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引器使用方法

吸引器使用方法
吸引器使用方法

(1)原理:接通电动吸引器的电源后,用吸引器的马达带动偏心轮,从吸气孔吸出贮液瓶及安全瓶内的空气并由排气孔排出,这样周而复始转动,使两瓶内产生负压将痰液吸出。

(2)用物:电动吸引器1台,治疗盘内盛无菌有盖主盘2只(一只盛灭菌生理盐水,另一只盛12-14号吸痰管数根)、弯盘、纱布、消毒液浸泡无菌绀1把、床栏上系盛有消毒液的瓶,必要时备压舌板、开口器、拉舌钳。

(3)方法:接通电源,衔接吸痰器后打开吸引器开关,检查吸引器性能是否良好,吸引管是否通畅。使病人面向操作者,头略后仰,昏迷病人可用开口器帮助张口,再将吸痰管插入口腔颊部、咽部。若口腔吸痰有困难,可由鼻腔插管至咽部,当插入到适当位置后再接通电源,并使吸痰管左右旋转,缓慢上移,向上提出,将咽部及口、鼻分泌物逐段吸尽。吸引过程中,应随时吸水冲洗汲痰管,以免痰液堵塞。如痰液过深不易汲出,可借助吸痰管插入的机械刺激,使病人作有效咳嗽动作,待咳嗽停止后再吸。吸痰完毕冲洗痰管,最后将下班接头插入床栏上盛有消毒液的瓶中。

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病人吸痰时,护士应洗手,最好应戴无菌手套,送管时,应中断负压,当达到一定深部时再进行负压吸引,并将吸痰管左右旋转,边吸,边上提。当听到痰声后稍停数秒钟,以便吸净该处痰液。在吸痰前后,应加大氧气流量或呼吸机吸入氧浓度1-2分钟,以提高病人的血氧浓度,防止缺氧。痰液粘稠时,可反复用2%碳酸氢钠或生理盐水加糜蛋白酶5ml,在病人吸气时注入气道进行气道冲洗,以刺激病人咳嗽及稀化痰液。待药物注入1-2分钟后,再给吸痰。一次吸痰吸引管在气道内停留时间不超过10-15秒,停止给氧时间不超过20秒。对有自主呼吸的病人,应在深呼吸5次后,生命体征恢复到原有水平时再进行第二次吸痰。

(4)注意事项:

①监测吸引器及管道的性能。使用吸引器前须检查电源电压与吸引器电压是否相符,进气管与出气管的连接是否正确;贮液瓶的痰液应随时倾倒、清洗,以免痰液逆流至马达内损坏吸引器;吸引器用后应随时消毒各管道及贮液瓶,放置在干燥处,定期维修保养。

②熟练操作,严格无菌,防止交叉感染。吸痰运用应轻稳,吸引时负压不可过大,以免损伤气管粘膜;一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气管内吸痰按无菌操作进行,吸痰管须每次更换,不得重复使用,所有物品每日灭菌1次;自气管导管内吸痰的吸痰管外径不得超过套管口径的1/2。

电动吸引器使用说明书

电动吸引器操作规程 1、插上电源,打开电源开关指示灯亮,按下“起动开关”或脚踏开关,机器 运转,进入工作状态。 2、吸引器在手术前,应先堵住储液瓶胶管吸气口,调整“负压调节”旋钮, 并观察负压表,在调至所需的负压值即可,“负压调节”顺时针旋转负压升高,旋紧时将达到极限负压值,逆时针旋转负压下降。 3、吸引时,如机器停止运转,由于有止逆阀仍可保持储液瓶内吸引力,因此, 在吸引过程中可选定极限负压范围内的任何压力点上,在停机吸引过程中,如感觉负压不够,可随时开机,提高负压。 4、使用时请注意,不要使储液瓶的液面超过吸液管,如因疏忽将液体吸入防 倒流阀时,将无法继续吸引,此时需停机将储液瓶内液体倒掉,洗净重新装上上即可。 5、机器脚踏开关和起动开关可任意选用。 6、如无特殊需要,请勿将负压调节旋钮旋紧,以免负压达到极限负压,吸引 力过大,造成事故或使机器带载起动。 7、机器没有切断电源时,勿打开后盖。 8、术后应对储液瓶进行清洗,与患者接触的胶管用去离子水清洗后应进行高 温煮消毒。 9、与患者接触的吸引管清洗后应进行高温蒸煮消毒,建议医院使用一次性吸 引管,以杜绝交叉感染。 10、吸引器在运输过程中必须防止强力冲击,雨淋和曝晒。 11、吸引器应储存在相对湿度不超过8%,无腐蚀性气体和通风良好的室 内。 12、用户在使用和维护过程中,需要电原理图,接线图等技术文件时请与 我公司联系,我们将及时提供。 一三0团医院 电除颤的操作规程 1.将病人摆放为复苏体位,迅速擦干患者皮肤。 2.选择除颤能量,单相波除颤用360J,直线双相波用120J,双相指数截断(BTE)波用150~200J。若操作者对除颤仪不熟悉,除颤能量选择200J。确认电复律状态为非同步方式。 3. 迅速擦干患者胸部皮肤,手持电极板时不能面向自己,将手控除颤电极板涂以专用导电糊,并均匀分布于两块电极板上。 4.电极板位置安放正确;(“STERNVM”电极板上缘放于胸骨右侧第二肋间。“APEX”电极板上缘置于左腋中线第四肋间)电极板与皮肤紧密接触。 5.充电、口述“请旁人离开”。 6.电极板压力适当;再次观察心电示波(报告仍为室颤)。 7.环顾病人四周,确定周围人员无直接或间接与患者接触;(操作者身体后退一小步,不能与患者接触)。 8.双手拇指同时按压放电按钮电击除颤;(从启用手控除颤电极板至第一次除颤完毕,全过程不超过20秒钟)。 9.除颤结束,报告“除颤成功,恢复窦性心律”。 10.移开电极板。 11.旋钮回位至监护;清洁除颤电极板。 12.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报告: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继续做好后续治疗;病人病情稳定,遵医嘱停用心电监护。取下电极片,擦净皮肤。 13.电极板正确回位;关机。 一三0团医院 心电监护仪的操作规程 1、打开电源开关后系统会发出“嘟”声,同时,报警灯不同颜色各 闪亮一次。 2、将所需的传感器连接到监护仪和病人监护部位。 3、检查监护仪左侧的记录出纸口是否有纸。

