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性危害因素控制

职业性危害因素控制
职业性危害因素控制

职业性危害因素是指对劳动者的健康和劳动力可能产生的有害的职业性因素。

1.化学因素

化学因素是最为多见的引起职业病的有害因素。它主要包括生产性毒物和生产性粉尘。

(1)生产性毒物是指生产过程中形成或应用的各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①金属与类金属,如铅、汞、锰、镉、铬、砷、磷等,有各自的靶器官毒性。

②刺激性气体,如氨、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光气、硫酸二甲酯、臭氧等,可能会引起急性中毒,出现急性支气管炎、化学性肺泡炎和肺水肿。

③窒息性毒物,如一氧化碳、硫化氢、二氧化碳和氰化物等,可引起缺氧而发生昏迷。

④有机溶剂,如醇类、酯类、氯烃、芳香烃等,具有脂溶性、亲神经性,且具有麻醉作用。此外,苯可抑制骨髓造血,氯烃可引起肝损害。

⑤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如苯胺、硝基苯等,可使血红蛋白氧化为高铁血红蛋白,从而使血红蛋白失去携氧的功能,出现紫绀和缺氧。

⑥杀虫剂,如有机氯、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和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等。杀虫剂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中毒时可能发生昏迷、抽搐的现象。

(2)生产性粉尘是指能够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它包括无机性粉尘、有机性粉尘和混合性粉尘三类,具体见表14-1。

表14-1 生产性粉尘的种类

2.物理因素

物理性有害因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不良的气候条件,如高温、高湿、热辐射、严寒等。

(2)异常气压,如高气压、低气压等。

(3)生产性噪声、震动。

(4)非电离辐射,如紫外线、红外线、微波、无线电波、激光、高频电磁场等。

(5)电离辐射,如X射线、α射线、β射线、γ射线、宇宙线等。

3.生物因素

生物性有害因素主要是指病原微生物和致病寄生虫,如炭疽杆菌、布氏杆菌、森林脑炎病毒等。

4.与劳动过程有关的职业性有害因素

与劳动过程有关的职业性有害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劳动强度过大或劳动安排与劳动者生理状态不适应。

(2)劳动组织不合理、劳动时间过长或休息制度不合理。

(3)长时间处于某种不良体位,长时间重复某一单调动作。

(4)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

5.卫生环境因素

卫生环境中的有害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作业场所设计不符合有关卫生标准和要求,如:厂房狭小、厂房建筑及车间布置不合理等。

(2)缺乏必要的卫生技术设施,如:缺少通风换气设施、采暖设施、防尘防毒设施、防噪防震设施、防暑降温设施、防射线设施、照明设施等。

(3)安全防护设施不完善,使用个人防护用具方法不当或防护用具本身存在缺陷等。

1-14.2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预防内容解读

1.生产工艺、生产材料的革新

以无职业性危险物质产生的新工艺、新材料,代替有职业性危害物质产生的工艺过程和原材料是最根本的预防措施,也是职业卫生技术在实践中加以应用的发展方向。

2.尽可能地提高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程度

以机械化生产代替手工或半机械化生产,可以有效地控制有害物质对人体的危害;采用隔离操作(将有害物质和操作者分离)和仪表控制(自动化控制),对于受生产条件限制、有害物质强度无法降低到国家卫生标准以下的作业场所,是很好的措施。

3.加强通风

加强通风是控制作业场所内污染源传播、扩散的有效手段。经常采用的通风方式有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换气。

(1)局部排风是在不能密封的有害物质发生源近旁设置吸风罩,将有害物质从发生源处直接抽走,以保持作业场所的清洁。

(2)全面通风换气,即利用新鲜空气置换作业场所内含有害物质的空气,以保持作业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低于国家卫生标准的一种方法。采取正确的通风措施,可以大大减少有害物质的散发面积,减少受害人员的数量。

4.使用必要的防护用品

在有害物质浓度很高的作业场所工作时,使用合格的个人防护用品可以减少有害物质从皮肤或呼吸道进入人体。

5.合理照明

合理照明是创造良好作业环境的重要措施。如果照明安排不合理或亮度不够,可造成操作者视力减弱,产品质量下降,工伤事故增多等严重后果。

6.合理规划厂区及车间

在新建、改建、扩建企业时,厂区的选择、规划,厂房建筑的配置以及生活设施、卫生设备的设计要周密、合理;车间内部工件、机器的布置要合乎人机工程学的要求,应尽量减小劳动强度,保证工人在最佳体位下操作。

7.合理安排劳动时间,严格控制加班加点

企业要对员工的生产、工作、学习和休息,根据劳逸结合的原则合理安排,确保员工有充沛的精力参加工作。

8.加强卫生保健

对员工实行定期健康检查,搞好厂区内的环境卫生工作。

9.湿式作业

在有粉尘产生的操作中采用加水的方法,可以大大减少粉尘的飞扬,减少粉尘在作业场

所空气中的悬浮时间。

10.隔绝热源

采用隔热材料或水隔热等方法将热源密封,可以防止高湿、热辐射对人体的不良伤害。

11.屏蔽辐射源

使用吸收电磁辐射的材料屏蔽隔绝辐射源,减少辐射源的直接辐射,是放射性防护中的基本方法。

12.隔、吸声

对于噪声污染严重的作业场所,应采取措施将噪声源与操作者隔离;用吸声材料将产噪设备密闭,减少产噪设备的震动等可以大大减少噪声污染。

1-14.3 职业病的认定与预防内容解读

1.职业病认定的条件

职业病必须具备下列三个条件。

(1)该疾病应与工作场所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密切有关。

(2)所接触的有害因素的剂量(强度或浓度)无论过去还是现在,足以导致疾病的发生。

(3)必须区别职业性与非职业性疾病所起的作用,前者的可能性必须大于后者。

2.职业病的特征

与其他职业伤害相比,职业病有以下特点。

(1)职业病的起因是由于劳动者在职业性活动过程中长期受到来自化学的、物理的、生物的职业性危害因素的侵蚀,或长期受不良的作业方法、恶劣的作业条件的影响。这些因素及影响对职业病的起因,直接或间接地、个别或共同地发生着作用。

(2)职业病不同于突发性事故或疾病,其病症要经过一个较长的逐渐形成期或潜伏期后才能显现,属于缓发性伤残。

(3)由于职业病多表现为体内生理器官或生理功能的损伤,因而是只见“病症”,不见“伤口”。

(4)职业病属于不可逆性损伤,很少有痊愈的可能。换言之,除了促使患者远离致病源自然痊愈之外,没有更为积极的治疗方法,因而对职业病预防问题的研究尤为重要。这就需要可以通过提高作业者的注意力、作业环境条件的改善和作业方法的改进等管理手段减少患病率。

3.职业病的认定

职业病认定是指在确认患者所得的疾患与生产劳动直接相关的前提下,从患者的病因、病种和职业接触史等多方面规定职业病的资格条件。依据《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凡有下列病症之一者,应被认定为职业病患者。

