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控制失效原因及对策分析【开题报告】

企业内部控制失效原因及对策分析【开题报告】
企业内部控制失效原因及对策分析【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会计学

企业内部控制失效原因及对策分析

一、立论依据

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

研究意义:内部控制是为合理保证资产安全、财务信息真实可靠、经营管理合法合规,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实行发展战略,而检查、制约和调整内部业务活动的自律系统。目前我国公司的内部控制依然非常薄弱,内部控制存在着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力等情况。企业在执行内部控制过程中在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公司治理结构建立、风险控制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由于企业经营目标不明确、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等因素,使内部控制不能为公司发展起到应有的功效。近年来频频曝出的公司丑闻可以清楚看出企业中的会计舞弊、造假、资源浪费、经济效率低下等都与内部控制的缺陷和不完整性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面对企业内部控制出现的问题,如何完善内部控制,处理好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企业管理等方面的关系,已经是当务之急。因此研究企业内部控制失效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对于公司快速有效的经营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预期目标:本文预期在内部控制理论基础上,通过调查问卷对格尚制衣有限公司内部控制现状进行调查,分析该企业内部控制中的优缺点,进一步进行成因探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达到引起企业管理者对内部控制的重视,对企业改善内部控制起到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国外研究现状

内部控制兴起于20世纪40年代中期西方国家,国外学者从不同的方面对内部控制的理论发展进行了研究。

Bodnar G.(1975)通过建立模型来衡量内部控制的可靠性,发现随着新内控措施的引进,内部控制的可靠性反而在下降,这一点与人们的常识并不一致。Barfield(1975)使用Markov过程建立了内部控制过程的时间模型。Rajendra P.Strivastava(1985)同样建立了一个模型,其中包含了系列控制措施的内控系统,以此解释了Bodnar G.(1975)的悖论,模型表明内部控制输出信息的可靠性可能会随着新的控制措施的增加而增加或减少。Srivastava(1983)、Srinidhi and Vasarhelyi(1986)通过使用工程机械学的理论将会计循环和相关控制纳入模型。Lauraf.Spira(2003)指出Turnbull指南的公布从根本上重新定义了内控的性质,尤其是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相结合。通常认为增加新的内部控制程序会使内

部控制的可靠性提高。

2.2 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的学者也从不同的方面对内部控制的理论发展进行了研究。

2.2.1 以会计控制为主线研究内部控制

阎达五、杨有红(2001)认为内部控制应该以保证资产安全和会计信息真实为发展的主线。刘亚莉、杨兴全(2004)通过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与内部会计控制的差异分析,认为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是独立于审计理念的创新,是提高资本市场信息质量的重要举措。

2.2.2 结合COSO框架研究内部控制

吴水澎等(2000)在COSO报告的基础上从控制论原理出发,在研究了内部控制理论的最新进展,即COSO报告出台的背景、具体内容及创新特点之后,提出该报告对构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综合框架的启发和借鉴意义体现在完善内部控制的五要素,同时建议有关部门和团体制定企业内部控制准则或指南,为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提供一个框架和参考依据。李风鸣(2002)介绍了COSO框架的部分内容,并从内部控制的整体架构、设计和评价三个方面来阐述内部控制理论。朱荣恩等(2003)对企业风险管理框架进行了介绍,强调内部控制框架的建立应与企业的风险管理相结合。其提出的十种控制方法基本涵盖了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要素,但内部控制组成结构不同于COSO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结构。

2.2.3 基于公司治理研究内部控制

阎达五等(2001)指出内部控制框架与公司治理机制的关系是内部管理监控系统与制度环境的关系,内部控制框架在公司制度安排中担任内部管理监控的角色,内部控制目标随公司治理机制的完善呈多元化趋势。冯均科(2001)从产权结构特征开始研究,认为不同产权结构下的内部控制特别是内部会计控制具有不尽相同的效率。因此,针对特定产权结构,应从改善企业治理结构出发,提高内部控制效率。杨有红、胡燕(2004)认为除了要完善系统本身之外,还要让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两者更好的对接配合起来,这样才能更好的克服内部控制的局限性。公司治理产生于委托代理问题,内部控制也与此相同,尽管委托的层次有差异,两者思想上的同源性与产生背景的差异性是将两者对接起来的基础,公司治理规范的创新是将两者对接的途径。程新生(2004)以委托代理理论、组织学理论解释公司治理、内部控制与组织结构之间的关系,提出通过提高治理能力、建立治理文化,推动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良好互动,实现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协调与均衡,以及科学经营及效率经营。以科学决策和效率经营为核心,以决策机制、激励机制、监督约束机制为纽带,建立治理型内部控制,指出是对治理效率和经营效率的共同追求推动了内部控制演进。李连

华(2005)在对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的各种理论元素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将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关系描述为嵌合关系,并按照这种思路提出提高公司治理结构与内部控制制度关联的共时结构是提高内部控制效果的根本途径。谢志华(2007)从历史回顾和逻辑推理的角度,探讨了内部控制、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三者本质的相同性,以此为基础,对三者进行了整合,构建了基于风险管理的整合框架。这既避免了企业管理体系的交叉、重复,又实现了各种管理体系的一体化,对企业的有效、快速、合理的运行及发展是一项相当大的进步。张安明(2002)采用了规范研究为主的研究方法对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进行了研究,认为公司治理是最根本的内部控制,公司治理的基本功能是通过恰当的责权利统一和风险与收益对称的原则,有效地安排各利益相关者(契约当事人)在不同状态下的权利、责任和收益,使他们能够在动态中寻求平衡,在矛盾中达成协调,实现公司有效治理,共同推进公司决策效用的最大化,实现企业的发展和增值。

2.2.4 以审计为目标导向对内部控制进行相关研究

曹伟、桂友泉(2002)认为内部审计在企业内部天然的监督作用使其自然成为内部控制方式之一,可以对内部控制起到监督控制作用。方红星(2002)把内部控制与审计结合起来,探索、寻找内部控制与审计之间的种种逻辑联系,认为审计目标在定位的过程中引导了内部控制的产生发展,并对引入的“组织效率”理论进行了科学的分析。石本仁(2004)认为内部审计是检查和评价内部控制是否严密的一种途径,能够保证企业资产的使用效率和经营目标的实现,因而内部控制成为衡量企业内部管理效率的一个重要方面。

2.2.5 对内部控制环境的研究

谢晓丽(2003)对大多数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环境的现状和虚假信息产生的根源进行分析,通过对内部控制环境的分析和研究来初步评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从而对降低审计风险、优化审计程序、提高审计质量起到积极的作用。丁瑞玲、王允平(2005)通过两个典型案例即巨人集团失败的教训和海尔集团成功的经验来探讨内部控制环境在企业管理中所起的作用,认为要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必须建立健全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尤其应该注意控制环境的建设。陈志斌(2007)在对信息化生态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变化趋势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处于信息化生态环境中的企业应针对经营管理中面临的诸如信息系统规划建设中的治理风险、软件中内控机制漏洞风险、系统运转中的不稳定性风险、操作中的人为风险等许多新的风险,及时引进和建设与此相适应的内部控制体系,借鉴先进的内控框架构建信息系统环境中的有效内控机制。

3.参考文献

[1]朱恩荣,应唯,袁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设计[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2]杨有红.企业内部控制框架:构建与运行[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2.

