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数学《解方程》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数学《解方程》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数学《解方程》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数学解方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58、59页例1、例2。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学生在掌握了等式的性质及方程的意义的基础上正式学习解方程的初始课。主要讨论x+a=b ,x-a=b,的方程的解法。这部分知识的学习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稍复杂的方程和应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基础,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之一,与原有教材不相同的是,新课标实验教材以等式的基础性质为基础,而不是依据逆运算关系教学解方程,这有利于加强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对于本课中较简单的方程,教材要求,直接利用等式的性质,只要通过一次变形,即在方程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乘上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就能求出方程的解。

教学目标:

1、能根据等式的性质解较简单的方程。

2、通过探究较简单的方程的解法,培养利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培养规范书写和自觉检查的习惯。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回顾旧知

师:今天我还给大家带来一位老朋友,(出示天平图)

师:我在天平的两边同时放两瓶同样重的墨水,天平的两边怎么样

生:天平的两边保持平衡。

师:接下来“我说你答”你和我一起合作,让我们图上的天平保持平衡,可以吗

生:可以

师:我在天平的右边加3瓶墨水。

生:天平的左边也加3瓶墨水。

师:我从天平的左边拿走一瓶墨水。

生:天平的右边也拿走一瓶墨水。

说的真好,换一幅图不知道行不行,

“我将天平左边排球的数量扩大到原来的3倍,变成6个排球。”

“我将天平左边排球的数量缩小到原来的一半,变成3个排球。”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有这么多让天平保持平衡的方法这个游戏让我们想起些什么(天平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相同的物品,天平的两边保持平衡。天平的两边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天平保持平衡。)

师:这个游戏让我们再次复习了天平保持平衡的道理,今天我们将利用这个道理来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大家有信心吗

(设计意图:利用我问你答的游戏形式复习和巩固前两节学习的天平平衡道理,再结合连环画式的幻灯片,不仅能加深学生的记忆,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以一种积极的状态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

二、提出问题,探究新知

㈠(课件出示例1的主题图)

1、提出问题

师:请看大屏幕,请你说出图上的意思。(盒子里有x个球,盒子外有3个球,合起来一共是9个球。)

师:能不能用我们新学的方程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列出方程:X+3=9(引导学生根据加法的意义列出方程。)

师:大家和他的想法一样吗(板书:X+3=9)那么X是多少

(异口同声说6)

师:当然我知道这么简单的问题是难不住大家的,但是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学习利用解方程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板书:解方程)齐读解方程,

(设计思路:在这里学生能列出这个方程其实也是一个难点,因为学生一直是按以前算术方法的解题思路去分析,不假思索就会说出9-3=6,因此我在这里强调用加法的意义列出方程。为后面学习用方程解决问题做准备。另外强调解方程这种思考方法到中学解更加复杂的方程一直有用,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掌握新的思考方法的积极性。)

2、结合天平探究解法

A、结合天平,理解方程

师:怎样解方程呢还是请天平来帮忙。(出示天平图1)

师:你能理解吗说说他的意思,

师生结合图一起说:天平的左边是X+3,天平的右边是9,左右两边正好平衡,说明两边相等。方程的左边是X+3,方程的右边是9,左右两边正好相等。齐读这个方程X+3=9

B、明确目的,寻找方法

师:接下来我们就来解这个方程,哎,我不禁要问我们解方程的目的是什么(学生回答:解方程的目的就是要算出X=)

师:对,我们解方程的目的就是要算出X等于几.

师:请你结合天平图思考,怎样才能使天平的左边只剩下X,而且还要保持天平平衡

(同座位的同学可以相互讨论)

组织交流(指名学生说,再说一次,齐说一次)

天平的两边同时去掉3个皮球,天平的两边平衡,为什么要同时去掉3个,同时去掉两个行吗

(课件演示)进一步明确:只有天平的两边同时去掉3个皮球,左边才能只剩下X。右边剩下6个皮球,说明X代表6个皮球。

师:天平的两边同时去掉3个皮球,天平的两边保持平衡,那么这句话表现在里该怎么说出示:方程的两边同时减去3,左右两边相等。

把这个过程记录下来就是:出示:方程的左边-3=方程的右边-3

师:方程的左边原来是X+3再减去3,方程的右边原来是9也减去3(板书:X+3-3 9-3)这个时候天平仍然平衡,说明方程的左右两边相等,(板书:=)方程的左边是X+3再减去一个3,就只剩下X,(板书:X)方程的右边是9再减去3就是6。(板书:6)这个时候天平仍然保持平衡,所以X=6

(板书:=)在这里需要强调一点,解方程时每一步得到的都是一个等式,不能连等。另外还要注意等号对齐。

师:画个方框,这个过程就是解方程的过程,所以在过程前面要写上(板书:解:)

师:一起回顾解方程的过程,第一步:先写方程。第二布:写上解:

第三步:为了使方程的左边只剩下X两边同时减去一个相同的数。第四步:求出X=

看着解方程的过程自己心里琢磨琢磨。

师:刚才我们求出X+3=9这个方程的的解是X=6这个答案正确吗我们一起来验算一下

指名学生回答,(课件出示):方程的左边= X+3

=6+3

=9

=方程的右边

所以X=6是方程的解

4、巩固练习

同学们会解方程了吗现在我有一个问题需要你来帮忙,在课前我了解到我们班共有学生----人,其中男生----人,求女生有多少人(学生自己试着列式)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想出这么多种方程,但我们今天,只解决这个方程,X+----=------

