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误读的苏学

被误读的苏学
被误读的苏学

被误读的苏学

提起苏学,人们立即会想起北宋中期驰骋文坛的三苏,在唐宋散文八大家中占尽风骚;立即会想起文采风流、才气无双、倜傥豪迈唱着大江东去的东坡居士苏轼。无疑,文学是苏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成就卓著得到一致公认的。但谈及政治态度,则毁誉交织,各持一说。

苏学不仅仅是文学主张和文学成就,政治见解是比文学更重要的组成部分。北宋哲宗年间蜀党洛党之争,也就是苏学与程学之争。南宋淳熙年间爆发了一场著名的公案——朱唐交奏公案,理学家朱熹和浙东实学派学者唐仲友发生激烈冲突,宰相王淮认为其本质是学术思想和治国理念之争,他指出:“唐,苏学;朱,洛学。”宋孝宗表示完全赞同。

这里所说的苏学和洛学显然不是指文学主张,而是学术思想和政治主张。单就文学而言,三苏——尤其是苏轼,几乎是座丰碑,二程根本无法望其项背;即使后来被封为圣人的朱熹有一定文学成就,也难与苏氏相提并论。

当代学者对苏学的政治主张一般评价不高,尤其在熙宁变法中,苏轼、苏辙兄弟反对王安石的新法,被列入保守派阵营,他们的观点常被当作顽固派攻击新法的言论引用,是保守派的代表。稍稍折中一点的说法是,最初他们有一点革新思想,后来转向保守;但变法失败后又反对司马光尽废新法。

其实这是对苏学的误读。苏学代表了先进的思想观念,自始至终是改革派。二苏与王安石的矛盾是两种不同变革思路的冲突,他们之间非但没有互相排挤打击,反而是互相欣赏,互相支持,印证了君子之间既存争议又互伸援手的情谊。下面就此看法展开论述。

一、经济的发展与庆历新政

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经济最繁荣、科技最发达、文化最昌盛、艺术最高深、人民生活水平最富裕的朝代,也是当时世界上发明创造最多的国家。开放性城市新格局已经形成,集市贸易和手工业高度发展,工商业繁荣,海外贸易兴盛,城市社会重心下移,市民阶层诞生,生产关系发生了巨大改变。

宋朝的经济繁荣程度可谓前所未有,农业、印刷业、造纸业、丝织业、制瓷业均有重大发展。航海业、造船业成绩突出,海外贸易发达,和南太平洋、中东、非洲、欧洲等地区50多个国家通商。南宋时期对南方的开发,促成江南地区成为经济文化中心。

赵宋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以“工商立国”的王朝。是中国古代唯一长期不实行“抑商”政策的王朝,宋朝开创以来,即治坑矿,组织茶盐开发,大量从土地解放出来的农民投入商业手工业中,民间经济受到刺激,突飞猛进,创造了空前的财富与繁荣。在宋朝立国之初,宋太祖赵匡胤就号召人们“多积金,市田宅以遗子孙,歌儿舞女以终天年”,宋太宗也曾下诏“尤先理财”,发过“政事之先,理财为急”的诏令。

中国传统上一向将土地兼并视作国家大害,千方百计加以抑制。以至于形成了这样一个循环——朝代开国时重新分配土地,造就出数百万个小自耕农;经过上百年日积月累,土地向少数人手中集中,国家丧失税源,一些失去土地的农民挺而走险;大规模农民起义爆发,政府崩溃,新王朝建立,重新分配土地。这种做法完全是一种自然经济的产物,它固然可以保证大多数农民都能有一些土地耕种,但另一方面,这种做法也限制了分工,限制了集约经济的发展,限制了工商业的兴起,将中国社会牢牢的捆在自然经济之中。宋朝的做法却使它得以成功的跳出了这一循环。一方面不抑兼并,使土地能够集约化的经营,并腾出大量剩余劳动力;另一方面成功地发展了工商业,不仅仅吸收了大量农村劳动力,更重要的是促进了社会经济,生产力的飞速提高。

到宋神宗熙宁10年(1077)北宋税赋总收入共7070万贯,其中农业的两税2162万贯,占30%,工商税4911万贯(这个数字究竟有多大,我们可以比较一下,明朝著名的财迷皇

王明神宗(万历)以“矿税”的名目,用杀鸡取卵的方式压榨工商业者,8年间总共搜刮到了200万两白银,不足宋朝的一个零头),占70%。这个数字说明,这时构成国家财政收入主体的,已经不再是农业,而是工商业了。农业社会已经在开始向工商业社会迈进了。

当生产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市民阶层出现,有远见的知识分子必然形成新的认识,并酝酿有利于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变革。中国统治者历来以农为本,尤其从商鞅变法之后,更把重农抑商作为立国的基本国策。到北宋中期,随着经济结构的变化,传统的重农抑商的思想受到冲击,反映到统治集团和知识分子中间,露出了为工商业者说话的新观念的苗头,主张士、农、工、商各得其业,不与商贾争利。

仁宗年间的“庆历新政”就是一次在新新认识观念引领下进行的变革尝试。

“庆历新政”的主将范仲淹曾说:“臣请诏天下茶盐之法,尽使行商,以去苛刻之刑,以息运置之劳,以取长久之利。”(《范文正公集?政府奏议上》,四部丛刊本。)梅尧臣有《汴之水三章送淮南提刑李舍人》其二云:“汴之水,入于泗,黄流清淮为一致。上牵下橹日夜来,千人同济兮万人利。利何谓?国之漕,商之货,实所寄。”(《奏灾异后合行四事》,梅尧臣著,朱东润校注,《梅尧臣集编年校注》,第279页,上海古藉出版社,1980年。)

参预“庆历新政”而又是北宋诗文革新主将的欧阳修,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士农工商四民皆利,富民富国。他在《送朱职方表臣提举运盐》诗中写道:“英英职方郎,文行粹而美。连年宿与泗,有政皆可纪。忽来从辟书,感激赴知己。闵然哀远人,吐策献天子:治国如治身,四民就四体,奈何窒其一,无异釱厥趾;工作而商行,本末相表里,臣请通其流,为国扫泥滓;金钱归府藏,滋味饱闾里,利害难先言,岁月可较比。”(欧阳修撰,李逸安点校,《欧阳修全集》卷7,第113页,中华书局,2001年。)

二、苏学的内容和思想核心

苏学理所当然包含文学主张和政治主张两个方面,他的文学成就和文学主张历来倍受关注,这里就不多说了。文学上勇于革新的苏氏兄弟,在政治上同样倡导变革,并勇于实践。他们与范仲淹、梅尧臣、欧阳修、韩琦等庆历年间改革家一脉相承,并有所发展。其思想核心就是“士农工商四民皆利”。

苏轼在《乞免五谷力胜税钱札子》中指出:

臣闻谷太贱则伤农,太贵则伤末。是以法不税五谷,使丰熟之乡,商贾争籴,以起太贱之价;灾伤之地,舟车辐辏,以压太贵之直。自先王以来,未之有改也。而近岁法令,始有五谷力胜税钱,使商贾不行,农末皆病……与其官私费耗,为害如此,何似削去近日所立五谷力胜税钱一条,只行《天圣附令》免税指挥?则丰凶相济,农末皆利,纵有水旱,无大饥荒。(《苏轼文集》卷35,第990、991页,中华书局,1986年)

其《问大冶长老乞桃花茶栽东坡》诗中云:庶将通有无,农末不相戾。(《苏轼诗集》卷21,第1119页,中华书局,1982年)

最能集中反映这种思想的是苏辙。苏辙文名不如苏轼盛,但他参与了王安石熙宁变法中法规的制订工作,他的认识更加理性、具体,而有系统。

苏辙在熙宁二年(1069)八月所上《制置三司条例司论事状》中指出:

方今聚敛之臣,才智方略未见桑羊之比,而朝廷破坏规矩,解纵绳墨,使得驰骋自由,惟利是嗜。以辙观之,其害必有不可胜言者矣。今立法之初,其说甚美,徒言徙贵就贱,用近易远,苟诚止于此,则似亦可为。然而假以财货,许置官吏,事体既大,人皆疑之。以为虽不明言贩卖,然既许之以变易矣;变易既行,而不与商贾争利者,未之闻也。夫商贾之事曲折难行,其买也先期而与钱,其卖也后期而取直,多方相济,委曲相通,倍称之息,由此而得。然至往往败折,亦不可期。今官买是物,必先设官置吏,簿书禄廪,为费已厚。然后使民各输其所有,非良不售,非贿不行。是以官买之价,比民必贵。及其卖也,弊复如前。

然则商贾之利,何缘可得?徒使谤议腾沸,商贾不行。(苏辙撰,《栾城集》卷35,第76 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元佑元年(1086),苏辙又在《论蜀茶五害状》中说:

右臣伏见朝廷近罢市易事,不与商贾争利,四民各得其业,欣戴圣德,无有穷已……自后朝廷始因民间贩卖量行收税,所取虽不甚多,而商贾流行,为利自广……及近岁立都茶场,缘折博之法,拘拦百货,出卖收息,其间纱罗皆贩入陕西,夺商贾之利。(苏辙《栾城集》卷36,第785—787页)

显然,苏辙变法思路中重要的一个方面,是“不与商贾争利,四民各得其业”。

由此可见,北宋时期从范仲淹、梅尧臣、欧阳修到苏轼、苏辙等人,其政治变革的思路之一是农末(商)皆利,重商富民,这在当时有其积极意义,也有“从长改革,使天下之财通济无滞”(《答手诏五事》,《范文正公集?政府奏议上》,第20页,四部丛刊本)的长远意义。主张农商皆利已经不是个别先知者的“灵感”,而是在商品经济形势下,统治阶级内部有识之士和学者们形成的共识。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二苏的思想认识是站在时代前列的,苏学代表的是先进生产关系,总体思想是属于改革派,而非保守派,更不是顽固派。他们思想上求变革的观念和文学上求创新的观念是一致的,苏学总体上就包含了这二者。

三、熙宁变法中二苏与王安石变法思路的冲突

庆历新政触及既得利益者和顽固守旧大臣的反对,攻击变革者是“朋党”,而这场改革实质仅仅是上层有识之士通过少数政令进行局部改良,没有坚定的社会基础和强大的舆论支持,主持改革的官吏自身也缺乏坚定信念,连“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范仲淹都“忧谗畏讥”辞职离京,改革以失败而告终。但北宋经济不断恶化,官僚队伍不断膨胀,土地兼并日益严重,而且不再是正常竞争中的土地买卖,而是豪强掠夺,导致有田的无税,有税的无田,财政支出超过收入,到了不变革就崩溃的边缘。

