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常见的碱知识点及习题练习(总结)

初三化学常见的碱知识点及习题练习(总结)
初三化学常见的碱知识点及习题练习(总结)

专题七 常见的碱

【考纲解读 】

1.认识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2.用常用的碱解释一些常见现象.

3.用PH 试纸及酸碱指示剂检验酸碱性.

【思维导图】

【知识清单】

1、碱的组成

碱是由金属元素和氢氧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NH 3·H 2O ) 2、碱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离解时所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 -)

(1)碱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2)酸性氧化物+碱 → 盐+水 (3)酸+碱 → 盐+水

(4)盐+碱 → 另一种盐+另一种碱(反应物均可溶,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 注:①难溶性碱受热易分解(不属于碱的通性) 如Cu(OH)2 ΔCuO +H 2O 2Fe(OH)ΔFe 2O 3+3H 2O

②常见沉淀:AgCl ↓ BaSO 4↓ Cu(OH)2↓ F e(OH)3↓

Mg(OH)2↓ BaCO 3↓ CaCO 3↓

③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有气体或有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 3

5、中和反应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

1)、定义: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2)、应用:

(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

(2)处理工厂的废水

(3)用于医药

3)、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

(1

(2)pH的测定: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

用玻璃棒(或滴管)蘸取待测试液少许,滴在pH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溶液的pH(读数为整数)

(3)酸雨: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因为溶有CO2)

pH<5.6的雨水为酸雨

【典型例题】

问题1:酸碱的反应

例1:如图所示,小娟同学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稀盐酸一会儿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为了确定盐酸与氢氧化钠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小娟从烧杯中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于是她得出“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和”的结论。

(1)你认为她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_____ ;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____ __。

进行判断。在进行实验设计时可结合中和前后溶液的酸碱性变化或者主要成分,利用酸碱指示剂或者酸、碱的性质进行中和反应程度的判断。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中和或者盐酸过量的区别在于中和后溶液的成分和酸碱性不同。显然小娟的结论不正确,

答案:(1)不正确如果盐酸过量,滴如酚酞也不会变色(2)NaOH+HCl=NaCl+H2O (3)(以下方法任写一种均可得分)

例2: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架子处于关闭状态.现将NaOH溶液滴入广口瓶中,待充分反应后,打开夹子,试管中刚沸腾的水又重新沸腾了.对上述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试管内的气压减小,沸点升高 B.试管内的气压增大,沸点升高

C.试管内的气压减小,沸点降低 D.试管内的气压增大,沸点降低

解析本题是一道典型的理化综合题,融NaOH与CO2的反应、液体沸点与压强的关系的考查于同一实验装置中。由图示实验装置,滴入NaOH溶液后,广口瓶中CO2气体被吸收,广口瓶和试管中气体的压强减小,水的沸点降低。故试管中刚沸腾的水又重新沸腾。

答案:C

例3:化学反应往往伴随着一些现象发生,但CO2与NaOH溶液的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为了通过一些现象说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某班同学分两组作了如下探究实验:(1)第一组同学把一支收集有CO2的试管倒立在装有饱和NaOH溶液的烧杯中(如下图所示),看到试管内液面上升。这种现象是因为试管内外产生()

A.温度差B.重力差C.压强差D.浮力差

(2)第二组同学从中得到启发,也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进行探究:

A现象为,B现象为,C现象为。你认为以上设计能达到实验要求的是(填序号)。

(3)同学们经过分析讨论,认为第一组的实验中产生液面上升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两种。一种是因为CO2与溶液中的NaOH反应,消耗了CO2,你认为另一种原因是

(4)为了进一步证实CO2与NaOH溶液已经发生了反应,他们设计了如下方案:取上述实验后的溶液,第一组同学滴加,现象为;第二组同学滴

加,现象为。他们虽然看到的现象不同,但都可以证实CO2与NaOH溶液已经发生了反应。

解析本题是对NaOH与CO2反应现象的探究,将化学反应和压强原理相结合,考查了学生的实验装置的创新、实验现象的分析、实验方案的设计等能力。

第一组实验中由于NaOH与CO2发生反应使试管中压强减小,烧杯中的溶液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进入试管中,液面上升。同理,第二组实验A中塑料瓶在大气压下作用下变瘪,B中熟鸡蛋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进入集气瓶中。C中由于烧瓶内气压减小,气球胀大。

根据CO2的性质,第一组的实验中产生液面上升现象可能为CO2溶于水或与NaOH发生反应。对CO2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证实,可利用反应产物Na2CO3(实质为CO32-的性质)的性质进行实验方案设计。

答案:(1)C (2)A现象:塑料瓶变瘪了,B现象:鸡蛋进入(或部分进入)瓶中,C现象:气球胀大。ABC(3)CO2溶于水(或与水反应),消耗了CO2(4)稀酸,冒气泡;CaCl2溶液(含Ca2+或Ba2+的溶液均正确),产生白色沉淀。

例4:人胃酸(主要成分是盐酸)过多,会引起很胃病。下图为某抗酸药包装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药“嚼啐后吞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为测定该药中氢氧化铝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操作:取一片药片(药片质量为0.5g)研碎后加20mL蒸馏水,然后用质量分数为5%,密度为1.02g/mL的盐酸进行反应(假充其它成分不与盐酸反应),测得实验中反应掉的盐酸体积为6.0mL,通过计算:

①判断该药片中氢氧化铝的含量是否达到标注?

②确定该药片中氢氧化铝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解析本题以抗酸药中成分含量测定为载体,考查了酸碱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和化学计算的能力。将药物“嚼啐后吞服”,主要是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与胃酸作用。

设药片中氢氧化铝质量为x。根据测定的化学反应:Al(OH)3+3HCl=Al Cl3+3H2O,结合反应消耗的盐酸的量,有:78:3×36.5=x:1.02g/ml×6.0ml×5%

解得x=785 1.02/ 6.0

336.5

g ml ml

???

?