展示,集体交流

(设计意图:从一开始就强化必要的书写规范,以发挥首次感知先入为主的强势效应,有利于促进良好的书写习惯的形成。)

㈡、出示例2

师:这个方程都解对了吗你们真聪明,一下子就学会了,不过接下来的挑战会更艰巨,大家有信心吗(出示例2的主题图)

师:你能用一个方程来表示吗(3X=18)

师:那么你会解这个方程吗请大家打开课本59页自己独立思考完成例2的填空

讨论交流:

①、谁能说一说,你是怎样让方程的左边只剩下一个X的.。

师:解方程的目的就是要求出X=天平的左边有3个X,要想求出一个X,我们可以把3个X 平均分成3分,每份就是一个X,那么天平的右边该怎么做

师:把18个皮球也平均分成3分,每份就是一个X所对应的。把这一过程表示在方程里就是方程的两边同时除以3,(课件演示)

得出X=6它是不是方程解,请大家自己验算,和同桌的同学说一说,

师:用一句话概括自己的做法,在方程的两边同时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设计意图:在学习例1的基础上,放手自己思考3X=18的解法,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也有利于把教学的重点由天平保持平衡的变换规律,类推出方程保持相等的变换方法上来,采用先“试”后“教”,先做后说的方法,便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练习:

20+ x = 47

解20+x○□=47○□

x =□

5 x = 60

解5x ○□=60 ○□

x =□

㈢、归纳总结,加深记忆

提问:你学会解方程了吗和同学讨论一下,解方程需要注意什么

总结:1、方程两边同时减去同一个数,或两边同时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方程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2、注意解方程的格式。

3、记得验算。

三、强化认知,巩固提高

1、基本练习

2、强化练习

四、谈谈这节课的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如果方程两边同时加上或乘一个数,左右两边还相等吗这个问题且听下回分解。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 解方程(教案)教学设计

第5单元简易方程 第9课时解方程(1) 【教学内容】:教材P67~68例1、例2、例3及练习十五第1、2、7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解”与“解方程”的含义以及“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过程与方法:利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由具体到一般的抽象概括过程,培养学生的代数思想。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难点:理解形如a±x =b的方程原理,掌握正确的解方程格式及检验方法。【教学方法】:创设情境,观察、猜想、验证.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谈话:同学们,咱们玩一个猜一猜的游戏好吗?出示一个盒子,让学生猜一猜里面可能有几个球呢?(学生思考后会说,可以是任意数。) 教师继续通过多媒体补充条件,并出示教材第67页例1情境图。 问:从图上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引导学生看图回答:盒子里的球和外面的3个球,一共是9个。 并用等式表示:x+3=9(教师板书) 二、互动新授 1.先让学生回忆等式的性质,再思考用等式的性质来求出x 的值。 学生思考、交流,并尝试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2.教师通过天平帮助学生理解。 出示教材第67页第一个天平图,让学生观察并说一说。 长方体盒子代表未知的x 个球,每个小正方体代表一个球。则天平左边是x +3个球,右边是9个球,天平平衡,也就是列式:x +3=9。

观察:把左边拿掉3个球,要使天平仍然保持平衡要怎么办? (右边也要拿掉3个球。) 追问:怎样用算式表示?学生交流,汇报:x +3-3=9-3 x =6 质疑:为什么两边都要减3呢?你是根据什么来求的? (根据等式的性质:等式的两边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你们的想法对吗?出示第三个天平图,证实学生的想法是对的。 3.师小结:刚才我们计算出的x =6,这就是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也就是说,x =6就是方程x +3=9的解。求方程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板书:方程的解解方程) 4.引导:谁来说一说,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有什么区别?学生自主看课本学习,可能会初步知道,求出的x 的值是方程的解;求解的过程就是解方程。 师引导学生小结:“方程的解”中的“解”的意思,是指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它是一个数值;而“解方程”中的“解”的意思,是指求方程的解的过程,是一个计算过程。 5.验算:x =6是不是正确答案呢?我们怎么来检验一下? 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通过学生的回答小结:可以把x =6的值代入方程的左边算一算,看看是不是等于方程的右边。 即:方程左边= x + 3 = 6 + 3 = 9 = 方程右边 让学生尝试验算,并注意指导书写。 6.出示教材第68页例2情境图。 让学生观察图,理解图意并用等式表示出来:3x =18 引导学生:通过刚才解方程的经验尝试解决这个题。 学生自主尝试解决,教师巡视指导。 汇报解题过程:等式的两边同时除以3,解得x =6。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书:3x = 18

小学五年级数学简易方程教案

4 简易方程 第一课时:用字母表示数(一) 教学内容:教材P44-P46例1-例3 做一做,练习十第1-3题 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2、能正确运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表示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面 积计算公式。并能初步应用公式求周长、面积。 3、使学生能正确进行乘号的简写,略写。 教学重点: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难点:能正确进行乘号的简写,略写。 教学准备: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教学例1。 1、投影出示例1(1):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两行图中,数的排列规律。 问:每行图中的数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指名口答) 2、学生自己看书解答例1的(2)、(3)小题 提问请学生思考回答:这几小题中,要求的未知数表示的方法都有一个什么共同的特点?(都是用一些符号或字母来表示的) 师:在数学中,我们经常用字母来表示数。 问:你还见过那些用符号或字母表示数的例子? 如:扑克牌,行程A、B两地,C大调……. 二、新授: 1、学习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性质的意义和方法。 教学例2: (1)学生用文字叙述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个运算定律。 (2)如果用字母a、b或c表示几个数,请你用字母表示这个运算定律。