十一世纪最坚强的改革家王安石挺身而出,承担起历史的使命。

从年龄和传承来看,王安石介于范仲淹、欧阳修等庆历时代改革家和苏轼、苏辙两代人之间,目睹了上一个时代,也开启了下一个时代;后世守旧学者甚至把北宋灭亡归咎于王安石变法打破祖制,肇启祸端。而苏学被认为除司马光之外保守派阵营中的中坚力量。苏轼对王安石的批评也常常被引用来当作攻击变法的言辞。但凭某些言论判断一个人的根本立场是不可取的。

上面已经说了,苏氏兄弟秉承庆历改革派的思想,从主观上有变革社会的愿望,这是很多学者认同的,也是有人称他们早年有革新思想的主要依据。事实上,他们不但是变法的支持者,还是参与者。王安石对苏家兄弟由衷赏识,改革旧官僚队伍时,还特地让苏辙进入条例司,参与变革法令的制订。可见年轻的二苏是改革阵营中的一分子。敏锐的目光和豪放的性格使他们不可能墨守陈规。

当时的二苏,才高气傲,兼有自己对变法的不同看法,持有异议是非常正常的,公认的改革派内部也常有争论,公认的保守派内部也是如此。

王安石是成熟的政治家,变法有一套较完备的思路,比起年轻的苏氏兄弟那些零散的认识来,有明显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但是因为便于操作,就不可避免带来一刀切的弊病,也产生了执行过程中的偏差。有时还违背初衷,演变成扰民的举措。

再有,由于当时土地兼并问题突出,变法中农本意识抬头,抑制兼并却没有促进工商业的具体措施,这与二苏重商富民的变革思路是严重背离的。更重要的,王安石本人虽然对封建政体和新生产关系有一定认识,但为了推行法令,不得不借重皇权,甚至有益强化皇权,这与二苏的政治理想又大相径庭。实事求是地说,从理财的角度看,熙宁变法是成功的;从发展生产来看,尤其是工商产业方面没有作为,某些专卖政策还侵害了工商者利益,变法并

没有跳出过去历次变法利益再分配的窠臼,相反二苏的思想更为激进。

就几次冲突的实际情况看,苏辙与王安石的分歧主要在变法的经济政策上,以吕惠卿为首的条例司先后出台了青苗法、市易法等,总的来说执行了王安石的变法思想。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变相成了普遍增税,则是毫无疑问的。北宋的税负不均——越穷越纳税,越富越不纳税——从开国的时候就很严重,范仲淹曾试图变法,通过“方田均税”(就是清查丈量每户人家的实际耕地,按实际耕地数量征税)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朝廷只对增税感兴趣,结果也就不了了之。王安石变法也高举着“方田均税”的旗帜。但旗帜归旗帜,付诸实践又是另一码事。按理说,宋代对人口和土地的控制能力,远超过此前历代,清查土地的实际占有状况,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而且当时设计的“方田”的办法,即便在今天看来,都还很实用。但“方田均税法”1072年颁布,拖到1074年才开始实施,才搞了一个月,又以天旱为由停了下来;此后干一阵停一阵,到1085年,朝廷干脆把“方田均税法”取消掉了。折腾了十多年,可谓毫无成效。“方田均税”搞不起来,原因其实很简单:朝廷对“税负公平”这种问题毫无兴趣。朝廷唯一希望的,是通过变法为国库征敛更多的赋税。如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变法的其他内容,如青苗法、免役法、市易法被执行得异常坚决和彻底。

如此,国家获益,百姓受苦,也就成了必然的结果。譬如青苗法,官方文件说得很好听,青黄不接时百姓可以向朝廷贷款“青苗钱”,这个贷款的利率比民间的高利贷利率低,朝廷能多收些利息钱,老百姓也少受些高利贷的盘剥。听起来很美,但实际操作模式却变成了“抑配”,挨家挨户按资产多少进行摊派,无论缺不缺粮食,都要向朝廷“借”青苗钱,越有钱的人家,必须“借”得越多。这实际上就成了朝廷强行向百姓集体放高利贷;民间的高利贷利率虽然高,但百姓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去借的,借民间高利贷的百姓,数量终究有限;青苗钱利率虽然低一些,但受祸害的却是全民。再譬如市易法,其实就是汉武帝当年消灭民营商业的翻版,朝廷贱买贵卖,“尽收天下之货,自作经营”,最后连水果之类的商品,都被朝廷的“市易司”给垄断了。变法并没有跳出过去历次变法利益再分配的窠臼,相反这类捞钱的“变法”恰恰是对日益兴起的工商业的遏止,是一种倒退,这样的结果,连王安石本人也既不满又无可奈何。苏辙批评这些做法是“不忍贫民而仇富人”,没有通过发展生产、疏通流通环节把蛋糕做大,而是把原先的份额重新分配,使朝廷得到更多,那百姓的份额减少就成了必然。其实王安石理财思想是反对垄断的,但不通过国家权力就无法推行自己的一系列政策,强推的结果是变法“富国有术,富民强兵无方。”王安石变法一定程度上走了抑制兼并、回到延续自耕农经济的老路,这显然与王安石变法的初衷相背离了。

二苏认为,不应在同一个盘子里重新分配份额,而要促进生产发展,尤其是发展工商业,把盘子做大,大家实际得到更多。可见二苏的思想比当时一般改革派更为激进。王安石的经济方针可以喻为君主独裁政体下的国家资本主义与自耕农经济的结合;苏学的经济思想可以喻为君主立宪条件下的市场经济。但是,在君权主导下改革容易推行,而苏氏的理想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根本无法实现的。

苏轼则在科考制度上与王安石意见相左。王安石改革考试内容,罢诗赋,黜文学,专以经术取士。这一改革要求合乎实用。但苏轼认为诗赋易于判别高下,经术则理解不同,人各异议,难以甄别。这场争论客观地讲,各有利弊,没有绝对的对与错。从实用性讲,王安石的主张是正确的。经学对选拔人才更为重要,事关吏治,诗赋不是当务之急。但主观性太强,主考官个人的认知水平,道德修养和欣赏眼光决定了取士的结果,会背离公平公正的原则,尤其当主考官意见相左、才识平平或心胸狭窄,人才就会被淹没。文学虽不能直接反映治国思想,却也能反映综合素养,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都是通过文学而走上政坛的,事实也证明他们的学识才能都出类拔萃。作为文学家的代表,苏轼主张维护以文学取士也不难理解,当然这样难免出现有文才没有治才的“偏才”,也是存在偏颇的。这次争论虽激烈,却仅限于方法上,并非治国思想的矛盾。

此外苏氏兄弟与老一代官吏交往密切,不可能不受他们影响。尤其参与庆历新政的富弼,是多数人心目中的贤臣,但实际上这时已成为保守势力的中坚力量。宋仁宗是个平庸的国君,但对大臣宽容赏识,对人才爱惜,受到群臣拥戴。仁宗朝元老对仁宗有很深的情结,包括范仲淹、韩琦等都是如此,要改变仁宗时的法度,不但损害官僚的利益,还伤害到他们的感情。除了富弼外,范仲淹的儿子范纯仁后来也成为保守派干将,就个人品质而言,他是正直的,但他只知忠心和感恩,却没有继承父亲的进取精神。二苏这样至情至性的年轻人情绪受影响是常会发生的,苏辙最终因分歧而退出变法阵营。

这些因素导致二苏对王安石新法的诸多批评。客观地看,有些批评是中肯的,有些则带有情绪化。但是,他们光明磊落,即使有看法,在实际工作中依然勤勤恳恳,没有像顽固派那样阻挠破坏,并且做出了实绩。二苏与王安石的矛盾更多是感情上的分歧和变革思路上的冲突,而不是改革与保守的冲突。

四、变法过程中的实干家

宋仁宗嘉佑二年,三苏同时及第,成为文坛佳话。这时的王安石已经是名流,他对苏轼苏辙的才华十分赏识,苏轼文采风流,只是高傲轻狂,长于文学,常说过头话,因而熙宁变法之初,把性格较内敛笃实的苏辙招进起草法令的核心班子。苏辙满腔热情,十分卖力。苏轼因朝廷罢诗赋取仕发表激烈言论得罪神宗,经王安石排解,熙宁四年苏轼外放,出任杭州通判,到实际工作中去磨砺。有人以此认为苏轼被新党排斥,实际职位级别只是平调,而且有识之士认为,苏轼一生的事业起于钱塘(杭州)。事情后来的发展却出人意料,苏辙由于性格梗直,出现意见分歧时不擅协调,竟意气用事从变法核心成员中脱离了出来;苏轼却经过历练不断成熟,为官一方政绩斐然,尽管他对变法条款保留自己的看法,对有利于减轻百姓负担,有利于生产发展的法规能够坚决执行。特别是他多方面的才学在水利工程、经济协调等管理上充分发挥,深受宋神宗和王安石器重,职位不断升迁。

过去对苏轼生平介绍时总说他因反对新法,受到排挤。这是完全不符合事实的。

首先在杭州,苏轼兴修水利,改革派骨干沈括任两浙察访使,一位文学奇才与一位科学奇才结成莫逆之交。有趣的是,文学奇才兼通科学,科学奇才也兼通文学。这才惺惺相惜。他们共同筹划了西湖水利,图由沈括绘制,文字则出自苏轼之手。王安石、曾布、沈括都称赞苏轼政绩,宋神宗也认为苏轼有了实际经验,不久以考绩上上升任密州太守,治蝗灾,安黎民,再升徐州太守,已然成为镇守一方的封疆大员。他整治黄河,亲自至武衙营率军筑堤,又引洪下泄,受到朝廷表彰。可以说王安石执政期间除了因反对罢辞赋取仕而外放一事以外,苏轼在地方任职一路凯歌,步步高升。王安石罢相后,吕惠卿弄权,变革派内部互相倾轧,投机钻营之徒渐渐得势。

不管二苏曾经说过哪些批评变法的话,在王安石主持变法期间,他们都真心诚意为变法出过力。至于王安石受排挤去职后,他的继承者缺乏他那样的胸襟,个人恩怨、权利之争使新法渐渐变味,在取得一定成效后,其负面影响,包括王安石自己意识到的弊端也凸现出来,二苏的态度又另当别论了。

