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15 纱线细度均匀度测定

实验15 纱线细度均匀度测定
实验15 纱线细度均匀度测定

实验15 纱线细度均匀度测定

一、目的要求

使用电容式条干均匀度仪,对纱线细度均匀度进行测定,当纱线以一定速度通过仪器平板电容器时,电容器的电容量将随介质,即纱线的线密度变化而变化,最后测定得纱线细度均匀度。通过试验掌握电容式条干均匀度仪测定纱线细度均匀度的原理和试验结果的分析,并了解电容式条干均匀度仪的试验方法和操作。

二、试验仪器和试样

试验仪器为电容式条干均匀度仪,或称乌斯特()条干均匀度仪,其中包括监测仪、控制仪纱疵仪、频谱仪和记录仪。试样为棉、毛型纱线一种或两种。

三、基本知识

纱线细度均匀度用纱线细度不匀或纱线线密度不匀表示。纱线细度不匀是指沿纱线长度方向各个截面面积或直径粗细不匀,它与单位长度纱线内的纤维数量和纤维粗细不匀有关。

纱线细度不匀不仅对纱线本身质量有影响,而且对后道工艺加工和织物质量也有影响。当纱线细度不匀增加时,纱线的断裂强力下降,在织造过程中容易断头,劳动生产率下降。当用细度不匀的纱线制造织物时,织物会产生各种疵点,如横路、云织、粗细节等,严重影响织物外观质量,尤其对薄形织物更为突出。所以,纱线细度均匀度是评定纱线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纱线细度不匀的原因主要是纱线线密度不匀而引起的,纱线密度不匀主要是纱线截面中纤维跟数不匀以及纤维的细度、截面面积不匀造成的。造成纱线细度不匀的原因,一方面是纤维本身在纱线中随机分布产生的不匀。另一方面是纺纱过程中工艺及机械因素附加的不匀。为了获得均匀的纱线,除了对纤维原料要进行充分均匀的混合外,纺纱工艺参数的正确选择和纺纱机械无缺陷正常运转是非常重要的。

测定纱线细度均匀度的方法有片段长度称重法,即将纱线按规定长度(短片段长度为1-100cm;长片段长度为20-450m),切割成许多片段,称出各片段的重量,求出各片段长度间重量不匀率。黑板条干对比法是将纱线均匀地绕在一定尺寸的黑板上,在一定光线照度和距离下,与标准样照(或实物)进行对比评定。仪器法目前广泛使用的是乌斯特条干均匀度仪(USTER tester)。用此仪器可测定条子、粗纱、细纱和股线的均匀度。适合试验的纤维有棉、毛、麻、丝、化学纤维及各种混纺纱条。乌斯特条干均匀度仪是利用非电量转换原理对纱条均匀度进行测定。仪器的具体测试部分为平行平板组成的电容器。电容器的电容量的变化随其中电介质的不同而异,当相同的电介质通过电容器时,其电容量的变化与介质线密度成比例变化。因此,当比空气介电系数大的纱条以一定速度连续通过电容器时,则电容量增加,此时纱条线密度变化将转换为电容量变化。电容量变化△C/C可由下式表示:

△C/C=( -1)/[1+ (1/ -1) (15-1)

式中:C——电容量;

——试样的介电常数;

λ——试样在电容器极板间的充满度。

式(15-1)表示电容量的相对变化△C与电容器中试样的充满度λ和试样介电常数ε有关,而其中ε又与试样的含湿量有关。

在仪器电路中,将电容器极板间的电容量变化转换为电流变化,然后带动记录笔运动,当记录纸按一定速度送出时,则可得纱条细度不匀曲线,如图15-1所示。

纱条细度不匀曲线的横坐标为纱条片段长度,纵坐标为纱条单位长度重量或线密度,根据此曲线可求得表示纱条细度不匀的指标—平均差系数或标准差不匀率(变异系数)CV﹪:

如被试验的纱条其质量变异按常态分布,则其不匀率与变异系数之间的换算关系为:

CV=1.25U% (15-4)

U%或CV%两指标随乌斯特条干均匀度仪的型号不同采用的指标也不同。此两项指标是纱条细度不匀的重要指标,生产厂依此指标来分析研究纱条质量变化,当超过一定范围时,通过改变混配棉成分,工艺参数和调节纺纱机械状态等,以控制纱线质量。

纱条通过乌斯特条干均匀度仪测试,不仅可获得U(%)或CV(%)指标,而且可在纱疵仪上获得细节数、粗节数和棉结数指标。在波谱仪上可获得波谱图。正常细纱的波谱图如图15-2(a)所示,而非正常细纱的波谱图如图15-2(b)所示。波谱图的横坐标为纱条细度不匀的波长,为使全部波长能记录在一张图上,横坐标采用对数标尺,而波谱图的纵坐标为纱条细度不匀的相对振幅,它是波长的函数。

由图15-2(a)的正常纱条波谱图可以看出,波谱图上特殊变化较少,如果沿波谱图线作一光滑曲线,那么它近似一光滑曲线。而图15-2(b)的波谱图上在8-9cm波长上有一烟

囱形的峰,这说明细纱有周期性不匀。根据不匀的波长,可推算出产生不匀的部件。此8-9cm 的不匀波是细纱机前上皮辊(直径为28mm)偏心造成的,由于皮辊转一圈所输出的纱条长度正好为皮的周长。当这种不匀出现时,应立刻采取措施,使纱条均匀度恢复正常。

波谱图可以帮助分析造成纱条不匀的工艺原因,如工其设备不良、牵伸配置不合理以及机械部件缺陷所造成的不匀等。

四、仪器结构与调整

电容式条干均匀度仪类型较多,乌斯特条干均匀度仪按其适用范围及特征,有如表15-1所示的几种型号。

表15-1 乌斯特条干均匀度仪的型号

乌斯特条干均匀度仪包括监测器()、控制仪()、纱疵仪()、频谱仪()及记录仪等。这里主要介绍型的结构与调整使用。仪器的全部组合如图15-3所示。

1.监测仪(MONITOR)监测仪的表面结构如图16-4所示。在监测仪上有一对可变速的牵引罗拉1,可使纱条试样以一定的速度通过上方的平行电容极板2,电

容极板获得的讯号通过转换,变为与纱条细度不匀成比例关系的电讯号。然后

将此电讯号送到控制仪、频谱仪、疵点仪和记录仪。监测仪各部件的作用与调

节如下:

(1)黑色旋钮3:在连续测试细纱时,可将纱线从管纱架的张力器上引出后,通过各导纱器并夹持在夹纱架上,用此旋钮切除多余的纱头。此时细纱被

固定在夹纱架上以供连续测试时使用。

(2)张力调节器:用张力调节器4调节纱线张力。使纱线不产生抖动或异常情况,旋钮上白线对准所需要的数字,数字从小到大,表示张力亦从小到大。

细纱一般控制在4-5数字刻度上。

(3)旋钮5:根据一次连续测试的纱管数不同来调节,转动旋钮5,使管纱数与旋钮圆盘数字相一致,并对准固定标点。

(4)测试槽开关6:移动此开关,将黑色握持块对准所需的测试槽号。

(5)测试槽7:根据不同的极板长度和宽度,此槽共分五档,分别测试不同支数的细纱、粗纱和条子。测试槽的规格和对应的纱条细度见表15-2。

的测试速度按表15-3选择。

(7)电动机开关9:用此开关控制牵引罗拉1的速度,马达开关有红色和白色,白色为慢启动开关,在测试粗纱和条子时,与红色开关并用。红色开关测试细纱时用。

(8)定位杆10和旋钮11:用此旋钮可使定位杆10向前、后移动,以便使纱条在不同位置通过牵引罗拉1,延长牵引罗拉的使用寿命。

(9)开关12:将此开关向箭头方向推动时,可张开牵引罗拉1,停止推动时,牵引罗拉自动闭合。

(10)机械手13:此机械手是将纱线从夹纱架上引出后,自动带动纱线通过张力调节器4、测试槽7,并带到一对牵引罗拉1之间,待牵引罗拉握持纱线后,机械手恢复原位。

2.控制仪(CONTROL)控制仪的表观结构如图15-5所示。控制仪的主要功能是放大由监测仪送来的试样质量变化的电压讯号,然后将放大后的电讯号送到记

录器,画出纱条细度不匀曲线图;作CV(%)值运算;通过表头显示出来;选

择测试类型和测试时间。当试验结束或测试槽中无纱线通过时,控制仪会发出

声响报警。控制仪的主要按键和旋钮的作用与使用选择如下:

(1)按键14:无试样调节。在试样未放入测试槽时,先按下此键,当此键

灯熄灭后,表示零点已调整,可以开始测试。

(2)按键15:平均值调节。共有3只,从上到下是手调、每管自动调节和首管自动调节。当按下手调按键时,需旋转右边的黑色旋钮16,直至电表17的指针对准中间的零位左右摆动。若采用每管自动调节按键时,控制器可将每管纱线细度平均值系数在正式试验前自动调节至电表17指针在零位左右摆动,不需人工控制。当按下首管自动调节按键时,除首管纱线自动调零外,以后连续的其他管纱也按首管纱细度平均值系数自动调零。(3)按键18:此按键共有三只,从上到下分别用以清零、试验开始和停止。清零按键是将控制仪和纱疵仪内过去已存贮的讯号全部清掉,使仪器处在接收新讯号的状态。当按试验开始按键时,电讯号开始输入控制仪、纱疵仪和频谱仪等。当按停止按键时,电讯号不输入各仪器内。

(4)按键19:试验类型。共有三只,从左至右是“正常试验”、“迟缓试验”、“L 一试验”。“正常试验”是测定纱线片段长度相当于极板长度的不匀率,近似反映纱条总不匀率。“迟缓试验”是抑制短片段不匀,以便观察平均值偏差。当采用手调平均值按键时,可同时揿“迟缓试验”按键,电表17的指针摆动缓慢,便于调零。“L一试验”用于测试纱线片段长度间的变异-长度曲线。片段长度可根据测试速度和上系数下式求得:

纱线速度

片段长度L=L系数×—————

100

L系数在“L一试验”按键下方的黑色旋钮20上。

(5)按键21:控制试验时间。有1,2.5,5,7.5,10min五种,可供试验时选择。

(6)按键22:刻度范围。可调节不匀曲线在曲线图上的满幅百分值。一般细纱为100%,粗纱为50%,条子为25%或12.5%。

(7)按键23:共有三只,分别用以自动喂纱、自动打印和记录不匀曲线。(8)按键24:平均值系数按键。当揿此按键时,表示已通过的纱条不匀偏离平均值的多少,具体偏离值可在数字显示屏25处显示出来。

(9)按键26:频谱图放大按键。按此按键,观察数字显示屏25上显示的数值,用此数值去调节频谱仪上的手动调节圆盘(但此时频谱仪上的手动调节按

键应揿下),使圆盘上的数值与显示数值基本相符。这样可在记录仪频普图

纸上获得放大倍数适当的频普图。

3.频谱仪(SPECTROGRAPH)频谱仪的表观结构如图15-6所示。频谱仪是把从控制

仪送来的代表纱条不匀的电压讯号放大,输入到55个频道中去。然后分离出55种波谱分量,仪器内积分器把这些波谱分量在整个周期内累计。此后,通过扫描,按一定顺序将这些累计得到的电压值记录在专用的记录纸上,成为一张完整的波谱图。

频谱仪的按键和旋钮的作用与选择简述如下。

(1)按键27:放大按键。共有三只,分别用以手调、每管自调及首管自调。放大按键的作用是调节频谱图的高度。当采用手调时,波谱图放大倍数的设定值可参见控制仪按键26的作用方法,使频谱仪黑色旋钮28圆盘上的刻度值与控制仪数字显示屏25上显示的数值相同。当揿下首管自调按键时,频谱图高度只按首管纱自动调节的高度给出,这样管纱间的差异较为明显。

(2)按键29:波谱图张数按键。共有3只,分别用于零张、一张、二张波谱图。当揿下1或2按键时,可分别得到一张或两张相同的波谱图,揿下零按键时,即不需要画出波谱图。

(3)按键30:试验中波谱图按键,当揿此按键时,在测试开始15s后的任何时间都可以画也波谱图。

4、纱疵仪(IMPERFECT10N INDICATOR)纱疵仪的表观结构如图15-7所示。纱疵仪是把从控制仪送来的代表纱条不匀的电压讯号加以放大,分别输入至细节、粗节、棉节三

个通道,最后在各自的记数器显示屏上显示出细节、粗节、棉节的累计值。纱疵仪的按键和旋钮的作用与使用选择简述如下:

(1)按键31:开关按键。全部仪器的总电源开关,开和关各有一个按键。

(2)旋钮32:细节旋钮。细节旋钮的灵敏度调节有-30%,-40%,-50%,-60%四档。

例如:当调节灵敏度为-40%时,比纱条平均截面减少40%及以上的所有细节将被

计数出来。细节累计值可在计数显示屏33上显示出来。

(3)旋钮34:粗节旋钮。粗节旋钮的灵敏度调节有+35%,+50%,+70%,+100%四档。

例如:当调节灵敏度为+70%时,比纱条平均截面增加70%及以上的所有粗节将被

计数出来。粗节的长度相当于平均纤维长度。粗节累计值可在计数器显示屏35

上显示出来。

(4)旋钮36:棉结旋钮。棉结旋钮的灵敏度调节有+140%,+200%,+280%,+400%四档。其长度短于4mm。棉结计数时,灵敏度与长度有关。例如:在灵敏度设定

为+400%时,对于长度为1mm、截面比平均截面增加+400%及以上的棉结或长度

为4mm、截面比平均截面增加+100%及以上的棉结同样计数。棉结的累计值可在

计数器显示屏37上显示出来。

(5)按键38:棉型、毛型纱条按键。左侧为棉型纱条(纤维平均长度<40 mm )按键,右侧为毛型纱条(纤维平均长度>10mm)按键。在测试时,依纱条种类不

同,自行选择。

(6)按键39:纱疵仪电源开关按键,揿下此按键时,纱疵仪的所有旋钮、计数器显示屏和按键都处在可工作状态。相反,全部关掉。

(7)按键40:停机观察按键。共有4只,最左侧为不停机观察,即在一般正常试验时,要把它揿下。从左侧起依次为细节、粗节、棉结停机观察按键。当需要观察某一

纱疵时,可把某一纱疵的按键揿下。当检测到相应的纱疵时,牵引罗拉1自动脱

开,可观察和分析纱疵的情况。

4、记录仪(Record)记录仪的表观结构如图15-8所示。记录仪共分三个部分:纱条细度不匀图纸记录、最后结果打印、波谱图纸记录,仪器的按键和旋钮的作用与使用选择如下:

(1)旋钮41:记录纸送出速度旋钮。它有两个功能,其一当旋钮41揿到底时,图纸按100cm/min直接送出,根据需要转动旋钮41自行选择。记录纸42用来记录纱条细度不匀曲线,依此曲线分析纱条细度不匀结构。

(2)按键43:打印纸送出按键。当揿下按键43时,打印纸44自动送出,打印纸用来记录试验结果的各项指标。

(3)旋钮45:波谱图送出旋钮。揿下按键45,记录图纸按100cm/min直接送出。记录图纸46用来记录波谱图,依次图分析纱条细度不匀产生的原因。

五、试验方法和程序

用乌斯特条干均匀测试纱条不匀率时,一般要求在标准温湿度条件下进行,被测试的纱线应在标准温湿度下平衡24h。试样的测试长度,随条子、粗纱、细纱而不同,可参照表15-4。

乌斯特条干均匀度仪是全自动精密仪器,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仪器应接在交流电压为220v±2%的稳压电源上,以防损坏仪器。

