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有效探究》

《提高小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有效探究》
《提高小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有效探究》

《提高小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有效探究》

课题结题报告

庆阳湖乡小学英语教研组

2010-10-20

《提高小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有效探究》

结题报告

2009年9月,英语教研组开始进行《提高小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有效探究》这个课题研究,至今已近一年了。现将课题实验总结如下:

一、研究背景:

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让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但在实际教学中,英语口语交际却很难落实。课堂教学中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师讲解过分囿于教材、强调死记硬背、不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形式上的“轰轰烈烈”、不顾教学实效等,都影响了学生今后学习英语和运用英语能力的发展;二学生自身由于受传统观念和东方人稳重含蓄性格特征的影响,养成了不太喜欢在课堂上主动发言的习惯,且年级越高,越是“金口难开”。

在我校英语教学中,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有的学生笔试成绩好,口语却很糟糕。在交际活动中,有的学生心里想的挺不错,一到口头表达,就抓耳挠腮,表达不完整。还有的学生自由会话时语言流畅,思维敏捷,可一到正式发言就吞吞吐吐,结结巴巴。大部分小学生口语发音不准,说话不流利,无法用英语进行交流等等。可见培养好小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势在必行。

而且我校学生来自农村,所以在自身语言素质和家庭英语氛围方面都很欠缺。针对这种知识学习与知识运用的脱节现象非常严重,学生学会了英语语言知识,却不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的现状,提出本课题。本课题的提出也意在解决这一矛盾,为学生创设情景,运用活泼多样的操作形式,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学会正确应用这些知识,使学习真正为生活服务。

二、课题组成及分工

本课题在历时一年的研究中,主要经历以下五个过程:

选题、设计方案;实际调查;论文开题报告;撰写论文;结题报告。

我校英语组共两人,具体分工如下:

赵珺:负责前期的选题、设计、实际调查和开题。

陈俊:负责撰写论文和结题。

三、课题研究方法

调查研究: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通过问卷调查勒戒学生的学习兴趣、英语口语表达

能力的现状,在此基础上,研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并分阶段调查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方案,改进实验措施。

文献研究法: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科学认识的方法。

经验总结法:对课题的研究成果和经验进行整理、归纳和总结,形成具有一定结构体系的的经验和研究成果。

四、研究过程

本次课题研究活动,共分为三个阶段:

1、选题、设计方案阶段(2009.09——2009.10):查阅资料,确定课题研究方向。学习相关教育理论,客观分析小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现状,进行课题研究的论证和研究方案的设计,制定并完善课题方案。

2、实际调研阶段(2009.11——2010.09):我教研组进行了将近一年的调查研究,通过开展问卷活动、查阅文献和总结经验等方式,充分了解了本校学生的学习兴趣、表达能力、学习主动性、课外学习等等。

3、整理资料、撰写论文阶段(2010.10):对将近一年的调研进行总结,整理收集到得资料,撰写论文。

4、成果展示阶段(2010.11):全面总结课题研究工作,展示工作成果。

四、开展活动

如何在小学阶段让学生既能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又能有较强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呢?教研组开展了以下活动:

1、理论学习。本校作为一所农村小学,老师都是一人教几个班,时间很紧,我教研组成员都是利用课余时间来钻研课题研究所要用到的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做好学习笔记,用科学的理论和经验指导课题研究。

2、调查学生英语学习现状。首先我们对各个年级的班级在学习兴趣、表达能力、学习自主性、课外学习等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全面了解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这些农村孩子对英语有着浓厚的兴趣,但由于环境和学习条件的限制,不少同学既爱英语又怕英语,很想学好可又不知从何入手,特别是“听”不懂,“说”不出。由此可见,英语学习在这帮农村孩子的学习生活中很有潜力和空间,可在“听”与“说”之间卡了壳,关键要靠老师在口语交际这方面的指导。

3、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介于以上调查结果,我们充分利用教学资源,采用听、说、唱、游戏、表演等方式,有针对性的进行了一些英语活动。

