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单元复习第三单元 角的初步认识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单元复习第三单元    角的初步认识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单元复习第三单元    角的初步认识人教新课标

角的认识是在学生直观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学习的。这部分内容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角的重要基础,也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内

容之一。

首先教材呈现了一幅校园生活的情景图。图中有正在做操和踢足球的学生,还有拿三角尺的老师和修剪花木的老爷爷,这些情景都与角有关。教材把这些角都用色线标示出来,由此引出角,让学生了解到角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教学时,出示情景图后,可以让学生观察并说说都看到了什么,然后标出一些物体上的角。

然后从三种实物(剪刀、钟面、三角尺)中抽取出角(锐角、钝角、直角),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实例中来认识角。在此基础上介绍角的各部分名称,说明角的特征。

最后让学生通过一些活动来进一步感知角,如用两根硬纸条做成活动的角(能转成大小不同的角),用纸折成大小不同的角等。

教材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国旗、椅子和双杠上的角,说明这些都是直角。再通过让学生折纸做直角,加深对直角的认识。接着通过借助三角尺上的直角,说明要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来比一比,如果和三角尺上的直角一样大的角就是直角,比它小的是锐角,比它大的是钝角。教材还安排了用三角尺画直角和用三角尺上的角拼摆出钝角的内容。

本单元主要教学角和直角的初步认识,这些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础上教学的。教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而小学生往往缺乏感性经验,只有通过亲自操作,获得直接的经验,才便于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总结和概括,形成一定的表象。由于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差,需要加强动手操作的训练。

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

角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周围许多物体上都有角。

2.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帮助学生认识角和直角。

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儿童的智力活动是与他对周围物体的作用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说,儿童的理解来自他们作用于物体的活动。小学数学的学习是一项重要的智力活动,也不例外。特别是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而小学生往往缺乏感性经验,只有通过亲自操作,获得直接的经验,才便于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总结和概括,形成数学的概念和法则

1.注意通过多种活动认识角和直角以及锐角和钝角,正确把握教学要求。

本册是第一次出现角和直角,只要求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初步认识即可。如认识角,只要通过折一折、做一做等活动,使学生对角和直角有些感性认识,知道什么样的图形是角;它有一个顶点,两条边;会画角就可以。对锐角和钝角的认识,本单元只要求学生初步了解即可。

2.在教学中注意科学性。

本章角的初步认识,内容虽然浅显,但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的语言必须是科学的、准确的。例如,指导学生画角时,教师应说:“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一个角。”

1角的认识…………………………………………………………………………………1课时

2直角的初步认识…………………………………………………………………………1课时3初步认识锐角和钝角…………………………………………………………………….1课时4练习八………………………………………………………………………………….1课时角的认识。(教材第38、第39页)

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知道角有大小,初步学会用三角尺画角。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使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有角,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认识角、正确画角。

难点:初步认识角,建立角的空间观念。

课件、两根硬纸条。

(出示教材第38页校园生活情景图,让学生欣赏)

师:同学们,刚才从屏幕上我们欣赏了校园美丽的风景,大家平时喜欢到操场上去玩吗?最喜欢玩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师:同学们,这些小朋友在操场上玩得多开心呐!有的在……有的在……有的在……仔细看看操场上还有许多我们学过的图形呢,你们发现了吗?

学生指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球,等等。

师:这些图形都是咱们的老朋友了。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下新的图形朋友。(课件出示园丁剪草图)你们看,园丁爷爷手里拿着的剪刀,张开就形成了这样的图形,(出示角)做操的小朋友伸开两臂也形成这样的图形,这就是角。(板书:角)同学们,和角打声招呼吧。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用学生熟悉的场面引入主题,不仅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给吸引过来,还可以通过画面中的图形很自然地引出新知识,“一箭双雕”】

1.在主题中找角。

师:同学们,操场上很多物体的表面都有角,快找找吧!

学生说到一个,教师就课件演示一个,跟着复述一遍,并及时给予表扬。

2.教学例1。

师:同学们一下子找到了这么多的角,真了不起!看,老师带来了几件物品,它们身上有角吗?(课件出示例1)

等学生观察后,把剪刀、钟表、三角尺放大,背景逐渐褪去,问这些生活中的角在数学上该怎样表示呢?你们看,角就是这样的。

(课件中三个角从实物中移下来)

师:这三个图形都是角。闭上眼睛想一想,角是什么样的?再用手比画角的模样。

师:仔细观察这三个角,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1:都是尖尖的。

生2:都有两条直直的边。

3.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及其特征。

师:(在黑板上画一个角)这个尖尖的就是角的顶点,这是角的两条边,角的两条边都是直直的。顶点和这两条边就组成了这个角。

师:(出示课件上的第二、三个角)从图片上分别指出这两个角的顶点和两条边?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设计意图:通过找找、看看等活动,让学生从直观到抽象地理解什么是角,角有什么特征,从而建立起角的表象】

4.操作,认识角的大小。

(1)折角。

师:(出示一张圆形纸片)这张纸片上有角吗?开动小脑筋,动手折一个角,试试吧。如果你有答案,悄悄和同桌交流一下。

学生折角,教师巡视指导。

展示最快的学生做的角。

师:这是一个角吗?它的顶点和边都在哪?请折好的同学把你折的角指给同桌看看,顶点在哪?两条边在哪?

(2)做活动角。

师:老师这有一个角,你们看,这是一个活动角,你们想不想做一个?用老师发给你们的硬纸条,试试吧!

学生尝试动手做,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展示两个大小明显的角)这两个角有什么不同?

生:一个大,一个小。

师:对,角是有大小的。(再展示两个大小差不多的角)能一眼看出哪个角大,哪个角小吗?你用什么办法知道的呢?

生:把两个角叠在一起,让这两个角的顶点重合,一条边重合,看,上面这个角的另一条边在下面这个角的里面,这说明上面的角比下面的角小。

师:这个办法真好!同桌之间也像这样把活动角比一比,顶点重合,一条边重合,看看谁的大,谁的小,比出结果了吗?

(3)认识角的大小与边叉开程度的关系。

师:下面我们来轻松一下,看一段动画片吧。角的王国有一个红角和一个蓝角,它们本来是一对好朋友,可是有一天它们吵起来了,为什么呢?请看!(课件出示红角和蓝角)从动画片中你知道它们为什么吵起来了吗?最后又怎样?

