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诗词翻译-夜雨寄北

语文诗词翻译-夜雨寄北
语文诗词翻译-夜雨寄北

语文诗词翻译- 夜雨寄北

唐代: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译文

你问我回家的日期,归期难定,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已涨满秋池。什么时候我们才能一起秉烛长谈,相互倾诉今宵巴山夜雨中的思念之情。

注释

寄北:写诗寄给北方的人。诗人当时在巴蜀(现在四川省),他的亲友在长安,所以说“寄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亲友的深刻怀念。君:对对方的尊称,等于现代汉语中的“您”。归期:指回家的日期。巴山:指大巴山,在陕西南部和四川东北交界处。这里泛指巴蜀一带。秋池:秋天的池塘。何当:什么时候。共:副词,用在谓语前,表示动作

行为是由两个或几个施事者共同发生的。可译为“一起”。

剪西窗烛:剪烛,剪去燃焦的烛芯,使灯光明亮。这里形容

深夜秉烛长谈。“西窗话雨”“西窗剪烛”用作成语,所指

也不限于夫妇,有时也用以写朋友间的思念之情。却话:回头说,追述。

古诗词的英文翻译

古诗词翻译 Qin Shihuang and Han Wudi,were lacking in literary grace; and Tang Taizong and Song Taizu,had little poetry in their souls;that proud son of Heaven,Genghis Khan,knew only shooting eagles, bow outstretched. All are past and gone!For truly great men,look to this age alone."snow"-Mao Zedong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具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沁园春·雪》-毛泽东 Withered vine and an old tree with a crow at dusk.Tiny bridge and a family aside a flowing river.Ancient path and a poor horse in the west wind.A heartbroken man is walking towards the westering sun to the skyline. "Autumn Thoughts"-Ma Zhiyuan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秋思》-马致远 Oh, how can I gravely bow and scrape to men of high rank and men of high office . Who never will suffer being shown an honest-hearted face!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And the sunlight clasps the earth, and the moonbeams kiss the sea;What are all these kissings worth, if thou kiss not me? 阳光搂抱着大地,月光轻吻着海波;这般的柔情有什么意义,如果你不吻我? Up and down the main streets, I must have run— A thousand times or more in quest of one, Who I have concluded, cannot be found; For, everywhere, no trace of her can be seen, When, all of a sudden, I turned about, That's her, where lanterns are few and far between.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描写秋天的诗 《夜雨寄北》

描写秋天的诗《夜雨寄北》 描写秋天的诗《夜雨寄北》由语文小编整理并分享,欢迎老师同学们阅读。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继续支持语文网,并提出您的宝贵建议,小编会尽最大的努力给大家收集最好最实用的文章! 作者: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寄北:写诗寄给北方的人。诗人当时在巴蜀(现在四川省),他的亲友在长安,所以说“寄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亲友的深刻怀念。 2.君:对对方的尊称,等于现代汉语中的“您”。 3.归期:指回家的日期。 4.巴山:指大巴山,在陕西南部和四川东北交界处。这里泛指巴蜀一带。 5.秋池:秋天的池塘。 6.何当:什么时候。 7.共:副词,用在谓语前,表示动作行为是由两个或几个施事者共同发生的。可译为“一起”。 8.剪西窗烛:剪烛,剪去燃焦的烛芯,使灯光明亮。这里形容深夜秉烛长谈。“西窗话雨”“西窗剪烛”用作成语,所指也不限于夫妇,有时也用以写朋友间的思念之情。 9.却话:回头说,追述。 你问我回家的日子,我尚未定归期;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涨满秋池。 何时你我重新聚首,共剪西窗烛花;再告诉你今夜秋雨,我痛苦的情思。 这首诗,《万首唐人绝句》题作《夜雨寄内》,“内”就是“内人”—妻子:现传李诗各本题作《夜雨寄北》,“北”就是北方的人,可以指妻子,也可以指朋友。有人经过考证,认为它作于作者的妻子王氏去世之后,因而不是“寄内”诗,而是写赠长安友人的。但从诗的内容看,按“寄内”理解,似乎更确切一些。 第一句一问一答,先停顿,后转折,跌宕有致,极富表现力。翻译一下,那就是:“你问我回家的日期;唉,回家的日期嘛,还没个准儿啊!”其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已跃然纸上。接下去,写了此时的眼前景:“巴山夜雨涨秋池”,那已经跃然纸上的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便与夜雨交织,绵绵密密,淅淅沥沥,涨满秋池,弥漫于巴山的夜空。然而此愁此苦,只是借眼前景而自然显现;作者并没有说什么愁,诉什么苦,却从这眼前景生发开去,驰骋想象,另辟新境,表达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愿望。其构思之奇,真有点出人意外。然而设身处地,又觉得情真意切,字字如从肺腑中自然流出。“何当”(何时能够)这个表示愿望的词儿,是从“君问归期未有期”的现实中迸发出来的:“共剪……”、“却话……”,乃是由当前苦况所激发的对于未来欢乐的憧憬。盼望归后“共剪西窗烛”,则此时思归之切,不言可知。盼望他日与妻子团聚,“却话巴山夜雨时”,则此时“独听巴山夜雨”而无人共语,也不言可知。独剪残烛,夜深不寐,在淅淅沥沥的巴山秋雨声中阅读妻子询问归期的信,而归期无准,其心境之郁闷、孤寂,是不难想见的。作者却跨越这一切去写未来,盼望在重聚的欢乐中追话今夜的一切。于是,未来的乐,自然反衬出今夜的苦;而今夜的苦又成了未来剪烛夜话的材料,增添了重聚时的乐。四句诗,明白如话,却何等曲折,何等深婉,何等含蓄隽永,余味无穷! 姚培谦在《李义山诗集笺》中评《夜雨寄北》说:“‘料得闺中夜深坐,多应说着远行人’(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是魂飞到家里去。此诗则又预飞到归家后也,奇绝!”