[3]秦荣生.内部控制与审计[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

[4]孙娜,李晓.国外内部控制文献综述与启示[J].财会研究,2009(5).

[5]赵小伟.内部控制文献综述[J].今日财富,2008(11).

[6]梁丽.企业内部控制研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7]许江波.企业内部控制检查与评价[M].大连:大连出版社,2009.

[8]王晓玲.基于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建设[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9]李风鸣.内部控制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0]董军民.试析企业内部控制[J].现代商业,2008(26).

[11]刘宪.试析企业内部控制[J].中国市场,2011(1).

[12]朱丰伟.中小企业有效实施内部控制的对策[J].科技信息,2010(31).

[13]刘蓉.从社会责任角度看内部控制失效原因及对策思考[J].会计之友,2009(9).

[14]沈庆.浅析企业内部控制失效的原因及对策[J].内控与审计,2010(06).

[15]曾智媛.内控制度失效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探讨[J].企业家天地,2009(1).

[16]阎达五,杨有红.内部控制概念框架的构建[J].会计研究,2001(2).

[17]刘亚莉,杨兴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提高资本市场信息质量的新理念——兼析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与内部会计控制的差异[J].审计研究,2004(2).

[18]吴水澎,陈汉文,邵贤弟.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与启示[J].会计研究,2000(5).

[19]李风鸣.内部控制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0]朱荣恩,贺欣.内部控制框架的新发展——企业风险管理框架——COSO委员会新报告《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简介[J].审计研究,2003(6).

[21]杨有红,胡燕.试论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与对按[J].会计研究,2004(10).

[22]冯均科.不同产权结构下内部控制效率的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1(8).

[23]程新生.公司治理、内部控制与组织结构互动关系研究[J].会计研究,2004(4).

[24]李连华.公司治理结构与内部控制的连接与互动[J].会计研究,2005(2).

[25]谢志华.内部控制、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关系与整合[J].会计研究,2007(10).

[26]张安明.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2.

[27]曹伟,桂友泉.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J].审计研究,2002(1).

[28]方红星.内部控制审计与组织效率[J].会计研究,2002(5).

[29]石本仁.公司治理中的会计角色[J].会计研究,2004(4).

[30]谢晓丽.内部控制环境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3.

[31]丁瑞玲,王允平.从典型案例分析看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建设的必要性[J].审计研究,2005(5).

[32]陈志斌.信息化生态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框架研究[J].会计研究,2007(1).

[33]Barefield. R. M. The Impact of Audit Frequency on the Quality of Internal Control[J]. Washington: American Accounting Association, 1975(9).

[34]Akresh A. Statistical. Sampling in Public Accounting[C]. New York: The CPA Journal, 1980 July: pp20-26.

[35]Ashton, P. R. Brown. Descriptive Modeling of Auditors’ Internal Control Judgements[C]. Washington: Replication and Extension,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1980 Spring:

pp269-277.

[36]Ashton, S. S. Kramer. Students as Surrogates in Behavioral Accounting Research: Some Evidence[C]. Washington: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1980 July: pp20-26.

[37]Bailey, A. D, G. L. Duke, J. Gerlach C. Ka, R. D. Meservy, and A. B. Whinston. TICOM. The Analysis of Internal Controls[C]. Washington: The Accounting Review, 1985 April:pp186-201.

二、研究方案

1.主要研究内容(或预期章节安排)

引言

1 内部控制的基本理论

1.1 内部控制的发展

1.2 内部控制的定义

1.3 内部控制的理论研究

2 格尚制衣有限公司的内部控制过程分析

2.1 公司简介

2.2 调查对象及说明

2.3 格尚制衣有限公司内部控制的现状

2.3.1 控制环境

2.3.2 会计系统

2.3.3 生产

2.3.4 采购

2.3.5 销售

2.3.6 资产管理

2.3.7 信息系统

2.4 格尚制衣有限公司内部控制的优势及缺陷分析

2.4.1 优势分析

2.4.2 缺陷分析

3 格尚制衣有限公司内部控制失效的成因分析

4 强化与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

结论

2.实施方案和进度计划

实施方案:文献研究的重点是企业内部控制与公司管理之间联系、企业内部控制失效的原因及应对这些失效的对策等相关理论,主要将通过图书馆、中国期刊网、维普、学位论文数据库等查找相关的文献;关于内部控制的现状及内部控制的测试程序主要是通过搜索公司审计报告等完成。

实地调查选取宁波格尚制衣企业,通过调查了解其内部控制的一些程序,进行汇总分析得出其在内部控制方面的完善及其不完善之处,结合其发展的趋势,更进一步的了解内部控制在企业管理、发展方面的重要位置。

进度计划:

第6学期第19-20周至第7学期第1-5周: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广泛搜集、研究相关文献资料,完成毕业论文选题。

第7学期第6-10周: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文献综述、外文翻译。

第7学期第11-14周: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开题报告、任务书;完成详细提纲。

第7学期第15-20周:写作毕业论文,完成初稿。

第7学期寒假:结合毕业论文选题进一步开展调查研究。

第8学期第1-2周: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进一步写作、完善毕业论文。

第8学期第3-6周: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充分利用毕业实习的机会,结合毕业论文内容开展进一步的调查研究,完成论文。