(3)当用字母表示数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 看书45页“用字母表示………….”这一段。 (4)你还能用字母表示其它的运算定律和性质吗? 请学生在草稿本上能写几个写几个,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根据学生写的情况师逐一板书。(学生在表示时,一定要清楚表示的是哪一个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减法的性质:a-b-c=a-(b+c) 除法的性质:a÷b÷c=a÷(b×c) 2、教学字母与字母书写。 引导学生看书P45提问:在这些用字母表示的定律、性质中,哪一个运算符号可以省略不写?是怎样表示的?(请一生板演) a×b=b×a (a×b)×c=a×(b×c) 可以写成:a·b=b·a或ab=ba (a·b)·c=a·(b·c)或(ab) c=a(bc) (a+b)×c=a×c+b×c 可以写成:(a+b)·c=a·c+b·c或(a+b)c=ac+bc 其它运算符号能省略吗?数字与数字之间的乘号能省略吗?为什么?(小组同学之间互相说说)师强调:只有字母与字母、数字与字母之间的乘号才可以省略不写。 3、教学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的意义和方法。 教学例3(1): 师:字母不但可以表示运算定律还可以表示公式、及数量关系。 用S表示面积,C表示周长,a表示边长你能写出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公式吗? 学生先自己试写,然后小组交流,看书讨论。 问:(1)两个相同字母之间的乘号不但可以省略,还可怎样写?怎样读?表示的含义是什么? (2)字母和数字之间的乘号省略后,谁写在前面?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内容包括:观察物体(三)、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图形的运动(三)、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综合与实践活动等。 本册修订后的教材,既有原实验教材的主要特点,又呈现出一些新的特色。 1.改进因数与倍数教学的编排,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本册教材的编排既注意体现《标准》中关于因数与倍数教学与教材编排的要求,同时注重体现近年来有关这部分内容教学改革的经验首先,将以往教材“因数与倍数”的教学内容分散编排,安排在本册的两个单元里教学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的含义等,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这些重要的概念;在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中,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和求法,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和求法其次,注意所涉及的数的范围在1~100的自然数内,避免题目中的数目过大此外,在例题的安排、素材的选取、习题的设计等方面都采取了新的措施。 2.改进熟悉分数的编排,注意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加强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从本学期开始,学生将要系统地学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四则运算同整数、小数知识一样,分数知识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分数的概念比较难理解,计算起来也比较

把分数划分为两个阶段教学第一段安排在三年级上册,借助操作直观,使学生对分数有初步的熟悉,虽然也出现了简单的分数大小比较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的初步概念,给学生积累一些感性知识在系统认识了小数和初步认识了分数的基础上,本册将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比较完整地从分数的产生、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等方面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进而学习并理解与分数有关的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约分、通分、分数与小数互化等技能,以及分数的加、减法计算在具体安排上,本套教材一方面注意体现《标准》所提倡的教学理念,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阐述新的内容,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小学阶段空间与图形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与前几册一样,本册教材继续把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作为空间与图形内容编排的研究重点,在教学内容方面安排了“观察物体(三)”“长方体和正方体”“图形的运动(三)”。 4.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逐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进行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 通过四年多的数学学习,在统计与概率方面,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形成了一定的能力,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本册教材教学折线统计图,根据统计内容的调整,将单式和复式折线统计图集中进行编排,这样的编排有利于学生把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思想,并根据折线的变化特点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小学数学解方程教案

小学数学解方程教案 【篇一: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解方程》教学设计】解方程教学设计 晓塘小学戴叶子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67页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通过演示操作理解天平平衡的原理。 2、初步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含义。 3、会检验一个具体的值是不是方程的解,掌握检验的格式。 能力目标: 1、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的意识。 情感目标:1、感受方程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愿意与别人合作交流。 教学重点: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含义,会检验方程的解。 教学难点:利用天平平衡的原理来检验方程的解。 关键:天平与方程的联系。 教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游戏铺垫,引出课题(出示课件) 师:明明周末在超市玩起了称糖果的称,我们一起合作使称保持平衡! 师:同学们反映真敏捷,能通过观察马上想出使天平保持平衡的策略。 生:从中你有什么想说的?或者你联想到了什么? 生:只要两边都拿掉或增加相同数量的糖果,就能保持平衡; 让我想到了等式的性质(全班一起口答: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左右 两边任然相等;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部位0的数,左右两边任 然相等)(板书“等式性质”) 师过渡:是的,知识就是这样被有心人所发现的。 二、探究新知 师:这里有个纸箱里面装着一些足球,你猜会有几个呢?(课件逐步出示)