生:它们是为了谁大谁小而吵的,后来通过比较,它们是一样大的,最后它们又成了好朋友。

师: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

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角的大小与它的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而是跟角的两边叉开的程度有关,两边叉开的越大,角就越大;两边叉开的越小,角就越小。

师:这个同学回答得非常好,谁能像他这样说说?同桌之间可以相互说一说。

【设计意图:在折角、做活动角、比比活动角的活动中,让学生发现角有大有小。在观察中让学生发现并明白:角的大小与它的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而是跟角的两边叉开的程度有关,两边叉开的越大,角就越大,两边叉开的越小,角就越小】

5.教学例2。

师:角多神奇啊,你们喜不喜欢它?那我们把它画下来好吗?怎样画角呢?

师:我们来看看究竟该怎样画角。(课件演示角的画法)注意看,分两步才能把角画好。

边讲解边演示:先确定角的顶点,从这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了一个角。

学生画角,教师巡视,并展示学生画的角。

师:同学们,你们今天和角交了朋友,都有些什么收获?其实,角的知识还有很多很多,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还会一一讲到。

角的认识

1.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活动。

对于“角的初步认识”,直观性、操作性比较强,教师设计了找一找、做一做、画一画等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充分活动起来,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建立了角的表象,丰富了对角的认识,发展了空间观念。

2.给学生创设自由度较大的学习空间。

教师敢于放手,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展进度,尤其是做角环节,为学生提供判断思维的空间。学生依据对角的各部分认识,选择材料做角,在相互交流中发现角是有大小的,进而探究角的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一层紧扣一层,层层都体现出学生的自主参与。

A类

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是角的在括号里画“√”,不是的画“?”。

(考查知识点:角的初步认识;能力要求:初步认识角)

B类

比较下面每组角的大小,在较大的角下面的方框里画“√”。

(考查知识点:角的初步认识;能力要求:会比较角的大小)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

B类:(1)第一个(2)第一个(3)第二个(4)第二个

教材习题

第39页“做一做”

1.课桌的表面上有角;凳子的表面上有角;尺子上有角……

2.图略。

直角的初步认识。(教材第40页)

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

2.会用三角尺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3.通过操作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直角的表象。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判断分析能力。

重点:直角的认识。

难点:正确画直角。

课件、三角尺、红旗、椅子。

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角,并且知道生活中有许多物品上有角。今天老师给你们看几件东西,(出示红旗、椅子)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物品,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1:它们的表面上都有角。

生2:它们的表面都有4个角。

如果学生发现:这4个角的大小都一样,教师要给予表扬。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实物,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源于生活,并直观地感受实物中角的存在】

1.教学例3。

师:同学们,你们的文具盒里也有角。对,就是三角尺。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谁先发现三角尺的秘密。

生1:我发现三角尺有3个角。

生2:里面的小三角形和三角尺的形状一样,也有3个角。

生3:我发现三角尺有3个角,并且3个角的大小不一样,其中一个角大些,另外两个角比它小。

生4:我发现每个三角尺中都有一个直直的角。

师:谁知道这个直直的角叫什么角?

生:直角。

如果学生说不出,教师介绍(指着三角尺的直角)三角尺中最大的角叫直角。请同学们指出三角尺上的直角,摸一摸有什么感受。

师:拿出我们准备的白纸,折一个直角好吗?折好以后,跟同桌比一比。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角入手,使学生在动手操作活动中既复习了角的组成、角的特点,又进一步感知直角与其他角的不同】

2.教学例4。

(1)小组讨论:三角尺上的直角有什么用途?

交流汇报。当学生提出用三角尺来检验直角时,教师要在学生说完后用对比的方法加以说明。让学生用这个方法比一比自己折出的角究竟是不是直角。

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比一比自己周围的一些角是不是直角。

(2)用三角尺画直角。

想一想:我们是怎样画角的?

尝试用三角尺画直角:先画一个点,从这点起画一条线,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线重合,三角尺的顶点与点重合,沿着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画好角的另一边,这样就画出了一个直角。

学生动手画直角,教师巡视并指正画的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看一看、摸一摸三角尺上的直角,对直角有了更深的认识,然后利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去画直角,使学生对直角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师:谁能说说今天学到了什么知识?

直角的初步认识

从实际生活出发,设计“找直角—折直角—画直角”几个环节,由易到难,通过学生自己学习、讨论,加深了学生对直角的认识。通过寻找生活中的直角、画直角等练习,让学生体会到直角就在我们的身边。

A类

下面图形中各有几个直角?填在括号里。

(考查知识点:认识直角;能力要求:正确判断直角)

B类

以一条线为边,画一个直角。

(考查知识点:画直角;能力要求:能借助工具正确地画直角)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1)4(2)2(3)2(4)3

B类:图略。

教材习题

第40页“做一做”

1.教科书封面上的角是直角。

2.长方形有4个直角;正方形有4个直角;三角形有1个直角。

初步认识锐角和钝角。(教材第41、第42页)

1.结合生活情境和操作,经历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的过程。

2.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用三角尺拼出钝角。

3.在认识角的教学活动中,初步了解三种角的大小,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重难点: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课件、三角尺、活动角。

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直角,今天我们继续研究角。

1.教学例5。

师:(课件出示教材第41页例5)同学们,拿出你的三角尺,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说说图中三个角的大小。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经过与直角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教材封面上的角和直角一样。

生2:红领巾上的两个小角都比直角小。

生3:红领巾上的大角比直角大。

师:我们通过与三角尺上的直角比较,知道了有的角比直角小,有的角比直角大。比直角大、比直角小的角也都有名字,你们想知道吗?像红领巾的小角那样比直角小的角叫锐角;像红领巾的大角那样比直角大的角叫钝角。

边说边在相应的图上写出角的名称。

师:拿出自己的三角尺,告诉小组里的同学,三角尺上的每个角都是什么角?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

师:现在请同学们拿出我们的活动角,动手做一做,并告诉同桌你做的是什么角。

同桌互相多做几次。

【设计意图:设计多种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加深对各种角的印象,形成表象,能够更加准确地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2.教学例6。

师:刚才同学们经过观察、比较,已经知道了三角尺上的三个角分别是一个直角和两个锐角。那么请你用一副三角尺动手拼一拼,拼出一个钝角。

展示不同拼法,引导学生总结规律:用一副三角尺拼钝角时,一定是一个直角和一个锐角拼成的。

师:为什么只有用一副三角尺中的一个直角和一个锐角才能拼成一个钝角呢?

生:因为钝角比直角大,所以只有一个直角再加上一个锐角才能得到一个钝角。

师:是这样吗?如果是两个锐角就一定不能拼成一个钝角吗?试一试。

学生尝试拼一拼,汇报结果:有时候一副三角尺上的两个锐角也可以拼成一个钝角。

师:我们应该说:一个直角和一个锐角拼成的肯定是钝角;两个锐角可能拼成钝角。

【设计意图:借助动手操作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活动中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直角、锐角和钝角的特征,通过活动帮助学生形成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师:在今天的课堂上你有什么收获呢?

