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知识竞赛填空题

党史填空题

1、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第一次提出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和道路。

2、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党的第一个章程《中国共产党章程》,对党员条件、党的各级组织和党的纪律作了具体规定,并明确阐释了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

3、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在广州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宣言对三民主义作出新的解释,事实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奠定了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4、1924年至1927年,一场以推翻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和北洋军阀为目标的革命运动席卷中国大地,人们通常把它称为“大革命”或“国民革命”。

5、1926年10月10日,北伐军攻克武昌城,全歼守敌,基本消灭了军阀吴佩孚的反动军队。

6、1927年初,毛泽东到湖南湘潭、湘乡、长沙等地考察,撰写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驳斥了党内对农民运动的种种责难,论述了进行农村革命的伟大意义。

7、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动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8、1925年1月,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第一次提出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和工农联盟问题。

9、1925年5月30日,上海学生及其他群众举行反帝游行,租界巡捕开枪镇压,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

10、1925年12月,毛泽东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全面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指出了谁是中国革命的敌人、谁是中国革命的朋友。11、1926年9月,毛泽东发表《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一文,指出:“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

12、1922年1月爆发的香港海员大罢工,标志着中国工人运动高潮的到来。1923年2月4日以武汉为中心的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爆发,将全国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推向顶点。13、1923年2月7日,军阀吴佩孚血腥镇压京汉铁路罢工工人,制造了骇人听闻的“二七惨案”,京汉铁路总工会江岸分会委员长、共产党员林祥谦和湖北全省工团联合会法律顾问、共产党员施洋等先后被杀害。

14、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在广州举行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15、中国共产党成立是什么时候?1921年7月

16、1921年 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标志着完全新式的、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和唯一的中国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17、中国共产党的产生是中国革命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18、1921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作为党公开领导工人运动的机关。

19、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毛泽东在会上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重要思想。这次会议史称“八七会议”。

20、1927年8月,中共湖北省委书记罗亦农领导制定了《鄂南农民暴动计划》。

21、1927年11月,中共黄麻特委在湖北黄安(今红安)、麻城领导武装起义,建立了黄安农民政府和工农革命军鄂东军。这次起义史称黄麻起义。

22、1929年12月下旬,中国共产党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等决议案,成为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建设的纲领性文件。这次会议史称古田会议。

23、1934年10月,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主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开始了二万五千里长征。

24、1935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团草拟了《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停止内战,抗日救国。

25、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举行政治局扩大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策略。

26、日方发动华北事变,制造傀儡政权,策动“防共自治运动”涉及的华北五省有河北、察哈尔、绥远、山西、山东。

27、1937年7月7日,发生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

28、由于遭到中国军民的顽强抵抗,日军调整侵华政策,实施“以华制华”和“以战养战”策略。

29、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地区会师,标志着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30、面对日本的大举侵略,国民党政府一再退让。蒋介石在1931年7月已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

31、中国人民在九一八事变后开始的局部抗日战争,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32、江桥抗战打响了东北武装战役的第一枪。

3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

34、1945年8月9日,毛泽东发表了《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

35、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一文中指出,抗日战争将表现为三个阶段,即中国军民的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阶段。

36、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号召解放区军民实行军事战略转变和准备全面反攻。

37、1944年,共产党领导的敌后军民在华北、华中、华南地区,对日伪军普遍发起局部反攻。

38、1940年8月,八路军在彭德怀指挥下,在华北发起百团大战,这是战略相持阶段敌后战场中国军队主动出击的最大战役。

39、在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中,有两个人贡献特别突出,在党的创建史上被称为“南陈北李”。他们是陈独秀和李大钊。

40、湖北是全国建立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6个地区之一,董必武和陈潭秋作为湖北代表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41、发生在1941年1月的皖南事变,标志着国民党第二次反共高潮达到了顶点。

42、1938年10月,广州武汉沦陷以后,日本帝国主义放弃“速战速决”战略,对正面战场的国民革命军基本停止大规模的战略进攻,转而实行以政治诱降为主,以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

43、1945年9月2日,日本投降的签字仪式在停泊于日本东京湾的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上举行。

44、九一八事变后,面对着日军的进一步入侵,1932年1月28日,蒋光鼐、蔡廷锴率驻沪十九路军奋起抵抗,爆发了淞沪抗战。

45、1937年9月,八路军一一五师在晋东北的平型关大捷,是抗战初期对日军作战的第一个大胜利。

46、全国抗战中战略相持阶段开始的时间是1938年秋日本占领广州、武汉后。

47、为了推动部队军事理论的研究,总结华中敌后抗战经验,指导部队训练,新四军军部于

1941年创办了《军事建设》杂志。

48、1939年新四军确定10月12日为新四军成立纪念日。

49、全国掂的战略防御阶段正面战场以下三次会战的时间顺序是③①②

①忻中太原会战②徐州会战③淞沪会战

50、三湾改编在军队中建立党的各级组织和党代表制度,从组织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把工农革命军建设成为无产阶级领导下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开端。

51、"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这一论断是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提出的。

52、1927年8月,党在八七会议上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

53、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54.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55.党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选拔干部,坚持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

56、党的纪律处分有五种: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开除党籍。

92.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57、1942年1月1日,由中、美、英、苏四国领衔,二十六国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中国人民的长期艰苦抗战受到全世界人民的敬佩,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58、整风运动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内的一次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运动,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在党的建设方面进行的一次卓有成效的实践活动。

59、《解放日报》是中共中央的机关报,也是陕甘宁边区政府的机关报,于(1941年5月16日)在延安创刊。《解放日报》首任社长是博古。

60、由田汉作词,聂耳谱曲的义勇军进行曲,激励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救国斗志。这首抗日歌曲,后来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

61、1938年6月至10月,中国军队近100万人参加了武汉会战,这次会战是抗日战争期间中日双方投入兵力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会战。会战结束后,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62、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63、在中共七大会议上,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

64、1935年12月,党中央在瓦窑堡会议上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

65、1937年8月22日,中共中央召开的洛川会议通过了著名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66、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被称作“第一次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的是延安整风运动。

67、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坚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经得起各种风浪的考验。

68、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69、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70、党是根据自己的纲领和章程,按照民主集中制组织起来的统一整体。

71、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每五年举行一次,由中央委员会召集。

72、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

73、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

74、2007年10月15日至2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胡锦涛同志代表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

75、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

76、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77、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78、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79、要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

80、要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

81、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82、1953年12月31日,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系统地提出了国家之间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

83、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讨论国际问题的会议是日内瓦会议。

84、表明中国在处理中美关系时已经开始把台湾问题置于首要地位的事件是炮击金门。

8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经由1954年9月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确立的。

86、1956年4月,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

87、1957年,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一文,提出了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发展我们的经济、发展我们的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的战略思想。

88、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

89、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90、中共中央任命彭德怀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91、《毛泽东选集》第一卷正式出版是在1951年。

92、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和颁布了由刘少奇主持制定,经党的七届三中全会讨论后提交政府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是指导建国后农村土地改革的基本法律依据。

93、人民解放军解放全国大陆的时间是1951年10月。

94、新中国成立初期,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一起被称为“三大革命运动”。

95、1951年-1952年,我国在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中开展了一场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

9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制定的第一部正式法律是《婚姻法》。

97、1951年成立的一所军事院校,被毛泽东称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史上重大转变的标志之一。它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

98、1953年7月27日,《关于朝鲜军事停战的协定》及其附件和临时补充协议在板门店正

式签署,历时3年多的朝鲜战争宣告结束。

99、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产富裕。

100、2003年,中共中央颁布了两部党内重要法规是《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