第8学期第7周: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进一步修改、完善毕业论文;定稿并上交。

第8学期第9-11周:参加毕业论文答辩。

内部控制开题报告

内部控制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论文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下面是有关内部控制的开题报告范文,供大家参考! 内部控制开题报告范文内部控制管理是衡量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标志,通过实践得出的结论是:得控则强、失控则弱、无控则乱。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执行,靠的就是内部控制管理。在知识经济到来的今天,影响企业经营的环境不仅日益复杂,而且越来越不稳定,市场竞争更是日趋激烈,如何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成为企业最关注的问题,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则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保证。内部控制管理是企业管理工作的基础,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保证,是企业成功不可或缺的要素。内部控制管理是企业所制定的旨在保护资产、保证会计资料可靠性和准确性,提高经营效率,推动管理部门所制定的各项政策得以贯彻执行的组织计划和相互配套的各种方法及措施。实际应用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保证企业的会计系统能够及时、正确地提供财务会计信息而制定的记账程序和账账核对制度;保护企业的财产安全而建立永续盘存制度和定期财产清查制度,以及保证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而制定的质量控制制度、计划控制制度,以及业务操作规程等等,由于种种原因,当今我国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与世界先进企业的管理水平有很大差距,而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是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的一条现实捷径。 采用适合新加坡汉高教育集团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提高新加坡汉高国际教育集团的整体运营,从某种程度上降低人力使用成本,从资金,成本费用,权利使用角度出发可以共同起到监控该企业的运营状况,防止发生人员流动性过大,不间断的培训新员工,有利于该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公司的发展。 国外研究现状:近年来,国际方面主要是在审计上的研究.XX年9月,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总部前执行副主席理查德·钱伯斯先生访华,他在北京举办的国际内部审计高级研讨班演讲的专题之一《国际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中提到的三大发展趋势:一是重新介入内部控制;二是推动更有效的公司治理;三是对内部审计师的期望在改变。XX年6月,时任IIA理事会主席的鲍伯麦克唐纳先生访华,他为中国内部审计师演讲的内容中再次提到了国际内部审计发展的上述三大趋势。 国内研究现状:内部控制的雏形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内容的丰富和发展,则是基于规模日益庞大的企业对内加强管理,对外满足社会需要以及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至今,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经过了四个历程,即本世纪40年代前的内部牵制,40年代末至70年代的内部控制制度,70年代至90年代初的内部控制结构,及90年代开始的内部控制综合

内部控制失效案例分析

国有企业典型内部控制失效案例分析 近年来,国内企业的重大危机接二连三地发生,整体来看,突出有三类重大风险:一是多元化投资,二是金融工具投机,三是生产安全事故。撇开生产安全事故不说,前两类风险具有明显的两大特点:一是风险发生对企业造成的损失巨大,动辄就会使企业“伤筋动骨”;二是同类事故在大型国有企业时有发生。鉴于此,我们称此两类风险为大型国有企业典型的高风险业务。下面我们通过案例对此两类重大风险做深入分析。 1.多元化投资 (1)三九集团的财务危机 从1992年开始,三九企业集团在短短几年时间里,通过收购兼并企业,形成医药、汽车、食品、酒业、饭店、农业,房产等几大产业并举的格局。但是,2004年4月14日,三九医药(000999)发出公告:因工商银行要求提前偿还3.74亿元的贷款,目前公司大股东三九药业及三九集团(三九药业是三九集团的全资公司)所持有的公司部分股权已被司法机关冻结。至此,整个三九集团的财务危机全面爆发。 截至危机爆发之前,三九企业集团约有400多家公司,实行五级公司管理体系,其三级以下的财务管理已严重失控;三九系深圳本地债权银行贷款已从98亿升至107亿,而遍布全国的三九系子公司和控股公司的贷款和贷款担保约在60亿至70亿之间,两者合计,整个三九系贷款和贷款担保余额约为180亿元。 三九集团总裁赵新先曾在债务风波发生后对外表示,“你们(银行)都给我钱,使我头脑发热,我盲目上项目。” 案例简评:三九集团财务危机的爆发可以归纳为几个主要原因:(1)集团财务管理失控;(2)多元化投资(非主业/非相关性投资)扩张的战略失误;(3)集团过度投资引起的过度负债。另外,从我国国有上市公司的发展环境来看,中国金融体制对国有上市公司的盲目投资、快速膨胀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会计信息化条件下企业内部控制研究【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题目:会计信息化条件下企业内部控制研究 专业:会计学 一、选题的背景、意义 (一)背景 会计信息化是实现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途径,同时也给企业内部控制带来极大影响。会计信息化带来的影响并非都是积极的,会计信息化条件下由于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不完善和有效控制手段的缺失,借助会计信息系统舞弊的案件已屡见不鲜。近年来,国外多家知名公司相继爆出财务造假丑闻,如日本的三洋公司、法国的兴业银行、美国的安然公司等,同时,国内也出现了很多公司的财务舞弊案,如蓝田股份、银广厦、郑百文等案件。利用会计信息化进行舞弊造成的危害比传统的手工做账大得多。 这些利用会计信息化进行舞弊的案件引起社会各界人士对会计信息化的关注,与会计信息化存在密切关系的内部控制受到会计信息化的影响,因此对会计信息化条件下内部控制的分析也逐渐开始得到重视。 2009年7月1日起实施的新《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第四十一条明确规定:企业应当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信息的集成与共享,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信息与沟通中的作用。企业应当加强对信息系统开发与维护、访问与变更、数据输入与输出、文件储存与保管、网络安全等方面的控制,保证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这充分说明在会计信息化条件下企业的内部控制存在很多问题。本文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展开对会计信息化条件下企业内部控制的研究。 (二)意义 信息技术引发的全球信息化浪潮冲击着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企业信息系统的运作环境和运行方式发生了深刻变革。信息化技术给会计工作提供了崭新的手段,电子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在会计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会计信息化给企业带来的不仅仅是管理手段上的革新,更是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上的变革。会计信息化条件下企业内部控制存在许多问题,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对内部控制的

[实用参考]国有企业典型内部控制失效案例分析

国有企业典型内部控制失效案例分析 20RR-7-28 近年来,国内企业的重大危机接二连三地发生,整体来看,突出有三类重大风险:一是多元化投资,二是金融工具投机,三是生产安全事故。撇开生产安全事故不说,前两类风险具有明显的两大特点:一是风险发生对企业造成的损失巨大,动辄就会使企业“伤筋动骨”;二是同类事故在大型国有企业时有发生。鉴于此,我们称此两类风险为大型国有企业典型的高风险业务。下面我们通过案例对此两类重大风险做深入分析。 1.多元化投资 (1)三九集团的财务危机 从1992年开始,三九企业集团在短短几年时间里,通过收购兼并企业,形成医药、汽车、食品、酒业、饭店、农业,房产等几大产业并举的格局。但是,20RR年4月14日,三九医药(000999)发出公告:因工商银行要求提前偿还3.74亿元的贷款,目前公司大股东三九药业及三九集团(三九药业是三九集团的全资公司)所持有的公司部分股权已被司法机关冻结。至此,整个三九集团的财务危机全面爆发。 截至危机爆发之前,三九企业集团约有400多家公司,实行五级公司管理体系,其三级以下的财务管理已严重失控;三九系深圳本地债权银行贷款已从98亿升至107亿,而遍布全国的三九系子公司和控股公司的贷款和贷款担保约在60亿至70亿之间,两者合计,整个三九系贷款和贷款担保余额约为180亿元。 三九集团总裁赵新先曾在债务风波发生后对外表示,“你们(银行)都给我钱,使我头脑发热,我盲目上项目。” 案例简评:三九集团财务危机的爆发可以归纳为几个主要原因:(1)集团财务管理失控;(2)多元化投资(非主业/非相关性投资)扩张的战略失误;(3)集团过度投资引起的过度负债。另外,从我国国有上市公司的发展环境来看,中国金融体制对国有上市公司的盲目投资、快速膨胀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开题报告