=0.218g

因为氢氧化铝的实际质量为218mg,小于标签所标识的250mg。故药品中的氢氧化铝含量没有达到标准。

药品中氢氧化铝的质量分数为:0.218

0.5

g

g

×100%=43.6%。

答案:(1)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与胃酸作用(2)①没有达到标准②43.6%

问题2:PH值

例5:甲、乙、丙分别是酸或碱的水溶液,pH值依次为1,5,14。下列图形合理的是()

A.图(1)表示甲中滴入丙B.图(2)表示乙中滴入丙

C.图(3)表示丙中滴入乙D.图(4)表示甲中滴入乙

解析根据甲、乙、丙溶液的pH可以判断出分别为酸、酸、碱。甲中滴入丙,pH逐渐变大,但小于14;乙中滴入丙,pH逐渐变大,但小于14;丙中滴入乙,pH逐渐减小,但大于5;甲中滴入乙,pH逐渐变大,但始终小于5。

答案:C

问题3:共存问题

例6.甲、乙两相邻化工厂,排放的污水经处理后,仍然溶有下列8种离子Ag+、Ba2+、

Fe3+、Na+、Cl-、、、OH-中各不相同的4种,如果将甲、乙两厂的污水,按适当比

例充分混合,经再沉淀后,排放出的污水转变成无色的澄清的硝酸钠稀溶液,污染程度大为

降低,又经测定甲厂污水的pH大于7,试推断:

(1)甲厂污水中含有的4种离子是;(2)

乙厂污水中含有的4种离子是。

【分析】溶液中共存离子之间不能相互结合形成沉淀,气体或水。本题中的Ba2+与

,Fe3+与OH-,Ag+与Cl-,Ag+与OH-它们一定分处在两种溶液中。由于甲厂污水pH大

于7,溶液显碱性,污水中含有大量OH-离子,因此Fe3+、Ag+只能存于乙厂污水中,则Cl-

存在于甲厂污水中,又由于Ag2SO4微溶于水,不能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因只能存在

甲厂污水中, Ba2+只能存于乙厂。而不管是甲厂、还是乙厂的污水中,阴、阳离子所带正、

负电荷,相加应为零,所以,甲厂污水中必有Na+,乙厂污水中必有。甲、乙两厂污水

同时排放,Ba2+与结合成BaSO4沉淀,Fe3+与OH-结合成Fe(OH)3沉淀,Ag+与Cl-结合成AgCl沉淀等,只剩下NaNO3溶液了。

答案:甲厂污水中含有4种离子是:Na+、Cl-、、OH-

乙厂污水中含有的4种离子是:Ag+、Ba2+、Fe3+、NO3-

【基础练习】

1.下列溶液暴露在空气中,因发生化学变化而使溶液质量增大的是()

A.浓氢氧化钠溶液

B.浓盐酸

C.浓硫酸

D.饱和食盐水

2.掌握物质的分类是学好化学的基础,指出下列物质中属于碱的是()

A. NaCl

B. KOH

C. MgO

D.Cu

3.下列物质的俗称与化学式不相符合的是()

A.干冰CO2B.生石灰Ca(OH)2

C.烧碱NaOH D.食盐NaCl

4.下图中X、Y、Z表示的是水、石灰水、稀盐酸的近似pH。下列判断错误

..的是()

A.X是稀盐酸

B.Y是水

C.Z是石灰水

D.无法确定X、Y、Z

5.常温下,下列物质的水溶液pH﹤7的是()

A.CO2 B.KOH C.NH3?H2O D.KCl

6.下列溶液pH最大的是()

A.10%KOH B. 20%KOH C.10%HCI D. 20%HCl

7.有浓盐酸、氢氧化钠、石灰水三种物质的溶液长期存放在空气中,溶液质量因发生化学变化而减小的物质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因发生化学变化溶液质量增大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

8.洗涤剂(如肥皂、洗衣粉等)是生活中常用的物质,大多显碱性。小红取了少量用来吹泡泡的肥皂水,用pH试纸测试的结果是pH 7(填写“<”“=”“>”),若向其中加入少量的无色酚酞试液(化学式C20H14O4)试液,肥皂水呈色。酚酞是由种元素组成,酚酞分子中碳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是。

9. 纯碱属于盐类物质,用PH试纸测定某浓度的纯碱溶液其PH为10,请说明该溶液呈

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色。

【能力提高】

1.下列物质能够反应,且没有明显现象的是()

A. Na2CO3溶液加入澄清石灰水中

B. Fe2O3加入NaOH溶液中

C.稀HCl滴入Ba(OH)2溶液中D.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2.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用氢氧化钠改良酸性土壤

C.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用稀盐酸除去铁器表面的锈渍

3.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中不正确

...的是()

A.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B.将碘酒滴入淀粉溶液中,溶液变蓝色

C.硫酸铜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D.在滴有酚酞试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可观察溶液由无色变红色

4.右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反应后溶液的pH大于7

B.反应前的溶液均可导电,反应后的溶液不导电

C.反应后溶液中存在的粒子只有Na+和Cl―

D.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均无变化

5.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 酸中都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酸

B. 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所以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C. 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 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6.下列化学方程式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A.C+O27.56.5pH

上午下午

时间()2

B.2H2O

通电

2H2↑+O2↑

C.3CO+Fe2O3高温

2Fe+3CO2D.HCl+AgNO3=AgCl↓+HNO3

7.

请结合上表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当你被蚊虫叮咬(释放一种酸性物质)后,为减轻疼痛,可在叮咬处涂(填序号);

(2)用久的铝壶内有水垢(主要成分为CaCO3),可用(填序号)少量多次清除。

8. 右图为某学习小组在白色点滴板上进行的有关“碱的化学性质”的探究实验。

(1)使用白色点滴板进行实验的优点是(答一点);

(2)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都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是因为

在不同碱的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离子。

9.小明和小艳在实验室配制石灰水时,小明同学将两药匙熟石灰样品放入小烧杯中,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充分搅拌后发现烧杯底部仍有不溶性的固体,于是他认为熟石灰样品已经变质。小艳同学不同意他的判断,你认为小艳同学的理由是

。同学们针对该熟石灰样品的成分展开了讨论,请你参与讨论并完成实验报告。

【提出问题】熟石灰样品的主要充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甲同学猜想是Ca(OH)2;

乙同学猜想是CaCO3

你认为是。

点心

午餐

点心

晚餐

87.576.566

7

8

9

10

111213

141516

1718

19

202122

pH

上午下午

点心

【拓展与应用】小组同学反思了熟石灰变质的原因,认识到实验室应 保存熟石灰。

【中考冲刺】

1.(2012.青岛市)下列物质的化学名称与俗名,对应错误的是 ( ) A .汞——水银

B .氧化钙——熟石灰、消石灰

C .碳酸氢钠——小苏打

D .氢氧化钠——烧碱、火碱、苛性钠 2.(2012.德州市)下列对化学知识的归纳不正确...