(1)职业中毒类

包括以下各种类型:铅及其化合物中毒(不包括四乙基铅)、汞及其化合物中毒、锰及其化合物中毒、镉及其化合物中毒、铍病、铊及其化合物中毒、钒及其化合物中毒、磷及其化合物中毒(不包括磷化氯、磷化锌、磷化铝)、砷及其化合物中毒(不包括砷化氢)、砷化氢中毒、氯气中毒、二氧化硫中毒、光气中毒、氨中毒、氮氧化物中毒、一氧化硫中毒、二硫化碳中毒、硫化氢中毒、磷化氢、磷化锌、磷化铝中毒、工业性氟病、氰及腈类化合物中毒、四乙基铅中毒、有机锡中毒、羰基镍中毒、苯中毒、甲苯中毒、二甲苯中毒、正乙烷中毒、汽油中毒、有机氟聚化物单体及其热裂解物中毒、二氯乙烷中毒、四氯化碳中毒、氯乙烯中毒、三氯乙烯中毒、氯丙烯中毒、氯丁二烯中毒、苯的氨基及硝基化合物(不包括三硝基甲苯)中毒、三硝基甲苯中毒、甲醇中毒、酚中毒、五氯酚中毒、甲醛中毒、硫酸二甲酯

中毒、丙烯酰胺中毒、有机磷农药中毒、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杀虫脒中毒、溴甲烷中毒、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根据《职业性中毒肝病诊断标准与处理原则》可以诊断的职业性中毒性肝病,以及根据《职业性急性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总则》可以诊断的其他职业性急性中毒。

职业中毒类职业病是由于长期接触职业性有毒物质,并且这些物质在人体内积累到一定量后所造成的。职业中毒又有急性中毒、亚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之分。

(2)职业性传染病

职业性传染病包括:炭疽、森林脑炎、布氏杆菌病等。

(3)职业性皮肤病

职业性皮肤病是由于劳动者的皮肤经常接触毒物、毒气,使皮层中有毒物质积累所致的皮肤病。包括:接触性皮炎、光敏性皮炎、电光性皮炎、黑变病、痤疮、溃疡、根据《职业性皮肤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可以诊断的其他职业性皮肤病。

(4)尘肺类职业病

尘肺类职业病包括:矽肺、煤工尘肺、石墨尘肺、炭黑尘肺、石棉肺、滑石尘肺、水泥尘肺、云母尘肺、陶工尘肺、铝尘肺、电焊工尘肺、铸工尘肺。

尘肺类职业病的起因是劳动者长期工作在生产性微尘浓度较大的场所,吸入的粉尘在体内(肺部)沉淀所致。其中危害最严重和危害最普遍的尘肺病分别是矽肺和煤工尘肺。

(5)物理因素职业病

物理因素职业病包括:中暑、减压病、高原病、航空病、局部振动病、放射性疾病(包括急性外照射放射病、慢性外照射放射病、内照射放射病和放射性皮肤烧伤)。

(6)职业性眼病

职业性眼病是劳动者的眼睛长期受紫外电弧光刺激所致的眼病。包括:化学性眼部烧伤、电光性眼炎、职业性白内障(含放射性白内障)。

(7)职业性耳鼻喉疾病

职业性耳鼻喉疾病包括:职业性耳聋和铬鼻病两种病症。前者是劳动者长期在超标的高分贝噪声环境中工作,而形成的听觉不可逆性疲劳损害;后者是由于重金属在鼻腔内积累而导致的损伤。

(8)职业性肿瘤

职业性肿瘤包括: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瘤、联苯胺所致膀胱癌、苯所致白血病、氯甲醚所致肺癌、砷所致肺癌、皮肤癌、氯乙烯所致肝血管肉瘤、焦炉人员肺癌、铬酸盐制造人员肺癌。这些病皆为劳动者长期接触的有毒物质在体内积累并逐渐造成细胞癌变的结果。

(9)其他职业病

其他职业病包括:化学灼伤、金属烟热、职业性哮喘、职业性变态反应性肺泡炎等。

4.职业病的预防管理

(1)作业环境管理

作业环境即生产环境,是指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由人为环境与自然环境因素组合而成的小环境。作业环境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劳动者对其适应能力的大小除了与自身条件有关外,主要受作业性质、作业方式和相应的技术组织措施的影响。作业环境不仅会影响工作效率,还会直接影响到职工的安全与健康。

在掌握了不同的作业及在作业环境中使用的物质、机器,可能给人体健康带来何种危害的知识的基础上,必须考虑有效的作业环境对策。

①换气设备:设置换气、排气设备,并时常进行保养、检查或改进。此外,还要设置必要的排出物收集、集尘装置。

②环境测定:从最重要的环境因素开始,对作业的特性以及有害物质的发生源、发生

量,随着时空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进行测定。对那些看似不重要的环境因素也不能轻视。

③采用封闭系统,探讨自动化或代替物品的使用。

④建立休息室,配置卫生设施等。

(2)作业管理

作业管理是指在给定的作业环境范围内,为使作业最安全、最舒适、最高效地进行而采取的保证措施。

①坚持不懈地进行卫生教育,特别是以使作业者对与之相关的作业对象的充分认识为目的的卫生教育为重点。

②标准化和严格遵守标准及协调性的作业,是安全、高效地从事作业的重要保障,因此必须对机械的配置、清洁、整顿,有害物的表示及处理方法,作业程序、作业姿势,应当使用的器具等内容进行管理和监督。

③责任者的选任及其职责权限的明确。

④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的选用及保养管理。

(3)健康管理

健康管理是指对职工的健康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并依据检查结果对其进行适当处置的过程,它是以对职工健康障碍进行早期发现为主要目的的管理。健康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①建立健康检查制度分以下两种情况进行。

a.对新入厂员工(包括因调动工作新上岗的员工)进行从事岗位工作前的健康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对其从事该岗位工作的适宜性与否作出判断。

b.对从事有害工种作业的职工,其所在单位要定期组织健康检查并建立健康档案。由于按规定接受职业性健康检查所占用的生产、工作时间,应按正常出勤情况处理。

②根据健康检查的结果既能观察职工群体健康指标的变化,又可以对职工个体的健康状况逐一进行评价,并对其进行适当的健康指导和治疗。当职工被确认患有职业病后,其所在单位应根据职业病诊断机构的意见,安排其医治和疗养。对在医治和疗养后被确认不宜继续从事原有害工种作业的职工,应在自确认之日起的两个月内将其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另行安排工作。

1-14.4 劳动防护用品使用内容解读

1.劳动防护用品的种类

常见的防护用品有以下几种。

(1)安全帽

头部是人体的神经中枢,工作时应特别注意对头部的保护。凡作业场所可能遭受飞落或下坠物碰撞时,作业人员应该佩戴安全帽、头盔以保护头部的安全,避免出现意外事故。电气作业人员用的安全帽可用于高压电线作业,以防作业人员因电击受伤。安全帽在酸碱等化学液体倒落时可保护头部。

此外,佩戴安全帽可防止头发被机器卷入。在佩戴安全帽前要先检查。帽壳如有损坏、刮伤、孔洞,应立即更换,以免影响其防护性能。内套与帽壳同样重要,主要功能在吸收冲、击能量,因此需检查内套各部分是否有断裂、磨损、裂痕等。

