细致的描写,冷静、悲壮、毫无保留地对人性的阴暗面进行了深刻揭露。在她笔下,人性的自私、冷漠、虚伪、扭曲、变态,情爱的虚假、社会的阴暗、命运的残酷被揭示得淋漓尽致。 作家的创作观往往取决于作家的人生观,而人生观又取决于作家独特的生活经历与时代背景。张爱玲创造的情感世界是一个充满了悲剧的世界,这与她的经验世界有着必然的联系。张爱玲出生在一个贵族家族,祖父张佩纶是清末名臣,祖母李菊耦是李鸿章的长女。按常理说,她应该衣食无忧,可以在上流社会做她的淑女活贵族小姐,可是这个原本的大家族却日渐衰败。张爱玲的父亲是一个遗少式的人物,给了她古典文学的启蒙,极大影响了她的文学创作风格。然而在她童年的时候,潦倒的父亲开始蓄妓、吸毒并且又纳妾;十多岁时父母离婚,张爱玲跟着父亲一起生活,受尽父亲和后母的虐待,最后不堪忍受,离家投奔生母;青年时期的张爱玲寄希望于通过自我学习获得自立的能力,但两次战争的爆发却两度摧毁了她的求学之路。家族的衰落、童年的阴影、求学的失败等人生失落感构成了张爱玲的经验世界,使她渐渐形成了对人生和人性的消极悲观态度。她在《传奇》中写道: “如果我最常用的字是‘荒凉 ',那是因为思想背景里有这惘惘的威胁。”揭示出张爱玲身世与创作心态、写作笔调紧密相联。 “生在这世上,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我的天才梦》)她悲凉的感悟到人世间本没有真爱,从而摆脱不了兴亡沧桑之感。她不得不将内心的沉闷、不满、压抑反映在小说创作中,以独特、新颖而又十分犀利的眼光冷静地看待世间、看待人生、看待自己的命运,从而发出深刻的顿悟与议论。《金锁记》中的曹七巧,《沉香屑》中的葛薇龙、愫细,《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张爱玲小说中的这些女主人公,

乔峰

落寞英雄之乔峰 金庸老爷子的著作,我虽没有每一部都熟思深解,但书本夹杂着影视作品也了解了一些。但唯独对《天龙八部》一知半解,每每听到别人谈论英雄跌宕的一生,总是心痒难耐,却也输于惰性,方至今才领略到了它的魅力。读罢此书,不得不赞叹,金老笔下的英雄人物极多,但若论意气之豪迈,行笔之光明,胸襟之广阔,唯有乔峰。乔峰堪称是人中之龙,金老笔下最完美的英雄非乔峰莫属。心里不由自主感慨,好男儿当如乔峰! 乔峰自幼聪明伶利,武艺超群;江湖上与姑苏慕容氏掌门慕容复齐名,“北乔峰,南慕容”只要是武林人士尽皆朗朗上口。他是“剧饮千杯男儿事”的壮士,是“商略平生义”的丐帮帮主,是“胡汉恩仇,须倾英雄泪”的悲剧人物。其间吒叱风云,是领导武林群雄的泰山北斗。可英雄注定是孤独的。乔峰的悲剧是所有英雄千古同之一哭的命定的悲剧。没有人可以打败他,但他却不能不在冥冥的天意面前束手无策,做困兽之斗。 乔峰周岁那年,一场武林误会,酿成了雁门关大劫,从此改变了乔峰风平浪静的生活,也注定了英雄一生的孤苦命运。身世之谜阻挡了乔峰保宋除胡、大展宏图的步伐,查明真相、报仇雪恨,成了迷失中英雄唯一的寄托,却一次次背上了弑亲灭师、狼子野心骂名,一时英明顿时一败涂地。在那个惜名胜命的年代,乔峰的压力可想而知。江湖之人随波逐流对他的一致抵抗,为救阿朱,逼得他在聚贤庄大开杀戒。他救过耶律洪基两次,但是君臣之间的矛盾,自一开始,就是无可调解的,发生在乔峰身上的事,无一不是解不开的死结,这些死结一个连一个,终于令得英雄如乔峰,也不得不悲剧收场,天下人亦同声一哭。 乔峰悲苦的一生中,也有过最快乐最美好的记忆。当他成为江湖公敌,天地茫茫,无处容身。只有小阿朱对他说:“汉人是人,契丹人也是人,又有什么贵贱之分,我……喜欢做契丹人,这是真心真意的话,半点也不勉强。”“便跟着你杀人放火,打家劫舍,也永不后悔,跟着你吃尽千般苦楚,万种熬煎,也是欢欢喜喜。”。这番话,我听起来都觉得心头一热,难怪打动了乔峰英雄襟怀。 我觉得萧峰和阿朱是金庸笔下最完美的情侣了。一个是意薄云天的燕赵好汉,一个是温柔可人的江南佳丽,真所谓“英雄美人,侠骨柔情”。阿朱给了他一片新天地,因为阿朱的存在,萧峰的英雄字典中有了温暖、柔情、爱意、关怀、忠贞这些美丽的词汇,更埋伏下了“塞上牛羊空许约”这样撕心裂肺的痛。英雄也是人,是人就有弱点,英雄的致命弱点就是强大的意志力必须有所寄托。乔峰是宋人,是帮主时,他有报国志,有责任有豪情。经历过“胡汉恩仇两迷茫”的艰难,此时阿朱给予的温暖便成了他空前的寄托。一直都不想原谅阿朱的草率决定,亦不肯原谅乔峰对仇恨之执着。当乔峰亲手葬了爱妻之时,我心痛的看到他的灵魂已随阿朱去了。每次读他们携手天涯的那段神仙眷侣的日子,都从内心里期盼,什么仇恨真相,抵得过塞上牧牛羊的逍遥自在?可这终究只是我们读者的一厢情愿罢了。一直心疼这个落寞的英雄,期盼阿朱能过起死回生,期盼他能再遇佳音,哪怕是几首阿紫的爱慕,也比孤苦一生让人心安啊。但是,我们要知道,心已死的人还有再爱的能力吗? 值得欣慰的是,在闯荡江湖,寻求真相的艰苦旅程中,还有段誉、虚竹这样的结义金兰相扶相持、相亲相爱。他们声气相求,许为知音,也让这个孤独的英雄有了些许的安慰。

