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生长发育的气候指标完整版

大豆生长发育的气候指标完整版
大豆生长发育的气候指标完整版

大豆生长发育的气候指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大豆生长发育的气候指标

1.大豆生育对温度的要求

大豆喜温而较耐冷凉,据研究,夏大豆从播种到成熟需95~140天。≥10℃积温约为2400~3300度·日。

大豆发芽适宜温度是15~25℃,15℃以下发芽延迟,温度低于9℃时,则发芽显着恶化,下胚轴生长受抑制,虽能发芽,但子叶不能出土,出苗非常缓慢,容易感染病菌,大大降低出苗率。春播大豆一般在表层土壤温度稳定通过10℃以上才能开始播种。

大豆幼苗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0℃左右,花芽分化的最适温度为20~25℃,开花最适温度为25~28℃,结荚期温度以20~22℃为宜温度过高,落花落荚严重,过低则成熟延迟。大豆也不耐高温,温度超过40℃,会严重影响座荚率。

2.大豆对水分的要求

大豆需水较多,每形成1克干物质需水600~800克,全生育期需水250立方米/亩,相当于400mm上下的降水量。大豆各发育阶段的需水规律及适宜的土壤湿度条件见表1、表2。

表1 夏大豆各生育阶段需水规律

表2. 大豆各发育期的最适土壤湿度(%)

3 大豆对光照的要求

大豆是短日照植物,对光照的反应很敏感,在短日照条件下,开花和成熟提早,生育期缩短;在长日照条件下,开花成熟延迟,生育期延长。夏大豆是在气温高,日照逐渐缩短的条件下生长发育,营养生长期较短,故夏大豆应尽量提早播种,使之在较长的日照条件下生长,以增加产量。夏大豆生长季内有两个光合作用高峰期,即开花期和鼓粒期。光照条件的好坏对大豆影响较大。有试验指出,开花期遮光,豆荚退化脱落明显增加,当日照减少到正常条件下的50%时,分枝、茎节和豆荚均明显减少,产量将减少60%。

园林树木栽培

园林树木栽培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 04041 园林树木栽培 南京林业大学编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园林树木栽培》课程是研究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园林树木的苗木培养、移栽定植、养护治理的理论与技术的一门应用学科。 课程的内容可分为园林树木栽培养护基础、园林树木苗木培养技术、园林树木的栽培技术、园林树木养护治理等四个部分,在阐述园林树木的分类及一样生长发育规律的基础上,重点阐述园林树木的种苗生产、栽植技术、养护治理。此外,还包括了园林树木生产中普遍使用的栽培设施、爱护地环境调控、苗木微繁技术、无土栽培、都市园林绿化的日常治理规范等先进、成型的技术。通过学习,使学生把握园林树木的分类、生长习性、繁育、栽培养护治理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为园林树木的生产产业化的经营和治理打下基础,同时也为都市园林规划设计中园林树木的配植打下坚实基础,是培养合格的园林专业高级专门人才所必不可少的课程之一。 (二)本课程的差不多要求 本课程是为园林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必修课,其目的是使学生获得树木栽培所必需的差不多知识、差不多理论和差不多操作技能。通过讲授园林树木生长发育规律、生态环境对园林树木生长发育的阻碍、园林植物的土肥水治理技术、园林树木的栽植、治理、养护的方法等内容,使同学们明白得园林树木栽培的基础原理,了解园林树木栽培的差不多途径和方法,把握园林树木栽培的差不多技能和技巧,并初步了解目前国内外园林树木栽培与养护的研究新成果、动态及进展趋势,使学生具有较强的指导、组织园林树木栽培及施工的业务工作能力,能胜任园林专业工作。在实践技能方面,把握各类园林树木繁育、栽培的方法和要紧步骤,能够安排园林苗木的周年生产。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园林树木栽培》是园林专业的核心课程。它以园林树木学、土壤肥料学、气象学、植物生理学、园林植物生态学、花卉学、园林植物爱护学为基础,并与园林植物育种学、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盆景技艺等课程紧密关联,表达了该课程专业知识点覆盖面广,关联度大的特点。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一)课程内容 1.园林植物的概念和分类; 2.木本植物的生命周期; 3.木本植物的年周期; 4.环境因子与园林树木生长发育的关系。 (二)学习要求 了解园林植物的概念与分类;把握园林树木生命周期和年周期的划分和特点;了解各类环境因子对园林树木生长发育的阻碍。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园林植物、生命周期、年周期、阳性植物、阴性植物、旱生植物、湿生 植物、喜酸性植物、喜碱性植物等概念。 2.把握:木本植物生命周期和年周期的划分以及各个时期的特点和治理要求,土 壤和其他因子对树木生长的阻碍。 3.熟练把握:温度、光照、水分对园林树木生长的阻碍,各种常见园林树木对上

