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LTE专项优化CSFB成功率提升思路

移动LTE专项优化CSFB成功率提升思路
移动LTE专项优化CSFB成功率提升思路

移动LTE CSFB成功率提升思路

1CSFB成功率提升思路

1.1CSFB寻呼成功率提升思路

1)、先行核查站点是否存在告警,重点是驻波类告警、传输链路类问题及时钟类告警。2)、核查站点功率设定是否满足规范要求(具体方法后续发送),需要区分单双模功率。

如下为单通道功率标称值,若单模可以直接以如下功率来进行设定;若双模就需要核实TDS 侧功率设定,TDS+TDL功率之和不能超过设备支持功率。

3)、核实小区数据设定是否符合规范要求,主要包含如下几项:端口数、收发模式与设备

特性、射频规划方式是否一致;如RRU3161-FA仅为单通道,就需要在小区属性中设定为单端口、单发单收;若设定为其它就需要核实RRU级联方式及扇区布臵方式是否常规设定。4)、核查站点4G邻区关系是否完整(由于邻区不完整而无法顺利重选导致的假弱覆盖问题)。5)、核查U2000寻呼测量话统是否存在S1接口寻呼下发次数为0的问题,确定是否eNodeB ID重复所致;

6)、核查共站点LAC及TAC是否设定一致(由于经纬度问题或者规划问题导致的异常),是否存在跨MSC Pool的问题。

7)、分析MR数据RSRP及上行干扰数据来判断是否弱覆盖问题导致的寻呼黑洞问题,若是建议调整寻呼次数来加大空口寻呼力度。

8)、对于无线弱覆盖十分严重的小区就需要通过接入类参数进行优化调整,该重选到GSM

或者TDS网络的就要重选过去,避免弱覆盖异常导致的寻呼交互无法顺利进行的问题。1.2CSFB回落成功率提升思路

1)对LTE侧CSFB相关的开关及CSFB优先级参数进行核查,必须依照规范来设定。

2)核查GSM侧CSFB license资源是否充足,华为GSM还需要核实支持CSFB开关及未

知寻呼响应开关是否开启;

3)从U2000话统台对CSFB成功率及准备成功率进行分析,是否存在失败偏高90%以上

的小区,如果失败率高通常都是邻区及频点未添加所致,或者盲切换优先级、

connection态优先级未设定所致,需要依照规范来设定。

4)对TAC-LAC一致性进行核查,需要割接调整的就提单调整,配臵不一致的就提单修改,

避免位臵更新过程中容易导致的回落失败问题。

5)对TOP小区邻区关系进行核查,漏配、错配及频点不全、频点冗余等问题需要及时予

以整改,避免回落频点不合理而导致失败问题。

6)全网GSM站点及LTE站点加入Pool归属,若未组Pool需要加入MSC归属,对于Pool

间的邻区关系建议删除,具体频点也要做出相应的删减(具体需要依照该频点覆盖范围及LTE站点覆盖范围来确定);对于未组Pool的就需要将不同MSC的邻区关系进行删除,频点也如Pool间方式操作。

7)对TOP小区的MR数据进行解析,分析RSRP、上行干扰及UE功率余量话统来综合判

断是否网络干扰导致回落失败。

8)从GSM网络侧分析是否存在SDCCH溢出的问题,需要GSM日常优化去优化。1.3CSFB呼叫成功率提升思路

CSFB呼叫成功率阶段导致失败更多的是在GSM侧,需要重点从GSM网络侧进行优化。1)、对TCH话务溢出问题进行专题优化提升。

2)、结合A+Abis平台对GSM侧接通率TOP小区进行质差及干扰排查优化。

3)、对回落伴随位臵更新频繁小区进行专题分析优化。

在LTE侧回落频点不合理时可能会造成回落小区不是最优小区,引发弱覆盖及质差问题,导致CSFB呼叫失败,对此需要重点从如下方面入手:

1)、对于呼叫失败TOP小区周围LTE站点邻区关系的合理性进行核查,避免4G侧邻区关系漏配及错配导致的回落频点不合理问题。

2全局性数据一致性核查

全局性数据一致性核查主要包含如下几部分:

1)、TAC-LAC-VLR数据一致性核查,是否存在错配、漏配问题。

2)、对核心网侧寻呼类参数进行核查,是否符合规范设定。

参数分为无线类及核心网类(具体参见《移动LTE专项优化CSFB优化技术建议V1.0》)。3寻呼黑洞分析

3.1寻呼黑洞LAC区分析

备注:绿色十字为TOP寻呼失败小区,蓝色圈为LTE站点,红色点为GSM站点,均归属于37364 LAC/TAC。

3.2寻呼黑洞TOP小区处理

对于寻呼黑洞小区筛选寻呼失败率相对比较高的TOP小区进行统计分析(依据省公司通过中兴信令平台获取的sGs接口信令消息)。

案例一:CSFB寻呼成功率0% TOP小区

对于CSFB寻呼成功率为0的小区需要核查所属小区的eNodeB ID是否重复,具体可以通过U2000话统台寻呼性能话统来分析,看小区S1接口接收寻呼消息次数是否为0;另外也可以通过eNodeB站点S1接口信令跟踪来查看,具体查看paging消息中携带的LAC 区指示是否与当前站点一致,若不一致就是eNodeB ID重复所致。

备注:对于同一套MME而言,在eNodeB Id重复就会将寻呼消息下发到最后建立链路的eNodeB站点上去(源于S1链路自建立),导致该站点下主叫用户ok,被叫用户无法接通的问题;具体可以通过站点复位来进行验证(站点复位后被叫业务就会恢复,而对端eNodeB ID重复站点被叫业务将故障)。

案例二:CSFB寻呼成功率0% TOP小区

对于该部分TOP小区需要核实LTE站点的TAC区是否与共站GSM网络的LAC区保持一致,若对应TAC与LAC属于不同POOL或者属于不组Pool情况下的不同MSC,就会出现被叫寻呼下发全部失败的问题;

对于该问题可以通过跟踪主被叫用户信令的方式来进行验证,对于TAC/LAC不一致的站点主叫在回落过程中会伴随位臵更新(目标LAC为GSM网络的位臵区);而对于被叫则由于TAC及LAC属于不同的Pool或者未组Pool的不同MSC,导致寻呼消息下发到当前LTE站点对应的LAC区,而该LAC区所属站点并不在该覆盖区域,最终就会导致寻呼失败;

具体后台统计结果来看,该eNodeB站点“小区S1接口接收寻呼消息次数”不为0,但是寻呼响应次数却全部为0。

小结:对于网络中共站址(50米内)LTE站点TAC与GSM站点LAC不一致问题需要定期进行核查,在规划阶段对于该种类型的问题提前进行关注,具体方法参见附件:

TAC-LAC不一致核查

方法.docx

问题点一:咸阳长武二甲醚办公-HLW-XYDI144TL

1)、查看该站点并不存在相关的告警信息(LST ALMLOG及LST ALMFM)

2)、该站点为共模室分,设备类型为RRU3161-fae,单通道功率为50W(LTE及TDS 各均分20w),RRU参考信号功率设定为12.2dBm,PA/PB均设设定为0。