试论性格与职业选择

试论性格与职业选择 发表时间:2017-09-21T16:15:12.90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7年10月总第242期作者:王庆林[导读] 了解自己的性格类型,知道性格与职业选择的关系,明确自身性格特质适合从事的职业范围,选择能发挥自身性格优势的职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王庆林科尔沁艺术职业学院内蒙古通辽028000 摘要:性格与职业密切相关,性格与职业是否匹配关系到人生价值的实现与事业的成败。不同性格类型的人适合从事不同的职业,不同类型的职业对人也有不同的性格要求。了解自己的性格类型,知道性格与职业选择的关系,明确自身性格特质适合从事的职业范围,选择能发挥自身性格优势的职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关键词:性格职业选择 一、性格及其类型 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行为方式的总和。是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对他人、对事情、对自己、对外在所表现出来的一致性适应方式。每个人在其成长经历中,所受的生理遗传、家庭教养、文化教育等因素的交互作用有所差异,从而形成了具有自己个性特质的性格。 1.现实型:现实型性格的人适合有规则或需要使用操作技能的工作,其动手能力强,但不善言辞交往,缺乏社交能力。这种性格的人适合从事技术性职业。 2.研究型:研究型性格的人抽象能力强,肯动脑筋,善于逻辑推理,喜欢独立、富有创造性的工作,但不善于组织协调,缺乏领导能力。这种性格的人适合从事科学研究与实验工作。 3.艺术型:艺术型性格的人渴望表现自己的个性与艺术才能,想象力丰富,创造力强,但这种性格的人不善于做事务工作,时而有叛逆表现。这种性格的人适合从事艺术表演与创作工作。 4.社会型:社会型性格的人擅长社交活动,关注社会问题,有说服引导别人的能力,但这种性格的人通常缺乏机械能力和竞争意识。这种性格的人适合从事直接为他人服务的导游、社会工作者、教育、医疗等服务性工作。 5.企业型:企业型性格的人性格外倾,精力充沛、喜欢竞争、敢于冒险、善于社交,具有教导、支配能力,有策划、组织与领导才能,但这种类型的人研发能力弱、缜密性不强。这种性格的人适合从事企事业管理、营销策划等工作。 6.常规型:常规型性格的人自控能力强,待人友善,封闭保守,习惯接受他人的智慧与领导,喜欢按计划条理性办事,工作踏实可靠,但缺乏创新、竞争与冒险精神。这种性格的人适合从事文秘、财务、统计、审计等职业。 二、性格与职业选择的关系 1.不同性格类型的人适合从事不同的职业。性格反映了一个人对现实世界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不同性格类型的人在职业环境中会表现出不同的个性风格,职业选择应考虑自己的性格特质,选择符合自己性格特点的职业。各种职业对从业者的性格品质都有特定的要求,个人性格特征符合职业要求才能获得职业成功。 2.职业生涯道路曲折,性格特征比专业能力更重要。一些用人单位已经认识到从业者性格与职业匹配的重要性,认为倘若一个人能力不足尚可通过培训来提高,但一个人的性格与所从事的职业不匹配,要改变人的性格是很难的,因此,用人单位在选聘新人时,将性格测验放在首位,当其性格特征与职业要求相匹配时再进行能力测试。 3.性格无好坏、职业无高低。“人放对了地方就是天才,人才放错了地方就是庸才”,每个人的性格都有其特定的优势与劣势,不同性格类型的人适合从事不同的职业,一个人从事的职业与他的性格相适应并有能力作支撑,工作就会得心应手,心情愉悦、富有成就感,从而更好地实现价值、成就事业。 三、依据性格选择职业的建议 1.了解自己的性格。借助科学手段客观地分析个人的性格,准确了解自己的性格类型,辩证地评价自己的性格,找出自身性格的优势与劣势,结合自身能力与价值取向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 2.选择适合的职业。职业心理学研究表明,不同性格类型的人适合从事不同的职业,不同的职业对从业者亦有不同的性格要求,在适合自身性格的职业领域拼搏进取才能充分发挥自身潜能,才能让自己的职业生涯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3.培养性情、完善性格。人的性格与遗传因素有关,也受环境因素的影响。我们强调利用“先天优势”,实现“人职匹配”,同时也注重“职业适应性”、提高生存能力。职场上出现性格与职业错位是正常的,关键是针对自身性格弱点怎样弥补与完善。完善性格要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高尚的人生目标能使人表现出自信、坦荡、乐观的性格;要加强自我教育,针对自身的性格弱点揣摩名言警句,感悟经典、陶冶性格;要注重实践磨练,性格在行动中体现,也会在行动中完善,人在社会实践中检验性格、深化认识、磨练性格是完善性格的有效途径。 4.适时跳槽、另避蹊径。个人能主动磨练性格适应职业需要固然可取,但并非人人都能做到。如果磨练改变性格很困难,那么考虑“跳槽”重新选择职业,可能会出现“柳暗花明”。选择新职业可以更好地发挥个人潜能,提高工作效率,增加职业乐趣,但在跳槽之前需要重新审视自我,清楚自身性格适应的职业领域,在新的行业里选准新的职业对个人职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参考文献 [1]刘霞基于性格与气质的职业选择模式深析[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7。 [2]秦月红大学生的职业选择能力、学习动机与行为问题的关系[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 [3]朱建红性格与职业[J].电脑技术,2005,2。