中文诗歌翻译

悦耳悦目,现场见效 ——漫谈涉外活动诗词佳句汉英翻译的现场效果 吴伟雄(云浮市外事侨务局,广东省云浮市行政中心,527300) [内容提要]本文根据“翻译的目的不同,读者的对象不同,翻译所遵循的标准和运用的方法应有所不同”的原则以及著名诗人和诗词翻译家的诗论和译诗理论,结合作者的翻译实践,认为:涉外活动中诗词佳句的汉英翻译,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必须使译品产生感染力强的“现场效果”;为此,则要使译品产生使人喜闻的“悦耳效果”、使人乐见的“悦目效果”、使人意会的“意似效果”或使人神会的“神似效果”。在涉外工作的现场交流中,诗词佳句的汉英翻译,不但必须要做,而且可以逐步提高质量,译出比较满意的诗文来。 [关键词] 译诗理论; 翻译实践;涉外活动;现场效果;悦耳;悦目;意似;神似 写诗不易,译诗更难。在涉外工作的现场交流活动中,诗词佳句的英译,却不能回避。郭建中教授在陈刚《西湖诗赞》的《序》中说:“译诗之难,尽人皆知;其中译古诗尤难。但是,翻译的目的不同,读者的对象不同,翻译所遵循的标准和运用的方法应有所不同。陈刚同志的译文,主要是供导游给游客介绍景点时用的,其译诗读起来必须琅琅上口,一听就懂,但又不失诗词之美”。 毛泽东说,诗要“精练、大体整齐,押韵。”鲁迅提倡:“新诗先要有节调、押大致相近的韵,给大家容易记,又顺口,唱得出来。”著名的诗词翻译家许渊冲认为,毛泽东和鲁迅对写诗的要求,“不但是写诗,译诗也该如此。” 领会伟人名家的诗论和译诗论,结合本人的翻译实践(以下译例,除注明外,均为笔者试译),我体会到:涉外活动中诗词佳句的英译,必须使译品产生感染力的强的“现场效果”。为此,则要使译品产生使人喜闻的“悦耳效果”,使人乐见的“悦目效果”,使人意会的“意似效果”或使人神会的“神似效果” 。 1 感染力强的现场效果 这是诗词佳句翻译的总体要求。我们译诗,是让别人看,让别人听的,如果没有现场效果,就达不到现场交流的目的。陈刚教授的古诗英译,就从英语导游的实用角度出发,“在翻译西湖古诗时,不拘泥于所选的诗词所涉及的具体背景,而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注重…当场见效?的口译效果,即力求译文口语化,有韵脚,有节奏感,读来上口,听来易懂,象是诗词”。 苏东坡赞美杭州西湖,诗曰:“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朦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陈刚接待来自美国夏威夷的旅行团时,朗诵了他预先译好的这首名诗: The shimmering ripples delight the eye on sunny days; The dimming hills present a rare view in rainy haze. West Lake may be compared to Beauty Xi Zi at her best, It becomes her to be richly adorned or plainly dressed. 译诗刚诵完,就引来掌声和赞语:“太好了!”“真美!”“这是我们此次中国之行听到的唯一的一首中国诗。”客人获得美的享受,导游本人也获得前所未有的快乐。 笔者也有多次“现场效果”的体验。1990年,我陪同美中友协的伯顿先生到广东肇庆的鼎湖山参观。导游