二苏真正受打击是在王安石辞相以后。变革派内部吕惠卿、章惇、曾布、李定、蔡确等,各为自己的权势互相磨擦,李定企图通过办大案慑服群僚,更有两面派王珪和蔡确作祟,制造了乌台诗案。

五、苏轼与王安石等“新党”非同寻常的友谊

苏轼一生豁达,无论改革派和保守派,都有不少至交好友。早年和章惇交往密切,落难黄州时言行受控制,却与章惇书信往来;与沈括的友谊更是深厚,苏轼通判杭州时,沈括任两浙察访使,共同商讨水利工程,结下深厚友谊,后来沈括贬谪均州,还让家人特地到黄州探望之前受贬谪苏轼。如果因为相互对某些看法提出过批评就认为是政敌,一团和气才算朋友,那未免太浅薄了。

要解读什么是真正的情谊,苏轼和王安石的交往最有典型意义。王安石欣赏苏轼的才华和豁达奔放的个性;苏轼敬仰王安石的学识胆气和作为。两人为一个问题不同见解会争论,但彼此的关切和精神的融洽是势利交怀的人无法理解更无法达到的。

苏轼在徐州任满,改知湖州,上《湖州谢上表》,里面有“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之句,触怒当政权臣。李定、舒禀、何正臣发难,弹劾苏轼。李定故意从苏轼作品中摘出一些诗句,断章取义,激怒神宗,将苏轼逮捕入狱,又搜罗所谓谋反证据,企图置之死地。乌台诗案不仅是一桩特大冤案,也是宋朝第一桩文字狱。

案子在朝野引起强烈震动,驸马王冼立即联络各界展开营救。然而旧党首领富弼、司马光只是碍着驸马的面子应酬一番,以力不从心的理由相推委。只有苏辙上表愿以自己官职替兄赎罪,却人微言轻;倒是已经离开相位的王安石闻讯,立即上书,他针对神宗的心理说:“自古大度之君,不以语言罪人。苏轼以才自奋,今一旦致于法,恐后世谓不能容才,原陛下思之。”当时王安石卸任,但影响还在,神宗终于被打动,以苏轼贬谪黄州结案。

元丰七年,王安石退隐多年,远离政坛,朝廷权力纷争不断,勾心斗角。新法继续得到推行,但有的地方已经走样,固有的弊端也显现出来。改革派中也有人(如曾布等)认识到“残酷打击”的极端手段不利于推进新法,提出调和主张。苏氏兄弟是新旧党都认同的备用人选,神宗准备起用苏轼,于是诏令苏轼起程东归。途经金陵,特地拜望当年不遗余力救助自己、如今受到冷落而闲居的老丞相王安石。

这次会晤是文坛一件极有意义的事,也因此被后人大书特书。

苏轼过金陵,与江宁知府王益柔(字胜之)同游蒋山,到王安石府拜谒,与王安石晤谈,流连多日,并留下不少诗文。变法初两人有过争论,但双方没有个人恩怨,相反王欣赏苏的才气,苏佩服王的博学。就文学而言,更是惺惺相惜,旗鼓相当。经过乌台诗案,苏轼更对王安石添了份感激与敬重。而王安石被排挤出朝,与苏轼的心理距离又拉近了。而这时,两人又对参禅兴趣浓厚,因而倾心交谈,亲密无隙。

王安石《和子瞻同胜之游蒋山并序》是首借景抒怀佳作,在序中盛赞苏轼原作“峰多巧障日,江远欲浮天”诗句。苏轼诗有“朱门收画戟,绀宇出青莲”之句,并自注“荆公以宅为寺”,王安石则以“朱门园绿水,碧瓦第青烟”应之。

此次会面两人相见甚欢,谈文学,谈悟禅,相互的赞美是很真诚的。甚至谈及非至交不能谈的话,可知苏轼敬仰王安石,王安石也充分相信苏轼的人品。苏轼流连数日,彼此的了解和感情进一步加深,甚至想买田留在金陵与王安石结伴。离开金陵后,四十还两次致书王安石,表达自己的感受:

《与荆公书一》

“某启:某游门下久矣,然未尝得如此行,朝夕闻所未闻,慰幸之极。已经别宿,怅仰不可言,伏惟台候康胜,不敢重上谒。伏冀顺时为国自重。不宣。”

《与荆公书二》同样表达对王安石“存抚教诲,恩意甚厚”的感激之情和求田未成的遗憾。还向王安石推荐自己的得意门生秦观,希望王安石予以奖掖。第一封信写于他刚刚离开金陵,第二封仅隔月余。王安石《回苏子瞻简》对盘桓江北的苏轼表现了真诚的眷顾之情,同时表示尽力促成苏轼所托之事,对秦观的诗作表示赞许。

总之,此时的王安石和苏轼,已经是同声相和、同气相求的千古知音。时至今日,如果依然用非左即右的单一思维来界定人的思想,那是十分幼稚可笑的。

六、纠正变法中的偏颇与捍卫变法的成果

神宗去世后,高太后出于个人好恶,起用顽固派代表人物司马光主政。苏轼苏辙因有过批评新法的言论,被视为守旧派同党而被起用。实际上宋神宗后期曾有起用苏轼的安排,因西夏战事而耽搁了。然而司马光等全盘否定新法,苏轼极为不满,当王安石在悲愤中逝世,苏轼奉旨作《王安石赠太傅制》,根据高太后和司马光的授意,要对他的“文章节义”礼赞

有加,但对其功业要否定。苏轼表现出高超的文学技巧,盛赞其“瑰玮之文”、“卓绝之行”,赞颂其知识渊博,学贯千载,智慧过人,足以行道。称颂王安石“靡变天下之俗”,“属熙宁之有为,冠群贤而首用”。“浮云何有,脱屣如遗……进退之美,雍容可观。”对他的逝世,“究观规模,想见风采。胡不百年,为之一涕。”表达了无限景仰。然而后世无聊文人并不能理解他痛失知音之憾,对苏轼真诚的表白故意曲解,妄加臆测,说他文字漂亮,而句句皆褒又处处寓贬,南宋初郎晔首开其说:“此虽褒词,然其言皆有微意,览者当自得之。”如果这样来读文章,任何颂词都可理解成檄文。这些自以为是的解读不过是因为苏轼与王安石有过争论,又对争论的性质理解浅薄而造成的误解。当然,为了不违背高太后的旨意,并要在保守派当权的朝堂能够通过,也使用了一些含义不甚明确的用词,容易使人产生歧义。

这样一篇制词显然不合当时执政者司马光的心意,但碍于不能直接攻击宋神宗,只能勉强认可。然而他与苏轼的矛盾由此展开,后来苏轼受到排挤,进而与程颐水火不容,这也是起因之一。

司马光为代表的保守派“变更先朝法度,去安石之党”,市易法、方田均税法、保甲法相继被废罢。司马光断然决然要尽废新法,当免役法等惠民措施也要被废时,苏轼再也无法沉默,与司马光展开激烈交锋;青苗法施行过程中有扰民现象,但如果加强监督,不强制摊派,仍是利民之举,苏轼也认为应该维护,只需修正。对司马光的倒行逆施,连倾向保守的范纯仁也感到不满,苏轼甚至在朝堂上争辩,回到家还大骂“司马牛”。

司马光死后,苏轼与程颐的矛盾又激化。如果说苏王之间存在超乎寻常的友谊,即使有观点分歧也不影响他们惺惺相惜,不妨碍他们真诚交流;苏与程则是尖锐对立。他们的学术思想不同,社会观迥异。苏崇尚个性解放、思想自由、移风易俗、与时俱进,程主张恪守礼教,顽固保守,他们之间的对立正是代表新兴工商阶层的先进思想与代表传统习惯势力的保守思想的对立。在司马光葬礼上,苏轼与程颐有激烈的交锋,当面讽刺程颐“糟糠鄙俚叔孙通”。

重人情,求变通,与泥古僵化、死守礼法的对垒。反映苏轼敢于突破旧规,认同世俗风尚的与时俱进的精神。后来南宋爆发的朱(熹)唐(仲友)交奏公案,实际上就是苏学与程学斗争的延续和深化。朱熹对同为理学学者的吕祖谦“好苏学”深为不满,指责他“护苏氏尤力”,学术思想倾向实用。

受排挤离开朝廷的苏轼到地方任职,继续以实际行动贯彻他的管理思想,成就最突出的就是在杭州治理西湖的水利工程,受到百姓的拥戴。这都体现了他“实事实功”的精神,对开启后世学者思想有着积极意义。

二苏反对新法的言论,有的是意见分歧,有的是认识不足,有些仅是对某件事的感慨,有时也有旧文人强词夺理的毛病。但就其一贯思想和具体表现看,他们是不满社会现状,强烈要求改革的,并积极投身到改革事业中去并取得一定成就的,恰恰是他们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反而在党争中屡受不同利益集团的打击。

综上所述,足以证明,总体上二苏是改革派,但与王安石变法思路有不尽一致的地方。他们勇于实践,勇于更正观点,善于吸纳,心胸豁达,坚持理想,追求真理,这是苏学的主流。

七、被误读的原因

1.按照中国人非此即彼的二元论习惯思维,不是改革派就是保守派。在一些人看来,王安石是改革派代表,不属于王安石变法阵营的就是保守派。这种习惯性思维到今天这个科学时代,已经完全应该抛弃了,多元化思维才符合科学的认识论。

2.二苏个人悲剧个性,导致他们的表现偏激。他们是典型的文人气质,睿智、耿介、孤傲、狂放、理想化、情绪化集中体现在他们身上,思想上坚持自己的见解,言辞上不留余地,这种性格使得他们在政治生涯中屡遭坎坷险阻。似乎是坚持自己认定的真理,对改革派

挑剔指责,对顽固派同样非难,他们只是有某些见地,又肯实干的正直官吏,不是成熟的政治家,一些过于强词夺理的争辩被当成对变法是攻击,这也不难想见的。以致改革倾向的言辞不被重视。

3.传统上学术界对已经萌发的启蒙思想认识的不足。虽然宋朝工商经济发展远胜于明、清时期,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学界依然固守一个观念:资本主义萌芽是明朝中后期产生的,宋朝何来市民思想和工商精神?鉴于这种认识,武断地判定:既然没有新思想,对变法的批评就不是“异议”,而是站在保守立场上反对。然而一切理论、观念都应来自实际,实际情况是不但工商业达到了相当水平,而且酝酿了思想启蒙运动,苏学和王安石的思想以及庆历新政反映的思想都是启蒙运动的先兆。

