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材料分析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材料分析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材料分析

预测:

1.简述行动研究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

含义:教育实践工作者为改善教育实践而展开的研究成为行动研究,其重点在于解决“怎么办”的问题。

基本特征:①目的是为了改进实践

②研究的内容是教育教学中的问题

③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进行研究。研究与教学是合为一体的

④研究的循环性

2.简述叙事研究的具体实施步骤。

①发现研究问题

②确立研究对象

③搜集故事

④撰写故事

⑤分析故事,撰写研究报告或论文

3.简述教师专业发展途径。

第一,加强理论学习,优化知识结构;第二,借鉴他人经验,加快自身发展;

第三,参与行动研究,提高自身素质;第四,反思教学经验。

4.简述课程内容的三种文本表现形式。

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

5.简述课程目标、课程的影响因素。

社会、知识、儿童

6.简述课程内容(教学内容)的影响因素。

课程目标、社会、知识、儿童

7.简述综合实践课的主要内容。

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

8.简述新课改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①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②由课程忠实的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③从“教书匠”转变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反思者

④从学校的教师转变成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9.简述现代的教育观。

①教学是课程创生和开发的过程

②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③教学过程注重于教学结果

④教学更关注人而不只是科学

10.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问题的特征、已有的知识经验、定势、功能固着、原型启发、情绪与动机、个体的智力水平

11.简述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①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维持好奇心

②根据作业难度,适当控制动机水平

③充分利用反馈信息,适当进行奖惩④正确对待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⑤设置具体目标及达到目标的方法⑥设置榜样

⑦提高自我效能感⑧满足学生需要

12.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知识观:质疑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强调知识的动态性

学习观:强调学习的情境性、社会互动性和主动建构

学生观: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进入教室的

教学观:情景式教学、合作学习

13.简述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径。

①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课程

②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③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④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⑤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

⑥小组辅导

14.简述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

①制定共同的奋斗目标

②选拔和培养学生干部

③建立严明的班级纪律

④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⑤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15.简述班级管理的功能。

①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②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

③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16.简述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其教育含义。

顺序性(由浅入深)、阶段性(不同年龄规定不同任务)、不平衡性(关键期)、互补性(发现特长,扬长避短)、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

17.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生理、安全、爱与归属、尊重、自我实现

▲新课改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人本主义、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社会需求、学科知识水平、

学习者身心发展特点、课程理论

▲促进学生知识保持的方法:深度加工材料、有效运用记忆术

进行组块化编码、适当过度学习

▲有效组织复习的方法:及时复习、合理分配复习时间、分散复习和

集中复习、复习方法多样化、运用各种感官

参与复习、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

案例分析:●班级管理理论:

班级常见问题:专制、学生参与度低、教师违背了班级管理的方法、原则。现代班级管理特点:民主、学生是主体、学生自主管理

班级管理理论:民主管理理论、学生自治理论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领导者、引导者、组织者、教育者

班级课堂问题行为的应对:

①运用积极的言语和非言语手段调控。对出现问题行为的学生的良好行为

进行表扬,表扬其他学生的良好行为

②合理运用惩罚,少量、方式适当的惩罚可有效地减少课堂问题行为

③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不给学生留违纪的时间

④进行心理辅导

对后进生的措施:

①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沟通

②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也要鼓励其他学生主动与他们多沟通

③给他们提供一些容易的任务,让他们多体验成功,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④帮助他们正确归因,成绩不好是因为努力不够,而不是其他原因

⑤通知家长,让家长意识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同等重要,应形成教育合力

对学生进行教育。

●突发事件处理:

处理策略:沉着冷静面对、机制果断应对、公平民主处理、善于总结引导

班主任扮演角色:指导者而不是仲裁者

●班队活动设计:

开好主题班会需要做好的工作:确定明确的主题、制定周密计划、做好充

足准备、举行主题班队活动、总结巩固成果班主任在班会活动中的角色:主持人、组织者

●新课改: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教学评价:注重过程、激励

●学生指导—心理学:需要理论、学习动机培养、行为培养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