初步认识锐角和钝角

1.让学生在折、拼等活动中体会图形的特征,感受不同角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发现一些有趣的几何现象或问题,从而引发进一步探索的意愿,形成积极的数学学习兴趣。

2.这些操作活动的本质是借助直观表象重现那些已经认识的图形。组织这种操作不仅有利于唤起学生对有关图形特征的感知和记忆,而且有利于激发富有个性的尝试和探索。重要的是活动本身要体现一定的层次性,以便不同学生得到不同的收获。

A类

你认识下面的角吗?在括号里写出角的名称。

(考查知识点: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能力要求:能正确判断直角、锐角和钝角)

B类

按要求画角。

(1)比直角小的角。

(2)比直角大的角。

(3)跟直角一样大的角。

(考查知识点:画角;能力要求:能根据具体要求画角)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直角锐角钝角直角锐角

B类:图略。

教材习题

第41页“做一做”

1.略

2.钝角:第四个和第六个;锐角:第二个和第五个;直角:第一个和第三个。

第42页“做一做”

图略。锐角:30°+30°30°+45°

直角:45°+45°30°+60°

钝角:90°+30°60°+60°45°+60°45°+90°90°+60°

练习八。(教材第43~45页)

1.更加熟悉角,能正确判断直角、锐角和钝角。

2.熟练借助三角尺上的直角比较角的大小。

3.会画直角。

重点:正确判断直角、锐角和钝角。

难点:比较角的大小,会画角。

三角尺、课件。

师:同学们,这段时间我们认识了图形家族的新朋友——角,你了解它了吗?

【设计意图:借助谈话引入新课,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1.认识角。

师:在小组内说说你认识的角,然后把你们小组的看法整理好,与大家交流。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收获,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生1:我知道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生2:我知道角有直角、锐角和钝角。

生3:我觉得生活中常见的角是直角,如桌子角是直角,教材封面上的角是直角,门上也有直角,黑板也有直角,等等,总之生活中的直角很多。

生4:我知道三角尺上有直角,我们可以借助三角尺上的直角比较角的大小。

生5:对,比直角大的角是钝角,比直角小的角是锐角。

师:同学们说得都非常好,刚才有的同学说到了比较角的大小,老师想知道你是怎么比较角的大小的?

生:在比较角的大小时,我们先让角的顶点和三角尺上直角的顶点重合,再让角的一条边与三角尺上直角的一条边重合。如果角的另一条边在直角的里面就说明比直角小,是锐角;如果角的另一条边在直角的外面就说明比直角大,是钝角。

师:听同学们这样一说,你是不是更明白了?下面来检验一下。

(课件出示教材第43页第1题图片)

师:指一指哪里有角。

学生看图后指出每个物品中的角,教师适时给予评价,以鼓励性评价为主。

师:你能说出刚才找到的角哪些是直角、锐角,钝角吗?

学生按要求分别找角,教师组织学生做评判,判断是否正确。

2.画角。

师:同学们,在刚才识别角的过程中表现得很好,那么你们会画角吗?谁来告诉大家怎样画角呢?说说你的小窍门。

生1:画角的时候就是从一个点起,用三角尺向不同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一个角。

生2:如果要画直角,应该让三角尺上的直角顶点与这一个点重合,一条直角边与我们所画的线重合,最后沿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画好角的另一边,这样就画出了直角。

师:(课件出示教材第44页第11题)现在就请同桌两个人各自画一个角,然后互相说一说画的是什么角。

学生操作交流,教师巡视指导,了解情况。

【设计意图:给学生创造宽松的氛围,并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探讨、交流。在活动中梳理知识,在交流与探究中总结提高】

师:经过这节课的总结,你有什么收获呢?

角与实际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周围许多物体上都有角。在学生观察实物的基础上抽象出角,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抽象的过程,之后进行阶段性复习,经历“实践—理论—实践”的过程,感受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问题,从而激发起探索数学的兴趣。

A类

在点子图上画三个大小不同并且比直角小的角,并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考查知识点:画角及角大小的比较;能力要求:能区分直角、锐角和钝角,并会画角)

B类

数一数并填空,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考查知识点:角的认识;能力要求:能正确数出角的个数)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B类:104+3+2+1=10155+4+3+2+1=15

教材习题

第43~45页“练习八”

1.略

2.第一个和第三个是角,第二个和第四个不是角。

3. 4个3个4个2个

4.打开折扇,角逐渐变大。

5.略

6.第二个和第四个是直角。

7.图略。

8.略

9.略

10.找角略发现:三角形中最多有一个角是直角;三角形中最多有一个角是钝角;三角形中

最少有两个角是锐角。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11.略

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12.略

13.(1)三角形:有1个直角,2个锐角。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正方形:4个直角。

平行四边形:2个锐角,2个钝角。

(2)5块三角形板相对应的角的大小相等。

(3)答案不唯一。

14.*正方体盒子每个面上有4个直角,正方体盒子一共有24个直角;长方体盒子和正方体

盒子一样,每个面有4个直角,一共有24个直角。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38-39 页例 1-例2. 设计思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初步认识角,能够识记和理解各部分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画角和比较角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抽象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感悟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法与学法 教法:尝试指导法。 学法:动手实践,自主探究。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根据角的特征辩认角。难点: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教具准备 课件、三角板、 学具准备 三角板、长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师:同学们看看这是什么图形呀? 师:这些都是我们学过的图形,现在老师要和小朋友们一起玩个猜一猜的游戏。我把这些图形藏起来,只露出一部分,你能猜出它是什么图形吗?一起来试一试吧!(玩猜一猜游戏) 师:刚才我们猜的这些图形都有什么相同点呀?(都有角) 二、引导发现,活动探究 师:现在先让我们看看生活中的角吧!(课件出示) (课件出示主题图)下课了,我们的校园真热闹,操场上更是生机勃勃,看看他们都在做什么?你发现了什么? 生1 :老师拿的三角板。生2 :老爷爷修剪花木用的剪刀。 生3 :小朋友做操时伸的直直的双臂。 生4:我了现球门上有角……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啊!有的我都没有发现。是啊,角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无处不在,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位“新朋友” 。(板书:角的初步认识)三、自主探索、感悟新知 1.找生活中的角师:其实我们的身边还有很多角,仔细观察一下我们的教室,你发现周围哪些