的是 (

) 3.(2012.宁波市)小科看到妈妈炒的一盘紫色高丽菜(一种紫色的卷心菜)的菜汁呈紫色,后来因为掺了醋变成了红色,在洗盘子时遇到碱性洗涤剂变成黄绿色。下列也能使紫色高丽菜汁呈现在黄绿色的物质是 A.柠檬汁 B.雪碧 C.食盐水 D.肥皂水

4.(2012.肇庆市) 少年儿童按下图时间就餐,口腔残留食物的pH 在一天中的变化如下:

已知口腔若经常保持酸性,容易发生蛀牙,如果只从这一点考虑,你认为三次刷牙时间最好安排在()

A.三次吃点心后B.早、午、晚餐前

C.早餐、午餐、晚睡前D.早、午、晚餐后

5.(2012.临沂)向稀盐酸中逐渐加入试剂X后,溶液的pH变化情况如右图所示。试剂X 是下列物质中的:()

A.Mg

B.H2O

C.NaOH

D.CaCO3

6.(2012?苏州)下列有关氢氧化钠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氢氧化钠有腐蚀性B.固体氢氧化钠有挥发性

C.氢氧化钠能吸收二氧化碳而变质D.固体氢氧化钠能吸收水蒸气而潮解

7.(2011.湛江市)将稀盐酸慢慢滴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用温度计测出烧杯中溶液的温度,溶液温度随加入稀盐酸的质量而变化如右图所示:

①由图知,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是

(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②从A到B过程中,烧杯中溶液的pH逐渐。

B点表示的含义是。

8.

8.(20XX年北京)(5分)下图装置可以完成多个简单实验,具有药品用量少、实验现象明显、尾气不处逸等优点。

图示

⑴若甲中吸有浓氨水,乙中吸有无色酚酞溶液,将甲、乙中的液体同时挤出,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

⑵若甲中吸有水,乙中吸有稀硫酸,烧杯①中盛有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烧杯②看盛有碳酸钠粉末。为了验证使石蕊变色的物质是碳酸而不是二氧化碳,应采取的实验操作是。

⑶若先将甲中的液体挤出,观察出气球明显鼓起,一段时间后恢复原状;再将乙中的液体挤出,气球又明显鼓起。请将下表中的试剂补充完整。

图示

气球鼓起是因为装置内气压增大,两次气压增大的原因依次是_____________。

9.(2011.日照市)(7分)制作松花蛋所用的配料主要有纯碱、生石灰、食盐、水等物质,制作时需要将它们混合并充分搅拌。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制作过程中能发生反应的两个化学方程式。

(2)制作松花蛋的工人有的说“纯碱溶液显碱性”;有的说“纯碱溶液显中性”。请你利用pH试纸测定纯碱溶液的pH,简述测定方法。

专题七常见的碱答案

【基础练习】

1.A 2.B 3.B 4.D 5.A 6.B

7. 石灰水Ca(OH)2+CO2=CaCO3↓+H2O 氢氧化钠

8.>红三5:1

9.碱性蓝色

【能力提高】

1. C

2.B

3. D

4. D

5. B

6. D

7.(1)⑤(2)①

8. (1)节约药品(或便于观察)(2)氢氧根

9.Ca(OH)2微溶于水;Ca(OH)2 和CaCO3

【中考冲刺】

1.B

2.C

3.D

4.A

5.C

6.B

7.(2)①放热。②变小/减小。酸碱恰好完全中和或酸碱恰好完全反应

8. (1)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2)先将乙滴管中的稀硫酸滴入烧杯2中,观察烧杯1中的紫色石蕊试纸是否变色。再滴入甲滴管中的水,观察烧杯1中观察烧杯1中的紫色石蕊试纸是否变色。

(3)NaOH;稀盐酸;第一次为温度升高导致瓶中气压增大,第二次为产生氢气导致气体压强增大。

9.(1)CaO + H2O ==Ca(OH)2Na2CO3 +Ca(OH)2==CaCO3↓+ 2NaOH

(2)答: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或胶头滴管)将纯碱溶液滴到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即可得出纯碱溶液的pH。

最新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合集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 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 (3)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 (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 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 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 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 (二)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 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 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 (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 纸上称量。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 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4)砝码用镊子夹取。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先大后小) (5)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砝码放回砝码盒。 (四)加热器皿--酒精灯 (1)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②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③ 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不可吹熄。 (2)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应少于1/4。 (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物体。 (4)如果酒精灯在燃烧时不慎翻倒,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应及时用沙子盖灭或用湿抹布扑灭火焰,不能用水冲。 (五)夹持器--铁夹、试管夹 铁夹夹持试管的位置应在试管口近1/3处。试管夹的长柄,不要把 拇指按在短柄上。 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持部位在距试管口近1/3处;用手拿住 (六)分离物质及加液的仪器--漏斗、长颈漏斗 过滤时,应使漏斗下端管口与承接烧杯内壁紧靠,以免滤液飞溅。 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以下,以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 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一)药品的取用 1、药品的存放: 一般固体药品放在广口瓶中,液体药品放在细口瓶中(少量的液体药品可放在滴瓶中), 金属钠存放在煤油中,白磷存放在水中 2、药品取用的总原则 ①取用量:按实验所需取用药品。如没有说明用量,应取最少量,固体以盖满试管底部为宜,液体以1~2mL为宜。 多取的试剂不可放回原瓶,也不可乱丢,更不能带出实验室,应放在指定的容器内。 ②“三不”:任何药品不能用手拿、舌尝、或直接用鼻闻试剂(如需嗅闻气体的气味,应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仅使极少量的气体进入鼻孔) 3、固体药品的取用 ①粉末状及小粒状药品:用药匙或V形纸槽②块状及条状药品:用镊子夹取 4、液体药品的取用 ①液体试剂的倾注法: 取下瓶盖,倒放在桌上,(以免药品被污染)。标签应向着手心,(以免残留液流下而腐蚀标签)。拿起试剂瓶,将瓶口紧靠试管口边缘,缓缓地注入试剂,倾注完毕,盖上瓶盖,标签向外,放回原处。 ②液体试剂的滴加法: 滴管的使用:a、先赶出滴管中的空气,后吸取试剂 b、滴入试剂时,滴管要保持垂直悬于容器口上方滴加 c、使用过程中,始终保持橡胶乳头在上,以免被试剂腐蚀 d、滴管用毕,立即用水洗涤干净(滴瓶上的滴管除外) e、胶头滴管使用时千万不能伸入容器中或与器壁接触,否则会造成试剂污染 (二)连接仪器装置及装置气密性检查 装置气密性检查:先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紧贴容器外壁,稍停片刻,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掌,导管口部有水柱上升,稍停片刻,水柱并不回落,就说明装置不漏气。 (三)物质的加热 (1)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应略下倾斜,试管受热时先均匀受热,再集中加热。 (2)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加热时使试管与桌面约成450角,受热时,先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给试管里的液体的中下部加热,并且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为了避免伤人,加热时切不可将试管口对着自己或他人。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及练习题(详细)模板

