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诗:陆游《病起书怀》原文翻译及赏析

爱国诗:陆游《病起书怀》原文翻译及赏析
爱国诗:陆游《病起书怀》原文翻译及赏析

爱国诗:陆游《病起书怀》原文翻译及赏

中国是诗的大国,无数爱国诗人慷慨激昂,感叹悲歌,或表现爱国情操和民族气节;或表现誓死杀敌,为国建功的凌云壮志;或表现结束战乱,迎接和平的强烈愿望;或表现身处困境,仍心系国家的赤子情怀。这些诗思想高尚,情感纯真,艺术性强,文质兼美,成为古代文学一道亮丽的风景。下面是无忧考网为大家带来的:爱国诗:陆游《病起书怀》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病起书怀

宋代:陆游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译文

病体虚弱消瘦,以致头上的纱帽也显得宽大了,孤单一人客居在万里之外的成都江边。

虽然职位低微却从未敢忘记忧虑国事,但若想实现统一理想,只有死后才能盖棺定论。

希望天地神灵保佑国家社稷,北方百姓都在日夜企盼着君主御驾

亲征收复失落的河山。

诸葛孔明的传世之作《出师表》忠义之气万古流芳,深夜难眠,还是挑灯细细品读吧。

注释

病起:病愈。

病骨:指多病瘦损的身躯。支离:憔悴;衰疲。

孤臣:孤立无助或不受重用的远臣。江干:江边;江岸。

忘忧:忘却忧虑。

阖(hé)棺:指死亡,诗中意指:盖棺定论。

庙社:宗庙和社稷,以喻国家。

京华:京城之美称。因京城是文物、人才汇集之地,故称。和銮(luán):同“和鸾”。古代车上的铃铛。挂在车前横木上称“和”,挂在轭首或车架上称“銮”。诗中代指“君主御驾亲征,收复祖国河山”的美好景象。

出师一表:指三国时期诸葛亮所作《出师表》。

挑灯:拨动灯火,点灯。亦指在灯下。

创作背景

《病起书怀》作于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四月,陆游时年五十二岁。被免官后病了二十多天,移居成都城西南的浣花村,病愈之后仍为国担忧,为了表现要效法诸葛亮北伐,统一中国的决心,挑灯夜读《出师表》,挥笔泼墨,写下此诗。

赏析

《病起书怀》载于《剑南诗稿》,此诗贯穿了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表现了中华子民热爱祖国的伟大精神,揭示了百姓与国家的血肉关系。“位卑未敢忘忧国”这一传世警句,是诗人内心的真实写照,也是历代爱国志士爱国之心的真实写照,这也是它能历尽沧桑,历久常新的原因所在。诗人想到自己一生屡遭挫折,壮志难酬,而年已老大,自然有着深深的慨叹和感伤;但他在诗中说一个人盖棺方能论定,表明诗人对前途仍然充满着希望。

首联“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叙事、点题,是诗人诗文自身的写照“纱帽宽”,一语双关,既言其病后瘦损,故感帽沿宽松。也暗含被贬官之意,写出了现实,纵使有满腔报国之志,也只能身处江湖之远,客居江边,无力回天,心中的痛苦与烦恼可见一斑。

颔联“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为全篇的主旨所在,其中“位卑未敢忘忧国”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意思相近,它的主旨就是热爱祖国。这两句使我们看到诗人高尚的人格和一颗忠心爱国的赤子之心。正因为诗人光明磊落、心地坦荡,所以他对暂时遭遇的挫折并不介意。他坚信历史是公正的,是一定会对一个人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的。但是诗人并没有局限于抒写自己的情怀,而是以国家的大事为己任。

颈联“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宕开一笔,抒写了对国家政局的忧虑同时呼吁朝廷北伐,重返故都,以慰京华父老之望。在这里诗人寄托了殷切的期望:但愿天地神灵扶持国家,使过大民众

脱离战火,安乐昌盛。

尾联“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采用典故抒发了诗人的爱国情怀,可收复河山对于诗人来说毫无办法。只能独自一人挑灯细看诸葛亮的传世之作,希望皇帝能早日悟出“出师一表通古今”的道理。

论陆游诗歌的爱国主题(开题报告)

论陆游诗歌的爱国主题 1003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武山职专何东维 1、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陆游是我国宋朝时期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被人们成为“小李白”。在他生活的时代,国家屡遭女真贵族的侵略压迫,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陆游把他对女真贵族侵略压迫的愤怒,对南宋朝廷屈辱投降的不满都倾注到了他的诗歌之中。在他很多诗歌当中都充满了深厚的爱国情感。他的很多诗篇抒写了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对敌人、卖国贼的仇恨,其诗风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 陆游诗歌中的爱国主题具体表现在忧国忧民,心系国家。他把自己的爱国情怀融化到诗歌中,或直抒胸臆,或含蓄寄意;关注劳动人民生活疾苦,融于人民生活之中。他不仅深入到人民生活中去,而且还亲身体验劳动人民的生活,在对人民的苦难与不幸倾注深切同情的同时,也热爱人民生活,歌唱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以幻想梦境寄托报国理想,探寻自我理想的存在方式。 因此,研究陆游的诗歌也就是体会陆游的爱国主义激情。 2、研究方法 本论文研究方法主要从查阅有关陆游的资料;借鉴其他有关陆游诗歌爱国主题的优秀论文;分析陆游诗歌的爱国思想三个方面来研究。 3、论文提纲(研究路径/论文(设计)框架) ○1、走进陆游,分析陆游所处的时代背景;

