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史考试复习资料

中国音乐史考试复习资料
中国音乐史考试复习资料

1.荀子成相篇:他根据民间歌曲创作了歌曲成相篇,内容主要宣扬为君治国之道,共56段,被认为是我国说唱音乐的远祖。

2.成相:体裁形式的名字在周代劳动歌曲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说唱艺术的雏形。

3.戏曲:周代优梦模仿孙叔敖,是戏曲表演的萌芽。

4.八音分类:周代以乐器制作材料的不同把乐器分为金钟,石磬,土埙,革鼓,丝瑟,木,匏笙,竹箫。

5.曾侯乙编钟:1978年出土于湖北随州,用于演奏的有64枚,另一种为鎛钟,它的发现弥补了我国古代乐律记载方面的不足,也反映了我国音乐文化在战国初期高度发展的水平。

6.三分损益法:是一种生律的方法,计算五声音阶在春秋战国时期正式确立,因数学方法计算各音弦长的比例的科学理论,最早记载这一理论的是《管子》一书。

7.儒家:孔子 a.他确立了音乐的审美标准是尽善尽美,他极其推崇韶乐,认为他尽善尽美,评价大武时认为它尽美未尽善,音乐情绪无论是欢乐还是悲哀的,都要有节制,所谓乐而不淫,哀而不伤;b.颂雅贬郑,他认为郑声淫,郑声之乱雅,认为淫声是乱国的;c.强调音乐的会功能,推崇礼乐治国,移风易俗莫善于乐;d.诗歌可以让人兴观群怨;荀子乐论:是我国历史上第一篇完整的音乐美学专轮,标志着我国音乐美学思想的成熟。孟子:认为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主张倡乐。墨家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提倡非乐;a.音乐对于万民来说没有任何利处,b.音乐解决不了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墨子认为王公大人要欣赏音乐必须制造乐器,请乐师,还要花时间去欣赏,既浪费劳力又浪费时间。他以一种狭隘的功利主义思想完全否定音乐的社会功能。道家:老子;老子追求的是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提倡无知无欲,五音令人耳聋,最理想的音乐是无声的,这种无声之乐恰恰是有声音乐的本源。庄子:提倡人籁,天籁与地籁;

A.批判儒家的礼乐思想,礼乐思想只是统治阶级用以维护统治工具的手段,所以应该摒弃。

B.推崇自然之乐。

C.倡导适性之乐。认为音乐应该顺应自然,适合人的本性。

第二章秦汉音乐

1.乐府:封建王朝管理音乐的一个官署,始于秦代,汉承秦制,于公元前112年设立,认为是a.收集民间音乐b.创作填写歌辞c.创作改编曲调d.编配乐器e.进行演唱及演奏f.训练乐工g.研究音乐的理论等。汉承秦制,设立官方音乐机构“太乐”和“乐府”二署,太乐掌管“宗庙礼仪”的雅乐,乐府掌管皇帝巡行,郊祀,宴享等礼乐大典事宜的俗乐。乐府对后世的影响:A.汉代统治者对民间音乐态度的改变,直接促进了后世民间音乐的不断磅礴发展;B.对后世的音乐机构影响很大,至汉代后历代都没有乐府或类似乐的机构;C.收集创作的几百首民歌歌辞为后世研究汉代音乐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史学资料,也对文学和音乐美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D.对后世的音乐体裁,音乐形式以及乐器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哦影响。

2.《相和歌》:汉代北方民间歌曲的总称,这些民谣最初均为清唱,无伴奏的徒歌,后来加入众人帮腔,进一步发展为一人唱,三人和的但歌。分为平调,清调,瑟调,楚调曲,侧调,结构是艳,曲解,趋乱。

3.相和大曲:是相合歌最高发展形势,是一种大型的歌舞套曲,源于民间歌曲的相和大曲,以其独特的风格,对后世的歌舞,说唱音乐产生了重要影响。

4.鼓吹乐:从汉代开始受北狄乐影响而形成中国民族器乐,合奏器乐形式,有黄们鼓吹及骑吹等。

5.百戏:是汉代各种民间杂耍技艺的总称,包括杂技,武术,幻术,歌舞,杂乐,杂戏等多种民间艺术。

6.西汉蔡邕《蔡氏五弄》为(游春,绿水,幽居,

坐愁,秋思,)嵇康:(长青,短青,长侧,短侧,)6.孙吴哀乐论:嵇康a.声音自当以上恶为主,则无关于哀乐哀乐自当以情感为主,则无关于声音,音乐是客观的实体,哀乐是情感的表现,二者没有直接的联系;b.音乐只能用它笼统而抽象的和的性质起到诱因作用,使人心中原来已有的相互殊异的哀乐情感各自表现出来;c.它承认不同乐器会发出的音色不同,其旋律亦有猛静之别;

d.有时用善美二字来说明音乐的好坏,但却把善恶和情感割裂开来。7,姜夔:号白石道人,世称姜白石,《白石道人歌曲》;共17首,自度曲14首,一方面放映着爱国情绪和对金统治者压迫下的中原人民的同情,又反映着阶级局限,精神苦闷以及逃避现实的倾向,他虽有音乐创作天才,但作品内容一般属于个人伤感情绪的抒发,包含着消极颓废的因素,这是他阶级地位和生活范围所决定的。代表作《扬州慢》《醉吟商小品》。

两晋南北朝的音乐

1..歌舞戏:跟汉代的百戏有直接的渊源,南北朝后期兴起的有故事情节,角色化妆,歌舞间剧并有伴唱和乐器伴奏的戏曲雏形,为我国戏曲的形成做了必要准备。代表作《大面,拨头,踏摇娘,苏中郎》。

2.清商乐:又名清乐,南朝乐府中除流传下来的鼓吹曲,相和哥外,又新兴起歌曲集歌舞曲,总称为清商曲,亦为清商或清乐,包括湘鄂川贵江南一带的各种民族民间歌舞以及根据这些歌曲填词或改编的乐歌。

3.古琴曲:《碣石调·幽兰》又名《倚兰操》梁代丘明所传,是目前所见最早一首用文字记载弹奏手法的琴曲,为古琴简子普的前身。

4.吴声:是流传于江南一带的歌曲,最初是徒歌既清唱,后加入管弦乐器伴奏,伴奏乐器有箜篌琵琶等,《上声歌,欢闻歌》。

5.西曲:流传于当时的金,樊,邓之间,既今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一带。《石城乐,乌夜啼》

隋唐五代

1.七九十部乐:是隋与初唐宴乐分类,它是按地区或国名分的。坐立不伎:按演奏方式,场市划分,做部:堂上表演,三至十二人用丝竹乐伴奏。立部:64之180人不等,用锣鼓等打击乐器伴奏,都属于歌舞音乐。

2.大曲:又称宴乐歌舞大曲,是唐代综合器乐歌唱和舞蹈含有段结构的大型乐舞,是相和大曲和清商大曲的进一步发展,结构有三部分,散序;器乐演奏,以散板节奏为主。中序;以歌唱为主,由器乐伴奏,多为抒情慢板。破;以舞蹈为主,气氛热烈,节奏快捷;代表作《绿腰》等。

3.变文:脱胎于讲经文的讲唱文学,原本是佛教寺院为宣扬教义而设的一种说唱音乐,把佛教经文用散文和韵文相结合的体裁说唱出来,因听众不同而分为僧讲与俗讲,所用讲唱本子就是变文,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说唱音乐的形成。

4.法曲:又叫法乐,因用于佛教道教法会而得名,法曲源于民间,与相和哥清商乐等有直接联系,同时也受到一些西域音乐的影响,《兰陵王》等。

5.唐代音乐机构:太常寺管理乐舞活动机构,a大乐署;既管雅乐又管宴乐b鼓吹署,主管鼓吹乐参与祭祀和一部分宫廷礼仪活动。宫廷的直属机构教习展开乐舞活动的宫廷机构a教坊,专管雅乐以外的歌舞和散乐的教习,排练,演出等事物。b梨园,歌舞机构,以教习法曲为主。