1、化学式和化合价 一、考点解读 主要知识框架: ? (一)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1、化学的书写 (1)单质化学式的书写: ①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②用Xn这种形式表示 (2)化合物 ①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②酸:某酸③碱:氢氧化某④盐:某酸某或某化某 书写化学式时应注意: ①一般是正价元素在前,负价元素在后。 ②因纯净物有固定的组成,所以只有一种化学式,故不能随意改动化学式中的角码。 ③化学式中原子个数比是一个最简比。 ④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用于判断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 2、化学式的意义 (1)表示一种物质;(2)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如果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3)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 (4)表示该物质的分子由哪些原子构成。 (二)化学式的计算 根据化学式的计算题型主要有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各元素的质量比和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在复习中除应熟练掌握这三种基本题型外,还应熟练掌握下列两种计算: (1)化合物质量与其中某元素质量的比; (2)化合物的化学式中原子个数比等于该元素质量与其相对原子质量之比。在求解有关化学式的计算题时,应熟练掌握一些解题技巧。

(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1、意义:表示原子之间相互化合的数目比。 2、规则 ①化合价有正价和负价。 ②氧元素通常显-2价;氢元素通常显+1价;金属元素跟非金属元素化合时,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显负价;一些元素在不同物质中可显不同的化合价。 ③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④在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3、口诀: 1常见单质化合价 钾钠银氢正一价钙钡镁锌正二价氟氯溴碘负一价 三铝四硅氧负二铜有一二铁二三单质零价要牢记 2常见原子团化合价 一价铵根氢氧根另外还有硝酸根二价硫酸碳酸根 三价只有磷酸根除了铵根皆为负常写常用须记住 二、典例解析 例1、甜蜜素(C6H12O3NSNa)是一种甜味添加剂。下列有关甜蜜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属于糖类B.其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6∶1∶4 C.它由5种元素组成 D.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00 解析: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化学式的有关计算,已知甜蜜素是由C、H、O、N、S、Na六种元素组成的,其中C、H、O元素质量比是6∶1∶4,相对分子质量201,而糖类物质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无N、S、Na等元素。答案:B 例2、下列微粒符号中,对“2”含义的理解正确的是() A.2Cu中的“2”表示2个铜元素 B.Fe2+中的“2”表示每个亚铁离子带有2个单位的正电荷 C.H2S中的“2”表示一个硫化氢分子中含有两个硫原子 D.中化学式上方的“2”表示硫元素为-2价解析: 在不同的化学用语中,数字的含义是不同的。说明如下: 元素符号:①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②右下角的数字表示1个某分子中该原子的个数;③正上方的数字“±n”表示某物质中该元素的化合价。 离子符号:①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②右上角的数字“n±”表示离子所带有的电荷数。 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 答案:B

集合的简单练习题 并集合的知识点归纳

必修1 集合复习 知识框架: 1.1.1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1.下列各组对象 ①接近于0的数的全体;②比较小的正整数全体;③平面上到点O 的距离等于1的点的全体; ④正三角形的全体;⑤2的近似值的全体.其中能构成集合的组数有( ) A .2组 B .3组 C .4组 D .5组 2.设集合M ={大于0小于1的有理数},N ={小于1050的正整数}, P ={定圆C 的内接三角形},Q ={所有能被7整除的数},其中无限集是( ) A .M 、N 、P B .M 、P 、Q C .N 、P 、Q D .M 、N 、Q 3.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 .{x |x 2+2=0}在实数范围内无意义 B .{(1,2)}与{(2,1)}表示同一个集合 C .{4,5}与{5,4}表示相同的集合 D .{4,5}与{5,4}表示不同的集合 4.直角坐标平面内,集合M ={(x ,y )|xy ≥0,x ∈R ,y ∈R }的元素所对应的点是( ) A .第一象限内的点 B .第三象限内的点 C .第一或第三象限内的点 D .非第二、第四象限内的点 5.已知M ={m |m =2k ,k ∈Z },X ={x |x =2k +1,k ∈Z },Y ={y |y =4k +1,k ∈Z },则( ) A .x +y ∈M B .x +y ∈X C .x +y ∈Y D .x +y ?M 6.下列各选项中的M 与P 表示同一个集合的是( ) A .M ={x ∈R |x 2+0.01=0},P ={x |x 2=0} B .M ={(x ,y )|y =x 2+1,x ∈R },P ={(x ,y )|x =y 2+1,x ∈R } C .M ={y |y =t 2+1,t ∈R },P ={t |t =(y -1)2+1,y ∈R } D .M ={x |x =2k ,k ∈Z },P ={x |x =4k +2,k ∈Z } 7.由实数x ,-x ,|x |所组成的集合,其元素最多有______个. 8.集合{3,x ,x 2-2x }中,x 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 9.对于集合A ={2,4,6},若a ∈A ,则6-a ∈A ,那么a 的值是______. 10.用符号∈或?填空: ①1______N ,0______N .-3______Q ,0.5______Z ,2______R . ②2 1______R ,5______Q ,|-3|______N +,|-3|______Z . 11.若方程x 2+mx +n =0(m ,n ∈R )的解集为{-2,-1},则m =______,n =______. 12.若集合A ={x |x 2+(a -1)x +b =0}中,仅有一个元素a ,则a =______,b =______. 13.方程组?? ???=+=+=+321x z z y y x 的解集为______. 14.已知集合P ={0,1,2,3,4},Q ={x |x =ab ,a ,b ∈P ,a ≠b },用列举法表示集合Q =______. 15.用描述法表示下列各集合:

青少版新概念入门startera知识点总结(自己整理)