吸引器操作规程

吸引器操作规程 目的: 吸出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操作流程: 1、检查吸引器各管道连接是否正确,打开开关,检查吸引器的性能是否良好。 2、调节负压:根据病人情况及痰粘稠度旋转调节阀控制作用于病人的最大负压。一般吸痰的负压值:0.027—0.053KPa(调节旋钮顺旋负压大,逆转负压小);急救吸痰的负压值最大不超过0.08KPa。 3、未吸痰前使橡胶管折成V形,开机使负压达到所需范围再插入患者痰阻部位,立即将橡胶管恢复原状进行吸痰。 4、在吸痰过程中,随时擦净喷出的分泌物,观察前后呼吸频率的改变,同时注意吸出物的性状、量及颜色等,按需要作好记录。 5、吸痰后吸痰毕,吸生理盐水冲洗导管,取下吸痰管放进消毒液内浸泡,把贮液瓶及时清洗,吸一次清洗消毒一次,以备下次使用。 6、使用结束后,要先关掉吸引器上的开关,再从电源插座上拨下电源插头,以切断电源。 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治疗盘内吸痰用物每天应更换1—2次,吸痰管每次更换,并做好口腔护理。 2、定时吸痰,当发现喉头有痰鸣音或排痰不畅时,应及时抽吸。 3、操作中应注意病情变化,为病人提供指导。 4、贮液瓶的贮理,一般是瓶容量的1/3,最多不超过500ml,超过时要立即停止吸痰,并倒去污液,处理后以备再用。 5、若病人有舌后坠时应将下颌托起,再用舌钳将舌轻轻拉出后再插入导管吸痰。 6、停止使用时,清洁、浸泡消毒贮液瓶及橡胶管,干燥备用。持续使用时每周更换2次。 7、缓冲瓶起缓冲气流作用,严禁当作贮液瓶使用,避免液体进

入泵体,损坏机器。 8、使用结束后,关机前一定要先让负压降低至0.02KPa以下。 电动吸引器吸痰法操作流程图

安装负压吸引器操作规范

安装负压吸引器操作规范 【目的】 1.吸取手术过程中液体如失血、冲洗液等。 2.为患者吸痰。 【操作程序】 『评估』 中心吸引装置是否完好。 『实施要点』 1.仪表 (1)着装整洁、规范。 (2)指甲平短、清洁,不涂指甲油。 (3)不戴耳环、手镯和戒指。 (4)口罩、帽子佩戴规范。 2.用物 无菌吸引器管、吸引器装置、储液袋(3000m l×2)、桥管、连接管、负压吸引器插头及连接管、健之素、量杯、水。

3.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项 目要求 分 值 扣分原 因 得 分 目的吸取手术过程中液体如失血、冲 洗液等。 为患者吸痰。 3 2 评估中心吸引装置是否完好 5 仪表1.着装整洁、规范。 2.指甲平短、清洁,不涂指甲油。 3.不戴耳环、手镯和戒指。 4.口罩、帽子佩戴规范。 2 1 1 1 准备无菌吸引器管、吸引器装置、储 液袋(3000m l×2)、桥管、连接管、负压吸引器插头及连接管、 健之素、量杯、水 10

操作步骤1.检查吸引器装置有无破损 5 2.用量杯盛水200ml稀释1500mg健之素 5 3.安装一次性负压吸引储液袋 (2个),连接储液袋装置和储液袋;第一储液袋抽出口与负压吸 引器插头的连接管连接,将第一 储液袋的吸入口与第二储液袋 的抽出口用桥管连接,第二储液 袋的吸入口连接桥管,与吸引器 管或吸痰管连接 10 4.检查吸引器装置吸入、抽出口 连接是否正确 4 5.将负压吸引器插头连接在中 心负压插座上 5 6. 调节吸引器压力表至合适的 5

压力范围 7. 测试吸引器装置是否有吸力, 吸取健之素消毒液 5 8. 手术开始,将无菌吸引器与连 接管连接 3 9. 吸痰时,吸痰管与连接管连接 5 10. 手术结束,断开连接管与吸 引管 3 11. 关压力调节开关 3 12. 拔出负压吸引器插头 3 13. 按医疗垃圾处理储液袋、桥管、连接管、吸引管 3 14. 整理用物 3 服务态1.以患者为中心,按护理程序进 行操作。 2.讲普通话,语言规范,情感表 3 2

电动吸引器使用常规及注意事项

电动吸引器使用常规及注意事项 1、原理:接通电动吸引器的电源后,用吸引器的马达带动偏心轮,从吸气孔吸出贮液瓶及安全瓶内的空气并由排气孔排出,这样周而复始转动,使两瓶内产生负压将痰液吸出。 2、用物:电动吸引器1台,治疗盘内盛无菌有盖主盘2只,(一只盛灭菌生理盐水,另一只盛12-14号吸痰管数根)、弯盘、纱布、消毒液浸泡无菌绀1把、床栏上系盛有消毒液的瓶,必要时备压舌板、开口器、拉舌钳。 3、方法:接通电源,衔接吸痰器后打开吸引器开关,检查吸引器性能是否良好,吸引管是否通畅。使病人面向操作者,头略后仰,昏迷病人可用开口器帮助张口,再将吸痰管插入口腔颊部、咽部。若口腔吸痰有困难,可由鼻腔插管至咽部,当插入到适当位置后再接通电源,并使吸痰管左右旋转,缓慢上移,向上提出,将咽部及口、鼻分泌物逐段吸尽。吸引过程中,应随时吸水冲洗汲痰管,以免痰液堵塞。如痰液过深不易汲出,可借助吸痰管插入的机械刺激,使病人作有效咳嗽动作,待咳嗽停止后再吸。吸痰完毕冲洗痰管,最后将下端接头插入床栏上盛有消毒液的瓶中。 注意事项: 1、监测吸引器及管道的性能。使用吸引器前须检查电源电压与吸引器电压是否相符,进气管与出气管的连接是否正确;贮液瓶的痰液应随时倾倒、清洗,以免痰液逆流至马

达内损坏吸引器;吸引器用后应随时消毒各管道及贮液瓶,放置在干燥处,定期维修保养。 2、熟练操作,严格无菌,防止交叉感染。吸痰运用应轻稳,吸引时负压不可过大,以免损伤气管粘膜;一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气管内吸痰按无菌操作进行,吸痰管须每次更换,不得重复使用,所有物品每日灭菌1次;自气管导管内吸痰的吸痰管外径不得超过套管口径的1/2。 仪式负责人:高辉