湖南工业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过程管理资料 湖南工业大学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2014届) 学院(部):财经学院 专业:财务管理 学生姓名:彭瑶 班级: 103班学号:10415200306指导教师姓名:谢刚职称:讲师 2013年 12 月 22日 3

立、完善和有效运行负责。 潘秀丽(2001)认为,需要尽快制定内部控制标准及内部控制评价规范,以便改善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完善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使资市场有效运行,准确地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价。为了改善企业内部控制普遍薄弱的现状,应该在规范公司治理机构的同时来规范公司的内部控制,并明确管理当局对企业内部控制应承担的责任,使其真正意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而不是仅仅为了达到上市筹集资金或维持上市资格所做的一种形势上的包装。将内部控制相关规范的制定作为完善公司治理的重大举策,对内部控制的定位非常关键。 刘明辉、张宜霞(2002)认为,传统意义上的内部控制局限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其目标没有与企业的整体目标相结合,从而导致不能从企业整体的角度构建内部控制。因此,应该打破传统内部控制的狭隘性,拓宽内部控制的内涵,由局部的会计控制、财务控制扩展到整个企业的治理控制,并在今后的制度建设中重视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形成企业内部控制和资本市场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康玉珠、周长鸣(2004)认为,从历史上看,西方国家内部控制的发展、完善都离不开公司治理结构的研究,他们注重从公司治理的角度研究内部控制。我国对内部控制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会计、审计领域。2001年财政部颁布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是较权威的标准,但也只局限于内部会计控制领域。2002年1月,中国证监会颁布了我国第一部公司治理准则——《上市公司治理准则》,该准则也未涉及与内部控制有关的内容。我国如何将内部控制的研究与公司治理结构结合并充分发挥内部控制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作用,应该成为众多学者和实务界关注的话题。 李榕芳(2005)认为,公司治理结构与内部控制关系密切。公司治理结构是促使内部控制有效运行的前提和基础,是实行内部控制的制度环境;健全的内部控制也是正确处理企业的各利益相关者关系、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手段。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应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具体划分内部控制目标、加强内部会计控制。 田海峰(2001)认为,内部控制系统的运行效果与公司治理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表象看,各大公司信息失真及其财务丑闻的迭出无不与内部控制弱化有关,但更深的研究发现,内部控制系统的局限性不仅要依靠内部控制系统本身的完善,更要依赖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内部控制系统局限性的克服,不能仅仅依靠内部控制机制本身的完善,还必须依赖公司治理机制的有效运行。 王宣人(2011)认为,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共同载体是企业组织,在这个载体中,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离不开公司治理的推动,公司治理的优化需要内部控制作保障。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着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失衡问题。其主要因素是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缺乏完善有效的监控机制,信息和沟通系统不健全。完善上市公司治理和加强内部控制,应改善股权结构,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构和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健全内部会计控制体系,使二者协调发展,相互作用,最终实现公司的总体目标。 参考文献: [1]Akresh ,A.Statistical,Sampling ,in Public Accounting.The CPA Journal,20 03July,pp.20-26.

国有企业典型内部控制失效案例分析(1)

国有企业典型内部控制失效案例分析 2009-7-28 近年来,国内企业的重大危机接二连三地发生,整体来看,突出有三类重大风险:一是多元化投资,二是金融工具投机,三是生产安全事故。撇开生产安全事故不说,前两类风险具有明显的两大特点:一是风险发生对企业造成的损失巨大,动辄就会使企业“伤筋动骨”;二是同类事故在大型国有企业时有发生。鉴于此,我们称此两类风险为大型国有企业典型的高风险业务。下面我们通过案例对此两类重大风险做深入分析。 1.多元化投资 (1)三九集团的财务危机 从1992年开始,三九企业集团在短短几年时间里,通过收购兼并企业,形成医药、汽车、食品、酒业、饭店、农业,房产等几大产业并举的格局。但是,2004年4月14日,三九医药(000999)发出公告:因工商银行要求提前偿还3.74亿元的贷款,目前公司大股东三九药业及三九集团(三九药业是三九集团的全资公司)所持有的公司部分股权已被司法机关冻结。至此,整个三九集团的财务危机全面爆发。 截至危机爆发之前,三九企业集团约有400多家公司,实行五级公司管理体系,其三级以下的财务管理已严重失控;三九系深圳本地债权银行贷款已从98亿升至107亿,而遍布全国的三九系子公司和控股

公司的贷款和贷款担保约在60亿至70亿之间,两者合计,整个三九系贷款和贷款担保余额约为180亿元。 三九集团总裁赵新先曾在债务风波发生后对外表示,“你们(银行)都给我钱,使我头脑发热,我盲目上项目。” 案例简评:三九集团财务危机的爆发可以归纳为几个主要原因:(1)集团财务管理失控;(2)多元化投资(非主业/非相关性投资)扩张的战略失误;(3)集团过度投资引起的过度负债。另外,从我国国有上市公司的发展环境来看,中国金融体制对国有上市公司的盲目投资、快速膨胀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华源集团的信用危机 华源集团成立于1992年,在总裁周玉成的带领下华源集团13年间总资产猛增到567亿元,资产翻了404倍,旗下拥有8家上市公司;集团业务跳出纺织产业,拓展至农业机械、医药等全新领域,成为名副其实的“国企大系”。进入21世纪以来,华源更以“大生命产业”示人,跃居为中国最大的医药集团。 但是2005年9月中旬,上海银行对华源一笔1.8亿元贷款到期;此笔贷款是当年华源为收购上药集团而贷,因年初财政部检查事件,加之银行信贷整体收紧,作为华源最大贷款行之一的上海银行担心华源无力还贷,遂加紧催收贷款;从而引发了华源集团的信用危机。 国资委指定德勤会计师事务所对华源集团做清产核资工作,清理报告显示:截至2005年9月20日,华源集团合并财务报表的净资产25亿元,银行负债高达251.14亿元(其中子公司为209.86亿元,母公司为41.28亿元)。另一方面,旗下8家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合计高达73.36亿元,即这些上市公司的净资产几乎已被掏空。据财政部2005年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报披露:中国华源集团财务管理混乱,内部控制薄弱,部分下属子公司为达到融资和完成考核指标等目的,大量采用虚计收入、少计费用、不良资产巨额挂账等手段蓄意进行会计造假,导致报表虚盈实亏,会计信息严重失真。 案例简评:华源集团13年来高度依赖银行贷款支撑,在其日益陌生的产业领域,不断“并购-重组-上市-整合”,实则是有并购无重组、有上市无整合。华源集团长期以来以短贷长投支撑其快速扩张,最终引发整个集团资金链的断裂。 华源集团事件的核心原因:(1)过度投资引发过度负债,投资项目收益率低、负债率高,说明华源集团战略决策的失误;(2)并购无重组、上市无整合,说明华源集团的投资管理控制失效;(3)华源集团下属公司因融资和业绩压力而财务造假,应当是受到管理层的驱使。 (3)澳柯玛大股东资金占用 2006年4月14日,G澳柯玛(600336.SH)发布重大事项公告:公司接到青岛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青岛澳柯玛集团公司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处置事项的决定》,青岛市人民政府将采取措施化解澳柯玛集团面临的困难。至此,澳柯玛危机事件公开化。 澳柯玛危机的最直接导火索,就是母公司澳柯玛集团公司挪用上市公司19.47亿元资金。澳柯玛集团利用大股东优势,占用上市子公司的资金,用于非关联性多元化投资(包括家用电器、锂电池、电动自行车、海洋生物、房地产、金融投资等),投资决策失误造成巨大损失。资金链断裂、巨额债务、高层变动、投资失误、多元化困局等众多因素,使得澳柯玛形势异常危急。