A、注意听的训练

要想学会一种语言,第一步就是听.听是语言交际的前提.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应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施以听的训练,使学生听得见,而且听得懂。所以,我组在课堂上尽量做到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并且由于小学生所掌握的英语词汇比较少,教师要用表情和肢体的动作,以及身边所有的事物来帮助学生了解老师所说的话。

例如:在上四年级的《I'm late》这课时,做了以下的尝试:那天我故意迟到,站在教室门前说:May I come in 学生回答:Come in, please.我进了教室后说:I'm sorry, I'm late.学生从我的表情可以知道这句话的意思.我又用手势(双手掌心向上)说:Boys and girls ,stand up.接着我又用手势及动作教了以下的短语:sit down ,read the word ,write the word, copy the word.通过我的动作,学生听懂了这些话。我又鼓励学生去当小老师,学生都愿去尝试,学生活跃了起来,融入到了课堂教学.这样的训练对他们来说,既新鲜,又简单,学生易于接受,也乐于接受。

B、提供说的空间

我们充分利用每节课开始的 "Free talk",为学生提供说的空间.学生可以根据已有的语言水平进行一些简单的日常用语问候或是根据某一话题进行自编自演对话。一开始采取由师生之间双向活动,逐渐变换为学生之间或小组之间活动.学生在真实的生活环境中,感觉自己是在交际而不是在表演.这样,既巩固了学过的知识,又初步尝到了口语对话成功的喜悦,也为新内容的教学作好铺垫一般我们会在英语课结束时,布置第二天的话题,小组成员合作编对话。课堂上,我们有选择的请二——三个小组进行表演,表演结束后,进行总结评价。评价以表扬和指导为主,激发了学生口语表达的兴趣。

C、学唱英语歌曲

英语语调的曲折犹如音乐曲调的婉转起伏,英语节奏与音乐之间有着微妙的内在联系.因此,我把英语口语教学与音乐融为一体。在唱歌过程中,可以根据歌曲内容进行回答或角色对话,体现歌曲中的情境,让学生在机械,呆板,单调,紧张的学习环境中解脱出来,消除学习疲劳,并感受到学习英语的乐趣,提高学习的兴趣.如,在教Look at my nose 这一课时,把这一单元重点句型与单词放在歌曲《Look at my nose》去学,先让学生去听歌词,跟节奏去唱,再根据老师做的动作去改歌词唱。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有时也让学生学些与所学内容有关的英文歌曲,如,学这课时,我们学了这首歌。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听力能力,而且舌头也灵活了,英语说起来也顺口了。

D、编写英语歌谣

歌谣具有很强的韵律节奏感,让学生读起来琅琅上口,如:

Don't be late again

One, two, three, four,

Come in and close the door.

Five, six, seven, eight,

It's for class, but you are late.

Nine, ten, nine, ten,

Don't be late again.

它既可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语言的含义,又能提高英语口语训练的趣味性。每一堂课我都利用或编写与学习内容符合歌谣(chant),如在学习表示交通工具类的单词时,我采用了这样的歌谣:

嘟嘟 Car by car Let's go by car.

叮叮 Bike by bike Let's go by bike.

嗡嗡 Plane by plane Let's go by plane.

轰隆 Train by train Let's go by train.

和着节拍,学生们绘声绘色表演和夸张的语气,让学生在活泼欢快的气氛中自然地进行了英语口语表达的训练,从而提高了学生口语表达的能力。

E、创设对话情境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当知识与积极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学习才能成为学生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小学英语教材中的语言既规范又口语化,表演会话既可以积累语言知识,又可以把课堂作为表演的舞台,使学生得到大量的听说机会。我们在教学中很注重会话表演,我们让学生模仿原声带中的语音,语调,要求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加以灵活运用,自由会话。表演时,辅以适当的道具,相应的动作,夸张的表情。如:《what’s you father》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分角色扮演Gao Wei,Peter和 Gao Wei’s father.台上学生声情并茂的表演着,台下的学生当观众,评委。最后把人物面具奖给表演好的学生。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了课文对话,激发了他们的兴趣,提高了口语能力。

