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高三政治必修一第10课《新发展理念和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课后练习

第十课《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课后练习

(2019届新教材修改+精选2019届各地期中试题)2018.11.24

一、单项选择题

1.党的十九大报告在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时,指出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推动经济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下列符合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做法是:

①增加居民收入,着力培育高端产品和服务消费

②优化要素配置和调整结构,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③全国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去库存取得积极的效果

④通过税收调节,信贷支持推动投资经济稳步增长

A.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①②

2.2018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于9月在中国张家口市举行,此次博览会围绕数字经济对生活方式、管理方式、生产方式的优化,突出制造领域的智能化和网络化数字建设,遵循数字经济全产业链布局的思路,展示了数字技术的最新科技成果。要建设数字中国,我国政府应该:

①深入了解大数据发展现状和趋势,研发前沿技术

②引领推进经济数字化作为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动能

③维护国有企业在大数据领域的支配地位

④加快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推进数据资源整合和开放共享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全要素生产率(TEP)是衡量经济长期活力的重要指标,是指在各种要素投入水平既定的条件下所达到的额外生产效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就是要提高全要素生产效率。以下属于提高全要素生产效率措施的是:

①推动技术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②实现现有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

③适应新常态,追求经济平稳发展④放宽信贷政策以加大资本投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2017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供给角度出发,通过制度变革、结构优化、要素升级这“三大发动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加有效供给。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影响经济发展的传导路径是:

①减少供给环节→提升供给速度→改善消费结构→放大内需效应

②增加供给数量→降低物价水平→促进居民消费→改善民众生活

③提升供给质量→激活消费热点→刺激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

④推动优质制造→扩大有效供给→增强内生动力→经济持续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2017年12月17日,国务院印发《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进一步明确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范围、责任主体、索赔主体、损害赔偿解决途径等内容,形成相应的鉴定评估管理和技术体系、资金保障和运行机制,逐步建立生态环境损害的修复和赔偿制度。这一措施旨在:

①倒逼企业技术创新,引导企业转型升级②促进企业科技创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③贯彻新的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④引导企业合法经营,推动市场公平竞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6.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下列对这一科学论断理解正确的是:

①这一论断正确把握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②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关键是要解决发展动力问题,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③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人民对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逐步减少

④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难题,必须牢固树立并贯彻新发展理念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期到期后再延长30年。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的积极意义是:

①增加农村土地供给,拓展农民增收增效途径②促进城乡工农互惠,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力

③推动土地有序流转,提高农村土地资源利用率④稳定土地承包预期,增强农村土地经营效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城镇化是解决城乡差距的根本途径,也是最大的内需所在。要坚持以人为核心,提升地级市、县城、中心镇产业和人口承载能力,方便农民就近城镇化,发挥好城镇化对现代化的支撑作用。这说明:

①城镇化是我国扩大内需的巨大潜力所在

②要大力发展中、小城市,扩张城市规模

③要迅速并大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④城镇化有利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9.近年来,我国在促进经济平衡较快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对教育、卫生、科技、文化、体育等事业的投入,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这表明国家致力于:

A.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B.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C.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

D.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10.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要求。国家强,经济体系必须强。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由社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下列对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组成部分表述表述正确的有:

①要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②要建设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

③要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

④要建设以乡带城、协调联动的城乡发展体系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1.高铁、扫码支付、共享单车和网购被“一带一路”沿线的20 国青年评选为中国的“新四大发展”,“新四大发展”也是他们最想带回祖国的生活方式。由下表信息,我们可以推断出:

注:以上为2017年统计数据,其中高铁里程世界占比66.3%

①高铁迅速发展:创新驱动发展成果丰硕,消费体验更佳

②移动支付推广:居民购物消费更加便捷,促进消费发展

③共享单车发展:提高产品质量水平,消费结构升级

④网购规模扩大:内需成为经济拉动主力,消费水平提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挖掘机指数”是用来反映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活力,为分析国家和地区的宏观经济形势提供支持的一项重要指数。五年来,我国“挖掘机指数”呈现下降、触底、反弹、回升的U形态势。该指数的回升说明:

①我国宏观经济总体向好②基础设施建设换挡、提质

③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减少④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得到增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慧眼”卫星遨游太空,C919大型客机飞上蓝天,量子计算机研制成功,海水稻进行预产,首艘国产航母下水,“海翼”号深海滑翔机完成深海观测,复兴号奔驰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这一系列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①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相关领域步入世界先进行列

②我国经济发展,为科技成果诞生奠定物质基础

③我国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加大科技投入

④发挥了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推进产业结构优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4.近日,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做好2018年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发展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对2018年农业补贴的对象、额度、细则做了比较详细的说明。对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发展项目进行财政补贴可以

①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②在源头上为农业发展注入活水→增强农业内生活力→提高农业在GDP中的比重

③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提质增效→对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发挥重要作用

④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增加市场货币流通量→扩大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5.2018年7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指出,充分发挥实体经济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的作用,推动高质量发展。实体经济对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作用在于

①筑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②为推动经济平稳增长提供重要动力

③为提高社会生产力提供战略支撑④为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6.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在中高端消费、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下列对培育新增长点的解读正确的是:

①共享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②中高端消费——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③现代供应链——发挥供应链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④绿色低碳——使消费适应生产结构和生活层次的变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7.某地将闲置农房激活与农村产权交易改革相结合,融合推进“确权+流转+增收”,将集体和个人闲置农房用于发展民宿、农事体验、健康养老等乡村经济新业态,带动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从城市向农村回流,有效促进了乡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材料表明:

①发展乡村经济需要改变农村的土地所有权

②生产关系变革是促进乡村经济发展豹动力

③经济业态创新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

④城乡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8.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战略安排,到2020年,乡村振兴将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因为

①这是解决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

②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③乡村振兴有利于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美丽乡村

④需要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回答19---20题

19.下列有关创新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是发展的基点。

②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③创新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

④创新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来源:学科网ZXXK]

20下列有关五大发展理念说法错误的是:

①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②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

③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内外联动问题

④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現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乐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目前我国实体经济发展面临诸多问题和困境:要素成本高,我国要素价格存在不同度政策性扭曲,资源性产品价格(煤油电气水等价格)未反映出其市场供求关系;传统制造业生产经营不太景气,最普遍最直接的问题是无效或低端供给过多,而有效供给不足,进而造成供需不匹配;盈利能力弱,与金融、房地产、资源垄断型行业之间的利润率差距不断加大,导致部分实体经济企业也将投资方向转向金融业等虚拟经济。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指出把经济发展若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的依据,并就如何破解实体经济发展困境提出对策。(14分)

2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2017 年 10 月 21 日下午,在记者招待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宁吉喆在回答“中国的模式是否值得其他发展中国家借鉴”的问题时说:“改革开放近 40 年来,我们从计划经济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到有计划的市场经济,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同时我们扩大对外开放,同世界各国进行互惠互利的往来。我们还采取了一系列符合中国国情的政策措施,使得亿万人民发展经济、改善生活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极大提高。相信世界各国在相互的合作发展中,能够相互借鉴。我们也愿意介绍中国在发展中的一些经验和做法。”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概述,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具体内容。(12 分)23.(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我国采取多种措施,筑牢实体经济发展根基。

做强实体经济,必须广泛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提高质量标准,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全面提升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

做强实体经济,要激发市场主体活力。2018年3月28日和4月4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指出,为服务实体经济,降低制造业、文通运输等行业的增值概率;一并上调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标准;对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业在一定时期内耒抵扣完的进项税额予以一次性退还;设立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带动各方资金扶持小企业、“三农”和创业创新;进一步清理规范涉企收费,将阶段性降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失业保险及工伤保险费率政策期限延长至2019年4月30日。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是如何通过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发展实体经济的。(8分)

(2)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说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对做强实体经济的积极影响。(6分)

24.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充分调动各方资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有效率地推动科技创新,是时代向我们提出的新课题。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要不断发挥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创新中的骨干作用,同时又要激发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创新活力。政府要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构建公共创新服务平台,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技术创新服务,对于中小微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给予财政和税收的大力支持。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也强调,让机构、人才、装置、资金、项目都充分活跃起来,形成推动科技创新强大合力。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如何形成推动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12分)

25.(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其基本特征是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就如何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12分)

26.(10分)某市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强化产业、研发、市场、资本、人才等全要素协同,制定促进创业投资发展的专项政策;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出台降低实体经济成本的政策措施,为企业减负。同时,实施大气质量提升和强化措施,努力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市。加大民生支出力度,加快补齐教育医疗等短板。该市的高质量发展在不断提升着人民的获得感。

结合材料和经济知识,分析该市是如何通过高质量发展提升人民获得感的。(10分)

27.(18分)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甘肃省坚定践行“两山”理念,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做精生态农业、做强绿色工业、做优现代服务业,走出了一条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融合发展的新路子。从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到绿色产业体系结构的变化,再到生态环境的提升,绿色产品、绿色服务模式不断创新,绿色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已成为全省发展的新引擎。

材料二荒漠化地区生态系统的恢复和管理是世界普遍性难题。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的我国第七大沙漠库布其沙漠经过几十年努力,转变为全球沙漠“生态经济示范区”。

库布其人千方百计调动各类主体的积极性,探索出一条“党委政府政策性主导、企业产业化投资、农牧民市场化参与、科技持续化创新”四轮驱动的“库布其沙漠治理模式”。该模式成功的关键,一是“市场化治沙”——没有市场化,企业的积极性就难以得到发挥;没有产业化,也不可能把沙漠治理持续下去。正是市场化,解决了“钱从哪里来”“利从哪里得”“如何可持续”等老大难问题。二是极大地激发了群众参与的活力,使当地群众特别是农牧民,成为治沙事业最广泛的参与者、最坚定的支持者和最大的受益者。实现了“增绿又增收,治沙又治穷”,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1)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说明“绿色经济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9分)

(2)库布其的绿色传奇,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树起一面旗帜,向世界提供了防治荒漠化的中国经验。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库布其沙漠治理模式是如何体现我国新发展理念的。(8分)

第十课《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课后练习(答案)

1--5 ACADA 6---10 DDCAB 11---15 AACBD 16--20 ABCAD

21.依据:有质量地发展经济,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生产力的基本载体是实体经济。(4分)