○2、爱国情怀在陆游诗歌中的体现; a、忧国忧民、欣喜国家 b、关注劳动人民生活疾苦 c、幻象梦境寄托报国理想 ○3陆游诗歌爱国主题的意义 4、论文写作计划(进度安排) 开题报告 2011-12-13 —— 2011-12-30 初稿提交 2011-12-31 —— 2012-2-29 定稿提交 2012-3-1 —— 2012-3-15 终稿提交 2012-3-16 —— 2012-3-30 5、主要参考文献 ○1《陆游诗选》:游国恩、李易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一版○2《宋诗选注》:钱钟书选注人民文学社出版社1989年第一版 ○3《陆游诗集导读》:严修巴蜀书社1986年第一版 ○4《陆游诗选》:刘逸生主编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1984年版○5《陆游诗今译》前言部分陆放著宝文堂书店出版1988年版○6《中国古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袁行霈主编1988年版

陆游《书愤》原文翻译及赏析

陆游《书愤》原文翻译及赏析 原文: 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雪夜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译文: 年轻时哪里知道世事艰难,北望被金人侵占的中原气概有如高山。 赞赏刘锜等曾乘着高大的战舰在雪夜里大破金兵于瓜州渡口, 吴璘等也曾骑 着披甲的战马在秋风中大败金兵于大散关。 我白白地自认为是边防上的长城,对镜照看衰老的头发早已花白。 《出师表》这篇文章真是举世闻名,千载以来谁能与诸葛亮差不多? 赏析 此诗作于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这时陆游 退居于山阴家中,已是六十二岁的老人。从淳熙七年起,他罢官已六年,挂 着一个空衔在故乡蛰居。直到作此诗时,才以朝奉大夫、权知严州军州事起用。 因此,诗的内容兼有追怀往事和重新立誓报国的两重感情, 诗的前四句是回顾往事。 “早岁”句指隆兴元年(1163)他三十九岁在镇江府 任通判和乾道八年(1172)他四十八岁在南郑任王炎幕僚事。 当时他亲临抗金战争 的第一线,北望中原,收复故土的豪情壮志,坚定如山。以下两句分叙两次值得 纪念的经历: 隆兴元年, 主张抗金的张浚以右丞相都督江淮诸路军马, 楼船横江, 往来于建康、 镇江之间, 军容甚壮。 诗人满怀着收复故土的胜利希望, “气如山” 三字描写出他当年的激奋心情。但不久,张浚军在符离大败,狼狈南撤,次年被 罢免。诗人的愿望成了泡影。追忆往事,怎不令人叹惋!另一次使诗人不胜感慨 的是乾道八年事。 王炎当时以枢密使出任四川宣抚使, 积极擘画进兵关中恢复中 原的军事部署。陆游在军中时,曾有一次在夜间骑马过渭水,后来追忆此事,写 下了“念昔少年时,从戎何壮哉!独骑洮河马,涉渭夜衔枚”(《岁暮风雨》) 的诗句 。 他曾几次亲临大散关前线, 后来也有“我曾从戎清渭侧, 散关嵯峨下临贼。

悼亡诗词鉴赏

第四讲悼亡诗词鉴赏 【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一、了解古代诗歌中的独特类型——悼亡诗(词)及其概念内涵。 二、了解悼亡诗的特点和常用的抒情方法。 三、熟知悼亡诗的起源与著名篇章。 【教学重点与难点】悼亡词的不同风格;对悼亡情感的理解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古代哀祭文、悼亡诗词综述 哀祭文,一般是在祭奠时宣读,是古代的一种应用文,有大致相同的体式和结构。 唐之后,悼念亡妻的诗词,多不以“悼亡”为题。总起来看,悼亡之作远不如哀祭文那样众多,这是因为悼亡诗词毕竟是诗(词)人们的即兴抒情之作,有妻子去世而且要先于诗(词)人的事,也毕竟是极少数。诗人中,以唐之元稹和李商隐的悼亡之作最有名。词人中,以宋·苏轼和清·纳兰性德的悼亡词最有名,尤其是纳兰性德,词题中明标有“悼亡”、“梦亡妇”、“亡妇忌日”、“亡妇生辰”等字样的词即有五、六首之多,其他无题而语中可能涉及悼亡的词远不止此数。 二、《诗经》中的悼亡诗 悼亡诗《诗经·邶风绿衣》 ○绿衣 绿兮衣兮,绿衣黄裹。心之忧矣,曷维其已!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心之忧矣,曷维其亡! 绿兮丝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无訧兮! 絺兮绤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赏析】此诗说一男子手抚妻子遗物衣裳,悲戚不已,追忆旧时情谊,感念妻子对自己的照顾和耐心规劝,感伤着再也没有另一个人如此的贤德美惠,可以理解自己的心了 三、魏晋南北朝悼亡诗 悼亡诗三首(之一)晋·潘岳

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 之子归重泉,重壤永幽隔。 私怀谁克从?淹留亦何益? 僶俛恭朝命,回心反初役。 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 帏屏无仿佛,翰墨有余迹。 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 怅恍如或存,回遑忡惊惕。 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 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 春风缘隙来,晨溜承檐滴。 寝息何时忘?沈忧日盈积。 庶几有时衰,庄缶犹可击。 千百年来,男人值得一夸的最高褒赞就是“才过宋玉,貌赛潘安”——潘安就是潘岳。“掷果盈车”、“傅粉檀郎”等等成语典故皆出于这位倜傥男儿。潘岳与结发妻子杨氏伉俪和谐,始终如一。 四、唐代悼亡诗 遣悲怀三首(选一) 〔唐〕元稹 谢公最小偏怜女,嫁与黔娄百事乖。 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多是几多时。