(2)眼部防护用品

眼睛是人体非常脆弱的器官,如果防护不当,在生产作业中很容易被飞溅的粉尘、液体或其他杂质伤害。

眼睛受到伤害的因素主要有有害光线、粉尘或飞屑、化学气体或液体、金属熔液等类型。

针对上列的危害因素,眼睛的防护用品可分为以下类型。

①遮光防护镜。主要用于防止气体、电弧熔接及熔炉等作业所产生的红外线、紫外线

等有害光线伤及眼睛。

②防尘眼镜。主要用于防止研磨作业所产生的火花、粉尘伤害眼睛。

③防化学喷溅物护目镜。主要用于酸、碱及其他有害液体和化学物喷溅的场所,对眼睛提供防护帮助。

(3)防护面罩

对于脸部的防护,从事下列作业时应佩戴适当的防护面罩。

①有熔接金属液或火花飞散的作业。

②暴露于强烈的辐射线的作业。

③有酸碱液或其他有毒化学物质飞溅的作业。

④有金属飞屑或其他可能伤及脸部与眼睛的作业。

需注意的是,使用防护面罩时,并不能提供对碰撞的防护,因此作业人员仍须佩戴适当的护目罩或安全眼镜以预防伤害。

(4)耳塞与耳罩

选择防音防护用品时,要依据必须防护的噪声量,同时也必须考虑作业环境及方法。如果作业时会弄脏双手并需定期将防护用品取下,则采用耳罩较好,因为耳塞易被弄脏并使耳朵受感染;

如果工作环境是热环境,则选用耳塞较好,因为热环境下使用耳罩会很不舒服。

(5)呼吸防护器

呼吸防护器是个人安全防护用品中最复杂的一个,对它的使用要有相当的了解,否则,如果使用效果不良或使用方法不当,会导致严重的后果,甚至造成人员伤亡。

呼吸防护器的主要功能是在有毒物质污染的环境下,将污染物过滤掉或供给作业人员可呼吸的空气,以保护使用者。

(6)手套

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几乎所有的工作场所都需使用双手作业,手部受伤的概率远远大于其他部位,因此需要对手的安全做认真防护。对手的最好的防护方法是戴手套,对臂部、手部及手指的防护在某些特殊场所是十分有用的。

许多的手套都是为了特殊工作而设计,根据作业性质的不同,制作的材料与型式也有所不同。如棉质手套主要是避免因摩擦而起水泡;石棉手套则是在高热作业的环境下使用;软皮手套是为焊接而设计;橡胶或乙烯树脂类手套是在处理腐蚀性的强酸及石化产品时使用等。

(7)防护衣

对身体的防护除了应有适当的穿着外,必要时应根据作业场所的工作性质与环境,穿着适当的防护衣。

一般常见的防护衣包括:一般用防护衣、防热衣、防冻夹克、静电衣、绝缘衣、耐腐蚀衣及处理辐射物质的防护衣等。

(8)安全鞋

对足部的防护主要是使用安全鞋,其前端有钢壳护趾,以避免脚趾不慎踢到重物或重物落下而击伤脚趾的伤害。安全鞋依用途而具有防滑性、防贯穿性、防渗透侵蚀性、防导电性等特征。

2.特殊劳动防护用品

特殊劳动防护用品是由国家认定的,在易发生伤害及职业危害的场合供员工穿戴或使用的劳动防护用品。

(1)对于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安全帽、安全带、绝缘护品、防毒面具、防尘口罩等员工个人特殊劳动防护用品,必须根据特定工种的要求配备齐全,并保证质量。对特殊防护用品应建立定期检验制度,不合格的、失效的防护用品一律不准使用。

(2)对于在易燃、易爆、烧灼及有静电发生的场所作业的员工,禁止向他们发放或使用化纤防护用品。

3.劳动防护用品的发放和使用

(1)发放防护用品的“三同”原则

①国家有关法规、制度规定,劳动防护用品应根据实际需要,本着“三同”(即同工种、同劳动条件、同标准)的原则发放。

②对于从事多工种作业的员工,应按其从事的主要工种发给劳动防护用品,其他防护用品随借随还。

③对于各学校来厂的实习学生和临时工、轮换工等,应按“三同”原则供给或借给劳动防护用品。

④对经常参加劳动和经常深入生产现场的生产管理人员和安技人员,均应按需要发给劳动防护用品。

(2)劳动防护用品的发放和使用规定

①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单位(以下简称使用单位)应为劳动者免费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防护用品。

②使用单位不得以货币或其他物品减少或替代应当配备的劳动防护用品。

③使用单位应教育本单位劳动者严格按照劳动防护用品使用规则和防护要求,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④使用单位应建立健全劳动防护用品的购买、验收、保管、发放、使用、更换、报废等管理制度,并应按照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要求,在使用前对其防护功能进行必要的检查。

⑤使用单位应到定点经营单位或生产企业购买特种劳动防护用品。购买的劳动防护用品须经本单位的安全技术部门验收,方准使用。

(3)防护用品的发放标准

①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工厂应该供给员工工作服或者围裙,并且根据作业需要,分别供给员工工作帽、口罩、手套、护腿和鞋套等防护用品。

a.有灼伤、烫伤或者容易发生机械伤害等危险的操作。

b.在强烈辐射热或者低温条件下的操作。

c.散放毒性、刺激性、感染性物质或者大量粉尘的操作。

d.经常使衣服腐蚀、潮湿或者特别脏的操作。

②在有危害健康的气体、蒸汽或者粉尘的场所操作的人员,应该由工厂供给适用的口罩、防护眼镜和防毒面具等。

③工作中发生有毒的粉尘和烟气,可能伤害口腔、鼻腔、眼睛、皮肤的,应该由工厂供给工人漱洗药水或者防护药膏等。

④在有噪音、强光、辐射热和飞溅火花、碎片、刨屑的场所操作的人员,应该由工厂供给护耳器、防护眼镜、防护面具和帽盔等。

⑤经常站在有水或者其他液体的地面上操作的人员,应该由工厂供给防水靴或者防滑鞋等。

⑥高空作业人员,应该由工厂供给安全带。

⑦电气操作人员,应该由工厂按照需要供给绝缘靴、绝缘手套等。

⑧经常在露天工作的人员,应该由工厂供给防晒、防雨的用具。

⑨在寒冷气候中必须露天进行工作的人员,应该由工厂根据需要供给御寒用品。

⑩在有传染疾病危险的生产部门中工作的员工,应该由工厂供给洗手用的消毒剂以及各种防护用品,并且必须由工厂负责定期对部门中的所有设施做消毒。

产生大量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的工厂,应该备有防毒救护用具,必要的时候应该设立

防毒救护站。

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关于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评价分为三种:预评价、控制效果评价、现状评价。本文所要介绍的就是其中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简称“控评”)。文中,将对职业病控制效果评价的概念、内容与方法进行简要介绍。 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是指,取得省级以上人民政府主管行政部门资质认证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依照国家职业卫生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在竣工验收阶段对建设项目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分析及确定,并将其对工作场所、劳动者健康的危害程度及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控制效果进行评价,最终作出客观、真实的验收评价结论。编写工作参照《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技术导则》(GBZ/T 197—2007)。按照我国规定,建设单位应当在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前委托评价机构进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主要包括收集材料、制定控制效果评价方案、工程分析、实施控制效果评价、编制控制效果评价报告等。 一、收集资料 应全面收集建设项目的批准文件和技术资料(包括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的报告等),还应熟悉、严格掌握国家、地方、