对策:实体经济自身的市场定位要准确,要坚持科技创新,向市场提供有效供给。国家可以改革生产要素的价格形成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和投资投产条件。国家可以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营造有认读的销售环境,并为实体经济减轻税负。(10分)

22.(1)①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2 分)适应了我国不平衡、多层次的生产力发展水平,(1 分)既充分发挥了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又激发了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1 分)(本要点得分不超过3 分)

②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1 分)调动了各种生产要素的积极性。(1 分)

③我国创造性地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优势结合起来,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 分)把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和国家的科学宏观调控相结合,(1 分)调动了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了资源配置科学性和效率性。(1 分)(本要点得分不超过3 分)

④坚持科学发展理念,(1 分)重视科技进步,鼓励创新,不断推进全面改革,科学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 分)

23.(14分)(1)(8分)①发挥税收调节作用,通过实施结构性减税,减轻各类市场主体的经济负担。②发挥财政合理配置资源的作用,利用财政资金引导资源合理流向实体经济。③通过健全完善再分配调解机制,减轻企业的社会负担。④创新金融业务,解决各类市场主体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

(2)(6分)①促进我国产品近向中高端,引领实体经济转型升级。②提高我国产品的质量打造知名品牌,加快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③加快转変经济发展方式,提高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考生如答出“顺利实现商品价值,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等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1分)24.(12分)(1)①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尊重企业的自主创新主体地位。让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②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运用经济手段等推动技术创新。对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给予财政和税收的大力支持。③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既要发挥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创新中的骨干作用,同时又要激发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创新活力。④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调动各种生产要素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让机构、人才、装置、资金、项目都充分活跃起来,形成推动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每点3分,满分12分)

25.①落实新发展理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②实施创断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③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资源优化配置。④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现代化,提升农村经济质效。⑥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⑦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⑧继续实施区城协调发展战略。(任意回答6点得12分)

26.(10分)①该市贯彻新发展理念,促进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2分)②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完善促进创业投资发展的机制,扩大就业创业。(2分)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发实体经济活力,提升供给质量,满足人民有效需求。(2分)④实施大气质量提升和强化措施,推进

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居环境质量的跃升。(2分)⑤加快补齐民生短板,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市民,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2分)

27.(1)①绿色经济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推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3分)

②绿色经济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3分)

③绿色经济通过创新驱动发展,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3分)

④绿色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拉动就业,发展生产,满足消费,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3分)

(2)①库布其沙漠治理模式强调“科技持续化创新”,发挥现代科技在治沙中的作用,体现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2分)

②该模式实现了荒漠化地区生态系统的恢复和自然环境的改善,体现出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解决好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问题。(2分)

③人民群众成为治沙事业的最大受益者,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2分)

④库布齐沙漠治理有利于改善当地环境,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我国区域平衡发展。(2分)

(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知识点

高中政治必修3知识点总结 湛江师范学院思政张森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 1、文化是什么 (1)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2)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社会实践是文化的源泉) (3)一个人文化素养的形成

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4)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2、文化的力量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注意:影响有好有坏),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反动的、腐朽没落的文化则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 3、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 (1)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2)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同。(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4、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高中政治必修一第11课第1框

第四单元第十一课第1框 一、选择题 1.从2014年11月起,美国正式结束量化宽松政策。该举动对中国经济影响不大,因为目前中国经济靠出口拉动的成本已大大减少,但对于外资依赖度高、国内还未完成产业转型的新兴经济体来说,或许会被打个措手不及。由此可见() A.中国通过自身发展已能够规避经济全球化的风险 B.降低开放程度是克服经济全球化影响的有效手段 C.经济全球化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舞台 D.面对经济全球化各国必须提高防范经济风险的能力 [答案] D [解析]选项A说法错误,因为经济全球化的风险无法规避,故排除;选项B说法错误,因为当今世界是个开放的世界,不能降低开放的程度,故排除;选项C与题意不符。上述材料的主要意思是对外资依赖程度不同,美国结束量化宽松政策对其影响也不一样,依赖程度低影响小,依赖程度高影响大,故选D。 2.有评论针对欧盟对我国光伏产品实行的“双反”指出:双反既不利人也不利己,制裁的是中国企业,但也无异于判了欧盟光伏产业死刑。这是因为欧洲产业的最大竞争对手不是同行,而是石油、天然气、煤炭等传统化石能源。这一评论的合理性在于() A.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 B.各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C.中国的光伏产业与欧洲的产业不存在竞争关系 D.存在替代关系的两种商品,其生产者之间存在竞争关系 [答案] D [解析]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但本题强调的是之所以说传统能源与新型能源相竞争的原因所在,没有强调经济全球化,更没有强调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故排除A、B;中国光伏产业与欧洲光伏产业存在竞争关系,C选项观点错误,故排除;根据题意,传统能源与新能源光伏能源是相互替代关系,是互为替代品,互为替代品生产者之间是相互竞争关系,故D入选。 3.在当今世界的跨国并购中,产品品牌的变更、兴衰,品牌控制权的转移,新兴品牌的