6.《参军戏》:以讽刺滑稽为题材的演出形式,由参军,苍鹘2个角色做滑稽的对话和动作引人发笑,是中国戏剧发展的重要环节。

7.音乐著作:《乐书要录》唐武则天组织元万顷等人编写的,共10卷是对唐代武则天之前乐律学的总结。《教坊记》唐崔令钦撰写共一卷记录的是唐开元天宝年间乐部内教坊的制度和轶事。《羯鼓录》唐南卓所著的笔记形式的专著叙述了羯鼓源流以及玄宗以后的音乐生活故事,是古籍中描写鼓的唯一专著。《乐府杂录》唐段安撰写共一卷,记录了唐代礼乐制度的9个门,记载唐玄宗以后的歌舞乐器,乐曲音乐家的活动等,乐律宫调,是了解隋唐燕乐二十八调的有力证据。

宋元音乐

1鼓子词:宋代的一种说唱艺术,因歌唱时主要用鼓击节奏而得名,支曲叠唱为基本形式,大多供宴会上使用,结构简单,亦无故事情节,通常只是用一个词调,咏唱春夏秋冬或12个月,但歌唱前要念一段散文或韵文的致语,《崔莺莺商调鼓子词》等。2.诸宫调:宋元时期一种大型说唱艺术形式,继承了叙事鼓子词及唱赚等曲艺形式并在说白方面继承了唐代变文的代言体特点而形成的,产于北宋发展盛行于南宋,金元时期,首创诸宫调的是泽州人,孔三传,曲牌连缀《碧鸡漫志》。3.唱赚:宋代艺术歌曲形式之一,特点是以缠令和缠达的曲式结构,将各类曲牌组合成套曲进行演唱,缠令为前有引子,后有尾声,中间由若干同宫的不同曲牌连缀,缠达为前有引子,后由宫的两个曲牌反复交替。4.宋杂剧:是宋代源自北方的一种戏曲形式,由唐代参军戏和歌舞杂戏发展而来,演出形式分三段,艳段,开场的小段,正杂剧,完整的戏曲内容,后散段,临时加演或不演,已经初步形成角色体制有乐器伴奏。缺点:它已将歌,舞,剧三者汇合,但仍存在诸般伎艺杂陈的,非戏剧性表演以及以第三者口吻咏续故事等特点。5.南戏:宋时期又称戏文,永嘉杂剧,温州杂剧;是12世纪南宋初在浙江温州一带兴起的一种民间戏曲,有别于当时的北方的宋杂剧,它形成了完全成熟的戏曲形式,一向被认为是我国戏曲艺术正式形成的标志。南北合套的形式:既将同一宫调的南曲与北曲的曲牌相间连缀成套,以求得套曲曲牌连接的多样变化。特点:a.剧本结构不拘折数,根据剧情需要可长可短b.音乐应用自由不受宫调理论限制c.突破宋杂剧演唱的成规,有独唱对唱齐唱等形式。6.郭():浙派代表,《潇湘水云》,曲谱最初见于明代《神奇秘谱》共分十段,至清代共发展为十八段;经过多人加工艺术更显成熟。7.教坊大乐:宋朝的大型宫廷燕乐乐器合奏形式。表明了我国后世以吹,拉,弹,打四类乐器为基础的传统管弦乐队编制,在南宋时已初步形成。8.鼓吹乐:作为皇帝出行时使用的仪仗军乐,是宋代最为盛大的宫廷器乐合奏形式。特点:讲究气势而缺少艺术性。其演奏演唱者大多并非宫廷的专业人员,而是由太常寺的鼓吹署临时从民间和军队中征集,稍加训练后使用。9.音乐理论:《梦溪笔谈》北宋沈括,记述了我国古代科技和人文的众多成就以及其本人的深刻见解,其中的音乐论述是宋代音乐成就的体现,涉及乐器,乐曲,宫调,乐谱,律学,音乐思想和音乐声学等各领域,为中国音乐史学及其各分支学科的建设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史料。

元代音乐

1.元散曲:是元代时在宋代曲子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具有新音乐风格和言语特色的歌曲形式,它的音乐及歌词体与元杂剧相同,二者并称元曲;曲体形式有;小令又称叶儿,是散曲独用的单个曲牌形式。带过曲:是散曲中前无引子,后无尾声,两三个同宫曲牌连缀而成的固定组合形式。散套:又称套数,是散曲中前有曲牌作引子,后由尾声,中间有若干同宫曲牌连缀而形成的套曲形式。

2.元杂剧:在宋金杂剧原本基础上吸取唱赚,诸宫调等民间音乐的艺术成就,于金源间逐渐形成的一种新型戏曲形式,因专用北方音乐,所以也常被成北曲;元杂剧在我国戏曲发展过程上掀起了第一个高潮;结构:一本杂剧通常分为四折,有时根据需要在第一折之前或折之间加上(木契)子。

3.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白朴。

4.《海清拿天鹅》:琵琶是元代发展最快的乐器,这部乐曲也是我国目前所见最古老的一首琵琶套曲。

明清音乐

1.板腔体:戏曲曲艺音乐中的一种结构体式,以对称的上下句作为唱腔的基本单位,在此基础上按照一定的变体原则演变为各种不同板式的转换构成一场戏或整出戏的音乐。

2.曲牌体:戏曲曲艺的一种结构形式,即是曲牌作为基本结构单位,将若干支不同的曲牌连缀成套构成一出戏或一折戏的音乐。

3.弹词:又称评弹,弹唱,词话等;伴奏乐器三弦琵琶,主要流行于我国南方地区,代表流派:苏州弹词。

4.鼓词:其渊源可能与宋代的鼓子词有关,主要流行于北方,鼓词流传到各地又与各地方言,民歌,小调结合,发展大鼓的形式,种类颇多。代表:京韵大鼓;刘宝全《丑末寅出》,白云鹏,张小轩。

5.传奇剧:南戏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杂剧,诸宫调等其他姊妹艺术精华,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体制,明清时期演变为传奇剧。

6.四大声腔:a.海盐腔(因产生于浙江海盐得名,其萌芽时期可溯至宋元);b.弋阳腔(源于江西弋阳,因唱腔高亢激昂,故后来也称高腔,四平等腔,字多声少,一泄而尽,演唱灵活自由,在长期的舞台形式过程中老艺人创造出各种帮腔的形式,如唱前帮唱后帮等);c.余姚腔(是浙江余姚,慈溪一带的戏文子弟创立的一种声腔,明清广为流行);d.昆山腔(又名昆腔,昆曲,因源于江苏昆山而得名,昆山腔最初是当地一种地

方小戏,元朝时顾坚与一批西曲音乐家为这一戏曲形成做出了贡献,明嘉靖期间,魏良辅等人对昆山腔进行了较大的改革,吸收了海盐腔和弋阳腔的音乐成分,使它一跃之间成为了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改革后的昆山腔;a.进一步发展了字少腔多,轻柔婉转的特点b.节奏方面,在慢板中常加入赠板,使节奏放慢一倍c.运腔中注意音调的抑扬与表情的细腻形成一种转音若丝的唱腔风格同时强调咬字吐音d.伴奏方面将弦索箫管与鼓板三类乐器和为一起,形成以笛为主,箫,笛,管,三弦,琵琶,月琴,鼓板等各种乐器相互配合的完整伴奏乐队)。代表作:良辰鱼《浣纱记》,该剧的上演标志着昆曲的正式成熟;汤显祖临川四梦:《牡丹亭》《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孔尚任《桃花扇》;洪昇《长生殿》。6.梆子腔:梆子腔最初因用枣木梆子击节而得名,又因源于秦地陕甘等地,故又称“秦腔”。音调高亢激越,节奏强烈急促。伴奏以板胡为主,还有月琴,梆笛锣鼓等。梆子腔开创了戏曲音乐板腔体,即以一个基本的曲调为基础,作各种节奏,板式,速度的变化来表现剧情的矛盾冲突。7.皮黄腔:是西皮腔与二黄腔的产物,1790年,乾隆八十寿辰,安徽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进京祝寿,皮簧腔开始进入京城,为清末京剧形式奠定了基础。老生三杰: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8.《乐律全书》:明代朱载(土育)著作;书中记载了“新法密率”(即十二平均律)的推演方法,彻底解决了“黄钟不能还原的”历史问题。9.《神奇秘谱》: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古琴曲谱集,明代朱权编辑,明代洪熙元年(1425)成书,收琴曲63首,上卷《广陵散》《高山》《流水》《酒狂》等唐宋以前古曲15首;中下卷共48首;包括《梅花三弄》《离骚》等,是研究古代琴曲的重要谱集