糖类作物生长发育与环境

糖类作物生长发育与环境 甘蔬 SaccharumL.甘蔗为多年生草本,生产上通常以蔗茎为种苗进行繁殖。蔗茎的根带上有数目不定的特点,自种苗节上的根点生出的根称为种根,种根多而纤细,入土能力较弱,寿命短,又称为临时根。从新蔗株基部根点上生出的根称为苗根,苗根粗壮,根毛多,吸收力大,入土力强,作用时间长,又称为永久根。在表土潮湿的条件下,在地面节上也能发生气根,气根消蔗茎是支持蔗叶生长和输送水分、养分的主要器官,是蔗糖的贮藏场所。蓝茎由节和节间组成。下从叶痕起,上到生长带止,称为节。生长带是蔗茎伸长的分生组织,叶痕是叶片脱落后留下的痕迹。下从生长带起,上到叶痕,称为节间。节间的形状有圆筒形、腰鼓形细腰形、圆锥形等,是识别品种的根据之一。蔗茎伸长,靠节数增加和节间伸长。基的增粗,主要靠细胞体积增大。当蔗苗长出5~6片叶时,从主基上发生分冀。 甘蔗茎的每一个节上都着生一片叶。叶由叶片和叶鞘组成。叶鞘与叶片相连处称叶环,其上有叶舌、叶耳、肥厚带等附属器官。叶片一般为绿色。 甘蔗从播种到收获分为发芽期、成苗期、分囊期、伸长期和工艺成熟期。 甜茶 Beta vulgarisL.var. sacchariferaAlef 甜菜的叶为单叶,形状有盾形、心脏形、矩形、团扇形等,以螺旋式排列丛生在根头上。根系属直根系,由主根、侧根、支根组成。块根是由主根肥大而形成的肉质根,有圆锥形、纺锤形、模形、锤形等。

块根分为根头、根颈和根体三个部分。根头又称青头,是缩短的基。根颈位于根头和根体之间,由下胚轴发育而成,既不长叶,也不长根。根体由胚根形成,直径1cm以下的细根称根尾。一般根头、根颈的长度占块根总长度的20%左右。根体的两侧各有一条根沟,长出大量侧根。甜菜块根的加粗和伸长,是维管束环和环间薄壁组织逐渐增加扩大的结果,最后可形成8~12层同心的维管束环。甜菜糖分在块根中的分布以根体最多,其次是根颈,根头和根尾部都很少。从横剖面看,则以中部含糖率最高,内层次之,外层最少定植田间的母根,第二年从根系上的芽发展成花枝(茎)。

第一节大豆的生长发育教案

第7章大豆生产技术教案 第一节大豆的生长发育 ◆教学目标:了解大豆的生育期、生育时期、生长习性的概念以及大豆产量的形成;理解影响大豆生长发育的因素;掌握大豆的结荚习性。 ◆教学重点:生育期、生育时期、生长习性;大豆的结荚习性。 ◆教学难点:影响大豆生长发育的因素。 ◆课时安排:2 ◆教学内容 一、大豆的一生 大豆从种子萌发开始,经过出苗、分枝、开花、结荚、鼓粒以至新种子成熟的生长发育过程,称为大豆的一生。 (一)大豆的生育期与生育时期 1 生育期大豆从出苗到成熟所经历的天数称大豆的生育期。春作大豆早熟品种少于120天,中熟品种121~140天,晚熟品种多于140天;夏作大豆早熟品种少于95天,中熟品种96~110天,晚熟品种多于110天。 2 生育时期大豆生育期分为出苗期、幼苗分枝期、开花结荚期和鼓粒成熟期4个生育时期: ⑴种子萌发和幼苗期 从出苗到花芽开始分化为幼苗期,一般历时25~35天。幼苗期植株生长较慢,根系生长较快,是以根系为生长中心的时期。苗期生长要求的最适温度为20~22 ℃。 大豆从三叶期后,根瘤开始形成。以后植株逐渐生长,不断长出复叶,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叶腋中开始有腋芽分化,并形成枝芽和花芽。 ⑵幼苗分枝期第一分枝芽形成至第一朵花出现称为幼苗分枝期,亦称花芽分化期。大豆主茎每个节的叶腋都有两个腋芽,一个为枝芽,一个为花芽。一般植株基部的几个节可由潜伏的枝芽长出1~5个分枝,中上部各节常由潜伏的花芽形成花序。 ⑶开花结荚期从开始开花至开花结束为开花期。大豆进入开花期,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阶段,但仍以营养生长为主。开花期适宜温度是22~25 ℃,同时需要供给充足的矿质营养。 大豆开花授粉受精之后,子房膨大形成软而小的绿色豆荚,当荚长1 cm时即称为结荚,田间有50 秬秺植株结荚,称为结荚期。豆荚的生长先是增加长度,而后增加宽度,最后厚度增加。 ⑷鼓粒成熟期大豆结荚后,豆粒开始长大,当豆粒达到最大体积与质量时称为鼓粒期,以后随环境条件的变化,植株逐渐衰老,叶片变黄脱落,种子脱水干燥,由绿

光照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光照 光照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光照强度、光照时间(光周期)和光的组成(光质)三个方面。 (一)光照强度 1.光强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光照不足,光合作用减弱;植株徒长或黄化;抑制根系; ?植物受光不良,花芽形成和发育不良;果实发育受阻,造成落花落果; ?光照过强,发生光抑制(光破坏);日烧; ?光强对蔬菜品质的双向调节作用:果菜类强光、叶菜类弱光;软化栽培嫌光。 2.光形态建成 由低能量光所调控的植株器官的形态变化称为光形态建成。 ?马铃薯植株在黑暗中抽出黄化的枝条(匍匐茎),但其每天只要在弱光下照射5~ 10 min,就足以使黄化现象消失,变为正常地上茎。 ?消除在无光下植物生长的异常现象,是一种低能反应,它与光合作用有本质区别。 3.需光度 植物对光强的需求,与植物的种类、品种、原产地的地理位置和长期对自然条件的适应性有关。 ?原产于低纬度、多雨地区的热带、亚热带植物,对光的需求一般略低于高纬度植物。 ?原生在森林边缘和空旷山地的植物多为喜光植物。 ?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需光度不同。 ?不同的生育时期需光度也不相同。 (1)根据蔬菜生长发育对光强的要求,可将蔬菜分为: ?强光照蔬菜:饱和光强1500μmol·m-2·s-1左右,西瓜、甜瓜、番茄、辣椒、茄子等。 ?中光照蔬菜:饱和光强800~1200 μmol·m-2·s-1,白菜类、根菜类、黄瓜等。 ?弱光照蔬菜:饱和光强600~800 μmol·m-2·s-1,绿叶菜类、葱蒜类等。 (2)根据种子萌发对光的需求不同,将蔬菜种子分为: ?需光种子:伞形花科、菊科 ?嫌光种子:百合科、茄果类、瓜类 ?中光种子:豆类 4.影响光照强度的因素 ?气候条件:如降雨、云雾等。 ?地理位置:纬度、海拔。 ?栽培条件:如栽植密度、行向、植株调整以及间作套种等,会影响田间群体的光强分布。 ?栽培设施: (二)光质 1.太阳光谱 太阳辐射的波长范围150-3000nm,其中400-700nm的可见光约占52%,红外线占43%,而紫外线只占5%。 ?光质随着地理位置和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作物生长模拟模型及其应用