以下操作程序是以连续测试多个细纱管为例:

a)按下纱疵仪上方的电源总开关31“ON”。

b)按下纱疵仪电源开关39(在不需要记录纱疵数时,可不开纱疵仪,测试速度在

8m/min以下或选择刻度范围50%以下时,纱疵仪会自动停止工作)。

c)在监测仪后方排好管纱,将纱头引过张力器,第一根纱引进张力调节器4,其

余纱头夹持在夹纱架上,旋转黑色旋钮3切除多余的纱头(测试粗纱或条子时,

试样放在监测仪左方1m左右的位置)。

d)检查测试仪槽7是否清洁,可用长毛刷或纸片清洁,但切忌用嘴吹。

e)按照试样的支数选择测试槽(见表15-2),移动监测仪上的黑色握持块6,使其

对准上方所需的测试槽号。

f)转动测试速度旋钮8,将圆盘上的速度值对准上方的竖线(旋钮8必须在牵引

罗拉1停止转动时才能调节,否则会轧坏调速齿轮)。

g)根据一次测试管纱数,调节旋钮5,使其圆盘数字对准固定标点。

h)调节张力旋钮4,控制纱线张力。

i)根据每个试样总测试长度和已选定的测定速度来确定测试时间,按下相应的时

间控制键21。

j)选择刻度范围为100%,按下相应的控制键22。

k)按下“正常试验”按键19。

l)选择平均值调节方法,按下按键15中的“首管自调”按键。

m)按下按键23中的“自动打印”按键。

n)根据被测试样材料,按下相应的棉型或毛型按键38。

o)转动旋钮32、34、36,使旋钮上的白线分别对准-50%、+50%、+200%的数值。

p)按下波谱放大按键27的“首管自调”键。

q)根据需要波谱图的张数,按下相应的按键29。

r)检查记录笔、记录纸、打印纸情况。

s)测试开始,按以下程序进行:

(1)将试样放在测试槽外,按一下按制仪上的“无试样调节”按键14,待键灯熄灭后,电表17的指针回到-100%红线,才可将试样放入测试槽内。

(2)向右拨动电动机开关9,将纱引入牵引罗拉1,调节好张力器4,使纱线不产生抖动。

(3)依次按“停止”、“清零”、“开始”按键,仪器进行自动测试。

(4)按下记录按键23,调节旋钮41,使记录纸输出速度为25m/min(不需记录曲线时,可不揿按键23)。

(5)一批试样测试完毕后,按键18的“停止”键灯亮。发出蜂鸣声,待波谱图记录完毕后,按一下此键,关掉监测仪电动机开关9,试验结束。

t)测试中不能按动按键15、19、21、22、27,也不能旋转监测仪的速度调节盘8,不要在短时间内频繁开、关电动机开关9,以免损坏仪器。

六、试验结果打印

1、打印值:记录仪将实验结果打印在记录图纸44上(见表15-5)。

2、波谱图及不匀曲线图的分析,需要有一张仿制试样的机器传动图及详细的工

艺参数,根据有疵病的波长结合传动图及工艺参数推算出产生疵病的部件。

七、注意事项

1、测试前,仪器需要预热20min以上。

2、不要在短时间内频繁开、关牵引罗拉的电动机开关9,在开关9开启时,不能旋

转速度调节盘8。

3、在测试过程中,不能按动1

4、1

5、19、21、22、27各键。

思考题

1、乌斯特条干均匀度仪测试的纱条不匀与黑板条干不匀有和异同?

2、已知细纱是由双皮圈细纱机仿制,在细纱波谱图上,有一波长为7.5cm的机械波(如图

15-9所示),试分析该机械波产生的原因?

表15-5 记录图纸的打印值

混凝土试验室记录表

商品混凝土和构件厂试验室用表

目录 原材料试验报告及原始记录 一、水泥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报告及原始记录 (1) 二、砂试验报告及原始记录 (3) 三、石试验报告及原始记录 (5) 四、掺合料试验报告及原始记录 (7) 五、轻细集料试验报告及原始记录 (10) 六、轻粗集料试验报告及原始记录 (12) 七、混凝土外加剂(早强剂、减水剂)试验报告及原始记录 (14) 八、混凝土外加剂(防水剂)试验报告及原始记录 (17) 九、混凝土外加剂(泵送剂)试验报告及原始记录 (20) 十、混凝土外加剂(膨胀剂)试验报告及原始记录 (23) 十一、混凝土外加剂(防冻剂)试验报告及原始记录 (26) 十二、混凝土外加剂(引气剂)试验报告及原始记录 (29) 十三、混凝土外加剂(缓凝剂)试验报告及原始记录 (32)

十四、砌筑砂浆外加剂(增塑剂)试验报告及原始记录 (35) 十五、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报告及原始记录 (38) 十六、混凝土外加剂对水泥的适应性试验原始记录 (40) 混凝土、砂浆强度验报告及原始记录 一、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及原始记录 (41) 二、砂浆配合比试验报告及原始记录 (45) 三、混凝土抗渗试验报告及原始记录 (47) 四、混凝土抗压试验报告及原始记录 (49) 五、混凝土抗折试验报告及原始记录 (51) 六、混凝土抗冻融试验报告及原始记录 (53) 七、混凝土抗收缩试验报告及原始记录 (56) 八、砂浆抗压试验报告及原始记录 (58) 九、混凝土开盘鉴定 (60) 十、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 (60) 温湿度记录 一、天气及砂石含水率记录 (61) 二、标准养护室温、湿度记录 (62) 三、水泥养护箱温、湿度记录 (63) 四、冬季施工测温记录 (64)

纱线的细度实验

纱线的细度实验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通过实验,掌握纱线线密度的测试方法和指标计算,了解影响纱线线密度测试结果的因素。参阅GB/T 4743,GB/T 14343,GB 6838。 二、实验仪器、工具及试样 YG086型缕纱测长器(如图1所示),电子天平,烘箱,管纱若干。 图1 YG086型缕纱测长器 1―纱锭杆 2―导纱钩 3―张力调整器 4―计数器 5―张力秤 6―张力检测棒 7―横动导纱钩 8―指针 9―纱框 10―手柄 11―控制面板 三、实验方法 (一)试样准备 1.按规定的方法取样。 2.将试验纱线放在试验用标准大气中24h ,进行调湿处理(有条件则做)。 (二)仪器调节 1.检查张力秤的法码在零位时指针是否对准面板上的刻线。 2.接通电源,检查空车运转是否正常。 3.确定张力秤上的摇纱张力。 摇纱张力= 6 1 × 同时摇纱根数×?0 其中?0按表1选择。 表1 摇纱张力参数?0

(三)实验步骤 1.将纱管插在纱锭上。 2.将纱管上的纱线引入导纱钩,经张力调整器、张力检测棒、横动导纱钩,然后把纱线端头逐一扣在纱框夹纱片上(纱框应处在起始位置),注意将活动叶片拉起。 3.将计数器定长拨盘拨至100圈数上。 4.将调速旋钮调在200r/min 上,使纱框转速为200r/min 。 5.计数器电子显示清零。 6.接通电源,按下“启动”按钮,纱框旋转到100圈自停。 7.在纱框卷绕缕纱时特别要注意张力秤上的指针是否指在面板刻线处,即卷绕时张力秤处于平衡状态。如不对,先调整张力调整器,使指针指在刻线处附近,少量的调整可通过改变纱框转速来达到。卷绕过程中,指针在刻线处上下少量波动是正常的。张力秤不处在平衡状态下摇的缕纱要作废。 8.将绕好的各缕纱头尾打结接好,接头长度不超过1cm 。 9.将纱框上活动叶片向内档落下,逐一取下各缕纱后将其回复原位。 10. 重复上述动作,摇取第二批缕纱。 11. 操作完毕,切断电源。 12. 用天平逐缕称取缕纱质量(g ),然后将全部缕纱在规定条件下用烘箱烘至恒定质 量(即干燥质量)。若已知回潮率,可不用烘燥。 四、指标计算 1.烘干纱线的线密度/tex= 绞纱的长度 烘干绞纱的质量1000 ?, 2.公定回潮率时纱线的实际线密度/tex=烘干纱线的线密度×(1+W K ),式中:W K —被试验纱线的公定回潮率。 3.纱线线密度变异系数(即百米质量变异系数) CV= 1 )(1 2 2 -- ∑∑n n x x x ×100% 式中:x —个体试样绞纱的质量; x —x 的平均数; n —试验绞纱数。

混凝土膨胀剂

混凝土膨胀剂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混凝土膨胀剂(G B23439--2009) 1 分类 1) 按水化产物分:硫铝酸钙类(代号A)、氧化钙类(代号C)、硫铝酸钙-氧化钙(代 号AC). 2)按混凝土膨胀剂膨胀限制率分为Ⅰ型和Ⅱ型。 2标记本标准所涉及的混凝土膨胀剂产品名称标注为EA. 标记按产品名称、代号、型号、标准号。 例如:RACⅡGB23439-2009 3化学指标 1)氧化镁含量:不大于5%。 2)碱含量:不大于%。(以NaO+计算值). 4混凝土膨胀剂物理性能指标 5验规则:出产检验项目细度、凝结时间、水中7d限制膨胀率、抗压强度。 6样品编号: 1)日产超过0吨时。不足200吨为一个编号。不足200吨时,以日产量为一编号。 2)取样有代表性,可连续性,也可从20个不同部位取等量样。总量不低于10千克。