论陆游的爱国诗

山西大同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论陆游的爱国诗 级别 2010级 专业汉语言文学 函授站点离石 班级 姓名张兆珍 指导教师刘玲玲 2012 年 6 月15日

目录 摘要、关键词 (1) 序言 (2) 一、情系国家统一,至死不渝 (2) 二、抨击南宋朝廷妥协苟安,揭露朝中奸佞投降卖国 (3) 三、壮志难酬的悲愤和英雄迟暮的感慨 (5) 四、感同身受,深切同情沦陷区人民的疾苦 (7) 五、高洁正直的品格,忠贞爱国的志士 (8) 参考文献 (9)

论陆游的爱国诗 作者张兆珍指导教师刘玲玲 摘要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他有高洁正直的品格,他是忠贞爱国的志士。他渴望能够驰骋沙场,建功立业,毕生为之奋斗;他用自己的诗词抨击南宋朝廷妥协苟安、投降卖国的和戎政策,表达对沦陷区人民的同情,为收复失地、统一祖国而呐喊,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他的爱国情怀执着坚贞,至死不渝。 关键词陆游;爱国诗;爱国情怀

序言 陆游(1125~1210), 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陆游生活在北宋后期至南宋前期。这时期,战争不断,江山支离破碎,百姓苦难深重。陆游的的一生是爱国的一生,是为了国家统一而呐喊、抗战的一生。年轻时,因触犯奸相秦桧被罢黜之后,仍保持万里从戎、以身报国的豪情,并一如既往;壮年之后坐卧所思仍是抗战立功、洗雪国耻;即使是到了生命的最后时刻,诗人的爱国热情依然没有一丝衰竭,念念不忘的仍是国家的统一。陆游是宋代最杰出的诗人,他一生写了很多诗,自称“六十年间万首诗”。他的大量诗篇贯穿着一条红线,就是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陆游的爱国诗词内容博大,思想精深,感情真挚,多层次、多角度、深入全面地表现了作者的爱国精神,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 一、情系国家统一,至死不渝 陆游童年时期便经历了由于金兵入侵所导致的逃难生活,在他幼小的心灵上铭刻了对敌人的仇恨。青年时期,他受到有名的爱国者、大诗人曾几的影响,以诗歌为武器参加了爱国抗金的社会斗争和民族斗争。自此,无论陆游身处南郑前线、成都幕府,还是临安朝廷、山阴家乡,甚至是梦寐之中、临终之时,都念念不忘收复失地,完成国家统一的大业。了解、研究陆游的人都知道他的绝笔诗《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潘安《悼亡诗》原文及赏析

潘安《悼亡诗》原文及赏析 潘安《悼亡诗》原文及赏析 潘安悼亡诗 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 之子归穷泉,重壤永幽隔。 私怀谁克从,淹留亦何益。 黾勉恭朝命,回心返初役。 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 帏屏无芳菲,翰墨有余迹。 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 怅恍如或存,回惶忡惊惕。 如彼翰林鸟,双萋一朝只。 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 春风缘隙来,晨溜承檐滴。 寝息何时忘,沈忧日盈积。 庶几有时衰,庄缶尤可击。 -------------------------- 曜灵运天机,四节代迁逝。凄凄朝露凝,烈烈夕风厉。 茵帷张故房,朔望临尔祭。悲怀感物来,泣涕应情陨。 驾言陟东阜,望坟思纡轸。徘徊墟墓间,欲去复不忍。 落叶委埏侧,枯荄带坟隅。孤魂独茕茕,安知灵与无? 潘安悼亡诗赏析 这一首《悼亡诗》作于何时?大约是杨氏死后一周年,即晋惠帝永康九年(299)所作。何焯《义门读书记》说:“安仁《悼亡》,盖在终制之后,荏苒冬春,寒暑忽易,是一期已周也。古人未有丧而赋诗者。”结合诗的内容考察,是可以相信的。 “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帏屏无髣髴,翰墨有馀迹。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怅恍如或存,回惶忡惊惕。”是第二部分,写诗人就要离家返回任所,临行之前,触景生情,心中有说不出的悲哀和痛苦。看到住宅,自然想起亡妻,她的音容笑貌宛在眼前;进入房间,自然忆起与爱妻共同生活的美好经历,她的一举一动,使诗人永远铭记在心间。可是,在罗帐、屏风之间再也见不到爱妻的形影。见到的是墙上挂的亡妻的笔墨遗迹,婉媚依旧,余香未歇。眼前的'情景,使诗人的神志恍恍忽忽,好像爱妻还活着,忽然想起她离开人世,心中不免有几分惊惧。这一段心理描写,十分细腻的表现了诗人思念亡妻的感情,真挚动人。这是全诗的最精采的部分。 潘岳的悼亡诗赋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即富于感情。此诗也不例外。陈祚明说:“安仁情深之子,每一涉笔,淋漓倾注,宛转侧折,旁写曲诉,刺刺不能自休。夫诗以道情,未有情深而语不佳者;所嫌笔端繁冗,不能裁节,有逊乐府古诗含蕴不尽之妙耳。”(《采菽堂古诗选》卷十一)这里肯定潘岳悼亡诗的感情“淋漓倾注”,又批评了他的诗繁冗和缺乏“含蕴不尽之妙”,十分中肯。沈德潜对潘岳诗的评价不高,但是对悼亡诗,也指出“其情自深”(《古诗源》卷七)的特点。的确,潘岳悼亡诗感情深沉,颇为感人。 由于潘岳有《悼亡诗》三首是悼念亡妻的,从此以后,“悼亡诗”成为悼念亡妻的专门诗篇,再不是悼念其他死亡者的诗篇。