电动吸引器吸痰操作流程(1)

电动吸痰机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1 电动吸引器吸痰法操作流程图 2 经口/鼻吸痰操作流程 6 电动吸痰机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目的】 能吸净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 【操作重点】 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痰液的量和粘稠程度,听诊湿罗音的部位和程度。根据患者咳嗽有痰,听诊有湿罗音,动脉血氧分压下降及血氧饱和度下降等指征,按需吸痰,减少不必要的操作。 选择粗细合适(小于气管套管内径的二分之一),长短合适,质地适宜的吸痰管。普通吸痰管一用一换。 掌握正确的吸痰方法。吸痰管插入合适深度,调节合适的吸痰压力。左右旋转,自深部向上提吸净痰液。先吸气管内,后吸口鼻腔。每次吸痰不超过15s,间歇3-5min 吸痰后肺部听诊,判断是否吸净痰液。若有痰液,隔3-5min,待血氧饱和度回升后再吸。吸痰时应注意监测心率,血压和血氧饱和度,如出现心动过缓,期前收缩,血压下降等应停止操作,给予吸氧或连接呼吸机辅助呼吸。 【结果标准】 清醒患者了解吸痰的必要性并配合操作。 患者的气道通畅,无黏膜损伤。 便携式吸痰机吸痰操作流程 操作者准备:着装规范、洗手 评估:患者病情、意识、呼吸道分泌物情况、口腔、鼻腔情况、合作程度、心理反应;解释、问二便 准备 用物准备:电源、便携式吸痰机,无菌治疗盘、治疗碗(盛有无菌冲洗液)、手电筒、听诊器、无菌手套、吸痰管数根、医疗垃圾袋(垃圾桶)、必要时备压舌板。开口器、舌钳 接通电源、将导管连接吸引器上、打开开关 安装、检查、调压检查性能、电压、各管连接 压力:成人0.04-0.053MPa(300-400mmHg) 小儿0.033-0.04MPa(250-300mmHg) 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 吸痰试吸:戴手套,试吸引力、冲洗吸痰管 一手持吸痰管连接处,另一手夹持无菌管插入口腔咽部,先吸口咽部的分泌物,再吸深部分

(推荐)电动吸引器吸痰技术操作规范

电动吸引器吸痰技术操作规范 一、操作目的 清除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二、评估要点 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合作程度、双肺呼吸音、吸氧流量,口腔及鼻腔有无损伤。 2.患者呼吸道分泌物的量、粘稠度、部位。 3.对清醒患者应当进行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三、物品准备 1.电动吸引器; 2.治疗盘内:无菌生理盐水2瓶、一次性吸痰管2根(内含无菌手套)听诊器,清洁纱布1块,手电筒,弯盘; 3.其他:医嘱单、治疗车、快速手消毒剂、医用垃圾桶、生活垃圾桶。 四、操作要点 1.核对医嘱。 2.核对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评估患者,检查患者口、鼻腔,取下活动义齿。 3.核对并检查无菌生理盐水,检查电动吸痰器性能是否良好。洗手,戴口罩。检查含氯消毒液有效期,在倒入吸引器储液瓶内200ml,拧紧瓶塞。连接导管。 4.备齐用物携至患者床旁,再次核对、解释,以取得合作。 5.吸痰前给予高流量吸氧。

6.将吸引器放于床边适当处。接电动吸引器电源,调节合适压力(成人300-400mmHg或0.04-0.053Mpa;小儿 150-200mmHg 或 0.02-0.04Mpa) 7.协助患者头偏向一侧,略向后仰。 8.再次检查患者口腔情况。 9.生理盐水处备用状态。 10.检査并打开吸痰管,右手戴无菌手套,治疗巾垫于患者颌下,连接吸痰管,打开吸引器开关,试吸少量生理盐水,检査电动吸引器是否通畅,湿润导管前端。 11.如果经口腔吸痰,告诉患者张口,安抚患者不要紧张,指导其自主咳嗽。左手反折吸痰管末端,右手保持无菌,持吸痰管前段,轻柔地插入口咽部,然后放松导管末端。 12.将吸痰管水平旋转缓缓上提吸净痰液。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如痰液较多,需要再次吸引,应间隔3-5分钟,患者耐受后再进行;一根吸痰管只能使用一次。吸痰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如出现缺氧症状如紫绀、心率下降等应立即停止吸痰,休息后再吸。 13.吸痰管取出后,观察患者痰液性状、颜色、量。再吸生理盐水冲净痰液,以免堵塞。 14.更换吸痰管经鼻腔吸引。吸痰完毕,关上吸引器开关,听诊双肺呼吸音。[使用呼吸机时行气管内吸痰方法]: (1)吸入高浓度氧气l-2min; (2)如痰液粘稠不易吸出时,可注入无菌生理盐水5-10ml; (3)将一次性吸痰管与呼吸器连接,打开吸引器; (4)分离与呼吸机连接管,将吸痰管插入适宜深度旋转上提;

吸引器操作规程

? 吸引器操作规程 目的: 吸出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操作流程: 1、检查吸引器各管道连接是否正确,打开开关,检查吸引器的性能是否良好。 2、调节负压:根据病人情况及痰粘稠度旋转调节阀控制作用于病人的最大负压。一般吸痰的负压值:—(调节旋钮顺旋负压大,逆转负压小);急救吸痰的负压值最大不超过。 ~ 3、未吸痰前使橡胶管折成V形,开机使负压达到所需范围再插入患者痰阻部位,立即将橡胶管恢复原状进行吸痰。 4、在吸痰过程中,随时擦净喷出的分泌物,观察前后呼吸频率的改变,同时注意吸出物的性状、量及颜色等,按需要作好记录。 5、吸痰后吸痰毕,吸生理盐水冲洗导管,取下吸痰管放进消毒液内浸泡,把贮液瓶及时清洗,吸一次清洗消毒一次,以备下次使用。 6、使用结束后,要先关掉吸引器上的开关,再从电源插座上拨下电源插头,以切断电源。 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治疗盘内吸痰用物每天应更换1—2次,吸痰管每次更换,并做好口腔护理。 2、定时吸痰,当发现喉头有痰鸣音或排痰不畅时,应及时抽吸。 3、操作中应注意病情变化,为病人提供指导。 [ 4、贮液瓶的贮理,一般是瓶容量的1/3,最多不超过500ml,超过时要立即停止吸痰,并倒去污液,处理后以备再用。 5、若病人有舌后坠时应将下颌托起,再用舌钳将舌轻轻拉出后再插入导管吸痰。