7判定规则实验结果符合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能全部要求时,判定该产品合格;否则判定不合格。 8报告产品发出之日起12日寄发除28天抗压强度外的各项检测结果,32天内补报28天强度。 砂浆、混凝土防水剂(JC474-2008) 1砂浆匀质性指标 2受检混凝土的性能指标

注1)安定性是受检净浆试验结果,凝结时间为受检混凝土与基准混凝土的差值,其他数据为受检混凝土与基准混凝土的比值。 2)“-"号表示提前。 3检验规则 各项符合防水剂减水剂匀质性指标。 4品次与抽样 1)年产不低于500吨的以50吨,年产500吨以下的每30吨,不足50吨或30吨的,也按一个品次计。 2)抽样每次抽样量不少于0.2吨水泥所需用的外加剂量。 3)封存时间180天。 5检验型式检验在有效期内,检验结果符合防水剂匀质性各项指标。 6检验判定所检验匀质性和受检混凝土的性能指标要求,可判定为响应等级的产品,如不符合上述要求则不合格。 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比对试验允许值(GB/T8077-2000) 水泥比对试验允许偏差值

纱线的基本特征参数

第十一章 纱线的基本特征参数 纱线的基本特征包括纱线的外观形态特征、加捻特征、纤维在纱线中的转移及分布特征,以及纱线表面的毛羽和内部膨松性等,。 第一节 纱线的细度与不匀 一、纱线的细度 1. 纱线的细度指标 ⑴ 线密度N t 特克斯制是ISO 采用的纱线细度指标,是千米长的纱线在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标准重量)。即 L G N k t 1000= (11-1) o k o k t )100 (11010G K W G G N ?=+ ?=?=(11-2) 表11-1 各种纤维的纱线的公定回潮率 纱线种类 公定回潮率 棉纱 8.5(英制9.89) 亚麻纱 12.0 苎麻纱 10.0 精梳毛纱 16.0 粗梳毛纱 15.0 涤纶纱及长丝 0.4 锦纶纱及长丝 4.5 粘胶纱及长丝 13.0 腈纶纱 2.0 涤/棉65/35纱 3.2 ⑵ 公制支数N m 毛纺及毛型化纤纯纺或混纺纱线的细度也应以特克斯为计量单位。国际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仍习惯沿用传统的公制支数来表示。 t k m 1000N G L N == (11-3) ⑶ 英制支数N e 英制支数是我国计量棉纱线及棉型纱线细度曾用旧指标。目前,仍有国家和地区在使用该细度指标。英制支数是指在英制公定回潮率下(表11-1),一磅重的棉纱线所具有多少个840码的长度倍数,既多少英支。

t t e k e C 590.5)/100(100)/100(100N N W W N =?++= (11-4) ⑷ 旦尼尔数D 旦尼尔数(旦数D )较多地在化学纤维中应用,因此长丝纱的粗细表达仍有应用D 来表示的。 L G N K D 9000= (11-5) 2. 纱线的直径 ⑴ 直接测量 纱线的直径或称投影宽度常用显微镜、投影仪、光学自动测量仪测量等。 图11-1 纱线直径的测量示意图 ⑵ 理论估计平均值 y t 03568 .0δN d = (11-6) 表11-2 部分纱线体积重量 纱线种类 体积重量δ(g/cm 3) 棉纱 0.80~0.90 精梳毛纱 0.75~0.81 粗梳毛纱 0.65~0.72 亚麻纱 0.90~1.00 绢纺纱 0.73~0.78 粘胶纤维纱 0.80~0.90 涤棉纱(65/35) 0.80~0.95 3. 重量偏差 0S 0N 0N 100G G D G -= ? (11-7)

纱线粗细的换算方法

纱线的粗细及表示方法 一、纱线粗细程度的定义 纱线的粗细程度是纱线最重要的指标。由于纱线的粗细程度难以用工具直接测量出来,因此专业上将纱线的粗细程度用两种间接指标来表示,即定长制和定重制。 1、定长制的定义 以纱线在公定回潮率时的单位长度的重量来表示。定长制又分特克斯(tex)制和旦尼尔(Denier)制两种。 (1)特克斯制:1000米长的纱线,在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克),称为该纱线的特数(特数也俗称号数),用Nt表示 1000×Gk Nt= —————— L 例如:有一种纯棉纱线,取1000米称重为克,假设公定回潮率刚好为%,则该纱称为(或俗称号)。

(2)旦尼尔制:9000米长的长丝在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克),称为该长丝的旦数(旦数也俗称D数),用ND表示 9000×Gk ND= —————— L 例如:有一种长丝,取9000米称重为150克,假设不考虑公定回潮率因素,则该纱称为150D。 2、定重制的定义 以纱线在公定回潮率时的单位重量的长度来表示,在定重制中,有英制支数和公制支数二种,目前经常使用的是英制支数(本教材对公制支数不作介绍)。 英制支数的定义:一磅重的纱线在公定回潮率时,有多少个840码即为多少支,用Ne表示 L Ne= ————

Ge×840 例如:有一种纯棉纱重1磅,测量其长度有32个840码,假设公定回潮率刚好为%,则该纱称为32支纱。 3、特数和英制支数的换算 纯棉型纱线 Nt= ————纯化纤型纱线 Nt= ———— Ne Ne 例如:已知一种纯棉纱为,通过换算可知该纱为32支纱。 4、纱线特数和英制支数与纱线粗细程度的关系 特数:纱线的特数越大,表示纱线越粗;特数越小,表示纱线越细(正比关系)。 英制支数:纱线的英制支数越大,表示纱线越细;英制支数越小,表示纱线越粗(反比关系)。 5、纱线的粗细和纱线重量之间的关系是线性相关的。

纱线细度指标

纱线细度指标 新闻来源:家纺资讯、家纺招聘、家纺英才网 表示纱线细度的指标主要有:英制支数、公制支数、特数、旦数 1、英制支数(Ne)——在公定回潮率下,1磅重纱线长度的840码的倍数,也就是说1磅重纱线正好840码长,为1支纱,1磅重纱线长度为21×840码长,纱线的细度为21支,写为21s 。英制支数是定重制,因此支数越大纱线越细。英制支数不是我国当今法定的纱线细度指标,但在企业中仍然被广泛的使用,尤其是棉型纺织行业。 2、公制支数(Nm)——在公定回潮率下,1克重纱线长度的米倍数,也就是说1克重纱线正好1米长,为1(公)支纱,1克重纱线长度为200米长,纱线的细度为200支。公制支数也是定重制,因此支数越大纱线越细。棉纺织毛纺织行业都有使用。 3、特克斯(Tex)数——又称“号数”,是指1000米长纱线在公定回潮率下重量的克数,它是定长制单位,克重越大纱线越粗,常用来表示毛纱。 4、纤度(D)——又称“旦数”或(旦尼尔:denier),是指在公定回潮率下,9000米纱线或纤维所具有重量的克数,它同样是定长制单位,克重越大纱线或纤维越粗,常用来表示化纤长丝、真丝等。由于纤维长丝与纱线形状不规则,且纱线表面有毛羽(伸出的纤维短毛),因此我们不能够用直径表示其细度,所以纺织工作者使用上述指标表示。 常用棉纱线英制支数与公制号数对照表 号数与英支的换算:Ntex=583.1/Ne(纯棉纱)、Ntex=590.5/Ne(纯化纤)

Ntex表示号数、Ne表示英支 纱线的粗细及表示方法 一、纱线粗细程度的定义 纱线的粗细程度是纱线最重要的指标。由于纱线的粗细程度难以用工具直接测量出来,因此专业上将纱线的粗细程度用两种间接指标来表示,即定长制和定重制。 1、定长制的定义 以纱线在公定回潮率时的单位长度的重量来表示。定长制又分特克斯(tex)制和旦尼尔(Denier)制两种。 (1)特克斯制:1000米长的纱线,在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克),称为该纱线的特数(特数也俗称号数),用Nt表示 1000×Gk Nt= —————— L 例如:有一种纯棉纱线,取1000米称重为18.2克,假设公定回潮率刚好为8.5%,则该纱称为18.2tex(或俗称18.2号)。 (2)旦尼尔制:9000米长的长丝在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克),称为该长丝的旦数(旦数也俗称D数),用ND表示 9000×Gk ND= —————— L 例如:有一种长丝,取9000米称重为150克,假设不考虑公定回潮率因素,则该纱称为150D。 2、定重制的定义