近代音乐

1.学堂乐歌:是20世纪我国学堂里乐歌课所教唱的歌曲,主要内容大部分是反映当时中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要求学习欧美科学文明,实现富国强兵等爱国主义思想,创作手法主要采用欧美日本歌曲曲调,进行选曲填词或按词选曲,代表人物有沈心工,李叔同,曾志忞;影响及意义:是近代民主主义音乐文化的开端,它使集体歌唱这一新形式得到确立于传播;普及了简谱,介绍了五线谱和西方的音乐知识;其歌曲体裁对其后音乐创作影响很大;乐歌运动影响培养了一批音乐人才;所以这一切都具有启蒙时期的开创意义,他直接影响了我国五四运动以后的音乐文化发展。代表作:沈心工《体操》《兵操》《黄河》《春游》《学校唱歌集》《送别》《游子吟》;曾志忞《乐典教科书》;李叔同《国学唱歌集》《音乐小杂志》《祖国歌》《春游》《幽居》。

2.萧友梅:广东香山人,对创办中国新的专业音乐教育和音乐师范教育起了重要作用。王光祈:四川温江人,他是我国近代音乐史上第一个以外文向世界各国介绍中国音乐的学者,“比较音乐学”系统地介绍西洋音乐学理论和技术理论。青主:原名廖尚果,音乐创作《大江东去》是我国最早对艺术歌曲的探索,《我住长江头》。核心思想;音乐是上界的语言。音乐创作的终极目标;创作出一种不同于“模范派”作曲法的最新乐歌。

3.艺术歌曲的产生和发展:赵元任手中得到发展,他的音乐创作特点;音乐民族风格是他创作最重要的特点;A.创作技法上最早对西洋多声创作技巧民族化进行大胆探索,将西洋的多声技巧与中国民族音调相结合,和声上大胆探索中国化和声其中有应用平行四度五度的进行等。B.曲调与歌词的结合上也很讲究;a.题材选择广泛,反映劳动人民现实生活,他对当时政治斗争和现实社会的看法,要求恋爱自由和个性解放等;b.注重音乐形象生动与鲜明,特别是对钢琴伴奏的运用以萧友梅等人更重视,赋予它在形象刻画上的独立意义。代表作:《海韵》《叫我如何不想他》《也是微云》《听雨》《小诗》等。黄自:艺术歌曲,古代诗人谱词,《花非花《踏雪寻梅》《采莲谣》,现代诗人谱词《春思曲》《思乡》《玫瑰三愿》,古代诗词创作作品特点:篇幅短小,技法简练,结构严谨,形象鲜明。刘雪庵;《红豆词》《追寻》《飘零的落花》。陈田鹤;《山中》《春归何处》《江城子》。江定仙;《岁月悠悠》。

4.黎锦辉:湖南湘潭人,以编创儿童歌舞表演曲和儿童歌舞剧,前者是一种集音乐诗歌舞蹈与游戏于一体的新的儿童音乐体裁,篇幅短小,情节简单,它们都以儿童的生活和心中眼中的世界为表现题材,以孩子气歌谣体的白话歌词,采用民间风味的音乐素材,谱成口语化的赋予表情与动作感的优美歌调,并以边游戏边歌唱和载歌载舞的方式演出,《三个小宝贝》,《好朋友来了》,后者儿童歌曲据篇幅较大,有人物情节,歌舞与说白相结合,又配合舞台艺术的多种手段,对具有一定戏剧性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作展示。《麻雀与小孩》《葡萄仙子》《小小画家》

在中国近代发展过程中黎锦辉是第一个致力于儿童歌舞剧创作,并有贡献的作曲家,他的儿童歌舞剧音乐作品之所以受到当时广大青少年的喜爱;a.十分注意结合少年儿童的心理特征 b.创作时吸收了大量的民族小调,民族器乐及戏曲说唱曲牌等。成人音乐:主要创作时间为20世纪20年

代末至30年代末,具体包括成人歌舞歌曲及电影歌曲和电影歌舞音乐创作,《毛毛雨》《桃花江》《花生米》《特别快车》。将我国的民间音调与外国歌舞的音调和节奏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新的风格。5.秧歌剧:在新秧歌运动中产生的秧歌剧,大多是以旧秧歌中的小场子戏作为形式基础,在广泛吸收当地民歌地方戏曲,民间歌舞以及话剧舞蹈等因素综合创编而成的小型歌舞剧;代表作《兄妹开荒》。6.新秧歌剧:1945年《白毛女》是中国民族歌剧成熟的标志,是中国近代音乐是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第三章

2.

2.

2.

2.

2.

2.

中国古代音乐史试题(A)

2003-2004学年第一学期 20XX级《中国古代音乐史》试题(A) 一、判断题:每题0.5分共25分 1、原始时期的乐器一般多用石骨等材料制造() 2、我国迄今出土最早的鼓是殷时期的() 3、《云门》这一乐舞,是黄帝时期的() 4、据史料记载历史上第一个用乐舞形式与民同乐的帝王是舜。() 5、《大濩》是歌颂商汤的乐舞() 6、商代创作淫乐的乐师叫师延() 7、周代音乐等级制度非常严格,诸候使用的乐队是三面摆设的。() 8、根据周代的法律,天子欣赏乐舞,其表演人员应是65人() 9、六代之舞和四夷之舞是周时期创制在乐舞() 10、周代的音乐教育学制为七年() 11、根据考古证实金属乐器最早出现商代() 12周代还没有出现弹拨乐器() 13、“礼崩乐坏”的局面是从东周时期开始的() 14、远古民歌曲调篇幅短小,结构较规整,多用感叹字,歌词少,对吗?() 15、《诗经》共有歌曲作品305首() 16、“夸爬鼓瑟而渊渔出听,师旷鼓琴而六马仰秣”对吗?() 17、《乐记》是中国音乐史中的一部美学专著,它主要反映了古代道家的思想() 18、儒家认为:音乐艺术应该大力提倡,不应该仅限于宫廷中() 19、《楚辞》中的“倡”“乱”“少歌”说的是音乐曲式结构() 20、《成相篇》是孟子根据一种民间音乐发展而成的文学作品形式,被现今的学者们认为是我国说唱音乐的鼻祖() 21、汉乐府中的音乐领导人是司马相如() 22、汉乐府这一音乐机构含有音乐教育功能() 23、相和大曲是一种歌有舞的音乐形式,也叫但歌() 24、鼓吹乐是一种少数民族的乐器合奏形式() 25、现在洞箫的前身是笛子() 26、大乐律学家京房是西汉时期的人() 27、《踏谣娘》这种表演形式最早出现在南北朝() 28、古“高昌乐”中的“高昌”说的是现在的新疆吐鲁番地区() 29、清商乐是在北方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音乐形式() 30、西曲与吴歌都不把歌曲连缀起来演唱() 31、《广陵散》这一古琴曲是“竹林七贤”之一阮籍演奏的代表作品() 32、筚篥是一外来吹奏乐器也叫唢呐() 33、钹这一乐器大约在公元五世纪传入我国() 34、我国杰出的乐律学家何承天是南北朝时期的人() 35、变文对后来的说唱音乐诸宫调、鼓子词等有很大的影响()

《音乐基础知识》教学大纲

《音乐基础知识》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音乐教育是职业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与审美能力,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课程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对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学习音乐的良好态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2、通过音乐实践活动,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审美意识,促进个和谐发展。使学生具有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和欣赏音乐的能力。 3、学习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了解外国优秀音乐作品,扩大文化视野。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4、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乐教育之中。启迪智慧,培养共处意识和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第二部分大纲内容 音乐基础教学内容包括唱歌、欣赏、器乐、识谱等。 (一)唱歌

1、学习中外优秀歌曲。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能够独立地、有感情地歌唱,并积累和背唱一定数量的歌曲。 2、学习轮唱和二声部合唱。提高与他人共同歌唱的能力,做到声音和谐、均衡,能够理解指挥的意图。 3、在小学基础上,进行唱歌基本技能练习,提高歌唱表现力。了解保护嗓音的常识,防止喊叫和用嗓过度。 (二)欣赏 1、欣赏中外优秀音乐作品,重视学习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 2、进一步了解人声分类和演唱形式、常见乐器和演奏形式,听辨常见乐器的音色,了解音乐的基本表现手段和常见的音乐体裁。 (三)器乐 1、根据不同条件,可选学简易的乐器。所选乐器,应注意音准和音色。鼓励师生自制简易乐器。 2、在小学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所选乐器的演奏方法。 3、提高演奏表现力,能演奏并积累一定数量的简单乐曲。 (四)识谱 1、在小学初中基础上,继续学习简谱或五线谱知识。五线谱教学用首调唱名法。 2、通过音乐实践活动,进一步培养听辨节奏、旋律和视唱乐谱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 第一章歌唱指挥