4、重视形成性评价,以学生平时参与各种英语教学活动所表现出的兴趣,态度和交流能力为主要评价依据。

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不同于法官的裁断那样,超越于情感之上,而是应以心灵拥抱心灵,以激情点燃激情。小学英语教学,尤其是低年段主要是口语教学,其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建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使他

们形成初步用英语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因此,在学生说英语的时候,对他们的评价应以肯定和表扬为主,对他们不成熟却经过独立思考的观点,想法不宜求全责备;对学生的评价应多用鼓励性的话语,充分表达教师对学生发展的期待,使学生受到鼓舞而激发出他们自己探索求知的激情。在英语教学中,老师的微笑和夸奖的言语可以让孩子们看到自己前进的方向,并从中获得勇于进取的信心和不断进步的动力。老师对孩子的赞扬可以让孩子感知我们对他们的爱,可以让那些所谓的"坏孩子"的心灵长出一对向上的翅膀。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闪光点",虽然他们的"闪光点'有大小和亮度的差异,作为教师,关键是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善于捕捉并发掘他们的这些"闪光点"。我们在赞扬与鼓励时要做到公正合理,实事求是,恰如其分,不要夸大,也不要缩小。只有真心实意地夸奖,才能打动学生的内心,学生才能给予积极的回应。真诚的夸奖会使学生受到真心的感染,让他们体验到成就感和荣誉感,树立"今后我要做的更好"的决心和信心。由此可见,评价是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反映出学生的情感状态,教师在评价中对学生情感的关注,既是人文关怀的体现,更是促进学生乐于说英语的一种手段。

五、研究成果

1、教师素质提升

A、增强自身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提高教学水平。

在实践和研究中,主动学习教育教学理论,钻研教材,和同学科教师交流经验。对“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能从思想上、行为上切实体现活动式教学。原先一些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以语言形式为内容,教师讲、学生听为主要方式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没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学生缺乏进行语言交际实践活动的机会,导致了只会读、不会听、不会写、不会说的不良后果。而现在在教学课堂中,学生通过大量的视听来感受和理解所学语言知识,发挥主体作用,培养思维能力和英语的听说表达能力,增加的实践机会,进行语言的反复感知,促使语言技能逐步形成,从而达到了引导学生在真实语境中能学以致用,比较自如地用英语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感情。

B、教学业务能力的提高。

在实施课题研究过程中,教研组进行各类评课选优活动,教师积极参加并且多次面向全校上展示课,老师教学能力获得提升。

C、理论水平有明显的提高。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组各个成员都自觉学习理论书籍,在一年的研究过程中,结合课程改革和课题实施情况,不断总结、反思,写了很

多的经验总结、教学反思及论文。

2、学生快乐成长

A、激发了英语学习的兴趣,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对一项新生事物容易投入极大的兴趣,可没有持久性。针对这一点,本课题研究始终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摆在第一位,通过构建以场景活动为主的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创设浓厚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高涨,课堂听课效率高,课外乐意主动参与,学习自觉性极强。

B、通过课题的研究,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首先,学生们克服了对英语的畏惧心理,对英语也有了很大的兴趣,对英语在学习生活中的作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由不喜欢到爱上了英语,由不爱说到乐于与同学、老师交往,一些学生还改变了一些不好的学习习惯,回家及时预习新知,复习旧知识,并能跟录音读课文,口语交际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第二,在交际中提升了学习能力和英语素质。一年来,我班学生的英语整体素质在不断提高。从英语口语测试成绩中,从每月一篇英语口语小作文中,可以看出学生的进步。

3、教学成果体现

在学期口语测试中,学生口语测试成体均有所提高。

附: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英语是一种语言,一种交流工具。我们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应用。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成为当前小学英语教师的主要任务。“说”是人之天性,特别是小学生,他们的求知欲强,老师说什么他们都会跟着说,而传统的英语教学大多侧重于“听”、“读”与“写”上,认为能“听”,会“读”,就一定会“说”,从而忽略了说的重要性。就我所在的学校的学生,他们大多是考试能拿高分,但如果让他们用英语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时,他们却是支支吾吾,难以开口。所以,从小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是很重要的。