混凝土膨胀剂

精心整理 混凝土膨胀剂(GB23439--2009) 1分类1)按水化产物分:硫铝酸钙类(代号A)、氧化钙类(代号C)、硫铝酸钙-氧化钙(代号AC). 2)按混凝土膨胀剂膨胀限制率分为Ⅰ型和Ⅱ型。 2标记本标准所涉及的混凝土膨胀剂产品名称标注为EA. 标记按产品名称、代号、型号、标准号。 例如:RACⅡGB23439-2009 3化学指标 1)氧化镁含量:不大于5%。

1)年产不低于500吨的以50吨,年产500吨以下的每30吨,不足50吨或30吨的,也按一个品次计。 2)抽样每次抽样量不少于0.2吨水泥所需用的外加剂量。 3)封存时间180天。 5检验型式检验在有效期内,检验结果符合防水剂匀质性各项指标。 6检验判定所检验匀质性和受检混凝土的性能指标要求,可判定为响应等级的产品,如不符合上述要求则不合格。

注:含硫酸钠的泵送剂按GB//Y8077进行硫酸钠的检定。 3出厂泵送剂检验项目 4 5判定产品检验,各项性能指标均符合技术要求。则判定该批泵送剂为相应等级的产品。 -

6检验项目1)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化学性能指标,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混凝土性能指标,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匀质性。 2)品量100吨为以品量,不足100吨也可作为一品量。 3)抽样每品抽样量不少于0.2吨水泥所需用的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 4)封存样充分混匀,分两等份,封存样保存半年。 7判定规则产品检验,产品性能完全符合上述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规定的相应指标要求,则判定该编号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为相应等级的产品,如果不符合上述要求 时,则判定该编号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为不合格。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规程》(GB50119-2003)

纱线细度表示方法

一、表示方法: (一)、定重制:是指一定重量的纤维或纱线所具有的长度。 其数值越大,表示纱线越细。其计量单位包括公制支数(N m )和英制支数(N e )。 1、公制支数(N m )是指在公定回潮率时,一克重的纱线(或纤维)所具有的长度米数。 N m =L(单位m)/G(单位g)。 公制支数可表示成“20公支、40公支”的形式,意谓着一克重的纱线具有20m 长或40m长。股线的公制支数,以组成股线的单纱的公制支数除以股数来表示,如26/2、60/2等。如果组成股线的单纱的支数不同,则股线公制支数用斜线划开并列的单纱支数加以表示,如21/42,股线的公制支数可计算得到: N m =1/(1/N 1 +1/N 2 +---+1/N n )=1/(1/21+1/42)=14公支 目前我国毛纺及毛型化纤纯纺、混纺纱线的粗细仍有部分沿用公制支数表示。 2、英制支数(N e )它是指1磅(453.6克)重的棉纱线有几个840码(毛纱为一磅560码)(1码=0.9144米)长。 N e =L(单位y)/{G(单位p)X840)}。 英制支数为棉纱线粗细的旧有国家标准规定计量单位,现已被特数所替代。若1磅重的纱线有60个840码长,则纱线细度为60英支,可记作60S。股线的英制支数其表示方法和计算方法同公制支数。 (二)、定长制:是指一定长度的纤维或纱线所具有的重量。 其数值越小,表示纱线越细。其计量单位包括特数(N tex)和、旦数(N den)。1、特数(N tex)即特克斯,是指1000m长纤维或纱线在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克数,也称之为号数。 N tex=1000G(单位g)/L(单位m) 对单纱而言,特数可写成如“18特”的形式,表示纱线1000米长时,其重量为18克。股线的特数等于单纱特数乘以股数,如18X2表示两根单纱为18特的纱线合股,其合股细度为36特。当组成股线的单纱特数不同时,则股线特数为各单纱特数之和,如18特+15特,其合股特数为33特。

膨胀剂胶砂强度检验

膨胀剂胶砂强度检验操作标准书 一、目的: 以标准砂浆之试体依各龄期作抗压强度以检验掺入膨胀剂水泥抵抗压、 抗折力的性能。 二、仪器与工具 (一)行星式水泥胶砂搅拌机, 振实台, 4×4×16cm三联模, 天平, 量筒,抹刀。 (二)水泥抗折试验机, 30t压力机带水泥抗压夹具。 三、试验步骤: (一)准备工作: 1、将搅拌锅、叶片等用湿棉布稍加润湿; 2、试模内稍涂一层机油。 (二)试样称取: 采用GB8076规定的基准水泥396g,砂1350 g,用水225 g,膨胀剂54 g。 (三)试样拌合试作: 1、把水加入锅中, 再加入膨胀剂和水泥, 把锅放在固定架上, 上升至固定 位置, 然后开动机器: 低速30s, 高速30s, 停拌90s, 高速60s, 共计 240s。各个搅拌阶段误差在±1s内; 2、将三联模安置在振实台上, 固定好(搅拌过程中准备就绪); 3、将拌合好的胶砂拌合均匀, 准备入模, 用大、小播料器分2次将砂浆放 入试模内, 播平;且分2次振实, 每次振60次; 4、振实完毕, 取下三联模, 抹平。整个试验过程在20±2℃, 湿度不低于 80%范围内。 (四)养护: 1、将试模放入养护箱养护, 24h后脱模, 脱模后编号; 2、养护箱温度控制20±1℃, 湿度不低于90%; 3、脱模后置于水模中养护, 养护水温度为20±1℃, 水面高出试件。 (五)抗折强度试验: 1、每龄期试件先做抗折试验, 试件取出后用棉布擦去表面水分和砂粒, 将试件放入抗折夹具内; 2、将抗折机调整, 抗折试验加荷速度50N/s±10N/s; 3、记录最大荷值, 直接读数, 记录至小数点后一位;

第八章 纱线的结构参数与性能指标

第八章纱线的结构参数与性能指标 1.简述纱线的细度指标及其与纤维细度指标的关系。 (1).纱线的细度指标: 直接指标:直径、截面积 间接指标:线密度、纤度、公制支数、英制支数 (2).关系;纱线的细度指标为纤维平均细度指标之和 2.简述纱线的公定回潮率及其与纱线线密度的关系;纱线线密度的表示方法。 (1).纱线的公定回潮率;纺织材料的公定回潮率是人为规定的统一折算纺织材料重量的回潮率(温度为20℃,相对湿度为65%的标准环境下的回潮率)。 (2).其与纱线线密度的关系:在公定回潮率下,纱线线密度为一个定值。 (3).纱线线密度的表示方法: ①定长制:线密度相同‘单纱公称线密度×股数’ 线密度不同‘各单纱公称线密度相加’ 纤度相同‘单丝股数/单丝公称纤度’ 纤度不同‘各单丝公称纤度相加’ ②定重制:支数相同‘单纱公称支数/股数’ 支数不同‘股线公称支数’ 3.简述棉纱线、毛纱线的主要品种和主要用途。 (1).棉纱线

①按粗细火线密度分为: 粗特纱:制织粗厚织物或起绒起圈的棉型织物(粗布、绒布、棉毯); 中特纱:适用中厚织物,如平布、斜纹布、贡缎等织物; 细特纱:适用于细薄织物,如细布、府绸、针织汗布、T 恤面料、棉毛布(针织内衣面料)等; 特细特纱:适用于高档精细面料,如高档衬衫用的高支府绸等; 超细特纱:用于特精面料。 ②按工艺不同分类 普梳棉型纱:针织用纱、机织用纱、工业用纱 精梳棉型纱:针织用纱、高档卡其细纺或府绸用纱、羽绒布用纱、缝线及编结线、工业用线、手帕用纱 (2).毛纱线 ①按照纺纱加工系统:精梳毛纱、粗梳毛纱、半精梳毛纱 机织用的精梳毛纱和粗梳毛纱一般不出售,都是企业的自用纱,只销售织物成品,半精梳毛纱主要用于梭织和针织。 ②针编织用毛型纱线叫绒线,一般用于织制绒线衫、羊毛衫以及围巾、手套等,适宜做春秋冬三季的服装用品。 4.纱线的主要性能指标有哪些? (1).细度指标:线密度、纤度、公制支数、英制支数、细度均匀度(公定回潮率,公定重量);