开题报告-会计内部控制与社会监督

2016届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指导老师: 学生姓名: 专业名称: 时间: 、题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简况 由于我国国情所限,我国内部控制理论发展缓慢,迄今为止还未形成系统 整的内部控制理论。我国对于内部控制的研究起源于上个世纪80年代,与西 方内部控制理论的快速发展相比,我国的研究较晚,且呈现内部控制主要由政府主导推进的特点。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内部控制大都由政府在民营公司强制推进,财政

部、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等先后发布过部门或系统的有关内部控制行政规定。我国学术界对于把内部会计控制与社会监督结合起来的研究也是日益广泛入深的。 首先,内部会计控制与社会监督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保证了经济的发展,因此必须综合应用会计内部控制和社会监督,社会监督和政府监督共同构成了对内部会计控制进行再控制、再监督系统;其次,内部会计控制要以社会监督为基础开展;最后内部会计控制是社会审计中的重要部分。1 在国外,1905年,Dicksee L R最先提出内部牵制概念,包括职责分工、会计记录和人员轮换,可以看作是内部控制的萌芽阶段2,之后人们对内部控制的 认识先后经历了“两要素论”、“三要素论”、“五要素论”等几个阶段。人们对内部控制的认识逐渐走向成熟。纵观控制实践与理论的演变历史,我们可以看出内部控制概念演变与内容的深化是根源于企业内部加强管理的内在需要和外在审计监督的压力而产生和不断发展的。 二、所选题目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内部会计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中的一部分,它们之间形成互相影响的作用,而且企业或部门内的任何一项经济活动都会在会计部门中体现,因此对企业的运营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社会监督对内部控制起着监督的效果,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科学的制定内部的会计控制制度,有利于企业内部监督的形成,而且保证了会计工作的顺利进行,企业内部的会计监督工作不能只依靠企业内部的会计工作人员、以及政府部门的监督管理,还需要社会的监督,在社会公众的参与监督下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度,从而促进企业的飞速发展。所以本文从内部会计控制与社会监督的关系方面入手,去研究怎样可以更好的完成企业的运营、管理以及监督。本文的作者正是带着这样的问题开始研 究内部会计控制与社会监督板块,也希望通过自己的研究, 为企业的管理方面提供一点参考。 1 王李娜.论会计内部控制与社会监督[J].现代经济信息.2014,9:186-187. 2 Dickess L R.Auditing:a practical manual for auditors.[M].London:Gee and Co,1976.

内部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致谢 一、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对内部会计控制现状的研究,理论界的观点比较鲜明,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内部会计控制意识淡薄 杨晓莲、张沛渠在《浅析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005.6)中指出企业管理当局对内部会计控制的意识淡薄,缺乏建立和完善本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内在动力。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思想上的重视程度不够。吴明在《谈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问题及对策》(2011.2)中认为部分中小企业领导者缺乏现代企业管理经验,对企业实行粗放式管理,没有指定成文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使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形同虚设。(2)对内控的理解偏颇,认识不足或不全面,缺乏主动性。张劲松在《浅论我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006.11)中认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意识淡薄主要体现在企业的负责人和员工对内控根本不了解。张锦在《企业内部控制的症结与对策》(2006.10)中则作了进一步的补充,在实际工作中,人们常犯以内部会计控制代替全面内部控制,以控制活动代替控制五要素的错误。2.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合理 马艳秋在《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分析》(2007.3)中提出有些中小企业虽建立了相关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但总体来看仍缺乏科学性与连贯性,致使会计控制难以发挥其应有的功效。违规违纪行为发生后才设法解决,导致内控成本较高,收效甚微,使会计控制失去效力。重视钱财等有形资产的控制,而忽视人员素质、信息等无形资产的控制,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使会计控制不能全方位发挥控制作用。职责为划分不明确,导致不能及时准确地追究责任以进行有效处理,从而影响会计控制的执行效果。 3.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执行不力 张劲松(2006.11)认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重在执行,可是有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为了应付财政、审计等部门的检查,使内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失去了应有的刚性和严肃性,是企业内部管理失控。同时吴明(2011.2)指出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执行包括财务信息的处理、各控制环节的落实及对内部会计控制的监督三方面。然而,部分中小企业会计机构与会计人员的设置不符合会计规范;建账不规范,会计核算常有违规操作;会计人员素质低下,不懂核算。 4.内部会计控制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曾玲在《我国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相关问题分析》(2009.9)中指出由

中海集团釜山公司内部控制失效原因分析及带给我们的启示

中海集团釜山公司内部控制失效原因分析及带给我们的启 示 一、案例简介 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简称“中国海运” )成立于1997年7月1日,总部设在上海市东大名路700 号。中国海运是中央直接领导和管理的重要国有骨干企业之一是以航运为主业的跨国经营、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特大型综合性企业集团。中国海运主营业务设有集装箱、油运、货运、客运、特种运输等专业化船队; 正在开展汽车船运输和LNG业务。相关业务有码头经营、综合物流、船舶代理、环球空运、船舶修造、船员管理、集箱制造、供应贸易、金融投资、信息技术等产业体系。 中国海运在全球85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北美、欧洲、香港、东南亚、韩国、西亚六个控股公司和日本株式会社、澳大利亚代理有限公司; 境外产业下属90 多家公司、代理、代表处,营销网点总计超过300 多个。中国海运拥有各类船舶430艘,1 650万吨载重,集装箱载箱位44万标准箱;集团年货物运输完成量超过3.3 亿吨、950万标准箱,在国家能源和进出口贸易中发挥了重要的运输支持和保障作用。 但就是这样一个对国家进出口贸易有举足轻重作用的大型公司却一而再的爆发财务丑闻,2008年4月13日,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爆出一桩中国航运界罕见的财务丑闻。中海集团驻韩国釜山公司的巨额运费收入及部分投资款, 在春节前后查出被公司内部人非法截留转移。目前已确认的抽逃资金总金额大约4 000 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 亿元), 主要涉案人员中海集团韩国控股的财务部负责人兼审计李克江在逃,这已是中海集团近年来发生的第二起财务丑闻。(2006 年6 月起,中海集团就曾将所获得的银行短期贷款,近25亿人民币,违规进行股市投资。在2007 年查出后,被中国银监会通报批评,国务院国资委也在当年对公司予以降分处理的通报。)中海集团多次爆发“资金门“财务丑闻并非偶然,其内部控制制度的缺失让我们找到了中海集团一再犯错的内在原因。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开题报告