人教版-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设计:范振雨 教学内容:二年级上册第38—39页例1、例2 及相关内容教学目的: 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 称,初步学会用尺子画角。 2、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丰富学生对角的直观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能积极参与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教学的过程,并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判断角。教学准 备:课件、大三角板、小三角板每生一副、自制活动角等。教学流程: 一、游戏导入,揭示课题师:同学们好,我们先来做一个猜图形的游戏,看看这个可能是什么图形?(师出示图形) (预设:生:圆形、半圆。学生猜测之后,取出这个圆形) 教师再出示另一个图形,露出其中一个角让学生猜测。 (预设:生: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 师追问:“咦!你们这次为什么不说是圆形呢? (预设:学生们都会迫不及待地说:“这里有角,刚才的图形没有角。”)师:原来小朋友是根据图形上的角来猜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角的世界,去认识角!(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一)建立角的表象 1 .找角师:其实还有很多角藏在我们身边的物体上噢,同学们,观察校园生活情境图,你能找到角吗?(出示课件)伸出小手指指,角到底藏在哪?(一定要让学生说出角的具体位置。如果学生指不出角的正确位置,师说:“其实在我们数学里,规范的角是这样的。”)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随之闪烁物体的角,并抽象出角的图形。 2 折角 师:很好!同学们刚刚找到了很多的角。现在拿出老师课前交给你们的白纸,请大家开动脑筋,想办法用他做成一个角,看谁最先做出来。 学生动手折角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角的初步认识教案3

角的初步认识 师: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一、专项训练 师:看卡片报得数9+8…… 师:同学们,真棒! 二、情境导入 请看大屏幕,熟悉吧。这是我们入少先队时的欢乐情景。入队时带上红领巾多精神啊!观察一下,红领巾有几个角呢?(生:三个) 师:其实在生活中,很多地方都有角,请看屏幕,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说)真棒!观察的真有序。从上面你能找到角吗?谁来说一说哪里有角?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这些都是角(出示)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角。我板书(我书空)(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三、交流展示 1.出示交流问题(角的各部分名称) (1)交流 师:今天聪聪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要和大家一起来研究角的有关知识!(聪聪) 师:请看问题,齐读,开始交流! (2)汇报(师画一个角)

师:哪个小组上台汇报一下。请你们小组上台汇报。 生:我来回答第①题……,谁有补充。…… 这是一个角吗?(不是,有一条边是弯的,必须是直的。) 师:这个小组表现的真棒。看来,大家对角有了初步的认识,这儿有一个角,谁能指出它的顶点和边,(指顶点、边、边)我来指,大家说,跟老师一起写(板书名称),一起说顶点、边、边、角(画弧)。(3)小结 师:看来,角有一个顶点,两条直直的边。(板书,齐读) 练习:判断 师:现在,大家对角都有了一定的认识。下面我来考考大家。(做一做) 师:谁来读一下题目,手势准备! 师:第2、3、4题,为什么不是角?…… 评: ①真了不起,一下子就抓住了角的特征。 ②你利用了角的特征来判断。 ③看来你已经掌握了角的特征。(留下角,你能指出这三个角的各部分名称吗?) 师:看来,虽然角的大小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刚才我们解决了聪聪的第一个问题,现在聪聪又带来了一个问题:2.角的关系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北京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 教学重点: 认识角,会画角,会比较角的大小,认识直角、锐角、钝角。 教学难点: 了解角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具使用: 三角板、不规则纸、活动角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 2、生:三角板。 3、师:为什么它叫三角板? 4、生:因为它有三个角。 5、师:你能指出这三个角在哪里吗? 6、师:角是什么样的图形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认识它。 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二、从生活中感知角: 1、师:角是一种平面图形,我们生活中随处都可以见到角,只要你认真观

察,就能发现它们。(师出示课件第一张:你能指出这些物体上的角吗?生说一处,标一处。) 2、师:你还在哪见过角? 3、师:你们都是会观察的孩子,都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既然都叫作角,那它们身上肯定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4、师:现在老师把它们从实际生活中请出来和大家见面,好不好?(课件演示第二张:把图片上的角脱离下来) 三、初步感知角: (一)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1、师:你们能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 2、生观察,自由发言。 3、师:书中给角的各部分都起了名字,角的尖尖的这个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课件演示:角的各部分名称。) 4、师追问:角是由几部分组成的?(生:三部分,一个顶点两条边) 5、师:这个角的'大家庭里又来了一些自称是角的朋友,你们看看!(课件演示第四张:判断:是角的打,不是角的打。) (二)画角: 1、师:想画一个角吗?请你们自学P87画角的方法。 2、师:分几步画一个角?(生:分三步) 3、师:你说,老师画。(师在黑板上画) 4、师:画角时要注意,顶点不要太大,边要画直,不要出头。 5、师:请你们自己在纸上画一个角。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案共课时

第三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角的初步认识 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教学角和直角、锐角、钝角的初步认识,这些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教学的。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2个特点: 1、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和直角、锐角、钝角。 角和直角与实际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周围许多物体上都有角。教材从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情景引出角和直角,并从观察实物中抽象出所学的角和直角,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抽象的过程,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问题,从而激发起探索数学的兴趣。 2、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帮助学生认识角和直角、锐角、钝角。 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小学生缺乏感性经验,只有通过亲自操作,获得直接的经验,才便于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数学的概念和法则。教材根据儿童学习的这一特点,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如折叠、拼摆、测量、制作等,来帮助学生学习几何知识。 单元教学要求: 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 学会用尺画角。 2、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 直角。 3、认识锐角和钝角。会用三角板上的直角进行比较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认识角和直角、锐角、钝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和直角、锐角、钝角。 单元课时安排:约2课时 第一课时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课本P38、39、例1、例2及练习八中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 会用尺画角。 2、结合生活情景能辨认角。 教学重点: 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教学准备: 情景图,剪刀、吸管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出示主题图:小朋友请你观察这幅图,你了解到哪些信息?说给同桌听。 学生观察图,交流信息。 2、教师用线标出球场的角。再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后全班交流。 3、这些都是角,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角。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对主题图的观察,让学生感受到角在我们的生活中,引发学生认识的兴趣。 二、观察实践,探究新知 1、认识角。 (1)、出示剪刀、拉罐、水龙头等物品。请小朋友找找这些物品上的角,说说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学生观察物品寻找角。 (2)、同桌交流。 (3)、全班汇报。教师画出角。问:你能给角的各部分取个名称吗? 在学生给角取的名称中归纳得出角的名称。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4)、你能从我们的生活中的哪些地方找到角?并指出这些角的顶点与边。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三角的初步认识 第一课时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教材38~39页的主题图、例1、例2、做一做及练习八的1~5题。 【教学提示】 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一开始就从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场景图入手引出角,让学生了解到角就在我们的生活中。通过例1,从三种实物中抽取出角,在此基础上介绍角的各部分名称,说明角的特征。然后让学生通过动手折一折来进一步感知角,最后让学生画一画自己制作的角。所以本节课宜采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教师提供有研究性、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探究,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乐于学习的思维品质。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2、经历观察、操作活动,建立角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3、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根据角的特征辨认角。 难点:用尺子正确画角。 【教学准备】 剪刀、钟表、三角板、角的学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问题1:能从图中发现新图形吗?(出示课件:主题图) 将学生同桌两人为一组,指导学生观察,相互说一说。在学生汇报交流时,通过“图中的正在做操和踢球的学生,拿三角板的老师、修剪花草的老爷爷……”引出角。进一步让学生说说看到了哪儿有角,并随着学生的汇报(老师三角板上的角,老爷爷剪刀上的角,做操的学生伸出双臂组成的角……)用红线标出图中的角,进而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中有那些人?他们在干什么? 生1:有正在做操的学生。 生2:有踢球的学生。 生3:有拿三角板的老师。 生4:有修剪花草的老爷爷。 师:再仔细观察,能从图中发现新图形吗? 生:角。 师:你能看到哪儿有角? 生1:老师三角板上的角。 生2:老爷爷剪刀上的角。 生3:做操的学生伸出双臂组成的角。 ……