6、停止使用时,清洁、浸泡消毒贮液瓶及橡胶管,干燥备用。持续使用时每周更换2次。 7、缓冲瓶起缓冲气流作用,严禁当作贮液瓶使用,避免液体进入泵体,损坏机器。 8、使用结束后,关机前一定要先让负压降低至以下。 电动吸引器吸痰法操作流程图 、 。 ~ ·

YB-DX23B型电动吸引器使用说明书

YB-DX23B型电动吸引器使用说明书YB-DX23B YB-DX23B型电动吸引器使用说明书 一(概述 YB-DX23B型电动吸引器是一台高负压、大流量,交流驱动、可移动式负压吸引装置。适用于各医疗单位手 术时,需要吸引脓血、脓痰和粘质液体及需要负压吸引的其它场合(不适用于流产吸引)。 , 该设备不适合在易燃、易爆气体的场合使用。 , 消毒或灭菌方法 :按本厂推荐的或其它常规的方法进行。 , 工作制: 间歇加载的连续运行,最长连续工作时间为30分钟,持续率50%。 , 电气要求:属?类B型设备。 二(结构特征与工作原理(见图1) 阀盖, 浸渍旋片泵,精心设计的回油装置可去除油雾污染; , 装有防止正压产生和进入工作系统的安全装置,使用安全可靠; 阀片, 负压调节系统可根据临床需要作无级调压; , 噪声低、容量大,手动、脚踏开关任意选用,操作方便。 负压调节阀真空表安全阀 空气过滤器至吸引管 吸气口溢流装置旋片泵排气口图 2 安全阀示意图贮液瓶图1 工作原理示意图 三(主要性能参数 7(电源:,220V?10%,50Hz 1( 吸引泵:旋片式 8(输入功率:280VA 2( 极限负压值:?0.09MPa

9(熔丝管:RF1 ,5×20/1.5A(网电源用) 3(负压调节范围: 0.02 MPa ~ 极限负压值 RF1 ,5×20/0.5A (变压器用)4(抽气速率:?30L/min 10(重量:25kg 5(噪声:?55dB(A) 11(外形尺寸:340mm×320mm×800mm 6(贮液瓶:2500ml/只, 2只一组 四(开箱检查 用户在安装、调试产品前,首先检查产品的外观是否良好,绿色标记附件的品种、数量是否和说明书后的附件清单一致。如有 缺损,请及时与供应商或制造厂联系。出口入口入口出口 五(安装、调试 1(连接管路(参见图3。腹腔吸引管暂不接) 注意1 安装前,在瓶塞的压入瓶口部分凸缘处涂少量蒸馏水,可利 ? 于压紧瓶塞并增强其密封性。接吸引器吸入口注意2 空气过滤器上有绿点一面的接头为空气入口,应与贮液瓶 的出口相接。1.腹腔吸引管 2.贮液瓶 3.导向管4.瓶盖 5.吸引软管 6.入口接头7.出口接头 8.空气过滤器 9.吸引管道 10.密封圈 11.螺纹接头 12.固定 架 ?13.浮子导向 14..浮子(溢流保护装置12.13.14)2(接通电源 图3 管路连接示意图连接电源,电源指示灯亮为电源接通。 注意本产品网电源切断装置为电源插头。电源插座必须可靠接地。 1 YB-DX23B 3(校验管路 , 按顺时针方向旋紧负压调节阀,用手指或滴管橡胶皮头堵塞吸气口,或折叠并捏住吸引软导管。 , 开启吸引器开关,机器运转,真空表上指针将迅速上升至

负压吸引器操作流程及维护保养定稿版

负压吸引器操作流程及 维护保养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操作流程及维护保养 一制定目的 完善科室设备使用流程,规范设备操作,确保设备运行的可靠、安全,降低故障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二适用范围 使用科室 三操作流程 1.使用前检查时检查负压吸引器及相关管路消毒状况,是否受到外界污染或其他生物污染,当检查发现未消毒或受污染时,应按清洗维护相关要求进行清洗消毒处理。 2.先将档位选择开关拨到“关闭”档位,调节旋钮逆时针旋转归零,将负压吸引器及真空终端插头插入真空终端插座内孔,待听到咔哒声响后表示安装到位。 3.负压吸引器应垂直安装,角度误差10%以内,否则将影响溢流保护环境的正常工作。 4.通过“设置”档位设置输出负压值,旋转调节旋钮,顺时针负压增大,逆时针负压减小。。 5. 拨到“运行”档位负压吸引器进入工作模式。注意“运行”档位模式下不允许调节或设定负压值,必须在“设置”档位模式下方可调节 6.使用完毕后,拨到“关闭”档位,关闭负压、停止吸引工作。 7.负压吸引器使用完备后,应按安装相反的顺序拆下。 四、维护保养 1、一级维护保养 1)清洗溢流保护杯,先将医疗保护杯从负压吸引器中卸下,然后拆开杯子子,去除浮子,密封座,用84消毒液将各零件洗净消毒,最后用清水清洗干净; 2)相关管路及废液桶用84消毒液洗净消毒,最后用清水清洗干净; 3)一次性用品(如过滤器)报废后应处置,不允许重复使用;

4)消毒后,档位开关调整到“关闭“档位,调节旋钮逆时针旋转归零,置于通风良好的环境中,挥发残余消毒剂,并避免跌落; 5)吸入器为国家法定计量工具,应按国家相关规定定期进行标定。 2、二级维护保养 1)医学装备科每半年对负压吸引器进行性能检测,若发现问题及时做好预防性维护: “关闭”性能检测 档位选择开关置于“关闭”位置,将负压旋钮顺时针转到满负荷。捏紧连接软管或将其堵住,真空表针不应活动。 调节性能检测 (1)档位选择开关分别置于“设置”与“运行”位置,将负压调节旋钮逆时针旋转归零。捏住连接软管或将其堵住,真空表针应指示零位。 (2)档位选择设置于“设置”调节负压值时,出口不应有输出。在“设置”档位调节负压完成后,转到“运行”档位后,捏住出口连接软管或将其堵住,负压值应与“设置”档位设置的数值一致。 (3)捏住连接软管或将其堵住,档位选择开关置于“运行”档位,转动负压调节旋钮将负压调整量程的1/3至2/3范围内,慢慢放开和捏紧软管,是通过调节器流量产生波动。再捏住软管堵住时,负压值应能恢复的设定值。