青少版新概念入门 S t a r t e r A知识点总结(自己 整理)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新概念青少版Starter A 日常用语总结 1.Hello!/ Hi! 2.Good dog!/ Bad dog!/ Good girl! 3.No cat!/ No ball! 4.Look! 5.Yummy!/ Yuk! 6.Help!/ Stop! 7.Oops! 8.Look at my/ your+颜色+事物! 9.Thank you!/ Thanks! 10.Sorry! 11.Happy birthday! 12.Hurray! 13.Please! 14.This is my family/ dad/ mum/ sister/ brother/ friend. 15.Look out! 16.Here you are! 17.Let’s play! 18.Your turn! 19.Guess! 20.-What’s your name -My name’s ... What’s= what is my name’s= my name is 例:What’s your name My name’s Peg. 21.It’s a (an).../ It isn’t a (an)...(bike/ car/ doll/ robot/ train/ van) 单词以元音开头,用an;以辅音开头,用a。 比如: an apple/ insect/ egg/ umbrella a train/ van/ robot/ car It’s= it is isn’t= is not 例:It’s a book./ It isn’t an orange. 22.-Is it... -Yes, it is./ No, it isn’t. 例:-Is it an apple -Yes, it is./ No, it isn’t. 23.This is my....../ This isn’t my......(book/ pen/ pencil/ pencil case/ rubber/ ruler/ school bag) This is 无缩写This isn’t= This is not 例:This is my pen. This isn’t my schoolbag. 24.That’s my....../ That isn’t my...... That’s= that is That isn’t= that is not 例:That’s my mum. That isn’t my father. 25.-Is this.../ Is that... -Yes, it is./ No, it isn’t. 例:-Is this a train -Yes, it is. -Is that an umbrella -No, it isn’t. 26.-What’s this/ What’s that -It’s a(an)...(bone/ hamburger/ salad/ sausage/ tomato/ pizza) What’s= what is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并不同意这一种说法,第一,按照当时项羽和刘邦两军兵力对比.项羽在解赵国之围后,收编了其他诸侯国的军队,兵力达到40万,而刘邦虽然占据了咸阳城,但是兵力只有10万,而且由刘邦军队把守着的函谷关已经被项羽攻破,可以讲,项羽消灭刘邦是指日可待.所以,鸿门宴,并不是唯一一次消灭刘邦的机会.第二,鸿门宴的出现的原因.由于当时项羽来到鸿门后,听到刘邦一个下属讲刘邦准备据关中为王,一怒之下便决定对刘邦发动一场军事行动,其实就是打击报复刘邦.但是由于项羽集团里面,一个人的出现,项伯.他和张良是老朋友.所以当他得知项羽要攻打刘邦时,连夜偷偷地跑到张良那里(当时张良跟随在刘邦的身边),叫张良快跑.而张良,则和刘邦在项伯面前演了一出戏,让刘邦在项伯面前诉冤,并告诉项伯,刘邦很希望化解这段误会,自己亲自到鸿门向项羽赔罪.而项伯这个糊涂虫,回去后把刘邦的”冤“告诉了项羽,项羽一听心软了,居然取消了第二天对刘邦的军事行动,从而催生了鸿门宴.第三,鸿门宴上的刺杀行动.此次刺杀行动的主谋,便是项羽手下谋士范增,此事还得到项羽的默许.当刘邦一见到项羽时,便对项羽大拍马屁,让项羽的虚荣心和骄傲得到最大的满足,此时的项羽居然还对刘邦有一点点悔意,压根就没有想过要刺杀刘邦.在宴席上,范增频频发出暗号示意项羽杀死刘邦,但是项羽却“不忍心”杀掉刘邦,而在项伯和樊哙的掩护下,项羽对刘邦的“悔意”越加严重.最后刘邦丢下张良和二百多随从,只带着四员大将,在陈平的协助下偷偷地逃出项羽的军营,回到自己的驻地灞上,从而结束了鸿门宴.所以,鸿门宴对于刘邦集团而言,是化解项羽对他的一场迫在眉睫的军事行动,而采取的一种妥协的行为,在项伯,张良和樊哙的精彩演出下,这场戏演的非常成功.而对项羽

(完整版)初三化学化学肥料知识点+练习题【精】

化学肥料 知识点一化学肥料 分类:氮肥(如NH4NO3)、磷肥[如Ca3(PO4) 2]、钾肥(如KCl)、复合肥 1.化肥利:调高农作物产量 弊:使土壤酸化等 2.常见的肥料、主要作用及性质 2. (1)铵态氮肥的检验 将样品与碱研磨或共热,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 (2)铵态氮肥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A.铵盐能与碱反应,放出氨气,因此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如草木灰)混用,以防肥效降低。

B.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施用后应立即盖土或灌溉,防止暴晒 C.硝酸铵受热易分解,在高温或猛烈撞击时易爆炸,故结块时不要用铁锤砸碎 D.长期使用硫酸铵,会使土壤酸性增强,使土壤板结硬化,故不易长期大量施用 练习一:化学肥料 1.(2015上海)属于氮肥的是() A.K2CO3 B.Na2SO4 C.NH4HCO3 D. Ca( H2PO4)2 2.(2015 重庆)农作物生长需要含较多氮、磷、钾元素的化肥,下列化肥属于含磷复合肥料的是() A.NH4NO3 B. Ca( H2PO4)2 C.( NH4)2HPO4 D.KNO3 3.(2015湖南郴州)下列肥料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NH4NO3 B.KNO3 C. KCl D.Ca( H2PO4)2 4.(2015湖北襄阳)生活之中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B.硫酸铵[ (NH4)2SO4]属于复合肥 C.用天然气替代煤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 D.生活中的垃圾应分类回收 5.(2015 江苏苏州)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的质量几乎都集中在原子核中和提小电子 B.生活中常接触到的“高钙牛奶”“碘盐”中的“钙”“碘”指的是离子 C.通常把pH<7 的降水称为酸雨 D.氯化铵可以与草木灰(含碳酸钾)混合施用 6.(2014甘肃兰州,4,1分)氮肥能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提高植物蛋白质的含量。下列化肥中属于氮肥的是() A. CO( NH2 )2 B.Ca3( PO4)2 C.NH4H2PO4 D.K2SO4 7.(2014 湖南郴州)生产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为增强农作物的抗寒抗早能力,施用磷肥 B.为了健康,大量服用维生素 C.用活性炭吸附冰箱内的异味 D.用熟石灰处理酸性废水 8.(2012,北京)草木灰是一种农家肥料,其有效成分是K2CO3,它属于() A.钾肥 B.磷肥 C.氮肥 D.复合肥