南宋诗人陆游的爱国诗句大全

南宋诗人陆游的爱国诗句大全【篇一】 1、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书愤五首·其二》 2、白首自知疏报国,尚凭精意祝炉熏。——《书愤五首·其四》 3、关河自古无穷事,谁料如今袖手看!——《书愤五首·其三》 4、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5、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候》 6、逆胡未灭心未平,孤剑床头铿有声。——《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 7、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闻武均州报已

复西京》 8、扈跸老臣身万里,天寒来此听江声!——《龙兴寺吊少陵先生寓居》 9、忽记横戈盘马处。散关清渭应如故。——《蝶恋花·桐叶晨飘蛩夜语》 10、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11、自许封候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12、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篇二】 1、王师入秦驻一月,传檄足定河南北。——《晓叹》 2、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3、归计未成留亦好,愁肠不用遶吴门。——《出县》 4、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关山月》 5、国仇未报壮士老,匣中宝剑夜有声。——《长歌行》 6、羽箭雕弓,忆呼鹰古垒,截虎平川。——《汉宫春》 7、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平燕赵。——《老马行》 8、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陇头水》 9、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金错刀行》 10、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病起书怀》【篇三】 1、公卿有党排宗泽,帷幄无人用岳飞。——《夜读有感》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 3、平生铁石心,忘家思报国。——《太息·宿青山铺作》

论陆游的诗歌爱国主题及表现形式和特点

毕业论文 中文题目:论陆游的诗歌爱国主题及表现形式和特点 英文题目:Theory of lu you's patriotic poetry theme and form of expression and characteristics 二○一六年五月

东华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摘要 摘要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陆游是继屈原、杜甫之后,最有影响的伟大爱国诗人.同时,陆游也是我国文坛上伟大的爱国作家,他的诗词内容丰富,气势恢弘,感情炽热,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他一生创作的许多佳作名篇,是我国古代诗坛的爱国绝唱,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国家民族而英勇奋斗.本文就对陆游诗歌的爱国主题的表现形式和特点进行了分析,对后人坚定自己的崇高理想和爱国主义精神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强烈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陆游;爱国主题;表现形式

东华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Abstract Abstract In the history of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Lu you is after Qu yuan, Du fu, the most influential one of the great love The poet. At the same time, lu you is also our country great patriotic writers in the literary world, his poetry rich in content, grand, feeling hot, is permeated with strong patriotic passion. All his life he created many excellent masterpiece, is our country ancient poets patriotic song, inspired generations of Chinese people fought for the nation. In this paper, the performance of lu you's poetry patriotic theme forms and characteristics are analyzed, for the posterity firmly own lofty ideals and patriotism has far-reaching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and the strong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words】Lu you;Patriotic theme; pattern of manifestation

陆游的七言律诗《书愤五首》(其一)

陆游的七言律诗《书愤五首》(其一)《书愤五首》(其一) 宋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赏析】 首联发问,回顾年少气盛时的想法,原以为只要有报国之心,就 一定有机会于战场杀敌,不曾想自己的报国之路会如此的艰难。颔联“概括自己平生所至,是对抗金英雄的追思,表现出高昂的战斗情绪,极有鼓舞人心的作用。颈联写岁月催人,壮志未酬,已生华发,以沉 痛的笔调,抒发了极度的愤慨。 尾联“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两句,通过对诸葛亮 的赞扬,叹息南宋朝廷中没有谋略、将帅之才,流露出对朝廷不思恢 复的气愤。诸葛坚持北伐,出兵伐魏前曾写了一篇的《出师表》,表 达了自己“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坚强 决心。千载而下,无人可与之相提并论。很明显,诗人用典意在贬斥 朝野中碌碌无为、妥协怯懦的投落派,表明自己爱国热情至老不移, 恢复中原之志亦将“名世”。此诗虽然没有用一个“愤”字,但是胸 之“愤”已弥漫在字里行间,以愤而为诗,诗便尽是愤。 扩展阅读:陆游的家世背景 陆游出生于名门望族、江南藏书世家。陆游的高祖陆轸是大中祥 符年间进士,官至吏部郎中;祖父陆佃,师从王安石,精通经学,官 至尚书右丞,所著《春秋后传》、《尔雅新义》等是陆氏家学的重要

要典籍。1陆游的父亲陆宰,通诗文、有节操,北宋末年出仕,南渡后,因主张抗金受主和派排挤,遂居家不仕;陆游的母亲唐氏是北宋宰相 唐介的孙女,亦出身名门。 宣和七年(1125年)十月十七日,陆宰奉诏入朝,由水路进京,于淮河舟上喜得第三子,取名陆游。同年冬,金兵南下,并于靖康二 年(1127年)攻破汴京(今开封),北宋灭亡(靖康之耻),陆宰携 家眷逃回老家山阴。建炎三年(1129年),金兵渡江南侵,宋高宗率 臣僚南逃,陆宰改奔东阳,家境才开始逐步安定下来,时陆游年仅四岁。 陆游出生于两宋之交,成长在偏安的南宋,民族的矛盾、国家的 不幸、家庭的流离,给他幼小的心灵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扩展阅读:陆游的诗歌内容 陆游的诗歌涵盖面非常广泛,几乎涉及到南宋前期社会生活的各 个领域,按内容大致可分为四个方面: ①坚持抗金,讨伐投落派。陆游坦率直言“和亲自古非长策”,“生逢和亲最可伤,岁辇金絮输胡羌”,并揭露“诸公尚守和亲策, 志士虚捐少壮年”。其乐府诗《关山月》高度概括了上层统治者和守 边士兵、沦陷区人民在主战和主和立场上的矛盾,集中揭露了南宋统 治集团的妥协求和政策造成的严重恶果。陆游的这类诗歌,以其鲜明 的战斗性、针对性,鼓舞了人们的抗金的斗志,得到志士仁人的推许。 ②抒发慷慨激昂的报国热情和壮志未酬的悲愤。陆游年轻时就以 慷慨报国为己任,把消灭入侵的敌人、收复沦陷的国土当作人生第一 要旨,但是他的抗敌理想屡屡受挫。于是,他的大量诗歌,既表现了 昂扬的斗志,也倾诉了深沉的悲愤之情。如《书愤》一诗,诗人一心 报国却壮志难酬,昂扬豪壮中带着苍凉悲怆,既是诗人个人的遭遇也 是民族命运的缩影,是这类作品的典型代表。