不过该站点小区配臵为2端口、双发双收模式,同时小区3套共小区RRU分属于不同的扇区,这样配臵2端口及双发双收是存在问题的,建议予以调整(单端口及单发单收)。

3)、对该站点的邻区关系进行核查是否完善,重选参数设臵是否合理,经过核实该站点仅配臵了LTE内部邻区(本站点共站宏站LTE异频邻区),GERAN邻区及频点配臵不全,需要现场核查并添加该站点的邻区关系(包含系统内及系统间邻区关系)。

4)、该站点寻呼话统正常,S1接口寻呼下发次数与周边LTE站点次数接近。

5)、该站点与周边LTE站点及GSM站点TAC区、LAC区保持一致,不存在问题。

6)、查看MR数据来看该站点平均覆盖电平在-92dBm左右,RSRP低于-110dBm的占比7%左右,弱覆盖现象不是很明显。

对该站点建议采取措施如下:

1)、将小区属性修改为单端口、单发单收方式,避免数据配臵问题导致覆盖异常。

2)、将该小区的邻区关系进行完善(含系统内及系统间邻区关系)。

问题点二:咸阳渭城华润纺织-HLH-XYAO372TL-2

1)、查看该站点并不存在相关的告警信息(LST ALMLOG及LST ALMFM)

2)、该站点为共模室分,设备类型为RRU3168-fa,单通道功率为20W(LTE及TDS各均分10w),RRU参考信号功率设定为9.2dBm,PA/PB均设设定为0,考虑可以将该小区功率进一步提升至12.2dBm。

3)、4)、5)步骤均不存在问题。

6)、从RSRP MR数据可以看出咸阳渭城华润纺织-HLH-XYAO372TL-2小区弱覆盖比例偏高,其中RSRP=<-110dBm占比达到24.37%,平均接收电平在-101dBm左右。

对此建议采取如下措施(弱覆盖问题导致寻呼黑洞):

1)、将该站点RS参考信号功率抬升3dB至12.2dBm。

2)、将寻呼次数由1次调整为2次。

在如上措施实施完毕后观察CSFB寻呼失败次数是否有所改善,若不明显就需要执行第三步动作,减少UE驻留LTE小区的概率。

3)、将最小接收电平调整为-120dBm,同时将服务频点低优先重选门限由-116dBm调整为-112dBm,同时TDS侧响应门限也做出调整( 建议慎用,该参数为集团管控参数)。

问题三:咸阳秦都商贸学院南操场-HLH-XYAO333TL-2

1)、经核查该小区系统内邻区关系不全导致无法顺利重选至周边系统内邻区,产生弱覆盖问题,进而导致寻呼失败概率增加。

2)、该站点为RRU3168-fa,参考信号功率为9.2dBm,Pa/Pb均为0,建议将该小区参考信号提升至12.2dBm,加强该小区的覆盖能力。

3.3寻呼参数优化

将寻呼次数由1次调整为2次,可以缓解空口无线环境不好而导致寻呼成功率低的问题,具体需要观察寻呼下发次数在修改后是否存在溢出(因为PCH拥塞导致的paging丢弃数及小区因流控而丢弃的MME对用户的寻呼消息的次数是否大于0,若大于0就需要恢复到1次)。

备注:该参数修改将造成小区内复位,建议晚上实施。

4咸阳CSFB回落成功率提升

4.1CSFB回落频点选择机制

对于CSFB回落频点的选择有2种方式,为了便于频点组规划当前全部采用第一种方式。1)、通过邻区及频点组方式来获取;

2)、通过GERAN相邻频点组运营商共享信息来获取;

对于我们添加的GSM邻区对应的盲切换优先级,网络侧会依照最高盲切换优先级对应频点所对应的频点组来依照盲切换优先级的顺序来进行频点下发(在RRC CONNECTION RELEASE消息中),当前我们全部设定为1个频点组(设定为2个频点组的请核实一下,建议一个足矣),实际上就是以盲切换优先级对应频点顺序进行下发。

最终UE会对下发频点对应信号电平进行搜索,选定其中最强信号(该电平要相对比较高才可以)作为回落频点;

若最强信号电平不够高(对于iphone5s来说-85dBm,对于华为D2来说-95dBm),那么UE将会继续对网络进行搜索选择更高电平的GSM信号进行回落(要高于-85dBm/-95dBm)。

对于CSFB回落成功率提升,先从全局性着手对潜在问题点予以处理,再对TOP小区依照处理流程来进行优化,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分析。

4.2参数及邻区核查

具体参见《移动LTE专项优化CSFB优化技术建议V1.0》

对于邻区核查从错配、漏配着手进行分析,建议使用smartRNO及U-net工具互相印证来规划,两套软件各有千秋,个人人为U-net软件对于邻区规划合理性更好,smartRNO 建议作为核查工具更合适。

具体规划原则参见《LTE互操作邻区配臵核查原则3.0》

备注:当前CSFB专题优化阶段该部分内容一直由省公司这边牵头操作下发地市实施,后面将由地市公司自行不定期进行核查规划。

4.3U2000话统分析

采集U2000中CSFB相关性能指标进行分析,CSFB成功率及CSFB准备成功率理论上应该达到99.8%以上(其余0.2%是由于流程冲突导致的执行失败,无法规避),若存在CSFB 成功率为0的情况就需要核查现网的邻区关系是否添加,频点信息是否正确添加。

CSFB成功率= E-UTRAN向GERAN执行CSFB的次数/ eNodeB收到的CSFB触发次数

CSFB准备成功率= eNodeB成功响应CSFB的次数/ eNodeB收到的CSFB触发次数

若TOP小区中有成功的,就需要分时间段来查看是那个时段恢复的,基本上就可以断定邻区及频点是何时添加的。

4.4POOL归属及外部小区核查

咸阳共计有4个Pool,具体分布如下所示,需要核实如下2个LAC区是否已经配臵。

对MSC Pool边界邻区关系进行核实,是否存在异常。

4.4.1GSM基站POOL归属问题

如下表7个基站pool、LAC存在插花问题,其中前6个经核查为高铁沿线基站,暂不调整;yingjicheAG-XYM600基站的pool、LAC插花问题需核查基站信息及基站经纬度,具体涉及小区如下:

4.4.2LTE定义的GSM邻区TAC与GSM数据库不一致

本次核查发现现11对网定义的GSM邻区LAC与GSM数据库中LAC不一致,或者同一小区出现不同的位臵区信息,需要核查现网GSM小区LAC信息,根据最新信息调整,涉及小区如下:

4.4.3LTE定义的GSM外部小区BCCH频点与GSM数据库不一致

本次核查发现有383对LTE定义的GSM外部小区BCCH频点与GSM数据库不一致,需要核查现网GSM小区BCCH频点信息,根据现网情况调整修改.

4.4.4LTE基站LAC变更

统计LTE小区TAC信息,发现XYAO292基站现网TAC为37346,8月20日数据库中TAC为37120,核查近期是否对该站TAC进行过调整,并检查其2\3\4G互操作作为目标小区时定义的TAC是否同步修改.