行业有关职业卫生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评价单位依据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预评价报告内容和工程建设及试运行情况,编制竣工验收前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方案。评价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评价目的、依据和范围;②工程建设概况,各项职业病防护设施建设及真实运行情况;③现场调查与监测的内容与方法,质量保证措施;④组织实施评价工作计划与进度、经费安排。 三、工程分析 应用生产工艺、职业卫生和卫生工程等知识和技术,认真分析和明确预评价项目的工程技术特点,主要内容:①建设项目概况,包括建设地点、性质、规模、设计能力、劳动定员、总投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专项经费投资;②总平面布置;③生产过程拟使用的原料、辅料、中间品、产品名称、用量或产量;④主要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及其布局;⑤主要生产工艺、生产设备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部位及其存在的形态;⑥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 四、实施控制效果评价 是对建设项目生产或使用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工作场所和劳动者健康的危害程度进行分析和评价;对采取的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控制效果进行评价;对存在的职业

职业危害因素识别与控制措施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控制措施 职业病防治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在这诸多方面中,弄清楚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危害因素的识别、分析与评价)是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切入点、首要任务,是开展职业卫生工作的前提,是职业卫生工作永恒的主题。这是由职业病危害因素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中所处的核心地位和作用决定的:它是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的重要因素;是用人单位依法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的直接依据;是开展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的依据;是开展健康监护工作的针对性依据;是开展职业病诊断的先决条件;是设置职业病防护设施和职业危害警示标识的依据;是提示佩戴个人防护用品的重要依据;是实施行政处罚的重要证据等。 一、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 (一)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下简称《职业病防治法》)第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用人单位设有依法公布的职业病目录所列职业病的危害项目的,应当及时、如实向卫生行政部门申报,接受监督。”但在监督工作中发现有的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申报项目不如实,或根本未申报职业病危害因素,原因有:其一,不知道要申报;其二,不懂得申报,由于用人单位从事职业病防治工作的人员大多为非专业人员,职业卫生知识相对缺乏,不明白哪些是职业病危害项目应当申报;其三,故意隐瞒不报,个别用人单位对申报工作认识不足,认为不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可以逃避监督;其四,已申报的绝大多数是在卫生监督部门的指引下被动式申报;其五,要如实申报离不开监测结果或化学品中文说明书,但这方面企业又常常不能提供。 (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报告 《职业病防治法》第十五条第一款规定:“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当向卫生行政部门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第十六条规定:“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前,建设单位应当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根据目前的情况看,大多数用人单位是在本法实施前已经开业,依法不需要提供职业病危害评价报告。但《职业病防治法》实施已有五个年头了,以用人单位按每年约20%的比例变迁计算,会有不少的新建设项目,按理来说这些新建设建设项目应当向卫生行政部门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事实上,这几年来我区仅有3个用人单位提交了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的用人单位一个也没有,这种现象在罗湖区存在,我市其它区情况也大致相同,可以说是深圳地区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有:其一,缺乏有关部门配合,仅靠卫生部门一已之力捉襟见肘。当卫生行政部门发现一个新企业没有依法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时,该企业往往已经获得工商营业执照,可以合法生产经营了。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第十五条有关规定,未提交预评价报告或预评价报告未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同意的,有关部门不得批准该建设项目。法律赋予了卫生行政部门较大的权力,但操作起来形同虚设。经贸部门引进外资、工商部门注册登记均未将卫生部门的审查作为前置条件,由于没有其他约束机制,导致审查工作难于落实;其二,技术服务能力未能满足评价工作需求。目前,我市只有2家单位取得了建设项目的评价资质(乙级),据了解,按照目前的技术力量,我市2家评价机构每年最多可完成50个项目的评价任务。以宝安为例,每年有500家以上的新办企业,如果全部要求进行评价,显然缺乏技术支持,而且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出具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周期长(一般要4到6个月甚至更长),企业难于接受在全部办完合法手续后再开业。其三,面对较高的评价费用(单项评价费用至少都要4万元以上),企业常常望而却步。其四,用人单位不知道,即使有的知道也不想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其五,监督和处罚力度不够。

不同职业危害因素对健康损害及预防

编号:SM-ZD-19391 不同职业危害因素对健康 损害及预防 Organize enterprise safety management planning, guidance, inspection and decision-making, ensure the safety status, and unify the overall plan objectives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不同职业危害因素对健康损害及预 防 简介:该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安全管理工作中组织实施企业安全管理规划、指导、检查和决策等事项,保证生产中的人、物、环境因素处于最佳安全状态,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一.生产性毒物 1.对于生产性毒物有哪些接触机会? 在生产劳动过程中主要有以下操作或生产环节有接触到毒物,例如原材料的开采与提炼,加料和出料;成品的处理、包装;材料的加工、搬运、储藏;化学反应控制不当或加料失误而引起冒锅和冲料,储存气态化学物钢瓶的泄漏,作业人员进入反应釜出料和清釜,物料输送管道或出料口发生堵塞,废料的处理和回收,化学物的采样和分析,设备的保养、检修等。 此外,有些作业虽未应用有毒物质,但在一定条件下亦有机会接触到毒物,甚至引起中毒。例如,在有机物堆积且通风不良的场所(地窖、矿井下的废巷、化粪池、腌菜池等)作业接触硫化氢,含砷矿渣的酸化或加水处理时接触砷化氢

(完整版)职业健康危害因素

职业健康危害因素 一、生产工艺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1.化学因素:主要包括生产性粉尘,生产性毒物。有的为原料,有的为中间产品,有的为产品。常见的 有氯、氨等刺激性气体,一氧化碳、氰化氢等窒息性气体。较长时间飘在空气中的各种粉尘,如滑石粉、石棉尘、电焊烟尘等。 2.物理性因素:包括各种异常气象条件:如夏天进入油罐车或油槽车内进行高温作业等;低温:如石蜡 成型的冷酷;生产性机械声:如球磨机、粉碎机等发出机械噪声;振动:如锻锤,风锤等;非电离辐射:如高频电磁场、电焊等产生的紫外线;电离辐射:如工业探伤用的X射线。 3.生物性因素:主要指细菌,寄生虫或病毒等能引起的与职业有关的疾病的生物性有害因素。 二、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1.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劳动作息制度不合理等。如劳动时间过长。 2.精神(心理)性职业紧张。多见于新工人或新装置投产试运行生产不正常时,所产生的紧张心理。 3.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 4.身体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如光线不足使视力紧张。 5.长时间不良体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 三、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1.自然环境中的因素:如头部受长时间太阳辐射而发生中暑。 2.厂房建筑或布局不合理:如车间布置不当、厂房矮小、狭窄;设计时没有考虑必要的卫生技术设施, 如通风、换气或照明等。 3.环境污染因素:如氯碱厂泄露氯气,处于下风侧的无毒生产岗位的工人,吸入了氯气等。 职业健康危害因素的危害与预防 一、生产性粉尘的危害及预防 1.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粉尘对人体有多方面的不良影响。粉尘进入肺泡后,肺泡内的巨噬细胞视粉尘为异 物将其吞噬,导致一系列复杂的肌体反映,促使肺组织纤维化,使受影响的肺泡逐渐失去换气功能而“死亡”,当有大量肺泡“死亡”时,最终导致尘肺病,人将感到胸闷、呼吸困难,尤其是二氧化硅能引起严重的尘肺。 2.工业防尘有两套方法,即以湿式作业为主的防尘措施方法和以干法生产条件下采取的密闭、通风、除 尘措施办法。 3.另外还有一些辅助性防尘措施,入风巷道,回风巷道设水幕,同时接触粉尘的工人必须配用防尘口罩。 二、生产性毒物的危害及预防 1.生产性毒物主要经过吸入,由呼吸道进入肺循环;经皮肤吸收,进入体循环;经口腔进入血液循环。 2.毒物进入血液循环后,就会出现恶心、呕吐、出汗、腹痛、腹泻、头晕、流涎等症状,甚至出现呼吸 困难、心动过缓、昏迷等严重症状。 3.工业防毒主要通过工艺改革,密闭通风净化系统;局部排气罩;以及排除的气体需要净化达到降低毒 物的危害。 4.个人防毒主要有:穿防护服、防护鞋、戴防护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基本防护措施,同时可以配 戴防毒面具、防护口罩。