中国音乐史试卷

甘肃联合大学03-----04学年补考试卷 《中国音乐史》试卷 学院 级 专业 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 A .《吕氏春秋》 B.《管子·地员篇》 C. 《乐记》 D.《乐府要录》 2、磬属于“八音”分类法中的( )类。 A .金 B.土 C.石 D.匏 3、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宫廷音乐机构是( ) 。 A 大司乐 B 乐府 C 教坊 D 大乐署 4、根据西域音乐创作出“新声二十八解”的是( )。 A 李龟年 B 王麻奴 C 李延年 D 师旷 5、我国民间艺人的专业组织“社会”最早出现在( )。 A ,宋代 B ,商代 C ,汉代 D ,唐代。 6、下列作品中沈心工作曲的是( )。 A 《中国男儿》 B 《黄河》 C 《缠足苦》 D 《地球》 7、1927年,( )于上海筹建国立音乐院。 A 萧友梅 B 黄自 C 黎锦晖 D 冼星海 8、下面哪个大合唱不是马思聪创作的( ) A 《春天大合唱》 B 《牺盟大合唱》 C 《民主大合唱》 D 《祖国大合唱》 9、下列钢琴作品中属于贺绿汀创作的是( ) A 《五首素描》 B 《牧童短笛》 C 《牧童之乐》 D 《中国组曲》 10、下列作品中属于刘天华创作的是( )。 A 《光明行》 B 《怀乡行》 C 《前进操》 D 《三门峡畅想曲》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20分) 1、原始时期的古乐舞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曾侯乙墓编钟是古代________ 乐器,1978年出土于湖北随县,全套编钟 _________枚,每组分三层,总音域可达_______________,每钟可发出 ___________两个音。 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歌舞戏有 、 、 等。 4、“临川四梦”是指《紫钗记》、《邯郸记》、《南轲记》和__________。 5、我国目前所见的一部器乐合奏谱是 。 6、《长恨歌》是我国第一部清唱剧,他的曲作者是 。 7、赵元任的主要歌曲作品有 、 、 , 其大型合唱作品是 。 8、冼星海创作特色是 、 、 、 。 三、概念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2.《溪山琴况》 3.《神奇秘谱》 4.黄 自 四、连线题(每题2分,共20分) 张 曙 《内蒙组曲》 任 光 《大刀进行曲》 阎述诗 《渔光曲》 马思聪 《五月的鲜花》 麦 新 《日落西山》 宋 扬 《嘉陵江上》 费 克 《古怪歌》 舒 模 《茶馆小调》 江文也 《跌到算什么》 贺绿汀 《台湾舞曲》

2014春季华师在线中国音乐史满分作业

1.第1题 《踏谣娘》是的重要代表节目。 A.相和歌 B.鼓吹乐 C.歌舞戏 D.参军戏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 ? 2.第2题 是近代专业音乐创作的主要开拓者。 A.李叔同 B.刘天华 C.箫友梅 D.聂耳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 ? 3.第4题 的《民族解放交响乐》是中国第一部以“民族解放运动”为题材的大型西洋管弦乐作品。 A.冼星海 B.马思聪 C.贺绿汀 D.谭小麟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 ? 4.第8题 的成名作《台湾舞曲》是一首标题性的幻想音诗。 A.谭小麟 B.黄自 C.江文也 D.江定仙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 ? 5.第9题 是近代“海派京剧”的重要代表人物。 A.梅兰芳 B.周信芳 C.马连良 D.杨小楼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 ? 6.第13题 我国近代第一首真正意义上的交响音乐作品是。 A.萧友梅的《新霓裳羽衣舞》 B.贺绿汀的《晚会》 C.黄自的《怀旧》 D.冼星海的《d小调奏鸣曲》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 ? 7.第14题 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文字谱式的古琴谱是。 A.《广陵散》 B.《流水》 C.《胡笳十八拍》 D.《竭石调幽兰》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 ? 8.第15题 是南戏“四大传奇”之一。 A.《荆钗记》 B.《窦娥冤》 C.《西厢记》 D.《倩女离魂》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

9.第16题 的音乐素材来自于京剧西皮过门的音调。 A.赵元任《海韵》 B.萧友梅《问》 C.黄自《春思曲》 D.赵元任《教我如何不想他》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 ? 10.第17题 “八音”是我国最早的科学乐器分类法,“簧”属于类乐器。 A.丝 B.匏 C.木 D.竹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 ? 11.第18题 汉代乐府中的“协律都尉”是。 A.李延年 B.谭鑫培 C.司马相如 D.万宝常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 ? 12.第19题 1915年先生在《音乐小杂志》上发表的,是迄今所见中国人最早发表的钢琴音乐作品。 A.贺绿汀《牧童短笛》 B.赵元任《和平进行曲》 C.江定仙的《摇篮曲》 D.李荣寿《锯大缸》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

音乐专业中外音乐史与欣赏教学大纲

音乐专业中外音乐史与欣赏教学大纲(五年制) 一、本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中外音乐史是高职音乐专业必修的音乐基础课程。它是一门概要的学习、了解中国外国音乐文化历史发展传统和遗产的音乐史论课程。其目的是丰富学生的音乐史论知识,提高音乐修养,开阔艺术视野,使之对中外音乐文化传统具有较为系统的认识,为专业学习、艺术实践打下牢固的基础。 本课程把原来传统教学中音乐史与音乐欣赏课内容加以整合,使学生对音乐史的理论知识有了更直观生动地了解,尤其是对于不同时期、不同风格、不同作曲家的音乐作品理解的更为深入。使得课堂的教学气氛更加活跃。 二、课程内容、目的、要求 (一)中国音乐简史部分 1、教学内容:原始社会音乐。 教学目的与要求: (1)、要求学生掌握音乐的起源和远古音乐的状况。 (2)、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 2、教学内容:先秦音乐。 教学目的与要求: (1)、对先秦音乐的主要内容作以了解。 (2)、先秦历史作以简介。 3、教学内容:秦、汉、魏、晋、南北朝。 教学目的与要求: (1)、重点了解何承天的<<声无哀乐论>>。 (2)、理清不同时期音乐风格的延续和创新。 4、教学内容:隋、唐音乐。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隋、唐音乐及历史的辉煌,并且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对唐代大曲重点介绍。 5、教学内容:宋、元音乐。 教学目的与要求: (1)、对中国戏曲音乐作重点掌握。 (2)、各个戏曲门派代表人物着重介绍。 6、教学内容:明、清音乐。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明、清音乐概况。 7、教学内容:中国近代、现代音乐。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学堂乐歌。 (2)、了解学堂乐歌的作者沈心工、李同。 8、教学内容:中国现代音乐。 教学目的与要求:重点是对器乐创作和音乐社团的了解。 9、教学内容:五、六十年代的音乐。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五、六年代的代表作曲家、作品。 10、教学内容:七、八十年代前后音乐。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七十年代社会现状从而理解当时音乐发展缓慢的原因对歌剧、合唱作重点介绍。 (二)外国音乐简史部分 11、教学内容:古希腊音乐。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西方古典音乐的产生和特点。 (2)、与中国同期音乐相比较。