三年级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北京市小学数学实验教材第四册 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设计) 大兴区兴海学校 曹月娇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实行启发式教学有助于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好的教学活动,应是学生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和谐统一。 二、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节课为本册教材的第五单元角的初步认识的第一课时,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学习的。本单元结合学生实际生活中的实物,如红领巾、张开的剪刀和三角尺等,抽象出角,初步感知认识角的样子,认识角,理解角的各部分名称,并能够自己画角。 2、学情分析 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这些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学习的。大部分的同学在生活中已经对角有了一定的初步认识,但角是一个较为抽象的图形,与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见到的角不尽相同,学生在理解上面会遇到一定的难度。

3、教学方式 本节课我设计了许多学生活动,通过感知角,摸角,做角,画角,辨认角等活动,让学生在不断的体验和实践中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4、技术准备 本节课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三、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设计 1、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生活初步认识角,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语言描述角的特征。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会用尺子画角。知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2)在动手操作、观察和相互交流中提升对角概念的理解,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在活动中,充分感知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学习数学的信心和乐趣。 2、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角、会用尺子画角、会比较角的大小 3、教学难点: 学生会自己制作角,并把生活中的角抽象成平面图形角,通过观察、比较分析角的特征。知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二年级数学上册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新人教版

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会用尺子画角。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创造意识。并对学生进行事物的运动发展变化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创设平等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互相协作的精神,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难点是引导学生画角的方法,使学生通过直观感知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学设计 一、预习导学 从复习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老师这有四根一样长的小棒,你们可以用这四根小棒摆一个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吗? 生:可以摆一个正方形。 【请学生上台演示】 师:做的很好,如果去掉一根小棒,又可以摆成一个什么图形? 生:可以摆一个三角行 【学生继续演示】 师:如果从三角形中拿走一根小棒,又是一个什么图形呢?【师边说边拿走一根小棒】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的数学朋友这种图形叫做———角 【设计意图对于正方形三角形,学生们在一年级就有了初步的认识,这里设计意在唤起对已有知识的回顾,为认识新的几何图形做迁移铺垫。同时,由学生自己动手上台演示,激发了兴趣,调动了情绪,有活跃了学习气氛】 二、精讲点拨: 1、认识角 从实物中抽象出角 课件出示校园图 师:谁能用几句话概括一下这幅图片 师:在这幅图中隐含着我们今天要认识的角,让我们来找一找。

师:你能在自己身边找出角吗?找到角后摸一摸,角是什么样的? 生1:角尖尖的 生2:角两边直直的 【设计意图角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周围许多物体上都有角,这里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物中引出角,并从中抽象出所学的角,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抽象的过程,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问题,从而激发起探索数学的兴趣。】 2、创造:做角 师:同学们,我们要做一个角的模型,要选择哪些学具,试着做一下。【生从学具袋中选两根带孔的小棒做成一个角】通过刚才做活动角,你发现,一个角由几部分组成? 生1:我觉得有两部分组成,两根小棒就行了。 生2:我也觉得是两部分。 师:如果没有带孔的点连接,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呢? 生1:不能把两根小棒连起来。 生2:不能组成一个角。 生3:组成一个角,这个孔不能少。 师:是的,通过刚才做活动角,发现角是有三个部分组成的,我们把两根小棒叫做角的“边”,这两根小棒相交的地方就是有孔的位置叫做角的“顶点”。说一说,你们做的活动角的顶点和边在哪? 师:我们再来找一找图中角的顶点和边在哪里? 【设计意图教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而小学生往往缺乏感性经验,只有通过亲自操作,获得直接经验,而这节教学通过学生动手做活动角,让学生自主去发现角的三部分。】 3、探索:角的大小 师:同学们,你们能让自己做的角变大吗?怎么变? 生1:我把两根小棒往外一拉,角就变大了。 生2:我拿住一边,把另一边一拉就变大了。 师:你们能让角变小吗? 生1:把两条边合拢一下,就变小了。 师:刚才,我们既能把角变大,又能把角变小,那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生:与角的边有关。 师追问:与边的什么有关,长短吗? 生1:不是刚才边没有变长。 生2:不是两条边张开的大,角就变大,张开的小,角就变。 师小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K12学习】三年级数学下册《角的初步认识》公开课教案苏教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角的初步认识》公开 课教案苏教版 教学目标: 、使学生联系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体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指出物体表面的角,能在平面图形中辨认出角。 2、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到角是有大小的,能够直观区分角的大小。 3、使学生在认识角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角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会画角。 教学难点: 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有关;能直观区分角的大小。 教具准备: 三角尺、纸工袋、闹钟、剪刀、纸五角星、纸三角形、两根硬纸条、图钉、一张长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我们学校每个星期一都要举行升旗仪式,冉