再给你点信息,这幅图谁能用一个方程来表示。 生列方程,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1、解方程 师:在这个方程中,x的值是多少呢?(学生思考,小范围交流)汇报预设:①因为9-3=6②因为6+3=9 所以x的值为6 所以x的值为6 (多少) 师引导:当然,我知道这么简单的问题是难不住大家的,但是我们的思考不能停止,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学习怎样利用天平保持平衡的原理来寻求x的值,这种思考的方法到初中遇上更加复杂的方程时仍然会用到。 师:现在我们就将x+3=9这个方程转换到天平上来?(黑板贴图)师:球在天平不好摆,我们可以用方块来代替它。 自主尝试:看着天平,如何去寻求x的值? 请用笔记录下你的想法。 组织好语言上台汇报你的想法。 教师统一书写: 师介绍:求解x的过程我们在最前面写“解”字。(板书写“解”字)追问:两边都拿掉3个,天平还能平衡吗,两边还相等吗?(贴图展示) 为什么要减3个?(可以方程的一边只剩x,就可以知道x=?)(再叫2-3个) 生活动:我们看着板书来说说是怎么成功得到x的值,每一步的依据是什么。(2-3个) 你学会了吗?赶紧和你的同桌说一说方法。 2、强调格式: 师:这个求解的过程和以前递等式有什么区别或相同的地方? 生:等号对齐;等号两边都要写;最前面要写解字 3、练习一: 师:按照大家借助天平运用等式性质的想法,就是说当我们遇到方程33+x=65你也能求解?解:33+x○()=65○() x=()那么x-4.5=10 呢?(学生独立尝试,一个学生板演) 生完成填空和独立节解方程。(课件中校对) 4、介绍概念:像这些(课件中圈出来),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 叫“方程的解”;举例:x=3是方程x+3=9的解??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方程教案

《方程》教案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方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在丰富的问题情境中感受到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等量关系,学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中,养成认真观察、思考、分析、归纳的习惯,感悟代数思想,体会方程的概念;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初步的代数思想,获得数学是可以运用他们自己的经验去发现和再创造的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方程的含义。 教学难点:能正确地找出题目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教学准备:课件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来玩一个猜谜语的游戏,好不好?(课件出示:一个小矮个,身上挑副担,如果挑不平,头偏心不甘。)你猜到了是什么? 生:天平。 课件出示一架天平。 师:你真厉害。对,天平我们在科学课上经常要用到它。关于天平你都知道些什么?

生1:天平用来称物体的重量。 师:说得真好,还有吗? 生2:天平的左面放物体,右面放砝码。 生3:当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一样时,天平就平衡了。 师:对。当天平指针指向中间时,表示两边物体质量相等,天平就平衡了。 1、课件出示:两个苹果和一个菠萝。 师:那我们试试看。假如我要把两个苹果和一个菠萝分别放在天平的左盘和右盘,天平怎么了? 生:天平平衡了。 师:对,天平平衡了。这说明什么呀? 生:两个苹果的质量=一个菠萝的质量。 师:两个苹果的质与和一个菠萝的质量是(相等的),可以用一个什么符号来连接(等号) 师:这时候天平平衡,可以用等号来连接。 2、师:如果现在告诉你左盘每个苹果重300克,右盘的一个菠萝重600克(课件出示)这样的两个苹果和一个菠萝,你能用一个数学式子来表示左盘和右盘这种相等的关系吗? 生:300+300=600;300×2=600(师:写成300+300=600可以吗?) 师两个式子都准备好,根据学生的回答,贴在黑板上。 师:说得不错!300+300表示什么?(天平左边两个苹果的质量),600表示什么?(天平右边一个菠萝的质量),为什么可以用等号来连接?

小学数学教案:简易方程

解简易方程(二)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9页的例2、例3,完成第109页下面的“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二十七的第1~4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和初步学会ax ±b=c 这一类简易方程的解法,认识解方程的意义和特点。 教具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 新课。 1.教学例2。 投影片出示例2的图,让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师:这道题的第一个要求是“看图列方程”。怎样根据图意列出方程呢。 问:我们学过方程的含义,谁能说一说什么是方程呢?(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那么,要列方程就是列出什么样的式子呢?(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观察这幅图,从图中看出每盒彩色粉笔有多少支?(X 支。)3盒彩色粉笔有多少支?(3X 支。)另外还有多少支?(4支。)一共有多少支彩色粉笔?(40支。)那么,怎样把这幅图里的数量关系用方程(也就是含有未知数X 的等式)表示出来呢?(3X +4=40) 谁能再说一说这个方程表示的数量关系?(每盒彩色粉笔有X 支,3盒彩色粉笔加上另外的4支,一共是40支。) 师:现在我们来讨论一个如何解这个方程。 问:如果方程是X +4=40,可以怎么想?根据什么来解?(可以把原方程看作“加数+加数=和”的运算,因此,根据“加数=和-另一个加数”来解。) 讲解:同样,我们可以先把3X 看作一个加数,(板书:加数3X +加数4=和 40)这样也可以根据“加数=和-另一个加数”来解,得出:3X=40-4,再得出3X=36。 教师在黑板板书也解此方程的前两步,下面的解法让学生自己在练习本上完成。 小结例2:解答例2,先要根据图里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即含有未知数X 的等式;然后解这个方程。解方程时,关键是要先把3X 看作是一个数,根据“加数=和-另一个加数”求3X 等于多少,再求出X 等于多少就得出这个方程的解是多少。 2.教学例3。 尝试练习:解方程18-2X=5。 让学生自己在练习本上解。做完后,教师指名让学生回答问题。 问:这个方程你是怎样解的?先怎样做,再怎样做,根据是什么?(先把2X 看作一个数,再根据“减数=被减数-差”得出2X=18-5,2X=13,X=6.5)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把解方程的过程板书黑板上。接着,出示例3:解方程6×3-2X=5。 问:例3的方程与我们刚才解的方程,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相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完整教案