古诗词翻译

银烛 原文 明天顺①间,丰庆为②河南布政使,按部③行④县,县令某墨⑤吏也,闻庆至,恐,饰白银为烛以献。庆初未之觉也。既而执烛者以告,庆佯曰:“试爇之。”曰:“爇⑥而不能燃也。”庆笑曰:“不能燃乌用烛为?”贮以故筐,明日尽还之。顾谓令曰:“汝烛不燃,易可燃者。自今慎勿复尔。”令出,益大恐,辄解印而去。庆亦终不以银烛事语人。 注释 ①明天顺:明朝天顺年间②为:担任③部:规定,程序。④行:巡视,考察。⑤墨:贪财。⑥爇:点燃,焚烧 译文 明朝天顺年间,丰庆担任河南布政使一职,按照程序巡察各县。有一个地方的县令是个大贪官,听说丰庆要来了,十分害怕,就把银子熔铸成蜡烛的样子送给丰庆。丰庆先前没有察觉,后来侍者告诉他。丰庆故意说:“点燃蜡烛。”侍者说:“点了,可是不能燃烧。”丰庆笑着说:“不能燃怎么能当蜡烛呢?”(于是)仍旧把它装在先前的筐子中。第二天,全部还给县令,并对县令说:“你送的蜡烛不燃,换成能燃的吧,从今后千万别再这样了。”县令出来后,更加害怕了,就辞官走了。丰庆也没有把这事告诉别人。 知人 原文 赵洞门为御史大夫,车马辐辏①,望尘②者接踵于道。及罢归,出国门③,送者才三数人。寻召还,前去者复来如初。时吴菌次独落落然,不以欣戚④改观,赵每目送⑤之,顾谓子友沂曰:“他日吾百年后,终当赖此人力。”未几,友沂早逝,赵亦以痛子殁于客邸,两孙孤立,菌次哀振⑥之。抚其幼者如子,字⑦以爱女。一时咸叹赵为知人 注释 ①辐辏:归聚、会集。②望尘:拜尘,谄媚权贵。③国门:指京师。 ④欣戚:比喻赵开心的宦途浮沉。⑤目送——随其人之去而以目注视,在此表看重之意。⑥振——同赈,接济。⑦字:嫁女儿。 译文 赵洞门出任御史大夫时,门前车马归聚,谄媚贵权的人几乎在路上排起队来。等到他被免职,离开了京城,来送的只有三五个人。不久,他被朝廷召回起用,以前离开的那批人又像当初那样来拜访了。当时独有吴园次一个人,不因富贵失势改变对赵洞门的态度。赵洞门常常目送他出门,回头跟儿子友沂说:“将来我去世后,最终要依赖这个人来办事。”没多久,友沂过早去世,赵洞门也因悲痛失去儿子,死于外地客寓。他的两个孙子无依无靠,吴园次一边哀悼,帮助办理后事;一边扶助他们,

杜甫诗三首翻译

杜甫诗三首课文原文及注释 秋兴八首(其一)① 玉露②凋伤③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④。 江间波浪兼天⑤涌,塞上⑥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⑦他日⑧泪,孤舟一系⑨故园心。 寒衣⑩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 1.选自《杜诗详注》(中华书局1979年版)。这组诗共八首,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杜甫流寓夔州(今重庆春节时所作),这里所选的是第一首。秋兴,就是借秋天的景色古物抒怀的意思。 2.玉露:秋天的霜露,因其白,故以玉喻之。 3.凋伤:草木在秋风中凋落。 4.萧森:萧瑟阴森。 5.兼天:连天。 6.塞上:指巫山。 7.两开:杜甫去年秋天在云安,今年秋天在夔州,从离开成都算起,已历两秋,故云"两开"。"开"字双关,一谓菊花开,又言泪眼开。 8.他日:往日,指多年来的艰难岁月。 9.系:指系舟上岸。 10.寒衣:指冬天穿的衣服 11.催刀尺:指赶裁冬衣。"处处催",见得家家如此。 12.白帝城,即今奉节城,在瞿塘峡上口北岸的山上,与夔门隔岸相对。急暮砧:黄昏时急促的捣衣声。砧:捣衣石。 咏怀古迹·其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 1、明妃:即王嫱、王昭君,汉元帝宫人,晋时因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君,后人又称明妃。昭君村在归州(今湖北秭归县)东北四十里,与夔州相近。 2、尚有村:还留下生长她的村庄,即古迹之意。 3、一去句:昭君离开汉宫,远嫁匈奴后,从此不再回来,永远和朔漠连在一起了。紫台:犹紫禁,帝王所居。江淹《恨赋》:“明妃去时,仰天太息。紫台稍远, 关山无极。”朔漠:北方沙漠,指匈奴所居之地。 4、画图句:意谓元帝对着画图岂能看清她的美丽容颜。 5、环佩句:意谓昭君既死在匈奴不得归,只有她的魂能月夜归来,故曰“空归”。 应上“向黄昏”。环佩:妇女装饰品,指昭君。 6、千载两句:琵琶本西域胡人乐器,相传汉武帝以公主(实为江都王女)嫁西域乌 孙,公主悲伤,胡人乃于马上弹琵琶以娱之。因昭君事与乌孙公主远嫁有类似处, 故推想如此。又《琴操》也记昭君在外,曾作怨思之歌,后人名为《昭君怨》。 作胡语:琵琶中的胡音。曲中论:曲中的怨诉。 登高①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zhǔ)②清沙白鸟飞回③。