中国音乐史复习题

学堂乐歌:学堂乐歌内容:(1)目的:为了唤起民众的爱国热情,以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2)内容:1、通过不同的角度宣扬“富国强兵”、抵御外强欺凌的爱国精神。2、呼吁妇女解放、鼓吹男女平等,鼓吹学习新文化。3、向青少年进行勤学苦练、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教育。(3)形式:以西方和日本通用的简谱或五线谱记谱的、供学生集体咏唱的齐唱曲。辛亥革命后开始有少量的合唱曲,极少数的作品还配写了简单的钢琴伴奏谱。歌曲绝大多数是根据现成的歌调以新词编成的。(4)音乐特点:1、大多采用日本歌曲曲调进行填词。2、主要选取欧美的歌曲进行填词。3、也有我国民族音调填词的。4、按照“选曲填词”或“按词选曲”的方式编写。5、由我国音乐家自己创作曲调。意义:1.学堂乐歌是欧洲音乐文化大规模传入中国的开端,也是中国新民族主义文化在音乐领域的萌芽 2.学堂乐歌为中国“新音乐”的诞生和发展开启了源头; 3.为后来我国的军歌,工农革命歌曲和群众歌曲体裁的发展开了先河; 4.为欧洲音乐文化的知识和技能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奠定了基础; 5.为我国培养了第一批现代意义上的音乐家。 学堂乐歌的代表人物:(1)沈心工《体操——兵操》、《竹马》、《蝴蝶来》、《黄河》。《黄河》是他自编曲调的歌曲,以杨度的词所谱写的歌曲,体现出歌词中要求的那种宏大气魄和强烈激情。(2)李叔同:贡献:日本留学时学习绘画、兼攻音乐;参与我国第一个话剧团体“春柳社”的活动;独自编印了我国最早的音乐刊物《音乐小杂志》;1910年回国任教,为我国近代早期艺术教育事业做出了显著贡献;编写歌曲约70多首。《春游》《送别》;是强调学校歌曲必须具有艺术审美价值的一位突出代表。(3)曾志忞:贡献:开展普及音乐的社会音乐活动;致力于学堂乐歌的编写,《春游》《练兵》《扬子江》;致力于音乐方面的著作。 沈心工:创作特点:词曲配合贴切,易于上口,多以民主教育为主要内容。他善于描写儿童生活中的事物,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学生传达进步文明的思想。是最早使用白话文写作歌词的作者。 沈心工、李叔同、曾志忞的生平和音乐贡献。 沈心工:原名沈庆鸿,中国近代音乐教育家。1902年留学日本,回国后热衷于推进中国音乐教育事业,最早开设音乐课,并编写了大量学堂乐歌,作为教材出版了《学校唱歌集》 贡献:沈心工是学堂乐歌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最早在中国开设了乐歌课和音乐课,出版了《学校唱歌集》《重编学校唱歌集》《民国唱歌集》,编写了一百八十多首学堂乐歌,在填词过程中,密切地结合青少年心理、生理特点,编写的题材广阔丰富、语言通俗易懂、意味深长。例如《竹马》《赛船》《铁匠》。他的《黄河》是自己根据杨度的词作曲,曲调大气雄浑,抒发了强烈的爱国热情。 李叔同:原名李文涛,又名岸,字叔同,出生天津,1905年前往日本留学,学习绘画兼音乐,参加了我国第一个话剧社团“春柳舍”,独自编印了我国最早的音乐刊物《音乐小杂志》,培养了许多音乐家美术家如:丰子恺、刘质平、吴梦非等,法号“弘一” 贡献:曾独自编印了我国最早的音乐刊物《音乐小杂志》,回国后曾在多所学校任教,为艺术教育事业的初创做出显著贡献,培养了许多音乐家美术家。一生编写七十多首歌曲,如《早秋》《月夜》《送别》《春游》等,这些歌曲曲调流畅优美,文辞秀丽生动,艺术形象和声调音韵上歌词与曲调完美结合。他的歌曲多带有抒情性质,强调学校歌曲的审美性质。有的在曲调基础上配上了钢琴伴奏,例如《送别》,三声部合唱曲《春游》 曾志忞:1901年赴日本留学学习法律,后又改学习音乐,1908年在“上海贫儿院”设立音乐部,在幼儿中培养音乐人才,并在他们中组织了一个管弦乐队。 贡献:曾志忞的音乐贡献可分为三方面:1、开展普及音乐的社会活动。包括与日本的中国留学生一起创办“亚雅音乐会”,上海贫儿院音乐部其管弦乐队,这在当时都是首创的。特别是上海贫儿院管弦乐队更是中国最早的管弦乐团。2、编写学堂乐歌,例如《练兵》、《游江》等,3、他对中国新音乐贡献最突出的是对音乐方面的论述,他编写或翻译了许多音乐理论的书籍 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下新音乐的发展 一、音乐教育的发展 大同乐会:由郑觐文发起的,成立于1920年,宗旨为“本会专门研究中西音乐、筹备演作大同音乐,促进世界文化运动”。培养了许多民乐人才,该会还从事我国古代雅乐器的仿制,进行演奏和民乐合奏的试

大学音乐教学大纲

合奏 Ensemble 适用范围:2009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课程编号:55170102、65170102 学分:2 学时:40 (其中:讲课学时:20实验学时:20 上机学时:0) 先修课程:器乐、乐器、乐理、视唱练耳 适用专业:音乐表演 建议教材:《合奏与指挥》朴东生,上海音乐出版社,第1版 开课单位:音乐学院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黑体小四号) 课程性质:专业方向选修课 课程任务:该课程是音乐系表演专业器乐方向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兼容音乐普及教育,以及培养专业乐队人才的一门学科。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应具有一定的重奏经验,对乐队作品有所接触并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必须具备良好的听觉,较强的试奏能力,同时在修读音乐史以及相关音乐理论课程,具有基本的与本课程相匹配的各种演奏技术应用能力。 本课程使学生明确了解交响乐队演奏的基本素质要求,培养专业演奏精神;.熟悉经典乐队作品,掌握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奏风格;练习掌握合奏技术综合应用的基本方法以及和乐队指挥合作的能力;初步具备独立表达乐队音响层次的能力与合作能力。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及要求 (一)民族管弦音乐合奏 1. 课程教学内容 (1)绪论,围绕中、西方乐器,欣赏近、现、当代知名的乐团的演出视频 (2)对管乐、弦乐、弹拨乐、打击乐器形成系统的认知,并明晰各种乐器在合奏曲目中的用途。 (3)民族管弦音乐的发展历史; (4)理解地域特征对于代表乐种的影响; (5)知道民族乐器的种类划分方法; (6)掌握各类乐器的代表乐器的相关历史和代表曲目; (7)了解民乐团队的编制、座位图、主要乐器的音域等问题;

(8)欣赏代表性的民族管弦音乐。 2.课程重点、难点 (1)民族管弦音乐的发展历史; (2)理解地域特征对于代表乐种的影响; (3)知道民族乐器的种类划分方法; (4)掌握各类乐器的代表乐器的相关历史和代表曲目; (5)了解民乐团队的编制、座位图、主要乐器的音域等问题; 3.课程教学要求 (1)使学生熟悉合奏种类的划分; (2)了解当代民族管弦音乐发展现状; (3)具备欣赏民族管弦音乐作品、理性分析民族管弦音乐作品的综合素养。(二)交响乐合奏 1. 课程教学内容 (1)交响乐的沿革与发展概况; (2)西方音乐史上,各个历史时期的交响音乐发展; (3)交响乐团的基本编制、座位图、主要乐器音域表; (4)交响乐团的分布; (5)知名交响乐团及知名指挥家; 2.课程重点、难点 (1)交响乐的沿革与发展概况; (2)西方音乐史上,各个历史时期的交响音乐发展; (3)交响乐团的基本编制、座位图、主要乐器音域表; 3.课程教学要求 (1)了解当代交响乐的发展现状 (2)具备欣赏交响乐作品、理性分析交响乐作品的综合素养 (三)排练 1. 课程教学内容 (1)中国民族管弦音乐合奏乐曲 (2)西洋交响乐合奏乐曲 2.课程重点、难点 (1)中国民族管弦音乐合奏乐曲 (2)西洋交响乐合奏乐曲 3.课程教学要求

中国音乐史试题单选题

中国音乐史试题单选题 第1题分我国第一部较系统的总结了“儒家音乐思想”的论着是 A、《乐记》 B、《乐论》 C、《声无哀乐论》 D、《梦溪笔谈》 第2题分的音乐素材来自于京剧西皮过门的音调。 A、赵元任《海韵》 B、萧友梅《问》 C、黄自《春思曲》 D、赵元任《教我如何不想他》 第3题分我国第一部清唱剧是。 A、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 B、萧友梅的《新霓裳羽衣舞》 C、吕骥的《凤凰涅盘》 D、黄自的《长恨歌》 第4题分黄源洛创作的歌剧遵循了西洋歌剧的创作程式,是中国新歌剧探索期的重 要代表作。 A、《荆轲》 B、《观音》 C、《秋子》 D、《白毛女》 第5题分孔子观赏古乐舞后称赞它“尽善尽美”,这是古人最早提出的艺术评价准 则。 A、《大武》 B、《韶》 C、《咸池》 D、《云门》 第6题分是东汉琴家阮籍的重要代表作品。 A、《胡笳十八拍》 B、《广陵散》 C、《幽兰》 D、《酒狂》