4.苏学偏重于感性认识,缺乏系统的理论和具体贯彻措施。虽然二苏的“不与商贾争利,四民各得其业”思想代表了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但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停留在局部的感性的认识上,只凭文人特有的敏感形成一些看法,因而不能像王安石那样用自己的思想指导变革实践,这也是不受到思想学术界重视的重要原因。却从另一方面表明苏学是全新的新学,历史上没有现成的理论可以提供参照。

八、苏学对后世的影响

虽然二苏主观上有改革倾向,甚至某些认识比王安石更超前,但只凭直感,停留在一般认识,没有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更没有具体的变革思路,是典型的文人思维,有其特有的敏感性,却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方案。在具体问题上,能够坚持自己的主张。

王安石有一整套变革思路和具体措施,制订了较为完备的法案,并付诸实施。所以王安石是改革家,而苏学只能是一种先进思想的代表。

由于时代局限,工商阶层还刚刚萌发,还没有相成稳定的社会形态,他们的认识比较零散,但影响却很深远。

到了南宋淳熙年间,终于形成一整套的理论体系,真正成为符合社会发展客观要求的带有明显人文主义色彩的启蒙思想。这就是浙东实学思想。浙东实学正是源于王安石“为天下国家之用”的实用思想,兼取苏学“士农工商四民皆利”的思想。苏、王共同开启了后世实学,都具有开放性和实用性,与空谈义理的理学相对立,谋求富国强兵,在南宋终于形成一场思想变革和学术革命。虽然启蒙运动因学术禁锢而失败,但对后世乃至近代影响深远。

和西方文艺复兴中人文主义思潮一样,实学派社会价值取向倾向于对人的个性的关怀,注重强调维护人性尊严,提倡宽容,反对暴力,主张自由平等和自我价值体现。他们重视实践,反对空谈义理,提倡务实作风,强调学以致用。继承了传统儒学中“外王”和“经世”,提倡“学与道合,人与德合”,认为杰出人物应是“实德”和“实政”的结合;提倡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道不离器”,反对“专以心性为宗主”,学者之间认识程度虽有不同,但普遍认为精神和物质不可分割,脱离肉体而独立存在的精神并不存在,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指出“既无功利,则道义者无用之虚语尔。”对董仲舒提出的“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说法进行了批驳;主张利与义的一致性,“以利和义,不以义抑利”,反对某些道学家的空谈义理,提出了事功思想;强调义利双行,承认人的现实需求,认为人欲和天理不是对立的,反对禁欲主义;重视自然科学,反对蒙昧,崇尚理性知识,重视教育,尊重劳动技能,具备了初步的科学民主思想;博采众长,兼容并蓄,以开放的心态和求实的精神对待不同学术观点。实学思想代表都是知识广博、兼通政治、历史、文化、军事、艺术、农垦乃至实用技术的饱学之士,而且个人能力突出,办事见实效。这是轻视末技的理学阵营无法相比的;强调以民为本,关注民生,注重人的现实生活;坚持改革政弊,重视历史和制度的研究,考求历代国家的成败兴亡、典章制度的兴废,希望以此寻出振兴南宋,转弱为强的途径。反对传统“重农抑商”的政策,主张“通商惠工,以国家之力扶持商贾,流通货币”,认为应该大力

发展工业与商品经济,并指出雇佣关系和私有制的合理性,代表了当时先进的生产力和新兴工商业者的思想。

实学思想与理学的斗争,可以看作是禁锢与反禁锢的斗争。实学思想的传播实质是一场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时期酝酿的思想启蒙运动。

因此苏学对后世实学兴起的贡献是非常突出的,在整个中国思想史也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学术思想。

【历史名人李鸿章】如何评价李鸿章

如何评价李鸿章? 李鸿章死后仅两个月,时代舆界骄子的梁启超即写出其传世大作《李鸿章传》。梁氏以其犀利目光和如椽巨笔,纵横古今,附比中外,为时人后世生动而深刻画出了一幅李鸿章之巨像。 在这本书中,梁启超不留情面地提示出了李鸿章“无学无术”的大吏本相,但他也相当客观地提示后人说,“李鸿章必为数千年中国历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李鸿章必为十九世纪世界历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同时,他也不无感慨地指出,自己“敬李鸿章之才,惜李鸿章之识,悲李鸿章之遇”。 应该说,这是最早的研究李鸿章之严肃著作。后来有关李鸿章的种种研究著述,大部分都在相当程度受到了梁启超这一著作的影响。其时其世,东西方国际社会对李鸿章也有较高的评价。日本人对李鸿章的评价是:知西来大势,识外国文明,想效法自强,有卓越的眼光和敏捷的手腕。美国人的评价是:以文人来说,他是卓越的;以军人来说,他在重要的战役中为国家作了有价值的贡献;以从政来说,他为这个地球上最古老、人口最多的国家的人民提供了公认的优良设施;以一个外交家来说,他的成就使他成为外交史上名列前茅的人。 李鸿章死了已经100 多年。在这100 年多中,中外学术界总计出版了40 多部有关李鸿章的专著和多达1400 多篇研究论文。李鸿章研究成果数量的如此之多,表明了中外史学界对这样一个近代历史风云人物的高度关注。这是因为,李鸿章毕生所从事的活动,几乎涵盖了近代中国军事、政治、经济、外交、思想文化各个领域。举凡晚清时代之许许多多的重大事件,李鸿章几乎无不与之。也正如梁启超早在100 年前就提出的那样,李鸿章个人的历史,同时也是晚清40 年的历史。 作为晚清一代重臣和权臣,李鸿章在十九世纪下半叶的中国历史舞台上,一直处于古今中外、朝野满汉各种矛盾的漩涡中心。作为实力最强的洋务派淮系集团的首领、清政府重要的决策者和执行者之一,为了因应不可抗拒的时代变局,他在中国早期的洋务——近代化活动中,所做的事情最多,因而引起的争议和非议也最大。有人曾用八个字很形象地概括他:“权倾一时,谤满天下。” 然而,真正使李鸿章声名扫地的是甲午战败,当时弹章盈廷,国人一片唾骂。“使当日尽用其谋,知成效必不止此;设晚节无以自现,则士论又当何如?”这是近代著名思想家、也是曾经当过李鸿章僚属的严复,在李氏去世所作的挽联。它所表达的评论性意思,当主要也是就此而生发出来的感慨。今天,我们重新审视李鸿章的时候,我们不妨用公平、公正的眼光,把李鸿章放在当时那个大背景大环境中去评判。在这里,我们特别愿意征引著名近代史论家袁伟时先生的新论。在其所著《晚清大变局中的思潮与人物》一书中,袁先生专门用两章的篇幅集中讨论了“李鸿章的是是非非”问题,并从下述三方面为李鸿章重新作了历史定位——第一,李鸿章为庸众中的杰士。 晚清统治层从最高统治者至大小官员,总体来看是个平庸的群体。他们是处于衰败状态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产儿,又在腐朽不堪的专利制度制约下活动。按照19 世纪下半叶人类文化已达到的水平去衡量,这批统治者都是知识低下,目前短浅的平庸之辈。但在激烈的社会震荡中,他们中也分化出一些比较杰出的人物。李鸿章就是其中的一个。 张之洞、梁启超都认为李氏的见识超出同侪,这个论断是公允的。但这不等于说,他在一切方面都比大小官员高明。准确点说,他是甲午战争前为数不多的识见超群的清政府大员之一。 他较早地意识到中国面临前所未有的变局,已经到了非变不可的地步。1865 年他便指出:“书生坐谈误国,可为口叹!且外国猖獗至此,不亟亟焉求富强,中国将何以自立耶!

外国文学经典作品解读——狄更斯:《双城记》

外国文学经典作品解读——狄更斯:《双城 记》 内容梗概 路茜跟随保护人劳雷从英国出发到巴黎去救回她的父亲梅尼特医生。梅尼特被无辜监禁在巴士底狱十八年,出狱后被他过去的仆人、现在的酒店老板得伐石藏了起来。经过长期监禁,梅尼特已变成一个白发苍苍、迷茫迟钝的人。他连自己的名字也遗忘了。路茜的出现让梅尼特恢复了记忆。他们将他带回英国,使他重新恢复了正常的生活。 法国厄弗里蒙地家族的代尔那放弃贵族特权来到英国,不幸被暗探诬陷犯有间谍罪,要判处死刑。代尔那来英国时恰好与路茜同船,路茜出庭作证表明他是无辜的。代尔那的律师也利用他的助手卡尔登与代尔那相貌极其相似的特点说明告发者有认错人的可能,于是代尔那被无罪释放。女儿的爱使梅尼特重新获得幸福。路茜的美丽引起了卡尔登和代尔那的爱慕。卡尔登知道路茜爱着代尔那,他放弃了对路茜的追求,决心要为她的幸福牺牲自己。路茜嫁给了代尔那。正当梅尼特一家过着安宁幸福生活的时候,法国大革命爆发了。 代尔那为了解救领地总管回到法国,被革命政府逮捕,梅尼特带着女儿、孙女到法国营救代尔那。梅尼特过去的遭遇赢得革命者的同情,代尔那获得了释放。但得伐石太太与

代尔那家族有深仇大恨,她要复仇,她以梅尼特在狱中写成的厄弗里蒙地家族的罪恶史为控诉书,重新激起了群众对这个家族的愤怒。这一次连梅尼特也无法为女婿辩护,代尔那被宣判死刑。卡尔登为了路茜一家的幸福,设法以自己换出代尔那。代尔那与梅尼特、路茜及女儿一起逃离巴黎。卡尔登实现了对路茜的诺言:我甘愿为你和你所爱的人们而牺牲。他代替代尔那从容地走上了断头台。 研究综述 中国读者接触狄更斯,始于20世纪初林纾的翻译。但当时,《双城记》并没有被译介。民国时期,陆续有了一些关于《双城记》的评论,这大多散见于狄更斯的传记及一些介绍性的文章里,如莫洛亚著的《狄更斯的生平及其作品》、林海的《狄更斯的写作技巧》、梅林格著的《狄更斯论》、伊瓦雪娃著的《关于狄更斯作品的评价问题》这些文章大都出自30年代中期。这一时期关于《双城记》的评论尚不够集中和深入,主要仅限于翻译和介绍国外的资料,独立的研究还未展开。 《双城记》研究的真正深入、繁荣是到了新中国成立以后。这可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从1949年到1966年。受苏联影响,我国的学术界对于狄更斯十分重视,并在1962年狄更斯诞辰150