作物生长模拟模型及其应用 3 杨京平3 3  王兆骞 (浙江大学农业生态研究所,杭州310029) 【摘要】 论述了作物生长模型在国内外的研究及其发展过程,作物模型的机理及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对作物 生长模型在生产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关键词 作物生长模型 模拟 应用 C rop grow th simulation model and its application.Y ang Jingping and Wang Zhaoqian (Institute of A gricultural E 2cology ,Zhejiang U niversity ,Hangz hou 310029).2Chin.J.A ppl.Ecol.,1999,10(4):501~505. This paper reviewe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related study development of Crop Growth Simulation Model (CGSM ),and its mechanism and role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model in application and its devel 2opmental direction in future were also discussed. K ey w ords Crop growth model ,Simulation ,Application. 3荷兰及国际水稻研究所合作资助项目(SARP 2Ⅲ ). 33通讯联系人. 1997-05-20收稿,1997-10-27接受. 1 引 言 作物生长模拟技术是60年代初在欧洲及美国出现的,其思想方法是从工业生产分析所用的系统工程方法借鉴而来.1965年荷兰的作物生长系统分析及模拟先驱de Wit 扩展了前人的有关作物对光截获和转化、叶层光合作用的知识,并构建了作物冠层的光合作用模型[19].他的开创性工作及后来的类似研究,加上计算机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导致在作物光合作用、生长过程模型研究的广泛开展[3,20,23].现今,在工业发达的国家,仿真模拟已经成为广泛使用的技术工具,但在发展中国家仍然处在起步阶段.近十几年来,美国及国际上的主要农业研究刊物都发表了许多有关作物生长模型的研究与应用的论文.在全球主要有两大研究机构在进行作物生产模拟研究、应用与推广工作,即荷兰的瓦赫宁根农业大学的理论生态系(TPE 2WAU )、土壤肥力与农业生物研究所(AB 2DLO )及美国的德州大学实验站和国际农业技术推广网络(IBSNA T ),澳大利亚及欧洲现在也在研究开发作物生长及农业生态模型. 2 作物生长模拟模型 模型是对所研究的系统简化与概要的描述[12],因此作物生长模拟模型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借助数学模型对作物2土壤2大气系统中作物的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与外界环境的系统组成与变化进行动态仿真的过程.这种模拟是对作物生理生态过程的动态与概要描述. 由于计算机科学的发展,目前国内外一些研究人 员在作物生长模拟模型上进行的研究工作已经推出了 几种主要的模拟模型(表1)[6,12,16,30,34].从作物生长模型的结构来看,它包括了作物生长发育的一些主要过程:光合作用过程、养分摄取(地下根系的生长动态)、同化产物分配、蒸腾作用过程、生长和呼吸作用、叶片的生长与扩展和形态发育与衰老过程[11].大多数模型都结合了上述所列的主要过程,并以多种方式来处理这些过程.由于作物生长系统的复杂性,因此要建立的模型必须考虑各种外界的环境因素与变化过程对作物本身的影响,这必然使模型变得庞大而失去实际意义.为此1982年de Wit 和Penning de Vries 提出了将作物生长模拟划分为4个水平[12],1)生产水平1:潜在生产.作物生长在水分与养分充分保证的条件下,其生长速率与产量潜力仅受温度与光照条件影响.2)生产水平2:水分限制下的生产.作物生长过程中部分时期受到水分短缺的影响,但养分充足.3)生产水平3:N 素限制下的生产.作物生长过程中部分时期受到N 素短缺的影响,其他时期受到水分与气候因子的影 响.4)生产水平4:养分限制下的生产.作物生长过程 中部分时期受到P 素或其他矿物元素短缺的影响,其余时期受到N 素、水分和气候因子的影响.在上述4种情况下,考虑害虫、杂草的影响将进一步降低作物的产量[12,26,30].但是实际作物生长过程并非如上所述的4种情况.对照表1所列的作物生长模拟模型,目前所研究与开发的作物生长模型主要是在第一及第二生产水平上较多,而在第三水平的作物生长模型则仍在研 应用生态学报 1999年8月 第10卷 第4期 CHIN ESE JOURNAL OF APPL IED ECOLO GY ,Aug.1999,10(4)∶501~505

大豆生长发育的气候指标

大豆生长发育的气候指 标 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大豆生长发育的气候指标 1.大豆生育对温度的要求 大豆喜温而较耐冷凉,据研究,夏大豆从播种到成熟需95~140天。≥10℃积温约为2400~3300度·日。 大豆发芽适宜温度是15~25℃,15℃以下发芽延迟,温度低于9℃时,则发芽显着恶化,下胚轴生长受抑制,虽能发芽,但子叶不能出土,出苗非常缓慢,容易感染病菌,大大降低出苗率。春播大豆一般在表层土壤温度稳定通过10℃以上才能开始播种。 大豆幼苗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0℃左右,花芽分化的最适温度为20~25℃,开花最适温度为25~28℃,结荚期温度以20~22℃为宜温度过高,落花落荚严重,过低则成熟延迟。大豆也不耐高温,温度超过40℃,会严重影响座荚率。 2.大豆对水分的要求 大豆需水较多,每形成1克干物质需水600~800克,全生育期需水250立方米/亩,相当于400mm上下的降水量。大豆各发育阶段的需水规律及适宜的土壤湿度条件见表1、表2。 表1 夏大豆各生育阶段需水规律