高中政治必修一第四课非选择题

第四课非选择一 2016年我国经济发展放缓,在稳中求进,经济增长进一步进入“新常态”。据国家旅游局统计,2016年10月1日到7 日全国共接待游客5.93亿人次,同比增长12.8%,乡村旅游、休闲旅游、生态旅游、红色旅游成为旅游市场亮点,这大大带动了当地经济与生产的发展:但同时由于受国家经济发展放缓的影响,黄金周消费额增速同比下滑大约0.3个百分点,整体消费趋于平稳。 (1)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的? (2)说说中学生如何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

第四课非选择题二 对浙江经济而言,“浙商”是最为宝贵的发展资源,是转型升级最为活跃的主体力量。2010-2014年,浙江省G D P(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速10%,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省G D P的比重超过60%。在近年来的“浙商回归”过程中,投资本土的民营资金总量年均增长500亿元左右,其中70%以上投资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制造业中。 结合材料,运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知识,说明发展浙商的重要性。

第四课非选择三 山东省国资委日前发布《山东省国资委2017年工作要点》,明确2017年山东国企改革的重点。其中提出要加快资产证券化步伐,充分利用境内外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快推进企业首发上市,充分发挥上市公司平台作用,对行业优质资产实施重组整合。 激励机制方面,山东省国资委提出要完善多层次多元化中长期激励体系。加强对任命制企业负责人中长期激励问题的调研,探索建立任命制企业负责人中长期激励机制;推动符合条件的国有上市公司以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为主要方式实施激励,探索其他股权激励方式;出台省管企业年金制度的指导意见,指导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制度。 形成适应现代城市发展要求的国资布局,将80%以上的国资集中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民生保障等关键领域和优势产业。引导国有企业增加创新研发投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 结合材料,分析山东省深化国企改革所采取措施的经济学依据。

完整word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答题模板

思想政治答题模板 必修一经济生活 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 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 1.生产决定消费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②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具有导向作用 ③消费是生产的动力——一个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够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发展 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4.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5.公有制经济: ①地位: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②内容: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③态度:必须毫不动摇的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6.非公有制经济: ①内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 ②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态度: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7.确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 ①适合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 ②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③实践证明,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 1.公司经营成功的因素: ①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②要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③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 ④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 ⑤“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 …… 2.劳动者就业问题: ①党和政府: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劳动就业和自主创业的环境 ②劳动者:树立正确就业观——自主择业观、职业平等观、竞争就业观、多种方式就业观

高一政治必修一第四课 第七课知识点总结

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 1、生产和消费的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2)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2、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 (1)我国现状: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社会的主要矛盾是落后的社会生产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之间的矛盾。 (2)意义: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3、改革是强国之路性质: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4、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国有制的地位: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集体经济:含义:由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的经济。 地位:是我国农村的主要经济形式,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混合所有制经济,是不同所有制经济按照一定原则实行联合生产或经营的经济形式。 (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集体成分,都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5、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6、非公有制经济 (1)个体经济(2)私营经济(3)外资经济 7、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存在的意义 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这是根本原因) 实践证明: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第七课个人收入与分配 1、按劳分配 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2、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3、实行按劳分配的意义 (1)实行按劳分配,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4、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个体经济) (2)按生产要素分配 5、效率:在分配中必须坚持效率优先的原因:由我国的根本任务的国情决定的。 根本任务:发展生产力国情: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相对贫乏 发展经济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6、兼顾公平 (1)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7、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在收入分配中,效率与公平是一对矛盾,即对立统一) (1)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2)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8、效率和公平相统一 (1)要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带动其他地区和个人致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又要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3)必须正确处理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与再分配注重公平的关系。

(完整版)高一政治必修一第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推荐文档

高一政治必修一第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面漫画的寓意是() ①要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 ②市场交易必须坚持公平、诚实守信原则 ③必须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④要发挥宏观调控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从漫画可以看出,商家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不利于市场经济秩序的健康发展,因此必须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坚持公平、诚实守信原则,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①②③正确。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故④错误。 答案:A 2.随着网络深入人们的生活,传统的购物方式也悄悄发生变化,网上购物逐渐成为一些时尚年轻人的消费习惯。网上购物方便快捷,但也存在侵害消费者权益的问题。要妥善解决当前网购中存在的这一问题,需要() ①国家严格规范网上交易秩序 ②厂家生产价廉物美的商品 ③商家遵守诚实守信的交易原则 ④消费者提高依法维权的意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网上购物存在的问题是发生在流通领域中,②与题意不符。 答案:C 3.2009年8月2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国务院采取措施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的依据是() ①我国政府具有组织经济建设的职能 ②以市场调节为基础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 ③市场机制要与国家的宏观调控结合起来 ④加强直接干预是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 A.①③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 解析:市场对资源配置发挥基础性作用,②不正确。政府对产业结构调整应是加强调控,不是直接干预,排除④。 答案:A 4.2010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政府若要刺激经济增长,可采取的财政政策有() ①加大政府的社会保障支出②减少税收 ③扩大国债发行规模④降低银行利率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④属于货币政策,应排除。 答案:C 5.为了鼓励居民和单位采用节能灯,国家财政对居民购买节能灯补助50%,对单位大宗采购节能灯补助30%,这是国家运用调节经济,这种手段之所以能发挥作用是因为它。() A.经济手段直接关系市场主体的经济利益 B.市场手段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C.行政手段以政府的强制力为坚实后盾 D.财政手段能够弥补市场调节的盲目性 解析:补贴属于经济手段,买节能灯享受补助涉及到消费者的经济利益。 答案:A 6.2009年我国实施农村新型社会保险制度试点,到2020年前基本实现全覆盖。这说明()