被误解的名言警句

那些年被误解的名言 1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儒理学家和一群封建卫道士们总是如此曲解这句话,认为:没有传宗接代是最大的不孝然而事实仍然是卑鄙的社会群族为达到自己的目的对原文进行断章取义所制作的封建枷锁。原文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解释应该是:“不孝的表现很多,但以没有做到后辈的本分为最。舜没有禀告健在的父母就自行娶了妻子,是无视尊卑、没有尽做后辈的本分。但君子认为舜虽然没有禀告但与禀告了是没有多大的区别(因为舜取妻是在尧考察了舜的德行后决定把女儿嫁给他的,而此时,舜的父母对舜还有极大的偏见,禀告他们并没有什么好处)。” 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这句话出自庄子的“吾生有崖,而知无崖。”一向被尊为金科玉律。原句:“吾生有崖,而知无崖,以有崖求无崖,殆哉矣。”意思是: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知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那是很危险的。也就是说,庄子真正想表达的是:生命有限,不该没完没了地去追无限的知识。 3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这句话,一直被翻译为:对于老百姓,只能使他们按照我们的意志去做,不能使他们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这句话被认为是孔子提倡愚民的理论根据。实际上,这句话是这样断句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意思是:如果人民的素质高,就给他们自由宽松的环境;如果人民的素质不高,就要教化他们。这和孔子是倡导“有教无类”的思想相吻合。不同的断句,大相径庭的意思。断章取义害死人啊。 4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原句:“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意思是:战士之间的约定,说要一起死。后面的两句是说,现在和我约定的人都走了,我怎么活啊?现在变成写夫妻关系的了。 5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其实这句话中的小人是被严重曲解的,“小人”在古代是指没有渊博学识和高雅情志的人,与普通百姓没有太大区别,并且孔子说出这个话是有前提和原因的,也就是说此话中的“女人”与“小人”是特指,而非针对所有的女人。在《史记·孔子世家》里,提到了孔子之前的卫国之行,孔子“居卫月余,灵公与夫人同车,宦者雍渠参乘出,使孔子为次乘,招摇市过之。孔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于是丑之,去卫”。随后留下“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也就是说孔子觉得自己被当作花瓶了,感到没面子,很郁闷,所以鸣了一下不平:卫国公老婆怎么跟一个普通百姓似的,一点涵养也没有,难以交流,靠近了就看见了那副骄扈无知的模样,疏远了还会招来埋怨。 6以德抱怨 原句:“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以德抱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意思是:有人问孔子:“别人打我了,我不打他,我反而要对他好,用我的道德和教养羞死他,让他悔悟,好不好?”孔子说:“你以德抱怨,那何以报德?别人以德来待你的时候,

对李鸿章的评价

李鸿章评价 1.序言 (1) 2.李鸿章简介 (1) 3.生活的时代背景 (2) 4.为华工争取权利 (2) 5.李鸿章与太平军 (3) 6.伴随李鸿章的30多个条约 (4) 7.洋务时期贡献 (6) 8.简评 (7) 9.历史人物对其评价 (8) 10.个人对李鸿章的评价 (8) 1.序言 纵观李鸿章一生,可圈可点处众多,但是在皇权体制下,没有实现其抱负,这是民族和个人的悲哀。李鸿章是那个时代的精英。 国之大器,百年不遇. 建国后对李鸿章的评价大有偏颇,往往把李鸿章脸谱化为卖国贼,这个观点和历史是不符合的。 2.李鸿章简介 李鸿章(1823.2.15-1901.11.7),字少荃,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世人多称?李中堂?。道光18年与曾国藩同年考取同榜进士。 1872年,被任命为直隶总督,兼任北洋通商事务大臣。自此,李鸿章在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任上秉政达25年,参与了清政府有关内政、外交、经济、军事等一系列重大举措,成为清廷倚作畿疆门户、恃若长城的股肱重臣。随着李鸿章地位、权利的上升,责任愈巨,视野愈阔,综观世界各国的发展,李鸿章痛感中国之积弱不振,原因在于?患贫?,得出?富强相因?,?必先富而后能强?的认识,将洋务运动的重点转向?求富?。他一手创建出的淮军,陆续被清廷派防各地,

成为充当国防军角色的常备军;而以他为领袖的淮系集团,成为当时实力最强的一个洋务派集团,并在其带领下,开始了中国早期的洋务——自强——近代化运动。 3.生活的时代背景 三千年之大变局,海禁大开,强林环绕的时代。是中华文明受到西方文明挑战,中国开始重新认识自己,从封建专制国家向近代国家转型的时代,中国第一支海军、第一批留学生、第一个煤矿、第一个驻外使馆、第一条铁路、第一份电报,这些第一个无不刻着李鸿章的名字。 自1840年英国人用舰炮打开中国的国门以后,中国人沿海岸修筑的所有整齐对称的炮台和花费巨银买来的位居世界第六的舰队,没有一次阻挡住?蛮夷?的入侵:?自道光中叶以来,外患渐深,至于今日,危迫极已。咸丰十年,英法联军入都,毁圆明园,文宗出走,崩于热河……自此以后,法并安南,日攘朝鲜,属地渐失。各海口亦为列强所据,德占胶州,俄占旅顺大连,英占威海九龙,法占广湾……?而就在李鸿章死时,因为允许外国在中国驻军和几近天文数字的赔款而成为?将来无数困难问题发生之源?的《辛丑条约》刚刚签订,外国联军仍在整个朝廷逃亡在外的情况下占领着大清国的都城北京。 4.为华工争取权利 李鸿章也不会放弃任何一个为在美华人移民争取权利的机会,在访美结束后,他有意避开了美国西部,而选择了加拿大作为他回国的路线,引起了美国记者的注意,就此事对他采访。李鸿章借机请求美国媒体帮助中国移民:?……我只期望美国的新闻界能助中国移民一臂之力。我知道报纸在这个国家有很大的影响力,希望整个报界都能帮助中国移民,呼吁废除排华法案,或至少对《格力法》进行较大的修改。……中国移民在加州等地未能获得美国宪法赋予他们的权利,他们请求我帮助使他们的美国移民身份得到完全承认,并享受作为美国移民所应享有的权利。而你们的《格力法》不但不给他们与其他国家移民同

浅析李鸿章的功与过(修改完善后)

鲁西南某校思想政治教育期末作业 浅析李鸿章的功与过 内容摘要:晚清重臣李鸿章是对近代历史的思想政治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的的人物。世人对李鸿章的功过是非认识的并不全面,他们只是停留在功或者过这两者之中的其中一个方面,并没有对李鸿章的一生做出中肯的正确评价。笔者将就其一生所经历的大事件简要分析一下李鸿章的功与过,还原历史的真实面目。 关键词:李鸿章洋务运动不平等条约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李鸿章的主要功劳 1李鸿章创立了淮军。 作为淮军的最高统帅,李鸿章对其严格治理,加大训练强度,整顿军中纪律。他要求自己的军队不能依靠洋人,一定要“自强”,而最初的自强之道,就是所谓“讲求洋器”。在任命统领时,看中能力,不论出身与文化。他鄙弃那些空有一肚子才学而不知世事之人(可见他“务实”的治世思想在这里已经有所体现)。在征集军饷的时候,采用关税和厘金分开使用的办法,主张厘金的用途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从商人手中多收钱,而不是剥削农民。这支军队在保卫上海,转战苏南,牵制太平军东线兵力,为扑灭太平天国,立下了汗马功劳。之后在转战黄河、运河之间,取得了“剿捻”的胜利,完成了曾国藩难以完成的任务。 2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咸丰初年,他在原籍办团练,抵抗太平军,并去江西、湖南投靠了曾国藩,又奉其命回乡招兵买马,编练成7000名淮军,由部将刘铭传、周盛波、张树声、吴长庆等分带,沿江而下,到上海镇压太平军。 虽然李鸿章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有助纣为虐之嫌,但不可否认的是长期的内战并不利于一个国家的建设与发展。无数的史实证明只有先保证国内局势的相对平稳才有机会实行改革使国家休养生息并逐渐走向富强。而李鸿章正是这么一个结束战争的人之一。是他使清朝那本已摇摇欲坠的政权又延续了近百年。 3倡导洋务运动 在经济现代化方面,李鸿章倡导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第一步。当大清王朝被西方的坚船利炮打开大门的时候,面临着内忧外患。一些封建士大夫视而不见,或者认为外国器械是奇技淫巧,把洋枪洋炮当作妖法,对他们而言,只有莫名的恐惧;或认为外国利器神妙莫测,无法学习;认为学习西方就是以夷变夏。李鸿章当时中国极少数能够正确对待西方技术的人之一,他在顽固派的阻挠和谩骂之下,极力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在他的主持下,中国出现了第一个大型兵工厂,第一座炼钢炉,第一条铁路,第一个煤矿,第一个纺织厂,第一支近代海军,第一艘轮船,第一个到西方的留学生等等,洋务派创造了中国近代的许许多多的第一,无疑为中国的近代化迈出了第一步。

外国文学经典作品解读——川端康成:《雪国》

外国文学经典作品解读——川端康成:《雪 国》 内容梗概 天寒地冻的一个夜晚,岛村第二次坐火车去北方雪国的温泉客栈。斜对面座位上,一个少女殷勤地照料着躺在身边的病人,姑娘的美使岛村的心灵为之震颤。姑娘叫叶子,病人是驹子的师傅的儿子行男。他们在同一车站下了车。 驹子记得岛村第一次到雪国是在半年前满山新绿的季节。驹子原先被卖到东京一家酒馆当女招待,后被教三弦的师傅赎出学艺,有时也到温泉客栈陪客。在东京闹市区长大的岛村,从小喜欢歌舞伎和传统舞剧,现在正写些介绍西方舞蹈的文章,也勉强算是个文人墨客。他喜欢驹子的美丽和脱俗。当晚,驹子找他,他欲行非礼,被驹子拒绝,次日岛村回了东京。 这次岛村来到雪国,驹子也常来找他。他们同去洗澡,并眺望星空,畅叙人生。天亮时驹子钻出被窝,系好腰带,对镜梳妆,岛村从镜里看到,在雪景的衬托下,她的脸颊绯红,有一种无法形容的纯洁的美。在深厚的积雪中,岛村应邀到驹子家作客。在这里,他又见到了在火车上使他神魂颠倒的叶子。听按摩的盲女人说,驹子为给未婚夫治病,自愿当了艺妓。岛村认为驹子这样做是徒劳的,同时也感到,她非常纯真。驹子给岛村弹唱《劝进帐》等三弦曲子,那都是