表2. 大豆各发育期的最适土壤湿度(%) 3 大豆对光照的要求 大豆是短日照植物,对光照的反应很敏感,在短日照条件下,开花和成熟提早,生育期缩短;在长日照条件下,开花成熟延迟,生育期延长。夏大豆是在气温高,日照逐渐缩短的条件下生长发育,营养生长期较短,故夏大豆应尽量提早播种,使之在较长的日照条件下生长,以增加产量。夏大豆生长季内有两个光合作用高峰期,即开花期和鼓粒期。光照条件的好坏对大豆影响较大。有试验指出,开花期遮光,豆荚退化脱落明显增加,当日照减少到正常条件下的50%时,分枝、茎节和豆荚均明显减少,产量将减少60%。

植物生长与环境试题库及答案

《植物生长与环境》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 1、地球上的植物种类繁多,形态、结构、颜色和生活习性各不相同,但他们具有相同的组织构成即:()。 2、()是植物体生长发育的结构基础。 3、植物体所有的生理活动都是以()为单位完成的。 4、植物体的生理活动是通过()来完成的,它是植物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 5、()是生物体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6、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可概括为()和()两大部分。 7、()存在于细胞的最外方,是植物细胞区别于动物细胞的显著特征之一。 8、()起着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细胞的形态和功能。 9、胞间层主要成分是(),它的存在使相邻的细胞连在一起。 10、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它构成了细胞壁的骨架。 11、()在细胞间起着物质运输、传递刺激及控制细胞分化的作用。 12、通过胞间连丝,是整个植物体的原生质连成一个整体,称为()。不同细胞的细胞壁也连成一体,称为()。 13、细胞壁包括()、()和次生壁。 14、细胞膜是有两层染色较深的暗层中间夹着一层染色较浅的亮层组成,这样的结构称为()。 15、细胞质可分为()和()两大部分。前者为后者的实体完整性提供所需要的环境,而后者为前者提供支持结构。 16、()是细胞的核心结构,控制着蛋白质的合成与细胞的生长发育。 17、细胞核有()、()和()三部分组成。 18、合成蛋白质的主要场所是()。 19、核质的主要成分是()。 20、()是原生质中最丰富的有机物质,占原生质干物种的50%,是生命最要的物质基础。 21、()是组成蛋白质分子的基本结构单位,其分子都具有()和()的基本结构。 22、各种氨基酸的区别在于()的不同。 23、在酸性溶液中氨基酸带()电荷,在碱性溶液中氨基酸带()电荷。 24、在某种pH下,某一种氨基酸带着相等的正负电荷,称电中性,这一pH称为这个氨基酸的()。 25、氨基酸分子以肽键结合形成的化合物,叫()。 26、维持蛋白质分子空间结构除肽键外,还有()、()、()、盐键和疏水键。 27、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有()和()两种形式。 28、蛋白质分子属于()胶体。胶体有两种状态即:()和()。

园林树木试题库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从种子萌发时起,到具有开花潜能之前的一段时期,叫做( A )。 A、幼年期 B、青年期 C、壮年期 D、衰老期 2、原产寒温带的落叶树,通过自然休眠期要求( B )的一定累积时数的温度 A、- 10-0℃ B、0 - 10℃ C、5 - 15℃ D、15 - 20℃ 3、生长在北方的在常绿针叶树类中,每年都发枝,它们的老叶多在( D )间脱落。 A、夏季 B、秋季 C、夏秋季 D、冬春季 4、园林树木地上部进入休眠状态最晚的组织或器官是( C )。 A、主枝 B、主干 C、根径 D、侧枝 5、园林树木采种的最佳时期是( C )。 A、幼年期 B、青年期 C、壮年期 D、衰老期 6、园林树木树冠和根系加速扩大,离心生长最快的时期是(B)。 A、幼年期 B、青年期 C、壮年期 D、衰老期 7、多数园林树木都要经过一定期限的幼年阶段才能开花,银杏播种到开花需要( D )年。 A、1~2年 B、5~10年 C、10~15年 D、15~20年 8、胚根最先突破种皮向下生长形成的根,称为( A )。 A、主根 B、侧根 C、不定根 D、支根 9、主茎的顶芽不断向上生长,形成直立而明显的主干,主茎上的腋芽形成侧枝,侧枝再形成各级分枝。这种分枝方式称为( B )。 A、合轴分枝 B、单轴分枝 C、假二叉分枝 D、二叉分枝 10、下列植物分枝方式为为合轴分枝的是( C ) A、丁香 B、银杏 C、山桃 D、水杉 11、许多夏秋开花的树木,在当年枝的新梢上或花茎顶端形成花芽,这种花芽分