4.4.5LTE定义GSM邻区涉及POOL边界

本次核查共发现42个LTE小区定义的GSM邻区中涉及POOL边界小区,但是由于现网频点不一致小区过多,暂时不做调整,待不一致频点调整后,可根据以下原则调整跨POOL 的GSM邻区关系及频点:

1)、定义的跨POOL-GSM邻小区的频点与POOL内小区频点无重复,删除邻区关系及外部小区关系;

2)、定义的跨POOL-GSM邻小区的频点与POOL内小区频点有重复,且该频点的POOL 内邻区较距离较远,跨POOL邻区距离较近,建议删除具有该频点的POOL内及跨POOL 的邻区关系,并删除外部小区定义的该频点;

3)、定义的跨POOL-GSM邻小区的频点与POOL内小区频点有重复,且该频点的跨P00L 邻区较距离较远,pool内邻区距离较近,建议删除具有该频点的跨POOL的邻区关系。

4.5LAC-TAC一致性核查

核查目的:为了避免不一致导致的回落失败问题及回落后伴随的位臵更新过多的问题。

对现网LTE站点及GSM站点LAC/TAC一致性进行核查,情况如下:

1)、7个站点TAC区建议修改,并涉及1个GSM站点割接调整;

2)、2个站点依据ATU测试情况来进行调整;

3)、5个站点需要对GSM网络经纬度进行核实来进一步判断是否需要调整。

4)、其余11个站点处于LAC区边界,从地理位臵来看不用调整。

1)、咸阳渭城交通局-HLH-XYAO039TL站点TAC修改为37123 -HLH-XYAO039TL AD-XYF168-0

2)、咸阳兴平西吴纺织工业园-HLW-XYDI075TL站点TAC修改为37127

3)、咸阳市供电局室分-HLW-XYAI513TL站点TAC修改为37123

4)、将咸阳秦都丽彩怡和人家-HLW-XYDI128TL和咸阳乐育南路华泰-HLH-XYAO194TL两个站点TAC区由37348调整为37123;同时将站点zhixiechangAG-XY109由

XYA-ABSC-G3-007割接到XYA-ABSC-G3-034,同时将LAC区由37345调整为37123

5)、将咸阳乾县南马道共站-HLH-XYBO178TL站点TAC区由36896调整为37350。

LTE网络优化经典案例-重要

1 LTE优化案例分析 1.1 覆盖优化案例 1.1.1 弱覆盖 问题描述:测试车辆延长安街由东向西行驶,终端发起业务占用京西大厦1小区(PCI =132)进行业务,测试车辆继续向东行驶,行驶至柳林路口RSRP值降至-90dBm以下,出现弱覆盖区域。 问题分析:观察该路段RSRP值分布发现,柳林路口路段RSRP值分布较差,均值在-90dBm以下,主要由京西大厦1小区(PCI =132)覆盖。观察京西大厦距离该路段约200米,理论上可以对柳林路口进行有效覆盖。 通过实地观察京西大厦站点天馈系统发现,京西大厦1小区天线方位角为120度,主要覆盖长安街柳林路口向南路段。建议调整其天线朝向以对柳林路口路段加强覆盖。 调整建议:京西大厦1小区天线方位角由原120度调整为20度,机械下倾角由原6度调整为5度。 调整结果:调整完成后,柳林路口RSRP值有所改善。具体情况如下图所示。

问题描述:测试车辆延月坛南街由东向西行驶,发起业务后首先占用西城月新大厦3小区(PCI= 122),车辆继续向西行驶,终端切换到西城三里河一区2小区(PCI =115),切换后速率由原30M降低到5M。 问题分析:观察该路段无线环境,速率降低到5M时,占用西城三里河一区2小区(PCI =115)RSRP为-64dBm覆盖良好,SINR值为2.7导致速率下降。观察邻区列表中次服务小区为西城月新大厦3小区(PCI =122)RSRP为-78dBm,同样对该路段有良好覆盖。介于速率下降地点为西城三里河一区站下,西城月新大厦3小区在其站下应具有相对较好的覆盖效果,形成越区覆盖导致SINR环境恶劣,速率下降。 调整建议:为避免西城月新大厦3小区越区覆盖,建议将西城月新大厦3小区方位角由原270度调整至250度,下倾角由原6度调整为10度。 调整后 调整结果:西城三里河一区站下仅有该站内小区信号,并且SINR提升到15以上,无线环境有明显提升。

LTE切换问题定位和优化指导书

LTE 切换问题定位指导 (仅供内部使用) For internal use only 拟制: LTE 性能专家组 日期: 审核: 日期: 审核: 日期: 批准: 日期: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All rights reserved

目录 概述 (3) 1切换问题定位思路 (3) 1.1切换失败问题 (5) 1.1.1UE发多条测量报告仍没有收到切换命令 (5) 1.1.2切换过程随机接入失败 (5) 1.1.3测量报告丢失 (6) 1.1.4切换命令丢失 (9) 1.1.5下行信道质量差导致发送preamble达最大次数仍未收到RAR (9) 1.1.6eNB下发RRC信令等待UE反馈,不处理切换命令 (11) 1.1.7X2_IPPATH配置错误导致切换失败为例进行分析 (11) 1.1.8X2切换,源侧发出切换请求,没有收到切换响应 (13) 1.1.9X2切换,目标侧发送S1AP_PATH_SWITCH_REQ未收到响应 (13) 1.1.10X2切换准备时间过长错过最佳切换时间 (14) 1.1.11S_RSRP、N_RSRP都比较高的站内切换,用较小的HO_TTT(64ms),可以在信 号恶化之前及时进行切换 (15) 1.1.12切换门限改小后乒乓切换次数增多,但是由于切换更加及时,切换失败次数减少 18 1.2CHR分析切换问题 (19) 1.2.1站内切换,随机接入失败导致切换失败 (19) 1.2.2站内切换,切换完成丢失导致切换失败 (21) 1.2.3X2切换,源侧等待上下文释放命令超时 (23) 1.2.4X2切换,S1PathSwitch失败导致切换失败 (25) 1.2.5切换随机接入失败触发重建,重建重配失败而掉话 (28) 1.2.6eNB未响应UE切换测量报告,信道质量恶化而掉话 (29) 1.2.7切换命令丢失导致切换失败 (31) 1.2.8X2切换,Preamble丢失导致切换失败 (32) 1.2.9X2切换,目标侧等待S1PathSwitchAck超时导致切换失败 (34) 1.2.10X2切换,随机接入失败触发重建,重建完成丢而掉话 (37) 1.2.11站内切换,随机接入失败触发重建,重建失败而掉话 (38) 1.2.12站内切换,切换完成丢失触发重建,重建失败而掉话 (41)

LTEKPI定义及KPI指标优化思路

LTE KPI定义及KPI指标优化思路 一、LTE KPI总体架构 (3) 1.1 无线网络类KPI (3) 1.1.1 接入类 (3) 1.1.2 保持性 (3) 1.1.3 3、移动性 (3) 1.1.4 4、可用性 (3) 1.1.5 5、RB利用率 (3) 1.1.6 6、话务量 (4) 1.2 业务类KPI (4) 1.2.1 时延 (4) 1.2.2 完整性 (4) 1.3 KPI采集方法 (4) 1.3.1 话务统计 (4) 1.3.2 路测,定点测试 (5) 接入类KPI (6) 1.1 RRC连接建立成功率 (6) 1.1.1 RRC连接建立成功率计算公式 (6) 1.1.2 RRC相关计数器 (7) 1.1.3 QCI定义 (7) 1.2 ERAB建立成功率 (8) 1.2.1 ERAB建立成功率计算公式 (8) 1.2.2 ERAB相关计数器 (9) 1.3 呼叫建立成功率 (9) 1.3.1 呼叫建立成功率公式 (9) 1.3.2 呼叫建立成功率相关计数器 (10) 保持类KPI (10) 1、掉话率 (10) 1.1、掉话率相关计算公式 (10) 1.2、掉话率相关计数器 (11) 移动性KPI (12) 1、系统内切换出成功率 (12) 1.1、计算公式 (12) 2、系统内切换切入相关计数器 (14) 3、系统间切换成功率 (14) 3.1、系统间切换成功率计算公式 (14) 3.2、系统间切换计数器 (15) 资源利用类KPI (15) 1、可用性 (15) 1.1、无线网络不可用率 (15) 2、利用率(上下行RB利用率,平均CPU负荷率) (16) 2.1、利用率计算公式 (16) 2.2、利用率相关计数器 (17)