冉升起的国旗上有什么?(国旗上有五角星),五角星上有角。 你们都是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升国旗时都佩戴着鲜艳的红领巾。红领巾是什么形状?(三角形)为什么你认识红领巾是三角形的呢?(因为红领巾有三个角)角究竟是什么样的图形呢,你们想不想知道。揭题: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新的图形——角。(板书:认识角) 二、引导探究角 .找出三角板中的角。 下面我们一起来找找三角形的角,它有几个角?(3个)你能指出来吗?教师示范指角的方法。学生模仿指出3个角。 2、从实物中找角。 师生逐一出示准备好的纸工袋、剪刀、长方形纸,用手比划这些实物中的角。出示五角星,现在你能找出所有的角吗?(同桌交流,集体交流)刚才我们都是沿着物体的边找到它们的角,下面这个物体你能找到其中的角吗?出示闹钟,指名说一说。(指出:闹钟上的时针和分针之间也形成一个角。) 3、认识数学中的角。 教师出示(例题中的三个图),分别描出一个角,平移到实物下方。指出:这就是我们数学中的角。 4、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优秀教案《角的初步认识》)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8、39页。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能辨认角和用尺子画角。 2、能力目标: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意识,并培养学生初步学习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3、情感目标;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使学生感受角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在探索角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尺子画角。【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直观感知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具准备】三角板,剪刀,活动角,圆纸片,五角星纸片等。 【学具准备】直尺,三角板,圆纸片,带孔木棒,绳子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礼物,认识它吗?(五角星)想得到它吗? 生:想 师:老师要把这颗智慧之星送给这节课发言最积极、表现最优秀的小朋友,大家有没有信心得到它。 生:有 师:一看大家就信心十足,那你们知道它为什么叫五角星吗? 生:因为它有五个角。 师:你可真聪明,那你能指出它的角都在哪里吗?生:指角师:不错,这就是它的角,其实在生活中还有很多角,这节课我们就来好好认识角好吗?(板书角的初步认识)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新内容——角的初步认识 二、探究新知。 1、联系实际,找角 师:小朋友们刚才能够指出五角星中的角,一看大家就很聪明,老师忍不

住想考考大家,我们这里有一张美丽的校园情景图,大家能找出这幅图中隐藏着的角吗?我要看看谁的眼力最好。 生:到前面指角 师:看来大家个个都是火眼金睛,这么快就找出了这里面的角。 3、找生活中的角。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地方有角,在我们身边,就有很多物体上有角,你能找到吗?在小组内把你看到的角说给别人听,看哪个小组找到的角最多。(小组活动:找角) [设计意图:立足三维目标,让课堂和谐平等。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身边找角,并且互相说说,一方面充分体现了教学的民主性,给每个学生创造了均等的学习、参与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有了展示自己的机会;另一方面使学生经历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并不神秘,数学就在日常生活中,就在自己身边,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意识。] 对碰二:初步感知,指角认角 1、指角。师:哪个组的同学想先把你们组找到的角指给大家看? (注:所有学生指角的过程都是点了一下角的顶点处。) 2、出示红领巾、数学书。这些平时用的实物中有角吗?谁来指一指? 3、引导正确指角。师:老师明白了,同学们指出的角原来是这样一个图形(边说边在黑板上点一个点),这是个角吗?(不是,这是个点)。师:对,这是个点,刚才同学们指的不就是这样吗?想想看,怎样才能将你想的样子完整地指出来?在小组里讨论一下,再指指看。 4、同桌互相指角。 师:哪位同学能指给大家看一看? 师:现在同学们指角的时候,不光指了一个点,还指出了两条直直的线,也就是这样一个图形(出示现成的角),但大部分同学的指法还不对。想不想看看老师是怎样指角的? 5、在小组里再互相指指。 6、角的各部分名称 师:想不想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打开数学书39页看谁先找到答案。 小结: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设计意图:在这里,学生感知到的角是生活中的角。所以在指角时指的是角的顶点处。教师没有去急着帮学生纠正语言与动作,而是充分利用了学生认知过程中的“盲点”巧妙地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错误,把学生对角的认识自然地从生活实际过渡到数学知识,同时通过几次“指角”,使学生逐步建立了正确的“角”的表象。然后自然地引出角的各部分名称。]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角的初步认识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北京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 教学重点:认识角,会画角,会比较角的大小,认识直角、锐角、钝角。 教学难点:了解角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具使用:三角板、不规则纸、活动角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 2、生:三角板。 3、师:为什么它叫三角板? 4、生:因为它有三个角。 5、师:你能指出这三个角在哪里吗? 6、师:角是什么样的图形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认识它。 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二、从生活中感知角: 1、师:角是一种平面图形,我们生活中随处都可以见到角,只要你认真观察,就能发现它们。(师出示课件第一张:你能指出这些物体上的角吗?生说一处,标一处。) 2、师:你还在哪见过角? 3、师:你们都是会观察的孩子,都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既然都叫作角,那它们身上肯定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4、师:现在老师把它们从实际生活中请出来和大家见面,好不好?(课件演示第二张:把图片上的角脱离下来) 三、初步感知角: (一)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1、师:你们能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 2、生观察,自由发言。 3、师:书中给角的各部分都起了名字,角的尖尖的这个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课件演示:角的各部分名称。) 4、师追问:角是由几部分组成的?(生:三部分,一个顶点两条边) 5、师:这个角的大家庭里又来了一些自称是角的朋友,你们看看!(课件演示第四张:判断:是角的打“√”,不是角的打“×”。)(二)画角: 1、师:想画一个角吗?请你们自学P87画角的方法。 2、师:分几步画一个角?(生:分三步) 3、师:你说,老师画。(师在黑板上画) 4、师:画角时要注意,顶点不要太大,边要画直,不要出头。 5、师:请你们自己在纸上画一个角。 6、师展示学生画的角,找问题。 (三)角的读法和写法。 1、师利用板书中的角讲读法和写法。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8~39页例1至例2及相关内容。 二、教材简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从引导学生对单元主题图的观察,让学生感受到角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引发学生认识角的兴趣。让学生初步感知生活中的角。再通过实践用一张纸折角操作活动,逐步形成角的表象,最后再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并通过寻找生活中的物品抽取出数学中所要研究的角,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在制作角的活动中使学生装初步感知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张开程度有关系,而与角的边的长短无关。教学中,教师要给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特别是让学生动手操作,折纸、制角、画角等过程,要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以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三、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和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知道角有大小,初步学会用三角尺画角。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3.使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有角,培养学生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认识角、正确画角。 五、教学难点:初步认识角,建立角的空间观念。 六、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剪刀、钟、圆规、教师用的三角板、两根彩色硬纸条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热爱自己的学校吗?谁来夸夸自己的学校? 师: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走进一个美丽的校园(呈现教材的主题图)。 师:仔细观察,你在校园里看到了什么? 生:同学们操场上玩,有的同学在踢足球,有的同学在单杠和双杠上做运动。一名园丁正在用剪刀剪彩小树,一位老师拿着一个三角板在往教室那边走等等。 (当学生说到踢足球时球门角闪动,说到单杠和双杠时它们的有角处闪动,说到剪刀,三角板时闪动)。 师:同学们,你们注意到了吗?校园里还藏着一种图形,你们瞧(在刚才闪动过的角呈现色线,标示出角)!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图形,有人知道这样的图形叫什么名字吗? 师:这些图形叫做“角”,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它! (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二)合作交流,探求新知 1、结合情境,认识角 师:你们瞧!那位老师的三角板被我借来了。谁上来指一指它的角在哪儿? 在学生指角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告诉学生正确的指角的方法。 师:大家手里都有三角板,请拿出来。然后我们一起来像这样指一指,再用手顶一顶、摸一摸,看看你有什么发现,把你的发现告诉同桌。学生小组活动并交流。 师:看来,同学们对角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老师这里还带来了一些物品(出示钟表和剪刀)。仔细观察,这些物品中有角吗?谁来指一指点?(学生涌跃举手。)将刚才学生指认的物品,用课件呈现出来,并将刚才学生找出的角用红色线标示角。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人教版《义务课程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会用尺子画角。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创造意识。并对学生进行事物的运动发展变化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创设平等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互相协作的精神,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难点是引导学生画角的方法,使学生通过直观感知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学设计 一、预习导学 从复习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老师这有四根一样长的小棒,你们可以用这四根小棒摆一个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吗? 生:可以摆一个正方形。 【请学生上台演示】 师:做的很好,如果去掉一根小棒,又可以摆成一个什么图形? 生:可以摆一个三角行 【学生继续演示】 师:如果从三角形中拿走一根小棒,又是一个什么图形呢?【师边说边拿走一根小棒】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的数学朋友这种图形叫做———角 【设计意图对于正方形三角形,学生们在一年级就有了初步的认识,这里设计意在唤起对已有知识的回顾,为认识新的几何图形做迁移铺垫。同时,由学生自己动手上台演示,激发了兴趣,调动了情绪,有活跃了学习气氛】 二、精讲点拨: 1、认识角 从实物中抽象出角