吸引器使用方法

(1)原理:接通电动吸引器的电源后,用吸引器的马达带动偏心轮,从吸气孔吸出贮液瓶及安全瓶内的空气并由排气孔排出,这样周而复始转动,使两瓶内产生负压将痰液吸出。 (2)用物:电动吸引器1台,治疗盘内盛无菌有盖主盘2只(一只盛灭菌生理盐水,另一只盛12-14号吸痰管数根)、弯盘、纱布、消毒液浸泡无菌绀1把、床栏上系盛有消毒液的瓶,必要时备压舌板、开口器、拉舌钳。 (3)方法:接通电源,衔接吸痰器后打开吸引器开关,检查吸引器性能是否良好,吸引管是否通畅。使病人面向操作者,头略后仰,昏迷病人可用开口器帮助张口,再将吸痰管插入口腔颊部、咽部。若口腔吸痰有困难,可由鼻腔插管至咽部,当插入到适当位置后再接通电源,并使吸痰管左右旋转,缓慢上移,向上提出,将咽部及口、鼻分泌物逐段吸尽。吸引过程中,应随时吸水冲洗汲痰管,以免痰液堵塞。如痰液过深不易汲出,可借助吸痰管插入的机械刺激,使病人作有效咳嗽动作,待咳嗽停止后再吸。吸痰完毕冲洗痰管,最后将下班接头插入床栏上盛有消毒液的瓶中。 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病人吸痰时,护士应洗手,最好应戴无菌手套,送管时,应中断负压,当达到一定深部时再进行负压吸引,并将吸痰管左右旋转,边吸,边上提。当听到痰声后稍停数秒钟,以便吸净该处痰液。在吸痰前后,应加大氧气流量或呼吸机吸入氧浓度1-2分钟,以提高病人的血氧浓度,防止缺氧。痰液粘稠时,可反复用2%碳酸氢钠或生理盐水加糜蛋白酶5ml,在病人吸气时注入气道进行气道冲洗,以刺激病人咳嗽及稀化痰液。待药物注入1-2分钟后,再给吸痰。一次吸痰吸引管在气道内停留时间不超过10-15秒,停止给氧时间不超过20秒。对有自主呼吸的病人,应在深呼吸5次后,生命体征恢复到原有水平时再进行第二次吸痰。 (4)注意事项: ①监测吸引器及管道的性能。使用吸引器前须检查电源电压与吸引器电压是否相符,进气管与出气管的连接是否正确;贮液瓶的痰液应随时倾倒、清洗,以免痰液逆流至马达内损坏吸引器;吸引器用后应随时消毒各管道及贮液瓶,放置在干燥处,定期维修保养。 ②熟练操作,严格无菌,防止交叉感染。吸痰运用应轻稳,吸引时负压不可过大,以免损伤气管粘膜;一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气管内吸痰按无菌操作进行,吸痰管须每次更换,不得重复使用,所有物品每日灭菌1次;自气管导管内吸痰的吸痰管外径不得超过套管口径的1/2。

电动吸引器的操作流程2

电动吸引器的操作流程 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 接通电源,打开开关,检查吸引器性能是否良好,连接是否正确,调节负压,(一 般压力成人300?400mmHg;儿童<300 mmHg )。生理盐水试吸,检查导管是否通畅 检查病人口、鼻腔,取下活动义齿。评估患者病情,痰液的粘稠度等,使病人头部转向一侧,面向操作者,清醒病人嘱其张口,昏迷病人用压舌板、开口器或口咽气道帮助张口 一手折叠导管末端,另一手用无菌血管钳 (或用戴手套的手)持吸痰管前端,轻轻插 入口腔/鼻腔至咽喉部,然后放松导管末端将口咽部的分泌物吸净,更换吸痰管再深插至气管然后吸引; 吸痰时动作轻柔,从深部向上提拉,左右旋转边吸边退,吸净痰液,痰液粘稠时可拍胸背或配合雾化吸入 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s,以免加重缺氧及 损伤粘膜

吸痰管退出后,用生理盐水抽吸冲洗,防止痰液堵塞导管 吸痰过程中随时擦净喷出的分泌物,并要观察气道是否通畅及病人的面色、呼吸、心率、血压等,吸出痰液的性状、量、颜色、并记录痰液带新鲜血液提示黏膜破损,应暂停吸痰 吸痰完毕,关吸引器开关,分离吸痰管,将玻璃接管置于床旁盛有消毒液的容器内 用纱布擦净面部,连同手套、吸痰管置于医用垃圾袋内 整理床单位,病人取舒适卧位,向 患者及家属交待注意事项 输液泵的操作流程 将输液泵垂直固定在输液架上,接通输液泵电源,将液体挂于输液架上再次核对,排气,关紧调节器;

打开输液泵电源开关,将输液器莫菲式滴管下段输液管部分正确安装在输液泵的槽内; 评估注射部位的皮肤、血管情况, 洗手; 按静脉输液操作程序建立静脉输液 通道 根据医嘱设定输液量、输液速度及其 它需要的参数 再次核对治疗卡,检查输液器管道

负压吸引器操作流程.