职业危害因素的控制措施标准范本

解决方案编号:LX-FS-A65446 职业危害因素的控制措施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 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职业危害因素的控制措施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未来要做的重要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理想的职业危害因素的控制措施,应与建厂的设计和施工同时进行,在设计生产过程时,就应对可能产生职业危害因素的各个环节,依次排列,逐个提出控制方案和具体措施,从而保证劳动过程和作业场所中的危害因素符合劳动卫生标准的要求。主要措施是卫生技术措施,是控制职业危害因素的重要对策,主要包括: 1.生产环境的控制措施。主要有:(1)从卫生和安全角度考虑生产过程和设备,正确选择厂址,合理安排车间布局等;(2)消除或控制产生职业危害因素的操作环节,例如用无毒或低毒物质代替高毒物质

职业危害控制管理制度

职业危害控制管理制度 第一条目的 为了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预防、控制和消除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从业人员的健康及相关权益,改善生产作业环境、搞好职业卫生工作,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引用和参考的规范性法律、法规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工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 《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 <国家安监总局关于贯彻落实《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进一步加强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国家安监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审核(备案)申请书等文书的通知》 国家安监总局关于公布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2012年版)的通知 第三条 职责 1、各部长、车间在总经理和职业卫生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履行各自职责,做好职业病控制工作,建立好本单位的职业卫生管理;

2、各部门、车间严格执行职业病危害控制管理制度; 3、安全监察部全面监督管理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控制的各项规定。第四条 管理及要求 1、总要求:设置职业危害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的职业危害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 2、防治工作。职业危害管理人员经过培训上岗,从业人员签订(或变更)劳动合同时,将其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及其后果、职业危害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从业人员,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应隐瞒或欺骗。 3、涉及职业危害场所必须设置符合国标要求的警示标志。 4、职业健康危害告知 1)各单位的在醒目位置设置职业危害公告栏,制定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当载明产生职业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 2)车间应定期公示各类职业危害监测结果,并把接触人员职业健康体检结果告知本人。 3)员工有权查阅、复印本人的健康档案,员工终止与本单位工作关系时,有权索取本人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 5、职业危害防护设施“三同时”的具体要求:

职业危害因素控制具体措施示范文本

职业危害因素控制具体措 施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职业危害因素控制具体措施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评价 (一)生产环境监测(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是识别、评价职业有害因素的一个重要依据。其目的 是①掌握生产环境中职业危害的性质、种类、强度(浓 度)及其在时间、空间的分布状况,为评价职业环境是否 符合卫生标准提供依据。②为研究接触水平-反应关系提供 基础资料。③鉴定预防措施的效果等。为此应根据生产实 际情况及监测目的建立定期监测制度及卫生档案制度。如 以粉尘为例,可根据一个工作班中工人不同活动点、多次 采样测定的每个点的平均浓度(C)有工人在该点逗留时间 (T),计算出时间加权平均浓度(time-weighted average'TWA)以了解工人的接触粉尘情况。

视屏作业人员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与预防措施

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 视屏作业人员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与预防措施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第1 页共4 页

视屏作业人员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与预防措施 1.视屏作业人员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 (1)电脑的电磁辐射电脑启动后会产生电磁辐射,但其辐射剂量很低,一般来说还不会构成对视屏作业人员的电磁辐射损伤。但电脑显示器产生的眩光和闪烁对眼睛有损害。 (2)电脑工作室的空调环境电脑工作室若不能经常开窗通风,室内的二氧化碳等有毒有害物质和细菌总数均会超过国家卫生标准的限值,造成室内空气污染。视屏作业人员长期在空气污染的环境下工作,易患感冒、气管炎和神经症,甚至可能导致脏器功能紊乱。 (3)不良工效学因素视屏作业人员长时间采取坐式,两臂半曲前伸呈一定的强迫体位操作姿势,并伴有头、眼和手指的细微频繁的运动。若不纠正不良工效学因素影响,容易引起视屏作业人员的疲劳,产生头痛、眼损伤和颈肌等骨骼肌酸痛等症状。 2.视屏作业人员的健康影响 长期从事视屏作业会影响视屏作业人员的健康。具体表现为神经症、眼和骨骼肌损伤等。 神经症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头晕、失眠、乏力和记忆力减退等。 眼损伤的表现为眼疲劳、眼肿痛、视物模糊和视力下降等。 骨骼肌损伤的表现为肩腕综合症、腕骨综合症和腰背痛。其常见症状是颈、肩、背、腰、臂和腕部酸痛和压痛。 3.预防措施 (1)电脑工作室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制冷设备清洁,防止室内空气污染。 (2)运用工效学原理,调整工作桌椅的高度,使视屏作业人员保 第 2 页共 4 页

持良好的工作姿势。 (3)合理安排工作时间,视屏作业人员每天连续电脑作业不超过7小时。视屏作业期间要适当安排时间休息。 (4)经常活动颈项部。每隔十几分钟应抬头后仰休息片刻。活动颈部时,下巴要点到胸骨处,成90度,再后伸,并向左右两旁侧倾10?15次,使颈背肌肉拉紧和放松,锻炼颈项韧带,以保持弹性和韧性。 第 3 页共 4 页

(推荐)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关于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评价分为三种:预评价、控制效果评价、现状评价。本文所要介绍的就是其中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简称“控评”)。文中,将对职业病控制效果评价的概念、内容与方法进行简要介绍。 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是指,取得省级以上人民政府主管行政部门资质认证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依照国家职业卫生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在竣工验收阶段对建设项目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分析及确定,并将其对工作场所、劳动者健康的危害程度及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控制效果进行评价,最终作出客观、真实的验收评价结论。编写工作参照《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技术导则》(GBZ/T 197—2007)。按照我国规定,建设单位应当在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前委托评价机构进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主要包括收集材料、制定控制效果评价方案、工程分析、实施控制效果评价、编制控制效果评价报告等。 一、收集资料