化类型属于( C ).。 A、夏秋分化 B、冬春分化 C、当年分化 D、多次分化 12、春季根开始生长要求温度比萌芽要求的温度( A )。 A、低 B、高 C、一样 D、不一定 13、当环境温度大于( B )且达到一定的积温,芽膨胀待发; A、0℃ B、3℃ C、5℃ D、8℃ 14、根据树木休眠的状态,可分为( A )。 A、自然休眠和被迫休眠 B、浅休眠和熟休眠 C、深休眠和浅休眠 D、自然休眠和深休眠 15、许多植物腋芽的、茎间居间分生组织、老根或胚轴上生出根,称为( C )。 A、定根 B、直根 C、不定根 D、须根 16、与树木根年周期的生长动态无关的是( D )。 A、树木种类 B、砧穗组合 C、土壤的的综合条件 D、光照 17、具有1/2式芽序的树木是( D )。 A、紫荆 B、国槐 C、垂柳 D、榆树 18、具有2/5式芽序的树木是( A )。 A、紫荆 B、连翘 C、榆叶梅 D、板栗 19、主干是由许多腋芽发育的侧枝组成,称为( A ) 。 A、合轴分枝 B、单轴分枝 C、假二叉分枝 D、二叉分枝 20、下列树木不是合轴分枝的是(D) A、桑 B、无花果 C、桉树 D、银杉 21、可攀援于墙壁的藤本植物是( A ) A、爬山虎 B、紫藤 C、忍冬 D、葡萄

作物栽培学总论题

作物栽培学总论 一、名词解释 1、作物: 广义上指有利于人类而由人工进行栽培的植物。狭义上指农田大面积种植的农作物。 2、作物栽培学: 研究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栽培技术措施,以达到作物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目的的一门应用科学。 3、引种: 作物引种就是从外地或外国引入当地没有的作物品种或品系,借以丰富当地的作物资源。 4、简单引种: 由于植物本身的适应范围广,以致不改变遗传性也能适应新的环境条件,或者是原分布区域可引入地的自然条件差异较小,或引入地的生态条件更适合植物的生长,植物生长正常甚至更好。 5、驯化引种: 植物本身适应性很窄,或引入地的生态条件与原产地的差异太大,植物生长不正常甚至死亡,但是经过精细的栽培管理,或结合杂交、诱变、选择等改良植物的措施,逐步改变遗传性以适应新的环境,使引进的植物正常生长。 6、生物学零度: 指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消耗相等情况下的温度。 7、生长:

指作物个体、器官、组织和细胞在体积、重量和数量上的增加,是个不可逆的量变过程。 8、发育: 指作物一生中,其结构、机能的质变过程,它的变现是细胞、组织和器官分化,最终导致植物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9、生长发育的周期性: 作物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适应着周围环境的变化,所发生的生长发育上的节奏性,称为周期性。 10、生育期: 作物从播种到收获的整个生长发育所需时间为作物的大田生育期,以天数表示 11、作物的生育时期: 指作物一生中其外部形态、特征及其内部生育特性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并根据这些变化划分的时期。 12、作物的物候期: 指作物的生长发育在一定条件下所表现的形态特征,人为地制定的一个具体标准,以便科学地把握作物的生育进程。 13、植物学上的种子: 指由胚珠受精后发育而成的有性繁殖器官。 生产上的种子: 泛指用于播种繁殖下一代的播种材料。 种子寿命: 种子从采收到失去发芽力的时间

高中生物植物生产与环境第2章植物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自测题一

第2章植物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自测题一、名词解释 1. 种子发芽 2. 种子休眠 3. 发芽率 4. 发芽势 5. 植物生长大周期 6. 极性 二、填空题 1. 种子的萌发一般要经过_________ 、_________ 和________ 个过程。 2. 种子萌发所需的外界条件是_________ 、 ________ 和_________ 。 3. 由于极性现象,生产中扦插枝条时不能 ________ 。 4. 植物生长的相关性有________ 、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 。 5. 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的高低与种子的____________ 、__________ 及_有密切的关系。b5E2RGbCAP 6. 根据小麦春化过程对温度要求的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 、______ 三类。plEanqFDPw 7. 感受春化处理的部位一般是___________ ,近年来还证明凡是________ 接受春化处理。DXDiTa9E3d 8. 不同植物感受春化的时期不同,小麦以______ 的幼苗发生春化作用最快都可以,甘蓝

第2章植物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自测题一和洋葱只有_____ 才能进行春化作用。RTCrpUDGiT

9. 根据植物开花对光周期反应(开花与否)不同可将植物分成 、 ________ 和 ________ 三种类型。5PCzVD7HxA 10. 试验证明, 植物只要在 ______ 形成之前的一段时间得到必要的光周期就能 开花, 这种现象叫光周期诱导。jLBHrnAILg 11. 试验证明, 诱导植物开花是在 ______ ,但不否定光期的作用。暗期长短决定 ____ 形成,, 光期长短决定__ 的数量。xHAQX74J0X 12. 试验证明, 植物感受光周期的器官是 ___________ , 发生光周期反应的器官是 _________ 。 13. 一般短日照作物南种北引, 生育期会___ ;北种南引,生育期 会 _________ 。 14. 长日照植物, 如果南种北引, 应引种 _______ 品种;北种南引,应种 ________ 品种。 15. 生态因子依其性质分为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 _ 、 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五类。LDAYtRyKfE 16. 草本植物的植株调整主要有_____ 、__________ 、 __________ 、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 和______ 等。Zzz6ZB2Ltk 17. 目前已经知道植物体内的天然激素有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 ________ 和_________ 五大类。dvzfvkwMI1 18. 植物的生长物质包括_________ 和_________ 两大类。 19. 合成生长素的主要部位是___________ 。 20. 生长素主要集中在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 、 __________ 、