目录 教学进度 0 学期备课 (1)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3) 第二单元:位置.......................................................... (26) 第三单元:小数除法 (33) 第四单元:可能性 (59) 第五单元:简易方程: (65) 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106)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 (125) 第八单元:全册整理和复习 (130)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学期备课 备课时间: 一、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含下面一些内容:小数乘法、位置、小学除法、可能性、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数学广角、整理和复习等。 二、学期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自己探索出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方法。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商是小数的近似值。 2、使学生知道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能够用字母表示数,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使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解简易方程。使学生初步学会列方程解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3、给学生提供发展的空间,让他们在原有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通过尝试、实践推导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较熟练、灵活的运用面积公式计算它们的面积。 4、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让学生知道“可能性”有大小之分,并能正确的找出可能性的大小。 5、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知道编码的组成;体会编码的实用性;并会自己设计简单的编码。 三、教材重难点 重点:1.小数乘、除法。

2.简易方程。 3.多边形的面积。 难点: 1.小数的乘、除法。 2.列简易方程求解。 四、课时安排 1、小数乘法:………………………………………………..10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2、位置:…………………………………………………3课时 3、小数除法:………………………………………………….11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4、可能性:………………………………………………….3课时 5、简易方程:……………………………………………………19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6、多边形的面积:………………………………………………8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7、数学广角:……………………………………………………1课时

五年级的数学教案:方程的解与解方程.doc

五年级数学教案:方程的解与解方程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题目,让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解与解方程的含义。 2、会检验一个具体的值是不是方程的解,掌握检验的格式。 3、进一步提高学生比较、分析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比较方程的解和解方程这两个概念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复习天平保持平衡的规律及等式保持不变的规律。学习这些规律有什么用呢?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会逐渐发现到它的重要作用了。 二、新知学习。 1、解决问题。 出示 P57 的题目,从图上可以获取哪些数学信息?天平保持平衡说明什么?杯子与水的质量加起来共重 250 克。

能用一个方程来表示这一等量关系吗?得到:100+x=250,x 是多少方程左右两边才相等呢?也就是求杯子中水究竟有多重。如何求到 x 等于多少呢?学生先自己思考,再在小组里讨论交流,并把各种方法记录下来。 全班交流。可能有以下四种思路: (1)观察,根据数感直接找出一个 x 的值代入方程看看左边是否等于 250。 (2)利用加减法的关系: 250-100=150。 (3)把250 分成100+50,再利用等式不变的规律从两边减去100,或者利用对应的关系,得到x 的值。 (4)直接利用等式不变的规律从两边减去100。 对于这些不同的方法,分别予以肯定。从而得到x 的值等于150,将 150 代入方程,左右两边相等。 2、认识、区别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得出方程的解与解方程的含: 像这样,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刚才, x=150 就是方程 100+x=250的解。

而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刚才,我们用这几种方法来求100+x=250的解的过程就是解方程。 这两个概念说起来差不多,但它们的意义却大不相同,它们之间 的区别是什么呢? 方程的解是一个具体的数值,而解方程是一个过程,方程的解是 解方程的目的。 3、练习。(做一做) 齐读题目要求。 怎么判断 X=3 是不是方程的解?将x=5 代入方程之中看左右两边是否相等,写作格式是:方程左边=5x =53 =15 =方程右边 所以, x=3 是方程的解。 用同样的方法检查x=2 是不是方程 5x=15 的解。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方程的认识

新修订小学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数学教案-方程的认识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Math lesson plan-understanding of equations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小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数学教案-方程的认识 方程的意义 教学理念:让学生在广泛的探究时空中,在明主平等、轻松愉悦的氛围里,应用已有知识经验,通过自主预习、质疑问难、释疑解惑、合作交流,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意义,知道等式和方程、方程的解与解方程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辨析,学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提高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建立分类的思想,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教学过程: 一、课前探疑 学生课前认真预习课文内容,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感知本课内容,提出疑难问题。 二、课始集疑 1、揭题 2、集疑:同学们课前都进行认真的预习,现在请同学们把预习中没有解决的、需要在本节课上请老师、同学们帮助

解决的问题提出来。 过渡:刚才这些问题都提的非常好,我们这节课就重点解决这些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之前,先请同学们认识一件物体。 三、课中释疑 认识天平:课件出示天平,同学们说天平的作用、用法。 认识等式 1、演示课件写出式子 在左边放二个40克的物体,右边放一个50克的法码,这时天平怎么样? 你能用一个数学式子来表示这时候的现象吗?40+50<100 再在左边放一个30克的物体,这时天平怎么样? 你能也用一个式子来表示这时候的现象吗?40+50+30>100 把左边的一个30克的物体换成10克的,这时天平怎么样? 你能也用一个式子来表示这时候的现象吗?40+50+10=100 再把左边的10克与50克的物体换成未知的,这时天平怎么样? 你能也用一个式子来表示这时候的现象吗?40+X认识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教案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教案 第一单元简易方程 一、教学内容:本单元教学方程的知识,是在五年级(下册)“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编排的。第一次教学方程,涉及的基础知识比较多,教学内容分成三部分编排。第1—2页教学等式的含义与方程的意义,根据直观情境里的等量关系列方程。第3—11页教学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列方程解答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第12—14页全单元内容的整理与练习。本单元安排了关于等式性质的内容,分两段教学:第一段是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结果仍然是等式;第二段是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数,结果仍然是等式。在每一段教学等式的性质以后,都及时让学生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二、教材分析:教材首先结合具体的情境,认识等式和方程,了解等式与方程的关系;探索并理解“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学会解只含有加法或减法运算的简单方程。接着探索并理解“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学生解只含有乘法或除法运算的简单方程;会列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三、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掌握整数、小数的认识及其四则计算的学习,积累了较多的数量关系的知识,并学会了用字母表示数。我们在教学时,要让学生有效地参与学习和探索活动,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理解方程的含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比较,由具体到抽象理解等式的性质。四、教学目标要求:1.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初步理解等