中文诗词英语翻译.docx

In heaven let us be two birds flying ever together, and on earth two trees with branches interlocked forever. 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A Young idler,an old beggar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Where, before me, are the ages that have gone? And where, behind me, are the coming generations? I think of heaven and earth, without limit,without end, And I amall alone and my tears fall down.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I would part with you only when mountains had no rocks, had no water, thunders shocked in winter, snow fell in and distinction disappeared between the sky and the earth. rivers summer,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上邪》

The world puts off its mask of vastness to its lover. It omes small as one song, as one kiss of the eternal. 世界对着它的爱人,把它浩翰的面具揭下了。它变小了,小如一首歌,小如一回永恒的接吻。 Sorrow is hushed into peace in my heart like the evening among the silent trees. 忧思在我的心里平静下去,正如暮色降临在寂静的山林中。 We read the world wrong and say that it deceives us."Stray Bird"-Ranbindranath Tagore 我们把世界看错了,反说它欺骗我们。《飞鸟集》-泰戈尔 Take away love, and our earth is a tomb. 把爱拿走,我们的地球就变成一座坟墓了。(法国) wine Cut running water with a sword, it will faster flow;Drink to drown your sorrow, it will heavier grow. -----------Li Bai <>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销愁愁更愁. ------李白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

夜雨寄北翻译、赏析

夜雨寄北 唐代: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译文 你问我回家的日期,归期难定,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已涨满秋池。 什么时候我们才能一起秉烛长谈,相互倾诉今宵巴山夜雨中的思念之情。 注释 寄北:写诗寄给北方的人。诗人当时在巴蜀(现在四川省),他的亲友在长安,所以说“寄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亲友的深刻怀念。 君:对对方的尊称,等于现代汉语中的“您”。 归期:指回家的日期。 巴山:指大巴山,在陕西南部和四川东北交界处。这里泛指巴蜀一带。 秋池:秋天的池塘。 何当:什么时候。 共:副词,用在谓语前,表示动作行为是由两个或几个施事者共同发生的。可译为“一起”。剪西窗烛:剪烛,剪去燃焦的烛芯,使灯光明亮。这里形容深夜秉烛长谈。“西窗话雨”“西窗剪烛”用作成语,所指也不限于夫妇,有时也用以写朋友间的思念之情。 却话:回头说,追述。 创作背景 这首诗选自《玉溪生诗》卷三,是李商隐留滞巴蜀(今四川省)因思念长安亲友而作。因为长安在巴蜀之北,故题作《夜雨寄北》。 赏析 现传李诗各本题作《夜雨寄北》,“北”就是北方的人,可以指妻子,也可以指朋友。有人经过考证,认为它作于作者的妻子王氏去世之后,因而不是“寄内”诗,而是写赠长安友人的。但从诗的内容看,按“寄内”理解,似乎更确切一些。 第一句一问一答,先停顿,后转折,跌宕有致,极富表现力。翻译一下,那就是:“你问我回家的日期;唉,回家的日期嘛,还没个时间啊!”其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已跃然纸上。接下去,写了此时的眼前景:“巴山夜雨涨秋池”,那已经跃然纸上的羁旅之愁与不得