混凝土膨胀剂检验实施细则

混凝土膨胀剂检验实施细则 一、依据标准 JC476-2001 《混凝土膨胀剂》 GB8076-1997 《混凝土外加剂》 GB/TB45-2005 《水泥细度检验方法》 GB/T1346-2001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 GB/T17671-1999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 JGJ63-1989 《混凝土拌和用水标准》 二、仪器设备: a.负压筛析仪 b.水泥净浆搅拌机 c.水泥标准稠度、凝结时间测量仪 d.水泥胶沙搅拌机 e.水泥胶沙振实台 f.压力试验机 g.比长仪 三、检测项目: 细度、凝结时间、限制膨胀率、抗折强度、抗压强度 四、试验材料: 水泥 采用GB8076规定的基准水泥 标准砂: 符合GB/T17671要求 水 符合J6J63要求 五、试验方法 细度检验,0.08mm筛筛余测定按GB/T1345的规定时行,1.25mm筛筛余测定参照GB/T1345中干筛法进行。 凝结时间 按GB/TB46进行

抗压强度与抗折强度 按GB/T17671进行 每成型三条试体需称量的材料用用量如表1。 表1 抗压强度与抗折强度材料用量 限制膨胀率检验 5.4.1试验室温度、湿度 5.4.1.1试验室养护箱、养护水的温度、湿度应符合GB/T17671的规定5.4.1.2恒温恒湿(箱)室温度为20℃±2℃,湿度为(60±5)% 5.4.1.3每日应检查记录温度、湿度变化情况。 5.4.2试体制作 5.4.2.1水泥胶沙配合比 每成型三条试体需称量的材料的用量如表2。 表2 限制膨胀率材料用量

5.4.2.2水泥胶砂搅拌,试体成型 按GB/T17671规定进行。 5.4.2.3试体脱模 脱模时间以抗压强度(10±2)Mpa 确定。 5.4.2.4 试体测长和养护 a )试体测长 试体脱模后在1h 内测量初始长度。 测完初始长度的试体立即放入水中养护,测量水中第7α的长度(l 1)变化,即水中7α的限制膨胀率; 测完初始长度的试体立即放入水中养护,测量水中第2α的长度(L 1)变化,即水中2α的限制膨胀率。 测量完水中养护7α试体长度后,设入恒温恒湿(箱)室养护21α,测量长度(l 1)的变化,即为空气中21α的限制膨胀率。 测量前3h ,将测量仪,标准杆设在标准试验室内,用标准杆校正测量仪并调整千分表零点,测量前,将试体主测量仪测头擦净。每次测量时,试体记有标志的一面与测量仪的相对位置必须一致,纵向限制器测头与测量仪测头应正确接触。读数应精确至,不同龄期的试体应在规定时间±1h 内测量。 b )试体养护 养护时,应注意不损伤试体测头,试体之间应保持15mm 以上间隔,试体支点距限制钢板两端约30mm 。 5.4.2.5结果计算 限制膨胀率按下式计算: Σ=0 1l l l -×100 式中:Σ—限制膨胀率,%; l 1 —所测龄期的限制试体长度,mm ; l —限制试体初始长度,mm ; l —限制试体的基长,140mm 。 取相近的两条试体测量值的平均值作为限制膨胀率测量的结果,计算应精确至小数点后算二位。

纺织纱线细度指标之间的转换

纺织纱线细度指标之间的转换 纱线细度是用来衡量纱线粗细的指标,纺织学中常用的有两种计算公式:定长制计算公式和定重制计算公式 定长制计算公式: 1、特克斯(Tex)数——又称“号数”,是指1000米长纱线在公定回潮率下重量的克数,它是定长制单位,克重越大纱线越粗,常用来表示毛纱。 2、纤度(D)——又称“旦数”或(旦尼尔:denier),是指在公定回潮率下,9000米纱线或纤维所具有重量的克数,它同样是定长制单位,克重越大纱线或纤维越粗,常用来表示化纤长丝、真丝等。 3、分特克斯(dtex)——简称分特,符号为tex,是指1000米长纱线在公定回潮率下重量的分克数,dtex=dg/L*1000 ,其中dg为纱(或丝)的重量(分克),L为纱(或丝)的长度(米)。它是定长制单位,分克重越大纱线越粗,常用来表示纤维纱线。 定重制计算公式: 1、英制支数(Ne)——在公定回潮率下,1磅重纱线长度的840码的倍数,也就是说1磅重纱线正好840码长,为1支纱,1磅重纱线长度为21×840码长,纱线的细度为21支,写为21s 。英制支数是定重制,因此支数越大纱线越细。英制支数不是我国当今法定的纱线细度指标,但在企业中仍然被广泛的使用,尤其是棉型纺织行业。 2、公制支数(Nm)——在公定回潮率下,1克重纱线长度的米倍数,也就是说1克重纱线正好1米长,为1(公)支纱,1克重纱线长度为200米长,纱线的细度为200支。公制支数也是定重制,因此支数越大纱线越细。棉纺织毛纺织行业都有使用。 定长制和定重制单位转换公式: (1)、公制支数(Nm)与旦尼尔(D)的换算公式:D=9000/Nm (2)、英制支数(S)与旦尼尔(D)的换算公式:D=5315/S (3)、分特克斯(dtex)与特克斯(tex)的换算公式:1tex=10dtex (4)、特克斯(Tex)与旦尼尔(D)的换算公式:Tex=D/9 (5)、特克斯(Tex)与英制支数(S)的换算公式:Tex=K/S K值:纯棉纱K=583.1 纯化纤K=590.5 涤棉纱K=587.6 棉粘纱(75:25)K=584.8 维棉纱(50:50)K=587.0 (6)、特克斯(Tex)与公制数(N)的换算公式:Tex=1000/N (7)、分特克斯(dtex)与旦尼尔(D)的换算公式:dtex=10D/9 (8)、分特克斯(dtex)与英制支数(S)的换算公式::dtex=10K/S K值:纯棉纱K=583.1 纯化纤K=590.5 涤棉纱K=587.6 棉粘纱(75:25)K=584.8 维棉纱(50:50)K=587.0 (9)、分特克斯(dtex)与公制支数(N)的换算公式:dtex=10000/N 国际纺织常用单位 1米=1.0936码1码=0.9144米 1公斤=2.2046磅1磅=0.4536公斤 1米=39.37英寸1英寸=0.0254米 1支(英制)=840码1支(公制)=1000米 1公支=1.69英支1英支=0.583公支

混凝土膨胀剂

混凝土膨胀剂 Last updated at 10:00 am on 25th December 2020

混凝土膨胀剂(G B23439--2009) 1 分类 1) 按水化产物分:硫铝酸钙类(代号A)、氧化钙类(代号C)、硫铝酸钙-氧化钙 (代号AC). 2)按混凝土膨胀剂膨胀限制率分为Ⅰ型和Ⅱ型。 2标记本标准所涉及的混凝土膨胀剂产品名称标注为EA. 标记按产品名称、代号、型号、标准号。 例如:RACⅡGB23439-2009 3化学指标 1)氧化镁含量:不大于5%。 2)碱含量:不大于%。(以NaO+计算值). 4混凝土膨胀剂物理性能指标

5验规则:出产检验项目细度、凝结时间、水中7d限制膨胀率、抗压强度。 6样品编号: 1)日产超过0吨时。不足200吨为一个编号。不足200吨时,以日产量为一编号。 2)取样有代表性,可连续性,也可从20个不同部位取等量样。总量不低于10千克。 7判定规则实验结果符合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能全部要求时,判定该产品合格;否则判定不合格。 8报告产品发出之日起12日寄发除28天抗压强度外的各项检测结果,32天内补报28天强度。 砂浆、混凝土防水剂(JC474-2008)

1砂浆匀质性指标

2受检混凝土的性能指标

注1)安定性是受检净浆试验结果,凝结时间为受检混凝土与基准混凝土的差值,其他数据为受检混凝土与基准混凝土的比值。 2)“-"号表示提前。 3检验规则 各项符合防水剂减水剂匀质性指标。 4品次与抽样 1)年产不低于500吨的以50吨,年产500吨以下的每30吨,不足50吨或30吨的,也按一个品次计。 2)抽样每次抽样量不少于0.2吨水泥所需用的外加剂量。 3)封存时间180天。 5检验型式检验在有效期内,检验结果符合防水剂匀质性各项指标。 6检验判定所检验匀质性和受检混凝土的性能指标要求,可判定为响应等级的产品,如不符合上述要求则不合格。 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比对试验允许值(GB/T8077-2000)