第五章 作物生长发育与环境的关系 --农业精品课程

第五章作物生长发育与环境的关系--农业精品课程 第五章作物生长发育与环境的关系 第三节作物生长发育与温度 一、温周期与作物生产 温周期:作物生长发育与温度变化的同步现象称之为温周期。 温度是热量的量度单位;因此,昼夜变温对作物生长有很大影响。一般来说:水稻以白天24-26℃,夜温14-16℃,最有利于籽粒灌浆;小麦以白天20℃,夜温17℃,最有利于麦穗中的小穗的形成;同时,小麦籽粒中蛋白质含量与日夜温差呈正相关R=0.85。 二、作物对温度要求的三基点 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每一个生理过程对温度都有最低、最适和最高点的要求,这种现象称之为作物对温度要求的三基点。作物不同、对温度要求的三基点也不同;例如,喜温作物适宜生长的温度较高,生长的起点温度也较高,一般在10℃总以上(如水稻、棉花、玉米、大豆、麻类和甘薯等);而耐寒作物适宜生长的温度较低,生长的起点温度也较低,一般在2-3℃(如小麦、大麦、油菜、蚕豆和甜菜等)。作物的生育时期不同,所要求的温度三基点也不同,总的说来是种子萌发<营养器官生长<生殖器官发育。一般最适温

度比较接近最高温度,而离最低温度较远;低温危害比高温危害多,如培育的抗寒型小麦品种能将小麦种植的北界向北推移至少500公里。 作物生理活动的基本温度范围作物 最低温度 最适温度 最高温度 作物 最低温度 最适温度 最高温度 油菜

3-5 20 28-30 蚕豆4-5 35 30 小麦3-4.5 25 30-32

甜菜4-5 28 28-30 黑麦1-2 25 30 玉米8-10

32 40-44 大麦3-4.5 20 28-30 水稻10-12 30 38-42

作物栽培学总论

作物栽培学总论(专科)作业题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作物栽培学: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是系,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栽培技术措施以达到作物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目的一门应用科学。简言之,作物栽培学是研究作物高产、稳产、优质、高效主产理论和技术 *2.作物引种:就是从外地或外国引入当地所没有的作物,借以丰富当地的作物资源。 * 3.食物安全:是指能够有效地提供全体居民以数量充足、结构合理、质量达标的包括粮食在内的各种食物。 * 4.农业自然资源:是指与农业生产有关的生产资料的天然来源,如光、热、土地、生物等*5.作物生长模拟 : 是通过对作物生育和产量的实验数据加以理论概括和数据抽象,找出作 物生育动态及其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动态模型,然后在计算机上模拟作物在给定的环境下整个生育期的生长状况,借以指导实际生产。 二、填空: *1.栽培作物包括(作物)(环境)(措施)三个环节。 *2全国种植业委员会将我国种植业划分为( 10 )个一级区和(31)个二级区。3.按作物对温度条件的要求,可分为(喜温作物)作物和(耐寒作物)作物 *4.按作物对光周期的反应,可分为(长日照)作物、(短日照)作物、(中性) 中性和(定日照)作物。 *5.按作物用途和植物学系统相结合的分类方法,将作物分为(四)大部分,(九)大类别。

三、简述题 ***1.简述作物栽培的特点 1)复杂性 多种多样的作物都是有机体,而且各自又有其不同的特征特性。每种作物又有不少的品种,每个品种也有不同的特征特性。环境条件(气象条件、土壤条件和生物条件)不同、栽培措施不同也会对作物的生长发育带来影响等等 (2)季节性 作物生产具有严格的季节性,天时和农时不可违背,违背了天时农时,就是违背了自然规律,就可能影响到全年的生产,有时甚至将间接地影响下一年或下一季的生产。 (3)地区性 作物生产又具有严格的地区性。从大处说,不同的地区适于栽培不同的作物;从小处说,即使在同一地点(县、乡、村)的不同地块(阳坡、阴坡、高燥、平缓、低洼地等等)所种植的作物也不应当强求一律。 (4)变动性 随着人们对作物产量和品质形成规律认识的加深,随着新作物新品种的引种和创新,以及随着新技术新措施的引进,栽培作物的方法措施等也要不断变化,不可墨守陈规。 **2.简述我国农业自然资源的特点 我国的农业自然资源具有如下特点: (1)大部分地区属于中纬度地带,光、热条件较好。 (2)东南部地区受季风影响强烈,而西北部地区气候大陆性极强,水条件差异很大。 (3)我国的山地显著多于平地,对土地利用和作物生产一般是弊多利少。 **3。作物引种的基本原则 ①生活条件需得到满足。 ②克服限制因子的影响。 ③被引种作物对引种地的环境有逐步适应的过程,它能够不断地改变本身的某些习性,与新环境中各个生态因子相适应 ***4。作物栽培法有几种?分别解释。 (1)生物观察法

第2章植物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

第2章植物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 教学目标: ◆掌握:种子萌发的过程及影响条件;植物激素特点与应用。 ◆理解:植物生长的相关性;成花原理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了解:生长与发育的概念及相互关系;人工控制环境条件的方法。 ◆学会:快速测定种子生命力的方法。 教学时数:12学时 教学方法:理论讲授8学时、技能训练4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植物的生长发育与环境 教学重点: ◆种子的萌发过程及影响条件。 ◆植物生长的相关性。 教学难点: ◆温度与光照对开花的影响,成花原理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一、植物的生长发育 (一)生长和发育的概念 在植物的一生中,有两种基本生命现象,即生长和发育。生长是指植物在体积和重量上的增加,是一个不可逆的量变过程。生长是通过细胞分裂、伸长来体现的。发育是指植物的形态、结构和机能上发生的质的变化过程。发育表现为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形成。 (二)生长和发育的关系 区别:生长是植物生命过程的量变过程;而发育是植物生命过程的质变过程。 联系:在植物生活周期中,生长和发育是交织在一起的,二者互相依存不可分割,具有密切的“互为基础”关系。 (三)植物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 1.概念植物的生长发育又可分为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一般以花芽分化为界限。 营养生长:植物的营养器官根、茎、叶等的生长称为营养生长,它是指以分化、形成营养器官为主的生长。 生殖生长:植物的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等的生长称为生殖生长,它是指以分化、形成生殖器官为主的生长。 2.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具有密切关系。营养生长是植物转向生殖生长的必要准备。二者也存在矛盾,即如果营养生长过旺,必然影响生殖生长,造成植物生长不协调;反之,营养生长不良也会影响生殖生长。只有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协调,植物生长发育才最理想。 二、种子的萌发与环境 植物学中的种子是指由胚珠受精后发育而成的有性生殖器官。作物生产中所说的种子则泛指用来繁殖下一代作物的播种材料,通常包括:(1)由胚珠发育而成的种子;(2)由子房发育而成的果实;(3)进行无性繁殖的根或茎等营养器官。 (一)种子萌发的过程