第7题分中国古代音乐文化在时期出现了巨大转折,市民音乐走向繁荣。 A、魏晋 B、隋唐 C、宋元 D、明清 第8题分中国近代音乐史上被称为“学堂乐歌之父”的是。 A、黎锦辉 B、沈心工 C、李叔同 D、萧友梅 第9题分秦汉时期兴起的是一种以吹管和打击乐器为主兼有歌唱的器乐合奏形式。 A、相和歌 B、鼓吹乐 C、清商乐 D、百戏 第10题分用三分损益的方法,将“徵”音弦长三分而损之,得到音。 A、宫 B、商 C、角 D、羽 第11题分近代较有影响的民间器乐社团中,古琴社以,最为着名。 A、今虞琴社 B、大同乐社 C、天韵社 D、国乐改进社 第12题分西周礼乐机构春官中的最高乐官是。 A、瞽师 B、大师 C、大司乐 D、乐师 第13题分近代传统音乐品种中的职业化程度最高。 A、器乐 B、歌舞 C、说唱 D、戏曲 第14题分贺绿汀创作的管弦乐作品在配器和复调手法运用方面堪称佳作。 C、《森吉德玛》 D、《台湾舞曲》

成人教育《中国音乐史》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周朝建立的音乐机构是_D______。 A:太常寺B:教坊C:大乐署D:大司乐 2、____C____的歌唱被形容为"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A:秦青B:王豹C:韩娥D:绵驹 3、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共__C____件。 A:63B:64C:65D:66 4、周代的乐器分类法"八音”是依据___B____分类的。 A:演奏方法B:制作材料C:乐曲品种 5、商民族盛行的求雨舞是____A____。 A:雩舞B:魌舞C:大濩D:桑林 6、孔子在观看_____D________的演出后曾经"三月不知肉味”。 A:葛天氏之乐B:云门C:咸池D:箫韶 7、“候人兮猗”相传是____B____时期的一首情歌。 A:夏桀B:夏禹C:商汤D:商纣 8、原始乐舞___B________的表演形式是"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 A:伊耆氏之乐B:葛天氏之乐C:朱襄氏之乐D:箫韶 9、汉武帝时期乐府机构的重要领导人是___C______。 A:司马相如B:蔡邕C:李延年D:嵇康 10、音乐美学著作《声无哀乐论》的作者是___A_____。 A:嵇康B:阮籍C:曹植D:沈约 11、“新律”由南北朝时期的___C______提出。 A:钱乐之B:荀勖C:何承天D:京房 12、___A________是目前所见的我国最古老的曲谱,是唯一一首用文字谱记写的琴曲。A:《碣石调?幽兰》B:《广陵散》 C:酒狂D:《流水》 13、《教坊记》由唐代_____D____著。 A:南卓B:段安节C:杜佑D:崔令钦 14、民间音乐形式____B____的特点是以鼓和角为主奏乐器,于军中马上奏之。 A:鼓吹曲B:横吹曲C:短箫铙歌D:相和歌 15、唐代被誉为"记曲娘子”的音乐家是____C_______。 A:永新B:念奴C:张红红 16、琴曲《离骚》是琴家_____D______所作。 A:颜师古B:蔡琰C:董庭兰D:陈康士 17、诸宫调是宋代产生的一种大型说唱形式,其创始人是___A_______。 A:孔三传B:张五牛C:柳永D:王溥 18、元杂剧《汉宫秋》是_____B_____创作的。 A:关汉卿B:马致远C:郑光祖D:白朴 19、《白石道人歌曲》中收录了用俗字谱记载的词调歌曲___C____首。 A:15B:16C:17D:18 20、《神奇密谱》的编者是___A_____。 A:朱权B:徐祺C:汪芝D:张孔山 21、昆曲作品《长生殿》是由___B_____创作的。 A:汤显祖B:洪昇C:孔尚任D:王玉峰

《中国音乐史》教学大纲

精心整理 《中国音乐史》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刘茹 中国音乐史是音乐大专班必修课程之一。该课程以中国音乐文化史为学科对象,其交叉学科涉及哲学、美学、心理学、历史学、文学、考古学、社会学等多重学科。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教学,将达到以下几个目标: 1234三、1. 2.想。 3.1.内涵。 2.践活动。 五、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教学时间为一年,开课时间在四年级整学期,周课时两节,共计72学时。 六、考试形式: 1.平时成绩占20%,考勤占10%,期中成绩占10%,期末卷面成绩占60%。 2.考试为闭卷考,以百分制记分。考题包括填空、判断、改错、简答、选择和论述等类型。 ???主要内容、章次

第一学期(36学时)第一编?中国古代音乐 (约8000年前——公元1911年) 第一章?远古、夏、商时期(4课时) (约8000年前——公元前11世纪)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音乐的起源 1. 第二章? 1. 第三章? (公元前221年——公元220)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乐府 第三节鼓吹 第四节相和歌 第五节百戏中的乐舞 第六节乐器的发展 第七节音乐理论成就

作品欣赏: 1.琴曲《广陵散》 第四章?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6课时)(公元220——公元589年)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音乐文化的交流 第三节音乐思想 ? 1. 2. 3. (公元 第七节中外音乐文化交流 作品欣赏: 1.琴歌《阳关三叠》 2.琴箫合奏《梅花三弄》 第六章?宋、元时期(6课时) (公元960——1368年)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市民音乐的勃兴 第三节宋代曲子与元代散曲 第四节说唱音乐 第五节戏曲音乐的成熟和发展 第六节乐器与器乐的发展 第七节乐律学的重要成果 第八节音乐论着 (公元1912年——公元1949年)(2课时)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西洋音乐的传入和学堂乐歌的兴起 一、西洋音乐的传入 二、学堂乐歌的兴起 作品欣赏:(2课时) 1.《中国男儿》 2.《光复纪念》

最新中国音乐史试题 单选题

中国音乐史试题单选题 第1题 (1.0) 分我国第一部较系统的总结了“儒家音乐思想”的论著是 A、《乐记》 B、《乐论》 C、《声无哀乐论》 D、《梦溪笔谈》 第2题 (1.0) 分的音乐素材来自于京剧西皮过门的音调。 A、赵元任《海韵》 B、萧友梅《问》 C、黄自《春思曲》 D、赵元任《教我如何不想他》 第3题 (1.0) 分我国第一部清唱剧是。 A、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 B、萧友梅的《新霓裳羽衣舞》 C、吕骥的《凤凰涅槃》 D、黄自的《长恨歌》 第4题 (1.0) 分黄源洛创作的歌剧遵循了西洋歌剧的创作程式,是中国新歌剧探索期的重 要代表作。 A、《荆轲》 B、《观音》 C、《秋子》 D、《白毛女》 第5题 (1.0) 分孔子观赏古乐舞后称赞它“尽善尽美”,这是古人最早提出的艺术评价准 则。 A、《大武》 B、《韶》 C、《咸池》 D、《云门》 第6题 (1.0) 分是东汉琴家阮籍的重要代表作品。

A、《胡笳十八拍》 B、《广陵散》 C、《幽兰》 D、《酒狂》 第7题 (1.0) 分中国古代音乐文化在时期出现了巨大转折,市民音乐走向繁荣。 A、魏晋 B、隋唐 C、宋元 D、明清 第8题 (1.0) 分中国近代音乐史上被称为“学堂乐歌之父”的是。 A、黎锦辉 B、沈心工 C、李叔同 D、萧友梅 第9题 (1.0) 分秦汉时期兴起的是一种以吹管和打击乐器为主兼有歌唱的器乐合奏形式。 A、相和歌 B、鼓吹乐 C、清商乐 D、百戏 第10题 (1.0) 分用三分损益的方法,将“徵”音弦长三分而损之,得到音。 A、宫 B、商 C、角 D、羽 第11题 (1.0) 分近代较有影响的民间器乐社团中,古琴社以,最为著名。 A、今虞琴社 B、大同乐社 C、天韵社 D、国乐改进社 第12题 (1.0) 分西周礼乐机构春官中的最高乐官是。 A、瞽师 B、大师 C、大司乐 D、乐师 第13题 (1.0) 分近代传统音乐品种中的职业化程度最高。