课件出示校园图 师:谁能用几句话概括一下这幅图片 师:在这幅图中隐含着我们今天要认识的角,让我们来找一找。 师:你能在自己身边找出角吗?找到角后摸一摸,角是什么样的? 生1:角尖尖的 生2:角两边直直的 【设计意图角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周围许多物体上都有角,这里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物中引出角,并从中抽象出所学的角,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抽象的过程,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问题,从而激发起探索数学的兴趣。】 2、创造:做角 师:同学们,我们要做一个角的模型,要选择哪些学具,试着做一下。【生从学具袋中选两根带孔的小棒做成一个角】通过刚才做活动角,你发现,一个角由几部分组成? 生1:我觉得有两部分组成,两根小棒就行了。 生2:我也觉得是两部分。 师:如果没有带孔的点连接,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呢? 生1:不能把两根小棒连起来。 生2:不能组成一个角。 生3:组成一个角,这个孔不能少。 师:是的,通过刚才做活动角,发现角是有三个部分组成的,我们把两根小棒叫做角的“边”,这两根小棒相交的地方就是有孔的位置叫做角的“顶点”。说一说,你们做的活动角的顶点和边在哪? 师:我们再来找一找图中角的顶点和边在哪里? 【设计意图教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而小学生往往缺乏感性经验,只有通过亲自操作,获得直接经验,而这节教学通过学生动手做活动角,让学生自主去发现角的三部分。】 3、探索:角的大小 师:同学们,你们能让自己做的角变大吗?怎么变? 生1:我把两根小棒往外一拉,角就变大了。 生2:我拿住一边,把另一边一拉就变大了。 师:你们能让角变小吗? 生1:把两条边合拢一下,就变小了。 师:刚才,我们既能把角变大,又能把角变小,那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和反思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教学的。它们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的身边很多物体上都有角。教材的编排结合生活情景,教材的主题图是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情景,引导学生观察实物,从实物中抽象出角。 学情分析: 在学生初步感知角的基础上,通过实际操作,获得直接经验,为形成角的空间观念奠定基础。由于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差异,在学习中可能会出现部分学生对角的张口越大角就越大理解不透彻,不知道角的大小与边长无关。由于儿童的理解来自于他们作用于物体的活动,小学数学的学习是一项重要智力活动,因而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直观感知、亲身体验来获得直接的经验,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概念和法则,并及时在生活中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结合生活情景,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小组合作、操作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抽象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情感目标:通过实践活动,是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让学生感受数学无处不在。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根据角的特点辨认角。 难点:决定角大小的因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这是什么图形?(师自制的教具: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生辨认各种图形)。 师:同学们已经认识了许多图形,你们能用4根小棒摆一个我们学过的图形吗? 生:能。(同桌合作摆一个学过的图形) 师:摆好了吗? 生:好了。(小组代表汇报) 师:现在拿走1根小棒,再摆一摆又会是什么图形? 生:三角形。 师:接着再拿走一根,像这样的图形又叫什么图形?(稍

三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教材第27-28页例1、例2以及课堂活动第二题、练习八1——2题 学情分析 在学生初步感知角的基础上,通过实际操作,获得直接经验,为形成角的空间观念奠定基础。由于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差异,在学习中可能会出现部分学生对角的张口越大角就越大理解不透彻,不知道角的大小与边长无关。由于儿童的理解来自于他们作用于物体的活动,小学数学的学习是一项重要智力活动,因而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直观感知、亲身体验来获得直接的经验,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概念和法则,并及时在生活中应用。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认识角,感受角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在平面图中辨认出角。 3、在探索角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认识角,掌握角的特征。 教学难点:正确辨认角。 教法:直观演示法、实际操作法 学法:通过看、折、比、画等活动探索角的有关知识 教具、学具:实物展示台、尺子、纸、活动角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课件出示教材第26页单元主题。 (1)观察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 (2)指名回答,引导学生尽可能找出图中的角,并用课件闪现学生找出的角。 2、引入课题 这节课,我们来探索角的有关知识。(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⑴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个朋友(课件出示钟面、剪刀、水管、折扇),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指出钟面上、剪刀上、水管上、折扇上的角。随着学生的回答,用课件闪现学生发现的角。 ⑵生活中哪些地方还能找到角? 小结: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角。 2、教学例2 折角 ⑴你们能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折出角吗?课件演示折角。(学生尝试折角,教师巡视指导) ⑵你们用手摸一摸角的这儿(顶点)有什么感觉?再摸一摸角的这两边,有什么感觉?