归之苦,便与夜雨交织,绵绵密密,淅淅沥沥,涨满秋池,弥漫于巴山的夜空。然而此愁此苦,只是借眼前景而自然显现;作者并没有说什么愁,诉什么苦,却从这眼前景生发开去,驰骋想象,另辟新境,表达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愿望。其构思之奇,真有点出人意外。然而设身处地,又觉得情真意切,字字如从肺腑中自然流出。“何当”(何时能够)这个表示愿望的词儿,是从“君问归期未有期”的现实中迸发出来的;“共剪……”、“却话……”,乃是由当前苦况所激发的对于未来欢乐的憧憬。盼望归后“共剪西窗烛”,则此时思归之切,不言可知。盼望他日与妻子团聚,“却话巴山夜雨时”,则此时“独听巴山夜雨”而无人共语,也不言可知。独剪残烛,夜深不寐,在淅淅沥沥的巴山秋雨声中阅读妻子询问归期的信,而归期无准,其心境之郁闷、孤寂,是不难想见的。作者却跨越这一切去写未来,盼望在重聚的欢乐中追话今夜的一切。于是,未来的乐,自然反衬出今夜的苦;而今夜的苦又成了未来剪烛夜话的材料,增添了重聚时的乐。四句诗,明白如话,却何等曲折,何等深婉,何等含蓄隽永,余味无穷! 姚培谦在《李义山诗集笺》中评《夜雨寄北》说:“'料得闺中夜深坐,多应说着远行人'(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是魂飞到家里去。此诗则又预飞到归家后也,奇绝!”这看法是不错的,但只说了一半。实际上是:那“魂”“预飞到归家后”,又飞回归家前的羁旅之地,打了个来回。而这个来回,既包含空间的往复对照,又体现时间的回环对比。桂馥在《札朴》卷六里说:“眼前景反作后日怀想,此意更深。”这着重空间方面而言,指的是此地(巴山)、彼地(西窗)、此地(巴山)的往复对照。徐德泓在《李义山诗疏》里说:“翻从他日而话今宵,则此时羁情,不写而自深矣。”这着重时间方面而言,指的是今宵、他日、今宵的回环对比。在前人的诗作中,写身在此地而想彼地之思此地者,不乏其例;写时当今日而想他日之忆今日者,为数更多。但把二者统一起来,虚实相生,情景交融,构成如此完美的意境,却不能不归功于李商隐既善于借鉴前人的艺术经验,又勇于进行新的探索,发挥独创精神。 上述艺术构思的独创性又体现于章法结构的独创性。“期”字两见,而一为妻问,一为己答;妻问促其早归,己答叹其归期无准。“巴山夜雨”重出,而一为客中实景,紧承己答;一为归后谈助,遥应妻问。而以“何当”介乎其间,承前启后,化实为虚,开拓出一片想象境界,使时间与空间的回环对照融合无间。近体诗,一般是要避免字面重复的,这首诗却有意打破常规,“期”字的两见,特别是“巴山夜雨”的重出,正好构成了音调与章法的回环往复之妙,恰切地表现了时间与空间回环往复的意境之美,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宋人王安石《与宝觉宿龙华院》云:“与公京口水云间,问月'何时照我还?'邂逅我还(回还之还)还(还又之还)问月:'何时照我宿钟山?'”杨万里《听雨》云:“归舟昔岁宿严陵,雨打疏篷听到明。

国家领导人引用的古诗词精妙英语翻译整理

国家领导人引用的古诗词英语精妙翻译整理 1.行百里者半九十 中文意思:一百里的路程,走到九十里也只能算是才开始一半而已。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困难,越要坚持到最后。 译文:Half of the people who have embarked on a one hundred mile journey may fall by the way side. 直译:行一百里路的人,有一半可能都会半途而废。 2.华山再高,顶有过路 中文意思:即使困难再大,也会有迎刃而解的办法。这是温总理对“自古华山一条道”自我深刻思考后,用自己的语言所提炼出的一句话。 译文:No matter how high the mountain is, one can always ascend to its top. 直译:无论山有多高,我们都能登到顶峰。 3.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 中文意思:出自屈原《离骚》的名句,表达了作者为追求家国富强,坚持高洁品行而不怕千难万险、纵死也无悔的忠贞情怀。 译文:For the ideal that I hold near to my heart, I'd not regret a thousand times to die. 直译:我遵从我内心的意愿,即使死千万次也不会后悔。 4.人或加讪,心无疵兮 中文意思:出自刘禹锡的《子刘子自传》,意为即使有人诽谤,我也问心无愧。译文:My conscience stays untainted in spite of rumors and slanders from the outside. 直译:不管外界流言蜚语和造谣中伤,我的良知始终保持纯洁没有污点。 5.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中文意思:孔子编写《春秋》之后说:“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大意是说我做的这些事,写的这本书,后人一定会毁誉不一、

李商隐《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_却话巴山夜时”全诗翻译赏析

商隐《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时”全诗翻译赏析 《夜雨寄北》是晚唐诗人商隐身居遥远的异乡巴蜀写给在长安的妻子(或友人)的一首抒情七言绝句。诗人用朴实无华的文字,写出他对妻子的一片深情,亲切有味。全诗构思新巧,自然流畅,跌宕有致,很有意境。 这首诗是诗人寄给妻子(或友人)的复信。虽然归期难以约定,但诗人想象中的他日相逢,烛光下共话巴山夜雨的情景,定会给“问归期”的友人或妻子以慰藉。 夜雨寄北 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译文一】 你问我回来的日期,我还没确定,今夜巴山正在下雨,秋水涨满了池塘。我们什么时候才能一起在西窗下剪烛花。谈论巴山下雨的情景。 译文二: 你经常问我什么时候回家,我没有固定的时间回来; 巴蜀地区秋夜里下着大雨,池塘里涨满了水。 何时你我能重新相聚,在西窗下同你一起剪烛夜谈; 再来叙说今日巴山夜雨的情景呢? 【词语解释】 ①选自《义山诗集》。商隐(约813-约858),字义山,号生[1],又号樊南生。怀州河(现在沁阳)人。唐代诗人。这首诗是寄给妻子(或友人)的。当时诗人在巴蜀,妻子(或友人)在长安,所以说“寄北”。在下雨的夜晚,诗人独自一人在外乘凉不由地想念家中的妻子(或友人)和与妻子(或友人)共同修剪烛芯的情形。 ②巴山:泛指巴蜀之地。 ③却:还,再。 何当:何时能够。 池:水池。 期:期限。 君:指作者的妻子。 巴山:指的山。