中国音乐史试题(含答案)

中国音乐史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空计20分 1 在远古社会中,诗歌,音乐,舞蹈三者溶为一炉,不可分离,所以古代文献中常把音乐写作( ); 2 到周代时,周的统治者把从黄帝开始之周代的由各代所制的乐舞,统称(" "),用于宴飨和祭祀活动中; 3 《诗经》中的"国风"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北方黄河流域以秦声为主以( )为代表的民歌;一类是长江中,下游以周南,召南为代表的民歌; 4 春秋,战国时代,管仲在其著作《管子地圆篇》中对乐律学提出了(" ")的理论,这是我国也是世界上( )的律学理论; 5 到汉武帝时,西汉进入到全盛时期.(" "),公元前112 年西汉政府设立了在我国音乐历史上有名的音乐机构———( ); 6 "相和歌"的另一种含义是一种歌曲的演唱形式.它最早为无伴奏的(" "),以后发展成"但歌",一直发展到由( )相和歌; 7 北魏的太武帝在统一北中国以后,曾大量接受了先进的汉族音乐文化,( )在这个时期利用鲜卑族民歌曲调,填新词"凡一百五十章",叫作(" "),也叫"北歌". 8 《声无哀乐论》是我国魏晋时期的一篇( )著作,全文是用"秦客"问(" ")的对话形式写成; 9 隋,唐时代,一些经过劳动人民世世代代创造和提炼的民歌中的一些好的曲调,经过文人的选择,( ),加工,并用新词配曲的音乐,叫做(" "); 10 工尺谱是以记写音乐符号的(" ")而得名的的一种记谱形式; 11 姜夔的词体歌曲现保存有( )首,这些作品都附带乐谱(工尺谱),这是仅见的宋代( ),对于我们考证,了解宋代音乐的情况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 12 唱赚是唐,宋时期的一种说唱音乐形式,曲本叫( )其音乐范围很广,既包含传统的艺术歌曲,也有当时的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民间歌曲; 13 弹词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著名的艺人, 其中以乾隆年间的苏州艺人王周士,嘉,道年间的( ),毛菖佩,俞秀山,陆瑞廷尤为著名. 二单项选择题( 请在下列被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共10题每题1分计10分 1 古琴曲《潇湘水云》的作者是: a(嵇康),b(陈康士),c(郭沔) 2 见诸记载的琵琶曲《楚汉》最早演奏者是: a(成玉),b(汤应曾),c(张雄) 3 《弦索备考》的编辑者是:a(荣斋),b(华秋萍),c(王猷定) 4 《乐府传声》的作者是: a(徐青山),b(徐大椿),c(燕南芝庵) 5 《祖国歌》的填词者是: a(沈心工),b(曾孝谷),c(李叔同) 6 《五四纪念爱国歌》的作者是: a (萧友梅),b(赵元任),c(黄自) 7 二胡曲《良宵》的作者是:a(刘天华),b(阿炳),c(徐炳麟) 8 歌曲《渔光曲》的作者是:a(聂耳),b(任光),c(青主) 9 歌曲《团结就是力量》的作者是:a(李劫夫),b(李一鸣),c(卢肃) 10 歌曲《古怪歌》的作者是: a(宋杨),b(费克),c(马可) 三请解释下列名词每题5分共4题计20分 1 相和大曲 2 沈心工 3 黄自 4 《黄河大合唱》

音乐史教学大纲完整版

音乐史教学大纲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中国音乐史》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刘茹 中国音乐史是音乐大专班必修课程之一。该课程以中国音乐文化史为学科对象,其交叉学科涉及哲学、美学、心理学、历史学、文学、考古学、社会学等多重学科。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教学,将达到以下几个目标: 1、使学生概要了解中国音乐丈化发展的脉络。 2、使学生基本理解中国音乐文化的生成土壤,能对重大的音乐事象作简要的解释。 3、培养学生在从事基础音乐教育时所必备的音乐史学常识。 4、培养学生价值相对论的文化观,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原则及要求 1.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和结构,对本门课程有一个总体的认识。 2.掌握《中国音乐史》的基本概念、基本史实和基本发展脉络,了解学科发展的新理论和新思想。 3.密切联系实际,学会将理论知识运用到艺术实践,解决实际问题,把学科理论的学习融入对艺术活动实践的研究和认识中,切实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式 1.以教师的讲授为主,结合音乐史料文献、文物、音响等,运用多媒体技术和多种相关手段开展教学活动。力求以音、像、图、书、谱、表等多种形式,全面介绍音乐史料的特点及其音乐艺术内涵。 2.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根据课程讲授进度,适当开展实地教学与社会实践。除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课堂课时数外,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资料收集、整理和专题研究活动以及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 五、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教学时间为一年,开课时间在四年级整学期,周课时两节,共计72学时。 六、考试形式: 1.平时成绩占20%,考勤占10%,期中成绩占10%,期末卷面成绩占60%。 2.考试为闭卷考,以百分制记分。考题包括填空、判断、改错、简答、选择和论述等类型。 主要内容、章次 第一学期(36学时) 第一编中国古代音乐 (约8000年前——公元1911年) 第一章远古、夏、商时期(4课时) (约8000年前——公元前11世纪)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音乐的起源 第三节古歌与古乐舞 第四节古乐器 第五节音阶的形成 作品欣赏: 1.埙曲《哀郢》 第二章西周、春秋、战国时期(4课时) (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221年)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西周的礼乐和音乐教育 第三节乐舞与歌唱、歌唱理论 第四节乐器与器乐的发展 第五节古乐理、乐律学观念的形成 第六节音乐思想 作品欣赏: 1.琴曲《流水》

(0831)《中国音乐史》网上作业题及答案

1:[单选题]周朝建立的音乐机构是_______。 A:太常寺 B:教坊 C:大乐署 D:大司乐 参考答案:D 2:[单选题]________的歌唱被形容为"余音绕梁,三日不绝”。A:秦青 B:王豹 C:韩娥 D:绵驹 参考答案:C 3:[单选题]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共______件。 A:63 B:64 C:65 D:66 参考答案:C 4:[单选题]周代的乐器分类法"八音”是依据_______分类的。A:演奏方法 B:制作材料 C:乐曲品种 参考答案:B 5:[单选题]商民族盛行的求雨舞是________。 A:雩舞 B:魌舞 C:大濩

D:桑林 参考答案:A 6:[单选题]孔子在观看_____________的演出后曾经"三月不知肉味”。 A:葛天氏之乐 B:云门 C:咸池 D:箫韶 参考答案:D 7:[单选题]“候人兮猗”相传是________时期的一首情歌。 A:夏桀 B:夏禹 C:商汤 D:商纣 参考答案:B 8:[单选题]原始乐舞___________的表演形式是"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A:伊耆氏之乐 B:葛天氏之乐 C:朱襄氏之乐 D:箫韶 参考答案:B 9:[判断题]曾侯乙墓葬位于湖南省。 参考答案:错误 10:[判断题]“笙”属于竹类乐器。 参考答案:错误 11:[判断题]《云门》是黄帝部族崇拜云图腾的乐舞。 参考答案:正确 12:[判断题]《成相篇》记载于《乐记》一书中。 参考答案:错误 13:[判断题]墨子提出了"非乐”的思想。 参考答案:正确

14:[判断题]乐悬制度对王的规定是"宫悬”。 参考答案:正确 15:[判断题]春秋时期的师况是卫国著名的宫廷乐师。 参考答案:错误 16:[判断题]“三分损益法”记载于《管子?地员篇》中。 参考答案:正确 17:[判断题]陶埙是我国出土数量最多、分布地域最广的原始吹奏乐器。 参考答案:正确 18:[判断题]贾湖骨笛出土于陕西的舞阳县。 参考答案:错误 19:[判断题]《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歌诗总集,保存了各类音乐作品的歌词305首。参考答案:正确 20:[判断题]伶州鸠是周穆王时期的著名乐官。 参考答案:错误 21:[判断题]老子提出了"大音希声”的音乐观。 参考答案:正确 22:[判断题]“六代之乐”被儒家奉为雅乐的最高典范。 参考答案:正确 1:[判断题]乐府机构创建于汉代。 参考答案:错误 2:[判断题]鼓吹曲以鼓、排箫和铙为主奏乐器。 参考答案:错误 3:[判断题]我国律学史上第一个将弦律与管律加以区分的人是汉代的京房。 参考答案:正确 4:[判断题]被田青评价为中国佛教音乐史上第一位杰出的中国佛曲作家是南北朝时期的萧衍。 参考答案:正确 5:[判断题]琴曲《酒狂》相传为三国时期的阮籍所作。 参考答案:正确 6:[判断题]教坊是由政府管辖的音乐机构。 参考答案:错误 7:[判断题]《梅花三弄》最早是一首笛子曲,相传由东晋时期的桓伊所作。 参考答案:正确 8:[判断题]减字谱是晋代的曹柔在"文字谱”的基础上革新创造的一种古琴记谱法。 参考答案:错误 9:[单选题]汉武帝时期乐府机构的重要领导人是_________。 A:司马相如 B:蔡邕 C:李延年 D:嵇康