高考集合知识点总结与典型例题

集合 一.【课标要求】 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2)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 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 (2)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 3.集合的基本运算 (1)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 (2)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3)能使用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二.【命题走向】 有关集合的高考试题,考查重点是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近年试题加强了对集合的计算化简的考查,并向无限集发展,考查抽象思维能力,在解决这些问题时,要注意利用几何的直观性,注意运用Venn图解题方法的训练,注意利用特殊值法解题,加强集合表示方法的转换和化简的训练。考试形式多以一道选择题为主。 预测高考将继续体现本章知识的工具作用,多以小题形式出现,也会渗透在解答题的表达之中,相对独立。具体 三.【要点精讲】 1.集合: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成为集合 a∈;若b不是集合A的元素,(1)集合中的对象称元素,若a是集合A的元素,记作A b?; 记作A (2)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满足:确定性、互异性与无序性; 确定性:设A是一个给定的集合,x是某一个具体对象,则或者是A的元素,或 者不是A的元素,两种情况必有一种且只有一种成立;

互异性: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指属于这个集合的互不相同的个体(对象),因此,同一集合中不应重复出现同一元素; 无序性:集合中不同的元素之间没有地位差异,集合不同于元素的排列顺序无关; (3)表示一个集合可用列举法、描述法或图示法; 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 描述法:把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 具体方法:在大括号内先写上表示这个集合元素的一般符号及取值(或变化)范围,再画一条竖线,在竖线后写出这个集合中元素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注意:列举法与描述法各有优点,应该根据具体问题确定采用哪种表示法,要注意,一般集合中元素较多或有无限个元素时,不宜采用列举法。 (4)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记作N ; 正整数集,记作N *或N +; 整数集,记作Z ; 有理数集,记作Q ; 实数集,记作R 。 2.集合的包含关系: (1)集合A 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的元素,则称A 是B 的子集(或B 包含A ),记作A ?B (或B A ?); 集合相等: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完全一样。若A ?B 且B ?A ,则称A 等于B ,记作A =B ;若A ?B 且A ≠B ,则称A 是B 的真子集,记作A B ; (2)简单性质:1)A ?A ;2)Φ?A ;3)若A ?B ,B ?C ,则A ?C ;4)若集合A 是n 个元素的集合,则集合A 有2n 个子集(其中2n -1个真子集); 3.全集与补集: (1)包含了我们所要研究的各个集合的全部元素的集合称为全集,记作U ; (2)若S 是一个集合,A ?S ,则,S C =}|{A x S x x ?∈且称S 中子集A 的补集; (3)简单性质:1)S C (S C )=A ;2)S C S=Φ,ΦS C =S 4.交集与并集:

(完整版)新概念英语青少版(入门级A)StarterA重点知识总结

Unit 6 This is my family. 词汇:family mum dad sister brother friend 句型:This is... 句子:1.This is my mum. Lesson 2 词汇:my your 缩写:What’s=What is my name’s=my name is 句子:①What’s your name? My name’s Pop. Unit 7 Happy birthday? 词汇:bike car doll robot train van 缩写:it’s it’s=it is it isn’t it isn’t=it is not 词汇:a an 句子:①It’s a van. ②It isn’t a car. 短语:a train/van/robot/car An apple/insect/egg/umbrella Lesson 2 句型:Is it...? 句子:㈠Is it an apple? Yes,it is./No,it isn’t. Unit 8 That’s my book. 词汇:book, pen, pencil ,pencil case, rubber, ruler, school bag 缩写:this is this isn’t this isn’t= this is not that is that isn’t that isn’t= that is not 句子:①肯——This is my book. 否——This isn’t my book. ②肯——That’s my book. 否——That’s isn’t my book. Lesson 2 句型:Is this...? Is that...? 句子:①Is this a pencil? Yes,it is./No,it isn’t. ②Is that a school bag? Yes,it is./No,it isn’t. Unit 9 What’s this,Mum? 词汇:bone, hamburger, salad, sausage, tomato, pizza 缩写:What’s=What is 句型:What’s...?

中考必背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1、常见元素、原子图化合价口诀 正一氢锂钠钾银铵根;负一氟氯溴碘氢氧根;二价氧钙镁钡锌;三铝四硅五价磷;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锰有二四六和七,铜汞二价最常见,单质为0永不变;酸根负,一价硝酸根,二价硫酸碳酸根,三价就是磷酸根。 一些常见元素、原子团(根)的化合价 2、初中常见物质的化学式

) 白色沉淀:CaCO3、BaCO3、Mg(OH)2、Al(OH)3、Zn(OH)2、AgCl、BaSO4(其中仅BaSO4、AgCl是不溶于HNO3的白色沉淀)微溶于水:Ca(OH)2、CaSO4、Ag2SO4 3、物质的学名、俗名及化学式 (1)金刚石、石墨:C (2)水银、汞:Hg (3)生石灰、氧化钙:CaO (4)干冰(固体二氧化碳):CO2 (5))盐酸、氢氯酸:HCl (6)亚硫酸:H2SO3 S (7)氢硫酸:H 2 (8)熟石灰、消石灰:Ca(OH)2 (9)苛性钠、火碱、烧碱:NaOH (10)纯碱、苏打:Na2CO3碳酸钠晶体、纯碱晶体:Na2CO3?10H2O (11)碳酸氢钠、酸式碳酸钠、小苏打:NaHCO3 (12)胆矾、蓝矾、硫酸铜晶体:CuSO4?5H2O (13)铜绿、孔雀石:Cu2(OH)2CO3(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的物质) (14)甲醇(有毒、误食造成失明甚至死亡):CH3OH (15)酒精、乙醇:C2H5OH (16)醋酸、乙酸(具有酸的通性)CH3COOH(CH3COO—醋酸根离子) (17)氨气:NH3(碱性气体) (18)氨水、一水合氨:NH3?H2O(为常见的碱,具有碱的通性,是一种不含金 属离子的碱) (19)亚硝酸钠:NaNO2 (工业用盐、有毒) 4、常见物质的颜色 (1)固体物质颜色 A 、白色固体: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钠、碳酸钙、氢氧化钠、五 氧化二磷、白磷、氧化镁、氯酸钾、氯化钾、氯化钠、 B、黄色固体:硫粉(S) C、红色固体:红磷(P)、氧化铁、铜(Cu)、氧化汞(HgO) .5H2O D、蓝色固体:胆矾CuSO 4 E、黑色固体:木炭、石墨、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铁粉、 F 、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Cu2(OH)2CO3、锰酸钾K2MnO4 G、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H、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I 、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锌等金属。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及练习题详细