目录 负压吸引器操作流程 (1) 负压吸引器维护保养规程 (2) 高频电刀操作规程 (3) 高频电刀维护保养规程 (4) 腹腔穿刺术操作规程 (5) 胸腔穿刺术操作规程 (6) 高级综合穿刺术与叩诊检查技能训练模拟人保养维护 (7) 心电图机使用流程 (8) 心电图机保养维护 (9) 超声诊断仪操作规程 (10) 超声诊断仪保养维护 (11) 心肺听诊和腹部触诊标准化病人操作规程 (12) 心肺听诊和腹部触诊标准化病人保养维护 (13) 人工流产负压吸引器操作规程 (14) 人工流产负压吸引器保养维护 (15) 新生儿暖箱操作流程 (16) 新生儿暖箱保养维护 (17) 全自动标本冷藏解剖实验台操作流程 (19) 全自动标本冷藏解剖实验台维护规程 (20) BL-420S操作规程 (21) BL-420S安全维护流程 (22)

721分光光度计操作规程 (23) 721分光光度计安全维护流程 (24) HW-400E恒温平滑肌槽操作规程 (25) HW-400E恒温平滑肌槽安全维护流程 (26) 离心机操作规程 (27) 离心机安全维护流程 (28) 呼吸机使用流程 (29) 呼吸机维护规程 (30) SIMMAN二代高级模型人使用流程 (31) SIMMAN二代高级模型人的维护规程 (32) 超短波治疗仪使用流程 (34) 超短波治疗仪维护规程 (35) 低频电子脉冲治疗仪操作规程 (36) 低频电子脉冲治疗仪维护规程 (37) 焚烧炉使用流程 (38) 焚烧炉维护规程 (39) 通风柜操作规程 (40) 通风柜的维护保养 (41) SHZ-ⅢA循环水式真空泵操作规程 (42) SHZ-ⅢA循环水式真空泵的维护保养 (43) 101系列电热鼓风干燥箱操作规程 (44) 101系列电热鼓风干燥箱的维护保养 (45)

电动吸引器操作流程

电动吸引器操作流程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电动吸引器操作流程 1.护士准备:着装规范、整洁,洗手、戴口罩。 2.用物准备:电动吸引器一套,治疗盘内备一瓶生理盐水,无菌纱布、 压舌板、弯盘、一次性吸痰管数根,必要时备开口器、舌钳、电插板等。 3.评估患者:理解并愿意配合操作。 4.操作流程: (1)携用物至病人窗前,核对床号及姓名。 (2)接通电源,打开开关,检查吸引器性能。 (3)连接吸引器导管末端接吸引瓶长管,撕开一次性吸痰管的末端。(4)检查患者口鼻腔,有义齿者取下活动义齿。 (5)将患者头部转向一侧,面向操作者。 (6)连接吸痰管,试吸少量生理盐水以检查吸痰管是否通畅,同时润滑吸痰管前端。 (7)一手持吸痰管前端,插入口咽部(10—15㎝),脚踩脚踏板使其产生负压,边吸边提,左右旋转,先吸口咽部分泌物,再吸气管内分泌物,每次吸痰的时间不得超过15s,若气管切开吸痰,注意 无菌操作,先吸气管切开处,再吸口鼻部。 (8)吸痰管退出时,用生理盐水抽吸。 (9)拭净脸部分泌物,体位舒适,整理床单位。 (10)整理用物:按一次性用物处理吸痰管。

(11)洗手后记录。 注意事项: 1.吸痰前,检查电动吸引器性能是否良好,连接是否正确。 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每吸痰一次应更换吸痰管。 3.吸痰动作轻柔,防止呼吸道粘膜损伤。 4.若口腔吸痰有困难,可由鼻腔吸引;昏迷患者可用压舌板或开口器助 张口。 5.吸痰时观察气道是否通畅;患者的反应如面色、呼吸、心率、血压 等;吸出液的色、质、量。 6.贮液瓶内吸出液应及时倾倒,不得超过2/3.

电动吸引器的操作流程-共3页

电动吸引器的操作流程 连接电源,电源指示灯亮为电源接通 检查管路,顺时针方向旋紧负压调节阀,堵塞吸气口或折叠并捏住 吸引软导管,开启吸引器,机器运转,无异声,真空表上指针将迅 速上开至极限负压值,放开吸入口,表针将回到0.02MPA以下,说 明管路连接正确 松开缓冲瓶和储液瓶的瓶塞,注入2/3——1/2的生理盐水,继续旋 紧瓶塞,在吸入口接上吸引软导管 调节负压:调节负压调节阀,负压调节阀顺时针方向连续旋转负压 增加 连接吸引导管到吸引软导管,运作吸引器,按照操作流程吸引,将 吸引液吸入储液瓶中。 吸引完毕,将吸引导管伸入盛有生理盐水碗中,洗吸引管内残渣。 冲洗完毕,旋紧调节阀,让负压降低到0.02MPA以下,关闭吸引器 开关,松开吸引导管与吸引器软管,开启储液瓶塞,倒空储液瓶, 将其及吸引导管洗净,放回原处,盖紧瓶塞,将吸引器归置原位。 电动吸引器的维护与保养 1.调节负压前要检查管路,可用手指堵塞吸气口或折叠已连接的吸引软导管,开启吸引器,真空表上指针迅速上开至极限负压,放开吸引口,表针回到0.02MPA以下,说明管路连接正确。 2.定期消毒,电动吸引器表面用有效氯消毒液擦拭。 3.关机前一定要先让负压降到0.02MPA以下。 4.开启储液瓶,必须是关机后,放掉负压,才可开启。 5.严禁在拆除溢流瓶装置和导向管的情况下使用吸引器,定期保养,若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应请专业人员进行维修。

电动吸引器的故障分析与排除 故障现象原因分析排除方法备注 负压极限值小于 0.075MPa ⑴瓶口漏气 ⑵管路连接处漏气 ⑶调节压阀松动或松开 ⑴清洗瓶口污物,盖紧瓶盖或更 换瓶盖 ⑵重新塞紧各连接处 ⑶旋紧调压阀 箱体内部零件的检修 应由专业人员进行 ⑵吸引软管裂开应更 换 负压值大于 0.04MPa,但管道口的吸力明显减少或 消失 ⑴溢流装置关闭 ⑵管路堵塞 ⑶空气过滤器堵塞 ⑴关机后,逆时针方向旋松调节 阀,放掉管内负压后再旋紧 ⑵疏通、清洗或更换软管 ⑶用本厂的空气过滤器更换 ⑴及时倒空贮液瓶 ⑶空气过滤器有蓝色 标记端为进气口 电源电压正常指示灯不亮 ⑴插座松 ⑵熔断丝熔断 ⑶指示灯损坏 ⑴修理或调换插座 ⑵更换熔断管 ⑶更换指示灯 断丝熔断 ⑴电压超压 ⑵内部线路故障 ⑶继电器故障 ⑷泵阻扎,电流增大 ⑴检查线路,排除故障 ⑵调整或更换继电器 ⑶检查泵及电机健康文档放心下载放心阅读