七言爱国诗

七言爱国诗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宋· 扬子江 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从军行 李白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州桥》【宋】范成大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

忍泪失声问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仍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出塞曲》 【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自题小像 诗人:朝代:近代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宋· 扬子江 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从军行 李白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州桥》【宋】范成大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

忍泪失声问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仍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

陆游的爱国诗句大全

陆游的爱国诗句大全 导读:爱国诗句陆游的爱国诗句大全 1、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关山月》 2、扈跸老臣身万里,天寒来此听江声!——《龙兴寺吊少陵先生寓居》 3、虽三户能抗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金错刀行》 4、平生铁石心,忘家思报国。——《太息·宿青山铺作》 5、平生万里心,执戈王前驱。——《夜读兵书》 6、羽箭雕弓,忆呼鹰古垒,截虎平川。——《汉宫春》 7、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8、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 9、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 10、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书愤五首·其一》 11、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平燕赵。——《老马行》 12、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13、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病起书怀》 14、白首自知疏报国,尚凭精意祝炉熏。——《书愤五首·其四》 15、诸公可叹善谋身,误国当时岂一秦。——《追感往事》 16、归计未成留亦好,愁肠不用遶吴门。——《出县》

17、愿公思此宽羁旅,静胜炎曦岂易侵。——《寄陈鲁山·其二》 18、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19、自许封候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20、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病起书怀》 21、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书愤五首·其二》 22、国仇未报壮士老,匣中宝剑夜有声。——《长歌行》 23、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夜泊水村》 24、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25、王师入秦驻一月,传檄足定河南北。——《晓叹》 26、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金错刀行》 27、逆胡未灭心未平,孤剑床头铿有声。——《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 28、忽记横戈盘马处。散关清渭应如故。——《蝶恋花·桐叶晨飘蛩夜语》 29、关河自古无穷事,谁料如今袖手看!——《书愤五首·其三》 30、公卿有党排宗泽,帷幄无人用岳飞。——《夜读有感》 31、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夜泊水村》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陆游《书愤》阅读训练附答案

陆游《书愤》阅读训练附答案 【原文】:书愤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雪夜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阅读训练】:一、1.简要概括诗歌颔联描写的内容。(2分)2.“塞上长城”引用了南朝宋时名将檀道济的典故。皇帝要杀他,他说:“自毁汝万里长城。”“出师一表真名世”引用了三国时(人名)的典故。(1分)3.本诗围绕哪个字展开,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二、1.了解诗人笔下的古人、古事、古迹是怎样的?(作者怀什么古)2.把握诗人态度,归结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作者在怀古中的态度、感情)3.运用什么手法来表现?(特别要注意分析典故)三、1.如何理解“书愤”之“愤”?它包含哪些感情?它是通过什么样的表现手法呈现出来的?2.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诗歌的倒装性)这一联忆过去,塑造了诗人早年的自我形象那时他有满腔的爱国热忱,却不懂得世道的艰难,遥望着北方被金人占领的中原地带,胸中的愤恨郁积如山这里暗示了诗人什么样的愿望?这里能体现陆游的抑郁、悲愤之情吗?3.颔联既是叙事,也是写景你能说出它在写景上的特点吗?你还能举出一例运用了此种手法的其它诗句吗?4.如何理解“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两句诗?【参考答案】一、1.宋金两国交兵的战争场面。 2.诸葛亮 3.本诗围绕“愤”字展开,抒发了诗人无私报国但抑郁不得志的强烈愤慨。二、1、怀什么古——颔联既是叙事又是写景,概括了25年前的两次胜利的战斗(古事):瓜洲渡击退金兵的进犯,大散关失而复得,充满豪情气势。尾联叙事抒情,写了诸葛亮(古人)在《出师表》中曾说过“北定中原兴复汉室”。2、作者的情感态度:结合首联和颈联表达出作者渴望报国、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及自己壮志未酬,却年事已高的悲愤沉痛,尾联诗人以诸葛亮自况(同病相怜型)诸葛亮在《后出师表》曾说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话,诗人正是以此自勉,表明他敬仰诸葛、渴望建功立业之愿,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3、艺术手法:这首诗对比手法的运用成功,富有表现力,如:昔年之壮举与今日之衰颓,“塞上长城”之理想与“世事多艰”之现实,诸葛亮之积极进取与南宋统治者之苟且偷安等对比。三、1.报国无门,功业无成对比2.欲图收复失地愤“世事艰”,暗指投降派把持朝政,这是为下文“空自许”作铺垫从章法上说,点了诗题中的“愤”字3.只用六个名词组接,勾勒出两幅气壮山河的战争图