第2章植物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

第2章植物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 第一节植物的生长发育与环境 一、植物的生长发育二、种子的萌发与环境三、植物的营养生长与环境四、植物的生殖生长与环境一、植物的生长发育 (一)生长和发育的概念生长是指植物在体积和体重上的增加,是不可逆的量变过程;发育是指植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的质的变化过程。 (二)生长和发育的关系区别:生长是植物生命过程的量变过程;而发育是植物生命过程的质变过程。联系:在植物生活周期中,生长和发育是交织在一起的,二者互相依存不可分割,具有密切的“互为基础”关系。 (三)植物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 1.概念植物的生长发育又可分为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一般以花芽分化为界限。营养生长:植物的营养器官根、茎、叶的生长称为营养生长,它是指植物以分化、形成营养器官为主的生长。生殖生长:植物的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的生长称为生殖生长,它是指植物以分化、形成生殖器官为主的生长。 2.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营养生长是植物转向生殖生长的必要准备。如果营养生长过旺,就影响生殖生长,造成植物生长不协调;反之,营养生长不良也会影响生殖生长。只有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协调,植物的生长发育才能达到理想状态。 二、种子的萌发与环境 (一)种子萌发的过程 1.吸胀 2.萌动 3.发芽 (二)种子萌发的条件 1.种子萌发的内部条件具有生活力的种子或具有完整而健康的胚的种子。 2.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种子萌发所需要的外界条件是:适当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足够的氧气。 三、植物的营养生长与环境 (一)植物生长的周期性 1.植物生长大周期 2.昼夜周期 3.季节周期(二)植物的衰老 1.概念衰老是指一个器官或整个植株生理功能逐渐衰弱,最终自然死亡的过程,是生物界遍规律。 2.特征对整株植物来说,衰老首先表现在叶片和根系。 3.影响因素植物衰老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但也与环境因素有关,如高温、干旱、缺少氮肥、短

作物栽培学

第一章 1、什么是作物?什么是作物栽培学? 2、试论述作物生产的特点与作物栽培学的性质? (1)作物生长的规律性;(2)地域性和季节性;(3)周期性和持续性;(4)综合性和复杂性 性质:(1)是一门综合性、理论性很强的应用科学,农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 (2)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应用科学,其研究成果强调解决实际生产问题,具有强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3、试述作物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1)人民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 (2)工业原料的重要来源 (3)出口创汇的重要物资 (4)重要的生物质能源 4、作物有哪些分类方法? (1)按职务科、属、种分类(第一个字为属名,第二个为种名,第三个命名者的姓氏缩写)(2)按用途和植物学特征结合分类 粮食作物(禾谷类、豆类、薯类) 经济作物(纤维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嗜好作物) 绿肥与饲料作物 (3)根据作物的生物学特性分类 感温特性(耐寒>1—3℃、喜温>10℃) 光周期特性(长日照作物、短日照作物、中性作物如荞麦/豌豆、定日作物甘蔗) CO2同化途径分类(C3作物、C4作物玉米/高粱、CAM作物龙舌兰/兰花/百合/芦荟) 5、我国种植业如何分区,进行种植业分区有什么意义? 根据发展种植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作物结构、布局和种植制度,种植业的发展方向和关键措施的区内相似性10个一级区,31个二级区 意义:有利于农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调整种植业结构和布局 有利于选建作物商品生产基地,促进作物生产的产业化 6、哪些作物起源于中国?哪些作物在世界分布较广? 起源于中国:稻、小麦、裸燕麦、六棱大麦、黍、粟、高粱、大豆、红小豆、荞麦、苦荞、山药、芋、紫芋、麻芋、白菜型油菜、紫苏、大麻、苎麻、苘麻、中国甘蔗、紫云英、草木樨

大豆生长发育的气候指标完整版

大豆生长发育的气候指 标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大豆生长发育的气候指标 1.大豆生育对温度的要求 大豆喜温而较耐冷凉,据研究,夏大豆从播种到成熟需95~140天。≥10℃积温约为2400~3300度·日。 大豆发芽适宜温度是15~25℃,15℃以下发芽延迟,温度低于9℃时,则发芽显着恶化,下胚轴生长受抑制,虽能发芽,但子叶不能出土,出苗非常缓慢,容易感染病菌,大大降低出苗率。春播大豆一般在表层土壤温度稳定通过10℃以上才能开始播种。 大豆幼苗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0℃左右,花芽分化的最适温度为20~25℃,开花最适温度为25~28℃,结荚期温度以20~22℃为宜温度过高,落花落荚严重,过低则成熟延迟。大豆也不耐高温,温度超过40℃,会严重影响座荚率。 2.大豆对水分的要求 大豆需水较多,每形成1克干物质需水600~800克,全生育期需水250立方米/亩,相当于400mm上下的降水量。大豆各发育阶段的需水规律及适宜的土壤湿度条件见表1、表2。 表1 夏大豆各生育阶段需水规律