LTE切换失败问题分析案例

X2IPPATH配置问题导致切换不成功 关键字:X2IPPATH 切换 【现象描述】 切换测试时,从站点B1的标口信令跟踪发现站点B1连续出现切换准备失败,HANDOVER_REQUEST消息后出现HANDOVER_PREPARATION_FAILURE,进入该消息中可以看到cause为transport-resource-unavailable,切换不成功,如下图所示。 【原因分析】 对于切换流程失败而言,如果是切换准备阶段的失败,其原因通常为以下几种: (1)传输资源不够用; (2)没有配置IPPATH; (3)IPPATH中的邻居节点配置错误。 由于切换测试阶段的网络业务负载很小,接入用户数少,通过X2口传输的数据不多,一般来说不会出现传输资源不够用的情况。所以可以先重点怀疑IPPATH配置的问题,在处理过程中需要对X2口和IPPATH问题排查处理,一步步解决问题。 【处理过程】 每次切换到目标小区完成后,UE会读取目标小区的系统消息(RRC_SIB_TYPE1),该消息中可以看到目标小区的CGI,通过CGI中的基站ID确认目标基站B2的ID。从该次切换的切换命令 (RRC_CONN_RECFG)可以找到目标小区CELL2的PCI,在目标基站B2中用MML命令查询确实存在小区CELL2,所以接下来可以针对目标基站B2以及源基站B1来检查IPPATH的配置了。 先查看B2基站对应的IPPATH有没有配置,如果配置则确认X2接口ID与IPPATH的邻接点ID是否一致。在webLMT上的命令如下: LST SCTPLNK;检查SCTPLNK是否建立并查看目标基站B2以及源基站B1对应的SCTP链路号SCTP Link No。

LTE切换问题定位和优化指导书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产品名称Project ID密级Confidentiality level 项目组名称Group name 日期Date 版本Version LTE 切换问题定位指导 (仅供内部使用) For internal use only 拟制:LTE 性能专家组日期: 审核: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All rights reserved

目录 概述 (5) 1 切换问题定位思路 (5) 1.1 切换失败问题 (7) 1.1.1 UE发多条测量报告仍没有收到切换命令 (7) 1.1.2 切换过程随机接入失败 (7) 1.1.3 测量报告丢失 (8) 1.1.4 切换命令丢失 (11) 1.1.5 下行信道质量差导致发送preamble达最大次数仍未收到RAR (12) 1.1.6 eNB下发RRC信令等待UE反馈,不处理切换命令 (14) 1.1.7 X2_IPPATH配置错误导致切换失败为例进行分析 (14) 1.1.8 X2切换,源侧发出切换请求,没有收到切换响应 (16) 1.1.9 X2切换,目标侧发送S1AP_PATH_SWITCH_REQ未收到响应 (16) 1.1.10 X2切换准备时间过长错过最佳切换时间 (17) 1.1.11 S_RSRP、N_RSRP都比较高的站内切换,用较小的HO_TTT(64ms),可以在信 号恶化之前及时进行切换 (19) 1.1.12 切换门限改小后乒乓切换次数增多,但是由于切换更加及时,切换失败次数减少 22 1.2 CHR分析切换问题 (23) 1.2.1 站内切换,随机接入失败导致切换失败 (23) 1.2.2 站内切换,切换完成丢失导致切换失败 (25) 1.2.3 X2切换,源侧等待上下文释放命令超时 (27) 1.2.4 X2切换,S1PathSwitch失败导致切换失败 (29) 1.2.5 切换随机接入失败触发重建,重建重配失败而掉话 (32) 1.2.6 eNB未响应UE切换测量报告,信道质量恶化而掉话 (33)

LTE切换成功率分析-中兴20140818

切换分析 1.全网切换指标统计 近期切换成功率呈持续下降趋势,对切换失败原因进行统计,发现切换成功率降低与目标侧准备失败上升呈相同趋势,原因为近期核心网组POOL,个别站点漏配路由导致周围小区向该基站切换入全部失败和邻区参数存在5000多条不一致导致切换出侧准备失败。这两个问题在8月14日下午部分进行处理,8月15日切换成功率回归到98.07%,但仍跟8月6日98.5%存在差距。 提取8月17日切换成功率相关指标,发现子网-1、子网-2、子网-3、子网-4切换成功率差的主要原因为准备失败-目标侧准备失败;子网-6切换成功率差的主要原因为准备失败-其他原因。 子网1:

子网2: 子网3: 子网4:

子网5: 子网6:

子网10: 集团切换成功率公式: (C373250980+C373261280+C373271580+C373281880+C373292180+C373302480)/(C3732509 00+C373250901+C373250902+C373250903+C373261200+C373261201+C373261202+C37326 1203+C373271500+C373271501+C373271502+C373271503+C373281800+C373281801+C373 281802+C373281803+C373292100+C373292101+C373292102+C373292103+C373302400+C3 73302401+C373302402+C373302403+C373250988+C373261289+C373271588+C373281888+ C373292189+C373302488) 相关计数器说明如下表:

LTE切换问题定位和优化指导书

L T E切换问题定位和优 化指导书 SANY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SANYUA16H-

LTE切换问题定位指导 (仅供内部使用) Forinternaluseonly 拟制:LTE性能专家组日 期: 审核: 日期: 审核: 日期: 批准: 日 期: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HuaweiTechnologiesCo.,Ltd.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Allrightsreserved

目录 概述 (3) 1切换问题定位思路 (3) 1.1切换失败问题 (5) 1.1.1UE发多条测量报告仍没有收到切换命令 (5) 1.1.2切换过程随机接入失败 (5) 1.1.3测量报告丢失 (6) 1.1.4切换命令丢失 (9) 1.1.5下行信道质量差导致发送preamble达最大次数仍未收到RAR (9) 1.1.6eNB下发RRC信令等待UE反馈,不处理切换命令 (11) 1.1.7X2_IPPATH配置错误导致切换失败为例进行分析 (11) 1.1.8X2切换,源侧发出切换请求,没有收到切换响应 (13) 1.1.9X2切换,目标侧发送S1AP_PATH_SWITCH_REQ未收到响应 (13) X2切换准备时间过长错过最佳切换时间 (14) S_RSRP、N_RSRP都比较高的站内切换,用较小的HO_TTT(64ms),可以在信号恶化之前及时进行切换 (15) 切换门限改小后乒乓切换次数增多,但是由于切换更加及时,切换失败次数减少 18 1.2CHR分析切换问题 (19) 1.2.1站内切换,随机接入失败导致切换失败 (19) 1.2.2站内切换,切换完成丢失导致切换失败 (21) 1.2.3X2切换,源侧等待上下文释放命令超时 (23) 1.2.4X2切换,S1PathSwitch失败导致切换失败 (25) 1.2.5切换随机接入失败触发重建,重建重配失败而掉话 (28) 1.2.6eNB未响应UE切换测量报告,信道质量恶化而掉话 (29) 1.2.7切换命令丢失导致切换失败 (31) 1.2.8X2切换,Preamble丢失导致切换失败 (32) 1.2.9X2切换,目标侧等待S1PathSwitchAck超时导致切换失败 (34) X2切换,随机接入失败触发重建,重建完成丢而掉话 (37) 站内切换,随机接入失败触发重建,重建失败而掉话 (38) 站内切换,切换完成丢失触发重建,重建失败而掉话 (41)