柳原文-翻译及赏析

柳原文|翻译及赏析 创作背 此大约是唐宣宗大中五年(851年)在长安初应东川节度使柳仲郢之聘时所作。李商隐在被柳仲郢辟为节度书记后的几年离都在柳幕中,所以他的咏柳诗往往借府主的姓氏抒发感慨。此诗即为其中一首。诗人写此诗时,妻子刚刚病故,自己不久又将只身赴蜀,去过那使人厌倦的幕府生涯,悼念妻子,悲叹前路,其心情之惨苦可知。 文学 这是借咏柳自伤迟暮、倾诉隐衷的一首七绝,诗人借柳的形象来自比,抒发情感。 诗写的是秋日之柳,但诗人不从眼前写起,而是先追想它春日的情景,然后再回到眼前的柳上来。一、二句曾逐东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意为春日细长低垂的柳枝,随风轻扬,最易使人联想起舞女的飘然舞姿。这个舞字,形象地表现春柳的婀娜多姿,同时,又把柳枝与热闹的舞筵结合起来,更加衬托了柳枝的欢乐。拂舞筵三字,仿佛使人看到柳枝同舞女一同翩翩起舞的场面,分不清谁是舞女,何为柳枝,两者互衬,优美动人!本来是东风吹得柳枝飘动,诗

中却用一逐字,说柳枝在追逐东风,变被动为主动,写出柳枝的蓬勃生气。对句又紧接舞筵,从时、地两个方面加重描绘,说明这不是一般的舞筵,而是春日乐游苑上的舞筵。断肠天指繁似锦的春日,断肠即销魂,言花之色香使人心醉神摇。春风荡漾,百花争艳,长安乐游苑上,士女如云,舞筵上觥筹交错,歌管迭奏,红裙飘转,绿袖翻飞,碧绿的柳枝,同舞女一道翩翩起舞,好一幅春光明媚,繁华似锦的场景。 三、四句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却陡然一转,描绘出杨柳完全相反的另一种景象。清秋,喻秋色已深;清秋又当斜阳,环境更加凄凉。临近生命终结的秋蝉,鸣声更加凄厉。本来是斜阳照着柳枝,秋蝉贴在柳枝之上哀鸣,诗中却用两个带字,反说柳枝带着它们,此与第一句中的逐字一样,又使柳枝由被动变为主动,化客观死景为活景,表现出秋日之柳的不幸。第三句既是反诘,又是感叹,同时又是转折。肯字或释为会(见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但如果解作肯不肯的肯,诗意似更深邈:既然是如此萧条,那你(柳)为何又肯捱到秋天来啊!言外之意是说不如不到秋天来,大有悲不欲生之痛。此处的转折,用了如何肯到这样顿挫有力的明转,增强了对比感。春日之柳的繁盛,正反衬出秋日之柳的枯凋;春日愈是繁华得意,愈显出秋日的零落憔悴。诗正是通过这种强烈的对比描绘,来表现对秋柳稀疏衰落的悲叹之情。两句中,虚字运用亦很精妙。第三句如何、肯到连用,可反诘、感叹语气更加强烈。结句已带、又带,更是层层推进。

爱国诗人陆游读后感

爱国诗人陆游读后感 在我华夏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许多优秀杰出的英雄人物,陆游就是其中一个,我们看看下面的爱国诗人陆游读后感。 爱国诗人陆游读后感1 陆游是我国中国南宋诗人,他创作了爱国诗篇九千三百余首。 他创作的大部分诗篇都跟抗击侵略者有关,或者是跟军营里的艰苦生活有关,如:‘失衣卧枕戈,睡觉身满霜’。 他的爱国情怀是谁都无法比拟的,在他三十岁那年,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第一名,但遭到了大奸臣秦桧的打击,被除掉了姓名,但她并没有回信,他三十四岁那年,当上了一个县官的属员,他又凭着才干担任了一个较大的官职,可是官场险恶,他又被罢免回乡,他四十五岁那年投奔了王炎旗下,努力为百姓做事,收复祖国的大好河山。 但因南宋皇帝屈膝投降,陆游的愿望再一次破灭,当公元一千二百一十年时,他已是一位八十五岁的老人了,他一生爱国如命在他去世前夕,用尽了全力写下了《示儿》这首诗,之后,他就逝世了。 他的这种爱国精神,真是世间少有,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爱国诗人陆游读后感2 当我读完《爱国诗人陆游》这篇文章后,受益匪浅。 陆游是宋朝时著名的爱国诗人,他从小就受到了父亲的教育,立下了报国之志。 30岁那年,陆游参加了礼部举行的考试,并且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第一名,但遭到奸臣秦桧的打击,被除了名。 认为然而这一打击并没有使陆游灰心。回家以后,他仍然攻读兵书,认真练武。 准备与国建功立业。34岁时陆游终于当上了一个较大的官职,但又一次因为坚决主张北伐,受到了投降派的排挤,被罢免回乡。 陆游45岁那年,过上了军旅生活。他竭尽全力收复祖国失地,并多次亲临前线深深地感受到了广大人民渴望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因此,在这期间,他写下了不少爱国诗篇。只因南宋皇帝屈服投降,陆游的愿望又被破灭了。 公元1210年,陆游已经是一位85岁的老人了,但他仍然念念不忘收复北方大好河山。有一天,他的身体十分虚弱了。躺在床上动也不能动,眼神失去光彩,嘴里不停喘着粗气。 可是,当他看到乡亲们和他的儿子来到他的眼前,他用力支撑着,写下了《示儿》这首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写完