她凭着意志苦练出来的,岛村佩服不已。 秋季,岛村第三次来雪国。驹子已搬到一家小食品店居住。她爱岛村,但岛村因心里空虚,老把这种爱视为一种美的徒劳。行男死后,叶子到客栈帮忙,岛村又被她吸引住了。一次叶子替驹子送便条给岛村时,要他好好照顾驹子,并要求去东京当岛村家的侍女。驹子尽管心里爱着岛村,但总觉得前途渺茫。她表示,要是叶子被岛村带走,受到宠爱,她自己即使在山里过一辈子,也是愉快的。 报火警的钟声突然响起,温泉附近一个临时用作影院的蚕房突然失火,驹子和岛村跟着人群去救火,看到叶子从二楼上摔落下来,不省人事。烧着的木头,打在叶子的脸上,燃烧起来,驹子冲上去抱起叶子,岛村企图靠近叶子,不料被人推到一边去。岛村抬头望去,银河好象哗啦一声,向他的心坎上倾泻了下来。 作品节选 叶渭渠译《雪国》,译林出版社1996年版。 研究综述 《雪国》是川端康成获得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的三部代表作(另两部是《千鹤》和《古都》)之一。我国翻译和研究《雪国》是从80年代开始的。1981年上海译文出版社

浅谈对李鸿章的评价

浅谈对李鸿章的评价 [摘要]评价历史人物,应该从客观角度出发,把历史人物放在当时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并主要看他的所作所为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是否促进社会的发展。据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李鸿章是过渡时代的过渡性人物,是晚清中国政坛上开明的封建官僚。作为地主阶级代表人物,他首先要维护地主阶级利益。李鸿章认识到中国的落后,主张兴办洋务来实现国家富强,并身体力行,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但他向西方学习存在着本质的局限性,不可能使中国真正走上富强之路。李鸿章在对外战争中,极力妥协,并代表清政府签定卖国条约,尽管是被迫的,但客观上确实是丧权辱国,他是清朝主要卖国贼之一。 [关键词]评价历史人物标准李鸿章 李鸿章是晚清中国政坛上显赫一时的人物,1901年在屈辱中辞世,在他死后一百多年的今天,人们对他的评价仍然是褒贬不一、毁誉参半。我想有一个焦点问题我们必须搞清楚,那就是如何评价历史人物,评价历史人物的主要标准是什么。我认为:评价历史人物,应该从客观角度出发,把历史人物放在当时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并主要看他的所作所为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是否促进社会的发展,这是评价的主要标准,当然我们也要了解他的主观动机和目的,但这不是也不应该是历史人物评价的主要依据。 鉴于上述观点,我这样看李鸿章:李鸿章是过渡时代的过渡性人物,是晚清中国政坛上少有的开明的封建官僚。作为地主阶级代表人物,他首先要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镇压太平天国、兴办洋务都是这一阶级属性的具体体现。李鸿章清楚地意识到中国的落后,主张通过向西方学习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并身体力行,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但他没有真正认识到中国落后的根源是其政治制度本身,向西方学习存在着本质的局限性,不可能使中国真正走上富强之路。李鸿章在对外战争中,指挥失当、极力妥协,战后代表清政府签定卖国的《马关条约》等条约,尽管是被迫的,但客观上确实是丧权辱国,他是清朝的主要卖国贼之一。 这样认识和评价李鸿章,来自于两个方面的思考:一是李鸿章本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二是李鸿章一生究竟做了什么事情。 1李鸿章本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十九世纪下半叶的中国,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大转型时期,而这样一个过程,又是在中国被动落后挨打的局面下,由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用鸦片和洋枪、大炮、军舰逼迫中国实行所谓“门户开放”的。正是在这样一个大变局当中,社会上各个阶层、各种身份的中国人提出形形色色的说法和方案,试图寻找出一条强国富民的理想道路。这时候,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和国内太平天国运动,一个新兴的统治阶级改革派——洋务派从清王朝统治集团的高层产生出来。他们接过传统儒家经世致用的旗帜,提倡和标榜“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力图挽封建末世的狂澜于既倒。所以这样的一个改革派也可以称之为封建统治的“补天派”,因为他们虽然可以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但只是停留在

李鸿章的是非功过---历史论文

功过是非李鸿章 摘要 提起李鸿章,国人们必然会联想到“这是个卖国贼”。确实,李鸿章跟着西太后做了不少祸国殃民的坏事,也签了许多至今倍感屈辱的条约。但他也并非是一个只有是非而无功的人。李鸿章是晚清伟大的人物,他继承老师曾国藩的事业,开启中国看世界的新眼光,他是一个真正开眼看世界的中国文人与官吏。 关键词 李鸿章功过是非洋务运动不平等条约中国发展 李鸿章,不仅是一位影响了近代中国近半个世纪的晚清军政重臣,而且也是一位中国近代史上争议最大的历史人物。他的是非功过,百年来评论不断,有人予以同情,有人以近乎残酷的论调将其一棍子打死。然而我认为,李鸿章的所作所为皆处于当时之大背景下,我们不应以现代人之眼光去评价那个时代的人。 1958年他的棺枢被挖出,然而随着当时人们的一致痛骂 尸体也遭遇了车裂之厄 当年权倾一时的晚清重臣就这样彻底的粉身碎骨了。时至今日 关于他的功过是非 仍有着太多的争议。他是外国人眼中的爱国者 万国运动会时是他在世界人民面前唱起了中国的民间小调《茉莉花》他兴办洋务、筹建海军、积极斡旋于不同的国家之间 然而一人之力又怎能承担起整个国运之悲凉?他是国民眼中的卖国贼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让他留下千古骂名。然而时值临终,问及国事,他欲语泪先流…… 早在与太平军作战的时候,李鸿章就已显露出他与大清国多数官员的不同之处:他对外国的科学技术及先进的武器有着极大的兴趣。19世纪60年代李鸿章在上海开办了中国最大的一家军事企业——江南制造总局,开始了他祈盼中国自强的洋务生涯。19世纪 70年代,他又以求富为名创办了中国第一家近代民用企业——轮船招商局。在培养人才方面,1863年他在上海设立广方言馆,为中国培养了一批外语和自然科学的新人才。此外,他还苦心经营北洋海军。虽然洋务运动未能使中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但是在当时国民尚处愚昧阶段,满朝文武仍以天朝大国自居的情况下,敢于学习、引进新生事物,将“师夷长技”投入实践,李鸿章的眼光不可谓不远,胆识不可谓不大。作为洋务运动的主将,李鸿章对中国的近代化发展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国人称李鸿章为大卖国贼皆因其参与签订了多部不平等条约,其中尤以《马关条约》及《辛丑条约》为最,认为中国近代史上的屈辱与不公都是他一手造成的。其实签定这些不平等条约不能说是李鸿章一个人的错误,正所谓“弱国无外交”,以当时清朝的国力,即便没有李鸿章,换别人去结果也决不会比这更好。更何况李鸿章的一举一动又都是得到清政府认同的,他只不过是一只替罪的羔羊。 有人曾说,如果没有甲午战争,或是李鸿章死于甲午战争之前,则李鸿章为19世纪世界历史之一伟人。但历史往往又是这么的无情。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是李鸿章一生的转折点,也是他一生最大的挫折。甲午战败,李鸿章负有不可推卸之责任。淮军和北洋水师的严重腐败,李鸿章自身军事战略思想的严重失误,用人不当,错失战机等等铸就了甲午战争中国的大败。所以,若真要说李鸿章误国,则大致在于此几点,而《马关条约》,不过是这几点之结果罢了。1901年9月7日,李鸿章代表大清国与11国签订了他一生中的最后一款条约——《辛丑条约》。面对种种丧权辱国的条款,李鸿章更多的只有无奈与叹息,他的身心遭受了巨大的耻辱。最终,在签订《辛丑条约》整整两个月之际,李鸿章在国人的一片辱骂声中撒手人寰了。 李鸿章的一生应该说是悲剧的一生,他生逢于大清国最黑暗、最动荡的年代,他的

外国文学经典作品解读——萨特:《厌恶》

外国文学经典作品解读——萨特:《厌恶》内容梗概 叙述者(我)安东纳洛根丁从中欧、北非和远东旅行回来,想在布城完成关于某侯爵的研究工作,并试图以日记的方式精确地把发生的事件记录下来。他曾想学顽童打水漂,可捡起的石头让他感到厌恶。厌恶感不时地出现在日记之中:他发现自己有了某种变化,对朋友自学者的手、对电话机旁的小雕像、乃至从别人胡子上散发出来的香水味都感到恶心。外来的感受,伴随着内心的空虚,加之脑海中无法名状的体积庞大而乏味的观念都令他烦躁,迷惑、孤独。日记中记载了日常生活的细屑琐事,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过于敏感甚至病态的直觉体验。他看着在荒凉的街道上前进的老太婆,再也分辨不出将来和现在,而时间正继续,将来在实现,日子永无休止地单调地出现增加、又不可复归。他想着被研究者――侯爵,思考着存在和虚无。通过和自学者谈话,知道他是个人道主义者,曾当过战俘,后来参加了法国社会党并且无比地快乐,而他认为自己不是人道主义者,面对这位盲目的人道主义者,他想呕吐。厌恶之感到来了,又觉得它存在了,而且自玩打水漂的那天开始,厌恶就没有离开过,他想到自己永生永世也是多余的,他思考着荒谬,找到了存在的关键,厌恶的关键。在他最恐怖、最感厌恶的时候,他寄希望于安妮,并乘火车去巴黎见安妮,她说:我只需要你