应全面收集建设项目的批准文件和技术资料(包括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的报告等),还应熟悉、严格掌握国家、地方、行业有关职业卫生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评价单位依据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预评价报告内容和工程建设及试运行情况,编制竣工验收前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方案。评价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评价目的、依据和范围;②工程建设概况,各项职业病防护设施建设及真实运行情况;③现场调查与监测的内容与方法,质量保证措施;④组织实施评价工作计划与进度、经费安排。 三、工程分析 应用生产工艺、职业卫生和卫生工程等知识和技术,认真分析和明确预评价项目的工程技术特点,主要内容:①建设项目概况,包括建设地点、性质、规模、设计能力、劳动定员、总投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专项经费投资;②总平面布置;③生产过程拟使用的原料、辅料、中间品、产品名称、用量或产量;④主要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及其布局;⑤主要生产工艺、生产设备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部位及其存在的形态;⑥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 四、实施控制效果评价

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

第二部份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的主要内容应有:对使用的辐射源或进行的实践特性和规模进行描述,根据辐射监测结果和其他调查数据资料评价放射防护设施的有效性和适宜性,评价正常、异常和事故工况下电离辐射对工作人员健康造成或可能造成的影响。 1 概述 1.1 评价目的 1.1.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需要; 1.1.2对建设项目的放射防护设施和防护措施进行评价,预防、控制辐射危害,确定建设项目的放射防护设施和防护措施在控制职业照射和防止潜在照射方面的有效性、适宜性,保障放射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与安全; 1.1.3为卫生行政部门和相关部门对建设项目的竣工验收提供技术依据。 1.2 评价范围 描述评价的区域范围、防护设施和人员范围。 1.3 内容与方法 1.3.1 内容 简要介绍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辐射源项,防护设施、防护措施、辐射监测、工作人员受照剂量、健康监护和事故应急措施等。 1.3.2 方法 在预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增加检测与检验的方法。 1.4 评价依据 列出评价依据的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技术规范和标准,评价参考的其他资料。 1.5 评价目标 放射工作应遵循的放射防护原则,建设项目拟采用的管理目标值,工作场所辐射水平、表面放射性污染控制目标和其他技术条件或技术指标。 2 建设项目概况 2.1 概况

包括建设项目名称,建设单位,建设地址,建设项目性质(新建、扩建、改建、技术改造),建设规模(工程主要设施名称、建筑面积、投资总额),人员结构,发展规划。 2.2 周围环境条件及人口分布 2.3 环境γ辐射水平和环境介质辐射水平 3 工程分析和工艺流程 3.1 工程分析 3.2 平面规划及工艺流程包括设施布置平面图 4 辐射源项及防护措施 4.1 辐射源项 4.1.1 辐射源项概况 4.1.2 正常运行状态 4.1.3 异常和事故状态 4.2 防护措施 4.2.1 辐射分区 4.2.2 辐射防护屏蔽设计 4.2.2.1屏蔽计算依据的法律、法规、标准或规范; 4.2.2.2计算模式或公式及其出处,计算参数; 4.2.2.3辐射屏蔽计算结果与实际屏蔽厚度相比较; 4.2.2.4对辐射防护屏蔽情况作出评价,确认屏蔽是否满足放射防护标准要求,是否符合放射防护最优化原则。 4.2.3 工作场所放射防护及安全措施 4.2.3.1对安全连锁装置、装置故障系统、故障自动停机系统、装置运行保障系统、故障显示系统、紧急停机装置,报警装置,观察和对讲装置,警示标志等防护与安全装置进行描述; 4.2.3.2介绍对安全连锁装置等防护与安全装置的使用情况和防护效果; 4.2.3.3对防护与安全装置或系统的评价,根据《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确认工作场所的放射防护及安全措施是否符合冗余、多样化原则。4.2.4 个人防护用具

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清单

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清单编号:BZH-JL-10-05 序 号 识别时间识别车间识别岗位危害因素有害物质导致的职业病防范措施备注 1 2015.10.1 5 生产车间 破碎 物理因素 化学因素 粉尘、噪音 肺尘病、引起岗位工人听力减退 和神经衰弱征,严重时造成耳聋 佩戴防尘口罩,戴耳塞 2 2015.10.1 5 加料机 物理因素 化学因素 粉尘、噪音 肺尘病、引起岗位工人听力减退 和神经衰弱征,严重时造成耳聋 佩戴防尘口罩,戴耳塞 3 2015.10.1 5 卸料机物理因素噪音 引起岗位工人听力减退和神经 衰弱征,严重时造成耳聋 戴耳塞 4 2015.10.1 5 检修工 物理因素 化学因素 粉尘、噪音 肺尘病、引起岗位工人听力减退 和神经衰弱征,严重时造成耳聋 佩戴防尘口罩,戴耳塞 5 2015.10.1 5 中控室物理因素高温、噪音肺尘病、热射病 耳塞,手套,尽量避免接触高温 部位 6 2015.10.1 5 造粒包装 组 物理因素 化学因素 噪音、粉尘 肺尘病、引起岗位工人听力减退 和神经衰弱征,严重时造成耳聋 防尘口罩,耳塞

7 2015.10.1 5 造粒操作 工 物理因素 化学因素 噪音、粉 尘、高温 肺尘病、热射病 引起岗位工人听力减退和神经 衰弱征,严重时造成耳聋 防尘口罩、耳塞,尽量避免接触 高温部位 8 2015.10.1 5 锅炉房 检修工化学因素粉尘、高温肺尘病、热射病 佩戴防尘口罩和手套,其他劳保 用品穿戴齐全 9 2015.10.1 5 司炉工 物理因素 化学因素 噪音、粉 尘、高温 肺尘病、热射病、引起岗位工人 听力减退和神经衰弱征,严重时 造成耳聋 防尘口罩、耳塞,尽量避免接触 高温部位。工作时劳保佩戴齐全 10 2015.10.1 5 出渣工 物理因素 化学因素 噪音、粉 尘、高温 肺尘病、热射病、引起岗位工人 听力减退和神经衰弱征,严重时 造成耳聋 防尘口罩、耳塞,尽量避免接触 高温部位。工作时劳保佩戴齐全 11 2015.10.1 5 水化员 物理因素 化学因素 噪音、粉 尘、 肺尘病、引起岗位工人听力减退 和神经衰弱征,严重时造成耳聋 防尘口罩、耳塞 12 2015.10.1 5 仓储部叉车司机化学因素粉尘肺尘病防尘口罩

控制职业危害因素的途径及措施

编号:SM-ZD-80763 控制职业危害因素的途径 及措施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控制职业危害因素的途径及措施 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职业安全卫生(OHSMS)是一个国际通行的概念。根据国家标准《职业安全卫生术语》的定义,职业安全卫生是指"以保障职工在职业活动中的安全与健康为目的的工作领域及在法律、技术、设备、组织制度和教育等方面所采取的相应措施。 1 职业卫生体系管理方法 通过对职业卫生、环境管理、质量管理三类体系标准的整合,为我们提供了一整套标准化的管理模式和方法。除了环境管理和安全卫生管理还包括运行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和对技术经济指标的关注。也涵盖了清洁生产并以清洁生产为导向的技术改造,侧重于生产过程和产品的设计、技术和工艺,覆盖从原材料、能源起始的生产全过程和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 2 职业卫生管理的途径和措施