LTE优化思路

优化工程师 A1-A5,B1B2, 同频切换策略:A3 当异频频点与服务小区处于同频带时,采用A1/A2+A3 当异频频点与服务小区处于不同频带时,采用A1/A2+A4 A1:服务小区比绝对门限好。用于停止正在进行的异频/IRAT测 量,在RRC控制下去激活测量间隙。类似于UMTS里面的2F事件。 A2:服务小区比绝对门限差。指示当前频率的较差覆盖,可以 开始异频/IRAT测量,在RRC控制下激活测量间隙。类似于UMTS 里面的2D事件。 A3:邻小区比(服务小区+偏移量)好。满足条件时,源eNodeB启动同频/异频切换请求。A4:异频邻小区比绝对门限好,满足条件时,源eNodeB启动异频切换请求。用于负载平衡。A5:服务小区比绝对门限1差,邻小区比绝对门限2好。可用于负载平衡。类似于UMTS 里面的2B事件. B1:表示异系统邻小区比绝对门限好。用于测量高优先级的异系统小区。 满足此条件事件被上报时,源eNodeB启动异系统切换请求; B2:服务小区比绝对门限1差且异系统邻小区比绝对门限2好。用于相 同或低优先级的异系统小区的测量。 1,LTE中涉及哪些上行干扰判断是否存在干扰的标准是什么 答:杂散、阻塞、互调、谐波等;每RB干扰平均值大于-105dbm判断为干扰 2,PCI规划要求 答:1、避免相同的PCI分配给邻区; 2、避免模3相同的PCI分配给强度相当的邻区,规避相邻小区的PSS序列相同;

3、避免模6相同的PCI分配给强度相当邻区,规避相邻小区RS信号的频域位置相同; 4、避免模30相同的PCI分配给邻区,规避相邻小区的SRS组序列移位相同。 1、当PCI模三相同时,表示PSS码序列相同,所以RS的发布位置和发射时间会完全一致, 这样会导致RSRP相近的小区信号干扰很严重; 2、SINR变差,影响正常进行切换,下载速率低 3,TDD子帧配比和特殊子帧配比 答:1、子帧配比7种; 2、特殊子帧配比9种; 3、现网常用子帧配比 4,接通率TOP小区处理方法 答:可分别从RRC和ERAB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涉及覆盖问题、干扰问题、参数问题等 5,高负荷判断的准则是高负荷然后呢 答:1、高负荷可从小区最大用户数、上下行流量、上下行PRB资源利用率判断; 2、优化措施:RF优化、负载均衡、功率参数优化、大话务参数优化、扩容 6,上行干扰排查思路 答:通过网管统计筛选出高干扰小区,分析PRB干扰波形图,大致判断存在的干扰类型,然后针对不同干扰采用修改频点、增加天线隔离度、增加滤波器、现场扫频等方式排查优化 7,ESRVCC切换成功率优化 答:1、优化LTE的GSM邻区配置 2、核查G网邻区的准确性 3、根据不同场景设置合理的切换参数 4、对所有发生eSRVCC点进行LTE弱覆盖原因分析 8,邻区添加的原则,邻区添加的步骤 答:宏站小区邻区规划:宏站系统内邻区规划时最基本的原则是“正向三层,反向一层”邻区,实际操作时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操作,如城区内站点过于密集的情况下,考虑到站点过多,可以结合GOOGLE EARTH软件适当减少邻区的规划,正打方向一层的室分邻区要注

LTE切换优化专题-参数功能和优化思路

内容:参数功能及设置、切换原理、信令流程、优化案例等。 1LTE切换原理 1.1Intra-eNodeB切换 触发事件:A3事件(同频切换),A5事件(异频切换) 当UE从当前所处的服务小区切换到同一eNodeB下的另一小区时,会发生Intra-eNodeB切换。 基于X2接口的切换 触发事件:A3事件(同频切换),A5事件(异频切换) 当两个eNodeB之间存在X2接口时,UE从当前所驻留的服务小区切换到另一eNodeB时,可采用基于X2接口的切换。 基于S1接口的切换 触发事件:A3事件(同频切换),A5事件(异频切换) 当两个eNodeB之间不存在X2接口,或X2接口不可用时,UE从当前所驻留的服务小区切换到另一eNodeB时,可采用基于S1接口的切换。 1.1.1LTE到3G的切换 实现LTE到3G的切换首先需要满足几个前提: 1.网络侧,LTE系统和3G系统均支持LTE到3G的PS切换 2.UE侧,UE需要支持LTE到3G的PS切换,UE的Feature Group Indicator bit 位8 和bit位22数值必须为1。 LTE到3G切换的流程概述: 1.LTE基站如果收到UE上报的A2测量报告,发现LTE的覆盖较差。 2.LTE基站通过RRC重配置消息对UE配置B2事件的测量的相关参数。 3.LTE基站收到B2事件的测量报告后,通过MobilityFromEutranCommand通 知UE发起到3G的切换。 4.LTE基站收到UE上发的MobilityToUtranComplete,切换成功。 主要的LTE RRC空口信令: ●UE上报B2测量报告:Measurement Report ●UE在LTE小区收到往3G切换命令:MobilityFromEutranCommand ●UE向LTE小区反馈到3G切换成功:MobilityToUtranComplete

LTE下载速率低于5M优化方案(个人整理)

随时随地低于5M 优化方案(个人整理) 作者wj39016 随时随地低于5M 优化方案(个人资料) 1、指标计算和分解 小区级xM计算思路: (L.ChMeas.PRB.DL.RANK1.MCS.0对应指标名:对小区的PDSCH调度RANK1时选择MCS index为0时的PRB 数指标ID 152672859)9 (L.ChMeas.CQI.DL.0对应指标名:全带宽CQI 为0的上报次数指标ID 152672739)6 (下行平均激活用户数L.Traffic.ActiveUser.DL.Av指g标ID 152672896)9

计算公式:小区单用户速率=BitsNum/TTI* RankFacto(r *1-传输开销)*下行子帧配置系数/下行平均激活用户数/1000 注:按照上下行子帧配比1:3,下行子帧配置系数0.75左右;2、随时随地5M 原因分析 3、随时随地5M 优化方案 1 指标计算与分解 1.1 指标计算小区级xM计算思路: 考虑上下行子帧配比1:3,传输开销10%;

计算公式:小区单用户速率=BitsNum/TTI* RankFacto(r *1-传输开销)*下行子帧配置系数/下行平均激活用户数/1000 注:按照上下行子帧配比1:3,下行子帧配置系数0.75左右; 1.2 指标分解 1. TBSinde索x 引计算方法: 1) 0