冷清秋和金燕西爱情悲剧简析

冷清秋和金燕西爱情悲剧简析 《金粉世家》自序中说:“人生宇宙间,岂非一玄妙不可捉摸之悲剧乎?”在这部巨著的诸多悲剧中,冷清秋与金燕西爱情悲剧大概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自身的局限性使冷清秋的爱情悲剧成为必然。 一方面表现在她的虚荣心上,在爱情面前,看重了物质基础,忽视了对方的自身价值。婚前金燕西一次又一次送给了冷家许多贵重的东西。然而金燕西的学问、性格她又了解甚少,这便是悲剧的开端。如果一开始就被金钱迷住了双眼,那就注定要失败,女子爱慕虚荣最终都没有好的结局。冷清秋为嫁到金府而自得其乐。她自认为是力争上流,可以永远摆脱贫穷。虽然她本意上不图金家富贵,但能嫁入豪门也是满足了一个少女本有的虚荣。但“金钱买来的爱情,终究是靠不住的。”另一方面她过分的温和与迁就使金燕西更加放荡。冷清秋奉子成婚,这在当时是有悖伦理的,是难以被接受的。冲动成就了恋爱的浪漫,也为婚姻埋下了不幸的种子。自古以来,女子一旦犯了这种错误,多数得不到幸福。婚后一味迁就,不会经营爱情。只是抱着“大事化小”的原则,冷清秋无法改变金燕西以后,自己搬到西楼独住,使自己陷入悲剧的深渊。 二、两人的家庭背景差别过大,贫富悬殊,造成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明显不同。 两个家庭环境截然不同的人,性格是不会相同的。尽管他们对爱情如痴如狂地执著追求,但是水火不相容的性格造成他们的悲剧命运。燕西出身豪门贵族,养尊处优,由于他生活的特殊环境,造成了他自身的弱点难以克服;冷清秋生长在平常人家,她有文化,希望依靠自己的力量去摆脱贫困,融入社会,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是一个精神上的富有者。她对金燕西的爱是毫无保留的,冷清秋的思想中,自己敢于上嫁给总理的公子,主要是因为她的才华。冷清秋用自己的行动竭力为女子们去掉寄生虫的徽号,冷清秋与金燕西的人生观形成了强烈反差,观念上的冲突和生活道路的选择使他们的爱情成为悲剧。冷清秋坚决反对做寄生虫,金燕西却甘心做寄生虫,并且随心所欲,这两人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截然不同,分手已在所难免了。婚姻与爱情终究不是一回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