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九课第一框

第九课第一框《市场配置资源》 【学习目标】计划与市场、市场调节及其弊端、市场配置资源、市场秩序 【自主学习】 一、市场配置资源 (一)市场调节 1、资源配置 (1)人类社会为什么要合理配置资源? 资源的_______________ 和人的需要的_____________的矛盾,需要合理配置资源。 (2)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形式(或两种手段)是什么?“有形手”和“无形手”分别是什么?2、市场经济 (1)含义 (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主要通过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等来配置资源。(3)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 ①比较及时、准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调动商品生产者、经营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市场秩序 (1)规范市场秩序的意义: 注意:为什么要整顿规范市场秩序? ①市场调节的局限性,需要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因此,这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必要性) ②只有具备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市场才能合理配置资源。(意义) ③市场秩序混乱的危害:导致投资不足,交易萎缩,经济衰退,严重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给国家、企业和个人利益造成损失,败坏国家信誉和改革开放的形象。(危害) (2)如何规范市场秩序? ①、严格实施市场准入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及其自愿、平等、公平、诚实守信的交易原则。 ②、在全社会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以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③、国家要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④、在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的基础上,国家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加强宏观调控 ⑤、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都必须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逐步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 4、市场规则 ①表现形式②内容 5、建立社会信用制度 ⑴必要性:__________ 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诚信缺失会导致_____混乱、_____盛行,进而导致_____不足、______萎缩、______衰退 ⑵内容: ⑶要求: ①要切实加强________建设,大力建设________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________和_________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九课教案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九课教案 湛江师范学院思政张森 第九课征税和纳税 全章概述 税收是组织国家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与每一个人的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了解税收和税法,认识依法纳税的必要性,有助于我们增强权利义务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本课要向大家介绍有关国家税收方面的知识,让大家更深刻的理解财政,认识个人在社会分配中的地位。 本课分为2个框题一、税收及其种类二、依法纳税 新课标基本要求分析个人所得税、增值税等重要税种;知道征收个人所得税对调节个人收入具有重要作用;理解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偷税、欠税、骗税、抗税是违法行为。 新课程学习 9.1 税收及其种类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识记税收、税收的基本特点、增值税、个人所得税。 2、理解税收基本特征之间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提高学生辨别比较能力,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框学习,增强学生国家观念,教育学生懂得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是爱国的具体表现,偷税等行为是违法的,可耻的。 ★教学重点、难点税收的含义税收的基本特征及其关系 ★教学方法教师讲解为主,通过启发、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回忆第八课财政收入的组成,说明财政收入由哪四部分组成,

其中最主要的来源是什么。 学生活动:积极回答问题:财政收入由税、利、债、费四部分组成,其中,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教师引导: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可见税收对国家财政的重要性。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税收的有关知识。 (二)进行新课税收及其基本特征 1、什么是税收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79页虚框内材料,并思考所提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材料,积极思考 教师点拨:从税字的构成上可以看出,古代的税就是送给国家的农产品,无论东方还是西方,税收的共同点就在于,都是交给国家的财富。请大家想一想,交给国家的税收财富有没有直接的补偿?国家凭什么让人们不得不交这部分财富?国家收取的这些财富有什么作用?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税收是没有直接补偿的,但是为了实现国家的各项职能,国家必须收取一部分社会财富,形成国家财政收入。为此,国家依靠政权的力量,强制收取这部分收入。(归纳出税收的本质)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有国就有税,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最理想、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最主要的源泉。 从税收的含义中我们可以想到,税收应该具有什么特点?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 2、税收的特点 (1)强制性。请大家想一想,没有政权力量作后盾,强制人们缴纳,能不能获得? 学生活动:积极回答问题。不能。 教师点评:强制性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的主要标志。请看教材80页“相关链接”,了解一下我国税法的有关规定。 (2)无偿性。国家取得税收收入,不需要偿还纳税人,纳税人也不能提出回报

最新2016高中政治必修三第十课学案102及答案

第十课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第二框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 学习目标 学会正确分析当今社会生活中存在的思想道德冲突。 2、明确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 3、懂得科学文化修养的根本意义。 4、明确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对我们的要求。 基础知识梳理 一、直面生活中的思想道德冲突 1、产生道德冲突的原因: (1)不断加快的,使大批农民成为; (2)新型产业的崛起和的衰落,使众多的不得不面对新的择业选择; (3)的普及,使越来越多的人进入社会交往的。 2.解决道德冲突的重要途径: 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加强自身的和,不断追求更高的。 二、在科学文化的陶冶中升华 1、科学文化修养 (1)含义:人们在、、等方面、 的过程。 (2)重要内容:学习、,用人类创造的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 (3)根本意义:在于通过参加健康有益的,自觉接受的陶冶,使自己的不断升华,的本领不断提高,成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有益于的人。一个真正有知识文化涵养的人,也应该是具有崇高理想和的人。P110 2、思想道德修养 含义:人们通过、等方式,不断提高、,陶冶,养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树立的过程。 3、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 (1)良好的,能够思想道德修养。 掌握科学知识和文史知识,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和伪科学,提高知识水平和理论水平,有助于自觉地树立正确的____________,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做出理性的,养成良好的。反之,缺乏科学文化修养,就容易,善恶,甚至走上的邪路。 (2)加强,能够科学文化修养。 提高思想道德认识,重视思想道德情操,坚定理想信念,有助于增强学习的_____________,掌握更多的,提高。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才能运用所掌握的知识为_______________。不注重思想道德修养,即使掌握了丰富的知识,也难以避免________________,甚至。 三、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1.原因:加强自身的修养和修养,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我们要不断提高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 2.要求。 (1)在遵守公民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是一个不断改造 的长期过程。为此,必须努力学习的科学理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逐步树立远大理想。