1、化学式和化合价一、考点解读主要知识框架: (一)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1、化学的书写)单质化学式的书写:①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②用Xn这种形式表示(1 2)化合物(④盐:某酸某或某化某②酸:某酸③碱:氢氧化某①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书写化学式时应注意:①一般是正价元素在前,负价元素在后。②因纯净物有固定的组成,所以只有一种化学式,故不能随意改动化学式中的角码。③化学式中原子个数比是一个最简比。④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用于判断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 、化学式的意义2 )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如果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2 (1)表示一种物质;( 3)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4)表示该物质的分子由哪些原子构成。((二)化学式的计算 根据化学式的计算题型主要有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各元素的质量比和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在复习中除应熟 练掌握这三种基本题型外,还应熟练掌握下列两种计算:(1)化合物质量与其中某元素质量的比;)化合物的化学式中原子个数比等于该元素质量与其相对原子质量之比。在求解有关化学式的计算题时,2(应熟练掌握一些解题技巧。 (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意义:表示原子之间相互化合的数目比。 116 / - 1 - 、规则 2 ①化合价有正价和负价。 价;金属元素跟非金属元素化合时,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价;氢元素通常显+1 ②氧元素通常显-2 显负价;一些元素在不同物质中可显不同的化合价。③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④在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3、口诀:1常见单质化合价 氟氯溴碘负一价钾钠银氢正一价钙钡镁锌正二价 单质零价要牢记三铝四硅氧负二铜有一二铁二三 合价原子团化2常见二价硫酸碳酸根另外还有硝酸根 一价铵根氢氧根 常写常用须记住除了铵根皆为负三价只有磷酸根

集合知识点+练习题

第一章集合 §1.1集合 基础知识点: ⒈集合的定义: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集合, 也简称集。 2.表示方法:集合通常用大括号{ }或大写的拉丁字母A,B,C…表示, 而元素用小写的拉丁字母a,b,c…表示。 3.集合相等: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完全一样。 4.常用的数集及记法: 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记作N*或N+;N内排除0的集. 整数集,记作Z;有理数集,记作Q;实数集,记作R; 5.关于集合的元素的特征 ⑴确定性:给定一个集合,那么任何一个元素在不在这个集合中就确定了。 如:“地球上的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中国古代四大 发明”(造纸,印刷,火药,指南针)可以构成集合,其元素具有确定性; 而“比较大的数”,“平面点P周围的点”一般不构成集合,因为组成它的元 素是不确定的. ⑵互异性:一个集合中的元素是互不相同的,即集合中的元素是不重复出现的。. 如:方程(x-2)(x-1)2=0的解集表示为{1, 2},而不是{1, 1, 2} ⑶无序性:即集合中的元素无顺序,可以任意排列、调换。 练1:判断以下元素的全体是否组成集合,并说明理由: ⑴大于3小于11的偶数;⑵我国的小河流; ⑶非负奇数;⑷方程x2+1=0的解; ⑸徐州艺校校2011级新生;⑹血压很高的人; ⑺著名的数学家;⑻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所有第三象限的点 6.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有“属于∈”及“不属于?”两种) ⑴若a是集合A中的元素,则称a属于集合A,记作a∈A; ⑵若a不是集合A的元素,则称a不属于集合A,记作a?A。 例如,(1)A表示“1~20以内的所有质数”组成的集合,则有3∈A,4?A,等等。 (2)A={2,4,8,16},则4∈A,8∈A,32?A.

青少版新概念入门 StarterA 知识点总结(自己整理)

新概念青少版Starter A 日常用语总结 1.Hello!/ Hi! 2.Good dog!/ Bad dog!/ Good girl! 3.No cat!/ No ball! 4.Look! 5.Yummy!/ Yuk! 6.Help!/ Stop! 7.Oops! 8.Look at my/ your+颜色+事物! 9.Thank you!/ Thanks! 10.Sorry! 11.Happy birthday! 12.Hurray! 13.Please! 14.This is my family/ dad/ mum/ sister/ brother/ friend. 15.Look out! 16.Here you are! 17.Let’s play! 18.Your turn! 19.Guess! 20.-What’s your name? -My name’s ... What’s= what is my name’s= my name is 例:What’s your name? My name’s Peg. 21.It’s a (an).../ It isn’t a (an)...(bike/ car/ doll/ robot/ train/ van) 单词以元音开头,用an;以辅音开头,用a。 比如:an apple/ insect/ egg/ umbrella a train/ van/ robot/ car It’s= it is isn’t= is not 例:It’s a book./ It isn’t an orange. 22.-Is it...? -Yes, it is./ No, it isn’t. 例:-Is it an apple? -Yes, it is./ No, it isn’t. 23.This is my....../ This isn’t my......(book/ pen/ pencil/ pencil case/ rubber/ ruler/ school bag) This is 无缩写This isn’t= This is not 例:This is my pen. This isn’t my schoolbag. 24.That’s my....../ That isn’t my...... That’s= that is That isn’t= that is not 例:That’s my mum. That isn’t my father. 25.-Is this...?/ Is that...? -Yes, it is./ No, it isn’t. 例:-Is this a train? -Yes, it is. -Is that an umbrella? -No, it isn’t.