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控措施

编号:SM-ZD-38130 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控措施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控措施 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一)粉尘防护措施 包括就业前和定期健康检查,脱离粉尘作业时还应做脱尘作业检查,个人防护:佩戴防尘护具,如防尘安全帽、送风头盔、送风口罩等。 发现疑似矽肺病人,应及时进行复查确诊。确诊后应及时上报并及时转送专业医院进行治疗。 (二)有毒有害气体中毒防护措施 加强通风,采用通风的方法将各种有害气体浓度稀释到《煤矿安全规定》规定的标准以下;加强个体防护,佩戴合格的口罩等个体防护用品。 (三)高温中暑防护措施 1、合理设计工艺流程:合理设计工艺流程,改进生产设备和操作方法时改善高温作业劳动条件的根本措施.对热源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①尽量布置在车间外面;②采用热

压为主的自然通风时,尽量布置在天窗下面;③采用穿堂风为主的自然通风时,尽量布置在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侧;④对热源采取隔热措施;⑤使工作地点易于采用降温措施,热源之间可设置隔墙(板),使热空气沿隔墙上升,经过天窗排除,以免扩散到整个车间;⑥热成品和半成品应及时运出车间或堆放在下风侧。 2、隔热:隔热是防止热辐射的重要措施,尤其以水的隔热效果最好,水的比热大,能最大限度地吸收辐射热。 3、通风降温:①自然通风,通过门窗和缝隙进行自然通风换气,但对于高温车间仅靠这种方式是远远不够的。②机械通风:a.采用局部或全面机械通风或强制送入冷风来降低作业环境温度;b.在高温作业厂房,修建隔离操作室,向室内送冷风或安装空调。 4、合理安排工作时问:避开最高气温,轮换作业,缩短作业时间。设立休息室,保证高温作业工人有从分的睡眠和休息 (四)噪声防护措施 1、首先要控制噪声源,可以选用低噪音的生产设备和改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2012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 一、粉尘类 (一)矽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超过10%的无机性粉尘) 1、可能产生的职业病:矽肺 2、行业举例: (1)煤炭采选业:岩巷凿岩、岩巷爆破、岩巷装载、出矸推车、喷浆砌碹、岩巷掘进、煤巷打眼、煤巷爆破、煤巷加固、采煤运输、井下通风 (2)石油天然气采选业:泥浆配置、地质磨片 (3)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黑色矿穿孔、炮采、机采、装载、运输、回填、支护、采矿辅助、破碎、筛选、研磨、浮选、重选、磁选、选矿辅助 (4)有色金属矿采选业:打孔、炮采、机采、装载、运输、回填、支护、采矿辅助破碎、筛选、研磨、浮选、重选、磁选、电选、选矿辅助 (5)建筑材料及其他非金属矿采选业:土砂石打孔、炮采、机采、装载、运输、破碎、筛选、研磨、转运、开采辅助;河砂吸采、河砂手采、河砂筛选、河砂转运、河砂运输、河砂开采辅助、化学矿打孔、炮采、机采、装载、运输、回填、支护、采矿辅助、破碎、筛选、研磨、浮选、重选、选矿辅助、非金属矿打孔、炮采、机采、装载、运输、回填、支护、来矿辅助、破碎、筛选、研磨、重选、选矿辅助 (6)工艺美术品制造业:石质工艺品雕刻 (7)电力、蒸汽、热水生产和供应业:水电施工 (8)碱产品制造业:泡化碱制取 (9)无机盐制造业:硅酸钾制取、氟化钠制取 (10)化学肥料制造业:电炉制磷 (11)涂料及颜料制造业:搪瓷色素备料、玻璃色素溶制、玻璃色素成品(12)催化剂及各种化学助剂制造业:两步共胶 (13)橡胶制品业:胶辊辊芯处理 (14)砖瓦、石灰和轻质建材制造业:砂石装卸、筛选、转运、堆垛、运输、辅助、装卸、筛选、转运、投料、拌和、浇注、辅助、石材切割、雕凿、研磨、整修、辅助、荒料锯切、板材研磨、板材切割 (15)玻璃及玻璃制品业:玻璃备料、光学玻璃配料、玻璃喷砂、玻壳备料(灯具、荧屏)、玻璃纤维配料

职业危害因素控制具体措施简易版

A Specific Measure To Solve A Certain Problem, The Process Includes Determining The Problem Object And Influence Scope, Analyzing The Problem, Cost Planning, And Finally Implementing. 编订:XXXXXXXX 20XX年XX月XX日 职业危害因素控制具体措 施简易版

职业危害因素控制具体措施简易版 温馨提示:本解决方案文件应用在对某一问题,或行业提出的一个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过程包含确定问题对象和影响范围,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成本规划和可行性分析,最后执行。文档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套用。 一、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评价 (一)生产环境监测(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是识别、评价职业有害因素的一个重要依据。其目的是①掌握生产环境中职业危害的性质、种类、强度(浓度)及其在时间、空间的分布状况,为评价职业环境是否符合卫生标准提供依据。②为研究接触水平-反应关系提供基础资料。③鉴定预防措施的效果等。为此应根据生产实际情况及监测目的建立定期监测制度及卫生档案制度。如以粉尘为例,可根据一个工作班中工人不同活动点、多次采样测定的每

个点的平均浓度(C)有工人在该点逗留时间(T),计算出时间加权平均浓度(time-weighted average'TWA)以了解工人的接触粉尘情况。 (二)健康监护(health surveillance)是通过各种检查和分析,掌握职工健康状况,早期发现健康损害征象,以评价职业性有害因素对接触者健康的影响及其程度。以便采取预防措施,控制疾患的发生和发展。健康监护的基本内容包括健康检查、健康监护档案建立、健康状况分析和劳动能力鉴定等。 1.健康检查包括:(1)就业前健康检查(pre-employment examination)指对准备从事某种作业人员进行的健康检查,目的在于了解受检者原来健康状况和各项基础数据;可发