秋池:秋天的池塘。 何当:哪一天? 却话:回溯。 【赏析】 《夜雨寄北》是晚唐诗人商隐身居遥远的异乡巴蜀写给在长安的妻子的一首抒情七言绝句。诗人用朴实无华的文字,写出他对妻子的一片深情,亲切有味。全诗构思新巧,自然流畅,跌宕有致,很有意境。 商隐的爱情诗多以典雅华丽、深隐曲折取胜,这首诗,《万首唐人绝句》中题作《夜雨寄》,“”就是“人”,指妻子。诗人在巴山雨夜中思念妻子,充满了深深的怀念之情。诗人用朴实无华的文字,写出他对妻子的一片深情,亲切有味。全诗构思新巧,自然流畅,跌宕有致。 “君问归期未有期”,诗一开始,就摆出了不可解脱的矛盾。归期的希望与未有期的失望,两相对立。悲怆沉痛,笼罩全篇。“巴山

泰戈尔很美的诗句 中英文翻译

泰戈尔很美的诗句中英文翻译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Let life be beautiful like summer flowers and deathlike autumn leaves。 有一次,我们梦见大家都是不相识的。我们醒了,却知道我们原是相亲相爱的。 Once we dreamt that we were strangers。We wake up to find that we were dear to each other。 我的心是旷野的鸟,在你的眼睛里找到了天空。 My heart, the bird of thewilderness, has found its sk y in your eyes。 是大地的泪点,使她的微笑保持着青春不谢。 It is the tears of the earth that keep her smiles inblo om。 如果你因失去了太阳而流泪,那么你也将失去群星了。 If you shed tears when you miss the sun, you also miss the stars。 你看不见你自己,你所看见的只是你的影子。 What you are you do not see,what you see is your shado w。 瀑布歌唱道:我得到自由时便有了歌声了。 The waterfall sing, I find mysong, when I find my fre edom。

你微微地笑着,不同我说什么话。而我觉得,为了这个,我已等待得久了。 You smiled and talked to me of nothing and I feltthat f or this I had been waiting long。 人不能在他的历史中表现出他自己,他在历史中奋斗着露出头角。 Man does not reveal himself in his history, he struggl es up through it。 我们如海鸥之与波涛相遇似地,遇见了,走近了。海鸥飞去,波涛滚滚地流开,我们也分别了。 Like the meeting of the seagulls and the waves wemeet and c ome near。The seagulls fly off, the waves roll away and we depart。 当我们是大为谦卑的时候,便是我们最接近伟大的时候。 We come nearest to the great when we are great inhumili ty。 决不要害怕刹那--永恒之声这样唱着。 Never be afraid of the moments--thus sings the voiceof the everlasting。 完全为了对不全的爱,把自己装饰得美丽。 The perfect decks itself in beauty for the love ofthe I mperfect。 错误经不起失败,但是真理却不怕失败。

中文诗词英语翻译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海子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From tomorrow on,I will a happy person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Grooming,chopping,and traveling all over the world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From tomorrow on,I will care foodstuff and vegetables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I have a house,towards the sea,with spring flowers blossoming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From tomorrow on,I will write to each of my dear ones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Telling them of my happiness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What the lightening of blessedness has told me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I will spread it to each of them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And give a warm name for every river and every mountain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Strangers,I will also give you my well-wishing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May you have a brilliant future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May you lovers eventually become spouse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May you enjoy happiness in this earthly world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I only wish to face the sea,with spring flowers blossoming In heaven let us be two birds flying ever together, and on earth two trees with branches interlocked forever. 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A Young idler,an old beggar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Where, before me, are the ages that have gone And where, behind me, are the coming generations I think of heaven and earth, without limit, without end, And I am all alone and my tears fall