集合知识点总结及习题培训资料

集合知识点总结及习 题

集合 123412n x A x B A B A B A n A ∈??? ?????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属于()和不属于()()集合中元素的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集合与元素()集合的分类:按集合中元素的个数多少分为:有限集、无限集、空集()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自然语言描述、特征性质描述)、图示法、区间法子集:若 ,则,即是的子集。、若集合中有个元素,则集合的子集有个, 注关系集合集合与集合{}00(2-1)23,,,,.4/n A A A B C A B B C A C A B A B x B x A A B A B A B A B A B x x A x B A A A A A B B A A B ??????????? ???????????≠∈?????=???=∈∈?=??=??=???真子集有个。、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即 、对于集合如果,且那么、空集是任何集合的(真)子集。 真子集:若且(即至少存在但),则是的真子集。集合相等:且 定义:且交集性质:,,,运算{}{},/()()()-()/()()()()()()U U U U U U U U A A B B A B A B A A B x x A x B A A A A A A B B A A B A A B B A B A B B Card A B Card A Card B Card A B C A x x U x A A C A A C A A U C C A A C A B C A C B ????????=????=∈∈???=??=?=????????=???=+?=∈?=?=??==?=?,定义:或并集性质:,,,,, 定义:且补集性质:,,,, ()()()U U U C A B C A C B ????? ?? ?? ???? ?????????? ???????? ?????????????????????? ??????????????????????=??????? 一、集合有关概念 1. 集合的含义 2. 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1)元素的确定性如:世界上最高的山 (2)元素的互异性如:由HAPPY 的字母组成的集合{H,A,P,Y} (3)元素的无序性: 如:{a,b,c}和{a,c,b}是表示同一个集合 3.元素与集合的关系——(不)属于关系 (1)集合用大写的拉丁字母A 、B 、C …表示

新概念英语青少版starterA期末练习

新概念英语青少版入门级A Listening 听力部分30’ 一、听录音,写单词,并写出单词的中文含义(20’)。 二、听录音,选出你所听到的单词。(10’) 1. ( ) A. skirt B. shirt C. sock D. sweater 2. ( ) A. rabbit B. tortoise C. rubber D. parrot 3. ( ) A. twelve B. twenty C. eleven D. seven 4. ( ) A. a duck B. two ducks C. three ducks D. four ducks 5. ( ) A. evening B. morning C. lunch D. breakfast 6. ( ) A. chair B. shelf C. bed D. wall 7. ( ) A. next to B. bedroom C. bathroom D. between 8. ( ) A. dancer B. nurse C. man D.woman 9. ( ) A. aunt B. uncle C. cousin D. sister 10. ( ) A. this B. that C. those D. the

Writing 笔试部分70’ 三.用“a”或“an”填空(10’) 1. apple 2. book 3. rabbit 4.umbrella 5. mouse 6. __ ice cream 7. ___ little monkey 8. __ big egg 9. __ red apple 10._banana 四、圈出不同(10’) 1. red blue pink banana 2. frog mouse butterfly big 3. shirt anorak short cap 4. seven eight sister eleven 5. father mother uncle driver 五、请写出缩写(10’) I am___ he is___ you are ___ is not___ are not___ it is___ they are____ she is____ that is ____ 六、选择正确的答案(10’) ( )1.--What’s this? A. That’s a book. B. Yes, it is. C. It’s a bus. ( )2.--What colour is it? A. It’s yellow. B. It’s a dog. C. Thank you. ( )3.-- is your name? --I’m Ann. A.What B. Who C. Where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 纳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化学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一、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 (一)、固体的颜色 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5、淡黄色固体:硫磺 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二)、液体的颜色 1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 1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1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 14、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1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三)、气体的颜色 17、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18、黄绿色气体:氯气 19、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二、初中化学之三 1、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2、氧化反应的三种类型:爆炸,燃烧,缓慢氧化。 3、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4、不带电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中子。 5、物质组成与构成的三种说法: (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3)、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6、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7、造成水污染的三种原因: (1)工业“三废”任意排放, (2)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3)农药化肥任意施放 8、收集气体的三种方法:排水法(不容于水的气体),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9、质量守恒定律的三个不改变: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 10、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三种方法:增加溶质,减少溶剂,改变温度(升高或降低)。 11、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三个条件:生成水、气体或者沉淀 12、三大化学肥料:N、P、K

初三化学上学期期中考试复习知识点与习题

期中复习 1.物质的变化 (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通常是物质的形状、状态发生变化。 (2)化学变化: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变化中常伴随有放热、发光、颜色变化、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3)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判断依据:有没有其他物质生成。 (4)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关系: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物理变化过程中不 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吸附性、导电性等。 (2)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稳定性、不稳定性、活泼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毒性等。 3.药品的取用 (1)取用原则: ①“三不”原则:不摸、不闻,不尝; ②节约原则: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时,应按最少量取用:液体1-2mL,固体盖满试管底 部; ③处理原则:实验用剩的药品应放入指定容器内,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随意丢弃。(2)取用方法: ①固体药品的取用: 取用粉末、小颗粒状药品时应用药匙或纸槽,步骤:“一斜、二送、三立” 取用块状药品或密度较大的金属颗粒时应用镊子夹取,步骤:“一横、二放、三缓立” ②液体药品的取用: 取少量液体时,可用滴管吸取。使用时要注意:不要平放或倒置,防止液体倒流,玷污试剂或腐蚀胶头;不要把滴管放在桌上,以免玷污滴管。用过的滴管要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滴瓶上的滴管不要用水冲洗)。用滴管取液体时应先挤压胶头,赶走空气,再伸入瓶中取用较多量时,可用倾倒法,倾倒时要注意:a.瓶塞要倒放;b.试管要倾斜且试剂瓶口紧挨着试管口;c.试剂瓶上的标签要朝手心(防止残留的药液流下来腐蚀标签)。4.物质的加热 (1)酒精灯:焰心、内焰、外焰,外焰温度最高,应用外焰部分加热; (2)给物质加热的方法:①给物质加热时,若被热的玻璃容器外壁有水,应擦干再加热,以免容器炸裂;加热时玻璃容器底部不能跟灯芯接触,也不能离得太远;烧得很热的玻璃容器,不要立即用冷水冲洗(以免容器炸裂),也不要直接放在实验台上(防止烫坏实验台),要垫上石棉网;②给试管里的药品加热时应先预热,后集中在有药品位加热(防止受热不均匀而炸裂试管)。预热的方法:在酒精灯火焰的外焰上来回移动试管(若试管已固定,可来回移动酒精灯),待试管均匀受热后,再把火焰固定在放药品的部位加热;③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药品平铺于试管底部,试管口一般应略向下倾斜,以免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④给液体加热,试管口向上倾斜与桌面约成45°角。试管内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管口切勿朝人。 5.量筒的使用:量筒放平,倒液体到接近刻度时,用滴管逐滴滴至刻度线。 读数时量筒放平,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若仰视读数,则读数偏小,若俯视读数,则读数偏大,仰视和俯视读数都不准确(如图1-4-2所示)。 6.仪器的洗涤: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表明玻璃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