存在和你没有改变。而他也许只有一种欲望,那就是默默无言地望着她,在沉默中完成安妮在我面前的重要性。安妮和他的情形极其相似,孤独,也有着恶心感,他们探讨着独特的境遇。之后,安妮去英国,洛根丁回到布城。他懂得了人总是输的,孤独而自由,可是这种自由有点象死亡,现在明白了安妮的回来使他的一切希望化为乌有。在布城的最后一天,他走遍全城找寻自学者,发现自学者是个同性恋。洛根丁可怜自己,又有被遗忘的感觉。他与老板娘告别,离开布城,想通过写书来毫不厌恶地回忆一生,通过他的过去,评定自己是怎样一个人。 研究综述 萨特对二十世纪西方思想界产生过重要影响。《厌恶》(即《恶心》)是萨特存在主义小说的代表作。我国自80年代以来,文学评论界一直关注着这部作品,从不同侧面解读这部哲理小说。有关《厌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厌恶》的主题 如何评价萨特与他的文学创作曾在评论界引发过争论。《厌恶》采用日记体,它并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以第一人称的形式通过我这一视角,观察外界的点滴变化,剖析内心的情绪波澜,把握思想意识的流动,洛根丁只是一名普通资

历史作业:对李鸿章的评价

中国近代历史人物评述 ——李鸿章 一、序言: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国愤史,民怒史,心伤史,充满着血泪与屈辱。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到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中国就一直被西方列强欺辱,战败、赔款、割地,是中国严重丧失领土的完整和人民主权。 说起清末的“卖国贼”、“千古罪人”,人们总会想到那个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只是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晚清权臣李鸿章,这也是世人对他的评价。但是,当我们站在理性的角度去思考李鸿章时,我们发现,他所处的那个封建旧社会和君主制度的尴尬时代就注定了他不能实现其理想抱负、施展个人才华的个人悲剧,这也是一个民族的悲哀。 纵观李鸿章一生,可圈可点众多。梁启超在《李鸿章传》中对李鸿章的评价是这样的:“吾敬李鸿章之材,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国之大器,生不逢时。李鸿章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应该是功大于过的,他在中国经济和外交的现代化建设上作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 二、人物简介: 李鸿章,字少荃,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世人多称“李中堂”。他是淮军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也是清末的外交家、政治家。他受业于曾国藩门下,继曾国藩之后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并得到西太后的器重,参与掌管清政府的外交、军事、经济大权,成为清末最显赫的封疆大吏。在太平天国时期,他多次领兵与太平军作战,镇压太平军。 他是一个真正看世界的中国文人与官吏,他开启了中国看世界的大门。林则徐也是看世界的文人与官吏,但他属于旧时代的文人与官吏,他所开启的战争世界是企图将外国人全部驱逐出中国,所以最后以失败告终。而李鸿章看的世界比林则徐来得伟大。他纵观世界各国的发展,深感中国积弱不振的原因在于“贫穷”,得出“现富后强”的认知。他一手创建出的淮军成为充当国防军角色的常备军,而以他为领袖的淮军也成为了当时实力最强的一个洋务派集团,并在其带领下,开始了中国早期的洋务——自强——近代化运动。 三、生平事迹与功过 1、创建淮军

太平天国的是非功过

论“太平天国运动”是非功过 太平天国运动是反对清朝封建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起义战争,是19世纪中叶中国的一场大规模反清运动,是清朝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民战争。 1850年末至1851年初,由洪秀全、杨秀清等人组成的领导集团在广西金田村发动反抗满清朝廷的武装起义,后建立“太平天囯”,并于1853年攻下金陵,定都于此,号称天京。1864年,太平天国首都天京被湘军攻陷,标志着运动失败。1872年,最后一支太平军部队翼王石达开余部李文彩在贵州败亡,太平天国终结。 数十年来有关太平天国的研究汗牛充栋,名家大家辈出。在此,我仅陈述一下我个人不成熟的看法。 首先谈一下太平天国运动中存在的问题,迷信色彩浓重,腐败现象泛滥,运动首领过分神化自我,对传统文化持否定态度,运动后期封建专制思想逐渐暴露等。 任何事物都有双面性,太平天国运动也不例外:纵观历史,历朝历代无不是在统治中期达到鼎盛,例如“文景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而在后期阶段统治者便会懈怠,苛捐杂税,官民交怨。在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清廷昏庸腐败的统治、封建官僚的残酷压迫和外来帝国主义的掠夺与欺凌使中华大地民不聊生在社会矛盾尖锐,贫富差距悬殊的局势下,由社会底层人士组成的太平天国自地处偏远的广西金田村发动起义后,很快如燎原烈

火,席卷十余省,定都天京,并持续十四年。 在多方打击下,太平天国以失败告终。但他对清廷统治造成极大的冲击,是当时整个社会的变革先声,有效减慢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在镇压太平天国后,洋务运动逐渐兴起并且得到了良好的发展,李鸿章和曾国藩曾联名奏请清廷在苏南减赋,经太平天国严重打击的清廷,为缓解社会矛盾,防止农民再度愤起反抗,不得不推行了苏南减赋政策,这也使得当地经济逐渐复苏。除此之外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为中国近代化探索与发展提供了诸多便利条件,其先进的资本主义革命思想为我国近代化的探索提供了思想以及制度理论上的基础,开启了中国近代化之门。因此,我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带给我们的功远大于过。

《中国经典文学作品欣赏》教学大纲

《中国经典文学作品欣赏》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4261319 英文课程名:Chinese Classical Literature Appreciation 总学时:37学时 学分:2学分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适用专业:对外汉语 先修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要求 《中国经典文学作品欣赏》是对外汉语专业学生的专业选修课。该课程将系统地为学生讲解文学作品的各种体裁与文本特点,并结合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著作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赏析技巧,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经典文学作品的能力。通过阅读和分析经典文学作品,培养学生阅读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味,增强学生对中国文学及文化的了解。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共分四章 第一章:中国经典诗词欣赏 10课时 第一节:诗词的产生及体式特征 2课时 1、诗的产生及各类体式 2、词的兴起、特征及分类 第二节:先秦诗的顶峰——《诗经》、《楚辞》 2课时 1、《诗经》——《关雎》、《蒹葭》赏析 2、《楚辞》——《离骚》、《湘夫人》赏析 第三节:繁花似锦唐代诗——李白、杜甫、李商隐 2课时 1、李白——《将进酒》、《蜀道难》赏析 2、杜甫——《春望》、《登高》赏析 3、李商隐——《夜雨寄北》、《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赏析 第四节:宋词三大家——苏轼、李清照、辛弃疾 2课时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赏析 2、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声声慢·寻寻觅觅》赏析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赏析 第五节:中国现代新诗三大家——郭沫若、徐志摩、戴望舒 2课时

评价李鸿章

评价李鸿章 评说李鸿章李鸿章的功与过诗评李公一生荣华出曾门,三朝辅政至中堂。 少时有志匡华夏,老来失策亲虎狼。 马关喋血卖国契,糊裱难堵漏风墙。 辛丑叠恨终呕命,至死屈身背骂名。 对于晚清军政重臣李鸿章李中堂,不同人对他有着不同的评价。 有人认为由于时任内阁总理大臣的他跟外国列强签订了许多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而称他为卖国贼。 也有人由于在近代兴办洋务运动而说他是近代一名了不起的功臣。 不过以上两种观点未免有断章取义之嫌,还是让我们回顾李中堂的一生,整理一下他的功与过。 (1)功绩1 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简评:虽然李鸿章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有助纣为虐之嫌,但不可否认的是长期的内战并不利于一个国家的建设与发展。 试问哪个国家的崛起是处于内忧外患时期的?无数的史实证明只有先保证国内局势的相对平稳才有机会实行改革使国家休养生息并逐渐走向富强。 而李鸿章正是这么一个结束战争的人之一。 是他使清朝那本已摇摇欲坠的政权又延续了近百年。 2 兴办洋务,建立北洋水师18世纪60年代,中国正处

于水深火热、内忧外患的境地。 大清帝国早已没有昔日的辉煌,只留下一个外强中干的躯壳。 中国人名被赋予了一个耻辱的名字——东亚病夫可是即使这样,清政府内部还有一批顽固分子仍不知变通,死守祖宗之法。 就在这一时刻,一个人站来出来,并与顽固派进行了斗争,用自己的方式来使国家富强。 这个人就是李鸿章。 且不论他兴办洋务的最初目的是什么,单就他创立了中国近代早期军工企业和中国近代的民用企业这点来看,他的功绩还是值得肯定的。 因为是他促进了近代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3 维护国家利益以前有很多人说李鸿章因为代表中国和外国列强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而给他扣了个卖国贼的大帽子,殊不知李中堂当年在谈判桌上曾极力争取为国家减少赔款数额,甚至老泪纵横,哭求当时外国首脑。 有资料为证:面对日方提出的苛刻条件,中方只有允和不允两种选择,而丝毫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李公一直磨到点灯时分,口干舌燥地要求再削减五千万两,实在达不目的了,又说减少二千万两也行,最后甚至满眼含泪向伊藤博文哀求,看到我这把老骨头的面子上,多少减一点儿,算送给我回国的路费吧。 可以说他是忠实地执行了清廷的电旨:争得一分有一分之益,但

浅谈李鸿章的功与过

浅谈李鸿章的功与过 摘要:李鸿章是一位中国近代史上最有争议的人物之一。评价一个人是很容易同时也是很难的事情。不同时期、不同角度、不同观念、不同感情的人,对他都有不同的评价。而如今我们又该怎样看待这位一百年前不同寻常的大清重臣呢? 关键字:李鸿章;功与过;客观;评价; 李鸿章(1823~1901),字少荃,安徽合肥东乡(今肥东县)磨店人。是中国近代史的核心人物之一,他早年投笔从戎,屡建奇功,中年出任封疆大吏,推动洋务运动,晚年入值中枢,主持外交,活跃在晚清政坛上长达40年之久,超过了清朝立国以来任何一位首辅人物。但李鸿章一生虽有宠于朝廷,却有愧于国家,一生连签卖国条约,生前生后均遭世人唾弃。 李鸿章24岁考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咸丰初年,他在原籍办团练,抵抗太平军,并去江西、湖南投靠了曾国藩,又奉其命回乡招兵买马,编练成7000名淮军,由部将刘铭传、周盛波、张树声、吴长庆等分带,沿江而下,到上海镇压太平军。1862年,他因“功”被委任为江苏巡抚,三年后又署两江总督,镇压捻军。1870年,他接替曾国藩,就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开始逐步掌管清廷政治、军事、经济、外交大权。1899年到1900年任两广总督,授武英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 他的功在于:所处的时代,朝廷腐败,列强环伺,国势危殆,李鸿章还能较清醒地认识到“穷则变、变则通”、用“自强”来“求富”,他把魏源、林则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付诸“借法富强”的实践。积极主张采用西方