口语是心理机制运行控制的人际语言交流活动,是人脑处理和控制语言的心理过程。与书面语言比较,口语更体现出交互性,无计划性,对情景和场合的依赖性以及非正式性。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常常听到教师们这样的抱怨:“某某学生作业、考试都不错,就是上课不举手,不喜欢发言。”我们也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有的学生笔试成绩好,口语却很糟;在交际活动中,吞吞吐吐、结结巴巴等等。分析起来,大都是一下原因:学生对口头表达不感兴趣,表达时注意力不集中,学生的个性差异。那么怎样才能解决学生口语表达中存在的问题呢?那么影响小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因素有哪些呢?又如何提高小学生英语口语的表达能力呢?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影响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因素

(一)情感因素

在对学习的情感方面,小学生的学习动机较多的源于活动的本身。如教学内容的生动有趣,贴近自己的生活,教法直观,形象,丰富,学习获得成功及教师的良好评价等。但他们学习的热情已变化,不稳定,而且心里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障碍。一旦学习有困难或其他一些原因,他们会丧失信心,不敢开口。当学生心里上紧张,怕出错,信心不足,其心理语言活动,说话的能力自然就会受到影响。

(二)语言环境因素

中国学生学习英语常常会说出中国式的英语,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太缺乏英语语言环境了。学生只是在课堂上学到一句两句,而一旦离开了课堂,他们基本上没有任何运用英语交流的机会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口语能力自然难以得到全面的提高。例如一些中国的孩子,他们跟随父母长期居住在说英语的国家,处于一个完全说英语的环境中,他们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明显要比国内的孩子强很多。

(三)方法与策略的因素

没有正确的学习策略与恰当的学习方法,必然会影响说的能力的提高。小学生学习英语过多的依赖母语,不会用英语思维,说话时老想着语法,想着汉语,结果是表达不流利,不连贯。以小学生为例,他们刚接触英语这门课程,不懂得如何去学习一门新的语言,他们因受母语的影响,经常用拼音来给单词注音,误导了他们对单词的正确发音。这种错误的方法,不但得不到效果反而使他们对英语失去兴趣,更谈不上去说好英语了。

二、提高小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培养兴趣,大胆开口

1、古人曰:未见一定去,必不乐学。兴趣是推动人探究十五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特别是小学生头脑中没有明确的求知欲。只有事物本身很有趣,很新鲜才能激起他们这种认识事物的动机。所以教师应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可渐渐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例如,在课堂上教师课拿出点时间把已经准备好的供学生训练的题目列出,让学生表达。题目应当简单化,同时内容也是学生身边所熟悉的人或事。如天气情况,自己的家庭,见面的招呼等。让学生发言。对表现积极地人给予表扬,他们对英语的兴趣。但若发现表达有误的同学,教师不应该马上制止或批评,应因势导利,启发他们大胆开口说话。同时为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可在课堂上穿插游戏或比赛的形式来激发兴趣学知识。而且尽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比赛中来,让每个学生都有开口说话的机会。

2、教学形式要活泼有趣,使学习气氛变的轻松愉悦。

比如叫英语儿歌。因为不少的小学英语的内容可以用英语歌曲的形式表达出来。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分散难点。因此在英语口语教学融音乐与英语为一体,能帮助学生理解对话,表现情景内容,穿插有声语言环境,使学生自然融入。在唱歌过程中,可以根据歌曲内容进行回答或角色对话,体现歌曲中的情境,让学生在机械、呆板、单调、紧张的学习环境中解脱出来,消除学习疲劳,并感受到学习英语的乐趣,提高学习的兴趣。

(二)坚持创设英语交流氛围,培养学生英语交流能力

许多随父母出国的学生,在完全不懂外语的环境中,几个月就能自如的运用外语进行交流,关键在于他们身处外语的环境中,而我们的学生在非英语的环境中学习英语,接触英语的时间和机会极其有限。他们在课堂上的交际能力可能相当不错,但一旦离开课堂,在真实的情景中进行交流时,就往往由于缺乏灵活性而不知所云了。为此,老师应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英语交流的大环境,为他们进行英语交流提供更为开阔的大环