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九课习题

一、选择题 1.中国人民银行自2013年7月20日起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从长期看,此举有利于( ) ①增强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②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③提高金融资源的利用效率④弥补原有市场机制调节的不足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选B。本题考查市场调节的优点。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有利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①③符合题意。②④强调的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不符合题意。 2.“要使我国经济富有活力和效率,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所积累的重要经验”。市场机制的作用表现在( ) ①可以迅速集中财力、物力进行大型建设 ②通过制定计划,调节长期的供需变化 ③通过市场竞争达到资源优化配置 ④通过价格变动的信息,及时协调生产和需求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解析:选D。本题考查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市场配置资源是通过价格的涨落、供求关系的变化和市场竞争来实现的,③④当选,①②不符合题意。 3.2013年8月29日石家庄市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快实施中东西三大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决议》,该决议将有利于实现建设幸福石家庄的奋斗目标。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石家庄中东西三大区域协调发展是( ) ①市场经济自发性的要求②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客观要求③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④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条件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选B。本题考查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中东西三大区域之间协调发展,有利于充分利用石家庄市中东西部的优势,让全体石家庄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②③正确。①④与题意不符。 4.读下图漫画《我惧内!》,能有效扭转漫画现象的合理措施是( ) ①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 ②国家以行政手段为主,强制取缔违法食品生产企业 ③依法加大食品生产质量监管,提升企业违法成本 ④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引导消费者购买内地食品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选B。漫画反映了频繁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造成消费者对内地食品的不信任,内地食品企业濒临信任危机,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健全社会信用制度,加强食品质量监管,故选①③。②错误,行政手段是国家宏观调控的辅助手段,不是主要手段;④与题意无关。 5.2013年9月16日,央视报道:为了抢占市场,不少奶粉企业不惜拿出巨资,贿赂医生和护士,在家长不知情的情况下,让医院给初生婴儿喂自家品牌的奶粉,让孩子产生对某个奶粉的依赖,达到长期牟利的目的。从经济生活角度看,这些企业的做法体现了( ) A.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 B.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 C.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 D.政府经济职能有待加强 解析:选A。本题考查市场调节的弊端。某些奶粉企业为谋取利益,采取贿赂的方式推销自己的产品,体现了市场调节的自发性,故选A项。B、D两项不符合题意,C项错误。 6.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重在向市场、社会放权,减少对微观事务的干预,同时改善和加强宏观管理,严格事后监管。撤销铁道部,重新组建中国铁路总公司。这一改革( )

人教版新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一课教学教学教案

欢迎阅读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一章教案 湛江师范学院思政张森 第一章神奇的货币 全章概述 本章从学生最熟悉的商品、货币入手,让学生初步认识货币的产生、本质、基本职能、纸币、信用工具、外汇等经济现象及相关经济知识。让学生通过感受生活提高认识、分析经济现象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注意学习和领会政治学研究问题的思想和方法,这对今后的学习是十分重要和有益的。 本章可分为2个框题: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二、信用工具和外汇。 新课标要求:分析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及其基本职能;解释几种常见的信用工具的用途;理解金钱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意义。 新课程学习 1.1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识记货币的本质、基本职能、价格、纸币等概念。 2、理解货币产生的必然性、两种基本职能的原因与区别、商品流通的含义、纸币与货币的关系、纸币发行规律。 3、运用货币知识说明如何正确对待金钱。 (二)能力目标 1、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学会从感性到理性,从现象到本质的能力。 2、用纸币知识认识假币的违法性,提高辨别假币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树立正确地金钱观,正确地认识金钱、使用金钱。 【教学重点】理解货币的本质及其基本职能、纸币。 【教学难点】纸币。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建议】本框题是经济生活的入口课,涉及的新概念、新原理较多,知识容量较大,学生理解起来有比较大的难度,建议用2课时时间学习。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回顾、讨论,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等活动都离不开金钱,提出问题:金钱就是经济学中的货币,本节课将从货币的产生与本质、货币的职能、纸币等方面去了解货币,从而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学生活动:通过教师引导,回忆生活活动,感知生活离不开金钱,从而引发探究欲望和兴趣。 (二)进行新课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1、货币的本质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仔细阅读第一段,同时提出问题:要了解货币,首先要了解商品。 (1)、商品及其价值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讨论,是不是一切物品都是商品?什么样的东西才能成为商品? 两个问题,讨论后作出进行点评。 学生活动:思考P 2 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不是劳动产品不叫商品;劳动产品只有用来交换才是商品。 教师活动:商品既然是劳动产品,它里面就消耗了人类劳动,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叫商品的价值。 (2)、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思考,购买商品是需要货币的,商品和货币是不是一起产生的? 学生活动:学生就所提问题展开讨论,并发表见解, 教师活动:针对学生的见解作点评,对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 货币的产生比商品晚的多,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三个思考题。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了解货币的产生过程,并思考P 3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最初的商品交换是物物直接交换,随着交换的扩大,交换的难度越来越大。因为交换成功必须是交换双方都需要对方的商品。在交换中人们发现,某种商品大家都乐意接受,把自己的商品先换成它,在用它去换自己需要的商品,只要交换两次就成功了。于是,这种大家都乐意接受的商品,就逐步从商品中分离出来,成为商品交换的中间媒介,我们把它叫做一般等价物。 在历史上,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很多,后来,一般等价物又发生了变化呢?请看课本。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找出问题。