LTE切换成功率阶段性提升报告

中兴区域LTE 切换成功率阶段性提升报告 1各地市切换成功率指标 根据省公司的通报,汇总各地市切换成功率指标如下: 说明:所取指标为3月12日全省指标汇总。黄冈指标有明显异常。主要是由于黄州师院传媒楼站点出现故障,失败次数急剧增加造成切换指标下降,优化调整后指标恢复正常水平。 2原因分析 通过对各地市切换指标进行分析,总结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类。 县城深度覆盖问题 97.40% 97.60% 97.80% 98.00% 98.20% 98.40% 98.60% 98.80% 99.00% 99.20% 99.40% 鄂州黄冈黄石江汉天门潜江切换成功率 切换成功率 40%24%23% 5% 8%所占比例 县城深度覆盖临区配置不合理空口链路质量问题TOP 小区问题 外部干扰问题

典型问题地市黄冈、黄石、天门。在典型地市县城深度覆盖造成的切换指标问题占到 了该区域整体切换问题的近60%。黄石主要集中在大冶、阳新;黄冈主要集中在蕲春、麻城、罗田。 临区配置不合理 典型问题地市仙桃、潜江、鄂州。在典型问题地市由于临区配置不合理导致的切换指 标问题站到该区域整体问题的30%-50%。 空口链路质量问题 典型问题地市黄冈、黄石由于深度覆盖不足,关联影响到切换时空口链路质量陡降而 引发的切换失败也成为了主要原因之一。 TOP小区问题 典型问题地市黄冈、鄂州。部分站点故障小区单天贡献切换失败可达到近10万次, 验证影响了现网指标。 外部干扰问题 典型地市黄冈、鄂州。黄冈9个县城中有7个存在外部干扰。鄂州也存在广电塔站的干扰情况。 3提升举措 针对以上问题,各地市项目组制定了提升举措,并在逐步推进实施,具体情况如下: 黄冈: 黄石: 鄂州: 潜江: 天门: 仙桃: 4阶段性成果 通过前期的分析和提升工作,各地市的LTE切换成功率指标也在逐步提升中,具体可 参见下图:

第二十二课:LTE-S1切换占比专题优化

1、专项思路 1、第一步,进行全网存在S1切换请求的小区进行分析和收集,对和S1切换流程中的 相关过程参数和操作的收集,不仅要收集日常修改的优化参数,还包括一些常涉及的操作,例如X2链路配置、需要上站进行排障操作的站点等;对这些参数和操作的工作需求进行分析汇总; 2、第二步,对S1切换占比优化的调整和相关操作进行整理,确定主要工作内容:全网 SCTP链路状态核查调整优化、现场邻区关系测试优化、故障站点排障、切换参数优化调整; 3、第三步,S1切换占比优化整理出的主要工作内容实施,KPI指标同步跟踪监控处理 效果评估并进行分析反馈以方便进一步优化调整; 4、在专项实施过中,对S1切换占比优化中存在的问题和不完善进行收集整理,总结主 要问题处理案例,并提出相应的改进优化方案,并将S1切换占比加入日常KPI优化指标中。 2、S1切换与X2切换的区别 根据源eNB和目标eNB是否连接到同一个MME以及他们之间是否存在X2连接,LTE中的切换分为X2切换和S1切换。LTE中将缺省进行X2切换,除非源和目标eNB之间不在同一个MME的范围或者不存在X2连接。在X2切换过程中,MME保持不变,而与之相连的SGW则有可能发生改变。X2切换过程是在两个eNB之间直接进行的,在切换成功后才通知MME进行路径切换。 二者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切换准备上,S1切换处理要比X2多两条信令消息,X2的切换时延从测试统计出大概在30ms左右,S1的切换时延要比X2切换的多出20ms左右,而如果切换时延定义为重配置到重配置完成,则切换时延没有差别,但整个切换流程S1切换用时仍然多于X2切换用时。另外二者的传输时延也存在不同。 3、导致S1切换主要原因及处理思路

LTE优化思路

第1章弱覆盖的优化 1.1 原因分析 弱覆盖的原因不仅与系统许多技术指标如系统的频率、灵敏度、功率等等有直接的关系,与工程质量、地理因素、电磁环境等也有直接的关系。一般系统的指标相对比较稳定,但如果系统所处的环境比较恶劣、维护不当、工程质量不过关,则可能会造成基站的覆盖范围减小。由于在网络规划阶段考虑不周全或不完善,导致在基站开通后存在弱覆盖或者覆盖空洞。发射机输出功率减小或接收机的灵敏度降低。天线的方位角发生变化、天线的俯仰角发生变化、天线进水、馈线损耗等对覆盖造成的影响。综上所述引起弱场覆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网络规划考虑不周全或不完善的无线网络结构引起的 ?由设备故障导致的 ?工程质量造成的 ?RS发射功率配置低,无法满足网络覆盖要求 ?建筑物等引起的阻挡 1.2 解决措施 改变弱覆盖主要通过调整天线方位角、下倾角等工程参数以及修改功率参数,另外可以通过在弱场引入RRU拉远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总之,目的是在弱场覆盖地区找到一个合适的 信号,并使之加强,从而使弱场覆盖有所改善。主要的解决方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调整工程参数 ?调整RS的发射功率 ?改变波瓣赋形宽度 ?使用RRU拉远 第2章孤岛效应的优化 2.1 原因分析 引起孤岛效应的主要原因有以下方面: ?天线挂高太高 ?天线方位角、下倾角设置不合理 ?基站发射功率太大 ?无线环境影响 2.2 解决措施 关于孤岛区域首先应该是采用调整工程参数等方法,降低山脉、建筑物等对孤岛区域的反射和折射,将无线信号控制在本小区覆盖区域内,消除或降低孤岛区域的无线信号,消除孤岛区域对其它小区的干扰。但有时因为无线环境复杂,无法完全消除孤岛区域的信号,我们可以通过修改频率(异频组网时)和PCI降低对其它小区的干扰,并根据实际路测情况配备邻区关系,使小区间切换正常,能够保持正常业务。调整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调整工程参数; ?调整RS的发射功率 ?优化邻区配置 第3章越区覆盖的优化 3.1 原因分析 越区覆盖很容易导致手机上行发射功率饱和、切换关系混乱等问题,从而严重影响下载速率甚至导致掉线。天线挂高引起的越区覆盖主要是站点选择或者在建网初期只考虑覆盖引起的,一般为了保证覆盖,在初期站址选择的高大建筑物或者郊区的高山之上,但是在后期带来严重的越区现象;通常在市区内,站间距较小、站点密集的情况下,下倾角设置不够大会使该

ESRVCC切换成功率低处理案例

图-1分析流程图 二、分析判断可能原因 1.1、硬件是否存在告警 查询联发科技-SCDHLS3WM2GX站点的活动告警,无影响业务告警存在。 1.2、现场测试分析 2月27日下午09:00-12:00对联发科技-SCDHLS3WM2GX-E1小区的eSRVCC切换成功率低进行测试验证,180秒语音短呼测试;寻找覆盖差点,终端占用联发科技-SCDHLS3WM2GX-E1小区信号,平均RSRP≈-116dBm,SINR≈-2db,MOS平均值在2.93左右,发生12次eSRVCC切换,12次eSRVCC切换均正常。具体测试详情如下: 日期小区平均 RSRP 平均 SINR MoS平 均值 呼叫建 立时延 -IMS Packet Loss Rate 上行误 码率 VoLTE语 音呼叫建 立成功率 2016年2月27日发科技-SCDHLS3WM2GX-E1 -116 -2db 2.93 3.57 0.14 2 100% VoLTE 起呼成 功次数 VoLTE 起呼次 数 VoLTE 语音掉 话率 主被叫 在LTE 上掉话 个数 成功建 立呼叫 次数*2 LTE系 统内语 音切换 成功率 eSRVCC切 换次数 23 23 0 0 13 100% 12 表-1 测试指标统计