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技术要点

编号:SM-ZD-95952 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技术 要点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技术要点 简介:该规程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由于各种有害因素物理、化学性质不同,存在形态名异,各行各业生产工艺差别很大,因此在控制技术上都有不同的特点。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控制应从设备、环境、人三个方面采取措施,其目标是使作业场所的有害因素达到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 1、使生产过程不产生或少产生危害因素是治本的对策 (1)根本的途径是生产过程的机械化、密闭化、自动化。在手工作业,开放性生产的条件下,任何防护设备都有其局限性。 (2)禁用剧毒原料。如苯禁用于稀释剂、含铅汽油禁用汽车燃料、人造石英砂禁用于型砂,有机磷农药禁用于灭虫等。 (3)湿式作业,水法生产已是一项成功的措施。湿式采煤已被列入操作规程,陶瓷厂原料水磨,石粉厂水磨石英效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分类主要有哪些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分类主要有哪些 一、粉尘类: (一)矽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超过10%的无机性粉尘)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矽肺 (二)煤尘(煤矽尘)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煤工尘肺 (三)石墨尘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石墨尘肺 (四)炭黑尘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炭黑尘肺 (五) 石棉尘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石棉肺 (六) 滑石尘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滑石尘肺 (七) 水泥尘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水泥尘肺 (八) 云母尘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云母尘肺 (九) 陶瓷尘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陶瓷尘 (十) 铝尘(铝、铝合金、氧化铝粉尘)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铝尘肺 (十一) 电焊烟尘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电焊工尘肺 (十二) 铸造粉尘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铸工尘肺 (十三) 其他粉尘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其他尘肺 二、放射性物质类(电离辐射):电离辐射(X射线、r射线)等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外照射急性放射病、外照射亚急性放射病、外照射慢性放射病、内照射放射病、放射性皮肤疾病、放射性白内障、放射性肿瘤、放射性骨损伤、放射性甲状腺疾病、放射性性腺疾病、放射复合伤、根据《放射性疾病诊断总则》可以诊断的其他放射性损伤三、化学物质类: (一)铅及其化合物(铅尘、铅烟、铅化合物,不包括四乙基铅)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铅及其化合物 (二)汞及其化合物(汞、氯化高汞、汞化合物)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汞及其化合物中毒 (三)锰及其化合物(锰烟、锰尘、锰化合物)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锰及其化合物中毒 (四)镉及其化合物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镉及其化合物中毒 (五)铍及其化合物 铍病 (六)铊及其化合物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铊及其化合物中毒 (七)钡及其化合物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钡及其化合物中毒 (八)钒及其化合物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钒及其化合物中毒 (九)磷及其化合物(不包括磷化氢、磷化锌、磷化铝)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磷及其化合物中毒 (十)砷及其化合物(不包括砷化氢)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砷及其化合物中毒 (十一)铀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铀中毒 (十二)砷化氢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砷化氢中毒 (十三)氯气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氯气中毒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控制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控制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控制一、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评价 (一)生产环境监测(environmentalmonitoring) 是识别、评价职业有害因素的一个重要依据。其目的是①掌握生产环境中职业危害的性质、种类、强度(浓度)及其在时间、空间的分布状况,为评价职业环境是否符合卫生标准提供依据。②为研究接触水平-反应关系提供基础资料。③鉴定预防措施的效果等。为此应根据生产实际情况及监测目的建立定期监测制度及卫生档案制度。如以粉尘为例,可根据一个工作班中工人不同活动点、多次采样测定的每个点的平均浓度(C)有工人在该点逗留时间(T),计算出时间加权平均浓度(time-weightedaverage,TWA)以了解工人的接触粉尘情况。 (二)健康监护(healthsurveillance) 是通过各种检查和分析,掌握职工健康状况,早期发现健康损害征象,以评价职业性有害因素对接触者健康的影响及其程度。以便采取预防措施,控制疾患的发生和发展。健康监护的基本内容包括健康检查、健康监护档案建立、健康状况分析和劳动能力鉴定等。

1.健康检查包括:(1)就业前健康检查(pre-employmentexamination)指对准备从事某种作业人员进行的健康检查,目的在于了解受检者原来健康状况和各项基础数据;可发现职业禁忌证(occupationalcontraindication)。表4-2所列为上海市卫生监督法所定的就业禁忌证,可作参考。 表4-2有毒有害作业就业禁忌证(暂定) 有毒有害物质品种 就业禁忌证 矽尘及石棉尘

职业危害分析和防治措施

编号:SM-ZD-92639 职业危害分析和防治措施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职业危害分析和防治措施 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 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 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 读内容。 一、前言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企业和谐发展,确保项目部人员的职业健康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措施。 二、本项目职业性危害因素 职业病是由职业性危害因素所引起的疾病,职业性危害因素即是在生产过程、劳动过程,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危害劳动者健康的因素,本项目经理部存在以下:接触粉尘、电气焊、防水、高温、噪声等有毒有害作业,本措施的制定和落实,将有效保护接触以上危害性因素的劳动者的健康。 三、防治方针和目标 一)方针 职业病的防治工作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

针。实行“项目部监督、各分部负责、分级管理”的管理体制,各部门各负其责,相互协作,做好职业卫生工作。 二)目标 杜绝重大职业伤害事故,年负伤率控制在5‰以下。 四、职业病防治组织机构 一)管理组织 1、项目部设立以主管领导为主的专(兼)职职业卫生监督管理组织,负责项目部的职业病防治的管理和各分部职业卫生监督工作,具体日常工作由安质部负责,办公室给予协助。 二)管理职责 1、结合项目实际情况,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规章制度。 2、定期与不定期组织地对职工进行职业卫生健康教育和培训,使职工了解熟悉本岗位的职业危害因素,并掌握职业卫生的防治方法和注意事项,杜绝和减少职业性危害。 3、按规定向职工提供符合防治职业病防护要求的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积极采用新工艺、新设备,

职业危害控制技术考试题(题库版)

1、多项选择题高温作业分级标准是按照工作地点的_将高温作业分级。 A.WBGT指数 B.高温作业时间 C.人数 D.定向辐射热 2、单项选择题常年从事接触高温作业的工种,应以_测量值为分级依据。 A.最热季节 B.最热月 C.最冷月 D.最冷季节 3、单项选择题在布置产生剧毒物质、高温以及强放射性装置的车间时,同时考虑相应事故防范和应急、救援设施和设备的配套并留有()。 A.人行通道 B.安全通道 C.消防通道 D.应急通道

4、多项选择题冶金行业主要的职业危害因素包括_。 A.高温、热辐射 B.有毒气体 C.低温 D.粉尘 5、单项选择题对于操作人员每天接触噪声不足8小时的场合,可根据实际接触噪声的时间,按接触时间减半,噪声声级卫生限值增加MB()的原则,确定其噪声声级限值,但最高限值不得超过_dB ()。 A.100 B.105 C.110 D.115 6、单项选择题当数种溶剂(苯及其同系物或醇类或醋酸酯类)蒸气或数种刺激性气体(三氧化硫及二氧化硫或氟化氢及其盐类等)同时放散于空气中时,全面通风换气量应按各种气体分别稀释至规定的接触限值所需要的空气量的_计算。

A.总和 B.最小量 C.乘积 D.最大量 7、单项选择题个体采样是利用佩带在工人身上的个体采样器,在_内连续不断地采集空气样品,然后进行检验分析。 A.一个工作班内 B.一个工作日内 C.八小时内 D.六小时内 8、多项选择题棉纺织厂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有_。 A.粉尘 B.高温高湿 C.噪声、振动 D.照明不良 E.毒物

9、单项选择题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在—应当向有关行政部门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A.可行性论证阶段 B.设计阶段 C.建设过程中 D.竣工验收阶段 10、单项选择题供给工作场所的空气,一般直接送至工作地点。产生粉尘而不放散有害气体或放散有害气体而又无大量余热的工作场所、有局部排气装置的工作地点,可由车间()送入气体。 A.上部 B.下部 C.中部 D.外部 11、单项选择题采用热风采暖和空气调节的车间,其新风口应设置在空气清洁区,新鲜空气的补充量应达到_m3/h?人的标准规定。 A.20 B.30 C.40 D.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