文档从互联网中收集,已重新修正排版,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湖南工业大学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2014届) 学院(部):财经学院 专业:财务管理 学生姓名:彭瑶 班级: 103班学号: 指导教师姓名:谢刚职称:讲师 2013年 12 月 22日 3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一、结合课题任务情况,查阅文献资料,撰写1500~2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一)国外的研究现状 西方内部控制理论的演进,经历了五个阶段,其内容由简单到复杂、目标由单元到多元、对象由局部到整体的演进。而随着人们对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关系的不断认识,基于公司治理对内部控制的研究也不断兴起和深入,目前仍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 国外有关公司治理下对内部控制的研究,主要是以卡德伯利报告、哈姆佩尔报告和特恩布尔报告,以及COSO的内部控制框架和OECD《公司治理原则》为代表。其中,前三者被称为英国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研究历史上的三大里程碑。 卡德伯利报告(1992)从财务角度研究公司治理,将内部控制置于公司治理的框架内,明确要求公司建立审计委员会、实行独立董事制度,并以内部控制、财务报告质量以及公司治理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前提,明确要求公司改善内部控制机制,建议董事会应就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声明,外部审计师和审计委员会应对董事会发表的声明进行复核。 特恩布尔报告(1999)作为公司治理委员会综合准则指南指出,董事会应对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负责,制定正确的内部控制制度并寻求日常的保证,使内部控制系统能有效发挥作用,还应进一步确认内部控制在风险管理方面是有效的。其中特别指出,董事会应在谨慎、仔细了解相关信息的基础上形成对内部控制是否有效的正确判断。 DECD《公司治理原则》(2004)规定:公司治理结构应确保董事会对公司的战略指导和对管理层的有效监督,对公司和股东的责任和忠诚。同时,要求董事会确保公司会计和财务报告制度的完整性,其中包括独立审计师的完整性,确保公司具备恰当的控制制度,特别是风险管理制度,财务和营运控制制度等,确保公司的行为不违反法律和相关的准则等。 (二)国内的研究现状 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前,有关内部控制的理论研究几乎处于空白状态,我国政府是从20世纪90年代起开始加大企业内部控制的推动力度的。我国在内部控制规范的建设过程中,内部控制的研究取得了许多重大理论突破,特别是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研究也呈现出勃勃生机并不断发展。 吴水澎(2000)指出,公司治理结构是内部控制的环境因素;阎达五(2001)也指出,内部控制框架与公司治理机制是内部控制管理监控系统与制度环境的关系;李连华(2005)认为,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之间是一种互动关系。 阎达五、杨有红(2001)则将内部控制框架与公司治理机制结合起来,认为内部控制外延的拓宽正是由公司治理机制变化所致。因此他们建议采取双管齐下和分两步走的战略建立内部控制框架,认为首先要在组织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方面做到董事长和总经理分设、董事会和总经理班子分设,避免人员重叠;特别强调董事会在公司治理的核心地位,认为董事会应该对公司内部控制的建立、完善和有效运行负责。

内控经典案例系列

内控案例专栏系列一:促销活动中的舞弊防范与内部控制 一、案例简介:促销存漏洞,一人独得200个特等奖 据媒体报道,重庆某知名电器连锁公司广告宣传部主管王某,在一年多时间里创下了一个“中大奖”的纪录:从2007年9月到2008年12月,他一人先后狂中200个特等奖,独得奖金79万多元。 然而,王某之所以能疯狂中奖,靠的不是运气,而是在自家公司开展的有奖促销活动中欺上瞒下,假冒顾客名义领奖。该公司2007年9月至2008年12月期间,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刮刮卡刮奖促销”活动,其中最吸引人的是直返现金4999元的特等奖。奇怪的是,在这一年多时间里,公司30多家门店接待了成千上万名顾客,也有人中过奖金额度比较低的奖,却没有一名顾客刮中过特等奖,200个特等奖就此“不翼而飞”。一方面,顾客对特等奖迟迟难现充满疑惑,另一方面,该公司却一直在为并不存在的特等奖“埋单”──每隔一段时间,都有几名顾客中了特等奖的资料传来,相关材料也很完备,公司便一直按规定给予了报销。 直到2008年12月,公司在一次审核过程中,发现一些特等奖领奖人购物发票上的姓名和领奖人的身份证复印件不一致,奖金有被侵占的嫌疑。公司广告宣传部主管王某因有重大嫌疑,经公司监察部询问,他向公司总经理承认了自己冒领奖金的事实。 按照常理,要独揽这些特等奖,王某起码要通过三道关卡:一是要在众多奖券中,准确摸清楚哪些能中奖;二是要设法防止这些“特殊奖券”被投放到各个分店,以免流入顾客手中;三是向财务部门冒领奖金时,必须提供中奖人的购物凭证和身份证明,并成功通过上级的审核。 巧合的是,这些关卡看似难以逾越,实际上的“把关权”却都掌握在王某手中。这才导致他私吞大奖如探囊取物。记者采访获悉,这批“刮刮卡”的奖券是由河北省一家印刷厂统一印制的,王某恰恰负责联系印刷厂。他以“方便分配奖券”的名义,要求印刷厂把特等奖券和其他奖券分开,就此成功地把特殊奖券“挑”了出来。他再利用自己投放奖券的权力,把特等奖券全部扣留,一个也没有投放到分店。 按照规定,分店的中奖顾客信息和报销费用也必须经过王某审核。政法机关办案人员介绍,王某收集了一大批顾客的购物发票复印件,又从亲戚朋友那里弄来了一些身份证复印件,以“他人代领”的名义,炮制了一批“中奖材料”,分批向公司财务部冒领奖金,连连得手。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王某作为企业的一名中层管理人员,之所以能轻易地侵吞奖金,关键在于他一手握着奖券的发放权,另一手握着领奖的审核权,在一定程度上是“自己监督自己”。重庆国美电器公司下属30多家分店尽管有众多员工,对于特等奖“难产”也未必没有疑问,但由于难以监督上级,只能任由王某“疯狂领奖”,直至东窗事发。