人教版小学数学《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了解角的大小,会比较角的大小,并会用尺子画角。 3.能在生活中找到角,丰富学生对角的直观认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 难点:会比较角的大小。 教学准备:课件、尺、活动角 教学过程: 一、反馈微课自学 1.角的概念 师:昨天你们在家自学了新知识,谁能来说一说,你学了什么? 生:角。 师:看来你们都记住了新朋友的名字,角(板书:角)。这些都能称为“角”,为什么呢? 生:有顶点、边。 师:是的,它们都有一个顶点,还有两条边,而且是直直的边。(板书:一个顶点、两条直直的边) 2.判断角 师:看完视频,你们还做了一些练习,现在我们就来看一看你们做的情况。【出示每题的正确率,说一说为什么不是,怎么改变就是角】 3.画角

师:视频中我们还学会了画角,这些就是你们画的角,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顶点太大。边不够直。画的时候左手要压住尺,不要动。 师:你们提的建议真好,那我们就一起来按照正确的方法画一画角。(教师黑板示范正确的方法,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同桌相互提建议) 二、学习角的大小 1.摆一摆不同大小的角 师:现在我们试着用学具做一个角。 师:很好,大家都完成了一个角,如果要做一个比现在大的角,你会怎么办呢?生:两边张大、拉开。 师:如果要做一个更小的角呢? 生:两边收拢。 师:是的,像这样,角的两边张开的越大,角就越大;张开的越小,角就越小。我们再试一试,变大!变小! 2.比较角的大小 师:老师把做的角放到了屏幕上,你能摆一个比我小的角吗? 师:摆好的同学,你怎么知道比我小?你有什么好办法证明? (拿到屏幕前比一比) 师:怎么比可以很快就看出谁大谁小? 生:(讨论) 师:点对点,边对边。看谁的张口大。 师:那摆一个比我大的角,你会吗? 生:(屏幕前摆一摆) 师:我觉得他摆的比我小呀?你们觉得呢?为什么? 生:角的大小看张口,不是看边的长短。 师:同学们说的很有道理。像这样蓝色的角、红色的角和黑色的角比较,谁大?(红>黑>蓝),是的,红色的角有这么大,黑的有这么大,而黑的只有这么大。所以我们说角的大小是由边的张开程度决定的,而不是边的长短。 三、数角

二年级数学上册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新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案新人教版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创造意识。并对学生进行事物的运动发展变化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创设平等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互相协作的精神,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难点是引导学生画角的方法,使学生通过直观感知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教学设计 一、预习导学从复习导入新课师:同学们,老师这有四根一样长的小棒,你们可以用这四根小棒摆一个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吗? 生:可以摆一个正方形。 【请学生上台演示】 师:做的很好,如果去掉一根小棒,又可以摆成一个什么图形? 生:可以摆一个三角行 【学生继续演示】 师:如果从三角形中拿走一根小棒,又是一个什么图形呢? 【师边说边拿走一根小棒】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的数学朋友这种图形叫做—角 【设计意图对于正方形三角形,学生们在一年级就有了初步的认识,这里设计意在唤起对已有知识的回顾,为认识新的几何图形做迁移铺垫。同时,由学生自己动手上台演示,激发了兴趣,调动了情绪,有活跃了学习气氛】 二、精讲点拨: 1、认识角从实物中抽象出角课件出示校园图师: 谁能用几句话概括一下这幅图片师:在这幅图中隐含着我们今天要认识的角,让我们来找一找。师: 你能在自己身边找出角吗?找到角后摸一摸,角是什么样的?生1: 角尖尖的生2: 角两边直直的 【设计意图角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周围许多物体上都有角,这里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物中引出角,并从中抽象出所学的角,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抽象的过程,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问题,从而激发起探索数学的兴趣。】 2、创造:做角师: 同学们,我们要做一个角的模型,要选择哪些学具,试着做一下。 【生从学具袋中选两根带孔的小棒做成一个角】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通过“找一找”“折一折”“比一比”等活动,直观认识角。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建立角的正确表象,认识角的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关系。 教学准备 情境图、三角尺、作业纸、圆片折好的角、活动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出示单元主题图:同学们,请你认真观察这个校园都有些什么?请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图中有正在锻炼的学生,正在踢足球的学生,还有拿三角尺的老师和修剪花木的老爷爷,这些情景都与角有关。

问:你能在校园里找到我们数学课上学过的图形吗? 很好!大家都很善于用数学的眼光观察校园。其实,校园里还藏着一种图形你们瞧!(在主题图的钟面上、剪刀上、三角尺上呈现色线,表示出角)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图形,有人知道这样的图形叫什么名字吗? 这些图形叫做“角”,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它!(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结合情境,认识角。 你们瞧!刚才那位老师的三角尺老师也有。谁上来指一指它的角在哪儿? 在学生指角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告诉学生正确地指角的方法。 大家手里都有三角尺,请拿出来。然后我们一起来像这样指一指,再用手顶一顶、摸一摸,看看你有什么发现,把你的发现告诉同桌。 看来,同学们对角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老师这里还有一些物品,请你指出这些物品上有角吗? 2、出示例1,让学生指角。 大家指的非常正确!下面为了方便大家观察,老师拿出实物。 下面请同学们观察这三个角,这三个角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北京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原创】《角的初步认识》教学教案

《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北京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62页例1、例2及试一试。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生活初步认识角,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语言描述角的特征。 2、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尺子画角。 3、结合生活情境,感受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尺子画角。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课件出示图片。 2、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各种角,瞧,它就藏在这些图片中,你看到了吗?(学生指角。) 3、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角。(板书课题:认识角)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剪刀、红领巾、钟表上找一找角,给了学生一个抽象知识的过程,准确过渡出角的几何形象,体现了角来源于生活。 二、探索新知 (一)认识角 1、直观感知角。 (1)从图片中引出角的原型,告诉学生:这些都是角。 (2)让学生观察三个角,并说说角有什么特征。 (有一个尖尖的点,还有两条直直的线。) 2、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

(1)教师边板书边告诉学生:这个尖尖的点叫做顶点,两条直直的线就是角的两条边。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在图中标注角和边)。 (2)教师在图中画一个小弧线,写上“1”。 指出:这个角记作:∠1,读作:角1。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角,叙述角的特征,使学生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 (二)画角。 1、教师教学画角:先画一点,这是它的顶点,从顶点出发画一条直直的线,这是它的一条边,再从顶点出发往不同的方向画一条直直的线,这是角的另一条边。 2、教师画好的角上标出角1,告诉学生这是角的标记。 3、学生交流画角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三、巩固应用(处理62页试一试) 自己试着画出3个不同的角。 (1)学生画角,教师巡视进行指导。 (2)画完后让学生在图中标出角的标记:∠1、∠2、∠3. (3)全班展示交流。 (4)自我评价。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通过画角,加深学生对角各部分的认识,通过展示交流和评价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找一找,生活中哪里有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