先进技术、改革兵制、发展海军、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中国近代早期的四大军工企业中,李鸿章一人就创办了三个)。修铁路(津榆铁路、津沽铁路),办电报局(天津电报局),开矿山(河北磁州煤铁矿、江西兴国煤矿、湖北广济煤矿、漠河金矿),还曾先后创办江南制造局、轮船招商局(中国近代最大的民用企业)、上海机器织布局等一系列民用企业,涉及矿业、铁路、纺织、电信等各行各业。在经营方针上,也逐渐由官督商办转向官商合办,从客观上促进了近代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还建立同文馆,选派留学生出洋。建立新式海军。梁启超在《李鸿章传》中曾写道,“敬李鸿章之才,惜李鸿章之识,悲李鸿章之遇”,以中国当时的国势,“内治不修,则外交实无可辩之理,虽才十倍于李鸿章者,其对外之策,固不得不隐忍迁就于一时也”。 然而李鸿章长期处于内忧外患的夹缝中,处于既不能得罪洋人又要忠于朝廷的夹缝中,处于实际上是“弱国外交”的尴尬境地,虽小心翼翼,东补西贴,如履薄冰,然终未能挽救晚清大厦于将倾。李鸿章为官40年,正是中国一步步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40年。中国失败的标志,是一系列丧权辱国条约的签订,如1876年的中英《烟台条约》、1885年的《中法新约》、1894年的中日《马关条约》、1896年的《中俄密约》、1900年与11国签订的《辛丑条约》等,这些不平等条约的中方谈判代表都是李鸿章,他自然也确曾怯敌、避战,客观上助纣为虐。 当然,把所有责任都加到李鸿章身上,未免偏颇。终李鸿章一生,他虽误国有罪,却从未卖国。在这点上,他与前世的秦桧、后世的汪精卫有着本质的区别。李鸿章的悲剧在于:他披肝沥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所效劳的不是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也不是任人不疑的蜀主阿斗,而是一个心狠手辣、“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慈禧。他为了迎奉慈禧太后屡屡误国,令国人皆呼“可杀也,该杀也”;其功过誉毁可谓欲说还休。 我感到如今对李鸿章的评价已经比过去客观多了。虽然人们仍会提及他当年血腥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和签订许多丧权辱国的条约,但已不是一味地辱骂和批判。而对他的知识、胆略和才干也不乏赞许之辞。专家学者们对李鸿章其人,不是简单地以“好人”、“坏人”区分,而是对具体事情作具体分析,依据翔

外国文学经典作品解读——布尔加科夫:《大师和玛格丽特》

外国文学经典作品解读——布尔加科夫: 《大师和玛格丽特》 内容梗概 《大师和玛格丽特》是一部魔幻怪诞长篇小说,全书由神话、现实生活和历史三个层次粘合而成。 第一个层次是神话,描写魔王沃兰德及其随从拜访莫斯科,他们施行妖术,制造事端,对莫斯科的市侩们进行百般戏弄。沃兰德突然出现在莫斯科文协主席伯辽兹的面前,跟他争论有无耶酥的问题,随即让柏辽兹死于非命。随后他和他的助手们又来到莫斯科杂耍剧院,在那里表演黑色魔术,让观众大出洋相。他们还大闹柏辽兹的协会本部格利鲍耶夫之家,并付之一炬。而作品的主人公大师及其情人玛格丽特在受到迫害后也得到了魔王的帮助,玛格丽特抹了魔王的助手阿扎泽勒给他的一种油膏,抹了后就飞起来。她报复了曾围剿大师的批评家,参加了魔王的盛大舞会。舞会上魔王满足了她回到大师身边和恢复大师手稿的要求。最后应耶酥要求,沃兰德把大师和玛格丽特送到了永生的安息所。 第二个层次是现实的生活,讲述的是20世纪20年代的莫斯科,重点表现了以柏辽兹为首的一群文化人的利欲薰心、蝇营狗苟的行径。大师因为写了一部关于罗马总督本丢彼拉多审讯处死耶酥的小说而惹祸,遭到文化界的围攻,结果进了疯人院。只有玛格丽特一如既往地爱着他。这个层次

与神话层次相交织。 第三个层次是历史,通过沃兰德的回忆和大师的小说展示了两千多年前的往事。本丢彼拉多审讯耶酥,他试图使耶酥免于一死,同大祭司发生了争执,最后屈从于大祭司处死了耶酥。耶酥服刑后,彼拉多派人暗杀了出卖耶酥的犹大。以后是彼拉多两千年的忏悔,直到大师在沃兰德指引下见到了他,用一句话使他得到了救赎。 研究综述 作为一名身后恢复名誉的作家,布尔科夫在中国受到的关注是迟到的,1987年外国文学出版社出版了由钱诚翻译的《大师和玛格丽特》。1998年作家出版社推出的《布尔加科夫文集》是国内第一套系统地展现布尔加科夫作品全貌的译本,同年面世的还有寒青的将标题改为《撒旦起舞》的译本。布尔加科夫不仅在20世纪苏联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他在严酷的政治体制中体现出的独特的思考方式,使之除文学成就之外更有人格上的范型意义。布尔加科夫及《大师和玛格丽特》正受到外国文学研究者越来越多的关注。 对《大师和玛格丽特》的研究从一开始就呈现出多视点、深拓展的面貌,刘亚丁、刘锟、吴泽林、唐逸红等学者纷纷对它的构思、寓意、结构和怪诞技巧等各个方面作出了富于创见的阐释。正如同一百个人有一百个人的哈姆雷特,《大

被篡改的名人名言

被篡改的名人名言 “如果说我能看的更远一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牛顿牛顿事实上是一个非常桀骜不逊、骄傲的人,牛顿在给胡克的信里称赞虎克是“巨人”,其实是在讽刺虎克。不仅因为虎克在光学的成就还称不上巨人,而且因为大家都知道虎克这个人身材矮小,可能还有些驼背。 天才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爱迪生 从小到大,老师都会用爱迪生的这句话教导我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现在才知道,虽然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确实说过“天才那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这句话,但是,我们的老师和教材偏偏每次都漏掉爱迪生后面那关键的一句话:“但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要重要”。 不存在一个掷色子的上帝---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上帝不掷色子。”他这句话是针对量子物理而说的。量子物理中有一条非常重要的测不准原理,它彻底打破了“决定论”的物理学,而爱因斯坦恰恰是支持决定论的,这与爱因斯坦的宗教信仰有关。爱因斯坦并不是一个狂热的信徒,但他始终相信上帝的存在(不一定是某个宗教的上帝),他认为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观念就好象上帝掷色子一样不可相信。这是他的本来意思。那么,现在让我们看看,我们的教材是怎样篡改爱因斯坦的话的——绝对令你目瞪口呆。教材说:“爱因斯坦反对量子物理,是因为爱因斯坦觉得量子物理学家承认有一个掷色子的上帝存在,不是一个真正的唯物主义者。” 中国是一只睡狮,一旦它醒来,整个世界都会为之颤抖----拿破仑“中国是一只睡狮,一旦它醒来,整个世界都会为之颤抖。”谁都知道这是拿破仑说过的一句话,我们接受这句话,是因为一个伟大的外国人对中国有如此崇高的评价,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深感自豪。而我们也深信这只睡狮已经醒来,已经让世界感到它带来的颤抖,因

关于我对李鸿章的看法_2000字

关于我对李鸿章的看法_2000字 关于李鸿章这位安徽合肥人呢?许多人对他的看法就是,说他是个卖国贼,从《中日修好条约》(1871年)、《烟台条约》(1876年)、《中法新约》(1885年)、《马关条约》(1895年)等,到《辛丑条约》的三十多种条款,皆为李鸿章所签。但是我对李鸿章却另有看法。从历史的某些角度来说,李鸿章也算是个伟人了。(《南京条约》非李鸿章所签,其为江苏巡抚耆英所签) 清军在中法战争开始之前,像冯子材、刘永福这样的人都建议清廷向法军开战,但是作为主和派的李鸿章当时就有反对,认为“一场胜利,未必满盘皆胜;一口能守,未必各口皆能守”(我记得好像是这么说的,但没想到连像张志东这样的人才居然也是和李鸿章一个党派的),于是在战争即将胜利时,为了避免事态扩大,防止法夷复仇,就和法国签订了《中法新约》(中法战争,清军在军事上战胜了法军,消息传到巴黎,引起了巴黎人民的不满,群众纷纷上街游行示威,直接导致了茹费理内阁的垮台;条约的签订,也致使年过七十的左宗棠气病逝世于福州)。为了国家的富强,他还操办30年的洋务运动。 在签订条约的时候,李鸿章也是意志坚强,选择不妥协,但受到列强的逼迫,李鸿章为了国家的安全,稳固统治根基,最

后不得不选择了妥协。在签订这两个条约之前,李鸿章做了不懈的努力,虽然收效甚微,但也些许减少了清廷的压力。 在《走进共和》这部电视剧里,我看过李鸿章签订《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两个片段。李鸿章谈判的时候说的话深刻人心、 “挨了一枪,少赔一亿两银子,那即便如此,我再挨两枪不就得了(当时日本索要的赔款是三亿两白银)……你们不是要辽东半岛吗?你入侵吧!你们不是要我的台湾全岛吗?你入侵吧!你还要什么地方,我大清还有许许多多的好地方,你入侵吧……你们日本再强,终是个蕞尔小国,请问阁下,你能把战车开多远?你能把战线拉多长?你能把战场铺多开?我大清虽弱,可我大清不小;我大清妻不如人,可我大清人多。(我大清)就是用血肉之躯,也要拖垮你们,拖死你们。” 这是李鸿章在《马关条约》的签订现场与伊藤博文的对话,再来看看《辛丑条约》的签订现场,李鸿章先生与德国陆军元帅瓦德西的对话: 李:他们要听听我们的看法……你们能听吗?你们会听吗?你们数万军队陈兵京师,荷枪实弹,对着我一个七十老夫,我的话,你们听得进去吗?一群狼,闯进了羊圈,会跟羊议和吗?笑话。 瓦:中堂阁下,听听你们的意见,是我们各国联军的礼貌,本来是不必听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