混凝土膨胀剂检验方法

混凝土膨胀剂 混 凝 土 膨 胀 剂 检 验 方 法 版权所有:北京海岩兴业混凝土外加剂有限公司实验室网址: 联系方式: 查询登陆“百度”或其他搜索引擎输入“海岩兴业”进入官网即可,北京海岩兴业混凝土外加剂有限公司独家诠释:

混凝土膨胀剂检验方法1范围: 本标准执行JC476—2001<<混凝土膨胀剂>>规定了混凝土膨胀剂的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硫铝酸钙类、硫铝酸钙 - 氧化钙类与氧化钙类粉状混凝土膨胀剂。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176 — 1996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 (eqv ISO680 : 1990) GB/T1345 — 1991 水泥细度检验方法(80μm 筛筛析法 ) GB/T1346 — 1989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 (neq ISO/DIS 9597) GB4357 — 1989 碳素弹簧钢丝 GB/T 8074 — 1987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 ( 勃氏法 ) GB 8076 — 1997 混凝土外加剂 GB/T12573 — 1990 水泥取样方法 GB/T17671 — 1999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 (ISO 法 ) JC/T420 — 1991 水泥原料中氯的化学分析方法 JC477 — 1992(1996) 喷射混凝土用速凝剂

JGJ63 — 1989 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 3定义: 混凝土膨胀剂是指与水泥、水拌合后经水化反应生成钙矾石、钙矾石和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钙,使混凝土产生膨胀的外加剂。 4分类 混凝土膨胀剂分为三类。 4 . 1 硫铝酸钙类混凝土膨胀剂 是指与水泥、水拌合后经水化反应生成钙矾石的混凝土膨胀剂。 4 . 2 硫铝酸钙一氧化钙类混凝土膨胀剂 是指与水泥、水拌合后经水化反应生成钙矾石和氢氧化钙的混凝土膨胀剂。 4 . 3 氧化钙类混凝土膨胀剂 是指与水泥、水拌合后经水化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的混凝土膨胀剂。 5技术要求 混凝土膨胀剂性能指标应符合表 1 规定。 表 1混凝土膨胀剂性能指标

纱线质量标准

第五章纱线质量标准 ●第一节棉纱质量标准 ●作为售纱和企业下道工序输入的半制品,本白棉纱的检验分等,一般按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 GB/T398-93执行。由于未再制定新的标准,因此,国内多数厂家只用此标准评定纱线等级,而更多是用乌斯特公报来衡量纱线质量。 ●第二节毛纱线质量标准 ●一般毛纱线均作为企业内部的半制品加以考核,没有国家标准,只有行业标准或地方企业标准。 ●一般以物理指标分等,外观疵点分级,分等指标有: ●①特数偏差;②重量不匀;③捻度不匀; ●④平均强力不小于CN(断裂长度);⑤低档纤维含量; ●⑥含油率;⑦染色牢度。 ●其中⑤⑥⑦三项指标是在售纱时考虑 ●分级指标有:①纱疵②大肚纱 ●用黑板条干或uster条干

●粗纺、精纺参见书上表。 ●第三节苎麻纱质量标准 ●部颁标准FZ/T32002-92 ●?以纱的内在质量:强力及不匀、重量不匀、重量偏差定等。 ●?以纱的外观质量:条干均匀度、粗细节、麻粒定级。●?股线:以单纱强力及不匀、重量偏差定等,以粗节定级。 ●数据参见书上表。 第四节绢丝 ●质量标准部颁标准FZ/T42002-97桑蚕绢丝指标:①断裂长度;②支数不匀;③条干不匀;④洁净度;⑤千米疵点数;⑥支数偏差;⑦强力不匀;⑧断裂伸长度;⑨捻度偏差率;⑩捻度不匀率。其中:②③⑤对

织物外观有影响③④⑤用黑板观察 第五章纱线质量标准 ●第一节棉纱质量标准 ●作为售纱和企业下道工序输入的半制品,本白棉纱的检验分等,一般按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 GB/T398-93执行。由于未再制定新的标准,因此,国内多数厂家只用此标准评定纱线等级,而更多是用乌斯特公报来衡量纱线质量。 ●是全世界纺织工业中纤维、条子、粗纱和纱线进行分类的质量分级的参考指标。上一期统计公报出版于2007年,2012年将出版新的统计公报。采用乌斯特统计公报作为比较的标准时,纱的总质量中的特殊疵点和缺陷能很明显地表现出来,从而能迅速转化为生产过程中的改进措施。USTER公司在世界各地用户和在瑞士的工厂中进行纤维、半制品、细纱的测试,然后进行数据整理分析,每相隔3~5年发表一次试验结果的统计值即USTER统计值。统计值一般分5%、25%、50%、75%、95%几档,通常认为50%统计值属一般水平;25%及以下属先进水平;75%及以上属较差水平。从1957年开始,乌斯特公司推出乌斯特统计值,它是用乌斯特仪器将世界各地取样的纱线测试结果的统计值,每隔几年在《乌斯特新闻公报》(USTER NEWS BULLETIN)上发布一次包括棉、毛两大款纱线产品共分五档水平,用统计图的方式表示,横座标为纱的线密度(号数),纵座标为质量指标的数值,采用的是双对数座标。

纱线知识2

纱线知识大全 1、基本要求:了解纱线在服装制作、加工过程中的地位;掌握纱线的基本概念、常用的纱线分类方法与品种;在初步懂得纺纱原理的基础上,熟知纱线的结构特征;认识缝纫线、绒线的类别、品种与选择原则。 2、重点:掌握纱线的定义、分类方法与品种,完全熟知纱线的结构性状,尤其需掌握结构特性的评价指标及其对服装风格的意义(影响)。 3、难点:如何理解纱线加工、纺制原理与工艺;对纱线细度几种评价指标间关系、差异及其物理意义的正确把握。 4、讲授方法:课堂讲授与实物分析相结合。 第一节 服装用纱线的定义 一、纱线的地位 纱线在服装制作和加工过程中,起着基础和桥梁纽带的双重作用,因为纱线既是纺纱厂的最终产品,又是织布厂的原材料,既可以半成品打包,又可作为成品出售。因此,了解有关纱线的基础知识,掌握纱线的主要品种及其性状,对合理的选择纱线 、有效地表达织物和服装的外观特征和表面性质是很重要的。一般,服装面料的加工工艺流程为: 纤维原料 (加捻制条) 纱线 (准备织造) 织物 (缝纫加工) 服装二、纱线的定义 通常所谓的“纱线”,其实是指“纱”和“线”的统称,在服装材料学中定义如下:“纱”是将许多短纤维或长丝排列成近似平行状态,并沿轴向旋转加捻,组成具有一定强力和线密度的细长物体;而“线”是由两根或两根以上的单纱捻合而成的股线。 第二节 服装用纱线的品种 纱线的品种繁多,性能各异。它可以是由天然纤维或各种化学短纤维制成的纯纺纱,也可以是由几种纤维混合而成的混纺纱,还可以是由化学纤维直接喷丝处理而成的长丝纱。通常,可根据纱线所用原料、纱线粗细、纺纱方法、纺纱系统、纱线结构及纱线用途等进行分类。 按纱线原料分 1.纯纺纱 纯纺纱是由一种纤维材料纺成的纱,如棉纱、毛纱、麻纱和绢纺纱等。此类纱适宜制作纯纺织物。 2.混纺纱 混纺纱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纤维所纺成的纱,如涤纶与棉的混纺纱,羊毛与粘胶的混纺纱等。此类纱用于突出两种纤维优点的织物。