企业内部控制失效案例分析

企业内部控制失效案例分析 -万福生科 一、公司介绍 万福生科(湖南)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成立于2003年的湖南省桃源县湘鲁万福有限责任公司,2006年3月更名为湖南湘鲁万福农业开发有限公司。2009年10月,经股东会审议通过,整体变更设立万福生科(湖南)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人为龚永福。经中国证监会许可,面向社会公开募股集资,两年后也就是2011年9月27日在创业板上市。发行上市后注册资本由原来的5000万元变更为6700万元。 万福生科自成立以来,致力于稻米精深加工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公司以稻米、碎米为主要原材料,采用公司自主设计的工艺体系和配套的设备系统,运用先进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工程技术,对稻米进行综合开发,制作出大米淀粉、大米蛋白粉、米糠油等产品。此外,万福生科在全国创造了第一个以大米淀粉糖和大米蛋白为核心产品的稻米精深加工以及副产物高效综合利用的循环经济生产模式、,并且发展迅速,逐步实现了工艺技术、产品结构和管理水平的动态升级,已成为我国南方循环经济和副产品综合利用效率最高、产业链条最长的企业之一。 万福生科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为主体的现代化企业,经营范围涉猎广泛主要包括粮食收购及农产品深加工,注重科研,改善销售模式,逐渐成长为省级龙头企业及高新技术企业,与此同时,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倡导绿色环保产业链进行生产,广受好评。 二、案例基本情况 2012年8月,湖南证监局不定期对上市公司进行现场检查,在检查万福生科得时候,发现有三套账本,财务舞弊问题自此浮出水面。在2012年9月对万福生科的例行巡查中发现,刚上市不久的万福生科预付账款和在建工程款都存在异常:万福生科2012年半年报显示预付账款增加了约2632万,期末余额达到14500万之多;在建工程科目的账面余额从8675万激增至18000万。无论是参照同行业还是对比其以往的经营活动,

开题报告规范范例

开题报告规范范例 学号: 专业: 财务管理(论文)题目: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指导教师:年月日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1、研究背景美国“xx事件”的曝光仍然记忆犹新,这对审计及会计等各界造成了深远的影响,也让各个公司管理层及相关的各界人士开始反思。为此,2021年美国出台了《萨班斯一奥克斯利法案》,以挽救美国资本市场的形象。该法案中,规定要求强制披露公司内部控制,也加大了那些通过盈余管理进行财务舞弊的手段的处罚力度。2021年,美国完善了相关制度,紧接着出台了COSO内控框架,从而加大了对企业单位内部控制监督的力度。近几年,我国由于会计造假、财务信息失真等原因,而走向破产的事件频频发生,这也深深打击了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因此,相关部门纷纷采取行动来改变现状。例如,沪深证券交易所于2021年发布了相关的内部控制指引,鼓励上市公司主动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和第三方(如会计师事务所)对其内部控制发表的审计意见; 财政部联合审计署等其他4个部门成立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并在2021年和2021年分别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来建立我国内部控制制度。 这些举措的出现表明,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完善可以提高财务信息的质量,防止通过盈余管理等手段使财务信息失真的发生,因此,国内外学者开始了内部控制和盈余管理的相关研究。 国外学者多数以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等几方面着手研究内部控制,从而探寻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如BenjaminP.Foster等人就探讨了在SOX法案颁布后,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表明SOX法案的执行有效弥补了内部控制缺陷带来的影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盈余管理; NerissaC.Brown等人认为企业披露内部控制信息表明了其存在较高的盈余质量,也体现了管理当局对内部控制的重视和监管,从而能够影响盈余管理。而国内学者也开始着重讨论内部控制体系和企业盈余质量的关系,大多学者以企业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分析及对策【开题报告】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开题报告 题目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分析及对策学院商学院 专业会计学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一、论文选题的背景、意义 (一)背景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中小企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壮大起来。但在现阶段,它已暴露出了许多与内部控制有关的诸多问题,如企业信息危机、浪费严重、风险加剧等。审视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让人心存忧虑。 1、难以实行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我国中小企业中相当一部分属于个体、私营性质,企业的投资者同时又是经营者,一些领导者排斥并破坏如职责分离、授权批准等内部控制制度。因企业管理者的自身问题使得内部控制没有被摆在企业重要的议事日程上。合理的公司治理机构难以有效建立,或者即便建立起来,也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 2、职责或职能牵制不够。关键控制点上往往缺乏应有的控制。中小型企业经营规模小,经营活动单一。人员配置和机构设置上不可能像大型企业那样做到专业对口、各司其职,往往一人身兼两职甚至身兼数职。机构职能模糊,从而造成岗位设置缺乏牵制性,各项制度缺乏应有的张力,使得制度不规范,执行不到位。 3、财务管理水平低下,财务信息失真。中小企业因内部控制制度未被引起足够重视,导致其财务核算不规范,管理松弛,特别是在资产管理上暴露出很多弊病:(1)对现金管理不严,造成资金闲置或不足。有的中小企业认为现金越多越好,使得现金闲置;有些企业的资金使用缺少计划安排,过量购置不动产,无法应付经营急需的资金,陷人财务困境。(2)应收账款周转缓慢,造成资金收回困难。原因是没有建立严格的赊销制度,缺乏有力的催收措施,应收账款不能兑现或形成呆账。(3)存货控制薄弱,造成资金呆滞。许多中小企业月末存货占用资金往往超过其营业额的两倍以上,造成资金呆滞,周转失灵。(4)重钱不重物,资产流失浪费严重。不少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对原材料、半成品、固定资产等的管理不到位,资产浪费严重。 4、认识不到位,观念模糊。思想上的漠视,是内控建设的最大障碍。根据现有的调查和了解,大多企业只重视投资经营,强调好的项目,却常常忽略与项目营运息息相关的内控建设。 (二)意义

伊利集团内部控制失效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最新会计专业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对我国上市公司实行股权激励的分析与探讨 2 我国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研究——以xx公司为例 3 某公司高存货问题的分析与对策研究 4 我国企业负债筹资风险及其防范研究一一以xx公司为例 5 衍生金融工具审计问题研究 6 合并会计报表研究 7 电子商务对企业财务会计的影响 8 旅游文化产业的资产计量研究 9 某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研究 10国外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对我国的启示 11中小企业赊销信用风险控制的策略研究 12 企业投资过程中的税收筹划研究 13 浅谈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防范和对策 14 浅析中小企业项目投资中的问题与对策一一投资风险问题探讨 15 xx公司在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措施 16 连锁企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17 某公司的内部控制优化研究 18某公司财务风险控制体系有效性研究 19会计信息质量控制问题探讨 20低碳经济下生态管理会计的应用研究 21环境审计风险及其控制研究 22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管制探析 23上市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 24中小企业流动资金运营中的问题及对策一一以某粮油公司为例 25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 26增值型内部审计探讨 27中小型家族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及改善建议 28会计人员继续教育问题与对策 29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 30我国企业海外并购中的财务风险及防范 31某汽配商行的存货管理问题研究 32 我国开征物业税的思考 33企业负债经营问题研究 34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研究一一以某公司为例 35农村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一以某村为例 36浅析xx公司生产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7中小企业税务外包问题探究 38某纺织公司绩效评价方法的对比研究 39某科技公司绩效评价现状及对策 40对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现状的研究 41我国推行人力资源会计的对策研究 42金融危机下公允价值会计问题研究