中文诗词英语翻译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海子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From tomorrow on,I will a happy person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Grooming,chopping,and traveling all over the world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From tomorrow on,I will care foodstuff and vegetables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I have a house,towards the sea,with spring flowers blossoming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From tomorrow on,I will write to each of my dear ones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Telling them of my happiness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What the lightening of blessedness has told me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I will spread it to each of them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And give a warm name for every river and every mountain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Strangers,I will also give you my well-wishing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May you have a brilliant future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May you lovers eventually become spouse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May you enjoy happiness in this earthly world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I only wish to face the sea,with spring flowers blossoming In heaven let us be two birds flying ever together, and on earth two trees with branches interlocked forever.? 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A Young idler,an old beggar?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Where, before me, are the ages that have gone? And where, behind me, are the coming generations? I think of heaven and earth, without limit, without end, And I am all alone and my tears fall

《夜雨寄北》李商隐赏析

《夜雨寄北》赏析 内容:【原诗】【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赏析】 【原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译文】 你问我回家的日期,归期难定,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已涨满秋池。什么时候我们才能一起秉烛长谈,相互倾诉今宵巴山夜雨中的思念之情。 【作者】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樊南生,怀州河内(现河南省沁阳县)人,唐代诗人。仕途上被人排挤,潦倒终生。擅长律诗,绝句。所作诗歌典雅华丽,形象鲜明,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尤其是他的爱情诗,最为人传诵。主要名篇有:《登乐游原》、《无题》、《夜雨寄北》等。与杜牧合称为“小李杜”。【背景】 这是李商隐脍炙人口的抒情短章,是诗人写给远在北方的友人的。当时诗人被秋雨阻隔,滞留巴蜀地区,友人从家中寄来书信,询问归期。但秋雨连绵,交通中断,无法确定,所以回答说:君问归期未有期。这一句有问有答,跌宕有致,流露出诗人留滞异乡、归期未卜的羁旅之愁。诗人与友人情深,时刻盼望能速归故里,与友人共坐西窗之下,剪去烛花,深夜畅谈。而此时,只能苦苦思念。【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归期的问询和回答,抒发诗人羁旅他乡的愁苦和对友人深切的思念。 【赏析】 这首诗所寄何许人,有友人和妻子两说。前者认为李商隐居留巴蜀期间,正是在他三十九岁至四十三岁做东川节度使柳仲郢幕僚时,而在此之前,其妻王氏已亡。持者认为在此之前李商隐已有过巴蜀之游。也有人认为它是寄给“眷属或友人”的。 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和对眼前环境的抒写,阐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

的思念。后两句即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今夜的孤寂。这首诗即兴写来,写出了诗人刹那间情感的曲折变化。语言朴实,在遣词、造句上看不出修饰的痕迹。与李商隐的大部分诗词表现出来的的辞藻华美,用典精巧,长于象征、暗示的风格不同,这首诗却质朴、自然,同样也具有“寄托深而措辞婉”的艺术特色。 开首点题,“君问归期未有期”,一问一答,先停顿,后转折,跌宕有致,极富表现力。其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已跃然纸上。诗前省去一大段内容,可以猜测,此前诗人已收到妻子的来信,信中盼望丈夫早日回归故里。诗人自然也希望能早日回家团聚。但因各种原因,愿望一时还不能实现。首句流露出离别之苦,思念之切。 次句“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诗人告诉妻子自己身居的环境和心情。秋山夜雨,总是唤起离人的愁思,诗人用这个寄人离思的景物来表了他对妻子的无限思念。仿佛使人想象在一个秋天的某个秋雨缠绵的夜晚,池塘涨满了水,诗人独自在屋内倚床凝思。想着此时此刻妻子在家中的生活和心境;回忆他们从前在一起的共同生活;咀嚼着自己的孤独。 三、四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是对未来团聚时的幸福想象。心中满腹的寂寞思念,只有寄托在将来。那时诗人返回故乡,同妻子在西屋的窗下窃窃私语,情深意长,彻夜不眠,以致蜡烛结出了蕊花。他们剪去蕊花,仍有叙不完的离情,言不尽重逢后的喜悦。这首诗既描写了今日身处巴山倾听秋雨时的寂寥之苦,又想象了来日聚首之时的幸福欢乐。此时的痛苦,与将来的喜悦交织一起,时空变换, 此诗语言朴素流畅,情真意切。“巴山夜雨”首末重复出现,令人回肠荡气。“何当”紧扣“未有期”,有力地表现了作者思归的急切心情。

杜甫诗三首导学案(教师版)