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原文-翻译及赏析

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原文|翻译及赏析 写作背景 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19岁的纳兰性德与17岁的卢氏成婚。纳兰卢氏父亲卢兴祖官至两广总督,是两省的最高军政长官,封疆大吏。有关卢氏的记述道夫人生而婉,性本端庄,贞气天情,恭客礼典。明珰佩月,即如淑女之章,晓镜临春,自有夫人之法幼承母训,娴彼七襄,长读父书,佐其四德。从中可以知道卢氏是一个美丽端庄、有教养、有文化、三从四德的标准淑女。 纳兰性德成婚3年后,妻子卢氏因难产而亡,年仅21岁。生离的无奈已令词人哀愁,不期而至的死别就更令其肠断了,从此以后,悼亡之吟不少,知己之恨尤多,无论是亡妻的生辰、忌日,还是词人身在家园塞上,始终没有停止他的哀吟婉唱。 纳兰性德在卢氏亡后,词风也为之改变,悼念之作不止,哀吟之唱不绝。 词作赏析 《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是纳兰性德悼亡词中的代表作。其悼亡词有四十首之多,皆血泪交溢,语痴入骨。此词尤称绝唱。词从空

阶滴雨,仲夏葬花写来,引起伤春之感和悼亡之思;又以夜台幽远,音讯不通,以至来生难期,感情层层递进,最后万念俱灰。此生已矣,来世为期?全词虚实相间,实景与虚拟,所见与所思,糅合为一,历历往事与冥冥玄想密合无间。纳兰词哀感顽艳、令人不能卒读,于此可见一斑。 词起得突兀:此恨何时已?此乃化用李之仪《卜算子》词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成句,劈头一个反问,道出词人心中对卢氏之死深切绵长、无穷无尽的哀思。作者既恨新婚三年竟成永诀,欢乐不终而哀思无限;又恨人天悬隔,相见无由,值此亡妇忌日,这种愁恨更有增无已。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三句,更渲染出悼亡的环境氛围。滴空阶二句,化用温庭筠《更漏子》下阕词意,温词曰: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能清晰听到夜雨停歇之后,残雨滴空阶之声的人,一定有着郁闷难排的心事,温飞卿是为离情所苦,纳兰容若则为丧妻之痛,死别之伤痛自然远过于生离,故其凄苦更甚。卢氏死于农历五月三十日,此时已是夏天,争奇斗艳的百花已大都凋谢,故称葬花天气。此处有两措辞当注意:其一明属夏夜,却称寒更,此非自然天气所致,乃寂寞凄凉之心境感受使然;其二是词人不谓落花,而称葬花,葬与落平仄相同自非韵律所限。人死方谓葬,用葬字则更切合卢氏之死,如春花一样美艳的娇妻,却如落花一样零落成泥碾作尘。如今之葬花天气,妻死整整三年,仿佛大梦一场,但果真是梦也早该醒了。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二句承上句来,

有关爱国的诗句

有关爱国的诗句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有关爱国的诗句 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2.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6.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8.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11.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1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13.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杜甫 14.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5.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陆游 16.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17.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吉鸿昌 18.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19.契阔死生君莫问,行云流水一孤僧。无端欢笑无端哭,纵有欢肠已成冰。——晏殊和尚 20.向北望星提剑立,一生长为国家忧。——李梦阳

21.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忠家。——于谦 22.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陆游 23.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陆游《病起书怀》 24.忧国忘家,捐躯济难。——三国志 25.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李白 26.死去无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陆游《示儿》 27.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28.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陆游《诉衷情》 29.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陆游 30.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书愤》 31.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陆游《关山月》 32.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陆游《关山月》 33.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陆游《金错刀行》 34.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陆游《金错刀行》 35.出世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 36.逆胡未灭心未平,孤剑床头铿有声。——陆游《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 37.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陆游《陇头水》 38.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39.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辛弃疾《鹧鸪天》 40.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辛弃疾《南乡子》 41.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 42.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

爱国诗:陆游《书愤五首·其一》原文翻译及赏析

爱国诗:陆游《书愤五首·其一》原文翻译及赏析 书愤五首·其一 宋代: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译文 年轻时就立志北伐中原,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艰难。我常常北望那中原 大地,热血沸腾啊怨气如山啊。 记得在瓜州渡痛击金兵,雪夜里飞奔着楼船战舰。秋风中跨战马纵横 驰骋,收复了大散关捷报频传。 想当初我自比万里长城,立壮志为祖国扫除边患。到如今垂垂老鬓发 如霜,盼北伐盼恢复都成空谈。 不由人缅怀那诸葛孔明,出师表真可谓名不虚传,有谁像诸葛亮鞠躬 尽瘁,率三军复汉室北定中原! 注释 书愤:书写自己的愤恨之情。书,写。 早岁:早年,年轻时。那:即“哪”。世事艰:指抗金大业屡遭破坏。 “中原”句:北望中原,收复故土的豪迈气概坚定如山。中原北望,“北望中原”的倒文。气,气概。

“楼船”句:此时作者三十七岁,在镇江府任通判。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张浚以右丞相都督江淮诸路军马,亲率水兵乘楼船往来于 建康、镇江之间。但不久兵败符离,收复故土的愿望化为泡影。楼船,指采石之战中宋军使用的车船,又名明轮船、车轮柯。车船内部安装 有以踩踏驱动的机械连接船外的明轮,依靠一组人的脚力踩踏前行。 车船在宋代盛极一时。因这种战船高大有楼,故把它称之为楼船。瓜洲:在今江苏邢江南长江边,与镇江隔江相对,是当时的江防要地。 “铁马”句:孝宗乾道八年(1172),王炎以枢密使出任四川宣抚使,谋划恢复中原之事。陆游人其军幕,并任干办公事兼检法官赴南郑 (今陕西汉中)。其间,他曾亲临大散关前线,研究抗敌策略。但不 久王炎调回京城。收复故土的愿望又一次落空。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大散关:在今陕西宝鸡西南,是当时宋金的西部边界。 “塞上”句:意为作者徒然地自许为是“塞上长城”。塞上长城,比 喻能守边的将领。《南史·檀道济传》载,宋文帝要杀大将檀道济, 檀临刑前怒叱道:“乃坏汝万里长城!” 衰鬓:年老而疏白的头发。斑:指黑发中夹杂了白发。 出师一表:蜀汉后主建兴五年(227)三月,诸葛亮出兵伐魏前曾写了 一篇《出师表》,表达了自己“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坚强决心。名世:名传后世。 堪:能够。伯仲:原指兄弟间的次第。这里比喻人物不相上下,难分 优劣高低。杜甫《咏怀古迹》诗之五称赞诸葛亮说:“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创作背景 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陆游居家乡山阴时所作。陆游时年 六十有一,这已是时不待我的年龄,不过诗人被黜,罢官已六年,挂 着一个空衔在故乡蛰居。想那山河破碎,中原未收而“报国欲死无战