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会列方程解答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方程的过程。五、教学重点:理解等式的性质,能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六、教学难点:会列方程解答简单的实际问题。第1课时方程的意义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页的例1、例2和试一试,完成练一练和练习一的第1~2题。教学目标: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联系与区别,体会方程就是一类特殊的等式。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意义。教学难点:会列方程表示数量关系。教学过程:一、教学例11.出示例1的天平图,让学生观察。提问:图中画的是什么?从图中能知道些什么?想到什么?2.引导:(1)让不熟悉天平不认识天平的学生认识天平,了解天平的作用。(2)如果学生能主动列出等式,告诉学生:像“50+50=100”这样的式子是等式,并让学生说说这个等式表示的意思;如果学生不能列出等式,则可提出“你会用等式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二、教学例21.出示例2的天平图,引导学生分别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2.引导:告诉学生这些式子中的“x”都是未知数;观察这些式子,说一说写出的式子中哪些是等式,这些等式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3.讨论和交流:写出的式子中,有几个是等式,有几个不是,而写出的等式都含有未知数,在此基础上,揭示方程的概念。三、完成练一练1、下面的式子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2.将每个算式中用图形表示的未知数改写成字母。四、巩固练习1.完成练习一第1题先仔细观察题中的式子,在小组里说说哪些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五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案 教学工作计划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简析 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倍数与因数”,主要是自然数的认识,倍数与因数,2,5,3倍数的特征,质数与合数,奇数与偶数。 (2)第三单元“分数”,主要学习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会进行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运算,能运用分数表示一些事物,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第四单元“分数加减法”,主要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以及实际应用、分数的混合运算、分数与小数的相互转化。 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图形的面积(一)”,主要学习平面图形大小的比较,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底和高的认识以及相关的面积计算。 (2)第五单元“图形的面积(二)”,主要学习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以及一些有趣的简单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计算。 统计与概率 第六单元“可能性的大小”,主要学习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运用所学知识设计方案。 综合应用 进一步整合“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三个领域的内容,加强数学知识与生活中的问题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2、教学目标 (1)会进行数的分类,理解自然数与整数的概念。理解掌握倍数与因数,2,5,3倍数的特征,知道什么是质数与合数,奇数与偶数。 (2)认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底、高,理解掌握相关的面积计算;会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及简单的不规则图形面积。 (3)认识真分数、假分数,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能正确进行假分数与带分数或整数的互化;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正确进行分数大小的比较;运用分数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了解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4)理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正确进行分数与有限小数的互化。 (5)能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运用所学知识设计方案。 3、教学重点 (1)倍数与因数;2,5,3倍数的特征;奇数与偶数;质数与合数。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解方程教案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解方程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应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以及检验方程的解的过程。 2.知道什么叫方程的解和解方程,能应用等式的性质解一步计算的方程,会检验方程的解。 3.对应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有兴趣,获得积极的体验,感受数学计算的严谨性。教学重难点: 1.掌握应用等式的性质的解方程及检验方程的解的过程。 2.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概念。 教学过程: 【导入】解方程 师:同学们,你是利用哪些知识来解决刚才的问题呢? 学生说出等式的性质。 师:今天我们将利用等式的这个性质来解方程。(板书:解方程) 活动2【讲授】解方程 师:请大家认真观察例1的括线图,说说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展示课件)学生找出数学信息,引导学生根据数学信息列方程。 学生列完后,指名汇报,教师板书出来。 师:同学们观察方程,你最想求什么? 学生说一说求什么。 师:解方程的目的就是求x的值,请同学们注意,解方程之前,要写出一个“解”

字,并在后面写出方程。这样写。 板书解:x +58=79(教师规范书写格式) 同桌讨论:怎样才能使方程的左边只剩下X,而且还要保持等式仍然成立。 教师板书 x +58-58=79-58 师:方程两边为什么都减去58呢? 学生想到应用等式性质1 师:我们继续算下去,方程的左边x +58-58得x,右边79-58得21,所以x=21。教师板演结果: 解: x +58=79 x +58-58=79-58 x=21 师:画个方框,指着方框说:“这是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解方程。在这里需要强调一点,解方程时每一步得到的都是一个等式,不能连等。另外还要注意等号对齐。 师:刚才我们求出x +58=79这个方程的的解是X=21这个答案正确吗?我们一起来验算一下. 指名学生回答,(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 方程左边 = x+58 =21+58 =79 =方程右边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简易方程教案