《杜甫诗三首》导学案 第一课时秋兴八首(其一) 【学习目标】 1、通过诗歌的诵读与品味,体会古典诗歌之美 2、感受诗歌的深沉感情,领会诗歌主旨 3、赏析名句,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课前预习】 一、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是明诗人杜审言的孙子。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乾元二年(七五九),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出峡。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后世尊为“诗圣”。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有《杜工部集》传世。 二、文体常识 古体诗和近体诗: 古体诗也叫古诗、古风。古体诗就是古代的自由诗,每首诗有多少句,每句有多少字,如何押韵,都没有规定。为了便于大家掌握,我们以唐代为界来说。唐代以前的诗都是古体诗,这包括《诗经》中的诗、《楚辞》中的诗、《汉乐府》中的诗及“三曹”诗歌、陶渊明的诗歌等。唐代及唐代以后,诗人们也写了许多古体诗,比如李白写的《古风五十九首》。一般来说,唐代及唐代以后,诗人们借乐府旧题所写的诗歌都是古体诗。也就是说,诗题中凡出现“歌”“行”“吟”“引”“弄”“操”“曲”等字样的都该属于古体诗,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的《琵琶行》等。 近体诗也叫今体诗,是相对于古体诗而言的格律诗。近体诗在唐代初年正式形成。它包括绝句、律诗、排律。绝句共四句,每句五字的叫五绝,每句七字的叫七绝,二四句押韵,首句可入韵,也可不入韵,没有对仗要求。律诗共八句,每句五字的叫五律,每句七字的叫七律,偶数句押韵,首句可入韵,也可不入韵。律诗每两句为一联,分别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排律十句以上,像律诗一样,除首尾两联外,中间各联都对仗,押韵也和律诗一样。近体诗用字还要讲究平仄,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说法。举例来说,我们所熟悉的杜甫的《客至》《旅夜书怀》《阁夜》《登岳阳楼》等都是十分典型的律诗。 三、背景介绍 《秋兴八首·其一》是诗人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流寓夔州(今重庆奉节)时的作品。持续八年的安史之乱,至广德元年(763)始告结束,而吐蕃、回纥又乘虚而入,藩镇拥兵割据,战乱四起唐王朝难以复兴。此时,老友严武去世,杜甫在成都的生活失去依靠,遂沿江东下,滞留夔州。诗人时年已经50多岁,常年卧病在床,知交零落,壮志难酬,心情寂寞、抑郁。《秋兴八首·其一》融合了夔州萧条的秋色、凄凉的秋声、诗人暮年多病的苦况和关心国家命运的深情,悲壮苍凉,意境深闳。 四、疏通诗歌内容,基本把握诗歌 解释重点字词并尝试用现代语言表达诗歌内容,最好翻译成为现代诗

古诗夜雨寄北翻译赏析

古诗夜雨寄北翻译赏析 《夜雨寄北》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商隐。其全文古诗如下: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前言】 《夜雨寄北》是晚唐诗人李商隐身居异乡巴蜀,写给远在长安的妻子(或友人)的一首抒情七言绝句,是诗人给对方的复信。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和对眼前环境的抒写,阐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怀念。后两句即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今夜的孤寂。这首诗即兴写来,写出了诗人刹那间情感的曲折变化。语言朴实,在遣词、造句上看不出修饰的痕迹。与李商隐的大部分诗词表现出来的的辞藻华美,用典精巧,长于象征、暗示的风格不同,这首诗却质朴、自然,同样也具有“寄托深而措辞婉”的艺术特色。这首诗构思新巧,跌宕有致,言浅意深,语短情长,具有含蓄的力量,千百年来吸引着无数读者,令人百读不厌。 【注释】 寄北:写诗寄给北方的人。诗人当时在巴蜀(现在四川省),他的亲友在长安,所以说“寄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亲友的深刻怀念。 君:对对方的尊称,等于现代汉语中的“您”。

归期:指回家的日期。 巴山:指大巴山,在陕西南部和四川东北交界处。这里泛指巴蜀一带。 秋池:秋天的池塘。 何当:什么时候。 共:副词,用在谓语前,表示动作行为是由两个或几个施事者共同发生的。可译为“一起”。 剪西窗烛:剪烛,剪去燃焦的烛芯,使灯光明亮。这里形容深夜秉烛长谈。“西窗话雨”“西窗剪烛”用作成语,所指也不限于夫妇,有时也用以写朋友间的思念之情。 却话:回头说,追述。 【翻译】 你问我什么时候回家,我没有固定的时间回来;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涨满池子。何时你我重新聚首,在西窗之下同你一道剪烛夜谈/b/710htm,再来叙说今日巴山夜雨的情景呢。 【鉴赏】 首句起笔以“君”直呼对方,以独特的视角勾画出一幅夫妻相思温情脉脉的画面:亲爱的妻啊,你肯定是怀着急切的心情问我归期是何日,那么,现在我告诉你,我也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回家。这句诗的独特之处在于诗人以错位的视角写相思之情,即对方未必真有信寄来询问归期,而是诗人设想妻子思念、询问归期。在我国古诗中写相思之情的诗,往往并不直接写自己如何思念对方,而是写对方如何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