表2. 大豆各发育期的最适土壤湿度(%) 3 大豆对光照的要求 大豆是短日照植物,对光照的反应很敏感,在短日照条件下,开花和成熟提早,生育期缩短;在长日照条件下,开花成熟延迟,生育期延长。夏大豆是在气温高,日照逐渐缩短的条件下生长发育,营养生长期较短,故夏大豆应尽量提早播种,使之在较长的日照条件下生长,以增加产量。夏大豆生长季内有两个光合作用高峰期,即开花期和鼓粒期。光照条件的好坏对大豆影响较大。有试验指出,开花期遮光,豆荚退化脱落明显增加,当日照减少到正常条件下的50%时,分枝、茎节和豆荚均明显减少,产量将减少60%。

光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影响作物生长的光照因素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两者共同构成光因素对作物生长的重要作用,缺一不可,两者 光照时间的影响 由于一年中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地球公转的轨道面和地球的赤道面之间存在着黄赤 交角,一天中白天和黑夜的长度随季节的转变是在不断变化的,这种随季节的转变而导 致的一天中光照的持续时间的长短的变化在植物的生活中有很重要的意义。 有的植物要求在白昼较短,黑夜较长的季节开花,如早春的报春花、秋天开花的菊花;有的植物要求在白昼较长,黑夜较短的季节开花,如夏季开花的鸢尾花。这种不同长短 的昼夜交替对植物开花结实的影响,叫植物的光周期现象。 根据植物对光周期反应的不同,可将植物分为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和中间性植物。长日照植物: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一段时间,每天的光照时数超过一定限度(14~17小时)以上才能形成花芽。光照时间越长,则开花越早。生长在纬度超过60° 地区的植物大多数是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有一断时间 白天短(少于12小时,但不少于8小时)、夜间长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暗期越长,开花越短。许多原产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春秋季节开花的植物大多数属于此类。中间 性植物: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光照长短没有严格的要求,只要其他生态条件合适,在不同的日照长短下都能开花。如番茄、黄瓜、四季豆等。 光照强度的影响 光照强度在补偿点以下,植物的呼吸消耗大于光合作用产生,用词不能积累干物质;在光补偿点处,光合作用固定的有机物刚好与呼吸消耗相等;在光补偿点以上,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光合作用强度逐渐提高并超过呼吸强度,于是在植物体内开始积累干物质。 植物的生长是通过光合作用储存有机物来实现的,因此光照强度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它直接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弱。光照强度与植物光合作用没有固定的比例关系,但是在一定光照强度范围内,在其它条件满足的情况下,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光合作用的强度也相应的增加。但光照强度超过光的饱和点时,光照强度再增加,光合作用强度不增加。光照强度过强时,会破坏原生质,引起叶绿素分解,或者使细胞失水过多而使气孔关闭,造成光合作用减弱,甚至停止。光照强度弱时,植物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比呼吸作用消耗的还少,植物就会停止生长。只有当光照强度能够满足光合作用的要求时,植物才能正常生长发育。 根据植物的生长环境,可将植物分为陆生型,水生型,附生型,寄生型。对植物的总光能利用率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是光合面积、光照时间和光合能力。光合面积主要是指叶面积,通常用叶面积指数来表示,即植物叶面积总和与植株所覆盖的土地面积的比值;光合时间是指植物全年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间,光合时间越长,植物体内就能积累更多的有机物质并增加产量,延长光合时间主要是靠延长叶片的寿命和适当的延长植物的生长期;光和能力是指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正常和其他生态因子处于最适状态时的植物最大净光合作用速率。 光照强度,简称照度。一个被光线照射的表面上的照度(illumination/illuminance)定义为照射在单位面积上的光通量。设面元dS 上的光通量为dΦ,则此面元上的照度E为:E=dΦ/dS 。照度的单位为lx(勒克斯),也有用lux的,1lx=1lm/㎡。照度表示物体表面积被

植物生长与环境教学大纲

《植物生长与环境》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 按照教育部对高职高专的教学要求,高职院以培养应用性高等技术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授课内容要讲究针对性和实用性。《植物生长与环境》是种植类专业如园艺、园林、生物技术、农艺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植物及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技术技能,学会结合当地生产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和技术技能解决生产上存在的问题,为后续专业课学习以及将来从事现代农业生产打下必要的基础。 本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把种植类的主要专业基础课《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土壤学》、《肥料学》和《农业气象学》综合在一起,合成《植物生长与环境》。在教学过程中紧扣理论为实践服务的宗旨,把理论讲活,增加学生兴趣;实践教学结合学生将来从事的工作环境,为学生将来学以致用打下基础。 二、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在学习之前应具有一定的普通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知识,是种植类专业学生农作物、蔬菜、果树、花卉类植物栽培学等课程的基础。

三、课程的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使学生系统掌握种子植物的形态结构、生长发育和生殖的规律,了解植物界中各类群的特征及代表植物的形态结构、亲缘关系等植物系统学知识。掌握被子植物分类的一般知识和重要科、属、种的特征,认识当地常见的代表植物,并通过实验和实习,掌握观察、解剖、描述、检索、鉴定植物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学习植物生理过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重要机理,以及环境因素对各种生理过程的影响和调节作用。研究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与土壤环境、水分、温度、养分之间的机理和关系,将植物、生理、土壤、肥料、小气候有机地交互融合成一个整体。为种植类专业课-栽培学、遗传育种、植物保护等专业课打下理论和技能基础。 本课程参考学时总计160学时(理论教学118学时,实验教学4 0学时),实践实训1.5-2.0周,学时分配参考表见下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