第五单元:简易方程 第课时用字母表示数 教学内容:教材P52~53例1、例2及练习十二第1、3、7、8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过程与方法:能正确掌握含有字母的乘法式子的简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索现实生活数量关系的过程中,体验用字母表示数的简明性。 教学重点: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难点:掌握含有字母的乘法式子的简写。 教学方法:观察、比较、思考、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导入:你今年几岁了?再过两年呢?再过三年、四年、n年呢? 学生回答自己的年龄,根据教师的问题回答:过几年就用年龄十几,n年就加n。 2.质疑:这里的n表示的是什么?(一个数) 3.揭题:今天咱们就来研究用字母表示数。(板书课题:用字母表示数) 二、互动新授 (一)教学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 1.出示教材第52页例1。 引导:图中小红和爸爸也在探讨年龄的问题,从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 学生可能回答:小红1岁时爸爸31岁;爸爸比小红大30岁。 2.让学生尝试用算式表示爸爸的年龄。 出示教材第52页的表格,引导学生列式表示爸爸的年龄,并集体完成表格。 3.质疑:这些式子,每个只能表示某一年爸爸的年龄。你能用一个式子简明地表示出任何一年爸爸的年龄吗? 通过表格,学生能很快列出式子:小红的年龄+30=爸爸的年龄 追问:“小红的年龄”写起来有些麻烦,谁能想个办法让我们的书写更简便? 小组交流讨论,有些学生可能会想到用“小红”“红”代替小红的年龄,也有些学生可能会想到用一个字母或一个符号来代替。 4.重点引导学生用字母来代替。 引导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进度表

一、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年级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 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有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本班共有学生比较少,部分的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学习习惯较好,空间观念较强,上课时能积极思考,能够主动,创造性地进行学习。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基础知识差, 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能自觉的完成学习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针对这些情况,本学年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全面提高本班的整体成绩。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学内容包括,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观察物体,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等。 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小数乘法、小数除法和简易方程。小数的乘法和除法在实际生活中和数学学习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部分内容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四则运算和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继续培养学生小数的四则运算能力。简易方程是小学阶段集中教学代数初步知识的单元,在这一单元里安排了用字母表示数、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等量关系进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内容,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观察物体和多边形的面积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探索并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及公式之间的关系,渗透平移、旋转、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解方程教学研究-2019年精选教育文档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解方程教学研究 解方程的教学一直以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关于解方程的教学一直有不同的思路,旧课标要求小学生利用四则运算的逆运算解题,死记硬背的东西较多;新课标要求小学生利用等式的性质来解答方程,这样有利于与中学阶段解方程的方法衔接。究竟怎样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并熟练掌握应用方程来解决问题呢?本文结合教学实际,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法。 一、新课标下对教授小学生解方程存在的问题 1.小学生思想上不习惯用方程 许多学生在初学列方程解题过程中不喜欢用方程的形式来解题,原因是他们不习惯把问题中的未知数当做是已知条件来使用,对方程的理解比较表面,容易忽略把未知数作为已知条件来列方程。 2.用等式性质方法进行教学具有局限性 新课标要求小学生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来解方程,强调从“数学建模”的角度来开展方程教学。新教材中刻意回避了和的形式。但这在实际教学中却是难以避免的,学生会根据题意列出各种不同的方程,当然也包括上述方程,此时教师应当为学生做出合理的解释并教授解决此类方程的方法。 二、克服心理障碍,习惯方程方法 针对小学生不习惯、不愿意采用方程方法解决问题的难题,教师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1.在教学中将算术方法与列方程方法进行比较,让学生体会到利用方程解决问题的便捷之处,让学生不讨厌或刻意地避免用方程解决问题。 2.重视“用字母表示数”和“方程的意义”的教?W,在教学中让学生进行大量的用字母表示数及数量间的关系的练习。在“方程的意义”的教学中,要大量采用文字和图形,让学生进行列出方程等练习。让学生掌握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3.要教学生如何按顺序和规律找出问题中的等量关系,以及根据数量关系找出相应的等量关系和根据公式来找方程的等量关系。让学生熟练掌握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技巧。 三、重视算理,优化讲解方法 新课标中把“解方程的教学”知识放在小学五年级上册,学生没有足够的知识积累,所以教学上应该以四则运算思路解方程为主要教学方法,把等式的基本性质作为辅助方法。在课堂的教学中应以“教师提供素材―学生尝试解决―学生合作交流―师生共同归纳小结”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掌握一般方程的解法。 小学阶段学习的方程,主要以四则运算各部分关系作为解答思路,与中学的解方程方法是有区别的,教学中要求学生要熟练掌握四则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一步一步由简单到复杂地解答方程。 小学低年级开始就强调四则运算的知识,强化四则运算之间的关系,为解方程的学习积累基础。接下来在解方程内容的编排上,要以四则运算的关系为主要的解题方向,即每道题都要求用四则运算的逆运算来解决,以等式的性质为辅助方向,在学生熟练运用四则运算关系解决方程的情况下,教师再次启发学生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解题。要求学生必须能熟练用四则运算的关系来解方程,把四则运算解方程的教学作为重点教学,这样学生对和的形式就可以轻松解决了,同时把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作为学生解方程的一种体验方法,这样也可以和中学的解方程知识达到衔接的效果。 四、重视基础,有针对性地练习 教学方法侧重的方向不同,练习的侧重点也就不同,对于以四则运算为主要方向的教学方法,练习的侧重点当然在四则运算上比较多一些,对于以等式的性质为主要方向的教学方法,侧重点就主要放在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上。教师要向学生清楚讲解“四则运算的逆运算”和“等式的基本性质”这两种方法的联系和区别,并有针对性地开展练习。 练习过程中,要有阶段性地做出要求。刚开始时,要严格要求格式、步骤等,随着学生对解方程步骤的熟练掌握,那些繁琐的步骤也可以慢慢地省略。