孤雁儿·世人作梅诗原文-翻译及赏析

孤雁儿·世人作梅诗原文|翻译及赏析 背 这首词明为咏梅,实为悼亡,寄托了词人对于朝廷南迁后不久不幸病故的爱侣赵明诚的深挚感情和凄楚哀思。 一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开门见,倾诉寡居之苦。藤床,乃今之藤躺椅。据明高濂《遵生八笺》记载,藤制,上有倚圈靠背,后有活动撑脚,便于调节高低。纸帐,亦名梅纸帐。据宋林洪《山家清供》云,其上作大方形帐顶,四周用细白布制成帐罩,中置布单、楮衾、菊枕、蒲褥。宋人词作中,这种陈设大都表现凄凉慵怠情景。朱敦儒《念奴娇》云:照我藤床凉似水。意境相似,写一榻横陈,日高方起,心情孤寂无聊沉香断续玉炉寒,使人想起词人《醉花阴》中的瑞胸销金兽。然而这一寒字,更突出了环境的凄冷与心境之痛苦。此时室内唯有时断时续的香烟以及香烟灭了的玉炉相伴。伴我情怀如水一句,把悲苦之情变成具体可感的形象。 赏析二 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游春意。以汉代横吹曲中的《落》照应咏梅的命题,让人联想到园中的梅花,好像一声笛曲,催绽万树梅花,带来的消息。然梅心惊破一语更奇,不仅说明词人语言的运

用上有所发展,而且显示出她感情上曾被激起一刹那的波澜,然而意思很含蓄。闻笛怀人,因梅思春,她词中是不止一次用过。这是一歇拍,词从这一句开始自然地过渡到下片,上片主要写自己的凄冷孤苦,下片则着重写对爱侣赵明诚的思念。 下阕正面抒写悼亡之情,词境由晴而,跌宕之中意脉相续。小句,将外境与内境融为一体。门外细雨潇潇,下个不停;门内伊人枯坐,泪下千行。以雨催泪,以雨衬泪,写感情的变化,层次鲜明,步步开掘,愈写愈深刻;但为什么无佳思,为什么情怀如水和泪下千行,却没有言明。直至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才点明怀念丈夫的主旨。吹箫人去用的是秦穆公女弄玉与其夫箫史的典故,见《列仙传》。这里的吹箫人是说箫史,比拟赵明诚。明诚既逝,人去楼空,纵有梅花好景,又有谁与她倚阑同赏呢?词人回想当年循城远览,踏寻梅的情景,心中不由怆然感伤。 结尾三句化用陆凯赠梅与范晔的故事,表达了深重的哀思。陆凯当年思念远长安的友人范晔,曾折下梅花赋以赠。可是词人今天折下梅花,找遍人间天上,四处茫茫,没有一人可供寄赠。其中人间天上一语,写尽了寻觅苦:没个人堪寄,写尽了怅然若失之伤。全词至此,戛然而止,而一曲哀音,却缭绕不绝。 这首词妙在化用典故,婉若已出;咏梅悼亡,浑然一体;口语入词,以俗写雅,独树一枝 评析

陆游的爱国诗词18首

陆游的爱国诗词 18 首 1、《示儿》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洲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3、《龙兴寺吊少陵先生寓居》 中原草草失承平,戍火胡尘到两京。 扈跸老臣身万里,天寒来此听江声! 4、《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5、《病起书怀》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6、《夜泊水村》 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 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 7、《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8、《秋晚登城北楼》 幅巾藜杖北城头,卷地西风满眼愁。 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秋。 山河兴废供搔首,身世安危入倚楼。 横槊赋诗非复昔,梦魂犹绕古梁州。 9、《金错刀行》

黄金错刀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芒。 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 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 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 尔来从军天汉滨,南山晓雪玉嶙峋。 10、《关山月》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11、《陇头水》 陇头十月天雨霜,壮士夜挽绿沉枪。 卧闻陇水思故乡,三更起坐泪数行。 我语壮士勉自疆;男儿堕地志四方。 裹尸马革固其常,岂若妇女不下堂? 生逢和亲最可伤,岁辇金絮输胡羌。 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 12、《长歌行》 人生不作安期生,醉入东海骑长鲸; 犹当出作李西平,手枭逆贼清旧京。 金印辉煌未入手,白发种种来无情。 成都古寺卧秋晚,落日偏傍僧窗明。 岂其马上破贼手,哦诗长作寒螿鸣? 兴来买尽市桥酒,大车磊落堆长瓶; 哀丝豪竹助剧饮,如锯野受黄河倾。 平时一滴不入口,意气顿使千人惊。 国仇未报壮士老,匣中宝剑夜有声。 何当凯旋宴将士,三更雪压飞狐城! 13、《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14、《诉衷情》 青衫初入九重城。结友尽豪英。 蜡封夜半传檄,驰骑谕幽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