必修一政治第四单元知识框架

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市场经济的含义: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就是市场经济。 1.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资源有限性与人的需要无限性的矛盾决定的 2.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计划和市场 3.市场调节(1)方式:主要通过价格的涨落和供求的变化来调节 (2)优点:①比较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供求关系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配置。 ②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一、走进社会主义(3)局限性:①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 市场经济②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 (4)仅有市场调节的危害: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 甚至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 4.规范市场秩序,弥补市场调节不足。 (1)必要性:只有具备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市场才能合理配置资源 (2)市场规则:①形式: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市场道德规范; ②原则:自愿、平等、公平、诚实守信 ③内容:市场准入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和市场交易规则。 (3)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切实加强商务 诚信、社会诚信建设,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其原因: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4)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都必须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 5.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弥补市场调节不足,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1)我国加强宏观调控的原因:①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 ②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 ③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目标要求。 (2)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3)主要手段: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 ①经济手段:经济计划和经济政策。其中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最常用的 ②法律手段:经济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③行政手段:行政机关发布的强制性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含义:是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2.基本特征:(1)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2)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3)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3

2018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步练习含解析

, ,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选择题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 指出,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必须努力实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引 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三权分置从根本上调整了农村生产关系 ②土地所有权在土地流转后仍归集体所有 ③村民土地经营权流 转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 ④三权分置能使市场有效发挥配置资源的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2.(2017· 河北冀州期中)近年来,市场上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现象屡禁不止,商业贿赂、欺诈行骗等现象时有发生, 给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危害。材料中的现象主要反映了市场调节的( ) A.盲目性 B.自发性 C.滞后性 D.法制性 3.(2017· 广东梅州期末)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加快高速宽带网络建设推进网络提速降费的指导意见》明确要 求有序开放电信市场,促进市场公平竞争。有序开放的电信市场可能带来的发展趋势是( ) ①信息消费品价格下降 →扩大信息消费 →拉动有效投资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②信息消费品价格下降 →企业 盈利能力减弱 →劳动者收入下降 →企业生产规模缩小 ③信息消费品价格下降 →居民购买力提高 →居民消费 水平提高→生活必需品需求增加 ④信息消费品价格下降→降低生产成本→推动大众创业→促进“互联网+”的 快速发展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4.(2017· 湖北黄冈一模)国家发改委公布了新的《中央定价目录》新目录大幅缩减定价范围,只保留了天然气、水 利工程供水、电力、重要交通运输服务、特殊药品及血液等 7 种(类),保留项不到 3%。之所以保留极少数政府 定价项目,是因为( ) ①价格能够灵敏地反映供求并引导资源配置 ②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 ③在公用事业和 公益性服务等供给方面存在市场失灵 ④定向精准调控有利于引导市场行为和社会心理预期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2017· 河南平顶山模拟)经济学中的蛛网模型解释了某些生产周期较长商品的产量和价格波动情况。该模型认 为,造成产量和价格波动的主要原因是:生产者总是根据上一期的价格来决定下一期的产量,这常常会导致实际的 产能过剩或不足。这反映出( ) A.市场调节具有滞后性 B.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 C.市场调节的资源配置效率通常不高 D.市场规律在生产周期较长的商品领域失灵 6.(2017· 山东青岛一模)杠杆化是指通过借债进行投资运营 ,以较少的本金获取高收益。适度的杠杆对经济有益 , 但如果杠杆率过高,债务增长过快,反而会拖累经济发展。去杠杆是当前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任务。下 列有利于去杠杆的传导措施是( ) ①债权转为股权 —减轻企业债务负担 —降低企业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 ②企业依法破产 —实施企业破产结算 —取消企业债务 —降低资产负债率 ③发展股权融资 —完善股权资本市场 —拓宽融资渠道 —引导储蓄转为股 本投资 ④推动兼并重组—扩大优势企业规模—提高资源利用率—有效化解过剩产能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7.“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的这句话对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条件下我国政府工作的启示是( ) ①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直接干预 ②相信群众会自觉遵循市场规律,不要试图引