《简易方程》教案

《简易方程》教案 第1节等式与方程 教学内容 江苏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2页。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理解方程的意义,体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并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 经历从生活情境到方程模型的构建过程,使学生在观察、描述、抽象、交流、应用的过程中,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和增强符号感。 情感态度 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数学源于生活,充分享受学习数学的乐趣,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方程的含义,以及在具体的情境中建立方程的模型。 难点:正确寻找等量关系列方程。 教具学具 例1、例2挂图,课件一套。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看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什么仪器。(出示天平)(学生答:天平)提问:你们知道天平有什么用处吗?让学生在班内交流。 二、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1.出示例1挂图。 (1)先观察,从图中能知道什么?想到什么? (2)交流得出:50+50=100。 说明:像这样的式子叫做等式,等式的左边是50+50,右边是100。(板书部分课题:等式) 追问:“50+50=100”这个等式表示什么意思? (3)让学生写出一些等式,并在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天平所显示的平衡情境图,激活学生已经积累的关于等式的感性经验。

这样,以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索活动,体会到50克加50克和100克质量相等,从而抽象出等式50+50=100,学生不仅从运算的角度来看待这个式子,而更多地从两个量的相等关系来认识这个式子。初步理解等式的特征。 2.出示例2四幅天平图。 (1)引导学生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 说明:式子中的x都是未知数,天平平衡说明左右两边质量相等;天平不平衡说明左右两边质量不相等,天平哪一边下垂,说明那一边物体的质量多,反之,那一边物体的质量就少。 (2)小组合作,观察并讨论这些式子中哪些是等式,哪些不是等式。这些等式有什么共同特点? (3)交流小结:有两个是等式,两个不是等式,两个等式都含有未知数。 (4)揭示方程的意义。 说明: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板书部分课题:方程) 追问:方程有什么特点? 怎样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首先看这式子是不是一个等式,然后看等式里是否含有未知数。 (5)观察并比较例1中的等式50+50=100与例2中的等式x+50=150,2x=200有什么不同。并提问:等式与方程有什么关系? 小结:等式包含方程,方程属于等式,方程是一种特殊的等式。 (教师板书,画集合图) 等式 方程 设计意图:先充分利用天平图引导学生感受数量的相等和不相等,并据此列出相应的等式和不等式,再通过观察、比较和交流等具体的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发现方程的特点,并用语言表达出来,然后让学生讨论体会到方程也是等式,并且是一种特殊的等式。 三、巩固新知,拓展运用 1.“练一练”第1题。 (1)让学生独立观察比较,找一找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并说说判断的理由。 (2)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3)说明:方程中的未知数可以用:c表示,也可以用;y表示,还可以用其他宇母表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解方程(一)》教案教学设计22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解方程(一)》教案教学设计 李金良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解方程的第1课时,要求学生通过演示操作理解天平平衡的原理,初步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含义,会检验一个具体的值是不是方程的解,掌握检验的格式。 教学目标: 1(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本设计首先采用“先试后教,先做后说”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从复习天平平衡的原理入手,产生质疑,然后认识“方程的解”和“解方程”这两个概念,明确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师生共同探讨解方程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探索交流解方程的方法。 2(规范书写格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数学学习要求学生养成规范书写,认真检验的良好习惯。因此在解方程的过程中,对书写格式进行要求,强化必要的书写规范。通过安排小组对解方程的检验进行交流,明确检验的思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现在我们一起玩一个猜球游戏。 (出示一个不透明的盒子,让学生猜里面有几个球;学生可以任意猜) 师:你们能准确说出盒子里有几个球吗, 生:不能~(师引导学生可以用字母x来表示球的个数) (课件出示教材67页例1情境图) 师: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师:你能用一个方程来表示吗,(板书:x,3,9) 2 设计意图:通过猜一猜游戏导入新课,为下面的学习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教学例1。 (1)独立思考:盒子里有几个球,x的值是多少,(由于数据较小,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出结果) (2)小组内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这里给予学生一定思考和交流的时间,重点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 (3)全班交流:x的值是多少,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想法: 预设生1:利用加减法的关系计算:9,3,6。 生2:想6,3,9,所以x,6。 生3:把9分成6和3,想x,3,6,3,所以x,6。 生4:在方程两边同时减去3,就得到x,6。 师:同学们的想法真不少~前3个同学都是利用加减法的关系或数的分成想出了答案。第4个同学的想法有什么不同,他的想法对吗,我们可以来验证一下。 3 (4)操作验证:师拿出课件演示中的天平实物。(天平左边有一个不透明盒子和3个球,右边有一个相同的透明的盒子,里面有9个球,天平平衡) 师:现在谁来试一试,左右两边同时拿走3个球,天平会怎么样,(学生拭目以待,跃跃欲试) 学生操作演示,天平平衡。 2(指导解方程的书写格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