负压吸引器操作流程及维护保养

操作流程及维护保养 一制定目的 完善科室设备使用流程,规范设备操作,确保设备运行的可靠、安全,降低故障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二适用范围 使用科室 三操作流程 1. 使用前检查时检查负压吸引器及相关管路消毒状况,是否受到外界污染或其他生物污染,当检查发现未消毒或受污染时,应按清洗维护相关要求进行清洗消毒处理。 2. 先将档位选择开关拨到“关闭”档位,调节旋钮逆时针旋转归零,将负压吸引器及真空终端插头插入真空终端插座内孔,待听到咔哒声响后表示安装到位。 3. 负压吸引器应垂直安装,角度误差10%^内,否则将影响溢流保护环境的正常 工作。 4. 通过“设置”档位设置输出负压值,旋转调节旋钮,顺时针负压增大,逆时针负压减小。。 5. 拨到“运行”档位负压吸引器进入工作模式。注意“运行”档位模式下不允许调节或设定负压值,必须在“设置”档位模式下方可调节 6. 使用完毕后,拨到“关闭”档位,关闭负压、停止吸引工作。 7. 负压吸引器使用完备后,应按安装相反的顺序拆下。 四、维护保养 1、一级维护保养 1)清洗溢流保护杯,先将医疗保护杯从负压吸引器中卸下,然后拆开杯子子,去除浮子,密封座,用84消毒液将各零件洗净消毒,最后用清水清洗干净; 2)相关管路及废液桶用84消毒液洗净消毒,最后用清水清洗干净; 3)—次性用品(如过滤器)报废后应处置,不允许重复使用; 4)消毒后,档位开关调整到“关闭“档位,调节旋钮逆时针旋转归零,置于通风良好的环境中,挥发残余消毒剂,并避免跌落; 5)吸入器为国家法定计量工具,应按国家相关规定定期进行标定。 2、二级维护保养

1)医学装备科每半年对负压吸引器进行性能检测,若发现问题及时做好预防性维护: “关闭”性能检测 档位选择开关置于“关闭”位置,将负压旋钮顺时针转到满负荷。捏紧连接软管或将其堵住,真空表针不应活动。 调节性能检测 (1)档位选择开关分别置于“设置”与“运行”位置,将负压调节旋钮逆时针旋转归零。捏住连接软管或将其堵住,真空表针应指示零位。 (2)档位选择设置于“设置”调节负压值时,出口不应有输出。在“设置”档位调节负压完成后,转到“运行”档位后,捏住出口连接软管或将其堵住,负压值应与“设置”档位设置的数值一致。 (3)捏住连接软管或将其堵住,档位选择开关置于“运行”档位,转动负压调节旋钮将负压调整量程的1/3至2/3范围内,慢慢放开和捏紧软管,是通过调节器流量产生波动。再捏住软管堵住时,负压值应能恢复的设定值。

电动吸引器操作流程定稿版

电动吸引器操作流程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电动吸引器操作流程 1.护士准备:着装规范、整洁,洗手、戴口罩。 2.用物准备:电动吸引器一套,治疗盘内备一瓶生理盐水,无菌纱布、压舌板、弯盘、 一次性吸痰管数根,必要时备开口器、舌钳、电插板等。 3.评估患者:理解并愿意配合操作。 4.操作流程: (1)携用物至病人窗前,核对床号及姓名。 (2)接通电源,打开开关,检查吸引器性能。 (3)连接吸引器导管末端接吸引瓶长管,撕开一次性吸痰管的末端。 (4)检查患者口鼻腔,有义齿者取下活动义齿。 (5)将患者头部转向一侧,面向操作者。 (6)连接吸痰管,试吸少量生理盐水以检查吸痰管是否通畅,同时润滑吸痰管前端。(7)一手持吸痰管前端,插入口咽部(10—15㎝),脚踩脚踏板使其产生负压,边吸边提,左右旋转,先吸口咽部分泌物,再吸气管内分泌物,每次吸痰的时间不得超过15s,若气管切开吸痰,注意无菌操作,先吸气管切开处,再吸口鼻部。 (8)吸痰管退出时,用生理盐水抽吸。

(9)拭净脸部分泌物,体位舒适,整理床单位。 (10)整理用物:按一次性用物处理吸痰管。 (11)洗手后记录。 注意事项: 1.吸痰前,检查电动吸引器性能是否良好,连接是否正确。 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每吸痰一次应更换吸痰管。 3.吸痰动作轻柔,防止呼吸道粘膜损伤。 4.若口腔吸痰有困难,可由鼻腔吸引;昏迷患者可用压舌板或开口器助张口。 5.吸痰时观察气道是否通畅;患者的反应如面色、呼吸、心率、血压等;吸出液的色、 质、量。 6.贮液瓶内吸出液应及时倾倒,不得超过2/3.

电动吸引器吸痰法操作流程图

电动吸引器吸痰法操作流程图 一、素质要求 二、操作前准备 1、护士准备 2、备齐用物 3、备吸引器、接电源、检查吸引器性能 三、评估解释 1、携用物至床旁,核对解释,评估环境 2、病人准备,病人头转向操作者 3、检查管道连接是否正确,调节负压, 四、吸痰 1、吸痰前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吸痰管 2、插管 3、将吸痰管从深部左右旋转,向上提拉,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每次吸痰更换吸痰管。 五、操作后 1、给患者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元 2、记录吸痰效果及痰液性状、量 3、整理消毒用物

六、评价 1.动作轻巧、准确,吸痰效果好。2.病人无特殊不适。

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术 目的: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保证有效的通气 一、仪表:衣帽整洁,语言、举止符合专业规范、佩戴胸卡 二、操作前准备 1、洗手、戴口罩 2、准备用物(治疗车、治疗盘、治疗碗、医疗垃圾筐、生理盐水、数根吸痰管、一次性消毒手套、手消,必要时备舌钳、开口器、压舌板、注射器) 三、评估解释 1、携用物至床旁——评估环境和患者,携病历,听诊器、核对床 头卡,“您好,请问是X床XX吗?(核对腕带)”听诊肺部,闻 及明显的痰鸣音。XX阿姨,你的痰液比较多,遵医嘱需要吸痰,请您配合一下好吗?呼吸机示:潮气量400毫升、呼吸频率16次/分,氧气浓度40%。心电监护示心率80次/分 2、检查管道连接是否正确,吸引器性能是否良好,调负压成人在0.02-0.04Mpa。 四、吸痰 我现在开始给您吸痰——给纯氧2-3分钟(使用呼吸机时)或给高 流量吸氧2-3分钟——将玻璃接头插入消毒液小瓶——消毒双手——检查吸痰管并打开——打开生理盐水并倒入治疗碗——检查手套并带上——将吸痰管盘绕在手上与玻璃接头相连——冲洗吸痰管——再次向患者告知:XX阿姨,我现在开始给您吸痰,吸痰时可能有点难受,请您不要紧张,尽量放松,我的动作会很轻柔——将治疗