《音乐学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音乐学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二、课程简介 《音乐学专业导论》是音乐学专业一年级新生的专业方向必修课,本课程主要介绍音乐学专业大学四年的主要内容,包括本专业的知识结构及课程组合、专业基础知识和核心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与课堂教学环节的关系、专业必需的公共基础知识和通用能力以及考研课程、专业前沿和重大科研成果;本专业的学习方法,主要技术刊物,技术权威,参考书目、课程设置及未来就业前景和领域的介绍,并了解本院音乐学专业的基本情况,校内教师的职业成就和承担的课程。 三、课程目标 通过学习专业导论,结合专业培养目标,提出本要达到的目标。这些目标包括: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明确在一定阶段内专业学习的主要任务,提高学生学习的针对性和目的性。掌握音乐学专业的专业性质和基本的知识结构及课程组合,包括专业基础知识和核心课程以及专业必需的公共基础知识和通用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明确在本专业的学习过程中,本专业的学习方法,主要的刊物,权威、参考书目;实践教学环节与课堂教学环节的关系以及与相关学科和本院系的其他专业的联系;了解四年应获得的总学分以及学分绩点的含义:必修学分、选修学分、实践环节学分、课外学分是多少。并以此来帮助完成本科专业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目标: 了解考研课程、本专业前沿和重大科研成果、以及该专业在本地的发展、就业前景和人才需求的基本特征和技能要求,从而使学生在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志向和兴趣进行有目的性的学习,在顺利地完成专业课程学习的同时,形成自己的创新实践能力及知识结构,使个人发展有一定的空间性和延展性。

四、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没有先行课程,后续课程为音乐专业课程。 五、教材选用与参考书 1、参考:《2013级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国音乐史试题(含答案)

中国音乐史试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空计20分)1在远古社会中,诗歌,音乐,舞蹈三者溶为一炉,不可分离,所以古代文献中常把音乐写作( );2到周代时,周的统治者把从黄帝开始之周代的由各代所制的乐舞,统称(" "),用于宴飨和祭祀活动中;3《诗经》中的"国风"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北方黄河流域以秦声为主以( )为代表的民歌;一类是长江中,下游以周南,召南为代表的民歌;4春秋,战国时代,管仲在其著作《管子地圆篇》中对乐律学提出了(" ")的理论,这是我国也是世界上( )的律学理论;5到汉武帝时,西汉进入到全盛时期.(" "),公元前112年西汉政府设立了在我国音乐历史上有名的音乐机构———( );6 "相和歌"的另一种含义是一种歌曲的演唱形式.它最早为无伴奏的(" "),以后发展成"但歌",一直发展到由( )相和歌;7北魏的太武帝在统一北中国以后,曾大量接受了先进的汉族音乐文化,( )在这个时期利用鲜卑族民歌曲调,填新词"凡一百五十章",叫作(" "),也叫"北歌".8《声无哀乐论》是我国魏晋时期的一篇 ( )著作,全文是用"秦客"问(" ")的对话形式写成;9隋,唐时代,一些经过劳动人民世世代代创造和提炼的民歌中的一些好的曲调,经过文人的选 择,( ),加工,并用新词配曲的音乐,叫做(" ");10工尺谱是以记写音乐符号的(" ")而得名的的一种记谱形式;11姜夔的词体歌曲现保存有( )首,这些作品都附带乐谱(工尺谱),这是仅见的宋代( ),对于我们考证,了解宋代音乐的情况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12唱赚是唐,宋时期的一种说唱音乐形式,曲本叫( )其音乐范围很广,既包含传统的艺术歌曲,也有当时的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民间歌曲;13弹词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著名的艺人,其中以乾隆年间的苏州艺人王周士,嘉,道年间的( ),毛菖佩,俞秀山,陆瑞廷尤为著名.二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1分计10分)1古琴曲《潇湘水云》的作者是: a(嵇康), b(陈康士), c(郭沔)2见诸记载的琵琶曲《楚汉》最早演奏者是: a(成玉), b(汤应曾), c(张雄)3《弦索备考》的编辑者是: a(荣斋), b(华秋萍) , c(王猷定)4《乐府传声》的作者是:

20世纪中国音乐史学的历史与现状

20世纪中国音乐史学的历史与现状 20世纪中国音乐史也称中国近现代音乐史。 一、20世纪中国音乐史学的研究对象 音乐史和音乐史学的区别:音乐史是指客观存在过的人类的音乐活动及其发展过程。音乐史学是音乐史学家以音乐历史为对象,进行专门研究的一门学科。 二、20世纪中国音乐史学研究的目的 鉴往知来以史为鉴 探求历史的发展规律 ▲音乐史学:尽可能客观的描述人类音乐文化的历史发展过程。史学是通过尽可能客观的描述,或对其发展动因和结果的系统科学阐释,达到音乐文化传承、积累和传播的目的并使人们在不断完善和健全对音乐艺术发展途径的自我认识中,增强后人创造新的音乐文化的能力。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学,是对相去不远的音乐文化历史的研究,与当下的音乐文化发展进程具有更直接、密切的联系。因此,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学就不仅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同时具备特有的现实借鉴价值。 三、20世纪中国音乐史学的本体性征 ▲音乐史学是研究一定范围内音乐文化动态的发展过程。音乐史学的研究必须关注音乐文化历史展衍中的连续性。 ▲音乐本质上是音乐艺术史,音乐史学的主线无疑应当是人类在音乐审美创造与审美实践中的历史发展过程。20世纪中国音乐史学,必须紧紧围绕着这一时期的音乐审美创造与审美实践相关的历史人物或现象作为研究对象。 20世纪中国音乐史学发展历史概述 陈聆群的《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在20世纪》这篇文章,对20世纪音乐史学发面具有重大影响。 20世纪中国音乐史学发源于20世纪初期 清末,有部分学者做了大量关于音乐的笔记,包括赴海外留学的

学生,他们最初的笔记是中国近代音乐史学研究的史料,正式成文是1936年李树化的《近代中国艺术发展史》。 20世纪30年代末,毛泽东提出了“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予批判的总结”的任务。 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了“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上的反映”的观点。阐述了“五四”前后中国文化革命的历史特点,并对中国文化战线发展历程作了具体的评论。 20世纪40年代新音乐运动史研究的直接影响: 1、确立了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指导思想,以及用“新”“旧”的准阶级分析的标准,对音乐现象、人物和作品进行甄别的方法。 2、通过初步开展的“新音乐运动史”的教学,将教学与史学研究进行了较早的联系。 3、对20世纪四十年代前的史料作了一定程度的汇集。 中国音乐史学学科的真正建立在1957年至1958年间。1957年中国音乐家协会组织的一个小组,提出了“中国近代音乐史纲”。随后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和中国音乐家协会,各自建立了研究小组,开始了史料调查、搜集和整理工作,并制定教学大纲草案。 在“大跃进”年代,人们鼓足干劲争上游,在1959年先后形成书稿大概有四部,都为油印本。一部为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李铨民为组长,汪毓和为副组长的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稿编写组,编写成果有:黄翔鹏、主编的《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稿》一共为五编。还有一部较为重要的《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参考资料》一共20册。这一小组由于学术观点的不同,汪毓和根据自己的观点又编写了一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纲》。上海音乐学院以陈聆群教授为主的音乐组编写了《中国现代音乐史纲》;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刘再生老师编写的《中国现代音乐史讲义》。 1961年,在北京(香山)召开了由文化部音乐教材编写组组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