高一政治必修一第四课知识点总结

高一政治必修一第四课知识点总结 高一政治是经济常识部分,内容相对比较简单,但是内容比较散和杂,需要同学们对这部分知识点进行总结,这样同学们学习和复习时才比较方便。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高一政治必修一第四课知识点总结的相关资料,供您阅读。 高一政治必修一第四课知识点 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 一.发展生产、满足消费 1.生产与消费 (1)生产决定消费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对生产起着重要的反作用,消费的发展能促进生产的发展(动力)。①只有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②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③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3)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及各环节间的关系 ①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这样相互联系的四个环节。②各环节间的关系:A.直接生产过程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B.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对生产和消费有重

要的影响;C.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2.大力发展生产力 (1)我国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 A.解决主要矛盾的要求(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 B.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C.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 D.才能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缩小历史遗留下来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赶上以至超过发达国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E.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2)如何大力发展生产力 ①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心一意谋发展。②必须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必须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④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 二.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1.公有制为主体 (1)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地位、范围 ①地位: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思想政治高一必修一第十一课第一框教案

思想政治高一必修一第十一课第一框教案 高一政治必修一第十一课第一框教案 一、教材分析 从理论上讲,《经济生活》前三单元分别研究了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现象,第四单元则进一步揭示了其存在的经济背景──面向全球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通过经济全球化的探究,学生能依据国际经济形势,更全面深刻地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及国内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自然而然地引出下一框题──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 争与合作。 从实践上讲,高中生是中国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因此,了解经济全球 化趋势及影响,有利于高中生立足国内、放眼世界,深入理解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意义, 增强忧患意识和历史使命感,从而更科学地规划自己的人生,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①经济全球化的含义、主要表现形式;②经济全球化的载体 理解:①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利弊影响;②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 2.能力目标: 1通过对经济全球化利弊影响的分析,提高辩证地、全面地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运用前面所学知识,如市场调节的作用等,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培养综合 运用知识的能力,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观看视频资料,培养提取有效信息、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4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互助合作的意识、方法、能力和习惯,学会资源共享。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确立对外开放的意识,增强自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2通过分析经济全球化趋势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增强忧患意识和自强精神,勇于抓住 机遇,迎接挑战。 三、教学重点

(完整word版)高中政治必修一至必修四目录(人教版)

高中政治必修一至必修四目录(人教版) 必修一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第二框信用工具和外汇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第一框影响价格的因素 第二框价格变动的影响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 第一框消费及其类型 第二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综合探究正确对待金钱 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 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 第一框发展生产满足消费 第二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 第一框公司的经营 第二框新时代的劳动者 第六课投资理财的选择 第一框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 第二框股票、债券和保险 综合探究做好就业与自主创业的准备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第一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第二框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第八课财政与税收 第一框国家财政 第二框征税和纳税 综合探究提高效率促进公平 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一框市场配置资源 第二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十课社会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第一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第二框又好又快科学发展

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第一框面对经济全球化 第二框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综合探究经济全球化与中国 必修二 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 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第一框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第二框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 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第一框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 第二框民主决策:作出最佳选择 第三框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 第四框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 综合探究有序与无序的政治参与 第二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第三课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 第一框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 第二框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 第四课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 第一框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 第二框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 统合探究政府的权威从何而来 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一框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 第二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第六课我国的政党制度 第一框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第二框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第三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第一框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第二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统合探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 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 第八课走近国际社会 第一框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 第二框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1第九课测试题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五课第一框 《公司的类型》教学设计 阆中中学政治组何琴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识记企业、公司的基本含义;理解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异同以及公司制的作用。 2、能力目标:通过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分析比较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发散思维的能力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自我生存、自我发展的能力;为今后的创业之路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公司制”这一新的理论,对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意识的教育,使他们将来能够在市场经济中知法、用法、守法,树立主人翁意识,做一个合格的公民,优秀的企业家。 [教学重难点] 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异同。 [教学方法] 采用情景教学方法和活动探究法,鼓励学生课上进行思考和合作探究,课 后去思考。 [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教学流程] 一、关注社会经济热点,情景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有多少家吗?(请举例) 你想创业吗?(创业需要知识,知识带来财富) 二、预学检测 1.按所有制划分,我国企业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 2.在我国,企业主要的组织形式是______ 3.请判断下面哪些是属于企业?() A.阆中市人民政府 B.阆中中学 C.沃尔玛商场 D.上海大众股份有限公司 三、观世界500强企业,感知社会责任 1.探究活动一:阅读世界500强企业“阿里巴巴集团”相关材料思考: (1)企业经营的直接目的是什么?它是企业经营的唯一目的吗? (2)梳理企业的相关知识点

高中政治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 1、文化是什么、内涵(识记,小题) (1)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 (2)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 (3)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 (4)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2、文化的力量(作用) (1)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文化的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3)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反动的、腐朽没落的文化则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 3、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影响,作用) (1)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

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2)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文化既有古今和地域之别,又有先进与落后、腐朽之分。 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同。(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同。(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4、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5、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①从国内来说,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修养。 ②从国际来说,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奉行霸权主义的国家,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竭力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企图削弱和取代别国的民族文化,以推行强权政治。世界范围内的反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③简单地说,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是政治文化化,文化政治化。 6、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