1.3、干扰查询 查询站点的上行干扰平均值,联发科技-SCDHLS3WM2GX-E1的系统上行每PRB干扰噪声平均值报纸的-115dBm以下,无上行干扰存在。 图-2上行干扰统计 1.4、切换参数核查 1)查询是否开启SRVCC功能,经过查询开启了SRVCC功能。 2)查询门限值是否设置合理,ESRVCC切换参数组ID为1的,异系统A2 RSRP触发门限为-105dbm,GERAN 切换B2 (本系统切换判决门限-115dbm,异系统判决门限为-89dbm)门限设置均合理。 3)提取两两切换失败小区核查外部小区参数定义是否错误,通过提取两两小区切换发现主要SCDDMB369GX:联发科技10、SCDDCB369GXN:天府软件园三期工程20和SCDDCB369GXN:天府软件园三期工程10小区之间切换失败,统计切换失败原因值为GERAN系统无响应导致切换出准备失败,外部邻区配置核查结果无异常。 图-3 GERAN外部小区 1.5、信令跟踪分析 E-UTRAN向GERAN特定两小区间切换出执行次数都为0,跟踪S1信令发现这几次失败的切换都是出现

LTE切换和重选

L T E切换和重选 一、切换的原理 1.1同频切换 1.1.1同频切换测量 开启测量:RSRP of serving cell<-140+threshold1 关闭测量:RSRP of serving cell>-140+threshold1 1.1.2基于A3事件的切换 满足切换条件后,持续a3TimeToTrigger时间后上报测量报告,间隔a3ReportInterval时间重新上传测量报告,上报测量报告之后,等待eNB下发切换命令后执行切换。 1.1.3基于A5事件的切换 切换条件:RSRP at serving cell < threshold3和RSRP at target > threshold3a 满足此条件后,持续a5TimeToTrigger时间后上报测量报告,间隔a5ReportInterval 时间重新上报,上报测量报告之后,等待eNB下发切换命令后执行切换。 1.1.4参数设置

1.2异频切换 1.2.1异频切换测量 开启测量:RSRP of servingcell<-140+threshold2InterFreq+hysThreshold2InterFreq,满足条件后持续a2TimeToTriggerActInterFreqMeas时间开启测量(A2事件) 关闭测量:RSRP of servingcell>-140+threshold2a+hysThreshold2a,满足条件后持续a1TimeToTriggerDeactInterMeas时间关闭测量(A1事件) 1.2.2基于A3事件切换 切换条件:Mn-hysA3OffsetRsrpInterFreq > Ms + a3OffsetRsrpInterFreq 满足异频A3切换条件后,持续a3TimeToTriggerRsrpInterFreq 时间后开始上报测量报告,间隔a3ReportIntervalRsrpInterFreq时间重新上报,上报测量报告之后,等待eNB下发切换命令后执行切换。 1.2.3基于A5事件的切换 切换条件:Ms + hysThreshold3InterFreq < threshold3InterFreq和Mn –hysThreshold3InterFreq > threshold3aInterFreq 满足异频A5切换条件后,持续a5TimeToTriggerInterFreq时间后开始上报测量报告,间隔a5ReportIntervalInterFreq时间重新上报,上报测量报告之后,等待eNB 下发切换命令后执行切换。

lte网络优化经典案例重要

1LTE优化案例分析 1.1 覆盖优化案例 1.1.1 弱覆盖 问题描述:测试车辆延长安街由东向西行驶,终端发起业务占用京西大厦1小区(PCI =132)进行业务,测试车辆继续向东行驶,行驶至柳林路口RSRP值降至-90dBm以下,出现弱覆盖区域。 问题分析:观察该路段RSRP值分布发现,柳林路口路段RSRP值分布较差,均值在-90dBm以下,主要由京西大厦1小区(PCI =132)覆盖。观察京西大厦距离该路段约200米,理论上可以对柳林路口进行有效覆盖。 通过实地观察京西大厦站点天馈系统发现,京西大厦1小区天线方位角为120度,主要覆盖长安街柳林路口向南路段。建议调整其天线朝向以对柳林路口路段加强覆盖。 调整建议:京西大厦1小区天线方位角由原120度调整为20度,机械下倾角由原6度调整为5度。 调整结果:调整完成后,柳林路口RSRP值有所改善。具体情况如下图所示。 1.1.2 越区覆盖 问题描述:测试车辆延月坛南街由东向西行驶,发起业务后首先占用西城月新大厦3小区(PCI= 122),车辆继续向西行驶,终端切换到西城三里河一区2小区(PCI =115),切换后速率由原30M降低到5M。 问题分析:观察该路段无线环境,速率降低到5M时,占用西城三里河一区2小区(PCI =115)RSRP为-64dBm覆盖良好,SINR值为 2.7导致速率下降。观察邻区列表中次服务小区为西城 月新大厦3小区(PCI =122)RSRP为-78dBm,同样对该路段有良好覆盖。介于速率下降地点 为西城三里河一区站下,西城月新大厦3小区在其站下应具有相对较好的覆盖效果,形成越区 覆盖导致SINR环境恶劣,速率下降。 调整建议:为避免西城月新大厦3小区越区覆盖,建议将西城月新大厦3小区方位角由原270度调整至250度,下倾角由原6度调整为10度。 调整后 调整结果:西城三里河一区站下仅有该站内小区信号,并且SINR提升到15以上,无线环境有明显提升。 1.1.3 重叠覆盖 问题描述:测试车辆延长安街由西向东行驶,终端占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2小区(PC=211)进行业务,随后切换至海淀京西大厦1(PC=133)小区,业务正常保持。车辆继续向东行驶,终端又回切至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2小区(PC=211)发生掉话。 问题分析:观察该路段切换过程,终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2小区(PC=211)正常切换至海淀京西大厦2小区后又出现回切情况导致掉话。两小区RSRP值相近,相差3dBm以内,造成该路段为无主覆盖路段,发生频繁切换最终导致掉话。 调整建议:针对该路段无主覆盖问题,建议调整京西大厦2小区功率由原15降低为5,使其不会对长安街路段实行有效覆盖。 调整结果:调整后,SINR值有明显改善,保持在20左右,多次测试该路段不会出现频繁切换情况,避免掉话等异常事件发生。

LTE切换问题定位和优化指导书

LTE 切换问题定位指导 (仅供内部使用) For internal use only 拟制:LTE 性能专家组日期: 审核: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All rights reserved