境,为他们进行英语交流提供更为开阔的天地。

1、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经常与学生用简单的英语来打招呼,比如:Hello/Hi、Good morning 、Goodbye 等一些日常用语。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应该坚持用英语组织教学一开始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可能不习惯教师用英语讲课,这时,教师要坚持用肢体语言,让学生反复听、反复感觉,渐渐地,学生就会理解、熟悉教师的语言,自然而然地融入到英语教学氛围中了。

2、把学校的一些标语、标牌用中英文书写,在楼梯台阶的侧面写上英语日常用语,黑板上开辟英语角,在学习远的设置英语天地等,从而使学生时时处处都接触到英语,为他们运用英语营造一个浓郁的氛围,同时,教师在课间要尽可能的用英语和学生交流,鼓励学生在课间也用英语交流,比如:问好、借文具、致谢、告别等等,让学生体会到学了就能用。这样,学生在英语大环境的推动下,会主动的投入实践,口语能力定会在口耳相传,耳濡目染,互学互促中迅速提高。

3、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课外活动室课堂教学的延续,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能够使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得到持续发展。如课本剧表演比赛就是一种好的形式。给学生找一个经典的英语典故,就这一主题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一方面学生学生演上了自己喜欢的角色,兴趣盎然,另一方面学生在竞赛中既听由说,会话能力能够得到提高。

(三)、口语的目的是交际,可是在没有交际对象的情况下应该怎么办?

1、听录音并模仿

听录音主要是为学习者提供真实的语言场景,让他们有模仿的参照物,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对简单的社交语言的表达方式的熟悉。

另外,模仿时首先逐句模仿,验收录音里的语音语调,不可按照自己平时的阅读或说话的习惯去改造磁带里的语音语调。小学生往往认为原版磁带的调子怪怪的,在模仿时不习惯,但是小学生的模仿力士很强的,关键是坚持,只要坚持模仿到最后,子口语上会有很大的帮助和提高的。

2、朗读

朗读时一种有声语言的艺术,是借助语音形式生动、形象的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言语活动,是口头的语言艺术。所以也要求字正腔圆、朗读有意识的以磁带里的语音语调方式去朗读。这样时间长了,便可以形成比较固定的带有“地道”的自己的口音。在朗读时可以吧自己的声音录下来听一听,这样便会找出差距,发现自己的弱点。模仿和朗读时练习口语的基础,也是提高口语的关键。坚持上述有效朗读,很多语言、词汇和表

达方法便自然上口了,语音语调也随之会好起来。

3、背诵

提高口语不免背诵一些东西,传统的教学方法使让学生大量背诵篇章、结构。背诵是学习英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背诵一些名句和儿歌是非常有必要的。基础较差的学生一定要背诵一些常用的表达方式。对于这些人来说可以以某句型某惯用方法,口头多造句子,一巩固句子。造连续的几个句子,知道能够在交流时用英语来表达你的思想。

三、结语

英语教学的过程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各个阶段都有各自的任务。教师应以发展的眼光去进行教学,才能为学生提高英语交际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学习英语必须要有练习说的机会,这是学好口语的基础,所以让学生大胆的开口说话,吧英语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这一点非常重要。因此,我们教师在搞好课堂教学之余,还要努力挖掘课后的一大片练习空间。好环境是需要创造的,在校园外呢,可以多收看电视中的英语节目。如今,许多电视台都举办了英语节目,并有不少是为少儿录制的,这是一个很有利得条件,收看这些节目就是很好的听练机会。也可以通过英语光碟收看“小电影”。现在市场上有许多少儿英语碟片,都是一些儿童喜欢看的动画片、小电影,小学生在自我休闲的同时,也能学到不少的知识。另外,有条件的学生可以与家人之间进行英语口语的交流,学校教育要与家庭教育结合起来,这样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信经过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努力,我们的小学生离会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必定不远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