浅析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开题报告

浅析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开题报告

急需浅析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开题报告 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执行的现状 二、到目前为止,财政部针对当前会计及相关工 作中最为薄弱的环节,按照分批分步的方式, 发布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和6项具体内部控制规范,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体系初步形成。《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 本规范》对内部控制的定义、目标、原则、方法和内容等基本问题都做出了规定,是制定后续规范的基础与依据,该规范的出台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随后,我国又颁布了六个具体规范,体现了从会计控制入手,突出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等环节,并向其他管理环节延伸的控制思路。 三、以上规范自开始实施以来,从制度源头上为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建设提供了保障,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改善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综观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现状却不乐观,在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环节、实施环节和监督反馈环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四、(一)企业内控制度制定环节存在不足 五、目前,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管理者对内部会计 控制认识不足,对内部会计控制的建设持冷漠态度,以传统经验代替规范化管理措施和手段,根本没有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有些企业虽有建立,但在内控制度的制定环节,还认为内部控制就是对企业经营的某个或某几个关键点进行控制。比如企业将付款环节对原始单据的审核作为关键控制点,但供应部门因弄虚作假或失职,购进了质次价高的材料,会计部门依然会在审查原始单据无误后照价付款,这就只能实现会计的事后核算、监督功能,未能对整个生产经营进行控制。在当前常见的企业分口管理制度下,企业内部的管理形成条块分割,这样的内控制度设计没有渗透到公司的各项业务过程和各个操作环节,没有覆盖到所有的部门和岗位,未能实现立体交叉、多角度、全方位的风险预防监控,内部控制建设不成体系,步入了内控建设的另一个误区。 六、(二)企业管理者越权现象比较严重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经济学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大多数国有大中小型企业完成了股份制改革,企业管理不断完善和提高,并逐步与国际先进管理理念接轨。有数据表明,以民营企业为主的中小企业占我国注册企业总数的99%以上,创造了全国60%以上的工业产值。我国中小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约占全国城镇就业总数的75%。由此可见,中小民营企业已成为我国支撑经济增长、吸收就业人口、维护经济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其作用和地位随着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而日益突出。 然而,我国中小民营企业在内部控制的建立、实施方面意识比较薄弱,许多民营中小企业受经营规模、财力、人力、经验、企业文化等因素的限制,企业管理与其内部管理要求和现代经营管理相去甚远,尤其是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健全,使民营企业的持续经营和健康发展受到影响,造成企业寿命短,经营规模难以壮大,对中小民营企业的持续经营和健康发展十分不利。因此,根据民营企业自身的特点和经营管理的需要,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显得尤为必要。 意义 内部会计控制就是企业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促进企业管理方针和战略目标的实现而实施的一系列措施与手段。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保证企业决策目标实现的有效手段。实践证明,企业一切管理工作,从建立和健全内部制度开始;企业的一切决策应统驭在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之下;企业的一切活动,都不能游离于内部控制制度之外。民营企业要在市场经济下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建立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治理结构,强化内部控制制度,改变管理理念使企业的经营活动正规化、规范化,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内部控制的根本目的在于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其基础是企业内部分工;其核心是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方式、措施及程序。

从内部控制分析阿里巴巴集团案例

从内部控制分析阿里巴巴集团案例 班级:14会计2班姓名:余坤洁学号:20142717 摘要:规范完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规范企业治理结构。有效的内部控制需要有良好的控制环境作基础,而完善控制环境的关键,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规范公司治理结构。从长远看,优化内部控制环境,从根本上改变内部人治理状况,还应当从继续深化改革入手,有条件地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积极推进产权多元化,以便从体制上确立董事会在内部控制系统中的核心地位,保证企业内部监督落到实处。 关键词:集团、基本情况、现象、产生原因、治理对策 一、集团的基本情况 阿里巴巴,中国最大的网络公司和世界第二大网络公司,是由马云在1999年一手创立企业对企业的网上贸易市场平台。2003年5月,投资一亿元人民币建立个人网上贸易市场平台——淘宝网。2004年10月,阿里巴巴投资成立支付宝公司,面向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推出基于中介的安全交易服务。阿里巴巴在香港成立公司总部,在中国杭州成立中国总部,并在海外设立美国硅谷、伦敦等分支机构、合资企业3家,在中国北京、上海、浙江、山东、江苏、福建、广东等地区设立分公司、办事处十多家。2014年9月19日晚,阿里巴巴正式在纽约交所挂牌交易,股票代码BABA,价格确定为每股68美元,其股票当天开盘价为92.7美元,阿里在交易中总共筹集到了250亿美元资金,创下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桩IPO交易。 二、“淘宝小二”现象的产生 淘宝曾经是创业者的天堂,但短短几年,却变成了多数人的噩梦,当腐败成为淘宝小二的生活状态时,任何局部性的治愈措施都无法改变根本。淘宝小二,是阿里巴巴内部及淘宝商家对淘宝系工作人员的统称。随着淘宝系交易量的逐年攀升,淘宝小二们手中的权力也被逐步放大,这些平均年龄只有27岁左右的年轻人,掌握着800多万商家从开店到提高业务量的生杀大权。而这些栖身在日益竞争激烈的电商淘宝系之中的各类商家,随着淘宝系诸如天猫(原淘宝商城)、聚划算等一系列平台化产品的推出,而其中1000多种付费推广手段并不能有效地提高商家的自身业绩,原有的业务量急剧下降。多年以来,以淘宝小二为中心的地下黑色产业链日益成熟,攀附淘宝小二已经成为了淘宝商家进入淘宝平台、提升交易量、参加各类促销活动等的二选择,这条捷径投入相对少且见效极快。这就是近几年来,不管马云让涉案的高管下课或是让小二离职,小二们的腐败迹象并没有任何减少的原因。当淘宝没有干净的小二、上下级之间互握把柄时,对马云来说,反腐败,淘宝亡;不清腐败,阿里亡。淘宝网团购平台聚划算CEO阎利珉(花名“慧空”)因为员工腐败、管理不当而遭遇下课。据聚划算内部人士讲,整个事件来得相当突然,事发前毫无半点征兆。就在该日上午,阎利珉还在个人微博上公布了关于建立“聚划算消费者团购保障基金”的计划,下午便被阿里巴巴集团通知走人。马云的这次下手,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发生在2011年2月的阿里巴巴“欺诈门事件”(中国供应商欺诈客户)。作为最高责任承担者,时任阿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