目录 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切换问题定位思路................................................ 错误!未定义书签。 切换失败问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UE发多条测量报告仍没有收到切换命令.................... 错误!未定义书签。 切换过程随机接入失败.................................. 错误!未定义书签。 测量报告丢失.......................................... 错误!未定义书签。 切换命令丢失..........................................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下行信道质量差导致发送preamble达最大次数仍未收到RAR ... 错误!未定义书签。 eNB下发RRC信令等待UE反馈,不处理切换命令.............. 错误!未定义书签。 X2_IPPATH配置错误导致切换失败为例进行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X2切换,源侧发出切换请求,没有收到切换响应............ 错误!未定义书签。 X2切换,目标侧发送S1AP_PATH_SWITCH_REQ未收到响应...... 错误!未定义书签。 X2切换准备时间过长错过最佳切换时间................... 错误!未定义书签。 S_RSRP、N_RSRP都比较高的站内切换,用较小的HO_TTT(64ms),可以在信号恶化之前及时进行切换.......................................... 错误!未定义书签。 切换门限改小后乒乓切换次数增多,但是由于切换更加及时,切换失败次数减少 错误!未定义书签。 CHR分析切换问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站内切换,随机接入失败导致切换失败.................... 错误!未定义书签。 站内切换,切换完成丢失导致切换失败.................... 错误!未定义书签。 X2切换,源侧等待上下文释放命令超时.................... 错误!未定义书签。 X2切换,S1PathSwitch失败导致切换失败.................. 错误!未定义书签。 切换随机接入失败触发重建,重建重配失败而掉话.......... 错误!未定义书签。 eNB未响应UE切换测量报告,信道质量恶化而掉话........... 错误!未定义书签。 切换命令丢失导致切换失败.............................. 错误!未定义书签。 X2切换,Preamble丢失导致切换失败...................... 错误!未定义书签。 X2切换,目标侧等待S1PathSwitchAck超时导致切换失败..... 错误!未定义书签。 X2切换,随机接入失败触发重建,重建完成丢而掉话....... 错误!未定义书签。 站内切换,随机接入失败触发重建,重建失败而掉话....... 错误!未定义书签。 站内切换,切换完成丢失触发重建,重建失败而掉话....... 错误!未定义书签。

LTE差小区处理思路和步骤

目前LTE网络的差小区处理主要是处理下表中六类中的:在日常工作中优先处理(低成本高回报)网络结构类、性能分析、邻区参数核查、资源评估。 指标定义:在网管上进行相关指标定义、KPI监控模板,根据话统数据筛选出TOP问题小区 进行定位。 TOP小区判断阈值建议: 1、RRC建立失败:RRC连接建立失败次数大于50次,RRC连接建立成功率小于95%; 2、E-RAB建立失败:E-RAB建立失败次数大于50次,E-RAB建立成功率小于95%; 3、掉线率:UE Context异常释放次数大于50次,掉线率大于5%; 4、切换成功率:小区切换失败次数大于300次,切换成功率小于80%; 5、容量资源类:条件1:下行PRB平均利用率大于50%,且有效RRC连接平均数大于 30,且小区下行忙时吞吐量大于5G 条件2:上行PRB平均利用率大于50%,且有效RRC连接平均数大于 30,且小区上行忙时吞吐量大于1G 条件3:有效RRC连接最大数大于200

备注:取小区7天系统最忙时平均数据,满足任一条件即可。 6、邻区参数类: 接入类定位思路及步骤: 接入失败通常有三大类原因:无线侧参数配置问题、信道环境影响以及核心网侧配置问题。因此遇到无法接入的情况,可以大致按以下步骤进行排查。 (1)确认是否全网指标恶化,如果是全网指标恶化,需要检查操作,告警,是否存在网络变动和升级行为。 (2)如果是部分站点指标恶化,拖累全网指标,需要寻找TOP站点。 (3)查询RRC连接建立和ERAB建立成功率最低的TOP3站点和TOP时间段。 (4)查看TOP站点告警,检查单板状态,RRU状态,小区状态,OM操作,配置是否异

LTE优化内容

LTE网络优化包括优化项目启动、单站验证、RF优化、KPI优化和网络验收等环节。单站验证是指保证每个小区的正常工作,验证内容包括正常接入、好中差点吞吐量在正常范围。RF优化用于保证网络中的无线信号覆盖,并解决因RF 原因导致的业务问题。RF优化一般以簇为单位进行优化,RF优化主要参考路测数据,RF分区优化时,各个区域之间的网络边缘也需要关注和优化。KPI优化包括对路测数据的分析和对话统数据的分析,用于弥补RF优化时没有兼顾的无线网络问题。通过KPI优化,解决网络中存在的各种接入失败、掉线、切换失败等与业务相关的问题。 LTE和2G/3G网络优化的比较 LTE网络优化与2G/3G优化思想相通,同样关注网络的覆盖、容量、质量等情况,通过覆盖调整、干扰调整、参数调整、故障处理等各种网络优化手段达到网络动态平衡,提高网络质量,保证用户感知。 LTE与2G/3G系统不同,导致系统优化中重选、接入、切换等各种过程涉及参数不同。LTE系统的干扰与2G/3G系统的干扰来源也有较大不同,需要通过不同手段规避。LTE的小区容量会随着小区覆盖增大逐步减小,优化需关注覆盖与容量间的平衡。LTE性能严重依赖于SINR,吞吐量会随SINR变差迅速降低。由于同频组网,为提高LTE性能,主服务区范围比2G/3G要求更严格。 LTE网络优化内容 LTE优化内容主要包括PCI优化、干扰排查、覆盖优化、邻区优化、系统参数优化。 PCI优化 PCI干扰容易出现掉线、下载速率慢等问题。PCI优化需要遵循以下三大原则:PCI复用至少间隔4层以上小区,大于5倍的小区半径;同一个小区的所有邻区列表中不能有相同的PCI;邻区导频位置尽量错开,即相邻小区模3后的余数不同。 干扰排查 根据干扰源的不同,干扰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内部干扰,包括GPS跑偏、设备隐性故障、天馈系统故障等。另一类为外部干扰,包括杂散干扰、阻塞干扰、互调干扰。 覆盖优化 常见的网络覆盖问题是由于过覆盖、欠覆盖或覆盖不平衡造成的,进而造成较低的接入成功率、较高的掉线率、较低的切换成功率以及较低的下载速率。无线覆盖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各种各样的,包括天馈系统的工程质量问题、天线选型、覆盖相关参数设置的合理性、设备故障等原因。覆盖优化措施包括检查天馈安装、调整天线的方向角和倾角、调整天线扇区波束赋形系数、检修设备故障、检查邻区关系、调整参考功率等。 邻区优化 邻区优化,旨在提高覆盖率,减少掉线率,提高切换成功率。邻区配置过程中主要会出现如下两个问题,邻区漏配可能会直接导致掉线,邻区多配不仅会占用邻区配置的数量,也会影响测量的及时性,正确、合理地对邻区进行配置十分重要。在优化中需根据地理位置、无线环境、KPI指标和测试情况对邻区进行检查和调整优化。 系统参数优化 目前LTE进行优化调整的主要包括功率参数、PCI参数、切换参数、干扰规避算法参数、天线技术参数等。 2G/3G的网络优化为LTE的网络优化奠定了数据优化的基础,很多优化思路都可以进行借鉴,但是由于LTE和2G/3G的系统实现存在差异,所以优化的关注点、优化的调整方法等都存在不同。 RF是射频的意思。RF优化是无线射频信号的优化,其目的是在优化网络覆盖的同时保证良好的接收质量,同时网络具备正确的邻区关系,从而保证下一步业务优化时无线信号的分布是正常的,为优化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RF优化的特点决定其普遍存在于网络优化流程的各个阶段:初始调整阶段中的Cluster优化阶段,网络性能提升阶段和持续优化阶段。但是RF优化在各个阶段中对优化验收工作起到的作用是不同的:在建网初期的初始调整阶段,网络优化应当以RF优化为主,重点对网络行进工程优化,性能优化为辅;而在网络性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