混凝土膨胀剂应用技术规范GBJ50119

混凝土膨胀剂应用技术规范GBJ50119-2003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2006-11-10]收藏本页打印本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混凝土膨胀剂应用技术规范GBJ50119-2003 8.1 品种 8.1.1 混凝土工程可采用下列膨胀剂: 1. 硫铝酸钙类; 2. 硫铝酸钙-氧化钙类; 3. 氧化钙类。 8.2 适用范围 8.2.1 膨胀剂的适用范围应符合表8.2.1的规定。 表8.2.1 膨胀剂的适用范围 8.2.2 含硫铝酸钙类、硫铝酸钙-氧化钙类膨胀剂配制的膨胀混凝土(砂浆)不得用于长期环境温度为80℃以上的工程。 8.2.3 含氧化钙类膨胀剂配制的膨胀混凝土(砂浆)不得用于海水或有侵蚀性水的工程。 8.2.4 掺膨胀剂的混凝土只适用于钢筋混凝土工程和填充性混凝土工程。 8.2.5 掺膨胀剂的大体积混凝土,其内部最高温度控制应参照有关规范,混凝土内外温差宜小于25℃。 8.2.6 掺膨胀剂的补偿收缩混凝土刚性屋面宜用于南方地区,其设计、施工应按GB50207《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进行。 8.3 掺膨胀剂混凝土(砂浆)的性能要求 8.3.1 施工用补偿收缩混凝土,其性能应满足表8.3.1的要求,限制膨胀率与干缩率的检验应按附录B方法进行;抗压强度的试验应按《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进行。 表8.3.1 补偿收缩混凝土的性能

8.3.2 填充用膨胀混凝土(砂浆);其性能应满足表8.3.2的要求,限制膨胀率与干缩率的检验按附录B 法进行。 表8.3.2 填充用膨胀混凝土的性能 8.3.3 掺膨胀剂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试验应按《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进行。填充用膨胀混凝土的强度试件应在成型后第三天拆模。 8.3.4 灌浆用膨胀砂浆:其性能应满足表8.3.4的要求。灌浆用膨胀砂浆用水量按砂浆流动度为250±10mm 的用水量,采用40×40×160mm试模,无振动成型。拆模、养护、强度检验应按《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GB/T17611进行。竖向限制膨胀率的测定方法应按附录C进行。 表8.3.4 灌浆用膨胀砂浆性能 8.3.5 自应力混凝土:掺膨胀剂的自应力混凝土的性能应符合《自应力硅酸盐水泥》JC/T218的规定。 8.4 设计要求 8.4.1 掺膨胀剂的补偿收缩混凝土的膨胀效能在限制条件下才能产生予压应力,构造(温度)钢筋的设计和特殊部位的附加筋的处理,对控制结构的有害裂缝十分重要。 8.4.2 墙体易于出现纵向收缩裂缝,其水平构造筋的配筋率宜在0.4~0.6%,水平筋的间距应小于150mm,并宜于在墙体的中部或顶端设一道暗梁。 8.4.3 墙体与柱子连接部位宜插入Φ8~Φ10,长度1500~1800mm加强钢筋,插入柱子100~120mm,插入边墙1200~1500mm,其配筋率提高10~15%。 8.4.4 结构开口部、突出部位和出入口部位应增加附加筋。 8.4.5 楼面采用细而密的配筋,钢筋间距小于150mm,配筋率为0.6%左右;现浇钢筋混凝土防水屋面应配双层钢筋网,构造筋间距小于150mm,配筋率宜大于0.5%。楼面和屋面后浇缝最大间距不宜超过40 m。 8.4.6 地下室和水工构筑物的底板和边墙的后浇缝最大间距不超过60m,后浇缝回填时间为14d。底板可不作外防水,但边墙要作附加防水层。 8.5 施工 8.5.1 掺膨胀剂混凝土所采用的原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膨胀剂:应符合JC476《混凝土膨胀剂》标准的规定;膨胀剂运到工地(或砼搅拌站)应进行限制膨胀率检测,合格后方可入库、使用。 水泥:应符合现行通用水泥国家标准,不得使用硫铝酸盐水泥、铁铝酸盐水泥和高铝水泥。 8.5.2 掺膨胀剂的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胶凝材料最少用量(水泥、膨胀剂和掺合料的总量)应符合8.5.2的规定; 2.水胶比不宜大于0.5;

纱线质量标准

纱线质量标准 一般棉纤维的规范参数 (a)稳定长度(HVI):2.5%伸长,应该1.08”或者27.4mm,此项可影响成纱质量。 (b)纤维细度(HVI):纤维细度(细度/成熟度)值最小应该是 3.8,并且不大于 4.6,同一种材料时偏差不大于+1/-0.2,此项影响成纱条干及染色受色度起横等问题。 (c)颜色(HVI):反射值(Rd)不小于75,黄色值(+b)不大于10,此项影响成纱织造后织物黄白及染名起横。 (d)棉结(AFIS-N):每克的棉结数须小于300,此项影响成纱织造后织物染色及印花外观。 (e)强力(HVI):强力必须大于20g/tex,此项影响成纱织造时生产运转顺利,及织物之爆破力。 (f)伸长率(HVI):伸长不能大于6%,此项影响成纱织造后织物规格及尺吋稳定性能。 另外一些重要的质量特性值例如:伸长偏差,细度,成熟度,糖分,杂质三丝,灰分等等,亦是直接或间接影响纱线外观及内在质量。尽管实验室目前未广泛进行每项测试监控,但是将来,这些质量特性值将是“可纺性”数值的基础,更是成纱后之质量反映。 支数偏差CV100m%(纱线) 绦干均匀度(CV0.01m)%(纱线,粗纱,粗条) 筒管之间差异(CVB%)(纱线) 不均匀指数(纱线) 幼节(-50%)细纱 粗节(+50%)粗节 棉结(+200%~280%)(纱线) 毛羽(H) 毛羽变异系数(SH)(纱线) 筒管之间差异(CVB%)(纱线) 断裂强度(CN/TEX) 断裂强力差异(CV%)(纱线) 断裂张力(CN.CM) 疵点数(纱线) 棉结含量(粒/G)(原棉,普梳棉的喂入物,粗条,细纱) 如何选取针织纱线的质量特性值,及测试方法: 因乌斯特提供了生产在线的质量特性值,并取得国际的认可和业内共识,故祇需选取配合针织物之测试结果,或相关数椐,配以简单测试仪器,并以成衣厂对针织物之收货标准为基础,订为对棉纱线之测定项目及标准。 例如: (A) 条干均匀度(CV%):20S为11以内,30S为12以内,40S为13以内。 测试方法:此项测试以乌斯特仪器测试,故由纺纱厂提供数值参考。 可利用条干黑板测试仪,作比较,标准可用美国ASTM(36S-20S中A及B为合格。) (B) 支数偏差:标准+/-1.5% 测试方法:用纱支测试仪,作100米纱线称重计算。 (C) 公定回潮:8.5% 测试方法:用烘干法比对纱线试样前后之重量误差率。 (D) 幼节(-50%)细纱:标准0.9个/10000米以内。 测试方法:利用条干黑板上查看,幼节样办比对乌斯特纱疵标准。 (E) 粗节(+50%)粗节:标准0.9个/10000米以内。 测试方法:利用条干黑板上查看,粗节样办比对乌斯特纱疵标准。 (F) 棉结(+200%):标准5粒/100CM2面积以内。

纱线的直径、细度的关系

一、纱线的体积与直径 不同种类的纱线,不能直接用特数等指标表示直径的粗细,因为纱线的体积密度不同。纱线直径可用显微镜测量,实际生产中常由特数等指标进行换算。 ) (01189.0d ) (1284 .1d )(03568 .0d mm N mm N mm N den m tex δδδ=?== 式中:d —纱线直径(mm) Ntex ,Nm ,Nden —特数,公支,旦数 δ—体积密度(g/cm3) 纱线的体积质量表: 二、纱线细度指标间的关系 1.Ntex 、Nden 、Nm 之间的换算 Ntex ×Nm=1000 Nden=9·Ntex 2.Ntex 、Ne 之间的换算

试样长Lm 米(1码=0.9144米,Le=Lm/0.9144码),干重为G0克( 1磅=453.6克, Ge=G0/453.6磅),则有, 将以上各式代入得: 纯棉:Wk=8.5(%),We=9.89(%);Nt ?Ne=583 纯化纤:Wk=We ;Nt ?Ne=590.5 混纺纱:如65/35 涤棉 Wk=65%×0.4%+35%×8.5%=3.2% We=65%×0.4%+35%×9.89%=3.7% Nt ?Ne=588 通式 Nt ?Ne=C (C 为常数) (磅)码e e e G L N ?=840)(,(米)克1000)(?=m m t L G N e e m m e t G L L G N N ???=?8401000%)1(6.453%)1(00e e k m W G G W G G +?=+?=%)1(%)1(5.590%)1(6 .4538409144.0/1000%)1(00e k e m m k e t W W W G L L W G N N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