电动吸引器吸痰操作流程

电动吸引器吸痰操作流程 操作者准备:着装规范、洗手 评估:患者病情、意识、呼吸道分泌物情况、口腔、鼻腔 情况、合作程度、心理反应;解释、问二便 准备 用物准备:电源、电动吸引器,无菌治疗盘、治疗碗(盛 有无菌冲洗液)、手电筒、听诊器、无菌手套、 吸痰管数根、医疗垃圾袋(垃圾桶)、必要时 备压舌板。开口器、舌钳 接通电源、将导管连接吸引器上、打开开关 安装、检查、调压检查性能、电压、各管连接 压力:成人0.04-0.053MPa(300-400mmHg) 小儿0.033-0.04MPa(250-300mmHg) 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 吸痰试吸:戴手套,试吸引力、冲洗吸痰管 一手持吸痰管连接处,另一手夹持无菌管插入口腔咽部, 先吸口咽部的分泌物,再吸深部分泌物 动作轻稳准快、由深部左右旋转、负压向上提拉吸痰管, 间歇冲洗、保持通畅。每次吸痰不超过15s 吸毕:脱手套及反套吸痰管、关闭开关 随时擦净面部分泌物 观察观测患者的面色、呼吸是否改善、吸出物的形状, 粘膜有无损伤 吸痰器的贮液瓶不可过满 整理床单位 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整理整理用物,分类放置 洗手 记录 注意事项:1、气管切开、气管插管吸痰应严格无菌操作。 2、吸痰顺序:先气管内分泌物,再吸口腔、鼻腔的分泌物。 3、插入深度:经鼻约20-25cm;经口约14-16cm,经鼻/口气管 插管、气管切开者以插至导管内口为宜。 4、记录吸痰次数,吸出物的性状、量,呼吸改善的情况。

注意事项: 1.密切观察病情及呼吸道是否通畅,以及面色、生命体征的 2.昏迷病人、可用压舌板或开口器先将口启开,在进行吸痰。 3.吸引器在使用过程中,如果负压瓶吸满时,必须立即倒掉,禁忌污物液体流入泵内,造成机器损坏, 4.机器使用后,应及时消毒处理。 5.吸引器的电源插座必须可靠接地, 6.吸痰管粗细适当,特别是为小儿吸痰,吸痰前后,增加氧气吸入,每次时间<15秒,以免造成缺氧。 7.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用物应每天更换1-2次。吸痰导管应每次更换,并作口腔护理。 8.储液瓶内的吸出液应及时倾倒,一般不应超过2/3,机器最大工作时间不应超过40分钟。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 你的好评与关注)

电动吸引器使用说明书

实用标准文档电动吸引器操作规程 1、插上电源,打开电源开关指示灯亮,按下“起动开关”或脚踏开关,机器 运转,进入工作状态。 2、吸引器在手术前,应先堵住储液瓶胶管吸气口,调整“负压调节”旋钮, 并观察负压表,在调至所需的负压值即可,“负压调节”顺时针旋转负压升高,旋紧时将达到极限负压值,逆时针旋转负压下降。 3、吸引时,如机器停止运转,由于有止逆阀仍可保持储液瓶内吸引力,因此, 在吸引过程中可选定极限负压范围内的任何压力点上,在停机吸引过程中,如感觉负压不够,可随时开机,提高负压。 4、使用时请注意,不要使储液瓶的液面超过吸液管,如因疏忽将液体吸入防 倒流阀时,将无法继续吸引,此时需停机将储液瓶内液体倒掉,洗净重新装上上即可。 5、机器脚踏开关和起动开关可任意选用。 6、如无特殊需要,请勿将负压调节旋钮旋紧,以免负压达到极限负压,吸引 力过大,造成事故或使机器带载起动。 7、机器没有切断电源时,勿打开后盖。 8、术后应对储液瓶进行清洗,与患者接触的胶管用去离子水清洗后应进行高 温煮消毒。 9、与患者接触的吸引管清洗后应进行高温蒸煮消毒,建议医院使用一次性吸 引管,以杜绝交叉感染。 10、吸引器在运输过程中必须防止强力冲击,雨淋和曝晒。 11、吸引器应储存在相对湿度不超过8%,无腐蚀性气体和通风良好的室 内。 12、用户在使用和维护过程中,需要电原理图,接线图等技术文件时请与 我公司联系,我们将及时提供。 一三0团医院 电除颤的操作规程1.将病人摆放为复苏体位,迅速擦干患者皮肤。 2.选择除颤能量,单相波除颤用360J,直线双相波用120J,双相指数截断(BTE)波用150~200J。若操作者对除颤仪不熟悉,除颤能量选择200J。确认电复律状态为非同步方式。 3. 迅速擦干患者胸部皮肤,手持电极板时不能面向自己,将手控除颤电极板涂以专用导电糊,并均匀分布于两块电极板上。 4.电极板位置安放正确;(“STERNVM”电极板上缘放于胸骨右侧第二肋间。“APEX”电极板上缘置于左腋中线第四肋间)电极板与皮肤紧密接触。 5.充电、口述“请旁人离开”。 6.电极板压力适当;再次观察心电示波(报告仍为室颤)。 7.环顾病人四周,确定周围人员无直接或间接与患者接触;(操作者身体后退一小步,不能与患者接触)。 8.双手拇指同时按压放电按钮电击除颤;(从启用手控除颤电极板至第一次除颤完毕,全过程不超过20秒钟)。 9.除颤结束,报告“除颤成功,恢复窦性心律”。 10.移开电极板。 11.旋钮回位至监护;清洁除颤电极板。 12.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报告: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继续做好后续治疗;病人病情稳定,遵医嘱停用心电监护。取下电极片,擦净皮肤。 13.电极板正确回位;关机。 一三0团医院 心电监护仪的操作规程 1、打开电源开关后系统会发出“嘟”声,同时,报警灯不同颜色各 闪亮一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